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从传统创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创业教学改革思路。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为研究背景,提出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理论教学平台、虚拟对抗平台和实操锻炼平台,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课堂评价方式,构建“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师资队伍。并从理念转变、政策支持和资源配套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翻转课堂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实践改革”(项目编号:kg2013712)
作者简介:赵毅,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企业成长、区域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59-03
一、传统创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众所周知,当前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是一种世界性趋势,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上与产业经济和行业企业结合更为紧密,其以区域经济内在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手段,使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依托高职院校丰富的生产型实训基地,为创业教育提供更接近社会实际的创业实践平台。而职业技术教育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非常接地气,高职学生的实操能力也往往强于理论水平,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发掘创业型人才方面优势明显。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更适合开展创业教学及活动。[1]
但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普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实践证明效果甚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传授式创业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提升
由于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最容易开展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授课老师早已习惯这样一种流水线式的知识传授方法,目前大多数创业教育采取了这类教学方式。但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与创业教育对创新的内在要求格格不入,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重理论的识记训练,而忽略了强调主动思考、训练灵活迁徙的实践操作。这类教学模式对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阻碍作用。
(二)传统的单一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
当前创业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沿用了平时成绩加期末笔试成绩的传统方式。这一传统评价方式容易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过于强调记忆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陷入本本和教条,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教学成效,阻碍了学生创业素养的全面提升。[2]
(三)传统的创业教学师资,不利于学生创业技能的提升
在创业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在创业教学中发挥着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优秀创业师资的匮乏一直是阻碍高职院校创业教学的主要困境之一。[3]据调查统计,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师是由学校就业指导老师或者辅导员直接兼任,缺乏具有一线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教学理论素养的专业师资。
因此,创业教学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必须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创业成果,重构多元化创业教育教学师资。笔者结合多年创业教育教学和创业实践指导经验,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将翻转课堂引入创业教学中,颠覆传统传授式课堂教学形式,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评价方式,打造一支“三师一体”的创业教学队伍,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实施创业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创业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一词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它是对传统传授式教学过程的颠倒。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4]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构建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平台
当前创业教学普遍采用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SYB和KAB体系的教材,缺乏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因此,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出版项目化教材《小企业创办》。同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各级创业精品教学资源库资源(比如精品课程网站、微课等)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学校实训室条件,实现学生对模块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学生带着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困惑,与教师、团队成员和其他同学开展研讨,在解疑答惑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实现从传统的传授式课堂向翻转课堂的转变,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构建翻转课堂虚拟对抗平台
利用《创业之星》创业教学实训软件,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真实感受到注册公司的仿真流程,同时利用软件的沙盘运营对抗功能,每个团队运营一家企业,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进行对抗,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到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整合、团队合作、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
(三)构建翻转课堂实操锻炼平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拥有宁波市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校园商品展销会”和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等创业实操项目。利用这两大平台(春秋学期交替使用),学生可组队完成从产品选择、采购、布展,到营销策划、现场促销、库存管理等一系列完全真实的初级创业历程,体会一把当小老板的酸甜苦辣历程。
三、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课堂评价方式,全方位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由传统的单一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优化为全过程立体式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学生三大能力的提升。
(一)在理论教学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机结合
