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化差异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析文化差异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析文化差异的理论

篇1

摘要:面子理论是礼貌原则中的一个具体体现,不同文化对面子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作者试图从影片《刮痧》中的几个片段入手,来分析中西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 面子; 思维方式

1、中西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是英国人布莱恩(Brown)和莱温森(Levinson)(l978)在研究语言使用的普遍现象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为了保持交际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那么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

1.1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论

汉文化中的“面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面子”和“脸”。“面子”指通过在生活中获得成功而获得的,或者是他人赋予自己的威信或名誉。而“脸”指个体由于遵守社会的道德标准而从所处群体获得的尊重。“面子”与“脸”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社会正价值较后者的低。“面子观念”则是一张无形的“脸”。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治》一文中所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无论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地位是尊贵还是卑微,“面子”终归是要的。

在汉文化中,面子是个体身份与理想形象要求的表现,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这种身份和形象的要求。个体的言行符合社会普遍的标准就挣得了面子,违背这种普遍的标准就丢了面子。

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汉文化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融洽,情面被看成是个体人际影响度和关系融洽度的标尺。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

1.2西方文化中的面子理论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定义,面子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为自己争取的个人的公众形象。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社会活动而为自己赢得的社会正价值,是被这个人所生活的社区证明了的个人的公众形象。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或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或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消极或负面面子是一个人对自由,不被他人强迫,不被他人反驳的希望;而积极或正面面子是一个人对融入某一个特定的组织或团体的需求。人们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既希望有自己的行为自由,又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同时还要向对方表示关注,还不能威胁到对方的面子。

2、中西面子理论的差异

2.1中西面子理论差异的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民族间思维模式的差异,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不同民族说话方式或采取策略的不同,是受思维模式的制约的。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面子理论使中国人将面子的保留与否取决于群体中他人的认可。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在人际交往中,主张坦率直白,个性鲜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因此,西方人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2.2中西面子理论差异的表现

“面子理论”是基于西方文化所提出来的,是为了给对方好的印象,对对方礼貌,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其实对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并不是都适用的。其中的消极面子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批评,这里主要摘述与中国文化中面子的不同,顾曰国指出,“B&L的模式不适用于分析汉语中的礼貌现象,因为汉语中的消极面子概念似乎不同于B&L对于消极面子的定义”。如汉语中邀请、承诺等言语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认为是威胁消极面子的。Mao更详细地分析了B&L面子概念的两个来源:Goffman的面子概念和英语民间面子的概念。他指出,“B&L忽略了面子概念来源于汉语这一重要事实”,并指出“B&L的面子与Goffman的面子有很大不同,后者强调面子的公共性,在前者的定义中已不存在”。Mao还引用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关于汉语中面子的研究,指出“汉语中面子和B&L的面子有差别。汉语中的面子指个体在所处社会群体中取得的良好公众形象,具有社会取向,依赖于社会中他人的判断。而B&L的面子集中于个体是一种自我形象。同时汉语中的面子内容也没有B&L的消极面子”。

另外,B&L认为很多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而他们所列的威胁面子的行为几乎涉及言语交际的所有方面。这样看来,人类交际是危险的、充满敌意的活动。这是一种过于悲观的看法,而且这一说法在许多文化中也不易被接受。

众所周知,中国人以“爱面子”、“要面子”而著称。其实,中国人的面子就是指个体力争在社会群体中取得的良好的公众形象,因此可以把它归为积极面子。所以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更侧重于对积极面子的维护,更看重自己或他人的积极面子,更重视自己被他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人的肯定,以确保自己或他人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西方人侧重于对消极面子的维护,消极面子指个人希望拥有行动自由、不受他人干涉的想法,这一点来源于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重视。

3、从电影《刮痧》分析面子理论

《刮痧》作为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电影,影响了很多人的看法,表现了中西方对于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本文单从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

3.1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城市――圣路易斯的故事。男主角许大同来美国8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电玩游戏制作大奖时,他激动地说:“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的美国梦彻底破碎了。他的儿子丹尼斯生病时,看不懂药瓶上英文的爷爷给他用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来治病,随后丹尼斯又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撞破了头,许大同匆忙把他送往医院时,丹尼斯背上的刮痕却成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正如影片中爷爷所说的一样:“刮痧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接连不断的噩运使原本美好的家庭支离破碎。后来由于许大同的老板昆兰和各方面的努力,经过一系列磨难之后,许大同一家终于在圣诞夜团圆了。

3.2面子理论在影片中的表现

3.2.1大同打丹尼斯为了给昆兰面子

当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保罗因为玩电玩而打架,又不肯道歉时,许大同就当着昆兰的面打了儿子一巴掌,后来他对昆兰说:“我打我的孩子是为了表示对你的尊重,是给你面子。”在中国人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是我生的,属于我,我打他,是我的事,你管不着。虽然许大同打孩子不是为了惩罚孩子的过错,而是给朋友“面子”。但在昆兰看来,打人是犯法的,无论打的是谁。我想美国人不解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面子理论,还有中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们认为打骂孩子是简单粗暴的,殊不知这一巴掌打在了儿子的身上,却疼在了父亲的心上。当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中国家长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先做出让步,或先责罚自己的孩子,这是最典型的中国人的教育方式,连丹尼斯的爷爷也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在中国人眼中,打骂孩子和教育孩子是许多情况下重合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正如许大同将丹尼斯的“版权归自己所有”。而美国人更尊重事实,更强调平等,更注重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认为打骂孩子和教育孩子完全是两回事,打骂孩子就是虐待儿童。

这点体现的也有美国的个人主义,作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人很重视个人自由的价值。即使在家庭中孩子也应受到作为一个个人所应受到的尊重和对待。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侵犯个人的某些不可剥夺的平等自由的权利。所以,昆兰很不理解大同打孩子的动作,更不同意他所谓的“我打孩子是给你面子”的理论。

