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康复护理临床路径

篇1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脑卒中在临床上又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脑卒中患者的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门诊就诊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共8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将选取的8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全部患者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办法来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表,如表1。

1至3日 进行入院介绍,并对病情进行评估,沟通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开始肢体训练,在病床上进行四肢的活动。

4至8日 进行肢体训练,让患者在床上练习翻身,训练背部的肌肉力量并进行坐位训练。进行语言训练,由护理人员引导简单的数字和词组的听说训练,家属辅助训练。

9至11日 进行肢体训练,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可适当调整训练部位,具体可以训练患者的肩关节,让患者做出屈伸、收展的动作,训练肩关节的同时还可以带动肘关节的的运动。再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收展活动。同时继续进行语言训练。

12至15日 进行肢体训练,训练患者的站立能力以及行走能力。先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鼓励引导下,由两个人搀扶站立,患者能够站立稳定之后,再训练行走,可在人搀扶或者用手扶着栏杆或者墙壁的情况下练习行走。同时继续进行语言训练。

16至19日 进行肢体训练,在之前训练的基础上,继续训练患者的行走能力,让患者连续使用拐杖进行走路,同时继续进行语言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评分(ADL)。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探索研究所得到的有效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AD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治疗前FMA评分为19.3±4.6,ADL评分为29.5±7.6;治疗后FMA评分为62.5±6.8*,ADL评分为77.8±5.1**。对照组治疗前FMA评分为19.9±5.1,ADL评分为29.3±6.8;治疗后FMA评分为53.3±5.7,ADL评分为62.5±6.8。(注:与对照组比较*p

可以看出通过治疗之后两组的FMA评分以及ADL评分都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的话,观察组的FMA评分以及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2.2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根据患者出院时填写的康复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为97.94,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为88.0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篇2

湖南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康复单病种限价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方法 采用同期队列研究对比传统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组)与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组)的护理效果。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tthel指数评分),疾病相关康复知识掌握度,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 路径组较传统组可提高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P<0.05,疾病相关康复知识掌握度提高,P<0.05,单次住院总费用下降986.33元,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提高脑卒中患者ADL,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

[

关键词 ] 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113-03

[作者简介] 康杜新(1982-),女,汉族,湖南冷水江,本科,主管护师,主要研究康复护理及护理管。

目前,由于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出现脑卒中的患者越来越多,年龄也日趋年轻化。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致死率缓慢地持续下降,然而存在躯体障碍的幸存者不断增加。幸存者中约有3/4 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 CNP)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 年代早期,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1]。临床路径是指医疗健康机构的一组多学科专业人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 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的照顾计划[2]。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各专业协作配合,确保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服务,同时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资源合理及有效的使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缩短住院时间[3]。临床护理路径要求通过护理专家小组的协商来设计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了由于护理水平不同造成病人的护理效果不同,减少了护士临床处理的随意性。脑卒中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是否能提高卒中治疗的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或家属教育依从性,国内外在实施后评价不一。我们在实施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后,对其进行评价,了解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1纳入及排除标准

1.1纳入人群

①市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②2013年1月1日以后发病住院或有新发病灶者,病程不超过180 d。

纳入病种:为脑血管病,ICD10码:I60.0-I69.8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非创伤性,含高血压性、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血管畸形破裂、梗死后出血等);非他非创伤性脑内出血;脑梗死(动脉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栓塞、分水岭梗死等);中风,未特指为出血或梗死;入颅前动脉的梗死或狭窄,未造成脑梗死;颅内动脉(前、中、后、基底等)闭塞或狭窄,未造成脑梗死;其他脑血管病;其他部位的疾病所引起的脑血管病。

纳入标准:①生命体征平稳;②神经科专科处理结束;③脑卒中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稳;④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较重的功能障碍,有并发症或合并症,如意识或认知障碍、气管切开状态、吞咽障碍等,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

1.2排除标准

急性心梗;各种原因所致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常规康复训练者;严重感染未控制者;同时伴有严重症状的明确诊断血液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或精神症状患者;各种原因所致肾功能较差,Cr>177 umol/L者。①住院时间<7 d,未能进行两次康复功能评定者;②路径组在入院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按临床路径进行治疗者;③病历资料欠完整;④出院后失访者;⑤标准住院天数:22~30 d。(视病情轻重而定);⑥住院总费用参考标准:18000元。患者自费比例分别为:在职人员15%,退休人员10%将在本院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根据长沙市医保脑卒中康复单病种试点政策,将符合试点条件者纳入路径组组138例,其不服条件者定位传统组156例,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科从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脑卒中患者中符合长沙市医保脑卒中单病种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方法

