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震减灾具体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震减灾具体措施

篇1

【关键词】地震;抗震设防;建设工程

1.单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措施及现状

1.1单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措施

按照《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和《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规定,为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县加强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

1.1.1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明确管理机构

根据《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具体要求,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将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审查、抗震质量监理与检测、抗震质量验收与备案工作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经抗震设计专项审查或审查未通过的不得进行施工图设计,不得进行建设项目报建。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未经抗震设计专项审查或审查未通过的不得进行工程报建和工程招标、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不得开工建设。并由单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具体负责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1.1.2强化责任主体的抗震意识,健全管理制度

根据《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要求,加强对“五方”责任主体的责任落实和追究。要求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有关抗震设防的管理规定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工程建设。为此,县立即组织全县在建工程责任主体召开贯宣会,要求各责任主体认真学习有关抗震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抗震设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同时确定了以单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为主,抽调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小组,以日常巡查结合抽查的形式,加大对在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检查力度。

1.1.3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严把源头关

根据实施细则规定,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应当设立抗震设计专篇,设计文件由建设单位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并对报送审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我县以书面形式通知新建工程建设、设计单位,确保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1.1.4确保建设工程抗震施工质量,严把建材质量关

继续加强建设工程抗震施工质量要求,我县要求参与在建工程的所有施工企业重视工程项目抗震质量的施工与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同时要求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已经审定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认真编写抗震施工方案,并做好抗震设计和抗震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以确保抗震施工质量。同时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实施抗震质量监理,制定专项监理方案,重要部位实行旁站监理,进行专项质量验收。通过以上措施,加大了在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提高了工程的抗震能力,确保了工程质量。

在建材质量管理方面,我县要求施工单位对涉及抗震主要建材采取100%见证取样,对所涉及抗震要求重点部位的保证试块、试件重点管理。同时要求检测单位将不合格建筑材料及时上报,特别是涉及抗震要求的主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砼、砂浆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今年已发现不合格建材300余组,现已清除现场。

1.1.5大力开展农村抗震管理工作,立足当前形势

新农村建设是我县当前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以往的地震灾害经历看物质损失最重的在农村,人员损失最大的也在农村,主要问题为农村自建房抗震措施不到位和农村危旧房屋的抗震能力极差。所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工作是我们防震减灾的主要工作,目前我县在农村抗震管理工作中,具体措施如下:

(1)在图纸设计方面全部按规定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

(2)在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新农村建设的工地安排专业监理人员现场监理,所有建筑材料严格按进出场规范进行把关,绝不允许质量不合格建材进入施工场地。同时工程重点部位实施旁站监理,确保抗震施工质量。

1.2单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力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县对单县中心医院、东大医院、时代广场、永顺国际花园、万隆批发城等一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划、建设部门也依法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和监理,有效地提高了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其中时代广场小区荣获“首个菏泽地区县级住宅楼盘抗震设防示范小区金奖”。 2010年,我县委托山东省地震工程院在我县城区开展了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小区划成果已在书香苑、财富广场等建设工程中推广应用。2010年 7月23日全市地震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现场会在我县举行,对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事项服务工作、地震行政执法程序、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现场等进行了参观指导。各县区地震局长、地震行政执法人员共计30余人参加。单县地震局做了典型发言,市领导对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

2.单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

2.1防震减灾指挥体系不健全

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和地震台网中心还没有列入建设规划;我县地震局虽独立设置,但内设机构不完善,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没有执法车辆和执法设备,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没有列入县财政预算。

2.2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落实不到位

全县70%以上的建设工程没有依法进行抗震设防和地震行政审批,95%以上的易产生地震次生灾害的工程没有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处于不设防状态。为抗御地震灾害埋下重大隐患。

2.3抗震设防管理没有全部纳入建设工程审批程序

目前我县只有部分医院及住宅小区建设工程纳入了建设工程审批程序,学校及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未纳入管理,使学校和一些易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项目未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3.单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建议

针对严峻而复杂的震情和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特提出防震减灾工作措施及建议如下:

3.1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

按照《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的通知》(菏办发[2002]107号)要求,我县已独立设置了地震局,但没设内部机构,人员编制较少。急需健全机构、增加编制。

3.1.1健全内部机构

在地震局内设置办公室、管理股、地震监察大队三个股室,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3.1.2设置单县地震台管理站

目前我县已建立数字测震台、数字强震台、地震前兆观测台各1个,地震宏观观测点22个。按照《菏泽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我县仍需建立1个数字强震台,1个地震前兆观测台,2个煤矿地震监测网。为加强地震监测台的管理,需设立单县地震台管理站,为股级事业单位,负责地震监测台的管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地震数据监测和信息传送。

