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教育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小语种;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我国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缺乏有效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时具有盲目性,从而陷入专业困惑。专业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新生了解所读专业的基本情况,使他们进一步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专业学习。
一、小语种新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外交、贸易、经济和文化领域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一些欧美之外的非英语国家也在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来自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在华投资企业不断增多,加之国内不少企业正在开拓南美洲、非洲市场,从而带动了人才市场对小语种毕业生的需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笼罩在美丽光环之下的小语种新生也不时显露出专业思想不稳定的迹象。
(一)缺乏入学心理准备
小语种提前考录及被调剂的学生,入学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进校后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正因为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出现逃课、考试不及格和考试作弊等情况,严重的在第一学期未结束就提出了转专业的申请。
(二)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语言,更多的时候只能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和载体”,所以越来越多的小语种学生意识到仅仅掌握一门外语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多元发展需求,并把努力发展自身、最终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与追求。然而在实践中,某些学生过于注重功利,忽视小语种专业的基础学习,一味追求多专业的复合。毕业后因专业知识不过硬、专业技能训练不足而导致难以从事高水平工作的实例比比皆是。这一切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初衷相背离,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学习压力较大
各类小语种的专业学习难度较大。四年内掌握一门外语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加之对于“学习零起点”的学生而言,还需要参加其他各类通选课及英语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的学时量大大增加。少数同学在面对学习困难时甚至决定放弃对小语种的学习。
(四)就业形势不明朗
1、英语冲击。小语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英语的冲击,许多学生都被迫接受现实——英语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优势,其使用概率远远高于学生自身学习的小语种。
外语教育在我国逐渐普及,人们学外语的意识逐步提高。同时,学习外语的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很多外语培训机构都纷纷开设了小语种培训班。而目前在高校内第二外语课程的开设,更是使许多英语类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小语种的学习。非专业学生小语种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因此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2、就业空间冲击。语言对象国文化的吸引力及良好的就业形势是当初学生报考小语种最主要的因素,但必须认识到,小语种就业的绝对空间远小于通用语言,而且各地对小语种种类的需求也不一样,小语种就业形势参差不齐,所以就绝对机会而言,小语种的就业空间要更小一些。
(1)期望值居高不下。一方面,就业意向与现实需求的矛盾。目前小语种优秀毕业生偏向到高校或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如外交部、中联部、国家安全部等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尤其是女孩子,他们更希望在教育业、外事部门等领域发展而不是在外贸行业。但是据这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小语种毕业生近半数从事外贸工作,这主要是因为珠三角地区除了国有外贸公司、外商外资企业外,同时还涌现出了大量为拓展海外市场而纷纷设立对外联络部门的民营私营外贸企业,这些企业为小语种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某些同学存在“学习小语种就业范围狭窄”的想法,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前途设想与现实结果的矛盾。受金融危机影响,各行业普遍薪酬降低,这与部分家长及学生的心理预期差距较大。一是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增大,客观上提高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二是部分小语种毕业生对工作地点、行业、工资福利待遇、环境条件等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单位好、福利好、工作稳定、专业对口还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因素。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往往限制了小语种学生的就业。
(2)小语种女生就业处于劣势。在小语种学生总人数中,女生所占比例大大超过男生,而“重男轻女”的思想更是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有些单位(尤其是外派的岗位)明确表明男生优先录取,而不考虑其他因素。
二、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小语种新生专业思想教育
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是高校入学适应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关系到新生能否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状态来适应大学四年的学习,进而又影响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及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把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将新生专业思想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固化为一系列教育具体内容。
(一)早读制度
专业学习入门,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至关重要。仅有单纯的学习目标和信心不足以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在此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夯实专业基础,进一步促进院风学风建设,我们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在新生中实行早读制度,并在每学期结束后评选早读积极分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
为了在西语新生中营造一种积极钻研本专业的学习气氛和优良的学习环境,我们还举办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西语学院涵盖了浪漫的法语、严谨的德语、务实的俄语、优美的西班牙语、动听的意大利语以及最近加入西语大家庭的葡萄牙语共六种专业。这些欧洲语言与我们所掌握的母语,甚至是英文都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交流会上,高年级学生代表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小秘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生,让新生更了解自己学习的语言,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知识竞赛
为帮助新生了解欧洲多国知识文化,使他们进一步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专业学习,由西语团委策划主办的,主题涉及欧洲六国历史、政治、地理、文化风俗等内容的六国知识竞赛,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培养了新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新生的学习意识,让新生在深入了解自己专业的同时,更加热爱专业语言的学习。与此同时,加强了学院六种语言间的优势互补,强调文化交流,打破同学们只限于对本专业国家文化了解的情况,更增进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情感。
(四)语音语调大赛
为提高新生的口语水平,我们举办了新生语音语调大赛。比赛形式多种多样,跌宕起伏。通过竞赛的形式,达到提高新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对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状态有着极好的正面引导作用,同时为良好的院风和班风建设创造了条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五)欧洲名城推介活动
通过现场讲介、播放幻灯片、歌舞表演、乐器演奏、品尝甜点和咖啡等生动多样的形式,向新生介绍了包括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六个国家共10座有代表性的城市,新生仿佛搭乘了一趟“欧洲旅游专列”徜徉于欧洲经典名城之间。此项活动不但加深同学们对专业对象国文化的了解,树立“爱我专业”的思想,而且充分调动广大同学主动了解专业对象国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的积极性,在全院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六)欧罗巴文化节
欧罗巴文化节是西语学院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举办的与欧洲语言及文化息息相关的特色品牌活动。其主要的活动形式有:欧罗巴嘉年华、欧罗巴名家论坛系列讲座、欧罗巴小语种歌唱比赛、多国电影展、欧罗巴影视配音大赛、欧罗巴音乐之夜、欧罗巴风情图片展、欧罗巴戏剧节等,内容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欧罗巴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西语学院的专业特色,同时也激发起新生对欧洲文化的兴趣,加强对其文化底蕴的切实领悟。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关键
对小语种新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添他们学习的动力并有效地引导他们结合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特长爱好等,规划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业生涯,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时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作出调整,使自己朝着拟定的目标前进最终成才。
