城市规划的新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规划的新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规划的新趋势

篇1

关键词:旧城市;改造; 规划; 新趋势Abstract: The old city old city, city planning i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perform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city's new have serious conflicts, and even more can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urgent need of reform and renewal.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urban renewal to speed up, adapt to the resid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trong demand to beautify the city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determination; adapt to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requirements; to adapt to the inherent tendency of city modernization itself development; adapt to the flow of funds deman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use of land and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Keywords: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new trend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旧城改造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速的城市化阶段,这种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正经历着急剧而持续的变化,面临着大量人口的聚集,作为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旧城区的规模和承载力受到巨大考验,其原有的空间形态及土地利用方式面临着调整与改变,如何把握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发展演化的规律,在保持旧城区发展活力的同时体现老城自身特色,已成为旧城区更新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的旧城区更新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旧城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发展状态,许多城市的旧城区存在着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很难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危及到城市特色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旧城区更新改造追在眉睫。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等问题,城市的空间形态将由外延转向内涵发展。城市结构整体调整成为城市发展主题。因此,研究现时的旧城区更新的特点和机制,实现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的良性发展其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2旧城改造规划现状分析

2.1旧城改造区建筑现状分析

旧城改造区内部建筑集中连片、平房密度相对较大、建设使用年限久、结构简易,建筑密度较大,采光通风差,公共绿地以及基础设施缺乏,整体风貌较差。同时建筑布局杂乱无章,建筑较拥挤,无空间层次感,治安和消防隐患较大环境卫生脏乱差、拆迁成本高、商业开发价值低。

2.2旧城改造区用地功能分析

旧城改造区用地功能混杂,缺乏公共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地块零碎不完整。同时由于现状道路未形成网络,无法对地块进行系统的划分,不利于用地的开发利用。旧城改造区土地用途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逐渐变得不合理,使得旧城土地配置呈现低效率和用地集约化程度低的状况。旧城中土地使用上的问题十分突出地表现为布局混乱、功能混杂。

综上所述,旧城改造区大部分区位相对较差,建筑质量较差,各种建筑布局凌乱,城市未来发展可利用土地较少,现状道路体系不完善,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

3旧城改造规划的新趋势

3.1规划手段从单一走向综合

旧城区改造规划是一个多因子的综合比对分析过程,其面临改造的各项因素是复杂而多变的。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均千差万别。因此,旧城区改造规划手段应有多样性,改变以往单一的改造规划模式为多重手段综合处理的改造规划方式。

3.2历史文脉的延续与继承

旧城区往往是城市中历史积淀、地方文化内涵较丰厚的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旧城区改造规划应尊重历史和现状,了解该地区物质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关系,继承城市历史留存下来的有形及无形的各类资源和财富,特别是在保持物质环境风貌特征和文化要素继承的同时,注重对区域既有的生活和文化风俗习惯的保护与延续。

3.3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在继承地方城市历史文脉特征的同时,对区域的改造规划要从地方城市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地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改造模式,不可生搬硬套采用其他城市地区的改造模式。每个地方都有不同城市改造背景,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同,城市改造模式当然也不应相同。旧城改造规划,应区分不同环境区域,采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尽可能减少改造更新对城市现存社会经济生活的破坏。

4旧城改造规划的新理念

4.1完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法律性指南,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更新的成功与否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要建立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制度,实现城市规划决策科学化至关重要。

4.2信息供给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动态系统中,城市规划决策需要有大量真实准确的信息作为基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个人或少数几个人都无法把握这些巨大的信息量。因此,应建立和健全城市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种信息的一元化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和追加信息,便于准确掌握城市改造的情况,使旧城区改造规划决策过程中对不同地区的比较分析,使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得到科学保证。有助于在旧城改造规划的决策科学化、合理化。

4.3决策法制化和民主化

规划决策法制化的关键在于规划决策权的民主化。首先应建立起一整套民主化的决策程序,规范决策过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规划决策法制化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避免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建立完善的规划决策体系,制定科学的规划体系外,以运用法律武器的高度来维护城市规划的条理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把规划的执行和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应加强城市规划决策的监督机制,强化人大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这是规划决策法制化的保证。

4.4强化城市规划师的作用

政府决策者都不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可能要求他们像规划师一样对专业的问题审察入微,并完全按照规划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考虑建立使规划师能与决策者直接沟通的渠道,使规划师能地把在技术工作层面上了解的各种信息传达给决策者,使市政府决策者除了了解规划师提出的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外,还了解各方面对决策方案的看法和认识。使市政府决策者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和自身的社会价值判断力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4.5加强决策队伍建设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必须熟悉最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知识,掌握城市建设的规律。决策者还要尽可能地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积累和更新知识,并善于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实践中增长知识。

4.6开展面向公众的社会评价机制

城市改造通过程序的时空要素,可以缓解人们由利益矛盾而可能导致的行为与心理冲突,为旧城区改造规划决策顺利进行和实施创造条件。首先,程序使规划决策成员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简化为单一的程序关系,使规划决策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对事不对人”的意义;其次,程序能够通过特定氛围和心理提示去感染、影响决策者的判断和行为,形成某种无意识的服从的心理状态,使人不知不觉地或自觉地去遵循相应的行为模式。这样,规划决策者和规划决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当事人容易接受决策的结果,有利于减少规划决策实施的风险和阻力,也有利于减少规划决策人进行重大决策的风险和压力。通过社会评价机制实现“无可指责”的城市改造,有利于尊重各方意愿,兼顾各方利益,实现主动或有效的参与。

5现有旧城改造规划经验借鉴

旧城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方面,通过国内典型旧城改造项目的经验总结,作为我国旧城改造规划角色转型下的规划策略借鉴。

国内旧城改造项目起步较晚,问题相对复杂,大多地方做了许多探索和经验积累。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思想和“新四合院体系”构想,通过与北京市规划部门、房管部门、住宅开发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结合住宅改革、房地产经营,对建设资金、经济效益、建筑标准作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个人出资,单位资助、国家优惠、商品房补贴”的新办法,开创了中国的住宅合作社形式①。上海新天地项目类似于巴黎等旧城改造的方法,保留了建筑物的外层外皮,改变地块内建筑的内部结构和使用功能。成都旧城改造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改造模式和阳光拆迁模式,认为政府的主导核心是解决规划和筹集资金两大问题②,旧城改造规划直接关系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出现问题实属政府之责。广东省采取“三旧”改造工作应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境,由省政府下拨城市总土地改造指标,各城市成立“三旧”改造工作小组指导工作,分为专项规划与单元规划两个层次,同时与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接,注重改造成本核算、居民居住与就业安置等方面。“三旧”改造项目实施过程是政府、投资主体与居民的协商过程,城市规划则是提供了一个多方合作的平台。

6结语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旧城改造的任务艰巨而复杂, 在新形势下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旧城改造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创新的地方,不少城市制定并实行许多扶持和鼓励旧城改造的灵活政策。制订实行灵活的政策,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我们要继续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旧城改造之法。

参考文献:

[1] 张伊娜,王桂新.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J].2007,(7).

