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21:4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研究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研究论文

篇1

近年来,国内外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日趋重视,这是因为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和教师自身的需要。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为本中之本,未来的世界实际是教育的竞争,人才要靠教师去培养。教师工作是崇高的,它所担负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一代新人,但在教师职业活动中,存在着成就感与成功可能性的冲突,责任感与工作感,自尊心的冲突,特别是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很容易使教师内心发生波动或倾斜,势必影响百年大计。

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是以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的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复杂性主要反映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教师还身担众多的角色,使教师处于内容广泛的角色期待之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又要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以及个性品质上都达到较高水平。教师劳动还具艰巨性,教学工作的劳动时间和强度非常大,是“全方位”的,劳动空间有广延性,劳动报酬具反差性。二是教师劳动的长期和反复性,示范性是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三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情感性,教学中因材施教要有创造性,增强教育效果要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情感。

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指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教师也是人,难免有某种程度

不适应症,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教育事业有害。

认识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还要了解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爱护学生,期望学生成才。

社会期待教师的角色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成就动机的满足,精神的充足,情绪的愉悦都系在学生成才身上,愿望与现实反差则焦虑不安,信心受挫。

二、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的角色职责决定了他的社会形象: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学生也往往视教师为知识的化身,行为典范。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既多且高:多到没有哪个职业的人需要象教师要履行这么多的社会职责;高到少有哪个行当的人需要象教师要时刻身体力行作学生的表率、作社会的“模范公民”教师的心理压力十分大。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个正常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孰能无惑呢?美国心理学家威乐逊指出“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各不安全感。”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心理特点,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内心冲突,主要有四方面:

一、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

社会期望角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专修养,并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而

教师总难跟上不断发展形势的要求,培养人才的工作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教师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角色间总会有差距。于是,教师在这方面始终在内心冲突,因为没有界限使角色扮演者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工作”。这种冲突就是自尊,自信引起的焦虑。

二、是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

虽然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已大大提高,教师和其它很行业横向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付出与收入失调,难免导致一些心理不平衡。

三、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的矛盾。

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时有好成绩,好能力,好品德;早成才,成好材。可是教育劳动效果总难尽人意,现实成绩与理想要求反差大教师忧虑产生了心理冲突。

四、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协作的矛盾。

教师劳动方式以个体进行为主,又要共同协作才能出育人成果,而教育效果

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对教师个体的作用就难以作出精确的衡定和评量,往往会带走心理上的不平衡,不满足,并造成一定人际障碍,这可视为由于交往和成就需要方面失落而出现的心理冲突。

除了上述四方面的内心冲突的大量存在,还有一个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就

是健康。据国内外教师的心理研究,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心理疾病的比例要要偏高,主要表现神经病,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等方面。教师常年辛劳,普遍缺乏健康的全魄,早生华发,英年早逝的现象常见报端,令人唏嘘。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善于调适,既不为冲突压倒产生心理疾病,又能保持朝气蓬勃地前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充实提高,自勉。

肯于学习的人内心比较充实。教师工作要求不断吸取新知。探索新境,在

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积极投身于对现代的信息的探求,吸取有益的知识和先进的观念来充实自己,自勉。忘怀得失,就会对烦忧人心的庸俗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态度。

二、期望适度,不断成功。

当目标期望迫切而障碍严重时,当目标价值大而未能实现时,就会产生挫

折感,超过个体承受力的挫折,则会使人持续处于应激状态、高度紧张、不堪重压,生理心理阈限决口陷入危机之中。目标期望过大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原因。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把目标期望建立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上。还要进行目标分解,设立有阶段,各方面的具体目标。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信心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就能相应提高。

三、情绪乐观,充满师爱。

学生始终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和直接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复杂情感

中高尚情感的结晶。教师最大的满足是学生的成长,主要的奖赏的慰藉是学生的好评和进步,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宽以待人,乐交善处。

心理学家丁瓒提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强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教师要搞好和同事、学生、

上家长之间的关系,减少人际冲突,首先要严律己,宽待人,开朗达,容人之短。其次要乐于合群,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当人际挫折出现时,要冷静分析,释怀处之。有道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五、健身养生,怡悦身心。

体魄强健是保证精力充沛进行工作的前提,正当娱乐是高剂教师身心最有

效的途径,积极锻炼身体能使心境开朗,身心怡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心理障碍也就能迎刃而解。教师要重视身体健康,善于调适心境,有病浅中医,减少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

