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报表分析防范

医院适度负债经营,可使医院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提高收益,有利于盘活资金,激活医院的经营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医院快速发展。但医院实施负债经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及监测预警机制,这对于医院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负债经营是山区医院的普遍现象,以我院为例,我院是一所县级山区综合医院。自1997年起,我院投资1.7亿重建住院楼及门诊楼,由于遭受了“非典”的影响及资金紧缺等问题,历经10年,于2006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在资金筹集中,财政补助200万;通过盈余收入自筹资金4000万;通过银行贷款5200万;职工集资600万;工程欠款2500万;所欠设备款、药款、材料款等共4500万,医院资产负债率最高时曾达到55%,但这已经是我院的极限负债。在此期间,资金极度紧张,甚至影响日常运作,出现筹资困难,后经医院的多方努力控制,资金紧张局面才稍为缓解。现我院负债率维持在50%左右,但此时仍时刻感受到资金的高度紧张,如果负债率可以下降10%-15%,维持在35%-40%之间,这样会大大减轻资金的负债压力,对公立医院发展会更好一些。

目前我院规模已大幅提高,加上社保,居保及新农合的开展,使我院的业务收入由2006年的6205万增加到2009年的13144万,业务收入翻了一翻;门诊量从395895 人次增加到 530728 人次,增幅 34%;住院量由9332 人次增加到 14933 人次,增幅 60 %。由此可见,负债是医院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我院通过负债经营运作,努力控制风险,客观上推动了医院的专业建设和硬环境的改造,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医院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

2.医院业务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但近年来医院业务的利润增长较为缓慢,医院只能举借债务以满足经营需要。

3. 医院筹资前,未能充分做资金使用评价分析,盲目融资而造成资金使用率下降,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4.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无法切实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医院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5.行业之间争竞激烈,公立医院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不得不加强基础建设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而政府补贴的减少使其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举债经营。

6.国家卫生政策调整,在医疗市场剧烈竞争的情况下,医院依靠政府补助进行发展的困难逐年加大,负债成为必然选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财务分析系统并加强风险管理

通过对财务报表及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的资金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并衡量医院的财务风险;了解医院的变化趋势与规律,进行负债预警分析,制定多种应对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以此降低和规避财务风险。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库存物资等。医院对负债的清偿主要依赖于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可收回的应收医疗款等速动资产。因此能否及时收回医疗款是短期能否偿债的关健。对医院流动资产进行有效和合理的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有效的流动资产管理是医院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保证;其次,流动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流动资产的优化结构,有利于提高医院偿债能力,有利于医院未来融资渠道的稳固和拓展。医院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一定要以“三原则”作为指导,所谓“三原则”是指“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想结合原则、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相结合原则、资金使用与物资运行相结合原则”。近年来,由于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医院垫付给医保病人的医药费逐年增多,财政部门应赔付给病人的医保费用不能及时拨付给医院,造成应收医疗款大幅增加,流动资金也大幅减少,直接降低了医院的偿债能力。因此医院应加速对应收医疗款的追缴,还应加速存货的周转,降低库存量,以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

2.流动负债:主要是指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医疗款。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短期借款金额不大,但如果金额较大,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将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应付账款主要包括应付药款和材料款,这种赊购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医院一般会延期付款,当欠款达到一定限度仍不能支付时,供货商会采取停止供货,影响日常运作;因此当发生财务危机或经营危机时,应付账款在短期内将成为医院沉重的债务负担;预收医疗款反映的是医院收取在院病人的押金,这部分负债为医院滚动负债,可忽略。

3.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超过一年的债务,包括长期应付款和长期借款。长期负债一般数额较大,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长期负债一般需要附带担保和一些其他的相关附带条件。医院负债借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设备或购建房屋,因此其借款是以长期借款为主。长期借款虽然不用短期内还款,但由于其利息高,对医院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4.基金变动分析:医院基金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和固定基金。事业基金是医院的滚存结余资金和对外投资形成的基金,当事业基金出现期末借方余额时,反映事业基金出现赤字,医院收不抵支将出现财务危机。

(二)强化医院资产管理

医院应对于贵重物资设备、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建立物资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加强对应收帐款、住院病人预交金和催交欠费工作的管理,做好各病区、医技科室与收费处对住院病人的收费协调工作,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使病人的欠费与科室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对医疗保险费的管理,把医疗保险费的超支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三)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

政府应加强对医院借债融资活动的宏观管理力度,完善政府的调控指导与监管职能。政府主管部门应认真掌握医院重大项目贷款的额度和标准,严格控制医院的盲目举债建设行为。对效益、声望好的医院,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激励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完善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长期亏损且偿还风险过大的医院应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实行财务监管,严密防范风险,确保医院的良性发展。

(四)实行稳健的融资策略

医院在实施负债经营策略时应制定一个负债警戒线,由于公立医院是卫生事业单位,对资产负债率更应严格控制,相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要低一些。在进行负债决策时,公立医院应当采取稳健的融资策略,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医院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好项目的预测和决策分析,对其可持续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努力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环境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任何一家医院都亟需加强管理力度往负债经营与风险防范方面的倾斜。政府补贴的减少迫使医院不得不通过举债的渠道筹措经营和管理活动所必须的资金,这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医院的风险。面临新的问题,只有在政府、财政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的解决负债经营与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整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娴;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中国卫生经济;2007,26(7).