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学研讨,是在自主信息化学习基础上的知识巩固和答疑解惑。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每次研讨,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也要对其他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得评价尽可能客观化。
(二)在虚拟对抗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系统自动评价有机结合
在虚拟对抗平台中,教师根据各团队成员的参与性和合作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同时,软件系统则根据各团队的虚拟经营业绩进行自动评价。
(三)在实操锻炼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业绩评价有机结合
在实操锻炼平台中,教师根据各团队的项目运行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运营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还需要结合各团队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四、推行“三师一体”创业教学队伍运行机制,多维度提升学生创业技能
构建以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兼职创业导师+校内创业学生导师为核心的“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的主要人员是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中有志于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组成,主要解决学生课堂教学、竞赛指导等任务;校外兼职创业导师是在学校校外兼职创业导师库中选取有创业背景的企业兼职教师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而校内创业学生导师则由已经开始在学校创业园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学生担任,主要通过自身创业经历给初次接受创业理念的学员们一个榜样作用。整个“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团队的运作则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主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及学生创业管理条例来规范。
五、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改革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将翻转课堂这个教学新事物引入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中便是一种积极的摸索,而新事物的摸索往往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否则现有的体制机制可能会对新事物的发展起到“中梗阻”式的反作用。笔者认为,要想成功推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必须实现师生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政策制度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相关配套:
(一)转变师生传统教育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传授式课堂教学方式的颠覆。教师和学生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正确认识和把握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精髓,教师要实现从创业知识点的传授解读者向创业知识和实践领域的答疑解惑者的转变,学生要实现从被动地聆听和囫囵吸收创业知识向主动自主学习创业知识点并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研讨中的转变。
(二)出台教学改革政策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涉及到课堂组织形式、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师资来源和薪酬组成等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加强教学改革组织领导,抓紧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在学校政策层面上给予相应支持,出台相应改革政策,积极推动翻转课堂的成功应用。
(三)大力实现教学资源的辅助配套
翻转课堂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室的布局,形成知识点网络学习教室和知识研讨教室两种形式。因此,需要得到学校教务和设备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以试点的形式对部分传统教室进行升级改造,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资源和可移动拼装式研讨书桌等,为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费水蓉,陈东旭,陈烈强.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12):99-101.
[2]鲁丽丽,陈一琳.高校全程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2):20-22.
[3]赵毅,蔡简建.高职院校四维联动创业教育路径探究——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9):74-76.
篇2
进入20世纪之后,经济学与伦理学学科内部分化越来越细,各自都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在此背景下,几乎同时于20世纪末期,经济学家杨小凯与伦理学家王海明分别担当起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学科整合任务,前者建立起新兴古典经济学体系,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经济学分支进行整合,后者通过《新伦理学》的新功利主义理论框架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伦理学分支进行整合。他们对各自领域的整合,都体现了中国学者擅长综合创新的能力,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本文具体选择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进行比较。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这两本书最大的成就是分别建立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全新理论框架,改变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原来各分支学科相互分离的状况,分别为经济学和伦理学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对话平台。
二、文献分析
杨小凯的《经济学》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委托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相互分离的经济学分支整合进一个统一的以专业化分工演化为核心的分析框架之中。《经济学》从论述主流经济学四层次分析框架出发,在比较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个人的专业化选择和社会的分工组织结构选择的统一框架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而20世纪所形成的各经济学分支都能在其统一框架中重新找到更为诱人的解释。从《经济学》出发,可以对任何经济理论模型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价。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整合了传统上相互分离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并将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整合进道德哲学,建立起一个逻辑上自洽的统一的伦理学体系,使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地体现在统一框架之中,原来这三门各自为政的分支学科被置于合理的位置。《新伦理学》从价值推导公理出发,论述了道德终极标准,正义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能够为一个人从事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基础的理论框架,并能从它出发对其它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清晰的认识和评价。《经济学》和《新伦理学》在理论体系构建上,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假设出发建立起一定的公理化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上进行推演并得出整个理论体系。两书作者都特别强调概念的清楚定义和逻辑推理的运用,既适合于对经济学和伦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适合于对读者进行明辩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这在今天的中国特别具有实用价值。《经济学》和《新伦理学》能够提供一个对于一切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准坐标,从而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