(一)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1、自我认识之重。刚入学的新生普遍缺乏自我认识,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定位缺乏了解,在追求自我发展时方向性不强。大学学习的过程是新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面对各自专业的严峻形势,小语种学生要学会与时俱进,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更新学习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
2、期望值之痛。小语种毕业生历来重视工作品质和生活质量,一心向往大城市、好单位的他们,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对于薪金的要求过于理想化,却对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或者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缺乏考虑。对大多数小语种毕业生来说,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问题在于过高的心理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高校应引导小语种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
(二)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学习
面对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英语作为目前世界最通用的语种,使用范围广,日益成为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后、特别是迈入外贸行业后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因此,高校应进一步修订教学计划,加大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投入,增加小语种学生的英语教学时数。对学生而言,也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英语学习,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合理“复合”
篇2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专业教育 素质
高校新生入学之前在填写报考志愿时,对所填报的专业了解甚少,对于本专业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以及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怎样,都不是很清楚。新生入校后渴望得到更多更准确关于专业方面的信息。为了让新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热爱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学风教育,大多数学校将专业思想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坚定学习信心、巩固专业思想和爱校、爱专业、爱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实践经历,就如何作好专业思想教育,进行阐述。
一、通过开设《学科导论》课,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专业思想教育
开设《学科导论》课可系统的介绍学科、专业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基本情况。在内容上,《学科导论》首先应讲解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软硬件情况,让学生一入学就清楚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该学好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向学生解释课程设置的思路、本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及开课目的、时间、要求,让学生对今后要学的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方便学生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以便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其次,要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情况,介绍本专业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情况,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式,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充分激发和唤起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满腔热情的投入到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去;再次,要讲授一些后续发展相关知识,如就业择业与事业、研究生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等内容,让学生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发展更有目标和思想准备。
二、通过开展“名师导航行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教育
学校各相关部门可联合实施“名师导航行动”,聘请学院各专业在教书育人方面比较知名的博士、教授、专家等名师,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报告、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领航人生”系列讲座、“认识大学、把握命运”大学生成长成才咨询服务等方式,巩固大一新生的专业思想,进一步强化新生的专业教育,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明确未来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充分发挥我校知名博士、教授、专家等教学名师引领导航作用,给予大学新生更多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指导,引导其顺利完成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大学学习的过渡期、人生征程的转换期。通过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引导,影响、感染和帮助大一学生明确建立人生目标,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了解所学专业,尽早接受学术熏陶,提升文化品味,充实精神生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发展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三、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教师对新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在专业基础课的授课环节中,任课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心理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引导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改变其在中学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虽然基础知识内容多、难度大、范围广,学起来空洞、抽象,但它的作用却很大。在学习过程中,使他们懂得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四、发挥辅导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1.通过开设《大学生发展导论》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素质教育课程,结合高中与大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区别,根据大学各门课程特点,开展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尽快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大学生涯中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大力开展“学长导航行动”,组织学长和新生座谈会,使新生了解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学习方法,了解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具体内容,了解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3.通过谈话、讨论的形式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为其排忧解难,使之树立学好专业课的自信心;常与任课老师联系,及时掌握新生在各专业课中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便配合任课老师做好工作。
4.鼓励新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信息资源,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阅读紧扣教学内容的参考书和参考资料,学会做读书笔记,以帮助理解、巩固、消化专业课知识,了解当今国内外数学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5.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专业知识在当地相关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巩固专业思想。
五、辅以其它措施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
1.请已毕业和考取本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谈体会,以鼓励新生安心本专业的学习、激发他们对专业的热爱,从而稳定和强化新生的专业思想。
2.注重收集整理本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在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收集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收集国家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方面的信息。并把这些内容随时充实到学生专业教育中去,使新生了解到毕业生所走过的路,激励新生热爱专业,树立学好专业并成为专业人才的信心,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
3.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学院的实验室,介绍相关仪器设备及专业教师的设计作品和各类科研成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对专业的了解,使学生增加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周洪彬.新生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研究,1999,(9).
