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1

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县的总体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深化校园安全监管,加强学校的强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安全、有序。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我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入校袭扰、校园内发现不明物体(装置)以及突发事故、交通安全事故、校舍安全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自然灾害、校园伤害案件等突发事件。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工作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工作职责

为做好我校安全保卫工作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特成立学校安全保卫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负责组织制定学校安全保卫和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对全校保卫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组、各功能室。

(1)组长负责全校安全保卫和反恐工作的组织领导、信息报送以及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2)副组长负责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现场控制、人员救治以及善后处理等相关工作。

(3)成员负责各系统的安全、法制教育,对多发、易发的安全部位和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

四、相关责任人任务分工

(一)以下安全要求由龙春生、龙海、王兴忠老师具体落实,分管领导向大文

1、校外周边30米内无乱设摊点,严禁学生在校外购买零食。

2、禁止学生乘坐摩托车、农用车上学,无证车。

3、严禁不良青年到学校周边骚扰学生。

4、门卫管理:上课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必须凭有效证件登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并报学校和派出所,学校财物出校门时,必须有一定手续,无手续,值日教师和门卫有权扣。

5、学生每期的安全、法制、教育。

6、各班有暴力倾向和心理偏差学生的控制和教育,分解到教师、班主任人头。

7、有安全隐患区域设置警示牌。

8、学校出入口设置交通警示牌、减速带。

9、学生下自习的监管由值周教师负责,组织实施。

10、加强学生应对火灾、地震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训练。

11、消除校内乱停放车辆现象,严防校园及周边机动车伤害学生事故的发生,教师机动车指定地点停放。

12、对校园周边社区精神病人、有严重心理疾病、人群的排查。

13、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治理情况报安全保卫和反恐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以下安全要求由孙延操老师具体落实,分管领导向大文

1、定期检修保养教室及教师办公室电路。开关、插座、电扇等出现破损,必须立即更换。

2、定期排查校园危房,对教室及公共设施的窗玻璃、钉子进行专门排查。

3、小卖部食品安全检查与记录。

4、食堂食品安全(健康证、卫生、餐具消毒、食品采购索证、留样、各种记录等)。

5、防传染病流行,校园消毒工作。

6、消防器材设置,防火教育。

7、检查夜间校内照明设施。

8、校园、操场及周边道路平整、完好,排水通畅。

9、化学实验室中的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的存放与保管。

10、加强教师宿舍收费的管理。

(三)、以下安全要求由石安光校长具体落实

1、教职工中有严重心理疾病教师的排查及管理。

2、购置警用设备、保卫人员着装。

3、小卖部食品安全检查与记录。

4、教师体罚学生、语言暴力。

5、整个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以下安全要求由班主任具体落实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天天讲,周周小结,并做好记录。班主任要建立每个学生家长的联系档案。各班的班干部增加一名安全委员,协助老师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制止不安全行为。

1、班内设施(电线、电灯、电器、其他设施等)出现安全隐患上报并及时处置。

篇2

(一)基本情况 。

1.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成立了由区分管建设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应急指挥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区住建局、安监局、环保水务局、建筑工务局、经济促进局、民政局、财政局、__交警大队、__消防大队、各街道办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__区建筑工程抢险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办公室,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分类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2.应急救援预案体系逐步完善。我局今年以文件印发实施《__区建筑工程抢险应急预案》、《__区住房和建设局防洪防风应急工作预案》、《__区住房和建设局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应急预案。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明确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对每个建筑工地的应急工作组织发动等具体事项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全区建筑系统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通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整体水平。2015年,区住房和建设局共组织“防洪防汛”联合演练、消防应急救援演练、暴雨天气防台风救援演练、触电急救演练等大小应急演练近92次,通过演练,有效地检验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建筑工地应急救援、应急处置的整体水平。