三、结语
篇3
考研复试季即将来到,记者昨天获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大名校已率先公布复试分数线。其中,经济、金融等热门学科的分数线仍居高不下,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复试线相对稳定。
今年,全国各地考研学生有172万人,这是考研热6年来首次降温。虽然总人数略有下降,但从三所学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来看,好专业的竞争依然激烈。
在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的学术型学位中,经济学的复试分数线都是,均为360分,前者比去年低10分,后者与去年持平。北师大经济学复试分数线也高达340分。
金融专业分数也不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75分,在专硕中排第二。而在人民大学,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等在内的经济类专业学位分数线均为340分,也排在第二位。
与这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相比,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分数线略低,基本在300分到350分之间徘徊,这一区间与去年大致吻合。2013年,清华大学哲学专业分数在学硕中排第一,达到370分,今年则回落至345分,该校文学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40分,历史学为315分。
人民大学诸多基础学科的复试分数线也不算高,其中哲学为330分,文学为350分,历史学为335分。此外,北师大复试分数线中,哲学为340分,文学为345分,历史学为320分。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会计素质教育的界定
会计素质教育是指学习者的分析、综合、解决会计问题能力、有效传输会计信息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继续学习会计知识能力为目标的会计教育方法、手段的总和。具体的说,作为会计专业人员首先应具对一般经济事项分析、综合问题的基础能力,这就需要其具有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然后是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会计人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具有较为深厚扎实的宏观、微观经济基础知识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其为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潜能。
二、会计学科体系改革
我国现行会计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多且导向不一。现行会计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从传统的单一会计操作转向管理、咨询、企业诊断等,所以教学要求也由应试模式转向素质教育模式,因此会计学科体系的改革必须提到日程上来。在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上,笔者赞同可分为三部分:一般基础知识、相关商业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各部分所包括的内容应根据现行会计职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循序渐进重新改革。
1.一般基础知识
会计学科一般基础知识与其他经济类学科基本类同,主要包括英语、汉语写作、哲学家学和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统计、法律等课程。一般知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掌握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学等基本知识,培养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理解、分析能力和交流沟通技能。笔者认为,对一般知识课程体系应进行如下改革:首先将汉语写作提高到语文文学高度,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加厚其文化底蕴;二是增加自然科学知识和工业技术基础知识,以利会计人才掌握相关知识,胜任会计工作;第三,适当删减和合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以增强这些课程的科学性和可读性;第四,作为会计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应当缩减其篇幅和课时。经过改革后的会计学科一般知识体系由以下课程构成:英语、汉语言文学、哲学及政治经济学基础、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基础、工业技术基础、统计、音乐、美术和法律。其所占课时比例宜保持在40%左右。
2.经济基础知识
现行会计职业早已超出记账、算账的范畴,成为一个开放系统。在经济基础知识课程体系设置上,应明确,一是企业理财和税收应属于会计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范畴,企业理财技能是会计人员基本要求。管理咨询、企业诊断及企业财务报表离不开企业理财知识的运用,企业理财知识贯穿会计业务始终。同样,税收知识也是会计职业中的基本技能。这两种知识不是对会计人员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会计人员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这两项课程内容应纳入会计专业知识体系中,同其他会计课程体系一起进行规范管理;二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政府管理手段从直接型的行政管理转向间接型的经济调控,会计人员必须更清楚地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经济的影响,这一知识结构也应是会计素质的必备要素,会计学科课程相关商业体系中设置完整的宏观经济学很有必要;三是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日益发展和注册会计师管理咨询业务的兴起,会计职业更多地深入到企业管理内部,全面的微观经济知识也是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会计素质,与宏观经济学相对应,微观经济学开设也十分近切。因此会计学科一般商业知识应由国际贸易与金融、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微观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宏观经济学等构成。其所占比重宜保持在25%左右。
3.会计专业知识
在会计学科改革之中,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是会计专业知识课程。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较大的重复,如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等。特别是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重复至少达到30%以上。会计学科中的企业管理应立足于管理咨询、企业诊断和经营审计,课程编写应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和企业管理类管理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尽早开设《会计案例》课程。案例的设计应与经济情况仿真为宜,由于现实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因而案例编写综合性较强。这样素质教育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企业理财、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理论与实务、审计、会计电算化、国际会计、政府会计、会计史、会计学习方法学、会计案例、会计职业道德实习等,其占课时比重仍保持在35%左右。
参考文献:
[1]罗宏,朱开熹.“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J].会计之友,2002(1)
[2]殷国滨.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J].现代会计,2002(2).
[3]李泰峰,周通德,.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1).