篇2

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开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城市建设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政府与社会各界进行讨论、科学论证之下制定的规划下进行的城市新区的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城市以后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等,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的规划与开发建设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可以进行。

一、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的理念

首先,以整体的理念制定城市新区的规划,这样有助于我们统筹新区开发与建设,既可以考虑到新区的环境品质、经济产业等关键因素,也可以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相互协调,从而促进区域的良性发展。

其次,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严重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城市新区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特色发展理念。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的时候,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规划,这有助于形成特色,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模式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当地的主导特点进行特色城市新区的建设。

1、地理交通主导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人口不断的增多、住房逐渐的拥挤等造成城市的交通已经不能够维持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很多城市逐渐的向郊区发展。在郊区中占据优越的地理交通环境的地区逐渐的形成新的城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等的改变,我们称这类占据优越交通位置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为:地理交通主导模式。这类新区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原有城市的人口、交通、住房等压力,促进原有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新区城市的发展,政府政策等的扶持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美国的“边缘城市”。美国东部很多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拥堵、住房条件差等,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围绕着美国东部主要的城市如,华盛顿、纽约等的周边出现了“边缘城市”,这些城市一般占据了城市郊区中的而重要交通位置,便利的交通促进了货物的往来,从而在政府的规划下逐渐的开发建设成城市新区,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缓解原有城市的发展压力。

例如,我国郑州东部新区的建设也是在地理交通模式的主导下逐渐开发建设的。河南郑州作为我国东西交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交通进行的贸易往来,物流业在当地发展的极为成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州原有城市已经不能满足郑州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郑州东区承启郑州东西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的发展起来,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极大地促进了郑州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2]

2、自然资源主导模式

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形成的城市在我国自古有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城市近郊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等进行的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区,我们称之为“自然资源主导模式”。旅游资源主导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当地围绕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转变发展模式,有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3]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西安曲江的发展模式。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西安曲江位于西安的郊区,近年来却凭借着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大型开发,发展旅游业等相关的服务业,从而使得当地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曲江城市新区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助于文化遗址的开发,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能源、矿产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我国包头的稀土新区。该城市新区依托包头的城市发展,以及当地稀土的开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与稀土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该地的开发与建设,通过与包头市的优势进行互补,取长补短,发展出了一条特色的城市道路,有助于整个包头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产业集群主导模式

产业集群主导模式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域,由于产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凑到一起进行开发,慢慢的发展成城市新区的模式,我们称之为:产业集群主导模式。这类模式有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企业交易费用的降低,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温州新区。我们知道温州这个城市主要是依靠小商品生产聚集从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相应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之前,温州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交通拥挤、产业发展空间缩小等,因此温州新区承启原有温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在郊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地方,很多温州小商品房纷纷在该地区建立,从而导致该地区作为城市新区发展起来。这种产业集群主导的模式,有助于将城市原本的特色承袭,并且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更加具有代表性,从而发展的更加的完善,从而不断的提升当地的经济竞争实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合以上各种城市发展模式,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新区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的市场需求决定的,传统的城市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特殊的环境等要求已经培养出了当地特有的市场,从而促进当地城市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由政府统筹规划的,因此城市新区的建设有时候还应该符合政治需求,例如,我国的北京奥运村的建设等;当然最为可能的还应该是协调经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市场―政府相协调下建设的城市新区,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

结束语:

不同的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离不开市场的要求,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但在很多方面我们又可以找出在这两方面之外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得每一个城市新区的建设都有其特色,都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总体来说,这些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体发展的理念等。

参考文献:

[1] 王勇,李姗姗.河南六大城市新区蓝图浮出 “复合型城市”怎么建[J]. 中国经济周刊. 2010,10(17):05-06.

篇3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天津;社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绪论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1990年代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思潮和运动,对当今北美以及其他某些地区的城市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规划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近些年来,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城市化进程发展较为迅速,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新城市主义思想进行社区规划,充分将居住功能、公共与商业服务最优化地结合起来。

2 新城市主义与社区规划

在二战期间,美国城市出现了一种以低密度平房和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于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西方学者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这些城市理想和规划理论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统称“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试图提供更加完善和完整的生活品质,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人居质量,重建社区和邻里关系,逐步摆脱过度依赖汽车的情况。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传统邻里社区开发(TND)和公共交通主导的邻里社区开发(TOD)。

社区是人类社会的空间状态和人文状态,是人类最根本、最广泛的生活方式的表现,是居住在某一地方,从事多种社会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社区规划旨在营造具有整体社区感的高质量并适于居住工作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应是具有活力、生态优良、促进交往、亲切和睦的空间和场所,人们生活于其间,能充分感受到整体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领域感。因此,我们进行社区规划,就是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以期促进健康积极的社区感的建立,才能使作为城市组成部分的社区良性持续发展。

3 新城市主义对天津城市社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是西方对其汽车时代郊区化蔓延所造成弊病的反思,在天津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者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具体而言,在社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功能的平衡性:居住VS工作

作为量化控制的居住区用地平衡表以及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中,天津市居住区规划较少有就业岗位这一考核指标,即便有也较难落实到位。根据规划,滨海新区主要发展方向是现代化制造业以及国际物流,从市区向滨海新区的流动将是未来本市人口主要的流动方向。由于对地方经济发展、就业岗位的配置以及集聚人气的商业环境等方面考虑不足,滨海新区市郊建设的一些大型居住区实际上近似变成“卧城”。SOHO可以说为居住和工作提供了一个平衡,它的到来使房屋品种的界限模糊了,人们可以在家办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正是新城市主义的体现。而天津的SOHO并不发达,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

