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护理与观察要点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重病人的护理与观察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危重病人的护理与观察要点

篇1

【关键词】 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场所。通过紧急的救治过后面临的院内转运:①病情复杂诊断未明确,需要转运来完成诊断性检查以明确病因。②经过紧急救治后需送手术或住院继续治疗。转运时间不长,但风险很高,病人在院内转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脱管、窒息、坠床的不良事件,可能造成病人的病情恶化,甚至造成病人有生命危险。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可增加转运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也较平常高9.6%[1]。为了保证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对我科2012年全年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方面通过全面细致的评估风险,及充分的转运准备,制定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确保病人在院内转运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结如下:

1 资料的整理分析

1.1 资料的来源 本科室2012年1月份-12月份,危重抢救登记资料中整理出230例典型的病例,其中男110例,女120例,其中心律失常病人35例,急性心肌梗死20例,癫痫大发作18例,昏迷查因18例,多发骨折25例,脑出血45例,脾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25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脑疝24例,上消化道穿孔20例,其中需要机械通气的25例,需要2个以上通道的135例,1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

2 转运准备

2.1 医护人员 负责转运的护士必须工作满3年以上,本科护士工作1年以上,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及应急能力,心理素质较好,并由负责院前急救的专业医生及科内配备的有经验的护工同往护送至检查或住院治疗。

2.2 转运前病人的病情及风险评估 护士与主管医生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行性,对高风险的危重患者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2]转运前需详细填写危重病人转运评估单,评估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身上的管道、用药情况、移动的方式、安全防护、使用抢救仪器、途中可能出现的变化等,并告知患者家属,取得同意和配合。

2.3 转运前的充分准备

2.3.1 监测生命体征,全面掌握病情。送住院的需填写转运病人交接记录单。

2.3.2 抽血备血,通常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以确保液体的输注,检查各管道是否通畅固定,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空尿袋,烦躁的病人适当给予约束,骨折的病人予妥善包扎固定,携带必要的抢救仪器如心电监护,简易呼吸机、吸痰机等,并保证好仪器的性能,携带急救箱,过床时避免剧烈搬动病人,转运时一般采用平车,必要时直接用整床转运,保证各项准备,有条不紊的进行。护士具备熟练的急救技术,并予患者和家属实施心理护理,使病人和家属有安全感,安静的配合治疗和护理[3]。

2.3.3 转运前10min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交接病人主要病情及需要准备的抢救仪器,做好充分准备,以利于病人的后续治疗。并携带病人的病历本及相关检查资料等。

2.3.4 急诊手术的病人予开通绿色通道,手术前需佩戴绿色手腕带,做好术前准备,填术申请单并通知手术室。

2.4 转运途中的护理要点 患者取舒适,昏迷着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把床栏防护起来,转运过程中保证平稳快速,避免剧烈震荡,护士站在病人头侧,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有无躁动、管道的连接是否完好等,以便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5 到达目的地的护理要点

2.5.1 妥善安置病人 要利用省力原则将病人平稳的把病人移至病床或检查床,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如遇有脊柱、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伤员,不可随意搬运或扭曲其脊柱部,搬运时顺应伤病员脊柱或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上,一般为仰卧位,有铲式担架搬运则更为理想[4]。检查时可适当让家属陪伴。

2.5.2 对完善检查的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并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准备后续的治疗。

2.5.3 对转运住院的病人与接方护士做好交接班 双方核对病人身份,床边口头详细交接病人的病情、管道的连接、辅助检查、用药情况、皮肤的完好、贵重物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接方护士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妥善安置好病人,在危重病人转运单上确认签名。

3 小 结

转运危重病人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抢救危重病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监护、治疗、护理的过程,若操作不当,不仅影响诊断治疗,还可发生意外导致死亡,关键是转运人员具备熟练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经验,通过正确的评估风险,做好转运前后的充分准备,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和配合,并制定全面的防范措施,以达到降低意外事件、危险事件的发生,为抢救危重病人争取机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性意见,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科室和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庄一渝,虞雪琴,蔡秋琴.ICU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09-511.

[2] 张桂萍,李丽.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09.7.

篇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64-01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治疗复杂,应用多种监护,抢救、仪器和设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ICU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风险种类,常见原因及控制手段具体介绍如下:

1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低

其常见原因有: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病人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地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控制手段:

1.1 对进ICU工作的护士进行短期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病人抢救技术等。

1.2 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

1.3 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新进ICU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他们苦练基本功。

1.4 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监护水平,护理技能,应急能力考核。

2 窒息

其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喉头痉挛,无力咳痰,大量咯血,呕吐物误咽;其控制手段如下:

2.1 充分湿化气道,吸痰及时,方法正确。

2.2 大量咯血时病人头侧向一侧,如血压稳定,则取头低足高位,及时去除血块,血液。

2.3 病人呕吐时头侧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吸引器及其相关用物。

2.4 正确判断窒息原因,对因处理,如血痂、痰痂等引起的气管插管堵塞,可用气管插管,内芯条疏通,再吸引,无法疏通者更换气管插管,如其他原因引起者则头侧向一边,紧急吸引,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 口头医嘱

常见原因有:抢救病人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医生不在科室,电话口头嘱咐,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不愿意起床开医嘱。控制手段:

3.1 抢救时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

3.2 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4 监护仪器故障

常见原因有:设置不合理,电源未接上,元件损坏,保险丝断,机内积灰多;控制手段有:

4.1 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合理设置报警范围。

4.2 遇故障时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4.3 定期检修监护设备,由专人保管,维护保养。

5 院内感染

常见原因:危重病人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用品缺乏,控制手段有:

5.1 增强病人抵抗力,必要时实行保护性隔离。

5.2 医务人员自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格出入ICU的制度,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ICU,设立单独的物品消毒间,购置必要的消毒隔离用品。