3.1.3增加编制

菏办发[2002]107号要求县区地震局应配备编制人数5至8人,目前我局编制数为5人。但由于我县是人口和地域大县,地质构造复杂,需建设的地震台、宏观观测点较多,现有人员编制已不能满足我县防震减灾工作需要,需增加编制8人,其中,局增加编制3人,地震台管理站增加编制5人。

3.2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

3.2.1将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建设工程审批程序

将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的必备条件,将抗震设防要求落实情况作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必须条件。没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发改等有关部门不能立项和办理相关手续;没落实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房管等部门不能验收、不得交付使用。

3.2.2加大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管检查力度

严格建设项目地震安评制度和抗震设防审批制度。对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等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对其他建设工程严格设防标准。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组织人员到建设工地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建设工程是否按标准进行了抗震设防、在施工中是否落实到位。对没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督促其尽快办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标准。拒不办理的,依法进行查处,并强制其办理相关手续。

3.2.3对已建工程进行一次清理检查

全面排查消除地震安全隐患,以确保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一是对已建的“三产”项目,特别是医院、学校、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区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排查。重点检查是否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否按标准进行了抗震设防。对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要补办地震安评手续;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不达标的工程,要按要求进行加固。没有加固价值的,要坚决拆除,以消除致灾后患。二是对已建的工业生产项目,特别是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排查,重点检查化工、造纸、水泥、供热、供气等建设项目。对这些项目,必须严格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到“应评尽评”,并依据评价结果严格审定、落实抗震设防要求。

3.2.4加强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按照《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和《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的管理。在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作中进行抗震设防管理,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并开展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工程,从而全面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水平。

3.3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

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经测算:每年需列入财政预算的办公经费、地震执法工作经费、宣传教育培训费、群测群防费、宏观观测点人员补助等工作经费20万元,防震减灾专项资金40万元(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每年30—50万元防震减灾专项经费)。购置或调配执法车辆一部,并配备相应的执法设备。

篇2

灾害发生之后产生大量的业务,往往超过包括政府机关等单个组织的应对界限,根据调查,日本阪神一淡路大地震后兵库县灾害对策本部,能够对整个指挥部实施有组织地应对至少花费了2周时间。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由于现代生活的复杂化,另一方面在于政府对受灾群众施与丰厚救援思想的普及,正是对政府救助的期待不断提高,导致灾后应对往往单靠一家无法完成。因而,多种多样的志愿者组织,作为灾害应对对策主体,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越来越重要。

中国2008年的5·12地震以及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大的灾害,都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志愿者活动的课题。本文在探讨了志愿者的概念后,考察日本志愿者的实践活动,明确日本志愿者的活动是在防灾减灾体制内和行政互动的关系。

有关防震减灾志愿者的概念

本文中的志愿者指有组织地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个人或团体,这种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参加减灾活动前的既有组织,也包括灾后临时产生的组织。根据志愿者活动的地域特色,志愿者分为社区志愿者和社团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指由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居民组成的志愿者团体;社团志愿者的特点在于其成员不受地域限制。在日本有代表性的社区志愿者主要有自主防灾会、消防团等;社团志愿者主要有各种民间团体和NGO(Nongovernmental Or ganizafion)等。社团志愿者根据和政府的关系又可以划分为官办NGO和草根志愿者团体,在日本比较有代表性地从事防灾减灾的官办NGO有:红十字会和地域福祉协议会等。

在灾害研究中,一般将灾害看作是一个减灾时间链,分为预防、紧急救援、应急和在日本消防员属于公务员,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消防团员属于志愿者,是地方特别公务员,参加减灾救助活动可以得到小额的补贴,不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完全是业余参加防灾减灾活动。

恢复重建等阶段,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灾害发生后的不同时间段,受灾者的需求会发生变化,政府或志愿者的应对对策也不同。根据志愿者参加减灾活动的类型,又可以将他们划分为减灾志愿者、紧急救援志愿者和恢复重建志愿者。

减灾志愿者主要指在预防阶段从事救助培训等活动的志愿者;紧急救援志愿者指在紧急救援阶段,从事灾后生存救援、紧急避难所运营活动的志愿者;恢复重建志愿者指在恢复重建时期参与社区重建,从事弱势群体救助的志愿者。由于志愿者活动的延续性,定义不能完全区分他们在实践中的活动,但是通过定义防灾减灾志愿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志愿者的实践活动。