3.2 社区的开放性:封闭VS开放

受早期“邻里单位”思想的影响,天津的居住小区不论规模大小,均讲究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内部道路强调通而不畅,以阻隔外部穿越式交通。这样的做法相对保证小区自身的安静和安全,但是却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性。新城市主义理论的邻里社区思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邻里单位”的优点(如邻里规模以小学规模来确定),但却从本质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新城市主义理论认为邻里社区结构应具备这几个要素:可识别的中心和边界;中心的公共空间;公共场所品质的重要性、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应作为公共艺术来对待;一定范围的使用和密度被包含在十分钟步行距离内,这一点非常值得应用在天津城市社区的规划上。

3.3 街坊尺度:车行VS步行

封闭性居住小区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街坊尺度过大,天津许多小区用地面积达到10~20hm²,如果采取封闭式开发,围合小区的城市道路将达到400~500m,远远超过我国传统社区的街坊尺度。一些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常常想尽办法,将穿越开发用地的城市道路取消,严重背离了城市空间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大街坊的小区规划模式不同,天津社区可以被设计成肌理精致的小街坊空间形态,街道之间的间距只有100~200m,步行方便,交通畅通。此外,为了既满足社区的开放性,又保证社区的安静和安全,社区可采取快、慢速交通分离。快速交通主要在社区的,社区内部主要以慢速交通为主。开放、舒适、尺度宜人的社区空间增加了居民外出的频率,促使社区更多交往活动的发生。

3.4 绿色环保:耗能VS节能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日趋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生态节能的重要性宣传得较多,在居住区建设中落实得较少。一些开发商为了适应市场的短期需求,以景观代替生态,把生态简单地等同于建草坪、造水景,常常导致更多的资源被浪费。我们可以在中新生态城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充分吸取经验。天津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大合作项目,其以节能为前提,优化生态城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构建多元、健康、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应加大力度完善中新生态城的建设,使其成为绿色环保社区的典范。

3.5 社区建设:物业管理VS社会网络

目前我市居住小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物业管理的形式,在非物质性建设的政策设定上考虑得较少。主要体现在:第一,与全行业基本建设投资相比,社区服务业投资明显不足。 第二,与国外成熟的企业化运作模式相比,我市目前的社区服务业主体大多脱离市场机制,效率较低。第三,远离市中心商业及文化、教育、卫生中心的社区居民购物难、上学难、看病难、交通难、办事难、享受文化娱乐的机会少等现实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倡社区建设从一开始就重视社区氛围的培养,首先在空间上以紧凑、开放的邻里为组织单元,促进邻里感的形成;其次,开发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基金,协助社区文化和教育活动展开;再次,培育社区的自发性组织,社区协会可以负责发动各种集体性的社区节庆事件,鼓励社区多种社交活动,体验和培育美好的社区感。

4 结论

新城市主义预示着一种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即多中心的居住社区网络和各具特色的多元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天津的居住社区设计中,应将现行的规划模式结合城市设计的方法合理运用,从土地使用的形态、社区的整体配置、空间的界面处理、连接与节点控制等新城市主义所关注的以人的尺度为基础的定性及定量标准出发,有效控制当前国内普遍偏大的社区规模,塑造多样化的社区中心、积极的社区边缘、良好的步行环境,并通过将街道和街区模式的引入和公众的参与执行,以形成城市生活的方式创造良好生活品质的居住社区。

参考文献:

[1]靳润成,张俊芳,刘君德.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与设计的几大法则[J].经济地理,2004(5).

[2]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沈克宁,马震平.人居相依――应当怎样设计我们的居住环境[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4]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5]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城市消防;通信规划;发展趋势

1.城市消防通信规划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城市消防通信规划现状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消防部门共同对城市消防通信规划进行编制。我国城市建设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消防通信系统的更新、扩展、升级。根据《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等规范文件要求所建设的消防通信,和目前实际应用情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内容滞后且不全面,指导规划编制意义也并不充分。某些通信指挥系统即便满足了灭火救援通信调度,火警报警和受理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情形中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应急救援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的要求。由于消防通信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涉及领域广泛,且发展不均衡,对技术要求很高,专业性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消防通信规划编制工作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且难以深入,从而造成部分城市在消防通信规划中的可操作性差、没有深度、内容空泛,无法切实实施,从而也无法用于指导城市消防通信建设和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管理应急体系建设晚,某些消防通信规划内容只单方面针对火灾事故上,而在城市应急救援的综合考虑和整体发展上十分匮乏,最终导致城市消防通信建设与救援应急体系的脱节。

1.2消防无线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照公安部消防局建设信息化的规划进行部署,以及其具体要求来开展无线消防通信建设。该工程建设的实施,在资金上主要源于当地政府的拨款,在具体建设上,通过消防部队本身的信息化装各,电信部门建设通信网络,公安部门的支持来共同建设完成。虽然我国目前已有部分消防部队建设了短波、卫星等通信手段,但却没有建立起规划科学、配置合理、灵活机动的全国性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在面临特大灾害时无法满足其作战指挥要求。尤其在卫星通信建设上,受技术体制不同的限制,不能互联互通,很难建立全国性的消防部队应急卫星通信网,比如在汶川地震中,湖南、山东等总队在使用卫星通信设备中,现场众多同类设备挤占了通信信道,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此外即便配备了卫星公用电话的某些部队,也因为使用数量多、设备不统一、道路堵塞方面的因素而造成不能正常通信。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线路拥挤,堵塞严重

事故和灾害现场,话务的流量和流向在短时间内集中增多,突发且持续的大量呼叫和话务量超过交换设备的设计极限值,从而导致电话内部无法打出,外部无法打进的情况。GSM、CDMA等移动网络因天线、基站、光缆甚至机房等设备的损坏而直接导致中断,互联网服务也出现网速变慢现象。

1.2.2线路破坏,通信中断

地质灾害容易导致受灾区出现大面积的断网情况,公众通信网络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光缆等有线传输。当发生地质灾害时,有线传输方式被损坏的几率高且抢修难度大,无论是地理光缆、水底光缆还是架空光缆,面临地|灾害都非常脆弱,难以抵抗。因此,当大型地质灾害来临时,受灾地区很容易成为通信盲区。

1.2.3电力中断,基站瘫痪

电力的中断导致基站瘫痪也是造成通信中断的重要因素。即便基站配有备用的电池系统,但仅能维持几个小时。处于灾害事故现场中,消防部队的指挥主要通过350M无线通讯系统来进行。该系统通常只能做语音通信,而且有频点资源少、通信半径小、具有通信死角和易受干扰等弊端。处于极端状态下,基站无法正常运转时,很容易出现通信障碍、盲点甚至瘫痪,导致灾害事故现场各级指战员无法及时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从而贻误战机。

