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 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B18-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00-03
从教学体系的设计角度看,学校开设的每一个门课程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需要协调配合,才能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需要对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工业工程专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新设专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已经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虽然各高校层次不同,但都在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寻找适合高校自身水平和特点的专业定位,培养合格的工业工程人才。青岛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已经培养了十余界毕业生,在培养中不断探索,寻求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经过几轮的培养方案调整,确定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业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以介绍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特点及体能特征为出发点,研究如何使人―机器―环境系统协调统一,并形成有机的联系,以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要求,从而达到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目的。[1]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且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有必要结合具体的专业培养特点,从内容上进行取舍,辅以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人因工程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课程需要为培养人才服务,对于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仅仅考虑有限学时内的课堂教学,而不把培养能力放在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必然有所缺失。经过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的调查,结合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将人因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课程内容涵盖多,课时不足
人因工程学本身是吸取了“人体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思想、原理、准则、数据和方法。人因工程学中的基础性教学模块原理性强,但是略显枯燥,在整个教学内容中计划约占60%。[2]主要以教材为主进行单一的课堂讲授,偏重理论,学生对现场实践的东西知之甚少,课程知识比较抽象,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以笔者所在教研组选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郭伏、钱省三主编的教材《人因工程学》为例,全书共有15章。一方面,由于多次培养计划修订,压缩专业课学时,在48学时内要完成理论内容的讲授和相应的实验,相当紧张。而另一方面,其中的部分内容与工业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课程又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直接的关联,如基础工业工程提倡采用的低级别动作,就和人因工程所说的体力符合相关,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的搬运系统布置,就与人因工程的人体测量和工作空间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讲授内容的重复。
(二)学生认知不足,理论枯燥
人因工程学的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和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性原理,而这些内容以往学生接触少,单讲授这些基础性原理,往往很枯燥。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人因工程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来自经验科学,学生很难在实际中看到应用成果,使其缺乏对人因工程在工业工程专业学习中的认知。
(三)实验内容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过多
实验项目的设立需要必要的实验设备做保证。而在人因工程领域,所需要的多数实验设备价格昂贵,由于学校整体投入的问题,不能全部负担,因此在实验设备的采购上,往往从基本的单个实验设备入手。课程实验也围绕着仪器设备开设,项目多而杂,主要都是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内容综合性差,缺乏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一方面,演示性实验过多,导致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缺乏主动性,进而渐渐失去对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课程实验是针对该门课程的某一知识点设计的,仅限于课程内,缺乏和其他专业课实验、实训的联系,不能整体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课程设计主动性不足,缺乏反馈
按照教育部工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需要开设必要的专业课课程设计。一直以来,笔者所在教研组也为学生开设了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某产品进行人因评价,或者对指定的教室和寝室家具等开展初步的设计。由于题目有限,学生选择余地小。同时,以往对于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指导教师往往根据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报告评定成绩。对于上交课程设计的优缺点,学生往往并不清楚,缺乏反馈,这使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五)工程实践机会少
人因工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理论方法都是在实践中取得的。对于这样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在实践中观察、体验,就不会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实习实践等环节缺少企业参与,一直以来都是众多二本院校面临的困难之一。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实习,造成学生不认识、不了解企业实际,更谈不上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
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人因工程课程改革
