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嫁接多肉的方法和技术

篇1

核桃生产靠实生繁殖苗木已不能满足需求,芽接成为实现核桃良种化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虽然此项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适宜嫁接时间长、便于补接、成活率高、成本低、适于大量繁殖、便于大面积推广等优点,但因商洛市核桃夏季芽接期间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大,芽接口易积水,并有大量伤流产生,长期以来芽接成活率极低。近年,我们先后在商州、洛南、丹凤等地采用长方块形留有排水口芽接技术,并配套相关管理措施,使嫁接成活率达到80%以上,试验推广10万余株,效果理想。

1 接前准备

1)更新芽接工具。核桃愈伤组织横向愈合最快、最好,所以我们决定采用长方块形芽 接,并按此要求更新了芽接工具——将4.5 cm×4.2 cm的木块中间掏成大洞,长面两边各附1个刮胡子刀片,木块厚度略小于刀片宽度,露出刀刃,刀片外用与木块同宽的三合板夹紧,用两个细长螺栓紧固(螺栓要从刀片两边的孔中穿过),我们称这样的双刃芽接工具为“卡斗”。

2)培育砧木苗。春季采用宽、窄行播种,窄行距30~40 cm、宽行距50~60 cm,株距15~ 20 cm,每亩用种125 kg,亩产苗量5 000~6 000株。第2年春平茬,加强肥水管理,加大苗木生长量,保证6月初苗木粗度达到0.8~1 cm。如果用当年生苗嫁接,可采用上年秋季青皮核桃或旺核桃育苗,生长早、管理好的一般6月上旬均能达到嫁接标准。

为避免嫁接后频繁耕作损坏芽苗,要在芽接前10天对芽接圃地一次性除净草、施足肥、灌好水。

2 苗木嫁接

1)嫁接时间。芽接时间要求不严,关键在于砧木和接穗的木质化程度。一般条件较好时,6月上旬至9月上旬均可嫁接。6月上旬至7月下旬嫁接的,当年剪砧,当年萌芽抽条,当年出圃栽植;8月份以后嫁接的,当年不剪砧,当年不萌发,留作来年萌芽、发条、成苗。

2)芽接技术。选择正在生长、没有封顶、色泽光亮、青绿或半青绿、粗度0.8~1.2 cm的1年生核桃实生苗或平茬苗,选光滑部位作接口,高度不限,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量落低嫁接部位。接穗要采集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正在生长、半木质化、粗度1~1.5 cm的枝条,以皮下有黏液为好。芽接较早的,由于穗条利用率低,可先采集优良母树上的中、长果枝或生长发育早的枝条,中、后期芽接主要用外围营养枝和发育枝。总的要求是芽发白、成熟,最好埋在叶腋内、无芽柄。

用卡斗横切取芽,芽留在卡斗木块内的大洞中间,并用力下切,深达木质部。沿芽两侧,距芽3~5 mm,用芽接刀纵向切两刀,上下刀口与横切刀口相连,形成长方块形芽片。用刀将右边皮撬开取出芽片。取芽片以略向上推转为好,不可强行揭皮,以保护芽肉不受损伤。取下的芽片与枝条相连接部位的护芽肉必须完好。已木质化的枝条取芽时易伤害芽肉。

在选定的砧木嫁接部位上,用卡斗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用卡斗先在左边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上下与横切的两刀口相连。由左向右撬皮打开皮门,将已切取好的芽片由左向右快速镶入门内,置好芽片后,同样再纵切右边砧木皮并取掉,使取掉的砧木方块稍大于芽片,一般右边露白1~2 mm,上下与切口紧密接合,上不露白,下不蹬空。这里特别指出,芽接部位必须是当年的新生枝段部位,否则成活率非常低。

陕西商洛地区核桃芽接期间雨多湿度大,根压大,有伤口时会产生大量伤流。常规芽接法等于将芽片浸在伤流液和雨水中,难以愈合成苗。我们在最后纵切砧木右边皮层到达下横切口时,刀向外挑宽2 mm左右的砧皮,撕15 mm长,这样右边露白和下边撕去的砧皮形成一个排水通道,彻底解决了接口积水和伤流影响成活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①芽接一般要求先切砧木,后取芽片,取下的芽片要快速镶于砧木内,尽量减少接芽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一般1个熟练的技术工人1个工作日可接600~800株。②用宽1.5 cm的专用嫁接塑料条包扎,或自己裁制包扎条。如果当年要求发芽成苗,包扎时就要留出叶柄和芽子;不要求当年发芽的,可全部包扎。留叶柄和芽子的,封严左右两边伤口,不能透气。③塑料条不要缠在叶柄上,要在塑料条包扎到叶柄下部时将其拉长,使其变窄变薄,可很好地从叶柄和芽子中间或芽上部斜插而过。另外,塑料条拉长后绑扎力量增大,解决了核桃芽子大,与砧木接合不紧密的问题。

3 接后管理

对于当年萌发成苗的,要随接随剪砧,接芽以上留3片复叶,接芽以下的复叶全部掰掉;当年不萌发的不剪砧。

嫁接后随时抹除接芽上、下的萌芽,见芽就抹。嫁接10~20天后,接芽上只留1片复叶,以上全部剪掉,堵上促下,促使接芽尽快萌发。接芽长到5~8 cm时,剪除最后1片复叶,接芽上部留2 cm左右的桩。接芽长到20 cm后,用利刀在接芽背面划断绑扎膜。当年不萌发的可来年解绑。芽接早、管理好的芽苗当年90%可出圃栽植;不能出圃和来年萌发的苗,冬季要采用绑稻草、涂防冻剂、搭塑料拱棚等方法防冻。

4 应用效果

篇2

1 嫁接方法

1.1 单芽插皮嫁接法

此法操作简单,所用工具少,技术容易掌握,嫁接成活率高,只要学会削接穗,掌握绑紧扎严这个关键,嫁接即能成活。单芽插皮嫁接法较劈接可提高工效5倍以上,嫁接成活率一般可达到95%以上。在一年内采用此法嫁接,嫁接时间长达5个月左右。在枣树整个生长季节,可常年进行嫁接。枣树单芽插皮嫁接法,还具有不受地形和嫁接部位的限制,而且不破坏砧木等优点,是目前枣树嫁接中比较提倡的方法。

1.1.1 嫁接时期 5~9月从酸枣砧木离皮开始,到护皮为止,约150天。

1.1.2 砧木和接穗选择 选用5年生以下、直径1厘米左右的幼龄酸枣树做砧木。对于老龄酸枣树可在休眠期平茬,待萌发新枝后再嫁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要在优良母树上剪取,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发育枝(枣头),将二次枝保留3厘米左右逐节剪掉,用做接穗。6月下旬以前进行嫁接,用前一年的枣头(在低温条件下,用湿沙埋藏好)做接穗。6月下旬以后进行嫁接,可用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枣头做接穗,接穗最好随用随采。

1.1.3 嫁接 砧木在距地面5~15厘米处,选平直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切一“T”形切口,再用刀尾部骨片将“T”形切口撬开,以便插入接芽。在半木质或木质化的枣头上,剪取3厘米左右长的枝段(二次枝以上长约0.5厘米,二次枝以下长约2.5厘米,总长3厘米左右),用左手握住二次枝,右手用快刀在二次枝的背面向枝段两端切削,(也可先用剪枝剪纵向剪掉一半,再用刀切削),将接穗削成两端较薄,中间稍厚的鸭嘴形带木质部的芽片。然后在正芽下方距正芽约0.4厘米处的两侧,用刀轻削,露出形成层,中间留一条老皮。再在二次枝的上方距正芽约0.5厘米处的两侧,也同样各削一刀,使其露出形成层,后在芽片下端的两侧和正面各削一刀,削成宝剑头形;砧木和接穗处理好后,将鸭嘴形带木质的芽片插入砧木“T”形切口中,芽片上端要与砧木的“T”形横切口对紧,然后用塑料条将接口绑紧扎严,注意将正芽露在外面。

1.2 插皮接法

也称为皮下接。

1.2.1 嫁接时期 在酸枣离皮期间均可进行嫁接,以4月末到6月进行最好,7月以后嫁接成活的枣树,冬前要进行埋土越冬。

1.2.2 砧木和接穗选择 砧木选用直径1.5厘米以上、生长健壮的酸枣树;接穗选用长势健壮,直径在0.6厘米以上的一年生发育枝。

1.2.3 嫁接 砧木在地面以下嫁接,用铁锹挖至砧木横根部位,横根以上留5厘米左右,将其上部锯断、削平锯口,选平直光滑的一面,纵切一刀,切口长3~5厘米,深达木质部。接穗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一年生发育枝,其上选一正芽,在正芽上方剪留1厘米左右,然后在正芽背面用快刀先直下,后斜削,削面长3~5厘米。然后在削面的背面两侧再平削一刀,使其露出形成层,再将削面下端削成箭头状。嫁接时,先用薄竹签贴木质部插入砧木纵切口,拔出竹签后再插入接穗,接穗削面部分外露0.2~0.3厘米,以利愈合。细砧木插1个接穗,粗砧木插2~3个接穗。接好后,先用细湿土埋过结合部位,用手压实,不要碰动接穗,然后继续埋土,埋过接穗顶部3~6厘米,埋成馒头形土堆,四周用手轻轻拍实,再在上面覆一层干土,防止水分蒸发。

1.3 劈接法

是过去常用的一种嫁接方法。优点是嫁接时期早,在砧木不离皮时可用此法嫁接。由于嫁接时接穗削面部分牢固地夹入砧木劈口中,所以嫁接成活后不易因风而发生风折。

1.3.1 嫁接时期 一般在砧木不离皮时进行,在枣树发芽前后15~20天嫁接为宜。

1.3.2 砧木和接穗选择 砧木选用直径1.5厘米以上的,接穗选用生长壮实的一年生发育枝。

1.3.3 嫁接 砧木先用铁锹挖至横根处,横根以上留5厘米左右,将上部锯断或剪断,削平锯口,选两个对称的平滑面,用劈接刀或镰刀头劈开,用小木楔撑开劈口;接穗用电工刀将接穗下部距主芽1厘米左右的两侧各削一刀,削成上厚下薄、正面稍厚,背面稍薄的楔子形,削面长3~5厘米。嫁接时,将接穗削面稍厚的一面朝外,插入砧木劈口中,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即“皮对皮,肉对肉,骨头对骨头”。接穗削面部分要外露0.2~0.3厘米,以利愈合。接穗插好后,拔出小木楔,用废纸或黄泥将劈口封严,以防进土,影响接口愈合。接好后用细湿土埋过接合部位,用手拍实,然后继续埋土,埋过接穗顶部3~6厘米,四周拍实,顶部轻拍,表面覆一层干土。

2 嫁接中注意事项

2.1 注意接穗保鲜

在生长季节进行嫁接,接穗比较幼嫩,容易抽干和霉烂,所以剪下后必须立即剪掉叶片,置于水桶中或用湿草帘包裹。如当地有接穗,最好随接随采。

2.2 夏季嫁接要掌握好剪砧时间

6月上旬以前进行芽接,接后在接口以上约3厘米处进行剪砧,以促使接芽迅速抽出新枝,加快生长;6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行芽接,接后要在砧木接合部位以上留1~2个二次枝,将其上部剪掉,砧木上保留的二次枝上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利于促进接口的愈合和新枝生长;7月中旬以后进行芽接,接后不剪砧,要抑制接芽抽枝,以防接芽抽枝后来不及木质化而不能越冬。

2.3 采用抗旱措施,提高嫁接成活率

在地面下进行嫁接(土接),接合部位尽量要低,因为越近于根部,皮层越厚,水分多,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也好,嫁接后成活率高,新枝生长旺盛。嫁接部位低不仅便于埋土,而且新枝长出后不易风折。在春季特别干旱的情况下进行土接,要采取抗旱措施,在砧木周围挖盆形坑,先灌水,待水渗后进行嫁接埋土。也可采取在砧木上多插接穗的办法,增加接穗成活率。

2.4 做好改接前的准备

剩用野生酸枣树就地进行嫁接,嫁接前应按行距3~4米,株距2~3米留株,将其余的酸枣树刨掉。这样不仅便于嫁接和接后管理,而且也为幼树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嫁接后管理

3.1 除萌蘖

在地面以上嫁接成活后,要经常检查,及时去掉砧木上的萌枝。在地面以下进行根嫁接,待嫁接成活的新枝长出地面3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扒土除萌。除萌最好在早晚或阴天进行。除萌时先在土堆的下部扒土,使上部的土向下塌落,待露出接合部位后,将砧木上的萌蘖擗掉,然后再埋成原样土堆。无论在地面上或地面下进行嫁接,嫁接没成活的都要在砧木上保留1~2个萌枝,以待再次嫁接。

