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与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思想与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思想与理论

篇1

生活教育理论,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极大的启迪。现阶段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诸多问题,如:在中考应试的影响下,为成绩论英雄,教师为了成绩纯理论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是用“生活即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二是用“社会即学校”来指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扩大教育资源;三是用“教学做合一”来倡导学生服务生活,内化学生品德。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初中思想政治课;结合

一、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解读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凡社会生活的问题也就是教育的问题。社会到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活动的范围有多大,教育的范围就有多大,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教育的内容和意义。生活又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为生活服务,可见,陶行知反对教育和生活的分离,主张两者浑然天成,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命题。“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这种主张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需。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突出的问题

首先,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响应新课改号召,实践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落入形式主义圈套,重形式轻内容,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花俏时尚,不能深入触及学生的心灵,发挥不了思想品德课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的育人功效,表面的热闹喧嚣却掩盖不了其课堂教学低效的事实。其次,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和份额。主观上是因为部分教师思想上保守,不求上进,因循守旧,不能大胆实践和创新教学方法;客观上主要的原因是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时安排紧,一周只有两节,每节课45分钟,但教学容量却相当大,学生被检测的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归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特别是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内容,应对升学压力,只能主要采取注入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这种硬塞知识的办法表面上是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水平,却引起学生对书本的厌倦,对思想政治课的反感,非但培养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而使这种能力倒退,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事实上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就泉州市来看,中考命题方向已发生了变化,很多题目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近发生的时事热点紧密联系的,它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灵活地剖析这些问题,以更好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掌握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指导生活实践,最终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服务。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这种无视学生主体地位,脱离社会大课堂,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的存续已经比较严重地羁绊住了新课改前进的步伐,只会使课堂教学逐步沦为考试的奴隶。另外,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中考升学考试科目,分值100分,实行开卷考试,和语数外等学科相比,只能算是主课中的副课,存在着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不够重视的问题,这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顺利开展缺乏稳定的资源支撑。所有这些问题警示我们“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赶上新课改步伐,适应时展的要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要在变革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笔者认为,面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提倡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结合的方法

1.用“生活即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学生就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政治课。例如,在学习《家,温馨的港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生活中最温馨的一件事”,让孩子们陈述自己生活中的亲身经历,通过他们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去领悟“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才会有“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教学从德育灌输转变为自我体验,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2.用“社会即学校”来指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扩大教育资源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打破学校与社会隔绝的状况。这就大大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环境和教育的场所,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新课程也指出,教材、教师、学校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是更好的教科书。因此,应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学生跨出校门,走进社会,可以大大地拓展教育资源的范围,可以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和富有生命力,可以使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在学习《投身于精神文明生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时,我会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有的小组捡垃圾,有的小组打扫楼道,有的小组清除路边的小广告等。这一活动不仅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快乐,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把对学生的教育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从而优化和拓展了教育资源。

3.用“教学做合一”来倡导学生服务生活,内化学生品德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他提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作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作用。这与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过程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十分一致。因此,对今天思想政治课实施的生活德育非常有借鉴意义。这种亲历所为与课堂交流,有助于学生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提升情感体验,有助于将具体体验上升为行动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根植于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初中生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源于生活,服务社会”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生活漫忆全集(三)[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23.

[2]陶行知.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全集(三)[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38.

[3]韩晓娜.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高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5]娄亚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J].文教资料,2005.

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 音乐教育 理论与实践

音乐是人为着自己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也是因为人为着自己的需要而存续、守成、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音乐风格、观念、语言、技法以及蕴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发展、演变的任何一件事实,都可以从人的自身需要及其时代变异中获得合情合理的解释。由于政治经济诸条件的变化,促成了人对音乐的需求变化;正是由于人对音乐产生了新的需要,才促成了音乐诸领域和音乐传统的发展变化。

一、“以人为本”音乐教育思想的功能

(一)“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即是人的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时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而不受损害的发展。“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将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人人有才,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地给自己定位,让学生在自己现有的起点上前进,在已有的优势上发展,使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能适应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能有效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引导人热爱生命,引导人寻找自我,理解生活;引导人努力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充盈个人生活的意义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引导人与环境积极对话,建构与世界的新型关系,拓宽生活空间,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引导人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引导人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思维特点;引导人树立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品质。

