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篇1

【关键词】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编制 问题 解决办法

一、前言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我国目前的应急预案体系按责任主体分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临时应急预案,本文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进行探索分析。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开展现状

我国在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方面的起步较晚,原来所的针对性文件很少,且都是纲领性文件,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没有对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要素、方法提出具体要求,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导则、规范等。直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才有了一部真正意义的预案编制指导文件。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与其他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性不够。目前编制的很多应急预案仅关注于企业自身,在自说自话;虽然在编制依据里面写到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但没有进行认真研究领会,未做到预案间的有效衔接。

2、环境风险源识别不清。1)环境风险与安全风险相混淆;2)业主单位与编制单位的沟通不够,导致调查不全面;3)风险源辨识专业性不够。

3、预防措施不全面、缺乏可操作性。1)处置措施不具体;2)响应情况不明确。

4、应急组织机构分组不明确、职责不全面。由于报告编制的模式化,对于具体企业的事故分级及其响应、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不够明确,很多都泛泛而谈。

5、未落实应急培训、演练制度。现在很多业主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就是应付任务,预案编制完成后往往束之高阁,失去了预案编制的意义。

四、如何更好的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注重应急预案的衔接,加强应急预案的公开。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急预案是区域应急预案的基础,要注意与周边企业联动,预案风险评价中影响范围涉及周边企业的要将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告知对方,同时要针对附近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在预案的编制、评审过程中,邀请周边企事业单位、公众参加,根据其反馈意见不断改善预案。

2、加强业主单位与编制单位的互动,强化编制人员的培训。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和业主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联合工作小组,编制工作小组组长最好由企业有关负责人担任,编制小组成员应包括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生产工艺等多专业、高素质人员组成。预案编制小组组长必须亲自把关,调动各专业、部门的力量及积极性,杜绝讨论会流于形式。2)强化编制人员的培训,提高编制水平。环保主管部门有必要定期举办预案编制培训班,请相关专家讲解预案编制的专业知识;预案编制单位也应组织员工进行内部学习,对预案编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学习,预案编制人员也应加强自学,提高专业水平。

3、统一事件分级、预警级别、响应分级。应急预案应在事故分析基础上确定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对应确定各类事故的预警级别,确定响应分级、机构及人员,制定不同响应分级下的响应措施。

4、定期进行培训及演练。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外,还应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实际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分为部门演练、单位演练和配合政府部门演练三级。演练结束后应急总指挥对此次演练过程进行总结,主要是指出演练过程中衔接程度、熟悉程度、程序执行程度等问题,并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结论:目前,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因此,提高应急预案编制水平,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善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对于加强环境管理、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文件[Z].

[2] 边归国.我国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3,5(4): 35-42.

篇2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体系 机制完善

1.引言

当今社会,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日本地震、核泄漏,叙利亚接踵而至,金融领域的重大事故也是层出不穷,这一场场严酷的突发性危机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它们无不考验着银行业应对危机的应急管理能力。传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及流程,在遭遇紧急突发事件时常常不堪一击。因此,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应急预案体系就是针对不同机构部门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的系统的预案的总体,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只有构建真正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着眼于危机预防,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方能化被动为主动,保障银行的资金财产安全,维护辖区内金融稳定,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应急管理,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针对银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魏革军(2003)指出建立有效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是有效应对各种金融风险重要的制度保障[3]。朱小奇(2004)指出完整的应急体制应该由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三部分组成,并且构建三大系统应从法制、人才、媒体及政策支持方面入手[13]。刘桂清,鲁萍(2010)针对基层银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存在问题的进行探讨,并相应初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结合的紧密性[6]。王健,毛建平(2007)具体分析了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实际提出了建议[2]。巴曙松,丁波,任杰,张晓亮(2008)建议在对中国金融应对自然灾害体系的构建时,借鉴海外市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进一步充实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金融手段,完善金融机构灾难应急处理机制[11]。乔海曙,贺凌华(2008)提出了银行业应急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应急预防阶段,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就把灾难备份建设上升到应急管理的高度,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对策[5]。综合目前银行业应急管理的研究文献来看,针对基层银行的不多,对于一些问题的对策建议仅仅停留在一个书面概念上,而未进行细化研究,实用性不够强。本文基于目前基层银行业处于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基层银行业应急管理提出的挑战,在介绍目前基层银行业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基层银行业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对策。

2.基层银行应急预案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经过各基层银行的努力,绝大多数基层银行按照五性原则,即“系统不间断性,业务连续性,数据完整性,可操作性,衔接性”,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涉及公共事件,自然灾害,金融风险,会计业务,支付系统,货币发行等方面。基层银行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建成,主要表现为:一是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较为完整;二是上下联动的预警体系基本建立。各单位根据基层银行的职责和业务特点,制订了预防,预警突发事件工作制度,对异常情况的跟踪,监控制度及评估标准,形成上下联动的预警网络;三是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成。各基层行普遍建立了应急处置责任制度和应对人力,物力,财力,交通,通讯等应急救援保障机制,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形成突发事件的救援合力。[1]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例如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中,当地银行采取的应急措施保证了灾区金融服务的不中断,灾后数据恢复也达到了82%,应急效果初步显现。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很多问题,为了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各基层银行还应对其进一步完善:

2.1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

部分基层职员甚至部门负责人对于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银行业的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偶然性强,发生的频率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相关,绝大多数基层机构又多年未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在习惯了风平浪静的日常情况下,容易使人产生侥幸和懈怠的心理,导致对应急措施的考虑过少,经验明显欠缺。平时应急演练的缺乏,日常查缺补漏的工作得不到落实以及对成功应急的案例经验总结不到位,给真正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对埋下了隐患,无法沉着应对,延误了防损减灾的最佳时期,甚至给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巨大伤害。