3.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队伍在我区从事工程队伍的建筑施工企业中选择,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用,常设1个专业抢险中队,为深圳市__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二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管理。通过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月、建筑工地汛前防汛防洪专项检查、消防专项检查、九打九治专项检查、防台风瀑雨灾害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并做好相应的隐患排查整改记录、台帐,落实整改措施及人员,积极开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工作,较好地掌握了我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和应急资源状况,并对其开展有效监管,通过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形成检查、监控、救援三位一体的监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模式,有效遏制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为及时迅速开展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应急救援技术方案修订和专家评估组建设。由我局施工科牵头,负责组建由科研、勘探、设计、施工、质监、检测中心、安监等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评估库,制定及修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开展工程结构安全性鉴定。四是设立物资储备管理单位。根据区政府职责分工,由区国资委按“先征调、后补偿”的原则,负责协调我区建筑施工企业有关工程抢险物资、设备、人员的调用工作。

4.应急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抓值守。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信息渠道畅通,确保24小时值班电话有人接听、有人处理、有人反馈、有人办结。明确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或兼职信息员,应急信息工作做到了及时、准确、有效,提高了应急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抓预防。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施工项目特点,市、区住房和建设局及区应急办分别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值守应急工作的通知》、《关于应对强降雨天气的紧急通知》、《关于认真作好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做到早预防,将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消除于萌芽状态。三是抓管理,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首先是抓内部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其次是坚持定期召开应急管理会议及时

总结讲评和安排全区建筑工地应急管理工作.5.施工企业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全面提高。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工地的“两进”活动为宣传主题。采取多种形式,使应急知识宣传有声有色。一是设置现场宣传场点、悬挂横幅标语、宣传气球、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等方式,向建筑工人宣传应急知识。二是媒体宣传。利用电视、互联网、短信等媒体,充分利用社区体育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进行宣传。又利用短信定期向手机用户发送公众应急小知识,还组织全区建筑工地主要负责人观看了应急知识教育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应急管理知识。三是结合各种主题活动日,如“安全生产月”、“千万农民工共上一堂课”、“国际减灾日”、“消防日”、“法制宣传日”等进施工工地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发放宣传资料、普及专项应急知识。

6.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我局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根据国家、自治区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研判、跟踪和汇总,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二)存在问题。

1.建筑工地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参差不齐。由于今年开工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较多,大小不一及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特别是个别旧改项目,虽有应急管理管理机构体系,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未能到岗履职,造成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没能充分发挥建筑工地的应急管理的优势,施工企业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2.应急培训力度不大,培训面不广。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个人应急管理水平的不足成为制约应急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应急管理培训是这一问题最直接和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区建筑系统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员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区、市里组织的培训,无论从培训的面和效果上都是不足的。

3.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一是应急专业应急队伍种类不全,装备不足,技能掌握不全,需要形成长效的培训演练机制。二是应急物资分散且装备落后,救灾物资准备不充分,还处于较低水平、低标准阶段。三是储备物资数量少、运输时间长、储备品类单一,影响到实际救助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健全应急管理组织网络。通过健全指挥部、救援队及专家队伍,明确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或兼职信息员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真实。

2.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按照依托专业队伍,整合社会力量,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坚持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的培养和训练。

3.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或不定期对建设工程突发事件隐患进行分析和检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实时监控,实现风险隐患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加大督促力度、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具体明确专人负责隐患排查的具体工作,认真做好隐患的统计汇总、分析评估和信息报送。

4.精心组织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坚持以应急预案演练为着力点,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一是配合市、区应急办做好应急演练。二是区建设工程的有关单位要加强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后要有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预案,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真正将专业应急队伍打造成一支叫得响、打得胜的应急队伍。

5.加强应急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应急管理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积极参与省市组织开展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演练活动,不断加大应急知识宣传工作力度,做好辖区建设系统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建筑工地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基本情况。

