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及注意事项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及注意事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及注意事项

篇1

眼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在患者神志清楚的局麻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需要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相互很好的配合。眼科内眼手术一般包括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青光眼、眼内异物取出等。这些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眼科护理工作与眼疾病的疗效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微细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其医疗结果,如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1 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既希望早日实施手术改善视力,解除痛苦,确又有恐惧心理,怕疼痛、担心手术效果、手术意外等。在诊治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会向医护人员提出许多疑问,对此,我们应主动热情与病人交谈,详细讲述手术过程、手术效果、注意事项。从而消除病人的顾虑与恐惧心理,同时耐心帮助病人训练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取得术中操作的配合,共同完成手术治疗。

1.2内眼手术前注意事项

1.2.1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肺气肿、咳嗽等对手术影响很大,应提前给予药物治疗。

1.2.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精神紧张会使症状加重,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做心电图检查,并请相关科室会诊,酌情给予药物治疗。

1.2.3糖尿病对手术中、手术后出血、创口愈合等都会有严重的影响,故术前需先用药物控制血糖,择期手术。

1.2.4患者如有感冒、发热、咳嗽,应考虑延期手术。

1.3术前评估 入院评估,包括全身状况评估。全身状况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手术成功与否和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有一定关系。有些术中或术后发生的问题不在于手术本身,而是由于忽视了患者的全身状况。眼部评估包括:眼病史、视力、眼压、结膜有无充血,分泌物;泪道是否通畅、有无慢性泪囊炎;眼睑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灶等内眼手术禁忌证。

1.4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成相关的术前检查,叮嘱患者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揉眼和挤压眼部,做好术中、术后所需用药的过敏试验。术前避免吸烟,以免刺激血管粘膜,增加分泌物,诱发咳嗽。术前晚遵医嘱给予散瞳或扩瞳剂,精神紧张者给予镇静剂。术晨按内眼护理常规剪睫毛、洗眼、冲洗泪道,并用无菌敷料包眼。进食半流食,不宜过饱(小儿及全麻患者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

2 手术当日的护理

2.1术晨禁饮食,防止术中呕吐。

2.2手术当日早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2.3 术前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穿对胸结扣的衣服为适宜,以免术后脱衣服碰伤术眼。戴活动义齿的患者需取下义齿,以免松脱影响手术。

2.4 术前再详细检查双眼有无眼睑皮肤病,睑缘炎、泪囊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考虑延期手术,以免发生手术感染。

2.5 按眼部冲洗方法作眼局部冲洗消毒。

2.6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术前半小时携带病历送患者到手术室。

3 术后护理

3.1按内眼术后常规护理给予卧位、分级护理,嘱患者张口呼吸,减少头部活动。

3.2 眼部情况观察 注意敷料有无松脱、移位、渗血、渗液等,患者有无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术后一般伤口疼痛,可按医嘱给予止痛剂,若伴有同侧头痛,术眼胀痛,恶心、呕吐及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检查是否发生眼压升高或术后感染。

3.3 饮食护理 术后进食半流质一天,避免辛、辣、烟、酒、硬等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对切口愈合有帮助,特别是身体较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高血压患者给予低盐饮食,鼓励患者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术后便秘,患者用力排便腹压增加,可导致眼部切口裂开,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4 术眼保护 内眼手术后需加保护眼罩,避免碰伤术眼。嘱患者避免头部用力、低头和弯腰动作,不能用力挤眼。

3.5保持术眼清洁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睑和周围皮肤,每晚睡前涂抗生素眼膏。

篇2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病情复杂、并发症严重,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可以说是伴随终身的一种疾病。而糖尿病病人住院治疗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绝大部分时间要和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和进行社会交往。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采取必要的住院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全面、全程的科学家庭护理,从而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应该充分认识并熟悉糖尿病的家庭护理相关知识。

1 一般护理

1.1 休息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机体对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能量供应紊乱,病人体能相对不足,所以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体力活动和精神紧张而导致血糖升高。

1.2 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易出汗且汗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容易刺激皮肤引起搔痒,常因挠抓导致皮肤感染,而且该患者皮肤抵抗力差,若发生外伤伤口常不易愈合,因此特别强调加强皮肤护理。要鼓励患者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出汗后及时擦干或中性肥皂和温水洗澡,及时更换内衣;避免皮肤抓伤、刺伤或过烫、冰冻等不良刺激,一旦皮肤受伤或出现感染应立即医治。女患者易发生瘙痒,应注意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保持干燥。

1.3 足部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血供不良以及感染等因素,可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部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因此必须重视足部护理保健。

