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务预算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在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要想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就需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和监管等制度。医院财务预算主要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医院财务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及职代会审议通过、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后,要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对预算进行调整,并加强阶段性及年终性财务预算结果的分析和考核,逐步与科室年终综合考核挂钩。

一、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都处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使得大多数公立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仍处于粗放型管理的阶段,并不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而一套健全的医院预算管理体制应当包括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及其职责)、预算管理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而当前大多数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就是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甚至许多公立医院只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并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更谈不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影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领导的不够重视,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受限,知识较为陈旧,专业素质水平不高,以至于很难达到医院的实际工作要求,因此,使得大多数公立医院预算编制和审核的随意性很大。

(二)财务预算编制依据及方法不够科学

首先,目前许多公立医院的预算编制部门仅为财务部门,没有其他重要部门的参与,财务部门对医院的人员变动、设备物资采购计划及维修改造工程等具体情况均不太了解,从而无法制定全面的财务预算。

其次,预算编制依据的确定及编制方法不合理、不科学,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一些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固定预算法和定期预算法,依据以往的经验,编制方法过于简单,既没有预计医院自身未来情况的变化,也没有考虑外部政策的变化及医疗市场动态。

(三)预算执行、考核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面临严重的预算执行效果差的问题,不重视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医院资金支出可以不受预算的控制,预算管理没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的预算方案本身缺乏执行力,造成预算在编制阶段就注定其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贯彻实施;另一方面是由于医院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没有将预算执行考核与医院科室核算有机结合,即使建立了预算考核激励机制,但考核目标体系并未以预算为主导,多以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医疗和科研指标作为考核主体,从而淡化了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对超预算等缺乏严格的处罚规定,不利于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也使得监管的重要作用没有能够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 促进和提高医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涉及面较广,因此必须构建合理的财务预算组织机构才能顺利实施,公立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一般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成员由医院其他分管领导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医学工程科、总务科和财务科等)组成。预算管理办公室为医院预算编制常设机构,由财务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预算草案的编制以及初步的分析测评。而全院其他所有预算科室则是本科室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部门,由科室负责人对其全面负责。同时,需要在基层预算部门设置预算员,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及时以及预算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财务预算组织机构成立之后,首先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只有院领导能够充分重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推动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积极配合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工作,从而确保健全的预算管理体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够被有效地遵守和实施。同时医院领导层需要加大对人才引进,吸引专业素质过硬、工作胜任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对当前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进行逐步的替换和改善。

(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有很多种, 常用的编制方法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固定预算等等, 它们在编制上各有利弊,使用什么方法编制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而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对不同的预算编制对象,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 关键是看该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例如对办公用品、水、电等数额相对稳定的项目按近三至五年实际发生的均值的相应比例采用固定预算法来编制;对专用材料购置费和药品费等与业务量有直接关系的成本费用项目采用弹性预算编制;对基建维修改造项目等预算变化较大的采用固定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来编制,这样既能避免全部采取零基预算编制过于复杂, 又使预算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同时,按照重点优先,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安排财务资金,必须优先保证人员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以及医疗业务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支出,然后根据医院财力实际情况, 进行设备更新、基础设施改造、信息化建设等。

(三)进一步加强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考核和监管工作

财务预算的效果如何,除了预算编制的适应性、合理性、科学性外,还有很大程度在于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经过审批后,要严格执行预算,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对预算进行调整。执行情况最终要落实到考核上,否则各个部门没有动力完成预算,预算编制质量和执行的效果都无从考量,因此医院领导层还应当加大对预算监管建设的支持力度,首先要保证预算管理与医院整体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其次,还应当对各级科室的预算完成情况实施有效地监管,特别是应当建立相关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调动科室成员及其负责人执行预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年终将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科室年终奖形成直接挂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预算管理与医院的发展相适应,以此推动预算执行、考核和监管工作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佳清.对新制度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商情,2013.12

[2]臧素洁亓 伟,穆凡哲 .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创新医学网,2011,5

篇2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存在问题编制执行

一、引言

财政部1997年颁布《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后,各高等学校确定了“大收入”、“大支出”的概念,不再具体区分资金的来源和性质,而将学校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预算管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居于核心地位。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师资队伍的打造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加大投入,银校合作中高校融资还贷的压力,以及各高校推行的校、院(系)两级或三级财务核算方式,高校在财务上逐步出现了资金需求量大、收支渠道增多、经费供需矛盾加大的局面。因此,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利用有效的财务预算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建立良好有序、公平合理的预算管理体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从预算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和程序、强化高校预算执行和考核等方面着手,对如何让进一步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对策。

二、目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缺乏资金长期规划意识

许多高校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很少考虑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规划,仅仅为了维持年度收支平衡,更多顾及的是短期目标。高校通过召开党代会、教代会已明确了自身的办学定位,理清了办学思路,规划了发展道路,但是在资本投入上缺乏预算、谋划和运作,造成了长期目标仅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长期规划和具体操作相脱节,不利于高校按照既定规划科学发展。

2、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一些高校在编制预算时由财务部门大权独揽,按照“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方法,依据上一年度的会计数据,对外按照上级确定的预算额度套编预算报表,对内根据各职能部门的情况适量增减,造成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核算不相符合,出现对内预算和对外预算、财务预算和会计核算的“两张皮”现象,财务预算成了摆设,削弱了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预算编制数字不准

在编制预算时缺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本单位收入、支出数字模糊不准确,仅依据往年的习惯做法来判断,容易造成各职能部门间在经费上苦乐不均,部分职能部门和项目资金充裕,出现资金沉淀和囤积现象;部分职能部门和项目资金不够用,资金提前用完,出现无米下锅和追加预算现象。预算仅仅是分配额度,监控不到资金的实际效果,造成预算编制偏离了财务计划的轨道。

4、预算执行控制不严

高校由过去的行政办学逐步转变为法人办学,许多领导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维模式。对于学校既定的预算方案,领导带头突破预算控制指标,在预算执行中带着个人感彩去处理突破预算的问题,片面强调客观因素的影响,回避主观方面的原因,随意开口子、批条子,缺乏将预算责任落实到位和科学理财的责任感,造成预算变动频繁,不能适应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和监督机制的需要,致使预算刚性不足、约束力不强,预算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名存实亡。

三、预算编制的原则

1、要坚持超前谋划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编制预算时坚持超前谋划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是高校圆满完成教育事业的重要保证。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方针、中长期规划和教学改革等重点投资方向,超前谋划,使资本的筹集、运作与战略发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发展。