[2]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4

[3]夏进祥;略探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之策;法治与社会;2008.06

篇2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的竞争和医院的发展,使负债经营成为医院解决资金需求的主要方法,但融资也增加了财务风险。医院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预测汇率变动,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防范控制融资风险,实现医院经营的健康发展。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的竞争和医院的加速发展,使医院对资金的需求很急迫。随着国家财政状况和医院分配关系的变化,医院资金的来源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财政对医院的补贴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在政府补助不足的情况下,运用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搞建设、买设备、投资扩张,成为现代医院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

负债增加,资本结构发生变化,医院就承担了为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融资风险由此产生。融资风险是财务风险的一种,它是指因融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影响收益的可能性,是债务引起资本比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它主要来自于利率波动、负债率过高而资不抵债、因融资而产生的无力偿还债务和再筹资等因素。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安排资金,化解财务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来分析医院融资的财务风险。

一、造成医院融资风险的因素

1、利率、汇率波动

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影响利率、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医院经营的过程中,如果是在利率长期升高的形势下,资金提供者将要求越来越高的资本回报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资金的使用成本逐渐升高,债权融资费用与利率水平成正比例关系变动,从而造成医院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外币汇率波动时,外币借款在借入和偿还时的汇率差以及支付到期利息时利率的上升而增加的医院融资成本,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收益损失,丧失所期待的利益,使医院经营增加了财务风险。

确定的资本结构比例即负债率是否适当,这与财务风险也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作用,不论用负债能创造多少经营收益,债务利息成本是固定的,当资本结构不变,收益增大时,利息成本占利润的比率就相应降低,从而使收益大幅提高,这种负债对收益的作用称作财务杠杆。但当医院举债过多,负债率过高时,利息成本占收益的比率就相应升高,从而使收益大幅度减少,资本收益率也就越低,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当收益减少到低于负债的债务利息成本时,收益就变成了亏损,若负债率和亏损超过一定的额度和期限,最终将导致资不抵债。

2、因融资产生的债务无力偿还的风险

如果医院负债比例过高,而其投资又没有实现当期或预期内的收益,又因经营管理不善、不利的行业调整,或其他原因使收益降低,难以持续获得足够的现金流导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偿债能力持续减弱,或者长、短期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时间内要求医院筹集巨额资金来用于还债,集中还款量巨大等问题,就会影响医院正常的经营,造成医院难以偿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当医院陷入财务危机时就会带来很多的不便与麻烦。

3、再筹资风险

医院负债经营,在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医院的经营收益。这就使医院增加了其资金被大量占用,不仅不能为医院带来效益,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医院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过大,再因经营管理不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那么医院将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就必然使医院受其影响,使医院的形象大打折扣最终会影响到其信誉,这样长期下来医院将面临着重大的危险。金融机构或其它融资机构将其融资要求设置限制,再提供资金的渠道不再顺畅,不能有效地再筹资,则导致经营陷入资金链断裂的财务风险。

二、医院融资风险的防范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融资经营是有风险的,经营的好坏要根据企业如何规避。运用的好会给医院带来收益,成为促进医院发展的有利工具;运用不好,可能就会使医院陷入极度的困境和危机。医院对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以利于医院的发展。

1、建立医院融资风险预警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果一个医院院长不善于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发展卫生事业的话,那是十分愚蠢的。医院融资的财务风险,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形成。因此,医院融资经营过程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这就要求医院的主要负责人能够对未来的经营状况有一个合理的预计,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医院成员的各个方面的素质还要树立风险意识,科学评估,科学预防,在出现医院过度投资,现金流供应困难,资产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持续减弱,财务管理秩序混乱,投资回报率低,亏损,自有资金低于40%等等指标出现问题时,这些问题的出现预示着危机和风险的来临,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针对实时情况及时调整筹资结构,采取有效的措施力争做到控制、分散和降低风险。

另外,设置、确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预警、监控指标,运用预警指标评估、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也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对监控财务风险的方法。

2、利率波动的对策

利率的波动将会给医院融资经营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不采取一定的方法来防范将会给医院的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实践中,利率变动是动态的,也是医院主观上只能被动接受的。所以,医院应在分析利率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预先做好安排,在预期利率由高向低的变化时,尽可能减少融资;必须融入的资金,应尽可能签定浮动利率和短期的融资合同来减少损失;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或由低向高变化时,应多考虑使用中长期、固定利率资金,来降低风险和损失。