1.3.1 足部检查 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好习惯,仔细检查双足有无小伤口、水泡、鸡眼、脚癣、甲沟炎或溃疡等异常改变,尤其注意足部皮肤有无青紫、红肿、麻木、刺痛,皮肤温度是否过冷过热,足趾有无变形等。若无法仔细看到足底,可用镜子辅助或请家人代劳。

1.3.2 一般护理 注意足部保暖,经常按摩或适度运动,避免一种姿势过久。每天洗脚水温不宜过冷过热,洗前测试水温,用中性肥皂清洗,用柔软且吸水强的毛巾轻轻擦干,可适度涂抹乳液以保持皮肤柔软性,尽量不泡脚。正确修剪趾甲,避免过短,避免用利器削剪趾甲两端。

1.3.3 鞋袜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无论是在室内或室外都不要赤脚行走以防止异物损伤足部,外出时不要穿拖鞋。应该选择轻巧柔软、透气性好、前头宽大的鞋子,选择弹性好、透气性强、松软舒适的棉质或毛质袜子,保持鞋袜清洁。

1.3.4 预防并及时处理伤口和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即使是小伤口愈合时间也相当长,及时治疗足部损伤和感染有助于预防严重足部问题。患者应定期门诊检查,低危人群接受足部检查每年至少1次,高危人群每次随诊或每3个月检查1次。严禁使用鸡眼膏或有腐蚀性的药物接触伤口,以免发生皮肤溃疡。有伤口或局部皮肤瘀血、肿胀、发红、发热应尽早就医,足底有溃疡者应每1~3周复查1次或根据病情随时就诊。

2 饮食治疗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合理控制热能,维持标准体重,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一般原则是肥胖者应严格限制总热量以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而消瘦者适当增加热量以达到增加体重的目的,未成年患者的热量摄入必须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总之,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应严格执行饮食计划并长期坚持。

2.1 控制总热量

应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查表获知理想体重,或用简易公式计算: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再结合工作性质和劳动强度等因素,算出患者每日所需总热量,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患者的热量摄入。

2.2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及餐次分配

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食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糖尿病易并发心血管疾病,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质与量应予以控制,建议蛋白质供能应不超过总热量的15%并使植物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50%,尽可能利用大豆蛋白以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每日脂肪摄入量上限是总热量的30%或更低,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mg。将上述热量换算为食物摄入量,根据患者病情、生活习惯和其他治疗的需要可按每日三餐或四餐分配。

2.3 注意事项

2.3.1 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种食物必须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

2.3.2 严格定时进餐,对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尤应注意。

2.3.3 饮食宜清淡,多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包括豆类、蔬菜、粗谷物,每日摄入纤维含量>40g为宜。忌食辛辣油腻、煎炸、腌制食品,花生、瓜子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应少吃,含糖少的水果一般放在两餐之间较为适宜。

2.3.4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但发生低血糖者除外。

3 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因此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指导他们选择合适且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锻炼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佳,活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步行因安全而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运动方式。出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不宜空腹运动,同时应避免恶劣天气,注意防暑或保暖,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要注意观察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若出现呼吸费力、头晕、胸闷、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

4 药物治疗的护理

4.1 口服降糖药的护理

患者应了解各类降糖药的作用、剂量、用法,还应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学会观察血糖变化和药物疗效。

4.2 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使用胰岛素及其制剂种类、使用剂量和注射时间。

4.2.1 胰岛素的存放 胰岛素制剂作为蛋白质类激素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须冷藏保存,适合温度为2℃~8℃,禁止冷冻。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室温环境下可以保存28-30天,应避免过冷(<2℃)过热(>30℃)、太阳直晒及剧烈震动,否则可使胰岛素变性而失效。冰箱内保存的胰岛素须提前一小时取出升至常温后使用,避免低温直接注射,也禁止加热后使用。

4.2.2 注射部位选择 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重复注射部位应间隔8周以上,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

4.2.3 注射方法和时间 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严格无菌操作。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 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再抽吸长效胰岛素,混匀后注射,切不可逆行操作。

4.2.4 不良反应 胰岛素注射后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胰岛素过敏、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等,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其中最常见的是低血糖反应,主要与使用胰岛素剂量过大或饮食失调、未及时进餐有关,患者应及时检测血糖,根据情况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注50%葡萄糖液20-30ml。若发生过敏反应则许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脱敏疗法治疗,若过敏严重则需停用胰岛素。

5 心理护理

糖尿病的发生同其他疾病一样,有生物、社会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漫长的病程及并发症使患者面临严重心理压力,而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变化会引起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影响疾病恢复。因此患者应重视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充分认识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学会自我调整心情、控制情绪,促进病情稳定。

6 健康指导

糖尿病患者须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终身疾病且并发症影响深远,必须长期坚持治疗。要坚持饮食控制和适度体育锻炼,学会正确服用口服降糖药及使用胰岛素。要认识到自我检测血糖和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同时了解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诱因和临床表现,定期随诊、尽早防治。患者还要养成随身携带病历卡的习惯,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处理。

作者单位:162650 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

(上接第141页)

参考文献

[1] Matta JM ,Tometta P.Inernal fixation of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M].Clin Orthop,1996.129.

