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阶段性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阶段性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阶段性总结

篇1

一、 取得的成绩

1.“学讲计划”理论学习深入人心

(1)理论学习紧抓不放。

我校定期举行“学讲计划”理论学习,全校教师能熟记相关内容,开展理论测试、比赛等形式使“学讲”理论在教师脑海中根深蒂固,后期则可以运用自如。

(2)培训活动配合充电

我校积极选派各学科教师进行关于“学讲”学习的外出培训活动,老师们意识到为什么要“学讲”,有进行“学讲”的必要,怎样进行“学讲”。

2.“学讲”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1)教学时间把握合理。教师严格遵守教学最佳时间、控制学生讨论时间都使课堂更加高效。

(2)语言实效得到提升。为了把课堂退一步让给学生,教师做最准确表达的数学语言,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思考、讨论和总结的时间。

(3)学习方式得到优化。教师做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结合每节课的具体内容灵活选用学习方式:浅显的知识自主先学,重点的知识合作学习,难点的知识探究学习等。

3.青年赛课、教研公开课等活动推动“学讲”

我校较为重视教科研工作,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科研的校本全员培训,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赛课、校级教研公开课等活动,督促每一个教师参加“学讲”教育科研,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更新

“学讲计划”由于标准新、理念新、教法新,倡导素质能力的提高,老观念则主要看分数的高低,现在传统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学讲计划”的需要,应尽快加以转变更新。

2.教师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学讲”的要求

在许多教师的头脑和施教活动中生硬灌输、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使“学讲”的实行效果大打折扣。教师是实施“学讲计划”的关键。其队伍中有一大批中师生,且年龄偏大,知识更新与现代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有差距;还有一些具有一定比例的“代课教师”,他们的教龄不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有些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师范教育,素质参差不齐。

3.背离“学讲计划”的理念,课堂教学出现怪现象。

(1)表演作秀

唱歌、表演话剧、配乐朗诵、法庭辩论等多种表演形式出现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上热热闹闹,教师、学生表演得花里胡哨,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2)滥用课件。

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适当运用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然而在“学讲”后,许多教师将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在课件中显示,甚至忽略了板书,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3)无效果的合作学习

为了迎合“学讲计划”要求的小组合作学习,许多教师在不合适的课型、不适宜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都安排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这存在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很低。不但没有起到学生相互竞争学习、相互质疑、相互补充的学习效果,反而造成课堂秩序混乱、重难点难以突破、学生思维无目的发散等不良后果。引起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苦恼,进而有时产生排斥心理。

4.“学讲计划”的社会支持度不高

“学讲”推行之际,正值我国教育环境下的家长和学校、教师矛盾不断升级的时代,家长无法理解“学讲”的初衷和目的,一味地埋怨和不支持。

三、解决策略

1.加强教师认真学习的意识

为了能更好的推行“学讲计划”这一重任,我校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做是落实“学讲计划”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快学习相关理论的步伐,进而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

2. 加强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师培训

为了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应以“校本培训”为主。先尊重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再让教师以“学讲计划”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对象,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从而自觉地改变自身观念和行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和驾驭新教材、尝试新教法的能力,真正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3.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学讲计划”的推行是实施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学校应加强硬件建设,满足“学讲”的教学需要。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学讲计划”的物质基础。教师工作的热情是“学讲”的精神动力。只有双管齐下,两方面工作到位,才能确保“学讲计划”具有实效。

4.改革教育评价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评价制度只侧重考试,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业绩和学生优劣。这种单一的评价制度已成为影响“学讲”向纵深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唯“分”是图,教“死”知识的现象更为突出。要彻底打破唯分数论,建立一套与“学讲”完全相合的教师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学讲”,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5.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是“学讲”推行的外部动力

篇2

强师德,促规范,是红线也是底线

根据区教育局转发的关于《龙安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失德失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为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促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教育广大教师牢记从教誓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坚守师德底线,不越纪律红线,严格规范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警示查处一批师德不正、行为失范的从教人员,着力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校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下面就学习和工作做以下总结:

通过深入学习和对有类似情况的的老师进行批评和查处的案例的学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制定了一些措施和方案,对核实有违反行为准则和相关禁令的教师,要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迁就。

每一位教师如实开展从教行为自查,对照当前师德师风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认真查找自己过去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并撰写自查报告和学习心得。同时,组织教师对有偿补课等易发事件和社会高度关注事项作出专项承诺,签订了《元二庄小学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公布学校师德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全体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通过每次学习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明确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和道德底线。学校也将全面做好教师管理和教育工作,引导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篇3

