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帮扶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帮扶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推进,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学习困难学生人数逐年提高。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以帮助和督促学习困难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走出不良学习误区,提高学习质量并圆满完成学业是目前各高校的实现学习困难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学习困难 帮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提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推进,教育规模和在校生数量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和层次参差不齐,大学生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学业困难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因学业原因被降级甚至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高,学习困难学生群体日益增多,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业困难,重拾信心,成为高校管理面临的难题。
一、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障碍根源分析
学习困难学生泛指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无法按时完成学校教学培养计划规定内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多由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引起的学习成绩下滑、最终影响学业,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学习障碍。
1.兴趣障碍
大学生在进校前选择专业时往往比较盲目,对专业所学习的内容及以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部分学生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个人兴趣及专长。进入大学后,学习状态被动,学习目标不明确,效率低下,网络及课余活动占用了大量时间,课内外时间兼顾不暇,成绩频频亮红灯。
2.方法障碍
和中学学习不同,大学学习的突出特点是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大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相较于中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难以改变中学时期老师手把手教,灌输式,被动式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规划、不适应大学授课方法以及不能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等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学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
3.意志障碍
懒散、自制能力差及缺乏韧性是缺乏意志力学生的主要表现。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父母和家人的监督、督促,容易受外界事物的诱惑,不能正确处理学习、课余活动、交友和娱乐间的关系,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剧和电影,玩物丧志,学习中心已严重脱离正常轨道。
4.心理障碍
良好、积极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学习成才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踏进校园初期,往往存在厌学、焦虑、自卑、不适应大学生活等一系列情绪障碍,导致学习遇到困难。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非学习困难学生要低。有些大学生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同他人的比较中, 感到自己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意志消沉,进而产生抑郁情绪,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实行学业预警制度,及时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警示和帮助,使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三方信息联动,以加大对其关注、教育和帮助力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和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减少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难题。
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和个性普遍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认真分析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障碍及产生根源,采取有针对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质量,顺利完成学业。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内涵
学习困难学生通常采取的学习方法属“表层学习法”,即把学习看作是来自外界的一种强制性任务,因而试图去应付这些要求。真正有效的学习应该采取“深层学习法”,即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从“深层学习法”出发重新审视教与学。
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以提高学习质量为主题的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加深对教与学的认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广大教师既要从“教”的角度,又要从“学”的角度来设置课程体系、组织课程内容以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广大学生要采取能够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策略,如把学习任务和自己经历、已知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同一门课程中其他部分的内容,或者和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等等。
2.完善机制,实现多层次的携手帮扶
(1)生生携手。遴选成绩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多对一”帮扶。也可按课程组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得到提高和进步。
(2)师生携手。指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责任心的教师与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指导教师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尽早(在大学一、二年级)实施。
(3)学校与家长携手。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学生联动制,将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校表现、学业成绩及时通报学生家长,协助学生家长共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3.营造氛围,创建奋发向上的学习文化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一方面要特别强化专业思想教育,让新生尽早、全面地了解所学专业;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新生切实了解大学阶段学习方法与高中阶段学习方法的差异。
(2)课外活动“学术化”。学校组织各类课外活动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宗旨,尽可能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少些“娱乐性”,多些“学术性”,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学术活动氛围。
(3)加强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宿舍和班级是学生大学阶段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相应的群体对个体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应不断加强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把每个宿舍或班级打造成为积极向上、凝聚力强的群体,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三、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程序
1.确定名单
(1)学分修读情况。根据学生的培养计划,以学生当学期培养计划课程的学分数以及累计课程学分数作为数量指标,制定相应标准,将未达到学分数量指标的学生列入帮扶对象,按学习障碍类型分类予以帮扶。
(2)平均学分绩点。动态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考量标准,是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部分国内高校规定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大于或等于2.0时,方能授予学士学位。针对此项规定,将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0的学生列入帮扶对象,有助于学生提早认清学习成绩,规划学习进度。
2.分析根源
学生学习障碍大致分为兴趣障碍、方法障碍、意志障碍和心理障碍四种类型,学习困难学生可能存在着以上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学习障碍,要认真分析每个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障碍,并找出产生障碍的根源所在,实施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3.制订方案与组织实施