2、要坚持广泛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

编制预算时坚持广泛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是民主管理高校、推进校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预算编制时要积极宣传,吸引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公开预算编制“二上二下”的程序和数字调整的原因,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公开预算方案,做到高度透明,积极发挥师生员工的外部监督作用。

3、要坚持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编制预算时坚持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是保证预算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编制预算时应该将有限的资金有效地配置到最需要的项目上,各职能部门在组织、运用资金时,要注意“好钢用在刀刃上”,保证重点项目资金的高效配置和使用,避免资金浪费。同时,安排预算时还要兼顾一般,站到一定的高度上,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分配资金,不能厚此薄彼,苦乐不均。

四、高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程序

目前,高校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有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弹性预算法以及几种预算编制方法的结合使用,程序上呈多样化。本人建议采用零基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编制预算,采用较民主的“二上二下”的程序。

1、确立以零基预算法为主的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法全称为“以零为基数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打破了传统预算编制的“基数”概念,根据高校的性质和事业计划及任务,综合高校财务收支状况,从零开始重新进行预算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比其他预算方法更加注重预算资金的效益和使用效果。

(1)认真分析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掌握预算年度的事业发展计划和资金面情况。通过对上年度的收入、支出实际情况的分析对比,找出收支的规律;通过了解和掌握预算年度的各项计划,明确轻重缓急情况,做到预算安排时有所侧重、兼顾一般,为预算年度的编制工作夯实基础。

(2)确定预算编制的基本数据和各项标准。预算编制时应向各职能部门摸清师生员工数、当年招生数、基建等有关编制工作的经常性经费数据资料,重新确定好人员经费的标准和公用经费的标准,预算出人员经费和正常开展工作的办公公用费用,优先考虑安排必保性项目资金,其次安排专项项目资金。要求提出预算申请的职能部门对尚未完成的项目,提交计划完成情况,新增项目需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费报告。

(3)计算汇总,编制方案。根据预算编制情况,设计出预算表格,如预算总表、专项经费表、人员数据表、定额支出表等,按照定额和有关规定,计算汇总收入、支出数,对各项目的性质、目的、轻重缓急程度、使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依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出预算方案。

2、以滚动预算法为辅助的编制方法

滚动预算法是指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自动延伸,使预算期永远保持在一年,凡预算超过一个月(季)后,根据前一个月(季)的运行结果并结合执行中发生的变化等信息,对余下11个月(3季)加以修订,并自动后续1个月(季),重新编制新12个月(4季)的预算,使总预算仍保持1年的预算期。它的要点在于不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挂钩,而是始终保持12个月,即每过一个月就在原预算基础上增补下一个月预算,从而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以预算形式规划未来经济活动。滚动预算,采用“长计划,短安排”的办法可以弥补年度预算的缺陷,并能根据当前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这样可以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相关性。对于涉及到高校发展的重大项目、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均可采用这种方法编制预算。

3、采用“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

“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是高校民主决策形式之一,可以帮助各职能部门正确处理好部门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处理好预算收入、支出的关系。高校应当在校长和分管财务的校领导带领下,组织成立由财务处牵头,人事、教务、学生、工会、后勤等主要部门参加的预算委员会,负责全校的预算编制论证工作。

“一上”是由高校根据上一年度的会计资料,采用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经费收入、支出预算的统计,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来年工作计划,对重要支出项目充分论证,按照轻重缓急程度编制预算上报主管部门。

“一下”主管部门根据高校职工编制人数、学生数、资产情况等资料审核预算报告,结合当年财力情况下达收入、支出等各项预算控制数,反馈各高校。

“二上”是各高校在主管部门预算控制数的基础上,确保重点、兼顾一般,进一步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和项目,编制明细的收入和支出预算,预算报告上报主管部门。

“二下”是指主管部门批复后的预算方案一经传达不能轻易改变,财务处根据预算控制数,将预算指标分解下达到执行预算的各职能部门,正式向全校师生公布,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以便全校师生监督执行,增强预算监督的外部力量和舆论氛围。

五、加强高校预算的执行和考核

1、强化执行国库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实行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现象。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按照国库资金支付数反映支出。因为高校经费预算在批复后,调整预算经费程序复杂,预算经费和项目不能随意改变。这将使得高校及其职能部门必须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如实编制预算,重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加强落实国库管理制度,将促使高校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严格执行预算。

2、全面统筹各项财务收入,认真审核各类支出数

高校在组织预算收入时应检查各项收入来源是否正当、合理、合法,是否有截留、坐支、挪用或拖欠行为,对于不能如实上交、私自隐匿的收入应按照国家治理“小金库”的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同时认真审核各职能部门预算支出数,将预算内外收支、事业收支和其他收支等统统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做到优先安排急需项目资金,滚动预算专项项目资金,列出详细的定额标准,逐步做到人员经费按人头、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来确定。

3、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和约束体制机制

高校应将预算管理纳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考核,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强化节约有奖超值要罚的制度。对积极增收节支、预算方案执行良好的职能部门,经考核属实后,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有隐匿收入、预算方案执行差的职能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或严肃处理,通过考核和奖惩的结合,优化预算支出结构,提高预算支出效益,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六、结束语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和业务性强,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财务工作。在预算工作中人是预算方案的制定者、预算信息的使用者、预算工作的执行者,是财务预算工作结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各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师生员工广泛参与,掌握科学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改革创新,树立科学理财的理念,建立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和约束有效的执行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升办学和育人工作水平,更好地完成高校的各项事业计划。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预算控制 预算考评 预算分析

财务预算是指对企业现金收支、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等进行的各项预算。是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和系统化的体现。它是对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评等各个环节实施自始自终的过程控制。它通过对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和业绩评价,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和计划目标。它涵盖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企业财务工作由被动的核算型向主动的管理型转变的一项突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机制,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对预算管理运行环节也不太清楚,特别是在编制程序、财务预算执行、预算的调整和控制方面以及预算分析、考核、评价、奖罚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认识

一些企业的领导总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所以也就不让其他职能部门去配合。造成财务部门主观想象、任意编制预算方案,使编制的预算不切实际而无法执行,因此发挥不了预算管理的效能。我们再从预算编制的范围来看,很多企业只注重编制销售和费用预算方案,但却忽视了资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因而对重大的投资不进行事前安排,使投资方向与主管业务得不到相互支持,投资资金也无法进行规划,结果大量被占用,产生不了效益。可以说,投资预算是当前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软肋,也是财务预算管理急需加强的地方。