3.2 解除绑扎物

在地面以上进行嫁接,多用塑料条做绑扎物,待接穗成活、接口愈合后要及时解除绑扎物,否则不仅影响枣树生长发育,而且破坏了接合部位的牢固性,易造成风折。

篇3

关键词 云和雪梨;老梨园;高效;丰产;改良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88-02

云和雪梨又名细雪花梨,树势强,枝较细软,果大皮薄,果肉乳白,脆嫩,汁多,味甜,芳香,果心小,历来就是云和县的传统名果。自明景泰三年(1452年)云和建县以来,各个时代的《云和县志》《浙江通志》等重要史册,都提到了云和雪梨。民国年间,云和雪梨作为云和县主要的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1915年,云和雪梨酒还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直到20世纪90年代,云和县开始努力恢复云和雪梨这一名果,但受关键技术和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影响,恢复的过程颇费周折。

对于种植多年的老梨园,长久以来如不经过合理的管理,通常会出现一些列的弊端,如病虫害频发(蚧壳虫、梨木虱、梨大食心虫、梨黑星病等),梨树结果部位逐年外移,植株自身不断退化等,进而使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其竞争力也逐年下降。因此,通过老梨园改造来实现高效丰产目的势在必行。

2013年开始进行云和雪梨老梨园高效丰产技术研究,在云和县的重河G、长田、苏坑雪梨生产基地内进行试验,采取以云和细花雪梨为良种、采用老枝嫁接改良品种、配方施肥恢复树势、冬季修剪改造树冠、人工授粉提高产量等综合措施,逐渐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云和雪梨老梨园改良丰产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首年完成嫁接改良之后,翌年便可实现挂果,第3年便可实现丰产,具备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

1 老枝嫁接改良品种

云和老梨园种植的品种既有传统老品种中山花梨、细花雪梨、真香梨、六月消等,还有20世纪90年代推广种植的翠冠、清香、黄花等雪梨新品种。其中以细花雪梨品质最佳。

1.1 嫁接品种

1.1.1 品种优势。嫁接品种为云和细花雪梨,该品种成熟于深秋,树形高大笔直、雄健繁茂,发芽分化早,果实成熟早,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品种之一,也是实现云和雪梨嫁接改造的优选理想品种。其果实成熟于9月中下旬,呈扁圆形,单果重量通常在350 g左右,果个较大的能够达到1 kg,其外观翠绿、果肉雪白,汁多味美,口感极佳。

1.1.2 穗条选取与贮藏。云和细花雪梨改良穗条的选取通常结合冬季修剪一同进行,通常情况下以萌发前15 d左右选取为宜,且应优选粗细适当、无病虫害的枝条。剪取后及时放置在通风良好、阴凉潮湿的地方,并用河沙贮藏。为了确保嫁接的成活率,贮藏的时间不宜过长,这也对收集接穗的时间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2 老枝多头嫁接换种

1.2.1 改接部位。在不改变原树体结构的前提下,在主干或侧枝上选择生长良好的枝条留5~10 cm嫁接,为了尽量保障改接品种的生产,应当尽量避免原品种部位的萌蘖发生。一般每株嫁接30~50个芽,作为结果枝组培养,接口小,以利于迅速恢复树势,合理分布枝条。

1.2.2 嫁接方法与时间。采用切腹接。嫁接时间为3月20日至4月下旬。

1.2.3 嫁接薄膜的选择。梨树多头嫁接一般选用嫁接专用膜,因专用膜超薄、有韧性、保湿性能好,可提高嫁接成活率。免去嫁接芽,萌发时割破薄膜功夫(原来嫁接用中膜接芽萌发时需用人工割破让其自然生长)。

1.2.4 补接。对于初次嫁接未成功的枝条,可以在夏季进行必要的补接,以便提高嫁接成功率,为后续生长及丰产奠定良好基础。

1.3 老枝多头嫁接注意事项

一是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改接树。二是春季水量要充足,为接穗的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三是可采用腹接法,补充光秃部位,增加结果部位。四是嫁接手法要专业,确保削面平直,接后用嫁接膜扎紧绑严。

1.4 改接后的梨园管理措施

首先,尽量消除萌蘖。为了促进嫁接枝条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过多养分的消耗,除了在适当部位预留少量萌条以备夏季补接外,其他萌条全部抹除。其次,做好新梢的绑缚。通常情况下,嫁接1年后,新梢将大量生长,为了更好地辅助新梢生长,避免因风雨造成的折断问题,需要适时对新梢进行绑缚。具体而言,待新梢长至30 cm时,可在其背面绑缚支柱,支柱底部要固定牢,支柱长以0.7~1.0 m为宜,绑缚时要使用活口,以免因绑缚过劲对新梢造成损伤,后期新梢每生长20~30 cm绑缚1道,整个生长季内绑2~3道即可。最后,做好嫁接后病虫害的防治。危害梨树的病虫害主要包括黑星病、黄粉虫、蚜虫、梨木虱等,应做好相应防治准备工作[2]。

2 配方施肥

云和县土壤普遍缺铜、硼、镁元素,恰好是梨树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中微量元素。此外,梨树生长对钾、钙、镁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追肥时应注重增施钾、镁和钙肥。尤其在每年的5月、7月,其对钾元素的需求量较大,此时应当注重增施钾肥。施肥总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梨园测土结果适当调整,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保证土壤各营养元素平衡。首先,施足基肥,整地深翻。通常情况下,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用量为农家肥15.0~22.5 kg/hm2、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95~255 kg/hm2、硫酸钾75~90 kg/hm2、硫酸镁225 kg/hm2。在高接换种后第1年,在秋冬时节进行深翻整地,为了有效增加土层深度、提高土壤肥力,可具体在定植沟穴之外挖深50 cm以上、宽度适宜的壕沟,并在其中加入食用菌废菌棒、菜籽饼、鸡粪、羊粪、猪粪等有机肥,并添加适量的钙镁磷肥、石灰等。此外,在梨树进入盛果期后,同样需要深翻施肥,并加入适量有机肥提升地力。正常情况下,应当每年或隔年对对秋冬基肥穴以外土壤进行深翻1次[3]。其次,m时追肥。在梨树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追肥3次,分别在萌芽期、壮果期以及采果期进行。各阶段施肥量如下:萌芽期施硫酸钾105~120 kg/hm2、尿素195~210 kg/hm2;壮果期施硫酸钾60~90 kg/hm2、尿素150~165 kg/hm2;采果期施适量氮肥。此外,可根据梨树具体长势及时补充硼、锌、铁等微量元素,具体而言,可在盛花期喷施0.3%~0.4%硼砂水溶液,在春芽期施用3%~5%硫酸锌水溶液以及生长旺期施用0.5%尿素与0.3%硫酸亚铁的混合液,以促进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3 人工授粉

通过人工授粉技术,可以打破地域与时间对梨树栽培的限制,实现不同地域、不同花期之间的梨树授粉,进而大大提高了授粉品种选择数量,促进了优产、丰产目标的实现。通过人工授粉技术,利用花粉的直感效应,不断优化不同品种之间的最佳授粉组合形式,进而实现最佳的搭配效果,为生产精品梨提供了可能性。人工授粉技术的成功应用,使疏花疏蕾变得完全可能,从而确保果实的生长发育。

3.1 花粉采集

选翠冠作为授粉品种,待花蕾长成气球状时进行采集,采集后进行花瓣去除,进而收集花药。具体采集方法如下:首先将花药平放在纸上或者盘子中间,并放在花粉采集温控箱中,温度控制在20~25 ℃之间,等到花药开裂后便可收集到花粉,随后将花粉取出放在干燥的环境下,温度控制在20~25 ℃之间。

3.2 人工授粉时间

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机在梨花开放的当日或次日,一般情况下,开花后5 d内授粉均可,但以前3 d为宜。人工授粉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以下几点比较关键:首先,气温以15~20 ℃最佳,低于10 ℃或者高于30 ℃均会影响到授粉效果;其次,人工授粉操作时间段最好在8:00―15:00;最后,授粉后为了促进发芽,温度控制在20~25 ℃之间,15 ℃以下影响发芽效果,10 ℃以下则不发芽[4]。

3.3 人工授粉的方法

工具建议采用特制专用羽毛棒,轻轻地蘸取花粉点在梨花柱头上,用量一般为精华粉45~90 g/hm2;此外,合理控制授粉密度十分关键,每相隔20~25 cm,选花簇中第2朵或第3朵健康花进行授粉。

3.4 人工授粉的注意事项

首先,把控授粉的最佳时间,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其次,提前准备好花粉,以粉待花,待授粉时机成熟时及时授粉;再次,掌握花粉用量,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达到最佳授粉效果;最后,做到细致用心,严格遵循授粉步骤,确保授粉的成功率。

4 梨树冬季修剪技术

梨树冬季修剪能调整树冠结构,促进通风透光,更新复壮树冠,延续衰老,实现生长、结果平衡和稳产高产。梨树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也叫休眠期修剪。高接枝当年的冬季修剪要掌握长、放、轻、剪的原则,适当配置更新枝。

修剪的重点是注重结果枝组的培养,修剪量要适中,对生长过长的枝条进行适当回缩,疏除当年萌发过密的二次梢,选留花芽分化好的枝条在翌年结果。对作为主枝和副主枝延长枝的选留外芽进行短截处理,以利树冠扩张。第2年冬季修剪以回缩方式控制树冠,疏除过密枝和过多的花芽,并预留更新枝,进行合理配置树冠。

5 参考文献

[1] 程泽敏,魏秀章.云和雪梨低产园改造示范试验小结[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2,18(7):35.

[2] 王玉红,孙庆丰.浅谈老梨园的改造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1(6):114-115.

篇4

关键词 白云仙桃;苗木;嫁接;培育技术;河南泌阳

中图分类号 S662.1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126-01

白云仙桃是泌阳县广大林业工作者经过逾30年的辛勤培育,采用从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引进优良桃品种,利用白云山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以当地“土毛桃”作砧木进行嫁接,从中选出优良变异单株进行多子代繁育形成性能稳定、优质丰产、具有当地桃类特色的新品种—白云仙桃。笔者根据该品种的推广栽培,总结出该品种的培育技术,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繁育奠定基础。

1 育苗地选择与整理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为育苗地。播种前进行深翻苗圃地和精细整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60 t/hm2,混施过磷酸钙300 kg/hm2,施入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呋喃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改良土壤的硫酸盐铁等药物[1]。

2 砧木苗培育

砧木种子选择泌阳县当地野生栽培、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嫁接亲和力强、有较高抗旱性和耐寒力强的毛桃或山毛桃。8月下旬或9月上旬及时采收成熟的毛桃或山毛桃种子,去掉果肉杂质,洗净晒干,种子纯度95%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贮藏于干燥阴凉处。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当年10—11月把干毛桃核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水池中,水高于种子,每天换1次清水,浸泡7 d,或置放于流动的清澈河水中浸泡7 d,待桃仁膨胀后捞出,直播于整理好的苗圃地中;或者沙藏,于第2年3月桃仁与核桃分离时,筛去河沙,摆播于苗圃地中。播种可分为秋播与春播2种。秋播在当年10—11月进行,用浸泡好的种子播种,用种量750 kg/hm2,行距60 cm,种间距10 cm,播种沟深8 cm,覆土盖实。春播在3月下旬土壤解冻后进行,用沙藏的种子直播,方法同秋播[2]。

3 接穗采集与处理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检疫对象的优质丰产白云仙桃作为采穗母株,利用树冠中上部当年生生长健壮、已木质化、无病虫危害、芽眼饱满的枝条作接穗。采回的接穗要进行处理,对于芽接接穗,随采随用,枝条剪掉后,剪去叶片,保留叶柄,用湿布包好备用或放置培养箱中;对于枝接接穗,冬剪时采集,枝条剪掉后,下部去掉瘪芽,上部剪去秋稍盲节,以2芽为1段,全段蜡封备用。

芽接接穗如不立即使用,将其放入盛有8 cm水深的容器中,包存5 d,每天换1次净水,放在阴凉处,或者放置于专用培养箱内,注意温湿度的调控。枝条在运输中防止高温和失水。冬剪封蜡接穗,封蜡后,将枝条埋在地下土中,上面盖土厚20 cm,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4 嫁接