目前,__辖区有6家瓶装燃气企业,共计7个瓶装燃气供应站、52个瓶装燃气服务点。在我局编制的《__区燃气行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框架下,各燃气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方案》,各瓶装燃气供应站和瓶装燃气服务点相应制定有《应急事故处置方案》。在我局的督促要求下,各燃气企业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登记建档,在每季度的安全生产日常检查中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重点检查内容。同时,由我局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应急实兵演练。

现__辖区范围内已铺设次高压燃气管网11.9公里,中压燃气管网339.2公里,低压燃气管网700多公里。主要以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编制《燃气管网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组建专业的城市应急救援队伍。结合__区燃气管网实际情况,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全完善突发事故应变处置框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充实物资设备储备,加强对次高压、中压、低压管线的日常巡查。同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达到“完善机制、磨炼队伍”的目的。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根据__区燃气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变化,结合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标准要求,与时俱进,完善和健全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一支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完善瓶装燃气经营站防爆设备、瓶库间管理措施、车辆安全运输等关键环节的防恐应急工作。

2.推进突发事故应急工作的标准化建设。针对燃气安全供应的行业特点,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逐步统一规范各燃气企业和站点的应急基本措施,包括前期预警小组、物资保障小组、救援应变小组、疏散分导小组等,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统一建设,确保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及时有效。

篇3

一、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员”

公共危机管理重在“防”,这样可以花少量的钱做大量的事。预防公共危机就是要及早善于发现和查找可能引起公共危机事件的诱因、征兆和隐患,防止其蔓延扩散。地方政府要重视公共危机的预防,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员”。

构建危机预警系统,防患于未然。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充分暴露了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上的漏洞和能力的欠缺:被动式、回应式的管理,停留在亡羊补牢的层面,缺乏对危机的事前防范意识。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破坏性、突发性、不确定性、扩散性等特征,因此能否及早发现与控制公共危机成为政府能否及早采取行动、消除危机的关键。处于公共危机前沿的地方政府应建立一套能够感应危机来临的预警系统,提前发出危机警报,尽可能地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与抗危机能力,形成全民防御的文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公民的危机意识与抗危机能力是危机预警和防控的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氛围使得人们缺乏危机意识,对能够引起公共危机事件的诱因、征兆和隐患缺乏敏感性,以致漠视星星之火可能导致燎原之灾的公共危机的发生。地方政府要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员”,就要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社会成员模拟危机情景反复演练,通过全民的危机教育、灾难自救培训、实地演习,增强政府与全民的危机意识和抗危机能力。

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做到有章可循。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计划安排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加强地方性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为全国构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提供实践依据。

二、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员”

信息化社会中的客观信息非常重要,它是社会及其成员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使危机信息管理贯穿于危机管理全过程。

加强公共危机信息的过程管理。公共危机爆发前,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加强信息处理,以用于危机预警和危机防范。公共危机一旦爆发,地方政府必须对危机现实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掌握具体的地点、危害程度、扩散状况、所需资源等,以增强危机管理的针对性。建立具有知识库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和分析能力对危机管理决策进行支持,并集中专家资源,制定最有效的应急方案。提供监督和评估方案的执行情况,确立调整方案的流程。为避免谣言,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与信任,及时公共危机信息。在公共危机结束后,信息管理工作进入到善后处理阶段,加强信息跟踪反馈,收集危机破坏方面的信息,做好危机损失评估工作,得出全面而准确的损失汇总信息,以提交上级部门和向社会公布。制定灾后重建计划,完善危机治理预案,全面总结公共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加强地方危机预警工作。

与此同时,构建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地方政府应急联动中心、地理信息系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资产和后勤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知识系统等,为战胜公共危机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消防员”

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以及与此相连的紧急性要求地方政府迅速履行公共危机管理的消防员角色,即一旦危机事件形成或者爆发,政府应该快捷、准确、有效地控制危机。

