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篇1

[关键词] 能力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能力本位评价

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各种各样挑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吸取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生产第一线的体能化劳动逐步减少,而智能化劳动逐渐增加,社会生产亦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调头快、效益好”的发展趋势,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社会和企业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救济金职业教育必须向学生提供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培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缩写为CBVE)应运而生。

一、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关于能力内涵的诠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纷繁芜杂的演进过程中,却潜伏着一条清晰的演进主线,即“职业技能――知识、技能、态度――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早期的职业培训中,教、学双方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即职业技能上,被教学者只要通过学习能掌握并胜任一门技术即算完成了职业教学的任务,同时,被教学者也获得了足以谋生的职业技术。这一时期在管理科学的演进历程中可对应泰勒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管理者对于技术工人、生产效率的认识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管理者们发现,即使掌握同样技术的工人在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面貌亦大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决定着一个岗位的面貌”。其根源就是支撑一个人职业技术背后的知识储备、从业心理极大地影响着他(她)对待劳动的态度,并进一步影响着他(她)所从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管理者对于产业工人这一认识的变化无疑要反映到职业培训领域中,由此,职业培训领域从原先单纯地注重职业技术开始注重被教学者的知识、技术、态度等,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内涵从“职业技能”拓展到“知识、技能、态度”。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变革、沟通、合作正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对于从业者的要求呈现出一种集成化的趋势,即从业者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作任务,而是复合的多任务系统。作为为企业输送合格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无疑要迎合这一变化。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对能力概念完成了第二次拓展,即从“知识、技能、态度”拓展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所谓“方法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的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把传授知识、培养智力、形成技能、发展个性作为基本任务。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权威标准是社会实践。科学的教学机制无不把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点,而在一切类型的教育中对能力要求最直接、最强烈的无疑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目标是以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培养规格是技术型、工艺型、应用型人才。因而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实现自身特点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准确地定位于此,是理解和贯彻能力本位指导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实践为基础,强化技能训练。《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将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要求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产业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必然对就业者提出职业专门化的要求,即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某一专门职业的资格和能力,以提高职业效率。所以工业经济时代必然选择能力本位。正是基于这一点,原国家教委在九十年代引进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

三、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1.开放、动态的教学设计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开放的、动态的。其开放性体现在从教学专业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基于充分的就业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上,其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确定更是依赖于相应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所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来开发确定。其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能力目标不断的会随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而更新;二是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要求和职业的要求,开发各种长短不一的课程体系,随时招收各种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可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能力本位教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组织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能力本位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转变为引导、鼓励、帮助、评价、管理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真正责任者,在能力目标的导引下,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自行评价学习成果。

3.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执行

能力本位教学所有教学组织、执行的指向性异常明确,即受教学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组织的形式等都以受教育者的能力养成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成功与否的评判依据。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意味着其教育思想从传统的强调教育过程转移到强调教育结果,即学员毕业时实际所掌握的操作性能力。在这里,教育结果是可以预期的,是与工作场所的操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较之传统的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提高了产业界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职业教学中的介入程度。与以往那种知识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够为就业作好准备,更直接符合企业的需求;与以往那种企业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要求,更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四、能力本位评价

能力本位评价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的运行是从确定能力标准开始的话,那么其运行的终点便是以这些能力标准为参照去判断学习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学分授予和证书颁发。

“能力本位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由于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是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成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境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这个定义强调:(1)能力本位评价基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在评价时对所有的学习结果均应全面予以考虑;(2)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应以一种明白和透明的方式事先陈述出来,使得评价人员、被评价的学习者或其它第三者事先都明白要评价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3)评价活动应从特定的机构与学习方案中完全独立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力本位评价是针对职教与培训中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而产生的。职教与培训中的传统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把普通教育中的评价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常模给每个学习者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技能的测试。这种书面测验的试题,通常也只能覆盖所要求掌握的必要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不可能考察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另外,传统评价方式是采用心理测量模式中常用的常模参照评价方式。学习者最后的等第与分数取决于他在所有学习者中所处的位置,即取决于与常模(即样本平均成绩)的参照比较。因此,就全体学习者而言,无论学习质量如何,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能合格,也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优等生。显然,这种传统评价方式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来说,有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以下两点就足以说明:第一,评价仅指向于所有要求掌握的学习目标中少数的一些目标,而不能覆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因此评价的效率是值得怀疑的。由于评价目标的狭窄,这也就常导致被评价者进行猜题与押题。第二,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等第完全取决于课程学习结束时的一次测验,这也导致人们对评价效度的怀疑。有时学习者仅因为某个原因而不能在测验中表现出他实际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话,也就没有其它评价证据可以证明了。另外,这种测验通常是在人为特定设置的环境(即考场)中进行的,这就对被评价者产生许多人为的压力,从而也会使评价失真。有鉴于此,能力本位评价的诸多做法力图克服传统评价方式产生的弊端。例如,评价中尤其重视实际操作技能;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方式;评价证据要满足每一能力要素的要求;连续性评价而非一次性评价;主张评价情境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境相接近等。

我国职业教育评价也正在趋于能力本位的评价。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关原则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两种证书制度……职业教育的有关标准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协调,积极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通过学校学业考试和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两个方面的考核,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凡所学专业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开考专业(工种)相同的职业学校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能力本位教育评价是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导向和保证,我们应借鉴能力本位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参照评价,强调操作技能、高透明度、个别化、连续性等优越性,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发挥其导向和制约作用。

篇2

[关键词]大学 内涵 道德建设 重要性

[作者简介]江叶琴(1970- ),女,浙江奉化人,宁波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心理学。(浙江 宁波 31501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宁波市软课题“经济转型环境下基于创新需求的高级人力资源供给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44A102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52-02

一、近代大学职能的沿革及内涵演变

大学职能的内涵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有关大学职能的讨论和反思。大学职能内涵的发展历史与大学—社会关系演变过程密切关联,也是大学职能不断得到扩展和丰富的历史。

西方大学诞生已近千年,最初是作为人类古老的社会机构而出现,期间经历了由培养人才的单一职能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多样化职能的拓展历程。我国是个非常重视教育,且具有悠久教育传统和历史的国家,但现代大学在我国的诞生和发展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大学也经历了从人才培养到发展学术,以及再发展到服务社会的大学职能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大学职能的讨论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魏丹在阐述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基础上,辨证地阐明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王洪才则提出了大学“新三大职能”,即知识转化、促进就业和终身教育,认为“新三大职能”说是对传统三大职能说的进一步拓展,不仅概括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而且有利于引导我国大学实现科学定位和结构调整,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张阳等从大学的功能与职能的过程关系出发,认为首先要澄清大学功能的语义逻辑,即分清事物的本质、功能、职能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然后才能研究大学职能的拓展,最后提出大学的第四功能的含义与特征已经在传统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中体现出来了。众多文献对大学的第四职能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如文化引领说、对外交流说、国际合作说、技术创新说及创造就业说等。这些探索对新的历史时期大学职能的探讨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但要获得确认就必须经得起理性和实践的检验,特别是要指出它对大学办学模式变革的意义。田联进在讨论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宽时认为,大学职能的多样化并不是说所有大学都必须具有这些职能的全部内涵。因为大学的职能是一个历史演化和遵循逻辑的过程,因此譬如像社会服务职能、国际合作职能等新的大学职能都起始于教学、科研等基本职能,社会服务、国际合作职能是由教学、科研职能拓宽而来,这不是简单地延伸,而是在深厚扎实的教学、科研背景下向外引发。因此,大学功能的拓展仍然以人才培养为原点。

二、道德建设是实现大学三大基本职能的根本保证

(一)道德建设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职能的基石

从历史的观点看,大学职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其中一个或一些职能在淡化、演进或者消失,因此大学职能呈现了多样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但是,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最基本职能。张阳等的研究认为,大学其他职能的拓展,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无论是中世纪欧洲视大学为传授知识、造就人才的场所,还是之后德国和美国的大学对其职能的拓展(提出了研究与教学相统一和社会服务等新功能),都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各职能之间互相交叉、融合,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科学研究职能本身就是通过研究活动培养人才,而社会服务恰恰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1990年1月20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7号)第三条规定,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这明确指出了我国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被认定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大学功能的拓展和演变是一个以知识为主线、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动态发展过程。

