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危机的后果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方债务危机的后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方债务危机的后果

篇1

【关键词】地方债务危机,钱荒,现状

今年6月,我国爆发了“钱荒”的的金钱危机,可是这让局外人的我们始终想不懂,为什么面对M2值超过百亿,而且还在以两位数增长的今天,会出现这么离奇的现象呢?政府政策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

作为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大国,我国的GDP增速始终保持在7.5%以上,而为什么在40万亿城镇计划刺激的背后,高盛、瑞银却相继调低国内的经济预期,同时谣言传出李总理会成为第一个完不成政府计划的总理呢?这一连串离奇事件的背后,似乎与地方债务有撇不清的关系。

今年6月以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多次发文,公开批评地方政府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13号刊文“只铺摊子不管还,地方债务风险高”。这一切问题都说明了现阶段的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行为,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恶性指向标,而这一切与08年的4万亿计划又颇有渊源。依我个人看来,我认为主要原因集中在政府盲目的刺激计划的遗留问题和地方平台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这无异于风险转嫁。

一、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现状

为保证2008年出台的十大措施和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顺利实施和保增长的目标,各个地方政府分别成立专业融资平台、事业单位来化解资金瓶颈和法律障碍。这也就将地方债务不断的滚雪球,最后成为了今天的现状,我国的地方债务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债务数量庞大;第二,举债主体多。财政部作为地方政府财政的主管部门应该成为举债负担主体,实际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举债并非全部由财政部决定,地方财政对政府债务管理监控不到位,甚至出现缺位现象;第三,偿债能力差,逾期债务多,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只铺摊子不管还,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地方政府举债投资又缺乏必要的投掷收益评估体系,投资项目效益低下,呆账、坏账较多,回收难度大,偿债能力低,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逾期率较大;第四,财政职能不健全,财政职能弱化和财务管理薄弱促使地方政府大量赤字和债务的形成。预算管理的松弛使不少地方政府的预算流于形式,预算执行弹性很大。有些地方政府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多部门管钱、多头批钱、虚增收入、随意支出等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地方财政出现困难。

二、我国地方债务爆发后果

倘使我国的地方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那么未来后果是什么样的呢?第一,银行的不良贷款会持续增加。从审计署公布的2009年的4.4%的坏账率来看,危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也许就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的“钱荒”的真正原因。第二,地方经济停滞,刺激政策前功尽弃。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许多项目难免会半途而废,地方政府融资链条面临断裂,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也可能面临停滞。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新一轮建设高峰期,地方投融资平台仍需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这些平台的贷款能力受到限制,地方投融资平台所蕴含的危局将可能提前显现,并成为真正的危局,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地方卖地冲动更加强烈,宏观调控失效。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卖地和房地产税收,为了偿债,或会迫使房地产调控政策中途走样。此外,为了偿债,政府有可能提高税费。势必“迫使”公共管理更加朝“创收”的方向发展。要么通过提高行政所掌控的“资源”价格进行出售,来增加财政收入弥补巨大的债务亏空,要么谋求与商业利益集团结盟,减轻沉重的债务负担。第四,破坏政府公信力,影响安定团结。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可能会出现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工资拖欠,影响国有企业破产财政兜底、下岗人员生活费和再就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支付问题,严重的将会威胁社会稳定。相比欧洲债务危机,我国地方政府“封闭”的投融资平台难以监控,风险更大。

三、如何化解地方债务危机呢?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智囊团,那么在面对突入袭来的债务危机的同时,各路专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现实手段,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对于那些地方负债较好的东部省份,有可能对巨大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债券仅仅是一个尝试,全面的债券市场解禁和贷款证券化将是非常现实的“腾挪手段”,它也许很快就会到来。第二,制度建设,改革分税制,专家表示,与其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还不如改革分税制。因为地方政府所面临的财政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事权分配上不合理所造成的,即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中只占30%左右,却不得不负担教育统筹、医疗保障等60%的公共产品开支。分税的十多年来,争项目、争资金、跑贷款、忙举债几乎成了基层政府的必然之举。第三,治本之道:引入民间资本,发展经济不一定都需政府出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需重新界定,让民间资本和社会其他资本能够顺利地进入更多领域才是治本之道。应探索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对于财务效益不理想的建设项目,可考虑将政府投入仅作为补资金处理不追求回报,这样就对社会资本具有吸引力。

篇2

中国作为大国,掏15亿美元“腰包”并不是伤筋动骨的事情,但希腊的债务危机却使中国人听到了震聋发聩的警钟,感受到了一种震撼的威力。欧洲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希腊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希腊政府持续借贷超出自身收入能力的资金,以供养该国民众的高福利,简言之就是政府债台高筑。那么中国呢?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是一番什么状况,它对银行信贷是否也会造成风险,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自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的经济、金融形势就被打乱了,发生了超乎异常的变化。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启动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平稳持久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而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配套投资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地方融资平台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让这一系列的投资计划得以顺利地推进。毫无疑问,地方融资平台是我国经济复苏的功臣之一,但同时也要看到,地方融资平台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不久前在银监会召开的2010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议上披露,至2009年末,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相比2008年年末增长高达70.4%,占我国商业银行一般贷款余额的20.4%,占去年全部新增一般贷款的34.5%。来自银监会的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到去年5月末,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计设立8221家投融资平台公司,其中县级平台高达4907家。而从地方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对比看,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已经高达97.8%,部分城市的平台公司贷款债务率超过200%。有专家预测,到2011年末,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将会高达12万亿元,而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将达15万亿元。在土地收入下降或难避免的今年,地方融资平台不但将变成我国经济复苏的“隐形杀手”,而且为银行信贷埋下了巨大的风险。

