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的好处

篇1

关键词:教育经费负担和补偿;理论依据;主体分析;模式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600余万增加到2003年的1 900万人,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7%,已经突破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将坚持“巩固、提高、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力争到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 7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达到23%左右。如此庞大的高教规模,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显然仅仅国家财政将难以负担。因此,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经费分担制度,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经费合理负担和补偿的理论依据

公共财政学认为,社会产品按其受益范围来看,分为公共产品、混合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它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非竞争性即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非排斥性即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混合产品是在性质上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产品。而我国高等教育属于混合产品的范畴,一方面,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消费不能独占。在设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一人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明显表现出公共产品的性质;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短缺,上大学竞争之强烈,在所有消费产品和服务中是名列前茅的,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资格的人无法享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产品又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因而,高等教育这种产品属于混合产品的性质,决定其经费投入应该依照混合产品均衡规律来进行。在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构成中,高等教育的提供者除了像公共产品那样接受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之外,一定程度的私人产品属性使其有理由要求受益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混合产品的属性为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即从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渠道筹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教育经费合理负担与补偿的主要理论依据还有两个,一是“利益获得”原则,二是“能力支付”原则。

所谓“利益获得”原则,是指为了合理地负担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的负担应与收益相结合,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谁就应支付教育经费,获得的好处和利益越多,支付的费用便越多,反之亦然。因此,政府、企业与个人在负担教育经费时应根据各自的收益来决定,同时不同的个人在负担教育经费时也应依据收益来决定,它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所谓“能力支付”原则,是指所有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的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应按其支付能力大小提供教育经费。能力越大,支付越多;能力越小,支付越少,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的内在客观要求。教育不仅使社会受益,而且使个人受益。国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根据社会受益大小而决定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社会成员个人也会根据自身的预期收益而决定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因此,从高等教育中受益的个人及社会的有关方面根据获得的利益和支付能力分担一定的高等教育费用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

二、高等教育经费分担的主体分析

在任何社会中,教育经费均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了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劳动者个人收入三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由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部分构成,那么教育经费也基本上由这三者分担。

(一)国家和社会

高等教育具有混合产品的属性,具有明显的外部性。高等教育通过向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提供新知识,新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昌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即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之比也是相当高的。据萨布沙卡洛夫80年代中期的测算,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其高教社会收益率分别为13%,13%,16%,8%和9%,高于物质资本的一般收益率。由于社会是高等教育投入利益的主要获取者,因而,各级政府理应代表社会或国家支付高等教育的部分费用或大部分费用,这是与“利益获得”原则吻合的。

(二)个人及家庭

受教育者个人――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培养了能力,从而增加了他们一生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增强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地区流动的可能性,获得了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和更好的保健条件,改变了生存环境,改善了生存条件,提高了生命价值,拓展了视野,有了更高更广的事业平台。大学生的直接受益同样也给其所在家庭带来类似的好处,因此,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理应在高等教育经费分担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企业

企业是高等教育成果的主要享有者。企业通过接纳吸收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大量应用高校专利成果,实施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利润,壮大了经济实力。因此,企业是高等教育成果重要而且是具体的受益者,企业应该在高等教育经费的分担上承担一定的责任。

三、高等教育经费合理分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开始增加对教育的需求,然而要谋求教育的发展,则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持。但是,相对于需求来讲,教育投资总是短缺的,也就出现了当前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也就需要有其他主体对教育经费进行合理分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入,把非义务阶段的高等教育完全由政府当作一种社会福利事业来办,既不合理,而且在日益膨胀的教育需求面前也不太可能。同时,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少年抚养指数下降(指0-14岁人口数与15-65岁人口数的比率),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意愿也日益加强,这为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与补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吸纳高等教育产品――大学毕业生,这要求其必须对成本进行一定的补偿,并且由于带来的高收益,也驱动企业愿意承担这一部分费用。

四、教育经费合理负担和补偿模式的构建

我国是一个发展的大国、穷国,由于财力的局限,制约了国家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对教育投入有较大的增加。要摆脱高教经费不足的困境,必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经费合理负担模式,也正如《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所列:“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政府仍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负担者

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作为这种收益代表的政府,自然应补偿其成本。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起飞与高速发展都得依靠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实行教育经费的分担与补偿,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撒手不管,相反,我国刚刚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各国的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中,各级政府拨款都占相当比例。从国际比较,目前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世界上几乎是最低的(世界平均约5%),2001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最高,仅为3.19%,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两年又有下滑的趋势,我国政府承诺的要达到4%的目标,不仅没能实现,反而越差越远。这应该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要切实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关键是要落实在经费投入上,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一旦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达到4%,就能大大地丰富教育资源,从而改变教育的面貌,高等教育无疑也能因此而受益。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而不少国家政府拨款又主要靠税收。从税收中划出一部分作为教育经费,这是最稳定的来源,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不同程度地通过税收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国外通过开征教育税或者指定某税种的税收收入用于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各国的实践证明,从累进税中划拨高教经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这种税项涉及整个社会几乎所有分享了高教成果的个人和企业,同时,由于它是按收入多少确定税率高低的,因而也较好地体现了“利益获得’,和“能力支付”这两条原则。

(二)个人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负担者之一

由于高等教育总体上是一种收益内在化的“私人产品或服务”,并且受教育者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且愈是高层次教育,私人收益率则愈高,因此,受教育者应该支付一定的学习费用,即学费。如果经费都由政府负担,结果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纳税人)负担,而且当高等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后,政府也无力全部负担。所以高等学校收取学费是必要的。

但具体操作时还须慎重进行。原因主要出于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考虑。且不说文化阶层及性别对受教育机会的影响,就经济阶层的差异而言,已经有研究表明,与学费水平逐年提高相伴随的是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比重的下降,以美国为例,收入在15 000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子女未升入大学的比例仅为13 .3%,而收入在3 000美元以下的,则高达80 .2% 。这种巨大反差的存在至少提醒我们,考虑经费时不能只从经济学理性的角度出发,在要求受教育者也应承担部分教育经费的同时,政府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的设立,以大规模的助学贷款系统来解决低收入群体在子女受教育问题上的负担。使处于不利群体的有才华的青年能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保障,使高等教育不至于成为制造社会新的不平等的机制,这才能保证效率与公平兼顾,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至于不同背景的受教育者承担教育经费的份额及方式,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企业也应负担和补偿部分高等教育经费

企业是教育成果的主要摘取者和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因此,从利益原则出发,企业也应该参与高等教育经费的负担与补偿。这种补偿可以通过直接创办和管理高等院校,向学校提供捐赠,设立专项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帮助偿还毕业生就学期间所贷贷学金等途径来进行。在我国不少有识之士已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或以资金,或以实物赞助学校。如青岛啤酒公司投入150万元在青岛大学设立教育基金。实际上,向高校赞助还有利于企业的另一个效应,那就是广告效应和让学校的学生了解企业,有利于吸引优秀大学生到企业谋职。企业赞助应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