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和促进人的发展,其对象自然是人,也就是常说的以人为本。那么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呢?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提到,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虔诚的正义和德行,这些德行的获得是借助教育从根本上使人的灵魂转向,使人的灵魂不沉溺于物欲,而是潜心追求真、善、美,即用教育来塑造人的灵魂。因此,一个人的行为是由教育决定的,而这种良好的教育会使国家人性得到改造和提升,人们就能成为事理通达的人。正如柏拉图所言:“如果你要问教育的好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教育造就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具有高尚的行为。”因此,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史中,一直是培养和传播道德良知的源头,曾被誉为社会良知和道德的灵魂。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也认为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是教育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实行完全之教育,即要实行智育、德育和美育。他认为,通过道德教育,可以使人得一生之福祉,同时保社会之安宁。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同样提出了“育国家之良民”的道德教育目标,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国民。正如纽曼所言,“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实现大学人才培养职能的主体是大学老师。薛天祥在其著作《高等教育学》中提出,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老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是取决于他们的人数,更不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由此可见,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大学教师,自身德行的提高和品质的修炼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作为道德榜样的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教育培养对象产生莫大影响。这种榜样的示范作用一旦被破坏,实现大学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的目标根本也就无从谈起,而重新建立榜样则需要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二)道德建设是推究真理的必要条件

大学探究真理的职能的提出和发展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17世纪以来,以牛顿的经验主义与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为主导的现代主义范式逐渐控制了知识界,事实与价值、知识与信仰、科学与道德开始分道扬镳。从此,在价值问题上理性必须保持沉默,知识不再意味着美德。到19世纪以后,无论是洪堡还是纽曼,都主张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时至今日,随着大学里科研至上、系科主义盛行,加之教学科研活动中对价值中立的制度性诉求,道德之于大学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或装饰,大学已日益成为一个不讲道德只讲真理的组织机构,这样大学的科学职能就被提出。

今天的大学越来越成为科学探究的场所,大学教师越来越倾向于放弃道德教育的责任。教书育人已经慢慢变成一种奢望,上文所述的作为实现人才培养职能的广大教师在道德践行和道德榜样上难以起到震撼的作用,而大学的德育教育渐渐地就被沦为其中一个知识点在践行,而不是作为良知和道德源泉在传承,这样的教育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这种道德探究与德性践行的缺失使得现代大学不仅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较高德行的下一代人才。在今天以及未来,单单凭借对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大学已不足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当前,社会对大学教授的贬义的调侃就是最好的佐证。如果大学不能恢复对于道德探究和德性践行的热情,仍然是只讲真理不讲道德,那么人们将很难信服在未来大学继续有资格拥有诸多的引领社会的功能和话语权。

同时,即使针对真理探究本身,不具有高尚内心的人,是否能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也是一个问号。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曾讲到,科学的价值不在于作为实现某种崇高目的手段和工具,它是自成目的的活动,它是自由的人进行的自由思考,它有其内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理解,如果没有高尚道德观和良好的德行,要自由地思考,发现科学的内在价值,从而驾驭科学研究,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从当今社会科学界的种种怪象中,也许能看出缺乏道德的科学研究的端倪。譬如,学术会议不是去讨论学术问题,而是演绎成一种社交的盛会;反应事物内部客观存在的科学问题可以用似是而非的华丽辞藻堆积而成;更甚有人调侃“大科学家”一般讲哲学而不讲科学;等等。一个道德高尚、尊重和敬畏自然规律、以传承人类美德为己任的科学工作者,是不应该随波逐流的。

(三)道德建设是推动大学服务社会的原动力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最初源自于美国大学,美国当时由于开拓边疆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大学必须服务社会的美国大学精神。代表性的就是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提出的“以州立大学服务所在州人民”为核心的“威斯康星观念”。威斯康星大学打破了大学原来的封闭体制,开创了服务社会的先河,是服务社会职能思想和实践形成的标志。“威斯康星思想”不仅影响了全美的高等教育,而且对世界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社会服务职能由此开始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

如果广义地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那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服务社会的内容。从字面上狭义地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又可以表达为高等学校利用自身的人才、科学研究设施和成果等资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建设提供直接的服务活动。高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过程中,无论涉猎什么领域,其目的归根结底都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和发挥物的效能,推动人与物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新的结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德性传统与现代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越来越呈现出不一致性。在社会道德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大学内部同样呈现出道德危机的症状。症状主要包括道德脱离大学生活主流、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大学教师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淡薄、大学组织制度设计中的去道德化倾向等几个方面。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虽然道德危机最晚波及大学,但大学的道德危机却是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与症候。同样,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导致道德秩序的消亡,不时会传出大学领导,个别大学教授剽窃甚至,大学生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等负面新闻。大学作为道德楷模的要求似乎无人提及,大学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批评精神也几乎销声匿迹。可见,在这样的状态下,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综上,要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传统三大职能,道德建设是正本之源,它既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又是探究真理的必要条件,更是服务社会的根本保障。正如王建华所言,举凡历史上伟大的大学,无不是道德的楷模、哲学的重镇、思想的摇篮。无论是牛津、剑桥等西方国家大学的代表,还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铭记千古,绝非仅仅因为它们在科学发明创造中作出了非凡的成就,而在于它聚集了一批有道德、讲道德的教授,培育了一代有理想的、爱国的学生。自然科学的发明或发现再伟大,迟早也将被后人超越;但大学与大学人在道德上的践行则是一座永恒的丰碑,只会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关键词]学业预警 理念 内容设计 工作程序 保障机制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现实背景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逃课、沉迷网络等而导致学业不能正常完成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学业预警制度越来越为各高校所重视。学业预警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家庭因学生学业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帮助学业出现问题的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而最终完成学业。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理念层面:“以学生为本”,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

学业预警制度首先是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分制的普及,学习越来越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学生自主安排自身的学习进程,自主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只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应有的学习条件,学生完成学业的状况都应视学生的自我行为而定。但是,高等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因此高校的教学和管理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这也是学业预警制度的初衷。

学业预警制度也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在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中,最为根本的是人才培养,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根据。从微观角度来看,在校期间未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并不一定今后就不能成为杰出人才。但从宏观角度来说,在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情况下,高校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能正常完成学业,就不能不让人质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这直接涉及学业预警的内容设计与实施过程,直接关系到学业预警的效果。

二、内容设计:宽严结合

近年来,学业预警制度已在国内多个高校实行和推广并初见成效。但是各个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内容和等级划分却不尽相同。内容方面,有的高校以旷课学时的数量为标准,有的高校以不及格课程的门数为标准,有的高校以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获得的学分数为标准,等等。等级划分方面,有的高校分为期初预警、期中预警和期末预警,有的高校分为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和三级预警(或黄色、橙色、红色三色预警),有的高校分为一般预警和退学预警(或一般警告、淘汰警告、退学警告),等等。

在设计学业预警的内容或等级划分时要宽严适当,既要起到警示作用,又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为预警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预警内容:

1.不及格门数。以学生上一学期不及格课程门数以及入学以来累计不及格课程门数为指标,这样既反映了学生上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也避免了学生不及格课程的积压,督促学生尽快通过补考或重新学习迎头赶上。

2.学分修读情况。我国高校本科标准学制一般为四年,大多数高校规定弹性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八年,在校实际学习时间不超过六年,本科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60-180学分不等,因此学生每学期应修完并获得一定的学分数才能在规定的年限内顺利完成学业。

3.平均学分绩点。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实行了学分制,作为学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学分绩点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不及格门数和学分修读情况主要反映学生完成学习的量,平均学分绩点恰好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完成学习的质。如有的学校就规定平均学分绩点≥2.0时,方能授予学士学位。因此,对于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0的学生给予学业预警,有助于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课程成绩,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预警等级上,则可根据严重程度加以区分,分别给予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以提高重视的程度。

三、工作程序:全过程与全员参与

学业预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所在学院共同合作,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共同参与。因此,学生的学业预警一般应包括以下工作程序:

1.统计预警名单。每学期开学补考后,学院教学秘书依据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及学分取得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学生学分获得情况、已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必修课不及格门数等,准确地统计出进入学业预警范围学生的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原因等,提供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可以借助于教务管理系统完成这项工作。

2.学业预警谈话。辅导员或班主任要与受到学业预警的学生谈话,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对于预警级别较轻的学生进行集体谈话,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求。对于受到红色预警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指出其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后果,帮助其制订下一步学习计划。所有的谈话内容都应详细地记录到《学业预警谈话记录表》上。此项工作是学业预警的重要环节,是学业预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联系家长。学院应将《学生学业预警通知单》以适当的形式交给学生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通过家长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电话联系的详细情况应在《预警学生谈话记录表》上予以记录。对于达到红色预警级别的学生,也可视情况邀请家长到学校面谈。之所以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原因有二:一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二是与家长的沟通,是找出问题成因的必要途径。