3、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是融入外币资金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资金成本增加的财务风险。防范汇率风险大致有几种方法,第一:可以通过压低采购价格、提高出口报价向供货商或客户转嫁或共同分担汇兑损失风险;第二: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为自身提高控制汇率风险能力;第三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在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时采用合理的外债币种结构,保持多种货币比例适当,软硬货币均衡使用,尽量做到外币贷款的借、还的币种统一,缩短对外贷款的还款期限等等。采取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控制汇兑损失,及时防范因汇率变动带来的外币筹资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的风险与损失。

4、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

医院的融资过程、资本结构都是动态的,优化资本结构也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负债经营,要寻求收益率高于筹集的资本成本或实现医院总体发展目标、提高总体收益的投资行为。财务人员要对医院资金结构、负债状况和财务杠杆效应等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根据资金需求量和财务状况,科学确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合理的负债率。负债经营是否适度,资金结构是否合理,是指负债比率是否与财务状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佳状态。在实践中,如何判断什么样的资金结构最优?是复杂和困难的,所以根据会计的谨慎原则,医院负债比率应适当保持在较低水平,不要增加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筹集的资金既保证医院的使用,又不至因资金过多闲置浪费而增加医院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医院也应着力于申请政府增加投资、补充自有资本等渠道改变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用最科学的筹资方法,多渠道、多种类融资,长期与短期结合,使医院融资成本降到最低,资金的筹资和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能。

总之,在高速度发展经济的时代,只有合理估计财务风险,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现代医院的经营发展离不开融资,也必然承担融资风险。医院应在正确认识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其作用,采取必要、完善的措施控制其风险,以减少损失或不利事项的发生,使医院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同时又将风险、损失控制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医院融集的资金发挥最大作用,最终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开星浅谈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2 09:66-67

篇3

财务预警是在广泛拥有财务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以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实时分析、监测与预测,准确客观反映医院经营情况、医院财务状况,及时对医院各环节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以规避医院财务危机的发生。本文通过对财务预警系统内涵、作用、预警指标的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构建医院财务监督预警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建立医院财务预警系统对降低医院管理风险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财务监督;预警信息系统;医院管理风险;应用性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一体化市场进程的加快,医疗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其运行风险也在逐步加大。加上现阶段我国部分医疗决策者管理素质、水平的弱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不能有效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可能使本已发展滞后的医院陷入更为严重的危机。财务危机常表现为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建立财务监督预警信息系统(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system),通过对敏感性财务指标风险的监控,能够有效地发挥监测预警作用。

1 财务监督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

医院财务预警是在广泛拥有财务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分析、监测、预测财务指标,准确客观反映医院经营情况、以及医院财务状况,及时对医院各环节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以规避医院财务危机的发生。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应该具备信息收集、预知危机、控制危机三大功能。通过收集与医院相关的国家政策、行业动态、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比对分析,从而作出是否预警的判断。一旦发出预警信息,医院决策层就应采用必要的手段,以便及时化解财务危机,防范财务风险。

2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财务监督预警信息系统应用性

2.1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财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基础

预警与监测相辅相成,两都互为依存。因此建立有效的财务监测和预警系统,首先应仔细分析系统内环境、目标、结构、功能以及环境、目标、结构、功能与监测和预警系统之间动态关系,加以科学的理论考证与实证分析,设计出合理的财务比率指标并慎重选择。预警指标的选择原则上应保证指标灵敏性、有效性、超前性、稳定性。灵敏性就是财务比率指标可以准确反应出财务运行的主要方面;有效性和超前性就是选择的财务比率指标既能反应出当前的财务状况而又不受期影响;稳定性是指选择的财务比率指标在不同状态下,其变化幅度、预警标准有相对稳定的可执行性。

2.2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分析责任报告制度

通过对敏感性财务指标的监测与分析研究,财务经营监测预警系统将对医院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作出预警判断。通过对经营运行过程的有效监测,及时判断当前医院经济运行状况,从而作出目前医院财务状况属于何种景气状态、以及即将面临的景气状态,如果发现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危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就会通过对财务比率指标的比对,查找诱发财务风险的根源,建议医院决策层制定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以预防经营财务状况受到进一步恶化。相对而言,资本、负债资产、投资方向是整个监测预警的重点,目的在于有效优化医院经营结构,使其运营保持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

2.3构建财务监测预警指标

医院财务经营活动实际上表现为医院与外部环境间的人员、资金、物质、信息的一种互动交流,而表现于财务报表上主要为医院资金运动。而医院的资金运动的主要反映形式就是医院编制的会计报表,这也成为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监测预警指标就显得成为必要。常见的医院会计报表包括医疗收支明细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药品收支明细表、科室成本核算效益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现金流量表、损溢表等等。承担起监测预警系统中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等预警功能。

获利能力预警指标在医院主要包括毛利率、利润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反应出医院正常获利水平;偿债能力预警指标常应用的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已获利息倍数、资金安全率、安全边际率等等,为偿债能力的一些量化评价指标;营运能力预警指标包括应收医疗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等。 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大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医院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存货周转率实际是指货品的周转时间,一般意义上来说,周转时间越短,医院存货管理能力就越高,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由于医院流动资金过少、或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存货水平下降。因此应结合市场变化、医院实际保持合理的存货周转率。