[2] 蔡际东1骨盆外科学[M]1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1521

篇3

注射用硝普钠适用于高血压急症和急性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科使用较多。在硝普钠注射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风险性,所以在护理中应格外注意对病人状态进行监测。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院的100例实施硝普钠注射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组为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心血管科入院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5岁~73岁,平均年龄(55.7±3.2)岁,所有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慢性心理衰竭诊断标准[1]。随机分组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方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用硝普钠5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每6小时一次输液泵泵入,两组病人所采用护理模式均符合硝普钠注射护理标准,完全遮光环境输液。

1.2.1观察组护理方案

监测血压、控制输液速度,注射过程采用缓慢提高剂量直到符合输入标准。每15分钟测量一次病人血压,如发生异常立刻采取措施,严格控制1分钟滴数,采用输液泵泵输液,最低采用2滴/min。严格控制病人在静脉注射过程中的卧姿,护理人员每15分钟查看一次。如病人有如厕想法须有护理人员陪同。

1.2.2对照组护理方案

监测血压、控制输液速度,注射过程采用缓慢提高剂量直到符合注射标准。观察病人是否存在心律严重变化情况,每15分钟一次,医师和护理人员依照经验控制输液速度,使用常规输液手段,并叮嘱病人及家属严禁私自调节输液速度,病人有如厕想法时须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并由护理人员陪同。

1.3观察指标

比较病人注射硝普钠之后出现的不适程度。

1.4评价标准

采用数字划线法由病人对自己不适感进行划线,并通过平均计算排除个人主观因素,满分为10分,分为4个级别:①>0分且≤2.5分为轻度不适;②>2.5分且≤5.0分为不适;③>5分且≤7.5分为中度不适;④>7.5分且≤10分为重度不适[3]。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P

2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的不适度,见表1。

3讨论

3.1硝普钠的作用机理

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ide)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但不影响子宫、十二指肠或心肌的收缩;改变局部血流分布不多。血管扩张使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因而有降血压作用。血管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心排血量改善,故对心力衰竭有益。后负荷减低可减少瓣膜关闭不全时主动脉和左心室的阻抗而减轻反流。它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有效缓解心力衰竭。

3.2护理观察要点

由于硝普钠特殊的化学性质,在静脉注射硝普钠过程中如发生光照等现象会导致硝普钠药液变性,生成具有毒性的氰化物,所以在注射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如发现硝普钠水溶液发生明显颜色变化应立即更换药液。在护理过程中如发现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头胀、上腹不适、恶心、窦性心动过速、呕吐伴下肢肌肉颤动、嗜睡等,属氰化物中毒的表现,应迅速停药,报告医生并请求协助处理。

3.3硝普钠护理新理念

篇4

关键词:  唇腭裂 术前 术后护理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腭裂影响患者容貌及生理功能,为恢复正常的吸吮发育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避免呼吸道反复感染或咽鼓管炎而影响听力,防止语言发育迟缓而致心理障碍,需及早给予手术修复,最合适的手术年龄,单侧唇裂3~6个月,双侧唇裂为6~12个月。近年来,新生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开展,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与护理,使患者自愿采纳有利于康复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大大减少了手术后康复的危险因素,增强恢复患者的生活主动能力。

    1  临床资料

    唇腭裂患者98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5例,唇裂70例,腭裂28例,年龄6个月-17岁。 

    2  术前护理

    2.1护理评估

    进行唇腭裂手术的患者大多是婴儿,为了安全起见,必须保证术前患儿处于体重增加过程中,而且体重应大于5公斤。

    化验血液的红、白细胞,应在正常范围内,如与正常值有差异,须给予治疗,待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手术。只有婴儿的出血凝血时间正常才可以进行唇腭裂手术。血红蛋白量过低或患儿有其他疾病的,均应推迟手术时间。

    唇裂手术患儿应观察面部皮肤有无溃疡、疖、痈等;对腭裂手术患儿应检查口内及耳、鼻、咽、喉等部有否炎性疾患和上呼吸道有无感染。如伴有上述情况,应先进行治疗,暂缓手术。