[2]陈国荣.加强高校新生专业心理教育的认识.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1,(3).
篇3
专业思想是指人们在面对专业学习和面临专业工作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持有的一种认识观念和思想态度,也称专业观。专业思想教育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积极肯定的专业思想能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推动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有良好的专业观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好学习生活状态,还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的良好素质基础,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事业最终目标。因此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并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措施
(一)从高考招生抓起来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加强对招生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每个专业,可以有效减少很多学生报考专业的盲目性。目前主要针对介绍高校的优势和特色是高校的招生宣传重点,而确很简单的对学科专业进行介绍,对专业的深层次内容涉及很少,因此要尽可能在招生宣传时,让报考的学生了解更多更详细的专业内容,减少报考的盲目性避免偏差。招生方式的改革减少了学生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目前很多高校在招生时,采取的方式是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就选择好了具体的专业学生入学之后不得更改,这种方式虽然方便操作对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但是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对大学的专业了解不够很容易对所学专业造成误解误报。所以建议学校招生可以按院系招生,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只选择填报院系,入校一段时间之后再根据学生意愿和学校情况确定所学专业;或者建议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段时间再选择所学具体专业方向,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专业。另外在调动专业时尽量满足学生自己的专业志愿。
(二)新生入学教育时做好教育端正专业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和要求转换专业时,都不是理性的思考选择,而是盲目追求时下的热门专业,至于所选的热门专业到底学什么没有毫无知情,因此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尽快了解本专业中包括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及就业等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进一步教育学生把自己的专业选择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消除学生在选择专业上的思想顾虑。让学生明白关键只有靠自身的后天努力和综合素质毕业后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尽快成才,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实施名师导航行动强化学生的专业教育。学校各个相关部门可展开名师导航行动的联合实施,聘请学院各专业在教书育人方面比较知名的博士和专家等名师,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报告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和领航人系列讲座等活动,达到巩固大一新生专业思想的目的,深化新生的专业教育从而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知名博士和专家等教学名师导航引领作用,给大学新生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更多的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和学习期向人生征程的转换期过渡。为大学新生学习和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开设学科导论课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要系统的介绍学科和专业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开设学科导论课实现。在内容上学科导论课应先讲解本专业的具体情况,例如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验设备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种情况,让学生一目了然,一入学就知道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学好哪些知识,明确了学生的发展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向学生解释课程设置的思路和本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安排和开课目的时间等,让学生对今后所学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方便学生调配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时间,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根据近年来的统计状况介绍本专业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情况和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式以及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唤醒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让学生热爱所学的专业学好自己的专业,还要传授一些后续发展相关知识,如就业择业、终身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高目标和思想准备。
篇4
【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472-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其在概念和内容实质上都有了新的变化。护理工作已由单纯护理疾病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这就对广大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技术,还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及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学院怎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本文对我院近年来在校生心理素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我院近年来的护生,特别是2002级、2004级、2005级的大专、本科的4个班级的264名在校生,已学完全部护理课程,均为即将进入临床实习。
1.2 调查方式: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当场发放,向学生说明此次心理素质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当场收回。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在校护生心理素质调查。(1)报考动机:喜欢护理专业72人,占27.3%,不了解本专业特点88人,占33.3%,急于解决就业问题104人,占39.4%。(2)入校后对本专业的认识:更加热爱护理专业68人,占25.8%,不太喜欢护理专业106人,占40.2%,感到失望90人,占34.1%;(3)毕业后打算:献身护理专业68人,占25.4%,只要解决就业就行132人,占50%,目标不明确65人,占24.6%。
2.2 存在问题: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出,目前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数学生入学动机不纯。(2)入学后,专业思想不巩固,有厌学情绪。(3)有改行的倾向。(4)多数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处于被动状态。
2.3 原因分析:(1)对护理专业认识不够,报考动机不纯。大部分学生对护理工作了解不够,加之护理工作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这在客观上已成为影响学生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护理工作根本不感兴趣,在家长的高压下,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不情愿地报考了护理专业,实属无奈,更何谈“热爱”二字。(2)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好坏,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对学生的管理多限于纪律的约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的距离越来越大。(3)就业问题的影响:随着护理人员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各医院在招收护士时比较注重学历,这对专科班的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课堂学习及与学生交流中发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学生最关注的问题。