3 结论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运营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资金筹集、使用、分配、清偿等各个方面,财务管理机构以及规章制度的建立、财务计划的编制、财务资金的筹措、使用与监管等等都属于医院财务管理的范畴。作为医院财务部门,应承担起执行者与实施者的角色,建立有效合理的财务监督预警系统,也是责无旁贷的工作,而加强财务监督预警信息系统对降低医院管理风险的应用性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构建预防财务风险的屏障,也能够极大降低医院管理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伍大春.医院经营创新投资与财务风险思考.中国卫生经济,2002,21(8):39-40

[2]黄少瑜,肖昱华.加强和规范医院财务管理促进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J].中医药管理,2009,8:729-780.

[3]方鹏骞,张佳慧,董四平.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0(3):15-16

[4]赵晋艳,孙培生.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 2008(23):24-25

[5]韩琼.股份制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综合(中):2011,11:150-151

[6]孙晓阳,周绿林,詹祥.基于ERP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3,13:40-41

篇4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6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进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大规模办学阶段,其扩张速度之快与竞争之激烈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高校财务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引起了管理者们的高度重视。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而控制其财务风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在财务风险控制中,设立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避免财务风险,系统、有效地分析高等学校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及时诊断出高校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确保高校资金保值增值和运行安全。

一、高校财务风险概述

(一)基本定义

目前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定义主要从负债、不确定性和运营质量风险的角度来阐述,笔者倾向于从风险的本质及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特性和影响出发,来界定高校财务风险定义:即在高校的发展运营中,因为财务治理、委托关系、非营利性等因素内外部作用所形成的高校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可能是高校蒙受损失,造成高校不能充分承担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高校生存,同时,也可能带来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契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基本功能的发挥和办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特点

高校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政府财务风险有其资金流转环节等基本的相似之处,但也具备其独特的自身禀赋:高校在财务运营方面,处于卖方市场,因质量下降带来的财务风险无法通过财务指标衡量,财务活动的目的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创造社会效益为主,筹资过程对政府依赖程度高,政策性强,支出为消耗型,财务周转的再生能力不强,风险评价的侧重点,不以盈利能力评价重点,多以偿债能力为主。具体特点表现为如下。

1.客观性。高校体制改革、上级财政投入不足自筹资金乏力的情况下,高校会面对资金巨大缺口,多通过举债办学,风险较大,客观存在。

2.高危性。高校一旦陷入财务危机,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影响到人才培养、办学质量,影响到学生及家长的发展期待值实现程度,影响到科教兴国的步伐。

3.隐蔽性。因为高校大多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很多债务不能完全在报表中显现,未入账薄的隐形负债易掩盖财务支付危机,加之高校是卖方市场,教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难评价性。因高校财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高校的偿债能力也不能以盈利能力评价,只有用支付能力来评价,长期偿债能力只是近似的评价。

5.可控性。尽管高校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控制难度加大,但只要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大财务风险监管,仍是可以保证高校财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1]

二、当前高校财务风险来源

1.盲目投资造成浪费。近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基建投资、校办产业投资不断增加。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可行性论证,对项目建设期中所需资金量及时间把握不准,大搞赤字预算、盲目建设和投资,一些高校基建过程中大量存在铺张浪费现象。

2.筹资过度引发负债风险。在主要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缺口不断加大情况下,银行贷款成为维持部分高校财务运转的主要途径。一些高校由于没有对其贷款项目和经济承受能力做充分的估计与规划而盲目、迅速增加贷款,导致负债总额太大,超出学校经济承受的最大能力,导致高校陷入财务困境。

3.不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或无偿使用,无形资产未进行有效的管理;不注重货币的时间价值。许多高校经常出现贷款高于实际需求的情况,造成货币资金的闲置。不注重支出控制,日常性支出膨胀,造成管理费用等一些酌量性固定成本严重脱离预算。[2]

三、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原则、构成要件和评价指标

(一)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在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必须把高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系统分析。

2.预测性原则。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注重事前管理,会计信息往往是对过去状况的反映,财务信息带有滞后性,因此高校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应注意克服会计和财务信息的滞后性系统对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监测要有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作用。

3.适用性原则。所建立的预警体系应符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应该能真正的起到预警作用。

4.动态性原则。高校内外部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监测的是高等学校一个动态连续的管理过程,系统也只有坚持动态连续性,建立的预警系统应具有动态性,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化,才能不断修正、补充,把握发展趋势。

5.客观量化的原则。应选取具有一定客观性的指标,能够对指标进行识别、预测并量化。在指标处理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迭代层次,因为迭代层次越多,信息的真实性越低。

(二)构成要件

1.信息收集机制。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信息,包括高校内部财务数据和外部同类学校的数据,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输出,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该信息系统要不断刷新,信息库资料要不断升级,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使高校管理者能以实际经营状况的数据与信息库数据进行比较并作出正确判断。