(四)接受社会捐赠是高等教育经费的补充

为拓宽筹资渠道,吸引更多投资,缓解高校经费危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开始重视社会捐赠,相继建立了接受、管理和监督社会捐赠的机构――高校基金会、董事会等,吸引了大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如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于1994年成立,截至2001年底,基金会累计收入人民币49 823万元,其中2001年全年累计收入人民币25 970万元。但社会捐赠只能是教育经费的一种补充来源,不一定很稳定。

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捐赠数量和规模上,而且表现在捐赠形式单一上;不仅表现在捐赠范围狭窄上,更表现在捐赠工作非规范化上;不仅表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捐赠的认识上,更表现在政府支持和引导政策的缺失上。所以,发展我国的高校捐赠任重道远。

(五)高等学校通过直接向社会服务赚取补充经费

学校除了收取全日制学生学费外,还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和校办企业、医院等来获得收入,用于补充办学经费。当然,在这方面最有优势的要数高校,它们既可以为社会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又可以凭借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科技人才优势等有利条件为工商企业界服务,还可以直接办高科技企业、附属医院等,而这些都会获得一些收入。尤其是近年高科技迅速发展,为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比较重视,尤其是以前在为各类学校办好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做了许多工作,成效也很显著,但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挑战,这方面逐步滑坡,就高校来说,1994年也只占7.8%,远远低于美国。有些学校的校办企业甚至出现亏损,有相当多的校办企业名存实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不起折腾。我国急需出台新的优惠政策等来扶持校办企业,帮助学校在为社会服务方面焕发新的生机。

总之,以上论及的高等教育经费补偿机制,虽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比较符合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同时它也使高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建立在提高教学质量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省略/cn/newsdetail.asp?MID=12&NewsID=58

[2]罗公利.高教成本分担制度中的社会捐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3),73.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06.

篇2

首先,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中获取高等教育知识,这个作用相信大家都能够体会,我们经常从网络中查询相关资料,不仅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获取其他和自己相关的信息,能够掌握到校园中发生的实时新闻,而且可以实现各大高校资源共享的内容。

其次,缩短了高等教育的距离,网络作为一种工具,通过电子邮件、视频和其他网络聊天工具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距离拉的更近,给师生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最后,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这个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通过网络的在线视频,将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老师,通过模拟和远程监控获得实验效果。

突破了空间限制。网络技术具备开放性的特点,没有地域性的限制,可以灵活的进行安排,而这样的开放性,正好适合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可以让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可以灵活处理自己的时间进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自学,并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很多的名师指导等等。这些都是网络的优势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而来条件进行学习和实践,和传统教学相比有了更多的机会融人社会。空间限制有的时候会带给学生很多的问题,自由是大学生非常向往的一种生活,而网络技术恰恰就带来了这样无限制的自由生活,这样既符合高等教育的理念,同时也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交流机会。

同时,也使高等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范围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名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促进地区间的教育交流。使高校师生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有利于高等院校的资源配置。网络扩大了人们的接触范围,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资源配置,而且好的资源通过网络可以传输到不同的学校里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不受地域限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对很多资源薄弱和教师薄弱的学校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实现更加平等的高等教育。

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网络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学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所以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来进行学习,而这些也和课本知识有关,既能够发挥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能够学习到额外的知识,能够让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更多更好的资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3

再后来各类普通大专院校也先后办起了成人教育学院,国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现的电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部门的省地两级教育学院。纷纷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职工大学、函授大学也应运而生。

社会上积压了大量人才,成人高等教育的兴起有其社会原因。国从1966年开始到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整整10年。渴望知识,渴望受更多的教育,而一两年的高考,不可能容纳那么多人对高等教育的渴求(1977年高校招生不足30万人)各类成人高校的兴办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了社会对知识和学历的需求,也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培养了人才。

一种是成人高考,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相对正式高考适当降低要求。根据考试的成绩,成人高考是组织成人高考。由各类成人高校,比如电大、职大、函大或正规高校的成教学院录取,经过几年的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毕业的一种教育方式,整个流程与正规的高考和高等学历教育相似,相对正规一些,一般只要能考上,大多数能毕业,人称“进去难,出来容易”。

由考生直接自行报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然后自学,每通过一门课程的考试结业一门,所报考专业的全部课程结业,就由自考管理机构发给文凭。由于全靠考生自学,所以较难通过,自考开始初期,大多数课程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加上一些人在自学期间结婚、生子,家务和工作两忙,纷纷放弃学业,所以毕业率很低,人称“进去容易,出来难”。

极大的弥补了国高等教育力量的不足,成人高等教育的产生。为广大求学者在高考“独木桥”之外,另辟了一条接受高等教育的图径,为后急需人才,又极度缺乏人才的社会提供了大批人才。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成人高等教育共毕业本、专科生924.21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以来,报考人数累计已达到2000多万人。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泛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逐步形成。但是重学历、轻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唯学历论,把学历与就业、工资、职称、提升挂钩的现象也随之产生。这些现象就使得人们被迫要想方设法给自己搞一个高学历,高考的独木桥过不去,只好到成教这边想办法。

必然带来巨大的利益,巨大的需求。于是各种力量一齐上,群起大办成人高等教育。各企事业单位办各种管理干部学院、进修学院、职工大学,各人民团体、个人办各种自修大学、教学点。这些学校没有场地,就租用中小学教室甚至仓库,没有师资就外聘大学离退休教师,没有办学资格就找一个地方的挂靠。这些社会办学校,有的充当成人学院的教学点,招收成人高考学生,更多的则是瞄准了自考生,从事自考助学,即组织自考生上课,后来发展到代为报考,购买教材,几乎就成了一种学校教育。

一些大学及其所属的系,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也纷纷开始开办自考助学,并利用本身的场地、师资优资,后来居上。高校附属的成教学院和自修学院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而传统的电大、职大等退居次要地位。

分所谓的长线”短线”短线”毕业比“长线”容易,高校自高助学的花样很多。当然,价格也高得多。但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贵一点没关系,只要能拿到文凭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就是因为要拿个大专、本科文凭,好进某某单位,或是评职称、涨工资、升职务才来的学不学得到知识无所谓,形成为文凭而学的局面。

也导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学制越来越短,由于社会对文凭的畸形需要。价格越来越高,反正是出钱,帮你拿文凭就是各教学机构之间为了争取生源,也就是为了钱,不择手段,成人高等教育,越来越背离当初兴办的初衷。

三、成人高等教育已经失去了社会信用

但其实在成教方面,教育产业化在今天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产业化了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就如工厂一样,一批批的把学生招进来,走过场一样的让他上上课,然后毕业发文凭。

因为只要考进去,成人高考再一次成为香饽饽。一般出来不成问题,与自考的门门难过,年年着急相比,成人高考可谓一劳永逸,成人高考参加人数逐年猛增。但成人高考必境要先考,虽然其标准已经不高了可还是有很多人考不上,于是又有人办成教预科,据说,只要上过预科,一般都能成过,其实就是花钱买一个成人高考通过。有的成教生考试前凑份子给老师送礼,老师也就顺水推舟,透透题,放松监考,评卷抬抬手,反正是拿文凭我得好处,皆大欢喜。

成教还算是比较规范的因为成教院校还要对自己发出的文凭负一点责。自考这边就更混乱了因为自修学院是不发文凭的只管上课,相对于自考。没有任何责任。为了争生源,很多自修学院纷纷向学生承诺包毕业、这里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毕业。那怎么包呢?