日本防灾减灾志愿者的实践活动

首先,日本防灾减灾志愿者活跃在防灾减灾的各个时间段。在预防阶段,减灾志愿者主要从事防灾演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活动。日本非常注重防灾演习,每年9月1日全国防灾日都要进行防灾减灾演习,除了全国性的演习,不同地区还会结合当地灾害的特点,开展演习,比如静冈县每年7月在举办开海节时都会举行海啸避难演习。防灾减灾演习需要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很多时候社区志愿者是主角;平时,社区志愿者负责管理本社区的防灾仓库,保管为社区居民配备的担架、医药用品、临时厕所、纯净水处理装置等,一旦灾害发生,社区居民首先自己能够自救;有关器材的使用方法,都是在平时的防灾演习中学到的。近几年,日本大力推广避难训练,通常同一社区的居民围绕本地区的地图,共同讨论合理的避难路径,以及适合本社区的避难场所,这种训练更多地在于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体意识,便于在邻里关系疏远的城市开展灾后邻里互救。

其次,紧急救援志愿者要学习如何避难、抢救伤员以及避难所的运营等,具体而言,避难所的运营主要是确保有饮用水,食物的分发以及厕所清洁等一系列涉及到避难所生活的环节。越是到小城市或是农村,紧急救援志愿者中消防团员或是有过消防团员经历的人越多。比如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由于灾后快速救援活动而知名的北淡町,震后10个小时,近300名被倒塌房屋掩埋的群众全部被安全救出。长期以来,在北淡町做消防团团员被看做是男子成人礼的一部分,北淡町町政府认为由于消防团团员熟悉当地社区情况,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震后救援的效果。

最后,日本防灾减灾志愿者的活动还具有形式多样、实用的特点,近年寻求突破、追求快乐减灾的活动也随处可见。比如,活跃在日本名古屋地区的减灾NP01(Non-profit Organization),在当地的活动中开展减灾运动会,把灭火或是救人等传统的减灾活动设计成运动会的形式,力求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表演小品宣传减灾知识,或是教儿童学习用吸管搭建房子,宣传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日本国内如此多种多样的防灾减灾志愿者活动,和日本国内拥有丰富的志愿者团体资源等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同时也具有制度背景。

灾害应对机制中的日本志愿者

日本的防灾减灾志愿者的活动不完全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是在完善的防灾减灾行政体制框架内的活动,而且伴随日本社会的变迁,防灾减灾行政对志愿者作用的认识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第一,日本防灾减灾制度的特点是根据灾害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活动目标和服务人群。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开始现代化的防灾减灾行政体系建设,这种积累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停顿,经过多年的积累今天日本有关防灾减灾法律多达150-200个。日本防灾减灾制度的完善,既包括法律法规的完善,还包括组织制度的完善。和中国相比,日本除了对国家、地方自治体、居民义务做了规定外,把日本红十字会、电力、运输、通讯等涉及社会公益的团体和企业作为“指定公共团体”,对其在防灾减灾中的义务作了规定。

对各种防灾减灾主体的义务进行规定后,日本在防灾计划中对志愿者的活动作了如下的规定:面向居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实施防灾减灾训练,强化居民自主防灾会,整备志愿者活动的环境,促进企业防灾等。应急对策具体有避难所收容活动、食品、饮用水、避难生活时的保健卫生、维持社会秩序、面向受灾群众的灾情信息传达、捐款的接收等。尤其在避难所的运营、高龄者和外国人的救助等项目上,对居民的参加寄予厚望。

除了如上软件建设,防灾减灾志愿者的活动在硬件上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比如社区减灾仓库的物品配备,是由地方自治体资助的。

第二,日本灾害防御体制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即1959年的伊势风和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伊势风后日本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阪神一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全面修改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制定了《受灾者生活重建支援法》和《特定非盈利活动促进法(简称NPO法)》。

志愿者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也是在阪神一淡路大地震之后受到了重新评价。直到1991年,日本《防灾白皮书》中提到的防灾志愿者还是红十字会志愿者,1995年阪神一淡路大地震后,在修改的《防灾基本计划》第23条才开始出现“政府要和红十字会、社会福祉协会和志愿者团体合作”的句子。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政府的防灾减灾理念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公助、共助、自助”的概念。“公助”是指国家和地方行政等公共机关的援助、救援活动;“共助”是指借助邻居、民间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的力量,互相帮助从事救助和救援活动;“自助”是指灾民依靠自己和家人的力量在灾害中保全自己。近年,日本的防灾行政官员往往向居民强调灾后头三天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念。