快速反应,展现地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应急能力。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管理学家福斯特将快速反应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特征。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挥,控制局面:同时快速开展紧急救援,实施控制隔离,紧急疏散居民,评估灾难程度,进行社会动员,向公众及时报告危机状况和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安全保障等,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坚持宁快勿慢原则,切忌拖拉敷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机关报告,并通知同级机关,切忌因为事件对本部门或本地区不利就采取相应的隐瞒和遮掩措施;二是进行本地区全民社会动员,力戒全能政府思维和政府单打独斗,要充分发挥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在处理公共危机中的作用;三是要依法进行紧急处置,避免。

四、地方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者

危机的结束不等于危机处理的结束,当公共危机被有效控制而趋于稳定并逐渐消除后,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点应该转向对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恢复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使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尽早地从危机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第一,有步骤地恢复重建与危机后果评估并行。公共危机逐渐消除后,为了减少恢复时间,减轻人们的紧张心理,地方政府应该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使危机反应和恢复行为更加切实可行,有步骤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于恐怖危机、骚乱危机及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危机造成的损失,由于与政府的监测、预警、预防措施不到位直接相关,政府有必要为此而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关社会或商业保险理赔也应及时跟上,这样有利于维护地方稳定,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

篇4

第二条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师生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自救自护技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切实降低事故发生率;依法处理中小学幼儿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第三条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四条学校要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组织网络。领导小组要定期排查、分析学校安全工作的情况,制订相应措施;及时准确地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定期向上级汇报安全工作情况。

第五条学校安全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完善安全岗位职责,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和每个环节;要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

第六条学校要会同公安、交通、消防、建设、卫生、防疫、综合治理等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学校安全防范体系。

第三章安全教育

第七条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开好安全教育课。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讲座、班会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要根据季节、地域、环境等不同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校园暴力、防溺水、防地震、防踩踏、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教育。

第八条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学校要不断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第一时间处置。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完善应急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突出加强对师生应急能力的培养,把应急演练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常规内容来抓,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融知识传授、应急演练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重点抓好防震、防拥挤踩踏、消防疏散、防范校园暴力侵害等演练活动。建立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信息报送制度,对各类突发事件学校做到1小时内上报教育局,重大伤亡事故第一时间内上报。

第九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疏导工作。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要对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

第十条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外来暴力侵害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外来暴力侵害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发现危险时,应当及时告诫、报警和设法避险。教育学生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趋利避害。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让师生掌握识别可疑人员的方式方法,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向公安部门或学校报告。

第四章设施安全

第十一条校舍设施要符合安全要求。校舍的设计、建设、使用及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配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安全法规进行。楼梯宽度应满足使用要求,扶手、护栏的净高度和牢固性要符合安全要求。幼儿园楼上活动平台、二层及以上楼房窗户要加护栏、警示牌。

第十二条加强校舍安全检查,杜绝使用危房,及时整修隐患校舍。学校要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存在隐患并已经停用的校舍要拆除;对存在隐患但正在使用的校舍,在维修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要通过设置警戒线、加强平时监控等措施进行防范;对存在重大设计隐患的楼房校舍,要书面向乡镇(街道)政府或建设部门汇报。存在重大隐患的校舍,必须聘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属于D级危房的要立即拆除,其它级别危房,要限期加固维修。学校内部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有相应资质,并签订相关安全责任书,设立警示标志。

第十三条消防人员及器材配备要齐全。每所学校要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消防人员,并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消防检查。要在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食堂、锅炉房、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的防火重点场所配齐配足符合标准要求的消防器材。

第十四条用电管理要规范。学校要定期对电源线路、电器设备等进行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问题引发事故。电源电线配置安装要规范,开关、插座、灯口完好,无私接乱拉现象,线路刀闸不能必须入箱,电闸、插座、吊扇、灯口等要安装在学生、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幼儿园电源插座应距地面1.6米以上)。微机室、实验室、食堂等重要部位要安装触电保护装置。

第十五条加强对锅炉、暖气管线和烟囱的管理。承压锅炉要定期年检,锅炉工持证上岗;常压锅炉不得作为承压锅炉使用。暖气管线维护要及时。烟囱不能超期使用,平时检查要经常。