对于课程教学的改革,笔者所在教研组一直强调,要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要考虑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或实践环节的相互关系。青岛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着眼点,力争使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现实需要,能够快速适应基层工业工程部门的工作,并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有鉴于此,按照递进式的能力培养过程,从“理论课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业工程综合实训―生产、毕业实习的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加以锻炼,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人因工程实践能力的初级工业工程从业人员;逐步把单门课程的教学融入整个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
(一)在理论课堂环节:人因工程课程由于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存在课程章节多的情况,以往为了全面地介绍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教师都尽量把所有和人因工程相关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在笔者所在课题组进行的工业工程职业能力调查中,对本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了梳理,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其他课程中已经介绍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协调,最后确定人因工程课程大纲,确定所要讲授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使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现有学时,并且仅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展开。另外,在原有采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视听资料的引入,提升学生对人因工程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课堂一直采用的主要方式,随着视频信息和教师科研项目的增加,有必要建立一定的视频资料库。通过视频,向学生全面展示人因工程课程知识的应用过程和成果,让学生真正看到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在课内实验环节:立足现有人因实验设备,结合改建的模拟流水装配线进行重新设计。保留部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项目,如噪声环境测量实验、微气候测量实验、照明实验、注意力分配实验、疲劳测量实验等,但要压缩相应的实验学时,增设更多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如扩展原有的工作空间与工作效率测量实验,设置为不同工作环境与工作效率测定实验,增加实验复杂性,进一步贴近工作实际。开放人因工程实验室,以便于有兴趣的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形成基本的面向实践的人因工程实践体系,包括:①基础性实验:环境照明实验、环境噪声实验、粉尘及微气候测量实验、注意力分配实验和人体测量实验;②研究型和综合性实验:工作环境与工作效率测定实验[3]、产品工效评价实验、模拟流水线各装配岗位劳动强度测量与分级实验、流水线常用管理看板的人机界面评价实验;③开放性自拟实验[4]:实验教师审定的自拟综合性试验项目。
(三)在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环节:深入细化原有的课程设计,改变原有简单的大论文方式,从生活和生产实践入手,划分成不同的专题,如人体尺寸测量与应用专题,操纵―显示人机系统专题,手持工具专题,使用行为分析专题,“以人为本”的综合思维与设计专题。[5]开展人因工程的改善实践和评价活动。改变以往课程设计仅通过事后评价课程设计报告给成绩的方式,不仅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还要求学生对所改善的实例进行PPT展示。在课程设计周的最后一天,要求每组学生在有限的5分钟时间内,考虑PPT的配色、背景、信息量以及多媒体教室的照明等环境因素,全面地展示所完成的实例。成绩评定采用教师打分和同学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按照课程设计报告进行打分,占70%;学生按照PPT展示环节效果进行打分,占30%。课程设计的成绩形成综合的考核方式。
(四)在工业工程综合实训环节[6]:增加装配作业中的人因工程改善和物料搬运中的人因改善课题,在整个装配线作业过程中,模拟实际生产,通过人因工程视角来审视流水装配作业的优化,弥补工程实践机会的不足。把人因工程和基础工业工程的内容有机结合,在流水装配作业中,设计工作空间、工序工装;同时对整个模拟装配的人工作业进行适应性评价,锻炼学生应用人因工程知识的能力。
(五)在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在生产和毕业实习指导书中设定人因工程的相应内容,要求学生观察、学习企业中真实的人因工程应用内容,并进行初步实践,充分利用实习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在毕业设计环节,对于有兴趣从人因工程实践应用方面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教师应确立人因工程方面的毕业设计题目,专门进行指导,使其深入研究人因工程的实际应用。
三、总结
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包含大量的实践内容。实验设备的改造运行,实验大纲的修订,实验的辅导,课程设计的讲评,工业工程综合实训的指导等都需要教师参与。通过改革,也使得缺乏企业实践的年轻教师在有限的实验实训条件下,增强了指导实践的能力,分担了实践教学工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实验教辅人员不足的问题。
人因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重点,运用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实施相关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原理、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对人因工程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其对人因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工业工程的系统和科学思维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培养。
[ 注 释 ]
[1] 段天宏,李乃梁,任海滨.Web环境下《人因工程》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建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2).
[2] 汪惠芬,刘婷婷.“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9).
[3] 宋维宾,陈冰,李发权,等.面向应用的人因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5):206-208.
[4] 赵林,耿雷,季旭.人因工程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81-82.