4.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是学业预警工作取得实效的可靠保障。要在了解问题出现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计划是要靠学生来执行的,忽视了执行主体,计划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在与学生商讨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二是要加强督促、提醒等后续工作。执行主体可能会由于意志力等因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计划,这就需要辅导员或班主任及时督促、提醒和鼓励学生,或安排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其查缺补漏、树立信心,尽快迎头赶上。

5.建立预警管理档案。学院应给受到学业预警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及时收集和汇总有关材料(预警学生谈话记录表、学业预警家长通知单回执等),并予以保存。建立预警档案不仅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有利于探索学业预警的基本规律,总结并不断完善学业预警工作。

四、保障机制:自身努力与外部帮助

从动态的角度看,学业预警是引导学业出现问题学生在各方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学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外部的有效帮助都具有关键意义,两方面缺一不可。离开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任何外界的因素都无法起作用;缺乏相关的帮助,目标的实现也将出现困难。

篇4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文化需求的提升和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率先进入了小康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的有效载体逐渐组建起来,但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特别是一些城市中心区域,而城郊结合部的社区学院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城郊结合部居住的人群虽然完成了从农业到其他行业的转换,但也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对他们而言,迫切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知识和训练新的技能;同时由于社会的经济转型,出现了大量下岗工人,这部分群体也急需解决再就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在对物质生活要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些社会现状,都对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城郊结合部的社区学院势在必行。

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样,要建设好本地区的社区学院,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必须根据本社区的人文、地理和社会特征,做好本地区社区学院的性质定位和基本职能的分析工作。

城郊结合部社区性质定位

从目前社区学院的职能范畴来看,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成人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如职业培训等,要建设好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社区学院,必须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定位。

课题开展以来,栖霞区社区学院的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居民生活区、工厂企业、学校街道等居民聚集的地区,通过调查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居民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实际需求,发现本地区居民的主要需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由于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还不能普及到每一位社会成员,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不能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这部分社会成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强烈。

2.对技能培训的需求

企业很多员工往往来自农村、县镇等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这部分人群接受的教育相对较少,同时随着企业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企业员工本身的素质和对新产品、新设备要求的新能力越来越欠缺,所以这部分群体对生产技能的培训需求越来越强烈。

3.对岗位职业培训的需求

很多居民在调查时还表示对一些诸如餐饮服务、普通话、会计、心理咨询等职业技能和等级证书考试培训的需求较大。

4.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求

随着居民对物质生活要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很多居民反映,希望能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5.对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的需求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因此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再掌握一到两门生活技能,如:舞蹈、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才艺。

在认真研究反馈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得出栖霞区社区学院的性质定位:

(1)以坚持办学的高等性为基础,不断完善学历教育功能,以其他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为辅助,保证办学的高质量、高水平,使社区学院成为栖霞区成人中、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

(2)以狠抓教学质量为抓手,强化服务指导功能,有选择地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品牌,完善各类培训功能,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使社区学院成为栖霞区职业培训的平台;

(3)以认真调查、精心分析为手段,调研本地经济发展特征,深层次挖掘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打造学院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品牌,并初步探索出适合社区学院发挥教育平台功能的体制、方法和发展路径。

(4)以坚持开放性为自身办学特点,逐步实现从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过渡到教育资源对受众的开放,为辖区居民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平台,使社区学院成为辖区居民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

(5)以联系和沟通为桥梁,争取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提升自身软硬件水平,使社区学院成为功能健全、管理规范、运行科学的教育平台,实现学院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以上定位,使社区学院能够立足于本地实际,为栖霞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为有需求的教育受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辖区内居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需求;使社区学院成为辖区文化建设中心,用教育的力量净化社区道德环境,注重公共参与和人文关怀,进而改善和提高社区居民生命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为满足上述定位要求,社区学院需要为所有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提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学习机会,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开展各种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建立适应就业、转岗的职业培训,以及开发各类教育培训服务系统,从而有效地满足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为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增加动力。

城郊结合部社区基本职能

基于对社区学院定位的分析,我们得出学院的基本职能如下:

1.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功能

要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一套优质的教育资源。当今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市场上充斥了各类教育机构和教育媒体,各种良莠不齐的教育资源遍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社区学院应该积极的分析各类教育资源,将好的资源纳为我用,剔除劣质资源,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重组。

2.教育服务功能

社区学院的教育服务功能应该主要包括:学历教育功能和非学历教育功能。学历教育功能可以以栖霞电大为主体,提供开放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栖霞电大现有本专科共7个专业面向社会招生,但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管理类和财经类专业,服务受众面相对较窄,下一步可以通过扩充师资队伍、改善硬件条件等方式拓展招生对象,为学历教育需求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除了开放教育,栖霞电大还有“奥鹏”这一现代远程教育办学形式,有管理、工程、艺术、师范等专业,可以为一些工作繁忙不能参加面授辅导学习的群体提供更多的选择。

3.培训服务功能

社区培训服务功能主要指非学历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转岗技能培训;为有需求的人员提供岗位专业技能培训;为进城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提供培训。

针对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社区学院应多深入厂矿企业,了解员工的具体需求,如果学院能提供这方面的技能培训,可以迅速开展,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如果某些培训由于师资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存在困难,则可以联系相关单位或职能部门,寻找有培训能力的机构或师资,为有需求的企业和员工提供培训。

对下岗人员而言,迅速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是他们能快速找到谋生手段的捷径,特别是一些服务性技能,针对这部分群体,社区学院可以在充分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师资或与其它办学机构合作办学,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他们顺利再就业提供帮助。

如今社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会迫切需求一些证书,诸如:会计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心理咨询员证书等,社区学院可以主动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或管理部门实施“职工培训工程”,共同开发适应职工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重点的培训项目,这样的培训项目,对社区学院自身的良性发展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不断涌入,社区学院应该发挥自身教育培训优势,大力开展转岗、转业培训,让受训人员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4.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社区学院在做好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有义务也有必要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院可以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符合本地特色的活动,如:剪纸、灯彩、栖霞龙舞等,不仅可以带动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保存,同时还能够拉近居民间的距离,增进大家的友谊。

篇5

论文关键词:高教研究机构;建设;职能

高校高教研究机构是各高校以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为手段、以为学校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目的而建立的高教研究机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都设有高教研究机构。在面对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分析我国大学内设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设置与功能定位,明确高校内设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所担负的责任和目标,研究高校高教研究机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境,寻找能有效发挥我国大学内设高等教育机构功能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

1.教育科学研究职能

顾名思义,高教研究机构最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就是研究职能。它不是一个行政机构,不是教务部门,而是一个学术科研机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高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高校高教研究机构一定要从本层次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其领导和专职研究人员立足于本校,实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发展规划和决策方案,为本校领导层在学校重大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决策献计献策。同时积极承担、参与本校重大的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织专门的研究人员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得出研究成果,并将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最后力争用理论指导实践,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本校的管理和发展规划中去,使学校的改革和建设能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组织、管理职能

高校高教研究机构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组织、管理职能也是高教研究机构的基本职能之一。

高教研究机构在进行自身研究的同时,在高校里负责本校教育科学工作的管理与组织,负责组织全校教工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各研究会及本校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织申报各级教学成果奖以及主持本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和教学成果奖的评优工作,并以此调动全校教职工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本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同时各高校高教研究机构也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定期举办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会,各地高校之间通过这些研讨活动能彼此互通有无,扩大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的影响力。

3.人才培养职能

人才培养是高校高教研究机构所特有的重要职能,是向社会输送管理、教育科学研究人才以及教师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许多高校高教研究机构都建立了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政策与法规等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拥有了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年龄结构合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强大的科学研究团体力量。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代表,这类高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科研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其主要任务,而且在校内外的影响较大,甚至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4. 信息交流、出版刊物职能

高教研究机具有收集、整理、保存国内外各高校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教育研究信息的职能。大多数高校高教研究机构都建有资料室,配有管理员。这样能够方便校内教师借阅,使资源能够有效利用。