3 讨论
3.1 重视专业观教育:学生入校后应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1]。还可利用5.12护士节的庆祝活动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也可以非典时期战斗在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为例,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热爱人民、热爱护理事业,坚定献身护理事业的信念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2 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每位护理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并对学生的专业思想产生影响。因此,护理教师应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将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热忱一同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共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2]。
3.3 严格审查入学学生素质:最好通过面试或报考志愿栏目中写上对本专业的认识及报考动机,以便了解学生的部分情况,对热爱本专业的学生择优录取。
3.4 做好分配工作:毕业分配制度力争提高其透明度,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使学生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学生时时感到不学习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毛君晓. 高护生专业思想调查分析[J]. 赣江医学院学报,2003,1:94.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成长;思想教育;专业课教师
自古以来老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老师的工作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学习方法,还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原则。老师不仅要使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还要让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人,专业课老师也不例外!专业课教师除了把专业搞好、教好以外,对学生的思想教学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务。也许有的专业课老师会觉得这是没事找事,为自己徒增烦劳和额外的工作量,其实不然。
作为一个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我遇到了多种情况的学生,有些给我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课余时间我反复的思考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不错,大学不在是中小学,专业课老师重在专业教学和突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去搞科研,去把专业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起来。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专门的辅导员来负责,但是大学的辅导员管理的学生很多,没办法了解和清楚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而专业课老师就可能天天或者说经常见到学生,稍加注意就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变化,上课的积极性,作业完成的质量等都是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一手资料,而且专业课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很高,同样的话语从专业课老师的嘴里说出去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或者专业课老师在专业教学的合适时间合适的地点说出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一、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专业课教师适当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思想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老师更受学生的爱戴,也使学生更喜欢学习,更认真地对待专业问题,和老师及时交流和反馈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专业课教师适当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重新认识大学学习和生活。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对大学的认识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考上大学就像凤凰磐涅,改变了身份和地位,即使现在高等教育改革了,这种认识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影响较大。基础教育则遵循学生生长规律和学习知识时间段规律,抓得特别紧张和严格,使得多数孩子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徒增少年的烦恼。孩子们负担很重,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课余还要进各种的辅导班。大人们经常教育孩子:“现在辛苦一点,等考上大学就好了!”所以上大学后的学生家长们觉得自己的教育使命已经完成,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自己决定做什么事情了。孩子们也对大学生活异常期待,因为大学意味着十几年寒窗的结束,不仅不再辛苦,也不用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是自由人了,而且因为是学生,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考虑生计。于是很多大学出现了大一放松疯玩,大二大三恋爱,大四学习实习毕业,毕业创作和论文时才发现浪费了大好时光,想好好弥补一下知识,但时间有限,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后悔已经晚了……
大一的专业课老师在入学的第一次课就把四年后即将出现的大致情况告诉学生,把当下的就业形式和要求都明明白白地给学生分析和展示,并且举一些自己教过的学生的正面反面的例子,不需要严肃的多次说教,只需要让他们自己去评判,自己去选择。因为他们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和识别能力,至于该怎么做,他也会自己打算和安排,有问题要解决,他自然会想办法,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劝告和例证会让很多一年级新生重新认识大学和大学生活,自由放松以外他们明白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早打算,早安排,总比等到事情摆在眼前了才思考要容易和有把握得多,在当下各种激烈的竞争角逐中胜出的机会也自然会多。
(二)、树立学习和奋斗目标,合理人生规划,并为之而奋斗。
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学生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学习和奋斗目标,虽然学校一般有专职的职业规划教师和辅导员,但专业方向上怎样计划和安排,专业课教师的建议更容易被学生采纳。不需要专业课老师去专门研究和思考怎样去给学生说教,只需要把以前的学生情况及自己知道的比较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案例选择一些在专业讲解合适的时机时涉及和穿插一些,学生就能以这些材料为切入点,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查自己想查的资料和数据,并进行思考分析和拓展,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和奋斗目标,并为之规划和奋斗,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浓厚学习氛围。