     2.2术前准备

    ①患儿术前三天停止母乳喂养,开始练习用小汤匙或专用奶嘴喂养,以适应术后需要。

    ②保持口腔清洁,儿童术前需用漱口剂清洁口腔并擦净鼻腔污物;成人术前三天应作常规洁牙,并以漱口水含漱。手术当天用肥皂水清洗上下唇及鼻部,并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

    ③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④配合医生为患者作全身体格检查,如胸透,心电图,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等。手术应尽量安排在清晨施行,不易安排在午后。因患儿可能由于饥饿,啼哭过久而引起脱水、烦躁等情况,使手术安全性降低。

    ⑤术前皮肤准备一般以肥皂水洗净局部并刮除唇、面部细毛,成人刮净胡须及剪短鼻毛。

    ⑥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影响手术日期。

    ⑦术前一天作抗生素皮试。

    ⑧全麻者手术前8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婴幼儿术前4小时禁食禁饮。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需要输血者应作好输血前准备。

    2.3父母心理护理

   术前与患儿父母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介绍有关唇腭裂的一般知识和治疗内容,给他们展示一些唇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对比的照片,增强父母帮助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消除焦虑和自卑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术后护理

    3.1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在患儿未回病房前,应将听诊器、血压计、氧气、吸引器等抢救物品放在病房,以备急用。

篇5

【关键词】 电力通信 电源系统 池维护

一、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意义

2.1电源系统维护的背景

目前电力通信系统中电网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完成两种资源的互换工作,这也是其最优秀的一项特性。维护中国电网的稳定是每一个通信人员最主要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确保中国电力领域的稳定,建设出一个安全、可信的电力通信系统,变成了当前中国最关注的方向。其中,电力通信领域最关键的环节:电力电源体系,演变成为监管和维护的重点,也是最难改善的一个环节。由于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现代化理念的诞生,使得大数据时代有了更好的管理模式,但是不得不说,这其间必然少不了电源体系的贡献。因此,维护电源体系的发展史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1.2电源系统维护的必要性

根据以往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现状并不景气。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分配环节,经常会面对人才匮乏的现象,无法完成组队监管的任务,而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在做处理。对于建设费用的投入,相关企业并未对电源系统的维护工作给出多余的资金,由于资金匮乏导致该环节的未来发展态势很难进行下去。一般情况下,如果缺少对蓄电池的检测和维护环节,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整个电源工作的使用寿命变短、具体特性也会减弱。

二、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维护的措施

2.1电源系统维护的方法

根据数据研究表明,最常见的几种电源体系的监管方案的出发点都很统一,具体规整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点,想要创建监管体系,就必须先确保运营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全面、标准的建设规范,不但可以避免监管的危险事故发生,又可因每隔一段时间的设备检查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第二点,想要确保设备连接的安全,就必须要确保电缆连接准确,可以对其采用每隔一段时间的检测方式,判断其是否安全;第三点,巡回检查。所谓巡回检查就比较普遍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检验工作,对于电源体系检验工作的主体为地电缆的连接,必须要保证连接的稳固性。第四点,按照属性不同,对于设备的检测方式也不同,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要分工进行。

2.2电源系统维护的检测

若想保持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监管,期间的工作内容只要分为以下几点:操作人员要确保蓄电池的电压数值是国家规定的数据、蓄电池插口处保持稳固、安全开关使用正常,周边没有散落的渗酸和酸雾、电池外壳保持原型未出现异常等等。除此之外,监管人员确保维修整顿后的蓄电池可以正常进行低洼放电。

2.3电源系统维护的注意事项

减少蓄电池长时间放置、失去使用价值的现象;避免蓄电池长时间浮充但不使用的现象;避免蓄电池使用时间过长、超出自身供电能力;禁止用纹波较大的充电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现象;等等。

三、结束语

电力通信电源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电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具有很高的存在价值。因此,对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方案一定要合理、全面。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确保相关的方案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具有存在的价值;继而要保证方案的创建融合时代的特点,不断强化具体的技术工艺,并关注每一点细节,确保面面俱到。这篇论文内容简短精炼,简述了几种最常见的维护监管方案,但是在该环节依然留有大量的空白,急需电力通讯领域内的技能人员不断创新,从实际的操作中发现问题,给出可行的改进方案。当然,虽然创新方案的实施迫在眉睫,但操作人员一定要注重主体,认清改进的方向

。对于电源体系的维护工作来说,就需要操作人员从蓄电池维护、电源模块性能维护和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设施的角度入手。对于整体的改进虽然并不容易,只要改进的内容可实行/具有存在的价值,就必然要进行下去。只有正常运作的监管系统,才能为整个电力领域提供安全保障,才能将更好地服务提供给广大人民,所以说,操作人员要不断改进现状,将现代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融合其中。

参 考 文 献

[1]费世刚.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开放式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南华大学,2014.