(三)“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掌握某个领域最高能力的人,同样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各种能力之间是有关联的,一种能力的形成,会对其他能力产生积极的迁移正效应。珍视生命这一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好的力量,注意培养直觉或灵感的能力,以生命为中心去观察事物、领悟艺术。可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一)充分挖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让学生有良好心境、春风化雨的艺术课堂,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尽快提高艺术功底与教学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控制适当的语言速度、力度与音量,尽量做到讲解准确、生动、清晰、悦耳,使语言与欣赏的音乐相匹配,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变“苦学”为“乐学”,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在教学中,要强调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感觉、思考、意念、体验、情感的多向交流。在发声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歌唱时追求意识与肌肉活动的统一,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精讲,强调实践。让乐理与听、唱相结合,多用比喻,力求形象生动。还可以定期举行才艺展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巩固学习的技巧,展现个人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质。要课内课外相结合,热情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文艺表演、比赛。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的特点是周时数少,学生面广。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音乐鉴赏的内容做一些音乐练习,达到培养学生听、记、做的习惯,拓展学生音乐思维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实施音乐鉴赏多元化途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在校内,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在课间播放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在校园宣传栏上开辟艺术专栏;举行学生艺术表演活动,如毕业生音乐会、元旦文艺汇演、校园歌手赛及其他节日演出等。在校外,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音乐演出;组织学生为社区演出、为工厂企业演出,参加市、区组织的文艺演出。邀请其他音乐学院教授到校举行音乐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市、区文艺晚会的演出。这些对学生音乐兴趣、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起到较大的影响。

(三)侧重关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达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提高音乐文化素养的目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体现“以人为本”尤其重要。教师要把引导学生体验、表现、评价音乐的情感,作为音乐教学向多元发展的重要活动内容。如以“音乐与我”为题,可以让学生用书面的形式,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性认识。还可以设计各种题材、体裁、结构、风格、形式来吸引学生,从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等方面,在课程内容上做适当的调整。例如,结合纪念胜利70周年,让学生欣赏经典名曲《组歌》,这样既达到对音乐的鉴赏,又使其从中接受了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四)积极进行课程学习与创新教学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提倡多元文化理解和课程内容的综合,这需要结合其他学科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增加教学信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更突出彼此的交互性、相融性。所以作为新时期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面对新课程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教师应尽快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与新课题的实施,深入学习新课标,观看专家报告录像,征订和搜集有关音乐资料、杂志,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座谈,促进教师对课程改革和课题实施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背景,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认识新课程、重视新课题的实施,同心协力地对课题进行大胆的实践。另外,加强学生文化课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

(五)激发学生对乡土音乐的认同,从而激发音乐创造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乡土音乐的赏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例如在介绍民族音乐时,可以重点介绍本省的地方剧种和本地区剧种的历史和发展,分析其音乐特点,欣赏经典剧种的录音和录像,使学生了解其唱腔与表演手法,还可以学唱一些经典唱段。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中,建议学生多选择对本地区音乐、曲艺、剧种等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对乡土音乐的信心和认同感,理解乡土音乐的价值,强化他们对乡土音乐的那种难以割裂的文化和心理联系,使乡土音乐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人格的主要内容。

(六)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是一门强调体验的艺术,如果用“标准答案”去套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各自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上发展,让音乐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走上不同层次的成长之路,乃是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使命。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有组织地进行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突破课堂音乐教学活动的局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音乐文化活动。如组建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等学生文艺团体,音乐教师负责组织,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训练。这既活跃了学校的音乐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学生音乐特长的充分发挥,完善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本质上是创造性活动,它对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说,没有创造性就缺乏生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个性的丰富创造了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倾注人文关怀,以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生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开军.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5]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王安国,等.走进新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一、取得的成果:特色课堂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学在吴正宪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明确提出了“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体系(以下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并且创设了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策略。

1.以“儿童”为基本立场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立场。“儿童数学教育”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

进一步,我们需要提炼能反映儿童数学教育系统本质特征的因素。英国学者欧内斯特(P.Ernest)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这一框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观。

(1)儿童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使得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身上的潜能,儿童能做到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儿童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

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成长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发展。

(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价值观”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浸润人格。

为此,教师要教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要教相互联系的数学,在学习新知识中播下知识的“种子”,在沟通联系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教有思想的数学,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收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教美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为形成美的心灵和情操奠定基础;教能完善人格的数学,使学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和会自省”的品格。

(3)数学观

关于数学本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对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J. Dossey)。M.Niss 更是强调数学教师数学观的重要性,他有一段应当引起所有数学教师深思的话:“缺乏多元多维的数学观也许是今天数学教师的致命弱点。”