6 管道脱开扭曲

常见原因有:导管质量差,不配套,管道受压,扭曲未能及时发现,病人不合作或不理解置管的重要性擅自拔掉,其控制手段有:

6.1 使用前检查物品质量。

篇3

【文章摘要】:护理教学是帮助实习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角色转变。因此,护理教学管理与带教,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实习、带教、管理

To strengthen nursing manag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bstetrics and ynecology Department of Urology, Mi Na Wa Er A Bu Du Wu Pu Er GuLi Zha Er Yi Li

( Xinjiang, Urumqi, 830028)

【Abstract】: Nursing teaching is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alize the role change.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实习学生将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医院护理教学管理与带教,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护理对临床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逐步完善了临床带教管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对我院护理教学管理的现况分析如下。

1 健全带教组织,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1.1 规范医院护理教学管理体系

1.1.1 护理部主管护理实习全面工作,负责制定带教方案,落实带教计划,定期征求意见,及时解决带教中的困难。

1.1.2. 各科室成立了由护士长、副护士长(担任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带教小组,负责带教工作管理和实施;3.实习队自身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了护理实习计划的层层落实。

1.2 做好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其职业道德、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院主要通过科室选拔,学生反馈,护理部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带教人选。

1.3 抓好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不断更新,我院注重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首先做好培训学习,内容有带教教师职责、实习生管理条例、带教工作的检控方法等;要求教学组长完成各项护理技术示范,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积极参与各种形式讲课;参加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及院内外新业务、新技术讲座,以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2. 做好岗前教育,热情接纳护生进科室

2.1 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实习学生怀着紧张、好奇、期待的心情来到实习医院。从学校到医院,由单一的校园生活转向全方位的临床实习,不能很好地适应角色转换,就影响学生实习。岗前培训可使护生了解医院护理工作特点,在课堂和临床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1]。我院护理部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之前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主要内容有:护士的素质,医院概况、护理管理制度,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等。培训形式有理论讲授,观看教学录相片、实事教育、讨论座谈等方式。岗前教育主要为护生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护生的角色过渡[2]。

2.2 热情接纳护生进科室,尽快进入角色。学生初到科室的印象是深刻而难忘的,并将影响到她今后的实习。所以学生每到一科,我们都坚持做到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科室工作环境,物品存放位置,器械物品名称,区分无菌区、有菌区;帮助学生对常用药、急救药进行识别,以利于使用,避免发生差错,有计划地逐步完成实习计划。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

3.1 做好讲课,多媒体授课。组织由护理部教学负责人、各科教学组长主讲的每月一次多媒体授课。授课内容为护士礼仪与规范服务、整体护理概况、护理程序及其应用、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差错事故及其防范、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无菌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告示等,并进行观察评价和现场答疑。科内小讲课:由各科护士长、教学组长、教学骨干主讲,每周一次。内容包括专科护理操作、专科仪器的使用、专科疾病知识及护理、典型病例的教学查房、整体护理知识在专科实践中的应用、专科健康教育等,使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对专科整体护理、专科技能的认识。

3.2 按护理程序教学查房。我院每季度举行一次全院性护理教学查房,各科室每月举行一次。分别由护理部教学负责人、各科护士长和教学组长组织。查房中由老师介绍本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等,其他老师和护生进行评价,对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正确的问题及改进事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个案护理查房:遇有疑难、危重病人,护士长或教学组长及时组织护生进行查房。床边讲解病人的观察、护理抢救要点,然后在护士办公室进行讨论、分析,引导护生全面、系统地识别患者的护理要点等,提高护生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3.3 注重护生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和护生为之努力的方向[3]。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改变,沟通和交流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我院护理部要求护生在每个轮转的科室跟随专科护士上二周的责任班,出科前进行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考试。带教老师带领护生一起进行新入院的病人进行评估,入院宣教等,并要求护生运用所学沟通技巧每天与自己负责的病人交流和沟通,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重点强化对专科危重病人、出院病人等健康教育落实,锻炼护生的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

4. 完善护理教学质量评价

4.1 测试评估。每月由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生,存在问题及时改进。方式有(1)提问:护士长通过平时晨会交班,教学查房,床边交接班等方式进行提问,考核基础及专科理论掌握情况。(2)观察:了解护生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完整;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抢救处置能力如何;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如何等等。根据观察结果,填写“业务素质评价表”。(3)考核:如平时测验,出科考试。

4.2 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护理部组织,对护士长、带教老师的重视教学工作程度、教学周计划讲课完成情况、出科考试的严谨性等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广泛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教学,提高带教质量。

5. 体会

通过护理带教实践,我们体会到做好护生岗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注重带教教师的素质提高,选好每一名教师;实践中重视放手操作,系统做好教学培训及质量考评等环节,对全面完成实习计划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红珍,曹芹,邱小文,等.护理程序在护生临床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261.

篇4

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治愈及预后,危重症患者因其疾病因素致使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及其免疫功能严重下降。常对患者治疗及康复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至关重要。能全力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能补充人体日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及营养成份。我科在2012年01月―2013年01月对50例危重病人采用鼻饲全力的方法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起到一定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收集病例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0岁~80岁;均为各种因素所致吞咽困难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其中颅脑损伤20例,多发伤5例,术后呼吸衰竭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感染性休克2例,急性中毒1例。45例经口气管插管,10例气管切开。所有病例均鼻饲能全力支持。

1.2方法 选用适当型号的硅胶鼻肠管鼻饲流质饮食,使用喂养泵选用连续输入法从胃管内滴入能全力500ml/d~1500ml/d,开始速度25ml/h,病人能耐受,则可加速,最终速度为100 ml/h。