第十六条其它设施安全不容忽视。重点防范钢窗、吊扇、水泥檩条、杨木屋架、玻璃、空调压缩机座、墙皮等从高空坠落造成的安全事故。

第五章住宿及饮食安全

第十七条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针对寄宿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每个公寓都要配齐配全灭火器、应急灯,且保证疏散通道畅通。学生宿舍中,用电插座要断电,并且不得使用电热毯、蜡烛等。所有学生公寓都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并实行领导带班值勤巡逻制度。学生晚自习放学后,要有专人护送到公寓。

第十八条食堂、校园超市经过审批后,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食堂必须取得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加工食品;校园超市必须取得工商部门发放的食品流通许可证方可开办。食堂、校园超市工作人员要进行卫生培训,经卫生防疫部门批准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承包人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内就餐规模小的食堂要关停,校外小饭桌要协调有关部门彻底清理。

第十九条加强食堂财务管理,严格落实定点采购。食堂要严格实行原材料定点采购和索证验收制度,确保饮食安全。要安排专人统一管理食堂收支帐目,独立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对食堂经营的监督职能。准确核算饭菜成本,合理制定饭菜价格,落实食堂饭菜明码标价和原材料价格公示制度。

第二十条要认真把好校园超市进货源头的监督、管理关。所有物品实行验收登记制度和定点采购制度,供货单位必须具备卫生合格的资质证明,提供的货物要同时具备质量合格证和卫生合格证。

第二十一条学校要加强对食堂物资和学生饮用水(奶)存放地点的监控,加强对物资采购(验收货物)和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督,防止人为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六章校园秩序安全

第二十二条加强门卫配备与管理。门卫工作由专业保安担任,年龄在50岁以下,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培训。学校至少配备两名专业保安,幼儿园至少配备1名专业保安,各单位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门卫协助保安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学校要健全《门卫管理制度》和《外来人员进校登记制度》,印制会客单,严格履行来访人员登记、会客人员引领进出校手续,有条件的学校要将会客地点设在传达室,外来车辆禁止进入校园。对重大滋扰校园治安的事故,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积极实施有效处置。

第二十三条加强上下学管理和校内巡逻。上学、放学时,学校领导要带队在校门口值班,值班人员不能少于6人,人员较少的幼儿园全体教师要靠上。学校值班人员要提前半个小时到岗,并且统一佩戴醒目的“值勤”袖标,校门口两侧要设至少30米的警戒线。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进行沟通,要求学生到校门后立即进校,不得在校门口逗留、聚集等待,不准集中站队统一进校门。学生放学,要迅速离校,不得在学校门口滞留,任何时间都不允许学生滞留校外。学校要成立校内巡逻小组,上学期间,不定时在校园内巡逻,加强对校内四周、教学楼周边、院墙、食堂、公寓等重点部位的防控。上学期间,学校、幼儿园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小学低年级、幼儿园学生由家长接送,放学后应将孩子交接到家长手中。

第二十四条学生请假离校严格履行签字手续。上学期间,学生因特殊情况确需离校的,应经班主任、值班领导在请假条上签字同意,在签字前应与其家长(监护人)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监护人)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予以确认,学校门卫收到签字请假条后方可放行。

第二十五条妥善化解校内外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安全因素。学校要定期做好校内人员的排查:一是对特殊群体中重点人员的防控和排查;二是对接送学生车车主、驾驶员的排查;三是对校内生活区居住人员的排查,要求校内生活区必须与学校教学区隔离。

第二十六条加强物防建设。学校、幼儿园门卫要配备好电警棍、橡皮警棍、催泪喷雾剂、木棍等防御器械,要求专人妥善保管,规范使用,做好记录,切实提高防范能力。

第二十七条加强技防建设。学校、幼儿园要安装监控设施,食堂、公寓、实验室、微机室、财务室、饮用水及饮用奶存放处等重点部位要全部覆盖,特别是校门口,要求校门内、外各安装一个,不留监控死角。在安装监控设施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安装紧急报警按钮,并且与公安系统联网,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安装入侵报警系统,以全面防范。各校要建立《监控及报警系统管理维护和使用制度》,安排专人管理,并做好记录,确保监控及报警系统运行正常。