篇5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双一流、“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所以开设专业很多,含70个本科专业。 经济学类、管理学、数理化、社会学、法学、医学、外语、汉语言、新闻传播、哲学、国际政治、材料学、生物科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技术等,该校拥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国际政治、核技术、管理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20世纪80年代,学界在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整体性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在这场讨论中,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首先展开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路向与理论兴趣:一是人学研究思路。代表性的学者是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或社会的三种形态理论的启发,即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经过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到达人的最高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即由人的“类”本性决定其必然去向,由此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1]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思路。有许多学者基于对苏联理论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他们在文本层面上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论著关于“实践”的论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理论层面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来重新解释哲学,以“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概括哲学的特征本质,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哲学思潮。三是哲学史的研究思路。从学理上讲,关于哲学本质的回答需要回到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因此,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向之争便直接引发了哲学史研究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争。其争论焦点是,代表马克思成熟思想的经典著作,到底是人学韵味浓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为强调现实实践逻辑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无意识地突破了人学与实践哲学的范式之争,十分敏锐地提出,马克思晚年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动向,也是哲学研究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在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俞吾金先生便已将思考的目光定位在人类学问题上,他当时提出马克思对社会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一生,在思想发展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哲学阶段、政治经济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2]但总的来说,在当时人类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整个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学界未能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与人类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局限于传统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关。哲学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突破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哲学一个重要理论特质;在当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并未同时取得与哲学一样的进展,因此单纯依靠哲学界的自我革新很难实现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在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支持的情况下,哲学单兵突破的局面必然受挫,从而使得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等问题的讨论不能突破哲学的学科意识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当前学界所热议的理论整体性问题以及“现代学术建制和理论研究的学科化对理论整体性的影响”正是针对这种学术分工体制的弊端提出的。[3]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的哲学研究开始摆脱教科书的“体系意识”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过,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这种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这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开启了中国化哲学的学理性思考与学科建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学科建设意识的主导下,哲学研究呈现专门化与学术化的趋势,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但与此同时彼此之间也越走越远,甚至有分道扬镳的苗头与趋势。从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经验是打破经院哲学(即所谓的学院哲学)的束缚,而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则是来自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因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4]161。哲学学科意识的束缚以及理论研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缺失,对于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研究而言,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马克思“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与人学、类哲学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没能与西方学者的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对话。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学思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与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把自己的学科定义为“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虽然与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紧密相连———它在19世纪的学科分工体系中被定位为对原始社会或文化的研究;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人类学已突破异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正在重新定义其对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人类学学科除了从某一学科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更为前提性的则是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涉关存在论———基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来探讨人类发展的起源、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创造的文化、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前进的方向等。[5]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人学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智者学派把人定义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政治动物。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绝不可能是像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使人学回落到神学逻辑中。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成就是以人为中心对抗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中心,它不仅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也关注人类的理性和意志,从而引发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大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进化学派观点把人看作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从而将自然主义人学推向了极端;作为自然主义人学思潮的反向运动,欧洲大陆的思想家们则在对宗教神学的反思中发展出了理性主义人学思潮,这一基于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被准确地表达出来———“我思”是人的本质特征,“我思”是人与动物的关键性区别。