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处罚依据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防火处罚依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及相关森防法规,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和广大军警民的森林防火积极性,严防各类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好我县丰富的森林资源,维护林区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的,特制定本目标管理责任状。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级森防组织
各乡(镇)、农场、驻军、养护段、县林业开发公司,在现有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调整充实森林防火指挥部,全面领导和负责本区域森林防火工作,由各自主管领导担任指挥长,成立相应森林防火指挥部,建立扑火突击队,制定出本单位的森防措施,并及时上报察隅县森防指挥部办公室,实行行政领导森防工作一体化责任制,各级森防组织应认真履行职责,开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森林防火工作。
二、划分、明确森防责任区段
我县林区以各乡(镇)、农场、驻军、养护段、县林业开发公司为单位,按管辖范围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对有争议的地段,由县森防指挥部出面会同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并在县森防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凡各乡(镇)境内驻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区引起的森林火灾、火警均同时记入各乡(镇)的考核奖惩指标,实行双重处罚。
三、坚持实行森林防火紧要期制度
2004年11月15日至2005年5月31日为森林防火期,其中2004年12月15日至2005年4月30日为森林防火紧要期,森林防火紧要期内坚决杜绝一切火源入林,严格控制入林活动。
对于林区群众有特殊情况确需入林的,须经当地森防组织同意后统一登记备案,在当地护林员检查监督下,由行政村统一组织方可入林。在防火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各项森防法律、法规和《察隅县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入林活动强化火源管理的通告》,并严格遵守以下用火十不准规定,否则将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一)不准在林内吸烟;
(二)不准小孩上山入林玩火;
(三)不准闲游人员在林内玩火用火;
(四)不准在林缘附近的田埂、草地上烧火、煮饭;
(五)不准在林内打火把行走;
(六)不准烧山驱兽,烧火驱蜂和烧草造肥;
(七)不准在林内设窑烧炭;
(八)不准在林内随意燃烧香火;
(九)不准在林缘和林内烧火取暖;
(十)不准烧荒,烧地,严禁毁林开荒。
对潜伏隐患的重点林区、地段、沟口实行专人看护等特殊防范措施,重点保护。
四、加强森防宣传教育力度
各森防组织在每年森防宣传月期间,要配合林业部门,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森防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拓宽宣传面,巩固宣传成果。
五、认真负责,协调行动
我县执行森林防火工作一票否决权制度,县组织、人事部门要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和乡镇领导班子工作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晋职晋级的依据之一。
各级森防组织应主动积极配合林业部门、护林员巡护森林,制止破坏森林资源和森防工程设施的行为。
凡因不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法规、不按照规章预防、扑救措施不得力、不报告和不制止纵火行为或不积极组织扑救森林火灾火警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管理范围,追究该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由此造成的森林资源损失,按情节轻重,给予部门负责人党纪或政纪处分。
六、时刻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各森防组织应及时动员和组织足够的扑火力量,调派车辆和物资,及时上报县森防指挥部,迅速奔赴火灾现场,全力扑救,力争做到有火不成灾,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同时要积极向公安部门提供线索,协助查处案件。
七、奖惩办法与标准
(一)奖惩办法:
我县按2004年11月15日至2005年11月14日为一个年度计算奖惩标准。
各乡(镇)罚金由县财政局在该乡(镇)财政包干预算经费中收缴,个人从财政拔发工资中扣除,其他有关单位在下年度召开森防会议上直接兑现,罚金统一留转县森防指挥部办公室,用于森林防火开支。每年奖惩兑现情况由县森防指挥部办公室承办,并给予通报。
(二)各森防组织奖惩标准详见附表。
八、各森防组织应依据有关森防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参照本责任状与各自下属部门签定责任状,组建下一级森防组织,建立扑火突击队,并及时报县森防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九、有效期限
本责任状的有效期限为2004年11月15日至2005年11月14日,本责任一式二份,一份留存县森防指挥部办公室,另一份签定责任状单位保存,具体事宜由县森防指挥部办公室依据《森林防火条例》负责解释。
察隅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章)
代表:
篇2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十分复杂,行政辖区内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别由省林业厅、省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林管局等三大林业部门管理,此外省农垦总局、哈尔滨铁路局、东北林业大学和煤矿集团等中(省)直单位分别管理各自辖区的森林资源。各市(地)政府行政辖区内的林业管理模式多样,分别有单一的地方林业、政企合一的林业(伊春)、中直的林业(大兴安岭)、森工林区的林业、垦区的林业、矿区的林业、教学科研的林业等等,各系统的林业施业区之间相互嵌套,森林资源管理的隶属关系十分复杂。全省县级以上各系统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近300个,还有省级预警监测信息中心1个、航空护林站8个、森林扑火总队1个、林火科研所1个,武警省森林总队6个支队,各级各类林业部门的扑火专业队231支14100人、半专业队1257支29407人,由林业干部职工、农场干部职工、乡(镇)干部农民、驻军、预备役、武警部队、消防部队等组成的各类森林扑火预备队总人数达16万人。在这样隶属关系复杂的林业管理体制下,面对如此庞大的森林防火战线和日趋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继续由现行的省森防指和省林业厅及内设的省森林防火办公室代表省政府承担全省森林防火的政府行政职责,缺少法律规范和行政执法地位,显然是不恰当、不合理的,在实际履职的过程中既无法切实履行职责到位,也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权威作用。另外,各级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简称防火办)都设置在林业局,森林防火工作都是作为林业局内部的职能来贯彻落实的,防火办很难代表政府履行检查、监督、协调和依法行政的职能,自己监督自己,无法履行森林消防监督职能。现在的防火办属于办事机构,其森林防火工作的职责存在局限性,现在和将来都难以有效承担繁重的森林防火任务。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防火办也无法有效地动员、组织、协调林区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特别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农林混居的复杂社会环境下管理野外火源问题,依法行政、行政处罚等方面没办法履行政府管理职能。
2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2.1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33号文件)精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2.2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的科学依据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充分表明,预防及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必须由社会方方面面参与才能完成的浩大的社会工程,只有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的各级人民政府才有能力完成。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受人为活动影响极为显著,据统计,90%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管理人为火源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头等大事。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对人的管理必须依法管理。这种通过政府行为,体现政府强制力的管理必须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来实施。
2.3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林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体制的深化改革,社情、林情、火情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时期的森林防火任务必将十分繁重,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要有科学、完善的森林防火体制,只有加强森林防火体制建设才能理顺森林防火的管理体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森林消防监督,才能有稳定的投资渠道,才能巩固专职专业的森林防火队伍,才能保证森林防火事业快速发展。
2.4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不影响稳定且没有阻力
对现行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不是改变森林防火责任制,是对森林防火机构和人员整体的管理方式和隶属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会增加政府负担,也不会对人员进行大的变动,不是削弱管理,而是强化组织机构,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走森林消防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道路。森林防火体制改革后,管理体制更加理顺,责任更加明确,人员待遇将会提高,投资渠道更加稳定,更加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
3黑龙江省新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结构设想
《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应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强化省森防指的权威性,由省长担任省森防指的总指挥,结合黑龙江省的特殊性和实际需要,设立统管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的省政府直属机构(省政府森林消防总局),代表省政府全面履行森林防火检查、监督、组织、协调职责。省林业厅防火办改建为黑龙江省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各地(市)林业局防火办改建为森林消防分局,归黑龙江省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省森工总局防火办改建为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各森工林业局防火办改建为森林消防分局,归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防火办改建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局,各大兴安岭林业局防火办改建为森林消防分局,归大兴安岭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省政府森林消防总局统管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局。各航空护林站按照属地原则,分别划归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森林消防(分)局机关工作人员为行政编制,其直属的林火监测中心、航空护林站、森林消防队、林火科研机构等专业人员为事业编制。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原有建设经费投资渠道不变。人员工资、工作经费、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等专项事业经费列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