高校的高教研究机构都会出版高教研究刊物和学术期刊,并分内部发行和公开发行两种,这样就使得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能够通过教育研究刊物的平台有效地传播和交流,积极推进了高教科研的发展进程。各高校之间也能够及时了解对方项目研究进展、学术成果发表等情况,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二、高教研究机构的设置类型

目前,在国内各大高校绝大多数都设有高教研究机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大致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独立型、合署办公型、依附型、过渡型、无实体型。

1.独立型

独立型是指在人事编制、财政预算及业务上完全独立,由直属校长直接领导的高教研究机构。这种类型的机构一般都属院、系、处等独立建制的二级单位,有一定的科研力量、师资队伍和学术带头人、稳定的财政预算以及一定数量的研究课题和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刊物。此类型中的大部分都具有高等教育研究相关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培养了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促进了专业管理人才。[1]

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大部分“985”、“211”大学的高教研究机构都是这种类型。它们在本校的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已经获得了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2.合署办公型

合署办公型是指在与其他单位(如校友办公室)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但设置两块、甚至更多的牌子,有较少的专门研究人员,没有稳定财政拨款,领导也是其他部门的领导兼职。这样的高教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因为身兼数职,有的甚至还承担着部分行政工作,所以只是疲于应付上级领导的任务,无法集中精力开展高教研究。

属于此种类型的高校数量不多,但大多数已经难有作为,无法发挥其高教研究机构应有的作用。

3.依附型

依附型是指挂靠于其他处级单位(如教务处),成为其下属的一个部门;或者被划归到其他二级学院(如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其优点在于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使高教研究能够与本校的实际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践;还能够达到机构精简的目的。但事实上,工作中心往往会倾斜。挂靠在其他管理性质的处级单位极易陷入具体日常的管理事务当中,影响其研究职能的发挥;而划归到其他二级学院就会使其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部门,影响政策研究的职能,难以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咨询助手的作用。

属于此种类型机构在全国高校高教机构当中占有一定数量,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是缺点更加突出,以至于影响到高教研究机构本身的工作职责。

4.过渡型

过渡型是将高教研究机构当做一个安排过渡场所,安置一些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得到合理安置的管理岗位人员。此类机构虽有独立的人事、财务和业务,但单位机构极其不合理,人员编制很少,业务能力残差不齐,无学科点和研究刊物,成员流动性很大,基本成为一个收容过渡的去处。

此种类型主要是由于所在高校的校领导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对其在高校发展、改革及重要决策中所起到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对高教研究机构的建设和投入不够。

5.无实体型

无实体型大多是在创建之后由于多种缘由解散或全员转出,只保留一个牌子,无实体机构,无专职研究人员,无课题申报和开展高教研究等工作职责。这样此类型机构已经名存实亡,只是牌子还在。在高校进行机构改革时,此类型机构必定首当其冲,可能被划入某一部门,也可能直接走向灭亡。

此类型在国内高校中数量极少,属于历史遗留下来,没有改革处理完全,已经不具备发展的条件,迟早要被取消。

三、高教研究机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国内高校高教研究机构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各大高校之间机构发展不平衡、设置不合理、研究范围界定不清、创新能力不强等,致使有些高校高教研究机构没有与时俱进,反而呈现萎缩。

1.各大高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由于国内一些高校校领导对组织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认识不足,对高教研究机构发展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其部门的存在可有可无,长期对其建设不投入,形同虚设,放任自流,导致各高校之间高教研究机构发展不均衡的局面。目前,高教研究机构之间职能的发挥、学科点的建设和高教研究水平差异很大,甚至有些高校没有设置高教研究机构,导致其高教研究水平停滞不前。

高教研究机构发展好的高校多是“985”、“211”等重点大学,而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教研究机构的建设情况明显好于西部高校。

2.机构设置不合理

前面已经谈到了国内高校高教研究机构设置的多种类型,多种机构形式并存也是我国高教科研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模式。不同的发展形态决定了其领导对高教研究机构的认知程度,机构设置的是否合理决定了其发展前景。

前文论述的五种设置类型中,独立型能够形成规模,独立运作,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而其他四种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缺点,影响高教研究机构的发展建设。例如安置型和无实体型如不能有所改变,不能进行其机构设置的调整,必将走向“撤、并、转”的境地。

3.缺乏对自身大学发展的研究,盲目扩大研究范围

从前文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中可以看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教研究机构的基本职责,而对自身大学发展的研究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大学自身发展的研究是指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指引方向,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不注重自身发展研究,过度扩大研究面,缺乏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对学校的将来也没有明确的计划;很多决策者在给学校定位时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不考虑其实际情况,盲目地向研究型大学的层次靠拢,这很容易丧失自身的优势,失去以往的办学特色。因此,高教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应主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集中力量研究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以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根本目的。

4.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创新不够

高教研究机构自身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高校的研究机构整天无所事事,既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对未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既没有对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和实践问题开展宏观研究,也没有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具体工作开展有意义的区域高等教育和本校研究,只是一味抱怨不受领导重视,没有发展空间,没有经济投入,整天干一些可有可无的日常性工作,对领导布置的任务也是敷衍了事,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创新能力。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高教研究机构自身的发展建设。

四、对高教研究机构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国内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作用,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1.建制独立,校领导直属

从目前来看,高校的高教研究机构呈现属不同的形式,但是最有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的机构设置模式是独立型。此类型均属学校成立独立二级单位,并且人员、财政、业务独立,校领导直属领导,能使高教研究机构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将其制约降低到了最低,使其机构职能能够充分发挥。

目前,高教研究机构发展迅速的高校在机构编制、科研经费等方面都有独立自主权,属于此种类型,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事实也证明,此类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强大,机构层次较高,学术成果较多,以教育科研、培养人才为主。

2.机构扩展、队伍专业、职能多样

众所周知,机构规模的大小与发展的好坏是成正比的。高教研究机构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先从机构研究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专职人员的研究队伍,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专门的研究室,这样才能深入研究,更有效地发挥职能。

提高教育科研人员的素质和学术水平也是建设好教育研究机构的关键所在。高教研究机构是否能够发展下去,在于人的学术水平和为高教研究服务的能力。高校要重视对研究人员,特别是中青年人员的培养,支持他们搞好教育,研究制订积极可行的激励政策,使教育研究后继有人。

健康发展的高教研究机构职能是多样的,都是集教育研究、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信息交流于一体。职能的多样化将是今后一阶段高教研究机构的主要发展方向。当然,各高校也可根据情况有所侧重。

3.加强对本校自身的研究

高教研究机构的工作是依托在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展开,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高等院校建设提供服务,为自身大学的发展提供咨询。当机构在接受校领导所给予的任务,就学校的重大决策或改革意见进行调查研究时,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拿出几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供学校领导参考和选择,这样既可以提高校领导的管理效益,又能够提高其对高教研究机构的重视程度。

借助专门的研究机构,充当“参谋团”,为领导层提供建议和咨询,已经成为当代管理者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如能不断加强对本校自身的研究,为学校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提供更多可靠的咨询建议,高教研究机构必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4.增强自身发展意识,走创新发展路线

篇6

关键词:财政风险矩阵 公办高校 债务 风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15-02

一、我国公办高校负债运转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一)我国公办高校债务规模现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平均债务每所学校1亿元以上;《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已达4500亿~5000亿元;而2007年7月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显示,全国高校贷款总额约2500亿,仍有规模不断扩大趋势。贷款总额的不断累积,使很多高校的资产负债率达50%以上,负债收入比多达150%~190%。虽然,不同部门或研究机构对于高校债务的估额有所不同,但我国高校已经形成的巨额债务不容忽视。

(二)公办高校负债经营的风险

1.影响社会安定的风险。公办高校巨额债务导致了学校财务运行困难,使得学校不能按期支付基建与维修工程款项。有些公办高校已经发生投资商及基建民工围堵学校大门、禁止学生入住公寓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国家对于高校债务尤其是地方公办高校债务没有出台有效化解办法的情况下,投资商上访或集体到政府请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已影响到学校及社会的安定及正常运行。

2.导致高校财务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一方面由于财政拨款数额不足,加之学生欠费现象,高校经费紧张;另一方面学校各项支出日趋增加,教育成本上升。各高校既要维持日常运转,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开支需要,又要有发展,财务支出压力巨大。在此情况下,高校债务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冲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险。高校巨额债务形成的利息负担和还款压力引致学校运行经费严重不足,这影响到了高校硬件设施的改善与教师待遇的提高,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是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压缩了学生经费、办公经费,教育质量大大降低。二是有的学校长期拖欠教师工资,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削弱,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不良环境影响下势必导致学科的衰退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进而冲击毕业生就业。