关键词 高三总复习;生物学;试题检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5-0094-02

1 有效地选编考试试题

检测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检测试题的选编质量是关键。劣质试题不但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可能误导学生复习的方向。下面是笔者几年来在编题方面的一些做法。

1)总复习阶段的习题必须紧扣考试纲要,特别是《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针对高考的指导性纲要,高考试题将按纲要的要求命题。比如《考试说明》细化了《考试大纲》对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的要求,呈现了生物学试题的类型,并对题型示例做出具体的说明。按《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选题编题,这样的试卷便不会出现偏题、怪题和严重的超纲题。

2)试题应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试卷应尽可能体现新课程和新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试的试题区别于平时的练习题,因为学生对试卷中的试题会更重视,这样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远远好于练习卷中出现的。

3)试题的来源。笔者几年来的研究总结,发现应该多选用高考模式相似的高考先行省市的试题,特别是省市的质检题,因为这些试题相对成熟,考查知识的角度比较新颖,比如山东省的试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有效的质量分析

每次检测后,都应重视质量分析,寻找分数背后隐藏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讲评试卷。质量分析时,首先分析考试是否达到预期结果,根据全年段平均分分析总体成绩是否符合命题时的预期;根据优良率分析试卷的区分度。其次是分析错误的原因。抽样进行每道题的得失分统计,了解多数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点和掌握较差的知识点,了解常见的错误。多数情况下教师可从卷面上推测学生的思维过程,推测错误的原因,然后有效地进行试卷的讲评,和下阶段补缺补漏。

在今年的高三复习的一次考试中,发现较多学生能说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但却不能准确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各时期的图像。备课组经分析,推测一是学生无法把文字的内容与图形变化联系起来;二是未真正分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于是备课组针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进行了一次较详细的比较、总结和归纳的讲练,后来发现效果很好。对于高频错题错误原因的分析应该是直接找一些学生来谈话,了解他们作答时真实的想法,错误的真实原因是多数学生知识点的缺漏还是多数学生粗心大意导致的结果。

3 有效讲评试卷

在充分而详细的质量分析后,教师掌握了整体学生考试的相关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便可以进行有益于学生扎实基础和能力提高的讲评课教学活动。有效的讲评课能让学生下次少犯重复性的错误。有效讲评课应立足以下几个方面。

3.1 评讲高频错题的方法应根据质量分析时了解的错因区别对待

高频错题一定要讲评,但讲评方法一定要有区别。有些题错误的频率很高,但错误的原因却很简单,是多数学生未认真审查题干中的某些关键字眼造成的,一般这类题的讲评只需要学生自纠自查或教师简单点评即可。

例题1 图1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 ( )

A.遗传物质不同 B.DNA的结构不同

C.信使RNA不同 D.线粒体结构不同

本题的错误率为55%,多数学生错选A,原因是学生片面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讲评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关注更关键的字眼“某人体内的几种细胞”,说明是同一个人不同体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有些高频错题的原因是学生知识缺漏造成的,评讲这类题时立足扎实基础知识,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

例题2(2011福建省质检题) 采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人类白血病时,植入患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 )

A.与感染病原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进行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

C.增殖、分化形成骨细胞 D.合成、分泌出抗体

错误选择C,错误率为70%。经过与学生交流后得知,错误的原因集中在两个知识缺漏,一是不懂造血干细胞的作用;二是不懂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白血病的原理。很多学生根据题面字眼“骨髓移植”,错误认为造血干细胞移入骨髓就是形成骨细胞,所以错选C。

【补漏】1)关于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分有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物质即骨髓,骨髓中有一种起着造血功能的细胞就叫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分化形成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2)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3)骨髓移植是指将供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以恢复后者正常造血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3.2 讲评时注重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

在讲评试题特别是信息材料题时应注重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这是学生解题思维学习和模仿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准确审题、破题的能力。

例题3 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2所示。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篇4

关键词 高校 等级考试管理 阶段性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考试管理是高校日常运行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反映。高校内除了校内考试还涉及各类国家级或者是省级的大型等级考试。等级考试管理在高校考试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等级考试使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等级考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等级考试管理也越发的重要。