高校应为每位学习困难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针对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给予分类帮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点面结合,以点为主:比如可采取集中谈话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但应以个别谈话为主。另外,在帮扶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隐私权。
4.成效评估与制度保障
高校应高度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要成立包括院系领导、书记、班主任、辅导员等成员在内的工作组,制定的帮扶方案对帮扶情况予以跟踪分析,并对已实施的帮扶工作进行定期分析总结,积累学习困难学生有效走出学习困境帮扶经验。从而形成更全面的学业帮扶策略。
学校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 建章立制,以规范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基础,以规范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教育和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庞海芍,方萍,王悦音等.“我为什么退学”——大学生学业困境调研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1(3)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辅助作用,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范文一今年,我们两水学区继续结合区教育局关于帮扶活动计划的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辅助作用,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把开展帮扶结对子活动作为深化学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帮扶工作为契机,不断丰富联合学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两水中心小学和马营中心小学的领导高度重视,共同组成了帮扶互助小组,明确了“结对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将此项工作专门安排部署,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具体安排,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1.我校王文武校长本身是一位业务型的校长,他每学期都与结对学校负责人协商结对工作,并亲自带领骨干教师到马营学校送教或开展专题指导活动。
开学初,两校领导共同交流学校的发展规划,就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进行深入探讨,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制定帮扶实施方案。
2 凡我校举办的大型活动,都要马营小学负责人参加,如中国文联支教教师举办的文艺汇演,班主任经验交流、师德师风宣讲等,通过 一年的相互帮扶,两小在管理、教育教学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互相切磋, 周密实施 自我校与马营小学结对以后,本着以实现互动双赢、促进教育均衡为宗旨,始终立足双方学校的常规工作,着眼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努力打造“教学指导、教学互访、资源共享”三大结对途径。为提升双方学校教师业务素养、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做了很多有效的工作。、
1.结对伊始,我们就积极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教研时教师间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各校的信息及其教育教学情况。
结合教研实际,帮助其确立近期的教研工作目标。
2.搭建研修的平台。
研修以校本培训为主,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自觉参与主动性强,主动提炼实用性强。让传统的培训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流方式,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3.帮助马营小学改变教研方式。
从示范到研究,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指导到服务,更多地强调服务,为学校的课改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从集中到分散,先确立学校的研究主题,再分散到各教研组及个人;从校外到校本,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
4.帮助马营小学改变管理体制。
通过对办学模式的研讨,结对学校的领导开拓视野。办学目标更加清晰。
5.通过结对,双方学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态度明显改变,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
三.多管齐下, 落实帮扶的责任
1、学校选派骨干教师跨校兼职、结对带徒。
2、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进行合作备课;
实行教改信息、科研信息、前沿教学动态每月交流制。
3、一学期举行了三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切磋教艺,共同上好三门课,即开门课、推门课和出门课。
并且组织了帮扶学校校本培训和外出考察活动。
4.这学期9月、10月份马营学区教师和两水学区教师在两水中心小学进行了课例研讨交流,10月20日份选派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各一名教师到马营学校进行了示范课的展示,并开展了理论学习交流。
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了校际间教育的差距。
四、营造氛围,开展多彩教研活动
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难以操作的教育工程,为了大力推动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营造氛围,升温加压,使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理论学习交流为载体,来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1.成立学科互动项目组,由两校各学科组长组成,并开展系列工作。
项目组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项目组通过教学督导和专题调研活动对学科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读书研讨、课例研究、诊断剖析、案例解读、主题研讨和课题引领等活动,组织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生成研究课题, 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并寻求解决方和和策略。
2.按照区教研室组织的期中、期末统一考试,两水中心小学与马营中心小学进行考前商讨、考后交流成绩,并进行详细的数字分析。
从分析结果看,马营小学的教学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这极大地鼓舞了教师的士气,使他们更有信心迎接 新的挑战。
五、感受与启发
虽然校际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活动时间不长,但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很多。一是校际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二是参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了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范文二为了积极响应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的力度的号召,我校与皇甫学校结对帮扶,我校是受助学校。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诚恳学习,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使得我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缩短了城乡差距。现将此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密部署。
城乡结对帮扶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这对于提高我校教育就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并把它作为向高质量学校学习的极好机会,使得此项活动自始至终始按照有序有效开展着。
二、开展各项活动开展,给我校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
在学校工作会议上,校长多次向老师们阐述结对帮扶工作的意义。因此,在受帮扶过程中,我们虚心学习,真诚面对,以心换心,以情促行。在工作中具体做到,主动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提高我校办学效益。
1、领导互访,更新办学理念。
学期开学初,两校领导共同交流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就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共商学校发展大
计,确定工作重点,相互协调,制定帮扶实施方案,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2、教师互访,取长补短。
自开展活动以来我校曾先后派20名教师到对方参观学习,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共同切磋教学技艺,提高了我校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展示,提高能力。
2011年12月20日和 2012年3月20日,校长2次带领我校语、数、外骨干教师到皇甫学校听示范课,合作交流,听取报告。皇甫学校简明新奇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4、网络交流,友谊永存。