这种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到了某种理论上的极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把“我思”(观念)理解成人的本质,而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建构起庞大的观念论思想体系,并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顶点。而在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之外,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向,即发现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因而提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这一问题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不断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历史哲学韵味的人类学思潮。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人类学思想路向,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便是历史科学。今天,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研究的深入,我们应当重新拾起一度中断的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并将这种反思推向一个自主性的理论建构。这是中国学界走向理论自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重拾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提供了极好的学科背景。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类哲学)有效沟通起来,以打开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人类学只是一个在学科意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采用的“名称”———因为学科话语体系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者的行规。换言之,人类学这一提法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一名称本身,重要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二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人道主义)思想。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把政治经济学与类哲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受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们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跟苏联所编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差异的,其重大差异我们可以用恩格斯的定义来解释一下。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狭义政治经济学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谈论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货币、商品等这些实际上是隶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马克思有一个宏大的理论构想,但并没有完成,只出版了其中的一卷(即《资本论》第1卷)。根据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设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六大部分,分别为资本(这部分后来演化为《资本论》的整个体系)、国家、土地、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劳动的问题。换言之,苏联学界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本人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马克思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整个思想完整地建构出来。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是历史科学,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的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更为广阔,它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也包含前资本主义社会,另外还包含东方社会,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这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恰恰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相重合,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则与经济人类学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得不提到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此我们主要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例来说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康德最后出版的著作便是《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认为它“是康德二十多年讲授‘人类学’课程讲稿,也是康德本人自己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康德毕生的书斋生涯其实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他那一切令人生畏的思辨最终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的存在和使命”;因此,“仅仅从认识论上的‘批判哲学’来看待康德哲学已经显得过于狭隘,必须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考察康德整个哲学体系”。[6]1-2从这一角度来看,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是将神学(宗教问题)人类学化。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思考路向显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费尔巴哈作为直接影响马克思的思想家,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对宗教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期恢复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使马克思豁然开朗。
篇7
免考科目包括:各类高校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基础科段)专业,可免考已学过的公共基础课和名称一致、学分和内容要求同于或低于原所学专业的其他课程(考查课除外),报考本科(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专业,可免考已学过的公共基础课程。
各类高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自考的专科、本科或独立本科段专业的,还可免考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公共基础课程。即:哲学专业毕业生可免考哲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免考政治经济学(公)。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免考中国革命史。数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免考高等数学(工专)、高等数学(工本)、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工程数学。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免考普通物理、物理(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免考大学语文。外国语言文学类毕业生可以免考相应的公共外语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可以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取得大学英语四级或四级以上证书者,可免考自考本科专业的英语(二)课程,取得三级或三级以上证书者,可免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的英语或英语(一)课程。
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应等级合格证书者可免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体规定为:工科类专业考生获得二级以上等级证书,可免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经济管理类和文、法、医、农类专业的考生获得一级以上等级证书,可免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篇8
关键词:范式;范式转换;经济哲学;经济思想
“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来的,是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一个关键、核心的