嫁接时,若培育一年生苗,可在6月上旬,砧木苗距地面10 cm处地径达0.8 cm时进行嫁接;若培育二年生苗和芽苗,可在8月上中旬距地面15 cm处地径达0.8 cm时进行嫁接;若选择在春季嫁接培育二年生苗,可在3月上中旬实生苗距地面15 cm处地径达0.8 cm、地温在5 ℃以上、桃芽开始萌动时开始嫁接。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嫁接,都要使形成层对紧封实,将芽眼露在封条外面捆绑扎实。10 d后检查,不成活的要及时补接。

5 嫁接苗管理

培育的一年生苗,芽接成活后,及时剪砧除萌。培育的二年生苗,芽接成活后,于翌年春发芽前在接芽上方1 cm处剪砧,促其接芽萌发,砧木及时除萌。早春剪砧后,及时追肥,并灌溉、松土保墒,生长季节注意除草与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6 苗木出圃与运输

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时尽量使苗木根系完整,随栽随起,当天所起苗木,若不能栽植或者运输的进行假植,注意运输中对苗木的包装,严禁在强光日照和大风天起苗,防止苗木失水[3]。按照国家的桃树苗木一年生、二年生苗和芽苗优质标准进行分级,对分级的苗木填写标签并挂贴,严格按照优质壮苗的标准进行分级栽植。起苗后当天不能运输或栽植等苗木,选择背阴干燥处挖假植沟,将苗木的根部埋入湿砂或湿土中进行假植。越冬假植的,假植沟挖在防寒、排水良好的地方,假植时将苗木散开,2/3埋入湿沙或湿土中,及时检查温度湿度防止霉变。假植苗木按照苗木的品种级次分类进行[4]。外运苗木50株为1捆进行保湿包装,产苗单位必须附有苗木标签,注明品种、苗龄、等级、检验证号和数量。苗木需要长途运输的,在运输前,苗木要沾好泥浆,精心包装,运输方要加盖防风篷布,防止苗木运输途中失水或磨损,需要长途运输的苗木必须办理检疫证明。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出圃苗木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病虫木立即销毁,禁止病虫木出圃,严格保证苗木健康,是实现无公害栽培的基础。

7 参考文献

[1] 王富河,余作仁,霍开军,等.信阳五月鲜桃栽培技术[J].北方果树,2006(6):24-25.

[2] 鄂晓丹.主干形桃树新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刊,2010(2):49-50.

[3] 王海,薛玉祥,宋翠环.特早熟桃——早春蕾[J].北方果树,2000(5):37.

篇5

关键词:香瓜 无公害高产 关键技术

1了解香瓜作物的特点

香瓜它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直根系,茎为蔓生,分枝能力强,叶为单叶互生、绿色,花小黄色,果实形状有园、纺锤形、椭圆形等,多为白色、黄色、绿色、还有各种花纹、条纹等,果肉有白、橙红等,常带香气。种子扁平长卵园形。

2对环境条件要求

温度。香瓜喜温,不耐低温,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0℃―38℃,15℃以下植株生长停滞。光照。香瓜为喜光作物,每天日照时数越高越对生长有利。水分。香瓜耐旱,但合理的水分供给长势良好。怕淹怕湿。土壤。香瓜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土层要求深厚、肥沃的土壤最适合香瓜的生长。

3香瓜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

3.1选择优质抗病品种:要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在我当地日光温室大棚香瓜选择日本香白、永甜1、2号等;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选择永甜系列、齐甜、绿翡翠等。

3.2温室培育壮苗:育苗分常规育苗法和嫁接育苗法。常规育苗法适宜新建的棚室,病害轻,不易死苗;嫁接育苗法适宜重茬生产,能有效的防止枯萎病等重茬病害的发生,砧木选白子南瓜较好。无论哪种方式育苗都要进行种子处理,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或1%高锰酸钾浸种15分钟,清洗后催芽播种;苗床温度白天30℃,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夜间13-15℃;苗龄25-30天即可移栽。

3.3施肥、整地:如在当地东丰镇太和村日光温室香瓜,采用板条槽无土栽植香瓜技术,槽宽70cm,高30cm,槽内填装山沙、腐熟农家肥、有机无机瓜果专用肥,每年填装一次,栽植3茬。这种方式值得推行。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在定植前10-15天亩施腐熟农家肥6000公斤,腐熟鸡粪1000公斤,硫酸钾有机无机瓜果专用肥55-60公斤。精细整地,做畦前进行土壤清毒。保护地栽培采用棚内吊栽,小拱棚、地膜覆盖的要提前在7-10天铺好膜,并及时采用双层小拱棚覆盖。

3.4嫁接栽植,防病增产:多年种植香瓜农户,轮作困难,采用白籽南瓜、金甜一号、甜瓜王子二号等做砧木,接穗选用当地香瓜品种,防治枯萎病达90%左右,并达到增产10%以上。一般嫁接方法有三种,靠接、插接、贴接,当地采取贴接方法比较多,简单易行。

3.5适期定植与合理密植:地温稳定在13℃以上,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了定植。日光温室香瓜可在70cm板条槽内栽植两行,小行距20cm,株距30cm,亩栽2600-2800株,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亩栽2800-3000株。

3.6实行科学田间管理:一是整枝引蔓、吊秧绑蔓。二是掐尖打杈。三是人工授粉与留瓜。四是及时喷施叶面肥,果实鸡蛋大小时在早晨露水下去后喷施0.5%尿素加上1%白糖粉混合液,提高抗病能力,又有明显增产效果。五是肥水管理,定植后7一l0天浇一次缓苗水,以利发苗和培育壮秧。第二次肥水一般在坐瓜后,当大多数瓜长到鸡蛋大小时,随水追肥,以后要根据土壤墒情,视植株长势,适量追肥浇水。切忌忽干忽湿,以防裂瓜。

3.7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在香瓜栽培中尽可能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1059、氧化砾果等。推广使用下列农药:25%杀虫双、20%速灭杀丁、2%氯氰菊酯、50%多菌灵、70%托布津、72%克露、波尔多液等。

3.8采取综合措施:采用生态种植法,减少病害的发生;利用百菌清等烟雾剂蒸熏蒸等,减少室内湿度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座果期、膨大期进行叶面追肥,减少打药次数、浓度和用量。科学使用无公害瓜果蔬菜专用肥,使两瓜在检测标准上达到无公害标准。

3.9及时防治病虫害:栽植香瓜一个月时,利用浇灌时间进行水冲多菌灵药剂预防病菌类疾病一次,一般每亩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克左右。而对蝼蛄和地老虎等虫害,我们可在浇灌时撒施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用量以每亩200―250克.特别是在育苗阶段可采取敌百虫混拌玉米面,撒施在经常出来的地块,胃毒诱杀效果也不错。

3.10正确识别叶斑病与叶枯病: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深绿色圆斑,边缘水渍状,稍微隆起,病健部界限分明,具有明显的轮纹。病斑中央白色,为褪绿的褐色晕圈,发病后期几个病斑可汇合成大斑,导致叶片焦枯。

叶斑病:在香瓜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子叶受害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变成黄褐色。真叶受害,初呈油浸状,逐渐变成淡褐色多角形至近圆形斑,边缘常有一锈黄色油浸状环,最后呈半透明状,干燥时破裂。空气潮湿时,病斑溢出浅黄褐色菌脓。

篇6

1 为今后葡萄生产推荐的主要栽培品种

1.1 鲜食有核品种

1.1.1 京秀 北京植物园育成,属欧亚杂种,生长势中等,丰产性强,是极好的早熟品种。果穗大,圆锥形,果粒椭圆形,重6-8g,果皮艳红色,品质极佳。抗病性强。适于篱架栽培、中短梢修剪。

1.1.2 红双味 山东省酿酒葡萄研究所育成,属欧美杂交种,树势中等,丰产抗病,是优良早熟品种。果穗大、圆柱形,果粒重5-7g,果皮紫红色,具有玫瑰和草莓双重香味。适于篱架栽培,中短梢修剪。

1.1.3 矢富罗莎 从日本引进,树势中等,是大棚早熟栽培的首选品种。结果早,果穗圆柱形,果粒6-7g,果皮鲜红色,果肉脆甜。

1.1.4 玫瑰香 原产英国,欧亚种,树势中等,丰产抗病,是无可替代的中熟优良品种。果穗圆锥形,果粒重4-5g,紫红色,汁多味甜,果香怡人。

1.1.5 红地球 从美国引进,欧亚种,树势中等,属晚熟良种。果穗大至特大,圆锥形;果粒特大,圆或椭圆形,重10-12g;果皮暗红色,肉质脆硬甘甜,耐贮运。

1.2 鲜食、制罐无核品种

1.2.1 弗蕾无核 从美国引进,欧亚种,树势中强,结实力强,是露地和设施栽培的优良早熟无核品种。果穗大,圆锥形,果粒重4-5g,果皮亮红色,天然无核,果肉脆甜,品质极佳。

1.2.2 无核红宝石 从美国引进,欧亚种,树势中等,结果早,是中晚熟优良无核品种。果粒重5-6g,天然无核,果皮鲜红色,肉质脆嫩,品质佳。适于篱架栽培、中短梢修剪。

1.2.3 皇家秋天 从美国引进,欧亚种,树势强。果穗大、圆锥形,果粒重8-10g,长椭圆形;果皮紫黑色,肉质脆甜。适于棚架栽培,中长梢修剪。该品种是目前世界上果粒最大的天然无核晚熟品种。

1.2.4 莫利莎 从美国引进,欧亚种,树势中强,是中晚熟优良无核品种。果穗圆锥形,果粒重6-8g,天然无核,果皮薄、黄绿或金黄色,略带玫瑰香味,品质佳。适于棚架栽培,中长梢修剪,采用嫁接苗更易早期丰产。

1.2.5 克瑞森 从美国引进,欧亚种,树势强,结果稳定,是大面积发展无核葡萄的首选晚熟品种。果穗大,天然无核,果粒重6-8g,果皮薄、亮红色,果肉脆甜,品质极佳。特别耐贮运,成熟果实在树上留到当地下霜再采收品质依旧。适于棚架栽培,中长梢修剪。

1.3 加工品种

1.3.1 “三珠”(蛇龙珠,品丽珠,赤霞珠) 原产法国,欧亚种,是酿制高级干红葡萄酒的优良晚熟品种。树势强或中强,幼树结果较晚,产量中等或偏低。果穗圆锥形,较小,果粒重2g左右,果皮紫黑色,肉软,深宝石红色。

1.3.2 梅鹿辄 原产法国,欧亚种,是酿制高档干红葡萄酒的优良中晚熟品种。树势中等,产量较高。果穗中大,圆锥形,果粒2-3g,果皮紫黑色,果肉,宝石红色。部分品系的根系较弱,易得小叶病,最好使用砧木栽培嫁接苗。

1.3.3 霞多丽 从法国引进,欧亚种,是生产高档干白葡萄酒的优良中晚熟品种。生长势较强,产量中等。果穗圆柱形、较小,果粒较小,重2g,果皮绿黄色。

1.3.4 卡他巴 原产美国,欧美杂交种,是生产葡萄汁的中熟优良品种。生长势中强。果穗圆柱形、较小,果粒重4-5g,果皮暗红色,草莓香味浓郁。

2 葡萄的主要器官及特性

2.1 根系

营养繁殖的葡萄根系是由枝条的中柱鞘分生组织形成根原基发育而成,称为不定根,与种子胚根形成的根系有别。葡萄的多年生根皮层厚,属于肉质根,除了输送养分、水分和固着植株外,还是重要的养分贮藏器官。葡萄的吸收根由粗大的根冠、生长区、吸收区和变细的木栓化细根组成,是营养物质吸收、转化、合成的关键部位。葡萄根系集中分布在40-60cm土层内,水平分布大于垂直分布,尤其是欧美杂交种水平生长的浅层根所占比例更大。在旱地栽培中,垂直根可达8m以上。由于葡萄的根压很高,春季枝蔓受伤会出现树液大量外溢而形成“伤流”。土壤温度达8℃时,根系开始吸收活动,12-14℃开始生长,20℃左右达生长高峰,超过28℃会抑制生长。根系在-5℃时发生冻害。

2.2 枝蔓

葡萄属于蔓性果树,由地下干(苗木插条)、主干、主蔓、侧蔓、结果母枝和新梢组成。枝蔓组织疏松,需要支架栽培。输导组织孔径特大,休眠期容易失水抽千,春季伤流也与此有关。由冬芽萌发出的葡萄新梢叫主梢,由夏芽萌发出的叫副梢。葡萄枝蔓的生长量与顶端优势和远地优势(栽培条件下,离地越远生长势越强)密切相关。葡萄新梢属于无限生长型,只要具备条件,全年均可生长,因此,适度控制生长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任务。卷须是“合轴分枝”的产物,属于变态的枝蔓,生产中一般要及时除去。

