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组长:沙卫
副组长:谭翔
一、应急办主要职责:
1、处理有关日常工作。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备案及有关文件资料的管理、应急处理预案在下设各组的宣传普及教育、加强联络、互通情况等。
2、会同学校各有关部门,组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装备、器材、物资配备的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
3、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及时向承办工作指挥部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料,与区政府及承办工作指挥部保持联系;负责指挥人员进行事件现场的前期应急处理;
4、组织突发事件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的情况调查;评价、了解、汇总应急工作出动的抢险(救护)人数,出动设备台(套)数、抢救伤员、物资等情况;
5、负责准备突发事件情况及抢险、抢救情况的新闻材料。
二、突发事件(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当发现可导致突发事件险情发生时,发现险情的部门或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办报警,同时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抢救伤员和财产,组织危险区域的人员撤离。报警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险情或事件地点、部门名称及地址、事故的简要经过或险情的危险程度,可能的事故原因或者险情可能造成的后果,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可能的后果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情况;事故报告部门和报告人及其联络电话。应急办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承办工作指挥部报告。
三、确认突发事件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
(一)、根据事件的类别、严重程度和涉及的范围,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成立应急现场指挥部,组成现场抢险、医疗救护、现场秩序维护、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等工作组,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三)、应急现场指挥部应在现场立即组织必要抢险、抢救人员,调配必要的条件(包括通讯工具)和抢险设备进行现场应急处理。
(四)、应急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理方案和事件区域现场的实际情况,统一协调、指挥,做好以下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请求救援专家指导和区政府救援力量支援。
1、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
必要时,请求区政府紧急调动消防和其他工程抢险队伍参加救助和抢险工作。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请求市、区卫生局,迅速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
(五)、事件(事故)应急处理结束后,由应急办总结材料向应急领导小组和承办工作指挥部汇报。
篇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措施
一、适用范围和事件分级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粮食仅指原粮,适用于全县境内的粮食在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因霉变、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因素,导致粮食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群体性人体健康损害,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二)事件分级根据粮食质量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Ⅰ)、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Ⅱ)、较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Ⅲ)和一般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Ⅳ)。
1.特别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Ⅰ)。是指因食用质量不合格粮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2.重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Ⅱ)。是指因食用质量不合格粮食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3.较大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Ⅲ)。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4.一般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Ⅳ)。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遗留永久性严重健康损害,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县局成立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指挥长,局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局办公室、人事股、纪审股、会统股、业务股、储备粮管理中心、监督检查股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均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一室四组,即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和现场处置组、技术支持组、监督检查组、综合保障组。
(二)主要职责
1.应急指挥部。启动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解除应急处置状态;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对参与处置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2.应急办公室。按照应急指挥部的决策,组织、协调、监督落实本预案;收集和分析突发事件发展态势,提出启动、处置、解除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和建议。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现场处置组。对突发事件发生场所进行调查和检查,封存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并抽样送检,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使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人员救治,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现场处置组由局人事股、地储粮管理中心组成,地储粮管理中心牵头。
4.技术支持组。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参与事件调查;根据应急指挥部要求,对抽取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对确定存在问题的粮食提出处理意见。技术支持组由局业务股、会统股组成,业务股牵头。
5.监督检查组。负责调查已经过具备法定资质的质检机构鉴定存在问题的粮食来源、流向和数量,依法责令有关企业限期召回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监督检查组由局监督检查股、纪审股组成,监督检查股牵头。
6.综合保障组。做好应急车辆调度、通信、物资供应等保障工作;汇总有关信息,并通过应急指挥部统一对外信息;协调新闻媒体配合事件处置,引导舆论导向,消除群众疑虑,综合保障组由局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当全力配合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如有必要,应急指挥部有权征用各成员单位的人员、车辆、物资等。
三、应急程序
(一)事件报告及前期处置县局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接粮食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后,应急办公室要立即组织人员赴现场检查,并封存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控制好现场,了解和初步评估事件状态,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二)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依据现场评估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三)下达处置指令根据应急指挥部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决定,应急办公室组织协调各工作组赶赴现场,并按照分工职责开展工作。
(四)实施应急处置各工作组到达现场后,依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若遇有新情况,要及时报告应急办公室,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五)终止应急处置各工作组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向应急办公室报告。经应急办公室确认应急处置完成、事件危害消除或基本消除后,由应急指挥部下达应急处置结束指令。
(六)调查和恢复重建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和处置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处置措施
(一)一般事件和较大事件
1.立即进行现场检查,封存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粮食,并抽样送检。
2.追查问题粮食的来源、去向和数量,及时将情况通报市粮食局及所在地政府食安办、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