(三)、把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还要学到一技之长,虽然现在的专业技能不再是自己生存的唯一方式,但还是主要的参考方面。专业课的学习是自己喜欢的,也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一技之长,所以愿意在专业上下工夫,也更希望将来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学习的动力自然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学习之余,学生们更关注专业方向上的人和事,成功的作为学习的榜样,失败的则吸取经验,并作为改进的依据,因为这样即使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但至少知道和了解,并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即使自己遇到相同问题的就不会手忙脚乱。现代大学要求老师在教学以外要做科研,做实践项目,把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让学生参与或参观见识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的运用或与产业的结合方式,从而直接引导或启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选择侧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专业老师讲的案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他们需要的,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解决办法及最终的结果是他们特别关注的,也是他们将来解决问题最现实和最具说服力的依据。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对多数同学而言,远离家乡有了自由,有了同龄人一起玩耍的乐趣,却少了长者的关爱,老师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长者,不管老师年轻还是年长,对老师骨子里就会有一种依恋。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一点关心会让孩子感到亲人的温暖,可能不经意间可能改变了一个学生一生的决定和命运。特别是专业能力强,影响力大,有特别人格魅力的专业课老师,他们会以这样的老师为骄傲,也会以他们为榜样,所以这样的老师跟他们多接触,给他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更愿意接受,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亲人的关爱,是老师的信任和器重,在同学和家人面前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不论在专业学习还是生活和工作习惯上,一个值得信赖和尊敬的老师总是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或者说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而且在学习和工作还有生活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优秀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一个心智已经成熟的大学生,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评判的标准,哪些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克服和改正的,他们在与专业课老师的的教学和教学的社会实践和与人相处上都会学到很多,再加上老师的有意提点,相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比老师差。
三、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与大学生成长相关的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合格的接班人的培养尽自己的责任。大学的工作虽然分工明确,有专门的辅导员老师,心理老师等,但家长和社会环境的监督作用相对减弱,而且每个辅导员和心理老师都要负责几十甚至几百人,难免工作疏漏。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稳定,仍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古谚有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娘子杠假神”,而人都是有感情的,经常跟谁在一起,谁是关心自己的,谁是爱自己的,当然也是最易受到谁的影响。
专业课老师经常与学生接触,也是学生心目中最有威信的人之一,对学生适当的关心,正确引导或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师生友谊,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亲爱的专业课教师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自己的应有作用呢?!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摘要: 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有其相对独特的群体特征,依据调研数据,提出了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思想教育;突出不同阶段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状思想教育系统等思想教育创新的新路径。
论文关键词: 体育类专业;学风建设;思想教育创新
1问题的提出
体育类专业因其招生途径的特殊性、学生来源的特殊性等综合性因素而使得该类专业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呈现了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在当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分析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由此出发来研究大学生教育创新的新路径,对于培养体育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调研情况及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2.1 调研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对象为西安某学院07、08、09、10级体育类专业学生,采用的调研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走访学生、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法。问卷共发放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394份,回收率为98.5%。
2.2 群体特征分析性格特点: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性格外向,对于集体活动比较热衷,与宿舍同学关系比较融洽。认为自己自信开朗的学生所占比例为89.9%,在进入学院后96.4%的同学所交往朋友数量有大幅度增长。81.2%的同学遇到困扰时愿意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普遍缺乏组织纪律性,78.6%的同学不愿意接受过于严格的纪律约束。
行为习惯:有7.6%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71.3%学生的日常支出以食品和穿着为主,18.3%以娱乐和通讯费为主。65.1%的同学不喜欢高度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任务。善于表达自己,在衣着、言行举止上倾向于无拘无束、不拘泥于传统,不喜欢被人监督,75.4%的同学处事比较冲动,常不考虑后果,事后又懊悔不已。仅有3%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专心听讲,勤于动笔,热爱学习。51.2%的学生不吃早餐,吃饭不定时不定量,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在劳动习惯方面,65.8%的学生不愿劳动。56.9%的同学不会保护劳动成果。在网络方面,75.3%的同学上网全是为了娱乐,64%的同学曾经或者想要浏览不健康网页,半数同学有过逃课上网的经历,但61.3%的同学并不熟悉网络技术。
3推进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的几条路径
3.1 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思想教育对于体育类的学生而言,要采取各种措施和通过多种载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调动广大学生认真学习的积极性。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些构成了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1]因此,结合学生渴望成才的积极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学风建设,就为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找到了一个有效的依附点。
3.2 突出不同阶段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用扎实细致的作风全面做好学生各项工作根据体育类学生思想实际、培养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应不同。