2.2应急预案有待完善

很多基层银行的应急预案是在套用上级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的,有的甚至直接照搬,并未在结合本机构所处环境等实际因素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预案考虑不够全面,未从具体风险事件进行评估,针对具体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预案。对于银行来说,灾害事件的种类以及发生比例主要如下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在基层银行面对的各类突发事件中所占比例相当大,而基层银行目前制定的应急预案侧重于应对突发性挤兑、金融诈骗、道歉和抢劫、IT系统故障和群体突发性事件,对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的重大突发事件涉及内容较少,且过分依赖于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

另外,应急预案的更新制度也亟待落实,很多预案一经制定,常年不进行修订,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积累的经验也无法在预案中得到体现,落后的预案不能适应不断基层银行所处于的不断发展着的环境以及银行内部日新月异的变化,真正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效用方面更无从谈起。

2.3预案体系中相关应急机制建设不完善

①各部门联动机制有待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基层银行在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一般都是各行其政,银行内部各部门、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联动机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机构难以同步快速应对,共同努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另外,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途径,从而导致信息无法共享,造成内部信息闭塞。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信息获取的速度,不利于对安全风险进行及时的控制,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应急成本。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基层银行,应急管理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②内部责任划分不明确,缺少强有力的奖惩监督制度

有的应急预案虽然对基层银行内部各个部门在实施应急预案时的职责进行了划分,但责任划分的并不明晰,具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一些存在的风险隐患没有划分到具体的负责部门,缺少必要的奖惩监督制度。导致在应急预案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应急人员积极性不强,认为自己对事件不负有责任和相应义务,一些需要管理的风险隐患得不到及时与恰当的处理,对银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健全,应急处置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有待落实

目前,虽然基层银行的应急预案均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警体系,但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对其的实施,缺乏监督,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大多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预警量化指标体系,对风险的预测不准确,无法真正做到事前预警,使应急工作完全陷入被动的境地,缺乏主动性和规范性。

另一方面我国基层银行对金融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不利于突发事件应急经验的保留,也不利于应急工作的总结和完善。

2.4应急物资后勤保障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急物资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是很重要的,虽然应急预案对应急物资筹备等应急后勤保障有着要求,但很多基层银行在应急物资购置完成后却为缺少专门有效的管理制度,由于缺少日常维护和管理,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物资变质、短缺、丢失等状况,且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物资管理也没有进行规范,容易出现物资丢失、损坏等状况。另外还有一些非常备应急物资,由于要针对相应突发事件和特殊需要只能临时采购,给物资的集中采购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困扰。

3.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维护基层银行安全

有效的危机管理不在于危机形成和爆发以后的干预和补救,而关键在于危机预防,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以上我国基层银行应急预案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

3.1加强人员思想建设和培训

加强对基层职员,特别是各部门负责人的宣传、培训,将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由上级层层向下传达,从思想这一源头上引起重视,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可以邀请专家定期进行培训,进行应急预案的学习,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应急管理中所处的位置,才能不至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手足无措。每个部门应成立应急小组,由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长,定期召开部门会议,报告演练情况,和日常应急保障措施的管理情况,认真总结经验,让应急防灾的思想深入日常,

3.2坚持科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预案的制定一定要针对各基层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辖区内的次生、衍生、再生灾害性事件开展全方位的风险评估工作,聘请专家根据评估结果对可能遭受风险的业务制定相应的预案,并进行预案的评估。2011年5月份在北京的《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是一项历时10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果,该地图参考数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自然灾害记录及相关损失数据,是中国的首部中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警示图”,给基层银行设立的选址,以及针对当地情况进行预案的制定、更新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预案一经制定也不能就此置之不理,应结合演练的详细过程进行经验总结,针对预案中的各项条例进行逐条分析,淘汰掉预案中没有实际操作性或与现实环境不符的条款。为了迎合基层银行所处的不断变动的业务环境,应建立预案定期更新长效机制,保障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全面性。图2是预案实施及完善示意图:

3.3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中各项相关机制

①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基层银行机构的各部门应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各部门间的协作,疏通各级行间的交流阻塞,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迅速做出一致有效的反应。此外,基层银行要加强和外部客户的合作,与设备及服务提供商、通讯和电力部门等保持联络和协作,各基层银行与上级行以及平级行之间、基层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基层银行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之间都不能是相互隔离的,要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以及合作,以确保灾难发生时能及时通报准确情况并获得适当支持,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国务院应急管理的规定,对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督和处置工作是由各级银监局负责,而金融机构的应急管理工作则主要由人民银行负责。为打破应急信息分散和垄断的局面,建议由政府和银监局牵头搭建一个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比如成立专门的网站或者论坛,由央行进行日常管理,并制定一系列规则,规范各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该平台在系统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类经过检验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介绍各级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况及经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交流,适时安全风险的最新动态,开展网上应急处置流程培训,普及避险、应急处置常识,提高全员应急意识、应急管理基本素养和处置技能,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②明确内部责任划分,严格执行奖惩监督制度

各基层银行要建立起涵盖各项业务种类、各个业务环节和各个风险点的全方位管理系统,把职责划分到相应部门,具体落实到个人上。要确定所有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要从人力资源配置的高度将应急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在平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熟悉预案内容,弥补预案漏洞,使各项预案进一步得到完善,使各个相关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应建立起应急处理评价和监督机制,在平时做好对应急措施保障的评价和监督管理,各基层行应将应急工作的监督机制融入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对于没有履行自己职责的领导或员工要予以警告或惩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严格执行信息上报制度,便于上级行的监督领导,表现突出的应给予奖励,而面对失职的员工也要追究其相应责任。