[5] 周鼎.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6] 万鹏,原丕业,赵金先,等.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的综合实训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
[收稿时间]2014-12-30
篇2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68-02
一、案例反思
毕业十多年以来,我先后在泉州、厦门工作。由于学科的特点或学校师资不足,有很多学期都是高中兼初中的大跨度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体会比较深刻的是,初中同学还比较天真活泼、机灵可爱,很多同学对历史课也挺感兴趣,课堂气氛可能比高中要活跃很多。尤其在初一、初二年级时,上历史课学生都很高兴,多数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也会提出些创新性的问题,可塑性很强。
2010年,初一2班有一个女同学给我印象很深,个子小小的,眼睛很清澈、很有神,记忆力很好。历史课每次都很认真,考试成绩也非常好,也比较爱跟我交流。我曾问她为什么喜欢学历史,她说历史很有趣,有很多故事,可以认识很多名人。后来初二、初三都是我教,由于中考的任务紧张,初三时历史课减为每周一节。她在课堂上还是挺认真的,但每次看到她,总觉得跟以前有很大的差异,眼里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完全沉浸在历史学习中的高兴和满足。我问她原因,她说以后排名次不看历史,中考也没有历史,能及格就行了。我当时非常失落,现实的残酷、理论的欠缺让我发现一度自我感觉良好的教学原来是如此的失败,深入的反思势在必行。
二、现状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最大问题是历史学科地位的缺失。由于厦门中考没有同等地计算历史科的成绩,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历史是“副科”现象。学生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对历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严重忽视,尤其到了初三时,在中考的压力下态度自然也就不端正了。学校在排课程表时,给历史课安排的课时往往少于大纲规定的数量,将课时让给其他中考科目,更为甚者,干脆不开历史科。至于老师,因为教“副科”而不被人重视,甚至理所当然地不被认为是好老师,自然工作积极性下降。当然,师资也往往不够规范,其他学科代教历史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教学效果当然也会受到影响。有同事曾痛心地说,让我们无比悲愤的《》,在放映给学生看时,却引来了阵阵笑声。价值观的颠覆,严重扭曲了某些学生的心灵,而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却无法引起共鸣。
显然,初中历史属于薄弱学科的现状在短期很难改变。但《历史与社会》课标中确定的学生发展目标是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现实的落寞,低效的课堂,单调的评价,日益减少的“市场”提示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在困境中经受洗礼。在困惑与探索过程中,我慢慢发现需要层次理论的实用性,并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精神理念,收到一定的成效。
三、理论启发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slow)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积极的动因和源泉。需要引起动机,动机驱动行为。弄清人类的基本需求结构或层次,就能很好地说明、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马斯洛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某一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就会去追求它,产生一种内驱力。当这种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有动力了。而这时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再驱使人去追求它,直到自我实现。
这一理论告诉我,在工作中应考虑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和水平的差异,并根据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决不能“一刀切”。教师在实践中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学生的需要,把握学生的优势需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摒弃不合理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对初中学生来说,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变化很大,学生的需求层次也在提升,成长、成就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日益强烈,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被重视,积极性当然就不高了。我觉得我以前的教学还停留在简单知识趣味层面,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挖掘学生的需求,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有那样的认识是很正常的。
四、理论应用
后来在初中教学中,我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考虑学生的适时需求。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而言,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启发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精神,学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学到孟子所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个人气节;学到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品质;学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的品质;学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学到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有利于点燃他们心中的明灯,树立人生的航标,竭尽全力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到初三时,面对中考升学的目标和学校家庭的压力,生理和安全等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而不能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内心更深层的需求,从而端正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把感性的兴趣升华为信念。升学考试是一种压力,但也是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有所取舍。历史学科要不成为牺牲品,必须充分地证明自身的价值,不仅可以有简单趣味,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还可以从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认识,并使其对历史的兴趣能升华为一种长久不变的信念。
五、小结
篇4
关键词: 讲求方法 历史教学质量 途径
中学历史大纲明确规定:历史课在中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贯穿在中学的整个过程。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具有全方位、多侧面的社会功能。当学生能掌握并应用历史知识时,才是历史教学功能得到发挥之日。因此,如何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历史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而讲求方法则是达到这一目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同时又有着浓厚的感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爱憎情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往往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育方法好的教师是敬佩的,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容易产生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而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地进行。反之,若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学生则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倦的心理。首先教师要微笑以待。一个时常面带笑容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使学生感到亲切、亲近,愿意接近、愿意沟通。教师的微笑不仅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知识,接受知识。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内容,并且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倾诉,教师才能较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予学生启迪和疏导。这样,师生之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循序善诱,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念
