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篇1

1、护理学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护理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护理心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包含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生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医学教育质量评审中的重点[1]。几年来,我院一直把加强“三基”训练作为提高医学生业务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医学临床实验教学中,我们加强优化医学生的三基训练,在教学评估中取得了 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 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三基”训练对每一名医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医学现代化的今天,任何先进的检测仪器也代替不了严格的“三基”训练,“三基”训练是医学生实现从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基础。加强对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三基训练的目的,就是以训练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指导老师的选拔与培训

选好临床指导老师,是临床“三基”训练质量的根本保证。学生学习操作技术有赖于老师规范准确的示范与指导。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就必须有相应合格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依照内、外、妇、儿各科的要求,从各临床科室选拔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熟练的老师进行培训。首先让指导老师吃透教学大纲,精读、钻研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拓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示教时,既要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统一规范操作方法,使操作动作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

3 根据训练目标 合理筛选内容

3.1 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规范、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操作方法。

3.2 体检要求掌握的内容一般状态的检查、头颈部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的测量、浅表淋巴结检查、眼部的检查(包括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检查、眼球震颤检查、集合反射)、咽部检查、甲状腺及气管检查等。

3.3 触诊检查包括呼吸运动、语音震颤、心尖搏动触诊、心脏震颤触诊、腹壁紧张度触诊、肝脾触诊、肾脏触诊、膀胱触诊、胆囊及阑尾区的压痛及反跳痛检查等。

3.4 叩诊检查包括肺部常规叩诊、肺界叩诊(上界,下界)、呼吸移动度叩诊、心界叩诊、移动性浊音叩诊、肝上、下界叩诊、胃泡鼓音区叩诊等。

3.5 听诊检查肺部的规范听诊,三种正常呼吸音的听诊部位及特点。心脏听诊的部位及顺序,是否听到杂音。如何分辨第一、二心音。腹部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的听诊等。

3.6 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肌力、肌张力的检查。神经反射、脑膜刺激征、拉塞格征的检查。

3.7 外科学总论基本技能操作部分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要求学生进行训练,从洗手到穿衣,从一刀一剪、一针一钳、一结一线,到切开、缝合、打结,严格按照三基训练的标准训练[2]。

外科技能操作要求掌握的内容:手术人员的准备,包括洗手、穿衣、带无菌手套、消毒、铺巾及无菌原则。辨认手术器械;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包括切开、分离、显露、止血、结扎与剪线、清创缝合与吻合。换药及基本原则。

3.8 护理学基础基本技能操作部分护理学基础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实践性很强。

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要求掌握的内容:铺床技术,包括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生命体征的测量与绘制;保证环境的清洁与舒适:包括口腔护理、床上洗头、擦浴法、晨、晚间护理、皮肤护理法;无菌、隔离技术。鼻饲、导尿、灌肠;各种注射法;急救技术;输氧、吸痰。

3.9 妇产科学基本技能操作部分要求掌握产前检查、产后出血处理、胎头吸引及助产术、正常分娩。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母乳喂养适应技术。

3.10 儿科的基本技能操作部分要求掌握小儿体格测量、小儿基本体格检查方法、儿科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4 强化三基训练的方法、考试及要求

4.1 制定强化三基训练的计划,正确安排及合理分配训练的时间,优化内容,每项基本操作要和相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结合。

4.2 将学生分组,每组20人左右,由一名教师示教、指导,配合光碟直观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正确方法和要领,加强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

4.3 统一命题,按标准定分,每项操作项目要求达到指标固定的标准分。

4.4 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学生自己动手抽签定题,逐个“过关”的考试制度。在考试过程中要求方法正确,手法到位,结果准确,并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及的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对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再进行训练、纠错、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5 “三基”训练的目标评价

临床“三基”训练的评价应尽可能体现公平、客观和全面。我们通常采取三种形式的评价,即动态性评价、终点性评价和双向评价[3]。

5.1 动态性评价以“三基”训练目标为基准,观察学生训练中的学习态度,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操作的规范性等,分阶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评价,并随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训练者,以及时修正。

