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措施
1. 前言
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想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那么首先就必须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从一年级开始,小学数学教学就承担起了提高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始终贯彻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其他阶段的教学还是小学数学教学,都是提升以及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并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2.2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通常情况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门类多,显得杂乱无章,这就迫切的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把自身所学到的知识都能够罗列成一个简单、有序的系统,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则能够锻炼以及形成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开始逐渐的向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过渡,这种过渡,是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质变过程。在学生的这个质变过程当中,学生需要运用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来把自己所直观看到的事物提升到一个感性认识的阶段,然后再进行相应的逻辑思维的思考。所以,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3.1科学的运用教学用具。逻辑思维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在当今的小学教学当中,学生是比较难于接受抽象思维培养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利用一些教学用具来辅助教学,以便于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析逻辑思维方面的形体以及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能够自己准备这方面的道具,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2重视学生的语言逻辑性。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讲”,学生通过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经过大脑组织、加工、提炼、表达出来,能够有效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的良好体现。试想,如果学生仅仅只会做,但是却无法将学到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逻辑表达给别人,那么可以说这种学生的能力和那些又会做又会说的学生的能力相比,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也是和我国的教育方向相违背的,这是典型的“书呆子”,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不需要这样的“书呆子”。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勇敢的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多说多讲,通过学生语言组织和提炼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
3.3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不断的促进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数学教师应当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独立思考氛围,还应当让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叙述出来,并且说明自己的切实理由,进而提高思维的逻辑性。由此看来,如果想全面的提高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必须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并且能够独立思考。学生在进行有条理、独立思考的时候,首先应当明确基本的数学概念,然后做到推理合乎逻辑、条理清晰,不但要有比较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当有深层次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入的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科学训练,这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学生进行有根据、独立的思考需要借助于数学教师科学以及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在训练和培养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应当选择与学生相适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将语言、思维和操作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数学教师还应该明白,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经过时间的不断积淀,教师不能够过于心急和迫切,因为短时间之内成效是不可能过于显著的,但是,只要坚持科学和持久的训练,便能够逐渐的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起来,最终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是一门有着较强逻辑性的系统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应当将眼光放长远,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任务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当中逐步的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小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的承担起这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使命,义不容辞的为培养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逻辑能力强以及思维敏捷的优秀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郭先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准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概括、分析得出关于该事物的准确结论的能力[1]。当前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解题思路受到局限,不能够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理性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其他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水平的提高,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受自身条件限制,难以对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深入了解,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缺乏响应的思路,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数学学科内容复杂,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从学习内容上来说,缺乏系统性,无法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牢牢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迅速得到答案,并且举一反三,运用多种方法和思路来解决。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实现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要求[2]。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将会极大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发,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自主思维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新课标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运用科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造成学习信心上的挫折;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枯燥无趣,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对即将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学生数学的思维兴趣。例如在研究长方形的性质时,通过引导学生通过作图的方式,连接长方形的对角线。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直接三角形。这时候教师通过归纳总结之前学过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难推出长方形的性质,即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长方形的对边平行切相等;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样通过已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从而得出答案。另外,在讲解答案时,教师要在答案正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解题思路。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视问题设置,引入多种方法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上的问题设置,问题设置的合理,学生才会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入逻辑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常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归纳演绎法、比较对照法、抽象概括法、综合分析法等。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归纳演绎法推理出来。将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相等,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和对边分别相等的性质。另外一些运算规律如四则运算,也可以用这些逻辑方法推理出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针对性的设置问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詹志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用),2010,(12):60.