2.分析监测机制。该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通过分析监测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对其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并不带任何偏见,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该系统主要由两个数据库,即由指标库和模型方法库提供支持。[3]

3.预警反馈机制。通过分析发现财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需要借助财务风险处理系统来对风险回避、转移和承接。财务风险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相关的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为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应该采用的规避手段。补救方法主要是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指如何改进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该系统由对策库提供支持,对策库是事先准备好的在各种风险条件下的对策集合,预警信息系统一旦发出风险预报,则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自动地采用相应对策。预警对策库中的对策大多是思路性、提示性的,目的在于预警系统警报发出时,高校可按照预警对策系统的提示,根据高校的具体实际去寻求更实用的、有效的实施方案。

(三)评价指标

1.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为了评价债权人关注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应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例、潜在支付能力、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分别用来反映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

2.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可选择资产周转率、利用程度影响较大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在该类指标中重点关注高校的年收入,其中包括国家的定额拨款、高校的年学费收入和高校的自创收入。

3.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为了解高校经营规模、资本增值、支付能力、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成果,从而评价高校的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应该选择总资产增长率、自有资金增长率、现金余额增长率等指标。

四、结语

科学、管用的高校财务预警机系统应具有预警、引导、纠正、防范等基本功能,需要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实现对廉政风险预警,对隐性或隐藏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预测出一些倾向和发现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依据,提前做好防范。同时,作为高校自身还应加大对资金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合理调整负债结构,选择综合成本较低的融资组合,确保偿债能力、规避财务风险,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资源,尽快建立教育投资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吸纳社会资金,多元化教育投资新模式,保障学校资金充沛和运行安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玉生,王攀娜.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预警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1):25-27.

篇5

企业在进行企业经济活动时,需要建立一套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来避免企业的财务活动受到风险。由于在企业的经营财务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无法控制以及难以预料的事情,所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终的财务经营状态可能与企业预计的经营管理目标有所差距,这种与预期经营目标产生偏差让企业在经营中受到经济损失的因素就称为财务风险。而企业财务预警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以及经营管理目标,由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为基础,根据方法评析财务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经济活动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提出分析和评价,从而及时反馈企业决策者的警报以及提醒的活动。因此,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意义重大,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旦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生了财务风险导致财务危机,一定会对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我们可以看出,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重要作用。通过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建立企业财务报表、经营管理的计划、相关财务资料等,设置敏感性的财务指标,跟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随时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及早发现,监控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定性、一个是定量的角度。对于财务危机定性的预警分析主要有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法”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等等。而定量预警分析则主要分为单变量预警分析和多变量预警分析。单变量预警分析主要对个别的财务比率来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并建立模型;多变量预警分析则主要是通过从宏观的角度对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模型,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三、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国内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类的消费增长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零售总额增速。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服装企业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2009年,这六年期间,我国城市家庭用于服装方面的人均消费金额已由593.99元增长至1224.08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8%。因此,我们中国居民服装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人均收入以及我国GDP增长的速度。服装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大量服装品牌的诞生,已吸引大批的投资资金。服装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很多服装企业都是在近十年服装行业快速发展期成长起来的。而各个企业所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状况不同,也就面临着不同的财务风险。所以,对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化的服装企业行业市场,需要财务预警机制以及财务预警模型来化解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讲,服装企业的行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普遍存在,因为总有一些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存在于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们无法确定财务风险的发生范围和程度。因此,企业就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采取一系列的抗风险的手段和措施,对企业财务危机及时诊断,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

四、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模型的建立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服装企业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并且服装行业各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自身的发展、市场所占份额均不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合理分析企业的财务队伍建设,按照简洁高效的原则,选择适宜发展的预警模型,来避免财务风险。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在服装行业企业中,单变量具有简单、成本低、实用等特点,可以结合本服装企业的具体管理目标对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判断与分析。可以通过单变量的模型做出科学的预警。

(一)根据财务应变能力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我们知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为息税前利润/资产的平均余额。根据服装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反映服装企业的资产获利能力,展现出企业各项资本的获利状况、水平。如果企业获利水平比率越高,说明该服装企业承担盈利的能力越强。如果出现负值则说明企业亏损,若连续三年以上,持续负值,则说明该服装企业存在重大问题,应从影响企业收益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例如,服装产品的价格、成本的高低、服装销售总额、资金占用量。

(二)根据现金流量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我们知道:企业经营现金流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总现金流量。根据这一指标建立预警模型较为简便,数据直接体现服装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若在该模型中,企业经营现金流比率一直较低,则为企业的决策部门发出警告,发出预警,企业的主业已经不能成为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

(三)根据偿债能力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流动性资产总额。根据流动比率来建立预警模型比较实用。能够快速反应出服装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这对于中小服装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一般企业的正常系数为2,如果该项指标持续2周低于1时,就说明该企业已经出现亏损,为企业决策部门发出预警。

(四)按照资产管理指标建立模型

根据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通过资产管理指标建立模型可获取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如果从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得出周转率下降,则为企业的决策部门发出预警:短期内企业出现了现金短缺以及财务危机。