通过一年多的相互了解,使得我们两校之间、教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并通过网络平台相互交流教学信息、教学方法、解疑释难,使得我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心理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三、加强学习,不断进步
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通过结对帮扶,对我们受助学校而言,收效颇丰,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更加明确了办学目标,不仅提高了办学品位,而且提升了我校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皇甫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付出令我校全体师生深受感动,并表示诚挚的感谢。而我们收获的却是爱心,是知识,是经验,是团结,是友谊,是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助帮扶活动的东风积极、虚心地向县
城先进学校学习,把他们的优秀办学方法与我校实际结合起来,为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努力。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范文三近几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们按照县教育局统一制定的帮扶规划,结合本地教育的现状与实情,启动了学校对口帮扶乡村薄弱学校工作。2006年,我们继续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努力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按照县教育局文件要求,我校迅速成立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组,制定计划,明确任务,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2006年结对帮扶计划”的规定,我校负责结对帮扶学校为___中心学校和__乡___小学。
二、营造氛围,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难以操作的教育工程。为了大力推动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召开校领导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会议,宣传结对帮扶工作的深远意义;二是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结对帮扶学校的从事支教工作作,并将支教与职评、评优晋级挂钩;三是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结对帮扶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
三、资源共享,促进双方共同提高
作为山区两乡两镇中唯一一所完全中学,我校教学教研条件肯定优于兄弟学校。因此,我们及时成立了___片教学研究会,主动承担本片教研工作。乡镇教师培训,我们也积极支持,尽可能的提供场地及器材。由于我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多,带回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或教学方法,我们总是主动的与帮扶学校交流、沟通。帮扶学校办公、试验有困难,我们也总会尽力帮助。通过结对帮扶,我们深感收获很多:一是双方都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支教教师在偏远学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四、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
为加强联系,促使共同提高,我们还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及时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帮扶学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三是学生互访。组织我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鼓励学生捐款、捐物,使受援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精神上、物质上和学习上的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教育改革中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帮扶双方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3
【关键词】结对帮扶 公办园 普惠幼儿园 教师成长 开放 共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17-03
当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很多地方公办幼儿园太少,幼儿“入园难”问题一直由各种民办幼儿园分担解决,一些地方民办园数量已占幼儿园总数的90%以上。但由于民办幼儿园教育基础差、起步迟,且大部分民办园的资金不足、收费偏低,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保教质量落后,已严重阻碍其健康发展。2014年,自治区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多元普惠幼儿园”这一新名词,指出多元普惠幼儿园是我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是缓解“入园难”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多元普惠幼儿园师资扶持机制,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实行辖区内公办幼儿园派驻师资对多元普惠幼儿园进行帮扶,帮助普惠幼儿园规范管理,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近年来,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开始探索在区域内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TA 3+1精准帮扶”机制,并于2016年10月获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TA”即“two aspect”(两个层面),第一层“3+1”即大专院校专家、县区教育局、优质幼儿园3级机构,根据每所受援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诊断,给予精准的培训和结对帮扶;第二层“3+1”即优质园和受援园签订“手拉手”帮扶协议,确保帮扶到园、帮扶到师、帮扶到生。通过这两个层面全方位的帮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TA 3+1精准帮扶”机制,提升民办多元普惠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办园品质,促进城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建立师资扶持机制?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扶持,真正促进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城区教育局的幼教教研员,笔者于2015年正式申请立项了课题“示范园帮扶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引导城区公办园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对民办普惠幼儿园进行师资扶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内涵解读
要开展结对帮扶,首先必须对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内涵进行解读,才能做好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从字面来看,结对帮扶可以分解为“结对”和“帮扶”两个词。“结对”指将两个或更多的单位或个体联系起来。结对时要考虑如下问题:谁与谁结对?结对的动机是什么?怎样结对更适当?谁来确定结对的对象?“帮扶”就是“帮”与“扶”。“帮”在字典中的含义是辅助、支援,“帮”首先建立在有问题或需要的基础上,“帮”的前提是对帮的对象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实施相对应的辅助和支援。“扶”在字典中指搀或支撑着,使人或物不倒,或指援助,“扶”应给予需要扶的对象以支撑、支持,帮助对方站起来,推动他们更好地前行。幼儿园结对帮扶就是让优质园(帮扶园)与薄弱园(受援园)结对,帮扶园根据受援园的实际需要,给予辅助、支援、支持和推动,最终促进双方的整体提升。
通过对结对帮扶内涵的解读以及对政策的研读和对区域现状的分析,我们确立了研究方向:由城区教研室作为依托和桥梁,让辖区内的示范园与民办普惠幼儿园进行结对,在以自愿为主的前提下,每所示范园与1―3所多元普惠幼儿园结对,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结对双方的共同提升。具体包括“传”“帮”“带”“做”等方面。“传”是指帮扶园向受援园充分展示和传播自身在园本课程、园所文化、管理理念、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帮”是指通过“园与园”“园长与园长”“中层与中层”“师与师”之间最直接的接触、交流,“手把手”地帮助受援园全体人员得到最快、最好的提升;“带”指采用跟岗、置换或各种集中、分组的学习交流、园际研讨等形式,使受援园逐渐融入其中,带着他们一起做的同时加以启发、引导;“做”指受援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本园的改革和发展进行规划,将所学内容在本园进行改革实践,最终实现全面改善结对双方的办园条件和管理机制、提高双方师资水平和保教质量、提升办园内涵和品质的目的。
二、幼儿园结对帮扶的三大特点
(一)差异性
1.结对园双方的差异。首先,从认识上,虽然结对双方在办园水平、保教质量、师资条件等各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这是由很多客观因素造成的,结对的目的就是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拉近差距,达到共同提高。因此,帮扶园不能存在“你很差”“我是在施舍你、帮助你”的思想,受援园也不能有“我很差”“抬不起头”“你们是来看我们的笑话的”“我们只需要努力追赶你们的脚步就好”的想法,双方只是起点不一样,在前进的道路上,更需要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快更好。其次,从行动上,虽然结对双方存在诸多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受援园要全盘模仿、复制帮扶园来拉近差距,应尊重受援园的自身特点,让受援园找到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办园理念,在帮扶园的帮助下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子。