篇3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孩子思维能力锻炼的黄金期,希望能帮到你。
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在开始学习并运用思维来思考东西。
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因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如果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所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0~3岁:动作思维为主在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往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
首先,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这个阶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经能够从1数到10了,甚至能数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着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其次,学习分类法。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这时父母们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物体进行归类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动手把同一类物体摆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重新归类,引导孩子动手操作。
再次,让孩子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列。如家长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当然,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许多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也同样有许多内容可以有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如让孩子掌握左右、前后、里外等的空间概念。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发现,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一定可以在生活中逐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4岁: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们已经能摆脱具体事物或行动的束缚,能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个时期的动作思维仍然占很大的部分,但是形象思维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孩子的思维活动已经可以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了。
在这个时期,如孩子数1~10的数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要依托或借助一些具体的物体(如10个珠珠等)才能完成,但是只要父母注意引导,就可以逐步地过渡到用眼睛“默数”的程度。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简单转化。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简单的看图说话的能力。在认数1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在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依此类推,逐步提高难度。在加法的学习中,通过展示图形,使孩子说出2句或者3句话等等,通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加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使思维的眼睛,孩子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所以,观察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动手的能力的培养。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但是思维仍然离不开动作和表象,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萌发。
其实,培养这个时期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许多的方法,父母要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4~6岁的孩子思维已经能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发生了各种变化。首先,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于事物关系的理解;其次,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譬如当你用语言向孩子描述事物时,一般情况下他都会理解。
第三,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上,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早期的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他只能简单的分辨出所谓的“好人、坏人”,这时他已经能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另外,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已经能够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往全面的深度去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在不断地加深。
其实,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 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逻辑思维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可以多加利用。所以,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孩子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而有的孩子还处在自己思考的过程时,有些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
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家长的习惯,而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不可能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和途径,启发孩子了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自豪和成就感,他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从而产生新的动力。
2.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
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所以,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家长同时也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方法,以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较快提高。这些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当然父母不能只是用泛泛而谈、过于理论的方法来指导孩子,应该在具体的生活情景或者例子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孩子讲解和引导才行。
3.丰富孩子的知识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也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等,使逻辑思维灵活而敏捷。以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例,他之所以能发现和创建元素周期表,这是不仅仅是因为他深通化学知识,而且他还对物理、气象等科学领域都有涉猎,从而才能科学地制定出在人类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元素周期表。
同样,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动画书、卡片、通俗易懂的故事书,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些动脑筋的故事书籍,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样就能提高活跃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进行积极的逻辑思维的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充分理解,这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孩子不理解的东西,是很难去进行积极的思考的。所以,有目的的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也是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见多识广,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开展起来。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孩子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到其兴趣的支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断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来源之一,只有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孩子,才会引发其对于更多的事物思考。
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思维活动时,应该一方面根据孩子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另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于事物的兴趣。
5.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思维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接着便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会积极活动,从而有效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年幼的孩子总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遇到家长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榜样,引导孩子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这也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经常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或者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对客观事物进行提问和思考,尤其是当孩子凭自己的经验作出了判断,并发表意见的时候。这样能使孩子对客观事物的浓厚兴趣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极大地刺激孩子的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6.利用想象打开思路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能为逻辑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因此,要善于对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想象来打开思路。物理大师牛顿在苹果从树上掉下现象中引发出想象,最终研究出万有引力律。某物理学家在评价爱因斯坦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要孩子发挥想象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随时随地的启发,生活中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善于抓住时机,就一定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当看到小汽车圆圆的轮子时,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圆的轮子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家长提出任何具有想象意义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也可能大大出乎家长们的预料,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嘲笑孩子的创意,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其实,以上各种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只要经常使用,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利用各种时机,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4