五、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模型的作用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建立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风险模型,可以对服装企业的发展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让企业的投资者明晰企业财务风险以及服装企业的发展态势,合理、及时地调整服装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成本布局,提高风险下的企业投资收益。另外,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必会遇见融资以及借贷问题。而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依据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信贷风险。服装企业关注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准确地披露在财务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提早认识企业面临的危机,从而合理调整服装企业的各项资源、优化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服装企业行业的财务报表、经营管理计划、财务资料等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利用数学模型的方式,将服装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而起到预警的作用,有利于财务风险机制的建立。通过信息收集、危机预知、控制风险等,提高服装企业的发展潜力,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六、结束语

六、结语

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1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及内在财务风险分类

1.1.1内部原因

(1)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小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2)财务决策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制度。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1.1.2内在财务风险分类

在此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生产经营环节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引起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之为内在财务风险。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负债资金数量和筹资成本以及偿还时间;资金投入过程中的投向、数量、结构;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经营管理水平等;收益分配过程中收益的确认以及收益分配政策、数量和形式。

1.2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它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小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目前,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供求变化多端,汇率随之变化,从而产生风险。企业在原料采购中没有话语权,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只有依赖自身能力消化高成本带来的外部风险。

2.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1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口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

2.2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面临财务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防范财务风险,这对于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3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

2.3.1筹资活动风险控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将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2.3.2投资活动风险控制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在决策中要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体现稳健性原则的平衡器作用。

2.3.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坏账损失成本。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并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3.1明确警义

明确警义也就是明确预警的对象。所谓警义是指警的含义。警义又可从警素和警度两个方面考虑。警素是指构成警情的指标是什么,而警度则是警情的程度。

3.2寻找警源

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从警源的生成机制看,警源可分为3种:(1)来自自然因素的警源,即自然警源;(2)由国外输入的警源,即外生警源;(3)来自经济运行机制内部的警源,即内生警源。

3.3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

分析警兆是预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警兆也叫先导指标。一般不同警素对应着不同的警兆。当警素发生异常变化导致警情爆发之前,总有一定的先兆,这种先兆与警源可以有直接关系,也可以有间接关系。警兆的确定可以从警源入手,也可以依经验分析。

确定警兆之后,要进一步分析警兆与警素的数量关系,然后进行警度预报。警度预报是预警的目的,主要有两种方法:(1)建立关于警素的普通模型,先做出预测,然后根据警限转化为警度;(2)建立关于警素的警度模型,直接由警兆的警级预测警素的警度。在预报警度中,应结合经验方法,专家方法等,这样可提高预警的可靠性。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预警指标应是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不能太多;同时又应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也不能太少。本着普遍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原则,选择预警指标体系由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模块构成。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两个基本部分,而周转能力的高低又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企业的成长能力也尤为重要。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方面,考虑到各指标间应既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故每个预警模块各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在利用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过程中,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并不一样,为此,需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4.结论

发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警度,不论是处于哪一警限区间,这都不是我们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根据警度预报来寻找是哪些因素的异常导致了这种警情的出现,即与标准指标离差巨大的先导指标(警兆),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警情产生的根源(警源),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对其加以控制、排除,以免风险的发生。构成预警模型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四个模块中,盈利能力的权重最大,因为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没有盈利企业经营就没有意义,当然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其次是偿债能力,企业虽然有盈利,但只是帐面上的盈利,而没有获得现金净流量,很可能面临不能到期偿还债务或无资金继续持续经营而导致破产的结局。综上所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损失。我们单位是一个大型国企,在日常工作中,作为车间的成本会计,主要是每月核算车间发生的成本费用,向公司成本科提报成,在产品等报表。在车间材料领用的审批和控制过程中,通过运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科]

篇7

(一)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财务风险

一般指因为从外界借款而给企业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财务风险对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的各种规划和决策应积极规避财务风险,避免企业因不能及时偿还借款而陷入恶性循环的财务危机中。风险控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尽最大努力将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风险控制的定义中不难理解,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的活动中,通过制定相关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危机意识及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手段来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的过程。财务的风险控制并不是单一的存在,要想更好地实现财务控制的功能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全面的财务控制系统。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内涵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在正常的运营活动中因资金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危机,从而使学校陷入资金困难、无法健康运营的境地。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可以体现在对外投资失控、财务现状不平衡及对外借款过多而导致的资金周转困难等多个方面。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定义及功能

高校财务预警模型就是在分析学校财务状况的基础上,明确与预警模型有关的一切财务指标,并利用相关的数据、理论对指标进行资源信息整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判别学校财务状况的一种分析模型。财务预警模型主要具有采集高校目前运营状况、能够预知财务危机及适当控制财务危机等三个方面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现状