3.责令有关企业召回存在问题的粮食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
4.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人员救治。
(二)重大事故
1.实施一般事件和较大事件的处置措施。
2.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协调处置有关问题。
3.联系新闻媒体,通过应急指挥部有关信息,告知公众事件情况,消除恐慌情绪。
4.开展粮食质量问题专项检查,对质量问题涉及地区的粮食经营、加工企业进行检查,第一时间封存问题粮食。
5.配合公安,监察等部门对责任单位、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事件处理情况。
(三)特别重大事件
1.实施重大事件的处置措施。
2.责令存在问题的粮食经营企业立即停业,全力追回售出的问题粮食。
3.安排抽验人员随时检验或送检样品。
4.报告并经县政府同意,适时召开新闻会,向全社会通报事件有关情况,消费警示,防止问题粮食扩散。
5.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食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清查可能存在问题的粮食。
五、附则
(一)责任追究和奖励对不按照本预案要求,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不执行或违背应急指挥部指令、玩忽职守、渎职失职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应对和处置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中完成任务出色、为有效制止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扩大蔓延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预案管理和更新本预案由县粮食局制定,并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原则上每2年修订一次,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结合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修改和补充。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措施
为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 组织机构
(一)成立xx村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村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乡应急委员会的决定,负责全村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等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全村性重大工作事项提出建议,并报乡应急指挥部。
2、负责全村重大应急救援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全村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措施和规划。
3、负责本预案的修订和评估工作。
4、负责全村紧急救援、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5、承办xx乡应急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运行机制
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一) 预测与预警
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监督网络:建立突发事件信息联络员制度,完善信息监测网络,拓宽信息渠道,扩大监测能力。
2、监测内容:负责本村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普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掌握本村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隐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序以及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
(二)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如实报告,村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白竺乡应急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将乡应急办指示传达给村民小组,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2)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村委会、各村民小组要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视事态发展,及时上报白竺乡应急办公室。
2、先期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要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并及时向白竺乡应急指挥部报告。
3、应急结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解除应急状态,及时补充应急物资,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4、恢复与重建:
(1)善后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和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并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消毒、疫病防治、清理污染物。及时归还紧急调集征用的物资或者占用的房屋、土地。
(2)恢复重建。积极组织村民做好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级给予援助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请求。
三、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序,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的急需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1、人力保障。村义务巡防队等志愿者队伍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要切实加强其应急能力建设,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2、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明确储备地点、储存方式、储存物资种类、储藏数量和调拨程序等,由村委会统一协调应急储备物资调用。
3、基本生活保障。积极配合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4、治安维护。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
四、监督管理
1、宣传教育。
(1)通过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公布报警电话。
(2)在学校普遍开展紧急避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知识进村入户活动,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2、应急演练。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技能。
五、附则
本预案由村委会制定并负责解释与实施,自之起日正式实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措施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台风、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校长任组长。
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班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班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人员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膳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
(一)火灾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涉火人员必须提交火灾原因的书面报告。补充如下:
1、火势比较大,靠学校自己的力量难以扑灭,应立即拨“119”报警。
2、重点部位或其邻近发生火灾,靠学校自己力量无把握短时扑灭,可能危及重点部位,应立即直接拨“119”报警。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打开消防通道,疏散人员,隔离电源。
3、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学校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三)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台风、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五)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如化工厂、液化气厂等,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因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六)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不法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篇3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由学校及人组成,校长任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
应急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需要对师生员工疏散,并事件性质,报请迅速依法紧急措施
4、需要对事件现场控制措施
5、对本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督察