5.2 终点性评价学生完成一个部分或完成整个“三基”训练目标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三基”训练情况作一总体评定,并将动态性评价融汇其中的终点性评价。老师主要从学习态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规范程度,“三基”知识临床应用情况,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记录能力等作全面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了解,不断修正提高。

5.3 双向式评价对“三基”训练目标评价时,采取评教评学双向反馈,由学生和老师各自对对方作出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基本同终点性评价。而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主要从老师的敬业精神、职业素质、教学方法、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技术操作水平、临床经验、表达能力及对学生的影响力等内容进行评价,通过双向式评价,使我们的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通过提高“三基”训练中的质量和目标评价,使我院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不断熟练,步骤规范,明显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熟悉和掌握了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促使他们经常看书,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从临床实习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许多学生很快就可以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地进入临床适应期,2周后对各科的一些基本技能操作能独立完成(原来要4周左右)。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加强。我校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实习工作中及参加工作后,受到了实习医院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 崔国华.强化三基训练 提高业务素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 :281.

篇3

    在各科室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病种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达到护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将每月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上报护理部,经核实统计后上报院部,院部根据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况,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奖励科室护理人员,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部制定了护理部临床护士全员培训计划、科内培训计划、院内护士针推科轮转计划、外出进修学习计划等,以确保各项培训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人员培训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系统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中医护理培训人数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单病种≥2项,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3项。要求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尽量和单病种相关联。全院护士中医基本理论考核通过率达100%,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院内培训(1)护理部理论培训。护理部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做到一线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后,护理部上网下载专题学习资料下发到科室,课后出思考题,由护士长督促学习、提问,使护理人员巩固所学知识。2010年上半年,院部订购本科教科书《中医护理学》[2],人手一册,开设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班,邀请院内主任中医师、针推科主任等给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听课,4~6月两个月的时间共完成了38次、72学时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了四次阶段性的理论知识考试、一次综合性的中医理论考试。素日里,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中医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考试,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直至考核合格。(2)护理部技能培训。根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条灸等共4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护理部要求外出学习、进修回院的人员写学习体会,在护理人员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业务讲座,并制定在科室开展工作的计划。护理部定时督查,以点带面,带动其它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新项目的开展。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中医理论的系统培训和考核,激发和促进了护士参与中医护理操作的工作积极性。中医技能护理项目由原来4项增加到12项,中医技能开展的次数由186次增加到10385次。提高了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在中医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后中医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成绩有显着提高。活动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讨论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带动各护理单元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3年的系统培训,中医特色操作开展项目从4项增加到12项,开展次数从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得益于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技能应用的系统培训,护士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上医院给予合适的奖励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贴、耳穴压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由于效果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篇4

【关键词】 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

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战场,工作的特点就是一个“急”字,急诊和急救质量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化程度。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知识+能力型是国际化医疗市场对护理的新要求,也是中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主动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必需[1]。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转变尚未跟上这一变化,因此,加快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以及急救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2]。为此,我院从2006年6月开张以来,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

1 急救技能培训的意义

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方面均没有通过系统的专科培训就直接上岗,造成了人岗匹配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影响了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急诊护理工作和胜任急诊护士职能,提高对急诊患者快速准确的判断力、提高抢救的成功率[3]。由于我院是新组建医院,护理队伍来自不同地方,存在着地区差异,较多护士没参加过急诊工作,因此,对她们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2 具体实施方法

2.1 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

2.1.1 理论学习及模拟培训 被培训的护士,必须首先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继续教育基地急上海市急救中心组织的80学时的急救护理学习班,以及为期1周的院前现场模拟急救技能培训,学习班结束后,理论和院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急诊实训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培训。

2.1.2 临床实践培训 在指定1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作为急诊适任护士临床实训基地。培训时间为2周,实践内容突出了预检护士分诊技巧;急诊护患沟通技巧;急诊常用13项急诊患者的抢救配合程序;急诊常用8项抢救技术;突发事件抢救流程和组织协调工作等。培训结束后进行急诊常用抢救技术、理论知识的书面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3]。