4结论
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 森林防火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95-01
1.前言
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秋两季干燥、大风天数多,是森林火灾多发地区。据统计,近50年年均发生森林火灾300起左右。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防火工作关系到森林资源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林区社会稳定。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森林防火的现状入手,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黑龙江省森林防火的现状
2.1 思想认识不深入
对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估计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森林防火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措施落实不够坚决。防火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存有侥幸心理,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2.2 隐患排查不彻底
野外火源管控存有死角,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近年来我省发生的森林火灾,大部分是人为引起的,这足以说明问题。从历次检查情况看,在林内及林区边缘随意用火现象普遍存在,迟迟得不到有效根治。特别是冬至、清明节期间,林内墓地仍存有大量上坟烧纸现象,春耕备播时在林缘随意烧地边堰,没有采取过硬的监管措施。有的地方火险隐患排查不彻底,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治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护林员不能尽职尽责,空岗离岗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及时发现、堵塞野外火源漏洞。
2.3 宣传设施不完善
宣传活动开展得不全面、不深入,没有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林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还有待提高,防火责任书只签到村,没有逐户签订。宣传设施建设方面,没有严格按照《黑龙江省森林防火体系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在防火重点驻地设立固定宣传标牌。
2.4 资金投入不充足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过多依赖国家、省、市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含量低。森林防火观察了望、预警监测、防火隔离、物资储备等方面明显不足。
2.5 专业队伍不健全
多数乡镇和风景旅游区没有按要求组建专职防火队伍。发生火情时,到处凑人,有的队伍调动不力,不能快速拉动,有的指挥不畅,队伍的建设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
3.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特点
3.1 春秋两季森林火灾多
森林火灾高发期春季主要集中在4月末5月初,秋季主要集中在9月末10月初。近年又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即夏季雷击火发生率很高。2000年夏季,北部林区因雷击共发生8起重大、4起特大森林火灾,持续燃烧了45天,过火面积达3.3万多公顷。大兴安岭林区2002年夏季连续发生了69起雷击火、2010年6月末呼中林业局3天内连续发生了26起雷击火。
3.2 北部大小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多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多数发生在北部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及其结合部黑河地区。
3.3 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多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绝大部分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近十年火因统计表明,人为火源占火灾总数的70%左右,雷击引发的森林火灾占21%左右。人为火源中,烧荒烧秸稞占8%、野外吸烟占18%、上坟烧纸占1%、烧隔离带占3%、不明火因占36%。
3.4 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快
北部林区为天然次生林区,森林分布特征是有林地与草塘沟交错分布,林分质量不高,林内卫生状况差,站杆、倒木、枝桠遍布林间,草塘沟内的蒿草繁茂。因此,林内林外聚集着载量很大的可燃物,易燃性强,燃烧过程中火强度极高,容易形成火爆、飞火和树冠火,而且风向多变、火行为十分复杂,危险性大,围控、扑救和清理火场都十分困难。北部林区的道路网密度较低,林区道路路况很差,交通条件严重制约着兵力快速调动,扑火队伍很难做到及时到位扑救,火场容易蔓延形成较大森林火灾。
4.黑龙江省森林防火的对策
4.1 强化火场督查工作
针对扑火过程中出现的出工不出力、推诿扯皮、灭火效率低等弊端,省森防指要求各地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火场督查组,在扑火一线全程监督扑火情况。目前,全省组建的各级火场督查组已经达到154个,落实督查组成员1312人,并对火场督查组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火场督查组的人员组成素质高、能力强,各级防火办人员比例达到30%,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公安机关的人员比例达到70%,体现了火场督查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扑火实践中作用明显,效果良好。
4.2 建立扑火奖励机制
树立“打小火立大功”的理念,“有火必报、报扑同行”,改变了过去主要靠卫星监测热点反馈火情的被动局面,增强了扑救主动性。制定《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扑火工作奖励处罚办法》,对年度内连续三次以上成功打小火的县级单位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防火措施不落实、火灾频发、问题严重的县级单位实行挂牌管理制度,在全省通报批评;对发生森林火灾单位的相关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4.3 落实扑火应急预案
全省各级森林防火部门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处置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且各地每年都结合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责权明晰的扑火程序。扑火前线指挥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通讯人员和通讯工具,特别是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如:手机、高音喇叭、话筒、望远镜、照相机等。扑火前线指挥所要配备专用车、安排运送扑火人员和物资供应及伤残人员的救护车辆。扑火前线指挥所要有专人负责扑火机具的补充、供应和维修,保障扑火前线生活物资的及时供应。
4.4 综合运用扑火手段
在扑火手段方面,我省除了使用二号工具和风力灭火机等传统灭火手段外,也积极探索以水灭火和机械化灭火等科学灭火措施。如:航空吊桶灭火和洒剂灭火,森林消防水车和履带式消防水车灭火,接力水泵、背负式水枪、风水灭火机灭火,人工降雨灭火等。省财政投入5300多万元,购置2台意大利阻隔带开带机、4辆俄罗斯蟒式全地形森林消防车、16辆多功能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在北部重点林区组建起4支机械化森林消防大队。努力实现由直接扑火向间接灭火转变、由靠人力扑救向实施机械灭火转变、由传统灭火向科学灭火转变的“三个转变”。
4.5 构建扑火指挥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辅助决策的扑火指挥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配备了全省电子地形图和卫星影象图,可实现地图查阅、火场定位、火情标绘及森林防火数据查询、电子沙盘等辅助决策动能,为扑火调度指挥和决策分析提供了电子化手段。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始终把火灾案件查处工作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严惩森林火灾肇事者,减少人为纵火案件,有效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部、村民代表、团、妇、民兵干部,并结合各类会议进行强调部署,做到逢会必讲,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先进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具体体现,确保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到位。
二、做到两个坚持
1、坚持依法治火。根据有关规定,制止烧田坎和焚烧秸杆等行为;对制造火警案件进行严厉查处,由镇派出所和综治办传其谈话、做笔录,直至罚款或行政拘留,对火警案件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扑救、早消灭、早处理)、“四不放过”(未查明火因不放过、未查处纵火者不放过、肇事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群众未受到不放过)。达到查处一案,一方的效果。
2、坚持科学防火。加强了岗位技能培训和扑火安全。共培训基层防火骨干30余人,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部分村开展了砍柴割草清除林区可燃物工作;有些村进一步抓好利用毛竹林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加强三项建设
1、加强扑火装备建设。合理补充设备,完善灭火器具。在原有15台风力灭火机的基础上,镇财政拨出7000元,购买最新进口灭火器一台;拨出21000元,购买消防泵一台;拨出8000元,购买扑火队服装、盔帽60套,从硬
件上保障和提高了林火预防和扑救能力。
2、加强森林防火巡逻队建设。镇一级配备巡逻员8名,各村自配巡逻员1-2名,共35名。从工资待遇、工作职责、巡逻工具、工作监督四个方面入手保障工作水平。一是确定工资,每名巡逻员每月600元;二是明确职责,以合同形式签订每位巡逻员的职责、巡逻范围;三是发放工具,要求巡逻时身配袖套,带二号工具、柴刀等;四是加强督查,镇农办干部会同值班人员每天对巡逻员进行查岗,对巡逻过程进行记录、考核(扣分),考核结果作为次月发放工资的依据。
3、加强扑火队建设。在原有队伍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考核情况进行调整,组成共35人的专业扑火队。根据我镇山林分布情况和地理位置,对专业扑火队合理分组,其中后洋村15人,涨坑村10人,溪下王村7人,镇级正副队长3人。为确保扑火队员人身安全,一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扑火培训,另一方面为他们投保了人身意外保险,以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并要求队员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保证呼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调动扑火队员工作积极性,镇党委、政府对工资予以明确,一小时50元,1-2小时100元,2小时以上200元。镇机关内部也建立了第二梯队扑火队伍,由50岁以下的男同志组成。在此基础
上,各村也组建了村级扑火队,共300人。
四、 狠抓四项工作
1、加强对重点地段的监管。我们根据森林分布情况和历次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制定了《大佳何镇森林防火预案》,划分了a、b、c三级地段。对a级地段,我们重点加强了监管,增强了巡逻人数和巡逻频率。对某些火警频发的高危地段设立了嘹望哨。
2、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监管。根据经验,痴、呆、傻人员、某些老年农民以及中小学生是产生火警的特殊人群。为此,我们对这些人加强监管。要求监护人看管好痴、呆、傻人员和中小学生,严格限制其携带火种,看管好他们的活动,无特殊原因不得进入林区;禁止老年农民在山区和近山区使用生产用火。如果发生火灾或火警将追究其监护人的经济和责任。
3、狠抓野外火源管理。组织巡逻队上山头、把路口,严防死守,森林火警易发天气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林区。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4、构建森林防火信息平台。按照“四早”(早发现、早扑救、早消灭、早处理)的指导思想,以森林防火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镇机关设立两部24小时值班的火警电话,扑火队员和镇机关干部手机做到不关机,一有火警随时报告
