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篇1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支出 扩张 协调配合

一 问题的提出

财政支出的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如何把握好扩张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欧债危机、世界实体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在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面对如何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的难题,有必要从全局着眼,从政府政策手段综合平衡协调的角度去考虑财政支出扩张性。财政支出扩张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考虑货币政策手段运用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认识货币手段的主观目标和客观效应对财政支出扩张的影响程度,并基于此,来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

二 财政政策不是孤立的,应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由于我国本轮经济的收缩期与世界经济的收缩期叠加在一起,又由于金融危机的作用导致了收缩的时间延长和幅度加大。使得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既有短期性的,又有中长期性的;既有总量方面的,又有结构方面的。面对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及政策传导机制的局限性,很显然,只采用一项经济政策绝不可能实现目的,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难以独立承担起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标和实施的措施、手段以及工具又是不同的,其政策效果也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存在着某些矛盾。在综合运用各项经济政策时,需要处理好这些可能存在的矛盾,使各项政策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治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使中国经济运行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储蓄资源,都有可能引起基础货币供给扩张。在增发货币方面,理论上讲,两者可以同等程度放大,但问题是谁也无法承受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供给的扩张会对财政支出扩张客观上起到限制作用。贷款增长幅度反映的是间接融资的储蓄动员效应的放大程度。现在我国的储蓄动员由于股票市场低迷、严控企业债券发行,起主导作用且操作简便的就是银行信用扩张。对财政来说,贷款增长会压缩国债发行空间。对高利润追求的本性使得机构投资者不会过多持有国债,银行当然也乐于放款。所以,不能认为财政扩张支出时发行国债没有硬障碍。而且,货币供给扩张时,资本市场会被激活,大量资金会流入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另外,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资金来源结构已发生变化,消费信贷成为居民重大支出的资金来源。从今后趋势看,房价如果下调,购房者会借低利率之机介入房市,此时,房贷规模自然膨胀。这些因素,实际上都是储蓄动员,当然会压缩国债发行的空间,也会抬高国债发行成本。

因此,在全面启动增长上,货币政策显然有作用空间。货币政策的切入点是直接刺激市场投资需求,而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强化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货币供给扩张过程中,调低利率、放松贷款限制的直接效应是限制财政支出扩张。

2.财政政策具有结构特征,货币政策具有总量特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具有总量特征。只有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把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结合起来,做到在有效刺激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标的实现。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收入和支出来调节经济结构。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因此,财政赤字或结余都不能太大,这使得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财政政策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整作用要大得多。市场机制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主要表现在:通过扩大或减少对某行业的财政投入,来“鼓励”或“抑制”该行业的发展。即使在支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也可通过差别税率和收入政策,直接对某行业进行“扶持”或“限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结构的效果。

货币政策扩张的优势在于既可充分调动存量货币,又可直接增发基础货币,这对投资和消费的扩张具有无可比拟的诱惑性。其本质上是把更多的储蓄吸收过来注入到实体经济,反过来又使货币供应量按乘数效应增加。从总需求扩张诱导的角度看,利率下调对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的吸引力最强。我国现行制度基本不允许实施财政贷款,财政对投资的支持,要么是无偿拨款,要么是贴息,但这两者资金额都比较小,而且不可能大幅扩张,因为财政支出主要是保公共产品供给。货币供给扩张恰好打消了人们对财政资金的期望。现在刺激总需求,从引导全社会投资和消费角度看,冲击力最大的还是货币供给扩张。但货币政策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工具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可是,因为银行信贷资金是追求盈利的,其在带动资源配置方面要体现市场原则的基本要求,政府不能指望信贷资金能直接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投入预期收益率低的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产业。如果真有银行信贷资金做到了这一点,则其背后往往有财政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必须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

从财政政策调节看,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反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如财政运用税收、贴息和投资政策,引导货币流向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以结构调节为前提,以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投放货币和再贷款等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控制基础货币乘数,以有效控制社会总需求。同时,中央银行在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基础上也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运用财政政策启动经济较为直接、迅速,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明显,往往起的立竿见影的效果,适用于公共性和难以取得直接回报的项目。货币政策需要通过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体系间接作用于社会,其效果的显现通常存在着一定的时滞,适用于那些在比较短时间内能够得到直接回报的项目。同时,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所需的技术改造和为解决就业所需的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主要不能靠财政手段,而要更多地依靠信贷手段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视其回报情况的不同,有的可用财政手段来启动,有的也可吸收非财政性的资金,包括信贷资金来实施。正因为财政手段与货币手段各有长短,所以两者必须紧密配合,在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供需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样才能相互扬长避短,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稳定发展。

三 结论

财政政策不是孤立的,我们应注意避免财政政策在作用的发挥上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相互抵销。财政支出扩张究竟应该到什么程度,要受多种因素约束,可以把握的原则是让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作用不足的领域内发挥独特作用。当货币政策已发挥出刺激需求作用时,可考虑压低财政支出扩张度。

参考文献

[1]李超.财政与我国金融稳定关系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2]李.财政赤字观和美国政府债务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1(9)

篇2

摘要国家在管理宏观经济时会采取许多经济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种,两者间相互配合、相互依托,以此来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快速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现实实际,分析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这两种经济管理手段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并且对当前两者的配合情况进行概述,找出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市场 财政政策 互相配合