而大学本是考点,1争考点。有的大学系里办了短线”班。本校“短线”班的学生安排到高楼层或偏僻的考场,外来的巡视员,本校人员陪同引导下,根本不到这些考场去,考场老师都是本校的事先打好招呼,睁一眼闭一眼,香港喜剧里的作弊招术,这里全有。

不论本校、外校,2有的大学本身就是自考出题学校。大办什么卖票串讲。只要你买100元一张的高价票,就给透点题,考试时说法变一变,换汤不换药。

篇4

教育投资成本分析

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名学生需要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生,在上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教育成本的分类依据支出的目的、主体性质和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别,这里主要探讨教育直接成本与教育间接成本。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个人所需支付的教育费用,诸如学杂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等;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是指个人为了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成本递增 递增的原因在于:第一,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增加。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直接成本增加趋势非常明显,全国高校学生人均学费已涨到5000元左右,加上各类杂费每年1万元左右,这大大增加了受教育者的成本。第二,机会成本上升。机会成本即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比方说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进入大学而是直接去打工,以其3年至4年的机会成本来计算,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相比会更高。

教育投资收益分析

教育收益的概念及分类 教育投资收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及素质,在物质生产与精神方面取得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所谓个人教育投资效益,就是个人通过对教育的投资而获得的教育效果和增加的经济收入的总和。高等教育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预期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是指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收入总量会高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总量。非经济收益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得到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并在上学期间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 随着个人边际教育投资额逐步增加,边际收益逐步递减。这是因为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随着接受教育的时间的增长,其教育投入就越多,结果是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时间缩短,其能够回收教育投资的时间就短,因此个人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就慢。在教育投资最开始的时候,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会出现递增现象,但是这一过程非常短暂,从长期看,随着边际教育投资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人的脑力总量是既定的。

个人教育投资均衡的条件

个人教育投资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同预期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成正比,投入越多成本享受较高教育的个人或家庭,越容易从中产出效益。个人教育投资的均衡条件是指个人对自身的教育投资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受教育者增加一单位的人力资本生产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新增加的成本,增加教育投资有利可图,受教育者为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会继续增加投资;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即增加一单位的人力资本生产带来的新增加的收益要小于为此付出的新增加的成本,这时受教育者会减少对教育的投资,因为增加教育投资会使投资者亏本;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受教育者若减少投资,就可能使收益增加,这样他们并不会得到全部的收益;受教育者若增加投资则必然会亏本。其实,教育投资者无论增加还是减少投资都是在寻找一个最优点,在这一点上其可以达到最大收益,而这个点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即个人教育投资的均衡点。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现状及启示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呈现高成本、低收益的趋势,人们发现对教育投入越高并不意味着收益越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政府而言,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指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上世纪末达到4%,很多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明显不足,政府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第二,就学校而言,现在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盲目性,存在过度投资,有的专业不适应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要。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教育结构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象。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难以就业,这种矛盾的现状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第三,就学生而言,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学生呈现高分低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不尽人意。家长和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毕业后的预期太高,不能合适定位,从而阻碍了学生与社会的融合。

因此,政府应保证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行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保证高等教育发展得以顺利发展;另外,高等教育要进行体制改革,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最后,学生个人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进入社会工作后才能创造较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刘风,王建中,李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J].商业时代,2006年第7期

[2]符世斌.教育投资的量化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年第39期

篇5

关键词: 闽台高等教育 竞争 合作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一水相连,闽台渊源历史久远。闽台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既竞争又互补的局面。近年来,随着闽台在经济往来、文化交往上取得的进展,闽台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一、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现状

福建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省份之一,在1999年之前,全省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量长期保持在30所左右。1999年以来,随着大陆高等教育的扩张,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量快速增加,至2007年,福建省拥有高等学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19所,高职高专院校55所,成人高校9所,另外还有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9所;在校大学生58.5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本科专业布点733个,高职高专专业布点1334个。全省高校教师2.7万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36%,其中本科高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51%。全省高校副教授(或相当级别职称)以上职称的教师9000余人。未来若干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数量和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2010年高等学校数量超过100所,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84万,其中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达64万左右。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台湾共有158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包括67所大学、75所学院及16所专科院校。[1]随着台湾“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20多年来,岛内的入学率已达到100%。目前,岛内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以及院校研究所,学习成绩按学分计算。除高级职业学校以外,还设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除了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台湾还采取多种方式普及推广业余教育。

二、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闽台高等教育资源存量正在逐步接近。在此背景下,闽台高等教育资源即将出现竞争与互补的局面。

1.闽台高等教育层次与水平的竞争与互补

近年来,台湾的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制向大众化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大学提供的就学名额比报考大学的考生名额还要多的现象,达成了教改人士“人人念大学”的理想。但是,高等院校数量的暴增并没有提升台湾的整体水平,带来的资源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已日益显现。

福建省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比,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福建省高等教育分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还有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另外,近些年来新建了许多所民办高校,其中包括民办本科高校、民办高职院校。

虽然台湾高等教育水平总体高于福建省,但随着福建等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闽台在高等教育水平和办学层次上逐步呈现互补的局面,因此需要在办学理念、管理理念、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才能互相借鉴与补充。共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是闽台两地共同的愿望与目标。

2.闽台高等教育学科与人力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以发展工科教育和应用文科教育为重点,大力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初步构建起了与全省及各地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福建省高等教育中专业种类覆盖面广,布点多,基本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为适应加快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的需要,福建省优先发展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命科学为主的理工类专业,全省理工类专业布点1018个,占全省专业布点总数的51.05%,已成为福建省高校的主干专业群。但这些新兴的学科基础薄弱,实验及实训条件缺乏,还处于萌芽阶段。福建省近些年来师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师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在总体上,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和新的高等学校建立,仍然有较大的师资需求缺口,特别是高层次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领军人物严重缺乏。

台湾存在着一些学科资源过剩的状况,台湾省工科专业比较成熟,工科发达。台湾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各高校有专任教师,其中包括助教,还有数目可观的兼任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高、职称高这一现象在台湾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着。台湾高校资金充裕,教师待遇高。但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出现,一些学校生源不足,教师职位也将面临危机。