,确保把火警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基本方针,依据林业政策法律法规,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强化监管措施,健全制度建设,优化配置救援资源,推动救援队伍素质建设,科学应对指挥防灭火,严明森林防灭火工作纪律,切实做好森林防火灭火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成立镇森林防灭火指挥部
指挥部主要职责:指挥和组织协调全镇森林火灾的处置、扑救和保障工作;负责各村、相关部门在处置森林火灾中的协调与联系;及时向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火情;协助开展森林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镇农业服务中心,由任办公室主任,、任成员。
森林防火办公室工作职责:接到火情报告后及时向组长报告,跟踪了解、掌握和报告火情动态;指导、督促各村开展森林火警事故的调查处置;指导、督促各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完成镇森林防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成立森林防火应急队
队长:
成员:全体镇干部、派岀所、卫生院(男士30人)
3.组建专业扑火队
第一分队
队长:
第二分队
队长:
森林火警发生后,专业扑火队成员必须迅速集中赶到一线火场开展火灾的扑救工作。专业扑火队配备必要的扑火装备,包括、砍刀、灭火器、铁扫把等扑火器材,并适时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培训和扑灭火实战演练活动。
各村(社区)、各镇企事业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护林防灭火组织,负责本区域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并制定完善本区域防灭火预案。各村(社区)应建立专业扑火队(10人/村以上)和群众扑灭火援救队伍,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各村民组应配备兼职或专职护林员担负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各村(社区)、各防火组织、扑火队、护林员成员名单报镇护林防灭火指挥部备案,保障日常工作经常性开展,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预防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灭火意识。各村(社区)、各单位要继续采取电视、广播、标语、宣传单等方式进行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重点开展好留守老人的林区用火宣传和流动人口、中小学生森林防灭火教育工作;同时,要结合实际,创新宣传方法,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鲜花祭祖,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宣传要使教育面百分之百覆盖,切实把森林防灭火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营造“森林防灭火、人人有责”和全社会关心、支持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良好氛围。
2.巩固和完善野外火源管理机制。一要严管非生产性用火。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管好林区、林缘地带和其他高危险地段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野炊、吸烟等非生产性用火。二要加强野外用火管理。进一步管好垃圾焚烧、焚烧秸秆野外用火,禁止在林区内、林缘地带及其他危险地段用火。确需生产性用火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严防私自焚烧田埂草、烧荒积肥等行为。三要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治理行动,有针对性地实施林区高压线路清障、旅游景区及其他防火重点施工工地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工作,严厉打击私自架设“电猫”等违法行为。
3.配置应急救援资源。镇、村(社区)安排专项资金配备必要的防火工具、灭火器材和通讯器材,包括风力灭火机等等,并确保各项应急救援需要的资源包括车辆等等。镇、村(社区)两级都要组织开展防灭火知识培训,实地扑救防灭火技能演练。各村(社区)要挤出经费配置一定的灭火设备,并配备铜锣、防火等信号工具,每村民组确定两户以上固定电话和两名以上的固定联络员,保障信息畅通,回报及时,反应迅速。
四、应急处置
预防和扑救森林防灭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火警就是命令。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社区)各单位广大干部群众接到火警讯息后,应立即参与救援扑灭工作。各村(社区)各单位十分钟内必须组织好扑火队伍、灭火器械、交通工具,并迅速开赴失火现场。各村(社区)各单位必须担负好组织扑灭火队伍、灭火器械、交通工具,开展进一步组织救援工作,并针对失火现场反馈情况立即如实逐级向上级机关、及主管部门汇报。各村(社区)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临失火现场,靠前指挥,因地制宜,科学组织扑救。扑火现场参与扑火人员要服从护林防灭火指挥部统一指挥,积极科学参与扑救。
森林火灾扑救非常时期,灭火器械、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后勤保障等用品一律采取强制征用办法,各村(社区)、各单位、各户必须先无条件服从征用,然后按规章结算;根据火情灾情,由护林防火指挥部决定的砍伐林木、防火烧隔离带、防火道等处置措施,各山场权属使用单位必须先无条件服从,然后按规定规范处理。
五、工作纪律
篇6
一、深化法制宣传教育
(一)高度重视,突出宣传重点
以“六五”普法为契机,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林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宣传。
(二)形式创新,提高宣传水平
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采用讲座、培训等多种方法,利用广播、电视、内部刊物、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全县林业干部职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不断增强,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有利于我系统组织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和融洽群众,为开展全县林业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普法实践中,我们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和途径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同时从提高普法的水平入手,在形式上、载体上不断创新。
(三)学习培训,增强业务素质
一是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在我局机关内部及下属各单位中,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林业法律法规,让职工掌握法规政策,做到有法可依,遵章执法,条款适用。二是加强培训学习。对全县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培训,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行政处罚法》、《木材运输检查监督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常用法律法规聘专业人士进行系统讲解,努力提高各执法人员素质,在林业执法工作中务必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良好林业执法形象。
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一)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切实保证办案质量
一是要求全县林业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规范林业行政处罚的岗位职责。遵照《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开展行政执法,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全县林业系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局主要领导审批制。加快处罚案件的办速度,按照“谁办案,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处罚到位。二是规范办案程序。严格按照《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执法人员从发现案源开始,直到立案、调查、归档,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程序要求。根据《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所有执法人员在当场检查和调查取证过程中,必须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共同进行,严格按照先立案调查取证再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的步骤实施行政处罚,处罚案件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且引用条、款、项、目准确完整。三是做到案件资料合法完备。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到结案都严格按照《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要求,程序合法,立案审批表记录详细,当事人基本情况、案件来源、案情记载齐全、准确,有承办人意见、负责人明确具体的审批意见。立案后,认真做好《现场检查笔录》、《调查询问笔录》以及各种证据笔录,搞好案件的调查取证。在证据确凿、违法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报请分管领导审批后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并对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由和依据,与当事人说明清楚。当事人不要求听证的,在规定日期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及《没收实物收据》,所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当事人按照处罚决定改正违法行为,接受处罚后,填写结案报告,案卷归档。
(二)以大检查为契机,加强管教育,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树立林业基层执法单位“窗口”形象,体现林业执法单位的精神风貌和执法者素质。在依法检查过程中,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检查人员轮流分班上岗,24小时值班。如遇群众举报,其余人员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执行公务。检查人员上岗时,做到着装整齐,持证上岗,佩带统一标志和木材检查执法证,按交通规则示意停车,文明执法,礼貌待人。认真审核“木材运输证”、“森林植物检疫证”、“野生动植物运输证”。实行逐车登记,对手续齐全,证货相符的车辆在运输证上加盖验证章登记后予以放行。二是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局法制办、监察室对各执法单位实行长效监督,保证各执法单位、执法人员廉洁奉公,不循私情,不断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水平。三是加强检查、督查。由局分管领导带队,每月开展一次全县林业执法例行检查;不定时对各乡镇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及执法人员执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如有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进一步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一)建立健全预先审查制度
在党务政务公开中,准确把握局机关党政工作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程序、时限等,保证党务政务公开的全面真实、及时有效、快捷便民。
(二)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制度
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全县林业工作中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和参与的事项。包括民主决策、干部任免、季度财务状况、当前重点工作内容等工作情况的明细项目。
(三)建立健全依法申请公开制度
根据法律法规,确定依法申请公开的事项及公开的对象,明确受申请的审批部门、审批方式及审批程序等,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公开的答复或承诺。