高校等级考试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主要分为考试报名、考前准备、施考、考后收尾、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等几个阶段的工作。其中每一阶段都需要考务工作者细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环节必不可少,环环相扣,因此做好每部分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认为,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只是“例行公事”,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完,及时回顾或评价,总结这段工作中的成效与缺失,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找出经验,看到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任务。现将高校等级考试管理中阶段性工作总结在等级考试各阶段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如下:

1考试报名阶段

组织报名是等级考试工作的基础。对全日制在籍在校的学生,应采取教学管理软件的“网上报名”子系统。考生报名库来源于在校学生的学籍库,既控制了考生的报名资格,又确保考生报名信息的准确性。以大学英语四六级(CET)考试为例,网报时间结束后,将报名数据从教学管理软件中导出,经整理后按院系分别导入CET考务管理系统,使得每一段错误信息清晰化。总结出的错误信息及时修改后,才可使报名工作继续进行。

在所有信息都准确导入CET考务管理软件之后,做一个小总结,统计出各学部中各年级各专业的报名人数,以便核对报名费。所以这一小段工作总结出的人数统计表对核对各学部交费金额有很重要的作用。

2考前准备阶段

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给高校考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考前准备工作是否科学、规范,将直接影响施考的顺利进行。考前准备工作主要有考场安排、监考安排、考试工作人员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这些工作要细致入微地完成,任何一处小的疏忽都会给施考阶段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以CET考试为例,对考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要做一个详细的总结。列出考试工作人员分工,如主考、副主考、考务、巡考等;列出考场房间号,根据楼层安排巡考人员,登记姓名后备注出联系方式,这样做方便施考阶段遇到突发事件能够以最快速度找到人员解决;根据考试时间,列出工作流程,写出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及任务;列出考试时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这个阶段的总结对施考阶段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每个参与考试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思路清晰,保障考试顺利完成。

3施考阶段

施考阶段工作是整件考试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重中之重,各阶段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确保施考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这段工作的阶段总结主要是总结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为以后的考试提供参考,避免其再度发生。例如,列出教师的监考情况,对于监考工作出现问题的教师,在下次考试中适当作出调整;列出试卷方面出现的问题,如今后考试中再出现同类问题能够找到解决方法;列出考试设备使用问题,出现问题的设备在下次考试前做到及时检修;列出考生违纪情况,对于违纪情况出现较多的院系,让其在下次考试前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

4考后收尾阶段

考后收尾阶段主要工作是试卷回收份数不少并且密封完好,考场记录单收齐,缺考及违纪情况统计准确,考试备品回收齐全,考试工作人员费用发放清晰。

这一阶段的总结主要会列出监考教师在清点、封装试卷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排序不准确、封装不正确或密封不严实等情况,在下一次考试的监考培训会上重点强调,避免再次发生;列出各类考试备品的回收情况,如有缺失要及时购买填补,以便下次考试能够备品充足;列出考试时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分析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的费用支出下次考试时尽量避免。

5成绩分析阶段

从现代教学管理的角度看,必须高度重视和利用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功能,以便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反思与总结教师教学的问题。所以对考试成绩及时作出总结,对未来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以四六级考试为例,对每次考试的成绩应做一份总结。总结出各专业各年级的本次过级情况,列出过级率、最高分及平均分。同时对每个年级的累计过级情况作出总结,这样能及时掌握各年级的四六级过级情况。

高校等级考试管理是一项繁冗复杂的工作,它各阶段的工作又息息相关,只有把每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使整个考试顺利完成。对每阶段工作做出阶段性总结,做到“段段清”,才能使考务工作者在整个考试中保持思路清晰,做出正确的判断,使考试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吕萌明.论高校等级考试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科学管理,2013.

[2] 齐素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考前精细化管理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

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课题入手,以问题为突破口,以解决学校科研工作困难为目的,以主题活动交流与专题研究为载体,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各个学校总体工作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群落活动。全面提升群落科研整体水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问题:

1.各校课题研究面临中期过渡,需进一步探寻深化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2.群落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实效性仍需加强。

3.网上交流不够,群落博客利用率不高。

三.工作重点:

1.积极组织并认真开展主题性群落交流活动,加强了对实验过程的监控指导、促进科研水平均衡化发展。

2.认真落实各校成果展示活动,重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与经验的提升,力求多出成果,形成群落活动亮点。