对于“多元多维”的理解,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

……

2.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吴正宪团队创造了体现儿童数学教育的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用真情营造学生敢说敢为的学习氛围;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运用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用学生经历过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在“问题串”中不断深入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促进学生在解决“冲突”中提升。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创造灵动的学习机遇;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学生心中的数学;在联系中启发学生新的生长。

“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创造。

“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数学发生和发展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积淀生活经验回归数学。

二、“再起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的提炼与创新实践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真正体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价值,促进实现既体现教育真谛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儿童数学教育教学,提炼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正是对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应该在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儿童数学教学实践,离不开对于教育价值全面实现、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这些基本问题的叩问。本研究将选择小学数学的某些核心内容开展教育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路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整体设计。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做教学实验,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1.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具体说来,需要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下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是什么?

第二,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是什么?

第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2.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能够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最直接、最为具体影响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学改革实验莫属,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以下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整体教学实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整体实验。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把原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为“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第一,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一般经历了哪些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目标和过程方面有何差异?促进他们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从整体设计上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之前,素材也不仅仅停留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还有哪些培养目标、培养时机、选择素材和活动设计?第四,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2)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研究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课程的核心,并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统计课程教育价值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大家普遍感觉统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比较容易,但数据分析观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两个切入点,我们将采取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整体教学实验方案;按照新的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对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和之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实验的效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现(群体表现和个案学生表现)是什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3.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特色课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明确课堂的具体特征指标,一方面运用这些指标对于课例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由此描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

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已有体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优秀案例进行再次验证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篇4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40-01

加强高职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从思想层面对学生开展渗透性教育,对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过程中,若一味依靠课堂教育,难以达到教育目标,必须在专业教育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方可将有限的资源充分融入无限的教育模式中。

1 高职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必要性

1.1顺应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职业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逐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促使他们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担当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必须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逐步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方式,必须同高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融合职业道德、发展及社会交往等思政理论课教育,方可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其适应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等能力。

1.2增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教育理论课教材为统一指定的,同高职院校教育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学生所关注热点及切身利益的联系较少,同学生思想实际不贴合,因而在高职学生中不太受欢迎,再加上不少思政理论课教师不了解自身所授课专业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对自身授课对象未来职业类型也不甚清楚,这势必会造成学生思想和理论课教学相脱节,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产生不良的抵触情绪[1]。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专业教育巧妙融合,将会有效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教学过程也更加形象、深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有效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枯燥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体、更生动,确保了教学效果。

2 高职专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融合途径

2.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使命,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应将人才培养作为赖以生存的基础,缺乏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就将同教育范畴发生偏离。因此,必须加快理清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科研等的关系,明确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2]。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形成人才竞争优势,尽快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高职院校在这一转变的推进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这一使命,处理好科研与教学间的关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使命,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从奖惩激励、制度设计、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出发,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服务。

2.2加快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其实现教学价值及目标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由于不同教师对教学、科研的偏好及擅长程度也不尽相同,不少教师认为应被要求搞好教学或科研工作,而非二者都做。研究显示,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并非就一定可以提高其教学水平[3]。当前,教师利用科研工作代替教学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激励效果不佳。针对高校职能体系情况,应对教师教学、科研、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考核,将教、研评价相统一,实现教研一体化,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又应体现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理论课中所发挥的作用,确保教师能够为推动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3提高专业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新形势下,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化阶段,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学生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为了搞好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完善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及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育,使教师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由于专业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不同,因此,在开展思政理论课教育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应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培训,让其充分了解思政教育的意义,以便专业教育中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确保教学效果。

2.4充分发挥辅导员专业教育优势

辅导员不仅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而且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能够服务社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应鼓励辅导员参与到高职专业知识教育中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应尽快完善教、学融合机制,营造良好的条件使辅导员能够参与到专业教学活动中,要求其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教师与辅导员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专业教育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时,应当注重方法和手段的结合。根据学生认知需求的不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殊性,发挥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达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彩芳.高职思想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0):113-115.