(二)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应该是科学合理的,经过努力最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预算执行部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预算有关的一些信息不公开,不能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造成制定的预算标准过低,不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潜能,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样,过高的预算标准,使执行部门人员操作起来十分困难,难以达到预算目标。特别是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实现预算的目标,在编制预算时,有所保留。并且编制预算方法也比较简单,不能灵活机动地采用多种编制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市场变化情况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导致预算失去了作用,造成经常性地进行预算调整,大大影响了预算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也就是使预算逐步脱离实际而无法执行,降低了预算的科学性。

(三)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执行控制

预算管理的重点内容是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也就是预算执行控制。如果企业不对预算进行监督和控制,只注重编制预算方案,那么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与预算就会形成两张皮。企业的财务预算也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在预算编制上显得非常重视,专门设置了预算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工作,但很少参与预算执行控制过程,也就是不重视预算的执行过程,使预算控制的管理职能大打折扣。

(四)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健全的奖惩机制

有些企业不重视财务预算的考评,没有把预算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使约束和激励机制如同虚设。此外,有些企业在财务预算中建立的奖罚激励机制,作用不明显。考核中过多地强调客观因素对预算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方面的因素,并且考核中有浓厚的个人感情,使考核工作只能成为一种形式;造成对预算取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很少奖励,对在预算中存在问题的违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也很轻微,因而妨碍了预算工作的开展。

二、解决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上的问题的办法和应采取的措施

预算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和其他数量形式综合反映企业未来计划和目标等各个方面信息的预算。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高度重视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调整,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预算管理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要使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的顺利并收到实效,必须正确树立预算管理理念,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并借助电算化信息技术手段,才能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企业领导必须重视和支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领导要把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加以重视,并要直接参与,在一些具体环节上如对财务预算管理中的授权和审批要亲自介入,而且要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落实。

(二)要让全体员工参与和认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从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执行控制,需要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要树立预算观念,增强预算意识,同时要积极参与到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操心出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要大力运用和发挥信息技术进行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从预算编制到预算的执行控制,其工作量非常大,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先进科学的内部信息系统。进行预算分析和获取准确的数据报表以及对预算编制和、执行和控制等日常管理工作都需要通过预算管理的软件来完成,并通过电子网络来及时监控和修正预算结果,及时传递和共享预算信息。

(四)要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组织、制度和运转体系

1、设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预算管理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预算管理目标,必须建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一是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它是预算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有关预算管理的政策、规定、实施细则的审定,审议预算的编制方案,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调整、考评等具体工作。二是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的预算办公室。在预算委员会的领导下,预算办公室负责预算管理具体的日常工作。三是确立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对所有的预算项目按照各职能部门的不同进行分工、管理。

篇4

[关键词]全额预算 基建财务 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通过对政府投资水利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公益性水利项目应组建事业性质的项目法人,具体实施工程建设,已成为通行做法。按全额预算单位体制组建项目法人,符合国家有关水利基本建设管理规定,有利于向上争取建设资金补助;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利于机构经费基本性保障,实现专业化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实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当前全额预算水利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两类资金来源渠道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归集的完整性

在全额预算水利单位体制下,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有两大类:基建拨款和预算拨款。基建拨款按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程序拨入,是建设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为全部的工程款、征迁款及部分建设管理费。这部分资金按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和使用,列入工程建设成本。预算拨款按全额预算单位费用标准编列,主要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管理,遵循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程序进行使用,不列入工程建设成本。而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从实质上讲在建设期,部门预算中的人员经费是建设单位人员经常费的一部分,公用经费是工程管理经常费的一部分。这部分费用不列入工程建设成本,将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归集不完整。

(二)公用经费定额管理方式导致工程管理经费不足

按全额预算水利单位经费管理方式,按在编人员编列的定额公用经费,难以满足工程管理实际开支需要,影响工程高效推进。预算中安排的公用经费,仅能维持单位常规支出。项目法人所承担的工程建设任务,也要相应支出办公、差旅、会议、水电费等工程管理经费。由于全额预算单位经费管理方式所限,财政不核拨专门管理费,只好在公用经费中列支,出现了工程做得越多反而导致公用经费越紧张的状况。

(三)人员经费定额限制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由于财政预算人员经费额度限制,项目法人工作人员收入水平与常规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相当,但工程建设单位夜间巡查,加班现象十分普遍,工作强度明显大于常规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应体现工作强度和绩效,否则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而财政部门认为,对事业单位奖金福利实行限高托低后,单位各项考核奖励性补贴须控制在市财政规定额度内,不得突破。财政部门很难为项目法人开特殊口子提高人员经费预算标准。

(四)适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的局限性

预算制度规定全额预算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的同时,应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编制采购预算。对全额预算水利建设单位,当前部分意见认为,凡是归属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如管理用设备、房屋租赁等事项,不论资金来源均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导致工程设备、工程车购买和技术服务、监理用房租赁等按预算管理要求和政府采购方式进行,程序复杂,审批手续繁多,而且由于政府采购部门水利专业性不强,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五)资金拨付审批环节多不利于提高支付效率

实施财政直接支付为加强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款工具事业单位专用,减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若遇工程变更比较多的项目,财政在审核拨付资金时,所需时间较多,可能延误建设工期;另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杂,影响资金支付效率的情况,以一个购买起重机设备合同为例,合同金额仅29万元,分三次财政直接支付了20万元,分别为3万元、9万元、9万元,每次付的金额不大,手续却一个不能少。若遇到相关人员外出,审批周期会延长,资金不能及时支付。

二、 解决全额预算水利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

下面针对全额预算水利单位体制下,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财务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建设资金只由基建拨款提供以使财务核算完整归集工程建设成本

基本建设资金和部门预算资金性质不同,在工程建设期,为防止工程管理费因在部门预算资金中列支,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归集不完整的情况发生,资金只由基本建设资金一个口子提供,建设期间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一切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在项目建设管理费中列支。作为全额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留存不用或先开支,年底全额转入项目建设管理费,以确保投资资金核算的完整性,使财务核算完整归集工程建设成本。

(二)建设管理费本着“按事定费”的原则进行编列

管理经费不能按全额预算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以实有在编人数定额核定,而应按“按事定费”的原则进行核拨, 即在工程概算核定的建设管理费范围内加以控制。建设管理费实际使用时,不按预算单位经费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而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也可按代建制政策安排专门的建设管理费。

(三)制定工程建设目标考核奖惩办法

为调动工作积极性,收入水平适当体现工作强度和绩效,由投资主管部门制定专门的工程建设目标考核奖惩办法,结合工作绩效、加班等情况进行奖励,考核奖列入建设管理费,不列入预算拨款,不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约束。