2.2 外出进修 为了适应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每年有计划地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并且与上级医院协商,安排高年资、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带教,要求带教从手把手带教开始,逐步由放手不放眼,走向放手又放眼,使她们在积累经验同时,能返院后独立上班。

2.3 院内培训 根据护士职称不同,针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制订相应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方案,有三基培训和专科培训,通过此类分层次培训方式要求相关护士能充分掌握护理专科基本理论,能熟练地进行各类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

2.4 “急救能手”的评选活动 为了激励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树立榜样作用,提升急救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急救技能,每月从急诊医生、护士中各评选一名优胜者为“急救能手”。

2.4.1 方法 心电图,心电监护,除颤术,洗胃术,呼吸机操作,心肺复苏术等操作,每月进行一项操作技能考核,从医生、护士优胜者中各选出一位评为急救能手,当选者的照片在急诊室张榜。

2.4.2 评选内容 操作技术,相关理论。

2.4.3 奖励方法 当选者每次奖励100元,连续当选3次,另外再申报院部作为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并作为今后晋升职称的依据。

3 体会

我院急诊科护士共13名,已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6名,外出进修6名,通过将近两年的这种内外结合培训方式的实行,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掌握了一般鉴别诊断的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种抢救仪器,并可排除一般故障,在抢救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操作,并能进行预见性的护理配合,使我院急诊护理工作逐渐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秀新,赫玉玲.护理临床教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

篇5

关键词:院校合作;高职;护理;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

1.1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就业考试必考课程。

1.2课程定位 根据行业需要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将护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四大部分,其中《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桥梁课程,将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联系起来,起到了由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过渡的桥梁作用。

1.3课程特色及目标 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护理理念, 扎实的理论基础, 娴熟护理操作技能, 良好个人素质, 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1]。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并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五位一体"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护理学基础》课程三维目标,即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2教学资源

2.1组建院校合作的师资队伍 我院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专职理论兼实训教师6人,兼课理论教师1人,兼职实训教师8人,固定的临床兼职教师2人,除固定的兼职教师外,另外还建立兼职教师库(聘请临床护理专家60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请临床护理专家到学校指导,近年来先后请到学校指导并参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临床专家24人,任教学时434节,兼课理论教师任教学时102节。

2.2院校结合实践基地

2.2.1校内实训基地 有6个综合实训室、3个一体化教室、2个示教室、1个模拟病房。

2.2.2临床见习基地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等。

2.2.3临床实习基地 有100多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

2.2.4志愿者服务基站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

2.3院校合作开发教材 我院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护士职业基本技术》教材,由学校任课教师与临床护理专家共同编写,该教材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融合,突出"院校结合"特点。教材特色是基于工作过程编排模块内容,使各种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流程有整体性、系统化认识。涵盖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将护士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并且融入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内容,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实临床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及广西技术操作规范,各模块均按执业护士考试大纲要求设置学习目标,以案例为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课程实施

3.1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就业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理念,坚持院校结合,将各种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3.2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大部分,校内教学主要包括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开展各种护理技能竞赛,结合引导学生自学,立足于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校外教学主要包括见习、假期临床护理活动、护理志愿者服务和顶岗实习,开展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立足于学生工作能力培养。

3.3教学方法 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案例教学法。每节课以案例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锻炼学生评估、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②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法。选取部分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如无菌技术、注射法等进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师生共同体验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结合,理论课堂和实训场地的融合,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评"是一个创新,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质量。③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可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护患沟通的教学时,可让学生扮演护士、哭闹的孩子、家长等。④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如入院护理,让学生模拟患者、医生、护士、家属,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对入院护理的程序和患者入院以后的护理具体内容就有了较深的了解。⑤团队学习法。选择部分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进行小讲课、操作演示、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

篇6

家政服务员培训旨在使没有家政服务知识的人通过培训,初步掌握家政服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服务本领,较快胜任一般家庭的服务工作。

二、培训对象

女性年龄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中国公民,可参加家政服务员培训。

三、培训方式与时数

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自学时数比例。

备注:“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完成理论知识部分培训的任务;“专项技能培训”主要完成专项职业技术培训的任务。