地方债务说穿了就是银行债务;地方政府通过无限信贷欠下银行的钱,银行形成的债务便是欠了广大储户的钱。尽管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通过改制已经走向市场化,已经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简单地充当政府的政策工具,但是,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密,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行,使作为借债者的地方政府和作为发债者的银行有了联手的充分理由,地方政府需要银行贷款化解财政资金的缺口压力,银行需要寻找靠得住的借债者来消化日益增长的存款压力。但是,借债总是要还的,在银行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利已经明晰的当下,地方政府已经不可能凭借其握有的强硬的行政权力来随便“赖帐”;急剧增长的地方债,使部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债务危机,而这种债务危机毫无疑问必定沉淀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笔者认为,当前国内银行信贷泛滥,房地产迅速增大,是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尽管已经有有识之士认识到这种危害,出台政策进行调整,但是社会或金融市场的绝大多数人仍然希望过度使用现有金融体系,把银行信贷转化为个人或企业赚钱的工具。不少商业银行还在千方百计扩大其信贷市场份额,许多个人还希望通过优惠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地方政府则希望把银行信贷撬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银行的信贷风险必然存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要正确认识政府信用的有限性,提高地方政府债务信用的透明度。从当前来看,金融资产快速膨胀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政府信用泛滥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政府信用泛滥,金融市场的投机者是没有生长条件与土壤的。为了救市,采取短期行为的政府更是滥用信用,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信用扩张发展到极致。所以,首要一环便是要遏住政府信用的泛滥之潮。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透明度,并严格控制地方债务规模的扩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地方政府的债务构成比较复杂,尤其是各类隐性债务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的实际债务率要高于表现出来的负债水平,这显然不利于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因此,未来需要引入政府负债风险率、新增债务率等新指标,建立起更为健全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按时披露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让有关部门能够更好地把握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以及变化情况,为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铺平道路,就同如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一样,对债务超指标者亮“红灯”。同时,应该以财政部地方债为契机,统一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进一步整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高政府对于项目的审核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新增债务的增长速度。

其二,要收紧流动性,从源头上收束银行信贷流向地方政府的渠道。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以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提高银行资本金率等手段,对仍在执行之中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但是,7.38万亿元的巨额地方债显然已经使央行不敢轻易动用加息的手段来进一步收紧流动性,怕这样一来使已经深陷债务泥沼的地方政府更加雪上加霜。但是随着物价的不断上升,我国CPI指数正在不断走高,目前的银行储蓄利率早已处于负利率。负利率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储户利益受损失,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民众理财仍以储蓄为主要手段的国家来说,长期的负利率将使民众的财产性收入受到损失。对此,我们又不能不慎重看待。

篇3

地方政府举债在理论上的合理性,并不代表其在实践中就一定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的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决定的财政体制是我们决定是否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的必要前提,而法制环境、文化传统等则是地方举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土壤。因此,如果在相应的体制条件、法制环境等不成熟,举债门槛设定不科学的情况下,就贸然地将举债权赋予地方政府,那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首先,在“政绩观”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可能会不惜代价地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特别是动用地方举债权来进行投资,因为这些债务往往不在本届政府的任期内偿还。于是,在相关的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打开了地方政府发债这个口子,各地将会竞相发债,从而加大地方财政风险,甚至带来地方债务危机。

其次,地方债务危机一旦产生,将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得由于地方盲目举债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最终由中央政府来“埋单”。这就可能使得中央政府的预算失去控制,形成巨大的财政风险。

再次,在相应的制度和体制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地方举债有可能会加剧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因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不仅应债资源丰富,而且财政实力强于不发达地区,因此有可能会利用相对较高的公债收益率吸引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最终加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此外,地方债由于以政府信用作为担保,其风险小于股票等证券市场的投资产品,而收益率又一般不会低于银行存款。因此,有可能会形成对民间资金的挤占,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果允许地方政府举债,有可能给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民营中小企业带来致命一击。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融资;债务危机

中图分类: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4-0033-04

一、我国高校债务的现状与危害

1998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入学比例急剧上升,高校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资金供给的增长却没有形成与高校规模扩张相匹配的速度,导致高校资金缺口剧增,对外债务如同滚雪球般越积越多。2007年3月,随着吉林大学债务危机的曝光,高校一直隐而不显的债务问题霍然浮出水面。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承担着由银行贷款形成的高额负债,而且期限结构不合理,债务危机已经形成,不仅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负担产生直接负面影响,还可能对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和金融体系稳定产生潜在危害。

(一)高校债务危机现状

1、高校负债总额大。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快,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缺位,高校大规模举债。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2007年9月12日,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会上表示,我国高校债务总计约2000多亿元。而在近期召开的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教育界特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田淑兰表示,目前全国的高校债务已经达到了2400亿元左右。更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贷款规模已经达到4000亿元以上,高校债台高筑,危若垒卵,入不敷出已成事实。

2、高校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债务危机不仅体现在总量层面,还表现在负债结构失衡带来的压力。首先,是负债来源结构不合理,高校的主要债权人是国有商业银行。前几年宽松的融资环境、国家对高校办学政策的倾斜,以及金融行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预期,使得高校成为了银行眼中香馍馍。银行对高校这种“质优”贷款的竞争结果在地区上表现为很多高校的贷款来源过于集中在某一家金融机构。其次,从贷款的期限结构来看,高校贷款的种类普遍存在短期贷款比例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较低的现象,导致还款时间过于集中,从而形成巨大的还款压力。

由于高校日常资金流量的平稳性,贷款的集中偿还会在一段时期内对高校资金的平衡造成困扰。这种资金偿付在某一时间区段上的不匹配又会对后续的资金平衡产生滞后影响。现金流量的断源使得高校被迫陷入借债还债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危害

1、债务危机产生的现实危害。高校债务危机首先影响到的就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承担的巨额债务已经影响了许多高校健康正常的运行,教学资源和试验设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更新,科研经费被迫一再缩减,科研活动不能顺利开展。另外,高校负巨额债务运行必然加大学生及家长的负担。我国高校的运转经费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财政投入,二是学生交纳的学杂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像义务教育,国家对高校运转经费的投入只能是极其有限的一部分,剩下的高校的绝大部分运转经费还只能靠学生交纳的学费去填补。为缓解巨额债务负担,高校提高收费标准是必然的事情,迫使近年来学杂费在高校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据资料显示,扩招六年,学杂费在高校收入中的占比逐渐上升,从1999年的16.01%上升到2005年的20.72%,涨幅超过4个百分点。2005年普通高校学费和杂费共计达到1553.1亿元,分别比1992、2000和2004年增长34,4倍、1.6倍和15.3%,增幅比同期普通高校招生数高28.7倍、0.3倍和2.5个百分点。国家对于学费的收费标准一直都有明确的限制,因此,杂费等教育收费项目将是高校不断提高收费标准的重要项目。换言之,学生家长将会成为高校巨额债务的最终买单者。