宏观调控是我国最为基本的经济政策,既可以调整国民经济的走势,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能够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参与体最大的自由,而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方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相关理论概述

所谓货币市场,是指由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所构成的金融市场,国家对于货币市场的调整,主要依靠调整货币供应量、银行利率、信贷规模调整、收放现金供应和存款准备金等手段实现。

相比货币市场,财政政策的概念更为广泛,主要是对于社会的总需求进行调节,其主要手段是政府预算的调整、税率变化、税种增减、公债、刺激性财政支出、专项补贴等等。两者中货币市场一般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财政政策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其财政资金的无偿性决定了其在非经济领域亦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由于货币市场的对象是单纯的经济领域,所以其起效时间短、效果直接,但是从长远来看,货币市场更应该侧重于调整,暂时的维护经济的稳定,但是无法真正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财政政策能够通过各种手段改进产能结构、调整收入分配、调整国民负担,能够在本质上解决经济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一种能够治本的经济手段。

二、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配合中的问题

由于货币市场和财政政策的不同属性,所以两者之间虽然能够互相配合,但是由于两者的属性、方法不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必然具有相互间的矛盾和阻碍。

1.关于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之间“松”与“紧”的问题。任何政策都必然具有“松”与“紧”的问题,且都是由现实的环境和政策的最终目的所决定的,在经济生活中,对于“送”或“紧”的要求更为严格,否则极易引发经济过热或经济减缓,所以,两者之间必须掌握平衡。比如,当社会经济膨胀时,便需要实行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而在税收、公债等问题上,两者也有着一定的矛盾。

2.财政透支引起的矛盾。目前,我国财政透支总额较多,这就导致了流通总量的增加,继而影响了和商品供应的平衡,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的产生,这就导致了货币市场的虚假繁荣。但是财政政策一旦收缩,货币市场极易产生泡沫,或者大量带有投机性质的热钱流入实体市场,对我国的经济基础造成一定的损害。

3.财政信用的发展不利于两者相结合。近年来,财政信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即财政所无偿集中的资金以信用的形式进行的借贷活动。这样的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资金的可用性,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无法保证预算资金的平衡,进而将这种不平衡转移到了金融机构,极大地影响到信贷的平衡,间接地导致了通货膨胀的产生。

三、对于处理财政政策和货币市场相互配合问题的建议

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市场的平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两者的有效配合,应当有以下几条途径:

1.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货币市场和财政政策从本质而言,是国家为了调控宏观经济而采取的一种以经济方式为载体的行政手段,其本身有着很重的政策趋向性。但目前我国对于货币市场和财政政策的立法相对不完善,导致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做法不一致,不能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正常局面,这无疑不利于经济工作的展开。所以,国家必须加快有关货币市场和财政政策的立法,使得政府采取这两种手段时能够有法可依,进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两者的配合。

2.做好协调工作。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之一,故对于货币市场和财政政策这两种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财政和银行部门应当加强联系、做好协调,并且树立确认职责、分口使用、分开管理、自我负责的观点,不能各行其是,更不允许互相推诿情况的发生,使货币市场和财政政策这两种手段能够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3.坚持财政自我平衡。财政的平衡是货币市场平衡的基础,不能或者少用从银行借款、透支的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甚至有可能导致财政愈穷、货币越热、通胀越重的恶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的就是不能实施“赤字”政策,应当加强税收管理、节约不必要开支、优化产能结构,做到量入未出,将赤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此来维护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宏观经济领域还是微观经济领域,两者都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做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协调和配合,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毅.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

篇3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调节,以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各自的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一、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涵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二、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手段。这些政策措施的运用都会产生紧缩性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效应,多种政策措施的联合运用会对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有着特定的调节领域和作用机制,基本功能也各有侧重,它们对社会供需平衡的作用点调节力度存在着差别。如果强调用一种政策代替另一种政策,简单强化一种政策而忽视另一种政策;或者是主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会失去政策间的互补作用,难以发挥协调、制约的整体功能,甚至于出现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地决定了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控制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二者调节领域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主要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过程,它对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是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而传导出去的。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流通领域,它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而促使社会供需总量保持平衡。第二,二者调节作用的机制不同。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高低、预算分配、财政补贴等工具,明确国家、地方、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工具对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银行对货币资金的集中与使用,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通过有偿方式进行的余缺调剂,保证社会资金在有效运用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第三,二者的作用力度不同。在经济总量调节上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一些,但在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扩张性)、紧(紧缩性)类型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有四种组合形式,各有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其配合的结果能够比较迅速地激发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配合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它往往带来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会有效地制止需求增长过猛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势头,但可能带来经济的滑坡,失业增加。

篇4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49-01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它对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组织流通管理的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构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及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外有四种配合模式:

(一)以增加供给为宗旨的“双松”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控的方位单纯选择在供给方,一般需要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松”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拔低就高,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扩张来扩大社会购买力,刺激经济增长以求增加供给、实现经济均衡。

(二)以压缩需求为目的的“双紧”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整的方位选择在需求方,一般需要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紧”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压高就低、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紧缩来压缩社会购买力,降低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经济均衡。

(三)调整消费需求偏旺而投资需求不足的“松货币,紧财政”的组合模式

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鼓励投资,而紧的财政政策能够限制公共和个人消费。财政以减少支出或提高税收实施其紧缩政策,其结果是使国民收入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必须依靠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以刺激投资。