二、财政风险矩阵模型与公办高校债务

(一)财政风险矩阵模型

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Hana Polackova Brixi通过建立财政风险矩阵模型来分析政府面临的财政风险。他认为:“政府面临着四种财政风险,每一种风险从广义上都可以定义为负债。每种负债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中的两个:显性的、隐性的、直接的、或有的,把这四个特征两两组合,可以划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四种类型。”根据财政风险矩阵:“直接显性负债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政府法定或是合同规定的责任,当债务到期时,政府具有法律上的清偿义务。直接隐性负债指的是在经济运行中不依附于其他事件而必然发生的、后果可以预见的、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负债,但并非基于法律或合同关系的政府责任,而是基于公众和利益集团压力的政府道义责任。或有显性负债是指在某一特定事件发生的条件下政府应当履行的法定责任,最常见的或有显性负债就是以法律合同为基础的政府担保项目。一旦被担保人无法偿还债务,政府就负有代偿的义务。或有隐性负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承担的非法定的责任或义务,它常常是由于政府行为导致的连带性债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迫于来自公众和利益集团的压力,或者不这样做的机会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才会承担这些负债。”

(二)高校债务属于“政府或有隐性负债”

高校债务虽然表现为学校的直接负债,但其实质是公共债务的一种形式。公共债务是以政府债务为核心,所有与政府相关联的单位、机构和团体乃至企业所举借的债务与欠款都属于公共债务。作为公共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公立学校,就组织性质而言毫无疑问属于公共部门。而在银行与公办学校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学校属于债务人,由于债务人是公共部门的性质,学校贷款形成的债务自然就属于公共债务。

公立学校贷款属于公共债务里的政府或有隐性负债,当学校无法偿还贷款时,学校与政府之间虽然没有法律文本约定政府必须替高校清偿债务,但公立普通高校的特殊作用和身份,使得国家出于道义上的责任必须担负起债务最终支付的责任。一旦学校无法向银行偿还贷款本息,政府对学校贷款负有最终的偿付义务。

三、我国公办高校债务性质

(一)我国公办高校性质

1.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将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其中公共产品因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市场提供不经济,只能由政府来提供。高等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非盈利性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主要也应由政府来提供。弗里德曼说过,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政府应该做的也可以做得到的。政府是提供高等教育这个准公共品的“第一责任人”。不管政府是否愿意,它都必须履行这一基本职能,否则政府就是失职,就是“缺位”。

2.我国公办高校担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高校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重任方面责任重大。作为我国高校主体的公办高校,责任尤为突出。

(二)我国公办高校办学主体

1.各级政府是公办高校的实际办学主体。首先,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公办高校的法人资格,但公办高校在资产的处置权、办学自、组织收入、筹集经费等很多方面自受限,控制权仍掌握在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机构手中,高校法人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其次,本次高校大规模贷款,政府实际上是最主要的推动者。国家出于拉动经济的需要,开始高等教育大扩招。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政府并没有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比增加。为此,政府作为最重要的推动者,积极促成了公办高校与银行间的合作,帮助公办高校拿到贷款,并承担了隐形担保责任。

2.公办高校债务带来的社会效应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一是在国家没有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公办高校利用政策贷款,扩大了学校规模,形成了大量国有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优化与增值。虽然公办高校具有法人资格,但在现行体制下,无论任何方投入高校的资产, 最终都将归国家所有。二是拉动了教育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三是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社会储备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所以,无论从财产归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政府都是高校贷款建设的最大收益者。

(三)我国公办高校债务的形成原因

1.响应国家号召,扩大基本建设,适应快速扩招的新形势。在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后,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4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65.9万人,增长了4倍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从9.8%增加到23%,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但由于财政资金投入相对有限,高校日常经费满足不了快速发展带来的基本建设需求,迫切需要从银行等部门融入资金,解决基本建设资金瓶颈问题,负债办学成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

2.公办高校收入单一,国拨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有限,满足不了扩招带来的急剧膨胀的资金需求。我国公办高校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条:国家教育经费拨款、学费收入及其他收入。首先看国家教育经费拨款,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及其占GDP的比例很低。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5.1%。而我国仅占2.5%左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使之达到4%。”现在的境况是政府投入与4%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其次,作为学校收入另一重要来源的学费收入由于受办学规模和收费标准的限制不能达到目标。一方面是招生规模在2008年已达高峰,生源不再增加;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学费标准已接近居民承受能力,增幅有限。除此之外的其他收入,如: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校产收入、科研经费收入等,在许多高校收入中占比很小,作用有限。综合看来,高校收入只能用于学校的基本职能,维持学校经常性开支,难以满足扩招带来的基本建设资金需求。

四、公办高校债务风险的化解和防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公办高校的性质还是公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无论是从公办高校的债务形成原因还债务的形成过程,政府都在其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公办高校债务的化解最终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努力。

(一)强化政府对高校债务的监管责任,建立高校负债风险预警系统

作为高等学校举办者的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要科学把握高等教育规模,防止高校盲目扩张。应该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作出一个科学的、长远的规划,以指导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发展,避免由于资金紧张形成大量银行贷款以及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的状况发生。同时,也要设置一个“高校负债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的设立,设置相关的量化指标,分析、评价高校负债办学的资金使用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财力情况,为学校决策者提供依据,并对学校财务运行中潜在的风险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

(二)加大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和财政投入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在现有负债规模下,完全靠高校自身是无法化解负债风险的,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化解高校财务风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使之达到4%。”各级政府应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有计划、分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尽快化解高校债务危机。

(三)积极帮助公办高校主动寻求债务化解之道

1.鼓励公办高校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一是通过“资产置换”开发学校土地资源。当地政府要通过土地出让所得更大的比例,来偿还公办高校的巨额债务。二是将属于高校法人及个人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学术积累等“知识资本”内涵物聚合起来,以自营或外包方式进行公司化运作,将由此获得的资金用来偿付高校债务。三是借鉴BOT项目融资方式。将BOT项目融资方式应用于高校后勤设施建设,由校外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期限内经营项目获取必要的投资回报,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高校,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后勤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四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组建教育基金。通过理事单位赞助、社会捐资、校友捐助等方式集中广泛的社会资源筹集资金。

2.要求高校内部加强债务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一是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加强高校债务资金运作管理。二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强化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高校一方面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资金十分紧张;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为此,必须要求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节约意识、成本意识,量入为出,自觉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田志龙,史维庄.西方经济学视野下的高校债务.现代教育科学,2008(6)

2.余杰,刘跃.中国高校债务化解理论与实践述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3.尉凤英,高勇.中美高校债务管理与风险防范的比较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9(4)

4.张湘洛.我国高校债务形成原因及风险化解.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杜莉,李海涛.高校债务重组与化解路径选择.经济纵横,2010(1)

6.程启斌,刘天佐.地方高校债务负面影响与化解责任的思考.广角,2010.7(中旬刊)

篇7

关键词:教学;科研;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大众教育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产生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工与碰撞,自然产生了教学与科研关系说的新认知。同时,又由于学校类型定位说的影响,把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加深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认知的碰撞,又产生了一些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说的误认知。认知中的混淆与误区必然影响高校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布局、计划、安排,产生了许多负效应。正确理解与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成了当前高等学校管理者面前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几种误认知

持精英教育说认为,现代大学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把大学定位为学术机构,大学的主题活动,是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修养和学术成就的人(教师)带领一大批热衷于钻研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的人(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是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钻研学科前沿理论的载体,而培养具有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善于探索学科前沿理论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来之义和终极目标。因此,大学的教育活动应以研究性教育和具体学术活动、科学研究活动为主体。

不可否认,这种认知有它正确、积极的一面,在育人成果和科研成果两个平台上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但是,这种认知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界限,没有把握住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功能,没有分离出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交汇区与联络点的逻辑架构,因此,在实际操作和演化过程中,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会出现以研究代教学的弊端。虽然在教育的终端效应上会培养出少数学术精英、科研能手,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往往会出现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打得不牢,综合学科知识面不宽的状况,最终在人才培养上会出现大倾斜、不平衡、失和谐的结局。