传统组给予传统的神经康复科护理工作流程对病人进行护理。常规护理工作流程包括: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及常规的医学疾病知识,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宣教;每天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临床路径由脑卒中专科医生、治疗师、护士长和专科护士共同制订,分工执行;护理队伍结合脑卒中临床路径制定出护理临床路径实施细则:由当班护士、责任护士及护士长组成三级护理管理模式,根据住院天数,明确每天的工作任务,并在相应路径执行单上签名。

具体护理路径执行细则如下。

2.2.1入院当天①入院护理评估:基本资料、吞咽能力判断(洼田饮水试验)、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全身营养状态评估、压疮高危评分、二便失禁评估、心理社会评估。②入院宣教:包括病房环境、设备、设施、规章制度、作息时间、饮食就餐、病区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与责任护士、责任治疗师等。③测量生命体征。④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⑤协助医生安排并落实康复评定。

2.2.2 2~10 d①每日护理评估:评估ADL、吞咽功能、压疮进展及转归、了解血、尿、大便常规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清楚肺部及泌尿系情况、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定心理状况。②根据康复评定落实康复治疗项目(首次带患者至治疗部、熟悉环境、对应治疗师及治疗项。③定时测量生命体征。④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⑤常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⑥二便失禁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ADL指导、良肢位摆放、行预防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知识宣教、康复健康教育。

2.2.3 11~23 d①每日护理评估:评估ADL、言语、吞咽功能、压疮进展及转归、功能恢复进展。②定时测量生命体征。③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④常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⑤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行预防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知识宣教等并发症的预防、康复健康教育、二便失禁指导、心理护理、ADL指导、发音训练及吞咽困难等康复护理。⑥辅助器具的选择与使用指导。⑦满意度调查。

2.2.423~30 d出院前一天,具体天数视患者病情而定。①出院指导与宣教(包括用药指导、康复锻炼指导、出院手续的办理、费用的结算、出院流程等);②协助办理出院手续;③满意度调查。

2.2.5 出院后的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服药,饮食、继续康复锻炼、功能恢复进展,定期复查等)各个岗位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保证各项工作在既定时间内有明确责任人完成。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按照路径的细则进行护理工作,护士长对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的工作进行日常检查监督,纠正补充。

2.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住院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满意度、ADL的改善的影响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个样本均数差别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两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干预组在穿衣、进食、洗澡、入厕、转移等方面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卒中在国际上已经是继心血管病"肿瘤之后排名第三的致死原因。中国卒中的发病率排名居世界第一,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卒中已升为中国国民的第一位死因。美国每年新增卒中患者约60万,直接和间接医疗支出超过650 亿美元[5-6]。目前认为,卒中患者发病1个月内为恢复早期,发病1~3 个月为恢复中期,发病 4~6个月为恢复晚期,超过 6个月即为后遗症期.卒中的康复治疗应分期分级进行。卒中三级康复治疗体系即根据卒中后疾病恢复的不同阶段而设立。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要求,三级康复医疗包括在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神经内科、骨科和康复医学科的急性期康复治疗(一级康复治疗),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的稳定期的中期康复治疗(二级康复治疗) 和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恢复晚期及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三级康复治疗) [7]。卒中的康复医疗也应建立起相应的康复治疗体系。伴随卒中康复治疗三级体系而来的,是在各级机构内应当建立规范的、有承接关系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单病种临床路径。为此,我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率先在长沙市开展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并进行规范的单病种管理。

本研究结果提示实行单病种管理后,路径组患者ADL能力、住院费用较传统组减少986.33元,同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达到90.41%优于传统组的72.47%。路径组较传统组可提高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8]。疾病相关康复知识掌握度提高,P<0.05。本次研究的结果页表明,在临床路径下,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师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 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 主动参与护理过程, 增强了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增加了康复知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康复进程中,从而密切了护患关系, 达到了最佳护理效果, 护患双方相互促进, 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结合的工作模式。护理管理者也可通过护理路径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精心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医疗费用。

所以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将脑卒中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经验进行推广,并且应当考虑患者从三级康复医院或综合医院康复科出院后的社区管理。虽然经过规范的康复后,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功能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但是想在20多天的住院时间里达到完全自理,或达到患者可能达到的最理想水平,甚至重返工作岗位,那还有一定的差距。剩下的工作,必然要由社区康复中心来完成。因此我们有必要为这些患者制订一个到社区以后的康复路径,以后社区康复工作者易于掌握。

[

参考文献]

[1]周红,张丽芬,王际容.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2(3):137-138.