(四)调整投资需求偏旺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松财政,紧货币”的组合模式

当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时,抑制通货膨胀就成为政府调节的主要目标。这时应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配合模式,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为了不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衰退,需要财政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扩张性政策,缓解滞胀现象的产生。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存在的问题

根据改革开放后历年来实施的政策组合工具实践来看,两种政策组合运用后拥有了更多的优势,但在深层次的配合和高水平的运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我国在两大政策运用之前,政府在两大政策的区分和界定上并未给出明晰和准确的标准,导致两种政策在调控时在调控重点及调控方式上出现了模糊不清、相混干扰的现象,造成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紊乱,宏观调控失效。

第二,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工上并不明确,财政投资融资的体制不完善,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功能界定不清,分工不明确致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未起到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导致我国的产业调整过于缓慢,致使最终宏观调控失效。

第三,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社会资金总量和资金规模极速增大的同时,资金结构严重失衡,资金盲目流动,致使整个资金结构失衡。

四、强化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政策建议

(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应使财政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家财政规模GDP占比较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常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相对不足,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在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具有更强的调节功能,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

(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分工

在政策分工上,财政政策一般侧重于经济“过冷”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则一半适用于经济“过热”的情况。在控制通胀方面,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只要货币总量被控制住了,就可以大体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了。但当经济处于萧条的时期,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货币政策侧重于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应该以价格的稳定为主,而财政政策则应该以控制实际经济目标为主。

篇5

一、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模型

(一)基本假设假定在一个包含中间厂商和最终厂商的摩擦经济中,经济行为的主体包括代表性消费者、厂商和政策主体。各自的经济问题如下:1.消费者的经济问题对于经济系统中的代表性消费者,假定其效用函数为:其中:Ct代表消费者的实际消费,Nt代表劳动供给量,Mt/Pt代表持有货币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效用(Mt为名义货币供应量,Pt为总物价水平)。参数项中,σ为消费的风险厌恶系数,ψ为费里希劳动供给弹性的倒数,ξ为货币余额的替代弹性。此处的效用函数为可分离的形式。此时代表消费者的经济问题为:2.厂商的经济问题本文以动态“新凯恩斯主义”常用的Dixit和Stiglitz(1977)[23]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将厂商分为中间厂商和最终厂商,其中中间厂商在垄断竞争市场中面临价格调整的压力。对于最终产品厂商而言,其最终产品Yt需要通过中间产品Yt(j)形成。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参照Dixit和Stiglitz的基本设定,假定生产函数为:3.政策主体问题对于政策主体而言,假定其为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政府”,其经济政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政策规则,具体规则可以分为两大类。规则之一是扩展的Taylor(1993)利率规则。目前多数文献认为该规则可以更好地刻画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如谢平和罗雄,2002;张屹山和张代强,2007;李成等,2010;郑挺国和刘金全,2010;等)[26-29],本文综合相关文献的研究,设定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如下:二是对“财政政策”规则的考虑。综合各国政府的实践,财政政策规则主要存在于表1所列示的几种情形:由于我国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因而各级政府主体的财政支出“决策运行模式”存在纵向、横向间的差异性和政策实践的复杂性,从而导致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定位也不尽相同。表1中gt为政府总公共支出Gt的对数化形式,后文线性化系统中的小写形式同样为其大写形式的对数化表达。表1中“规则一”是较多文献都会考虑的规则,如张杰平(2012)[4]、王文甫(2010)[7];“规则二”是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形式;“规则三”是政府综合“相机抉择”与盯住“通货膨胀”的形式,对此,张宇麟和昌忠泽(2008)[34]认为治理通货膨胀应该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①亦即政府的总支出(包括总公共开支、当期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当期公众持有的货币形式)等于政府的总收入,收入项目为政府发行的债务收入、总税收收入和发行货币的收入。符号变量的含义同预算约束(2)中的结果。

(二)系统均衡问题对代表性消费者的基本问题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消费者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将具体的一阶条件进行线性化。对于中间厂商而言,根据成本最小化的问题可以获得厂商“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方程。其结果为:根据上述经济系统的设定,可以对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比较。