篇6

护理告知的意义

组织病区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规范等围绕患者知情同意权、选择权、护理风险与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在护理操作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告知,可以让患者了解护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心理准备,并能与护士医生积极配合,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安全告知,可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实施护理告知对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性。

护理告知的注意事项

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年龄、病情及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护士要了解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方式与患者交流。并且告知的内容必须符合患者的病情,一定要有科学依据,并且告知的信息要与医生的意见一致,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及自主选择权。要加强对护理告知工作的管理,及时总结和分析告知现状及问题,不断完善告知内容。

制定护理告知的实施

结合本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出护理告知的方式,护理告知方式有:①图文告知:在病区醒目的位置温馨提示,小心滑倒,禁止吸烟。②书面告知:患者入院后有责任护士介绍病区的环境介绍《住院安全须知》《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住院陪护人员告知书》责任护士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告知内容后并签全名,收回放进病历夹。③口头告知:简单易懂。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的内容

入院告知:入院告知中包括多项内容,首先介绍负责的医生、负责的护士、护士长。介绍周围的环境及住院须知,如患者不得擅自离开病区,如有特殊情况外出需要经医生同意并填写请假单方可离开医院。外出期间发生的意外由本人负责。安全防范告知如贵重物品妥善保管,手机、钱包、照相机等在外出吃饭做各项检查时随身携带以防失窃。打开水时防止烫伤,地面湿滑小心跌倒。

疾病护理告知:主要是对患者目前疾病的相关知识,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告知,告知各种检查、饮食、用药、患者及各种管道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健康指导告知: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饮食、各种管道的护理。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及方式等。

住院费用告知:包括每日一清单告知,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解释,特殊费用的预先告知等。

特殊情况告知:对特殊患者如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精神科出院的患者。护士在发放陪护证时,向家属强调患者必须24小时有人陪护,不得随意离开,并在陪护单上签字。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在通知患者在做某项检查时、治疗时,若患者或家属拒绝或欠费,在告知主管医生的同时,要求患者或家属在检查单或护理记录单上写明“拒绝”,说明并签字。特殊治疗,如打升白欣、白蛋白,化疗等贵重药物必需患者或家属签字。

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其内容包括:①操作的概念;②操作人员所做的是什么操作;③操作的目的、意义和适应证;④操作前的准备;⑤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⑥操作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及配合的方法;⑦操作后的注意事项;⑧操作可能造成的风险及拒绝操作造成的后果,并让患者及家属明白。

出院宣教告知:出院宣教中包括患者出院带药,出院后正确的服药方法,饮食、休息的要求、功能锻炼的方式、复查的时间、定期门诊随访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出院带药让患者签字,护士发药时与患者或家属一一核对,告知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证是一些医疗保险公司的报销费用的凭证,不可遗失,签字后护士交给患者妥善保管。

效果

通过护理告知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从而杜绝了贵重物品的丢失,同时也杜绝了由于安全因素造成坠床、滑倒、烫伤、压疮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护士的责任感增强,使护士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患者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服务态度,保证的护理质量,和谐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理纠纷和投诉,保证了护理安全,达到了防患于未然,全年无意外事件及投诉事件的发生。

施,并有效地解决了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及资料,拓宽了护士的理性思维,提高了自身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和工作能力,并全面提高了护理活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立颖.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57-58.

篇7

作者:石丽娜 单位: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结合不同层次的病人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宣传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口头宣讲和阅读宣传材料等,要重点对入院期间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科室概况以及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介绍,使病人及家属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所在科室的基本情况,消除其陌生感。入院的宣教工作应该在病人住院当天即由责任护士完成。入院教育指病人住院后一直到病人手术前1d的健康教育以及病人手术后的康复时期的健康教育。这个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病人的责任护士完成,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重点要将治疗注意事项准确及时的告知病人及家属,使病人及家属清楚各项护理操作的内容;服药的基本知识与口服药作用、口服方法以及毒副反应;各项检查的目的、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要保证病人在检查时能够有护理人员陪同。专科疾病教育内容包括病人的饮食的营养搭配、活动锻炼与休息的最佳结合方式。专科特殊治疗护理内容包括伤患部位的牵引护理、石膏托外固定的护理、膝关节康复器(CPM机)功能锻炼的护理等,这些护理内容要通过教育使病人及时了解并正确实施。