③健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一套完整可行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反映各基层行的主要经营业务,大致涵盖这八部分信息:能够反映货币流通状况,反映资本风险状况,反映信贷收支状况,反映国际业务状况,反映利率风险状况,反映债券市场风险状况,反映流动性风险状况,反映经营风险状况的指标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完全可以实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态势,分工协作,实行监控。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各银行总行牵头,由现行跨经济区的人民银行分行、各省商业银行等协调配合;由基层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等具体开展实施,形成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的主体,对于风险预警的具体开展大有裨益。

3.4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的日常管理措施

在应急物资的筹备上,应成立应急后勤保障专项资金,根据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时刻保障必要的经费投人,用于应急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日常管理中建立科学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根据各基层银行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应急处置物资最低库存量。应急处置物资的保管、领用和更换都应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发现质量有问题要及时更换,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各类应急物资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储备物资的充足和即时可用。另外还要建立起紧急采购机制,在突发事件出现预警信号时,能够简化采购程序,迅速采购到所需的应急物资。比如可以与一些物资生产公司签订相关协议,一旦突发事件发生,银行就可以迅速的采购到大量的需求物资,以保障应急的响应。加强基层银行间的合作协助,如辖区内的金融机构通过商量达成共识,一旦某个银行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储备物资不足时,其他银行将自己的物资储备暂时提供给需要的银行,事后再进行物资或资金的给付,从而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共同来应对突发事件。

4.总结

基层银行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肩负着保障银行的资金财产安全,维护辖区内金融稳定,确保金融领域全局安全的重任,其业务连续性对地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基层银行更应该重视其自身的应急管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尤其当目前的中国正处于风险高发期,基层银行业面临着各种社会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基层银行应急预案体系的研究不仅有其现实意义,更是时展的迫切需求。

本文以基层银行应急预案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进行了研究,全面具体的阐述了目前基层银行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政策意见,具体总结如下:

(1)基层银行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应急工作无小事”的思想认识,从思想源头上引起重视,将应急工作融入日常管理。

(2)基层行的应急预案不能只是上级行预案的生搬硬套,应从其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灵活性等角度进行整体提升,并建立长效更新机制。

(3)基层行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应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着手,特别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间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同时明确银行内部责任划分,不仅要划分到部门,更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应急监督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做得好的要予以奖励,失职人员也要给予相应惩罚。另外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也需健全,可以对某些突发事件进行事前预防,甚至将风险消除在萌芽之中。

(4)建立科学的应急物资保障制度,应加大应急物资保障的资金投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库存量,令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建立起紧急采购机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银行的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体系在基层银行应急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所有应急管理的基础,只有坚持从思想上保持时刻重视,科学的制定预案,认真严格的执行,做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才能在突发事件中不失冷静,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挽回银行的损失,保障区域金融稳定。

本文是湖南大学SIT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吴万勇、王冬、齐跻绩、张颖、盛莉也参与了本文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田琰,完善基层央行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J].华南金融电脑.2008

[2]王健、毛建平,对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7

[3]魏革军,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J].西部论丛,2003

[4]任晓健,构建容灾型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问题[J].中国金融电脑,2009

[5]乔海曙、贺凌华,中国银行业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J].金融论坛,2008

[6]刘桂清、鲁萍,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

[7]冯青,基层央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7

[8]何孝星、邱杨茜、张宁、黄雪霞,关于尽快启动我国“灾害金融”问题研究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8

[9]文海燕、杜亚娟、张侃、张云昀,国际活跃银行业务持续性管理实践及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0

[10]吴靓,浅论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没[J].海南金融,2008

[11]巴曙松、丁波、任杰、张晓亮,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金融体系构建与创新[J].西南金融,2008

[12]张冀峰,让“应急”如同“正常”――大型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建设实践[J].金融电子化,2010

[13]朱小奇,论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J].求索,2004

[14]乔海曙、万英,自然灾害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7

[15]张博,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西部金融,2009

[16]黄国平,当前基层金融机构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武汉金融,2006

[17]FEMA/Internetional Afairs Office,

2006.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intrduction[R].FEMA/Internetional Afairs Office.

[18]Jon,William Toigo.,2004.Disaster Recovery Planning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钱瑛(1992.11-),女,汉族,籍贯:安徽安庆,学校:湖南大学,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金融;

篇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措施

一、适用范围和事件分级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粮食仅指原粮,适用于全县境内的粮食在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因霉变、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因素,导致粮食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群体性人体健康损害,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二)事件分级根据粮食质量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Ⅰ)、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Ⅱ)、较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Ⅲ)和一般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Ⅳ)。

1.特别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Ⅰ)。是指因食用质量不合格粮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2.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Ⅱ)。是指因食用质量不合格粮食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3.较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Ⅲ)。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4.一般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Ⅳ)。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县局成立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指挥长,局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局办公室、人事股、纪审股、会统股、业务股、储备粮管理中心、监督检查股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均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一室四组,即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和现场处置组、技术支持组、监督检查组、综合保障组。

(二)主要职责

1.应急指挥部。启动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解除应急处置状态;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对参与处置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2.应急办公室。按照应急指挥部的决策,组织、协调、监督落实本预案;收集和分析突发事件发展态势,提出启动、处置、解除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和建议。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现场处置组。对突发事件发生场所进行调查和检查,封存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并抽样送检,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使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人员救治,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现场处置组由局人事股、地储粮管理中心组成,地储粮管理中心牵头。

4.技术支持组。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参与事件调查;根据应急指挥部要求,对抽取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对确定存在问题的粮食提出处理意见。技术支持组由局业务股、会统股组成,业务股牵头。