[2]袁剑云,英立平. 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

[3]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 (1):59-61.

[4]陈小慧,周作霞.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23-125.

[5]Demaerschalk BM,Hwang HM,Leung G. US cost burdenof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AmJ Manag Care,2010,16(7):525-533.

[6]Ovbiagele B,Nguyen-Huynh MN. Stroke epidemiology: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mechanism andtherapy[J].Neurotherapeutics, 2011,8(3):319-329.

[7]单春雷,余滨宾,励建安.建立规范化的卒中三级康复治疗体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9(6):281-284.

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4-014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recovery of upper-extremity function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after surgery of breast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e surgery of breast tumo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research group and a regular group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60 in each. The regular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regular nursing for the recovery of upper-extremity functions after the surgery,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the recovery of upper-extremity functions after the surgery. Nurs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rms bending forward and arms bending inward as well as abduction and rotat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gular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reast tumor; Different stages; Recovery of upper-extremity function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

乳腺肿瘤在妇科中属于常见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1]。临床中常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且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尤其乳腺癌手术需要清除腋窝淋巴结,加之患侧上肢外展和旋转及上举等情况,很容易导致患侧上肢肿胀和功能受阻[2]。因此,加强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护理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护理方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变化,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优势[3]。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12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两组均为女性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年龄24~78岁,平均(57.3±4.2)岁;肿瘤类型: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40例;肿瘤部位:左侧25例,右侧30例,双侧5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5例,高中及以上45例。常规组患者的年龄25~79岁,平均(56.9±4.8)岁;肿瘤类型: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38例;肿瘤部位:左侧24例,右侧30例,双侧6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7例,高中及以上43例。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和部位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性手术治疗;②临床基本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③经过患者的知情同意;④无精神相关疾病者。

1.3排除标准

①伴有肿瘤细胞转移者;②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急性波动期以及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③出现有精神异常等状况;④中途退出研究或不知情同意。

1.4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专科护理的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进行护理,从而完成术后的康复[4]。研究组患者应依据术后不同阶段功能的需要制定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路径,并且严重的按照不同阶段的路径方法进行实施,具体的方法如下。

1.4.1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 护理人员应详细评估患者的手术状况和科室详细特点,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训练表,并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锻炼的项目与方法,由专业护士进行实施。同时,术后护患应互动操作,且以患肢运动为主,健肢协助,且全身进行协调,设计患者术后到出院前进行的功能训练,并逐一进行指导[5]。

1.4.2 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 手术的当天护理人员应详细告诉患者术后疼痛的应对方法,并且合理地指导患侧上肢进行舒适的功能位,且下面垫一枕头,避免患肢外展。手术后的第1天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伸指和握拳以及屈腕等锻炼,且2次/d,早晚进行,每次50~100回合。手术的第2天至第3天护理人员应继续督促患者进行伸指和握拳以及屈腕等锻炼,并合理指导屈肘和伸臂等相关锻炼,2次/d,早晚进行,每次50~100回合。手术的第4天到第7天应指导患者以肩部为中心进行前后的摆臂,2次/d,早晚进行,每次10 min。手术的第10天护理人员应抬高其患侧上肢进行活动,手指爬墙和梳头,2次/d,早晚进行,每次10 min。伤口愈合之后应采取站立姿势,并加强双肩前伸和背伸运动以及外展运动等[6]。

1.4.3 临床护理路径评估 责任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路径时间要求,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其进行评估和指导及督促,对已经实施和未实施的项目应做好记录。同时,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处理[7]。

1.5观察指标

①上肢康复效果;②护理满意度;③生活质量。

1.6评定方法

1.6.1 上肢康复效果评定 手术两个月之后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水平前屈和后屈以及外展功能与旋转功能,对其做好详细的记录从而判断上肢康复效果,改善越明显表示康复效果越好[8]。

1.6.2 护理满意度评定 主要依据评分方法进行评估[9],分值为0~100分,将其分为四个等级:①非常满意:评分在90分以上;②满意:评分在80~89分之间;③一般:评分在60~79分之间;④不满意:评分在60分以下。临床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6.3生活质量评定 依据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量表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主观判断与满意四个方面,分值为0~6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10]。

1.7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上肢康复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水平前屈和水平后屈及外展功能与旋转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2.2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5.0%,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56.1±5.9)分,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43.8±6.3)分,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01,P