(二)突发事件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应当“生命”的原则组织,决定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内向主管报告。
(三)学校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突发事件应急的工作,各自职责。对组织或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措施,事故,纳入学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各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应当突发事件应急的部署,本(年级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督察和。
(五)学校内任何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为突发事件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人员,对主管和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的措施,应当予以。
二、监测与报告
(一)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事件或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汇报。
(二)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或有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人应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向学校主管汇报,并随时与密切。
(三)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事件性质,向社会、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的职能、主管逐级汇报。在指示和未指示前,对事故膳后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同意,在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鉴定核实后决定。任何人员都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后,校应急及,组织对突发事件调查。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评估。
(二)突发事件后,在事件调查和现场的,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后,处室应立即保护现场、疏散、隔离等措施,学生管理,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向汇报事件情况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后,事件性质,应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在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结果,或者家长救治。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的原则,预防为主,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和、合法、公正的原则。
五、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区教育局。
2、学校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3、严禁组织学生救火,教师可一切救火设备救火,报告119、120请求援助。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
2、学校要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报警110、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3、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三)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学校要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情况报告教育局。
3、在最短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报告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四)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d级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d级危房要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3、学校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将事故信息报告教育局。
4、对受伤师生组织抢救,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5、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五)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学校要检查锅炉使用情况,锅炉工的培训工作,购买特种行业保险。
2、事故后,抢救受伤师生,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3、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六)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审报教育局,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订安全应急预案。
2、事故后,学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
3、报警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放行,应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或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2、学校内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报警110?20请求援助。
3、对受伤师生救治。
4、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八)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向教育局、卫生防疫报告,报警110、120请求援助。
2、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食物中毒或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卫生防疫的调查,如实材料和样品。
5、措施,善后处置工作。
(九)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1、学校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师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特殊传染病,要迅速学校隔离室对患病师生隔离观察,报警110、120电话请求援助,通知患病师生的家长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4、将的疫情上报教育局、卫生防疫,并作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十)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如化工厂、印染厂等,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因向环保。并备案污染源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环保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十一)住校生停电应急预案
1、住校生管理员每天晚上在晚自学前5分钟点名工作(按作息表),并且管理好住校生晚自学的管理工作。
2、突遇停电事故,管理员要学生的稳定工作,不可慌张,然后用学校的应急灯照明,让学生疏散。
3、在停电时学生的作业已,要组织学生就寝,等学生睡下后才能离开休息;学生的作业,应向学生蜡烛等照明工具,监督学生作业,一直到就寝后方可离开。:
4、学生寝室在管理人员监督的情况下,私自点蜡烛,点蚊香。
篇4
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
(1)完整性。学校体育教育预案应涉及体育课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应急处理中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必须进行整体宏观的设计。而这就需要依靠体育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特别是相关专家的经验及智慧,为预案带来实质性全面的分析,首先拟定预案草稿,然后再广泛征求修改意见,最后讨论通过,正式定稿。这样可以使体育教育应急预案做到尽可能的完整与完善。(2)针对性。应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课程制定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措施,符合各项运动自身的实际实施,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单一的编写,这就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3)预见性。虽然应急预案无法预测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运动项目及规模等实际状况,但是必须尽可能的做到其预见性,以便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等。(4)可操作性。体育教育预案的可操作性就是指要求预案文本简洁明了,易懂规范,对于可能发生的危机落实到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实施的个人,都要做出非常明确的安排,保证预案的有效性,以防止预案的空转现象的发生。(5)日常化。日常化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将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日常的管理和预防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及处理能力,提高预案的执行性,降低成本,为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相应的保障。(6)可修正性。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各种动态的变化都充满了相当大的变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预案的制定只是针对体育教育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的一种预测,一经制定,其自身的应变能力就受到了相当大的局限,因此,预案的及时修正完善亦成为日常预防中的不可或缺的工作。