篇5

论文关键词: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3.丰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35-01

一、全面理解"建构"

建构,或者说知识的建构,表达了一种学习者的主动加工知识的过程。这种主动加工表现在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过程中一种根据原有的知识储备,主动吸纳并加工新知识的过程。对于知识建构的借鉴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 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其原有的知识背景下进行的建构

建构主义十分强调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形象地说,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往往受到其原有知识储备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会带着一定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体系当中,也十分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时同时强调,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客观上具有广泛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认为受教育者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方面的差异性,这些特点也内在决定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对于学习者或者受教育者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是否具有差异性的问题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原理之间存在着共通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注意运用建构主义所揭示的心理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前,要对教育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 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统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这种构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统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体系中有内化的提法,内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内化的提法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同化和顺应的提法二者有着密切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其联系是,内化与同化和顺应在结果上都强调对学习者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整和改变。但是二者更突出的关系在于其区别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促进同化的过程中,更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疏通、引导、言教、身教、鼓励、教育、管理等,更多的是突出教育者的主导性。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突出强调学习者自己的主动建构,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的学习活动交给学生自己,教师可以退居"二线",起到"服务者"的作用即可。

二、 怎样理解"过程"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并不过分强调学习的结果,而是十分强调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学习者自身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也包括社会、学校、教育者、朋辈等带给一个学习者的情景和可能存在的协作和交流等过程。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对于"过程"的理论进行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有利"支点"。

(一) "等待"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有之义

"等待"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在许多年的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造成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过分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直接体现就是教育者太过急功近利的追求分数,追求整齐划一的标准。而建构在于学习者新旧知识之间的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这种反复性和双向性正是表达了学习者的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育者要给予学习者以充分的时间去完成这样的构建。

(二) 学习过程中不同教育主体的"协作"、"交流"应该得到重视

建构主义者强调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生与课堂以外的同伴、专家、实践工作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的互动。所以建构主义十分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来都不是一门脱离现实的科学,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来源于现实实践并最终需要回到实践当中去的科学。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调不同主体间的协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社会的大环境以及学校的小环境,甚至是班级这样的微环境,都会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中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

三、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不该动摇或改变

建构主义十分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并相应的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但是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就被弱化和取消了,相反,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的提高反倒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不容改变或动摇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是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这一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另外,鲜明的阶级性和主导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特征。这些原则和特征都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不可能也不应该置主导者的身份而不顾。

(二) 要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警惕建构主义中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

建构主义虽然一般不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但一些研究者却怀疑认识的可能性,否认客观存在对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知识并不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不要去追求"真理",只能评价知识的一致性,看知识能否帮助人们达到行为的目的,所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容易陷入到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漩涡之中。

篇7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以“理想化”的培养目标、单调的课程结构、僵化的教育过程、消极的评价体系,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缺乏联系,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笔者认为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呢,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那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

一、思想品德课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

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有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1、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对我国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约轰炸南联盟引起世界各国的公愤等材料。这比材料中的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2、空间上舍远求近。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神州巨变》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变化,让学习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更有说服力。

3、思想上避虚求实。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如《做一个诚实的人》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

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二、学科的系统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篇8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智力正常。衡量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第二,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心境良好。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第三,意志健全。强调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控制,实现勇于面对困难并敢于挑战。第四,人格健全。能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第五,人际关系和谐。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充满理解。第六,社会适应正常。既能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

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动机不强,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并不去钻研学习方法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低下进而产生焦虑情绪;其次,学生在情感方面也存在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情绪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冲动,经常出现压抑等情绪低落和情绪异常现象,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抵抗能力较弱;再次,学生在人格构建中也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的人格并不健全,没有荣辱感和羞耻心,对什么社会事件表现冷漠,而对自身的不良性格却没有清晰的认识;最后,学生在自我认知上也有问题。有些学生过于自信出现自大的不良自我认知,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而面对问题时有速手无策。

三、加强心理教育的方法

1.明确三个目标

直接目标:减少非正常事件的发生。次级目标:调整学生心态,学会自我调适,防止发生非正常事件。终极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情智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具有应对压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

2.要做到四个结合

分别处理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相结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结合、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性与培养辅导员工作技能相结合、亲密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与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相结合。

3.树立一个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服务与指导。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与扶持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推动学校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思路: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化。

4.创建一个系统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一个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全方位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创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建设三个阵地:咨询(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大型咨询)—课堂(课程与讲座)—研究。依靠三支队伍: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和学校医师。建立三级保健网络:学生(心理协会会员、心理保健员)、系心理联络员、校级心理中心。

5.形成一个特色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管理思想教育

大学生公寓是近几年高校改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公寓内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

一、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相对固定的生活空间,学生由原来纯粹学校管理的“学校人”向“公寓人”转变。针对学生公寓这一独特的空间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高教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以人为本,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围。