第二十八条密切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学校要主动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在学生集中上下学时间执勤或巡逻,以便发现、处置突况,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让学生在校内校外都有安全保障。学校要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报告学校周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九条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实验课、体育课及校内体育活动的技术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严禁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应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并定期进行检修。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的学生,学校不能要求其参加实验课、体育课及其它相关活动。

第三十条加强对紧急疏散的管理。下课或放学时应安排教师值班,进行安全疏导,避免因过于拥挤、秩序混乱引发事故。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要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教育。要在楼梯间设置警示标志。公寓楼、设晚自习的教学楼安装应急灯和疏散标志,各疏散、逃生出口保持畅通,不得封堵和挤占。

第三十一条认真抓好校外大型集体活动。校外大型集体活动的管理要以安全、就近、就地、徒步为原则,外出前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制订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并配备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严格实行大型校外活动审批制度,各单位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要提交书面申请,制定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报教育局一并审批。

第三十二条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学校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教育。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每校确定1名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一旦在同一宿舍或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有同样症状时,视为出现聚集病例,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第七章交通安全

第三十三条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车主、驾驶员的排查,严把接送学生车准入关,确保所有车辆手续合法。参加申报的接送学生车必须通过学校申报,填报《市校车审批表》、《市校车驾驶人审批表》,经区教育局、交警大队审批以后,喷涂车身颜色,领取统一标识。

第三十四条认真进行车况检测,及时报送《接送学生车监督情况月报表》。学生车监管人每周要对所有学生车的车况进行全面检测,并按时向区教育局报送《接送学生车车况周检查表》和《接送学生车监督情况月报表》。

第三十五条加强对接送学生车的全面监控,确保行车安全。要完善教师跟车制度,确保学校对学生车的监控,在重要路段和恶劣天气时教师必须全程跟车;要健全学生监督小组,落实学生监督职能,坚决杜绝酒后驾驶、超员、超速、副驾驶位置或发动机平台上坐学生、车门边站人、随意更换驾驶员或车主代驾、随意更换行驶路线等违规行为发生。严禁闲杂人员上车,更不允许驾驶员把学生随意放在中途。

第三十六条采取措施,坚决防范非法车辆接送学生。各校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的监管,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用机动三轮车、“三无”车、报废车等非法接送学生的违规行为,要坚决制止学生乘坐,并向

生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在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要及时向交警部门和当地政府进行汇报,加以解决。

第三十七条落实学生车管理工作例会制度。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交通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组织车主及驾驶员参加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要联合交警部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查找、分析接送学生车及其驾驶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要依据《区接送学生车辆推行公司化运营暂行办法》规定,积极推行公司化运营模式,落实承运人责任保险,增强接送学生车辆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十九条要加强教师私家车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在校外设置专门停车场地,车辆不得随意进入校园;无校外停车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园内合理位置设停车位,并安装醒目的交通警示标志,所有机动车辆一律按照要求停放。教师驾车进出学校时,必须避开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学生在校期间,教师私家车不得随意进出校园。

第八章周边环境安全

第四十条要与当地政府、公安、社区等部门加强联系,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学校周边治安工作及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不断加大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工作力度。

第四十一条学校要不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摸清学校附近在建工程、高建筑物(塔吊、信号发射塔、烟囱等)及高危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校园周边200米内存在的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和违法商业摊点、无证无照流动商贩等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重大隐患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书面汇报。同时要及时与周边单位签订《学校周边安全责任书》。

第九章责任落实

第四十二条学校要细化安全工作目标,实行“一岗双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人员。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本辖区学校、幼儿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恶性案件的,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