学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预案的制定
(以地震应急预案为例)学校体育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制定的应急预案,不同于地方制定的应急预案,是以避险逃生远离伤害为主,灾前准备和灾后自救相对来说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应对地震来临的瞬间,学生如何做才会安全撤退,减少伤害。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如下:第一步: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领导整个地震应急预案工作,组长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体育教研室主任,成员为各年级体育老师,各班班主任和班长。第二步:设立信号指挥装置。在每层楼梯口悬挂大功率警报器,设置声音长短,用于报警和有组织地撤退。第三步:确定逃生场所,选定撤退路线。第四步:成立应急保障小组,保障逃生路线上有人员摔倒后造成二次伤害。第五步:成立紧急救援小组,用于抢救受伤的学生。地震应急预案图如下(图略)
体育教学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
分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生只是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是为了确保这个部分的安全,而制定了整个为之服务的应急预案,学生这个部分在应急预案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培养哪些素质,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对整个应急预案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地震预案为例进行分解:地震来临:不能慌张,心理素质要好,并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应急预案知识。警报拉响:不能一窝蜂破门而出抢跑,要听指挥,大局观念强。学生撤退:一要跑得快,体能要好;二要跑得对,头脑要清醒。撤退过程摔倒:不能出现踩踏,要及时停住,由保障应急人员将伤者抬走,要相互关爱和配合。紧急救援:出现伤口出血或者学生休克的现象时,要懂得伤口包扎和人工呼吸等技能。学生素质技能要求如图:(图略)设计应急预案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课堂情景模式本课堂采用九大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发生事故后逃生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其中设置了种种障碍,从中让学生体验和提高在现实社会里与紧急救护的逃生有关的身体活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责任感以及相信他人的能力。(1)集队逃生。该情景培养学生快速集队,离开室内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室内静止或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听到教师发出信号后,有秩序、不惊恐地快速集合,并疏散到操场中央,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并向教师报告到场人数,包括伤病、见习学生情况。(2)“帮扶”逃生。该情景注重培养学生们互相帮助,集体逃生的能力。当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时,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每组均带伤员。要求全组同学帮扶受伤的队员通过障碍逃生,对伤得较重的同学则采用海绵垫担抬到指定地点,以最快完成的一组为胜。(3)过“巷”逃生。该情景培养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同学们原地坐着或者在地上躺着,当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时,要快速起来,以快速跑的形式,有秩序、有纪律地通过狭窄的通道,不能互相推踏,要互相帮助最先到达指定位置的组别为胜。(4)“寻门”逃生。该情景培养学生集体快速寻找通过狭道。当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时,学生在预先设置好的3个通道中选择一个,寻找逃生之路。每一组学生在寻找逃生之路时必须找到了可以通过的通道,才能全组安全通过并到达指定地点。在寻找通道前各组同学互相商量,互相协作,以最快的速度寻找逃生之路。(5)快速爬行。该情景培养学生在狭窄通道情况下快速爬行前进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草地或者在体操垫上爬行10m。记录每个学生所用的时间,以平均时间最快的一组为胜方。(6)障碍跑。该情景培养学生通过障碍物的能力用纸箱、凳子、栏架、标志物等组成多个障碍物,分布在50m的距离内,学生按要求快速通过(跨过纸箱、跳过凳子、钻过栏架、绕过标志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得违反规则,否则该组成绩为零,准确计算每组所用的时间,最快而且没违规一组为胜。(7)爬杆。该情景培养学生攀爬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手脚并用爬2m多高的单杆,可用彩笔标明尺寸,便于学生爬行。同时地面上铺上厚海棉垫,防止学生摔下受伤,能爬到顶的学生为满分,不能行进的为零,其余为4分,累计计算。多分组为胜方。(8)合制简易求救信号。该情景培养学生在所有逃生通道均被堵塞或中断的情况下,能自制简单的用具,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该情景在室内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室内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制作;如利用扫把敲击桌椅而发出有节奏的求救声;利用窗帘布在上面用粉笔写上“SOS”再吊出窗外进行求救等。制作得最好或最能引起注意的一组为胜。(9)拓展训练。该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注重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要求每组挑选一位同学或者轮流的形式进行。当听到教师的哨声的时候,被挑选的同学站在桌子或椅子上,以自动后倒的方式倒下来,而其余同学则在桌子周围双手接住或抱住该同学,要求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在地上放置厚海绵垫。
篇5
关键词:校园 突发事故 应急处理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们当地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突发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台风、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级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三)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处室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区教育局。2、学校利用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3、严禁组织学生参与救火,教师可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2、学校要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10、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三)危险药品安全事故。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学校要及时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情况报告教育局。3、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四)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2、学校d级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d级危房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教育局。4、对受伤师生组织抢救,及时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五)住校生停电应急预案。1、住校生管理员必须每天晚上在晚自学前5分钟做好点名工作(按作息时间表执行),并且管理好住校生晚自学的管理工作。2、如果突遇停电事故,管理员首先要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不可慌张,然后用学校准备的应急灯进行照明,让学生疏散。3、如果在停电时学生的作业已完成,要组织学生就寝,等学生全部睡下后才能离开休息;如果学生的作业没有完成,应向学生提供蜡烛等照明工具,监督学生完成作业,一直到就寝后方可离开。4、学生寝室在没有管理人员监督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私自点蜡烛,点蚊香。5、总务处要在白天及时供应好蜡烛、应急灯等停电照明工具,照明工具用完或损坏,应及时通知总务处,总务处要在当天就补充到位。6、如遇学生生病或其它重大事件,要及时向德育处、总务处等有关领导报告。
(六)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审报教育局,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订安全应急预案。2、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及时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3、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或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2、学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3、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八)食物中毒安全事故。1、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向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2、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篇6