2.3 叶片

葡萄叶片单叶互生,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表皮正面为富含叶绿体的栅栏组织,反面为海绵组织。叶片是进行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的器官,是有机营养合成的重要器官,自然条件下无叶片就没有葡萄的生命。

2.4 芽眼

葡萄芽为混合芽,即在同一个芽内具有雏梢、叶片、花序或卷须原基。葡萄芽有冬芽和夏芽两种形态。冬芽外面被覆鳞片,内有一个主芽和3-8个预备芽。冬芽原基是随着母冬芽的萌发开始分化,葡萄开花前后,当分化出4-6节雏梢时,生长点进行“合轴分枝”,即原生长点侧向转位,在良好的环境和营养条件下就分化成花序,否则,就分化成卷须。冬芽分化的程度和花序的多少与品种、树龄、树势、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夏芽是没有鳞片的“裸芽”,新梢8-9节的夏芽是芽内分化的,以上各节是随着新梢的加长生长逐步分化而成。有的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等,2-3节就开始合轴分枝,极易一年多次结果。

2.5 花序、花和果实

葡萄为复穗状花序,由穗柄、穗柄节、主穗轴、分穗轴、小穗轴和花蕾组成。正常条件下,从花序原基分化到次年开花结果,需一年时间。除了人工“诱发”技术外,花序当年只是分化出花托原基,即“葚状期”就停止了,等到来年进行“二次分化”,才能分化出花蕾原基。

葡萄的花蕾着生在花穗的各级穗轴上,从下一年树液流动期开始,依次分化出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多数栽培品种为两性花,进行异花或自花授粉;个别为雌能花(花叶白鸡心),需要配置授粉树。花萼分化期为“不可逆分化期”,即只要分化出花萼,一般就能开花,否则就成为卷须。葡萄的花冠顶端闭合,开花时从基部开裂呈倒钟状;开花期遇到干热风花冠不易脱落,产生闭花授粉,会影响一些品种的坐果率。花蕾的分化程度以花穗中部最好,上部次之,穗尖最差。同一果

穗,开花的先后顺序也依次进行。

葡萄果实属于浆果,富含糖分、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元酚类物质,有保健功能。葡萄果实由通过授粉受精的子房发育而成,包括多数无核品种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受精胚在发育过程中败育,最后未形成种子而已。通常,果实生长呈“双S形”曲线,即开花坐果后以细胞分裂为特征的迅速膨大期;之后,果实体积增大趋缓,种子加速发育成熟,故称为“硬核期”;再后,为果实第二膨大期,以细胞体积增大为主,逐步增加弹性、积累糖分,有色品种开始着色,直到成熟。

3 葡萄育苗新技术

根据我国现行苗木法律、法规,由具有育苗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集约化育苗势在必行,这样,不仅可保证苗木品种纯正、合乎标准,而且可避免一种多名,贻误栽培者。

3.1 利用大棚进行营养钵育苗

利用塑料大棚提前培育出葡萄绿苗,断霜后定植于田问,可提早进入结果期,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每666.7m2大棚最少可育180000株绿苗。多年实践证明,营养钵绿苗经汽车运输4000km以上,成活率仍超过90%。所以,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营养钵育苗,是目前最快捷、最有效的育苗方法。根据试验和实践证明,育苗中把握下列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大棚要安全、牢固、抗风雪。棚内挖好5m×2m×1.5m的贮水池和深15cm、宽1.5m的育苗畦,畦埂宽30cm。按每立方土装3000个营养钵计算,1月底前准备好土源。钵上由无盐基化的肥沃砂壤土4份与细河沙1份充分混合过筛去杂组成。装入营养钵时土要满、实,摆钵要正、平、直。取消毒、保湿贮藏的种条,用清水浸泡12小时,芽上留1cm平剪,芽下留6-8cm斜剪成单芽或双芽插条。大批量育苗时先催芽,将剪好的插条装入内衬薄膜的编织袋,置大棚内,定时翻动,保温催生愈伤组织。只要营养土温确保在0℃以上均可扦插,而且必须在3月上旬插完!育苗畦浇水,水渗后对营养土表面均匀喷600倍乙草胺(不要重喷或漏喷);喷后及时盖地膜,先打孔后插条。扦插深度以芽下与土表面平齐为准。加温大棚需在插条上再盖一层地膜,以防止顶芽抽于。

棚温控制要求是插条萌芽前盖地膜或炉火加温,使土温达10℃、气温26-35℃;插条萌芽后气温控制在25-28℃,超过35~C放“顶风”降温。采用一切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加棚内的光照时间,做到日出揭帘,日落盖帘;除挪袋后的2-3天内“拉花帘”遮荫外,不能采取“盖帘”降温;下雪天要在草帘上再盖一层棚膜,防止湿帘和降低棚温;出苗后,棚内雾气过大应及时“通风放潮”。扦插后至幼苗2―3叶期,严格控制浇水次数,做到“不旱不浇”,促使早发根。在育苗过程中要及时挪袋倒苗。80%的幼苗高10cm时开始挪袋倒苗,大小苗分开摆放,发现不合格的苗株坚决剔除,以保信誉。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从3-5叶期开始,每10-15天喷1次药,用800倍甲基托布津、400倍科博、1000倍霉多克或30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及早处理。

挪袋倒苗后经过3-5天的缓苗期即进行通风炼苗。采用先放顶风、后放底风的原则,逐渐增大通风量,苗木定植前7-10天去掉棚膜,待适应外界环境后,定植于苗圃或直接定植建园。

3.2葡萄嫁接育苗

在确保优良品种特性的前提下,嫁接苗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条件,减轻甚至杜绝病虫危害,也容易控制树体发育,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埋土防寒地区可供选择的砧木有贝达和北醇,可明显提高抗寒性。自根较弱的藤稔可用巨峰做砧木;梅鹿辄用一般欧亚品种均可。无核品种可用SO4和巨峰做砧木,以缓和树势,提早结果。

嫁接葡萄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枝与枝嫁接法,即砧木和接穗均为一年生枝条。先将砧木的2-3节削去芽眼;接穗只1个芽。若用嫁接机嫁接,亦称“卯榫嵌合法”,几秒钟就可完成接合,砧穗接合好后,50-100支捆成一捆,嫁接部位用低熔点石蜡浸蘸保湿,置于高湿度的温室内促进愈合,待接合部位愈合、接穗芽眼刚刚膨大时,将其插入营养钵,生根后定植于苗圃育苗。手工嫁接多用劈接法,砧木断面中央切开3-4cm长的切口,接穗芽以上1-2cm、芽下4-5cm剪断,在芽下削成3-4cm的楔形斜面,插入砧木切口内,若接合过松可用容易自然腐烂的麻皮等绑扎,然后使接芽向上埋人湿锯末内,放置温室促进愈合,待砧木生根、接芽膨大时即可定植于苗圃。二是枝与苗嫁接法。在苗圃越冬的1-2年生葡萄砧木苗平茬剪定,当粗壮新梢长到30-40cm、基部2-3节达到半木质化时进行嫁接。接穗用半木质化的当年新梢,也可用低温贮存的一年生枝条,而且成活率更高。同样用劈接法,具体操作同上所述,只是接合部位和接穗必须用塑料薄膜扎紧封严。

4 葡萄建园技术

4.1 园地选择

种植葡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鲜食葡萄,人工操作较多,最好在劳动力充裕的地区建园。土壤最好是砂壤土,因葡萄的抗逆性较强,所以,只要无环境污染、能够正常生长杂草的山地、丘陵、海滩、河滩均可种植葡萄。对于部分生长势强、结果晚的葡萄品种,采用土壤胁迫技术进行不扩穴定植,可提前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排水不畅、容易出现晚霜危害的低洼地段不宜选用。

4.2 架式选择

一般加工品种或生长势中等的品种,可用篱架,行距2m,每6―8m设一根2m高的立柱,立柱上拉4道铁丝,构成单架面;也可以在立柱的相应部位绑上100-120cm长的横担,在横担两端拉上铁丝,构成“Y”字形双架面。生长势强的品种特别是无核品种,最好采用棚架,株行距1m×3m。

4.3 树形选择

小株密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在埋土越冬地区篱架栽培,最好采用“倾斜龙干形”。树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4 苗木定植

按行距挖宽、深各60cm的定植沟,在土层30cm以下,每66.7m2施有机肥3-5m3、过磷酸钙100kg,覆土、浇水沉实。春季断霜后,用一年生苗或营养钵绿苗按0.5-1m的株距定植在沟内,随后浇透水。苗木成活后,按树形要求留芽、留枝。

5 树体管理技术

5.1 出土上架

在埋土越冬地区,于树液流动期以前去除覆土。为延长芽眼的花芽分化时间,提高花芽质量,要适当提前出土。枝蔓出土后,不要急于上架,而是平放在地面上,以缓和顶端优势,使结果母枝的每个芽眼均衡分化,直到展叶前,再小心地绑蔓上架,以获得更多的结果机会。

5.2 除萌定芽

可在能够辨认花芽、叶芽时进行。预备枝留2芽,结果母枝按每米架面留10-12个新梢的标准选留。抹除双芽枝和萌蘖枝。巨峰等坐果率低的品种,要抹

除剪口徒长芽,有利于下部芽坐果。

5.3 摘心

葡萄摘心的目的是暂时停止枝条生长,节省营养供给果穗所需。所以,摘心方法必须因品种而异。坐果率中等以下的品种,在花前一周至始花期果穗以上留4-8个成长叶摘心;红地球、克瑞森等坐果率高的品种,在开花前不摘心,以减少坐果,等到坐果后,留15-18片叶打顶,以提前形成主梢叶幕。

5.4 处理副梢

在开花坐果期,副梢放任生长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必须严格控制,及时抹除副梢或留1-2叶反复摘心。在生长后期,可适当缓放副梢,对增加有效光合面积和积累有机营养物质有积极意义。生产实践证明,除顶端一个副梢甩放外,其余副梢全部绝后摘心,对保护和促进冬芽分化效果很好。

5.5 疏花疏果

红地球等大穗品种,1/3的营养枝不留果穗,结果枝也只留1穗,确保连年高产优质。以鲜食、制罐为目的的无核品种,开花前后疏穗,每枝留l穗,并去除副穗和掐除穗尖。特大果穗要按隔二去一的标准疏除分穗轴。坐果后疏果,单粒重5g以上的品种,每穗留果不得超过100粒。巨峰等特大粒品种。每穗40-50粒。经验证明,红地球等品种开花期浇水,可减少坐果,节省人工疏果用工。

5.6 果穗套袋

随着人们对葡萄保健作用的认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成为新的消费时尚。果实套袋可防病、防虫、防鸟,防止农药污染,生产绿色食品,一举多得。但套袋必须在病虫侵入前进行。套袋前果穗喷8000倍杜邦福星效果更好。

5.7 采收

果实成熟后采收,避免“采青”影响果实品质。鲜食品种采收时必须手持穗柄剪下,切勿触及果面、损伤果粉,影响商品品质。若欲长期保鲜贮藏,必须剪下3小时内入库,以免穗轴失水,缩短贮藏时间。

6 使用生长调节剂

葡萄生长中后期,喷300-500倍助壮素或PBO,可控制副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玫瑰香、巨峰等品种,坐果后用200-400mg/L的赤霉素喷蘸果穗,可获得完全无核果实;无核品种90%开花时,用1-5mg/L的赤霉素喷蘸果穗,可以疏花;开花后5-7天开始,喷5-10mg/L赤霉素2-3次,可增大红地球或无核品种的果粒。

7 葡萄园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土壤除定植前开挖定植沟、深翻熟化以外,需常年中耕除草,不仅可防止草害,还能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葡萄生长发育。化学除草省工、省力、省钱,但必须选用对葡萄无毒害、无残留的除草剂。葡萄对2,4-D丁脂特别敏感,即便使用未洗净的喷雾器,也能严重伤害葡萄叶片,故严禁使用。

葡萄施肥要坚持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原则。提倡秋施基肥,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对下年葡萄的开花、坐果有利。基肥沟施,挖深、宽各60cm的沟,在30cm以下每666.7m2施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土杂肥3.5m3,过磷酸钙100-150kg,填土拌合,最后复土回填满沟,随即浇透水。追肥要因品种、树龄、树势、结果多少而异。定植绿苗建园时,每7-10天浇灌0.2%-0.3%的尿素液,每株0.5-1kg,连浇2-3次,可促苗早发,壮根壮树,确保第2年结果。对结果较少的旺树,实施控氮栽培,不施或少施氮肥,重施磷、钾肥,缓和树势,促使早结果。一般开花后每666.7m2穴施磷酸二铵15-20kg;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后,每666.7m2施硫酸钾20-30kg,同时,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2-3次,促进果实着色、成熟和花芽分化。正常结果的大树,若计划666.7m2产1500-2000kg,则萌芽前每666.7m2施碳酸氢铵50kg,开花前施尿素20kg,幼果膨大期施氮磷钾复合肥50-60kg,硬核期施硫酸钾30-40kg,确保连年高产优质。