二、参数估计

(一)初步参数校准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内生变量包括:yt、bt、ct、kt、nt、πt、wt、pt、mt、it、Rkt、Tkt、at、gt、vt(替代变量包括t、zt)。该经济系统中需要进行校准的参数包括:β、θ、σ、ψ、ξ、η、α、e、δ、εp、ρr、1、2、3、ρv、ρa、ρg、ρtk(替代参数包括Γ1、Γ2、Γ3、ρ)。对于系统的相关参数,根据历年的名义利率水平设定主观的贴现因子β为0.947;设定价格粘性程度θ为0.75;考虑到消费效应的对数形式并参考张卫平(2012)[3]的估计结论,本文对消费风险厌恶系数估计为1。对于费里希劳动供给弹性的倒数,同样估计为1;将货币余额的替代弹性ξ取值为1;对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半弹性,借鉴张杰平(2012)[4]的结果估计为2.58;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基础数据,在对原始数据进行GDP价格指数调整、H-P滤波(获得趋势项)及时间序列回归后,估计出资本的产出弹性α和政府支出的产出弹性e,取值为0.627和0.50。本文借鉴贾俊雪和郭庆旺(2012)的生产函数模式将政府支出直接纳入产出函数估计相应的参数。进而本文资本的产出弹性α和政府支出的产出弹性e根据受约束的回归方程(产出函数的对数化形式)进行计量回归获得;参考王文甫(2010)的估计结论,将不同商品的替代需求弹性εp取值为4.61。对于不同货币规则的估计系数,参照Zhang(2009)[36]采用GMM估计方法的结论以及张杰平(2012)[4]的结论,将货币政策规则的相关参数分别估计为0.75、2.6、0.4、0.6、0.51、0.8、1.5、0.75。对于非结构参数———技术进步、政府支出与收入税的一阶自回归系数ρa、ρg和ρtk,在同一样本数据下将其估计为0.60、0.61和0.556。具体参数的估计结果见表2。对于货币政策规则二中的参数选择,同Zhang(2009)[36]GMM估计方法的结论和张杰平(2012)[4]的校准考虑,初步校准见表3。对于上述系统的线性化结果,还需估计的稳态值有:Tk、R、C/Y、K/Y、G/Y、b/Y、m/Y。对于宏观税负Tk,根据历年总税收数据和GDP数据估计出“平均税负”,其他参数则通过一阶系统的稳态值并结合初步的参数校准进行估计。

(二)“贝叶斯”参数估计对于上述参数校准的初步结果,本文采取不同于张佐敏(2013)、胡永刚和郭长林(2013)等的参数校准方法,而是对非结构参数通过“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再估计。在估计的过程中,采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模拟方法(MarkovChainMonteCarlo,MCMC),基于MH算法随机抽样2万次,并去掉前1万次①。具体抽样时,对每一个参数选择一个标准的概率分布函数,然后根据参数的初始值和抽样设定的次数进行统计抽样,最后根据设定的接受概率(一般在0.2~0.5之间)获得后验的结果。而标准概率分布的选择是根据参数的性质、取值范围综合判断形成,方法参见Griffoli(2010)[37]的分析。在进行“贝叶斯”估计之后获得检验多变量“收敛性”的统计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中的结果可知:在后期1万次以后,曲线拟合较好,说明参数的“贝叶斯”估计结果整体性能较好。基于贝叶斯估计结果,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的财政政策效应,下文将分“同一”货币政策规则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研究。

三、搭配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经济效应

基于上述“贝叶斯”估计的参数结果,本文通过Matlab的嵌套软件包Dynare4.2.5进行数值分析。假定财政政策规则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的冲击(即假定财政支出增加1%),其对于产出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②。由表4中的结果可知:在货币“利率规则”之内,除规则四之外,不同的财政政策规则对于“经济总产出”具有相似的经济效应。政府增加公共开支在短期内会使总产出增加,并且在第二期旋即到达最大化。当然,财政支出增加1%,即期(随后的第一期)的正向“扩张效应”相对较小,“规则一”下仅为0.0177%。这一结论不同于Christiano等(2011)财政政策乘数大于1的结论(名义利率的零约束下)。当然,从整个观察期内的累计效应来看,就货币利率规则而言,财政政策“规则一”对于经济产出的总弹性为0.3426,而其他规则二、三、五对于经济产出的总弹性分别为0.2587、0.3120和0.3505,差距相对较小。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之内,不同财政政策规则对于“经济总产出”也具有相似的经济效应,只是考虑“盯住债务”的“规则四”与其他略有不同。财政政策“规则四”对于宏观经济具有凯恩斯主义的“非线性”影响。由于货币政策规则组内的财政政策差异较小,此处以财政政策“规则三”为对象比较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中的政策差异。限于篇幅,以经济总产出Y、私人消费C、通货膨胀效应π和债务水平B的响应为分析对象。四个宏观变量的响应过程如图2所示。在财政政策搭配货币“利率”规则时,财政政策的波动效应要小于其与“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搭配结果。在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下,财政支出增加1%,随后其在第一期的产出“扩张效应”为0.0269%;而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下,财政政策的即期正向“扩张效应”为0.0531%;在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下,财政政策“规则三”在观察期内的总产出弹性为0.312,而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中,财政政策“规则三”在观察期内的总产出弹性为0.286。对于代表性消费者的消费而言,财政政策在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下对其影响过程存在差异,但均对私人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并且挤出效应趋于稳态的时间远远大于产出,效应也较大。货币利率规则之下,财政政策的波动要小于其与“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搭配结果。在货币利率规则下,财政政策的总挤出效应为1.476%。就通货膨胀而言,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之下,财政政策对其的影响过程与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相似。货币利率规则下,财政政策的波动小于其与“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搭配结果。对于债务而言,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之下,财政政策对其的影响过程有很大差异。其中,在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中,财政政策开始扩张政府债务,但第三期之后债务水平开始逐渐下降并低于稳态水平,最后趋于稳定。在这一规则下财政政策使政府债务膨胀的最高水平达2.1688%(财政支出水平增加1%)。而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中,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初期降低债务,但随后即产生扩张效应,财政政策使得政府债务扩张的最高水平达3.743%。而结合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结果可发现,“利率冲击”对于政府债务的控制影响比货币供应量规则更为显著。针对上述不同“冲击源”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影响,表5将不同的财政搭配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照进行讨论。由表5的结果可知:(1)无论是在“利率政策规则”还是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之下,货币政策冲击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贡献较大;(2)在同一货币政策规则下,财政政策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第三个主要贡献源;(3)货币供应量规则与不同的财政政策搭配时,财政政策的经济波动效应较大。这说明为降低公共支出对产出的波动影响,考虑由利率规则搭配财政政策较好。