3.2.2在法庭上昆兰驳了大同的面子

中国文化的人却认为自谦尊人和相互关切是人际交往中的指导原则,不仅重视自己的自尊心,还注意理解和照顾他人的自尊心,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重在相互关切,而不是个人自尊心的维护。在自己的面子与他人的面子发生冲突时,要本着责己严、责人宽的态度给予谦让,尽量照顾他人的面子;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和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在个人面子收到威胁时,必须千方百计地加以维护,在人际交往中力争处于控制地位。

儒家提倡的是“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所以,给别人“留几分薄面”就成了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且儒家思想提倡朋友间的共生共荣,即使朋友有错,也不当面揭短。适当给别人留面子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剂。在决定是否将许大同告上法庭的听证会上,许大同请了昆兰做自己的辩护律师,尽管昆兰一再强调自己是个知识产权律师,并要求许大同找一个对口的律师,但许大同坚持要请昆兰,因为昆兰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了解自己对儿子的爱,许大同极其信任他,并把领回儿子这件事拜托给了昆兰。而昆兰却出人意料地在听证会上证明许大同确实打过自己的儿子,这也就更加使儿童福利院认为许大同虐待儿童。因此,许大同愤然辞职,并说出了“道不同,不相与谋!”许大同认为昆兰出卖了自己,显然不够朋友。中国有句话叫“患难见真情”,为了朋友应该“两肋插刀”,然而,美国人在交友做事上的轻重次序是:法、理、情。也就是说,先讲法律,再是道理,最后才是情面,这与中国人朋友观的前后刚好相反。中国人认为自己不能丢了面子,更不能让别人尤其是朋友没面子。五千年儒家思想所传承的给面子的形式是礼,因为礼是敬的表现,敬则是礼的内在精神,礼节与尊敬,在维持与改善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上往往能产生非常神奇的效果。

4.结语

礼貌的文化特征差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面子理论是一种礼貌现象,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的因素,有助于加深交际双方之间的理解,创造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军.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的考察.[J].修辞学习.2004(3).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5] Mao L R. “Face” Revisited and Renewed.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1).

篇2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但要正确应用翻译技法,还要对文化差异有充分的了解,以此确保能够把文学内容进行正确的、全面的翻译。从文化视角去看,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相当大,如在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脉络、民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深入研究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以及处理策略,对提高文学翻译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基于此,本文拟从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的联系出发,分析文学翻译中造成文化差异的成因,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

文学翻译;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异化与归化

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多元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文化交际在各国的互相往来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受这种发展潮流的深刻影响,文化差异也被视为文学翻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二十一世纪,文学翻译已经不再被看成简单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即文学翻译演变成了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现代人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以及文化交融等多种术语来代替文学翻译。这就使得如何更为准确到位地处理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促使翻译出的文学作品更为完美成为了文学翻译领域中的重中之重。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的联系

文学翻译属于翻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信息传播形式。文学翻译就是将特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作品精神、风格与内容等再现于另外一种文化语境中的完整过程,即实现文化之间的“传真”或者“移植”。在多元化文化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文学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艺术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之间的转换与交流。从本质上讲,文化属于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体系丰富的系统性概念,甚至囊括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因具有显著的传承性特点而相对稳定。文化作为产生语言的土壤,使得任何语言的诞生与发展都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文化又成为了语言外在形态的具体表现。文学翻译彰显出的是跨文化之间的语言转换艺术,即在翻译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时,文学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文学翻译属于语言之间的转移,更是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是由于文化与文学翻译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简而言之,文化的需求与特质影响着文学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而翻译活动又反过来深刻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翻译主要是通过语言形式开展的,因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交流与相互影响也必然会在语言方面得到表现。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有着别具一格的特性。文学,既是文化不可分隔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字艺术,而在文学领域中又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与积累。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文学翻译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艺术的再创造活动,更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语言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文化形式,在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必须予以有条件的“移植”,而非机械的“挪动”。所以,文化差异就成为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加以考虑的语言背景,否则便会成为毫无生命的“文字符号搬动”。换而言之,文学翻译不是机械的物理性搬动,而是灵活的文化与思维移植。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但要处理语言之间的矛盾,还要兼顾文化的差异性,而对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是否到位,则直接关系着文学翻译的整体成效。这就要求翻译者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传达出原文的文化特色与民族形象,另一方面则要认真考虑目的语读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否接受,以此实现文学翻译为文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服务目的。从中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可割裂开来,只有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文学翻译。

二、文学翻译中造成文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1.地域因素。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与生存环境不同,使得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地域文化也不尽相同,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或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这一方面。比如,因地域因素造成中英文化的差异,其中在方位与相应物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中国,常常将“南”放置在各个朝向的前面,但英文中却常把“北”(north)放在前面;从中国古诗词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比较偏爱东风,如蓝茂的诗句“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但由于英国属于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因而英国人尤其钟爱西风。另外,因地域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一系列习惯用语方面,如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因而诸多习惯用语常常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如“粒粒皆辛苦”、“汗牛充栋”、“挥金如土”等,且直接描述农民劳动与生活的文学作品也相当多。这些作品与词汇所蕴含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在我国读者看来十分自然,但如果将其简单直接的翻译成英文,并不加任何备注或注释,则英国读者就很难正确理解这些作品或词汇所传达的含义或意蕴。