历史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由于某种原因和各方的影响,在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主轻辅”的不良现象。根据我对教学过程的了解和观察,这些学生对历史科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学习历史虽有兴趣,却浅尝辄止,不求深入;有的只对听历史故事有兴趣,对一般历史知识则不感兴趣;有的只关心考试分数的高低;还有个别学生虽屡经诱导,但仍不能引起重视。诸如此类的种种现状,需要教师根据这种差异,注意学生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喻之以理,有的放矢,寻求脱俗的办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使之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发生根本改变。
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殊优势
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它记录了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涉及范围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艺术、科学成就到社会习俗、风土人情,内容真实、生动、具体而丰富全面。历史学科展现的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吸引学生的优势,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深入历史事件当中。不论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过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历史研究一定要强调历史的真貌,强调历史研究对象的客观真实性。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又对其他事件的发生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一条清晰明确的线索,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例如,中国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为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而的结果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历史学科的服务功能就体现在以史为鉴,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总结规律从而为我们服务,往小了说为我们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往大了说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史学科担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师决不能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事件、人物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主义教育。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喜欢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注入式灌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历史刊物、课外书籍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获取了大量的历史知识,这都为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从而突破了以往光靠教师传授、学生静坐听课的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把历史课变成一幅重现在学生面前的优美画卷,给学生以具体的历史实感。
四、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
篇5
思考
这里的“历史教育”指的是狭义的历史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以历史学科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师生共同探究、成长的教育活动,通常也称为历史学科教学、历史课程教学等。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在中学相对边缘化。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对于历史教学都存在不少困惑,我先谈谈感触较深的两点。
困惑一:中考要求与认识间的矛盾
中考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是对初中阶段教学的综合考核,也是学生未来求学的重要参照。中考的总分为750分,历史只占50分,而且是以开卷、与政治合堂分卷方式呈现。由此可见,在考试指挥棒“指点江山”的现实下,历史学科的现实地位多少有些尴尬。
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许多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反正考试可以翻书抄,所以平常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没关系;另一种则认为不管怎么考,我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只要将知识点背熟就行。所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存在问题,忽视了平常教与学的积累,把希望寄托在考前背书、考中翻书。真的可以这样吗?纵观2007年以来的中考试题,我们发现,中考关于历史的考察有明确的要求:立足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能力立意、彰显学科知识传承与资鉴明智的功能、注重育人价值、进行综合考察。从这个角度看,考试本身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吻合的、不矛盾的。但是,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构建起学科清晰的知识框架和脉络,没有掌握恰当的学科学习方法,没有深刻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他们很难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近几年重庆市中考历史平均分都在33分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问题。
困惑二:学生喜欢历史与不喜欢历史课的矛盾
大多数初中生对历史是感兴趣的。他们喜欢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传说,他们爱看历史剧、历史小说,他们愿意听易中天、袁腾飞……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们并不爱上历史课!这是为什么?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我们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许多人看来,历史教学就是讲过去的事情,在旧纸堆中翻找陈旧的知识,并将其分割为时间、人物、背景、经过、结果、影响……于是,历史的丰满与美感被肢解,原本灵动的历史成为生硬的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罗列课本知识;有的教师偏离主题,讲故事说闲文;有的教师对照考点勾划要点,要求当堂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怎么会喜欢?当然,也有似乎很不错的教学:课件精美、资源丰富、活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然而刻意的热闹之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淡漠了。对此,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历史教学怎么了?我们到底要进行怎样的历史教学?我们的教学到底该给学生们什么?
这样的困惑许多一线教师都有,当然也包括我。要走出困境,肯定需要改变,怎么做?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改变自己的教学。遵循历史教学的价值准则,回归教育本源,实现学生真正需要的历史教学。
二、回归学科本源,做有价值的历史教学
历史的本源和价值是什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述往事,思来者。”在他看来,历史贵在启示后人,启发人生智慧,资鉴明智,进行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引导。这就是对历史本源的表述。“真正的史学,必须是以人生为中心的,里面跳动着现实的生命。”[1]历史的价值在于能服务人生。历史的本源和价值就是:以史启智,服务人生。
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就必须从历史本源入手。教师要常追问自己:这节课我要干什么?这节课的灵魂和主线是什么?它的教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教师通过深入思考,把握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的关系,用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用思想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1.遵循历史之“道”,用智慧引领课堂