1.3结果 50例病人中除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外,余40例患者各种营养具体指标均有所改善,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人出现以下并发症:腹泻10例,便秘20例,感染2例,返流、误吸3例,高血糖症5例,低血糖症1例,脱管5例,堵管4例。

2 护理

2.1留置胃管前的护理

2.1.1对意识清楚病人根据不同的身心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机械通气病人初期一般情况较差,身心均受到创伤,加上环境改变,亲人不能陪伴左右,语言沟通障碍等多种因素打击,使其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此时留置胃管前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增强病人的信心,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2.1.2机械通气病人插胃管前首先吸净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取平卧位,头稍后仰,气囊放气后再吸净深部的痰液,这样可以减少继发性肺炎的发生。

2.1.3 10例意识清楚的病人1次插管成功9例,成功率99%。18例病人呈昏迷状态,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另外人工气道建立本身可抑制吞咽活动,同时因导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使胃管插入至会咽部时受阻而盘绕在口腔内,造成插管困难。本组发生插管困难7例。

2.2鼻肠管留置方法输营养液的鼻肠管留置方法如下:

2.2.1向患者说明鼻肠管留置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合作,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平卧位。

2.2.2消毒双手并准备下列物品:鼻肠管、50ml注射器、无菌盐水、粘膏、胃管、石蜡油。

测量需插入管道长度:患者耳垂至鼻尖和鼻尖至剑突,在管道上做记号标出此长度(成人长度一般为60―80cm)。将引导钢丝的手柄完全推入鼻肠管内,以使整根引导钢丝完全进入鼻肠管内。将鼻肠管的头部插入胃管的侧孔中,约1cm即可(以鼻肠管不能拉出胃管为宜),然后涂抹后石蜡油让患者头部后仰,并将管道从较通畅的鼻腔插入,然后让患者头部向前弯曲,并将管道插入鼻管,管道到达咽部时让患者做吞咽动作。当做的记号至鼻部水平时,停止推进管道检查鼻肠管是否在胃内,确定在胃内后,通过引导钢丝的手柄向管道内注入25~50ml生理盐水,这可避免鼻饲营养液在管道中的酸化,进而避免鼻肠管阻塞。冲洗管道后立即抽出引导钢丝。

2.2.3 术前鼻肠管的留置长度与胃管相同,术中医生将胃管与鼻肠管侵吞,胃管留置在胃中,将鼻肠管留置到空肠处,由于鼻肠管对咽喉部的刺激和压迫而导致病人有不适,特别是烦躁、意识不清的病人不能配合鼻饲治疗常自行拔出胃管,再加上人工气道病人咳嗽频繁,很容易将鼻肠管呛出,这不仅增加病人反复插管造成鼻腔、食管、胃黏膜的刺激损伤所带来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还会增加误吸的危险。因此需妥善固定胃管。方法是先做好长度标志,然后选用透明敷料贴在靠鼻肠管侧面颊部贴稳固定,第1~2d更换一次。护理上注意观察胃管插入的深度,防止管道脱出、移位。

2.3留置鼻肠管后的护理鼻饲前后合理安排吸痰时间,鼻饲前半小时进行有效吸引,吸尽口咽部、气管内痰液,以利于减少误吸的发生。鼻饲后1h内尽量不要吸痰。如必须吸痰,应注意保持动作轻柔,深浅适宜。取合适的;机械通气病人保持平卧位常是引起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我科采用鼻饲时和鼻饲后半小时1h病人保持抬高床头45°半卧位,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2.4为减少吸入的风险需要定期监测胃潴留,通常连续输注肠内营养者,每隔4h或间隙滴注者在每次输注前抽吸并检测胃内容物。如胃潴留超过100ml,报告医师,必要时减慢速度或暂停鼻饲。同时配合服用促进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

2.5营养液滴注时的护理肠内营养液应遵循容量从小到多、浓度从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因此根据病人的病情及营养状况及时做好调整。而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40℃,滴注过程中,在靠近鼻肠管的输液管端使用输液加温器加温,以确保营养液的温度,能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配制营养液前要洗手,容器要每日消毒后使用,输营养液的管道每日更换,营养液现用现配,置于4℃冰箱内保存,不应超过24h。鼻饲前后用30ml~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鼻饲过程每4h―6h冲洗1次,药片碾成粉末完全溶于水后方可从鼻肠管注入,可以减少堵管。

2.6加强口腔护理及监测口腔内PH值,选择适当的溶液来保持口腔清洁、舒适,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清醒病人经常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下移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和腹泻;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通便以促进胃肠蠕动。

3 小结

营养支持疗法对危重病人而言可提高疾病的临床治愈率,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病人康复,降低病死率。能全力如果鼻饲不当,常会引起返流、误吸、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感染等并发症。通过对50例危重病人鼻饲能全力护理,使我们体会到正确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减少危重病人鼻饲肠内营养液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赖荣德.危重急症识别与处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67―178.

[2] 卓雪英,郑春兰.机械通气病人鼻饲肠内营养液的护理体会.全科医学,2008:12(6)3354―3355.