5.监督检查组。负责调查已经过具备法定资质的质检机构鉴定存在问题的粮食来源、流向和数量,依法责令有关企业限期召回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监督检查组由局监督检查股、纪审股组成,监督检查股牵头。

6.综合保障组。做好应急车辆调度、通信、物资供应等保障工作;汇总有关信息,并通过应急指挥部统一对外信息;协调新闻媒体配合事件处置,引导舆论导向,消除群众疑虑,综合保障组由局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当全力配合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如有必要,应急指挥部有权征用各成员单位的人员、车辆、物资等。

三、应急程序

(一)事件报告及前期处置县局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接粮食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后,应急办公室要立即组织人员赴现场检查,并封存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控制好现场,了解和初步评估事件状态,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二)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依据现场评估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三)下达处置指令根据应急指挥部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决定,应急办公室组织协调各工作组赶赴现场,并按照分工职责开展工作。

(四)实施应急处置各工作组到达现场后,依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若遇有新情况,要及时报告应急办公室,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五)终止应急处置各工作组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向应急办公室报告。经应急办公室确认应急处置完成、事件危害消除或基本消除后,由应急指挥部下达应急处置结束指令。

(六)调查和恢复重建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和处置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处置措施

(一)一般事件和较大事件

1.立即进行现场检查,封存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粮食,并抽样送检。

2.追查问题粮食的来源、去向和数量,及时将情况通报市粮食局及所在地政府食安办、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

3.责令有关企业召回存在问题的粮食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

4.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人员救治。

(二)重大事故

1.实施一般事件和较大事件的处置措施。

2.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协调处置有关问题。

3.联系新闻媒体,通过应急指挥部有关信息,告知公众事件情况,消除恐慌情绪。

4.开展粮食质量问题专项检查,对质量问题涉及地区的粮食经营、加工企业进行检查,第一时间封存问题粮食。

5.配合公安,监察等部门对责任单位、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事件处理情况。

(三)特别重大事件

1.实施重大事件的处置措施。

2.责令存在问题的粮食经营企业立即停业,全力追回售出的问题粮食。

3.安排抽验人员随时检验或送检样品。

4.报告并经县政府同意,适时召开新闻会,向全社会通报事件有关情况,消费警示,防止问题粮食扩散。

5.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食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清查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

五、附则

(一)责任追究和奖励对不按照本预案要求,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不执行或违背应急指挥部指令、玩忽职守、渎职失职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应对和处置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中完成任务出色、为有效制止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扩大蔓延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预案管理和更新本预案由县粮食局制定,并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原则上每2年修订一次,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结合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修改和补充。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措施

为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 组织机构

(一)成立xx村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村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乡应急委员会的决定,负责全村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等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全村性重大工作事项提出建议,并报乡应急指挥部。

2、负责全村重大应急救援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全村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措施和规划。

3、负责本预案的修订和评估工作。

4、负责全村紧急救援、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5、承办xx乡应急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运行机制

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一) 预测与预警

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监督网络:建立突发事件信息联络员制度,完善信息监测网络,拓宽信息渠道,扩大监测能力。

2、监测内容:负责本村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普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掌握本村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隐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序以及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

(二)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如实报告,村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白竺乡应急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将乡应急办指示传达给村民小组,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2)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村委会、各村民小组要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视事态发展,及时上报白竺乡应急办公室。

2、先期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要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并及时向白竺乡应急指挥部报告。

3、应急结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解除应急状态,及时补充应急物资,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4、恢复与重建:

(1)善后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和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并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消毒、疫病防治、清理污染物。及时归还紧急调集征用的物资或者占用的房屋、土地。

(2)恢复重建。积极组织村民做好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级给予援助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请求。

三、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序,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的急需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1、人力保障。村义务巡防队等志愿者队伍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要切实加强其应急能力建设,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2、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明确储备地点、储存方式、储存物资种类、储藏数量和调拨程序等,由村委会统一协调应急储备物资调用。

3、基本生活保障。积极配合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4、治安维护。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

四、监督管理

1、宣传教育。

(1)通过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公布报警电话。

(2)在学校普遍开展紧急避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知识进村入户活动,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2、应急演练。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技能。

五、附则

本预案由村委会制定并负责解释与实施,自之起日正式实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措施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台风、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校长任组长。

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班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班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人员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膳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

(一)火灾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涉火人员必须提交火灾原因的书面报告。补充如下:

1、火势比较大,靠学校自己的力量难以扑灭,应立即拨“119”报警。

2、重点部位或其邻近发生火灾,靠学校自己力量无把握短时扑灭,可能危及重点部位,应立即直接拨“119”报警。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打开消防通道,疏散人员,隔离电源。

3、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学校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三)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台风、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五)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如化工厂、液化气厂等,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因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六)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不法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篇4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为了加强和改进幼儿园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幼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师幼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园内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XXX

组 员:XXX XXX

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幼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园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6)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园内安全事故应急组织的领导和成员获讯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全体师幼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11月份学校组织全校师幼搞一次疏散演练。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教职工及抢险救灾组人员迅速疏散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教育局和镇政府有关领导。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确保师幼的生命安全。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教育局、镇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

2、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

3、迅速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学校、家庭、教育局报告。

4、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恶性伤亡事故

当园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幼儿园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五)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园师幼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建议师幼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3)教育师生幼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师生外出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幼儿园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幼儿园经经请示后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幼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七)、环境污染

(1)、调查幼儿园周边的环境污染源, 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应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幼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八)、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幼儿园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3)、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4)、发生打架斗殴致人伤残等突发事件,报警,及时送伤者入医,保护现场,调查原因。

(九)、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幼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幼儿园、家庭、和有关部门报告。

(3)、注意事故现场保护,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4)、妥善处理事故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为保障我园广大教职工和幼儿健康,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危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制定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一、成立应对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副组长

会员:×××

负责人:负责范围内负责人

二、应急预案

(1)特大事故紧急预案

1.切断各层的电源。

2.发生火灾,迅速脱离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报警119消防指挥中心。发生或其他灾害时打110,组织有效救援。

3.迅速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幼儿迅速撤回安全区。

5.配合消防、医院等部门,做好自救工作。

6.保护现场,做好相关人证、物证记录。

(2)暴力或抢劫案紧急预案

1.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阻止,不得释放。

2.人闯入园内,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领导,及时清除入侵者。

3.园内发现不法分子袭击、加害、盗窃、殴打、抢劫、侵占人质、放火、破坏财物,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快速通报110.