根据《关于做好200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现将局200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200年,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成立教育了局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完成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共完成 2356 个专项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教育局保障公共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200年教育系统并未发生自然灾害、校园卫生事件、校园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为200年“教育年”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县(市)区、市直各院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均建立了突发事件等信息沟通和联动机制。总体来看,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预防预警方面。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预警信息。三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当地和萌芽状态。总体来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篇7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急体系;预警预防;应急教育
一、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防预警系统存在漏洞。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的普遍现状是重应急处理轻预防、预警及预控,这是目前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的通病。虽然少数高校建立了突发事件预防预警系统,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例如设置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形式的成分多于实质性的举措与防范对策,未能将预警管理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预防预警难以收到实效。近几年来,地方院校学生由于心理危机自杀、事故灾难、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多,这就要求地方院校必须加强对突发事件隐患信息的监测、预控和排查。然而现在高校预防预警反馈渠道不畅,大学生难以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高校决策层。再加上缺乏识别、预警预报系统,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对高校危机风险源、危机征兆进行监测预警,这样就难以有效规避、缩减和徐缓地方院校突发事件,把高校公共危机危害、损害降到最低。另外,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健全,可操作性差。在突发事件的防范过程中,制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是应急管理最重要的一环。但是,目前地方院校普遍缺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尤其是缺乏综合性预案。以梧州某学院为例,在应急预案方面,尚缺乏地方院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总体预案》和《大学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预案》,目前非常缺乏《大学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食物中毒防范与处置工作预案》、《禽流感H7N9防控预案》、《火灾事故防控预案》、《大学生溺水身亡防控预案》和《大学突发事件信息与披露工作预案》等专项工作预案。在2012年这短短的下半年中就发生了两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一起是学生溺水事件,另一起是学生自杀事件,在这两起事件中学校在应急管理预防预警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未能做到及时监控和预防,如果在学生自杀前,有专门的信息监测与预控,关注并及时向老师或有关部门反映,而有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地方院校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系统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亟待解决。否则只能是事件发生后进行亡羊补牢,痛心疾首。
2、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综合协调力较弱。地方高校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的最大好处是,危机一旦发生,便能启动紧急程序,各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及时应急响应,按照既定程序,各司其职,做好分内工作,以化解突发事件并消除危机。然而现在的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要不就是没有设立,要不就是不健全(没有建立指挥决策机构、支持保障中心、媒体和信息管理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等),职能难以发挥,综合协调能力较弱。由于没有设立应急管理常设机构,使得应急管理政出多门,投资分散,指挥混乱,联动、互动困难,高校突发事件难以有效应对与处置。因为临时性的松散应急工作小组,专业化水平不高。而且由于不是常设机构,在人员构成、工作内容、管理制度建设上不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难以担当大任。而且突发事件发生时临时成立的应急工作小组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成本普遍很高,内外协调与信息沟通难,往往错失突发事件处置良机。同时,这些临时的应急工作小组大都是针对火灾事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其它类型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诸如大学生心理危机、交通事故、学术腐败、群体性突发事件等,则不一定会成立专门的机构去处理。由于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缺乏常设性的综合协调与决策机构及专门的职能部门,使得地方院校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协调能力大打折扣。
3、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应急保障难形成体系。地方院校应急保障包括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具体包括人力、财力、物质、技术、通信等方面。其中资金保障是重点。因为地方院校应急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保障与管理成效。第一,由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与重点,再加上地方院校教育经费非常有限,获得国家和上级政府应急管理专项资金补助非常困难,所以地方院校普遍缺乏资金去建立应急管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由于没有专项应急资金,物质上难以持续保障,例如地方院校普遍没有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质贮备库(如救生包、医药器材、救生动力工具、饮用水、食物、帐篷、应急灯、防疫应急物质等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无法积极应对。第二,地方院校教育经费本身先天就不足,后天畸形――太着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高校硬件方面的建设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因而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到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与专业应急队伍的培养以及应急技术保障维护中,软件也跟不上。以梧州某学院为例,由于梧州某学院是在开凿山丘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因此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山建房,为了完善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学院将大部分的钱都用于这方面,忽略了软件方面的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应急物质保障、技术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等等。随着不断的扩招及社会化的后勤管理,学院面临的不稳定的内外因素越来越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2005年和2008年的梧州某学院洪水,2006年的暴雨导致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事件。另外溺水、交通事故不少,由此,学生人身伤亡事件屡见不鲜。应急缺乏保障资金,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先进进而大大降低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资金的短缺是构建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的最大障碍之一。