在提倡节水农业的今天,种植葡萄可谓首选。全年浇好催芽水、催花水、催果水和封冻水就能确保丰产丰收。如有配套的滴灌设备,还能节水2/3以上。葡萄园若夏季雨后积水,会使根系窒息,吸水困难,造成生理干旱而落叶,应该特别注意排水。

8 整形修剪

葡萄冬季修剪是全年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修剪培养和维持适宜的树形,完成结果部位的更新复壮,剪除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和过密枝,协调树体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使其尽早进入结果期,达到丰产稳产,延长经济寿命的目的。

8.1 “倾斜小龙干”的整形与修剪

该树形是根据部分葡萄品种生长旺、花芽分化难等特点而特别设计的小株密植新树形。此树形多与相应的“Y”架配合使用,不仅能缓和树势、充分利用优质花芽,而且能大大减少出土上架、埋土防寒等田间管理的工作量。当年定植的幼树,株距1m,每株留一个主干,向同一方向倾斜,与地面呈45°角。根据生长量确定剪留长度,枝条粗度在0.6cm以上时,可剪留120-150cm。2年生以上的植株,每年对主干顶端唯一的结果部位实施双枝更新:预备枝留2芽,下年培养出更新枝;结果母枝留10-15芽,每年平绑在第一道铁丝上,下年结果后回缩更新。

8.2 “双龙干”的整形与修剪

该树形适于棚架栽培。两条主干2-3年内放满架面,主干上每50-60cm直接配置结果部位。结果部位实施双枝更新:预备枝留2-3芽,下年培养两个新蔓,以备更新;结果枝母留7-10芽,下年结果后全部剪除。幼树主干较多,每株放两个主蔓上棚架,其余控制在立架上结果。

8.3 “多主蔓扇形”的整形与修剪

该树形适于高篱架栽培。根据株距的大小,每株留2-3个主蔓,主蔓上留2-4个结果部位,根据空间大小采用单枝或双枝更新。旺树的结果枝剪留5-7芽,翌年施行平绑或弓形绑,以确保有足够的产量。若不搭棚架,可在立柱180cm高处绑一根120cm长的横担,两端各拉一条铁丝,搭成“T”形架,新梢分别绑在两面,既防日烧,又可增产。

9 埋土防寒

在北方地区,葡萄落叶休眠后,根系基本上停止吸收水分,枝蔓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失水抽干,即“冷旱伤害”,必须埋土防寒。覆土以不露枝蔓为准。要覆盖湿润土、沉实,防止“漏风”。

10 防治病虫害

篇7

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在上述基 础上演变、发展而来。从品种介绍、嫁接苗培育、设 施条件、棚室管理、整枝方式、肥水管理、病虫害 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的技术特点, 侧重藤蔓调整及多茬瓜的管理,旨在为瓜农推荐一 种新型的小型西瓜栽培方式。

关键词: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多茬瓜

小型西瓜品种因具备早熟丰产、品质佳、卖相好等 优点,深受瓜农的青睐。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县、江宁 区等地有种植经验的瓜农,为了规避小型西瓜早春栽 培生产投入大、天气因素影响大的风险,进一步挖掘小 型西瓜的生产潜力及经济价值,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 一整套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技术,采收期延长至8月中 下旬,一共可收获四茬瓜,每667m2产量达7000kg 左右,净收入12000~14500元,其栽培要点如下。

1 品种介绍

南京地区长季节栽培的小型西瓜品种具有以下

特点:极早生,结果力强,丰产,果实圆球形至长 球形,单果质量1.5~2 kg,瓤肉有黄色和红色两种, 种子小而少,品质优良,适宜作为礼品西瓜上市。常 用的黄瓤小型西瓜品种有小兰、特小凤、小麒麟等, 红瓤小型西瓜品种有早春红玉等。

2 嫁接苗培育

目前南京地区采用长季节栽培形式的小型西瓜

嫁接苗,均由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蔬菜工厂化育

苗中心提供。嫁接苗用50孔规格的穴盘培育,采用

葫芦作砧木,嫁接方式为顶端插接法,具体育苗过 程见表1。

3 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3.1穴盘苗再养护

在一个塑料大棚内选择一条靠中间位置的栽培 床,平整土地。将3月1日取回的小型西瓜穴盘苗栽 植到盛有营养土的黑色营养钵(规格为8cm×10cm) 中,整齐摆放到平整过的地块上,用多菌灵1000倍 液作定根水浇灌,然后覆盖好小拱棚,经过15d精 心管理即可定植。此法有3个优点:①在不影响植 株生长的前提下,使温室内培养的穴盘苗尽早适应 大棚栽培环境。②穴盘嫁接西瓜苗具有侧根数量多、 根系健壮等优点,经过此阶段培育,根系能迅速舒 展开来,进一步扩大根系的优势。③在3月上中旬 天气变化较为反复异常的情况下,小面积养护便于 精心管理,进一步培育壮苗,为早熟丰产打下坚实 基础。

3.2基肥

一般采用鸡粪、菜籽饼和复合肥3种类型的肥 料作基肥,每667m2用量分别为3000kg、75kg和 20kg。施用鸡粪及菜籽饼时,沿着植株生长方向, 在距西瓜栽培行40-60 cm处开20 cm深的沟进行 条施;复合肥建议购买进口的高浓度肥(如N:P: K为16―16-16等),整地时在畦中央位置1m宽幅撒 施(栽培畦一般宽2m),然后翻耕。此项农事操作 须在定植前2个月完成。

3.3设施条件

3.3.1钢架大棚

长季节栽培法一般选择跨度8m、长度40-80m 不等的钢架大棚作为栽培场所。在基肥施完后,西 瓜苗定植前1个月左右时,选择好天气扣大棚膜, 棚膜宽12m,同时将裙膜和大棚门安装到位,裙 膜高度80cm左右。大棚膜安装好后,关闭大棚, 提高棚内土壤温度。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雨雪动 态,及时排水除雪。

3.3.2铺设简易滴灌系统

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一般选择黑色筒状简易滴 灌带供应肥水,滴孔距离为10cm。跨度8m的钢 架大棚可做3畦西瓜栽培床(床宽2m),在每畦栽 培行内侧20 cm处分别铺设1根滴灌带,一头封口, 另一头与塑料供液管相连,塑料供液管与输液泵 相接,通过输液泵吸取容器中储备的水或肥料溶 液,给植株定时、定量供应肥水。

3.3.3铺设黑色地膜

先平整畦面,整理滴灌带后铺设2m宽的黑色 地膜待用。

4 定植

3月15―16日定植小型西瓜苗,每畦定植1行,

每个钢架大棚内共3行,株距50cm,栽培行离畦 边20 cm,667m2栽450株。定植完后,浇透定根 水,再及时覆盖小拱棚。

5 养护管理

5.1棚室管理

早春小型西瓜栽培是在大棚+小拱棚+地膜的 设施保护条件下进行的。西瓜定植后的前4-5 d密 闭小拱棚,促进植株生根成活。定植后第6天起, 当小拱棚内温度达到30℃时,开始小面积通风换 气。一般在定植后的6-10 d内,须掌握大棚和小 拱棚不能同时开启换气的原则。随着气温的进一 步回升,大棚和小拱棚可以同时开启换气并逐步 增加换气量,延长换气时间。受植株伸长、气温升 高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4月10日左右拆除小拱 棚。随后的栽培管理中,须根据棚内温度及天气变 化来决定大棚膜的开启与闭合。整个小型西瓜长 季节栽培期间不拆除大棚膜和裙膜。

5.2整枝方式

5.2.1头茬瓜挂果枝整枝方法

当西瓜藤蔓生长至20 cm左右时开始整枝,按 “3蔓整枝法”进行,具体操作为:保留主蔓,在主 蔓的2~3节留第一侧枝,在主蔓的3-4节留第二 侧枝,去除多余枝条,规整各枝条发展方向,确保 其健壮有序地生长。

5.2.2二茬瓜挂果枝整枝方法

在头茬瓜坐果后开始留蔓。留蔓方法为:在头 茬瓜3条挂果枝保留的前提下,在植株基部高于地 面3~8 cm处再留2-3条健壮枝作为二茬瓜的挂果 枝,同时去除多余弱枝。

5.2.3三、四茬瓜挂果枝整枝方法

在二茬瓜坐果后,将栽培床边缘的西瓜藤 蔓整理好,去除幼嫩枝条;栽培床中间部位枝 条过密处适当进行梳理,去除部分嫩枝、弱枝。

此时主要由健壮枝蔓来担当三、四茬瓜的挂果枝。

5.3肥水管理

运用简易滴灌系统进行补水、追肥的农事操作。

5.3.1补水管理

根据西瓜不同生育阶段、植株长势、土壤湿度、 天气情况、棚内温度等具体情况决定补水的时间、 次数及补水量。

5.3.2追肥管理

滴灌追肥是针对头茬瓜、二茬瓜及三、四茬瓜 3个不同挂果阶段进行的,各阶段追肥原则基本一致。

5.3.2.1初始追肥时间当各茬瓜第一批果生长至 150-250 g时用滴灌系统进行第1次追肥。

5.3.2.2肥料品种要求使用溶解性好的肥料,如 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硼酸等。

5.3.2.3追肥次数及用量根据植株长势决定追肥 次数,一般每茬瓜每667m2肥料用量为磷酸二氢钾

4 kg、硫酸镁1kg、硼酸0.5kg。

6病虫害防治

6.1防治原则

定植完成后、小拱棚覆盖前,及时喷施1次 50%多菌灵1 000倍液预防病害。调节好各生育期 合理的温、湿度,争取少发病,少用药,尤其在 夏季高温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发现病虫及 时防治。

6.2主要虫害

主要虫害为蚜虫,喷洒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 1-2次。

6.3主要病害

6.3.1炭疽病

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喷雾防治,交替用药,每隔7~10d喷1次, 连喷2~3次。

6.3.2疫病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发病初期可用70%甲 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

6.3.3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 治,交替用药,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6.3.4蔓枯病

发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 500倍 液或3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交 替用药,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6.3.5根腐病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 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 治,交替用药,每隔7~10d防治1次,连续2~3次。

7开花与结果

7.1开花与结果性状

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整个生育期各茬瓜的开花

与结果性状见表2。

篇8

关键词:生态肉苁蓉;人工嫁接;种植技术

1 肉苁蓉的品种选择

1.1 肉苁蓉主要品种

肉苁蓉没有可自身吸收养分的根系,它的生存方式为寄生,因其寄主不同,肉苁蓉的种类亦不同。寄生在藜科灌木梭梭或白梭梭根部长出的肉苁蓉称梭梭大芸,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及新疆北部。另外,甘肃的金塔、高台、宁夏的石嘴山、盐池等地亦有产。寄生在藜盐爪爪属和蒺藜科白刺植物根部的肉苁蓉称盐生肉苁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的荒漠、草原区的湖盆低地盐碱较重的地带。寄生在柽柳科红砂及豆科冬青等植物根部的肉苁蓉称沙苁蓉,在上述5省区的草原及荒漠区的沙质地、砾石或丘陵坡地的红砂荒漠中。古浪县北部沙区近年来发展以梭梭为主的固沙造林工程,为梭梭嫁接肉苁蓉提供了寄主及试验平台,因此,古浪县北部沙区主要选择品种为梭梭大芸

1.2 肉苁蓉特性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2]为列当科,肉苁蓉属,别名苁蓉、大芸、察干高要(蒙语)。多年生寄生草本,高80~150cm,茎肉质肥厚扁平,不分支,宽5~10cm,厚2~5cm。叶肉质鳞片状,螺旋排列。黄色,无柄,基部叶三角卵形,上部叶渐窄长,三角状披针形,背部被白色短毛,边缘毛稍长,穗状花序粗大,顶生,每花下有大苞片1,与叶同形,小苞片2,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背部被白毛;花萼5裂,有缘毛;花冠管状钟形,黄色,上部有5裂片,裂片蓝紫色,雄蕊两对,花丝基部有毛,花药箭形,被长毛;子房长卵形,蒴果两裂,种子极多,细小。花期5~6月,果期6~7月,千粒重0.09g,一般每株有种子1~30g,种子成熟后撒入沙中15~25cm深度,待寄生植物根系生长到肉苁蓉种子种脐处,种子萌发寄生在其根上,生长1年或数年出土结实,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其味甘、咸、性温,有补肾壮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强筋骨的功能,治阳萎、腰膝冷痛、不孕、肠燥便秘等症,有 “沙漠人参”美称[1]。