1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1.1思维具有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特点表现在思维的主体能够根据思维对象的变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原来的思维方式,使新思维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来说,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数学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根据题型的不同,转化解题方法,转变解题思路,从而找到更适合的解题方法。
1.2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主要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能够引发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的训练。
1.3思维具有敏捷性。小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一个事物的重要信息,从而确定思路,针对问题可可以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回答。数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敏捷性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要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敏捷性,需要教师能够从旁提点,采取良好的方式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举例说明:在重量单位的教学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该认识和掌握千克、克以及吨这三个重量单位,并可以熟练的应用这些数量单位,即可以对三个单位进行灵活换算。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拿一些物品摆放在桌上,并利用小天平进行重量的称取,分别让学生对1千克、1克的物品进行手感的尝试,然后要求学生说一说感受,并同时将千克、克的概念讲述给小学生,使学生不仅对重量单位有一个思想上的认识,同时也有一个切身的体验,然后教师再提供各种不同的物品,要求学生进行单位的添加,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锻炼小学生对于重量单位的认识能力,在面对一个物品的时候,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其所应该应用的重量单位,使得小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2常用的逻辑思维培养方法
2.1比较与分析法。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很强,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都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形成的,而有些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表面上看很相似,实则有很大的区别,学习要区分开来才能掌握知识,这就需要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概念进行比较与分类,比如质数与互质数。
2.2分析与综合法。分析方法是指将所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组别划分的一种研究方法。即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进行分组分析,从而可以在根本上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综合方法就是指将已经有一个初步认识的研究对象再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衍生出其他的内容,针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含义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的应用一些小学生实际生活中可接触到的事物进行举例说明。可以将火锅配料成分的配比作为具体实例。在配料中,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由这一组数据来分析火锅配料又辣又麻的原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来对这些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意义进行解读,并让学生对分母100所代表的意义进行分析。这一道题目,主要需要抓住的重点就是百分比的含义,在这题中,可以将火锅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而辣椒占据了45份,花椒占据了38份,而其他成分则占据了17份,辣椒以及花椒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配料的口感不仅辣而且麻。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先采用了分析法,又采用了综合法,使小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了解百分数的含义,从而学会举一反三,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
2.3归纳与演绎法。在目前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归纳与演绎法的应用较为常见,这种方法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推理方法,所谓的推理就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常识进行逐步演算,从而得到具体的内容。比如在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加法中的两个数值交换方式进行演示,将两个数字的位置进行交换,两个数字的加法关系保持不变,从而就可以利用这一实例来对加法交换律的结论进行总结。
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措施
3.1恰当地设计练习题的难度。练习是每一位学生必不可少的作业之一,因为解答数学练习题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印象。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而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同学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答案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2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课堂中教师不能过多地为学生讲解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答方式,在保证思路的正确下,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质数、合数等内容的教学中都需要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演示或者实际操作,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
3.3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应该要求教师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结合精心的教学设计,让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形象、生动以及有趣地开展。激发学生数学的思维兴趣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的技能,并且要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开创新知识,让学生获取学习的乐趣。
篇5
关键词:物理 抽象思维能力
在心理学上对能力是这样表述的,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特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对智力的表述是,一种认知特点,时常性,连续性表露出来的认知力。提高智力的核心是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核心。这样看来,抽象逻辑思维是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智力的着力点。
一、为什么要在高中阶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提出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论点是必要的,也是关键的,是我们物理教学应该把握的主要思路。
1.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知识结构比较严谨,教学体系发展比较公理化。所以,从知识结构及学科发展角度来说,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物理知识必备的基本能力。相比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来看,高中学生的思维趋向成熟,可变性越来越小。所以,在高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较顺利地完成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是相当有必要的。
2.从人类的生理结构来说,在高中阶段,人体完成了95%的脑容量积累。从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程度来说,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基础,在这个年龄段,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已经让他们的心理方面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转型的要求。
二、怎样提高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特别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一些研究表明,教育质量得到提高的表现途径就是,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到提高。他们认为智力是存在层次的,由人类的思维个性差异决定的。
1.教学教材方面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教材的编排显得相当重要,必须对现有的教材加工,组合,突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1)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建立一套与培养体系配套的思维结构系统,与各章段相结合,相互体现,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认知系统匹配。
(2)要提高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要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可以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验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传统观念中试验与逻辑思维能力无关的认知是错误的。认识实验文质本质题壁理性的体系完全无关,是不正确的,通过物理实验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与认知水平。