3讨论

手术在女性乳腺肿瘤中属于常见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手术易致上肢功能障碍,并影响其整体的生活质量。因此,乳腺肿瘤手术后加强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11]。临床护理在整个乳腺肿瘤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促进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且对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并不是很明显[12]。因此,临床中如何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并促进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是临床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13]。这种临床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并且可以较好地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且密切的护患关系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14]。同时,这种护理方法护理有序进行,且严格按照时间计划实施,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研究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是严格按照临床护理操作大纲与患者的需求综合制定,且详细包括宣教的内容与执行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15]。乳腺肿瘤手术后的康复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针对性的护理可以经过责任护士的详细讲解和释放,从而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其中,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篇4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0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05-01

从美国的一些医院对临床路径进行研究已经有大约20年的时间了。临床护理路径(CNP对临床护理起着管理的重要作用,能够对护士的工作进行主动地有预见性的工作,这也使得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能够参与其内,是为一类疾病患者制定的以患者中心,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护理计划,这也是新的医疗、护理模式下新生的一种护理方式[1]。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100例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主要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100例腹腔镜治疗的患者,年龄在21-52岁之间,平均为41.1岁;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实施CNP,对患者进行不间断护理,同时详细记录护理的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的向上级医生报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有:①患者入院时介绍医院的情况、相关医生以及责任护士;②术前1d通知患者应准备及注意的事项;③术后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如、饮食等;④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指导。

1.3评价标准[2]①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1天进行评价工作,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流程自制问卷表,对问卷上的问题均设置3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记分分别为10、6、4分,分值超过85分即为达标;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一天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超过90分为满意。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姿势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的提高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在在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中能够将各项职责明确的显示出来,使得护理活动能够按章操作,减少护士的随意性,明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护理中产生的差错。而且还可以帮助护士学习更多的关于疾病预防保健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现今患者对自身的保护意识逐渐的增强,而且护理队伍中不断的增加新的成员,对护理操作及行为进行规范是必须解决的问题[3]。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护理人员能够准确、全面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防止因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延误患者的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对整体护理的补充和完善,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的变为行动,特别是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指导和讲解,消除患者对诊治的顾虑,而且临床路径还能够增加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和责任感,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诊疗过程中,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明显感觉到护理人员的服务热情,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本文研究表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姿势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同时所需要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实施的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均有显著的提升,由此可见,这些都是现今医疗行业中需要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秀岷.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645-646.

篇5

[关键词] 护理路径;择期;剖宫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2-142-02

临床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制定出有顺序的、有时间性和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速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持续改进的照顾品质[1]。本文对择期剖宫产手术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院实施择期剖宫产手术480例,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27.46±3.56)岁;将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两组孕产妇孕产次、孕周、文化程度、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健康教育护理按传统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整体护理,由责任班护士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及实施护理计划,其实施时间、步骤不做统一规定。

1.2.2 观察组 实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①内容:在充分了解孕产妇健康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孕产妇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健康问题和需求,编写择期剖宫产手术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表,见表1。②实施方法:责任护士对择期剖宫产手术孕产妇及家属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意义和相关内容,每日严格根据路径,按时间、有步骤地完成相关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择期剖宫产手术配合相关知识情况掌握程度、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母乳喂养、保健、休息和睡眠、切口护理、新生儿沐浴及日常护理、复诊的注意等)、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χ±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手术配合相关知识情况掌握程度高、健康教育内容掌握良好、对护士的满意程度高、住院时间短(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增高,在我国这一状况尤为突出[2]。虽然大多数产妇都是择期手术,但还是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精神负担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导致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既可降低胎盘血流量,又可降低产妇痛阈,不利于手术配合,容易增加手术并发症[3]。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孕产妇的不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手术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孕产妇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保健知识,消除孕产妇及家属的顾虑,使孕产妇在各方面都能处于最佳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保障产妇、婴儿在分娩全过程中的安全和身心健康[4]。

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按照医嘱进行护理,目标不够明确,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意识,因而患者得不到系统、全面的护理,临床路径是针对患者管理的无序状况进行的优化、简化和增效的管理[5],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可视性[6]:①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士每日严格根据路径完成,培养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被动观察病情,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保证了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②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孕产妇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孕产妇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剖宫产手术配合知识掌握,由于护理路径的有效实施,宣教及时、到位,使产妇及时得到护士的帮助和指导,哺乳姿势正确,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妇也较易接受新生事物,如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等;③进行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护士与产妇在教与学的互动实践中,可使产妇感受到护士对其细致耐心的关怀,改变了传统印象中护士对产妇的冷淡和不够理解的局面,大大密切了护患关系,孕产妇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④在临床护理路径过程中,使产妇预先知道要接受的照顾,做到对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的诊疗护理心中有数,有效地减少产妇的焦虑,充分调动产妇的积极性,促使产妇变被动活动为自觉活动,促进了遵医行为和健康行为,降低了医疗成本,因此缩短了住院时间。

总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的不同时期适时进行健康教育,确保教育内容分次少量进行,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整体护理的深入[7],为整体护理的改革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值得剖宫产孕产妇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章云.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66.

