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生管理 教育 关爱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50-01
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素养,是教育的责任和目的,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尤为重要,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多年来,笔者对学生管理深有感触,下面就学生管理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在教学中将爱与严紧密结合
马克思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前提,师爱是感化的源泉,更是转化的动力。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他们的个性、自尊心很强,不容易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男生尤为突出,但是他们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因此,老师要有宽容、鼓励和赞赏的态度,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以润物无声的关爱,悄悄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收服那一颗颗倔强的心。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较快,是非辨别能力差,容易犯错误。因此,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学生严格管理绝不是所谓的“打是亲,骂是爱”,也不是任意从人格、身心等方面对学生实行暴打谩骂,而是教育从严,处理从宽,严而有度,宽而有节,既不上纲上线,也不姑息纵容。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应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偏心,不徇私,言行一致,公平合理,不让学生存有侥幸心理,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的良好运行。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当今,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全国人民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潮中,人们有一种“向钱看”的观念,这对在校读书的学生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存在“读书无用”的思想观念,不把读书当回事,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不能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得过且过,这无疑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正确面对学生,以学生为本,通过本校中考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现身说法,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乐学、好学、善学,不断追求上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唤醒。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这句话意义很深刻,很有道理。学生不是一个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火把。即使年龄较小的学生,也是具有个人和个体主体性的个体,是一个需要引领和唤醒其主体性的“大小人”。因此尊重个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活动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才使他们轻松地学习,对学习感兴趣,清除厌学心理。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必须一视同仁,对成绩好的学生不包庇纵容,对成绩差的学生不挖苦讽刺,保证学生在人格上平等。这样学生就会感受老师的温暖和关爱。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的。为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校要着重抓日常习惯规范的养成教育。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个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育、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学生的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并且要常抓不懈,坏习惯要趁早根除。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坚持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法宝。
篇2
1.注重课堂教学趣味性,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结合教材,联系社会现实。要想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结合教材,贴近学生的实际,不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从而进一步强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不断突破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受编写时间和篇幅限制的缺陷,及时将社会生活中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新奇内容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强化教材的时效性、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运用政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生活、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1.2结合理论,多形式活泼授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相对枯燥,若教师一味地就事论事、以理析理,就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感到索然无味。为了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教师应该不断运用寓言故事、漫画、典故、名言警句等多种形式来授课,从而将抽象的理论以更加有趣味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我在上“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及其对社会的危害等”时,就通过向学生介绍书中的漫画“追星族”及“一元钱税案”等故事,形象、生动地讲解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深刻理解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行为的具体要求特征。
2.坚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凡是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教师要在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在现实中,一些教师课件制作的目的不明确,教材内容还没有研究清楚,便仓促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并在制作中过于追求画面的观赏性,导致“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形式主义。这些课件虽然在制作技术上堪称精品,但运用到课堂上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却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手段,判断其是否成功,不能简单地看课件制作技术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否恰当表现教学内容,能否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归根到底体现在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上。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取代不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把握和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恰当的多媒体技术和表现方式,多在教学内容上下工夫,把课件制作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更好地体现和表达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上。
对教材和时事政策的深刻把握,深厚的专业素养,始终是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最为根本的东西。目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到位。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把握是没有止境的。
3.课堂上教师的有效引导
离开教师的引导和调控,课堂将会变得盲目,离题万里,课堂的有序将变成无序。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引导,能使课堂活跃而有效。教师有效引导的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借助多媒体视频进行引导。由于多媒体具有数字化、大容量、超文本、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点,在课堂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其他媒体(如小黑板、模型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并以学生容易接受、吸收、消化的形式(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呈现,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意不要过分地依赖多媒体,以其能否为课程服务来进行取舍,避免“拿来主义”和“滥用主义”。
2.2借助图片进行引导,通过简单明晰的图片学习新的课程,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3借助模拟活动、小品等创设情境引入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境设置一般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学生特点,可用资源和空间、时间等因素。为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所设计的问题和情境要相符合,并具有实践性,真实性、实效性,让学生在课后时间更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主动利用教材资源开发潜质,完成自我学习的任务。
3.4信息材料分析引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直接语言叙述、歌曲引入、问题巧设等引入方式来学习新的知识。
3.5引导合作探究活动。所谓的合作探究,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首先,找准探究的对象,准确把握探究内容与本框题知识或本课的关系。探究活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只有在准确把握综合探究与课程标准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在开放的探究活动中遵循课程标准提供的基本价值标准,在课程标准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而不是进入漫无边际的发散、扩张的误区,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
篇3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