四、考核要求

(一)考核标准

1.家政服务员培训合格考核标准

(1)基础理论考核标准(根据试卷的答题标准给予评分):

掌握家政服务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家政服务员的职业操守;了解家政服务相关法律常识;掌握相关安全和卫生常识。

(2)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会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会制作两种以上主食、五种以上的家常菜;

懂得家庭居室清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骤,能使居室整齐清洁、厨房卫生间整洁无异味;

会鉴别服装面料,并科学合理地予以分类洗涤(按照衣物特性用洗衣机或手工洗涤)、晾晒、收藏。

会使用一般的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电饭锅、吸尘器、电热水器)及燃气具(燃气热水器、煤气灶);

懂得常见花卉养护、一般家庭宠物的饲养;

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常识(如灭蟑螂、苍蝇、老鼠);

掌握基本的护理产妇、新生儿的技能;

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能安全看护婴幼儿;

能对老年人进行饮食起居护理。

能对病人进行简单的生活护理。

五、培训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一)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家政服务员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篇7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对高职护理理论教学中出现低效教学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低效教学;理论教学;高职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叫低效或无效教学。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高职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和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本学科即重理论学习,又重技能学习,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笔者根据多年护理专业教学经验,针对护理理论仍存在低效教学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差,课堂反应效果不佳,理论考核成绩偏低等现象,分析导致护理理论低效教学可能存在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1护理理论低效教学可能存在的原因

1.1教师课堂教学缺乏教学艺术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足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是否喜欢这门课,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实情况中,现代医学发展一日千里,许多护理理论教师脱离临床实践多年,对临床进展知之甚少,知识落伍,只能照本宣科,难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不愿通过学习、锤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率偏差。另外,教师教学方法不创新,课堂组织能力不强,缺乏课堂管理技巧,致使教师习惯于“专制式”教学,学生习惯于“被动式”学习,很难坚持集中注意力,也可导致低效教学,影响课堂效果。

1.2高职护理学生自身特点限制课堂教学效果

1.2.1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学生生源类型复杂,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迫于家庭、就业压力被迫选择护理专业,存在厌学情绪,学习缺乏动力,具体表现为上课不听,下课不学,去上课只是为了考勤合格,更有甚者上课玩手机、睡觉,在课堂上各显神通,对学习无兴趣,对未来职业发展无规划。

1.2.2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行为依赖性强,把学习局限在课堂,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少,而且不能合理的安排和支配自己的时间,生活茫然。

1.2.3高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许多高职学生对职业院校学习特点认识不清,沿袭初高中学习方法,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和现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的处理自学与听课,理论与实践,技能与能力等发面的关系,也不能很好得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缺乏有效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1]

1.3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技术。现代护理理论教育需要大量图像、音频、视频等支持,多媒体、网络化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更是不可缺少。但遗憾的是,多媒体教学的质量、效果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么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通过自身教学感受和学生们的反馈,发现多媒体教学效率不佳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3.1部分教师缺乏教学课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制作技术水平不高

课件的使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护理理论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教师多媒体技术,致使课件水平较差,未发挥信息表现形式多元化的优势,直观未体现,图文未并茂。

1.3.2注重形式,忽略内容

一些课件不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却过分重视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效果,片面追求课件版面设计的美观及制作的技巧,在课件中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极易误导学生将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媒体技术展示上,而忽略教学内容,造成喧宾夺主,同样影响教学效果。[2]

1.3.3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进程,增加了教师把握教学进度的难度,缩短了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讲授相同内容的时间大大缩短,或者,相同时间内课堂信息量增加30%左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面对眼花缭乱的动感画面和层出不穷的内容,学生无暇思考,丧失了课堂思考、记忆和巩固的功能,造成知识的消化吸收不良。[3]

2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2.1教师应积极寻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练就高超的教学技能

高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将自身独特的人格特点、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护理理论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献、临床进修、外出交流学习等途径不断学习、交流、锤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2.2转变学生学习理念、态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能因材施教;还应具备公平、平等、开放的态度,能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了解其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正确引导学生,如向同学们讲述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良好形势、列举临床成功救护案例等,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业信心,增强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3提高教师多媒体技能,倡导精品教学

针对教师多媒体技能薄弱等问题,应定期组织计算机培训,提高教师多媒体技能。学院应积极倡导鼓励精品教学——精品课程和精品课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推行精品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艳萍.论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J].职教研究,2014.