(三)建立健全党务政务公开评议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局下属各单位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和行风的范围,对工作不主动,公开不认真,群众不满意的下属单位及个人,要限期整改,严肃批评;对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四、努力推进生态县建设
(一)落实造林绿化任务
公路绿化。认真落实县县政府的有关决定,严格认真搞好g317沿线的公路绿化。二是按照相关项目,认真做好荒山荒坡的绿化及管工作。
(二)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绿化家园
认真落实《省公民义务植树条例》,每年组织城乡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未按时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按规定标准向承担义务植树任务的单位收缴绿化费。结合城乡环境治工作,大力开展“庭院绿化”、“街道绿化”、“绿地认种认养”等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投入造林绿化,多渠道筹集造林绿化和森林保护资金。
(三)加强森林保护
一是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基本装备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全县森林病虫害加大监测力度和检疫力度,对松材线虫病重点布防,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果断处。二是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防火办工作人员全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各基层林业站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同时配合当地政府做好防火预案、应急扑火队伍等基础建设。三是加强林地资源保护。正确处好经济发展、林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我局依法加强全县林地的管,制止毁林开荒和乱占林地等行为,强化林地保护意识,加大对林木市场整治力度,坚决打击乱砍滥伐、偷拉盗运等违法行为。
篇7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立即掀起新一年度全县林业生态县建设,确保全面完成我县今年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给同志们拜个晚年!今天又正好是立春,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春光无限,事业有成!刚才,王淮局长就2009年度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分配作了说明,并通报了当前造林任务完成情况;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向县政府递交了《2009年度林业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黄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我县今年林业生态县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再次掀起林业生态县建设新
去年是全省林业生态省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林业生态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及早行动,强力推进,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沪陕、大广两条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赢得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春节过后,又用半个月时间完了面上造林任务,不仅顺利地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而且在省、市评比中均取得了较好位次。尤其在林业生态县建设资金兑现方面,县林业部门积极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设立了资金兑现专项帐户,只用一天时间就将林业生态县建设资金全部兑现到位,而且手续完善、资金到位及时,全县干部群众和造林大户都非常满意。年前腊月二十八日,县林业部门又在全县设立了6个网点,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兑现,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使我县林业生态县建设资金和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兑现工作走在了全市前面。这些创新性的举措为我们做好下一步的林业生态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再一次代表县委、政府向在林业生态县建设工作中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虽然我们的林业生态县建设有了一个好开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绿化标准不高,管护措施不力,成活率、保存率低,缺乏精品亮点工程,尤其是在廊道绿化上,不少局部地段遭到了破坏,不仅耽误时节、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也形成了不良影响。今年,我们的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在数量、质量和难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截止目前,全县造林整地进度在全市还相对滞后,有些乡镇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从节日的气氛中走出来,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活动中来,继续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全面完成今年的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
二、全力打造林业生态县建设新亮点
关于2009年的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县林业生态县建设指挥部已制定了实施方案,刚才,黄县长也作了具体安排,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要按照要求、对照标准,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廊道绿化质量要好。绿化质量具体表现在成活率、保存率和苗木长势上。在去年的廊道绿化工作中,我们把沪陕、大广高速的廊道绿化作为林业生态县建设的突破口,克难攻坚,强力推进,全县的造林进度和造林规模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省、市对我县的造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县政府也拿出专项资金进行了表彰奖励。但是,我们的绿化标准不高,机制不活,成活率、保存率很不理想,二、三级廊道绿化更是残缺不全,有些地块甚至造林失败。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年的林业生态县建设中,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改,坚持质量标准,不惜一切代价把廊道绿化搞好,栽大苗、栽壮苗,栽实、扶正、高培土,确保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全县四级以上的廊道也必须按照标准全面完成绿化。
二是城乡绿化品位要高。城镇、乡村绿化是体现一个地方面貌和形象的重要载体,各单位、各社区要把绿化作为提升品位、树立形象的重要突破口,高质量、高标准进行绿化、美化。城镇重点是建设环城林带、城市绿岛、社区森林,绿化、美化的标准要高,主要街区要配置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使城区和集镇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农村主要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四旁隙地,开展围村造林和房前屋后植树,发展庭院经济,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40%。
三是成片造林管护要严。成片造林能否见到实效,关键在于管护机制。因此,在制定成片造林管护机制时,要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落实林权,明确责任,确保“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去年,在全县林业工作会议上我就说过,落实管护机制仍然要采取历史上行之有效的“一、三、五”政策,即:损毁一棵树、补栽三棵、处五倍以上的经济处罚,以此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四是义务植树成效要实。全民义务植树是林业生态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按照《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规定,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形式,拓宽义务植树渠道,提高适龄公民尽责率。去年,县林业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在城北2公里省道213沿线实施“以圃代林”义务植树活动,组织一次活动,创办一个基地,成立一个企业,很有创意。今年要建立义务植树专项制度,既要对义务植树的效果进行考核,又要对义务植树的工作进行考核,对不尽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外,年终还不得评先,以此来确保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要保障义务植树经费,城区和县直各单位要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足额缴纳绿化费,由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集中采购苗木,组织专业队造林,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也要创新工作思路,利用义务植树活动,创办义务植树示范点,留下一片绿萌。
五是护林防火观念要新。去年,我在全县林业工作会上提出了“森林亦是生命”观点,我个人认为,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绿色生命。入冬以来,我县干旱少雨,地下植燥易燃,年关几天,县防火办就接到火警电话近百起,尤其是灯节、清明节期间,我县群众有送灯、上坟烧纸的传统习俗,更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森林防火今年更要警钟常鸣。一要搞好宣传教育。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要在重点林区设立永久性森林防火标识,刷写标语,特别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森林防火教育。二要强化火源管理。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要加强对林区、林缘的野外用火管理,严禁儿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野外用火和田埂烧荒,森林防火重点部位要保证“乡镇领导有人分包、村组干部有人监管、责任人员不离山”。三要强化责任落实。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扑火预案,落实扑救措施。四要加强值班和巡逻检查。严格执行24小时防火值班制度,县防火办要对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的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和巡逻检查,对发现缺岗、漏岗和隐瞒火情不报的,进行通报批评。五要组建森林防火专业或半专业扑救队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拿出专项经费进行防火队伍训练,一旦发现火情,及时扑救。六要加强责任追究。县纪检、监察和森林公安部门要加大对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凡是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都要追究行政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坚决做到“见火即查、违章必罚、成灾就抓(人)”,始终做到从严打击、从重处罚。
三、全面落实林业生态县建设新举措
我县林业生态县建设原有的指挥机构和人员、职能保持不变,但是责任要强化。今年,我们的林业生态县建设考核将采取行政的和经济的双重并举办法进行。
一要签订目标责任书。一是将林业生态县建设纳入全年目标管理。根据检查验收的结果,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取消年终评比第一名的资格,并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二是继续将林业生态县建设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将检查验收的结果纳入干部政绩台帐,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办事处、管理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诫免谈话。