第一,优化教育管理,加速新生的转变。新生入校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的角色转换不适,不能迅速适应生活、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思想上产生了迷茫与冲突。但由于他们刚跨出中学的大门,其思想普遍单纯,学习积极性较高,组织纪律意识强,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兴趣。此时,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是在坚持疏通引导与循循善诱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教育,落实生活、学习细节,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第二,专业教育与德育工作并重,全面开展对大二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做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干部工作制度化,采取具体的措施,及时处理不正确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落实教育管理细节,提高大三学生的综合素质。大三阶段,在不忽视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应落实日常的工作细节,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大三的学生普遍认识到了专业的重要性,因此,作好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篇7
思想教育医学专科生就业形式影响随着高职医科院校事业的快速的发展,医科院校逐渐扩大了其教学的规模,导致学生的数量随之不断的增加,由于就业导向的不明确和择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医学专科生就业难的问题发生。所以,讨论医学专科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学生准确地了解到相关的就业知识,从而对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将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工作结合在一起,可充分发挥出思想教育工作在就业中的积极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一、医学专科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学缺失
医学专科院校主要的是培养专业的医务人员,大部分的学生通常情况下就会选择医学专业的临床方面的工作,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很高,医学科中专业性的技术人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这样就会造成其医学专科生对相关的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的紧迫性不强现象的发生,主要的表现在医科院校学生自身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相关的学校的领导以及院系的教师也不注重学生就业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这样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2.诚信匮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面临当前就业难的情况,有部分的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如简历造假、伪造证书等,这样缺乏诚信不仅影响到自身就业的问题,同时还影响着其他人在招聘者心中的形象,从而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就业。学生在就业时候诚信的缺失,将会严重的扰乱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秩序,同时还会损害学校的声誉,这样不仅给自身就业带来了影响,同时还会对学校其他学生就业造成影响。
3.心理脆弱
当前,部分毕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比较弱的,在面临被用人企业拒绝录用的情况下,很多的毕业学生就会遭受心理上的打击,会经常的抱怨,更有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就业的选择。学生在就业遭到打击之后,其自身的自我调控能力缺乏就会导致出现焦虑、怯懦、自卑以及紧张等负面的心理因素,所以,应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针对其自身的缺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思想教育对医学专科生就业的影响
1.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要以人为本,在实施的时候对于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及其归宿点上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紧密的开展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这是就业思想教育针对性和取得实效性的前提,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到自身的缺点,以及当前就业中所需要人才的特点,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认真务实地开展就业思想教育工作,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特点,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从而能够达到最佳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保障就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思想教育工作要贯穿教学始终
就业思想教育工作不只是在学生就业之前进行的就业指导,其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首先是专业适应以及职业规划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专业的就业方向,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其专业就业的前景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就业参考。其次是职业体验阶段,在学生进入到临床以及实验室的阶段,此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其职业有了相关的认知,其会体验到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所面临的职业生涯,此阶段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学生今后择业观念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严重的影响着学生日后就业的选择。第三是就业指导和就业去向发生阶段,此阶段是学生面临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会出现不安、焦躁等情绪,这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应放到学生择业管引导以及心理调试上面,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自己,认清就业的形式,为学生就业做指导,避免就业盲目性。
3.思想教育工作就业指导作用
在教学中应该从分的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的了解到就业的形势、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以及学生自我的认知等问题,其可以为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同时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出网络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主要的媒介,网络已经逐渐的成为医科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主要的途径,针对这一特点,应建立专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者是将相应的就业信息网开设相应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以便于思想教育新途径的建设,保障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就业的信息,并且学生还可以在网络上留言,把不明白的问题发到网上,专业的教师就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保障学生能够及时的得到所需信息,帮助学生就业。
三、总结
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日后就业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很好的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保障学生能够取得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所以,应该积极的增强医学专科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在遵循医学专科学生教学规律的前提之下,要通过各种的途径和形式,努力的提升医学专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保障医学专科生能够顺利的就业,促进医学专科生就业率的提升,为国家未来医学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跃,刘新跃,魏骅.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11,3(4):12-21.
[2]翁炎泉,文锦枢.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研究.科技传播2010,7(6):187-193.
[3]赵建敏,张东红.想就业:诚实为先守信为要――上海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0,10(6):46-52.