4、高校应急管理法规缺失、缺漏,易造成善后处置的后遗症。应急管理各个层次的法律和制度,为应急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法律制度是进行高校应急管理的最有效办法。依靠法律处理高校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通行有效做法和主要手段。由于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立法跟不上,法规缺失、缺漏,这是高校处置突发事件进入怪圈的根源之一。目前我国未有一部专门应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法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法》,随着高校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危害与损失越来越大,由于无法可依,地方院校处理突发事件时普遍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现在虽有《高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但却未涵盖所有突发事件的领域、类型与级别,应对单一灾种的突发事故尚且比较吃力,更别说应对多灾种、衍生、次生的复杂点的突发事件了。而且《高等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也没有就如何应对高校的突发事件作出周密而严格的规定,如高校学术腐败事件、高校问题学生的管教冲突,灾害事故中的人身伤亡,学生自杀而引起的等,教育主管者、高校、辅导员和老师应承担什么样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些方面在法律上还没有定论,而且上述法规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尚有很多缺失、漏洞和空白。由于整体上缺乏法规保障,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些地方院校往往采取临时性的手段和措施来处置高校突发事件,有可能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留下后遗症。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法规体系薄弱是目前我国高校的通病,地方院校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加形式多样。有法律方面的空白,处置突发事件无法可依、无可奈何的尴尬;有法律的形同虚设,在应急管理中根本不落实、不执行的问题;也有法规缺失、缺漏或者程序制定不合理,制度设施不完善不配套,而变通或者为我所用的问题,突发事件处置中并没有以人为本,等等。一些地方院校将应急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应急处理,临时简单地制定一些处理流程,面对棘手的突发事件,尤其是一些次生灾害、衍生灾害,采取一些缺乏法律依据的处置手段,难免造成处置效果不理想,容易形成善后处理的遗留问题与后遗症。
5、地方院校危机教育理念、方式滞后,应急培训开展不到位。地方院校应急管理工作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就是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演练。目前,有的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初步建立,是否有效运行就成了其应急管理成败的关键。执行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力军是普通师生员工,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水平成了应急管理的基石。笔者在梧州某学院师生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有26人(约占13)没听说过高校突发事件,27人(约占13.5)表示知道一般的急救知识。有46人(约占23)不清楚学院应急设施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高达172人(占百分之86)不了解学院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关部门。对我院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态度及知识需求情况调查表显示,在遭遇校园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自救的占24(48人),不知所措的占了47(94人)。其余的皆表示等待学校安排或进行求救。在我院开展应急训练的频率调查表中,选择经常应急训练的仅占5,偶偶占62,很少占27,没有应急训练的占6。其中有132人表示我院没有定期宣传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全部的人认为我院公共危机教育理念、方式滞后。在参加调查的200人中,105人认为有必要安排应急管理培训课程,然而只有14人有收集安全常识的习惯,主要是通过学校宣传栏、老师讲解和媒体报道。这些数据显示:一是地方院校的安全教育与学生的安全常识需求脱钩,二是学生的应急管理教育知识是被动式需求。学生的危机意识比较薄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应急管理培训多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缺少必要的案例剖析和互动。地方院校应急管理培训走过场,为了培训而培训,对开展培训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没有真正按照地方院校需求、学员需要和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优化培训方案,培训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地方院校没有应急培训计划,更没有从应急管理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到应急救援队伍分层次、按类别组织培训。师生员工缺乏良好的应急教育和防灾演练。由于应急教育与培训工作跟不上,当突发事件爆发时,校内师生就不懂得如何进行逃生,互救互助;而地方院校管理者由于专业培训不够,就不懂得如何组织人员安全撤离现场,如何开展施救,如何应对媒体,如何调度物资等等,从而造成公共危机应对的较大被动性与无效性。
二、完善地方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合作、反应灵敏、运转高校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利于集中资源,协调配合以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主要指主管地方院校公共安全事务、直接负责突发事件的防范、危机监测和危机控制处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机构或体系。具体包括领导指挥机构、辅助决策机构(应急管理专家顾问和信息服务机构)、执行机构(包括医疗救护、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安全保卫、宣传与培训等机构与人员)、保障机构(包括应急物质储备、后勤保障、财务保障等机构与人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是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决策层。一般由地方高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高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应急管理领导指挥部门全面负责处置地方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与组织指挥;协调高校内外关系与资源;编制高校应急管理规划与预案,负责配备有关专家和经费保障等。应急管理综合办公室负责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汇总和报送、舆情分析、综合协调、突发事件的监测与反馈、预报、预警、处置与善后等,提出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对应急执行部门(信息宣传部、保卫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咨询参谋部门(信息技术中心、专家队伍等),保障与辅助管理部门(后勤综合管理处、校医院、计划财务处、教工组织和学生志愿者组织与团体、学生会等),以及由校纪检组成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督导、检查、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情况。各职能机构各司其责,权限分明。例如应急执行部门中的保卫处需负责对潜在威胁的危险源、预警区进行管理,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及善后安全工作的总体指挥与各项安全维护工作的协调等。信息宣传部门负责校内外突发事件的信息披露与,肩负高校新闻发言人的职责等等。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反应灵敏、运转高校、协调的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
2、完善地方院校突发事件预防预警体系,防范于未然。首先是建立突发事件问题学生识别监测系统。地方院校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情报工作,构建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灵敏的应急监测系统。从高校应急管理机构到院系再深入到各个专业,各个班,各个宿舍乃至各个具体的学生中,对网络成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轻度心理疾病学生、受处分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目前休学在家的学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等十类特殊群体学生要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动态的跟踪监测数据库系统,随时监测高校管理体系上的各个环节与问题,搜集各个方面的危机源信息,通过建立问题学生监测系统,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增加突发事件信息来源,加强问题与心理危机信息的分析、整理、辨别、研判、反馈及传递,以便更好地改进应急管理工作。例如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反馈问题学生信息,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团委和学工处老师、专职(兼职)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基层信息员收集突发事件信息,确保学生群体当中的心理危机信息、危机征兆信息快速、及时地传递,加强预警信息的甄别与预报。其次是编制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尤其是综合预案,建立事故灾难预防预控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完善,尤其要对于一些易发、多发、危害大的突发事件,比如地震、火灾、洪水、食物中毒、传染病、重大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狠抓落实,建立综合预防体系。尤其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安全网,一旦发现危机征兆,及时预报预警与预控,立即派调解员、心理咨询师、扑火队员、专业医生、宣讲员、安全监督员及专业队伍等进行前期预报与预控,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可控范围内。