2、高校债务危机的潜在危害。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危害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它还可能将通过一系列反应对高校和金融体系产生潜在的危害,对社会各个方面造成更为深远的消极影响。首先,直接的问题就是债务危机可能导致高校破产。随着高校债务问题越来越显露,有的大学已经在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还,而且大学债务的责任人缺位,非常类似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尽管事实上存在着国家对高校的隐形担保,但在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直接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高校甚至是某些教育部重点高校的破产也并非危言耸听。再者,高校债务问题蕴含着巨大金融风险。巨额负债形成了放贷银行的不良贷款,直接损害到银行的正常经营。国家审计署向社会公布的对中国农业银行200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中国农业银行部分信贷业务存在潜在风险,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高校形成的债务风险。当前高校贷款普遍以学费收费权作质押,而学费收入属财政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旦高校贷款到期不能偿还,银行难以真正实现对收费权的质押权利。这些因素都将对银行体系的资产安全产生潜在的风险,高校债务危机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主要成因分析

形成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包括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高校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银行盲目授信放贷等等。但笔者认为,高校经费来源不足与资金的管理运作缺陷是造成高校债务危机最重要的原因。

(一)高校经费来源不足

1、国家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根据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承诺于2004年以前,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实现4%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始终没有达到,一直在2.4%~2.8%之间徘徊。尽管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不断增长,而且显著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但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被用于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高等教育支出甚至出现负增长。当然,义务教育是一国发展的根本,强调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并不是要否定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一国的教育发展中同等重要,但切忌顾此失彼。一旦高校资不抵债,最终也只能由国家财政埋单。

2、高校融资渠道狭窄。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绝大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办,一旦高校缺钱,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就成为补充高校资金来源不足的不二人选。这种单一的债务融资方式使其抗风险能力非常弱,面对巨大的债务压力,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的高校只有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学杂费收入。相比于国外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财政拨款之外,通过市场化运作向社会融资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发行教育彩票和债券、进行校企合作、争取校友捐赠等方式,而我国高校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只有少数的上市公司,如北大青鸟、大红鹰等通过举办高等教育而让学校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主体,也出现了新东方等这些比较成功的教育企业上市,但这样的市场化其实也只是资本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反哺,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并没有强大的推动力。

(二)高校资金管理运作存在缺陷

1、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2006年,国内先后爆出了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挪用资金炒股的问题,大学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给学校带来不是资金收益,而是巨大的损失。同时,近些年高校大兴土木,圈地扩建,耗资巨大修建豪华图书馆、体育场甚至校门的新闻屡屡出现,不断向人们揭示高校在资金管理运作上的诸多问题。这固然与目前对高校评价体制有一定的关系,“211”、“985”工程的评选对硬件设施会有一定的要求,以及各大高校之间的相互攀比,都成为高校“乱花钱”的诱因。但是,高校内部对于资金管理机制的弱化,才是造成这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及资金滥用的根源。高校内部对于资金的管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内在约束机制不足,缺乏有效监督控制体系;其二是高校在进行资金运作时风险意识淡薄,高风险、盲目的投资使得高校债台高筑。

2、外部约束体系缺失。高校内部在资金管理运作体系上存在漏洞的同时,我国对于高校投融资以及资金运作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应欠缺,双方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严重后果。根据《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相关解释,对于高校融资行为的法律规定中有一些欠妥甚至矛盾之处,高校介入资本市场存在法律盲点,高校融资的一些实际操作也与相关法律法规有悖。例如,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高校授信是难以落实抵押担保措施的,但实际上,银行向高校大量放贷是依靠政府的隐性担保完成的。本属于商业领域的借贷已经涉及到了政府,事实上也是如此操作的,但对于这样的借贷行为及其性质仍然没有出台确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这些制度和法律的缺失也是造成高校融资易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化解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办学与投资体制

毋庸置疑,国家和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和举办主体之一,有责任对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但如果将国家和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和投资主体,那么高等教育投资将成为国家难以承担的重负。因此,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机制灵活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高校债务危机问题的必然要求。从具体方式上看,应加大高等教育私有投入的比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民办高校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的力度,吸引外资来支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从总体上看,应尽快完善我国高校的办学体系和投资体系,高校办学与投资应实行主体多元化。此外,也应充分调动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形成多种力量投资办学的新体制和新格局。

(二)将外汇储备注资作为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新思路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万亿,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过高的外汇储备会引发资产风险,过多的外汇债权意味着本国资源外流严重,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会影响竞争力的提高。而动用外汇储备对高校进行注资,对于防止教育贬值和提升人力资本以及夯实能力储备而言,不失为一个战略举措。因此,应充分发挥外汇储备对于国内经济的支持作用,将外汇储备注资作为财政缺位的有效补充。外汇储备注资高校在能够找到法律的支撑,同时在操作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法律层面上,央行对于外汇储备具有持有、管理和经营的职责,同时《教育法》也支持金融信贷手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操作上,高校能直接运用外汇储备,从而具有成本优势和灵活性,直接引进世界一流教授,加强公派留学生力度,使高校能够有能力全面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外汇储备对高校注资不失为财政拨款不足的有益补充,可以将其作为化解高校债务危机问题的新思路。

(三)提高高校市场融资能力

综合国外许多高校的实践经验,高校经费来源除了政府拨款以外,通过市场运作向社会融资已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要通过多渠道实现融资规模效益,在银行借款之外,还可以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可以同时解决高校资金不足和毕业生就业问题,还要加大教育开发力度,实现科学技术的有偿服务;另外还有诸如建立大学基金会、发行教育债券或教育彩票、股权融资和信托融资、发展校办产业以及与企业进行互利合作等。此外,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社会募捐机制也不失为高校融资的一计良策。在这种募捐机制中,可以包括有面向全社会的公益型高教基金,也可以通过挖掘与整合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校友对母校社会资本的融资功能,构建校友对高校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等。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国可以以民办高等教育为高校市场化的突破口,率先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有益的尝试,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带动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融资空间。

篇5

该不该退?