3.闽台高等教育生源的竞争与互补

基于人口形势的变化,闽台高等教育在当前若干年内出现互为补充的契机,2007-2010年,是大陆高等教育的入学高峰,由于扩招步伐放慢,学生入学机会大幅下降,高考录取率从原来的70%下降到60%。福建省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基础相当薄弱,高中阶段教育又比较发达,其潜在的生源已成为各省市区争夺的热点。仅福建省,今后3-5年,每年将有12-15万考生落榜,这是港台大学赴闽省招生的最佳时机。

2010-2017年,福建省高校生源将逐年下降,至2017年下降到最低点,而此一时段,又是高校数量持续增加的阶段,预计全省本专科学校到2020年将达到120所以上。从2014年开始,部分高校将出现生源不足,2017-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将明显过剩。此时,闽台高校都将出现生源危机,大陆各省区及港台高校在闽的生源争夺将甚于当前。

而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方面,由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已修正通过,如果日后大陆大学可以到台湾招生,台湾就没理由不采证大陆学历。但在此同时,如果不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大学,台湾大学就无法加入生源竞争,就会有些大学逐步被边缘化。

有分析人士认为,香港高校一度也因港籍学生外流严重,导致适龄学生不足、优秀生源匮乏,直至2002年开始从大陆招生后,生源情况才有所好转。台湾可以借鉴香港经验,这样既可以为台高等教育的明天找到出路,又能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正面影响。[2]

4.闽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与互补

这些年,许多台湾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了大陆。但由于管理观念上的差异,不少台资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回台湾招聘管理人才,为此,造成了台资企业内部的矛盾。如果今后福建省学生到台湾接受学习和培训,再回到大陆台企工作,对台资企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用成本低的本地人才来取代“台干”。同时,也可以解决福建省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在台湾普及高等教育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毕业生涌入社会后就业竞争激烈,近年来,有一批台湾高校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到大陆就业,尤其是福建省就业或者投资创业,都会得到利益保证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目前,大陆已经陆续向台湾学生开放一些执业资格考试项目,实际上彻底解除了对台湾生毕业后留在大陆就业的限制。

三、闽台高等教育合作的成果及展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地高教领域的人员来往与学术交流日渐频繁,90年代达到了。目前,两岸有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不少高校通过校际合作方式,互派学生进行为期几个月的互认学分的学习。大陆高校学科门类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研究水准领先;台湾高校资金充沛,科研设备先进,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两岸可以优势互补。另外,两岸同名及具有相同历史渊源的学校,如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师生间的交流、学术讨论情况也非常热络。[3]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部门及高校一直在对台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问题积极采取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福建省目前有厦门大学等八所高校对台湾学生实行单独考试、单独招生,对台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至2006年,福建省高校累计招收台生达3000多人。招收的台生主要攻读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贸、贸易、法学、外语、艺术设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在福建省,通过福建省教育界的学会、协会、促进会等民间机构,以及福建省大学校长联谊会、“6.18”福建项目对接会、“98贸易洽谈会”、两岸四地中医药学术论坛和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等平台,初步建立起了闽台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机制。通过合作与交流,以把握全球化浪潮冲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共谋提升两岸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但目前闽台教育合作的渠道仍不够通畅,层次和规模尚待提升,还存在发展的瓶颈。

随着闽台教育文化交流增多,以及台湾自身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台湾在近几年来也开始策划与福建省在高等教育方面合作方案。依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2009年在台湾高校交流的大陆交换生及研修生人数为2888人;2010年则估计有3000人,分别在台湾146所姊妹校进行短期(最长一年期)交流。

今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坚持这样的思路:先私立后公立,先系科后学校,先互认课程与学分后互认学历;以台企为中介,台商子女与台企员工、准员工为对象;从交换学生、交换教师、访问学者起步,发展到联办专业、联办学院。鼓励两地学校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模式、不同专业领域的合作办学,进行联合科研与开发。推动两岸学校学分、学科和学位互认。大陆方面,可多渠道、多途径安排台商子女就读,如允许直接进入大陆学校,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可部分聘请台湾的教师到大陆任教,也可利用现代科技、网络的便捷实施远距离教学。两岸的教师和相关人员可定期举行研讨会,进行教育资讯交流和学术研究,还可组团到省内外开展考察。以教育交流为载体,继而进行人员互访、教育资讯传递等各个层面的沟通和广泛交流活动,使沟通更深、更广,促进闽台教育资讯交流,分享两岸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美国; 州际协作; 南部地区教育协定; 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

美国南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历史上就比较落后,到二战结束时差距仍很明显。1950年,美国适龄人口进入大学的比例是27%,但南部还不到19%。[1]随着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人才匮乏成了南部各州共同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是兴办更多高等教育机构。但是,南部各州人口密度都不大,经济也不是很发达,单个州都没有足够生源和财力支撑学科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此情况下,它们决定进行地区内的州际合作,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简要介绍二战后美国南部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协作发展的措施与成效。

一、二战后美国南部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协作的措施

最先将高等教育区域协作由构想变成政府行为的是南方州长协商会(Southern Governors Conference)。该组织在1947年年会上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作出如下决议:(1)南方的未来有赖于它的教育质量;(2)单个州的生源不足以使其在各种必要的技术、专业和研究生培养领域都建立和维持适当的教学机构和设施;(3)南部各州皆没有足够的财政能力于各自州内在上述高等教育领域都维持令人满意的教育水平;(4)南部各州或该地区的几个州,可以通过合作提供能满足需要的且被广泛接受的高水平教育资源;(5)任命一个州长委员会,认真考虑上述问题,制定并实施可即刻采取行动的计划;(6)授权该委员会为达到目标做任何必需之事。[2]

根据以上决议,相关人员拟定出《南部地区教育协定》(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Compact)。1948年2月8日,南方州长协商会批准了这个以发展南部地区研究生和专业教育为目标的州际协定。1948年9月,该协定正式施行。最初参加的有亚拉巴马、阿肯色、佛罗里达、佐治亚、肯塔基、路易斯安那、马里兰、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俄克拉荷马、南卡罗莱纳、田纳西、德克萨斯和弗吉尼亚等14个州[3],后来西弗吉尼亚和特拉华也先后加入[4],使参加《南部地区教育协定》的州达到16个。

为实施《南部地区教育协定》而设置的管理机构是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该委员会成员包括各州在任州长,以及每位州长各自任命的3名成员。每位州长任命的3名成员中必须有一位来自教育界,他们的任期都是4年。“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平时由每州至少一名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行使权力。该委员会还任命主管并雇用工作人员,由他们处理日常事务。该委员会的经费由各州分担,并经常得到各种基金会支持。

“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依据协定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南部地区在高教领域的协作。下面对其采取的措施做简要介绍。