持大众教育说认为,为适应现代急速变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应该着重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把重心放在打牢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扩大综合知识面,培养较强的应知应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学校的主体活动只能是教学活动,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于学校科研活动,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可以搞一点,与教学没有直接关联的,应该缓行,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观点,在新二本高校和独立学院中尤其占上风。这些学校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学生知识基础、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与一本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中,不少人认为,能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搞好,让学生把基础打牢,具有一定的、适合社会就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已属不易,哪有什么精力和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至于教师本身,有能力、有时间的,搞搞教学研究也就不错了。

这种观点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大众教育带来的问题很多,由于多年扩招,我国目前在校学生规模已超过2000万。大批新校如雨后春笋,大批高校逐层升格。可是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跟不上高校的发展,既有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更有大批新教师的加入,教学水平需要提高的问题,另外,扩招后的学生素质层次分明、差距较大,给施教带来难度。两者碰撞在一起,使教学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更何况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速,各领域变化迅猛,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是不是能满足就业时的社会需要都成了问题。所以,学校只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搞不搞科研活动无关紧要。

我们说,这种认知是一种短视,或者说它是目前大众教育中高校焦虑状况的一种反应。这种短视的要害,是把教学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殊不知,即或是大众教育中的高校教学活动,依然与学术科研相关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必有学术问题存在,必有科研课题存在。事实上,如何推演大众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覆盖广阔,科研项目众多的大学术问题、大科研课题,更需要人们去探索,更需要所谓教学型高校的有识之士去研究。至于教师数量的不足,只能在发展与培养中解决,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要倚仗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去解决。

二、高等学校三大基本职能的定位与关联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所谓人才培养,就是运用教学手段、学术研究手段和科研课题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关于大学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社会专门人才。显而易见,人才培养是各类高校的中心任务。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主体地位是不允许冲击的。忽视或轻视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其它两项基本职能,高校就会变味,就会变成研究院所,或者变成社会服务工具。但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并不只有教学活动,还必须兼容学术活动、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更应该重视学术探讨与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带领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中,做出创新性的学术成就。此外,不论是精英人才的培养,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都要努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这里,就自然而然地引进学术研究与课题研究的元素。我们主张教学活动融入科研元素,科研活动支撑教学活动的改革与探索,这是由教学与科研共同支撑人才培养的同一性原理所决定的。

所谓科学研究,就高校而言,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研究,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等研究活动。可见,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要成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演绎教育教学新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追求的教学主导者是离不开科研活动的,相反,只会把科研活动当作教育教学的内驱力,不断把教育教学活动推向前进。因此,科研活动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不论它的类别如何,层次如何,都是一项重要的职能,千万轻视不得。

科学研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服务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这正应了现代大学本质属性之一,即学术机构的命题。这个属性的定位,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严格区分开来,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必然要不断解决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的问题,必须提供为国家乃至全人类服务的科技成果,提高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有高科技含量的新物质产品和新精神产品的供给,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

由此可见,高校教育教学自身对于科学研究的依赖性和社会发展对于科学研究的期待性,决定了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

不过,由于不同类别学校受不同层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制约,科学研究在高校的地位会不同,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科学研究在高校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

高等学校的第三个基本职能是服务社会。高等学校可以开办培训学院,在较短时间里为社会培训急需的技术人才,或者和社会单位合作办教育,合作搞科研,合作建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甚至合作建科技公司或科技园。这项重要职能也和科学研究一样,不得冲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职能,不能影响学校日常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只能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服务区和支撑点。可以说,其功能发挥在高校内部只能处于附属地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职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教育教学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应把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专业建设的创新问题研究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动力和支撑元素,而科学研究则应该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直接工作面,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舞台上演出富有创新价值的话剧来。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可以把教学和科研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至于如何处理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具体科研活动的依存关系和相辅相成关系,我们说,只要始终坚持从人才培养共同体原则出发,就不难找到正确的处理办法。服务社会的功能,则应服从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即或是承接国家科研专项任务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课题研究,也要体现出高校梯队人才培养的合理性与功利性,为增强学校教学和科研实力服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服务。

三、新兴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本文所说的新兴本科院校特指由公立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新二本的院校、独立学院和新建的民办本科院校。这三类学校无疑在学校类别定位上是教学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新兴本科院校虽然在硬件建设上并不逊色于公办一本院校和老二本院校,但在软件建设上却存在明显的几个软肋:一是师资实力明显不如上述公立院校。这里有三种情况,其一,对于刚升格为新二本的院校,虽然拥有原来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资,但是师资既不强又不稳定,教授、副教授在教师中的比例较小,而且年轻有为的教授和副教授又容易被一本大学挖走。其二,独立学院作为新创建的三本院校,师资力量普遍薄弱,除了少数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有自己的规模性的全职教师队伍的院校外,绝大多数院校都是母体大学派出教师或以母体退休老师为骨干,以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为主拼凑起来的队伍。其三,新成立的民办本科大学师资尤其缺乏,除了聘请少量的大学退休老教师外,大量的都是从社会引进的技术人员和学校毕业的学生,而且本科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师资的弱化状态自然迫使这些高等学校只能把教学作为学校工作出发点和归宿,难以开展或不能开展科学研究,甚至连直面教学活动的教学研究也不易开展。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基础知识素质明显不如一本院校和老二本院校,按照教育部本科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程施教,十分吃力。这就迫使新兴本科院校的主政者和管理部门倾其全部资源和精力,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务使教育质量达到教育部的统一标准,其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三是管理力量薄弱,经验缺乏,办学底气不足。对于如何办合格的本科大学,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尽管理论上懂,但终究缺乏实践经验。就拿独立学院来说,即使大多数学校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从母体大学抽调过来的,但是他们只有办一本大学或二本大学的经验,办三本大学并没有经验,对于三本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数年实践后才能总结出道道来,增长理性认识。

面对软件系统的三大软肋,新兴本科院校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发挥出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只有顺利解决了三大软肋以后,尤其是解决合格的独成体系的师资队伍以后,才能从人才培养的中心职能出发,有机地把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和服务社会的附属职能组织进来,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办出像模像样的高等学校,进而才能找到正确处理具体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关系的操作方法。当然,有远见、有能力的新兴本科院校的领导班子,如果能做到超前思维,善于组合资源、走跨越式发展之路,也可能在较短时期解决三大软肋问题,尤其是师资问题和管理问题。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以校长赵作斌教授为首的领导班子,在不到10年的学校建设中做到了这一点,较好地解决了三大软肋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在中国新兴本科院校里走在了前面,综合实力也接近二本大学的水平。首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建校起,就着力打造自己的全职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他们制定极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成功地从众多高校和社会上引进了一大批老年和中年教师、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同时从全国高校招聘素质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虽然投入成本很大,但经过数年建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形成了700多人的全职教师队伍。据2006年统计,其中教授、副教教授占35%,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占90%(只有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少量青年教师只有本科学历)。学校的全部院长、副院长和主要职能处室的负责人都具有教授、副教授(或其他高级技术职称)职称。其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2005年起,提高招收本科生的分数线,2006年以高出三本分数线40分招收本科生,使学生进校时知识和素质基础得到优化。再次,富有创新观念的赵作斌校长经过多年的研究,2003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运行模式(载2003年《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十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的附件中)。用“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根红线,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科学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活动成为教研与科研的对象,科研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实不失为新兴本科院校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模版。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2年成立了科研处,统一管理学院、高教研究所和业务处室的科研活动。学校科研活动紧紧扣住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发展前沿和专业建设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教研成果主要有2004版、2005版、2006版专业设计方案,新编教材教参30余部,还出版了《成功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论文集、《中南论丛2006》论文集。学校为适应科研需要,创办了学报《中南论坛》。2003年以来完成13项省级课题研究。仅2005―2006年,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1470余篇,2006年有9篇论文分别为国际三大学术索引全文刊载。这些科研成果,有力地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的展开,支撑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实践证明,不论任何类别的高等学校,其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都是可以处理好的。只要一旦找到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创新理念与运作模式,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效能会得到最大的释放。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 功能定位 提升对策

地方高职院校是具有较强区域性、职业性的高等院校,一方面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必须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其发展又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实现高校理应完成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与使命。人才培养自高校成立起,就一直是其最主要的职能和最基本的任务,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则随着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自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萌发,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则随着强调着力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威斯康星思想”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也开始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我国大学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8年,总理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明确此职能,尤其是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此为标志,我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取得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从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产生与地位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人才培养是本体职能,科学研究是附属职能,社会服务是派生职能。作为本体职能和附属职能延伸的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其在内容不断扩展,形式日趋多样的情况下,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如何?应采取什么措施提升其服务能力,以彰显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功能定位