所谓历史之“道”,就是历史学科的智慧、素养与价值,它隐含在历史事件之中。教师要分析、感悟并提炼历史之“道”,在设计教学时,做到立意高远、讲求主旨,从历史意识的角度入手,引领学生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取汲取智慧。这就是专家所言:课堂的灵魂就在于价值引领![2]
历史的价值与智慧无处不在,认识原始文化不仅在于知道有哪些原始人类、他们怎么生活,还在于了解认识他们的过程体现了“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古代的卓越工程,其“卓越”不在于建造了多少宏伟工程,而是在于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古今中外的改革,其价值不仅在于能学习、善借鉴、敢创新,更在于它遵循规律从国情出发……历史的智慧还在于它不是孤立的点而是延续的线。例如,该怎么看待中国近代史?曾说:“……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3]中国近代史的基调是痛苦的,那学习中国近代史就应当立足于中华民族如何在悲苦中不断地抗争、探索、突围、解困……一节课、一个主题、一段历史,只有按这样的立意去思考、建构,三维目标才能融为一体而生成有灵魂、有智慧的课堂,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的无穷魅力,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智慧。
2.追求教学之“术”,用精彩助推学习
篇6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
多年来,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涉及情感目标,但有些呈现为苍白无力的说教。如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等环节,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当前中学教学深陷追求中、高考成绩的误区,更是“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例证。
此种教学状态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虽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但审美情趣普遍不高,心理健康程度不高,以致存在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个性扭曲、自私自利、功利心强、自律性弱、责任心差、同情心淡薄等倾向。可以说,当下一些大中学生的不良品行,如不讲文明、不守规则、不敬师长等行为与其在中学时代未能得到人文素养教育不无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上述诸多情况已有所改观。历史学科中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因素仍未被发现和挖掘。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人格和心理结构的缺陷,给他们的成长和就业带来严重的挫折、危机。
二、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深远意义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育真正的教育功能就是引领学生正确的方向、理想和信念。
1.培养人文素养是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今后的历史教学,从初中起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作用。
2.人文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教学只有改变那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通过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全人格,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人文教育能助学生树立合理的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在探讨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等各种基本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逐步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因此,人文素养教育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
三、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重点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人文素养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是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的要径。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除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外,一定要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备课时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目标,重视挖掘本学科人文教育的因素,制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二)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
历史教师要从教材中充分挖掘人文价值观、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等因素。如史学界认同的尧舜禹三代以文德治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始创时期;孔子是中国的人文先圣,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基础。后,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发展出具有近代中国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西方的天赋人权说、进化论等先进人文思想观念,成为批判封建专制、唤起民众的强大思想武器,等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进行整合,精心设计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专题,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文素养教育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重组教学内容,以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化,由感性到理性,品格与情操得到陶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开发和利用地方、校本课程中的人文资源。
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一、引言
我们通常所说“历史”,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加以界定,其一为真实存在的客观历史,亦即在现在时间节点之前所出现的各类人物、事件等项内容,其依靠文献、建筑、考古文物等形式留存至今,是历史研究的客体;其二则为学习者主观印象中的历史,即依靠对客体进行研究所形成思维印象。对于高中生来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建立于两个历史界定方面的无限接近过程之中,将这两方面拉得越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越成功,其导向功能的发挥作用也就越大。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
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高中生所有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特定表现与吸纳形式,此类素养同历史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密切相关,是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相应思维品质及能力,其中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技能、历史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其中所包含的意蕴是非常深远的,如历史时空观念、历史唯物主义、历史问题解释、家国情怀感触等,皆属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其中,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属于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理论指导方法,它最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这种观念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以之为参考,对人类发展历程加以了解,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再者,历史是处在不断变化和流徙过程中的,出于把握人与事物衍生变化特征的考虑,便应当构建一个时间框架,且使时间框架归属于特定的空间范围,由此造成了学习时所需要的时空概念,这亦应当认同为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性要素,如果能够将时间同空间进行合理结合,才能继而做到融古今为一脉,达体用为一炉,产生科学的认知效果。另外,我们可以认为史料证实属于必要的历史学习方法,属于历史核心素养取得过程中的环节保障,学生借助对史料的感知、分析、评价等,从中找到为我所用的信息内容,产生对于历史的基本客观认知,在此基础上的历史解释,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念,特别是家国情怀等,均可谓之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教师达到核心素养导向教学效果的准备