欧元区在1999年成立,希腊在2001年作为第二批成员国加入欧元区。就国民生产总值来讲,希腊在整个欧元区中处于中等水平,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加入欧元区后,希腊每年从欧盟拿到大量低息拨款。对于希腊政府来讲,这样一大笔钱来得太容易了。在没有充分监督的情况下,这些钱主要用在了公共政府部门上。有钱谁不花?花了也白花,又不用自己掏钱!希腊的老百姓也看到了这一点,削尖脑袋往政府部门钻。这样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公共政府部门急剧膨胀,到欧债危机爆发的时候,公共政府部门的雇员大约占整个劳动力的20%!这样一来,每年的公共财政预算里1/5的钱要用来维系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政府的财政压力日益沉重。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成为了这次欧债危机的导火索。在继爱尔兰和葡萄牙之后,希腊深陷债务危机,政府无钱运转,不得不接受两次欧元区的紧急援助贷款。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贷款是有条件的,而且条款之苛刻,在现代欧洲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精简政府部门,压缩庞大的官僚机构。对于侥幸保住饭碗的人,也要降低工资,以求节省庞大的公共部门运营开支。广大的公务员队伍干活轻松,收入稳定。现在,突然一大部分人要面临失业的危险,他们能干吗?他们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而且,这一批人与侥幸保住饭碗的人以前同朝为臣,现在又惺惺相惜,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希腊政府的每一项政策的通过,都需要这些人的支持。这样,希腊政府也不敢太过得罪这帮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一项条款,对希腊政府来讲执行起来却是十分棘手。

据《经济学家》杂志统计,在接受第一次欧洲的紧急援助贷款后,希腊政府的确裁减了一些职位,但这些被裁的是一些文教、卫生等无权、无势、无钱的公共事业部门,真正的政府职能部门一个都没有裁。如果庞大的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压缩下去,削减政府开支只是空谈。但是如果真正执行起来,希腊政府的压力更大,困难重重。自从希腊卷入债务危机之后,雅典的抗议,示威,与警察的暴力冲突就没有停过,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经济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大量削减公共开支,压缩基础建设上的投入。这一条对希腊的影响是长期的,也是最具毁灭性的。没有了现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就吸引不了外来投资,也就没有未来经济的增长。毕竟谁愿意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地方投资?心理上让人感到压抑,经济上也不划算。从短期来讲,基础建设对于创造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压缩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就会让这一部分靠这吃饭的人失去职位,这些人的家庭就会受到影响。很有可能他们就会加入街头抗议示威的大军,影响社会的稳定。

再次,增加税收。给希腊发放紧急贷款的债主们深谙“开源节流”的道理,他们在要求希腊政府压缩开支的同时,让他们提高税收,增加政府的收入。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这是否能够达到增加税收收入的目的却是个未知数。希腊的税收体系很不健全,偷税漏税现象极其严重。即使税率增加了,但如果收不上来,还是没有用的。完善这个税收系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从可操作性上来讲,这个很困难。

更重要的是,要想增加税收收入,不仅要考虑税率,还得考虑税基。在税基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税率会增加税收收入;但如果税基在萎缩,增加税率是否能起到这个作用就很难说了。这就是为什么“把蛋糕做大”这么重要!对希腊来讲,政府本来就减少公共开支,压缩基础建设上的投入,现在增加税率只会进一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者。对于他们来讲,本来刚够维持,如果税收增加,企业负担加重,甚至陷入亏损,他们能做的只能是关闭工厂大门,把雇员赶到街上,加入抗议示威的队伍!这是希腊政府最不愿看到的,但事实却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最后,债主们要求对希腊进行有效的监督,每年的财政预算需要他们点头才能通过。如果一个国家连自主的财政预算都没有,还有什么国家可言?希腊政府不过是欧元区债主们的傀儡罢了。可想而知,在许多希腊人的眼里,这是丧权辱国的条款。希腊的政治家也感到在欧洲和国际政治舞台上蒙羞,抬不起头,但是如果你不接受这个条款,政府马上就没钱运转。

纵观两次经济援助的条款,政治上它让希腊丧失自己的,在国际舞台上抬不起头;经济上它打压了紧急复苏的希望,削弱了希腊的长期竞争力,对希腊实实在在没有什么好处。与其这样,还不如退出欧元区。痛苦是肯定的,没有了欧洲的救命钱,希腊政府要过几年苦日子。但是,忍一时之痛,却换取将来民族的复兴,再痛也是值得的。

现在的问题是:退出以后希腊怎么办?

退出以后怎么办?

今年沃尔芬森奖的5位候选人就希腊如何退出欧元区,各自设计了一套方案。其中,业界著名经济学家罗杰布托(Roger Bootle)所涉及的方案最受人关注。按照罗杰布托的设想,希腊政府应该宣布破产,这样就不用偿还大部分的现有债务(把政府债务削减到自己国民生产总值的60%);希腊重新使用自己的货币—德拉马克; 政府和民间的所有借债都用自己的货币。

设想希腊如果真的按照罗杰布托的方案退出了欧元区,那么然后呢?希腊还是否能够走出现在的困境,实现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局外人怀疑这个,连希腊人自己对这个心里也没底,毕竟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希腊是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经济不断萎缩,失业率不断攀升……

希腊是否真的到了病入膏肓、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希腊的主要产业运行还是很健康的。希腊的债务危机,主要是政府债务,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希腊政治家们造成的。对于希腊民间来讲,虽然政府债务危机所带来的连带影响难免,但整体上影响并不大。大家所看到的街头抗议示威,与警察的暴力冲突,等主要发生在首都雅典,希腊的其他地方还是相对平静的。

希腊是一个发达国家。希腊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来讲,大约排在第37名,如果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讲,希腊在全世界大约排在第30名左右。虽然自从欧债危机爆发后,希腊的经济一直是负增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整体上讲希腊仍然是一个发达国家,是欧盟的第15大经济体。

希腊的主要产业是服务业,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5%。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旅游业、商业造船和运输业。旅游业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2%,每年有接近2000万人到希腊旅游。据《经济学家》杂志统计,虽然难免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但是希腊的旅游业仍然表现强劲,截至今年1月底,旅游业上升了大约3%。阳光,沙滩,温暖的海水是希腊宝贵的自然资源,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希腊的海边度假。

希腊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业运输船队,希腊所控制的商业运输吨位占世界总量的16.2%,多少年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希腊船王,世界闻名。希腊的商业造船和运输贡献了6%的国民生产总值,雇用了约4%的劳动力,对希腊的经济功不可没。

因此,希腊的经济虽然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是负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它还是健全的,虽然皮肉之伤难免,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所以,退出欧元区并不可怕,希腊还是有自己健全的产业的,这将是希腊未来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来源。并且,退出欧元区后,没有了还债的压力,希腊政府也可以实行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这对希腊经济的增长会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你想退,人家让不让你退?

能不能退?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现在用在希腊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了。欧元区并不是你想退出就能够退出的。

其一,如果希腊宣布破产,退出欧元区,借钱给希腊的债主们的钱就泡汤了。你欠了人家一屁股债,等到还不了的时候就拍拍屁股走人,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欧洲的头头脑脑们,像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为了给希腊筹集两次的紧急援助贷款,下了许多的功夫。如果希腊真的宣布破产,赖债不还,希腊的政治家们还如何在欧洲立足?