篇5

【摘要】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文结合医疗工作实际, 分析了医疗质量管理的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 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医疗质量; 管理; 策略

医疗质量是医疗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已从传统的医疗指标评价逐步转向全面质量管理, 使得医疗质量标准更高、内涵更丰富,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现存问题

1. 1 质量管理机制尚未理顺:一些医院虽然成立了质控办,工作也很见成效,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职能科室虽然对病区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进行抽查, 但不能严格兑现奖惩, 病区质控小组有名无实;再者,有关的质量培训较少,这直接导致医院三级质控体系形同虚设;第三,缺乏全员质量意识, 缺乏吸引患者参与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等。

1. 2 基本技能不系统、不全面:在对于年轻医生的聘用方面,有些地方医院原则性太差。年轻医生系统性知识掌握不全面,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差距大。急危重患者抢救缺乏经验, 术前准备不充分时有发生, 手术适应症过宽造成治疗措施不当, 手术操作不符合规程等基础医疗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1. 3 缺乏临床思维能力:目前, 有些医生缺乏全面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现在: 一是对病人观察不仔细, 询问病史不全面;二是上级医生查房不系统、不认真;三是术前讨论流于形式, 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没有落实; 四是部分科主任未进行每周大查房, 缺乏对病人的全面了解。有些医务人员不严格执行查房制度, 敷衍了事, 不详细听取病人主诉, 无病情分析和诊治意见, 导致病人对医院缺乏信任感。

1.4 病历质量有待加强:门诊病历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 不书写门诊病历或急诊、危重病人病历诊断、治疗过程等; 住院病历书写不规范, 部分医务人员忙于手术或其他技术操作, 忽视了医疗文书的书写。主要表现在: 病史采集不全面, 书写不及时; 病历内涵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 记录内容要点不完整,诊断不确切, 重要的辅助检查不记录分析,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特殊检查和治疗不严格履行签字手续等; 电子病历推行后复制、粘贴情况较普遍,漏洞百出, 打印不及时; 上级医生审阅不认真、敷衍了事。各级医师查房内容雷同, 记录分析不到位, 病历内涵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

2. 1 机制与体制的制约: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决定了医院运营模式, 农合、医保等政策影响医生的医疗行为。患者支付能力的差别导致不同的医疗需求, 医疗期望值和现实反差加重了医患矛盾。而且医院全成本核算和用人机制问题导致科室人员结构不合理, 其结果必然导致基础医疗质量滑坡现象。

2. 2 能力培养与医疗技术提高不相符:科室只注重学历的提高, 而忽视了对各级医生能力的培养。大批新毕业医学生、进修人员和聘用医务人员进入临床一线, 专科越分越细, 但通科或相关专科知识知之甚少。同时, 存在医生缺乏护理知识的问题, 易产生医护矛盾。

2. 3 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少数科主任的管理水平不高,对疑难、危重病人把关不严, 科室内分工不明确, 高年资医生普遍缺乏对下级医生的带教意识。

2. 4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基本医疗制度落实不到位:少数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比较淡薄, 对医疗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质量管理部门对制度落实追踪督查不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没有理顺质量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 三级质控人员职责不够明细, 缺乏可操作性。

(三)应对措施

3. 1 构建质量检查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医院领导为核心, 医疗专家为骨干, 各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严格落实各级医师职责, 以质量持续改进为契机, 抓好日常考核和集中检查, 突出重点、抓住难点, 使质量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一是优化改造电子病历功能; 二是解决跨科收治病人问题; 三是加强会诊管理以及科室三级医疗质控组织建设;四是加强合理用药的指导与检查。通过各方面不断努力, 将各类医疗缺陷和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3. 2 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 大力引进优秀人才, 完善岗前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减轻一线医务人员负担, 关心一线医务人员的发展问题。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给予相关支持,适当扩大一线医务人员编制, 合理配置科室人才梯队。

3. 3 加强培训与考核:一是加强"三基三严"及处理急、危重病人的流程培训; 二是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 三是加大临床科研投入, 及时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四是组织全院性疑难、危重病人讨论。把院内培训及外出进修政策落实到位, 扩大对外交流, 不断提高医疗工作的技术含金量,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全面提升医院的竞争实力。

3. 4 重点加强科室管理:科主任是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要全方位的思考科室发展, 主动承担管理责任, 对出现的医疗纠纷要主动介入和研究处理。高度重视职业道德与行风问题, 强调科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 要发挥团队力量, 充分调动全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医院要加大对科主任的考核力度, 科学制定考核方案。每月进行一次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的检查, 搞好网上适时监控和围手术期监控。开展精品病案点评活动, 巩固和提高病案书写质量, 提高医生病历书写积极性。

3. 5 抓好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单病种质量不仅是医疗基础质量, 还是医疗工作质量、生活服务质量的体现。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进行综合评价, 能够较好地反映单病种质量, 可促进和带动医院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保障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医疗质量提高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医院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只有紧紧围绕"方便病人"这一中心思想,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医院改革步伐, 提高医院管理和整体运作效率, 不断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才能推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迪雄. 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重庆医学,2007

篇6

 

1、门诊诊室护理工作在门诊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并接受其业务指导。

2、门诊诊室护理人员要按时开诊,坚守岗位,开诊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检查和补充各种表格、处方、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等。

3、护理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负责接诊病人,做到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耐心解答病人的询问,不得冷落、歧视病人。

4、保持候诊室及诊室安静和有秩序的工作环境,严格执行先挂号,后看病的原则,按挂号等级做好分诊工作,避免多位患者围观候诊,杜绝无号看病、不按秩序应诊的现象。

5、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诊室内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用消毒液擦洗桌子及地板。定期更换检查床的床单、毛巾及工作服。

6、诊室内各种物品要立册登记,切实加强管理,贵重仪器要制定使用规则及保管制度。

护理例会制度

 

1、护士长例会

每月1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全院护士长参加,传达上级指示,小结评价上周工作,布置本周重点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及改进,统一护理标准,组织护士长学习,交流工作经验,表扬护理人员中的好人好事。

2、全院护士大会

每年1- 2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全院护士参加,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护理工作计划和总结,介绍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工作发展方向,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活动,护士素质教育,表彰先进。

 

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查房包括行政、业务查房

1、护理行政查房:重点查病区管理、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情况。

2、护理业务查房(包括教学查房):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选择有指导意义的病例,从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效果及其互相之间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度出新的护理计划。