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 “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 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三、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文明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关注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的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个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是有诸多的不同,而且之间的相处也要注意很多礼节,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样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礼节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书”的案例来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应如何解决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00-02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精神,加强理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高校理论第14次学科论坛于2013年7月14日至15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本次学科论坛紧扣主题,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展开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一、基本概念与问题的厘清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任何问题的深入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首先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由此,专家们首先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何种角度诠释社会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
专家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兰州大学王维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是位于主导与引领地位的社会价值,是旨在社会主义主体的人摆脱经济贫困、政治依附和精神奴役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王学俭教授则从社会主义价值为何存在、如何生成、因何发展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论述,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湖北大学杨业华教授也认为,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价值体系中最为抽象和普遍性的价值观,具有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国家认同的功能,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明确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命题。专家们一致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在当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它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科学命题。复旦大学的顾钰民教授认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在十提出的“三个倡导”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要素为基准进行研究。吉林大学的陈秉公教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势位”定位角度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1],它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软实力”。
除此以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探讨也是本次论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湖北大学的贺祥林教授认为,从学理上来讲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出发来阐释“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问题;从逻辑上来讲是大目式的内容与内聚性的纲要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定位
党的十在坚持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的理论创新基础上鲜明的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凝练与定位“既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源本,又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现实”[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要不断的挖掘其实践内涵、时代内涵与民族内涵。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要立足于实践、立足于社会经济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植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体现为集体主义。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必须以“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为根本,在深入研究普世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研究为借鉴,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的蕴含着自由、平等、解放等内容。广西师范大学的钟婧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一定要在理论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上囊括人类中西普遍价值,进程上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基本理念上的继承、包容与超越,基本方法的提取、弥补与协商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位
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就如何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名词“高势位”。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稳定、动力等社会功能,就必须进行“高势位”建设,使其具有更大的势能与位能,成为“高势位”的国家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引领和整合价值观体系,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中山大学的钟明华教授对于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位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社会形态、实践形态到价值形态的研究发展轨迹,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基础上对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解放、平等的扬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导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在当前普遍存在的文化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危机的现实中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伴随着社会发展也在不断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却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党和政府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改革机遇。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发挥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能够很好地应对社会变革为职业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一、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教育体制招生模式转变的影响
随着本科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和不断扩招,再加上“平行志愿”“一档多投”的招录模式产生,大部分高中学生就读本科院校的几率增大,这使得职业教育的招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使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直线下滑。此外,一些省市进行了高职“注册入学”、中职优秀毕业生入读高职“推免”政策等,使得高职招生的门槛降低,使得基础差、底子薄成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整体特征。
2.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为国人带来了诸多文化影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已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时期更是为价值多元化提供了发展沃土,使得多元、矛盾、困惑等思想意识已经开始影响青少年的价值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不稳定的时期,受到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冲击极易走向误区。
3.高职高专定位的束缚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受到这一定位束缚,过分注重学生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它是精神和灵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占领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的思想先进和道德进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能够有效地武装学生的头脑,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全面发展。
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性变革使得我国现在处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如果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度不断提高,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这种自由、离散的状况虽然有助于散发学生的年轻活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是却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因此,我们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育之中,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同时,我们要顺应院校实际,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式的思想教育模式。
2.创造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除了要重视思想政治专业课程、党校课程的开展之外,我们还要致力于打造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中来。同时,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各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同时也会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平台。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工作,将网络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制作成丰富多彩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学校官网、论坛、微博、微信等分享一些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然而,这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高职高专教师的长期努力。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不断探索新思路,开拓新途径,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修养,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舒.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2).