(一)转变关注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导向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对自身关注点进行积极转变,使思维方向产生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养习得与培养,也就是要在教学之前,乃至教学之中及之后,把关注点真正落实到如何养成核心素养上面去,由原来的致力于探讨教什么,转变为致力于探讨学生学会了什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历史教育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使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均能得到呈现,一方面为学生奠定坚实有效的知识储备、技能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得到培养,带动学生更接近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之中,高中历史教师还应当对课程观念进行调整,思考怎么样把知识培养变化为素养培养,亦即认识到,只有可以成为素养的知识,才真正值得向学生传输,并因而掌握这种素养类知识的传输方法。事实证明,只有历史教师这样想,且这样去做了,才能清晰梳理核心素养的认知,以便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彰显教师的个性化特点,保证学生在每一次课上都能有真正的收获。
(二)认清目标点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进取的过程,它既要关注学生对核心素养的习得,也要关注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的实效性,为了保证这两种效果的实现,教师应当明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相应的教学调整,如前所述,按照“核心素养”概念的基本认知,再参考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认为历史核心素养包括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情感及价值观念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合理化渗透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历史教师能够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化渗透,也就是说,要让核心素养同具体教育过程统一起来,以起实现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的真实化,而非仅停留于空洞的理论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具体的教学过程一定要保证核心素养的统摄功能,教师在此统摄功能下,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介入,介入时可以从多个环节着手,比如对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对合作探究的有效组织、对情境问题的积极创设、对情感体验的促进增强、对多元评价的理性构建等。
四、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为了满足上述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目标,且让教师准备工作真正得到落实,在讲授具体历史内容时,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做出策略上的调整。
(一)以核心素养引导评析历史事件
人们在对某个具体历史事件进行评析时,很容易带有主观色彩,以自身背景对事件的合理性、影响作用等加以理解,造成了主观历史与客观历史的疏离。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当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关历史事件过程中,应当积极避免自身感彩的过多介入,从而保证不会因自身主观情绪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比如在讲解到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强化问题时,教师即需要以客观的立场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在图片中让学生看到汉朝、宋朝、明清等几个不同时期,皇帝与朝臣在议事时候的状态,让大家分析几张图片中存在的差异。学生很容易能够发现大臣从最初的坐而奏事,到接下来的站而奏事,最后是跪而奏事,可谓越来越谦卑低下了。接下来,教师以明清时期历史为大背景,带领学生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接下来教师则要求学生回到现实环境中来,重新审视我国古代君主制度强化的影响。这种利用图片进入真实情境,再还原到现实加以理性思考的做法,是以核心素养引导评析历史事件的合理途经,有助于帮助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等方面能力的进步,且可以使之将历史思维应用到平时生活里面去。
(二)以核心素养引导开展史实教学
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历史事实时,一定要保证知识传播的真实无误,这是因为史料对于学生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具有基础性作用。为此,教师一定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项知识点都加以认真核对,用负责任的态度,帮助学生接触这些内容。举例来说,当讲解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关内容时,其中会涉及君主制度演变知识,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教师要按照时间轴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各个时期君主制度的史实,像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秦汉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到明清的君主集权制度演变等,使学生在真实史料的带动下,自主总结历史演变规律,且进一步分析这种规律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此过程中,教师亦需要以史料为基础,帮助学生分析其间的关键点,以保证学习效果即核心素养导向的完善化。
(三)以核心素养引导历史观念进步
唐代名臣魏徵去世时,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实正是这样,人们借助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可以由此产生有益于自我发展的人生启示,这也是历史学习于现实有所裨益的重要方面,是核心素养中的关键性引导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具正能量的历史观念引导,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的带动下产生尊重、自由、自信、平等等思维观念。比如在接触到中国近代反抗侵略、求取民主的思潮内容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到从1840年开始,各国列强的侵略同我国人民顽强不屈的反抗斗争事实,也要让学生同时意识到我国人民所处境遇及反抗的决心,即史实与情感两者兼顾,以带动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与巩固。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在学习、、等项知识内容时,真正理解我国革命变化及发展的总趋势,了解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并在潜意识里产生尊重他人、人人平等的思想。总而言之,教师利用把历史知识和相关精神内涵结合起来的办法,会让学生主动挖掘历史史实所附着的思想内容,且使学生能够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对这些思想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吸收,成为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结
对于当代高中生而言,历史学科中的知识内容同自身生活是存在一定时空距离的,因为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其对历史的深度体验变得非常不容易。而同时,由于教育理念的不落后、教育实践经验的不完善,课堂与学生也同样有着相互阻隔的问题。这两种阻隔的破除要求,给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若是教师可以用核心素养为导向,依靠其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从事件教学、史实教学、核心价值观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改进,以抽丝剥茧般的耐心,和学生一道投入到身临其境式的历史现场中去,将有可能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思考历史人物、历史背景,增强其批判与反思的能力,向着理想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态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2):44-49.
[2]李熙.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以时间观念为例分析[J].新课程(下),2015(13).
[3]朱能.改变学生“简陋思维”的历史解释教学[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03:20-21.
[4]虞文琳.“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03.