加强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围,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并取得实效的基础。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在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新建的学生公寓按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则配备设施,对原有的学生公寓及其设备及时进行改建、维修、更新,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其次要重视公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如设立学生活动室、学生接待室、宣传栏、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多功能娱乐厅等设施,满足学生的业余文体活动的需要,为校园文化活动向公寓延伸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2、齐抓共管,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运作机制。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学生的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当学生入住公寓园区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也应由学校向学生公寓适当转移,以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主线,及时安排好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好辅导员资源,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将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倾斜,将寝室的各方面建设纳入到班级集体观念的教育中来,将分散的寝室个体单元融合起来,从而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辅导员高效通畅的完成工作任务。具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构建一个管理重心,突出思想教育在公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公寓是高校思想教育的薄弱环节,将思想工作扎根于公寓势在必行,辅导员的“三同”使思想教育的范围直接扩大到公寓社区。在公寓范围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基层管理终端,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公寓,使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得以充分地体现。(2)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重在强化学生骨干的主导作用,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通过建立辅导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干和团小组长的思想教育模式,形成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开展的桥头堡。定期召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交流会,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将思想教育和工作分析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召开团支部和团小组长的工作例会,既教育团员增强政治觉悟,发挥模范作用,提高理论水平,又反映出现的问题,突出学生在公寓管理中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地配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并且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公寓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里将其处理完毕。(3)构建两条管理辅助线,深化寝室单元管理。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寝室建设对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寝室学生骨干的作用是能否管理好寝室,进而带动班级建设的关键。在寝室内部设立寝室长和团小组长,选派思想成熟、工作踏实的入党积极分子或团员来担任,将思想引导和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带动作用,以辅导员为管理终端,建立班干——寝室长——寝室成员和团干——团小组长——寝室成员两条辅助管理线,深化对寝室单元的直接管理,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使管理终端的要求和工作思路得以准确及时的传达,并且使寝室管理工作明确化,形成责权分明,分工有序,配合到位的寝室管理局面,有助于学生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活动的深入开展。

3、知行合一,不断完善学生在公寓中的行为表现测评机制。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双面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成绩优秀,可在寝室里则不讲卫生、污言秽语等等。古人倡导“知行合一”,知与行的分裂无疑是教育的遗憾。当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涉及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的内容较少,为那些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无意中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我们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核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对学生在公寓的日常行为表现的测评份量。也可以逐步推行操行量化考核,实行大学生思想品德实践学分制,把测评结果或实践课学分作为入党考核、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的重要依据,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又能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二、实行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取得的效果和作用

篇10

关键词: 教育 相互作用 教育生态学 系统论

克雷明(Lawrence Archur Cremin,1925―1990)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史学家,是美国新教育史学和美国温和修正派的代表人物。1976年,克雷明出版了《公共教育》一书,这本集中了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的《公共教育》一书曾经被西方教育界评论可以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相媲美的非常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克雷明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当今教师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管理思想。笔者通过认真研读克雷明的原著,试图初步探讨克雷明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克雷明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相互作用论――教育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克雷明分析了教育结构中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为了说明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诸多教育机构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克雷明引入“教育结构”这一概念。所谓“教育结构”可以理解为各种教育个体和教育机构的有机结合。而“一旦意识到教育机构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很快察觉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组成教育结构的教育机构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教育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又与维持它们并反过来受它们影响的大的社会之间相互影响。教育结构也与它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社会之间相互影响”。克雷明分别考察了教育机构之间以及由此组成的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

克雷明不仅注意到教育结构中的相互关系,还注意到个体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传统史学只关注学校教育,将个体表现与学校教育简单地联系在一起,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学校,学校为个体的一切负责。而在克雷明看来,教育的结果不仅受来自学校的影响,还与受教育者自身有关,“个体是带着他们自身的气质、历史和目的来到教育情境中来的;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与教育机构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结构”。因此,“在考虑这些相互作用的时候,除了要考察教育结构自身之外,也同样有必要考察个体的生活史”。所以,克雷明反复强调:“个体是带着他自己的目的、计划和学习习惯进入到某个特定的教育机构或者教育结构中来的;其结果肯定是独特的相互作用,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教育机构或者个人以预测教育的结果。”