篇6
【关键词】 流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挑战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娱乐文化与解构文化,它传播功利价值观,同时也解构传统道德价值观。因此,流行文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社会化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多种负面的作用。就其现实表现来看,当代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流行文化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趋于平面化
当今主流文化所传递的内容和价值观念往往经过深思熟虑的加工和艺术化处理,因此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化进程中必然表现为厚重而高尚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流行文化却是一种平面文化、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在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后,进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中后,这种轻松愉快的载体会把深刻、高尚的话题和价值观转变为表浅、平淡甚至滑稽的玩笑,把这种严肃的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变为搞笑的“无厘头”和“恶搞”,把感动中国的英雄转换为流行的“追星”和“选秀”。流行文化是一种偏重于娱乐的感性文化,它拒绝形而上的价值追问,它往往更多地借助接受者的“感官”而非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延续来传播。
流行文化用刺激感官的华丽形象消解了对文化深层思考、用经验的直接取代了价值的超越、用瞬间的体验取代了长久的思考和时间的考验。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的青少年会逐渐变得头脑懒惰、机械、简单、迟钝,只关注形象的、平面的、肤浅的东西,对理性深邃的意义、价值和思想不再感兴趣。它最终也会促使青少年在道德感知能力上平面化,逐渐失去理性思维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进程中,这种流行文化的冲击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向社会化进程渗透的过程中土崩瓦解,使深刻的价值观念转变为平面的、表面的文化消费品,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大大降低。
二、流行文化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渗透性逐渐淡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要求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和环体中去,使青少年在如沐春风的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管理之中,回避了思想政治教育枯燥的说教,但绝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弱化或淡化,只是其行动和作用变得更加隐蔽,更加润物细无声。
青少年流行文化具有影响方式的渗透性、影响内容的全面性、影响过程的隐蔽性和影响效果的持久性。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它又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并且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方式是全方位的、渗透性的。 因此,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作用方式也具有强烈的渗透性。流行文化风靡流行的一个显著优势就在于它通过人的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往往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影响来产生的。而这种思想道德品性一旦形成,就会在时间上持久地发生作用。
三、流行文化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逻辑路线产生混乱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是一个适应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具有两种不同的社会化逻辑路线。就现实社会而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向,离开现实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就缺乏有力的现实支撑力,必定会陷入形式主义境遇,会造成与现实脱节,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率低下进而会进一步扩大它与社会现实的差距,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为避免此种恶性循环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须时时以社会现实为参照,来不断调整其目标从而与社会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另一条逻辑路线主要强调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的能动方面,它强调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改造而影响整个现实社会。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化路线,不能仅仅将社会化过程视为对社会的单方面的消极适应,而往忽视了这条社会化逻辑路线。这种社会化逻辑路线的最初动因不存在外部社会,而是存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中。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在社会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并非片面地接受来自于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是在主观能动性下对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筛选,并将其逐渐内化。
两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逻辑路线看似互逆的路线,由外到内的路线从外部现实社会出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目标做出相应调整,最终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的共同参与又使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发生改变;由内及外的路线则以共同参与的主体所达成一致的见解为起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模式上发生变化,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拓展到现实社会各领域。这两个互逆的过程是,是同时发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在这种双向运动之下,不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的影响作用也波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主体和外部社会、各方都在互相作用下发生变化,总的方向渐趋一致。 流行文化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在逻辑路线上不仅呈现出互逆的运动,也使这种互逆运动在方向上呈现出不平衡性、甚至在力量的对比和运用上有些混乱。
参考文献
[1]牟德刚,文化与高校德育模式变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4期
[2]王敏,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篇7
【关键词】实践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前 言
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点,把育人为本作为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同r,该做法也是教育部门认为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十分有必要检讨和反思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有益于探索和研究出创新方式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式的重要行为。
一、实践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实践育人考评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系统的影响,我国的高校仍然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课学习的培养,而忽视了课外的实践教学。在正规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对于评价理论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同时,由于受到实际资金的限制以及工作时间的制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大学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均采用了在冬季和夏季放假期间自己与社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实际中很难查到实习生是否在该单位实践,因此,广大高校难以形成科学、统一的评估机制。不完善的实践教育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对于自己的学历评估的实用性能就会降低,对于考研和毕业就业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不承认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就会拒绝去主动实践。即使是被动的,这种做法也只是一种教育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显著降低,对于红色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的熏陶和培养教育活动就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
(二)政策、资金难以保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提升与社会公众的政策、教育投入、资金人才等支持是密切相关的。近几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有关的教育育人实践的政策,但由于具体的特定政策和财政方面支持的缺失,这些政策实施得不是特别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训的相关单位没有可行的政策,一些法律法规和政府执行政策的时效性和激励措施不完善对于培训单位的发展来说也是一定的阻碍。政府对于学生的教育政策投资基金和思想教育的倾斜力度是有限的,即使培训单位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效果却不是非常好。因此,在培训机构缺乏来自政府和财政方面政策的支持时,就会使得对实践教学文化的支持被严格限定,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结果与理想之间会产生非常大的差距。
(三)内容单一,形式僵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比较枯燥单一,不能与时俱进,难以与社会形成紧密的联系。这种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当然难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同时,实践育人的形式也比较简单,僵化。许多高校没有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来社会教育的有效载体,而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实践仅限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因此,如果这种形式没有在内容和教学上的创新实践,不能使得学生能够自我主动接受教育,这不仅难以达到的目标教育,大学生对于当前社会理念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种种行为就会难以接受和认可。