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理念建立起来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专业设置必须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必须反映社会的需求。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开展包含技术培训、科技研发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一方面可以及时有效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动向,包含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需求的类型等,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握典型企业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的发展动向。以此为依据,建立起学校与社会的动态调控机制,及时调整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布局,确保高职院校始终与社会的发展同进度、共发展。

2.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绝大部分都来自普通高校,一般情况下,都存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规律与原理掌握较多,但对生产现场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不够好等问题。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各类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现场第一线,与企业员工一起在摸爬打滚中最近距离掌握最新技术与工艺,在提升生产现场工作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能力。教师在技术服务过程中,一边了解新技术与新工艺,一边了解企业岗位真实的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这既便于收集来自一线的真实工程案例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又将极大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及校企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教材的水平。

3.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又一重要的服务力量。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与浸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必须依托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去得以印证,内化于心及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学生以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服务于社会,既可以进一步加深与固化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在认识社会与服务社会中增才干、长智慧。因此,开展社会服务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有效平台。

二、问题剖析

社会服务,作为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作为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综观当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社会服务绝大部分都是“三改一补”升格而来的,对什么是高校的社会服务,如何开展社会服务还不甚了解,因此,在依托学校的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服务内容不全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目前还只限于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以教师为主体,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进行的科技研究与科技开发,则几乎没有或比较不成组织或缺少计划性,从而导致高校应该履行的三个服务职能不全,服务内容较单一。

2.成果转化不多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社会服务尤其是科技研究与科技开发服务项目,因缺少从科研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或转换平台,而无法转换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生产力,大多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科技开发项目的效益无法得到有效体现。

3.计划性不强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尤其是员工培训与技术服务,都还停留在无计划、无序运行状态,即一般根据企业的临时安排,或企业的临时需要提供服务,没有从学院长远出发,从有利于专业建设的角度予以谋划与策划,在社会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还比较欠缺,服务面比较窄且分散,服务量不大且随机性强。

4.支撑配套条件不够

开展社会服务需要系列的支撑配套条件去支撑,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一方面存在制度欠缺,没有相应的制度或规范激励教师或教师团队去开展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尤其是教师对企业生产现场一线新技术、新工艺的陌生,对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动向的不了解,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成效不够理想;另外,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因办学经费紧张,对外开展社会服务尤其是员工培训时,在教学场地、住宿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供给能力不足,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提升对策

1.进一步正确认识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职院校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服务的内涵。社会服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一般来说,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社会做出的所有贡献,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贡献。狭义的社会服务指高等学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任务情况下,依托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性的、服务性的,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理解与把握好社会服务的狭义与广义内涵,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与整合资源开展社会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2.清晰把握社会服务的特征

除正确认识社会服务的内涵外,把握社会服务的特征也是有效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服务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来看,社会服务也应具有双向性、差异性、针对性等特征。双向性特征要求学校的社会服务不只是学校对社会的单向性活动,而是学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或社区等的双向活动。差异性特征要求各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社会服务形式可以不尽相同,可依据专业特点有所区别。针对性特征,要求各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的服务内容、手段,使自身的社会服务处于动态调整中。

3.实现社会服务团队的组织化

考虑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较为随机与分散,以专业为单元分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组织社会服务团队,一可以增加社会服务的组织性;二可以增强社会服务的计划性,实现社会服务与企业、社会的无缝衔接;三以团队为单位提供社会服务,整体带动团队成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水平,并由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

4.集成资源实现网络在线服务

本着以“他方”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为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以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的集管理与应用于一体的标准在线服务平台,将各种资源加工、分类、标引、入库管理,为资源的利用提供基本的元数据,实现各种资讯信息的管理及在线服务审核受理,并对外提供全面的标准检索、文献阅览、资讯阅览、资源下载、在线申请、在线咨询、服务订阅、个性化服务、标准论坛等服务功能,使学校的社会服务实现集成化、信息化,整合学校资源提高社会服务的水平,减轻学校因供给不足带来的各种问题,增强学校社会服务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05).

[2]帅全锋,王英,张玉杰,宋晓芳.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03).

[3]周春明,杜宁,常运琼.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形式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廖忠梅.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比较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5]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投入 产出 效益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4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全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年递增、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问题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教育部以及地方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包括资金、人力与政策上的倾斜,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来说,广义的成本包括三大部分:教育机会成本、学生生活成本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而其核心内容是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即高职院校培养每个大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因此,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和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战略的目标中,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向前发展,狭义的高职教育成本就是指这部分内容,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概述

研究教育的投入产出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与学者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美国的教育经济学家舒尔茨和F・丹尼森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和训练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入的多少,对个人来说,是以后获取高学历、高工资的决定因素;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是提高生产率、增加国民收入的来源。舒尔茨1961年发表在《教育和经济增长》、《教育的经济价值》等论著中利用有关的研究方法,估算了教育资本在美国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是495亿元。这一对教育经济效益量化的研究发现,引发了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教育投资的兴趣。F・丹尼森1962年出版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的选择》和1967年出版了《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九个西方国家的经济分析》等著作表明的研究结果有两个:一是从1929~1957年,教育在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率中所起的作用占23%;二是由于教育还在“单位投入量的产量增加”方面起一定作用,因此,这一时期教育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额的全部贡献为35%。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兴趣,它们给出的启示是:教育的投入是可以通过计算产出来判断其价值的。

但是要对高等教育的产出结果作出准确的计量,又是颇为棘手、困难和复杂的过程。因为,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现象是由错综复杂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之所以高等教育的效率、效益问题备受社会及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其不仅涉及到受教育者本身,而且也关系到公共管理的效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资源匮乏,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一方面总量上供不应求,高等教育投入了相当的经费,尤其是政府的投入,但相对于教育经费的需求仍嫌不足;另一方面是结构上失衡,高等教育的师资、设施又有某种程度的闲置和浪费。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本质上尚未得到缓解前,单纯通过分析个体受教育的经济收益来评估高等教育的效率,其说服力欠佳。笔者认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效率问题,可以考虑从多角度出发。例如,从高等教育的投入主体政府出发,研究财政投入者的产出效率;从高等教育的执行者高等院校出发,研究执行者的效率问题;也可以从受教育者出发,研究受教育者的效益;或者从社会角度出发,来衡量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

二、高职教育投入与产出分析

教育大词典中指出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本文引用国外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益研究方法适用高职教育投入产出效益研究。

广义而言,投入是指向系统输送其运转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对于高职院校系统,这种投入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既包括学生方面的投入、学校方面的投入,也包括社会等其他方面的投入。其中,学生方面的投入包括个人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所具有的生理、心理、智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以及个人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后的努力程度等。在这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投入中,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学校方面的投入,原因在于只有这些要素才是学校管理者能够掌握和控制,能够发挥管理者主观能动性,进而影响学校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因素。高等院校方面的投入一般可以分为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其中,人力资源的投入包括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等方面的投入;资金投入是指学校每年的经常性支出,主要是教育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物的投入主要是考察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情况,如学校校舍状况、各类教学设施投入、科研设备投入和校园网、图书馆等信息资源投入情况。

高职院校是一种具有多种产出的机构,但我们可以根据高职院校承担的职能对其产出进行评价。高等教育的职能经历了一个从单一传授知识到教学科研并举,后又增加了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过程。目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被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据此,我们可以将高等学校的产出划分为人才培养产出、科学研究产出和社会服务产出。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讲,更加倾向于人才培养产出与社会服务产出,在科学研究产出中相对薄弱。对于人才培养产出,目前通行做法是用学生(在校生)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使问题简化,研究变得可行,而且在涉及与学校生均成本有关的研究中是有效的。科学研究产出,可以通过学校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和科研项目数来表示。当前,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包括短期培训、定向、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2)通过签订科研合同承担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3)校企双方合作兴办联合研究中心和合资企业;(4)向社会进行技术转让和发明专利出售;(5)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等;(6)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三、高职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投入指标的选取

根据投入的不同形式,高职院校的投入指标可以分为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物力投入三大指标,每个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指标。