二、护理部主任每月查房二次(行政、业务查房各一次),科护士长和护士长每月行政、业务查房各二次,做好查房记录及资料保存,以便总结经验。

病房管理制度

 

1、病区由护士长负责管理,科主任积极协助。

2、定期向病人宣传讲解卫生知识,根据情况可选出病员小组长,协助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5、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2次,每周大清扫1次。

6、医务人员必须穿戴整洁,必要时带口罩,病房内严禁吸烟。

7、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

8、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9、定期召开病区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区管理工作。

10、查房时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医师查房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私自离开病房。

病人入院、出院管理制度

 

一、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由本院门(急)诊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凭医师开具的住院证,按制度办理入院手续。由住院处通知病区。

2、病人经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后入院,如病情需要应按排护理人员护送。

3、在护送危重病人时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保暖,防止输液或用氧中断。注意外伤者,以确保安全。

4、病房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应即准备床位和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5、病房护士应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及病房有关制度,协助病人熟悉环境。护士须及时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主动了解病人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

6、由护士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7、急危重病人可以由急诊科电话通知病区或手术室后直接进入病区(手术室)抢救或治疗后,再补办有关手续。

二、出院制度:

1、病人出院由主治医师以上负责医师决定,护士应将医师决定的出院日期预先通知病人及其家属,以便做好出院准备。

2、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给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3、病区护理人员取得病人出院结帐清单后,协助其整理物品,并清点收回病人住院期间所用的医院物品,将出院后需服药品的处方、出院证明书交给病人或家属。

4、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工作,主动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

5、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如说服无效,应报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批准,并由病员或其家属签字,应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有关部门或所在单位接回或送走。

6、护士要及时清洁病人床位物品,传染病人用物需进行终末消毒,注销各种卡片,整理病历。

 

治疗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整洁,布局合理,做完一次处置都要随时清理,每天空气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治疗患者外,其它人员不许在治疗室内逗留。

2、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确、明显,字迹清楚,污染物与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消毒液应按时更换。

3、器械物品定数量放在固定位置,如有损耗及时补充,严格交接手续。

4、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5、激光、短波、穿刺等治疗中使用的药品、针剂和麻醉剂,均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并详细登记,严格杜绝医疗差错、纠纷的发生。

6、进行各种治疗时,须思想集中,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

7、工作人员相互团结、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工作。

8、做好每天的统计工作。

 

换药室工作制度

 

1、本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换药操作技术,了解伤口情况,动作轻柔,以保护健康的肉芽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换药效果。

2、换药室内各项用物、药品应定点放置,定时 清点和补充。

3、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1)工作时衣帽整洁,换药前洗净双手,戴好口罩帽子,每换药1人用消毒水洗手1次,根据换药人次的多少,每班换消毒水1—2次。

(2)室内应随时保持整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每日上下班前湿式打扫1次,每日用消毒水拖抹地面2—3次,开窗通风1次,每周大清扫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结果存档备查。

(3)有菌物与无菌物严格分开放置,标记明显,所有换药用物(除绷带外)均须保持无菌,注明灭菌日期,按规定及时消毒,非本室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室内,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4)换药用具做到一人一份,用后按消毒——清洁——灭菌的程序及时处理。

(5)换药时坚持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的原则,凡感染伤口用后的物品要另行处理,其敷料要焚烧,室内要做消毒处理。

(6)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其容器每周清洁灭菌2次,各种敷料罐每日灭菌1次。

(7)无菌药液(生理盐水及其它药液)开瓶后须注明日期与时间,超过1天后废弃。

(8)污物桶随时盖严,每日倾倒1—2次,用消毒水浸泡,洗净备用。

 

注射观察室工作制度

 

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病人一视同仁、态度和蔼、有问必答。

2、各种注射均按医嘱执行,必须询问过敏史,并按医嘱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编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时间和方法;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4、检查药品质量,有无变质、浑浊、包装瓶有无裂痕、药品和无菌物品的有效期。

5、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前应该洗手。

6、必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7、保持室内整洁,每天定期做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一小时。

8、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按处理常规进行销毁。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清洁整齐,物品、药品定点放置,无私人物品。

2、已消毒和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柜内整洁,消毒物品有专柜专人负责。

3、消毒物品均用标记注有效日期,无过期包。

4、进行治疗前彻底洗手、戴口罩帽子,一切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5、使用过的针筒针头用2%戊二醛消毒液回抽拉开针栓吸入消毒药液后,浸泡30分钟。

6、一次性输液器、针筒、针头浸泡于2%戊二醛消毒液加盖30分钟后销毁。

7、持物钳盛于0.1%器械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液占罐2/3,并加盖。

8、注射治疗盘,止血带每日治疗结束后,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备用。

9、室内台面用2%戊二醛消毒液每日二次擦拭,地面用含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灵拖地面二次。

10、治疗室每日二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一小时,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并有记录,污物洗消后毁形销毁。

11、CO激光手柄使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套住,使用完后去除一次性手套,并用2%戊二醛消毒液擦拭。

门诊导医工作制度

 

1、门诊导医人员必须熟悉本院、本门诊各科就诊情况及常规开展项目情况,保证能正确引导病人就诊。

2、导医人员必须佩带胸卡,做到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必须准时上下岗,不串岗、不脱岗、不闲谈。

3、要热情主动接待病人,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百问不厌,主动介绍医院概况、医院设备及门诊各科情况等。

4、经常巡视大厅,引导患者挂号、候诊、检查,为病人免费提供开水及一次性水杯。

5、见残疾人、高龄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应主动接待,对用担架抬来的急危病人,应立即协助送急诊处理。

 

护士值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排,对病员进行护理工作。

2、交班前,护士长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员记录,重点巡视危重病员和新病员,并安排好护理工作。