篇6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10月31日,传来曼氏金融集团破产的消息,这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时间大约间隔3年。雷曼的发迹源于次贷,也终结于次贷;而曼氏则是在大举进军欧洲债务的途中被终结。

目前,曼氏金融集团正忙于料理后事。破产一周后,曼氏就已聘请了Arps、Meagher&Flom及Gotshal&Manges几家律师事务所,这几家律师事务所正在对曼氏债务进行清理,以便做好对曼氏债务进行重组的法律准备工作。

据业内人士透漏,破产后的曼氏已私下与巴克莱资本、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麦格理集团、富国银行、杰弗里集团及道富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进行了接触,但截至目前,上述银行中没有一家明确表示对曼氏债务进行收购。

三年前,负责雷曼破产清算案破产法庭法官詹姆斯?佩克所曾指出,雷曼兄弟6390亿美元资产的破产清算过程有望在10个月至24个月内结束。如今已过去三年,清算仍在进行当中,预言“要用10年”可能成立。不知,曼氏的清产案要用上几年时间。

巅峰的豪赌

在金融危机以前,“杠杆化”被认为是一种成熟的金融模式,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金融机构惯用和奉行的原则。这些年,这一原则已被华尔街大鳄们运用到极致,高收益已达到本金的30倍到40倍,甚至更多,金融大鳄们贪婪地享受盛宴,无不额手相庆。就在此时,破产的风险尾随其后。在一个个“大而不倒”的金融帝国倒下后,曼氏金融集团也没能逃过这一劫难。

有着200年历史的曼氏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走过的历程有着无数“赞誉”:曼氏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货交易商,是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公开上市的对冲基金运营商;是发明CFD(差价合约)交易方式的公司,也是世界第一家把CFD交易方式介绍给个人投资者的运营商。“它是业界颇具影响力的衍生品及期货经纪商,美国政府曾将它指定为22家美国国债“一级承销商”之一,它在市场上有着不同一般的影响力。”业界人士评价道。

曼氏的美名度和信任度在业界受到追捧,同时2009年出任曼氏CEO乔恩?科尔津也是有着不同凡响的背景。科尔津曾任高盛老总、联邦参议员、新泽西州州长,此人是在美国政商两界游走游刃有余的人,他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谋求连任的主要筹款人,自今年4月以来,他已帮助奥巴马筹资至少50万美元。

科尔津上任之时,就赶上曼氏业绩不振,凭借在高盛打拼25年的经验,科尔津决定将曼氏打造成“迷你高盛版”,大举投资欧债是实现他的构想的路径。“这种玩法太危险。科尔津用5亿美元股权资本豪赌欧债,通过回购交易抵押和杠杆化过程,在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比利时和西班牙的债务上持有63亿美元的净风险敞口。截至9月30日,曼氏的资产为410亿美元,债务总计397亿美元,外加3.25亿美元投资级别债券。据此计算,曼氏的资产/资本比率为80倍,而破产了的雷曼使用的财务杠杆也仅为30.7倍。由此看来,资不抵债走向破产是曼氏的必然结局。”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讲到。

曼氏走到破产这一步,科尔津的豪赌成为主要原因。11月4日,首席CEO科尔津宣称,自己将辞去公司的所有职务,并放弃价值1210万美元的遣散金。这位昔日的金融狂人,黯然离去。《金钱和权力:高盛统治世界的过程》的作者威廉姆?寇恩表示:“从高盛走出来的人似乎都戴着神的光环,因为他们在华尔街创造了无数谜一样的财富神话。不过,离开高盛的人所创造的财富都不会高于他的老本营。大小不同的脚非要穿同一双靴子,能不出问题吗?”

由美国华尔街创造的“这双靴子”――以杠杆化为核心的金融模式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便要终结,也将是慢慢地烂掉,在挣扎中等待新的“金融模式”,但目前的世界经济前景仍处于黑暗中,一点光亮也未显现。“曼氏的破产不是一朝一夕的,它的成因已积累了很多年。目前的金融危机已由单一性向复合型发展,它已引发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的‘震荡’,一切后果变化仍有待于观察。”张茉楠表示。

基于曼氏的资产状况,国际评级公司穆迪将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调降至Ba2的“垃圾”级别,惠誉也给了该公司BB+的“垃圾”评级,而标普仍未更改其对曼氏金融的BBB-评级,不过这也是投资级别中最低一级。目纽约联储也已暂停了曼氏金融集团的初级交易商资格。

是又一轮危机的标志吗?

曼氏破产是继雷曼破产之后又一大的金融公司,它的破产对当前脆弱的金融危机的复苏蒙上厚厚的阴影。“如果我们不大胆行动和团结起来,全球经济将面临螺旋式下降风险,我们将可能迎来‘失去的十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1月9日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讲话中强调到。

从种种迹象看,美国和欧洲两大经济体的银行业都已出现重大问题,而且恶化的程度向纵深化发展,可控到什么状态无法预测。最近在这两个区域又发生两件大事。一件事是,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因未能处理好债务危机被迫辞职,意大利政局面临考验。目前,意大利总债务高达1.9万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0%,并且明年这笔巨额债务的五分之一即将到期。假如这将近4000亿欧元的债券全部换为收益率为7%的新国债,那么这对意大利来说将是无法承受的负担,可能也会面临破产。

另一件事是,美国阿拉巴马州人口最为稠密的杰斐逊县11月9日宣布破产,其破产规模达到41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一起地方政府破产案。进入2011年,美国许多县濒临破产边缘。今年10月,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立斯堡市向法院申请破产;截至6月,美国纽约市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20亿美元,首都华盛顿的财政赤字达到6.88亿美元,而加州洛杉矶、旧金山等大城市的财政赤字规模也都达到数亿美元规模。由于无法偿还数以万亿计的巨额债务,业界人士预计,截止2011年底,将有超过100座美国城市可能破产。

由以上两大事件可以看出,美国、欧洲的资金缺口日益扩大,融资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目前,政府已无力救助这些庞大的债务,市场对美国、欧洲特别是对希腊、意大利等国失去信心,靠市场融资的希望很渺茫。而且,欧洲的救助资金有非常有限,新一轮的欧债救助资金规模扩容决定将从现在的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但仅意大利一国的债务敞口就是1.9万亿,救助资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并且到目前为止,承诺的还没有兑现,在这种情形下,债务危机只能更加加剧。”张茉楠对记者讲到。