1.人力投入指标。考虑到高等院校内部人员对学校承担的三大功能具有不同的作用,笼统地将所有教职员工同等对待,不利于分析各类人员在产出中可能存在的贡献差异。因此,我们将教职员工分为三部分:(1)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高级教研人员。一般认为这部分人员是高等院校从事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主干人员。与其他人员相比,对高校产出可能有更大贡献。(2)一般教研人员。由于该部分人员多从事学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产出与从事行政、教学的辅助人员相比,对高校产出贡献更直接。(3)普通职工。包括教师与科研人员以外从事行政、辅助工作的人员。在以上人力投入指标中,专任教师是高职教育中的主力军,在人力资本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所需金额最高;科研人员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很大程度上都属于专任教师兼任,并不像很多本科高等院校甚至重点院校对于科研人员的设置比重较大。

2.财力投入指标。当前人们对于科研经费指标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分歧。从现在己经公开发表和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已有记载的多篇文献来看,对科研经费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两种观点的差异集中反映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一种观点认为科研经费是投入指标,该指标与产出的科研成果形成的投入产出比才是可比指标;另一种观点认为科研经费是产出指标,该指标体现了大学的科研竞争能力和科研规模。除了以上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外,还有学者在评价高等学校的绩效时,将科研经费的一部分作为投入指标,而将另外一部分作为产出指标。本文采用学者评价高等学校绩效时的做法。

3.物力投入指标。物力投入大多属于固定资产投入,是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的存量资产,每年的变化相对很小,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学校的建筑物。高职院校的产出活动与企业一样,必须拥有场地资源。教学科研用房是学校的核心资产之一,无疑构成其投入;其他行政、生活用房也为高校的产出提供保障条件,所以也构成投入;但考虑到教学科研用房与辅助用房在产出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效果,我们将其进行了细分。(2)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仪器与图书,也是构成高校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3)其他固定资产。与企业中的流动资金相类似,高等院校每年直接用于教育科研的经费使用,也是高校的投入要素。由于高等院校的实际经费支出中分别有教育投入、科研投入、基建投入等类别为详细描述其投入情况,我们将其各自单独作为高校的投入项目。

(二)产出指标的选取

根据高职院校产出的划分,产出指标可以分为人才培养产出、社会服务产出和科学研究产出三大指标,每个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指标。

1.人才培养产出指标。根据前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出的分析,人才培养产出指标可以用在校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两个子指标表达。对于在校生数量指标而言,根据评价问题的需要,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中职生、职高生、普高生等类别,也可以用总数来表达。在计算在校生总数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别学生培养成本的差异,或参照国家教育部的标准确定不同类型学生的权重,将自然在校生数换算为当量在校生数。质量方面可用人才培养的层次来衡量,而高职院校大部分只培养大专学生,也有少部分培养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也可用学生就业率及就业单位评价来衡量。

2.社会服务产出指标。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其实都是为社会服务,只不过它们的服务方式相对间接而已。大学利用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直接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服务,是大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融入社会的进一步体现。不过与前两项产出相比,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产出的准确界定比较困难。原因在于该项职能建立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项基本职能基础之上,更多地表现为对学校办学方向的一种规定和引导,这使得该项职能往往很难与前两项职能截然分开。这个可以用社会服务收取的服务费来衡量,对于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可以估算其市价代替。

3.科学研究产出指标。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是描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的两项主要指标。科研成果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科研成果奖等子指标,也可以将上述子指标得分汇总作为一个单独指标。对于科研成果指标,可以应用科学计量学的有关方法进行评价。

四、结语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已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1%。如何办好高职教育,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层到办学者都始终关注着和作出不懈的努力。有关于高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在今后的一定时间内都需要不断去论证,如何更好地节约使用人才培养,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10B070300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林芳.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J].财经研究,2005(31):112-122

2.姜春林.985高校管理学科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13-196

3.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顾建民.大学职能的分析及其结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莫光政.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实证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1(4)

6.龚放.关于中国高等学校质量评估的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4)

7.蔡言厚.大学科研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

8.程永波.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

9.黄朝峰.高教评估中人才产出数量的计算[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3(1)

篇10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理念 创新 演化经济理论

学生工作理念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学生工作实践智慧,是学生工作者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的有效提炼。学生工作理念作为基本的学生工作设计指导思想,深层次地反映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规范着教、学、管的各种行为。[1]以此理念为指导,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既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又肩负着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重任,其实质是教育、引导、规范、咨询、服务、维权、关爱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程中,在国内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纷繁变化的思想文化冲击下,在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国际化轨道后的人才培养标准的转变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以技术变迁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演化经济理论,为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一、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现状

1.高校辅导员职责不明朗,陷入事务性工作。

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当前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明确,评价缺乏科学性,加上辅导员自身职业认同感差,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信心不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工作者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实际中,辅导员除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他们的肩上,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都与辅导员有关,许多辅导员的工作偏离教育本位,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日疲于处理琐碎杂事。[2]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能顾及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往往充当“高级保姆”、“消防队员”的角色,承担看护式、救火式的工作,很少有稳定的宏观思路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思想。

2.学生工作管理方式单一,普遍以刚性管理为主。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普遍以刚性管理为主,即以制度和规章为条件,利用约束、监督、强制、惩罚等手段进行管理,强调管理者和管理规章的权威性,强调学生的绝对服从和遵守,在实施过程中侧重于“管”、“查”、“控”等手段。管理者始终把学生看成是不断需要纠正错误的对象,不断以监管者身份出现,以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以同一个眼光去看待学生,也以同一的模式去处理出现的一个个问题。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尊严和情感,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主从关系,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这种封闭式教育管理模式虽能强化对学生的有序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校园秩序,造就统一规格的模式化人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作用,使学生工作呈现为一种单向的、主体缺失的行为。[3]

4.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僵化。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是在职能专业化的基础上展开工作分工,进而实现整体合作的。这基于职能设置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造成了基层工作重心的错位,基层学生工作者容易陷入事务性工作,无法站在超越的位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无法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4]并且,基于职能设置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沿用政府机关的模式,过多地参照“管理型机构”而不是依照“服务型机构”的要求来配相关资源,学生难以在“以完成本职工作为本”的职能部门工作中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

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并建立新机制,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树立新的工作理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发展。

二、演化经济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适用性与启示

演化经济学是一门借鉴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和自然科学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经济现象和行为演变规律的学科。[5]它以技术变迁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研究对象,以动态的、演化的理念来分析和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演化”的涵义包括对长期和渐进的变化过程的关注,在这个意义上,一切自然科学在基本方面都是演化的。

“惯例”是一种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它控制、复制和模仿着经济演化的路径和范围,它是信息的贮存器和过程转化的手段。经济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惯例”的学习过程。演化主要是两种机制推动的,一个是创新机制,通过系统的创新产生多样化;一个是选择机制,即在这些多样化中进行系统筛选。

演化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经济学创新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目前已受到经济学界日益广泛的重视。演化经济理论是否适用于高校学生工作呢?又能给当前学生工作带来哪些启示呢?我们可以作以下分析:

首先,演化经济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开放的经济系统,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高校的学生工作也是一个长期和渐进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演化的视角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惯例不仅仅在企业中传输管理及工作技能,在教育系统中也会出现惯例化行为的广泛影响。这样学生工作理念就是系统中的“惯例”。最后,同志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因此,传承和创新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特征,而演化经济理论是创新机制和选择机制推动的。于是,当高校学生工作在面临内部压力和外部环境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创新、调整“惯例”、选择可靠的“惯例”来保持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运转。

三、基于演化经济理论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创新思路

借鉴演化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应做如下转变。

1.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理清学生工作思路。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不再是短期的、过渡性的岗位,而是可以终身为之奋斗、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职业。2006年,陈至立同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鼓励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行政上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工作者从繁杂的日常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去研究理论和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2.减少刚性管理,注重柔性管理。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我们指出一条新路径:高校学生工作应当将过去的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实现刚柔相济、以柔为主的管理模式。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追求。第二,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怀,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挫折,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竞争和压力。

3.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是培养新世纪人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重要基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4.转变角色,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要突出指导与服务,学生工作者从管理者身份向服务者身份转变,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环境,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中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党团领导下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就业指导等为主的指导职能体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疑难,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在服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三困”学生的指导。

总之,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关键环节,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做好学生工作的转型,是值得所有教育者思索的问题。演化经济理论为我们分析高校学生工作如何获得满意的收益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学生工作理念的创新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郭立田.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传承与创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6,(3):115-118.

[2]刘海存.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七大超越[J].江苏高教,2009,(1):112-114.

[3]潘世墨.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务”的辩证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11-13.

[4]胡德平.基于流程再造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9,(9):82-87.

[5]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D7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