3、应建立交班本,交班人必须将病员总数、出入院、死亡、转科、手术和医嘱及执行情况,常用毒剧药品、急救品和其他医疗器械与用品是否损坏或遗失等情况,向接班人交待清楚后再下班。

4、交班前,在班护士应完成本班工作。

5、接班护士应详细阅读交班簿,了解病员动态,然后由护士长陪同重点巡视病员作床前交接班,交班者应给下一班做好必须用品的准备。

6、护理人员要做到:

(1)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2)十不:不擅自离岗、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出入工作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急事除外)、不坐私车、不打瞌睡或床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十不交接:①衣着穿戴不完整不交接;②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③病人转科未处理不交接;④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⑤医嘱未处理不交接;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⑦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⑧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⑨未为下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⑩交班报告未完成不交接。

住院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病区实行早班集体交接班,每天早晨由负责主治医师(或总住院医师)或护士长召集全病区医护人员及卫生员开晨会,由夜班护士报告晚夜班情况,医师或护士长报告病房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经管医生提出新病人及重点病人之诊疗、手术及护理要点。交接班时必须衣帽整齐、注意力集中,交接班者在未完成交班前,不得离开病房。每次晨会不得超过半小时。

2、交班基本要求:

(1)医师交班时,应写好必要的记录,危重病人应在床头交接班。        

(2)交接班时要求认真、仔细,交接班后发生的问题,概由接班者负责,不得推诿。

 

病房治疗室工作制度

 

1、治疗室必须随时保持清洁,随手关门。每日用消毒水做平面清洁2次,消毒水拖抹地面1~2次,抹**把等清洁工具要专用,每日开窗通风2次,紫外线照射2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结果存档备查。

2、工作人员进入室内应穿戴工作衣帽,操作及接触无菌物品时必须先洗净双手,戴好口罩,每做完一次操作,用消毒水洗手或消毒毛巾擦手1次,治疗台在使用前后均要用消毒水抹1次。

3、除工作及治疗患者外,其他人不许在室内逗留,一切私物均不得放于治疗室内。

4、室内物品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及归原,随时保持整洁,无菌物品与有菌物要严格分开,标志明显。

5、各类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清晰,毒、麻、限、剧、昂贵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6、所有无菌物品必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未用者须重新灭菌,敷料贮槽等视其使用次数的多少,每天消毒1次。

7、所有消毒浸泡液配制要准确(备有量器),并随时保持其清洁度与所需浓度,每周测定浓度1~2次,无菌容器及皮肤消毒瓶要随时盖严,每周清洁消毒1次,各浸泡容器应专用。

8、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无菌药液(如生理盐水等)开瓶后必须注明开瓶日期与时间,超过1天不得再用(夏天及静脉用药不超过4小时)。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不论单次或集体注射,均需用铺有无菌巾的注射盘,盘内无菌巾每日更换一次,注射药一律在治疗室内抽吸。

10、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一切物品用后按消毒——清洁——消毒的程序处理,污物桶随时盖严,每日倾倒2次,刷洗2次。

1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抢救室工作制度

 

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坚守岗

位,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根据情况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人工呼吸、胸外按摩等。

2、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重

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才能移动。

3、严格执行夜班制度,日夜班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代,新用药品的安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复核,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

篇7

【摘要】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重视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健全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围绕质量抓落实。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实施,医疗就珍病人不断增多,护理医疗纠纷不断出现,也呈上升趋势。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护理中各个环节潜在的隐患,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中的隐患,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护理,有效保障病人身心健康,从而有效的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现将我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浅谈如下:

一 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

1 重视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经常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使广大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使全体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护理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在实施护理行为的过程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和纠纷。

2 健全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制定确保护理安全质量的标准,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护理纠纷的处理和索赔, 科学地分担风险,更好地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护理安全管理 网络 ,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质量控制护士三级组成,明确职责,加强监控,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防止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3 围绕质量抓落实

(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护理管理者通过检查、督导、监督、评价等方式,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2)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使护理工作有序运转在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有序运转,避免由于护士人员少而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出现护患矛盾,要教育护理人员进行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就容易理解和原谅患者和家属的过激行为及言语。

(3)加强护士专业技术培训是降低风险的基础,护理部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抢救技术、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要点等内容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对于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等,各科按专业特点进行业务讲课、护理查房。并定期组织理论及操作技术的考试和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4)推广人性化服务。医院要大力推广“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推行一个中心,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围绕病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服务,即微笑服务,问题服务,迎送服务。五个一,即一声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张整洁的床铺,一段礼貌简洁的入院介绍,一杯清洁的开水。三个心,即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充满责任心,对待病人如朋友般真心,做各种解释工作耐心,而护士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可能带给病人不同的感受。使护理人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创造一种和谐、主动合作型的护患关系,让病人得到合理的、安全的、便捷的、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表现在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救治是否及时到位,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是否细致入微,对病人的治疗与护理是否合理安全等,使病人满意,实施人性化服务是安全护理的有利保障。

(5)护士礼仪、服务态度培训在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为语言不当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因此护理部分批分次开设礼仪规范培训班,保证全员参加培训。并制定了各种岗位的规范语言,收到较好的效果,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多和病人谈心。礼貌地带着微笑走进病房,耐心仔细和病人交流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尽量满足病人合理需求,温柔体贴的行为感动病人。管床护士每天通过与危重病人家属交流,弥补护士沟通不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6)重视护理缺陷,强化护理质量“零缺陷”意识质量“零缺陷”是 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的最高要求,即要求第一次把工作做好,不做重复工作,实行自我控制、自我改进。护理工作达到“零缺陷”就能预防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围绕病人和医护人员两方面,开展“百日无差错”护理技术大赛等活动, 分析不安全因素,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消除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缺陷控制,使护理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7)严格护理文件档案管理为强化护理记录技巧,每月进行病历展评和点评,每季度进行病历交叉检查。护理记录要求简洁,问题突出。尤其要增强护理人员的证据意识,要做到护理记录完整、齐全、准确;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及可能出现问题承担风险的义务;医疗用品符合要求;能够完好封存现场。