2.消防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划编制工作思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量高性能技术不断应用于消防通信领域,促进了消防通信的发展。当前通信技术已发展到第四代实验性移动应用阶段,在消防通信体系中将会逐步成为传输高质量数据信息的重要途径。硬件信息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信息通信装备的通信性能和移动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还使得救援灾害现场各级指挥员能有十分强大的信息通信能力。所以,在对消防通信进行规划时,必须要结合未来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消防通信建设进行部署和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拓宽接警方式

将单一化的接警方式转变为多种,大力拓展报警形式。119指挥中心除了能接受一般电话报警外,还要能够接收到起火单位或部位的自动报警、来函报警、短信报警、电子邮件报警以及110指挥中心接入的报警等多种报警。与此同时,不断健全来人报警和了望报警制度,完善处置方式方法。

2.2消防通信网络宽带化

有线通信调度专网需达到全光纤化。实现网上学习、点名、讨论、办公等功能,能够通过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查哨、视频会议等。城市消防无线通信则能运用微波通信进行远程数字视频传输,自动了望报警,此外能对有线调度专网进行补充和备份。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目前已是系统技术主流,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获得火灾现场的详细信息,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准确、科学的进行救灾指挥。

2.3建立并健全各类数据库

相关信息数据资料必须做统一的格式标准要求,比如车辆的实力,相关灭火计划和地理信息,以及水源、化危品等相关数据资料,加大对数据模型库和预案库的完善力度。

篇5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 更新规划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沈阳方城地区是由东南西北顺城路围合而成的面积约1.7平方公里的沈阳老城区,是国内现存较早的传统历史街区之一,方城保持了盛京都城时期形成的城池格局,拥有独特的规划布局与空间形态,城内遍布明清、民国、多个时期的不同风格的历史遗迹,以及包括沈阳故宫、张氏帅府、长安寺等在内的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民族和文化特征。2009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的《沈阳历史名城文化保护条例》明确指出了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规划保护范围:“西至西顺城街,北至北顺城路,东至东顺城街,南至南顺城路”,以及以沈阳路、中街路、通天街城市街区作为城市景观线。

一.历史上的沈阳方城

方城地区始建于公元前140年西汉武帝时建的侯城县,为军事重镇,是沈阳建城史的开端。辽代筑建方型夯土城,称沈州,直至金末,城内大街呈十字交叉,努尔哈赤奠都沈阳,

建设井字街、方城八门及钟鼓楼,改城名为盛京。康熙时期把四平街的钟、鼓二楼之间辟为商业区,增修了盛京关墙,形成八关八门、内方外圆的城市格局。

民国时期护城河逐渐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四个露天市场,建设帅府官邸和私宅,古城内设立奉天督军署,奉天总商会,奉天省会警察厅等机关及基督教青年会,拆除钟、鼓楼,同期,六大字号的丝房,荟华等金店落户四平商业街,并改旧式门市瓦房为二、三层楼房,逐步形成商业集中区,“四平夜市”成为沈阳八景之一。解放后,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兴起,老城墙被陆续拆除,现仅存复建的西北角城墙残垣部分。居住和商业逐渐成为功能主体,商业迅速发展,以中街为核心的商业区成为沈阳市最吸引人的市级商业中心。

沈阳方城的现状

沈阳方城是清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沈阳2300年的历史,是沈阳的“客厅”。沈阳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城市的发展过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的沈阳方城街区有着综合多样的社会功能,除了商业贸易和皇家宫殿,还有着重要的社会风俗活动。中街是方城内的商业贸易中心,每逢节日更加热闹,另外方城内还有一定的居住功能,与其他文化街区一样,在商业繁华的同时也是高密度的居住区。

方城的街道采用中国传统的棋盘式布局,呈现为清晰的井字形路网结构和“九宫格”式板块状城市肌理。现在的方城街区地处沈阳城区的中心地带,占地1.7平方公里,南至南顺城路,北至北顺城路,西至西顺城街,东至东顺城街,以沈阳路、中街路、正阳街、朝阳街四条城市街区体系为城市景观线,最有代表性的通天街,早在元代,通天街就已有雏形,它几乎是沈阳市最古老的街道。

沈阳方城内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6家,跨越明、清、、民国等多个时期,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古代宫殿:以沈阳故宫为代表。

官衙府邸:如张氏帅府、多王府、东三省总督府、洲警察局等。

宗教建筑:长安寺、中心庙及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址。

商铺及其他公共建筑:东三省官银号、中街鼓楼商场、利民商场、辽宁同泽女子中学等。

传统民居:刘皮匠院和黄家大院。

历史空间格局和遗址:主要指“井字街”格局、通天街、城墙、角楼、城门、各类遗址等。

沈阳方城现存的问题

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不够,方城街区内的核心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及保存价值。但是城墙、钟楼、鼓楼早已被破坏,通天街景观大道已被损害,不复存在。

方城地处城市中心区,历经多年改造而又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导致现状传统空间环境特色不突出,区域景观标识缺乏特征和系统,古城风貌淹没于现代建筑中。而且,沈阳路现状沿街很多建筑物在立面上盲目采用仿成古建筑的形式, 但还有一部分没有与之相协调, 混杂凌乱, 整体形象很差。

对于街区的文化资源利用较弱,沈阳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丰富多彩,例如东北二人转及扭秧歌,如其与方城文化街区结合,将会进一步提升方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方城作为城市的市级商业中心区,中街地区车辆堵塞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中街与正阳街和朝阳街交汇处可算是雪上加霜了。如果盲目的疏通路网,拓宽道路势必会对方城的传统道路格局及空间景观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缓解方城地区交通成为棘手的难题。

沈阳方城的保护与更新规划

对于沈阳方城历史街区的保护而言,应保持由东西顺城街和南北顺城路围合形成的古城边界;保护、发掘城墙、城门等标志性建筑;维持正阳街、朝阳街、中街路、沈阳路的街路尺度与街道风貌;保持前朝后市的平面功能布局;对历史文脉的整理和完善应尊重历史的延续性和演进过程,做好整合、互动和联系。在对历史建筑的维护的同时,还需要对于一些区域进行更新改造,但严禁采用大规模的拆除或更新建造,历史街区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我们的整治不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分区域分地点的认真细致的进行,这样才能保护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