3.加强博客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网上交流,群落活动

四.具体工作

1.开展群落研究调查,探寻问题与发展需求。

在开学初我们将组织一次各校课题研究问题梳理,需要群落协助解决的问题或困惑情况的调查,为群落活动准确定位,使课题研究活动更具实效性,不断向纵深发展。

2.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促进成员学校的特色形成。

为落实区教科室关于让群落研究更大层面的发挥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共促提高作用的精神。实现“办规范+特色学校,创市中优质教育品牌.”最终奋斗目标。本学期在群落活动的实施方面,我们将继续开展由各校分别承办的主题性群落交流活动,在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有效性上着力,力求通过特色科研打造特色学校。

1)本着“问题即是课题的”研究思路,在上学期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上学期群落活动时就“学校文化的探索与应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展开讨论,形成的问题;同时将加强问题意识与服务意识,协助各校开展新一轮文化调研,为本学期研究的另一重点。

2)坚持“三个一”活动模式。即:活动前提出一个问题;活动中形成一个策略;活动后撰写一份感受。交流前根据各校研究课题梳理出中心议题,带着问题广泛论证;之后开展诊断式主题研讨。结合各校展示情况和之前的自我论证展开充分讨论,并提炼出阶段性成果和今后研究重点、规划等;活动后各校填写一份活动的感想或意见建议,使群落活动真正服务于学校发展。

3.走近名家,资源共享。

本学期将继续借助经五路小学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学校的优势,以及各校聘请的专家资源,启动名家引领式科研指导策略.探寻发展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邀请市、区科科室领导老师,就群落工作和各成员校的科研工作情况作具体的指导,帮助把握方向,进行阶段性成果鉴定等,真正实现并从理论与实践双层面提升,以及群落成员校科研水平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

4.用好博客,实现联动效应。

1)学期初由经五路小学设计调查问卷,向各校征求意见对博客板块设计进行修改。

2)细化分工共同管理。每个学校分管一个板块,对于板块的建设与质量进行把关。丰富内容的同时,突现实效。希望第一群落的博客真正成为大家最吸引人,最值得大家驻足欣赏的地方。

分工如下:群落动态:纬三路小学负责

群落采风:舜玉、育新小学负责

经典分享:六里山小学负责

名家引领:经五路小学负责

成长先锋:七里山小学负责

5.做好阶段性优秀成果的评选与展示。

召集各校进行中期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与优秀课题成果和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的评选。

1)由各校自主选择确定成果展示形式,进行上报。

2)与主题研究活动相结合,邀请区教科室领导对于课题中期研究成果进行检查、指导。

3)评议推选出本群落优秀成果和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完成阶段性优秀成果的初评工作。

篇6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可操作的课题。

竞聘演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后,由校课题组过关筛选后统一安排竞聘演说。参加演说的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

竞聘答辩:演说完毕后竞聘教师要接受专家及课题组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

学校课题组及专家组将根据教师竞聘的情况,为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打分,优胜劣汰,选出优秀者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在培训方面,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

(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

(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

(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态度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

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篇7

一、实验工作评估的目的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是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评估县(市)区及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实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评估,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措施和方法,以及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实验工作评估的依据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实验工作的要求进行。

三、实验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评估以县(市)区、铁路及直属学校作为评估对象和分析单位,进行整体评估;评估内容涉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

2、阶段性。课程改革实验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研究工作,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重点。评估将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每一阶段的结果都将是实验工作整体评价的组成部分。

3、可操作性。每一阶段的实验工作都要按实验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进行。评估时,根据实验的总目标与每一阶段的任务,分解成若干项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使实施者和评估者都了解评估的标准,以期促进实验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实验工作评估的内容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行,既重视对结果的评估,又重视对过程的评估。依据我市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的要求,从实施的准备、实施、结果等几个阶段,分别对县(市)区、铁路及市直学校的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乃至社会各界分别进行考察,进而对实验工作做出整体的综合判断。具体的评估范围和内容同见附表。

五、实验工作评估的方法

1、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按实施的总体目标,统一设计实验评估方案,规定对实验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参与者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估。评估随着实施的进展,分阶段实施。一般至少要为起动、过程和初步结果三个阶段进行评估,根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评估等。

2、集中管理,分片落实。实验工作的评估由市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统一组织,分为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进行评估。

3、自我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每次评估先由实验单位自我评估,再由专家组进行评估。

六、实验工作评估的实施

课程改革评估工作组由市专家工作组成员组成。按阶段和专题等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1、实验的准备与启动阶段的评估。重点评估实施方案、实验条件和实验启动情况。在实验初期进行,一般可安排在实验启动后的1个月之内进行。