手术前的教育对于确定手术的病人,手术前1d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要根据不同的手术内容提前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结合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和个性,根据手术期间的护理要求进行术前教育的内容,包括手术知识讲授和行为能力训练两方面。手术知识的讲授包括:①手术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手术的主要过程和实施步骤,术后会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和有效预防的方法。②进行手术前需要准备的项目、要求和注意的事项。③在术前术后进行康复性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康复性锻炼的正确方法、实施步骤要求等相关的知识。要引导病人逐步练习在病床上进行大小便,并做好心理护理。④手术后进食的时间、饮食要求、正确、疼痛消除、留置管道连接等诸多注意事项。行为能力训练是指依靠护士指导帮助病人完成的行为动作,一般项目有手术后在床上训练大小便、进行腰椎手术的病人术中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直腿抬高的训练等。

手术后的教育对于完成手术的病人继续教育是术前教育的持续。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病人的配合效果,从而降低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①手术完成后当天的教育:手术后进食的时间、饮食要求、正确、疼痛消除、留置管道连接等诸多注意事项。通过与病人的沟通,讲解注意事项等,赢得病人的信任,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②手术后第1天教育:重点是强化手术完成当天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做好病人功能性锻炼指导。③手术后第2天要督促病人加强锻炼,采取正确锻炼方式,使锻炼收到良好效果。④手术后的功能性锻炼不能够固定模式,应该因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因素等进行针对性教育。出院指导指在病人病情平稳或康复时期及出院时所做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自身身体的康复。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办理出院手续;填写爱心卡;告知病人出院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定时复查、康复锻炼、饮食营养、睡眠休息等进行指导;及时为病人提供护理保健的咨询电话,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咨询和保健辅导。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中,成为一种加强医学健康教育的行为和模式,其优势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医学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自己的职业素质,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而且通过与病人及家属间交流,提高病人健康知识,加强彼此间信任感,配合护理工作,缩短护患距离,利于病人康复,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在临床护理中实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从病人的角度进行护理,利于护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2]。随着人们对保健服务需求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长,我科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护理工作中,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按一定的模式接受护理,提供标准的护理流程[3,4]。本研究严格要求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监督,在公平、客观的条件下,要求病人及时对宣教护理人员进行评价,使结果尽量客观化。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健康知识达标程度、相关技能掌握程度及对我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推广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具体化是以病人为中心来指导护理工作,能够科学、准确地记录病情,有效遏制护理差错,最重要的是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互动,取得其信任,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病人及家属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实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推动整体护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篇8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女性病人 病程阶段 健康教育 对比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90-02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different disease stage of schizophrenic females.Methods Divide 100 inpatients who met CCMD-3 diagnostic standard of Schizophrenia into initial hospitalization period,symptom control period and recovery period by different disease stage. Get the patient’s awareness rate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which is implemented combined regularly with randomly。Results With differently recovered self cognize ability in different disease stage of schizophrenia the patient’s awar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is significant different。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can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raise th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isease and the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 improve patient’s psychology and enhance patient’s viability and social adapt ability。

【Key words】schizophrenic patient disease stage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约占住院患者的50%左右,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临床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和精神分裂症病人无自知力,否认自己存在疾病,尤其是急性发病期病人因其自知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往往不愿接受治疗[1]。因此,对住院精神分裂疾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她们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质量。

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病人或其他人群获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知识的护理活动。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后多采用封闭式管理,接受社会,家庭较少,导致社会能力下降,自感孤独无助,加之新入院病人和病情较重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由于自知力缺乏,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不愿住院和接受治疗,以导致影响治疗和康复,甚至造成多次复发。因此对住院病人不同病程的实施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结合心理支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是精神科护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2010年7月―2010年12月我对我科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女性病人分为住院初期、症状控制期、疾病恢复期3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并作观察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科2010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顺序入院的女性病人共100例。职业分布:农民60例,干部10例,学生10例,工人10例,无职业1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例,中专15例,高中20例,初中35例,小学20例;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31岁-14岁)其中20岁以下20例,-30岁30例,-40岁20例,-50岁20例,50岁以上10例;属首次发病住院者30例,住院2-3次者40例,4次以上者30例;住院时间7-120天,平均住院(60.5-81.2天) 。

1.2 方法

1.2.1 按病人的主要药物治疗进程分为3期:住院初期(接受治疗阶段)、症状控制期(缓解阶段)、疾病恢复期(康复阶段)。入院后至主要治疗药物药量增加阶段为住院初期;药量维持阶段为症状控制期;药量减少阶段为疾病恢复期。