全面认识教师心理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是有效调适心理冲突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自觉提高人格修养水平和挫折承受力,乐观进取,阔步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安福主编《中学生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篇2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保持社会心理和谐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并未带来预期的幸福感,不健康、不和谐的心理因素增多。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建设和培育和谐的社会心理,凸显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保持社会心理和谐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精典作家曾说过,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起点也是终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基本的治国理念,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成为时展的要求。研究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什么是心理和谐

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内心体验积极,社会适应好,潜能得以发挥,实现社会功能有效发挥。心理和谐包括四重和谐。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关系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第四,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

二、心理不和谐的社会危害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从中获得了利益,享受更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并未带来预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说道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心理上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以人为本就不能不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问题。

心理不和谐、不健康不仅影响着心理不和谐者本人的幸福感,而且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首先,心理不和谐者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毁生命。据报道,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比艾滋病、肺痨疾病等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更深。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精神疾患率越来越高。而毗邻深圳的广州市居民心理完全健康者只占10%。人类的心灵深不可测,一旦扭曲,便平会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其次,心理不和谐者在受挫后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心理学家发现,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一个遭受挫折的人,容易做出某种攻击行为。攻击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制造挫折的人;二是与挫折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人,迁怒于人,找出气筒便是如此;三是受挫者本人,自杀是其极端表现形式。这种在行为受挫后诱发的心理挫折尽管在一定条件下未会产生攻击,但它却是产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心理因素。事实上,社会上许多故意伤第三,心理不和谐严重影响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外在的社会控制,主要依靠政府、军队、警察以及法律政策和各种规章制度。二是靠来自人的内心的控制,比如,道德、习俗、宗教和发自内心的自省,以及自我心理平衡。其中,后一种是更为有利的社会控制。自我心理平衡就是心理和谐,自我心理平衡能力差的人,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正确对待他人与社会,容易产生“道德逆反心理”,对社会道德要求具有盲目性、发泄性和排斥性,道德心理处于失衡状态,严重者还会出现“道德情感缺乏症”,即缺乏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荣誉感、耻辱感,甚至出现以非为是、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的道德心理。

三、产生社会不和谐心理的原因分析

首先,主流价值的缺位导致的心理不和谐。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心理相对单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比较迅速,在一个时期内,公众对迅速发生的社会转型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社会生活,文化观念都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观念和信仰的“空白期”,实际上形成了主流价值观的缺位。人的心理在一番挣扎后很容易跌入实用主义的深渊。物质追求成为人的价值首选,甚至婚姻、家庭、宗教、教育、社会关系都功利化了。在茫然无助当中,人变得更加冷漠、缺乏诚信与尊重,缺失对他人的爱心和帮助,不和谐心理悄然而至。主流价值观的缺位,是产生不和谐心理的首要原因。

第二,财富分配的失衡。市场经济在发育过程中,不成熟的自发竞争机制必然带来财富分配的失衡。一时间假冒违劣商品充斥市场,人们纷纷下海涨经商,唯利是图、信任缺失,诚信危机、几番角逐后,有人欢喜有人忧,行业优势渐出水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价值趋向单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出现,这些不和谐心理的形成都是由于财富分配带来的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内化在人的思想中导致的心态失衡。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异形成多元利益冲突会引起离心力,会产生牢骚、消沉、怨愤的心态。这种不和谐心理是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受到的心理冲击。如果多元利益能快速地归到合理的档位,这些不和谐心态会被效率和竞争带来的和谐心态所取代。

第三,社会分化带来心理的不和谐。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打乱重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也是造成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所导致的社会分化与不平虽然也曾引起了很大的心理失落和与不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分层正在形成之中,社会流动机会多、渠道广,与希望相伴的失望或多或少容易被淡化、缓解。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阶层表面化、定型化,阶层门槛越来越高,社会流动速度降低,机会变少,流动的成本加大后,对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影响才显得更为严重。由此而致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立在社会比交基础之上由利益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相对剥夺感;改变自身处境、达成向上社会流动的乏力感与心理无助感;权力与利益受损引发的躁动与无奈;缺乏话语权力与表达机制的压抑与郁闷;社会抗争过程中的非理性与不合作行为等等。这些不和谐心理急需疏导与淡化。

四、建设和培育和谐社会心理的路径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怎样建设和培育和谐的社会心理,笔者认为,有以下路径: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推进改革进程,尽可能减少改革阵痛,减少社会成员负性事件发生的几率,增大社会成员获得利益的预期。

第二,在通过制度创新设计解决发展问题时,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以人为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政策和制度当中。第三,培育和深化主流价值观念,加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的和谐文化的导向功能,建立文化教育、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心理研究和教育体系,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完善文化建设,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教育。

第四,在进行具体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时,应从改善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处境和社会环境入手,考虑如下问题:1、建立必要的利益分享机制,增进不同群体尤其是日渐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表达能力,使不同群体的利益能够被充分地反映;2、在社会资源分配时,贯注社会公正原则,促进相应的利益共享机制,使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同样享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3、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协调与规范不同集团的矛盾、冲突;4、扩大社会流动途径,增加个体和群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其不利的社会处境的机会;5、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必要的社会支持体系,使弱势群体能够得到足够的社会关照。

参考文献:

[1]于连发.群体心理保健当和谐社会.