(四)由基建资金支出的采购资金按专门的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支付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一般规模较大且组建了专业的项目法人,并不适用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招投标工作应按水利工程相关招投标制度进行,相应地按照《招标投标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14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采购资金的支付工作。

(五)建设资金按季申领并由项目法人审核支付至用款单位

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建议由项目法人在每季度初编制建筑安装、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季度资金需求计划,提出拨付申请,报主管部门审核。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后,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法人的基建专用帐户,再由项目法人负责审核拨付到相应的用款单位,并按期向相关主管单位反馈资金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体改办,水利部,财政部.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03

[2]水利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09

[3]财政部.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2002

篇5

关键词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问题 解决方案

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管理层预测和决策,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资金筹集、使用以及划分等状况进行有效的规划、跟踪,从而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依据战略目标进行,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1]因此,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有效运行的主要依据,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是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对其资本进行合理有序管控的手段之一。首先财务预算是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所制定的财务规划决策,再以此作为管理依据,并贯穿全经营过程,从整体上使企业始终朝着战略发展方向发展,保证效益。[2]其次,财务预算管理能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明确规定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和目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再次,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绩效考核,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最后,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构建科学的、完善的、规范的财务活动机制,促使企业各项支出都依据预算进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防治腐败问题的出现。

二、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开展了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但仍有些许问题制约其效果。形成的主要原因: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不太重视,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有效的经济利益,反而导致更多的经营支出。这种错误的观念不改变,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实施。[3]还有一部分的领导者认为企业的财务部门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再实施财务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是多余的。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对于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只与财务部门相关,与其他部门没有联系,导致其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并不注重。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导致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这也是企业不注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另一个原因。[4]

(二)财务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和管理预算的重要基础和依据,相关的工作与多个部门有关,是一个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认真对待的工作。

现阶段,有的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范畴,并且编制时间也非常紧张,促使财务预算编制内容较为简单片面。[5]同时,由于缺少其他各部门一同对全面收支状况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详细的规划和论证,预算编制可能严重与业务相脱节。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虽然各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但是为了部门利益,有些业务部门可能故意把预算目标降低或故意把预算标准拓宽,以为本部门业绩完成留出更多空间导致预算编制基础失真。[6]或者各部门仅考虑本部门利益,不考虑其他部门的利益,导致预算编制全面协调性差。

有的企业预算编制仅考虑公司短期目标,不考虑公司的长期目标;有的企业,预算编制只考虑以往事实,不考虑未来可能;有的企业,预算编制只着眼全年数据,不关注各月状况。

有的企业没有信息化系统作支撑,完全依赖电子表格等进行手工预算管理,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也可能影响预算编制质量。

(三)财务预算执行能力不完善

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虽然制定了财务预算,但仍存在经费超支的情况,造成此类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所编制的财务预算缺少可操作性,流于形式,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使其难以发挥出预算控制的作用。

有的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未对预算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和详细说明,执行者无据可依,或者获取信息不对称,理解不到位,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严重偏离。[7]

有的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未及时跟踪、分析、总结本部门执行情况,既不管是否出现偏差,也不管出现的偏差是有利偏差还是不利偏差,更不管各项偏差形成原因,只管仍然按部门既定计划埋头苦干,从另外一方面导致财务预算执行不到位。

(四)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健全的奖惩机制

健全的奖惩机制包括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奖惩体制。

有些企业不重视财务预算的考核评价,或在考核评价中评价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执行情况;要么考核评价中带有浓厚的个人感彩,使考核评价失去客观公正性。不以预算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无法科学合理地将公司实际运营情况与公司管理目标计划相对照,使考核评价失去意义,从而导致预算管理的失败。

有些企业虽然有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但没有建立奖惩体制;也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奖惩体制但是执行不到位;还有些企业建立的奖惩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匹配……没有有效的奖惩体制作支撑,无法有效调动各部门员工对预算执行的积极性,也无法约束限制全体员工按预算合理开展自己的工作,最后,预算管理工作只能流于形式,以失败告终。

三、解决对策

(一)强化重视

强化重视是一个从上至下的过程,首先要以领导层作为模范,当领导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后,会通过行政手段,下达强有力的指令,使预算管理能够顺利开展,降低阻力。直接影响这个企业是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求企业领导者自身需要加深对财务预算管理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不断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从而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构建良好环境。企业领导者还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关系,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加入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以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促使企业向着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从而实现企业发展所设定目标。

(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是强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其主要的工作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保障财务预算编制时间。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先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规划,并预留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上述工作。第二,需要遵守财务预算编制原则。目标的制定,既要保短期稳定,还要求长期发展;数据的采集使用,既要考虑到历史信息,还要考虑未来预测;资金筹措安排,既要考虑年度收支需求,还要考虑各月收支平衡;第三,选择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有助于提升预算编制的有效性。预算编制工作者需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方法,结合新时代的技术和观念发展新的方法,促使企业预算有效的结合实际状况实施,依据复式预算管理方案细分年度预算经费收支,保障预算做到量入为出,不断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可操作性,增加企业预算工作的约束力。

(三)强化预算执行力

预算编制只是预算管理的一方面,即便制定了科学、完备的预算编制,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那也毫无价值。为强化执行效果,首先要将财务预算进行细化,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权责,配给相应的指标,并将指标进一步细化,落实到个人。与此同时,部门内应制定强制性规定,以此奖惩措施,确保预算方案的有效落实。再次,各部门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及时分析及时更正,以增强可行性。

(四)财务预算考核

财务预算管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考核具体的开展情况,这不单单是对上一阶段的总结,还是要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特别是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产生偏差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加以改进。为避免工作流于表面,还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也可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的部门或个人作为典型,向单位全员进行宣传,并额外给予奖励,以此提升积极性。

(五)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效率

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到预算考核,覆盖环节和使用数据繁多,这就需要构建一个优质的科学内部信息系统以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和效果。实施预算分析、获取数据信息、预算编制和跟踪、评价和管理等管理工作都需要依据预算管理的软件进行,同时依据电子网络实现数据的传递、信息的共享、统一调度和全面监管。

四、结语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体现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财务预算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全员重视、科学编制、部门协作、奖惩分明、动态调整、信息化管理。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利保证。

(作者单位为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宋良荣,江红.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1):59-63.

[2] 张琪,吴俊岭,蔡学玲.完善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05):163-164.

[3] 刘光强,李卫东.基于内部控制的预算管理关键控制点[J].会计之友,2012(25):29-33.

[4] 薛绯,顾晓敏,李丹,李康.关于预算管理理论的演进与述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63-67.

[5] 吴辉,高晨.预算是企业战略执行和集团管控的工具――以A公司为例对集团企业预算管理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86-92.