2.思维因素。人类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受到风俗习惯、知识结构以及个体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其能够折射出使用特定语言的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语言心理状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其中,思维模式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在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表现的十分明显,如东方人的思维更为倾向于模糊性与笼统性,西方人的思维则更倾向于精确性与科学性,在西方数字常用于实数,但汉语中所用数字的虚实经常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例如,如果将《红楼梦》中的“女大十八变”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文,虽然译作数字忠实于了原文,但却会让西方读者充满疑惑与不解,这是因为西方人会直接质疑人类“十八变”的具体阶段或科学依据。所以,思维因素是造成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3.历史因素。每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而任何一个民族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一定角度去分析,语言就是历史文化的记录或者活化石。民族历史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了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所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考虑不同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同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民族习惯十分必要。诸如,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典故都来源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而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则多来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与英美文学中一些著名的作品等。同时,因为历史因素使得一些国家或者民族的地名、人名或者特定事件等有着比较独特的含义,如英文中的“一败涂地(meetone'swaterloo)”,如果翻译者或者阅读者不了解词汇“waterloo”的含义与典故来源,就很难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4.宗教因素。宗教文化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是指由民族的宗教意识、信仰等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中国的宗教主要包括儒、道、佛这三种,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佛教信奉的“如来”、道教信奉的“三清”、儒学信奉的“孔子”、神话信奉的“神仙”等。同时,华夏儿女信仰女娲补天、开天辟地,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即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世间的所有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基督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西方社会经济、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英语中有诸多涉及到宗教活动的词汇,也都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在宗教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一些词语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词语运用环境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出现了很多改变,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临时抱佛脚”等习语,如果将其进行简单、直接的翻译,则很难达到传文达意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元文本信息的丢失或误解等。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宗教因素对提高翻译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三、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1.坚持动态平衡原则。要树立源语与目的语相互转换的标准,最大程度减少差异,就必须坚持文学翻译的动态平衡原则,即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动态平衡理论是由尤金.A.奈达提出,其指出翻译就是用最对等、自然与恰当的语言,从语义再到文体将源语信息进行再现的过程。翻译中的动态平衡原则主要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与文体对等这四个方面,且主张意义翻译高于形式翻译。具体而言,文学翻译者要想从文化差异视角实现动态平衡原则,则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创作出即符合源语语义又能彰显源语文化特性的优秀译作。由于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种语言与文化,所以文学翻译者只能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本文化,而不能完全将原本文化进行再现;二是当意义与文化无法同时兼顾时,则要求翻译者适当舍弃形式方面的对等,即通过在目的语中改变源语的形式实现再现源语文学作品语义与文化的根本目的;三是如果改变形式仍无法充分表达出源语的语义与文化,则可以运用“重新创造”的翻译技法来处理文化差异问题,进而使得源语与目的语意义方面的对等。其中,“重新创造”主要是指将源语的内部深层结构逐步转换为目的语的外部表层结构,简而言之就是用目的语中的词汇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与说明。

2.正确分析文学体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语内容,对此翻译者必须首先明确所翻译文本的文学体裁类别,并能够区分各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然后在翻译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文学体裁采用不同的文学翻译技巧。比如,在英语文学体裁通常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与科技应用文这几种,其中对小说、散文与诗歌而言,由于这一系列英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较多,都属于作者的独立创作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性与艺术性较为突出。翻译这一系列英语文学作品时,则必须要对其文化氛围、文化背景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是理解文章与确保翻译质量的必然需求。而对于英语科技应用文类的作品翻译,由于其涉及到的文化因素比较少、科技性较强,因而需要处理的文化差异问题相对较少,但必须对文中的专用术语与科技词汇进行准确翻译。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正确分析翻译作品的文学体裁,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学翻译,也才能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3.科学应用异化与归化策略。近年来,随着文化翻译或交际翻译的盛行,为更好处理文化翻译或交际翻译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逐渐诞生了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理论,为解决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异化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作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即翻译作品的风格与形式应该完全“移植”源语的特色,对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意象则很少予以关注,只需要让目的语读者直接接受与理解源语文化即可;归化翻译理论与异化翻译理论恰好相反,其是以目的语文化作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即要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的排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障碍,让目的语读者认可与接受译作。虽然异化与归化理论截然相反,但其并不相互矛盾,而是可以被翻译者同时使用,即通过对翻译因素的对比与分析,科学合理选用异化或归化翻译策略,这样反而能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学翻译是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沟通行为。文化属于一个涵盖范围十分广泛的复合型概念,因各国文化存着者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文学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优劣,直接关系到文学的翻译质量与翻译效果。新时代的社会文化不但发展速度快,而且发展方向也更为多元,因而必须从多个角度处理文化差异所面临的困境,进而创作出更为经典的文学翻译作品,以此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播。

参考文献:

[1]连颖.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2]杨明星,闫达.“政治等效”理论框架下外交语言的翻译策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3).

[3]李庆明,李元.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科普翻译过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2).

[4]杨丽.英美文学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处理——以陈廷良译本《乱世佳人》为例[J].作家杂志,2013(05).

篇3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新晨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4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 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 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 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 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 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 and Mattock (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 and 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 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 与 Distefano (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 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 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 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 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 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篇5

当前各国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主要体现在传媒文化产品的较量。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传媒产业强大与否决定了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与否。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在改革开放初期,硬实力比较受到重视。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文化、制度、传媒建设等为代表的软实力日益受到关注。现在是重视这一软实力建设的时候了。媒体这一“软力量”在发展中国家有一个有别于西方“第四种权力”之说的“协助社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媒体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效地协调社会力量,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更积极的是,它还可以激发社会有识之士参与社会决策、社会管理。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一个国家执政者的领导智慧与民族情怀,同时也是其长久治国的努力方向与持续意识形态影响力的保证。这于任何层面任何利益群体来说,都是一种有益的积极举措。随着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步伐的推进,以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必将在世界产生强大的影响,奠定其极为重要的地位。

当然,在传媒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极其复杂的难题与障碍。中国有句谚语叫做“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在这林林总总的困窘中,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在中国传媒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折扣,是传媒产品顺利走出与否的关键。我们把握住了文化差异这个“衣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传媒国际贸易与文化差异规避》的作者刘建华博士正是抓住了“文化差异”与“文化折扣”这两个关键词,开展了传媒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研究。作者站在中国作为文化产品输出国的立场,研究中国传媒产品为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最大化接受的问题。作为精神性产品,传媒产品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特性,在遵守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还受到非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对于中国传媒产品而言,在国际市场上,为消费者接受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媒产品社会客体的接受,第二阶段是传媒产品精神客体的接受。国际消费者对两个客体的接受都受到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地区经济总量、宏观经济政策,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人口统计特征、心理因素、文化差异因素等。其中,文化差异因素对传媒产品精神客体的接受极为关键,文化差异程度影响消费者对传媒产品精神客体的接受,决定东道国消费者对传媒产品的下一轮购买。