(一)组织实施互补型跨州就学计划

《南部地区教育协定》的初衷就是要统一使用区域内的教育机构,使每个州的教育机构都能更好地为整个地区服务。为此,“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组织实施了互补型跨州就学计划。根据该计划,区域内的某州如果缺少某个专业领域的教育资源,它可以让具有此资源的其它州代为培养人才,而它只须按规定支付相关学生的教育费用即可。其具体程序为:“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与区域内的州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各州向委员会提出需由其它州代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及数量;委员会向相应的教育机构推荐学生;在确认学生是签约州居民并满足其入学要求的情况下,相应教育机构按配额接收委员会推荐的学生;接收外州学生的教育机构根据核定的培养费用向委员会寄出账单;委员会接收各州缴纳的费用,再分拨给相应的教育机构。

为使此项计划能产生更好的实际效果,“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决定先在培养成本高且社会又急需相关人才的学科领域进行实验性的实施。经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充分研究后,医学、牙科学和兽医学被确定为最先实施该计划的三个学科。[5]经各方协商核定的培养费用为医学、牙科学每生1500美元,兽医学每生1000美元。[6]

协作计划启动之时,涉及的高校有17所。接收医学专业学生的有杜克大学、埃默里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梅哈里医学院、田纳西大学、杜兰大学和范德堡大学7所院校,按协议接收的外州学生数为173名;接收牙科学专业学生的有埃默里大学、路易斯安那罗耀拉大学、马里兰大学、弗吉尼亚医学院、梅哈里医学院和田纳西大学6所院校,按协议接收的外州学生数为114名;接收兽医学专业学生的有亚拉巴马理工学院、塔斯基吉学院、佐治亚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大学4所院校,按协议接收的外州学生数为101名。[7]在协作计划实施过程中,又不断有新的专业和学校纳入其中。最先增加的学科是社会工作,该学科领域的合作启动时间为1951―1952学年,核定的培养费用为每生750美元。[8]之后,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1956年,协作计划已涉及研究生和专业教育的30个领域,参加的高等院校有65所,各州交换培养的学生达到1000名。[9]

・比较教育・二战后美国南方高等教育区域协作发展的措施与成效

(二)组织研究及实施地区内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协定,“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的职责之一是时常向相关各州提交计划和建议,作为它们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蓝本。为此,“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成立了具有广泛代表性并吸纳地区外专家参加的各种专业委员会 ,调查该地区内的教育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该委员会1954年就组织完成了一项调研报告――《未来南部地区中小学和大学入学人数预测》(Future School and College Enrollments in the Southern Region),对南部地区之前的大学招生情况做了详尽调查,并对以后15年大学入学人数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该报告随即提交给各州州长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作为他们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依据。反过来,各州政府机构有时也会主动要求“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就自己关心的某些问题展开调研,为以后的决策做准备。比如,南方州长协商会1954年的决议就要求“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和教育部门的应对之策进行调研。该委员会也积极响应,于1955年成立了相应的调研机构。[10]

除了帮助政府部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外,“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还积极为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协作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在这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由委员会主管与相关高等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成立通常包括各学院院长和委员会代表在内的各专业领域的执行委员会,由他们规划、指导地区内各高校的学科建设。合作备忘录最早涉及的学科有城市规划、林业、图书馆发展、海洋科学、护理学、石油科学、造纸和统计等。各专业委员会就此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他们很快制定出地区内的7所林学院统一采用的林学预科课程,开发出由6所医学院共同实施的护理学研究生教育项目,推出佛罗里达大学等3所院校共同开设的统计学暑期研究生课程以及德克萨斯大学与其它签署备忘录的高校共同开设的石油钻采工程暑期研究生课程,等等。[11]这种共同规划的做法既可以及时增设、强化本地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也有助于提高地区内各学科整体的教研水平,并可消除地区内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无谓的竞争。

(三)保持与各州立法机构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意识到,要使本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尤其要得到掌握拨款权力的各州议会的支持。所以,除了继续与南部州长协商会保持密切联系外,它特别注意加强与各州立法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它为此采取的措施是召开每年一度的立法工作会议。会议参加者包括委员会成员、教育机构代表,以及各州州长指派的本州最有影响力的三名或四名议员。在会上,“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教育机构的代表们向参会议员介绍地区内当前专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区域内高等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以及使地区内高等教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所要做的努力,并与议员们讨论发展对策。立法工作会议于1952年第一次召开,以后定期举行。与会的议员也很重视,他们认为这是唯一能够不受党派分歧烦扰、可以毫无偏见地探讨地区教育发展需要的场合。议员们参与地区教育合作的热情令“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大受鼓舞。它不仅积极吸纳议员进入委员会,而且在1955年正式提议,增加委员会成员人数,以便使每个州都能增派一位议员进入委员会。1957年,该提议得到批准。[12]

二、二战后美国南部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协作的成效

总体来看,二战后美国南部地区高等教育协作发展的努力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合作对参与各方都产生了有利的结果

从各州的角度看,它们得以用最小的成本培养最急需的人才。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南部各州的高等教育体系都很不完善。比如,佛罗里达和密西西比两州都没有合格的4年制医学院,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俄克拉荷马和南卡罗莱纳等州没有合格的牙医学院,佛罗里达、肯塔基、路易斯安那、马里兰、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田纳西和弗吉尼亚等州缺少合格的兽医学院,等等。[13]与此同时,由于南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各专业学院的入学人数也不多,拥有上述类型院校的州的教育资源一般都有与其他州分享的余地。比如,虽然南方很多州没有合格的兽医学院,但当时已有的5所兽医学院完全能满足整个地区的需要。[14]所以,如果南方各州为培养急需人才而各自建设相应大学或学院,不仅只会低水平重复,而且会造成很大浪费,枉花很多金钱。合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据保守估计,当时各州要新建相关大学或学院,至少需要花费6400万美元,而且以后每年还要再花费900万美元的运营费用,但通过协作项目,它们只需每年花费130多万美元就可满足需要。[15]

对于参与其中的州来说,唯一的担心是这些到外州学习的学生是否会回到本州服务。据调查,愿意回到本州效力的学生比率还是很高的。1952年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2/3的根据协议到外州上学的学生已决定或期望回本州,其余1/3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还不能做最后决定。接受调查的729名学生中只有两人计划到别的州,但他们也都表示会留在南方。[16]

从高等教育机构的角度看,州际协作为它们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据统计,到1953年6月,即协作计划实施4年后,地区内的19所高校由此获得大约3,379,500美元的额外收入。这些钱对它们提高综合实力和教学科研水平大有帮助。其中的15所院校用以延揽和挽留人才,并增加教职工薪水;12所院校用以改善教学设施;5所院校用以丰富课程资源。[17]而且,其中至少有1所院校即梅哈里医学院,因为有了这笔额外资金才免于破产。另外两所院校,从协作项目中获得的资金占到总预算的1/3。[18]