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预算;问题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文化中,企业的管理,归根到底就是对财务的管理,因此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管理很重要。所谓的财务预算是在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做出的现金流量安排,以及对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和一定时期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预计。财务预算管理更侧重于公司对资金的运用,同时指导着公司的筹资管理,当企业的财务预算出现问题的时候,影响的是整个企业的运作发展。

一、编制财务预算时缺乏战略指导、难以融入市场环境的应对措施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的目的是防范财务风险,更好的实施企业的经营目标。但是,在编制财务预算之前,企业并没有具体的战略计划,财务战略要依靠企业战略,当企业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的时候,财务预算的编制就可能出现只注重短期效益的情况,难以跟上企业的进程。另外,企业常常以封闭的心态来制定预算,不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导致财务预算不能完全融入市场环境,实施起来很不容易,使企业的预算工作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一种问题,我们所给出的具体措施为:企业应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财务预算体系。在编制预算之前,应认真分析企业的资源,明确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财务预算,才是科学的、可行的。还应给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提前做好市场调研,使编制的财务预算具有客观公正性和时效性。在编制预算指标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以防发生预想不到的变化时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让预算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二、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不能与整体融合的应对措施

很多企业不具备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不能将组织经营的各个阶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是对成本费用或现金支出进行了预算控制。有的企业只注重利润预算,没有考虑到亏损。而在实际中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这种缺乏整体的观念会导致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覆盖不到的点,也可能造成对企业的盈亏把握不全面的情况,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果。

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的应对措施为:将公司的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细分,科学确定财务预算管理责任的各个单元。将企业的每项经济活动都纳入到财务预算管理的环节中,通过目标细致分解,层层落实,确定每个管理部门中每个人员的职责所在,使权责明确。还要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机构,加强多个部门预算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的监督管理,以免因为管理不善而造成经济损失。

三、编制宽余,财务预算失去作用的应对措施

预算宽余的现象在很多国有企业中非常普遍,财务预算的执行者利用职权方便和管理宽松,故意将预算的标准放松。财务预算的宽余会使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会出现少劳多得的员工,更会出现工作的懈怠。同时也会使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不均衡,使公司的短期活动脱离了长期的目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应对措施为:公司要严格检测财务预算数据,要使预算的数据与实际相结合。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一般要遵循“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的原则。财务预算需要各个部门对其在预算期间内的各项经济活动做出全面的预计,并进行尽可能准确的预算,同时还要避免预测过程中的片面性,避免财务数据不真实,导致了资金的浪费,使财务预算不切合实际。

四、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监督的应对措施

虽然企业都了解财务预算对自身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财务预算机制,缺乏对预算机制的监控。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发生其他事情而使预算不能实现的时候,财务预算不能做好应急反应,使其脱离了实际,变成空洞无味的数据信息,这也是财务预算工作难以发挥作用的一大问题。

所要做出的应对措施为:企业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实时监控财务预算的实施过程。企业一味地采用静态预算指标,会使企业财务预算出现盲目性、滞后性、缺乏弹性的问题。所以企业要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动态管理。例如,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概率预算、滚动预算等。

另外,企业还应该强化预算控制力度,及时的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企业相关的各项活动都应该围绕预算展开,每个部门的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要受到预算的严格约束。在进行预算的调控时,要对调整范围、程序、权限进行严格的规范,从制度上约束每个员工的行为,保证预算在不失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财务部门还应该及时向执行部门反馈预算实行状况,以便各部门及时了解本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确保经济活动不偏离本部门的财务预算目标。

五、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缺乏有效考核机制的应对措施

企业财务预算目标没有很好的实现,考核和奖惩制度不健全也是其中的原因。企业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且用考核的结果对其奖惩时,被考核的人员过多地强调客观因素的影响,考核者则常常以个人情感因素去评价单位的经营指标,使整个考核过程不是在客观的条件下进行。考核后没有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变成一种形式,此时预算也因此失去了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再具备约束性,影响了预算管理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此项问题的解决措施为: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财务预算考核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企业应将预算指标值与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激励成绩、发现问题,分析对策,进一步完善对预算工作的管理,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业绩考核指标不仅包含了结果性的预算数据,更要注重过程性的业务考核,既要考核预算最终目标的实现情况,又要评价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主要成功因素。要根据每个单位的特点建立日常的监控制度,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和相应的考评,把预算过程具体到每个环节,形成具体有效的激励机制。

六、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就要求企业不能在每个小的环节出现问题,这也就离不开预算以及预算管理。可以说,风险无处不在,所以企业和财务预算也应该跟紧企业所处市场的步伐。整个预算的过程是一个整体,通过预算来确定目标的实现途径,通过预算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的最终目标是超越预算。

参考文献:

[1] 吴庆申.浅析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认识误区[J].河南水利,2005(11).

[2] 陈桂林.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2008(02).

[3] 强明隆,韩建清.论中小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1).

[4] 张洁.试论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3(10).

篇7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控制行为,是将企业的决策计划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其中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财务预算就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反映企业财务目标,控制企业财务活动,保障企业财务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具体预算的有机整体。它包括营运收支预算、资本性收支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财务是企业的核心,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组成财务管理系统。只有有效的进行财务预算并进行良好的控制,企业才能有良好的经营业绩。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财务预算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关键,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本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需要,企业要进行资本经营,必然要引入财务预算管理机制。财务预算与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并反映出各项经营业务和投资的整体计划。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财务预算管理以市场为导向,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长期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首先,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控制成本费用,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从而为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财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落到实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财务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相结合,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因此,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减少决策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合理地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努力使决策达到科学化,使企业的行为符合市场的客观需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

(二)可以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

财务预算管理是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与规划,使生产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与规划进行流转和运动,以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因此财务预算既着眼于公司资金的运用,同时指导公司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公司的财务结构。企业的财务预算就是要处理好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财务结构的成本和风险的关系。而财务预算可以提供现金流量预算,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企业合理回避财务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对财务预算的认识程度不够

目前来看,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够,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只是片面的理解,认为财务预算只是制定一个计划,并没有从整个公司的运营来考虑,财务预算与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并反映出各项经营业务和投资的整体计划。财务预算的最终目标就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从而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服务,但是领导层往往将这些层面隔离开来,仅仅当成一个形式,并没有认识到其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因此,企业领导层应该要更加重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二)企业财务预算失去其应有的监督与激励作用