作者认为,尽管生产决定一切,但根据马克思的“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的论断,鉴于传媒文化产品的精神特殊性,消费应该是传媒生产流通研究的出发点。由此逻辑回溯,探讨不同环节如何规避文化差异的问题。本书运用马克思的社会生产总过程理论,分析在传媒生产的消费、交换、分配、生产环节,如何规避文化差异影响,实现传媒产品最大化接受。

作者在第一章重点梳理影响接受传媒产品的文化差异因素。首先,建构了国际传媒产品接受影响因素模型。其次,分析了文化差异影响传媒文化产品接受的机理,着重对发生机理与机理形态进行了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响传媒接受的文化差异维度体系,即语言、历史与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四个维度。

本书第二章重点剖析了传媒消费环节文化价值认可的问题。首先,对传媒消费的本质、消费需求、消费在传媒生产流通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研究。传媒消费的本质就是价值认可式的精神性消费,在自愿获得消费物的消费中,精神上得到满足。传媒消费需求类型分别是求异型传媒消费需求、求知型传媒消费需求、求友型传媒消费需求、求乐型传媒消费需求、求丑型传媒消费需求、求变型传媒消费需求等。传媒消费是传媒生产总过程的起点,有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在分析多元文化是民族国家合法性存在前提的基础上,论证了在国际传媒产品消费环节,规避文化差异的最佳选择是文化价值认可。最后,对实现文化价值认可的路径进行了构建,分别是文化间性、共通的文化意义空间、精神效用补偿等。

接着,作者在第三章重点研究了传媒交换环节文化差异淡化的问题。首先,对传媒交换的本质、渠道、交换在传媒生产流通中的地位进行了界定。传媒交换的本质是对传媒社会客体的接受,各国传媒产品的交换并不对等。交换渠道有全球网络渠道、东道国传媒公司渠道、跨国传媒公司渠道、旅游平台渠道等。交换环节决定传媒产品社会客体的价值报酬能否实现,是传媒精神客体为消费者接受的第一通道。其次,论证了传媒产品不可变更的前提下,文化差异淡化的选择问题。最后,提出了淡化文化差异的策略原则,分别是文化差异时滞效应、交换渠道数字化、期望产品导向化、延伸产品结构化。

紧接着,作者在第四章重点探讨了传媒分配环节文化差异连结的问题。首先,探讨了传媒分配的本质、方式以及分配在传媒生产流通中的地位。传媒分配的本质是指其与实体行业是关联的,否则就是无效的分配。传媒主要是按资本、创意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传媒分配不仅决定了交换与消费的实现,也决定了生产的实现与否。其次,在分析了国内传媒分配、国际传媒分配的基础上,论证了分配环节为什么选择文化差异连结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实现文化差异连结的战略,分别是文化强国战略、文化价值认可战略与文化共融战略。

最后,作者在第五章重点分析了传媒生产环节文化差异减少的问题。首先,讨论了传媒生产的本质、过程以及生产在传媒生产流通中的地位。指出,传媒生产的本质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理解,传媒生产也要经历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分为创意与复制两个阶段,传媒生产不能仅仅理解为决定一切的起点,而应该是与传媒消费相互连结、互为倚仗。其次,在分析传媒生产的意义呈现、自由创新的基础上,论证生产环节文化差异减少的可控性。最后,对文化差异减少的产制模式进行了介绍,分别是“ABC”产制模式、“混搭”产制模式、“纯通适文化”产制模式。

刘建华博士在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伊始,我就与他就传媒“走出去”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折扣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并建议他就此问题进行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争取攻占传媒经济学术研究的高地。他不负我所望,三年中,勤奋努力,一直关注并研究该问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交出了这份研究成果。他以马克思社会生产总过程理论为研究框架,对如何规避文化差异影响,实现传媒产品国际消费者最大化接受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本书选题紧扣学科前沿,具有相当的理论开创性和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本书全面勾勒出影响国际传媒产品接受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为实践者和研究者继续推进该领域研究提供了较全面的分析框架。本书文字流畅,逻辑清晰,分析论证严谨。值得指出的是,本书对于文化差异淡化的交换、连结的分配和文化差异减少的生产,都是具有创新性意义的研究,表现了作者驾驭重大课题的学术能力。相信,刘建华博士的这本书不仅对于中国传媒文化产业理论界,而且对实践操作者,都具有开拓性的学术借鉴意义与应用指导价值。

篇6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

在国际商务背景下,商务英语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共通语言,发挥着英语的社会功能,随着国际商务内容的丰富,使得商务英语翻译呈现出多样性、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表达方式,而且还需要注意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传递。因此,在商务英语中,一定要重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中,必须找到两国文化的切合点,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使得翻译后的语意更为合理,能够符合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习惯,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的交流品质。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在历史上,东西方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历史积累,已经隐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急剧增加,使得商务英语逐渐成为两国交流的共通语言,通过商务英语翻译,能够有效的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同时对两国的关系和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东西方国家在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商务英语的翻译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导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描述的,思维产生的结果也将通过语言进行表达。从思维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汉语的思维表达主要呈现螺旋形思维模式,在交流的过程中,通常将要表达的内容通过铺垫、融合,使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后进行表述,给人一种完美的语境。而西方的思维主要为直线型思维模式,在思维的表达中,通常按照事情重要性进行排列,首先表述最紧要的事情,这和汉语的表达恰恰相反。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准确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对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上的差异

在西方,是国家重要的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模式、处事方式、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因此,已成成为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对英语的翻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例如英语中的大部分词汇、短语均来自记载的典故与民间故事,同时,还有许多格言以及俗语都摘自宗教书籍《圣经》,在汉语文化中,人们的信仰主要以佛教为主,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时,许多格言、谚语也出自佛教。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商务英语的翻译前,必须对东西方的文化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三)文化表达上的差异