2.不同结对组之间的差异。在课题研究之初,本城区内有3所示范园、4所广西多元普惠幼儿园,我们按照每个示范园结对帮扶1―3所普惠园的原则,组成了3个结对组:解放西路幼儿园与东方日出智力幼儿园、贝贝佳幼儿园结对,机关第二幼儿园与芦笛幼儿园结对,76140部队幼儿园与西岭3Q贝贝幼儿园结对。结对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同,采用的帮扶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解放西路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以园际教研、分岗位结对、跟岗跟班、专题研讨等形式帮扶;机关第二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以问题诊断、区域活动专题指导、讲座交流、“请进来,走出去”联合教研等形式帮扶;76140部队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从规范幼儿园管理、卫生保健指导、带课到园、分岗位个别指导等方式帮扶,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我们鼓励并认可各结对组之间的差异,使其根各自的实际水平、真实需求而确定自己独特的研修主题和研修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和提升。在这过程中,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作为结对帮扶的管理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充分了解不同结对组特点的同时,对各组结对帮扶的目标、形式和内容进行及时的检查、指导,并定期组织3个小组开展结对帮扶经验交流、主题研讨活动,使各小组在独立研讨、开展特色教研的同时,能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开放性
1.资源的开放性。过去一些幼儿园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都害怕别的幼儿园办好了便抢了自己的生源,因此常常把自己园内的优势和资源保密隐藏起来,仅在接受上级检查时才展现出来。而结对帮扶需秉持开放、分享、共同提高的心态,把眼光放长远,以推动区域甚至全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把自己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展示和推广,在大家的学习和建议中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在帮扶别人的同时,让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2.开放性地容纳不同意见。结对帮扶不是一言堂,不是听从和模仿,而应营造开放、平等、合作的氛围,鼓励每一个参与者保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坦诚、畅所欲言地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小小的意见,都有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源。
(三)互动性
结对帮扶强调结对双方的互动。可以由受援园邀请帮扶园来现场诊断、解答疑问、指导工作,也可以由帮扶园邀请受援园参与教研活动、观摩环境、学习教学管理和档案整理;可以由受援园提出跟班、师徒结对、主题研讨的需求,帮扶园根据自己园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应答和处理;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跟进式的指导,也可以聚焦突发的主题。在互动的过程中,受援园要做的不仅是接受,还要及时向帮扶园进行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下一步的帮扶工作。
三、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四结合”模式
(一)开放性与责任制相结合
结对帮扶的小组均为开放性的研训组织,以教研室、帮扶园的引领和指导为支撑,以帮扶园和受援园的互动为途径,以帮扶双方的参与式研训、互助为活动方式,引领受援园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需求,遵循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办园理念,自主开放地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对帮扶还实行责任制。帮扶园对受援园有指导、帮扶的责任,帮扶园与受援园的园长、中层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分别结对,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对学习、指导。同时,受援园有主动提出需求、虚心接受帮扶园指导和向帮扶园及时进行反馈的责任,园内人员也有明确分工。所有人按照分工负责不同的任务,根据年度、季度工作计划及每次的具体研修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带徒研修与带题研究相结合
结对帮扶首先是建立“带徒研修”机制。即帮扶园与受援园的园长、中层、教师之间均可以开展“师徒结对”,“师父”根据“徒弟”的优势、不足,采取相对应的指导策略(如有的教研室已牵头建立了“结对帮扶QQ群”,“师徒”之间也互相加了QQ和微信好友,平时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各种方式沟通、互动,也可以互相邀请到园进行现场学习),引领“徒弟”开展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其次是形成“带题研究”模式。结对帮扶的每一次园际研修、短期跟教、到园指导等活动,都要结合受援园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围绕某个研究主题而开展,确保研究的有效性、系统性。
(三)自主研修与定期交流相结合
结对帮扶中帮扶园主要进行引领和示范,受援园更多要靠自主研修为主。因此,在帮扶园的引领下,受援园平时应该根据年度、季度计划,按照研修主题积极开展自主研修,努力提升本园管理者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每学期每人至少撰写帮扶心得、论文(案例)或教学随笔、读书心得两篇。与此同时,帮扶双方要协商好定期集中交流的时间,可采取专家讲座、读书交流、观摩研讨、专题学习、专题论坛、案例分析、成果展演、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体教学、游戏指导(环境创设)展示交流与研讨活动,并提交教学案例与反思,观摩者需提交观摩体会等。帮扶园还可定期开展“送教到园”活动,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四)实体研修和网络研修相结合
因幼儿园工作繁杂,无法经常开展各种“实体”学习、研修,因此,网络研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由教研员牵头成立“区域结对帮扶QQ群”、结对双方也可以成立研修QQ群,每一次研修活动信息、团队成员的研修体会、研修经验、研究成果、优质课程资源等可以及时到QQ群和网站上,与同行们共同分享。同时,还可以通过工作坊网站、QQ群、微信群等网上平台,广泛推介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
四、成效凸显
经过两年多的结对帮扶实践,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打造了一批研究型、专家型的园长和教师
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名师效应”,以区域内的教研员、优秀的园长、中层、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成立了“区域学前教育培训中心讲师团”,讲师团会根据近期区域学前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焦点问题、薄弱之处制定讲座主题,平均1―2个月开展1次“教研智慧论坛”及专题讲座。除了专题讲座外,幼儿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邀请讲师对本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师团工作的开展,无形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专家型园长和教师,其中1名园长获评为“广西名园长”,3名教师成为桂林市千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其次,搭建了研究型教师成长平台。两年多来,在我们组织的送教和园际教研活动中,各幼儿园均轮流现场执教、即兴反思,观摩人员分组研讨,帮扶者及时点评,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设计与组织教学的能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引导教师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风格,学会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开展课题研究,逐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二)建立了一种新的研修机制
从2014年起,我区教研员牵头成立了“秀峰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成立了健康、社会、语言、科学、美术、音乐6个研究小组。中心组的职责有:每月管理、监督和指导6个小组的日常研究工作,每学期制定总的研究计划和选定A段研究主题,每学期组织1次以上的中心组展示、研讨、交流活动,每年根据各小组的需要对人员进行统筹调整。6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本领域的内容,组内设组长、副组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管理人员,每学期由管理人员制定组内研修计划,每月组织1次以上全体组员参与的组内研讨、交流活动,每次某一组员的公开课均按照所有组员共同备课、执教、评课、研讨的程序进行,达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例如,在社会领域研究小组中,组员们在这一学期主要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首先由组长牵头带领组员来到解放西路幼儿园进行角色区域跨班游戏观摩、倾听园长介绍角色游戏开展思路和经验,组员们对观摩情况和自己开展角色区域游戏时的困惑做了现场互动交流和研讨,然后回到自己的幼儿园进行实践,并及时把自己实践中的长处、不足和困惑在小组QQ群中进行讨论,随后由组长带头到个别幼儿园对教师进行角色区域设置和组织的指导。通过这样扎实有效的园际研修,组长和组员们对这一研究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效显著,组长周吉莉申报立项的桂林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跨班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于2016年11月顺利结题并获评优秀等级。