财务预算只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在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部门进行配合,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出现各部门缺少协调的情况,这样就缺少了其它部门对整个财务预算的监督,往往只是财务部门单独行事,使预算失去它控制费用的作用。企业编制财务预算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风险,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可是现实中很多企业编制的预算没有与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使得公司的短期目标脱离了长期目标,将短期目标扭曲,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企业财务预算过于松弛,公司的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会计造假,使公司的发展潜力受到损害,预算的松弛还会影响公司的业绩评价,使得预算反馈不及时,预算不能实现时还不及时做出调整,预算与市场相脱离,整个预算指标体系体系难以被市场所接受,不合理的预算指标使得考核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预算往往不完整,企业资金流动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企业目前费用预算的超支时有发生,使预算的严肃性受到损害。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单纯偏向于一个方面,考核指标不具体,有的指标单纯追求利润,忽视风险,有的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时,仅限于营业收入及成本支出的预算,而对于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预算制定的却很少。超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考核不严格,惩罚不分明,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缺乏应有的措施,市场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企业的资金预算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多变性,对其管理的内容做出系统性、全面性的安排。当市场的激烈竞争改变了事先的估计和假设时,企业的应变措施是以调整预算或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或两者并行等方式来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增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的领导层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认知程度

目前,部分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制度不够,因此,下一步就要提升领导者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企业最高领导层的认识程度决定了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力度,因此要让领导者从企业治理以及企业管理创新的高度来认识财务预算管理,首先要让领导者重视起来,建立各级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健全从预测、决策到执行、监督、考核,按各级责任层次划分的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管理到位。这样既有利于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活动,指导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并控制经济活动全过程,又有利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管理制度约束和监督、检查、考核有机结合。其次,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在企业成立一个专门的预算委员会,由领导者亲自挂帅,让预算在权利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使预算顺利推行,从而保证经济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定期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财务预算管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应是一种责、权、利相统一,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严密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管理和考评。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控制薄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激励机制的设置上,应该将考核的目标定位在对费用以及成本的控制上,因为财务预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最有效的节省资金,或者说使企业资金得到效用最大化,要细致分解各项指标,科学确定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单元。通过预算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发展内部控制。将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到预算管理的环节中,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指标细致分解、层层落实,使各个部门的方向明确、责权利清晰。其次,为了实现目标,企业必须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存在的差异,按照经济责任制落实奖罚措施,并把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预算指标责任人工作业绩的硬性指标。做到事前、事中控制,还要做到事后分析,对年度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要结合年终财务结算的编审情况,搞好综合分析。对每项预算的执行情况都要作出详细分析说明及评价。

(三)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处理好资产结构中的盈利型与流动性,资本结构中的成本与风险的关系,合理地规划与控制企业的现金流量,回避由于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经营失败。现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资金常常会出现问题,领导者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政策,这就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保证资金正常流入,降低赊销风险。其次,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合理占用应付账款等结算资金,控制采购支出时间,第三,加大清欠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而且资金管理的监督考核必须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为基础,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有效避免了事后承受巨额亏损的可能。通过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四、结论

总之,以提高经营绩效为目标的财务预算管理,能统一企业所有者、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的管理目标,可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培育企业积极向上、崇尚节约的企业理财文化,并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和准确,在确保企业效益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我们要针对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使财务预算管理日益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青.浅谈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科技资讯,2006.

[2]周品芳.论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2006,(10).

[3]剧锦荣.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山西焦煤科技,2007,(02).

篇8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预算 不足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财务预算(以下简称预算)是指与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的各项预算。财务预算是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上可划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而财务预算管理则是对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实施自始至终的过程控制。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它涵盖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企业经济链条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工作由被动的核算型向主动的管理型转变的一项突破。预算是现代企业下一步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的细化发展的要求,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机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主要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财务集中控制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理顺预算管理体制,划清预算工作界面,强化管理预算基础工作,科学测算预算定额,使预算实现对各业务计划和规划的归纳与综合,确保预算贯彻企业整体经营战略。

一、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

(一)编制程序和方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滞后。一般编制预算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即财务预算委员会于每年10月底以前提出下一年度财务预算目标,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各预算执行单位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于11月底以前提出本单位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方案,上报预算委员会办公室;预算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各单位修正调整的基础上,预算委员会办公室正式编制出企业财务预算草案,提交预算委员会审议批准。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总的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政策迟迟不能下达或上下级单位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以致预算在预算年度一季度甚至二季度末才能下达,预算编制滞后,影响预算控制的效用。

2、预算执行单位从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对预算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有所保留,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或夸大预算需求,导致预算松弛,缺乏科学性、客观性,预算有效性差。

3、预算审查平衡、审议批准缺乏科学性,不泛上级领导根据硬性指标压缩下属单位预算指标的情况,导致预算指标不合理。

(二)财务预算执行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指导不能贯彻执行,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个别预算执行单位不重视预算执行,听之任之,经常超预算支出。 预算计划的编制,就是要让企业各个部门的开支按照预算计划进行,统一安排,节约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是企业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开支随意,支出审批程序不完整,按照经验进行资金支出,开支浪费,支出随意性大,使得预算计划执行不实,影响了预算计划的约束作用,使得预算计划形同虚设。

2、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等异常情况,未能及时查明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往往可能遇到新的情况,预算计划也应进行应当调整。但部分企业在实际遇到问题时,并未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仅是随意超支,不按照预算计划进行。造成预算执行不符合实际。

(三)预算的调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别预算执行单位滥用预算调整政策。不注重日常预算控制,一旦出现超预算指标情况,马上向预算委员会提交预算指标的调整报告,甚至存在一个预算年度多次调整预算的情况,导致超预算或无预算的项目可能因为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展开,预算对实际行为的预控作用严重受损。结果则是:预算执行单位圆满完成年度预算指标,而上级汇总单位却是预算超支。

(四)预算分析、考核、评价和奖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执行单位对执行预算的偏差,未能充分、客观、详细地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未能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2、考评制度未能贯彻、落实到位,造成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奖罚激励机制作用不明显。上级管理部门在年终考核预算责任单位时,一方面被考核方过多强调客观因素对活动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方面的原因,考核方常常有浓重的个人感情去评价被考核方,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预算工作富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很少奖励,对实际发生的预算内浪费严重或突击花钱等问题的违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手段很轻微,不痛不痒,奖罚激励机制如同虚设,导致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有效实施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落实预算目标,加强信息沟通,解决预算滞后和预算松弛问题。

预算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和其他数量形式综合反映企业未来计划和目标等各个方面信息的预算,企业应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总的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政策,指导下属预算执行单位及时编制预算。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应实现资源共享,多方及时沟通,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过分强调本单位(部门)利益等根源性问题。