二、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我们都知道,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活动来说,大学不是唯一的教育机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高校是创新理念发展的源泉,要从根本上牢固人民群众的实践教育的理念,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改变以往只靠课堂模式教学的同时,以教学和实践这两个课堂教学为依托,将实践作为基础,以促进协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学生理论整合为目的形成学习的体系结构。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了解孩子的身体精神健康和学习状况,获得家长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支持,共同推动改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政府还应该设置专门的经费来对教育进行扶持,将教育经费纳入预算当中。根据社会实际的生产量确定对教育进行资金支持的标准,保证社会实践的有效发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创新多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现今的大学教育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双重引导。所以,提升教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实活动的效率,我们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相互融合。为教师安排相应的培训活动,激发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以及责任心。教师主要教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经过相关政策的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如何自主选择以及自主调整。同时,教师要时刻本着以育人为核心,将其如内容直接与教师评价相挂钩,来确保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式的创新
现在的学校应该注意教育活动的实际能力,教育除去思想教育方面收入了培训内容,改革评估方式,确立以及改善实践部门教育的评价。首先,改革实践的教育体制。实践教育体制的达标标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育人,来保证可实施的程序来完成规范达标,不单单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重生活实践,将知识与情感体会完美融合,实现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教学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学。
结 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培训,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学和实践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协调和安排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有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有的是对道德修养的完善,有的是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通过培训不断进行提高。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能够形成更加有效的效果,才能够使得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晓曼,张猛,杜娜.当代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研究[J]. 教育研究,2012.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价值探究;现代思想
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虽然部分人群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力量微薄,并不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很大贡献。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数千万年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同时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例如物种的灭绝就是无法弥补的伤痛。当前社会既是文明社会也是法制社会,相关法律规定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思想文明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只有人们在思想上意识到了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去保护环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的,关系着生态平衡,也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一、生态价值的相关介绍
1.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
生态价值,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换言之,生态价值是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的一种关联,只有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下去,这种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生态价值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从宏观角度上来看,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价值),这是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这是生态价值的另一种体现。在整个自然体系中,人类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自然界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生态平衡之于人类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2.生态价值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它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然而,仅仅依靠“制度”这种社会公共权力的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把保护环境变成人民大众的自觉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才会进入更高的层次。因此,除了进行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有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笔者认为,这一点主要涉及的是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介绍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教育关系着我国国民的思想品德塑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贯穿性课程,是很关键的教学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会随着教学对象所处的年龄段,面临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教材内容安排,进而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介绍
(1)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探讨
1.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们的一切,像任性的孩子肆意释放自己的天性,数千年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困扰,也为人们自己造成了一些无法弥补的伤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醒悟,需要明白自己曾经对自然做过的许多错事,需要认识到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需要从心里去接受,去重视生态平衡。政治教育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求学生涯,所以思想政治可以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和无助。
2.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在塑造人格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毕竟人们在幼儿时期的思想和观念尚不成熟,仍然有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并且在幼儿时期可以对一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防止儿童对生态环境做出错误的判断。幼儿在入学之前接受的是家长的影响,家长由于各方面原因,会对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误解,或者漠视,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未来的行为和思想,而思想教育可以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在幼儿时期产生一个纠偏的作用。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国的青少年能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将会十分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
3.利于生态文明的长远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的人们的思想,塑造着人们的精神文明,不但影响着当代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同时也影响着生态文明未来的长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心灵,会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以父母的角色影响我国下一代的新生力量。青少年既是我国的未来,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新一代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十分关键,只有在新生力量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其最根本的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态价值的相关途径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以便于生态教育的高效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要阐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关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2.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的生态教育机构,使生态教育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生态教育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在实行过程中需要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在生态教育内容安排上应该注意到各方面的进展和变化。或者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看,在宏观的内容安排上生态教育,应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并恰当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微观角度来看,生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出现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进行恰当的社会性宣传,并且要将生态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和成人的继续教育中。