文物保护单位

强调对世界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维护及合理化使用。在对文物古迹、遗址、遗存进行保护、修缮、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以故宫为核心,重点建设“一廊”、“一道”、“三景区”。

“一廊”:建设具有清风古韵的历史文化走廊,将沈阳不同时期重要的历史建筑,如张氏帅府、沈阳故宫、中心庙、城隍庙、罕王宫等用绿廊联系起来,成为历史的纽带;

“一道”:一条千步大道,依托通天街,通过在街路两侧设置小型广场,营造皇城曲径通幽的意境与氛围;

“三景区”:在北端建造遗址公园直至中心庙广场为皇城胜景,以打造地方风尚,主要以商业活动为中心景观;皇城中心故宫至政督广场为打造满清风韵,主要以历史建筑为中心景观,体现皇家气派的方城古韵;张氏帅府以北至故宫前广场为奉天风云主题功能区,以打造出古色古香民国风情。

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

以前清文化和民国文化为依托,以故宫为核心,突显皇城“方型井字格局”,对有代表性的,体现方城古老魅力与风貌的重要标志物与标志点,如城门、钟鼓楼及局部城墙,利用点、线、面等手法重新构建皇城边界,将皇城范围内散落的故宫、张氏帅府、中街、遗址公园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前文”、“后市”发展格局。“前文”,即围绕故宫、帅府,打造以文化、旅游、博览、会议、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区。传统胡同、街巷地名是社会风俗习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集中展示。方城内街巷、胡同纵横交错,有以官署王府命名的,如十王府胡同、少帅府巷;有以商贾行市命名的,如铜行胡同;也有以宫观寺庙命名的,如长安寺巷。从中不难发现时代的变迁、世事人情、风土民俗……对传统地名的保护反映了对历史的尊重。

旅游资源开发

为进一步彰显方城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建设观赏古迹、体验文化方案,旅游业将作为历史街区的首选功能进行开发发展。方城将构建以故宫为中心,以南文北商为特色,以地上历史文化遗存观览和地下“非遗”体验相结合的方城文博旅游区,积极打造具有清文化特色和满族风情的精品演艺项目,不断增强沈阳的文化魅力和城市特色,把方城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和娱乐消费于一体的东北知名历史文化综合消费区,能够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商业发展

商业活动是城市生活中最活跃的要素,商业空间环境也因此成为城市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有着很强的社会效益。方城以中街为其商业聚集中心,历史上的中街曾经商贾云集,“满汉全席”、“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等特色餐饮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不经意间,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抢占了老字号的地位,传统的餐饮老店逐渐从商业街上销声匿迹。

为此未来的中街仍在保护中街特色商业区的同时,规划增设传统特色商圈,其中的中心庙传统老字号商圈位于历史建筑中心庙的西北区域,商圈建筑群以传统四合院落式布局,有萃华楼金店、老边饺子、马家烧卖、大光明眼镜店、亨得利表行等沈阳老字号主要业态,通过在其重要地段增设老字号主题雕塑、商业街入口牌坊、老字号主题雕塑、民俗场景展示等营造观古街风韵、赏传统工艺之感。

参考文献:

[1]陈伯超.地域性融合文化对盛京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城市建筑,2006第6期

[2]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2第2期

[3]金光熙,韩玉鹤.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认识与实践—以“盛京城古文化街”为例.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版

篇6

关键词:社区公园;设计引导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5.028

社区公园是在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内建设营造的公园,能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并为其提供游览观赏、休闲娱乐、文化健身和防灾避险的场所,是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1]。社区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优美安闲的环境,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有条件就近参与到各式各样的休闲和健身娱乐项目中去,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给人们带来欢乐。

但由于我国社区公园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许多城市的用地规划中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使得在许多城市别是这些城市的老城区中很难实现“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三级社区公园体系。同时,在许多社区公园体系中由于其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得社区公园公共性较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在许多城市的老城区中,社区级公园绿地数量极度匮乏,使得人们的休闲活动距离增加或者只能在环境嘈杂的街旁绿地上进行。因此,研究城市中社区公园的构建成为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

1 南京市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

1.1 南京市中心城区社区公园概况

南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以绿色为城市名片,社区公园规划建设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居住小区的建设兴建了一批社区公园,通过改、扩建发展了一批社区公园,截止2009年,中心城区329个公园中社区公园占三分之一,共109个,面积占中心城区公园总面积的3.7%,面积偏小(表1)。

1.2 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

1.2.1 主城区社区公园数量匮乏 由于受历史城市规划的影响,南京市中心城区中的社区公园数量极度匮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导致居民的休闲活动距离增大或只能使用环境嘈杂的街旁绿地及距离较近的其他公园绿地。

1.2.2 社区公园的使用率较高 社区公园的使用者一般都是周围的居民,覆盖各个年龄层次,尤其是中老年人及儿童居多。使用频率高,几乎从早到晚均有人使用[2]。

1.2.3 空间设计单一,景观性不强 许多旧小区的社区公园空间设计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体育活动空间和绿化空间为主,缺乏丰富的空间环境变化及人性化设计,景观性不强。

1.2.4 管理养护不到位 许多社区公园树木需要修剪,设施损坏严重无人维修。有水域的园内,水环境养护不到位,虽然每年都会清理,但还存在卫生问题,有时气味不好闻。

2 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引导探讨

199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是我国公园设计的规范性文件,社区公园在2002年9月1日实施的绿地分类标准才提出,因此,设计规范中并没有针对社区公园的具体章节。参照综合性公园(G11)的设计规范,通过社区公园与综合公园的设计对比(表2),结合南京中心城区社区公园设计建设现状,可以为社区公园的设计作出一定的引导。

2.1 社区公园设计原则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园的设计应当从城市整体的规划、布局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所建立位置的周边环境要素,做到与整体城市绿地系统和周边环境融为整体[3]。对于社区公园自身的设计,从设计、风格、材质选择、色调等方面都应注重协调统一,使整个公园形成有机的整体。

2.1.1 引入生态理念,遵循美学原理,构建绿色宜人空间 生态原则是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首要原则,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园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通过营造乔、灌、草多层种植结构和生态型的植物造景系统,将绿化围绕居民生活空间构建绿色宜人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周围环境小气候,同时实现社区公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4]。社区公园点状分布于社区场地中,将生态理念引入设计当中。

2.1.2 适应社区居民行为模式,构建和谐便利空间 社区公园充分适应社区居民的行为模式及需求,通过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宜的活动空间,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5]。同时创造一定的社交空间,给人们提供聊天、下棋、打牌等休闲空间,实现社区居民的回归感。