1.2.2 由护士长制订计划,包干制负责病人,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以计划性教育(群体性教育)和随机性教育(个体性教育)相结合,通过语言教育、示范教育、书面教育等,将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传授给病人,使其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1.2.3 检验测试方法,让病人复述应知道的健康教育内容,每一大项内容回答正确达到50%以上者为知晓,50%以下为不知晓。统计每一大项知晓的总例数,以百分比表示。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 入院宣教 热情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的病室、床位、经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科主任、病区环境、作息制度、病员的组织,告知病人及家属探访及安全制度、住院期间需注意的特殊事项等。

1.3.2 康复指导 ①精神卫生常识宣教;②心理指导与护理;③工娱疗活动及功能锻炼;④生活、学习、就业等回归社会前的角色适应指导;⑤预防本疾病复发的相关措施;⑥饮食宣教:防噎食,老年病人饮食注意点。

1.3.3 治疗及药物指导 ①特殊治疗的目的及注意点(音乐康复、松驰);②静脉用药的目的及注意点;③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④主要药物的名称、用法及作用;⑤服药的注意事项。

1.3.4 检查指导 ①常规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大肝功、小肝功、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两对半、甲脂蛋白、总二氧化碳);②特殊检查的注意事项(B超、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TCD、脑电地形图、心理测验)。

1.3.5 出院健康指导:①服药方法及药物保管;②定期门诊随访;③生活保持规律、劳逸结合,避免意外刺激;④创造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⑤正确对待及处理有关的社会矛盾、消除自卑与不满。

2 结果

100例住院初期病人对“入院宣教”回答正确率为最高24%;症状控制期病人对服药注意事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主要药物名称、用法及作用,常规检查项目、B超、心电图的注意事项回答正确率为50%以上;而疾病恢复期病人对精神卫生常识,生活、学习、就业等回归社会前的角色适应指导,生活保持规律,饮食的注意事项,疾病复发征兆等的总知晓率平均为87%。说明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随着病人自知力恢复程度不同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了解有显著性差异。

2 讨论

Borison等曾报道至少有40%~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识功能损害。该病发病初期的特点除了认知功能损害外,还伴有随着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即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不愿接受治疗[2]。患者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群,没有家人的陪护下,首先接受的健康教育仅仅是“入院介绍”一项,知晓的比例稍高一些,但因病态的影响,对其他的健康教育内容的总体知晓率还是低的,只达到6.86%。经过治疗后,随着疾病的好转,其自知力也随之逐渐恢复,当其处在症状控制期时,其对治疗“主要药物的名称、用药的注意事项、常规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目的和饮食的注意事项”有比较深的印象,因而对这部分内容的知晓的比例均超过50%。当患者处在疾病恢复期时,其自知力大部分已恢复,对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总体知晓率达到87%,提示病人在病程恢复阶段,其记忆力,注意力也逐渐恢复,健康教育的力度和频度应重点放在这一期。

有人认为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疗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2]。因此,我们从病人入院开始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交流,它是一种护患双边的活动,它要求所传递的信息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适用性,才能提高患者接受的兴趣。同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不同的病程阶段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社会经历,文化背景及个体接受能力的差异。在本组病人中,学历上的差异和年龄上的差异都造成了患者对健康的知晓率有明显的差异[P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门诊; 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290-02

自我血糖监测是进行血糖管理的有效工具,是血糖综合治疗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规律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和保存血糖监测结果记录有助于鼓励门诊患者积极地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做出临床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并可帮助医务人员确定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患糖尿病的人数至少3000万,其中有1/3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2]。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慢性终身性疾病,药物治疗、饮食、运动、睡眠质量都会使血糖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糖尿病的潜在并发症多数发生在门诊患者。因此,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可以给医生的治疗上提供主要的参考依据。

如果门诊护士或自我持有血糖仪的门诊患者对血糖监测的步骤、注意事项及保存方法不正确从而直接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做到规范门诊患者快速血糖的监测,准确测得血糖水平,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而让门诊糖尿病患者认识到自我血糖监测的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1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

血糖监测的时间通常选择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2~3时。门诊患者在自我血糖监测初期,建议每天测血糖4次,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以便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对于口服降糖治疗患者,可在了解患者血糖监测情况后,根据患者已经习惯的血糖自我监测方式,将血糖监测频率减少至每天3次。接受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天监测血糖4次;若患者血糖监测值有一半以上的都在目标范围内,患者可通过咨询门诊医生后调整监测频率。部分患者若因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原因不原因每天多次监测血糖的患者,可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测试血糖一次,例如第一天测空腹血糖、第二天测餐前血糖,第三天测餐后血糖,以此类推,这样也监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