篇7

中国政府性债务水平到底如何,一直是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这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对于中国的国债,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国债,还要考虑中国政府对地方债务、原铁道部留下的债务及国有政策性银行债务等负有的隐性的,或有的偿还责任,即广义债务的概念。巴克莱集团近日的报告认为,中国政府负债最高达50.44万亿,最少也有32.24万亿。结合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1.9万亿计算,中国的政府性债务占GDP比重为62%至97%不等。对于如此悬殊的差距,该报告解释,这取决于养老金缺口的假设。由于中国政府在改善社会福利,如医疗、教育和养老保险等方面面临支出压力,长期养老金缺口的估计将影响中国的政府性债务水平。养老金缺口与中国政府性债务水平的关系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按照欧美国家的经验,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社会的养老压力愈发沉重,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越发显著。

此前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两个类似研究是德意志银行(复旦大学)与中国银行的研究,特别是对养老金财务风险的分析和估算。德意志银行研究的结论是,与GDP的规模比较,在不改革的情况下,养老金缺口到2020年将达到GDP的0.2%,到2050年将达到GDP的5.5%。今后38年累积养老金总缺口的现值(用名义GDP增长率作为折现率来计算)相当于目前GDP的75%;中国银行研究的结论是,在201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已达16.48万亿元,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假设GDP年增长率为6%,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显然以上三个研究的结论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只是具体的数字结论不同。这些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希望给出未来很长时期,中国政府所可能面对的债务压力,特别是在隐性债务,或有债务方面的偿还责任。因为是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又是如此长的时期,影响因素千变万化,估计中出现误差是难免的,但这种估计是有意义的,因为政府要有长远眼光。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去年7月召开的通气会上有个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时表示,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当期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该发言人同时表示,有少数省(区市)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不抵支出,但有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补助都实现了收支平衡。这样的说法自然不错,因为可以看出,人社部强调的是当期收支平衡,上述研究机构强调的是中长期的缺口,对此人社部实际上并没有否认。未来老龄化的隐性债务与制度承受能力所导致的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其中包括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赤字政策,税收政策等。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不完全是长期的问题,也有短期的意义。

篇8

关键词:错位风险;债务风险;地方政府;经济行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21-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央政府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场变革中,中国的地方政府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积累了国民财富。在这三十年的市场化改革中,“看得见的手”的直接扮演者其实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中央经济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资本引导力和资源配置力,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力量会渐进上升。但是在现行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格局下这种力量的上升注定存在各类的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各种效果的显现,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受到了一定关注。今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的凸显也使得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研究进一步加深。

一、各类型的风险分析

(一)目标不一致的资金支出和资源配置错位风险加大

在中央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目标下,地方政府依然以政绩最大化为目标,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支持经济建设,特别是那些能够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并有助于吸引区域外资本的基本建设项目。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更是单纯地将中央的经济政策扭曲为“保增长”的单一经济目标,为了消化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过剩产能,将资金投入重复建设的项目,以取得短期内的经济高增长。经济思维单一,过度依赖旧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前后危机时代下没有考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公共投入,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民营资本的投资环境,相反,地方政府盲目的直接投资的挤出效用过大,投资信息引导扭曲,社会资金大量流入房市和股市。而政府必保的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支出没有着落。这种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错位和资源配置错位的风险后果在后危机时代将被放大,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长期区域经济发展。

(二)隐性融资的债务风险加大

在中国法律上规定,地方政府是不能举债的,预算不允许有赤字,各级地方政府实行的是“以收定支”的平衡预算,再则中国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规定,除国家规定的需地方政府、财政担保的向外借款外,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方财政(政府)不能向国内任何提供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担保。在应对此次危机中,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使其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筹集资金,在合法的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变通方式的隐性融资以攫取额外资金来弥补资金缺位,从而积累了巨额债务。但是从法律上讲,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多数债务担保都是无效担保。即使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也应由中央政府担保适量的发行地方债券。实际上地方政府弥补赤字的收入来源一是向国有商业银行担保贷款(地方财政的主要担保品是未来一定期限内的地方财政收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举债没有因时因地建立在成本和收益分析上,这无疑将政府的债务风险转嫁到银行体系的资产风险上。二是土地收入来源,这一部分虽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但是暴露的是地方的财政缺口和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掩盖了巨大的债务风险。三是其他收入来源,包括有的是政府直接运作,有的是通过财政部门运作,还有的是通过政府所属的投融资机构运作,更有甚者是由政府为国有企业集资和借债出面担保。所以说,没有规范的制度安排来统计地方政府的举债数量以及没有纳入预算的隐性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债务就会急剧膨胀,直接加大了地方债务的风险,间接加大了国家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博弈风险加大

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可以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一步一步放权让利的改革下,已经成为有能力同中央政府进行对策的经济人。这个过程就是政策的博弈。依据博弈论的分类此为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即一是中央和地方具有的对地方经济信息的不对称,中央对地方具有不完全信息;二是地方行动决策在中央之后,中央的行动决策对地方政府是具有可观察性,地方政府可谓“相机抉择”。这种两方的政策博弈对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调控是极为不利的,在经济平稳增长阶段,中央宽松的经济政策在地方政府的灵活应用下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但在诸如调整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等改变地方政府利益的政策方面,政策的博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政策的失效,宏观经济的失控,人民利益的受损。在两方动态博弈的模型中,一方行动威胁是否具有可置信对另一方的下一步行动很有影响。中央第一步政策如果是有可置信威胁,地方政府就不会有令不行而完全依据自己的初衷行动其必定会改变策略选择服从的行动;如果中央政策是不可置信威胁,那么地方政府就会依据自己利益最大化选择自主行事。当前的房产调控是一例,中央控制房地产的政策是不可置信威胁,一是因为当前在经济结构未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未转变之前,地方政府知道中央的下一步政策不可能或很难推出,所以可视为不可置信威胁,自己依然迟迟不推出抑制房地产的政策。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三农问题、农民工等诸多问题上,都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此类型的政策博弈。凡是中央纠错型或适当收紧的经济调控政策一出,地方政府就会“相机抉择”,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把控经济的能力,阻碍了中国经济在今后的转型,加大了经济风险。

二、原因和对策

(一)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

中国式的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强行的制度变迁,从1980年开始实行的财政包干到1994年推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这种财政分权的改革均将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以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主要目标。问题一是在于这种自上而下式的改革虽然经济成本最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缺乏政策细节的粗放式改革,在改革之初确实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热情,但是在政府收入支出的财政预算体制上存在着软约束。二是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使地方政府承担着与自己财政不相适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当这种不协调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要暴露地方政府的两难的困境,最终在软约束的激励扭曲下寻求隐性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当前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有必要改革财税体制,适当的拓宽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以避免债务的累积,从根源上切断隐性债务收入的来源,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面上级要加强预算核算,确保资金流向合理的领域,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和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央要承担一些与地方财政不相适应的社会事务,对于人民需要的但地方政府又无力提供的公共品中央政府要加以财政支持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从动机上抑制地方政府的权利寻租。