篇8
第一条为了使我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天然林资源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根据《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和《湖
北省竹山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管护单位指我县纳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的单位,即乡镇管护站、国有林场等。
第三条在工程区内,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保留一部分自用材(含培植材)、薪炭材及经过核准的速生丰产人工林等森林资源消耗外,严格禁止其它森林资源消耗。
第四条工程建设确需用材的必须向有关部门申报,经核实批准后,方可按要求采伐。隐瞒虚报或不按要求采伐的,按《森林法》有关条款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凡禁伐区的森林、灌木林、未成林幼林及限伐区内的森林和部分灌木林,商品林区的部分有林地被列为管护对象。包括:国有林、集体林、个体林的森林、灌木林、未成林幼林及其中有益生
物。
第二章管护组织
第六条根据工程区内林地权属关系,森林分布及地域特点,可分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方式,实行属地管理:
国有林管护以原有单位竞争上岗的职工为主。以管护所为基本单位,建立精干的森林专业管护队伍。以划定的管护区域为责任区。采取责任区负责制或个人承包方式进行管护。以层层签订责任状的
形式,将管护责任和管护费用落实到责任区或个人。
集体林(含个体林)管护以林业工作站和森工企业分流的职工为主,以专职或兼职农民护林员骨干,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以个体承包方式,采用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其承包期限,将管护责
任和费用直接落实到个人,或承包给其他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管护。
原则上对位于远山,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林地封山设卡进行管护;对于近山、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稠密,林农交错的林地,采取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以个体承包方式进行管护。
在管护责任区内,提倡并尽可能推行个体承包经营管护,鼓励承包者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第七条加强天然林资源管护站、所的建设。
第八条管护网络设置应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布局合理,相互衔接,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又不重复设置。以责任状和合同确定的管护区域划定责任区。做到明确责任界限,设立固定界标。各
责任区做到严防严守,密切配合,加强联管联防。
第九条管护站、所的设立以及人员编制,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乡镇及林场实际情况,结合转产分流,发展多种经营的需要,由县林业局确定。定编人员按每人管护3500—4500亩面积测算。
第十条管护所设所长1人及管护人员若干名,管护站设站长1人及管护人员若干名。其他管护人员人数根据面积需要确定,并相应核定基本管护费用。
第十一条管护站、所负责人和主要岗位工作人员应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水平,通过考试、考核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一般管护人员除要具备较好的身体
素质外,也要通过相应的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择优上岗。从而建立起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本领过硬的森林管护队伍。
第十二条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各林场、乡镇森林资源分布、林分结构、生态地理位置等因素,将每个林场、乡(镇)划分为若干个管护片,每个管护片又可划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或
地块)。层层签订责任状或管护承包合同,将责任逐级落实,最终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
第十三条各实施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贯彻《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实施天保工程的方针、政策。
第十四条各实施单位的管护制度要以《乡规民约》、《护林公约》等形式,制作标准的宣传牌,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禁伐区的范围和限伐区的界限,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共同保护好天然林。
第三章管护责任制
第十五条各实施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健全管护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并把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各站、所或承包人。
第十六条主要领导负责本辖区内天保工程资源管护的全面工作,并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资源管护、森林防火及监测,森林病虫害防治及监测,科技推广与应用以及资源环保监测和信息收集整理工
作,配合主要领导搞好各项工作,不得相互推诿。
第十七条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依法管护辖区的森林、林地,制止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天然林管护的责任主要是:
一、防止偷砍盗伐、乱砍滥伐、超限额采伐、伐薪烧炭,毁林采种,违规采脂、剥皮,过度修枝等毁坏林木以及乱采滥挖药材和其它破坏森林植被,非法收购林木及其它木制产品的行为。在禁伐区
,禁止一切采伐、采挖、放牧等活动;在限伐区,控制采伐方式和采伐数量,禁止实施皆伐作业。
二、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毁林开垦,退耕复垦,林下乱采滥挖以及违法征、占用林地等各种破坏、侵占林地的行为。
三、加强森林防火管理,严管野外用火,做好火源控制,积极预防和及时扑救森林火灾。严格按照《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四、加强植物检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好森林病虫害和鼠害的监测、预防。
五、坚持巡山查山,发现有森林火灾或林业违法事件迅速报告有关部门。
六、严格控制进入管护区的人员,加强对管护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管理,做好宣传教育,强化其森林保护意识,防止发生侵害森林资源的行为。
七、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防乱捕滥猎。严禁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和非法收购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
八、积极协助、配合林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经营权的争议,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九、负责本辖区经营活动,管护活动等情况记载,建立管护档案,整理统计资料,及时上报。
第十八条管护责任要有量化指标,内容具体,操作性强。要充分体现依法管护,按章办事。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将管护者利益与管护成效挂起钩来。
第十九条对珍稀野生植物和有特种保护价值的树木以及林木良种资源,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古、大、稀、奇林木树种要挂牌登记、建档、立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砍伐和毁坏。
第二十条天保工程的护林公约牌、宣传牌、界标等标志牌由林业局统一规划设计。设立的标志牌任何人不得擅自变动和毁灭。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一条县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对实施单位森林管护成效进行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㈠管护责任的落实情况;
㈡管护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效;
㈢管护设施建设和完成情况;
㈣管护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
㈤管护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情况;
㈥管护报酬及奖惩措施兑现情况。
第二十二条实施单位应将自查的结果,作为对森林管护承包单位和个人支付管护经费和报酬的主要依据;县林业主管部门的复查结果,作为对实施单位年度森林管护费提出调整和安排意见的依据。
第五章奖惩措施
第二十三条实施单位要对森林管护成效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认真总结森林管护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管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对森林管护效果好、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管护效果差、保护森林资源不力或违规使用森林管护资金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
篇9
1、及时调整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根据领导分工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责任制、案件审理等组织机构成员,并为了理顺工作关系,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将局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原设在法制科调整为局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务(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法制科主要精力负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日常具体工作。
2、及时制定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制定了本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2009-2013年规划暨实施意见及2009年度计划,并将本局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逐项地分解落实到各科室站,以温农林发[2009]18号文件报告于市人民政府和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实施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发至局属各科室站;并根据法律、法规修订和新法律、法规出台将本局系统承担的法定职责全部分解落实到位,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3、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根据法律法规和编制变动,做到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及时参加年审确认和变更行政执法主体,我局系统现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单位8个,其中法定行政机关1个(即局本级),承担执法范围是行政许可(由局行政审批科统一承担),行政处罚(农业行政处罚由农业执法大队为主承担、林业行政处罚由森林公安科为主承担),其他行政管理事项由各内设科室和下属单位承担);法律授权组织4个:①*市植物检疫站(与农业执法大队合署),承担的执法范围是农业部分植物检疫方面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②*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承担的执法范围是林业部分植物检疫方面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③*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承担的执法范围是动物及其产品防检疫方面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④*市农机监理站承担的执法范围是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方面的行政许可(牌证照核发)、行政管理;受本行政机关委托组织有3个:一是*市畜牧局,执法范围是承担畜牧业方面的行政处罚和管理工作;二是*市农机管理总站,执法范围是农业机械方面的行政处罚和管理工作;三是*市大溪木材检查站,执法范围是途经我市主要是1*国道木材运输方面的行政处罚和管理工作。今年以来这8个行政执法主体除*市大溪木材检查站外还是正常运转的,并能基本上做到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行政管理机制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行政审批机制。一是将本局系统全部行政许可及审批事项(即含本局系统行政许可类事项30项,执行上级行政许可工作类初审事项21项,行政审批类事项4项等)放权授权给行政审批科,使本局行政审批科真正独立承担起代表本局系统统一对外进行行政审批工作,局行政审批科并经过创新改革、健全各项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今年还通过了一抓预约连线服务、二抓网络平台建设、三抓办证材料从简、四抓审批程序、文本规范等措施,缩短了办结日程和群众办证的距离、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为此被台州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评为“2009年度台州市群众满意站所(办事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二是认真抓好强县扩权事项落实承接工作,共计落实承接强县扩权事项26项(其中放权事项省农业厅19项、省林业厅2项、台州市农业局2项、台州市林业局3项),除涉及内部审批事项及多个部门相关审批事项外,全部放权授权给局行政审批科统一办理。