四、结论

篇6

[作者简介]张丽莉(1980-),女,汉族,黑龙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一、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

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最重要的两大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实行需求管理和调节经济的有力武器,两者间的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服务最终目标的一致性。政府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的本质都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而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作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手段,其目标指向必定具有一致性。此外,两大政策的一致性还表现为政策手段的互补性和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某些领域存在交叉和重叠,如国债与财政存款领域等。在这些领域中,财政货币政策互为补充、互为影响:财政收支活动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财政政策将资金运动的方向传递给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同的融资方式也会对货币政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货币政策通过信贷等渠道(信贷收入的来源、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等)影响着财政政策。总之,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两大政策进行协调配合。

二、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1两者调节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性

宏观经济得以正常平稳运行的基础是社会总供求相对平衡的实现。总供求的平衡包含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财政政策更加侧重于调节经济结构平衡,货币政策更加侧重于调节经济总量平衡。从财政政策来看,在调控资金流向上相对自由度较高,可以通过收入机制和分配机制,直接调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优化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目的。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央银行能够动用多种政策工具调节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从而决定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货币供给总量又决定着商品的需求总量,商品的供给总量反过来决定着货币的需求总量,由此可见,实现货币的均衡实际上也就实现了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因此货币政策主要用于调节经济总量平衡。

2两者调节的手段存在差异性

一般地,宏观政策调控手段的选择是由政策本身的性质及其目标决定,即使同一政策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和具体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采取的手段也有所差别。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两种不同的调控政策,它们在调控手段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主要有财政投资、税收、预算支出、财政补贴等,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主要有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等。

3两者调节的领域存在差异性

货币政策的调节领域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而相比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更为宽泛,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涉及社会发展的非经济领域。具体地说,货币政策是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国民经济,货币供应量的改变主要发生于流通环节,对流通环节的调控主要集中于市场经济领域,在这一系列的连锁反馈过程中,货币政策要发挥其功能需要商业银行的配合和传导,因此受金融系统边界的制约,由此可见这种政策的调节领域比较有限。财政政策主要发生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环节,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涉及社会稳定各个方面的实现,特别是在缩小收入差距,推动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等领域,具有货币政策无法比拟的优势。

4两者调节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性

财政政策更关注经济公平,货币政策更体现经济效率。这是因为,尽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都是货币资金,但其资金的性质明显不同。货币政策调控的资金为借贷资金,具有明显的偿还性,其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会使经济的运行更富有效率;相比之下,财政政策的货币资金较具有无偿性。通过资金的无偿占有和使用,调节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社会的公平。

5两者调节的时滞存在差异性

从政策制定角度来看,财政政策的制定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的制定时滞较短。政府制定和修订财政政策要经过立法机关审议和批准,有一整套极其严格的程序,不允许随意变动年初的财政预算,因此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修订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政策的变动时滞较短。从政策执行角度来看,货币政策时滞较长,财政政策时滞较短。货币政策的实施要有传导渠道承载,无论通过利率渠道传导还是通过信贷渠道传导,都需要较长的传导链条,因而货币政策部分乃至全部效力的发挥要有较长的时间分布间隔。财政政策一般通过政府直接安排收支,且政策实施具有某种强制性,其达到的效果也较易在短时间内显现。

6两者调节的方式存在差异性

尽管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特点,但财政政策能够由政府直接调节和控制来实现,因而更具有直接性,特别是在调节经济结构领域,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减变动和税率的大小变化,可以直接作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结构与规模。相比较而言,货币政策的间接性较强。政策的实施不仅需要畅通的传导路径为依托,还需要商业银行的紧密配合,且政策效应的发挥还受到企业管理经营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以及居民的消费意愿等因素的制约。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表明二者之间密切相关,在宏观调控中不可替代和相互补充。因此在实践中,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容易和准确地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财政与货币政策搭配的理论综述

1封闭经济条件下IS-LM模型

IS-LM模型是由John Richard Hicks和Alvin Hansen(1937)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得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型,用于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关系,该模型广泛应用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

IS曲线用来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根据封闭经济国民收入等式:

Y=C+I+G

可以获得关于收入和利率关系的向右下方倾斜的IS曲线。LM曲线用来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根据等式M/P=L1(r)+L2(y) 可以获得关于收入和利率关系的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IS与LM曲线的交点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然而这一均衡并不是充分就业时的均衡,因此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进行调节,其中财政政策改变IS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改变LM曲线的位置,通过IS和LM曲线位置的变化,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状态。