“秀峰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实行三级教研管理网络:城区课程研究中心组、各领域课程研究小组、园内课程研究小组。课程研究组作为一种新的研修机制,旨在打造学习共同体,把《指南》作为学习的工具书、培训的宝典,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的质量,良好的区域研修机制初步建立起来。
(三)推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
两年多的结对帮扶实践,使每个参与者在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教师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从2014年开始,笔者首先组织了“秀峰区‘学指南、用指南’教师教学竞赛”,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每个小组均由公办园带着民办园共同参赛,受援园的教师从零参赛、零获奖,到本次比赛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从不会组织教学、教学水平低、不敢上公开课,转变为教学水平迅速提升、愿意主动上公开课,自信心大大提升;在“带徒弟”和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帮扶园的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本次比赛中荣获1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受援园教师在2013年及以前,对所有教学、论文比赛都是零参与,有了教学竞赛这个好的开端,他们逐步开始参加各种教学、论文比赛,三年来受援园和帮扶园教师在教学水平和论文撰写方面均有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结对双方教师的自信心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推动了结对园双方办园品质和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结对幼儿园的角度来看,三年来,结对帮扶对双方幼儿园的提升卓有成效。3所帮扶园在2016年同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的复评验收,并获得教育厅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3所帮扶园连续3年荣获“桂林市学前教育教科研先进单位”“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4―2015年度“桂林市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集体”;其中,5人荣获2014―2015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6人荣获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9人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先进个人”。4所受援幼儿园荣获“平安校园”称号,西岭3Q贝贝幼儿园成为秀峰区首家荣获3A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受援园中2人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个人”,1人荣获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语用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52
学困生是班级的特殊群体,无论哪一个学科都不能忽视学困生。在语用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充分观照学困生的实际需要,提升语用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习展示,启动学困生语用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学习成果展示是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教法。教师在语用教学中,要吸引学困生参与进来,以启动学困生的语用思维。
语用教学需要重点关注典型字词、语句的运用,以及习作表达的训练,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时给予倾斜。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标记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让学困生进行展示。如典型词语:“玩耍、盛开、一本正经、引人注目、花瓣、合拢”等;重点语句:“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然后,教师进行补充。检查反馈时,教师要针对学困生展开检查。如此安排教学,就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让学困生展示重要的字词句子,在检查学习成果时,教师也是将关注重点放在学困生身上,这无疑是给学困生带来了极大鼓励。学困生大多是被遗忘的群体,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激励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二、优化互动,创设学困生语用环境
学困生的转化单凭教师个别辅导是不行的,需要发动学优生帮扶,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因此,教师要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首先,建构科学的帮扶形式,一对一、几对一都是可行的,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以提升帮扶小组的和谐性。其次,制定帮扶计划,教师给出具体的引导和要求,帮助帮扶小组提升凝聚力。最后,给出具体的帮扶方法,监督检查、多元对话、课堂演绎、实践操作等,都属于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到交互活动中,其帮扶效果是值得期待的。
合作学习已经全面进入到课堂教学,但实际操作时,学优生往往主导了合作学习,学困生常常沦为陪衬。教师在具体施教时,需要做出调整,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如,学习《赵州桥》时,教师提出语用问题:“‘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中的‘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则让没有举手的学困生来回答。有学生说:“创举就是很了不起的,超过别人的。我能知道这个意思,但说不太清楚。”教师给出评价:“你说得很好,说明你认真读书了,这种设计是最早的、独一无二的,就是一种创造和发明,所以叫‘创举’。”教师随即让学困生用“创举”说一句话。学生想了半天说:“我感觉能够回答对问题,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创举。”
其实,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尺在学困生身上,学困生学会了,其他学生自然都能掌握。语用教学向学困生倾斜,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分层训练,历练学困生语用能力
分层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能够形成直接关照。语用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在内容设计中体现梯度性,让学困生有参与训练的信心。如果有可能,不妨设计一些选做题,或者是给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训练要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如《蜜蜂》课堂训练时,教师特别关注了语用内容:
下面有五道题,完成三道题就算合格。
①给多音字注音:背、闷、尽。
②组词:论( ) 验( ) 超( ) 辫( ) 测( )
③找反义词:准确( ) 减少( ) 陌生( ) 超常( )
④选词填空:无论……总是…… 尽管……仍然…… 不是……而是…… 只要……就……
( )天气很冷,爷爷( )一早就起床跑步。
( )被抛弃到哪里,它们( )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⑤小蜜蜂有怎样的形态特征呢?用你最擅长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训练中教师提出了弹性要求,只要能够完成三道题就算合格,这是对学困生的充分关照。相信学困生凭借自身努力,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训练任务,促进语用能力的逐渐提升。
篇5
整章建制,规范管理
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仍属于家庭式园所,存在诸多管理空当,为了使民办园步入规范、理性的发展之路,我们采取“管理”、“监督”、“评估”的办法来规范民办园的各项工作。
1 幼教辅导员参与管理
为了使民办园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我们加大对民办园的管理力度。依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我们专门配备了一名乡镇幼教辅导员来帮扶本乡镇民办园的各项工作。学期初,乡镇辅导员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计划,定期召开民办园园长会议,把上级文件精神及时下达给各民办园,并定期不定期地下园检查指导,促使民办园规范管理。
2 加强经费收支监督
对民办园建立适当的监督机制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收费及经费使用上。由于不同规模的民办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各不相同,所以民办园可以在一定幅度内自主定价、“以支定收”。但有的民办园为了争取生源,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压低收费,过低的收费必然导致教育上的投入少,也不利于幼儿园的有序发展。因此,我们综合权衡本乡镇的物价水平和以往收费标准,以及家长的承受能力,制定收费标准及可调整范围。乡镇中心园负责人要随时监督民办园的经费使用情况,保证她们合理开支,并能做到每年都有一定经费用于改善教育教学设施。
3 行政评估促进规范办园
评估是促进幼儿园规范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07年12月,依据闽侯县教育局下发的《闽侯县民办幼儿园分等评估奖励标准》(简称《标准》)文件,乡镇幼教辅导员组织民办园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要求民办园管理者依据该文件条款规范管理。公办园还组织中心园部分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所辖乡镇的民办园进行评估,将民办园分为四个等级,被评为A级的幼儿园将免检一年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连续两年被评为D级且无切实可行整改举措的民办园,上报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依法撤销。