2.2 社区公园的设计引导

2.2.1 选址及功能分区引导 社区公园的位置应位于社区中心,既要交通便捷,又要满足社区公园中对居民出行的设计规范要求,一般要让社区居民不需要穿越城市主干道并且步行15 min内抵达,又要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成为人行通道[6]。

社区公园设计要结合本社区人口年龄组成比例按照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分区,能够满足居民休息、交往、娱乐的需求。表3列出了社区公园常见的功能分区及内部要求。

2.2.2 社区公园内部要素设计引导 (1)地形、空间设计。地形作为构成公园的骨架,对所有承载在地面上的因素都会产生影响,同时,地形以其多变的形式在对公园整体景观的构成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区公园为了方便各类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故多以平坦地形为宜,稍微加一点地形的起伏变化,可以使游览增添乐趣,也可以营造富有变化的景观。

(2)道路设计。社区公园道路的布局要从居民的“日常健身休闲”实用功能出发,根据出入口、地形、空间场地的分布综合考虑,统一规划、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引性。社区公园道路一般分为3级:主干道、次干道和散步道。公园面积在5 000 m2以上,主干道宽3~4 m,可兼作成人跑步、骑车锻炼活动场所,次干道宽2 m左右,散步道宽1~1.2 m;公园面积在5 000 m2以下,主干道宽2~3 m,次干道宽1.2 m,散步道宽1 m[6]。

另外,园路设计还需满足婴儿车、轮椅等通行的一些特殊要求:路面宽度大于1.2 m,回车路面宽度大于2.5 m,纵坡小于4%,且坡长不宜过长,在适当距离应设水平路段,在台阶处设无障碍通道等[6]。

(3)种植设计。社区公园的优美环境主要依靠植物造景的效果来体现,以乔木为基础,按照植物姿态、体形、高度等要素进行搭配,构建以乔、灌、草、藤复层结构为形式的植物空间[7-8],形成有层次、有起伏、有空间设计思想的植物群落,打造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色的特色化社区环境。

(4)建筑、小品设计。为提升社区公园的人性化及文化品位,公园内可以设置各种景观小品[9],如休憩设施、垃圾箱、标识系统、宣传栏、雕塑等,这些小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能提升社区公园的景观质量和文化品位。

(5)水体设计。水对游人,特别是儿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水体设计应本着节约型园林精神,避免大型水景的营造,可采用更易于亲水的设计,比如缓坡水池和地喷泉等,水深15~30 cm为宜,以便能安全、自由地戏水[10]。

3 结 语

社区公园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现代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多种表现手法,将众多园林要素融会贯通,通过创造不同的园林景观,体现社区公园的特色,提升公园的环境质量,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11-13]。园林工作者要从现有的社区公园建设现状中积累经验,找出不足,结合国内外社区公园的优秀案例,通过遵循科学的社区公园设计规范,创建更多优美的社区公园,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添写重要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安・福赛思,劳拉・穆萨基奥.生态小公园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陈妙如.论深圳社区公园的现状及发展[J].广东园林,2010(2):32-35.

[3] 何晓倩.社区公园植物营造[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4] 石中贵.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 徐军.浅谈社区公园的设计与养护[J].现代农业科学.2008(3):35-37.

[6] 北京市园林局. CJJ48-92 公园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 刘中华,曹绪峰,孙丽娟.南京八字山公园景观改造工程中植物造景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53-156.

[8] 张公保,刘俊娟.郊野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8(4):72-73.

[9] 徐永献.城市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及其建筑策划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10] 熊启明.社区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11] 刘正瑛.现代城市社区公园人性化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篇7

P键词:景观生态学;绿地景观格局;生态规划设计

1.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

城市绿地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城市系统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保障了城市能够有新鲜的空气,使城市可以“吐故纳新”。这个系统主要有2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保障城市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动植物能够健康地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可以使城市更具有观赏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地促城市和人们生活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还一直沿用着前苏联留下的的绿地概念,这个绿地概念里,将绿地划分为以下几类,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属绿地、特殊用途绿地;我国的城市绿地指城市中以绿化为主的各级公园、庭园、小游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本文主要要研究和分析的是绿地城市绿地的其中一种,即城市中心区绿地,这其中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小游园、滨河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非滨水防护绿地等类型。城市在自然之后诞生,自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城市和工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忘却了城市中自然属性的重要性,以致于现在雾霾频发,才有了现在的“穹顶之下”。然而,绿地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人类利用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体系。

2.城市中心区绿地与城市绿地对城市的作用

2.1具有组成城市空间的功能

现如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发重视城市绿地在构建城市形态方面的作用,世界各国的大城市都依据各自的地理特点,规划设计了适合自己的绿地空间格局。

2.2生态功能

作为城市中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可以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自净能力,提升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并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2.3游憩休闲功能

城市绿地的可以为区域内的人们提供游玩休闲和健康、舒适的休闲环境,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

2.4文化功能

城市景观要能体现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同时,城市绿地要具备教育功能。城市景观要具备激发人们热爱自然,致力于保护环境自觉行动的作用。

2.5社会功能

城市绿地社会功能是指可以开展有组织的社会性或社区性活动和家庭或社团活动的能力。

2.6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难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城市绿地在削减自然灾害危害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抵御能力,还要为灾后的人们提供避难场所。

3.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最先提出,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布局,导致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其中不只是环境问题,还有其它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开辟出一个新方法解决城市问题,而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带入到城市研究中,则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新道路。从此,以城市生态学为基础的景观生态学概念应运而生,而城市景观生态学则是景观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可是在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领域狭小,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对于其分支学科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少之又少。虽然城市景观生态学在我国发展较晚,但不同学者都积极地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提出了自己对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不同见解。主要研究怎样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对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等多方面的研究,解决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于城市中的目标。在任何一项研究中,现状分析和评价是为规划设计和景观建设服务,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最终目的则是景观规划设计和按比规划设计所进行的建设管理。

4.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城市中心区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是以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现状分析为基础,对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将城市中心区景观绿地廊道、绿地斑块等绿地景观要素,在以城市建筑等非生命空间围主的基质环境中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优化设计,使绿地景观充分发挥其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健康的休憩场所,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4.1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