(二)预算编制兼顾刚性原则和弹性原则。

预算编制和执行强调刚性原则,同时考虑预算环境的变化,业务流程结构的变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预算指标的影响,同时考虑个别单位业务的特殊性,严格按规定的调整预算的程序进行审批调整。对例外事项进行管理,保证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及时反馈信息。

预算管理要发挥作用不仅要坚持过程控制更要注重结果考核。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责任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预算开始执行后,必须以预算为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支出性项目必须控制在预算之内,收入性项目必要完成,现金流必须要满足企业日常和长期发展的需要,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是核心环节,需要企业上下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完成。财务预算委员会日常工作机构跟踪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财务预算总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

(四)建立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强化预算差异分析。

企业实行预算管理各层次的经营者和部门负责人都有明确的经营责任和行政责任,所以预算执行情况便是他们首要关心的信息。这是一种常规的、制度化的分析,在建立企业局域网的条件下,一般由公司财务部直接从计算机中取数,对一些变动异常的指标加以简练的文字说明。在季度和半年度时则进行详细的指标分析和趋势分析。同时,自半年度后,每月的分析都要预测年度预算完成情况,以便经营者心中有数,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

财务预算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人员要定期组织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责成有关单位分析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原因(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及建议。研究、落实解决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财务预算执行的偏差。

(五)落实预算考评和强化奖罚激励机制的作用。

在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考评起着检查、督促各级责任部门和个人积极落实预算任务,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纠正实际和偏差,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发挥重要作用。预算提供了明确的一定期间要求达到的经营目标,是业绩评价的考评标准和重要依据。

预算年度终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应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的编报质量、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单位应严肃预算考核纪律,对预算执行单位做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落实奖罚的方式。奖罚的力度要适当加大,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使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结论

总之,明确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规范预算管理体系,扩大预算管理范围,确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方式,完善预算管理基础。

(作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资金管理部,会计师,大学本科,毕业于湖南省委党校,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不仅要考虑当前,还应审时度势。这样,才能兴利除弊,防患于未然。作为企业,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更是如此。“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以财务预算为核心,财务预算是驾驭企业最主要的缰绳”,这是企业管理者们在实践中早已取得的共识。因此,抓紧缰绳,确保驾驭目标方向准确,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短期,轻长期

有些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发展目标,使各期编制的财务预算衔接性差,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调控目标短期化,是一种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经济效益,轻资源深层次开发的粗放行为,把可持续发展当成短期成本来控制,强化的是一种短期行为,弱化的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家去争做“短跑冠军”,不愿做“长跑健将”。这种行为极大损害企业科学发展的方式,非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一次次要求提高这种政策的执行力。恰恰相反,执行的越好,损失就越惨。

(二)重部门,轻整体

正如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一样,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也由财务单一型转变为多部门复合型。但也有部分非国有企业尚未具备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实际参与程度较低,加上对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观念,没有将组织经营的各单位、部门和相关阶段有机的结合起来,财务预算工作最后都被迫落在财会部门,财会部门关起门来画表格、定盘子。这种缺乏整体观念的预算管理,往往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致使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和前瞻性。

(三)重静态,轻动态

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对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等仍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所有的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运行结束时将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这种静态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静态预算指标则表现出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难以成为考核和评价的有效基准。所以,企业应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加强动态管理。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实现与日常管理的衔接,使管理人员始终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企业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

(四)重编制,轻控制

主要表现在:预算保证书上手印一摁,责任状上姓名一签,就基本万事大吉。以文代控,以包代管,用“形而上学”落实预算目标的单位不在少数。不分析生产变化、不考虑市场价格浮动、不对照前因后果,就是死抱预算方案,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例如,有些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会议费支出,表面上每年有预算,其实年年在上升、在超支。特别是当企业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预算已不能实现时,既无相应的应急预案,更没有及时做出调整,使脱离实际的预算成为管理的“装饰品”。

(五)重客观,轻主观

部分企业在预算指标分配时,企业上下一片东奔西走,上下齐心找领导,发动大家做工作,讨价还价蔚然成风。年终考核时,更是四面出击,挖空心思找客观,努力寻问找挖潜。预算指标考核兑现时,本应以实绩应对考核,变成了以问题、客观“挖潜增效”。结果是“问题战胜了方案,客观战胜了主观”。文件硬、执行软成为预算考核的软肋。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以战略目标为指导,以完善制度为重点,强调财务预算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可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使企业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同时完善制度是基础,民主管理是方向。一是要摒弃只顾眼前不讲长远、只重显绩不重潜绩的各种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结合相应的政策法规,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三是要强化民主管理,提高各单位、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主动性,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让民主管理从口号变成实际行动。

(二)以完善“三个结合”为切入点,强调预算与执行的结合

越来越多的管理实践表明,财务预算从编制、执行到管理,不纯属是一种财务行为,更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可以包揽的。没有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没有相关部门、单位的配合,财务预算就成了空中阁楼,花拳秀腿。

1.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结合。固定预算的特点是符合业务水平比较平衡的项目。弹性预算的特点是比较适用于变化较大的项目。通过财务与生产部门的结合,对固定费用或随业务量变动不大的折旧、管理费用等,采用固定预算编制,强调的是对一种水平法的控制。对于随业务量变化较大的材料、燃料等费用,采用弹性预算编制,强调的是对变动过程的控制。通过这样的分级预算编制,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模式,细化完善了预算的内容,丰富了管理的方式,做到了收支配比。

2.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的结合。增量预算的特点是考虑了历史成本,但却不注重现有的资源数量。零基预算的特点是不考虑历史成本,重视现有的资源数量。通过财务与企业管理部门的结合,对于自然灾害、社会援助等预算之外的费用,根据整体的预算盘子,及时进行调整和综合平衡,确保预算的约当进行,强调的是对突发成本的控制。对于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经营费用,则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上级给多少,就编制多少,上面给下多少,就花多少,与历史数据脱钩,强调的是对现有资源的配置。通过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使预算更贴近实际。

3.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的结合。定期预算的特点是以基期为出发点,缺少连续性。滚动预算的特点是以连续为特点,具有持续性。根据这个特性,在预算的编制中,把资金、成本、利润等当期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在“一切收入进入财务的笼子,一切支出纳入计划的盘子”中编制实施预算管理,做到控制当年、盯着明年、规划后年。强调基期发展的同时,又强调未来的发展,解决管理中重短期,轻长期的问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纠偏粗放行为为挖潜点,强调精细管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