[2]黄平.从“中国特色”走向“小康”与“和谐”.

[3]邓伟志.解读和谐社会的“二十八个字”.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教育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对策与措施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大学四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取得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报关员、营销员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3)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3.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

(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4(1):408-410.

[2]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67-68.

[3]王永进.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2005(1):16-18.

[4]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40-41.

[5]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6]张钰.试论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4):36-47.

篇4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也有了改变,提出了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发展,体现了学生个人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符合新课程目标的自主学习也逐渐受到了学校的重视,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它在学生的个性、环境和主体的发展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学家德可哈姆认为,学生如果把自己看做“奴仆”(客体),而不是“老板”(主体),那么其学习积极性始终不会高涨,学业成绩也无法提高。有研究指出,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学业成绩,而且对其毕生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而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和各方面的关注、研究与探讨。学生不再只是像过去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知识的爆炸、网络的诱惑、传统文化观的变化等。在经济条件和学习条件日益优化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日渐增多。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在10%~30%之间。有的学者调查中小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50%以上。学者们从学生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各方面去研究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发现青少年身体的发育、性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的增强、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却很少有人从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本研究则从目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之一自主学习的角度人手,来探讨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以期能够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选取四川省广汉市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两个文科班和两个理科班的学生,一共275名。发放问卷275份,回收275份,剔除白卷和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66份,其中男生102名,女生164名;文科学生136名,理科学生130名。

2.材料

(1)MSIO问卷

采用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Pintxich等人在1993年编制的“MSLO问卷”(motivatedstrategiesforlearningquestionnaire)。MSLQ主要是用来测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自陈量表,分大学版和中学版。本文采用的是中学版,共有43题。由5个维度构成,分别是“自我效能感”(包括9题),“内在价值”(共8题),“考试焦虑”(共4题),“认知策略的使用”(包括13题),“自我调节”(包括9题)。采用Likert5点记分法,答案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1到5分,问卷总得分越高,表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量表各个维度都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在本次测量中,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0.749,自我效能感维度为0.757,内在价值维度为0.728,考试焦虑维度为0.722,认知策略维度为0.749,自我调节维度为0.719。

(2)SCL-90症状自评量表

SCL-90(qTaeSelf-reportSymptomlnventory,SymptomCheek—listgO)由Derogatis编制,一共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内容涉及思维、行为、情感、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量表采用Liker6点记分法,答案从“从无”到“严重”分别记0到4分,量表总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该量表经国内外学者使用,被认为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的刻画症状等特点,在本次施测中,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42,具有极高的信度。

(3)施测过程

集体施测,由主试分别到受测班级发放并收回问卷。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l2.O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

三、研究结果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分别以文理和学生性别为因变量,学生MSLQ问卷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文理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是在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和女生相比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具体情况见表1。

2.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1)分别以文理和学生性别为因变量,以学生SCL-90量表得分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发现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女生和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强迫症状上文理科学生有显著差异。理科学生强迫症状情况较文科学生更为严重;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女生和男生有着显著差异,女生在这两个因子上都比男生严重;在恐怖因子上,女生和男生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女生在该因子的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可见女生恐怖症状较男生更严重。

(2)在SCL-90的9个因子中,平均得分≥2的一共有5个因子,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可见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均表现出心理不良(因子≥2为轻度心理问题的反映标准)。

3.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情况

由SPSSl2.0统计出学生自评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维度、总分和学生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总分的相关系数(见表3),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因子均无明显的相关,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的使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无明显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价值与学生的躯体化、抑郁、敌对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学生的内在价值感越高,学生在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上的得分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生的考试焦虑与躯体化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8个因子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学生的考试焦虑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节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呈显著负相关,与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学生在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的得分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四、分析与讨论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从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虽然进行了文理分科,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进入高中以后,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给学生灌输的就是“考大学”的思想,为了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较高。经过了高一的适应和调整,学生已经习惯了高中高强度的学习。进入高二以后,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更强,所以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都能够较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在自主学习能力上他们没有明显的差异。