篇8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
G641
现在谈论起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更多的人是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个很老旧的话题,我们自从上学起已经接受过很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没必要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然而,我们可以反省一下,在这么多年的受学生涯中,我们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完善的,我们是否真正学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是否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存在很大漏洞,而我们又如何去填补这些漏洞。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想大部分人和我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学到太多东西。而我们学到更多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我们的专业课的知识。如今我们的一思一想都是来源于我们的专业课知识的恩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有必要在专业课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接受到全面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在R悼沃薪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规律的内在必然要求
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教育中讲究全面结合、统筹兼顾,任何事都是相互联系的,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做事情。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更何况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关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做人教育。仅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需要在不同实践中应用思想理论,让学生在树立世界观与价值观时,可以立刻想到这些理论,成为学生面对问题和处事的方法。教育中不同的要素之间都是存在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的关联。那么,在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将思想政治缴入渗透到专业课中。在相互结合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全面的教育。不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认为授课教师仅需要传授自身专业的内容,不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中。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两者只是共同目标下的具体的分工不同而已,仍然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一名思想政治素质很低的学生,很难做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进而可能产生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职业行为。因此,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要性。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欧美文化的进军,韩流文化的传入,使现代人,尤其是还不具备自己世界观、价值观的学生来说,产生了一次次思想大大碰撞。如今各国都在学习他国优秀的文化来补充和丰富自己。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不需要自己去刻意寻找,各种文化、价值观自动出现在我们的可接触、可视范围内。而我们能吸收、利用这些文化之前,是不是要先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呢?如果只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来逐步建立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那些少得可怜的课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关联最为密切且息息相关的专业课程,就必须在这种情况下伸出援手,在课程教授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去深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周围教学环境中的存在。专业课教师要在备课时,可以更明确的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同时查阅有关资料,积极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联想,从而划分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联的内容。有利于在教学中合理适当的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地域性、专业性以及教师自身的授课特点,灵活合理的采用思想教育,这种变通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毫无关联的生搬硬拉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思想政治内容,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样在面对多种文化不同面貌时,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天然教育优势
每位教师在成为教师前都进行过教师培训,在任课过程中也会接受定期培训,还会有学期性的各种教师评价,教师进修等。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存在相当完善的产生,再教育体制。因此专业课教师是具备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格的,也是具备相应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的,这个不用担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每个专业课都有一定量的学生粉丝群。学生喜欢这门课程,自然就会在上课的时候格外认真,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很可观的。所以这时候,如果专业课教师在自己课程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属于理论类,比较枯燥。那么教师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材进行仔细研究,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以老师为标杆,来督促自己。所以各个专业课教师需首选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以确保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经意地采用符合思想政治标准的教学方式、课堂提问方式,无形中,在专业课中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
四、结束语
根据本文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不但具有可行性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师法》中就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将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是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郝文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2]吴琼.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资源[J].现代教育科学,2006(1):96\99.
[3]刘梅.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4]刘伟。近20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13(04).
篇9
关键词:艺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41-1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向来被认为是个性特点张扬、组织纪律观念松散的一个群体。然而高校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又同时具备了它自身的特色,在其整个过程中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占据了重要部分。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合实际
实践教育可以说是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坚持实践育人的工作思路,根据艺术生的个性特点,通过专业艺术实践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是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途径之一。
通过搭建专业艺术实践平台,以舞台、主题画展和专业志愿服务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台,以专业为育人的手段,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地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体验性教育,改变重理论说教轻实践体验、重观念灌输轻互动交流的现象,从而更能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进行弘扬主旋律的艺术实践中,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得到了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思想品质的熏陶。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注重能力的提高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具备特殊性的同时,他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乐于表现自身、善于实践专业的特点,又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可以向舞台延伸,向画室、工作室拓展,这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在教育引导过程中,以当前社会经济思想发展的主旋律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艺术实践活动,使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备很强的特色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结合国内外形势以及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展以革命历史题材和民族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专业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和专业创作的过程中对革命的历史史实、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潜移默化的认知和吸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通过活动成果展示,将优秀的创作内容展现在更多的学生面前,形成交流互动,让广大学生在研讨专业技能和赏析专业创作成果的过程中,对创作内容和创作过程再次进行深入的思考,也使得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真谛和民族文化的特色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辨析,更能起到对教育成果的巩固作用。
二是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此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社会、磨练意志、锻炼品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攀升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层乡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大幅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基层乡村群众的实际需求。面对此种情况,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恰恰符合了基层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成为了提升基层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层次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是积极联系社会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实习,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社交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意识,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艺术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真正发挥实践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育人功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高尚的思想、感人的艺术形象、强大的震撼力。在此方面高校艺术专业因其专业实践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有着先天的便利和优势,各类主题、各种内容的汇报演出、画展、作品展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均可作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平台和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优秀的主题创作活动和作品之中,通过愉快的审美过程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发生作用。其教育效果远远大于抽象的理论说教形式,能够使学生受到具体、形象、直观的教育。
其次,专业艺术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学风。学生通过登台演出、作品创作展示交流,不仅使自身的专业思维、思想和技艺在创作成果汇报中得到了展示,体会到专业创作中的愉悦感与自我成就感,在专业实践中实现了自我肯定,从而更加自觉地刻苦习练、勤奋学习,在学习态度养成方面更可形成追赶超比的良好学习氛围,推动和促进学风建设。
第三,专业艺术实践更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就业能力。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是感性易敏、纪律松弛、时间观念不强,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以一个准社会人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学会待人接物,养成团结协作、善解人意的优良品质,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协调各种关系,丰富了社会经历,增强了生存技能,提高了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为上岗就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篇10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专业实训 “双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77-0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和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突出存在着学生参与上缺乏广泛性、内容上缺乏规范性、时间上缺乏连续性、组织上缺乏系统性、实施上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可持续性开展。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内在的需要。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特有的条件。把专业实训基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引进专业实习实训过程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和有效平台,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而且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