3.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生态教育往往以教师的单调讲授为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又达不到期待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想更好地进行生态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就要丰富课堂内容,将生态教育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或者恰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实际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大自然所受的伤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态教育的进行与发展,同时可以弥补传统政治教育的枯燥无味,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为生态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于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思想。要明确地认识到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校园,还有社会和家庭两个重要场所,而生态教育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就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环境的塑造,在家庭社会校园三种环境中打造无缝的优质生态教育环境,为生态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本文对生态价值与生态文明进行了相关介绍,并且具体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并就相关路径进行了分析,例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途径、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生态平衡的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相融合,才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笔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志敏,方俊.论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在逻辑——兼论生态环境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33-35+39.
[2]张溢.生态位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6.
[3]侯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71-175.
[4]陈文斌,申冬梅.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106-108.
[5]赵新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78-81.
[7]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87-90.
[8]朱优红.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建构[D].泉州:华侨大学,2013.
篇9
关键词: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方案
1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尽兴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我以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篇10
关键词: 医学大专生 思想政治 教育模式 医德
一、引言
进行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拥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活力,让学生思想得到真正转变,并真正理解教育内容,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创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是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价值主体。
对医学大专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创新才会为其增添活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必要的,要真正教育人、说服人,最终塑造人,这个过程需要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告别原来单纯的理论讲解,将思想政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大学生成长中的需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体会到自身主体作用的体现,并感受到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和潜能开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开发功能。
2.全面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是推进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而这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当代很多医学生在一些物本价值取向和科技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更注重物质创造,过分强调自我,而忽视人文修养和道德追求,更淡漠社会责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如果不加以教育,这样的医学生走向社会定会不断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只有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道德影响力,才会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3.协调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保证,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坚持医学大专生的协调发展,是让医学生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更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医学生要有一颗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心,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创新医学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1.将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医学发展源远流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不能摒弃我国古代医德思想教育内容,这是对优良医德的继承和发扬。古代医学把“仁术”和“济世救人”作为医业宗旨。医生的目的是救人疾苦,并讲仁爱、廉洁、不谋私利。新历史条件更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生命,继承和发扬医德传统。而这些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求医学大专生刻苦钻研,并认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医术。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努力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2.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构建校园和谐文化。
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文明、整洁和怡静的环境,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核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医学大专院校要结合实际,创造出有自身医学特色,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课堂上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对课堂效果、定期测评及考风考纪教育等都要进行严格控制,让医学生更全面了解医学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知不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医学大专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如开展义诊活动,进行社区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活动等,学以致用,让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并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日后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学生亲身感受到患者被病痛折磨,以及一些医疗落后地区卫生需求不能满足后将更理解患者家属的担忧,并将更充分地感受到医疗职业的神圣,实践中学生会学到校园里无法学到的知识,产生从未有过的一些感触,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构建网络平台,拓展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渠道。
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对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而没有讲透彻的问题出来,也就是“广播”,学生可以“收听”和“关注”形式更深一步认识,当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回复,促进学生对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理解。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讲座,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想要了解的医学思想理论进行探讨交流,这样学生可以真正参与进来,调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活力。
四、结语
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信医学大专生一定会在不断的模式创新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并符合时代要求,将来发展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官萍,李勇,游义芳.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
[2]张振平,朱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06).
[3]朱清.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宣传部门的重要职责[J].福建理论学习,2005(04).
[4]黄美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求实,2006(S1).
- 上一篇:教培机构营销文案
- 下一篇: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