(2)快速报告幼儿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阻止不法分子制服,保护现场师生安全。

(4)立即将受伤的师生送往医院救治。

(5)做好师生思想工作。

4.记录不法分子的容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凶器,保护现场。

5.组织园内力量,与上级有关部门合作,做好善后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预案

当社会疫情发生时,幼儿园应加大防控力度,当幼儿中发生类似该病的疾病时,班长应立即报告,及时联系家长,在家长陪同下到医院诊治,确认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幼儿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疫情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和市教育局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

2.对幼儿所在班级和教师事务所进行布局,严格消毒全园公共场所,尤其是布局区域。

3.预防传染病的幼儿带病上园。幼儿康复后到园时,必须有医院诊断证明、康复证明,不存在感染危害后方可入园。

4.幼儿园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对传染性、疫情性疾病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和扩散。

四、幼儿园其他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1.在发生其他突发事件时,班级领导、教师应先指挥。

2.让幼儿在教室里等候,坚决阻止幼儿在教室里吵闹,或者离开教室互相推搡。

3.立即安排通道指挥和其他照明工具。

4.及时联系相关方面,说明具体情况。

5.如果园内电路出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如不能维修,应组织幼儿有序离开教室。

6.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名警察和第一名发现者应重视教师的幼儿利益、幼儿园利益,无条件承担组织、指挥、救治、危险控制、报警等任务,如警方接受后延期、推进委员会应视为忽职守。

7.对于突发事件,任何人都不能暂时撤退,也不能采取与自己无关的回避态度。

8.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应在事件初或应急处理中随时向园长汇报突发事件,不得隐瞒。

9.突发事件解决后,有关部门和有关负责人应向园长书面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宣传与普及安全教育知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园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处理

三、应急程序

(一)应急指挥人员名单

1、负责人:XXX

2、现场指挥人员:XXX、XXX

(二)现场措施

a、对患儿的处理

1、立即将患儿送医院治疗,教师要向医生真实反映幼儿患病的症状,并陪同在幼儿身旁等待家长来院。

2、做好家长工作,如果食园外食物所致,立即与家长联系,尽量争取取样。

3、把中毒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b、建立三级报告制度

1、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保健老师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保健老师及时向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报告。

c、配合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提供留样

3、如实提供有关材料,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篇5

关键词:医院;应急管理;认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职责,在应急事件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应急管理水平是检验医院综合实力的首要。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处置预案

在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即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法制)体系中,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迅速、有效、有序的行动方案,成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医院涉及的应急预案很多,在医院国家等级评审中,各种预案占相当一部分内容。从符合大型现代化医院管理处理紧急事件的视角出发,应充分考虑新形势下医院紧急事件应对的各个环节,制订一系列紧急事件预案。例如,重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包括重大伤亡抢救预案、重大治安事件应对预案、紧急情况人力资源调配预案、病人高峰合理分流患者预案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包括食物中毒抢救预案、甲型H1N1流感防治预案、H7N9流感防治预案等;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职业暴露、生物安全、输血反应、废物意外事件预案、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等;突发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处理和人员疏散预案、电梯意外事件预案、停电预案、停水预案、停气预案及设备供应应急预案;网络信息系统故障预案、信息泄密事件处置预案;节假日期间物资领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及引发群众性事件预案;病人意外伤亡、逃亡处置预案等。医院涉及的预案方方面面,需要重视的是预案的编制,无论是重大事件预案,还是专业性预案,均不可随意照搬照抄,必须符合医院的环境条件、技术条件、人员条件和资源条件,注重系统性、实际性。在建立各种预案过程中,要解决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在哪里做等问题,包含突发事件的情景、参与应对的机构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资源、应采取的行动四要素。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既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又要遵守法律法规,内容既要非常具体,又要简单明了、容易操作。除此之外,预案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修订完善,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进行修订,对人员进行调整,对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将修订预案当作总结经验的过程、查找薄弱环节的过程和改进工作的过程,以求达到准确无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2无缝隙开展应急管理教育培训

每当人们在回顾总结突发事件的时候,总存在人群应急处理知识欠缺的问题。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应急知识和能力须人人掌握,全面开展培训非常重要。首先要学习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让全体员工对提高参与应对应急事件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其次要对各种预案进行演练,通过自学自背、讲堂讲授、案例分析、事件评估学习,人人总结经验,人人参加考试,人人熟知流程,使应急知识入脑入心。实施分层演练培训,以各科室为主体,行政后勤科室要开展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等相关紧急事件预案演练,提高组织管理及科学研判、后勤支撑能力;临床医技科室开展本专业预案的演练,如伤亡抢救、意外抢救,重点训练应对流程的合理性,反应的迅速性,处理事件的冷静性,提高救治能力。要将应急知识培训演练纳入全面质控管理,纳入个人年度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纳入新职工岗前培训,确实让每个员工重视。对于人人必须要掌握的火灾事件、电梯事件、地震事件、治安事件等基本逃生本领,每年须开展规模演练,让员工不仅学会保护自身安全,还要具备协助病友及群众逃生的能力。要适应新形势开展紧急事件新闻发言、信息报告制度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和理解应急管理专业术语,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谨慎发言、规范传播信息,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创新思路,建立应急志愿者奖励机制,在常青藤志愿服务队中开拓组建一支医院应急志愿者队伍,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对应急志愿者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志愿者救援素质。加强群众宣传,制定医院应急处理知识手册,把手册放在候诊厅、病房、医护办公室各个服务窗口,方便医护人员及病友了解医院各个部位的注意事项,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在电梯间、各应急通道口、有危险危害地方张贴紧急处理事件的方法、标示、示意图。利用微信、短信、网站、电子显示屏、电视等广泛宣传医院应急管理常识,使医院应急管理培训全覆盖,人人训练有素。