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学生们没有系统的误差理论知识,所以对实验不够重视,对于实验理论不够重视,认为实验原理和实验数值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对物理学科的系统学习和了解都不够,加之硬件设施有时候不够完善,结果是把精力放在了操作上。这样的做法,对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帮助。我有理由认为,在高中阶段,我们应该在实验原理的设计和仪器的使用和对实验数据的认知上下工夫,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操作和观察上。
(3)制定相应的例题和习题,与上面提到的系统构成一个整体。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们形成概念,解决问题。概念是物理学科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思维的组成部分,解决问题就是物理思维的运用。是逻辑思维能力建立和发展所必须经过的阶段。有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学生对于归纳推理的掌握水平,比演绎推理的水平要高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对于自然现象或者说是实验归纳出来的概念学生们掌握很多。但是对于一些需要用概念去解决的问题,相对来说,有一些难度。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编写一些习题,当然要合理安排,避免加重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4)组织物理学史的教育。在物理学史的教育中,要突出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这个思想。从物理学史的研究上来看,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物理思维和概念逐步深化发展的。要系统完善地围绕着一部分的物理知识讲述物理学史的发展、演变、成熟过程,通过对一些历史事实的学习和讲述,提高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方面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学生增长知识,又要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会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与知识的增长成正比,而是要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思维是一项相当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专家分析,思维是多种多样的。其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对大部分人而言,如果缺少必要的逻辑训练就无法发展创造性思维,更无法开拓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性地对小学生实施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教育者非常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之一。
二、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培养
1.比较与分类法
比较是用于确定研究与研究对象不同点或相同点的方法,而分类则是加工整理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所以,比较是人类展开思维与想象的基本点,也唯独有了比较才会有鉴别,而比较与分类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过程中。
2.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和演绎法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推理方法,推理归纳都是由特殊或者个别数学知识所逐步演变而来。例如,在数学的加法交换律中,教师通过演示两个加数之间互换位置,并且相加之和不变,使用该例子就能有效地将结论总结出来。
3.抽象与概括法
抽象是从众多客观事物当中把非本质和个别的属性摈弃,提取本质与共同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一本质属性的物体综合成一个整体。比如,总共有50道20以内的减法题,在初学的过程中都是依靠记忆或背诵来完成减法运算,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为学生一一概括相应的运算规律,那么学生就可以快速掌握减法上的运算技巧。
4.分析与综合法
所谓分析的方法是指把要研究对象恰当地分类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对各个研究的对象分别实施研究,从而获得本质上的认识。综合方法指的是把已经认识的对象全部联系起来,并且对此进行必要的研究,从对象的整体对对象的本质加以了解与掌握。例如,教会学生认识五个数字,小学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把五个苹果分别放到两个盘子里,从而获得四种具体的方法,即1和4、4和1、2和3以及3和2。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注重问题的引出
在数学上所有的思维都是由问题而引发,数学知识的学习从本质上看都是一种较为繁杂的思维活动。数学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并指出问题,最后分析与解决问题,这就是教师引导与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过程。如果能够把数学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那么其教师就应该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都是借助问题的提问而展开全面的教学,也只有通过问题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师想让学生在能够牢固、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真正掌握已学的知识点,为此教师就应该有意识、有目标地引出问题,善于指引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归纳演绎、比较对照、抽象概括、综合及分析等一系列有效的逻辑思维培养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过多地为学生讲解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答方式,在保证思路的正确下,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中的教学内容中质数、合数等都需要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演示或者实际操作,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虽然游戏只是学习中的小插曲,但是在讲解有关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时还是存在一定的作用。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那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3.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数学课程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应该要求教师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结合精心的教学设计,让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形象、生动以及有趣地开展。激发学生数学的思维兴趣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的技能,并且要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开创新知识,让学生获取学习的乐趣。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自主地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探究新知识,从中再寻找正确的答案。
4.恰当地设计练习题的难度
篇7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技术素养;逻辑思维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一)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二)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 逻辑基础
“逻辑”,或称为“理则”。最初的意思有词语、思想、概念、论点、推理之意。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日语则译为“论理学”。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逻辑的涵义是思维的规律或客观的规律性,逻辑学被定义为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设计是一项非常严谨的技术规划活动,但由于目前通用技术领域几乎所有的同行自身缺乏设计经历,没有实际设计经验,也不具备一定技术素养,这些人存在一个错误认识,认为设计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学生即使没有实际的经验,也会设计。这种把设计看得太简单的思想,是一种轻浮的技术思想,即不利学生严谨设计思想的形成,便有可能他们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造成极大祸害”。
从目前的学生作品来看,轻浮的设计是很简单,设计新颖、方便携带的小板凳、设计外形美观的台灯、设计利用课桌剩余空间的小书架,学生都会。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学生缺少实际的制作经验,设计仅仅是方案草图漂亮、有想法而已,而且,草图里掺杂了大量的文字说明,而文字说明则是东打一枪西换一炮,文字组织大都是没有理性、没有严谨的逻辑性,是想当然的一种说明。那这种设计方案,要么制作不出来,要么制作出来的产品与其设计方案相去甚远,面目全非,从而使高中学生的设计作品沦为小学生的劳技作品。这也是目前网上看到的都是一些劳技作品的原因。所以,通用技术课程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的复杂性与严谨的逻辑性,小到标准件螺丝钉的连接,大到整体方案的构思,都要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设计制作出好的设计作品,而不是劳技作品。
三、学生如何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1.参与辩论
墨子有言:“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通过辩论,能够格物致知、探求真理,可以锻炼思维的完整性、准确性、清晰性和敏捷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精辟地指出:“思想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思路清晰、有层次,才能用有条不紊的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观点。
2.熟能生巧
就逻辑而言,有使用技巧问题。何来?熟能生巧。三视图画得多了,方法应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熟练了,然后从中可以归纳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数学的可知,解题解多了,你就知道必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这可以叫数学哲学。
3.通用实践活动、通过项目载体的实施
例如“简单三棒孔明锁制作”。孔明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结构巧妙,易拆难装,作为通用技术学生实践的一个载体,三棒孔明锁的制作对榫卯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其制作过程分为划线、锯割、划线、凿切、修平、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相关的流程,且每个工序的要求各有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环环相扣。
通过这些项目的制作,学生们才体会到,制作过程的复杂与严格的尺寸要求,远不是当初设计时想得那么简单,远不是当初画设计草图时那种想当然的心态,要想制作出较好的三棒孔明锁,就要考虑制作的流程和制作的精度,要考虑工具、材料、划线、锯割、凿切、修平等等,这些内容在理论层面上可能会掌握,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却是另一回事了,知易行难!而通过制作可以形成一种技术上的逻辑思维,并将其推理、物化到其它项目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学习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维基百科.