3、加强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应急保障主要涵盖人、财、物和技术四个方面。当前主要是搞好高校应急人力保障和资金保障。应急人力保障主要是培养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和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和借助应急专家队伍,加强高校志愿者应急队伍建设,来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应急资金保障主要指建立突发事件专项保障资金,为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提供财政保障。建议地方院校把应急资金列入学校财政预算,每年在制定财政预算时预留出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专项经费。这部分资金不能被其他类别的资金所挪用,也不可以将其列为空头支票。而专项保障资金的额度、用途及最终去向每年必须加入年度预算和年度花销审计中去,务必使专项资金的流动透明化。并且建立相对应的资金追查监督制度,来规范学校对于这部分资金的用途。由于地方院校建设资金非常紧缺,当应急保障资金仍然不足时,地方院校可利用自身优势,向优秀校友、合作单位等募集资金。财政资金和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两方面的建设:应急项目建设资金用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设施、技术平台的建设、应急活动项目的开展、培养应急方面的专业人才、应急专家的聘用费用、应急物质的储备库建设;应急准备资金用于日常应急情况下的应急队伍启动,应急指挥协调动员,应急常设机构日常运转,现场救援,应急生产启动、应急物资装备采购、应急物资调运所必须的费用,借调非高校设施设备的费用,对受伤人员的治疗、生活救济补助等等。加强地方院校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物资基础和人力保障。
4、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法规体系。目前适用于地方院校的应急管理法规有《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以及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卫生部颁发的《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处理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目前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呈现出多头分散立法,系统性不够;应急法制协调性有待加强;立法层次相对较低、应急法制严密性、前瞻性、实效性有待提升。具体从立法内容来看,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存在条文简单、内容粗略、结构不合理、可操作性差、各类应急法律、法规不协调等缺陷,对地方院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与应对十分不利。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立法的路径选择有两条。一借鉴国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立法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将一些行之有效的理念与制度移植、改造与借用过来,完善我国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体系。二及时总结新鲜的实践经验,将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发展。通过对各单行应急法中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原理、制度等进行科学研究,对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内在统一、体系完整、内容科学、配套有力的高校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当然地方院校突发事件既带有一般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既要遵循一般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法的规定,又应遵循特殊的法律原则与规定。因此当前应优先出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详细研究、分析、界定高校突发事件的各种类型、级别与演化趋势并针对这些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置办法与配套制度。边实践边摸索与实验,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与应用,待社会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可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此基本法为基础,单项法规、地方性行政规章为配套补充,逐步健全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体系。
5、加强公共危机教育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师生掌握救灾及自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加强高校公共危机教育,建立应急培训规划、应急培训机构、应急培训体系,通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演练来提高地方院校管理者、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的危机意识,通过对地方院校全体人员危机意识的灌输,提高师生应对危机的能力。而良好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救生技能离不开良好的应急教育和防灾演练。定期组织全员参与的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演习,增强高校应急机构对突发事件的预报、预控与处置能力。地方院校须极为重视应急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突发事件宣传教育活动,让自救和紧急应急管理新理念深入人心。因为公共危机教育的普及有利于高校应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公共危机教育重点工作应该是实战演练,离开实战演练,都是花架子,好看不中用。针对地方院校多发、易发、危害大的突发事件,每年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演练,这有利于检验决策人员和参与人员的应急能力、各项支撑条件的保障能力。当前的重点是逐步使大学生能训练有素地应对各类高校突发事件,这是公共危机教育的落脚点与归属。因此特别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增强抗灾救灾的意识,做到听从指挥,临危不乱。更高的要求就是普及救灾和自救知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救灾与自救知识与技能,做到突发事件面前从容应对。除此之外,地方院校所有辅导员都需接受过专门的校园危机预警与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训练;地方院校医院工作人员需推行突发事件人员伤亡急救证培训,地方院校的管理者也要参加应急管理的专业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永理 李程伟.公共危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胡税根 余潇枫等.公共危机管理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 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汪大海.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于艳玲.高等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种类;处理;预防
高校人口密集,大学生突发事件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突发事件越来越引起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造成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的,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威胁或者危害的,影响或危害高校形象、声誉和政治稳定的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高校突发事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自然灾害对高校的破坏,包含地震、洪水等,如2008年四川大地震等;第二类在高校里发生的卫生性灾害事件,包含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第三类高校里的人为灾害事件,包含火灾、漏电事故、校园交通事故等;第四类高校学生的群体性聚集事件,包含游行、非法集会、罢餐等;第五类校园伤害事件,包含学生自伤、校园暴力伤害事故、师生冲突互伤、恐吓、劫持、群体斗殴事故,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
对于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我们虽做好了预防工作,但有时还是会发生。在开展及时有效的处理时,有四个共通点是要坚持的:一是学生人身安全至上;二是第一时间与110、120以及学生家长联系;三是第一时间启动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向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导报告,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到达事发现场;四是第一时间与各相关部门如保卫处、后勤处、校医院等联系,尽可能地将伤害减少到最小。除此之外,还将按五类学生突发事件分别提出处理办法。
第一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高校的破坏的处理。首先应急工作小组,按平时演练尽可能迅速地将学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对来不及疏散的学生进行解救,同时通知相关医疗部门对受伤的学生进行救治,清点班级人数,对安全转移的学生进行安抚及心理辅导。
第二类,高校发生的卫生性灾害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治疗,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或医疗、防疫等机构做好现场消毒、取样分析工作。协助安排疑似病例进行隔离;组织学生干部进入班级、宿舍,做核查、安抚、预防等工作。