(1)收集和调查研究区域的基础资料,包括自然状况、社会和经济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等。(2)收集和调查研究区域内绿地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包括绿地景观面积、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3)对研究区域内的绿地景观进行分析、评估。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绿地景观组成、结构、功能、空间格局,作出分析评估,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定量的依据。(4)综合城市中心区环境要求、居民游憩需求和城市中心区功能需要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4.2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遵循的原则

4.2.1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在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占首要地位,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系统,可以促进城市整体的生态平衡,保持城市卫生清洁,降低城市各种污染。由于我国城市发展中各种历史问题,致使城市绿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较为欠缺,在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必须研究城市发展特点,使绿地的投入表现出较好的经济生态性。

4.2.2景观连续性原则。城市中心区绿地多数被城市建筑重重包围,绿地景观分散,在城市中更像是海上的孤岛,要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较为困难。因此,在规划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使绿地景观更为连贯。

4.2.3格局优化原则。景观生态学非常强调景观格局地分析和合理布局,如何利用有限的绿地空间,通过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设计,充分利用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线、带、块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达到以少代多、功能高效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4.2.4可持续性原则。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有近期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4.2.5因地制宜原则。在各城市绿地面积、数量、空间格局等绿地指标和空间形态的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避免发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的现象,致使工程事倍功半,甚至会事与愿违。

篇8

>> 从科学教育营造生态永续与经济发展双赢 社区永续之道 老农津贴改革将助推台湾农业永续发展 境内永续债券现状与发展 台湾社区营造对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 当代浙商的永续发展之道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发展特色及其启示 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与持续发展 青少年科普教育与社会永续发展 刍议永续利用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创新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 台湾桃米社区的重建启示 永续发展观下的环境资本 创新是传化股份永续发展的灵魂 城市滨水景观永续发展的探讨 厉行勤俭节约是永续发展的需要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演变与空间营造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罗家德.社区营造搞活农村经济?如何作到的[EB/OL]http:///blog/static/786187382013425402628/

[6] 高鹏.关注社区及社区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J].规划师,2002,(8):13-16.

[7] 闫琳.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规划方法探讨[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7:6.

篇9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 属性 展望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或者说其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早已被学界所承认。城市规划能够能够将经济社会发展的意图在空间环境的建设方面高效地反映出来,因而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的公共政策。

所谓公共政策,传统的观点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然而,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公共政策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上的含义:

(1) 公共性。公共政策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定是超出个人和集团范围的公共性问题;

(2) 政治性。公共政策必须是必须体现政府的意愿,即政府作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机构”行使公共权力来协调利益关系,承担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责任。

一、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由于城市规划是针对社会的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所引起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因此,城市规划具有着公共政策的属性。城市规划中政府是主导,是投资的主体,是投资和建设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一点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逐渐发挥了作用,此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空间形态问题,而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全局性的战略工作,设计多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没有改变,反而是更加突出。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 空间性。城市规划作用的直接对象是空间,因此空间是城市规划中各种政治意图的主要承担载体。城市规划既可以看作是物质环境规划,也可以认为是空间规划。如何在空间资源的配置中,实现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反应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是城市规划一直要解决的问题。

(2) 综合性。城市规划不是单一目标的规划,而往往是多种目的于一身的中和性公共政策。不仅要在长期上要对未来做出战略安排和宏观布局,而且在短期也要进行不要的建设规划,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3) 过程性。城市规划需要经过一些列的过程得以实现,这些过程是公共政策的核心,也是从整体到部分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城市规划是对变化过程的管理。

(4) 公益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是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即公共性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根本属性,是价值基础,是核心价值取向。无论城市规划处于怎样的目的,必须是要实现公共利益,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实现不用利益主体和不同主体在利益空间上的一致,这时对于城市规划的根本要求。

(5) 权威性与强制性。城市规划既然是公共政策,必然要有政府参与其中,而政府的参与则表现出了权威性与强制性。这种权威性与强制性只要是通过各种形形的法律法规来体现的。

二、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问题

城市规划有着公共政策的属性,同样有着包括了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等一般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周期。城市规划中要着重强调稳定性与目标性是相对的,变动和过程性是绝对的。在城市规划中有些事情要着重注意:

(1)重视时机。由于现在的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测越来越困难,于是城市规划中很难用具体的时间来划定。因此城市规划中,要准确的把握”时机“,进行新旧规划的更迭,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重视过程。以往的公共政策都是对于特定的目的,但是真正要满足目的是要由若干个过程支持,只有过程实施的好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一味的强调目的往往适得其反。

(3)改进规划编制方式。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增加了“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编制原则,这时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一个重大突破。通过科学的安排决策体制,才能改进城市规划决策的问题,决策权力合理的分配,优化决策的程序和方式,实现突破。

(4)要弥补元政策的不足。所谓元政策,是相对于总政策和具体政策而言,包括引导政策制定的前政策和规范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后政策。对于元决策的弥补,首先要从概念上进行明确,同时建立规划检讨制度。

三、中国城市规划的展望

我国已往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其公共政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也得以表现。

未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将更加表现出公共政策性,成为一个有效调整城市结构体系的手段,在各方面成为公共利益体现的重要表现形式。城市规划也越来越与现今的密切关注热点相联系,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最迫切的需要,实现紧跟时代步伐。

为了实现我国城市规划更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时城市规划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保障。同时政府要改变以往在计划体制内那种集管理、生产、监督于一身的角色,而主要是干预或者弥补市场所带来的缺陷,有效地吸纳公众的意见,提高效率。城市规划必须要有规划师的参与,规划师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引导才能,才能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要有市民的参与,市民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基本知识以及城市规划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要积极争取和维护个人利益.提高和扩大参与城市规划的深度和广度,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四、结语

城市规划最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其影响面之大,应用领域之广值得关注。城市规划作为典型的一项公共政策,其属性具备着空间性、综合性、过程性、公益性、权威性及强制性的特点。只有正确的理解这时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了解其特点,才能正确的对我国未来的城市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林小如,李海东.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思考.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2年10月

篇10

关键词: 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规划控制方法;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低碳概念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提出起源于全球气候变化。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自从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能源节约基金会认为,没有“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低碳经济”。如果没有消费者的觉悟、支持和行动,政府将很难力度很大的气候变化目标。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据此提出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即争取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能被自然吸收的范围之内,为此需要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又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随着低碳理念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等领域,城市是低碳发展的关键阵地成为普遍共识,随着对低碳城市的研究,低碳城市概念的产生水到渠成。低碳城市是指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1]。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内涵在城市中发展的延伸,因为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所以使低碳城市成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和支撑点。