2采血前的准备

门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自己购买了血糖仪。但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不正确。门诊患者在自行使用快速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详细阅读血糖仪的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原则;2、注意定期血糖的维护与调试、注意血糖试纸的有效期、调整血糖仪与代码一致;3、血糖试纸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线、化学物质的影响。因此血糖仪及试纸要存放在正常室温、清洁、干燥的地方;4、有些食物、药物会对血糖检测结果有影响,因此在测量血糖时避免食用影响血糖结果的药物或食物。

3采血部位的选择

快速血糖仪体积小、易操作、结果准确性高,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当中。在监测血糖时,采血方法的不同对血糖结果有着的直接的影响。因此,采血时我们也要慎重选择采血部位。除了大拇指外的四个指头都可以作为采血部位。但,我们通常选择左手无名指指腹两侧,皮肤较薄、疼痛敏感性较低,但也不要太靠指甲侧缘,不易消毒的同时也不易挤血。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以免引起疼痛。

4取血时的注意事项

市场上的血糖仪种类繁多,不同的血糖仪对血量的要求也不相同,但不论是哪一种血糖仪的血糖试纸的测试区必须被血液完全覆盖。测试区的血液若不足会测不出血糖结果,不仅增加痛苦和经济费用,而且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挤不出血或血量较少时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可使手指血管充盈,易于采血,挤血的用力处应在取血点至少0.5CM以上[3]。

5测试时的注意事项

测试时应注意避开电话、微波炉等有电磁波干扰的地方,尽量减少误差的发生。注意操作环境、操作台面的清洁、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将血吸入血糖试纸测试区后轻放血糖仪与桌面,读取数值,记录血糖监测结果。患者可自行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本,可将日期、时间、血糖值、用药时间,胰岛素的剂量与注射时间,饮食量、进食时间、运动量与运动时间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记录在血糖检测记录本上。患者在就诊时携带血糖记录本,医生可根据记录的血糖值,找出患者血糖波动情况,了解日常饮食、运动、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从而为调整用药提供可靠的资料[4]。

6总结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的治疗过程,需要长期的调整和控制血糖,因此,血糖自我监测贯穿于整个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5]。自我血糖监测简单、方便,能够很好的为医生判断病情和控制血糖提供可靠的依据。糖尿病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控制血糖,可有效防止和延缓发生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减少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张一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90-191.

[2] 陈立新,胡玲丽.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与护理.护理研究,2005,11,19(11B):2382

[3] 杨素钗.老年患者快速血糖测定的注意事项[J].护理研究与实践,2011,2,23(4):460.

篇10

1.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本院2010-09~2013-09间收治的99例接受手外科治疗的患者,男54例,女4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5±9.2)岁。手部损伤部位:手掌17例,手背32例,手掌与手背21例,掌背与指背29例。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n=44)与对照组(n=45),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路径,护理人员在治疗前就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谈,并发放手外科治疗手册共患者自行阅读。健康教育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1)入院宣教: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向其介绍手部外科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帮助其掌握;介绍其主治医生,带患者回病房时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使其较快地适应医院,将心态调整到最佳状况以便接受治疗。

(2)心理干预:由于手外科患者手部活动在受伤后突然出现不便,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和心理障碍,担心预后和手功能的恢复。责任护士应依据每个患者的状况,制订详细的心理治疗计划。通过及时的沟通和良好的态度,获得患者的信任,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缓解其心理负担,消除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通过向患者介绍以往治疗的成功病例,向患者说明在遵医嘱积极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增强其信心与治疗的依从性。

(3)术后宣教:患者手术回到病房后,责任护士应主动问其需要,并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4)用药宣教:由于患者一般对药物使用不够了解,需要护士在治疗之前就及时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治疗作用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在了解的情况下资源配合治疗,同时还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控制。

(5)出院宣教:护士应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及时指导,就复诊时间、自我护理及饮食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并告知出院后有关康复与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留取联系方式,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嘱咐患者及时与责任医师联系,而护理人员则通过电话随访其康复状况。

1.3评价指标①血管危象:主要依据毛细血管反应的快慢(正常1~3秒),<1秒为动脉危象,>3秒为静脉危象。②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感觉恢复、外观、运动功能、血液循环状态、日常生活活动、恢复工作情况等六个项目,满分100分,100~80分为优,79~60分为良,59~40分为差,<40分为劣。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健康教育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健康教育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5.5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9,P<0.05)。

2.2对照组与健康教育组患者手功能恢复状况比较健康教育组患者手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u=405,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