概念。“范式”理论在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同时,也在社会科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引起了积极的回应。文章将利用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将西方经济思想的转换,从范式上作初步梳理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一、库恩“范式”理论概述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著作中,库恩定义“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这一定义得到其他学者们的认同,并且在归纳了库恩在不同场合关于“范式”的多元解释的基础上,重新将“范式”定义进行了整合,给出了更为完整的表述:“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的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成为该科学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
库恩认为:在前科学时期,一门科学尚未形成范式,即研究者对该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没有达成一致,各种学说争论不休。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激烈论争,在该科学领域逐渐有一种学说得到公认,这时便形成了该学科的范式。范式的形成标志着该学科已形成了系统的学说体系,标志着该学科进入了常规、稳定、持续的发展时期。在学科的发展时期,学者们对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一般不存在怀疑和争论,而只是争论和修正自己对范式的理解。在学科发展的后期,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实践的发展、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变化,原有范式未被利用的逻辑空间越来越小,可供研究者调整自己观点的余地变得越来越狭窄,原有范式已很难解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人们开始对原有范式丧失信心,这时便出现了范式危机。在经济学领域,随着常规经济学过程的持续和经济生活的不断变化,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而在原有范式的逻辑空间和理论空间中又很难获得合理解释,使原有范式理论的解释力下降,从而出现了经济学的范式危机。
范式危机的出现蕴涵着科学革命的到来。在危机到来之时,人们在怀疑原有范式的同时,也在开始寻求新的理论和方法,寻求建立新的科学逻辑系统。也就是说科学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个动态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认为:整个科学发展史就是遵循这样一个动态模式的周期运动规律而不断向前推进的,科学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必然有其自身产生、积累、发展、消亡的过程,即科学革命。简言之,科学革命的实质是“范式转换”,即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过程。库恩的范式理论,尤其是“范式转换”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历史状态和内在发展规律,对人们理清所从事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都有启发作用。
二、从范式转换看西方经济学发展史
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然而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却只是在最近的二三百年里才真正形成。从这个角度考察,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年轻学科是有根据的。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经济理论革命,分别由亚当斯密(1776年)、大卫李嘉图(1817年)、约翰穆勒(1848年)、艾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年)和凯恩斯(1936年)发起。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主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无一不体现了库恩的范式转换思想,从而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分为了三个经济学范式:前古典经济学范式、古典经济学范式、现代经济学范式。
(一)前古典经济学范式
前古典经济学范式首先起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古希腊是西方经济思想的源头,在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探讨商品、货币、贸易和生息资本等问题。而古罗马则将希腊人的经济思想发展成为一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于财富或有价值的东西有一些直觉的观点和经验的论述,但并不真正涉及经济学含义的价值形成问题。形成于这个时期末的重商主义学派把货币看作是唯一的财富,但这种定性的规范是以黄金和白银的自然属性为根据的。他们认为经济体系中只有农业生产才会创造和产生财富,而其他部门都不会创造或形成价值,因此重农学派主张土地是财富的真正源泉。此种经济范式在欧洲历史上最典型的封建统治时代非常兴盛。这个时代经济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并力求对逐渐出现的商品货币关系加以规范。
(二)古典经济学范式
1、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不认同重农学派的价值观。他认为重农学派的观点太过狭窄,不应该将当时已日益重要的工业生产排除在价值形成过程之外。因此,他修正了重农学派的观点,用比农业生产宽阔得多的逻辑外延来界定“劳动”概念并分析经济体系的价值形成。亚当斯密认为,凡人类劳动都会创造财富,从而都会形成价值,所以财富的产生不单单局限于农业生产,而且也不局限于工业生产,甚至不局限于经济体系的生产过程。他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和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提出了“经济人”假设,把人的本性视为利己的欲望和互利的道德理性。同时他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创建了经济学最初的分析框架。
2、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以后,经济学围绕斯密自由主义范式继续发展。一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不断成熟,大卫李嘉图把经济学抽象为一种工具,既发展了亚当斯密的体系,同时也走向了只注重逻辑推理的极端。另一方面,亚当斯密体系中的庸俗成分也获得了发展,并逐渐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独立出来。与此同时,亚当斯密范式不断面临来自现实的诘难。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国家主义者、历史学派都先后对斯密的自由主义提出了质疑。大卫李嘉图最早采用了理性逻辑演绎法,就经济学方法论而言,逻辑演绎就是利用一个抽象的理论结构,揭示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吸收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合理成份,抛弃了亚当斯密把消耗的劳动与购买的劳动混为一谈的二元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取决于付给这种劳动的报酬的多少。”他创造性地解决了商品的价值构成问题,从而破除了“斯密教条”,此外他还坚持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探讨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又通过分配关系的研究深化了劳动价值理论,使之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成熟的劳动价值理论。
(三)新古典经济学范式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也称为现代经济学范式。其代表人物有约翰穆勒、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凯恩斯。
约翰穆勒代表的经济学范式。从1820年到1830年间,英国的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拥护和反对大卫李嘉图理论的斗争,争论的焦点是他的价值论是否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特别是能否以它为基础解释资本利润的存在及其合法性。争论的结果导致了劳动价值论的破产及其学派的解体。大卫李嘉图学派解体后,西欧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若干新动向。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提倡的经济自由主义虽然仍被推崇,但其理论的基础即劳动价值论已经遭到置疑,从中得出的劳动和资本相对立等一系列不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结论,已经遭到批判和抛弃。形势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对策,西尼尔、巴师夏和约翰穆勒经济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并逐渐转向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约翰穆勒坚持,经济理论要成为科学,不但要有对经济世界中基本范畴的抽象,更要确定各范畴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后者往往产生混乱。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对亚当斯密提出的但却缺乏系统论证的观点,提供了更细致的分析,并用生产、交换、分配等范畴对经济活动进行划分,重新安排了政治经济学体系,使之形式更加完备,论理更加充分。
(四)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范式