2 种植环境分析

古浪县北部沙区位于东经102°38′~103°54′,北纬36°43′~37°54′之间,东接景泰县,北部紧接内蒙古原生大沙漠,南部以绿洲灌区边缘的风沙线为界。该区海拔在1550~1700m之间,沙漠化土地面积165000hm2。该区属温带荒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降水量160mm,蒸发量2580mm。年均气温5.57℃,≥0℃的年积温3050℃,≥10℃年积温2180℃,年日照时数2850小时,无霜期160天。常年多西北风,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8m/s,年风沙日达120天,沙暴日47天。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沙尘暴、干热风。土壤以风沙土为主,类型为沙地灰钙土,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沙漠前沿及内陆沙地较平缓,沙粒细小,沙层持水量相对较高。地下水埋深105~140m,矿化度小于1g/L。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内主要植被类型有荒漠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以及荒漠草甸等。天然植物有白刺、苦豆草、黄沙蒿、赖草等,块状或团簇状分布;人工造林形成的植物种类有沙枣、花棒、白榆、梭梭、柽柳、柠条等。

3 接种

3.1 接种地点选择

肉苁蓉为沙生植物,应选择阳光充足、降雨量少、排水良好、昼夜温差大的沙漠环境种植,因此,接种地点应在固沙造林地和部分沙地内选择干沙层较浅、含水量较高、地势平坦的沙地为宜。

3.2 接种时间的选择

苁蓉种子有较强的生命力,一般在自然条件下可保存3年,根据梭梭生长规律和苁蓉根部寄生特性,肉苁蓉种子接种,一般多在春季和秋季接种,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春季接种肉苁蓉可实现当年寄生;秋季接种的肉苁蓉种子经冬季低温春化,翌年春季即可完成寄生,因此,肉苁蓉适宜的接种时间为4~9月份。

3.3 选择适宜的寄主

适宜的寄主植物为白梭梭、红柳、碱蓬等,古浪县沙区可人工定植梭梭、红柳2~3年后接种肉苁蓉,若选择1年生的梭梭为寄主,可在翌年秋季完成接种寄生。

3.4 接种方法

在选定的梭梭植株距树干基30~50cm处挖长70~100cm、宽40cm的种植坑2~3个。找到梭梭根系分布区,用手刨开根系周围沙土,选择健壮活根作为接种寄主根,在根际周围浇水或生长营养剂500倍液或保湿剂500倍液5~10kg,将完全渗入土壤后在梭梭根部放置5~10粒种子,再放置一些湿沙压在种子上;或在种子上面覆盖腐熟羊粪与沙土按比例配制的营养土约3~5cm,埋沙土至坑深的2/3处,接种后保持苗床湿润,诱导寄主延伸到苗床上。如果选择当年接种,在造林时将肉苁蓉种子先置于树穴底部,再将梭梭苗木放入,种子与苗木根系距离不要超过20cm为宜。

4 管理措施

4.1 田间管理

肉苁容接种后的抚育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其寄主梭梭的抚育管理来实现。每年应根据降水量及梭梭林的生长状况,对有灌溉条件的梭梭林在干旱时保证浇水1~2次,一般在夏季炎热时灌水1次为好,并施入一定量腐熟的有机肥,禁施化肥,以保证肉苁蓉品质。

4.2 病虫鼠害防治

肉苁容接种后的病虫害防治重点是对其寄主梭梭的防治为主,如:①梭梭白粉病:用BO-10生物制剂300倍液或25%粉锈宁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②梭梭根腐病:选排水良好的砂土种植,加强松土,发生期用50%多菌灵l000倍液灌根。③种蝇: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l000倍液地上部喷雾或浇灌根部。④大沙鼠:用磷化锌或大隆毒饵于洞口外诱杀。

4.3 采挖管理

一般接种后2~3年开始采挖,全年可分2次,春季4~5月,秋季8~9月。采挖时,选用非金属(木制或塑制)锹,从距苁蓉种植或出头之处30~50cm处挖坑,将干、湿沙土分开堆放。从已选定的苁蓉寄生盘以上5~10cm处割断或掰断,然后将寄生盘底部沙土适当刨出,将寄生盘下放一些,以促进培育壮苗,增加精蓉的产量,如根际部分沙土太干可浇水或保湿剂500倍济液5kg,然后覆土、整平。采挖的鲜苁蓉应及时置放于光照充足,通风的晾晒场自然风干,注意保持外形平直、干净,当苁蓉由黄变成肉质棕褐色,即可收集包装。

5 结果与分析

肉苁蓉是多年生一次性结实草木寄生植物,采用种子纸配方技术,产量稳定在100kg/667m2以上,肉苁蓉寄生于梭梭根系生长,接种成功后,第3年4~5月份即可采挖,可产出肉苁蓉产品,投入产出比1:18,成本利润比1:14。因此,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梭梭肉苁蓉的产量和实现人工种植的模式化,仅对古浪县十二五期间3333.33hm2人工栽培肉苁蓉进行估算,建成后销售收入为7500万元。估算标准为接种成活率80%,每667m2接种120株,稳产期每年产优质肉苁蓉干品20kg,干肉苁蓉75元/kg,667m2收入达1500元以上,不计基本建设投资,纯收入约900元,年均300元。

该技术的应用,科技含量高、示范价值大、投入少、见效快,能够成为古浪县北部沙区全方位辐射推广高新科学技术,加快沙产业的发展,实现自然资源与规模经济的优势互补、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沙产业开发积累经验,将为人类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要效益,全面振兴北部沙区经济提供样板。同时,为当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下岗职工和劳动再就业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该技术推广应用后,可以带动沙区群众发展这一产业,改变古浪县北部区域内生态环境,变沙区劣势为优势,为充分开发沙区资源创造条件。同时,可有效地恢复治理区林草植被,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通过在古浪县北部沙区试验栽培梭梭人工嫁接肉苁蓉,发现该技术完全符合当地的发展需求,采取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已经达到预期的推广应用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巧如,李石蓝.肉苁蓉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11)

2 周晓芳.寄生药用植物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篇9

关键词:龙眼;早结;丰产;栽培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田茂元(1967―),男,重庆璧山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057-04

1引言

1996年江津区从广西隆安县引入灵龙、大乌圆、石硖、储良,从四川泸州引进蜀冠、泸丰等龙眼品种试栽,蜀冠、大乌圆、石硖和储良4个品种表现优良,其成熟期为8月底至10月中旬,比广东、广西推迟1个多月,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晚熟及高品质优势。近年来,江津区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始大量繁育,成片规划栽植。由于这4个品种常规管理生长较慢,常常出现幼树栽植后5~6年才开始挂果。为了探索其速生、早结、丰产、稳产技术,江津区科技人员自2003年以来分别在该区油溪镇金刚村和白沙镇滩盘村龙眼示范园进行了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材料与方法

2.1种子处理

龙眼果实成熟时正值高温的夏秋季,剥离果肉后的种子往往因暴晒过干或堆放发热而丧失发芽力。因此,从果实中取出种子后,应马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尤其是清除种脐上的果肉。清洗干净的种子每50kg与50%甲基托布津粉剂250~300g充分拌匀,然后一层种子上覆盖一层河沙堆积催芽。河沙保持一定湿度(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2~3d后检查,选出胚根长约0.5cm的种准备播种。

2.2实生苗(砧木苗)的培育

(1)苗圃地选择。选择海拔300m以下,背风向阳,光照良好,稍有坡度(坡度小于20°)的旱坡地,土壤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水源充足,便于灌溉,交通方便,附近没有危险性病虫害,土壤以pH值5.5~7.0的冲积砂壤土为佳。

(2)整地。首先是深耕晒白,整地前施足基肥,施腐熟农家肥2~3t/667m2,充分打碎。根据需要起畦,一般畦高20~30cm,畦面宽90~100cm,畦沟宽25~30cm,畦面要平整,畦沟便于排水和灌溉。若苗圃地下水位高,起畦要高些,反之要低些。

(3)播种。播种方法有撒播、点播和条播。条播种子大小均可应用,按一定行距开沟播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撒播和点播的缺点。江津区生产上选用条播,行距20~25cm,株距8~10cm,播后覆土1~2cm。

(4)播种后的管理。为防止强光及雨水伤及幼嫩的胚芽或冲刷土壤,播种之后,应搭架覆盖或用干草遮盖苗圃地,不能露土。播种后要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胚芽未破土时,每天淋水1次,芽长出后3~7d淋水1次。暴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伤根。

当幼苗长出2对叶片时,用小铲连根带土将过密的小苗补植到缺苗的行段中,间去过密、过弱的苗木。以勤施薄施为原则,并以氮肥为主。当幼苗长出4片叶时开始施肥,人畜肥按1∶20兑水淋到苗上,每月1~2次,随着幼苗长大,浓度适当增加,秋冬季可施复合肥,嫁接前要提早施肥淋水,利于提高成活率。

幼苗前期生长缓慢,杂草易生长封行,影响苗木生长,要及时除杂草,避免伤及幼苗根系。除草松土后,应及时淋水。畦沟及其四周可喷除草剂灭草,所有杂草要放出苗圃外处理。

龙眼幼苗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叶斑病、灰班病、煤烟病等,在暴雨前后喷50%多菌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食叶虫害较多,应在嫩芽抽出2~3cm时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1 000倍液。

2.3嫁接苗的培育

2.3.1枝接

砧木苗直径0.6cm以上可进行枝接。接穗以3~5cm,1~3个芽为宜,削成两切面,长面1~2cm,短面1cm以内。在砧木离地面20~35cm处剪砧,主干留几片叶,削平断面,沿木质部边缘向下直切,切口的长和宽与接穗的长面相对应。将接穗插入切口,使形成层对齐,用嫁接薄膜带自下而上包扎,不要露出芽眼。

2.3.2芽接

砧木苗直径1cm以上可进行芽接。接穗芽片长1.5~2.5cm,宽0.5~0.6cm,把中央的木质部取下,防止撕去芽片内侧的维管束,以免影响成活。砧木离地面10~15cm处选择光滑一侧开切口,长2.5~3.0cm,宽0.6~1cm,把皮层由上而下慢慢撕去,插入芽片,注意芽片上端与切口形成层紧密相接,然后用嫁接薄膜绑扎,不露芽眼。

2.3.3嫁接苗的管理

枝接(切接)后10~15d检查成活情况。成活的芽眼呈青绿色,芽已萌动抽梢的要及时用刀片挑开萌芽处的薄膜。新梢抽出后每月施1~2次水肥或1次干肥,同时要做好除草、排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二次梢老熟后可把嫁接薄膜解去。嫁接口以上枝干粗度达0.6cm,枝叶充分老熟即可出圃。

芽接后25~30d,经检查芽片的边缘与砧木之间已愈合,芽开始萌动时,用刀片把嫁接薄膜挑开,并于芽片上部2.0~2.5cm处将砧木主干剪去,促使芽萌发。如芽片枯死,及时进行补接。嫁接苗长出后,注意及时抹除砧木抽出的芽梢,以减少养分消耗,同时每月施1~2次水肥或1次干肥,遇干旱及时淋水,暴雨过后注意排水,清除杂草,一次新梢充分老熟后即可解绑,二次新梢老熟后即可出圃。

2.4果园的建立

2.4.1品种选择

江津属重庆辖区内纬度最低的地区,亦属龙眼栽培的北缘区。由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原因,宜选用蜀冠、大乌圆、石硖和储良4个晚熟适栽良种,其成熟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且果实大、皮簿肉厚、味甜,在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

2.4.2土地选择

宜选择海拔300m以下,地势开阔向阳,水利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建园。土壤以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5.5~7.0的冲积砂壤土为佳。

2.4.3改土建园

改土建园时要避免大面积破坏土壤肥力较强的耕作层及周边生态与植被。坡度超过10°的土地,应建等高环山梯田,防止水肥流失。梯田的宽度可根据坡度大小来决定,一般为8~10m。应在果园最上部按等高线方向,再挖一条深30cm、宽60cm的大沟。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好配套的道路、排灌系统和蓄水设施。

2.4.4挖定植穴

在龙眼栽植前4个月挖穴,穴宽1m,深80~100cm,分层混土施入土杂肥100kg,人畜禽粪40kg,过磷酸钙1kg,压绿肥30kg。回填时顶部保留约30cm表土层,避免肥料伤根。待有机肥充分腐熟后开穴定植。