[2] 凌丹,李力,赵仁峰,等. 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403-4405.

[3] 刘翠华. 心理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90,98.

[4] 赵迅.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住院孕产妇中的实施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638-3639.

[5] 司凤梅,常杰. 临床路径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3):73-74.

[6] 张淑英,江春.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46-247.

篇6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焦虑; 疼痛; 排尿功能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1\]是由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多专业小组,针对特定疾病的诊断或手术制订的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减少延迟康复和浪费资源,使患者获得最佳质量的服务\[2\]。与传统模式相比,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先进的单病种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现代模式,逐步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同和接受。最近临床上出现的“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及“多学科康复团队”对相关临床路径的制订产生着深远影响\[3\]。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其实质是利用现有手段将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优化、组合,使患者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4\]。作者以本院现行临床路径为蓝本,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及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理念\[5\],强调护理人员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作用,制订了本院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患者86例,年龄65~82岁。病例入选标准:患者意识清醒,能配合完成护理路径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内容。排除标准: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意识不清、精神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康复训练者;预计住院时间过长者。8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其核心在于尽早引入康复治疗,使其全程参与手术患者查房、治疗、出院指导及出院后评估\[6\]。

1.3观察指标

(1)术后48h对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焦虑状态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价。SAS共20+项目,每个项目根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表示少部分时间;3分表示相当多时间;4分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疼痛程度评价运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2)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患者术后1周测量残余尿(RUV)和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RUV和Qmax分别为(10.5±10.3)ml和(17.0±3.3)ml/s,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值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24h焦虑疾病等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24h焦虑及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IPS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临床路径已经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其病种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医院内向社区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管理扩展\[7\]。实践证明,临床路径的实施,对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限制医疗费用增长\[8\]、规范诊疗护理手段、加强医护合作、提高患者满意度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快速康复理论就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很好地改善病人的预后,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不仅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病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其实质内容包括:术前病人教育;更好的麻醉、止痛及外科技术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疼痛及不适反应;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肠内营养\[9\]。它的出现对相关临床路径的制订产生着深远影响,该理念颠覆了近百年来形成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思维原则\[10\]。对那些入院患者中意识清醒,能配合完成护理路径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内容、无严重心肺疾病及精神障碍者可选入此临床路径。确定临床路径后,其入院后的1~3d,责任护士对其实施标准化护理,给患者发放临床路径告知单\[11\],告诉其快速康复流程护理计划,进行心理疏导以取得病人理解和配合,其间还包括入院宣教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术前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12h禁食,6h禁饮,术前晚使用缓泻药或清洁灌肠以清洁肠道;手术后转出手术室至出院前1d,护士根据路径表的每日进程程度执行各项护理活动,完成术后一系列工作包括: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防止牵拉、扭曲、受压及阻塞,观察引流物颜色,做好膀胱冲洗,48h后冲洗物清亮时可停止冲洗或行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嘱其多饮水,并保持外尿道口清洁,同时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早期下床活动、进食、用药、护理、检测及出院指导工作,指导病人回家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休息,勿参与过重的活动,注意预防便秘,对病人进行自我监测的指导,并根据病情进展填写拟定表格\[12\]。整个过程中,小组人员随机检查、评价、讨论分析,提出整改,以便进一步优化路径内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护理人员的角色与职责,制定相应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的康复进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护理流程。总之,快速康复理念和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并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是对快速康复理念的最好的诠释\[13\]。

随着高龄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来解除疼痛,改善排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我院从2011年11月起实施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临床路径并取得初步经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医学以患者被动接受治疗为主,临床医护人员由于缺乏正规系统的康复专业教育培训,对康复知识缺乏,不能掌握康复的时机,更无法引导和提高患者的康复意识\[14\]。同时,医生往往在简单查房后急于关注当天的手术,因此无法有更多时间对患者进行详尽的康复功能训练指导,而临床护士对康复理论及技能掌握薄弱,以执行医嘱为主,不能也不敢正规系统介人康复训练,以上现象造成患者失去早期康复的黄金时间,而康复医学强调患者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如何制订更为完善及规范的临床路径,以发挥康复训练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恢复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借鉴国内外近年来对临床路径研究及运用所取得的经验,以我院现行临床路径为蓝本,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理念,强调康复医师及护理人员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作用。康复医师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康复理论及技能的培训,使医护人员直接全程参与手术患者查房、治疗、康复功能训练、出院指导及出院后跟踪指导评估,制订了本院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本课题中,实验组术后48h评分及疼痛评分显著下降。说明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无论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还是改善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效果。因此,将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引入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可以使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临床一线工作实现有效融合,使护理路径具备较强的针对性\[15-17\]。我们有理由相信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及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在其它外科、内科等临床护理路径中应用,甚至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