从学生的角度看,州际合作的好处更直接。首先,他们因此能有机会到外州接受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据1953年的调查,如果没有州际协作项目,那些已经到外州上学的协议生中,56%的牙医专业学生、70%的医学专业学生和93%的兽医专业学生,原不会被录取。其次,这些学生享受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用因到外州求学而交更多的学费。据计算,在1952―1953学年,这些学生可节省96000美元,或者说每位学生能节省200美元。[19]

(二)合作有力地推进了美国南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区域协作计划开展之后,美国南方高等教育获得长足发展。1950年,南方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士和第一专业学位数占全美国的25%,硕士学位是18%,博士学位是7%。到1964年,相关比例分别提高到26%、19%和17%。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南方占比很高的农学和家政学领域授予的学位数有所下降,而林学、牙医学、护理学和社会工作等协作项目最先受到关注的领域授予的学位数则明显增加。[20]

由于效果良好,美国南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协作坚持了下来,直到目前还生机勃勃。①随着协作计划不断推进,南部地区高等教育也继续向前发展。

首先,出于现实需要,也由于“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与掌握财政大权的各州议会保持了较为和谐的关系,南部地区用于高等教育的拨款数量在以后一段时间的增幅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69―1970年度,南部各州用于高等教育的拨款是1,614,215,000美元,占全国6,198,032,000美元的26%;到1977―1978年度,南部的此类拨款是4,810,835,000美元,占全国15,517,597,000美元的31%。相应地,南部各州用于高等教育的拨款占总税收的比例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更直观地比较,在1972―1982年间,美国各州用于高等教育的拨款平均增加了197%,而南部各州增加了235%。[22]

其次,随着对高等教育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南方各州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明显增加。1950年时,南方各州高校入学人数只有50多万,1980年时已增至300多万,增幅达到504%。而同时期全美国平均增幅为433%。[2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协作项目推动下,南方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也很快。在1963―1968年间,全国研究生入学人数平均增加70%,而南方的增幅为93.5%;1968―1973年,全国平均增幅为60.1%,南方为92.2%;1973―1978年,全国平均下降3.8%,南方仍增加14.5%。[24]与此相应,南方各州授予的研究生学位数也明显增加。1969―1980年,南方各州授予硕士学位的数量在全国所占比例由19.3%增至24.9%,授予的博士学位数所占比例由18.6%增至23.4%。[25]

由于南方原来高等教育的基础薄弱,所以尽管增幅很大,但在全国的地位依然不是很高。不过,区域协作所带来的成效还是有目共睹的。

(三)南方的高教合作成为美国其它地区效仿的榜样

南部地区的高教合作还产生了另外一个结果,即带动美国其它地区采取相似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措施。

首先起而效仿的是西部地区。美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高校不多,与南部地区一样面临人才需求和高教发展之间的矛盾。南方各州在本地区州长协商会的推动下采取高教领域的州际合作后,西部州长协商会受到激发,也于1949年秋季的会议上一致做出采取类似行动的决议。根据此决议拟制的州际协定在西部州长协商会1950年年会上被一致通过,随即成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州际委员会”( Western Interstate Commission for Higher Education)作为协定的执行机构。[26]起初批准协定的有5个州,后来又不断有新的州加入。到现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州际委员会”的成员已有阿拉斯加、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夏威夷、爱达荷、蒙大拿、内华达、新墨西哥、被达科塔、俄勒冈、南达科塔、犹他、华盛顿和怀俄明等15个州,另加北马里亚纳群岛1个领地。[27]

新英格兰地区高等教育相对发达,但在南部和西部的影响下,该地区也逐渐开始采取行动。1955年,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New England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成立[28],标志着该地区的高教协作正式启动。

总之,在南部地区的引领下,美国逐渐形成了以地区为单位推进高等教育协作发展的格局。

注释:

①具体情况见“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官网:http://。

参考文献:

[1][20] Winfred L.Godwin.A Determined Effort to Improve Higher Education [J].Monthly Labor Review,1968(3):44-48.

[2][6][8][13][16][17][19] Heath K.Riggs.Inter-State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J].The Phi Delta Kappan,1953(2):97-100,103.

[3] George F.Gant.The 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Program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52 (2):106-111.

[4][12][14] Robert C.Anderson.The Legislative Work Conference on 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58(8):416-420,468-469.

[7] John E.Ivey,Jr.Regional Education:An Experiment in Democracy [J].Phylon,1949(4):381-388.

[9][11][18] Redding S.Sugg,Jr.Regio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56(2):73-79,115-116.

[10][15] A.J.Brumbaugh,Redding S.Sugg and Jr.Recent Developments in State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C].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55:32-40.

[21][24] Steven H.Smartt.Fact Book o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South,1979 and 1980[R]. 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1980:47-48,22.

[22][23][25]Robert parative Inform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1982 [R].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1982:1,13,25.

[26] Wiliam C.Jones.Interstate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est [J].Educational Horizons,1954(4):255-258.

篇7

关键词:高校;竞争;市场;定位;经营

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市场特征逐渐显现,高校在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上应逐步贴近市场,走向市场化管理。

一、我国高等教育应面向市场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因此,无论是从消费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市场机制均适用于教育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在人员、资金、设备等要素的交换,以价格为信号,通过市场直接进行。高等学校主要应直接面对市场,而不是直接面对政府。社会的要求可以直接反映到高等学校,而不再依靠政府作中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需要科技服务的单位和提供资金的单位成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中的行为者,并构成教育市场、毕业生市场、科技服务市场、办学要素市场等主要市场。

高等教育的市场调节性主要在两个层面进行:市场关系,即高校与学生、社会及政府这些高等教育消费者之间发生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关系;高等教育内部带市场性质的活动,如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和调节机制。高等学校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投入-生产-产出”的过程。高等学校培养的高级劳动力和创造的科技知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势必商品化。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受市场调节,普遍存在两大法则:竞争法则,表现为院校竞争、学生竞争、教师竞争等形式;交换法则,主要作用于高校与学生、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也不能盲目进行市场调节,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种市场属性将日益显现。我们必须看到目前高校已经开始了激烈的竞争。经营好一所高校,应以市场为基本导向,否则高等学校将很难生存和发展。

二、选择高等教育的目标市场

(一)高校定位分析

在营销学中,定位就是一种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位置的行动。同样高校作为教育市场的供应者,进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香港科技大学在成立后短短10年时间里,其商学院就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世界50佳,美国将其会计专业排为第1名,其秘诀之一是当初的定位准确。教育部长周济认为,学校科学定位是最为基础的战略思考,关键是“特色”,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当前各校办学思路的致命弱点是“缺乏个性,模式趋同,定位不够准确”。高校定位的实质就是对发展方向的总体把握和找准自身的位置。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大学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发展空间和方式将得到不断拓展,将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形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找准定位,并实施相应的分层次管理是大学发展的关键。