(二)委托 ―制下的中央调控政策的制度软约束

在不完全信息的动态政策博弈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委托关系。在共同治理国家的行动中,地方政府出于人的位置;中央政府出于委托人的地位。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管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地方政府的逆向选择问题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某个方面达成共识(经济指标)以前,地方政府隐瞒真实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某个方面达成共识后的,地方政府隐瞒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企业内部的委托制度,是一种产权明晰,激励和约束兼容的委托制。企业所有者即委托人目标明确就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在利润最大化是信息明确的,经营者即人目标也是与利润挂钩的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基于目标一致的激励是得当的,也可以说是目标管理的硬约束,这就减少了背德的风险。而不同于企业的政府的委托,由于中央政府的某些经济调控目标的不可观察性,以及缺乏正目标一致的正确激励,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目标有时是错位的或是偏移的,使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或偏移。例如中央的“保增长,调结构”落实到地方就变成单一的“保增长”的经济指标,以至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口号空喊了许多年。其次,企业在委托―制下具有约束人的有效制度安排,能够在对方行动过程中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而地方政府在这种委托―制下成为了配置资源的市场主体后,没有相关的制度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土地资源的配置逐利性和浪费问题。综上,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地方设立基于经济政策调控的独立的监管部门。一是确保了地方与中央的经济目标一致,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非合作博弈;二是建立了有效约束人(地方政府)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费方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1).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篇9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预算制度; 债务风险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初露苗头,最近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我国在过去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所积累的弊端也因此日渐显露。

我国在财政管理体制上仍旧采用中央、省、市、县的分级管理体制,而且各项负债层次不齐,情况极其复杂,这也是各个部门统计出的数据有较大差别的原因所在。长期以来,由于各项制度的欠缺和对该项问题的忽视,内在的风险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逐步积累起来。在过去30年,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经济下滑的时候,长期积聚的问题便日渐显露。各种问题瞬间杂糅在一起,对策措施的捉襟见肘严重地挑战着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政府的执政能力。在目前看来,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地方债务又是一个要必须极度正视并且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加以解决,消除其所产生的巨大风险势在必行。近年来,世界经济动荡不安,不确定性日趋增大,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个新的拐点,高增长能否持续,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社会矛盾如何化解,种种问题都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应对举措。

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11年第35号),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 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 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 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 695.66亿元,占15.58%。

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51.15%共计54 816.11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其中: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31 989.04亿元,占29.85%;用于续建以前年度开工项目和偿还以前年度债务本息22 827.07亿元,占21.30%。

地方债是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且要列入预算并由自身支配,其用途主要是地方公共设施的建设。至于还款来源方面,地方政府持续有效的税收能力一直是作为还款付息的保证。在过去的时间里,地方债务在迅速积累,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庞大的债务数字让人触目惊心,政府的不加节制加大了民众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更应引起我们对自身债务情况的高度关注,不能掉以轻心。日后危机一旦全面爆发,势必将难以控制,任何难以预料的灾难性结果都可能发生。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

一般意义上来讲,通用的风险的定义是指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综合来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地方筹措资金以及到期还款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影响,致使其收支矛盾激化,财政状况出现严重的不均衡,进而影响地方的稳定与社会的协调。

(一)债务风险的分类

1.总量风险

总量风险是由于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过于庞大,考虑到投资项目的现金回收率低下,还款能力不足,这样地方政府就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到期违约的可能性极大。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字,2010年,各地的债务综合规模已突破十万亿,且很多地市的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从相关部门所公布的数据看,危机已经有所显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结构风险

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在举债过程中所涉及的借款单位过于繁杂,业务关系繁琐,角色定位不清,且在很多借款项目中充当了担保人或者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角色。由于资金运用面较为狭隘,对于投资项目的选择就显得盲目,致使地方政府在养老、社保、公共设施等方面也形成了巨大的资金漏洞。公共项目投入的不足将导致地方福利水平的低下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的困难。另外,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发展速度缓慢,资金再利用效率低下,再加上其本身存在的财力不足、基础薄弱的情况,致使其资金的回收率受到很大影响,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其偿还债务的风险,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可能性也进一步被拉大。

3.效率风险

效率风险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资金运用以及投资项目选择方面。我国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完成市场经济改革,步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但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一直饱为诟病,市场行为很多方面都要受到政府的牵制,“官本位”依旧是支配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主体思想,地方在资金使用的范围上比较单一,资金投放考虑的更多的是政府的政绩,而不是项目的可行性与其能否带来持续的现金流入的可能性,因此,各地出现了严重的重复投资现象,直接结果是加剧了目前我国已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现象。另外,高速度的投资建设、政府购买带动了物价上涨,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资金使用的不加约束也加大了日后偿还的风险。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经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过量无效率、无意义的投资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已有的风险,投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

4.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指主管部门对资金管理能力的欠缺。虽然我国本质上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地方都必须坚决服从中央的领导,地方的自利受到限制,但是在政策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由于利益的诱惑或者政绩的驱动,地方会出现很多与中央不一致的地方。此外,由于中央对于地方资金运用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措施或者行政命令,且过去对该项问题也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而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对此不作为态度,致使地方在控制债务规模以及风险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将带来积极正面的效果,其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有效发挥资金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也会减轻,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是防范债务风险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1.影响政府政策的效果

经济学中,各种资源要在市场中充分实现最优配置,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而无形的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弗里德曼更是积极倡导市场的作用,主张政府退出市场,将市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依旧不高,高度自由的市场在目前来看难以实现。更为严峻的是,地方政府过多举债的行为对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政府积极参与市场经营,主导大量的投资项目,使得数量庞大的政府资金涌向市场,进入建设领域。一般意义上来说,政府投资虽然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过量的投资也势必会产生很大的挤出效应,私人投资必将大大受到挤压。由于市场资金流动不均衡的现象未得到缓解,致使民间投资活跃程度低下,投资热情减退,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不景气的情况进一步蔓延。此外,过多的投资也将带动物价上涨,致使国内的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这就直接加大了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难度,使得中央在政策的制定上显得缚手缚脚。