[2]刘佳.多媒体课堂教学低效归因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篇8

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常用诊疗技术、护理要点。实验教学:根据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提到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要求,在原有实验项目“呼吸机的使用”、“引流与胸腔穿刺”、“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操作“心电图机的使用”与“血糖仪的使用”,而删除了临床实践中不常用的“十二指肠液与胃液引流”的项目。这些实训课的安排将大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教学顺序:由于《内科护理学》的基础课程《健康评估》同时开设,其中循环系统疾病需要《健康评估》讲过心电图的知识后才能讲述,故安排上下学期课程时,将循环系统疾病调至下学期,将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调至上学期。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生可以在学习了《健康评估》中有关心脏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再学习《内科护理学》中的循环系统疾病,有利于学生理解及掌握各个疾病的相关知识。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以能力为本,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内科护理学在教学中突出以下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程渗透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最终要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去,因此在教学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联系实际案例,使学生做到学用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注重实践:根据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提到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强化实验教学,开设“呼吸机的使用”、“引流与胸腔穿刺”、“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心电图机的使用”与“血糖仪的使用”等实验项目。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参与性学习:学生参与主讲: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重点准备一个知识点,然后在阅读完教材之后,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及对教材的理解,自拟讲课提纲,并在讲台前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述。学生进行讨论:让听课的同学给讲课的同学提出问题,找出优缺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向同学进行布置,学生根据问题查阅资料、互相讨论,进行分析,得出满意答案,最后由教师对本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评和总结。

在教学中突出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性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实行病历及诊治讨论,由教师介绍或诊治一个病例,全班或全组同学仔细观察和研究病例,并就该病例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包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要点、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相关问题,然后由教师限定时间,让学生就所提问题,分别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寻找答案,再由学生分别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讨论、修改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应用多媒体技术:内科护理学的课堂授课、案例学习讨论等均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了具有链接和动画效果的PPT课件,增加了视听效果,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精品课程建设:利用学院的网络信息体系,健全了《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内容,构建了全套电子教案,与教学配套的习题库、PPT课件等,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3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本课程“摒弃一卷定分数”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式考核”的方式。最终结业成绩总分为100分,理论考试分为两个学期,原则是学多少考多少,其中包含的项目名称及其所占比例为:期中理论考试成绩4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40%;理论课纪律与出勤10%;实训课出勤与实验报告10%。期中、期末考试出题主要以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抢救治疗及护理措施为主,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等多种题型。在出题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理论课纪律与出勤以理论课考勤时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提问时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和准确度进行评分。实训课出勤与实验报告以实验课考勤时学生出勤情况及实验结束后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及书写情况进行评分。

4教改的应用效果

篇9

【关键词】

护理 中专实习生 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生从学校走向护理岗位之前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际、从课堂走向病房、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1]。我院近年来带教的护理实习生以本科学历和中专学历为主,在带教过程中尤其是中专学生存在诸多问题,现总结带教体会如下。

1 护理中专实习生特点

1.1文化素养欠缺 在带教中发现,护理中专实习生人文教育缺失,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整体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很好的基本道德素养,对师长尊重不够,审美能力低,着装不严肃,浓妆艳抹,有些穿着拖沓,不符合职业规范要求。实习期间不安心,请假多,上班时间心不在焉,严重者甚至无心继续实习[3]。

1.2专业知识基础差 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不清楚,讲解后反应能力差,技术操作不规范,在学校见习和模拟实验课中掌握的操作知识太少。还有个别学校为单纯追求执业考试通过率,压缩减少实习教学时间,弄虚作假,应对考试的做法[2]。