2.4.5苗木出圃

(1)出圃时间。从春季回暖开始,2~5月为春植,8~9月为秋植,以带土苗出圃为宜。缺乏水利设施的果园宜春植,水田果园宜秋植。

(2)苗木质量标准。品种纯正,嫁接后抽出2次新梢并充分老熟,叶片浓绿,没有病虫害,苗高50~85cm,接口上部3~4cm处直径0.7~1.0cm,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

(3)苗木出圃。苗木出圃前2~3d,苗圃应淋足水,使土壤30cm深处充分湿润。采用起苗器连土带苗挖起,然后放进专用苗木塑料袋中,用绳捆扎好,即可出圃。对于大苗,春季出圃时可挖全根,用稀泥浆浆根,再用薄膜或稻草包扎出圃。

2.4.6苗木定植

(1)定植时间。宜春植,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梢萌芽前定植,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

(2)定植密度。常用的定植密度有4m×5m,5m×5m,可因地制宜选用。

(3)苗木整理。栽植前,应及时剪除苗木的嫩梢、干枯枝、病虫枝及过长的主根,疏除约2/3叶片(整叶),保留3~5个分布合理的分枝培养预备主枝。无分枝苗在离地40~50cm处短截定干,新梢抽发后再选培主枝。

(4)苗木定植。定植深度以苗木根颈部平地面或深入地面3~5cm为适宜,根系要按自然分布摆顺,四周用细土小心填实,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切忌深栽。填土后做成宽1.0~1.5m,高20~25cm的树盘,避免松土沉降后积水伤根死苗。栽后及时淋足定根水。

3育苗管理技术分析

3.1幼树的管理

3.1.1合理间作

栽植后在幼树期,可以合理利用株行间空隙地,间作一些豆科植物或蔬菜,以园养园。间作能防止水土冲刷,调节土壤水热状态,增加根际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有利于龙眼幼树生长。

3.1.2适时浇水

初植幼树要保持根际土壤湿润,干旱时3~5d淋水1次,雨天及时排水。

3.1.3树盘覆盖

定植第1年起,用良性杂草、秸秆等覆盖树盘约10cm,面上再盖一层薄土,以利保持水土和土壤温度、湿度,控制杂草,促进幼树生长。

3.1.4勤施薄肥

投产前幼树每年可抽发3~4次新梢,要坚持勤施薄肥,做到“一梢两肥”,每次新梢萌动前施1次促梢肥,新梢红叶末期施1次壮梢肥,3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施肥7次或5次,以氮肥为主,氮、磷、钾比例宜为1.0∶0.3~0.4∶0.3~0.4;定植后待第1次新梢转绿即可每株施30%人畜粪水3~5kg,第2次新梢红叶期开始配施化肥,每株加尿素15g、过磷酸钙30g、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0g、或复合肥(N、P、K含量均为15%)50g。1~2年生树树小根浅,宜在树盘内除草松土后直接淋施,从第3年起采用树冠滴水线对边沟或环沟浅施,沟深10~15cm、宽25~30cm,施肥后回土。随着树冠扩大和根系增强,施肥次数适当减少,进入开花结果期的4~6年生幼树每年施肥3次,即花前肥、壮果肥和采果肥。磷钾肥用量明显增加,氮、磷、钾比例宜为1.0∶0.5∶1.0至1.0∶0.5∶1.2。不同年龄幼树施肥量约比上年增大50%至1倍,实行精准施肥。

3.1.5扩穴改土

定植第2年起,每年春季或秋季收割蚕豆、花生苗、菜叶等扩穴压青增肥,每株扩穴内分层压入绿肥30~40kg、过磷酸钙1kg,3~4年完成全园改土。此项技术对紫色土等粘重土壤果园尤为重要。

3.2整形修剪

1~4年生幼树以整形为主,并坚持短截修剪促进分枝生长。定植后第1年,及时疏除过密嫩芽,在整形层内选留3~5条分布均匀的分枝培养成预备主枝;第2年春梢萌芽前,选定3~4个健壮主枝,短截约1/3,促进分枝生长,以培养向外生长、粗壮、分布均匀的副主枝2~3条,以后按同样方式培养下一级分枝。对主、侧枝短剪促梢时,均选留下位壮芽作为剪口芽,以利开张树势,新梢长至5cm左右时抓紧“疏芽定梢”,一般每个基枝保留2个新梢,壮枝留3个梢,小枝只留1个梢。及时剪去交叉枝、无效枝、衰弱枝、病虫枝和直立徒长枝。对开张角度过小的主、侧枝要及时拉枝整形,扩大树冠。当冠径达2.0~2.5m,结果母枝达30~50个时即可进入初产期。

2011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

3.3结果母枝的培育

3.3.1疏花疏果促夏梢

在4月中下旬开花前,先剪除弱穗、病虫穗,后疏除总花穗的30%~40%,应掌握去外留内、去上留下、均匀分布的原则。疏去龙头穗、小型花穗,保留中等大小的虎穗。疏折花穗的部位因季节和树势强弱而有所不同,开花前在夏、秋梢交界处剪断,开花后在结果母枝顶部以下1~2节剪断;生理落果后先疏去落果空穗,后疏去多余果穗及过密小穗,在两手所及树冠范围内留6~8穗。通过疏花疏果促夏梢,培养部分健壮的夏秋梢作为次年的优良结果母枝,实现轮换结果,克服隔年结果现象。

3.3.2合理修剪

结果幼树以轻剪为主,适当短剪,增加有效枝梢。春季不短剪,只结合疏花疏剪过密枝、病虫枝、回缩徒长枝、衰退枝;夏季修剪,在夏梢疏芽定梢时,剪除落花落果枝,促发二次夏梢或早秋梢;回缩突出树冠的强枝、强穗;秋季修剪,于采果前后进行。采果前短剪落果枝及徒长夏梢,促发8月秋梢结果母枝;采果后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衰弱枝。

3.3.3抗旱促梢

秋梢萌芽前后天气干旱时,每株灌水50~100kg,促使秋梢适时抽生。

3.3.4追肥壮梢

在及时施好采前促梢肥的基础上,秋梢展叶至转绿期先喷1次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后喷2次0.15%硫酸锌+0.3%氯化钾。10d左右1次。8月份抽发的早秋梢,在黄绿期喷1次1 000mg/L的多效唑,促使叶片转绿,枝梢粗壮。

3.3.5防虫保梢

秋梢期要根据虫情选用50%辛硫磷800~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苏云金杆菌500倍液等喷杀蒂蛀虫等食叶害虫。

3.4结果树的管理

3.4.1常施叶面肥

在每次新梢展叶至转绿喷1~2次叶面追肥,约10d 1次。常用叶面肥为0.2%~0.3%尿素加0.2%~0.3%磷酸二氢钾。

3.4.2重施花前肥

在花序完全形成并现蕾时施入,约占全年用肥量的50%,以氮、钾为主,氮、磷、钾比例约为1.0∶0.5∶1.0。5年生结果树每株施30%人畜粪水50kg、尿素0.4kg、过磷酸钙0.7kg、钾肥0.4kg,也可施复合肥0.7kg、尿素0.25kg、钾肥0.2kg、清水50kg。

3.4.3补施壮果和采果肥

壮果肥在果实迅速生长期(7月上旬)施用,约占全年用肥量的25%,以速效钾肥为主,氮、磷、钾比例约为1.0∶1.0∶2.0,每株施30%人畜粪水50kg、菜籽饼1.5kg、过磷酸钙0.45kg、钾肥0.25kg,也可施复合肥0.5kg、钾肥0.13kg、清水50kg。

采果肥在采果前10~15d施用,以速效氮肥为主,约占全年用肥量的25%。氮、磷、钾比例约为1.0∶0.4∶0.8,每株施30%人畜粪水50kg、尿素0.5kg、过磷酸钙0.3kg、钾肥0.2kg。

3.5控梢促花

3.5.1节水控肥

晚秋和冬季果园土壤适当干旱,有利于树体休眠、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秋梢抽发后停止土壤施迟效氮肥,秋梢老熟后,除特别干旱外,也不大量灌水。必要时可在秋梢转绿前增施一次钾肥。

3.5.2控梢促花

(1)环割、螺旋环剥控梢促花。蜀冠、石硖龙眼以环割为主,10月中下旬秋梢老熟后,在主干离地面约25cm处或在骨干枝环割一圈,深仅达木质部,阻止地上部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抑制根部吸收水肥,控制晚秋梢和冬梢抽生;大乌圆幼树以螺旋环剥效果较好,用螺旋环剥刀对主干或主枝螺旋环剥1.0~1.2圈,深仅达木质部,剥口宽0.2cm,螺距与干粗相当。螺旋环剥必须同时具备树势强壮、肥水条件好、秋梢充分老熟3个条件,且不宜和其他控梢促花方法混用。

(2)人工除冬梢。从10月上中旬起,当冬梢长5~10cm时,从基部摘除,做到11月中旬至春梢发芽前果园内不见嫩梢。

(3)化学控梢。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晚秋梢或冬梢抽发至红叶初期,喷1次40%乙烯利150~200mg/L,抑制晚秋梢和冬梢生长。要严格控制浓度,喷药时要薄喷、一扫而过,不重复。也可在秋梢老熟时开始喷一次广东省果树所研制的龙眼控梢促花剂,过20~30d再喷1次。

3.6防止冲梢

冲梢包括两种:一是叶包花(花穗中有叶有花,叶片和花蕾相混);二是花包叶(花穗中下部为花蕾,上部为叶)。通常在冷凉、干旱的环境中发育的花穗冲梢较少;树体营养(全糖、N、P、K等)积累较多,冲梢发生较少。龙眼的冲梢多发生在2~3月份,此期温度、湿度较高,发育正常的花穗很容易终止发育发生冲梢,严重时整个花穗全部逆转为营养枝,给果农造成很大的损失。

3.6.1科学施肥

在花序充分形成并已现蕾时才施肥,过早施肥或灌水易导致花穗冲梢。

3.6.2药物控梢

花芽萌动后,温度、湿度过高,花穗易徒长而发生冲梢,严重时整个花序完全转化为营养枝。在花穗冲梢初期,喷一次40%乙烯利150~200mg/L+多效唑1 000倍液,以抑制营养生长,加速花穗发育,提高座果率。注意薄喷,不重复喷,避免产生药害。

3.6.3人工防冲梢

当花穗长至10~12cm时,要及时人工摘除花序顶芽和花穗上小红叶(保留叶柄),保留3~4条18~20cm长的侧穗,控制顶端优势,促进纯花穗形成。摘除花穗顶芽可以减少人工摘小叶的工作量,其本身也能有效防止冲梢(气温升高,花序顶端突变为营养枝),同时减少花量,起到一种疏花的作用。

3.7保花保果

3.7.1花后环割保果

于雌花谢花后10~15d,选直径3~4cm的大枝或10cm以下主干,环割一圈,深至木质部(不宜与冬前环剥、环割促花保果措施混用)。

3.7.2植物生长剂保花保果

在龙眼生理落果期(5~6月),用赤霉素粉剂1g+2,4-D(除草剂) 0.5g兑水100kg混合液喷1~2次,能有效减少落果,增加产量。也可在花穗长达10cm和盛花期时各喷1次0.15%硼砂+0.15%硫酸锌;现蕾时喷1次龙眼丰产素;雌花谢后15d和40d各喷1次果特灵1号。果园放蜂和雨天摇花、旱天喷水等措施对促进授粉也有较好效果。

3.7.3套袋护果

在疏果后7月上中旬进行,用黑色遮光网袋保果最好,能有效减少吸果夜蛾、蜂类、鸟类、蝙蝠为害和裂果。

3.8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类(炭疽病、叶斑病、灰斑病、煤烟病)。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于嫩梢期、花穗期、幼果期和果实后期喷雾防治;或用80%代森猛锌400~600倍液或70%安泰生500~7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防治。

(2)梢果蛀虫类(亥麦蛾、蒂蛀虫、尖细蛾、荔枝蝽象、蜡蝉、荔枝拟木蠢蛾)。用50%辛硫磷800~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苏云金杆菌500倍液喷雾防治。

(3)角颊根木虱。用80%敌敌畏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蓟马类。用2.5%多杀霉素100~2 000倍液或20%吡虫啉3 000~5 000倍液喷雾防治。

(5)瘿螨类。用50%杀螨剂闻愁800~1 2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6)蚧类。用50%毒蚧800~1 000倍液或20%吡虫啉3 000~5 000倍液、99.1%矿物油乳油200~300倍液喷雾防治。

3.9果实的采收

3.9.1采收时间

江津晚熟龙眼的成熟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此为采收期。果实成熟的标准为果皮由青色转黄褐色,由厚面粗糙转为薄面平滑。

3.9.2采收原则

龙眼果实采收一般要求做到适时、适熟、轻采。采后就地鲜销或加工成桂圆肉、桂圆干的,采收成熟度必须在9成以上。而用于制作糖水罐头的果实要求成熟度8~9成为好,供贮藏、远运的果实宜在8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发育,品质差,不宜久藏。采收过晚,果实会出现“退糖”现象,易衰老,不耐贮运。因此,要进行中长期贮藏或长途运输的果实应在适宜的成熟度时采收。

3.9.3采收方法

一般在早晨或傍晚采摘为好。采摘时,整穗采果,宜在果穗基部3~6cm处带2片复叶剪断,断口要整齐。采下的果穗要小心轻放,并在阴凉处散热,以利保存养分和延长保鲜期。

参考文献:

[1]

李文海,黄露茹,彭培堂,等.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5):59~61.