(二)教育管理者的思考方法

克雷明认为,教育理论应该为解决当今的社会问题服务。他指出:“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的教育计划都必须考虑到这些基本的事实。”即除了学校,教育也在其他许多教育情景和机构中进行,个体的终身都与教育有关。那么国家或国际组织或教育管理者在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又该如何思考呢?克雷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全面地思考(think comprehensively)。克雷明认为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的时候,必须全面地考虑教育,必须看到各种教育机构的存在。所以,“教育必须从整体上加以考察,它不仅贯穿人的整个一生,而且必须关注所有发生教育的情景和机构”。当然,公共政策不会也不应对每一种教育情景平均用力。实际上,有些教育情景公共政策根本不会触及。但是,在决策时至少考虑到每种情形,这样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哪里应该投资,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到某种目标,以及为哪些客户服务。

其次,有联系地思考(think relationally)。克雷明指出,除了全面思考教育外,还必须学会有联系地考虑问题。第一,必须注意财政和人力资源的分配与教育成效之间的关系。立法机构在决定是向公共电视投资还是用于公共学校教育时,就必须考虑这一点。第二,有联系地思考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在进行教育努力时,都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而必须与其他教育机构相联系。克雷明在这里特别地强调,他并不是小看学校或学校教师,而是为了使得学校和教师工作更加富有成效。除非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并在实践中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否则他们的工作不会取得成效。有联系地思考,还意味着在对任何一项教育计划进行评估时同样也必须考虑来自其他教育机构的影响。例如在对学校进行教育评估和教育责任分析时,必须将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联系起来思考,应该反对任何将问题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

最后,公开地思考(think publicly)。公开地思考教育问题指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意识到,有关教育公开思考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地方进行的。它们可以在地方、州、地区、联邦和国际等多个层面进行,也可以在立法机关、法庭、行政机构、私人和私营企业和公司中进行。在为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克雷明提出了“公共对话”(public dialogue)这样一种方式。其次,公开地思考还意味着就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展开政治说服(politics of persuasion)和公共对话。克雷明认为政府已经对公共教育进行了力度很大的监管:从对公立学校和公共图书馆中的直接监督管理,到联邦信息委员会对电视业的规范,乃至税收政策对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教育本质的影响。但是,除了对公立学校、公共图书馆和公共电视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还需要在直接的公共控制范围之外的区域展开公共讨论。最后,公开地思考还意味着必须合理地看待人的个性与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呢?克雷明仍然主张“对话”,从小团体中的非正式“对话”,到程序化的更正式的“对话”。

二、一种“系统论”的教育管理方法

系统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组新兴的学科群,其中包括一切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本质的运动规律,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协同论、突变论,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有人说系统科学不是学理的科学,而是办事的科学,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法。于是管理学家们就把它应用到社会管理之中。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其庞大性、复杂性、目的性、不确定性、成长性、适应性、资源的冗余性等特性更为突出。管理者从系统的思想出发,研究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再把约束条件放进去,进而探索出治理社会的一种好的或比较好的管理模式。”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克雷明的教育管理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系统论方法――属于20世纪50年代新兴的学科群――系统科学。克雷明认为学校组织是在开放系统中的一种动态组织。社会上各种因素都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工作秩序、效率发生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有一类是确定性的,它们与学校质量和效率是线性关系;另一类是不确定性,是偶然发生的,它们与学校质量和效率是非线性关系。这两类因素相互影响使学校管理的质量和秩序成波动状态。

贯穿于克雷明的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生态学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先从生态系统方面来看,克雷明运用教育生态学方法揭示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不仅看到了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多样性,还分析了教育机构之间、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多样性,力图解释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克雷明运用教育生态学方法把教育机构与教育结构联系了起来,并把它们置于一个更大的结构及社会结构之中,结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信息输出与反馈。再从生态平衡方面来看,克雷鸣尤其重视运用生态学的反馈原理来阐明教育结构的内部联系及其与社会系统的联系,希望能保持教育生态持续和平衡的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受两种反馈机制的控制:一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促进、相互放大的正反馈,导致系统的无止境增长或衰退;另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一致、相互抵消的负反馈,使系统维持在稳定态附近。正反馈导致发展,负反馈导致稳定。在系统发展的初期一般是正反馈占优势,晚期负反馈占优势。持续发展的系统中正负反馈机制相互平衡。笔者认为,克雷明正是主要运用生态学这种反馈原理来分析和处理美国教育管理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并力求平衡各种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影响教育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教育结构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采.美国教育史学嬗变与超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Lawrence A,Cremin.American Education:The Colonial Experience,1607-1783,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