[5]王少莲.选用“间接史料”需理解“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03.
[6]栾永强.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7):190-191.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想、理念、信息化
“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达到“学史致用,重铸人格”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观念是前提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 在新的形势下,指出:“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展的大趋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他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倍感自豪。在课堂教学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培养学生学史、用史、治史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以史育人。
二、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历史教学的保障
(一)、引导自主学习,突出历史教育“三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落实历史教育的“三性”构成了历史教育目的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学习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方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 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 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 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倡导主导质疑探究,优化学习方式。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即是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
2、 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 大胆质疑,探究历史真谛。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三、促进信息化是历史教学的推手
篇9
【关键词】中学 历史教学 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67-01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是依据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和历史教学内容特点,借助历史学科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通过历史教学促成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构建,在促进学生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历史人格教育具体表现为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历史意识、成就动机,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提升和发展的教育。
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按照历史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是依据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借助历史学科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在促进学生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中学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历史课程标准》把人格教育放在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我们明确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知道中学历史课程并不是定位于历史的专业教育,而是公民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好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作为基础教育历史教学,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教育目标则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现出来。历史之所以能育人,其一切要素,皆围绕着养成人格这个核心命题,历史知识是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依托。
2、实施人格教育方式的途径
2.1 挖掘教材内容
教材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人格教育的。选择人格教育的内容既要考虑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性,又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对历史教材的处理,只有从本质的角度挖掘教材,使学生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学会价值判断,养成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中人格教育资源,挖掘教材的优势,弥补教材的缺憾,填补教材的空白。教材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予材料以生命的活力。
2.2 创设教学情景
进行人格教育,良好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出类似史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或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联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3 描绘情景
运用语言创设历史情境是历史教学人格教育中最简单便行的途径。它通常运用的有讲述法和谈话法。讲述法要求教师,讲述语言富有魅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讲述是情感单向传递,而谈话则是情感双向交流。通过师生对话,教师一方面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一方面从学生的话语中了解对方情感发动的程度,因势利导、一步一步地运用谈话把双方的情感推向。如在人物评析课上学生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师生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3、营建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充满活力的课堂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同时受到激励、鞭策、指导或建议。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交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观点,宽容学生的失误,让学生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自由地成长。同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反驳教师的看法,教师对自身的不足要勇于承认并改正。这样的课堂,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理解的桥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才能自由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4、提升教师人格
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贯穿始终,而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至为重要。渊博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情操是造就教师人格魅力的两大基石。
历史教师的人格是影响历史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老师站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本教材。老师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情感意志。当老师成功地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时,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基础就建立起来了。
篇10
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必然是一个深刻而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将是落实并做好公民意识教育,这一主要功能会贯穿所有学科,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义务和追求。
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包括:“有关公民的教育”、“通过公民的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我们目前学校历史教育要做的主要就是“为了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是为了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因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这就是我提出教育工作者完成向公民教育转型的初衷所在。而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内涵不能不承担起“为了公民的教育”的职责。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采用更灵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自觉地接受,激发学生的公民热情。正如总理说过的那样,做一切事情的时候要做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为了人民。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尊重民意的公民社会时期,而如何将总理的精神运用到我们目前的公民教育中来,值得大家去深思。
二、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挖掘教材,以阅读教学及第一课堂为依托,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每节课都要明确并落实德育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人格素养。在学习文天祥时,我就特别补充了他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正如《正气歌》里说的一样数千年来在中国人民中间已形成了众所认同的优秀道德传统观念,同时,那些为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推崇的民族英雄等同于中国人民所推崇的大忠大勇大诚大烈的化身。
三、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内涵——回归育人
平时教学及课余,我和学生交流广泛。在为政为官问题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述志诗句;在严于治军克敌制胜的法则上,岳飞有“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的名言;在坚守大节的生死关头,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撼人心魄的宣言。他们可称之为道德与功业齐辉的楷模。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我特别补充了叔齐伯夷不食周粟以死明其志、屈原自沉汨罗、儒家文化的“舍生取义”……我们学习历史,了解祖国辉煌的过去,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树立起奋发图强的责任感;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树立起改革创新的新目标。我们支援西部大开发,我们团结宝岛台湾,我们热爱祖国每一寸土地。十多年来的历史教育工作经验明确告诉我:只有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融入到学生的意识之中,转换为未来公民的自觉行为,一个国家才会呈现出蓬勃发展、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