篇8
一、微课的含义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方式,能够优化教学流程以及课堂中师生互动方式,借助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基础的教学结构,是一种更加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的概念起源于国外,Dacid Penrose认为若是将微课与相关的作业和讨论结合实施教学,便可以更好地达到与课堂授课时一样的效果。而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以及进行的相关实践,其含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着,笔者看来,微课实质上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是某个具体知识点来进行的教学设计,以微视频为教学核心,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微课设计原则
1.主体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的时候,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是因为,只有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的情况下,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通过数学微课进行教学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创新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参与,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质疑,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时间性
微课设计一般一个课程只会关注一个知识点,而同时由于小学生的特点,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需要有时间观念,每个课程内容的设计都应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从而避免时间过长、学生注意力分散以及内容过泛的现象。
3.完整性、针对性
即便是微课设计,也应当是完整而具体,且有针对性。课程需要分为课程导入、学习、小结以及课后练习四个部分,或者是适当进行课外学习等。同时需要进行目的性较强的逻辑思维训练,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设计,从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说提供或者组织各种探索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而提高逻辑思维的层次。
三、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微课设计
1.微课功能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微课设计时,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清晰、统一的方向,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课程框架,在学习中慢慢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而微课资源一般都是基于Flash的微课件、学习任务单、知识地图以及相应的逻辑思维练习组成。其中基于Flash的微课件是微课中的重点内容,一般包含了课程辅助以及课程学习两个模块的内容。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基于Flash的微课件的微课资源中,更为突出教学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处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方法与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微课界面设计
篇9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现实却是,初中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普遍存在着逻辑思维能力较低的情况,很多学生越来越“用功”,上课听讲,晚上苦读到深夜,周末、寒暑假奔走在各种辅导班,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对知识体系、原理一知半解,对考卷上的题目完成起来也很吃力.提高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更是促进社会科学进步的有力保障.
一、简谈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简单来说,是指符合世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合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生活中的许多活动都涉及逻辑思维判断,如下棋、玩牌、玩游戏等.学习更是如此,最凸显逻辑思维的就是数学,其次,我认为便是自然科学.逻辑从何而来?逻辑来源于社会实践,比如下棋多了,就能知道对方是什么路数,总结经验方能运筹帷幄等.我们可以认为逻辑来源于经验,但如果所有的经验都要通过自己亲身实践获得,就太耗费时间,效率太低了.因此,逻辑思维的增强源于不断的学习.
二、逻辑思维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关系
有人曾将物理学科思维分成了7种能力,其中就包括逻辑推理能力.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逻辑思维可谓无处不在.在物理教学的每个章节、片段中,现象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对问题的思考,最终得到结论.自始至终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在指导着我们,就是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物理情境、思维和思想.而如何将物理学科逻辑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学生的脑海中,并作为一种知识储备促使学生习得新知识,最终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值得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难题.简而言之,学习物理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知识领悟新的道理.
三、初中物理的逻辑思维教学现状与策略
1.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现状
研究表明,学生在小学阶段占主要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而在初级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得到显著发展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初中生对教师和教材中关于物理现象和问题的解释不能轻易满足,也不会盲目全盘接受,他们在思考中开始有意识的调整、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但是,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毕竟还很不成熟,容易出现急躁、片面、偏激等问题,对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还很不擅长.
2.初中物理逻辑思维教学现状
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在近30年来有很大的进步,教材中能处处体现逻辑思维方法的渗透,注重思考问题、解释现象的过程.但是很多老师为了应付考试、节省课堂时间,常常把原本应该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缩短甚至全部“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讲授或者演示.从长远角度看,学生习惯性被动接受,思考能力停滞不前,严重影响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材编写方面相比之前弱化了.带来的问题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学生有时会被其他学科的知识限制.如初二学习光学知识时,三角函数还没有学过.初一数学虽然学过科学计数法的运算,但由于数学考试中要求很低,学生训练太少,以至于学习物理后,大量科学计数法乘除的计算使他们手足无措,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教会、训练学生计算,有时却忽视了问题本身所蕴含的物理现象、逻辑关系,得不偿失.