(二)高教市场目标导向战略研究

1、分析市场机会由于不同高校在办学层次、发展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上不尽相同,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也不相同。故可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并测量子市场的需求,评估要为之服务的对象潜在数量。

2、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即对服务对象进行细分。营销学认为,所有产品都可以进行某些程度差异化。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对于受教育时间、内容的不同,高等教育市场同样根据消费者,即学生需要服务的差异化进行细分。

3、市场目标化。根据细分的市场选择目标市场时,高校必须考虑细分市场的目标结构和自身的资源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服务面向的最终定位,即选准教育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要求,确定自己的办学样式和教学内容。例如,处在较高层次的高校所放弃的专科教育,就可以成为民办高校主打层次。

三、识别分析竞争者,确定竞争战略

(一)识别竞争者

加入WTO以后,对高等教育服务所做出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已向世贸组织的成员开放,开放教育会面临以下方面的挑战:生源市场、办学市场、人才市场、互联网。而高等教育市场中的竞争者也将不仅来自国内。

(二)分析竞争者

确定了主要的竞争对手,必须辨别其特点,分析其战略、目标、优势、劣势及反应模式,进行顾客价值分析,对比在高教目标市场中其自身在与竞争者满足顾客能力的不同。

(三)做出战略决策

每一所高校都应以“教育规律+利益法则”作为其运行的基础进行自主性的办学,在基于市场竞争法则的基础上,克服大学发展过程中已有的制度性的路径依赖,形成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确定“有选择性卓越”的发展战略。同时在获得较为充分的竞争信息后,根据目标市场的定位制定竞争策略(见表1):

四、实施高等教育经营战略

(一)明晰产权

高校产权指的是高校财产的权利,它是由学校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利所构成,其基本内容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力或职能以及产权对产权主体的效用或带来的好处。它分别回答了产权主体必须干什么、能干什么,以及产权主体必须和能够得到什么。学校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我国高校产权的界定比较简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基本产权结构。高校投资主要来自国家,国家是高校的当然所有者,高校法人实体则行使学校财产的使用权,政府拥有高校财产的最终所有权,高校拥有法人财产权,即高校财产现实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部分收益权)。但我国高校产权界定没有转让权,其弱点是当教育这种共有资源的产品日益面对市场的时候,不利于成员对市场价格做出及时反应,也阻碍了优胜劣汰作用的发挥,导致资源无法向最有效使用它的人转移。当人们对稀缺资源没有控制和占有权利时,就不会产生产权的经济行为。另外,高校产权归属不清。目前我国高校的产权结构已与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高校投资多元化,高校产权结构已不再是单一国有的了。除了政府所拥有的那部分学校产权属于公共产品外,其余如学生的学费投入、社会集资投入、私人捐赠的投入等产权则属于私人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即使这些私人产品的产权理论上不用返还个人,但也不能自然划归政府,而应划归学校才对。在学校内部也经常出现因产权关系不清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无形资产也在不断地流失。由于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相对缓慢,僵化的人事制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高校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人才市场的运作秩序也比较混乱,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要经营好高校,必须着手对高校产权问题进行适当调整。我国高校应以独立法人主体的身份拥有独立的产权。在经济上,财产权益不受外来干预,在学校内部设置相应机构,把产权分解,由不同机构和人员分工行使,使利益获得最大化。要使投资者具有重大经营决策权,具体经营由下属管理,实现权、责、利协调发展。

(二)多元投资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体制和模式已被打破。政府投资在高校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型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投资路径必然多元化。所高校筹资融资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筹资与融资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融资方式上可以采取吸纳银行贷款、接受社会捐赠、企业及个人投资等多种方式,在资本运营方式上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用市场机制、规则及国际惯例来经营学校,创造经济效益。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拨款,这目前仍是高校投资的主渠道。要充分利用高校学术优势和科研优势,争取上大项目,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多争取科研经费。要大力开展筹资活动,如为招生开展的宣传活动、为获得校友和企业的捐助而开展的游说活动、举办校庆等等。凭借高校信用融通资金,开展银校合作。开展资本运营活动,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使其闲置资金得到保值增值,实现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注重效益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提高办学效益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它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提高办学效益,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是当今世界高等学校的共同追求。在学校内部,效益和质量是密不可分的,质量的提高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效益的提高要以一定的质量为前提,提高质量与效益是高等学校的工作目标。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干预过多,不讲求办学效益。由于高等学校又属于非营利组织,缺乏有效的市场考验,又没有破产的压力,没有降低成本提高业绩的内在压力,从而导致效率较低。

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从内涵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教育过程中人财物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值,也称为效率。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对社会的整体性积极影响。要经营好高校,就要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物力资源利用率、财务资源利用率以及人才培养水平、科研能力、生均成本等,还要提高高校的规模效益,努力提高生师比,实现办学规模的适度扩大。要提高高等教育结构效益,在层次结构效益、科类结构效益和组织结构效益上下功夫。目前,要着力进行结构性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的资源利用率,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整合。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人员利用效率,把高校内部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 发展 改革 大众化 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各项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方面,特别提到了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的融通、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高校自身的改革和提升质量等问题,为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示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值得高等教育领域多方面的相关者认真思考和体会。

就在全国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压力又一年一度地加重了。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入学者需要安排,还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仅仅忙于招生和就业,中国的高校已不堪重负,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探索很难达到理想的境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没有真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路与策略。为此,应在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前,认真梳理我们的设想,找出能兼顾大众化和高质量的创新思路。

着眼于建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对于发展什么样的中国高等教育,至今仍有许多重要和根本的问题还不清晰,如普通高校与高职严格分开的“双轨制”是否需要坚持?普通高校与高职的比例应维持在何等水平上,各50%的比例是否合理?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用是否重点聚焦研究者和公务员?正在出现和发展的各类高等教育资源有否价值,如何利用与评价?

对比我国长期坚守的“双轨制”,其他国家很少采用这类分割的方法。俄罗斯高中以后的“第三极”教育都被视为职业教育,欧洲各国的大学前职业教育也都有进入普通高校的顺畅通道,职校学生在大学教育中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助其学业成功和发展。他们在相关认识、理念和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合理建构也有诸多好处。其结果不仅有利于中高职学校与正规高校,尤其是高校工科的融合,而且也可以为各类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学历互认、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重要的基础。

我国目前在普通高校与高职的关系方面,一直是强调区别、少有融通的,致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多集中于普通高校,而一些高职院校却吃不饱、没人上,这与政府的引导和制度安排是紧密相关的。

从另一个方面看,作为一个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双重特点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体应该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而在这方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是较小的。比较欧美、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都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其社会地位、收入保障与教授和公务员比也不逊色。可见,如果不在观念和制度设计方面扭转这一根本性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就会出现严重偏差,引发多方面的危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要从总体上调整人力资源规划结构,而与之紧密配合的将是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调整,使职业教育的短板快速强壮起来,使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着力于促进高教大众化