继约翰穆勒后,艾尔弗雷德・马歇尔以完全竞争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对边际革命以后的经济理论进行了一个最为全面的总结和综合,开创了当代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先河。他强调经济学或经济思想的发展是连续的。在此基础上,马歇尔综合了前人的范式,尤其是调和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把经济学理论重新整合到“看不见的手”的旗帜下,完成了经济学向新古典主义的过渡,形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理论体系――新古典经济学。他将“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并在实际上从经济学中取消了价值论。此后,西方古典经济学就沿着马歇尔所指出的方向不断发展。直到美国制度学派开创制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五)凯恩斯经济学范式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以“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平衡”为理论支柱的传统经济学面对如此严重的“反常”一筹莫展,由于“反常”反复出现而又未能被消化,终于使旧范式穷于应付而陷入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凯恩斯进行了经济学范式转换的又一次革命。他的经济理论范式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有效需求不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这在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是不会出现的,因为按照曾经的范式,供给总是能创造需求。第二,工资刚性。由于存在工资刚性,价格的变动是很迟钝的,不能适应需求不足的变化。而在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工资和价格的变动都是迅速及时的。第三,市场无法自动出清。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市场就无法自动达到供需平衡,即无法自动出清,所以会出现大萧条。因此,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市场。
从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上,他的经济理论是从“总量”上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的,着重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注重总量分析、短期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因而,他的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它有效地解释了大萧条,从而取代了旧的经济范式。
三、经济学中新经济范式替代旧范式的条件
范式危机的出现预示着经济学的范式转换革命即将到来。考察经济学范式转换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在理论林立、观点纷争的经济学范式转换时期,能够脱颖而出最终上升为新范式的理论观点大都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新的经济范式取代旧的经济范式必须能够为经济学新的常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逻辑空间和理论空间并更加优越,使经济学的发展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常规发展时期。
第二,新的经济学范式必须对现实经济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只有能够有力地解释经济现实,并据以引申出更有效的经济政策,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第三,新的经济学范式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着一个经济学范式是否能够更好地对经济实践进行总结,决定着一个经济学范式是否能够对现实经济活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四,新的经济学范式必须同经济学知识系统之外的其他知识形态和思想形态的主流思想相吻合,特别要与一定历史时期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观点及其方法论相适应,这是因为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是发生在经济学思想的开放性逻辑层次上的。
从经济学发展演变历程看,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经济学范式的革命性进展,通过对经济命题的完整阐述和科学推理,证明经济学发展的客观逻辑性,使之符合逻辑发展进程。可以预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必将面临更大挑战,唯有通过加强以范式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经济哲学的研究,才能应对经济发展的挑战,促进经济哲学的成熟。
参考文献:
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九海.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
篇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市属院校,在服务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智库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我校又成为了服务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机构,从课题研究、成果推介、数据分享、合作交流平台,探索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与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根据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我校的应用经济专业从评估机制、项目申请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转化、科技奖励等方面都对于实际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二、服务社会关于推进我校应用经济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对于北京市、京津冀经济社会服务作用的提升发挥了作用,同时学校自身、教师和学生也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收获丰富,进一步对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发挥了作用。但同时,和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问题类似,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科建设的提升尽管速度很快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创新和地区应用的关系处理并不十分恰当,理论创新和应用存在脱节,成果转化无论是从成果认定、评估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学生就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知识型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路径存在一定偏差,以MOOC课程为例,反转课程需要培养的是学生自主思考、自动习得知识的能力,也为了自主创业奠定基础,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接受系统培训,授课方式娱乐化、浅显化现象明显。产学研衔接并不紧密,研究成果转化是应用型学科的重要贡献之一,但是我校应用经济学科的成果转化和实用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倾向于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和评定也有待改进。
三、服务社会推进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措施
1、建立服务社会推进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反哺机制
通过对服务社会与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脱节问题的剖析,本文认为要想通过服务社会促进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必须建立顺畅的服务反哺机制。主要通过服务社会转变从知识型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产学研更紧密衔接、学生专业课程设置、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社会成果转化推进专业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升应用经济学的学科水平。通过引导学生就业去向、教师培养体系进而调整服务社会的某些指标,从而对评估学科建设的一些指标带来变化,引导应用经济学科在“顶天立地”方面做得更好。
2、学生层面引导学科提升
以应用经济学为例,课程设置方面,逐步调整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数量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科目,同时为兴趣导向的创新创业型的未来就业选择提供平台。增加学生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并提倡教师与学生同时参与项目,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培训更加重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更加有利于我校应用经济学科的整体提升。
3、教师培养和评估体系调整
篇10
关键词:经济研究所;SWOT分析;竞争战略;浙江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226-02
一、导论