3.初中物理逻辑思维教学策略
(1)重视新课教学,引导给学生学会独立、有效思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新课的学习,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规律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懂得知识不等于领悟知识,理解原理不等于会应用知识.虽然每位学生的思考能力、领悟能力、迁移能力都不同,但独立思考是必须的,在经过了有效的独立思考后才可能有效的锻炼思维能力.有些老师觉得会浪费时间,其实恰恰相反,这些时间会加倍的补偿回来,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思考理解了教材之后,作业花的时间就会变少,下节课老师检查、评讲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总之,学生在发展了思维能力的同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2)双手激发思维,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智慧启迪作用民间有许多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人,他们大都能够进行精细的、耐心的、用脑的创造性劳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总,我们也可以借鉴日常生活中的有益经验,重视物理实验,使学生能够用双手激发他们的思维.物理实验的直观现象能够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细节的处理、结论的得出等,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又能发现新的问题和现象,有些时候学生自己就能很好的完成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和知识的迁移.当学生能够将知识、规律等抽象的思维与灵巧、精细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够激发大脑某些区域活跃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了.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除了需要切实遵守并掌握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心理规律和心态,还应该全面考虑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着重强调从实际生活中出发,让学生们能够很好地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变成与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并对它进行正确的解释与应用,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的意义。因此,在相关的教学当中对学生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妥善的培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就来谈一下教师应当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一、有关逻辑思维方面的常用方法
(一)归纳演绎法
归纳和演绎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推理方法,归纳是由特殊的个体向一般的规律进行类推。小学的数学中的运算规律与法则,大部分都是运用推理归纳出来的。比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的时候,教师通过“两个加数互换位置相加,所得之和不变”这个例子将结论推导出来。
(二)比较与分类法
分类是整理并加工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比较则是对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及不同点进行分析的方法。比较法是人们思考的基础,有了比较才有分辨。分类与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综合与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中,综合指的是对所认识的全部对象加以联系并研究,从其整体开始对其本质加以认知;而分析是指将一个整体分解为不同的部分,然后对这些不同的部分加以研究,进而认知其本质。
(四)概括与抽象法
概括就是把同一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全面综合为统一的整体;抽象则是去除个别以及非本质的属性,统一出公共的属性。例如,初学数学时,学生们都是依靠背诵或记住其组成方式来学习数学,如果教师举出其相对应的数学规律,学生们就能很好地并且很轻松地掌握数学计算。
二、对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妥善培养的作用
思维所具有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心理学上说,思维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并且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相符合。逻辑思维是有关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升华。对大多数人来讲,缺乏逻辑思维的锻炼会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影响,更对创新能力有所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中,一些高级的数学知识如质数、合数等,通过教具的演示与操作,可以令学生对这些内容更加容易掌握与理解,同时对于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帮助。采取科学的手段可以从根本上锻炼和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方法
学生只有认真去观察事物,对事物的认知才能更加透彻,才能主动去思考并将其升华为理性认知,可以说,想要创造首先要学会观察。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了解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根据这个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中的直观性,减少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的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促进小学生们提高观察能力。另一方面,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借助更多更直观的教具,由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直观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更加清楚事物的本质。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占据中心地位,追求完美的教学,严格按照指定的教材和教案进行教学,并且教给学生的知识仅限于教材中,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们的思维局限在了书本当中,使学生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只会按照书本当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很不利。发散性思维是组成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我们需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开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突破思维定式,展开联想,自主地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想法与见解。
四、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相关培养措施
(一)重视合理地引出有关问题
问题能够引出思维,数学知识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之后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师更好地发展和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通常来讲,小学数学都是借助于问题的提出来引发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频繁地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相关的数学课程进行设计
想要培养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数学教师就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每一节课的课程都精心设计,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研究,获得属于他的成就感。
(三)针对学生的特点发展逻辑思维并设计练习题的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解题方法不能过早讲解,应当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去正确引导其对知识点的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并且教师也不能局限于一种思维与解题方式,应该在确保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多样化的解题方式。而练习题可以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而设计出适合他们的练习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秋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04):38-39.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体会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