篇7

临床路径是护士对某类病人实施个案护理管理的方法,他是由医院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护计划,让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此模式接受照护,或是由医生和护士及其他有关人员对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预防康复延迟和减少资源浪费,让病人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或是一本制式的计划,利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性,有内容的有效照护,它是多专业人员合作控制质量、控制经费,强调时间性、计划性、预期效果性,多专业合作性,保证病人获得最佳护理质量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护理专家为病人提供直接的疾病护理,而且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最佳康复路径。

2临床路径的内容

有生理心理社会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方法、有检验、检查、治疗、药物、营养、活动、疼痛管理、各种注射项目,病人及家属的教育、出院计划、预期结果、变异记录、康复运动等。结果测量均是事先定义好,可测量的,并在量化的程度或分数上保持其连续性,可以客观、准确的评价出护理过程和结果,保证监测方法和科学性,质量和效益评估的可靠性。护理结果不仅有常用的终末结果。如死亡率、患病率、感染率、功能状况、再住院、重复手术、病情的严重程度等,还包括全面反应病患过程、恢复过程的测量结果。如生理方面的生命体征、皮肤状况;心理社会方面的行为、沟通与人际关系;功能方面的分级评定;行为方面的活动、技能及习性等;知识方面的治疗、饮食、药物掌握程度;症状控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评定;家庭功能;目标实现;对健康服务的利用;病患的安全;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的解决;病患满意度;主观感受等。充分展现护理实施中的能力和优势,如为病人选择最佳的照顾模式;在标准住院天数和检查项目中与小组成员沟通协调达成的共识;减少浪费;职责和分工明确;用(变异)分析实施流程改进;预测病人所接受照顾的结果;减少焦虑,提高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从病人的角度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使多专业的文件予以整合;主动有效的管理好住院日资源的使用;科学的评价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技术的高低。护理人员人人参与研究,相互合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这些均是培养护理专家所必须能力的具体措施。

3路径方式的实施

是由医、技、护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的操作模式设计。如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疾病或手术病人;收集分析某疾病/手术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措施、住院天数、整合设计临床路径照护标准,根据整体要求设计临床表格、日程、预期效果等。在确定病人入径后,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路径中的各种检查、化验和会诊,且检查、化验和会诊的结果均在路径规定时间内报告,紧接着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康复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无任何变异即达到预期结果,出院后随防。路径实施中随时记录变异情况,进行处理。当实施半年或1年时,可根据路径护理的结果、变异统计,实施纵向和横向比较。纵向可与调研的资料情况对比,横向可与同行护理情况比。取长补短,修改和完善路径。真正让全院的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的运行。以此循环,长期的临床实践,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整个处置过程,处置情况及治疗护理结果一目了然。什么样的病,什么样的病人该接受哪种路径,在路径中应该接受哪些护理工作。护理专家能制定出最佳的临床路径,使病人康复的效率高、成本低、服务满意率高等。

路径护理的工作方式不仅使护士主动的配合和实施。还可针对临床路径设置的内容和预期结果出现的变异进行整理和分析。用变异分析和成本效益对临床路径进行适用性评价。因为变异是实施标准中的偏差或预期结果的有价变化过程。所以变异有正负,但任何变异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利于质量的改进。如各部门运行机制上的配合系统变异、服务过程护理人员素质、技术等过程变异、病人院内感染,不合作等结果变异等。针对变异分析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高。成本效益是以病例计酬,比较实施前后或不同单位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费用,以供病人选择时参考。

临床路径实施中医生的职责是决定病人进入临床路径并按照其项目流程执行。护士的职责是监测和实施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协调协助病人按时完成路径项目;负责病人活动,饮食护理指导;负责病人与其家属的教育;出院计划的执行;有变异时,与医生讨论并加以修改。协调其它部门按路径要求准时完成术前会诊、检查报告等。定时召开多专业人员会议。对出院计划、特别治疗、困难问题、家庭成员问题、改变照顾计划问题等进行必要的商榷。临床路径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它是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针对卫生市场经济更加注重增加有价内容,清除、简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复的内容,以降低不必要费用等护理经济学和护理效率学的内容。改良的部分显得更实际、更科学。变异的监测;作业质量的监测;护理过程的质量;医疗过程质量的项目评价等。均可使护士获得持续质量改进的能力,临床资料收集和管理的能力,科学工作程序的能力,定量定性分析的能力,独立经济核算的能力,全程护理管理的能力。可对某病种,某个病人设置、预测和实施最佳效率的照护计划。护理专家不仅是临床能手、研究者、顾问、教育者、管理者、改革者,关键是对专病护理有一套熟练的操作程序,有全程护理管理、核算的能力。它能告诉人们,该病要这样护理,走这条路径,不这样就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能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护理路径,达到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护理需求。