(一)大量的外债导致较高的贷款风险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活跃了市场经济,更激发了人们奋斗、学习的热情,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逐渐发展起来了,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也是从这时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体现在学校场地规模扩大、学生数量遂渐增加等多方面。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越来越重视学生所掌握的关键技能,再加之高职院校面临着本身的发展资金就不够充分,与普通高等学校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差异的困境。因此,面对日益落后的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不得不通过大量的贷款进行资金周转来满足学校的快速发展,假如学校外借的这些资金,无法及时地得到偿还,就会造成资金链严重断裂的贷款风险。

(二)缺乏严谨的财务管理而导致

一定的运营风险高职院校在办学活动中因为管理不善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财务失衡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着严重的固定资产浪费现象。学校内存在着很多设备室、实验室等教室,这些教室设施配套先进齐全,但是却极少使用,有的只是借助搞科研的名义而购买的设备资源,这不仅占用了学校的教学资金,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二是繁杂的日常性支出使流动资金更加缺乏。由于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现象,采取粗放式的资金管理方式,项目资金挤占流动资金,加剧了资金的周转困难;三是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的静态财务管理模式上,不注重现代化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利用,更加不理解财务控制系统的积极作用,因此很难深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三、建立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财务控制系统分析

(一)风险预警模型的分析模式

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得知,预警模型的分析方式主要有财务指标整合的多变量和单变量指标两种模型,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选取单变量预警模型来进行分析。

(二)确定相关的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直观性及结果性等三个明显的特征,因此在选取财务分析指标上,要选取既能反映高校财务的现状,又能预测今后发展趋势的指标,才能达到控制危险因素的主要目的。根据高职院校存在的高额贷款危机和运营危机两方面,主要选取几个单一的关键指标。一是反映高校偿还贷款水平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二是反映高校运营水平的资金周转率、事业收入及应收账款等指标,同时这也是体现高职院校的资产利用率和正常经营水平的关键指标。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是在认真核算现有财务体系和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和评价高校资金的使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及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并设置一个最高值,当学校的各项指标超出这个最高值,就意味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时,学校的管理层就应该提高警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危机。

(三)对风险预警模型的检测财务风险

预警模型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作,在建立预警模型后,学校的高级管理者更应该加强对相关指标的时时检测,进一步完善该模型,从而建立起动态的财务管理系统。根据高职院校内外坏境的不断变化,及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和方向,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危机,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只是高职院校财务控制系统的一种方式和前提,要想建立和完善高校的财务控制系统,还应该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财务的基础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入手,构建紧密联系的财务控制系统。从而使高职院校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高职院校实施基于风险预警的财务控制系统的意义

一个企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高职院校尽管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追求资金使用的绩效最大化应是高职院校的应有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为了规避因财务风险产生的各种损失,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和相关财务人员都应该加强风险意识,重视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作用和意义。我国高校实施基于风险预警的财务控制系统的意义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动态

财务管理水平任何风险的形成都具有一个过程,财务风险最初会表现在个别指标的变动上,因此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就能针对高校开展的日常活动进行时时的检测,财务人员一旦发现指标的异常情况就可以及时的向管理者汇报,从而将危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及时有效地规避由财务风险带来的不必要危机,从而极大地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 成因 控制 防范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燕在2008年第5期的会计之友上发表《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她认为由于财务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者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决策失误使得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企业应该从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指标,并且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青岛科技大学的于新花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结合房地产业谈了该行业应采取的措施。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岳上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广柱在2009年会计之友第一期下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他们以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利用距离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一个既可以预测财务危机,又可以分析其成因的预警模型组,包括:预测企业整体危机,经营效率,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模型;预测企业是否具有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是否存在问题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危机并查出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将财务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他们指出在运用模型时同时运用经营效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预警模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徐继红在会计之友2008年第四期中发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他指出,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应充分认识到各种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更新对财务管理思想的认识。他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他指出应该从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防范意识;根据相应政策,缓解企业压力;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约束机制;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这几个方面来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

李媛在2006年第六期的工业审计与会计中发表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她指出资产状况不佳、融资困难、投资能力差,财务管理能力薄弱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在2008年的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绩效和公司价值往往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重视,而风险这一反映企业行为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往往被忽视。他们认为,公司治理应该具有风险效应,即它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风险。他们以2002-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把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及股权结构这三个方面作为公司治理涉及的变量,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通过合理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财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本评价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他们定义了财务风险的概念,有的提出了新的财务管理的概念,都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提出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其别提到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如李燕就提出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控制财务风险。从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来看,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公司治理影响财务风险的观点,并用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大多数从理论上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研究了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应对风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从实证角度研究和从集团公司研究的角度比较少,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度。

三、继续研究的价值和方向

基于大多数学者都重视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注重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中,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如何认识清楚这些因素,如何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财务风险的研究还是要在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活动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挑战的前提下,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着重研究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结合集团公司财务控制问题和内部资本市场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燕,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会计之友,2008,5.

[2]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会计之友,2009,2.

[3]岳上植、张广柱,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会计之友,2009,1.

[4]李媛,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6.