精细管理的诞生和实施,标志着以大规模投资拉动赢利增长的模式与科学的发展观不相适应。同时标志着,以精细管理为代表的挖潜增效模式,将成为企业深化预算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1.树立“用数字说话,用流程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预算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定量管理。过多的定性管理和经验感觉,本身就是一种缺少科学依据的粗放管理的表现。以“用数字说话,用流程办事,靠制度管人”作为预算管理理念,首先将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到财务预算管理的环节中,通过目标细致分解、层层落实,确定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管理权限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各个部门的方向明确、责权利清晰。其次建立严密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管理和考评。同时采取“理论先行、操作跟进、逐步完善、总结提高”的科学方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引导挖潜增效。2.以提升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精细纠粗每一个核心环节和控制点。“从财务的观点看经营,从经营的角度看财务;用“换位思考”来分析,用“倒算方法”来解决”。经过研究分析,“二八”现象同样适用于企业挖潜增效。也就是说,决定挖潜增效的少数事件即“二”,决定了挖潜增效的广度和深度,是大多数的“八”,反映的只是挖潜增效的一些个别现象,不决定本质。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要素分析,找出了关键要素,即影响经营发展的相关要素、重大投资中的关键要素和资金管理中的核心要素,简称“三要素”。所谓经营发展的相关要素,指产量、成本、效益。即产量的增减引发一系列的成本费用支出,导致效益发生变化。所谓重大投资中的关键要素,指企业每年的投资方案,即方案的优劣决定项目建成后的产出及挖潜增效的效能。所谓资金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是安全与运作。“安全才能回家”不仅是安全行业的一句口号,也是资金管理的一条格言。引喻到财务上,就是“安全运作才有效益”。对“三要素”采取“一类一策”的办法,分别实现控制管理。对于经营发展的相关要素,采取产量与成本挂钩的办法,站在战略的高度实行持续经营的宏观管理。对于重大投资中的关键要素,从优化设计方案,到立项、实施、监督、考核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站在确保投入产出角度实施综合平衡的管理。对于资金管理中的核心要素,重点是完善细化每一个核心环节和控制点,逐一精细纠粗,达到“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穿透管理”的目标。三类要素的控制,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战略管理靠制度、过程管理靠流程、流程管理靠细节”。根除“善小而不为”的思想作风和行为。

3.以不断完善细节控制为重点,提高控制效果。根据每年不同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预算从零开始,业务从预算开始,管理从平衡开始,考核从业绩开始”的办法,用“新思路、大财务”的经营思维,不断进行对投资、成本、资产、利润等核心指标细化、补充和完善,强调核算初始就应立足于细化,既清楚地反映了业务,又为实施价值流、物流的动态管理打好了基础。

4.以科学管理替代经验管理,提升预算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技术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地探讨预算与现实的内在规律,使预算管理与实际操作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由基层强调客观改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被动管理改为我要管理,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篇10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270

1相关概述

当前,我国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深入推进,将减轻居民医疗负担,减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目标,旨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制。在新医改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通过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确保医药卫生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运行,这都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预算项目资金支出质量,推动医院公立医院财政预算改革,转变医院职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管理者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有结合自身需求和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合理制定预算管理机制,健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升医院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应当针对医院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相关财务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考核工作,并将财务运营活动、财务管理活动和财务应变活动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强化医院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整合,进一步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2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作为约束机制,应当在公立医院管理中贯穿始终,需要围绕项目支出来进行有效的支撑和管理。通过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机制对项目支出的掌控,提高医院项目支出的科学性。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医院对于项目支出管理不够细化,科目支出填报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项目管理不细化,经济分类不明确,填报的项目支出比较模糊,导致项目支出在实际发生后核算时准确性不够,很容易导致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实现预算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有效结合,不利于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约束监督作用。

第二,医院预算资金支出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对医院项目资金支出进一步明确立项依据,对于预算支出应当充分结合其流向和用途,对支出时间、内容、金额进行明确,并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在项目规划和预算编制上,应当充分结合医院整体效益和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预算的导向性作用。但是在实践中,部分医院在项目资金支出的预算编制上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相关项目立项也没有充分的论证和调研。这些不仅没有发挥项目预算资金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导致预算资金使用使用率偏低甚至闲置浪费。不科学、不严谨的论证,很难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也为医院后续资金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第三,公立医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不完善。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考评机制是充分发挥发挥预算管理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伴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项目资金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预算管理考评机制难以跟上,在完善性和科学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考评机制不健全,很容易导致对管理实际效果的忽视,影响到预算支出管理的实际效果,很容易导致资金闲置浪费。在管理实践中,正是由于缺少对预算管理进行合理的绩效考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医院管理成本偏高,资金压力较大,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不利影响。

第四,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管理是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发展趋势,应当将信息化管理作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动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靠信息系统及时查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遗漏,推动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不过在管理实践中,不少医院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信息系统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既不利于医院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同时也难以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否到位,管理流程是否满足规范化、科学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院整体会计核算的质量。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3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措施

第一,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预算编制质量。项目预算编制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医院项目支出的质量。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项目预算编制发挥着重要的关键作用。医院管理者应当进一步强化对预算编制的重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围绕医院管理需求和战略发展目标对预算编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减少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围绕项目预算编制,完善立项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基础上,减少资金闲置浪费问题。在医院整体发展目标中,将预算管理和单位l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完善部门预决算,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进一步强化项目支出管理。公立医院在日常的项目支出中,应当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项目评价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对于项目支出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对于项目支出实际跟预算计划相偏离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不合理现象及时加以纠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预算支出奖惩机制,以此来提高项目预算管理的导向作用和制约作用。要结合社会监督,提高公众监督水平,对预算支出情况进行公开。实现单位预算和支出的有机结合,通过对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管,进一步发现并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项目预算支出的严谨、高效和规范。

第三,进一步优化财务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医院管理者要在制定财务预算目标时,充分考虑预算管理环境变化和需求,依靠合理的预算调整实施内部控制,结合内部调整和目标调整对财务预算进行优化,确保预算管理跟日常决策管理的有机结合。在财务预算考评体系建设上,要结合原有的传统评价方法,对评价方法和指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减少狭隘的评价分析体系,促进医院长期持续发展,通过完善财务预算考评体系,提高财务预算监督能力。

第四,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应当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医院财务预算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提高管理决策效率,实现医院财务预算科学化管理的有效引导,因此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管理需求和行业特点,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投入。通过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提升医院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依靠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医院财务部门跟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信息的有效衔接,有效整合医院资源,提高信息和资金的共享程度,在医院管理模块有效衔接的基础上,缩短医院管理流程和环节,通过归集相关成本费用,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在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中全面、及时、完整地记录和更新,并通过信息系统模块管理,实现对医院费用支出和资本支出的预算控制管理,切实提升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华医院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