4今后的目标

篇8

【关键词】临床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临床资料

200404/10在我院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根据病区及医生组的不同,一组进入临床护理路径(CNP),按照诊疗护理流程,实施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其他继续按常规模式实施治疗、护理和健康指导. 两组患者各150例,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CNP组根据所设计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入院介绍,使患者了解治疗流程及胆囊炎、胆石症的相关知识,进行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并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按照路径上的指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路径实施中随时记录变异情况,进行变异分析,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NP组住院日数(d: 5.60±1.05 vs 6.35±1.46, P

2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新型临床服务模式,是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针对特定的疾病或手术共同制定出的有顺序、有时间性和最适当的医疗护理服务程序,以加快康复,节约资源,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质量[1]. 它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为显著特征,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贯彻整体护理等主要作用. 目前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我们在制定路径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使临床路径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从而规范护理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指导,同时也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患者满意的宗旨. 我院为全军腹腔镜治疗中心,每年实施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超过3000例,在对部分病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LC术非常适合实施CNP管理,不仅明显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程度.

篇9

【关键词】 护理模式;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评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脑血管病占据了首位[1]。脑卒中是血管源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急慢性临床综合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然可导致患者运动、感觉、认知、言语等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致残率高达70%~80%[2]。使脑卒中患者得以最大程度的康复,无论对个人、社会及家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与康复治疗相辅相成的康复护理作用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康复护理是将现代康复理念及康复技术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康复护理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而且降低医疗成本,被认为是脑卒中治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讨合理的科学的康复护理模式临床意义尤其重要,为此2010年5月-2013年5月笔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初发脑卒中患者;(2)均存在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功能障碍;(3)无明显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2~3 d后不再恶化;(4)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符合以上标准的共144例,男76例,女68例;年龄45~85岁;左侧偏瘫84例,右侧偏瘫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瘫痪侧别及病变性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下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1.2.1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由于生理变化容易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患者自信的参与康复过程[5]。

1.2.2 良姿位及肢体功能训练 良姿位对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预防的作用[6]。患者病情稳定后即进行功能训练,即应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具体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指导患者自己翻身、吃饭、梳头、入厕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开始护士可给予一定的帮助,然后逐步由其独立完成,3~4次/d,30 min/次,指导培训家属帮助患者训练,以便出院后继续协助患者训练,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提高患者各种自理能力。

1.2.3 吞咽训练及语言训练 指导患者进清淡、少渣软食;饮水呛咳时应尽量减少饮水,以汤汁代替,进食时抬高床头30°~40°;指导患者示齿、弹舌等动作;对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首先学习单音发声,然后指导患者3个连发,可从数数开始,进而短词、短句,再进展到复杂的句子;不完全性失语的患者应鼓励多与他人交谈,刺激和促进说话能力。

1.2.4 认知的康复 包括失用的康复和视觉忽视的康复训练。首先让患者理解为什么不能完成有意识的动作,使用简单的语言指导患者完成动作,然后逐渐增加语言的复杂性和难度给予反复训练。耐心解释使患者明白为什么对某一侧物体视而不见,在忽视侧进行各种活动,可以加强患者的功能。

1.2.5 社区卫康复护理 社区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紧密衔接,患者出院后遂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干预计划。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社区医护人员,对干预组进行整体化、个性化和家庭化的干预,并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干预频率:第1个月每周上门2次,第2个月每周上门1次,第3个月每2周上门1次,上门频率也可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予以适当变动。

1.2.6 家庭康复 定期由医院及社区医护人员给予相关知识培训,使家属正确的协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和穴位按摩,鼓励患者自我锻炼。定期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程.制订新的训练计划等。