对志愿者重要性的再认识在实践中包含两层意思:提高和加强社区志愿者的活动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推进自主防灾会的组织率和提高组织率高的地区的自主防灾会的活跃度。重视社团志愿者在防灾减灾活动中的作用,新举措包括紧急救援期在灾区设置灾害志愿者中心,在恢复重建期推行“地区协调员”制度。为了吸取阪神大地震灾后板房区“孤独死”的教训,以社会福祉协会为主,官办NGO从活跃在灾区的志愿者中招收“地区协调员”,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给招募的志愿者适当的经济补贴,使其能够继续在灾区从事一定时间的活动,这种制度在2005年的中越地震和2007年的中越冲地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综上所述,日本防灾减灾志愿者的活动作为防灾减灾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不断得到完善,但是其制度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民间团体的自主活动及其成长也为志愿者的制度建设发挥了作用。

政府和志愿者的互动

阪神大地震又被称为志愿者元年,此后灾害志愿者变得大众化,1998年以后,在发生了洪灾的高知县等地区,开始普遍设立灾害志愿者中心,到2001年日本国内开始形成灾害NPO网络,通过有效地开展灾害救援,不仅共有灾害的经验和教训,也形成了几个全国规模的灾害NPO网络。比如,1997年成立于神户的“震灾联系全国网络”,到2008年发展成拥有团体会员23个的松散志愿者救援网络,主要从事:阪神大地震的经验传承;召开防灾减灾研讨会、学习会;从事灾后紧急救援志愿者的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团体网络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今天社团志愿者的活跃及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灾害发生后会有很多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志愿者奔赴灾区,在灾区设立灾害志愿者中心,临时组织和规范并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已经成为潮流。根据日本内阁府的调查,2004年日本在全国设立了60个灾害志愿者中心,其中36个由社会福祉协议会开设。有49家灾害志愿者中心回答“政府和灾害志愿者中心合作内容”时,提到“交换有关受灾群众需求信息”,有26家提到“提供对志愿者的物资支援”,24家回答“灾害志愿者中心运行合作”。另据2005年内阁府的《都道府县防灾担当部局对象调查》,在47个都道府县中有44个在5都道府县防灾计划中6有灾害志愿者的条款,更有41个自治体回答设有“自治体和灾害志愿者团体联合协议会和研究会等”。

为了配合灾害志愿者中心的开设,日本全国培养了众多的志愿者中心工作人员,2006年5防灾志愿者人才培育问卷调查6 l显示,不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和市区町村单独举办的项目,2005年日本全国实施了168个人才培养项目。这些人才培养大多以学者、资深志愿者团体、社会福祉协议会为主,由具有灾害志愿者活动经验的NPO活动家和学者等提供教案和培训计划。

篇3

为加强对十二五期间地震应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使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协调、高效、快速、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有序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河北省地震应急预案》和《石家庄市地震应急预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县内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后,经县政府批准,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由县政府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人武部部长、政府办主任、公安局局长、科技局局长、发改局局长、民政局局长任副指挥长,由县工信局、财政局、住建局、卫生局、国土局、教育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商务局、药监局、安监局、粮食局、消防队、红十字会、环保局、电视台、供电局、人保财险支公司、移动、网通、电信公司负责人为成员。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

1、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分析、判断地震趋势和确定应急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协调驻元部队迅速组织参加抢险救灾,必要时,向市政府提出请求,提出跨县(市)、区的紧急应急措施以及干线交通管制等紧急应急措施的建议,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的重要工作。

2、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拟定抗震救灾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贯彻和传达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震区所在乡镇政府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协调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并负责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

三、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30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占本县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50人以上、30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6.9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5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4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5-5.9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2、地震应急的分级响应和启动条件

(1)分级响应。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

(2)应急响应权限。Ⅳ级响应由灾区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决定,Ⅲ级响应由市人民政府决定,Ⅱ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决定,Ⅰ级响应由国务院决定。Ⅳ、Ⅲ、Ⅱ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国地震局。

(二)信息报送和处理

1、地震灾情速报:震区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系统迅速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灾情并速报;迅速派人到震中和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地区了解震害信息汇总上报县地震主管部门,同时上报市地震局。县级地震主管部门尽快了解震区地震影响和大致破坏情况,包括地震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震后1小时后(夜间延长至2小时)将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报市地震局。随后,按1、2、6、6、6、…小时间隔向市地震局报告动态信息。如有新的突出灾情,应随时报告。