本《标准》涉及办园条件、幼儿园管理、教育成效三大块,八小块,二十九条。这在一定层面上让民办园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民办园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保障学前教育工作的计划性、有效性。
“传帮带”,专业引领
1 “传”――“送教下乡”
通过“送教下乡”,可以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传送给民办园,让民办园教师快速把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新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仅2007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展了八场“送教下乡”活动,参与教师达200多人次。在活动选择上,我们针对民办园在语言领域、科学领域教学上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这一问题,选择了既贴近幼儿生活,又符合民办园教师需求的活动内容;在材料的投放及活动的组织上我们都精心设计,既考虑到示范性又考虑到可操作性;每次活动结束后,送教教师与听课教师都积极地进行互动研讨,通过“送教下乡”活动,实现互动、双赢的目的。
2 “帮”――乡镇中心园帮扶民办园
为了充分利用各乡镇中心园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它们的示范、辐射作用,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搭建中心园与良办园相互交流的平台。第一,每学年乡镇中心园要负责向本乡镇的民办园进行全天候教学开放。第二,每学期乡镇中心园要重点帮扶1~2所民办园,针对各民办园存在较大问题的方面进行重点帮扶,如对民办园的教学环境创设、周计划的制订以及如何开展游戏等作具体指导。第三,通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后,被帮扶的民办园要向全乡镇的民办园进行开放展示,以此来检验帮扶成效,并为制订下一阶段的帮扶策略提供参考。
3 “带”――教师“结对”帮扶
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来自乡镇中心园的幼教辅导员定期和不定期到民办园进行全面指导。第二,乡镇中心园骨干教师每人每学期重点带两所民办园的两位教师,民办园教师要跟班听指导教师的课,指导教师对帮扶对象的教学要作具体的指导,包括教学进度的安排,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等。
培训跟进,讲求实效
虽然大部分民办园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如公办园教师的高,但她们年轻、接受能力强,对她们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能使她们全面、快速地成长。因此,我们专门聘请教研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公办园教师培训民办园教师。
篇6
【关 键 词】 名校;帮扶;均衡;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名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教委的相关要求,重庆市第八中学积极开展了对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忠县白石镇中学、巫溪西宁初中等学校的系列帮扶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八色的帮扶之路。
一、以科学的理念引领帮扶工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带动一大批学校成为优质学校,才能将基础教育做大做强,这是名校的责任所在。同时,“合作双赢,共同进步”既是帮扶的愿景,也是帮扶的理念。重庆八中坚持把帮扶工作作为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并以此为契机,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为实现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重庆八中很早就开始探索结对帮扶之路,帮扶的主要对象有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重庆大学城一中、奉节夔门高中、忠县白石镇中学、开县西街中学、巫溪县白马中学和西宁初中等。从1998年到现在,历时时间长;从主城到区县,辐射范围广;从“捆绑发展”到“领雁工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名校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八中人一直在努力、探索、实践。
二、以真诚的心态开展帮扶工作
真诚的心态是保证帮扶工作高水准和持久性的关键。15年来,重庆八中一直以默默的奉献坚守着帮扶的诺言,担当着名校的责任。在工作中,学校坚持“以扶促立”的原则、“用心面对”的态度,本着“求真务实”的作风、“情同手足”的情谊,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帮扶工作。在工作中,学校提出做到“四心”的要求,“四心”就是诚心接受任务、热心给予帮助、全心做好服务、精心组织实施。
15年牵手天星桥中学,历经三任领导,帮扶从未间断;派出副校长到大学城一中担任执行校长,具体指导执行帮扶工作;派出研究员、特级教师到忠县白石镇中学支教,三年为奉节夔门中学培训教师46名……重庆八中始终如一地探索着结对帮扶之路。
三、以完善的机制保障帮扶工作
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帮扶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学校校长担任组长负责规划指导,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对外帮扶工作,相关的部门、年级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
为确保工作的高质量,学校提出帮扶工作“四有”的要求。“四有”就是工作开展有领导、工作安排有任务、工作实施有方案、工作过程有督导。自接到工作任务以来,对口帮扶两校召开办公会议,多次沟通,反复磋商,最终结合学校实际,拟定科学缜密的合作帮扶计划,出台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构建切实可行的联动机制。
四、以扎实的投入成就帮扶工作
为了帮扶工作的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学校所在的区县政府、教委加大了物质方面的投入,重庆八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被帮扶学校物质帮助,尤其重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帮扶学校文化层面的引领,加大对帮扶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软实力的投入。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学校提出“四互”(物质互助、资源互享、教师互学、学生互动)工作方针,具体从四方面加强帮扶,实现“行动成就帮扶”的诺言。
一是物质互助。在对巫溪县西宁初级中学调研的过程中,看到操场破败不堪、黄土飞扬的现状,重庆八中立即拨付30万元,帮助西宁初中进行操场硬化建设;看到学生运动器材缺乏,学校立即捐赠乒乓球台20套;看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匮乏,学校立即购买投影仪2套、电脑6台,解决西宁初中的燃眉之急。除此以外,学校还先后出资购买图书数千册送给开县西街中学,捐款给忠县白石镇中整修食堂,以解决食堂破烂狭小就餐难的问题。
二是资源互享。重庆八中免费开放教育资源,供被帮扶学校使用,如免费开放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定期提供半期、期末试卷等;邀请被帮扶学校师生参加大型教育教学活动,如专家讲座、主题班会大赛、“我的教育故事演讲及答辩比赛”等;安排被帮扶学校代表参加学校组织的“清华大学重庆八中干部暑期培训班”“北京大学重庆八中教师暑期培训班”的培训,加强交流,深入沟通,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是教师互学。帮扶双方通过行政干部长期交流、部门年级教研组长期合作、教师教育教学科研长期互动等方式,加强交流,深度合作。
重庆八中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双边教师交流活动。学校先后派出“重庆市首届名师奖”陶兴模、研究员特级教师李森林等多名教师到奉节夔门高中、忠县白石镇中等学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指导;学校先后组织校级干部、专家教师到对口学校举办讲座10余场,交流指导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经验与实践;先后组织10余批次30余人在全国、全市获奖的教师到帮扶学校上精品示范课,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同时学校先后接待被帮扶学校10余批次100余人到校,参与部门行政办公,参与学生教育活动,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全面交流,成效显然。
四是学生互动。在学生处、团委的组织下,依托校学生会,重庆八中发动学生积极开展与被对口学校的“学生交流”。学校组织策划了“情暖冬日”爱心活动,在寒冷的冬天为贫困学生送去衣物,送去温暖;学校发起“书籍伴我们成长”活动,筹集书籍给同龄学生,鼓励阅读,拓宽视野;学校组织100余名学生开展“手拉手,共进步,同成长”活动,让他们体味山区学生的艰辛,尤其让他们去感知这些学生身上积极向上、不惧困难、勤奋学习、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对口帮扶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能力等诸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昔日还是薄弱学校的天星桥中学,如今已成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大学城一中也于2013年底顺利完成了沙坪坝区政府“用三年时间把大一中创办成市级重点中学”的工作目标。