2、实验的常规与观念评估。重点评估实验是否走上正轨,相关人员的观念是否发生转变。一般在实验进行3个月至6个月之间进行。

篇8

结合文本一对一反馈

每月一次的教案检查、作业检查,是最普通的教学常规工作。但是检查后怎样反馈?如何反馈?其中就有许多学问。以前我校是采取月总结的形式,面向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工作的反馈。但是,时间久了感觉针对性不强,于是,就利用组长例会的时间,向组长反馈和通报一个团队的情况。但是新问题又出现了,组长的传达不能原原本本地让每一位教师对自己本月教学常规工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经过深思熟虑,“一对一反馈”策略在我的脑中诞生。所谓:“一对一反馈,就是检查结束后,结合文本记录单,教学领导与学年组、学科组教师一对一进行教案书写、作业批改、听课笔记的记录等反馈”,其中有交流、有指导、有研讨。在一对一反馈中,既树立了“小团队”中的样板,又使教师们明确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努力的方向。可见量化的手段已成为一种激励,随之带来的是教师们教学常规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合课堂教学群体反馈

俗话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软实力。教学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势必要影响教学质量。作为教学校长,我始终认为,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检查就要有反馈,这已成为我的一个工作习惯。在我校如课前调讲、优质课认证、领导集体调研、重大教学比赛的反馈,都采用群体反馈的策略。例如我校的优质课认证倡导的是团队研修,我们认为优质课认证不是一位教师的成果,而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我校优质课认证须要过“五关”,即:集体备课关、试讲关、正式讲课观、反思关、评课交流关,且分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党员教师系列。对于优质课认证活动,教学领导只参加观课、反思、评课的环节,而这一环节面对的是教研组全体教师,是对教研组集体研究成果的认证。因此,教学领导就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用群体反馈的策略,为教师们集体会诊、把脉、进行专业引领。

结合典型事件网上反馈

网络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媒介。我校的校园网和“复华教师工作群”就是教学常规管理反馈的一个平台。对教师们教学常规执行的情况、对教师板书的书写情况、对听课笔记的记录情况、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等,教学领导都以照片或文本的形式,将典型的案例上传到工作群中,随时反馈、随时提醒教师,其目的是随时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样板。如:“教学领导值日制”是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举措,每天都有一位教学领导值日,对教师按时上课、课堂组织、按时下课、教学进度等教学常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后随时在工作群上进行反馈;在作业批改上有特色、作文评语恰到好处的、特色作业设计有创意的、听课笔记记录有思考的……教导处都一一进行拍照、上传,引领教师们互相学习;每周两板的粉笔字也是我校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在批改中发现哪个字写错的机率较大,哪个字的笔画写得不够规范,正确的字怎么写,马上就会在工作群中引起讨论,明晰方向。

可以说网络反馈的方便、快捷,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反馈注入了活力。

结合重点案例引领反馈

作为教学校长不仅要有教学管理能力,还要有教学指导能力。教学领导对学校发生的重点事件要有洞察力。如:在一次常规检查中,发现教师们的反思不到位,对主题式反思的写法也不清楚,只是在陈述教学现象。于是,我为全校教师做了题为“如何写主题式教学反思”的讲座,使教师明确了主题式反思的结构、写法等。随后教导处对教师们上交的主题式反思进行全面批阅,一一修改,且分学科进行引领式反馈,对存在问题的学科校长亲自进行现场培训。随后教导处又利用网络将教师们随堂写的较好的反思上传到工作群中,供大家学习、思考和借鉴。

引领式反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学领导的执教能力。

结合教学实际阶段性反馈

篇9

围绕“保平安、重养成、抓质量、师生同成长”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办学宗旨。围绕全区“夯实发展基础、聚合资源优势、坚持精细管理、打造教育强区”的教育发展思路,坚持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为着眼点、以有效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研究创新,提高教学效率为生长点,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

1、抓好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课题的研究工作和课题的管理工作。

2、构建学校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形成我校校本教研特色。

3、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使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力争走在全区前列。

5、进一步实现教育科研的规范性管理,重视已有科研成果的巩固、推广和发展。

6、以重点课题的研究带动科研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实验研究达到预期目标。

7、培养出一支政治方向明确、业务素质较高的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参与研究,学以致用。

1、将教研、科研、教师教育三个方面整合起来,以省、市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教研组活动为基础,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目的,校本培训继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进行。