伴随着IS-LM模型的诞生,经济学家对它的批评和指责就不绝于耳。例如,模型的创始人JRHicks就公开表达了对该模型的不满:IS曲线表示的是流量均衡关系,而LM曲线表示的是存量均衡关系。若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一年中同时达到均衡,则在整个过程中货币的供给必须与需求保持相等,这只有在不确定的预期每天都正确的情况下实现,这显然不可能。ALeijonhufvud的批评指出:IS-LM模型的一个假设是两种市场的均衡相互独立,一条曲线的变动不会引起另一条曲线的变动,这种假设不正确,IS和LM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各种对IS-LM模型的批评不无道理,但并没有因此撼动该模型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后来的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还是供给学派,其理论都没有取代正统的IS-LM模型,反而被纳入该模型,丰富和拓展了该模型。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证明IS-LM模型的巨大价值,是政府分析财政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2米德冲突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还要实现外部均衡。当一种经济政策面对两个宏观经济目标时,就会出现内外冲突的问题。詹姆斯?米德最早研究了这个问题,称之为“米德冲突”。他详细分析了两国为维持内外均衡的金融政策之间存在的冲突:设定两个国家A和B,在A国的国内支出上出现了自发紧缩,其结果导致了A、B两国国民收入的紧缩,并且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A国的方向变动。在这种情况下,A国需要采取政策性膨胀来实现内外均衡。具体地说,就是一方面停止国内的萧条以实现内部均衡,另一方面抑制A国进口需求的缩减和A国的贸易差额移向顺差以实现外部均衡,对A国来说,这不会产生政策冲突问题。但如果A国不这样做,B国就会面临严重的政策冲突。为了实现内部均衡,B国的国内支出需要有政策性膨胀来制止经济萧条,但为了外部均衡,B国又要求国内支出有政策性收缩,以便在A国对B国出口需求缩减的同时,限制B国的进口需求。这就存在尖锐的政策冲突,稳定国民收入的政策性膨胀会导致国际收支更加不均衡,可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的政策性紧缩又会加剧国民收入的下降。

可见,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矛盾表现为国内总需求紧缩和国际收支逆差之间的矛盾。由于政府只能运用金融政策一种工具,因此必然导致调控中左支右绌的情况。以上米德的论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在开放经济中内外均衡的冲突十分常见和频繁,单一的金融政策无法解决内外均衡冲突的两难困境,运用政策搭配才是治本之道。米德的这一思想构筑了政策搭配理论的基石。随后经济学家们在此领域的研究都是以米德冲突理论为依据展开的。

3丁伯根法则

为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丁伯根(JTinbergen)最早提出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数学模型,论证了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要有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理论被称为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假设存在两个宏观经济目标T1、T2,可以使用两种政策工具I1、I2,政策调控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T1、T2即为最优目标,经济目标是政策工具的线性函数,则有:

T1=A1?I1+A2?I2

T2=B1?I1+B2?I2

当A1/B1≠A2/B2时,可以求解出达到最优目标水平T1、T2时所需要的I1、I2的水平:

I1=(B2?T1-A2?T2)/(A1?B2-B1?A2)

I2=(A1?T2-B1?T1)/(A1?B2-B1?A2)

这说明,只要政府能够运用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就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配合达到理想的经济目标。当A1/B1=A2/B2时,方程组无解,这意味着两种政策工具对两个宏观经济目标有相同的影响,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政策工具,因而不可能全部实现两个独立的经济目标。

丁伯根法则对经济政策理论具有深远意义,它的重要贡献在于研究了政策搭配的数量匹配性,并提供了一个可扩充性较强的数学模型。该法则还进一步强调了众多且广泛的政策搭配是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

4蒙代尔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匹配问题上,尽管“丁伯根原理”被广为认同,但缺乏可操作性。现实中政府在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内外均衡两种目标时常常会遇到逻辑上和指导思想上的困难,不能实现政策目标。蒙代尔认为,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在于丁伯根原理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视为同等效力的政策工具,但实际上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蒙代尔借用两目标-两工具模型提出了绝对优势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构成了蒙代尔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的核心内容。该原则的政策决策模型可简单概括为:

T1=a1?I1+a2?I2

T2=b1?I1+b2?I2

篇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两者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算调节社会总需求,其运用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支出预算、公债、补贴等;货币政策通过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过去20多年,由于受货币主义的影响,西方各国普遍推崇货币政策,轻视财政政策,担当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的是各国的中央银行。近几年来,西方各国开始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以使货币政策产生更好的效果。宏观政策的这种调整不仅在各个国家、集团之间得到加强,而且得到imf等国际组织的鼓励和支持。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从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看,两者之间仍需进一步地协调并加大力度。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意义

(一)独立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在理论上实际并不存在。

我们知道,政府预算是政府支出g和税收收入t之差(g-t)。如果g-t>0,为政府预算赤字;g-t<0,为政府预算盈余。在出现预算赤字时,政府一股有两种方法维持平衡:一是发行政府债券;二是增加货币供应。即g-t=(b+(m.