在文化的表达上,西方人表达情感时,通常比较直接、自信。而在中国,人们对情感的表达通常比较含蓄和委婉,在一些商务英语的交流过程中,也比较喜欢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因此,在东西方文化的表达上,通常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一份合同的拟定中,中国人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会在合同中添加双方互利的原则条款,这在西方文化中,他们认为这是多余的,因为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那么合同必然具有相关的法律效应。同时,东西方的文化表达在数字、颜色、动物象征的认知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1)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数字的表达涵意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西方,人们对数字“3、13以及黑色星期五”非常反感,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数字,同时喜欢数字7,他们把数字7象征为积极、吉利、通常在投掷中以7代表获胜,在一些商标中出现7-Eleven连锁店、7-Up以及七喜等。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数字7没有特别的意义,然而,中国文化将数字9作为吉祥数字,一般将9代表长长久久,例如999药业、古代皇帝以九为吉祥数字,代表长治久安。(2)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颜色的表达涵意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汉语中将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希望等,西方文化中将red作为贬义词使用,象征残暴、血腥以及灾祸等。对于绿色,中国人讲很快联想到“宁静、和平”等涵义,但在西方文化中,绿色(green)将代表“嫉妒”,同时还表示“新手”的意思。例如:表示迈克是一个对工作缺乏经验的人。(3)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动物的象征涵意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汉语中,通常以孔雀(peacock)代表幸运、吉祥,因此在中国,一些商家多以孔雀等词作为商标,认为孔雀能够给生意带来幸运。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孔雀一词带有贬义,通常以表示洋洋得意、自满骄傲的人。同时,在中国的词汇中,通常会出现关门打狗、狗仗人势、良心狗肺等贬义的词汇。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以狗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将狗作为一种神圣的动物。在英语中,通常会出现aluckydog,被翻译为幸运儿。因此,东西方文化在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东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并逐步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同一事物的表达出现两种不同的含义,例如,原意为“快乐的像一只小鸟”但被翻译为“快乐的像一只母牛”,这就与愿意的表达相差甚远。因此,在商务英语的额翻译中,如果对词汇的语意表达不合理,将会出现较多的尴尬现象[4]。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一)商标的翻译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因素较多,因此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针对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中根据语境对词义进行分析,例如一些商标的翻译,在我国非常畅销的闹钟ColdenCock,中文意思为雄鸡,有雄鸡报晓的寓意,比喻闹钟会像雄鸡一样响亮报时,但在西方,让消费者产生厌倦之意,究其原因,不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在西方文化中,cock一词属于下流语,被人们所忌讳。一般正式的英语中,都将避用该词。之后,将ColdenCock改成ColdenRooster,翻译为“金鸡奖”,最总在西方国家赢得最佳销量。

(二)广告语的翻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些广告语的翻译也具有文化色彩,因此,翻译的难度相当大。翻译者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因素,还要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使得广告语具有渲染力和说服力。例如,是斯沃奇手表的广告语,它在翻译中被译为“天长地久”。让人有购买的欲望,达到了广告的目的。同时飘柔广告语Startahead,在英语中被翻译为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这些广告语经过翻译之后具有较强的语言力量,使得广告更富有感染力。

(三)品名的翻译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事物的认识上有明显体现,而且在人们对事物的命名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清凉油用essentialbalm表示,而不是用coolingoilorqinJiangoil表示,在西方文化中,馄饨、饺子、汤圆等都被翻译为dumplings一词,同时,汉语中红糖在西方的英语中被译为brownsugar,在中国人看来,红糖被翻译成棕糖,有点不可思议。但在红糖经过谁的熔合,成为糖水时所呈现棕色。在英语中将按照糖本身的颜色来命名,就有了红与棕之分。因此,在翻译相关品名过程中,一定要细心,避免翻译出错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的对策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底蕴,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重视文化差异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国家的文化差异,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商务英语所要表达的真正涵意。此时,在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表达,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能够与当地文化想接近,并且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以下对策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的影响。

(一)掌握不同文化相互转换的翻译技巧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关联。对文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了解,更多的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与风土人情,熟知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在翻译中要尽可能避免中国式表达,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联系要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存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进行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

(二)熟练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其次要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次能够有效的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取得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信息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在翻译时,对语意的翻译要根据信息的内容所定,使得翻译更符合交际的目的,翻译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译法,就是按照文章句子意思直接翻译,这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但是,在直译过程中,要把握文化内涵,并采用合理表达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只有结合目标条件,适当的运用不同方法和技巧进行翻译,才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同时,商务英语在语言风格和语言特点上决定了上虞英语的特殊性,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采用一般的翻译方法将很难实施,因此,需要翻译者在翻译的中,对照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断进行剖析,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运用熟练地翻译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

四、结语

目前,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就必须重视培养翻译者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渐消除翻译者的传统翻译思想,使其能够重视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的影响,并不断地学习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积累大量的了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在语言转换中提取文化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并准确地将信息进行传播。其次,翻译者要对翻译的内容深入的理解,并将分析中西方文化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审视和思考翻译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务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自如的转换,使得翻译的作品更加准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使得翻译工作量越来越大,因此,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中,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差异理解非常重要,它能够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将商务交往中的失误将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云.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4,11.

[2]赵志慧.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5,05.

[3]李慧琼.试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文化差异的应用和解决对策[J].校园英语,2015,01.

[4]陈杰.简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4,03.