3无盲区管控突发事件危险源

篇6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由学校及人组成,校长任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

应急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需要对师生员工疏散,并事件性质,报请迅速依法紧急措施

4、需要对事件现场控制措施

5、对本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督察

(二)突发事件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应当“生命”的原则组织,决定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内向主管报告。

(三)学校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突发事件应急的工作,各自职责。对组织或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措施,事故,纳入学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各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应当突发事件应急的部署,本(年级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督察和。

(五)学校内任何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为突发事件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人员,对主管和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的措施,应当予以。

二、监测与报告

(一)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事件或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汇报。

(二)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或有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人应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向学校主管汇报,并随时与密切。

(三)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事件性质,向社会、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的职能、主管逐级汇报。在指示和未指示前,对事故膳后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同意,在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鉴定核实后决定。任何人员都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后,校应急及,组织对突发事件调查。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评估。

(二)突发事件后,在事件调查和现场的,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后,处室应立即保护现场、疏散、隔离等措施,学生管理,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向汇报事件情况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后,事件性质,应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在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结果,或者家长救治。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的原则,预防为主,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和、合法、公正的原则。

五、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区教育局。

2、学校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3、严禁组织学生救火,教师可一切救火设备救火,报告119、120请求援助。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

2、学校要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报警110、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3、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三)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学校要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情况报告教育局。

3、在最短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报告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四)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d级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d级危房要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3、学校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将事故信息报告教育局。

4、对受伤师生组织抢救,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5、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五)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学校要检查锅炉使用情况,锅炉工的培训工作,购买特种行业保险。

2、事故后,抢救受伤师生,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3、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六)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审报教育局,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订安全应急预案。

2、事故后,学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

3、报警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放行,应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或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2、学校内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报警110?20请求援助。

3、对受伤师生救治。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八)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向教育局、卫生防疫报告,报警110、120请求援助。

2、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食物中毒或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卫生防疫的调查,如实材料和样品。

5、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九)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1、学校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师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特殊传染病,要迅速学校隔离室对患病师生隔离观察,报警110、120电话请求援助,通知患病师生的家长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4、将的疫情上报教育局、卫生防疫,并作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十)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如化工厂、印染厂等,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因向环保。并备案污染源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环保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十一)住校生停电应急预案

1、住校生管理员每天晚上在晚自学前5分钟点名工作(按作息表),并且管理好住校生晚自学的管理工作。

2、突遇停电事故,管理员要学生的稳定工作,不可慌张,然后用学校的应急灯照明,让学生疏散。

3、在停电时学生的作业已,要组织学生就寝,等学生睡下后才能离开休息;学生的作业,应向学生蜡烛等照明工具,监督学生作业,一直到就寝后方可离开。:

4、学生寝室在管理人员监督的情况下,私自点蜡烛,点蚊香。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f high risk, accident-prone,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grim.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response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site ,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respons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ite;Unexpected events;Emergency management

本文认为,应急管理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减少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应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就是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其管理主体是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

一、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对现状

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它的发生不能完全避免,人们只能在预防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去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涉及到应对组织、应对过程、应对的保障因素以及规范应对行为的法律法规,人们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下面将从法律、应对组织、应对过程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现状。

1.1突发事件应对有关法律的现状

1.1.1.有关法律分析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目前突发事件应对的最高级别法律依据,是全国范围内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行动准则。该法从政府应急的角度对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各阶段应进行的工作、责任主体和相关方的配合工作等。该法明确了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突发事件编制应急预案。该法还从从管理人员、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三方面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进行了规范。

1.2突发事件应对组织的现状

1.2.1突发事件应对组织

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同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号为GB/T50326-2006)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我国的工程实践也是先组建项目部,再具体进行工程项目的实施。因此,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是施工企业的项目部,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也应是项目部,即项目部是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行为主体。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所属的施工企业、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社会救援组织以及政府主管部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事件的应对中来。当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当指挥协调的角色,具体指挥施工现场各组织机构的应对行为。

1.3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现状

1.3.1建筑施工现场的应对过程

在目前建筑业突发事件应对的情况下,主要强调的还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为更好地体现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现状,这里主要阐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

(1)准备阶段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监控预警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等的施工,要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有需要的要委托有资质的的单位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监测预警。

(3)应对与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调查与恢复对事故发生原因、损失等进行调查,评估应对过程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尽快恢复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从前述分析可知,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对基本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应对流程进行。

二、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面临的往往是非常紧迫的情形,需要应急管理人员迅速做出决策,同时还涉及到各方利益平衡的问题。一般地,人们要求在立法的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法律层面也无法解决主体间利益冲突和资源占用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些应急管理原则以实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维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目的。

2.1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应急管理首先要遵循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预防和应对措施,并使整个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过程制度化。

2.2生命安全第一位原则

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其中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应急管理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保护和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2.3时间原则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要求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必须反应迅速,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时间是应急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越早做出应对决策就越能避免事件的发展和蔓延,应急管理的效果也会越好。