1.3 评价指标 (1)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患者肢体功能;(2)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3)记录并发症:主要为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康复评定均由专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评分。所有评定由统一培训的康复医师完成,评定者未被告知患者分组情况,实行盲法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发放144份评分表,回收率为100%。两组干预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该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7]。由于脑卒中导致患者脑实质神经细胞的永久性损伤,使患者在多个方面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及心理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及日常工作能力,需要依赖他人而生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促进脑卒中的康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人的期盼。探索科学的、实用的康复护理模式及如何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8]。康复护理是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新兴学科,是将现代康复理念及康复技术与早期临床护理相结合,目标是应用各种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使脑卒中患者残存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提高生存质量[9]。康复护理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等[10]。康复专家普遍认为实施康复措施的时机为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后即可开展早期康复,国外常与药物同时进行[11]。超早期康复可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使病灶周围的组织或健侧脑组织重组和代偿,发挥脑的可塑性[12]。2010年5月-2013年5月笔者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取得一定的效果。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笔者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把康复早期、中期、后期的治疗连贯起来,把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使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健康评估等工作从医院到家庭不间断,集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效果明显,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可使医务人员及家属及时有效的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及主动锻炼;指导利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伸、抬、举的活动;督促患者进行言语功能锻炼等。正是由于康复护理干预组医务人员及家属全程不间断参与康复治疗过程,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勇气,使医护人员更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及时收集患者的信息及家属的需求,及时修改康复计划,提供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康复措施,使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家庭康复环境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均有所提高。

总之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全程康复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舟君,戎燕,张丽华,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二级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47-49.

[2]黎茵,刘丽红.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26-27.

[3]刘亚芳,江华,王秋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2):449-450.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9.

[5]张春慧,陈静,张振香,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4(33):1636-1638.

[6]龚素芬,邢凤梅.脑卒中患者家属对康复知识的认知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6(31):2072-2073.

[7]邓凤,陈锦秀,谭景予.双上肢训练方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2):3169-3171.

[8]肖秀英,梁少杰,岳永辉.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7,6(4):72-73.

[9]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426.

[10]范红艳.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3002-3004.

[11]吴秀英,孙瑞仗,李长贵.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4):371-374.

[12]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7(18):1647-1675.

篇10

【关键词】

护理路径;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

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作为医疗护理的最终目标,它有力地抑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1]。本文就采用CNP护理的68例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自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对6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男36例,女32例,年龄28~74岁,15例为双侧病变。68例中24采用滑膜切除、髓心减压加带血管蒂股前外侧筋膜瓣治疗,9例行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2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1.2 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路径并将之悬挂于床头,向患者解释路径有关内容和作用,取得其理解与合作。责任护士每日按照路径指示,包括知识准备、要求、活动内容、观察项目、心理要求以及睡眠、疼痛、禁忌等,按时间、有步骤地指导患者,并作出评价和记录。

2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均按临床路径进行全程护理,无一列发生并发症。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术后效果感到满意,术后2~3周出院,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指导其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作的最适当、有序性及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2]。临床路径采用与护理程序类似的评估、实施、评价程序,方法更为科学,护士可更多地参与其中,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护理程序,强调实效性。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涉及内容多,如果护士专科知识缺乏,又与医生之间沟通不够,就有可能出现医护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现象[3],导致患者对护士信任度下降,甚至产生纠纷。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模式化、常规合理化[4],可保持医护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在实践中重点强调了以下几方面: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一般医治欲望强烈强烈,但面对手术,又顾虑重重,故应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勇气,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调动其术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②麻醉后护理,股骨头坏死的手术大多采用连续硬膜外手术麻醉,术后去枕取平卧位6~8 h。麻醉后6 h,如无恶心、呕吐,可予软食;如无不适可过渡到普食。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③管理:对于关节置换患者术毕回病房,取仰卧位,双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即髋关节外展10~20°,屈曲10~15°中立位,踝两侧置沙袋扶持制动,两腿之间放置一软枕,足尖向上,忌内收、内旋、屈曲、盘腿;必要时穿丁字鞋或皮牵引制动。④切口及负压引流管护理: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时及时更换,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颜色,做好记录,如超过150 ml/h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引流量48~72 h(一般引流量小于50 ml/d)即可拔除引流管。⑤并发症护理:因手术创伤应激、抵抗力下降,加之卧床时间长,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感染、沁尿系感染、压疮等。应扎实做好基础护理。⑥ 术后肢体康复锻炼: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指导鼓励患者正确地进行下肢功能主动及被动锻炼,嘱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患肢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避免患髋内收、外旋。术后1周,即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练习[5],嘱患者拉住床尾皮带,作引体向上锻炼,幅度渐增。床上活动也要在患肢外展中立状态下进行,屈髋

参 考 文 献

[1] 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见和方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13-515.

[2] 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3.

[3] 蔡德芳,桂鸿斌,李江涛.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法律责任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