1.3沟通能力差 平时不主动与带教老师或其他医务人员沟通,遇到问题选择逃避。与患者交流沟通更不到位,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理论功底差,常出现患者或家属问及相关问题时,不能及时解释,而且与患者交流时没有耐心和同情心,态度差,易导致护患矛盾发生。

1.4文字表达能力差 书写护理文书困难,甚至不能准确应用一些基本的医学术语,条理不清,不能正确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反应护理问题及其解决、处理的结果。

2 应对措施

2.1对护理实习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日常的带教工作中时,增加人文方面的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只研究人的生理属性,忽视人文方面的教育的状况[4],在临床实习中增加人文讲座,举办护士礼仪规范培训。设计人文讲座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特点和现实生活,坚持高格调、高品位,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创造出本院的风格和品牌。

2.2护理专科实习学生在校期间,在带教临床操作的同时,应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因为这些学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在接受专业知识理论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要求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中结合临床上的一些生理现象、用药知识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同时加强临床教学质量督导工作,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加强对实习带教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2.3沟通交流方式的引导。来院后我们组织护理实习生学习交流沟通方面有关知识,并请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示范、授课,学会交流沟通技巧。多听患者说话,掌握病情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的压力,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提高忍耐力。在与患者沟通时尽量面带微笑,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

2.4针对护理专科实习生文字功底差的问题,我院要求带教老师对每个实习护生的护理文字书写严格把关,要求每人在相应科室实习期间要用草稿的形式对该科常见病写完整的护理文书,带教老师逐份进行修改,遇到不明白的医学术语,及时请教老师,不明白的书写格式,及时查阅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提高其写作能力。

3 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针对性的措施,本院对对护理专科实习生的带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达到了从工作作风上以患者为中心,做好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服务态度达到了服务周到热情,解释耐心、工作细心,杜绝了交流沟通中的生、冷、硬现象;上班时举止端庄大方,着装符合护士着装规范要求;在业务技术方面做到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规范各项技术操作;认真规范书写各种护理文书,通过临床实习完善了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提高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操作等业务技术水平,为各级医院输送了大批合格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田素霞.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9,9(7):32-34.

[2] 姜小鹰,高骥.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5.

篇10

【关键词】 军队疗养院;疗养淡季;护理训练

军队疗养院不仅要保证广大官兵的康复疗养和疾病矫治,而且担负着部队战备医疗保障,以及随时应对各样难以预料的突发性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1]。因此,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作用。目前我国护理院校大中专教育普遍未设立较系统的疗养医学理论和课程,这与疗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2],因此,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工作就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除了狠抓日常业务训练外,疗养淡季的业务训练已经成为在职培训的工作重点。我院自2004年以来,充分利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这段疗养员入住相对较少的淡季时间,积极开展疗养护理训练工作。实践证明,我院的培训做法科学、合理、有效,是提升疗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做法及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1抓好疗养淡季护理业务训练的做法

1.1搞好开训动员,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每年10月初,通过召开疗养淡季开训动员大会,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淡季护理训练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大家的参训热情,明确了训练要求和目标。训练计划由护理部结合我院业务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及动态,并结合该阶段社会流行病学,制定出淡季护理训练内容。做到了每年的训练既有相同的内容,如:疗养康复基本理论、护理学基本理论、疗养护理常规、护理岗位技术操作、礼仪知识、优质服务规范及平战时急救护理技术等;又有不同之处:如2006~2007年,我院淡季业务训练根据总后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在全军护理战线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军区联勤部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开展战伤救治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2008年,结合汶川发生“五一二”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就现场救护技术、各项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及灾后疾病防护知识进行训练;2009年,针对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流行,我们对其相关防控知识进行了培训。使训练计划做到既有重点,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周密组织系统综合训练