2.4应急优先原则

由于潜在的危害性,突发事件需要在限定的可控时间内处理妥善,否则事件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会有扩大的趋势。这就需要迅速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应保持应急优先的基本原则,包括资源占用与调度的优先、道路与通行权利的优先等。

2.5项目目标原则

对施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这一角度来说,突发事件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工程项目实体遭到破坏,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员工心理的缓解和引导,理顺各方关系,尽早恢复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

三、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不足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在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管是突发事件发生次数还是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都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也大大改善了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形势。但是,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形势还是非常的严峻,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3.1应急管理意识不强

人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护对象,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施工现场人员的应急管理意识直接决定应急管理的效果。应急管理意识不强是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对于一些法律法规强制性的内容都是被动应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应急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员工的应急管理意识,从行为意识的高度要求员工,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

3.2应急机制亟待完善

我国对应急管理的真正重视时间还比较短,应急管理对施工企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各项工作都还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应急机制亟待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等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建筑施工现场的应急反应机构界定不严、责任主体不清楚,应急培训与应急演习等重要工作没有制度化。应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工作的混乱,不利于应急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使用,迫切需要通过研究完善应急机制,使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3应急预案管理有待改进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急预案编制本身涉及到与政府、企业总体应急预案的衔接配合工作。这些都是应急预案管理需要包含的,也是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3.4应急决策和指挥协调有待改进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急行动决策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的工作。在现有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下,完全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决策是不现实的,而完全依靠个人经验进行拍脑袋决策也不切实际。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寻求最合理的应急决策方法。应急行动的指挥协调牵涉到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应急行动的有序开展有重要影响如何改善现有的应急指挥协调的情况,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更好地进行指挥协调,需要对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各层面指挥协调的进行研究。

3.5应急恢复不被重视

通过应急恢复工作,可以使施工现场恢复到正常施工状态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应急恢复也是保持应急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对应急恢复的重视还不够,应急恢复涉及的工作也不明确,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以改善现有状况。

四、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措施

4.1建筑施工现场应急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人是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人的能力决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最终结果,而应急教育是人树立应急意识、增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这充分地体现了应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人员的应急教育,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教育培训制度和运转机制,使得施工现场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其中,是关系到应急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4.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监控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监控是施工现场应急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包含监测和预警两方面的内容,监控对象包括危险源、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应对过程。应急监控是对现场危险源的处置方式之一,在危险源辨识、评价完成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后便可以开展相应的工作。

随着建设项目的日益复杂化、规模化,应急管理面临的情形也更加复杂和严峻,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应急监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应急监控的实现也逐步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应急监控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获取突发事件信息、提高应急组织的反应速度,是提升应急组织综合反应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工程实践中必不可少。

4.3制定建筑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工程应急预案体系由政府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施工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三级预案构成。

篇8

关键词:港口;突发事件;应急物流;综述

中图分类号:U6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更深入发展,港口成为了联结生产和贸易及其相关物流活动的重要节点,其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在2008年雪灾和2010年我国方海域严重冰情时,我国港口应急物流成为了电煤抢运的瓶颈。所以港口物流应急体系能否充分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成为了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1港口应急物流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

港口应急物流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港口应急物流的定义、 产生原因、 特点和分类。

1.1 港口应急物流定义研究

港口应急物流其实是港口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的物流,所以其定义和应急物流的定义基本一致。我国学者在应急物流的定义上有以下几种认识。一是认为应急物流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物流体系为了保障紧急物流所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高丽英,2003);二是认为在紧急状态下,非正常性地组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满足突发物流需求的实体流动过程(欧忠文, 王会云, 姜大立,2004);三是对应急物流理解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应对突发性事件所采取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赵勇, 封少娟, 刘佳,2006);四是把应急物流理解为由突发性因素或事件引起的特殊物流活动(王丰,2006;王宗喜, 阳波,2008);五是认为应急物流是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突发事件造成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单向或双向的特种物流活动(高文军,陈菊红,2009)。

以上几种观点一致认为应急物流产生的原因是突发事件, 目的是满足紧急需求, 而本质是物流活动或模式,但对应急物流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强调不够。综合以上观点以及笔者对应急物流的认识,可以将其定义为:应急物流是在紧急状态发生时,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的全社会综合物流系统。

1.2 港口应急物流产生原因及分类研究

港口应急物流的产生原因,主要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港口应急物流;二是由于轮船触礁、污染物泄漏等事故原因引起的港口应急物流;三是疫情、食品安全等公共原因引起的港口应急物流;四是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社会安全原因引起的港口应急物流(杨贺,李学功,2007);还有观点认为港口应急物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台风、海啸、飓风、水灾、轮船触礁、污染物泄漏、进出口物资数量剧变和海上战争等(郭亚飞,2011)。

1.3港口应急物流特点研究

港口应急物流系统与它自身的特点,一是认为港口应急物流具有快速反应性、一次性和临时性、开放性和扩展性、非常规性以及需求的随机性等特点(张江华,2009);二是认为港口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杨贺,李学功,2007)。

2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研究

港口应急物流系统是一个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织、新闻媒体)、港口和企业联动组成的组织,由完善的基础设施、指挥机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善后机制的形成的协调体制。关于港口应急物流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一是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到港口应急物流系统当中,提出了联动型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的理念(杨贺,李学功,2007);二是在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结构模式方面,有观点认为应急物流由系统本部和加盟物流中心构成,并形成了由领导机构、情报信息中心、协调委员会等组成的结构图(李滢棠,2008);有观点认为港口应急物流系统更强调行政指导,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物质管理、交通管理和物流企业三级机构且涵盖信息流、物流于一体的结构模式(张江华,2009);三是对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结构层次进行分类,提出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结构层次由控制层、 决策层、 数据层和环境层四层组成(王旭平,2005);