篇7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沟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在跨文化条件下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有效地实现跨文化沟通。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机制

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根据对对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完全陌生;有一定了解,但过于简化或不准确;比较全面的理解。在这三种情况下,文化差异可能影响沟通的方式是不同的,分别表现为文化迁移、文化定势和逆文化迁移。

1.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指跨文化沟通中,人们下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发生文化迁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迁移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文化迁移也可能是有意识的,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中心主义。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取向的差异是消除文化迁移的必要前提。

2.文化定势

定势也称作定型,指的是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文化定势可能是由于过度泛化而导致,即断言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具有整个群体的文化特征。也可能是由于忽视文化具有动态性和变迁性而引起。由于人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建立某种文化定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程度的文化定势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3.逆文化迁移

文化差异从沟通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对符号编码或解码规则的不一致。静态地来看,在一次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如果双方对对方的文化都一无所知,显然会出现以己度人的情况,“误把他乡做故乡”,发生文化迁移,但是如果双方都对对方的文化很了解,并在假定对方编码或解码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去适应对方,编码和解码规则不一致问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这与文化迁移很相似,但是却以反向的形式出现,因此称之为逆文化迁移。

在实际的管理沟通中,上面几种问题常常会同时出现。比如,在具体实施跨文化管理之前,管理人员通常会接受相应的异文化培训。经过这种文化培训,他们对异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种在培训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所认为的该文化,即期待文化。由于这种了解通常是比较简括的,因而在沟通中就可能出现文化定势;同样这种了解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而在差异意识的空白处,管理人员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受到原文化的影响,产生文化迁移;随着管理人员与员工互相了解的深入,出于真诚沟通的愿望,他们很可能会互相体恤,但是如果不能就彼此的参与结构达成一致,那么就可能出现逆文化迁移的状况。

二、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有效方法

1.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相关的企业管理者就必须端正态度,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寻求发展。积极心态在于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但又不侵犯对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内部上下级的沟通与协作,减少由于文化冲突而带来的组织关系的失谐。发生跨文化误解时,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想想自己和对方的文化差别,这样,才能防止错误或急躁的举动;同时还能因此抛却自身的无力感,重新树立成功的信心。

2.进行跨文化培训

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鱼总是在水里生活,但是常常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同样,文化是隐含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确切地意识到他们的民族文化是如何塑造他们的。因此,企业跨国经营,要减少跨文化带来的矛盾和冲突,除了采用和当地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外,还要尽量去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培训,在这些方面对管理层和内部员工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文化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处理跨文化冲突的技巧、地区环境模拟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3.完善组织架构的设计

为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可以在企业组织机构里专门增设跨文化管理中心,设置专人专门负责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消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观念、心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偏见;加强文化的整合管理工作,促进员工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4.解决多元化团队本国化问题

有些企业认为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在一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相互学习。其实不然,多项研究表明,跨文化团队里,在有压力的情况下,队员会更趋于本国化,如中国队员会变成更加中国人,美国人更加美国人,管理不好,团队的绩效会变得一塌糊涂。建立高效跨国团队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根据跨文化团队建设的经验,一些具体的作法可以参考:在任务前,让跨文化团队一起来做准备工作;设立共同的目标和远景;每个队员对任务都应有参与感并对结果有共同责任;对任务的组织结构和每人的角色都要很清晰和清楚。

应该注意的是,单独了解各种文化差异,并不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帮助。只有在了解不同文化差异背景的前提下,一方面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沟通过程中保持问题意识,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不断地化解差异,才会不断推动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跨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差异。

    一、前 言。

    经济全球化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20世纪 90 年代得到公认,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致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发展的产物和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它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最活跃的推动者,它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金融、生产、贸易和投资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深化; 然而也有许多跨国公司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发展,究其重要原因,文化差异是其主要因素。《电子世界》杂志曾在 20 世纪90 年代初全球范围内以“什么是全球市场做生意的最大障碍”为题,以语言、时差、法律法规、交货、信息、价格竞争、外汇、文化差异等八个项目的调查表明,文化差异被列为第一位。由此可见,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地跨文化管理成为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点。跨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从事有关人的工作,而人又是所有企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如何做好人的工作同时也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 因此跨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不论跨国公司面临文化差异大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合理的调配且保存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进行恰当的控制、协调和诱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企业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 这些既是跨文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成为跨国公司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跨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背景,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跨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1. 跨文化的内涵。

    跨文化,它的内涵和外延正在扩大,已逐渐渗入到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全面铺开而持续并广泛地受关注。我们可以将跨文化( cross - culture) 设定为一种“凸显文化差异的过程,是不同行为规范、价值观、隐含信息和基本假设交融碰撞的动态过程”。跨文化的基本前提是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公司层面和个体层面三个层次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产生跨文化现象的关键原因。从霍夫斯泰德最早采用“文化维度”对文化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开始,众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视野开展了研究; 从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差异对人的行为乃至组织管理活动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在 1954 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这部经典着作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cker)首次在管理学领域阐释了人力资源概念的含义:人力资源———完整的人———是所有可用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有用处、最为多产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 是在组织中设计并运用正式的系统以确保有效益和高效益地使用人才去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最终达成企业目标。跨国公司所从事的任何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没有文化背景的衬托,开展任何企业管理活动都是不可想象的和不复存在的。

    三、跨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跨文化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是全系统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

    1. 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影响。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的企业任务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战略过程、需求预测及方法、供给预测及方法、人员流动、培训开发、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薪酬等,文化差异从不同层面影响着这些内容,所以我们要总体上重视跨文化因素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影响。

    2. 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霍夫斯泰德的五大维度理论研究表明,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影响是必然的,涉及“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

    等维度,这就决定了企业采用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制等组织结构中的哪一种。比如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里,等级比较明显,人们比较倾向于适应层级比较陡峭的组织结构如直线制; 相反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里,注重平等,人们更喜欢职能制等比较扁平的组织结构。

    3. 对企业招聘、选拔和录用的影响。

    企业选人和用人涉及确定招聘需求、选择招聘来源、制定招聘计划、招聘方式方法、选拔录用、面试等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跨文化对以上因素影响也是不同的。在集体主义和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里,招聘的来源可能比较倾向于招聘者熟悉的院校或者群体,这个群体在企业里表现出色或一般都可能成为招聘者选拔人才的标准,注重招聘对象的经验、资历,跳槽过于频繁者可能不被选中; 然而在个人主义和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里,是不是千里马和其他因素没有太多关联,只有“使用”后才知道,关注应聘者的个人能力,频繁跳槽者可能被视为个性十足的象征,能力得不到施展,敢于冒险,流动性比较大。