第三类,高校学生的群体性聚集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好全体学生干部,掌握确切情况后做学生的劝阻和说服教育工作。学生散开后,安排学生干部必须进入班级、宿舍,继续做相关的教育安抚工作。
第四类,校园伤害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阻止,设法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恶化或者立即通知110、120,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治疗并留守医院跟进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同时要求现场学生注意保护好现场,掌握确切情况后积极配合警察、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工作人员实行值班制度,在短期内陪伴邻近学生,做好安抚稳定工作;同时进班级、宿舍,做好针对性的安抚稳定工作。请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协同学校做好善后事宜。
四、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制定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做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明确,一旦事件发生,各自按照职责进入工作状态,做到“事事有人干,不会打乱战”。
(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开展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专题演练与讲座,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及对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
(三)及时介入,妥善善后。通过学生干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校园风气和思潮,消除事件诱因,加大防范力度。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做到早介入、早决策、早疏导、早平息,减轻危害程度。做到依法治校、严肃管理,防止突发事件复发。
篇9
为提高学生宿舍预防和控制突发疫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实际,特制定应急预案。
一、
基本原则
1、
生命至上、主动抢险。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要把救助人员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实施救助,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之内的学生,尽最大可能展开救援工作。
2、
迅速报告、及时处。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当事人、目击者及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及时开展应对灾害事件工作。
3、
依法管理、强化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4、
预防为主、保护财。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提高学生寝室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把事故危害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
组织领导
组
长:学生处处长
副组长:学院书记、后勤服务处处长、学生处处副处长、学院书记副书记
成
员:辅导员、校医室
三、
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一)
发生疫情、传染病事件的处理
1、及时向校医室室和上级管理人员报告,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现场有关处理工作。
2、值班人员或辅导员及时掌握本宿舍内疫情、传染病发生的相关信息。
3、做好传染病流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感染人数及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的有关记录。
(二)发生群体打架斗殴、聚众滋事、破坏公共设施或设备事件的处理
1、对发生在宿舍内的群体打架斗殴、聚众滋事、破坏公共设施或设备,应保持冷静、控制场面,稳定学生情绪,阻止事态扩大。
2、并在第一时间向校保卫处值班人员及上级管理人员报告有关情况。接到报告的保卫处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协调处理。
3、如有人员受伤,及时向校医室所报告,请求医护人员到现场救治,伤势严重或有生命危险的必须第一时间拨打“120”求救。
4、组织相关人员调查事件原因、并做好事后的教育和处理工作。
(三)发生火情的处理
1、
发生火情后,发现人应保持冷静,利用现有的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并在第一时间向门卫或辅导员报告,相关人员立即报告保卫处值班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同时切断电源,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各级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组织指挥灭火。
2、在灭火现场,必须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如果火情比较严重且较难扑灭,相关工作人员在灭火的同时还要组织学生有序、快速地撤离起火现场,确保学生人身和生命安全。在组织学生撤离现场过程中,如果火灾导致有浓烟现象出现,指挥人员应提醒撤离人员用湿毛巾蒙住口鼻,附下身子,撤离到空气清新且安全的地方。
3、火情严重,难以控制或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4、
如发生有人员被烧伤,应及时拨打医务所电话或“120”进行救治。
5、
火灾得到彻底消灭后,组织相关人员调查事故原因、并制定出整改措施。
(三)发生突发性疾病事件的处理
1、值班人员或辅导员在接到有学生发生突发性疾病时(如昏迷、休克、意外受伤、中暑等),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妥善安置。
2、及时拨打医务所电话或“120”进行救治,同时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每级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协调组织救治。
3、组织相关人员调查事件原因,并做好事后的处理工作。
(四)发生盗窃事件的处理
1、值班人员或辅导员在检查和巡查过程中,如发现或听到有异常情况、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前往查看。
2、
发现有盗窃或可疑人员时,应保持冷静,设法看清罪犯或可疑人员的相貌、衣着、身体特征、人数等。
3、及时通知校保卫处值班人员,并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
4、充分发挥宿舍电子管理系统的作用,做到能够准确调取事件发生的录像或拍照资料,为调查、取证提供依据。
5、如发生重大盗窃事件,必须保护好案发现场,不得移动现场任何物品。第一时间通知保卫处相关人员,并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
(六)、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理
1、值班人员或辅导员要保护好现场,不得移动任何物品。同时稳定学生情绪,禁止学生围观。
2、及时报告保卫处和医务所值班人员,说明学生非正常死亡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
3、同时报告各级管理人员,各级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到现场。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的调查工作。
4、组织相关人员调查事件原因,并做好事后的处理工作。
(七)发生其他或未涉及突发事件的处理
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依据报告和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
篇10
一预防措施
1、加强检查和宣传教育,尽早发现事故苗头。坚持思想教育在先,法制教育在先,讲究工作方法,在电源、水源、食物源及院内设施和全体人员中尽早发现倾向性问题和其他事故苗头。
2、建立骨干防范体系,力争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依靠党、团组织,舍务人员和学生干部骨干,对刚发现掌握的倾向性问题和其他事故苗头,及时堵塞漏洞,做好当事人的工作,消除事故隐患。
二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学校易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迅速到达现场,控制局面 。管好各自学生,不围观、不拥挤,维护秩序,劝离无关人员。如有人员受伤,需医疗救援,做好医疗救援前期工作,组织护送受伤者或发病者到医院,配合医院救治,并随时与校长保持联络。如是斗殴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入值班室,其余人员劝离。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立即拨打公安“110”和黄龙派出所报警。告知当事人正当的申诉方式,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根据实际情况密切配合公安等机构对事件的处理工作。
2、在场救护组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受伤害学生进行紧急救治,或直接向有关救助部门求助。
3、如发生公共卫生类事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必要时安排相关班级停课。
三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
1、保护好事故现场和各种证据(包括发生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情况,含文字、声像资料),避免事故现场遭到人为破坏;配合公安、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取证,提供证据。
2、积极做好事件善后工作:做好伤、病员身体恢复和思想稳定工作;搞好所属人员思想教育工作;恢复教学秩序;写好事故书面报告。
四事故调查及处理
1、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与当地政府及保险公司积极配合,对事件当事人以及家长(家属)做好安抚、慰问工作,严防事态扩大。
- 上一篇:车船税法实施细则最新
- 下一篇: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