今后,重庆八中将一如既往,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城乡对口帮扶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发挥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的辐射带动作用,学校将在此项工作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学校从对口帮扶工作的参与者向示范者转变;二是对口支援学校从基础教育的被扶持者向教育优质学校转变;三是帮扶政策从被动开展向主动创新转变。总之,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重庆八中将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帮扶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长期性、高水准,切实推动重庆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良元. 教育均衡发展中名校的引领作用[J]. 理论建设,2007(1).
篇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在教育体育系统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x教体发【20__】37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解决学校发展瓶颈,突破学校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决定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现就本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夯实“十二五”教育发展基础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全体教师思想作风教育、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群众,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科学发展。
二、主要任务
1、“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制约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动员全校教师主动进村、进户、进班级、进课堂,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众的意愿,听取意见建议。摸清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和解决难题办实事活动,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中。
2、“三解”,即: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围绕社会热点难题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眼学校,破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难题,破解师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改善师生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同时真心实意帮助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实施好“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开展“教育公平我先行”为主旨的“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操场硬化工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对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3、“三建”,即: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通过问需于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在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凝聚民心,激发动力。通过问计于民,对涉及教育发展战略、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咨询各方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决策质量和工作执行力。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开展以“三访”为抓手的“大下访、大巡查、大化解”活动,建立规范的利益诉求机制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健全规范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及时排查化解影响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维护教育安全稳定。
4、“三促”,即: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教育全体教师要深入群众,全方位服务于群众,认真做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各项工作,以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破解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县局组织建设年”为主线,不断深化“下基层、促落实、树形象”和“为民服务,先锋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管理全体教师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强化为民服务举措,在教育教学中创新争先,以“三亮三比三创三评”活动为载体,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领导小组
组 长:__(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__(德育副校长)
成 员:__(t)、__、__、__、__、__
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和活动开展。
五、实施步骤
1、学习阶段(4月6日—4月20日)
学习文件 集体讨论 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4月21日—6月20日)
(1)全体教师摸底调查,确定帮扶对象(含贫困家庭、困难学生)
(2)针对帮扶对象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同时做好民情日记、群众联系卡和民情台账等有关记录工作。
(3)全面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
(4)个教师对本学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的个人经验、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学校。
3、总结阶段(6月21日—7月11日)
(1)通过书面材料、家庭走访等形式对本学期帮扶情况做以了 解。
(2)对帮扶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交流汇总并予以评价。
(3)对“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4)对“三问三解三建三促”实践活动优异者表彰奖励。
六、方法措施
1、广泛走访群众听取家长、和学生意见,召开座谈会和民意调查的形势,切实感受群众冷暖,确定帮扶对象。
2、深入基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势,进行专题调研。
3、实行蹲点包抓学校党政负责人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蹲点包抓,教师要做到有民情日记和台账,群众有干部联系卡等。
4、开展结对帮扶,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七、具体要求
1、学校领导将带头深入群众、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群众困难需求,同时校级领导至少联系1-2个教学班,深入教学一线不少于180天,充分做好模范作用。
2、各位教师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及家长情况。根据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帮扶方案,同时至少联系一户贫困学生家庭,联系2-3名留守或困难儿童进行帮扶。
3、各位教师要按计划定期做好帮扶工作,并保存好帮扶资料,以备学校检查,存档。
篇8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2―01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示范幼儿园教师到边远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幼儿园支教帮扶工作,目的是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师资源跨区、跨园共享,促进幼儿园均衡和持续发展。笔者通过近年来对示范幼儿园支教帮扶工作的情况了解和分析,进一步认识到教师支教帮扶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建立系统规范的常态机制以及制定相关管理跟进制度,才能实现双赢,促进幼儿园长远发展。
一、影响教师支教帮扶效果的因素
1. 教师自身原因。就教师自身而言,存在着对支教帮扶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个人身体心理素质弱、专业能力素质有限、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如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一种示范园教师必经的短期轮岗,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思想,缺乏自主性和责任感;有的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专业技能单一,结果是走过场了事;有的教师身体和心理素质弱,存在着职业倦怠,不能完成和胜任工作任务;有的基层帮扶园教师学历低,有的还没有教师资格,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较弱,对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吸收不了;有的基层帮扶园存在未按编配备教师,人员紧张,加上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帮扶质量难以持久、持续。
2. 实施过程原因。在计划上存在着主管部门主导多,示范园与帮扶园之间无太多话语权,双向选择少;在安排上因时间短,人员紧,存在着支教帮扶与跟班见学活动同时进行的情况,实际变成了换岗;在人员上因怕影响示范园自身工作,存在着所派教师并非帮扶所需的情况,加上示范园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支教帮扶经历,也存在着组织硬性安排,教师被动派遣;在内容上存在着结合支教教师自身特长多而关注园情、地域所需不足,教育教学经验传授多而科学规范的教研及管理方法传授不足,大众化拼盘式内容多而个性化针对性指导不足。