二 体会

篇8

心脏监护病房(CCU)为高风险、高技术科室。随着现代危重病医学理论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涌现,对CCU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抢救配合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素质、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通过规范化培训,使CCU护士获得有效的专业训练,提高了CCU护士的整体素质、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降低了职业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

CCU护士的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预见性、责任性、技术性的特点,要求护士综合素质要优秀。我科确定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作为CCU的资质护士,进入CCU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血管系统专科知识、专科技术操作和急救技能、人文知识、心理社会知识。培训的方式采用科内专业培训、院内学习培训和外出学习培训相结合。

1 职业素质培训

增强职业责任感,尽心尽责履行护士职责。在护理活动中,做到仪表端庄,举止稳重,语言文明,热情耐心,作风严谨,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果断、审慎、敏捷、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 各种管理制度培训

遵守护士工作职责及护理人员行为守则、服务规范。熟悉CCU的工作制度,急危重症急救处理原则、操作流程、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查对制度、仪器使用保养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有关急救预案,掌握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3 业务素质培训

3.1 理论知识的培训。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掌握心血管疾病护理相关知识,心电图的识别,不断学习专科药物知识。学习为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如:定期科内业务学习、进修学习、个人网上信息查询等。相关医学杂志期刊查阅、院内外业务讲座、护理查房、对少见、典型病例的护理病例讨论与会诊、各种专科新业务、新知识授课等。

3.2 专业技能的培训。掌握专科仪器的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如监护仪、除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食道心房调搏仪、微量注射泵、输液泵等操作。熟练配合床边同步电复律术,掌握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各种恶性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重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等。

4 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

CCU护士首先应沉着、稳重、果断、敏锐,使病人首先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应温柔、热心、诚恳、勤快,让病人有亲切感、依赖感。其次要掌握沟通技巧,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相结合使用安慰性语言、保护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并注意语速、语调的把握。在CCU非语言沟通很重要,我们可以运用移情技巧、提问技巧、倾听技巧、确认技巧,沉默技巧,触摸方式等。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心理压力大,运用这些沟通技巧让患者感到关心、理解、体贴、安慰,给予心理支持。另外要把握与CCU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时机,与CCU病人和家属建立一种良好的治疗关系。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和要求,根据病种和病情的轻重缓急,把握时机进行交流、沟通、宣教,采取疏通、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充分体现个体化。如入院时病情危重,则需迅速抢救,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再次病人和家属要有充分的知情权,医生、护士应与病人和家属及时沟通,取得理解和配合。

5 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CCU的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药物调整频繁,仪器、设备使用多,患者情绪不稳定。责任护士不但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教育病人的能力,还要熟悉教育资源获得的途径,熟悉CCU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主要为一对一教育、床边讲解、发放健康教育小处方、争取患者与家属的参与,分次少量,循序渐进。内容有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康复计划的制定、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方法,医疗设备的使用配合、心脏介入病人术前术后指导等。

6 临床合作能力的培训

参与医疗查房。护士能熟悉患者目前的病情、病情观察重点、治疗要点、饮食与营养状况、身体自理情况、心理状况等。护士能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患者动态信息。与医生的默契配合、护士间的紧密协作,在抢救过程中分清主次先后,协调救治人员各负其职,有条不紊,从而提高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7 护理安全教育知识的培训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遵守法津、法规、各项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充分认识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严格执行口头医嘱的使用范围。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提高护士对患者安全识别的警惕性。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与措施,如跌倒与坠床、压疮、管道滑脱、用药错误等。科内制定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8 CCU仪器规范化管理培训

篇9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化,对老年人的卫生服务也更为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老年人家庭成员的负担,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社区护理的意义以及当前社会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区医疗 护理 居民健康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改善国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从而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从来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面对十三亿人口的压力,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活动主要以一般疗效和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以及健康教育为主,护士参与最多的工作是医疗和健康教育,其中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治疗护理工作,据专家统计,护士参与最多的三项分别为社区医疗,占67. 5 % ,家庭护理占60 %,健康教育占50 %。

2 社区医疗的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在得到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也渴望得到心理健康的指导。为此,只有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由于现在社会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使家庭经济负担相对加重。有些居民身体不适时采取“ 能熬就熬” 的消极行为,疾病初期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病医疗费用又高,容易造成居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只有开展社区护理才能不断提高居民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对老年家庭,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对于防止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保持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大量增加,改变了我国的疾病谱,使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而对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长期住院医疗费用又高。因此开展社区护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全面、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

3 社区医疗存在的问题

1)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护理技术欠缺:社区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当缺乏,对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急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掌握不好,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疾病宣教。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护士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执行,如静脉输液、外伤清创、导尿术等,未能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增加了医院感染风险。部分社区护士在治疗护理中接触最多的是成人静脉输液及肌肉注射,对其他护理技术操作接触甚少,如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急救、临床常见的过敏反应、急救处理、外伤清创、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等技术操作不熟悉,严重影响了院前急救的质量及双向转诊工作。

2)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用药护理执行不到位:部分社区护士只机械地执行医嘱,对治疗用药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不了解,不能很好地对病人进行宣教,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亦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病人出现了毒副反应不能快速地作出判断,解释、安慰工作做的不够,给病人造成了困扰,亦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3)社区护理工作与医院工作脱节:社区护理范围是相对固定的,而居民就诊的医院是不固定的,他们认为农场医院的设备不全,技术不硬,特别是农牧团场职工,他们有病时,可选择各家医院,当病情稳定回家时,社区护士对他们在医院的情况不了解,工作缺乏针对性。农场社区居民需要入院时,社区人员除所在团场医院外与其他各家医院都没有任何联系,使病人就诊有盲目性。