世界上几乎所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行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是只依靠公立正规大学的自我膨胀来达成目标的,各国普遍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一是利用短期大学,包括两年制社区学院、城市学院等,为地方求学者提供就近、便宜、与地方经济及行业特色相关的高等教育,这类学校与正规高校之间建立了学分、学历认同的衔接通道。二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通过“开放大学”、网络大学课程等,为更多的学习需求者提供优质、丰富的学习选择。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实行的“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就有类似的功能和特点,但相关的社会响应与支持并不明显。三是广泛吸收非正规的教育学习资源,如社会上的专业新技术培训机构、工业实验室、技术和产品孵化器等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在中国目前的学历认证体系中,因为没有政府和行业的认可而难以发挥这些教育学习资源教学更专业、服务更到位、效果更理想的作用。

国外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思路是很务实的,以成本低、负担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特点,重点放在基础的拓展方面,并架构了融通短期地方职业类高校与正规名牌高校的桥梁,发展是稳步推进的。而不是一拥而上、盲目升格,仅仅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思考,忽略了学习者、用人机构的需求。

在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阶梯的设置与结构的系统化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只有公立四年制大学一枝独秀,则使教育生态无法优化,也使得大众化本身的发展空间难以持续拓展。

仅从正规高校的学生住宿这一方面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国所进行的“后勤社会化”的探索,就是看到了与高校育人并非直接相关的住宿问题不仅是高校提高质量的沉重负担,而且也是影响高校聚焦教育、拓展规模的主要障碍。若能变必须住校为可选择性地住校,高校的发展思路将会有较大改变,在这方面国外的先行经验值得关注。

着手于高校自主发展,助推其准确定位

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一、网络高等教育的优势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发展网络教育势在必行。也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那么,网络教育的优势何在呢?

1、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应性

网络教学最小的教学单位可以放在家中,最大的却可以超越国界。只要拥有一条电话线和一台电脑,您就可以上网进行学习,而不用像传统面授班那样必须在固定的星期六或是星期日早上9:00到一个离您家很远的地方去上课,远程教育可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完全突破了学习在时间、地点上的种种限制,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矛盾,使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避免了上面授辅导班的来回路途奔波之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2、教育的开放性

由于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固定教学时间的限制,与面授教育相比,可以扩大教学规模,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降低学生的人均学习费用,为加速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网络高等教育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又打破了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自行选择课程内容、学习进度与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

3、优秀资源的共享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情况千差万别,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严重匮乏,良莠不齐,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师资,这些都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向高层次迈进。然而网络教育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师资优化组合分配。这无论在教案准备上,还是在学生教师讨论、答疑、案例分析上均具有极强的优势,我们甚至可以与世界一流的学者客串讨论当前最新尖端技术,最新管理方式,而不必再用十几年前陈旧的案例了。

4、充分的答疑时间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学习者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答疑和老师的授课时间是混在一起的,答疑的时间多了,那么讲课的时间必然就少了。

5、较高的经济效益

实现较高的成本效益同样也是网络教育在激烈竞争中最终取胜的基本条件之一。对网络教育的用户和学习者而言,网络教育项目收费应适应他们的承受能力。而对网络教育提供者而言,由于初期投资的巨大,要实现较好的成本效益难度也不小。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等教育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102-01

一、网络高等教育产生的必然性

远程教育作为教育产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同时也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已被越来越多的学员认可与接受,可以说,远程教育是互联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必然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过去人眼中的看着高深莫测、触不可及的电脑已走进寻常百姓家。网民数量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到2003年7月第12次调查的6800万,增长了109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并且我国互联网上网计算机超过3000万台,网站总数突破50万个,IPv4地址使用量达到4000万个,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约28.6万个,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达到20G。这就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方便的教育设备。

第二,知识的更新带来社会的进步,但是再高新的技术也抵挡不住时间带来的变迁,只有不断及时的获取新的知识才有可能不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而网络高等教育便可以以最快的时间为人们传送最新的知识。

第三,就业的竞争对人们来说是越来越残酷了,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似乎在无形中又剥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迫使人们去寻找获取知识的新途径。网络教育便成了最佳的选择。

但是网络教学的特点就是必须通过网络来进行,因此有的人会担心长时间的上网费用势必会造成学习者的经济负担加重。可是只要你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近年来上网资费在不断降低,而伴随着此种情况又出现了各种上网月卡、季卡、年卡,大家一个月只要花上几十元钱就可以不限时间的上网,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低了人们进行网络学习的经济负担。

二、网络高等教育的优势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发展网络教育势在必行,也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那么,网络教育的优势何在呢?

1.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应性

网络教学最小的教学单位可以放在家中,最大的却可以超越国界。只要拥有一条电话线和一台电脑,您就可以上网进行学习,而不用像传统面授班那样必须在固定的星期六或是星期日早上9∶00到一个离您家很远的地方去上课,远程教育可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完全突破了学习在时间、地点上的种种限制,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矛盾,使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避免了上面授辅导班的来回路途奔波之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2.教育的开放性

由于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固定教学时间的限制,与面授教育相比,可扩大教学规模,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降低学生的人均学习费用,为加速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网络高等教育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又打破了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自行选择课程内容、学习进度与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

3.优秀资源的共享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千差万别,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严重匮乏,良莠不齐,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师资,这些都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向高层次迈进。然而网络教育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师资优化组合分配。这无论在教案的准备上,还是在学生教师讨论、答疑、案例分析上均具有极强的优势,我们甚至可以与世界一流的学者客串讨论当前最新的尖端技术、最新的管理方式。

4.充分的答疑时间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学习者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答疑和老师的授课时间是混在一起的,答疑的时间多了,那么讲课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网络教学则通过它特有的答疑工具,如:答疑板、论坛等工具将学员的提问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并在短时间内得到细致的解答。同时可以查看别人所提到的问题,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

5.较高的经济效益

实现较高的成本效益同样也是网络教育在激烈竞争中最终取胜的基本条件之一。对网络教育的用户和学习者而言,网络教育项目收费应适应他们的承受能力。而对网络教育提供者而言,由于初期投资巨大,要实现较好的成本效益难度也不小。但是不要忽略IT业及相应的IT产品也是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各种硬件设施、软件课件产品和通信服务费用都在迅速递减,因此有理由相信以网络高等教育为投资项目也完全可以盈利。

三、结束语

网络技术在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①高等教育管理不仅要向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以圆满完成学业,同时还应向学生提供锻炼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显然,“虚拟大学”只能提供前者,无法满足后者。②计算机网络难免发生故障而导致课程安排的混乱,电脑“黑客”的肆虐会扰乱在线教育的教学秩序。③网络教育虽具有交互性,但缺乏师生真实情感的交流和心灵互换,教师难以及时发现学生思维和行为的误区,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和心理鸿沟势必增大,他们的社会心理也将随之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