3. 制度设计原因。在经费上缺少保障制度。涉及教师食宿、交通以及教学活动和环境创设等材料的所需投入,缺乏补贴、津贴和资金等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在组织上还不够重视。主管单位、幼儿园思想上缺乏重视,认为这就是一项常规业务交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在考核上虽要求帮扶园对教师、示范园进行组织鉴定,但碍于情面存在着没功劳有苦劳思想,考核结果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在管理上虽每年派人,因教师来自不同示范园,各自为阵,帮扶工作围绕着完成短期任务进行,缺乏连续性系统化设计和统筹规划。
二、促进教师支教帮扶工作的对策
1. 建立专项经费保障制度。经费是开展支教帮扶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应根据任务要求,将各项补助经费单列并进一步细化。一是可以设立支教专项补助,用于支教中教师、幼儿图书等教学资料购买和食宿费用补助等。二是在切实落实交通、伙食、差旅费补贴基础上,可结合帮扶单位所处的地域、经济和艰苦状况,设立不同等级标准的支教岗位补助津贴,在岗则得,离岗则无。切实关注和解决教师支教中的现实困难。
篇9
小学生在第一天背着书包来到校园,一直到小学毕业。在这六年里因智力、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有部分家长信奉“读书无用论”,正是因为家长有了这些想法,不注重孩子的学习,这样学生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不但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进步,同时也影响了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学困生形成的因素
1.基础教育方面的因素
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的现代化事物少,有部分同学的智力开发较晚,而且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甚至连数字1~10都不会数。这样在课堂上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困难,如果教师再不注重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上越来越困难,赶不上同伴,因而成为学困生。
2.心理方面的因素
小学生处于身心的成长发育阶段,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思想不稳定,辨别事物的能力弱,因此,一旦遇到生活或学习上的打击,其意志和信心就会遭到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生活中,由于现在的社会生活压力很大,有些家庭的父母或离异,或不能尽到监护责任,而把孩子交给长辈。我在家访中就看到有很多孩子的监护人根本就不管孩子的学习,有些孩子的监护人由于年龄很大,孩子还得照顾他们。很难想象,一个身处这样环境中的孩子,很难有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
学习中,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也会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因为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而产生消极的情绪,由于没有考好萌生了自卑感而产生了厌学心理,使成绩飞速下降,沦为学困生。也有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因为没有评上优秀、没有成为班干部等一些原因而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严重影响了信心和情绪,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了想法而放弃学习,成为学困生。
3.教学方面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和方法。一位教师如果掌握好每一节课“教”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学”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师只是在“教”而学生没有学会“学”,就会产生学困生。有的教师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脱离了实际,或只抓学习好的学生,而冷落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或学困生。也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很简单,或不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缺乏艺术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教学质量和效果不高。
二 对学困生的帮扶措施
对学困生的帮扶应始终遵循“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
1.找出学困生的困难所在及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我在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对待学困生首先是使其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我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和他们敏感的自尊心,我不但自己做到不歧视、不嘲笑学困生,我更教育全班学生和他们平等相处、真诚相对,让学困生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让他们感到是班集体的一员,这样学生就会对你敞开心扉,把自己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向你诉说,这样就能很好地掌握他们的困难。知道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原因,才能对学困生对症下药,找到解决他们学习困难的良方,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2.帮扶学困生要因人而异,注重培养其兴趣和信心
每一位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都各不相同,这样就需要我们对每一位学困生采取因人而异的帮扶方法。首先,我对每一位学困生都制订了一套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些方法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改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由于小学生的自学、自控能力很差,我就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充满艺术性和趣味性,兼顾那些学困生,“既让学习好的学生吃得饱,还要让学困生吃得着”,并且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乐趣。第三,学困生有了点滴进步,就要及时地肯定和表扬,促使其树立信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循序渐进、分层要求
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个长期而细心的过程,因为有的学困生本身自控能力就差,对学习的热情也是时高时低,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帮扶计划,学生可能又回到从前,甚至比以前更差,如果那样再对学生重新帮扶可能就会更加困难。因此,要拟定详细周到的计划,做长期持久的帮扶工作。
由于情况不同,学困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困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其源头和关键处抓起,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4.齐头并进、共同提高
篇10
一、制定有关学困生工作计划。
本学期以“提高合格率,优秀率,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目的,根据本年级本学期的所有知识点,制定《五年级数学(下册)学困生研究单元任务表》,并且在每单元的教学前,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制定《单元知识的计划与实施表》,这样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实际错误的收集与处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及时填写好典型学困生个人档案,从学困生的成因入手,找出相应的转化策略,使转化措施更有针对性。
三、 定期做好家访工作,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四、继续以“计算教学”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计算是数学的根本,在数学教学中继续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为突破口,辅导学困生注意从计算的方法处着手,通过多种形式去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从会算慢慢过渡到正确、有一定速度的计算,同时,让学困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困生计算能力及数学学习成绩的目标。
五、多方帮教,共同进步。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教中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六、利用每周课余时间的“帮扶”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
每周的课余时间不固定,我将见缝插针地安排对学困生的帮扶活动,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七、改变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
课堂上将继续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在作业批改时,将会继续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将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不断的对学困生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八、继续做好各知识点的错题收集与原因分析工作,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 上一篇:骨质疏松治疗的正确方法
- 下一篇:小学辅导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