4 克服社区医疗问题的对策

首先应改变社区中心的管理为完全的“院办院管”模式社区中心负责人及医护人员统一由医院配备,以保证各岗位人员的相对固定,从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其次,制定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社区护理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专业性,这是由它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对社区护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护理部应把社区中心护理工作与院部临床护理工作摆在同等位置上来管理社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应包括临床护理工作的培训,通过参加临床护理工作来熟悉各种护理规范及护理技术操作,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社区护理工作更规范、更严谨,减少和消灭差错事故,从而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医院应重视社区护士的地位和作用适当提高社区护士工资待遇,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之安于现状,从而保证护理岗位人员的相对稳定。

建立社区护理服务与医院护理服务网络社区与各医院的社保科建立联系,有病人出院时,社保科可通知有关社区服务站,社区护士在病人出院前到病室探望病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便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医院和社区在建立切实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彼此御按,使病人转诊顺利。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在病人要出院病历上详细记录病情,治疗护理经过及出院存在的医疗护理问题,使病人真正得到全方位的护理,使医院和社区护理工作都收到“优质、高效、低耗”。社区病人对社区护士最强烈的期望是疾病护理方面,如慢性护理、急救护理,而医疗护理是疾病护理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医疗护理质量,才能在社区护理中取得最好的效果,才能使社区护士自觉地以出色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真正做到面向社区,服务于社区,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总结

社区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进而建立起家庭护理,是社区发展的需要。医疗护理工作必须从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构建社区医疗护理新模式对于预防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疾病负担,节约医疗费用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 社区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兵团医学, 2008, (03) .

[2] 邱爱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现状及展望[J]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9, (05) .

篇10

【关键词】 胆道外科疾病 手术前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4月~2010年4月收治胆道外科疾病患者6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2岁。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痊愈56例,放弃治疗7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2 护理评估

2.1健康史和病史评估对于胆道疾病患者,术前需详细了解其既往生活史和健康史。一般中年女性,特别是肥胖及多次妊娠者,胆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厌油腻、脂肪餐或肠道蛔虫感染史;胆石症及重症胆管炎病人可能有多次发作史或手术史。术前应仔细询问是否为急性起病,疼痛部位、程度和性质如何,有无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和诱发因素。

2.2体格检查对于重症胆道疾病患者,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需特别注意神志、脉搏、血压的变化以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发展趋势,以了解有无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已出现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的患者。

2.3病情评估当患者仅有胆汁滞留或运行困难时,常出现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厌食油腻等。当胆囊管或胆管受阻导致胆道平滑肌痉挛时,病人多表现为胆绞痛。继发胆道感染引起急性胆管炎时呈现Charcot三联症。

由于胆道疾病与病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着种种顾虑,容易产生急躁、不安等心理变化;症状的反复,并发症的出现,常使病人烦闷、苦恼和焦虑;当需要接受痛苦的检查或被通知手术时,更易产生精神紧张、恐惧或不安全感;而医院环境的陌生,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多次手术治疗仍不能痊愈,可使病人对治疗信心不足、沮丧,甚至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

3 常规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复杂,治疗后也易复发,要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消除焦虑、恐惧及紧张心理,树立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向病人讲解医院的环境及病房的管理制度,及时与家属和工作单位沟通,使病人能愉快地接受治疗;对危重病人及不合作者,要专人护理,关心体贴。工作应一丝不苟,操作规范熟练,使病人建立信任感;对需要手术的病人,要耐心要解释手术的意义、手术的过程、麻醉选择、安全措施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给病人以安全感,使其能放心地接受并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3.2病情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胆道感染时,体温升高(38℃-40℃),呼吸、脉搏增快。此时应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如果血压下降,神志改变,说明病情危重,可能有休克发生。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有无诱因及持续的时间,注意黄疸及腹膜刺激征的变化,观察有无胰腺炎、腹膜炎、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发生。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液量。

3.3饮食护理 胆道外科病人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而且常有肝功能损害,故应食用低脂、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肝功能较好者可给富含蛋白质的饮食。

3.4对于病情较重的急性腹痛,或有恶心呕吐需暂禁饮食者,应根据需要进行静脉补液,防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5 注意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有腹膜炎者宜取半卧位。

3.6积极保肝 提高手术耐受力具体措施参考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前护理。

3.7预防和控制感染 所有的医护处理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感染征象的进展情况,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3.8对症护理 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胆绞痛发作者,按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和止痛,常用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但勿使用吗啡,以免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胆道梗阻加重。有腹膜炎者,执行腹膜炎有关的术前护理措施。重症胆管炎者应加强抗休克的有关护理。

4 术前特殊检查患者的护理

4.1静脉胆道造影检查前应做碘过敏试验;前一天午餐服高脂肪饮食(胆囊切除进普食);

前一日晚服用泻药(番泻叶6-9克泡水喝或5006Mg SO420ml);检查当日晨禁食并排空大便。值得注意的是,胆影葡胺的副反应较多,要准备抢救用药,必要时可使用免试药品如依索显,造影过程中和造影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

4.2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或引流(PTC或PTCD)

(1)检查前护理要点:①了解凝血功能,补充维生素K,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②做碘过敏试验和普鲁卡因皮试;③准备好穿刺物品,如穿刺针、局麻药、消毒用品等;④术前30分钟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并禁食。

(2)检查后护理要点:①平卧6小时,测血压、脉搏,每小时1次,共6次,病情平稳为止;②术后三天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③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等;④有PTCD引流者,接床边无菌瓶,妥善固定引流管并定时冲洗,以防导管堵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⑤观察腹部情况、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和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