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财务预警机制

1 风险概念的阶段性发展

国外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5年,Haynes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1901年他在其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

研究风险的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的学术视角,给出了风险的内涵。由于概念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清晰阐释概念是对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理论特征归纳为五点: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复杂性;风险的动态性;风险的可度量性。

2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2.1财务风险的内涵

学术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两种认识:一是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前一种观点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将后一种观点称为狭义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财务活动成果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这种偏离一般是指财务活动成果的减少,带来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

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引起的,风险的中心在于货币资金的运动,这种运动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也以货币资金为终点。

2.2财务风险的分类

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对财务风险进行不同分类。按照财务风险的可控程度,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按照能否通过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状态,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照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通常上人们按其成因及性质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五类。根据上述分类标准,本人更认同将财务风险按成因及性质进行划分。

3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3.1财务风险识别

叶冬梅(2006)提出财务风险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贺妍(2008)认为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风险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设定优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

3.2财务风险的控制

3.2.1确定风险反映态度。确定风险反应态度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木,提高风险管理效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也就不同。

3.2.2风险预防方法选择。回避风险法:综合评价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选择风险最低的方案;降低风险法:努力通过措施使其降低;分散风险法:通过联营,多种经营及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转嫁风险法:通过某种手段,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承担。

3.2.3风险处理措施选择。风险成本摊入:企业可将一部分风险损失事先以成本加价的形式摊入成本,将风险自行消化;建立风险基金: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很大而损失有限的风险,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防止风险发生对企业正常运营资金的影响,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2.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初始财务指标的确定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相关明细表和在此基础得出的各类财务比率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如图1所示):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按照普遍性、相关性、可比性、动态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选取了四大类中的20个指标作为初始财务指标。

图1 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初始指标4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4.1研究不足

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也缺乏对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1)鉴于研究财务风险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各异,使得该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2)研究的内容大多以浅层次的描述和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入的对财务风险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缺乏对多层次财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深度探讨,致使财务风险差异性很难得到准确划分。

4.2未来展望

纵览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未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对财务风险开展研究:(1)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视角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可以从现代企业价值链管理与金融管理的新视角来做新的理论发展研究;(2)从主要以规范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向实证研究方法转变;(3)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衡量和指标的确定应采用动态和系统方法相结合,运用动态的视角观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茜.外资企业WCDP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许焕升.风险管理的方法工具[J].管理视角,2008,(4):48-49

篇10

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一、引言

公元前3000年前,我国长江上的皮筏商人就懂得将每人的货物分装在几条皮筏上,出现了“损失分担”的风险管理雏形思想。但是当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时,人类在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面前却脆弱无力。根据Dun&Bradstreet(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的记录,美国1991年财务失败的企业有87266家。在我国国内,截至2003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共有ST公司123家(含三家纯B股公司)。这些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它们大多数是由于“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界定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是与财务有关的风险。它通常指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特别是在企业资金的运用中,影响企业决策的种种不确定因素。笔者认为,要界定财务风险正确涵义,首先要正确理解财务风险的本质。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财务风险的本质就是资本价值形态转化的风险。在G——W•••P••W′——G′的资本运动中,由于有对资本价值增殖的目标期望,但限于资本流通不畅、资本形态无法转换,需要通过财务获得货币用于垫支才会出现一系列财务风险的转移和积聚。以次类推,财务风险应当是一种交换性的风险,是价值在其载体形态上转移、变换和复位的风险。

(二)财务预警基本理论

财务风险预警是由财务危机和预警两个词组组成的。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它是企业遭受企业财务风险的结果。但是关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危机,国内外目前没有一种权威的界定标准。

财务危机预警属于社会经济预警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预警理论是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预警理论基础,因此,这里简要阐述经济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必要的。经济预警基础理论认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经济活动,预警过程不外乎都是由这样三个环节组成的循环:目标—手段—结果→目标—手段—结果→ ……。其中,目标环节是信息的加工处理阶段;手段环节是目标的实施阶段;结果环节是目标与手段相互校验,相互适应的阶段,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为下一轮循环的运行提供现实基础。在上述过程中,监测与预测自然是极为必要的阶段,用古人的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警

(一)预警方法

1.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是指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来预警公司是否处于财务危机。企业资源配置缺陷与错误的经营管理策略与执行,在会计系统中表现为财务指标开始恶化。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引发财务困境或财务危机。因而,无效率或不良的管理行为特征与会计系统中的相关指标都可以作为财务风险的征兆。一般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定量指标从表内信息出发,定性指标从表外信息出发。下表4-1是对常用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概括。

表4-1  常用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和预警区域

指标

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计算 预警区域 定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85%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25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0.25 盈利现金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1 长期投资比率 % 长期投资总额/长期资产 ≥50% 投资收益比率 % 投资收益/投资成本 ≤净资产收益率 关联方业务收入比率 % 关联方业务收入/总业务收入 ≥70%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5% 营业利润比重 % 营业利润额/利润总额 ≤50% 应收账款周转率 次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行业平均水平50% 存货周转次数 次 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行业平均水平50%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0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