2.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

地方政府透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政治体制仍旧制约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GDP与地方政绩的关联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变。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地方政府透过土地财政获得了大量资金,致使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但由于中央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源于土地的财政收入在很多地方已不能满足政府需要,而过去的项目由于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致使其面临的财政压力日趋加大。对于到期债务,地方政府又没有足够的收入来偿还,政府被迫透过其他渠道继续筹措资金,债务规模也因此进一步扩张,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另外,政府换届后,沉重的债务压力将给下届政府带来很大的负面效用,使其工作的展开陷入困境,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势必受到影响。

3.政府公信力下降

随着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来越大,相对应的债务风险也日益明显,政府在举债形式方面更是花样频出,一旦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政府的形象以及公信力必将下滑,其政策手段的弱化将严重拖累市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会大大降低,如果问题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出现执政危机,有效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各项福利事业的完善都将成为空谈。欧债危机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手段控制债务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

(一)积极完善预算制度

国家的稳定,要有完善的体制做根基,再不断充实改进,使之趋于完美。关于预算制度的选择以及如何对现有制度进一步完善,一直存在争论与探讨,高度集权的政府机制也使得我们过去一直淡化了对所谓“预算”的需求,导致投资盲目,账目混乱。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参照世界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例如美国,来建立完善我们的预算制度。对地方资金使用的具体规模和用途要有详细记录,在投入资金前对其进行项目考核,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此外,地方政府的借款流程要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投资过程的透明度,引入更多监督机制,控制资金的过度滥用现象。

(二)明确指定的债务管理机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于债务管理大致有预算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债务管理机构三类机构进行监管,其中多数国家采用预算部门对债务进行管理。金融监管部门具体的作用发挥要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完善情况,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同时也会监督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反之,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作用就会被弱化。另外,有些国家专门设置了债务管理机构对相关债务进行管理和监督,随时检查和监控各级政府的债务情况,督促其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还款能力。

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进行管理,以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同时要做到直接对中央负责,及时汇报相关情况,以便使得中央能够定期对地方具体债务情况进行考核,增强其风险意识。

(三)运用合理的举债方式

关于具体的举债方式,有的国家地方政府不允许发债,要通过中央来提供贷款,这是不发达国家举债的具体表现,而发达国家则可以直接发行债券。我国目前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且已推行地方债的试点发行,在具体的发债过程中,要不断摸索,也要不断完善地方发行的机制,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有序发行创造条件。国家的举债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地方在举债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证地方的具体发展情况,合理适度地举债,地方自较大且较为发达的地区要服从国家的具体经济发展政策。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家要对当年的具体举债数额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且要制定严格的举债程序,地方政府的借债过程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核才能进行。

(四)健全政府债务监督机制

第一,地方政府举债的标准和审核程序要严格,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地方政府,坚决不允许其举债。第二,根据欧债危机的教训,地方政府要严格控制具体的举债规模,不能盲目地无限扩大,举债要理性,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广阔的空间。第三,除了中央要明确制定对债务问题的法律性文件外,地方也要根据具体预算来执行。风险预警机制也要逐步完善,随时警惕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阻止其进一步蔓延。最后,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的作用,提升群众监督意识,对于政府账目的真实完整性,要给予群众质疑的权利,督促政府提高其工作效率并完善其内在运行机制。

篇10

关键词:高校 贷款风险 控制

一、高校贷款的诱因分析

首先,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招生规模呈大幅度提高,原有的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解决高校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瓶颈”问题,高校开始实施筹建新校区,高薪引进特别人才等措施。对于办学时间较长、规模相当的高校由于积累了一部分资金,资金压力相对会少一点。而对一些新设高校、晋升高校,我们称为底子薄的高校,资金压力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其二,教育监管部门2003年确立依法对全国普通高校进行了五年一周期的普通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制度,并提出了“20字方针”;第三方的评估机构,以武书连为代表的年度大学排名榜。不管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考核评价,都是在特定的指标体系中,衡量高校教学质量、水平以及办学的方向,更甚至是提出的必须达到要求。这些指标中,大部分或可转变为财务衡量指标,其中生均指标占了绝对多数。高校为了能够达标或者获取更高的分值评价,不惜代价完成各项指标。

其三,地方政府为了拉动区域化经济,规划大学城。旨在通过大学城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通过新型的教育产业化模式,打造一个新兴的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地区)为寄托的新兴社区。依托大学城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扩大,促进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优化劳动力素质等功能。对各高校来说,政府引导,扩大规模提供了莫大的良机。大学城主要以新建为主,规划面积较大,初期基本建设投入较大。

其四,高校从自身生存、竞争角度出发,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不断壮大办学实力。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重复配置现象。在高校有限的招生计划中,为了与其他相同专业设置的高校竞争获取优质的学生资源,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软硬件方面各高校凸显各自的风格特色,不仅仅存在于文化氛围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导致了各高校在各项软硬件建设中搞突破、搞新颖,新建、扩建、重建层出不穷。

以上四方面,导致了高校在原有办学规模基础上寻找突破口,扩张势力,充实自身综合实力。这种扩张必然需求大额的资金,又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办学所需资金,何来?作为公办、非盈利性质高校所得财政拨款、学生收入在高校财务预算中正常安排学校基础建设的也只是杯水车薪。金融行业很快参与到高校的发展中,对于银行来说,高校是在经济波动周期中受到影响最少,甚至微乎其微的行业,稳定的收入、规模数量稳定的客户群体、信用良好、坚实的财政后盾等等特性颇受银行业的青睐。当然,高校也赞许银行给予资金支持,稳定的筹资渠道及雄厚的资金支持也是唯一在国内高校中普遍接受的措施。

但是,由于期初高校贷款监管较松,形成了大批的高校贷款,并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多次由审计署牵头组织高校贷款审计工作。据统计某省75所省属高校中, 53所高校有贷款,2012年度末贷款总额达155亿。1亿元以上贷款的高校43所,5亿元以上9所。如果按照全年贷款平均利率6%来计算的话,全年支付给银行贷款利息达9.3亿元。

二、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风险作为一种在未来某个时间可能发生而现在未发生的情况,对于我国高校来讲,大部分高校贷款处于持续或者增长阶段,还未发生恶劣后果。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控制与化解债务风险机制的话,一旦高校债务危机发生,将对银行、高校和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危害,势必也会影响到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2007年吉林大学的债务危机给全国债务高校敲响了警钟,高校贷款不再安全了。

高校贷款风险,从狭义的角度看,就是高校没有能力偿还到期的商业银行贷款本息,也就是说可供支配收入无法承兑到期支付贷款本息。那我们从“收入项”与“承诺支出项”来分析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