1.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综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现有14个研究机构,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行政隶属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为专业型研究机构,业务受学校直接管理。研究所宗旨有以下几点:首先,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承担各种纵横向研究项目。其次,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又是一个学术论坛,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就中国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等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再次,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作为一个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机构,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为依托,承担研究生培养与外向型人才中短期培训。最后,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是一个国际经济咨询机构,为各级政府、各类企业提供有关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开放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
2. SWOT分析方法简介。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二、外部机会
(一)时代机遇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的空间。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各类在学学生的规模将达到3 000万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以上。早在2004年,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校均规模已达14 000人左右,专科学校校均规模8 000人左右。整个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校均办学规模已经达到10 000余人,师生比为1∶18。高校正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发展模式转变。
2.教育市场化趋势为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高校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竞争优势,会更加重视高校经济研究所的发展,从而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向研究所倾斜的幅度。
3.十七大提出的创新型国家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浪潮为经济研究所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理念和新力量。按照波特的五力模型,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和价值诉求,除了要保证价值链的连续,还需要创造出和别人产品的差异,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衰退期来临之前进行创新。
(二)发展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形势要求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但加快发展又将面临教育经费投入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巨大困难。这是中国教育的基本国情。
(三)各方扶持
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普遍得到了大学、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三、外部威胁
1.外部院校经济研究所的冲击。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中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14.36%,授予的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8.41%,经济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33%。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37 078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 304名是经济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3.52%。经济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2006年,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共434所。
2.浙江大学相关研究所的竞争。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金融学院)、国际经济学系(对外经济贸易学院)、财政学系、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证券期货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所、财政研究所、法与经济研究所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A类)“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B类)“浙江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3.资金和设备的不足。教育本身属公益性的事业,是非赢利性的事业,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可以有合理回报,但实际上这种回报将不会是很大的。
四、内部优势
1.经济研究所的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所隶属的经济学院现有教授3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人),副教授43人,他们中既有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专家、学者,又有成绩显著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多名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成为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有4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有5人,2人获“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2.重视对外交流。经济研究所十分重视国际交流,开拓合作伙伴,多次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著名大学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师生互访。2000年以来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等20余位著名教授为经济学院名誉(客座)教授,举办了42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了292 批次国外著名大学的学者,同时有147 批次教师出访。
五、内部劣势
1.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经济研究所自身宣传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其和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融合,从而影响了自身资金充足程度和外界的支持力度,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2.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师资队伍构成不合理。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方面,年轻教师和退休教师多,且采用的基本是“计件工资制”,教师与研究所的关系简化为金钱关系,教师归属感差,流动性大。这就很难保证研究所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对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上,缺乏创新性和开放性。
六、发展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战略思考
发展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的SWOT矩阵战略模式(见下表)。
根据上述SWOT分析,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借鉴其他研究所的成功经验,取得更多的外界支持,提高资金利用率,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上制定具体的竞争战略:
1.价值诉求上的拾遗补阙+目标集聚战略。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可以施展其独特本领,实施“拾遗补阙+目标集聚”战略组合,即避开众多研究所的锋芒,主攻与企业实际效益相关的科研,集中力量针对中小企业这个特定的市场实行这一战略,而不是只注重理论的实证分析。
2.管理上的创意领先+标新立异战略。成功创意下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是针对客户的品牌设计,技术创新、客户服务、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展开业务。经济研究所的创意领先和标新立异战略不但可以为自己节省成本,还可以提高研究所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竞争力。
3.宣传和资金使用上的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地位的研究所在竞争中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其成本优势可使自己在与竞争者的竞争中保护自己,还可以使自己在与相关研究所竞争时所处的地位比其他竞争者更有利。导致低成本地位的因素通常是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更有效率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陈柳钦.环保物流问题研究[J].财贸研究,2003,(2).
[3]陈明.高等财经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7,(6).
[4]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