2、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区政府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向县政府报告,同时抄送县地震主管部门;特别重大和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县民政、公安、安监、交通、水务、住建、环保、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应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报县政府,并抄送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县科技局(地震办)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即时报县政府、市政府和市地震局,并及时续报。同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及时组织舆论引导工作。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籍人士,当地政府及有关单位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县政府,并抄送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县侨务外事办和县民政局。县政府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地区、机构通报。

3、震情灾情公告: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县科技局或地震办)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公布震情、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发生2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在地震灾害发生24小时内,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组织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

(三)通讯

移动、网通、电信等通信公司要迅速了解震区的通信状况并派出人员进行维护和抢修,确保震区通信畅通。

(四)紧急处置

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地震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现场紧急处置的主要内容是: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埋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紧急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救援物资的接受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各级各类救援队伍要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导与协调。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后向现场指挥部报到,报告队伍实力,了解灾情与救援行动进展;由现场指挥部划定责任区,部署救援任务;必要时向现场指挥部请示大型机械等条件支持;在救援行动进程中报告救援行动进展、新发现的情况、需要请示的问题;现场指挥部协调转移、撤离的安排。

(五)人员抢救与工种抢险

县人武部负责组织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震区搜救抢险工作;县公安局负责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赶赴震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抢救伤员;县住建局负责组织力量对震区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对被破坏的公路、水路交通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交通畅通。

(六)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县安监局负责协调县国土局、住建局、科技局等部门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进行危险评估;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危险品泄漏的危害性,采取处置措施;监视余震、火灾、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损毁高大建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七)群众的安全防护

县民政部门负责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震区乡(镇)政府具体制定群众疏散撤离的方式、程序等方案,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八)次生灾害防御

县公安局负责协助震区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灾区社会稳定,保证救灾工作顺利展开;县水务局、住建局、科技局、安监局、环保局对处在震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县环保局负责加强环境监测、控制;县国土局会同县水务局、气象局、交通运输局监测地质灾害险情;县发改局、质监局、安监局督导和协调震区易于发生次灾害的地区、行业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九)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

县科技局(地震办)配合市地震局向震区派出的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组,依托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对地震和前兆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对重大异常进行核实与判断并收集宏观异常,及时会商,对震区地震类型、地震趋势、短临预报提出初步判定意见,并及时上报县政府和县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十)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灾区的乡(镇)政府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

(十一)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

县科技局(地震办)配合省、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开展地震烈度调查,确定发震构造,调查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种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等,共同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十二)信息

信息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工作原则,县科技局、民政局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和本部门职责做好信息工作。

(十三)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达到上述条件,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或者现场指挥部向县政府提出结束现场应急工作的报告。经批准结束应急行动,撤销应急现场指挥部,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

四、保障措施

(一)通信队伍保障

县移动、网通、电信公司要各组织一支20人左右的通信保障队伍,负责尽快恢复受破坏的通信设施,若震区公共通信系统破坏中断,县移动、网通、电信应立即启用应急机动通信,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二)救援抢险队伍保障

县人武部要组织不少于500人的武警中队、驻元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主的救援抢险队伍,编制成若干分队,随时听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调遣,主要负责震灾区的人员与工种抢险。

(三)交通运输队伍保障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一支不少于100辆大型运输车的车队和一支公路抢修专业队伍。主要负责救灾物资的优先运输和对被毁坏的路桥涵等有关设施的抢修。

(四)急救医疗队伍保障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一支200人左右的急救医疗队伍,从县医院、县中医院、双惠医院、县疾控中心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主要负责对震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做好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卫生监督工作。

县药监局协助县卫生局、食安办负责震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对震区进行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五)物资供应队伍保障

县民政局负责组织一支100人左右的物资供应队伍,主要负责做好各类救灾物资的发放和接收工作,负责筹集各种生活必需品。

(六)社会治安队伍保障

县公安局从全县各级公安机关、武警中队中抽调人员,组成一支200人左右的治安队伍,视灾区情况听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主要负责加强灾区治安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七)技术储备与保障

篇4

【关键词】:地铁车站;区间;隧道结构;抗震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35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路面交通状况日益恶化,路面交通的拥挤和效率低下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问题,而且城市用地的紧张,使得拓宽路面交通的措施变得更加不切实际,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地下交通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对于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的抗震研究却相对比较滞后,这主要是以前的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震害,比如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刚建成的天津地铁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仅在沉降部位发生外涂面层局部脱落或者出现裂缝等情况,而未发现其他的破坏形式,又如1985年的墨西哥地震,建设在软弱地基上的地铁结构仅车站在侧墙与边表相交处发生结构分离的现象,这些地震实例,使得人们坚信了地震对地下结构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忽略。然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却颠覆了人们认识,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地震对地下结构的影响都可以忽略。所以对地下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抗震进行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2、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震害特征分析