(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地位,建立基地与学校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单向开展教学的一个场所,而并未被真正置身于教学之中扮演其应有的角色。其实,实践教学基地不仅仅是教学场所或平台,更是学校与基地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依托。例如,在与农村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学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借助这一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成才,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另一方面,学生可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特长,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支教兴农、科技兴农等形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学校还是农村实践教学基地均能从双方的合作中受益。因此,应该重新认识和界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地位,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双方的互利合作、良性互动,并以此来激活和带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践基地的资源优势,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具体、形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形势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要坚持发散思维,全方位透视,一个典型的实践教学基地通常可以而且应该反映多方面的理论教学问题。例如,国有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发挥的角度,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也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可以从就业教育角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意识。因此,如何在现有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基础上,发掘更为广泛的内容和形式,向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和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效性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的价值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就是要整合优化在专业实训教学基地资源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引入专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是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普遍实施“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传统的教育形式正在酝酿重大突破,理论教学的课时数被大量压缩,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环节不断强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这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特有的条件。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进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要求,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当前,各高职院校为确保专业实训实习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落实,与相关企业、行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有稳定保障机制、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学院可以把这些实训实践基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建设,使之成为专业实习实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双基地”,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也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实训,专业课实训建立在学生体验和动手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专业实践,培养出符合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做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则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侧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同时,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重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但是,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与专业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相结合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就只能是一种空想。专业课实习实训重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事”,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否则就不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概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思想导航、指明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专业课实训则是培养人才的具体技能;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课实习实训则以特定的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展示和物质基础。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可以防止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割裂现象,可以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作用,从而实现学生思想教育与岗位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是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往往不能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教学环节开展下去,很多高校只能做到“以点带面”。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实践教学受场所、经费和师资的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可持续性开展。实践基地建设需要很大投入,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该按照共同开发、共同使用的原则进行,以提高实践基地的使用率,降低基地的使用成本。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依托各专业实训基地,做到专业实训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同时建设、同时挂牌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以企业为依托、与职业实践紧密相结合的稳定的实践基地,不仅可以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求,而且可以有效节省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这对于教学资源和办学资金仍不够雄厚的高职院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整合与优化各种教育资源,健全各项教学制度,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提供的真实的职业环境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实习实训全过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依托各专业实训基地,做到专业实训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同时建设、同时挂牌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与职业实践紧密相结合的稳定的实践基地,以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原则。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服务,体现出育人的宗旨,这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基本性质。因此,应特别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关系,不能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任务。一方面,教师应依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基地,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相吻合的活动,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定期到这些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题调研,调查企业文化,了解学生在实习岗位职业道德情况、各行业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学生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等。教师将调研成果反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及时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以提高教学实效性。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兼顾其他方面,但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不能喧宾夺主,任何有悖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所谓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都是毫无意义的。
(二)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该注意按照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和双方受益的原则进行,提高实践基地的使用率,降低基地的使用成本。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得到锻炼,当地见效益,教学见成效,实现互惠互利。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出发,学校和基地可以尝试多种合作方式。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与基地联合进行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科研攻关、技术改造、城镇布局、新农村建设等,为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技术服务。再如,学校可为基地定向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把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途径,也能为基地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基地的资源进行相关的创业辅导、就业咨询等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缩短学校与地方的距离。总之,学校和基地合作的方式很多,可以随着双方各自的需要,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
(三)规范化和制度化原则。要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必须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具体而言,就是各方应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培育和发展给予人力、 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和保障:一是应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专项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从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二是学校应配备得力专任老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在人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三是学校应出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相关文件,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制度化,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保障;四是针对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和难题,通过政府引导,由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通过签订协议组成职业教育集团协调解决。这种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对于强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职业教育管理等都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总之,发挥教学实践基地作用必须全方位多层面共同努力
(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集成设计、并重的原则。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教学内容。实践证明,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各门专业课程都应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进专业知识教育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实训相结合开展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工作,在内容设计上应与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设计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来组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锻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双基地”的建立和发挥作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双基地”的建立仍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叶德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郭艳春.依托基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J].科技信息,2010(17)
[3]陈绍西.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安康学院学报,2010
(10)
[4]潘利红,黄文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3)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09SZ00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