3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

在政策法规方面,主要是为了打造平安港口,确保港口的和谐发展,着力在宣传工作、港口应急工作基本框架的搭建,港口应急工作机制的完善等方向上下功夫(邵宏慧,2008);同时随着政府和港口企业对应急管理的进一步认识,各地各部门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方面的政策与措施,主要有:《南通港口码头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佛山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黑龙江省交通厅港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镇江市沿江港口重大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宁波港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烟台港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嘉兴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东莞港口应急预案》等。

4港口应急物流系统技术方面的研究

在这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评估体系和油船溢油事件的研究上,早些的研究主要有由于疲劳对船舶配员的影响,从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心理状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层次分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了评估体系和科学性建议(陈国际,1998);利用灰色系统的统计方法对港口航道操船环境的危险度进行研究(马会,吴兆麟,1998);采用系统灰色理论和方法对港口危险度进行研究(赖强,高岩松,1998)。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溢油事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溢油概率的预测和溢油因素的分析上。一是采用条件概率研究手段,针对舟山海域突发性溢油事故进行分析与评价(竺诗忍,1997);二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数理统计与概率、线性规划等理论和方法,在海上溢油事件的概率、因素和危害预报等问题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肖景坤,2001);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利用供应链模型协调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港口应急物流供应链模型(李学工,杨贺,2007)。

参考文献:

[1] 高丽英. 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3(23).

[2] 欧忠文, 王会云, 姜大立,等. 应急物流[J]. 重庆大学学报, 2004,27.

[3] 赵勇, 封少娟, 刘佳. 应急物流风险分析研究[J]. 物流科技, 2006,29.

[4] 王丰, 姜玉宏, 王进. 应急物流[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

[5] 王宗喜, 阳波. 论应急物流的地位与作用[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8(7).

[6] 李学工,杨 贺. 港口物流供应链应急管理机制[J]. 物流技术, 2007(8) 4.

[7] 竺诗忍.舟山海域突发性溢油环境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1997,16(l).

[8] 肖景坤.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式与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1.

[9] 陈国际.船员配员疲劳因素和安全的综合评价[J].广西交通科技,1998,23(4).

[10] 马会,吴兆麟.港口航道操船环境危险度的综合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24(3) .

[11] 赖强.水域危险度的灰色评价及其在广州港的应用[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2.

[12] 高岩松.厦门港港口水域航道环境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

[13] 郭亚飞.港口应急物流系统运作预案及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5―10.

[14] 杨贺.港口物流应急管理系统设计「D]. 曲阜师范大学,4―12.

篇9

今年一季度我局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完成了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汉江__段“水华”事件的应急工作、潜江市汉南河累积污水过境我市的应急处置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指挥下参与了我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分别是1月10日沙湖镇__市红橙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火灾和3月13日沪渝高速货车起火应急处置工作。我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都能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组织监察、监测人员赶到现场,科学应对,成功处置了应急事件,没有衍生为环境事件。

(一)抓好源头治理,履行管理职责。

春节期间,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做好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为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我局下发了《 关于开展2016年春节期间化工行业环境安全大排查活动的通知》,组织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消防大队分三个工作组对我市52家涉危、涉化、涉重的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随后我局工作人员加强了督查力度,确保排除环境安全隐患,夯实应急工作基础。

(二)深入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织环境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综合能力和水平。

3月初我局召开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工作推进会,下发了《关于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仙环委会办[2016]1号),就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应急预案编制的具体名单、咨询机构及所需资料、具体时间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稳步推进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我局督办企业主动开展应急演练,1月26日在键鼎(湖北)电子开展了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局正在筹备2016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

(三)加强应急值守,突出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12369环保投诉电话值班管理,严肃值班纪律,确保12369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我局明确了“两节”期间、“两会”期间等重要时段的值班纪律,加强督查,要求对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投诉和突发性污染事故,值班人员必须立即通知当日带班领导和带班人,由带班领导通知各大队、环保站和分局及时到现场处理,接警后各大队、环保站和分局工作人员必须出发,30分钟内必须到现场,切实树立环保局的对外形象。

篇10

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强化管理、便于操作、覆盖全面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区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救助类预案编制工作,扩大预案的覆盖面,加快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增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成《*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区级专项预案编制工作。同时,要抓好区级专项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并重视做好重大活动、重点建设工程等应急预案制订工作。进一步推动应急预案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工作,确保行政村、企业、学校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制订《*区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预案编制、、实施等方面的制度化管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启动预案,做到依法、有序、快速应对。

三、加快推进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全面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新一轮公共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调处,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进一步完善排查制度,对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等进行调查摸底、分析评估、统计汇总,并登记建档,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动态监控,落实防范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防汛防旱、社会治安、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建成覆盖全区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加快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体系,提高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结合”的原则,构建骨干、专业、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加强公安、民兵预备役等应急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应急抢险的突击力量作用。二是要加强各类应急抢险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区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建立专业或半专业应急队伍,特别是抗洪抢险、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医疗救护、水电气及道路抢修等队伍建设。三是要充分发挥机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有技术专长的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四是要加快应急专家库建设,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储备一批应急处置专家;另一方面加强与市有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市专家库市、区共享。同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活动,发挥专家技术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确保科学处置突发事件。

五、有序开展应急演练。各乡镇(街道)、各重点应急责任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要结合实际,采取实战、模拟推演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重点抓好防汛抢险、学校安全、疫病防控、处置等应急预案演练。同时,要建立应急演练备案制,提高演练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5月份,结合“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以防汛抢险、应急转移等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