2.1、地铁车站震害特征分析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地铁车站震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箱型结构刚度突变的地方震害现象比较集中,比如贯穿顶板的垂直裂缝,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脱落,钢筋外漏。第二,对于多层箱型结构的地铁车站,顶层构件发生的震害形式多于底层构件,并且损坏程度也比较严重。第三,车站里的混凝土中柱损坏最为严重,中柱一般沿纵向长度缩短,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纵向钢筋压弯外凸,箍筋接头脱离,甚至 有些混凝土中柱完全丧失承载能力。第四,车站的侧墙部位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裂缝,严重的地方表层混凝土脱落,可以看见内部钢筋。

2.2、区间隧道结构震害特征分析

根据作者的经验,认为区间隧道结构震害的特征主要有:第一,结构断面形状及刚度发生明显变化的部位,如隧洞进出口,隧洞转弯部位及两洞相交部位均为抗震的薄弱环节。第二,区间隧道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竖向裂缝、弯曲裂缝以及混凝土脱落、钢筋外露等。第三,在地质水文条件有较大变化的区域,区间隧道比较容易发生灾害,如土质由软质到硬质的过渡区域。相反,如果地质水文条件虽差但很均匀的话,在同等级的地震情况下,结构发生灾害的损坏程度会比较轻。

3、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的抗震分析

3.1、地铁车站抗震分析

作者认为地铁车站的抗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最大内力如剪力和弯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情况充分说明水平地震作用对地铁地下车站的影响不容忽视。第二,顶板的最大动剪力发生在顶板与中柱连接处,顶板与侧墙连接处的动剪力稍小于顶板与中柱连接处的动剪力;中板的最大动剪力发生在中板与中柱连接处;侧墙的最大动剪力规律和最大动轴力规律一样,在墙与中顶板连接处和墙与底板连接处的动剪力大于墙与顶板连接处的动剪力,在墙与底板连接处的动剪力达到最大;中柱的动剪力分布规律是从柱与顶板连接处到柱与中板连接处不断增大,柱与底板连接处的动剪力则较小。这充分说明了相对于静力荷载下的车站结构内力,水平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的最不利受力位置为顶板和上侧墙等车站上部结构,从而表明了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拱形顶板不利于结构的抗震。第三,在整个车站结构中,侧墙和底板连接处的动剪力和动弯矩都达到最大,中柱与底板处的动剪力最大。第四,车站结构底板的最大动轴力发生在中柱与底板连接处;顶板的最大动轴力发生在顶板与中柱连接处;中板的最大动轴力发生在中板与中柱连接处;侧墙的动轴力在墙与中板连接处和墙与底板连接处,动轴力均比墙与顶板连接处的动轴力大,其中侧墙与底板连接处的动轴力最大;中柱的最大动轴力发生在下柱与底板连接处。

基于地震对地铁车站结构产生的影响,对结构的薄弱部位应重点进行抗震设计,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增加侧墙与底板、顶板与侧墙连接处的刚度,加大截面的尺寸和混凝土构件的配筋,配置一定数量的抗剪钢筋为加密墙底部水平钢筋,增加底板端部的钢筋。另外,应注意的是在实际抗震设计中,应适当加大中柱和底板的刚度,以使车站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相互协调,由此提高车站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作为具体措施,对底板应适当增加配筋数量或在转角处加肋,对中柱则宜适当加大截面尺寸,同时适当增加配筋量,板柱的接头结构适当增加构造钢筋,以进一步提高车站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3.2、区间隧道结构抗震分析

作者认为区间隧道结构的抗震分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常时荷载作用产生最大负弯矩的位置与地震荷载作用产生最大负弯矩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两者产生最大正弯矩的位置有所不同,前者在隧道的顶部,后者在与隧道顶部大约呈45°的位置。第二,在地震烈度为7度的地震力作用下,衬砌产生的最大弯矩相当于常时荷载作用下的2倍,地震烈度提高一度,正弯矩最大值增大一倍。第三,常时荷载作用与地震荷载作用下,两者产生最大剪力与最大轴力产生的位置基本相同。第四,正弯矩的增幅比负弯矩的增幅要大得多,在抗震设计时,要加强隧道内侧的抗拉强度。第五,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发生最大内力的位置基本没变,地震作用的最大弯矩的位置只与地震波的方向有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地震力作用下,结构主要受水平地震力的影响。在埋深较浅的情况下,竖向荷载作用没有水平力作用明显;地震荷载使得盾构隧道顶部最大弯矩向地震波输入方向偏移,常时荷载与地震荷载共同作用下,隧道的最不利荷载出现在45°位置;在盾构隧道中,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很明显,破坏性很大;盾构隧道的圆形断面,与地震产生的弯矩有局部抵消的效应,因此,盾构隧道的圆形断面有利于抗震。