这一公式便是政府预算恒等式。由它可知政府应付赤字的办法,一是通过借贷获得债务收入(b,二是通过增加货币发行征收通货膨胀税(m.假定(m=o,也就是说货币供应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即在没有货币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任何财政扩张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g)都只能靠借贷(b来维持。假定单独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变,即公式等号左边为零,就有:0=(b十(m,即cm=一(b,货币供应增加的数量(m必须正好等于公众手中的政府债券减少(即中央银行买入)的数量一(b.由此可见,财政政策(g-t)和货币政策(m之间并不相互独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配置可以取长补短。

如果单独使用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会马上见效,使总需求增加,从而总产出上升,但由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将使得利率上升。由此直接产生两方面的副作用,其一是影响国内的投资环境,使中小企业投资下降,而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用财政政策不能有效地改善失业状况;其二是利率上升会导致汇率上升,从而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增加,使得利率下降,不会产生财政政策的副作用,从而在刺激经济时能改善整个经济环境,对投资和净出口都有利。但由于货币政策不能直接导致总产出的提高,用它来对付经济衰退时就有可能难以把握准确的操作时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单独实行各有利弊,只有把两者合理配置使用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取向

(一)充分发挥国债经济“蓄水池”的功能与作用。

国债作为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惟一纽带,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是调节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加以利用。一方面利用国债具有“金边债券”的独特优势,推动国民高额储蓄从间接融资渠道流向直接融资渠道,从金融领域转移到财政领域。另一方面应解除政策限制,扩大机构主体尤其是广大金融机构持有国债的规模水平。据报载,在当今各种类型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银行持有各种国债大都占其资产总额的1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持有政府债券都在50%以上,与之相比,我国60%国债依靠居民购销,国有商业银行只持有5%的低比率,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国债的另一调节功能,也是中央银行最灵活的货币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金融的调节作用。

(二)积极探索研究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总需求管理规律,从而为实现政策目标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目前,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着以市场为轴心的结构性调整,引导市场主体居民和工商企业实现有效需求,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总需求管理理论赋予我们的使命。西方国家曾经运用直接大量增加财政投入刺激经济、恢复市场信心而取得阶段性成果应该是对我们有益的启示。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应当建立在财力较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政府支出投入上,要在正确合理选项上下功夫,防止重复投资。

(三)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协调,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始终是市场的平衡力量,在某一时点上应寻找最佳平衡点(当然是相对的)。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需要刺激的重点是消费需求。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提供需求,但它能否提高经济效率,是由最终消费的状况来决定的。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充分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资本的流向和流动性进行适时调节以及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对有效规模进行合理调整,以增强国内需求为目的,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四)正确分析和认识经济状况,合理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力度,防止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到来。

纵观我国2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高通货膨胀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震荡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近两年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向扩张实施力度较大,加之在当前体制转轨尚未完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健全、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政策,特别是长期使用,很有可能诱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引导国民经济走健康发展之路。

三、结束争论,开辟未来

在经济学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争论由来已久。两者之争表面上是不同的政策主张之争,实质是主张市场调节多一点还是政府干预多一点的理念之争,相信市场的人一般偏向于货币政策,相信政府干预的人一般偏向于财政政策。美、日、德等国政府都是号称财力庞大且管理有效的政府,但对运用财政政策普遍深怀戒意。

我国的公共投资效率之低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消除,大规模使用财政政策的最大危险莫过于有可能强化计划体制,导致体制复归。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依赖财政政策而排斥货币政策或者完全依赖货币政策而排斥财政政策的主张都是不足取的,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快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篇8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资产价格 稳定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部分国家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资产价格的波动会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甚至还会诱发银行信贷危机,引发社会宏观经济的衰退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持资产价格稳定,这需要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出发,探讨资产价格与其他经济变量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资产价格的稳定发展。

一、资产价格的相关概念

资产价格在金融定义范畴包括证券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这两方面概念,这一概念中所涉及到的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资产价格中的证券资产价格对于利率的敏感性较强,其波动主要来自于短期股票投资回报率的影响,极易受到货币政策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证券资产价格的波动与相对应的实体经济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其上涨和下跌往往伴随着实体市场经济的上升和下滑。资产价格中的房地产价格则与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密切相关,需求方面依赖于当前收入水平、现金流状况以及平均折现率,在供给方面则依赖于土地面积或建筑的可用性,以及现有住房的质量水平。实质上资产价格发生波动,这将直接影响当前社会的金融系统和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基于此特征,探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具备极为深远的现实应用意义。

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正不断发展和深化,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所在。同时包括土地出让金等房地产相关税费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也成为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开发进程不断加快,抵押贷款以及购房行为处于快速增长进程之中,资产价格中的金融资产属性不断增强,同时资产价格正处于不断波动之中。这不仅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同时也增大了社会居民的经济负担,对于社会层面而言也制约着发展方式的优化转变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进程。因此维持包括证券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等内容的资产价格稳定,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社会影响。资产价格稳定与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力作用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一)维持资产价格稳定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界较为奉行的一种宏观调控理念为“一个目标”和“一个工具”。“一个目标”为保持物价稳定,通过单一的物价稳定目标可以有效平抑通货膨胀预期;而后者“一个工具”则为短期名义利率,通过一定规则的利率调整可增强财务政策的透明性,从而现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基于此理念可发现,财政政策较为有限,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则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能带来差异化的影响,财政政策可更为直观地反映资产价格的波动变化。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初期,居住房屋类别依赖于我国福利制度,在这段时间财政政策能更为直观地反映资产价格的变化。随着房地产业市场增长不断加快,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变化过程中有着更为直观地体现,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容差率也有着极为明显的变化。为了维持资产价格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者实现协调发展,统一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资产价格的科学合理控制。