[2] 叶翰江,曾令达,刘新良.成年龙眼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4):61~62.

[3] 林成龙.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1):39.

[4] 黄开成.缓解龙眼花穗冲梢 保花壮果技术措施[J].福建热作科技,2001,26(1):36~37.

篇10

关键词 牡丹;繁育技术;催花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75-02

1 牡丹繁育栽培技术

牡丹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方式进行繁殖。

1.1 牡丹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一般在大暑后立秋前采用分批采收的方法来采种,即摘下牡丹植株已呈蟹黄色的角果,然后将其放置在屋内潮湿的地面上,使其自己缓慢成熟,每隔2~3 d翻动1次,当其外部干燥变硬时就不需要再翻动。10~15 d后果壳就会开裂露出种子,切记此时不可以将种子分出曝晒,只需在播种时拣出播种即可。

1.2 牡丹的无性繁殖

1.2.1 分株。分株是指将一株牡丹分开成很多株小牡丹再进行栽植繁殖的方法。一般在秋分至寒露期间进行分株,分株的牡丹要求是四至五年生的牡丹,挖出符合条件的牡丹,去掉其附土后日晒1~2 d,使其根部失水变软,按自然生长势从根部(五花头处)劈成数株,此时要注意分株后的每个小株都必须带有部分细根,对于植株较大、芽较多的部分可以多分株,反之则少分。分株后要对老枝进行修剪,对于2~3个芽的老枝则需留10 cm,5~7个芽的老枝宜留5~7 cm。发现有病株,可用药浸根后栽植。

1.2.2 嫁接。一般在处暑至寒露期间进行嫁接,最适宜的嫁接时间在白露左右,一般成活率可达80%~90%。嫁接时可选择芍药根、牡丹实生苗作为砧木,同时应选择植株下部生长的一年生壮枝、长6~10 cm、带有健壮顶芽和2~3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应在嫁接前采用,可以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接穗品种主要是名贵、生长慢且需求量大的品种。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皮部形成层紧密结合为佳。

1.2.3 组织培养法。一般利用牡丹腋芽上的茎尖(2~3 mm)、嫩叶切块(1 cm×1 cm)播前可用500~1 000 mg/kg赤霉素浸种24 h)、叶柄切段(1~2 cm)进行离体培养。先分化出芽,将芽进行丛分割,再对丛生芽诱导生根,然后进行试管苗移栽。

1.3 牡丹栽植管理技术

1.3.1 选地施肥。由于牡丹喜冷燥忌热湿,惧烈风酷日,因此在栽植牡丹时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要求牡丹栽植地块高亢向阳、不重茬,且具有很好的排灌水能力。于大片牡丹栽植前1~2个月深翻土壤,深度以0.5~0.8 m为宜,促进根深叶茂。深翻土壤前应施足发酵腐熟的人畜粪、饼肥或土杂肥作为底肥,人畜粪或饼肥施肥量为37.5~45.0 t/hm2,土杂肥施肥量为45~60 t/hm2。

1.3.2 播种育苗。用水把种子浸泡1~2 h,弃之浮起的秕粒,选择比较饱满的成熟种子,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即用50 ℃的温水浸种24~30 h,促进种子早发快发。播前可用500~1 000 mg/kg赤霉素浸种24 h浸种,种子可拌以适量的草木灰进行播种。一般宜在处暑后至白露前播种,即农历7月底,此时播种有利于苗的生长发育,过早或过晚播种都对牡丹苗的生长不利。育苗不宜采用高畦,畦高10~15 cm,畦宽35~50 cm,畦上育苗2~3行,行株距为(6~9)cm×(3~4)cm,覆土3~5 cm,并立即加盖地膜,地膜上加土6~8 cm,以保温过冬。行播用种375~525 kg/hm2,撒播用种750 kg/hm2,播种时如果土壤的湿度不足,则应在畦内应放水“偷浇”,保证种子的正常萌发。

1.3.3 栽植。菏泽市一般在秋分前后栽植牡丹,可以保证牡丹安全越冬及翌年正常生长发育,一般新根长度可达12~15 cm。栽植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在已选择好的地块挖穴,大小为(30~50)cm×(30~50)cm,深度为40~50 cm,挖穴时要注意挖出的表土与生土应分开放置,不可以混合。然后将牡丹苗放入穴内,将其根系均匀舒展在穴内,填埋表土,最后再填生土,在填土到1/2时应轻提苗。填完土后,立即浇1次压根水,待土壤见干时,即可松土保墒。牡丹栽植的深浅之度以疮口齐土面为佳,深则根不发,花不旺。

1.3.4 浇水。牡丹春季萌芽放叶、开花之前和开花之后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此时雨水不及时,需要浇水,以保证生长发育需水。牡丹浇水,北方土壤干燥宜多次浇水,南方地湿不可多浇。

1.3.5 施肥。从栽后第2年起,每年至少施肥3次,第1次在春分至清明时节,即开花前15~25 d施下。第2次可在开花后15 d内进行。第3次施肥应在秋冬之季进行。

1.3.6 松土除草。开花前要进行2~3次,开花后到秋季每月1~2次。降雨或浇水之后,土壤略干就要锄地松土。杂草易丛生,锄地灭草更为重要,可减少杂草危害。

1.3.7 整枝去芽。是从牡丹分栽后的第2年春分至清明开始的,每年都要进行。当新芽从土中伸出地面5~10 cm时开始定股去芽,每株可留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5~8股。将从根颈上萌发的芽一律去掉。每股只保留顶芽,顶芽不好时可保留侧芽。去芽的时间不可过早或过晚。过早芽未萌动生长,去不净,过晚冗枝废芽消耗掉大量养分,影响牡丹植株的生长情况,需进行第2次去芽。

1.3.8 摘蕾、护股。每年3月底花蕾已大时,应将其形小而密的蕾摘掉,留下发育好的顶蕾。如牡丹发育很弱时,可摘去全部花蕾,促进植株更好地生长发育,为翌年开花打下基础[1-7]。

2 牡丹冬季规范催花技术

2.1 种苗选择

牡丹的种苗选择是催花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种苗应注重种苗的品质,种苗品质包括种苗品种、质量及苗龄等方面。

2.1.1 品种的选择。经过长期实践证明,适宜冬季催花的牡丹品种有大胡红、朱砂垒、肉芙蓉、银红巧对、赵粉、乌龙捧盛、洛阳红、璎珞宝珠、十八号、迎日红、鲁菏红、霓红焕彩、桃花飞雪等20余个(赵兰勇 《中国牡丹》)(表1)。

2.1.2 种苗质量。种苗质量选择苗株龄5~8年、枝干数量6~15枝、粗细均匀及芽体饱满的植株。

2.2 起苗及营养土配制

起苗时间应在白露附近,起苗要保持苗木的完整性,一般用铁叉挖掘,能够保持根系完整,减少断根,避免损伤枝条。栽植催花牡丹的基质要保温、保湿、透水、透气,基质处理:腐殖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消毒,掺甲基辛硫磷进行害虫防治。豆粕∶干芝麻饼∶水=2∶3∶30,在牡丹入棚前1个月,混入大缸提前密封腐熟。

2.3 上盆

2.3.1 花盆选择。花盆要根据植株的大小而确定规格,一般采用口径30~40 cm、高30 cm左右的塑料盆。若要生产组合牡丹,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更大规格的花盆,将2~3株不同品种的牡丹栽植同一花盆中。

2.3.2 植株处理。苗木起出后,抖落掉根周围附土,剪去病根、断根、老根及影响盆栽的粗长根,剔去土芽,用300 mg/L的ABT生根粉(或其他生根剂)和500倍50%纯多菌灵混合液将根全部浸湿,可立即上盆。

2.3.3 上盆方法。上盆时根系在盆中垂直散开,均匀分布,边填土边晃动花盆,使基质与根系密切接触,并用木棍把土捣实。栽植深度以根颈埋入土面以下,并使土面低于盆沿2 cm以便浇水为宜。

2.4 挖沟埋盆

将栽好的牡丹盆埋入沟内进行催根处理,场地应选择高燥向阳处。沟的宽度稍大于花盆横径,深度稍低于花盆高度4 cm左右,花盆放置间距5 cm左右,沟的长短根据花盆的多少而定。放置后,盆间充分填土,以保持夜间地温,促使根的形成,翌日浇1次透水,使栽种基质均匀湿透,以后视基质干湿情况适时浇水。

2.5 适时覆膜

为提高地温,促进植株新根的生长,于夜间气温降至0 ℃以下时就可覆盖薄膜。覆膜为更好地提高土壤温度,可在花盆上及盆周盖15 cm左右的麦糠,然后用地膜覆盖在植株两侧,压实。覆膜时尽可能地将沟间地面盖严,以利于提高地温。

2.6 进入温室

盆栽植株入温室时间应确定在春节前45~50 d,入棚前用百菌清烟剂熏棚消毒,然后搬进温室。

2.7 养护管理

2.7.1 温度调控。催花采用催根催花法,由于植株入棚时已产生大量新生根系,具有较强吸收功能,抗逆性强,对温度的要求没有传统催花法严格,跳蕾前夜间温度5~13 ℃,白天25~29 ℃;跳蕾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0~16 ℃,白天保持在25~29 ℃。无论在哪个阶段,温度控制应维持在逐渐升温的过程,白天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0 ℃,夜间最低不低于5 ℃。

2.7.2 GA3的使用。植株入棚后7 d,花芽仍不膨大,颜色较暗,说明自然低温不够,应将花芽鳞片剥除,用300 mg/L GA3溶液加适量粘着剂每天17:00用毛笔点涂幼蕾,连续涂3次即可。

2.7.3 水肥管理。采用催根催花法,浇水、施肥同时进行,即将配制好的肥水取上清液稀释15倍,视基质干湿情况适时浇肥。基质干湿度判断标准:当花盆内基质用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时(含水量为20%~30%)即可浇施肥水。浇水量不宜太大,以浇透为原则,每次浇施肥水后,要及时疏松基质,以降低基质湿度,增加其透气性。

2.8 光照及湿度调控

牡丹为长日照植物,花芽在长日照中形成,中长日照中开花,一般早晚各补光2 h,每10 m2用1个40 W节能灯补光即可。植株萌动前,温室内应保持较大的湿度,以利于花芽的萌动,可控制在70%~85%。10:00或17:00向植株上均匀喷水,喷水时应兼顾基质湿度,以免伤根。显蕾后,温室湿度在控制在40%~70%,如基质湿度较大,可向空气中喷雾,增加湿度[8-11]。

2.9 病虫害防治

在给苗木补水时可在水肥里加入适当的多菌灵液,防治蜗牛除人工捕杀外,可用蜗克星颗粒进行诱杀。

3 参考文献

[1] 韩鲲,王晓晖,卢林,等.牡丹冬季温室促成栽培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8(4):34-35.

[2] 刘竹生,刘华勇.牡丹栽培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1993(10):6.

[3] 李玉龙,玉,潘淑龙,等.牡丹试管苗繁殖技术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4,8(5):500-502.

[4] 成仿云.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生产栽培技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120-123.

[5] 卢林,王二强,王占营,等.牡丹促成栽培技术研究现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93-94.

[6] 赵保平.牡丹促成栽培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0(10):14.

[7] 牡丹花的介绍与栽培技术[EB/OL].(2010-04-06)[2010-08-27]..

[8] 唐行.野牡丹、桃金娘、岗松及车轮梅繁殖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00(9):39-40.

[9] 郭霞,薛杰,田振龙,等.优质高效牡丹基质栽培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