4、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了论述,随后对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抗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作者深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滞后,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必须要多实践,多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以提高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抗震性能,不断优化地铁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 《防震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房贞政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5

关键词:农业巨灾保险;政府主导;政策扶持

Abstract:More and more frequent catastrophic risk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agricultural areas and even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so the establishment of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is urgent. The government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insurance based on the quasi-public goods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and the decision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Government should supply financial subsidies,tax concessions,supporting measures and policies,establish diverting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and the related measures such a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mpletely caused by agriculture catastrophic risk.

Key Words:agricultural datastrophe insurance,leading role of government,government’s support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6-0077-03

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大面积的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保险赔付率却只有5.8%;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8451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赔付比例更低,为2.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6%的赔付比例。越发频繁的农业巨灾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不禁让大家对巨灾风险多了一分畏惧,对农业巨灾风险又多了一分关注和思考。由于农业巨灾保险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存在严重的供求“双冷”局面,因此不可能按照市场经济运行实现农业巨灾保险市场的效率均衡,只能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才能较完善地分散农业巨灾风险,减轻农民负担。

一、农业巨灾风险保险的的概念和性质

(一)农业巨灾保险的相关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农业巨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研究角度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发对农业巨灾进行定义,如T.L.Murlidharan(2003)认为,巨灾是一个涉及生命和财产的大损失的小概率事件,对当地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产生制约作用,以至于落后地区和国家被迫大量借贷和减少储蓄来恢复灾后经济生产;二是从整个保险行业角度,如美国保险服务局(ISO)把导致财政直接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以1998年价格为基准)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自然灾害定义为巨灾风险;三是从单个保险公司的角度,如冯玉梅(2003)提出巨灾是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相比较而言的,是导致保险公司赔款超过其一般偿付能力的风险。

农业巨灾保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集中讨论狭义的农业巨灾保险,仅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农业巨灾保险是指保险人对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因巨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障制度。农业巨灾保险是特殊的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加强农业保护,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可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三,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另外,农业巨灾保险还可以缓解灾后政府救灾资金的压力。

(二)农业巨灾保险的准公共品性质

对于农业保险的性质理解,学者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批学者从各种角度出发,认为农业保险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产品,另外有少部分学者则认为农业保险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

国外很早就对农业保险性质进行研究:Hazell(1981)的观点是,农业保险能够带来产量的增加,虽然对农产品供给者和需求者来说都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农产品需求曲线缺乏弹性,购买保险导致农场主收入减少,却不会减少消费者的消费剩余,农业保险的利益被消费者占有,因此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国内学者如庹国柱、冯文丽、刘京生分别从农业保险的公益性特征、准公共物品属性和属于商品和非商品的两重性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农业保险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少部分学者认为农业保险是私人物品。Siamwalla和Valdes经过比较农业保险、农业科研活动与农作物种子生产,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农业科研活动属于公共物品,需要政策扶持,工业保险和农业种子生产属于私人物品,不同于农业科研活动。

但实践证明,农业巨灾保险具有外部性,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显著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农业保险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农业巨灾保险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双重正外部性,再加上农业的弱质性就决定了必须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因此,在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经营过程中,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

二、政府在巨灾保险中起主导作用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农业保险基金理论

农业生产具有弱质产业,对自然环境有强烈的依赖性,其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马克思提出,在提供相等劳动量的情况下,农业劳动产品会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出现较多或较少的产量或使用价值,“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总产品,那么集体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现在从它里面扣除:第一,……,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由此可以得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应从农业总产品中进行扣除,也就是要从社会总收入中扣除一部分用于农业保险费用或农业保险基金。

(二)农业保险公共产品属性决定政府主导地位

按照经济学理论,农业巨灾保险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外部经济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公共产品的特点,主要由政府统一提供。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可以在灾害发生时保证自己稳定的收入,并以此促进整个社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同时,保险机构提供农业巨灾保险的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因此,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农业保险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都是不公平的,也导致农业巨灾保险“双冷”的局面。这时,政府介入对农业巨灾保险给予补贴或税收优惠是必要的。