1.2 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因为科技、社会的进步,城市取得重大发展,然而面对人类的无限索求,自然资源、化石能源等面临枯竭;随着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肆意大量排放,自然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以及极端天气等气候异常现象日益严峻,人类面临资源枯竭、气候环境异常、城市发展难以为继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使城市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成了共识,随着低碳研究不断深入,低碳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并提出了低碳城市。如今,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共同发展目标,在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也逐渐被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建设低碳城市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其深远影响。首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其次,建设低碳城市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再次,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最后,建设低碳城市是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2]低碳城市建设同时还是我国由传统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有力过渡,不仅契合了我国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2.1 城市规划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布局、功能、规模、体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运用和交通等,而这些都会影响社会能源的消耗与排放[3]。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承担着指导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角色,对于低碳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低碳城市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城市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趋势[4]。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由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布局、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锁定效应,所以对城市低碳发展有着长期性、结构性的影响[5]。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开发、建设中,要想充分发挥低碳理论的指导和运用作用,对于具有龙头地位的城市规划,指导低碳城市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2 低碳城市规划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各国共同普遍关心的话题。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它在一般人看来是自然环境的局部变化,但实际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上出现的系统性问题,城乡规划工作必须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科学理念改变。[6]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据联合国统计,城市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7]。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已成为基本的共识。但是,仅仅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尚不足以解决减少C02排放问题,还需要以更加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是必然的关键技术。[8]

低碳城市规划是目前城市规划新的视角和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2011年末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全国总人口的51.27%,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问题等问题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越发日益凸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障碍,环境资源问题成为我国集体共识,十根据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而这离不开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中国的建设。生态城市既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的完善,也是近代因工业革命导致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所提出的“理想城市”与“田园城市”的升华。然而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经济等一系列原因,不可能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资源等现实基础的国力之下,通过技术、政策、经济等手段一次性把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城市直接转变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其中必然有个阶段需要经历低碳城市这样的一个过程,低碳城市建设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是传统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过渡城市。同理,城市规划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经济等的变化由原来的传统规划方法通过低碳城市规划的过渡,最终转变为人与自然、人与人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规划。

3 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控制方法

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主要可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层面以及“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入手,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三位一体”落实,全方位的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鉴于内容庞大等原因,本文仅就总体规划这个层面进行阐述。按照碳的终端排放统计,城市中碳排放的三大来源是来源是工业、交通和建筑[9],而它们同时也是城市规划所涉及的重要内容。

3.1发展容量

城市的发展受限于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城市绿地承载力等,找准制约城镇发展规模的瓶颈因素,科学确定发展容量,能为城市发展规模和城碳排放总量的合理确定提高有效的科学依据,对于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3.2空间布局

城市碳排放与人们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联系紧密,而生活和生产需要特定的空间形态来承载,所以空间形态一旦确定,必将对城市碳排放产生长期性、结构性的影响。城市规划是对空间形态塑造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塑造合理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加强用地混合,促进交通减量,提高土地节约紧凑利用程度等方法,科学引导城市生活、生产活动,加强用地与交通的互动反馈,落实公交优先,实现布局减碳,促使能源高效利用、减少交通出行,降低城市碳排放。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特征,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应因地制宜,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考虑当地文化内涵,构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低碳生活、生产空间形态。

3.3产业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采取符合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产业策略和低碳策略,贯彻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思路;选择产业发展类型,制定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对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大多数城市来说,在三次产业中,工业仍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要能源的使用者与碳排放者。努力转变企业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方式;积极发展技术密集程度高、低污染或零污染的企业;逐步实现由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10]

3.4综合交通

1)引导城乡空间、产业空间集约发展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是城乡空间、产业空间的物流、信息、人紧密联系的通道,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城市的发展具有交通指向性,通过构建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引导城乡空间、产业空间集约发展。

2)合理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

交通结构、交通方式、交通能源是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运行的不同交通结构、人们出行不同的交通方式、交通驱动的不同动力能源选择对于城市低碳交通的构建至关重要,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城市的发展要结合自己的条件,构建合理的交通结构,选择清洁、可再生、低碳能源,合理搭建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

3.5生态建设

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构建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固碳高效的绿色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是“固碳”过程的重要物质载体。自然环境中的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下来,主要以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形式存储在十壤和植被中[11],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城市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固碳能力,构建合理的生态系统,栽种具有高固碳能力的植被,形成低碳城市中宝贵的固碳系统。同时,自然环境的建设也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间接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10]

3.6资源利用

明确资源利用目标,分项提出实施保障措施,重要指标应作为刚性要求予以控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碳的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与生活中资源的消耗所产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就成为碳产生源头控制的重要途径。合理配置资源结构,大力发展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约使用资源,重要指标作为刚性指标予以控制;积极推进废弃物、生产中间产物的使用,转变资源――产品――垃圾的传统线性生产模式,形成资源――产品――资源――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在产业链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3.7节能减排

城市的能源利用应明确节能减排目标,合理配置能源结构,重要指标作为刚性指标予以控制;积极推进新能源、可再生、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的使用,逐步降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比例,在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约使用能源,降低生活、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采用新科技技术,吸收降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3.8基础设施

拓展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促进集约高效利用。根据城市目前的基础设施现状,选择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设施等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构建有机的、低碳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绿色基础设施服务系统。

通过构建合理的绿色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缩短出行距离和往复次数,减少汽车使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布置合理的绿色市政工程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设施的利用效率。

4 结论

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从诸多方面去进行规划和落实。低碳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规划可从目前规划制度框架下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运作体系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从不同维度保障、落实低碳城市建设,推动传统城市向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转变。本文在总体规划层面上,从城市发展容量、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生态建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以及基础设施等不同角度对低碳城市建设控制进行了探讨。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还离不开城市控制线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面上的方法控制与落实,也离不开规划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唯有如此,方能促进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文明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

[2]甘靖中,鞠鹏艳,师坦,李哲,湛慧.北京延庆县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

,2011(5).

[3]范晓磊,都明,王殿秋,迟洪冰.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规划师》论丛.2011,(00):58-61.

[4]易冬炬,李明生.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技术,2010,(2):6―8.

[5]孙强.临港新城低碳城市规划探索与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1,5.

[6]汪光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乡规划理念转变[J].城市规划,2010(1): 9-14,28.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8]顾朝林,谭纵波等.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9]秦波,邵然.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优化:理念、实证和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