2、以抓好惠农政策落实和耕地抛荒监管两手来确保粮食生产任务落实。一是中央1号文件惠农政策出台后,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惠农政策措施,为使广大农户了解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激发广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我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二是狠抓耕地抛荒的监管,本局在今年6-7月份组成6个检查组分赴农村明查暗访,检查督促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种粮补贴政策、制止耕地抛荒措施的落实工作。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六大提升行动和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活动、做好服务“三农”和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工作。六大提升行动:一是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实施生产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生产经营主体转型升级;三是实施科技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科技服务创新转型工作;四是实施服务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服务机制转型升级;五是实施行政监管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监管方式转型升级;六是实施兴林绿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生态绿化工程转型升级。“十、百、千、万”工程:一是继续选派10名科技指导员下基层工作;二是落实百名科技人员联系一千农户活动;三是局领导、责任科室、农技人员三到位,抓好“万元田”示范工程建设。
三、创新监管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1、畅通投诉举报和渠道。一是2009年本局共受理案件23件(其中省农业厅转6件、台州市农业局转5件、*市纪委转1件、*市局转9件、群众来信来访2件),已办结21件,还完成了向市政府提出的复查意见3件,案件量同去年相比下降34.3%;二是2009年通过“12316”等渠道投诉到我局的农业生产事故案件共28起,其中接受咨询22起,受理调解农业生产事故6起并全部办结,为农民追回经济损失2万元;三是认真做好行政调处工作、及时化解行政纷争,2009年受理组织跨镇街道山林权属纠纷调处2起。
2、进一步加强落实村级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源头防范机制:①及时调整涉农收费公示制,收费公示至全市各村,②落实村级订阅报刊“限额制”,并联合下发了温纪[2009]62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订阅报刊的通知》,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机制:①建立了重点检查,专项整治与正常性监管检查相结合制度,今年7月中旬组成4个检查组对8个镇(街道)进行了专项检查,②建立了农民负担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今年11月下旬,对全市各涉农部门和各镇(街道)进行了专项检查考核,未发现违规现象;三是今年共审计了285个村(其中专项审计重点村10个),涉及资产总额6.2亿元,查出违规资金82万元,向被审计村提出加强财务管理建设296余条,例查出松门镇远景村原出纳动用集体资金59万元,建议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侦查。
3、整体推进小农资整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已构建起对农资市场(即农业投入品源头)的监管长效机制。一是按照《小农资店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的要求》和《*市“小农资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单”活动方案》的要求抓好创建整治工作,通过验收至今达到小农资整治规范企业244家(除3家未达标外);二是按照《*市农资企业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和分类评价评分标准》,建立了*市农资信用系统管理软件,其中59家农资企业被评为守信企业即A级,82家被评为基本守信即B级,30家被评为警示企业即C级,5家企业被评为D级,责令退出农资市场;三是大力发展农资现代流通经营模式,即连锁企业,至今有4家农资龙头企业在我市建立加盟连锁店92家。通过创新农资经营模式,促进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
4、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排泄物治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检测工作,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了对动物及产品的检疫工作,全年实施生猪产地检疫45418头、家禽产地检疫540.6万只、生猪屠宰检疫37.1万头,检出病死猪770头、病害产品8.1万公斤,全市无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对饲养场户的管理,今年共完成了全市饲养场无害化处理设施202个;三是加强了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监管,今年共抽检了养殖环节样品1350份,屠宰环节样品380份,调入动物产品肉样品70份,所有样品“瘦肉精”检测均为阴性,未发现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四是分别在4、5、7、9、11月组织了8次对瓜果蔬菜的例行监测、抽样活动,出动抽样人员27人次,检查生产单位63家次,抽检样品96批次,合格样品94批次,并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和*农林信息网食品安全栏目进行了公布。
5、加强森林消防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一是通过张贴通告、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发放资料、专题文艺巡回演出等形式,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市政府的《关于切实加强森林消防安全的通告》、《关于切实抓好清明节期间的森林消防工作的通知》,以提高森林防火意识;二是抓好元宵、清明等重点节日巡回检查与设卡检查相结合,规定了“六个严禁、一个收缴”,大力提倡“无烟扫墓、文明祭祖”,严防死守;三是抓好责任落实,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各镇街道与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达到目标明确、任务分解、责任细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四是不断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值班工作,全市共建有森林消防队25支6*人,市、镇(街道)两级在森林防火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经过努力今年只发生一般森林火灾一起,受害森林面积0.9公顷。
6、强化农机安全管理,推进“平安农机”建设。一是加强开展春运农机安全宣传与巡查,召开了有镇(街道)农机管理站负责人和农机安全片组组长参加的全市性的农机春运安全动员大会,并采取强化路查、排查黑点等措施,确保畅通;二是落实农机安全责任制,市农机总站与各镇(街道)农机管理站,各农机管理站与每个农机手签订安全责任书,全市签订率达100%;三是抓好拖拉机年度检验工作,全市检验拖拉机3576辆,检验率达88%;四是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村镇建设和制作悬挂农机警示路牌活动,今年已创建农机安全镇1个,安全村5个,设立农机警示和安全村建设路牌16块。综上所述,有力地推进了“平安农机”建设。
7、积极推进建设“平安*”工作。及时制订了本局创建“平安*”和治安安全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计划,并和下属单位及时签订了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还组织开展正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抓好落实,本局已连续四年被评为本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获得治安安全单位称号。
四、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活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1、积极查办农林违法案件,不断提高办案水平,未发现错案。今年我局系统共办结行政处罚案件52件,共计罚没款12.264万元。其中查处办结农业行政违法案件40件(简易程序11件、一般程序29件),涉案金额6.2万元,收缴罚没款7.4万元;其中查处办结林业违法案件4件,治安处罚1件(行政拘留1人),林业行政处罚3件,收缴罚没款2.97万元,赔偿补种林木种苗款2万元,共查获野生鸟类1000多只,已全部放归大自然,并缴获捕鸟网具82张;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所立案查处办结行政处罚案件9件,罚没款1.894万元。
2、勇创先进示范单位,实现两个100%。今年以来我局行政审批科(办事窗口)以20*年度“*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示范单位为动力,再接再励、再创佳音,荣获2009年度台州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今年以来共收受办结行政审批件626件,其中即办件458件,承诺件168件,实现提前办结率、正确率两个100%。
3、正确履行好职责,积极开展各类行政执法检查活动。一是农业执法大队今年来积极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检查活动5次,抽检51个批次涉及农药产品11个、肥料产品10个、种子品种9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品种10个,兽药产品10个,检出不合格产品18批次并依法进行了查处。二是森林公安今年以来开展了“春雷一号行动”、“禁种铲毒”、“绿盾三号行动”等为主题的系列森林和陆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执法检查活动,在行动中当场查获野生动物鸟类300多只,捕鸟网具80多帐;三是市畜牧局暨动物卫生监督所今年以来加强了对饲养场户的监管,以审核《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为抓手,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抓好整改,并加强了对集贸市场动物及其产品交易行业的监管,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00多人次,检查了600多家摊主,发放整改通知书1200多份,还与农业执法大队一起加强了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及“三聚氰胺”添加剂方面的监管,共检查了兽药生产企业75家次,饲料生产企业45家次,并对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及时进行了查处,还对10家鱼粉蛋白饲料生产企业抽检了21个品种,对是否添加“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添加“三聚氰胺”行为。