2、强调以自学为主,立足于自省自察。本学期除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学习外,积极提倡教师自学,做不同层次的读书交流,强调自学后的反思。

3、立足学以致用,让教育科研的意识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同时指导全校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成果运用于教学中,解决教学中实际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完善。

(二)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指导,确保实验达到预期目标。

1、召开各课题成员研究会,组织学习并修改方案,讨论阶段性研究计划,以及相关的子课题,要求计划有实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切忌走过场。学校行政将加强指导和督促,听取意见,协助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适时聘请专家、领导指导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使课题研究有序、正规进行。

(三)把教育科研工作与师训工作结合,强化参与科研的意识。

1、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使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深入人心,并自觉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2、在各类课题实验过程中,采取集中自学、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强调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四)把教育科研工作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认真实施课程改革计划,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

1、严格执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进一步做好新课改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评价工作,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手段。

(五)抓好科研常规工作,重视已有课题成果的实验和研究。

1、重视常规科研工作的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工作。

2、重视已有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及时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

(六)制定并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1、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堂、年级组和教研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2、召开课题学术研讨会,征求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

3、组织实验课题汇报会,展示实验阶段性成果。

4、认真组织阶段性验收,并及时总结。

5、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

6、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的实施由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组长要制定好课题实施计划,指导课题小组的成员展开研究工作,及时收集课题资料。有困难及时向学校科研室报告。

(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网络,推进课程改革。

“人才出课题,课题出人才”。本学期将在原有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紧扣我校的课题的研究,让大部分教师参与科研,使教师明确教学科研对个人成材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以校长室、教科室为主导,教研组为中介和桥梁,课题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有重点地开展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八)教育科研的常规工作:

1、搞好教育、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规范科研管理,建立章程制度。

2、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使老师们掌握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具体实施的操作方法。

3、重视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评选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各类科研文章的阅读、指导、修改工作,加强向外推出的力度。举办教师论文和教案的评优工作。

4、重视教师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的撰写及评选工作,促进学校校本教研深入开展,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剖析,培养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四、逐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并通过学校教育科研计划。

2、制定并通过省课题的学期计划。

3、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省学会论文的征集工作

5、做好“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工作。

十月份:

1、做好市论文的征集工作

2、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以“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有效课堂” 为主题的教研组研讨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科研培训。

十一月份:

1、组织学校课题中期阶段成果汇报会。

2、针对“落实成长记录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

3、结合“家长开放日”进行家长评价的落实。

十二月份:

1、复习研讨课展示.

2、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3、教师教科研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的展示、交流。

一月份

篇10

一、指导思想:

1、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继续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坚持“人人有发展,个个能成才”的办学理念,以教学研究为先导,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挖掘学生艺术特长为目的,端正教学思想,转变观念,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3、加强艺教教师的自身修养及艺术修养,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究和发展,使素质教育过程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工作任务:

1、加强艺教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音、美课,上好音、美课。教研组长负责在开学初根据《课程标准》及学校教育科研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组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及实施措施。做到有目标、有管理、有措施、有检查、有阶段性工作总结。

2、建立教研组长监督、检查制度,教研组长要深入其中监管、检查、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艺教教师的教育思想及业务学习。重视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和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做到科学实用,组织艺教教师开展基本功训练、比赛等活动。

4、抓好艺教工作的常规教学工作

结合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抓好艺术教育的常规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分层次教学,使每名学生都在艺术教育中有所得,有所发展。

5、有计划地开展艺教第二课堂活动

音、美学科要根据上级部门的竞赛要求及学校的艺教要求,对七、八年级学生定期开展音、美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艺术特长生,加强初三学生升学报考的艺术专业训练。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开设校本手工活动课《做一做》,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开一扇就业窗口。

6、积极参加“明艺杯”少儿艺术大赛,做到提前酝酿,提前训练,信心十足地参赛,争取好成绩。

三、实施措施及成绩验收:

1、学生反馈(问卷、座谈)

2、同行反馈;

3、学生获奖情况;

4、平时授课跟踪;

附:艺教大事表

三月份:

1、撰写艺教计划

2、撰工活动课计划。

3、筹建第二课堂活动小组

四月份:

1、书法、绘画比赛。

2、检查艺教工作常规教学及开展情况。

3、“三队”、“两组”分头准备,开始训练。

五月份:

1、 阶段性反馈教学成果。

2、 参加“明艺杯”少儿艺术大赛。

六月份:

1、对各活动小组验收

2、反馈学期艺教工作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