(三)市场失灵理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使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状态,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完全竞争市场及其假设条件对于农业巨灾保险这一准公共产品并不是有效率的,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市场机制出现失灵。斯蒂格利茨等在“后华盛顿共识”中提到,发展中国家及转型时期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行为。

(四)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

福利经济学观点认为,不论是作为社会风险还是个人风险,任何一种资源配置只要能使社会中的各个主体的总福利最大化,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最有效率的。参与农业巨灾保险的社会总福利大于不保险的社会总福利,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的消费者。因为农业巨灾保险利益具有外部性,农民不愿意也没有能力购买保险,但不保险就会损坏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政府有必要提供保费补贴、税收优惠,减少农民和保险公司的福利损失,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三、政府鼓励农业巨灾保险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农业保险法》

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实践证明,只有具备完善的巨灾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到目前为止,我国虽然颁布《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支持相关保险业务活动,但是还未出台专门的农业巨灾保险的法律,因而应当尽快建立农业巨灾保险法律体系。法律应明确规定巨灾保险的性质、巨灾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约束行为主体的关系、组织安排制度等,从而分散巨灾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通过立法确定政府在农业巨灾保险中的主导地位,维护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权威性,保证农业巨灾风险得到根本的解决。但为了防止政府职能出现“缺位”、“越位”、“错位”,法律应明确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依法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的构建,在政府的支持下参与农业保险再保险。

(二)加强对农业巨灾保险的财政支持

我国收入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农村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日常消费支出,根本没有额外的资金用于购买农业保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风险大、保费难以厘定等是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巨灾保险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政府目前对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实行的主要是“政府灾害救助”,对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只是给予免征营业税的优惠。由于我国财政能力有限和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偏差,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很乏力。

农业巨灾保险采取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因此,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农业巨灾保险的支持力度,从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给予补贴。首先,对农民进行保费补贴。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一部分用于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考虑到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每个地区发生的保费补贴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但不得低于一定比例,从而提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其次,对经营农业巨灾保险的保险公司实行业务费用补贴。对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及农作物推广和教育费用等进行分摊,以保证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进行。最后,对涉农保险机构开展税收优惠。我国目前只是免除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营业税,可以考虑在一定范围内减免农险经营机构的所得税和其他税种;补贴措施要循序渐进,补贴力度量力而行,补贴幅度要和农民负担能力相匹配,保证补贴效用最大化。

(三)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

结合巨灾风险和农业的特点,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方式来弥补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和重建经济;商业保险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直接经营农业巨灾保险会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农业的弱质性也要求政府参与构建多层次的农业巨灾分散机制。

首先,构建与完善农业巨灾再保险制度。政府组建的保险公司、政府支持的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业务,针对不同的保险业务,进行风险分析,采取恰当的再保险方式(比例再保险或非比例再保险),确定自留额和分保额并对分入分出业务及承担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其次,建立农业巨灾专项基金组织。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以政府为主导,基金来源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额、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金额、巨灾救灾款以及从农户提交的年度保费中提取的一定比例金额。巨灾发生后,可从巨灾风险基金中按比例抽取,用于补偿保险公司和农户,既可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又可以分散农业巨灾风险。再次,开展农业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我国应学习国外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通过巨灾保险期货、期权、债券、巨灾互换等证券化手段分散巨灾风险,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规范资本市场分散风险的操作。最后,农业巨灾保险隶属于农村金融体系,应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政府提供保费补贴。一是对贷款农户实行强制投保,对非贷款农户实行自愿性投保;二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如水稻、小麦、牛等)实行强制保险,对其他产品则采取自愿保险;三是对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采取强制保险,对小规模生产的农户采取自愿保险的方式。

(四)促进内部和外部监控有效结合

农业保险公司要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即内控机制,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司的经营风险,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完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农业风险预警体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灾害的观察系统和动态监测、处理、分析体系,提高监测水平。二是对保险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授权管理。仅有内部控制并不能保证农业巨灾保险的顺利落实,因此,需要对农业保险进行外部监管。首先,成立专门负责农业保险的监督管理部门。农业保险监管部门可设中央和省两级,分别隶属于中国保监会和省保监会,负责农业保险制度的设计、规划和监管,对农业保险的险种、费率、农业保险业务资格及补贴等进行审批。其次,规范管理农业巨灾保险资金,实行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分账管理。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更注重的是安全性,因此,农保资金和商业资金应单独核算、管理,农业保险基金的余额不参与保险公司商业利润的分配。农业保险机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机制应相互协调,可采取外部定期与不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的方式,严格审查内部权限的控制和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王俊凤,郭翔宇.论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的地位和职能[J].学术交流,2009,(6).

[2]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勇权.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