    4. 对企业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这是企业育人的环节,涉及培训方式、培训媒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项目、培训效果评估、职业生涯发展等内容。根据霍氏理论,这涉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导向”和“长期与短期导向”等因素。在集体主义、男性化导向和长期导向的文化背景下,员工对培训的内容和职业发展可能都是被动的,服从企业的安排,抛开个人爱好兴趣; 员工希望培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获得升迁和收入提高; 企业根据企业长远目标对员工进行培训,为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期待他们能够服从企业管理,培养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流动率。在个人主义、女性化导向和短期导向的文化环境下,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可能因人而异,着重发挥个人的特殊才能,培养他们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鼓励员工关心他人,重视周围的和谐人际关系; 企业希望通过培训员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挖掘他们的潜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5. 对企业员工激励的影响。

    这是留人环节之一,涉及员工激励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和技巧等内容。跨文化对企业激励的影响,不外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和“男性化与女性化导向”几个维度。在集体主义、高不确定性规避和男性化导向的文化里,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注重个体与集体的关联,强调有了“大家”的利益才有“小家”的利益,着重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方法; 注重采取年资、晋升等作为激励内容; 着重升迁、加薪和地位等激励方式,强化“坚强”的价值观念。在个人主义、低不确定性规避和女性化导向的文化氛围里,员工激励往往以个人的成绩和工作能力为参照物;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正是这种个人主义文化在激励中的体现,所以这类企业采取的激励方式应以个人的尊严获得和自我价值实现等作为激励的主要内容。企业鼓励人员创新,要敢于冒险和承担责任; 注重员工“温柔”的价值观念如人际关系、生活质量等作为激励对象。

    6. 对企业绩效和薪酬福利的影响。

    这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涉及绩效考核、员工薪酬体系、员工福利、社会保险等内容。跨文化对它们的影响可以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和“长期与短期导向”几个维度了解。

    在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大和长期导向倾向的文化里,企业比较倾向于对整个团队进行绩效考核,团队成员的绩效及薪酬福利往往和团队的考核成绩相匹配; 考核员工的方式比较笼统和传统,以上级对下级考评为主; 考核成绩高低,也是员工薪酬福利发放的标准,从而增加员工的忠诚度,也是员工特别重视的方面。另外在个人主义、权力距离小和短期导向的文化里,企业针对员工个人的业绩、工作能力等进行绩效考核,所在的群体绩效不佳可能也不会影响到个人的绩效成绩; 参加考评者不一定就是其上级,可能包括客户、供应商、下级、公众等,最早由被誉为“美国力量象征”的典范企业英特尔首先提出并加以实施的360 度反馈( 360°Feedback,又称“360 度绩效考核法”或“全方位考核法”) 正是这种权力距离小的文化在绩效考核的体现,所以这类企业的考核参与者也是很多的; 考核后的结果可能以尽快实行免费国内外旅行、带薪休假制度、丰厚的奖金等来激励员工。

    四、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对于从事跨国经营发展的企业来说,克服跨文化的短板,化解文化冲突,提升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采取恰当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寻求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只有这样,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才能实现。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表现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在与中西方实际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差异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障碍,急需予以治理和应对。因此,必须要基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站在科学合理的角度和立场,汲取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优势之处,改正不足之处;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从而更好地加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就是特指基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借助于一种通用语言进行的交往行为。其实质和内涵在于加强整合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旨在不断加强交际双方之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

二、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形式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具体包括:中西方交际原则、交际时间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形式等等方面的内容。

(一)交际原则和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群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较强的对比性。1.中国人交际行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亲源的关系,归属感较强,体现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特征。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家、国、天下的利益;关注群体关系的和谐性与利益性;个体利益包含在整体利益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等等方面。交际行为侧重于情感原则,属于情感型关系模式。2.西方人交际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极力维护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相互竞争、公私分明;在实际交往中,尊重个人隐私,对于像婚姻、年龄以及收入情况等等相关问题一概不在公共场所提及,甚至不能未经当事人允许就私自碰触他人的东西。因此,西方在交际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逻辑性。

(二)交际时间取向方面的差异分析

交际时间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西方在交际原则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来看,对于时间观念来说,也有较大的区别性差异。1.中国在时间观念上,属于“圆模式”。由于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注重过程的整体思维模式。西方则属于“直线式模式”,注重时间的起始部分。2.从时间取向来分析,中国强调以过去为主,过于追朔事情的根源,而且强调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人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评价人物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也存在着较不完善的部分,主要表现在过于守旧、不思进取,缺乏时间紧迫感等等。西方文化的时间观着重于未来,眼光比较前卫、发展,时间观念非常强,并不强调一定要遵守传统习惯。在词汇的理解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针对“老”一字,中国对其理解为智慧和高尚的象征,西方则代表着年龄的增大,体力消耗。

三、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具体措施、策略

通过上述中西方在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无论是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还是宗教礼仪和文化习俗上,表现各有不同,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就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而不断缩小中西方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提高双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一)增强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格外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重视程度。例如:在交流模式中,西方人通常会使用眼神来传递相应的信息,被定义为“眼神交流法”;中国则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通常很少甚至不会长时间用目光来直视对方。因此,中西方非语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要不断探索和发现二者在交际方式中非语言的影响因素,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

(二)加大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想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口语能力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要加强对语言语法知识和语言发展历史等等非语言交际能力了解和掌握,不断加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上,中西方在其社会文化差异性表现非常明显,在积极全球化大范围的影响之下,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任重而道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要不断理解、宽容和接纳。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结合自身地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传播,从而促进双方在国际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中西方时间取向差异对比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81-384.