(二)资产价格中的货币政策反应模型

货币政策的实施目标在于维持物价稳定,即维持商品价格的稳定。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将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破灭对于经济产出和货币通胀的影响纳入考量范畴。资产价格中的汇率波动会对货政策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来自于货币流动以及市场交易等方面对于货币供给政策的影响,货币升值会直接影响货币兑换过程中的等额价格波动,国家银行需通过货币供给的不断提高来改善这样的现状,但同时货币升值的预期提升会促使国际资金流入我国货币市场,客观层面引起货币扩张,这会直接影响物价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的提升波动,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应用资产价格中的货币政策反应模型,通过缩小货币市场流入,有效改善货币扩张的金融状况。

(三)资产价格中财政政策反应模型

“一个目标一个工具”的宏观经济调控理念在过去似乎取得了成功,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却对这一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我国央行明确宣传,资产价格稳定并非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依据。在财政政策反应过程中也需时刻关注和掌握资产价格的波动状况。财政部门不仅需要维持政府债务的持续发展,同时还需促使产出稳定,基于此税收比例将成为政府债务缺口和产出缺口的重要函数,对于资产价格中财政政策的反应模型需体现债务和产出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通过两方面的综合协调和控制,合理实现资产调配,从而实现资产价格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稳定会带来差异化的影响,在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机制及关系的过程中需有所侧重,通过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资产价格趋于稳定。

(作者单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俊雪,秦聪,张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J].世界经济,2014

(12):3-26.

[2] 邓创.中国货币政策应该盯住资产价格吗?[J].南京社会科学,2015(07):33

-39+53.

[3] 刘哲希,韩少华,陈彦斌.“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16(06):3-11.

[4] 王劲松,韩克勇.资产价格、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与金融稳定研究――一个理论研究述评[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03):63-69.

篇9

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扩大国内需求,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2000年中央决定继续发行长期国债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这将是政府连续第3年大规模举债。那么,目前债务规模是否过大?财政的债务危机存在与否?“2000年会不会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最后一年?”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财政政策非“积极”不可

自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已连续7年下滑,GDP增幅从1992年的14.1%下降到1999年的7.1%左右(预测值)。虽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亚洲金融危机等原因,使目前经济增速下降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长时间的下降已产生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如不扭转这种趋势会使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困难。解决我国内需不足、通货紧缩的问题,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保证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当前经济增长的形势已经比较严峻了,必须采取措施抑制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从货币政策来看,国家先后采取了连续降低银行利率、取消信贷规模、加大消费信贷、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但由于体制结构和市场情况等原因使得单一的货币政策对刺激投资、消费的效果不大明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而且,金融运行本身也出现偏紧趋势,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不畅,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幅下降,1999年11月末M2增长14%,增幅比年初回落3.95个百分点;11月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上年同期少增1000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2.3%,增幅已连续9个月逐月下降,成为近两年来的最低点。这对进一步采取积极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所以,从目前情况看,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

1.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保证

篇10

笔者认为,要避免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反作用的冲击,使宏观调控达到综合协调,除了应以遵守宏观调控法原则为基础,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机制,这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上面已经述及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相应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要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规划、实施、协调等工作,也是由这几个经济职能机构共同来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在组织机构上建立起综合协调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控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一,在制定决策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进行沟通,向其他部门论证自己部门实施此项决策的可行性、目的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说明这项政策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及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如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必须与财政、货币的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协商,以取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支持。对于将要确定的政策,由相关专家及部门进行评估,明确利弊,在国务院批准此项政策后,针对此项决策将要产生的消极影响,建立一套预警方案,由此确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颁布流程,确保此项措施不对其他部门的决策造成破坏性作用,以致影响宏观调控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二,不同的宏观调控部门拥有巨大的宏观调控权,其使用的经济变量如利率、税率非常敏感,这些变量对价格、成本及利润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经济、市场主体和普通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以国家立法机关及审判机关为核心,针对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权力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各部门之间达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二、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国家需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与关系,制定经济发展的决策。在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中,我们知道其具体目标是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运行中,这四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并且存在着矛盾。宏观调控各项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与这些目标相对应的是,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由于是不同的部门制定与实施,也常常会出现作用方向不匹配,作用力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如何发挥宏观调控各手段的组合效应,需要政府把握好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势,确定一个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各项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项政策之间需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需要配合。这两项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两大工具,二者之间的配合基于这两项政策调节的不同点:就作用时效来说,财政政策起效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经济存在着直接的拉动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较为缓慢;就作用杠杆来说,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增减,国债的发行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就调节侧重点来说,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能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货币政策更侧重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阴影,刺激经济的繁荣与复苏。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日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作出了一系列的税收调整,如2008年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通过这项举措应对我国贸易出口下滑的境况。这些政策分别在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方面起着相互配合的作用。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支持。产业政策一词,源于日本。在下河边淳、菅家茂编纂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与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调整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与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干预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1国家财政的投资规模和和投资结构、财政补贴与中央银行所制定的信贷利率与规模及商业贷款的政策都会对产业政策产生影响。日前全国发展改革会议指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产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针对这一产业政策,财政部应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投资规模,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与这些产业优惠;中央银行应放宽对属于支柱产业中企业的信贷约束。

结语: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是为了客服单一宏观调控手段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建立的,其职责是为不同宏观调控部门之间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使之协调的程序和措施,避免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影响宏观调控总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防止出现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参考书目:

【1】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丘本著:《宏观调控》,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3】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吕忠梅、陈虹著:《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綦赞超:《浅谈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清华学术期刊,2007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