4、积极做好“农业执法检查”工作,提高履行法定职责能力。为积极配合参与今年3月至11月省人大部署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工作简称“农业执法检查工作”,我局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分别召开了各个层次的动员会议,并确定了农业执法检查的工作重点,分解落实到责任科室和下属单位,并邀请省农业厅领导作专题法制讲座,多次分各个主题向市人大汇报“农业执法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分别召开多种形式的各界代表参与的座谈会、评议会,座谈评议我市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市人大还邀请有关部门对我局20*年以来的农业执法案件,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及今年开展的农业执法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我局根据农业执法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六个方面重点(除省确定的四个重点方面即农业投入、粮食安全、农田保护、农技队伍状况外,另加了两个重点方面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农民合法权益保护)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总结。
5、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监督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及时制订了执法人员年度学法计划,并征订了一套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程序与违法行为查处依据、处罚标准及典型案例分析》实用全书供行政执法人员自学用书;二是组织新上岗人员2人到省林业厅进行执法业务法律知识培训;三是加强执法人员部领证和省颁证的年审检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管;四是严格把握好审核行政执法案件这一关,保证执法人员亮证执法和案件质量;五是积极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和推荐评选优秀案卷活动,提高办案质量;六是严格较重行政处罚案件的集体讨论和报备案制度;七是出台了农业行政处罚裁定标准(讨论试行)供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参照。
五、积极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抓好对外公开文件的清理工作。
今年以来除按照温政办发[2009]36号文件,及时完成了涉及我局的以市政府、市府办名义发文的文件清理工作任务外,还对以我局名义制订发文并对外信息公开的20*至20*年以来的所有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其中阶段性工作已完成等原因停止执行的有82件,继续执行的有35件(按发文时间20*年2件、20*年6件、20*年3件、20*年10件、20*年4件、20*年10件)。
六、认真抓好普法宣教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1、及时制定好计划,落实好经费,征订并编印好资料。一是及时制订了本局2009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和学法计划,并以本局红头文件温农林发[2009]85号文件印发至各科、室、站和局属各单位,并认真组织,抓好落实;二是落实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8万元,并作出了计划安排,做到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三是编印了一套分五篇即种值业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篇、农经篇、养殖业篇、农机篇的农业法律法规选编,供本系统及全市各级涉农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2、积极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一是在2-3月份,结合春耕备耕和贯彻宣传中央1号文件惠农政策,到各集镇利用集市日悬挂横幅、设摊咨询宣传、送发政策法规资料,共到9个镇(街道)出席咨询服务人次134人次、现场接受咨询人次2000余人次、送发政策法规宣传资料1万余份;二是积极配合省人大部署的全省农业法及相关法律的执法检查活动,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法律普及知识读本》、《县级农业林业系统行政执法职能与项目及法律依据汇编》等涉农法律知识书本至各相关部门、镇(街道)和村一级,共送发涉农法律书本1000余套;三是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今年1—2月份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出台一周年之机组织进行了《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两法宣传月系例活动,在全市各镇、街道集镇、重点村悬挂横幅,并组织了一套自编自演宣传“两法”文艺晚会节目和结合宣传车巡回宣传活动,共演出15场次;四是1月份结合确保农机春运安全、在全市开展张帖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系列活动。
3、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开展相关普法宣教工作。一是结合我市5月份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月和6月份开展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组织开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种植业、养殖业投入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与相关部门一起上街设摊咨询宣传、送发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二是结合我市村级经济联社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和工作活动,积极开展以村务公开、村级财务民主管理等“农民学法维权”方面的普法宣教活动,并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而且组织新上岗村干部进行村务民主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学习相关培训活动。;三是结合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绿剑”执法活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投入品监管进行相关农业法律法规普法宣教活动;四是结合农机年审、上道路拖拉机安全巡查、平安农机和农机安全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普法宣教工作,今年共投入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经费10万元;五是结合组织各行业年度培训会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今年以来分别组织了农药肥料经营企业、兽药饲料企业、种子苗木经营企业、村级财务人员等培训会,除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外,还对违法案件进行了通报;六是结合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元宵节、清明节等重点节假日防火工作,利用张贴标语、通告、悬挂横幅、年历画、大型宣传牌、宣传车、组织文艺宣传等大力开展《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涉林法律法规宣传。
4、利用传媒网络,积极开展普法宣教工作。利用*日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司法、*法制、*农情、*农经网、农民信箱及发短信等形式积极开展涉农涉林法律法规的普法宣教工作。
篇10
江西省森林公园条例最新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的设立与规划、资源培育与保护、利用与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供人们游览、休闲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并按照法定程序申报批准划定的地域。
第三条 森林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公园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为森林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障。
第四条 建设森林公园应当保持森林风景资源的完整性,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省森林公园管理工作机构负责。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公安、交通运输、旅游、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水利、文化等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森林公园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活动。
第六条 在森林公园内从事建设、经营、游览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森林公园内资源与环境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检举破坏森林公园内资源与环境的行为。
第二章 设立与规划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森林资源状况,编制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经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和本行政区域森林资源状况,编制市、县森林公园发展规划,经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林业长远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与旅游发展规划、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相衔接。
第八条 设立森林公园应当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新设立的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设立的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重合或者交叉的,森林公园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规划相协调。
第九条 森林公园划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
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
第十条 申请设立省级森林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
(二)森林公园面积不少于四百公顷,但是,在城区和有特殊保护、开发价值的森林公园可以适当放宽面积限制;
(三)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四)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达到国家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二级以上标准;
(五)森林、林木、林地权属清楚,界线明确;
(六)有相应的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和技术、管理人员;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设立省级森林公园,应当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纲要,以及重要资源的图表、影像等资料;
(二)森林、林木和林地及其他土地的权属证明材料;
(三)与森林公园涉及的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等自然资源和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的协议;
(四)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及技术、管理人员配置情况等说明材料;
(五)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书面意见;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设立省级森林公园,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会同省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旅游、文化等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