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76-02

一、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特点

在合资企业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更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其中分为几个特点。

(一)复杂性

跨文化管理在以往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文化维度,扩大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把管理的复杂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除了个人人格和组织人格以外,还需考虑民族人格(国家人格)。

(二)特殊性

管理是围绕各项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展开的,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许多方面,而跨文化管理主要研究国际企业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的管理。

(三)共同性

跨文化不能按照某一个国家的管理文化进行管理,它是一种最大限度追求人类共同性的管理,或者说尽量按照国际惯例形式的管理。

(四)协商性

跨文化管理在没有国际惯例参照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协商的方式,用“”的原则解决管理中的冲突,任何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方。

二、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华晨宝马”为例

(一)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忽视文化差异。在文化差异中,冲突和和管理上的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员工对企业管理方式的重视度和满意度不够理想,因此如何利用文化差异来进行对员工的管理,或减少文化差异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文化冲突是跨文化合资企业管理必需要企业管理者所考虑的问题,这就对管理者能否全面地掌握员工的文化差异是个不小的难题。对于企业里文化差异的员工,管理者能否甄别出员工文化差异的能力,进而赋予相同的管理,才会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指引员工发挥其优势。

2.跨文化管理方法欠缺。在笔者的调查中,一些员工认为他们所接触的高层管理者缺乏跨文化管理的技巧,对跨文化理解与沟通不到位。企业虽然通过选拔管理能力优秀员工、设立独立特殊的部门,或当上高级经理等方式对员工进行计划性的管理,由于管理者对员工的文化差异不够了解,对跨文化管理方法的认识之缺乏,导致员工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方法的认同感与重视度比较低,甚至比较反感。

3.跨文化沟通存在障碍。沟通是一个过程,由传达者发出指令,通过一些介质传达到接收对象,由接收对象接收、领悟、理解,并且有效地回馈给对方,这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沟通链条。这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丢失或失效,就会导致这次沟通失败。如下图所示。

跨文化沟通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者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发送和接受信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事物的基本假设不同,进而影响个体的感知、态度、情绪的表达方式,并最终影响行为。

4.组织团队困难。在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组织不同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员工一起合作、工作,成为组织团队的一大难题。跨国企业的发展和无边界组织不断的扩张等,这种特殊存在的实体所形成的文化差异,会让企业对员工工作安排、管理调度、组织团队、布置设计等方面造成很多种原因和矛盾,对于要如何处理团队成员间的冲突,将成为合资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二)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者忽视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第一,忽视文化差异。BMW(中国)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以BMW德国总公司为中心主义战略,实现标准化、统一化,同时也维持BMW德国总公司占统治地位,它忽视文化的差异性,对公司进行文化的整合。第二,员工和公司尚未达成共同目标、缺乏信任以及合作程度不高。BMW(中国)公司虽然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但基本上沿用BMW德国总公司的管理模式,在许多制度和管理上不符合中国的情况。德方经理与管理人员要求中方经理与管理人员和员工按照德国的管理模式行事和工作的作法往往事倍功半。BMW德国总公司企业整体制度文化无法扎根与落实在中方经理和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中,形成了管理者文化、员工文化以及企业整体文化相互不关联的情况。

2.跨文化管理方法欠缺原因分析。跨文化的管理理念比较薄弱。跨文化管理是文化差异管理理念的一种,自这种理念产生至今,目前真正把跨文化管理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并且取得切实有效的合资企业寥寥无几。而跨文化管理的理念从整个企业的管理都很少被展现出来。据笔者调查得知,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企业跨文化管理方面的报告、书籍与文献,但并没有引起企业对跨文化管理的足够重视,管理者在应对文化差异所带来问题的处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所谓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

3.跨文化沟通存在障碍原因分析。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事都希望交流,却不知如何跨越文化障碍进行沟通。其发生的后果是:因没有沟通过程出错,没有达到完全的沟通顺序,导致沟通失败,造成怀疑与猜测。而不能正确对待理解文化之间所发生的冲突,这种相互猜想和怀疑的态度是非理性的,会导致员工之间非理性的不理解和不愉快,从而会导致员工之间矛盾激化。

4.组织困难原因分析。没有体现出文化差异的特色。组织在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系统中举足轻重,企业的管理结构组织是指企业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是保证企业高效率完成工作目标的基本,也是企业工作宏观战略理念的载体,又是企业在管理工作中的动力和基础理论依据。企业理念与多元化决定了合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合资企业的工作结构组织只有符合该企业存在的反映该企业发展的特定条件与特色,才会达到最高限度地发挥效能。在跨国合资企业文化背景下培养出国际化高素质、高效率复合型人才。

三、针对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管理者要重视文化差异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前,让团队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建立起信任;共同设立远景与目标,要求大家有决心和信心实现工作目标;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对工作任务都有责任感与参与感,并对其结果负有共同担当和责任感;明确工作任务中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和组织结构。将各文化均匀化,正视文化中存在的差异,保持一致性。共同建立起一个合资文化体系。

(二)提高高级管理层和管理者的素质

管理者除了具有全面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外,还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思想敏捷、灵活,具有灵活多变的手法,不墨守成规;有尊重他人、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员工的平等态度,并且能够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意见,敢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一起工作与相处,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文化差异敏感性。

(三)保证沟通顺畅

工作中沟通过程环节不能出问题,沟通原理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则这次沟通失败。所以要加深对德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可采用语言培训、培训学习、讨论、开研讨会和培训演练等方式让员工了解不熟悉的文化领域,加强对不熟悉文化的了解、跨文化之间的沟通,以及发生问题和冲突后的处理对策等。派中国的员工到BMW德国总公司出差或工作,体验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事进行相处、交流和工作,员工可通过出差工作等方式,增加认识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的技巧。同时重要的是要加强语言学习,多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强化语言,这样不仅提升了员工的业绩和整体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也会体现出公司对员工的栽培与重视,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对公司员工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鼓励。

(四)组织强大的团队

首先,选用管理人员本土化。虽然BMW德国总公司派选合适的员工来中国做管理层,但还要聘请有能力的中国人才来胜任工作,因为中国人才更加熟知中国的市场、特色、文化、及消费习惯与观念。其次,人才选择本土化。BMW(中国)公司从网络和招聘会上进行的招聘,大部分都是沈阳的员工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应选拔具有技术知识全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型人才。

(五)文化创新,创造整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