1.2.1分层次、全方位地开展训练通过深入开展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爱院敬业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改进和加强护理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以《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疗养技术常规》、《疗养康复护理学》、《战伤救治规则》和《疗养服务规范》作为业务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训练的依据,进行护理礼仪、优质服务规范、保健疗养护理、疗养康复护理及疗养院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训练,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在此基础上,对初级护士主要进行各班工作程序、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三基”等基础培训的学习,以此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护师的培训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急救护理技术水平,力争能熟练掌握常见老年病的疗养康复护理知识和健康教育水平、常用疗养康复护理操作技术以及学习相关的边缘学科,如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美学等,逐步培养撰写论文的能力。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资历的护士除全面掌握常用基本护理技术和平战时急救护理知识外,还应培养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和指导复杂、疑难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熟悉老年人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程序,并能较好地组织安排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做好急救工作和具备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担任行政职务的护士长除进行相应职称的业务训练外,还要进行以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管理新理念等为内容的培训,着力提高护士长队伍的组织管理能力,强化护士长工作的独立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1.2.2采取多形式和多渠道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训练中,主要采取全院集中训练、科室分组训练与个人自主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全院集中训练采用由各科护士长轮流进行专题授课,主要讲授疗养康复、护理服务规范、临床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护理及急救知识、医院感染管理、流行病学相关知识。每次授课均做成多媒体课件,长期放在院局域网上供大家交流、学习。我们还定期组织收看“全军护理新业务、新技术远程教学讲座”及聘请疗养护理专家进行业务授课。操作训练主要是通过在全院选出3~4名业务训练尖子,每人负责一项操作规范程序,统一在全院进行现场演示,并和其所在科室护士长一起负责该项操作的全院指导工作。各科室内还成立互帮小组,在护士长组织下实施训练,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充分发挥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战伤救护训练主要在播放影像教材的前提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心肺复苏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及转运等常用护理技术训练。急救护理训练主要模拟急救现场、急救过程中涉及组织、医护配合、吸氧、输液、心电监护、护理记录等急救技能操作和急救设备操作等内容。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性质,我们还有计划地安排疗养科护士和门诊部护士进行交叉轮训。护理礼仪培训以收看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的《现代礼仪》系列讲座和现场示范讲解为主。同时还分批组织护理人员到邻近星级宾馆学习服务礼仪,观摩本市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根据我院的客观条件和工作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选派护理骨干外出参观、进修、专科培训学习或参加军队护理专业学术活动。外出参加学习的同志以授课的方式将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进行介绍,有力地带动了护理队伍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取得满意的训练效果。

护士长培训主要是学习有关护理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以便了解护理管理新进展,掌握一定的护理管理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安排护士长进行短期的脱产专科进修,定期举办护士长培训班,召开护士长经验交流会等方式,针对新形势下护理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流管理经验、心得体会。为着力提高护理队伍的科研素质,近期我们成立了护理科研小组,积极探索可行的护理科研课题。

1.3进行严格的分阶段考核、验收和评价每年3月下旬至4月份,按照训练计划和要求,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职务制定考核标准,对各级护理人员分阶段检查训练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和评价。每次考核成绩均与年终评功评奖、晋职晋级挂钩,并对成绩优秀的护理单元及个人予以表彰,极大地激发了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爱岗敬业精神。

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知识考核:主要就本年度疗养淡季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组织统一考核,考场纪律严明,严禁作弊行为。第二阶段是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由主管护师及以上的人员组成评委,对每一位护理人员进行逐项护理技能考核,并分别确定各项的个人名次和护理单元集体名次。第三阶段是及时做好训练工作总结,找出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予以纠正和改进。最后对每名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并评选出训练尖子和优秀护理单元。第四阶段是利用每年的“五一二”国际护士节,组织各护理单元业务训练尖子,向院领导、专业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比武和礼仪表演汇报。在我们自己的节日里,向全院展示“白衣天使”的风采。

2效果分析

通过疗养淡季进行的护理业务训练,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了在平战时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水平,护理综合保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使每一名护士都拥有了更好的职业修养和更专业的礼仪规范,从外表到内涵修养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训练中人人参训、个个达标,参训合格率达到了100%。通过训练,还激发了护理人员爱岗敬业,以疗养院为家、视疗养员为亲人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由此可见,疗养院利用疗养淡季开展护理业务训练的做法是科学、有效的,是提升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必将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官兵和老干部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飞,李丽.军队疗养院聘用护士业余时间的半军事化管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9):51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