设立省级森林公园,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等自然资源和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因设立森林公园造成其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四条 森林公园设立后,需要合并、分立、撤销或者改变地域范围的,应当按照设立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省级森林公园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十八个月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完成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十六条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注重森林风景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突出地方特色。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和重要景点的确定;
(二)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区、生态恢复区、游憩区和接待服务区等功能分区;
(三)森林风景资源培育和保护措施、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
(四)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五)生态文化建设。
第十七条 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需报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需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组织专家、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并听取公众意见。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原编制程序修改。
第十九条 森林公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批准机关予以撤销:
(一)未按照要求编制总体规划或者未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建设,造成森林风景资源严重破坏且无法恢复的;
(二)森林风景资源质量下降,达不到相应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标准且无法恢复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资源培育与保护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明确保护对象和范围,并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森林风景资源的培育和保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森林风景资源培育和保护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森林风景资源状况,采取植树造林、林相改造等措施,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林木、植被,形成多层次、多样性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提高观赏价值和综合功能。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可以引进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优良生物物种。对非本土生物物种的引进,应当进行科学论证,依法办理检疫等相关手续,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第二十三条 森林公园内天然阔叶林严禁采伐。非天然阔叶林及其他林木仅限于景观培育和旅游活动的需要,可以进行抚育性或者更新性采伐,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林木采伐手续。
第二十四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森林公园内的古树名木、古建筑、历史遗迹等进行调查、鉴定、登记,建立档案,并设置标记和保护设施。
第二十五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配合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森林公园内濒危、珍稀和具有独特观赏、科研、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定期组织调查,建立管理档案;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对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原生地,设立保护地带或者设置保护设施。
因科学研究需要在森林公园内猎捕、采集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并在指定的区域进行。
第二十六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森林公园内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的,应当立即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并在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采取紧急除治措施,控制灾情。
第二十七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设立森林防火组织,配备森林防火设施与设备,设置森林防火安全警示标识。
森林公园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防火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香纸蜡烛以及其他野外用火。
第二十八条 森林公园内的地形地貌应当严格保护。因维护森林公园内道路、设施,确需在森林公园内挖砂、取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水利主管部门批准,国土资源、水利主管部门批准前应当征得林业主管部门同意。
森林公园内的居民因自用确需在森林公园内挖砂、取土的,由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指定地点采挖。
因挖砂、取土造成植被破坏的,应当负责恢复。
第二十九条 森林公园内的河床、溪流、瀑布、沼泽、湖泊等,除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整修、利用外,应当保持原貌,不得截流、改向、填堵或者进行其他改变。
第三十条 在森林公园核心景观区和重要景点内,禁止新建、改建坟墓和采挖花草、树根(兜)。
第三十一条 森林公园的各项建设应当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并依法办理建设用地等相关审批手续。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和森林资源。在森林公园内不得进行商品房开发,不得修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工程设施。在森林公园核心景观区和重要景点内,除必要的保护和辅助设施外,不得修建其他工程设施。对在森林公园设立前或者总体规划实施前已建的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建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改造、拆除或者搬迁。
第四章 利用与管理
第三十二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开发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应当做好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条件的森林公园可以举办登山、探险、漂流等特色森林旅游项目。
第三十四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建立旅游安全责任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制定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旅游旺季疏导游客的方案。
第三十五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在森林公园出入口、游览区、重要景点、游径端点,设置明显的游览导向标志。游览导向标志应当与景观、环境相协调。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森林公园内的危险地段和游客可能遭受伤害的区域设置安全保护设施和警示标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损或者擅自移动。
第三十六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园区资源特点,建设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加强自然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
第三十七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引导森林公园内的居民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从事与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利用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
第三十八条 在国有森林资源为主体建立的森林公园内开发经营性项目,应当采取招投标等方式确定经营者,其经营性项目需要进行流转的,应当依法进行评估和审批。
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森林公园内森林、林木和林地及其他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使用者,可以其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入股、联营、租赁等形式,参与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第三十九条 森林公园经营者应当在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法做好其经营区域内的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森林公园经营者应当对森林公园内的经营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十一条 省森林公园管理工作机构应当建立森林公园管理信息系统,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将森林公园内森林资源增长或者减少、森林生态环境变化、负氧离子含量等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二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新建、改建坟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采挖花草、树根(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依法给予处罚。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设置安全保护设施或者警示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毁损或者擅自移动安全保护设施和警示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森林资源和森林公园财产重大损失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森林公园设立的意义中国境内最早的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建立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主体上未纳入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机构为国家林业局。
为树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形象,促进国家级森林公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国家林业局于20xx年2月28日发出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启用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同时印发了《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使用暂行办法》。截至20xx年底,共有74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
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
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