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李有辉、张建新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赋予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要求男性要勇敢、有能力,女性要温和、谦顺,“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仍然在作祟,使得男女平等虽已经成为社会现实,但实际上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却并非如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如“男生一定要努力读书才能成就事业”、“女生如果实在学习不好,也不用太勉强”、“男生就是比女生聪明”的思想;家庭、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仍非常严重,女孩子不用努力学习,只要能识字就可以了;社会文化也在无形中轻视女性,职业种类上的性别歧视、工资待遇上的性别歧视等等,这些都会在无形中降低女生的自我效能感,造成男生的自我效能比女生高的现象。

女生的考试焦虑比男生高,这和国内关于考试焦虑的众多研究结果一致(凌文辁,1985;叶仁敏,1988;刘广珠,1992)。由于遗传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女生比男生更易形成被动、依赖的人格特征,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也低于男生,女生的心理承受力和生理承受力都要比男生差,女生比较文静,不易将心思外露,考试焦虑的释放时间和男生相比要长一些,这些都造成了女生的考试焦虑高于男生。

2.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分析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不容乐观,高中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都反映出了轻度的心理不良,文理科学生和男女生之间都没有明显差异。由于高中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初中阶段生理和心理上的剧变和动荡,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初步形成,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繁重的学习负担,都加重了高中生的心理负担,造成了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

表2显示,理科学生的强迫症状比文科学生严重,女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怖症状比男生更加严重。首先,在学习过程中,理科学生更强调思维的严密和逻辑性,追求解题过程的步骤和答案的唯一性,这些会导致理科男学生在强迫症状上比女生更严重。其次,处于青春期的女生比男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理特点和变化,容易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导致因生理的变化感到困惑、焦虑;同时和男生相比,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更易采用忍耐,在问题解决上依赖性较强,使不良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易感到抑郁和焦虑。最后,由于社会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女生较胆怯,多愁善感,这可能是导致女生恐怖症状比男生严重的原因。

3.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情况测试结果分析

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见表3)。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这说明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作用。第一,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建构性,要求学生尽可能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人格特征,减轻了对他人的依赖。第二,自主学习并非绝对独立地学习;在独立学习的同时,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也是自主学习所强调的,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丫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对于缓解目前口益严重的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和厌学有很大的意义。第三,自主学习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自订学习目标、自己调节学习速度、自己评价学习过程,这种让学生自己评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学生在体验了更多的成功感之后,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价值感、考试焦虑和自我调节能力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见表3)。第一,在学习中的自我价值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胜任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主观感受,学习中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安排好学习的各个方面,以便达到最优学习效果的能力。具有高学习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能够更好地经受住挫折,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第二,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高的考试焦虑会引起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舌尖现象”、思维紊乱、全身发抖等影响学生正常水平发挥的现象,导致学生获得不理想的考试结果,严重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引发自卑等心理问题。

由此可见,在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了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学校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之外,还应该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采取措施,使学生家长也认识到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结论

(1)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文理差异;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女生在焦虑、抑郁、恐怖症状上比男生有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有着更明显的强迫倾向。

篇5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发展

【Abstract】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isthestudenthealthydevelopmentfullscaledevelopmentneed,shouldbringtohighlytheattention.Thefamilyandthesocietymustprovidethegoodeducationenvironment,theschooldealwiththestudenttocarryon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enableseachpeopletoreceivethegoodpsychologicalqualitytheraise,hasthehealthpsychologyandthegood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adaptstheintensesocialcompetition.

【Keywords】Youngpeople;Psychologicallyhealthy;Socialdevelopment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

本文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

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否则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青少年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有些青少年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等。

3应试教育,是孩子心理不健康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使他们逐渐失去自信。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用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并要及时地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总之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要从细节开始,因为道德体现在细节里。细节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所以,各种稳定的、良好的细节或行为,既是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5青少年要有道德准则我国城乡青少年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青少年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青少年来说,父母的话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要让青少年们形成良好品德,道德实践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6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还要深入了解他们,根据青少年的天性来教育他们。如果不能对青少年有足够的了解,德育教育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明明青少年的性格是内向的,非要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这是比较难的,也是违背青少年的本性的,形成了心理障碍。

篇6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以手术切除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诸多因素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现结合近年来的临床工作实践,就如何搞好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及心理指导谈点浅见。

1临床资料及护理诊断

某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共7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8岁,平均42.5岁。住院时间15~20天,均在术前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66例术后恢复较好,未发生并发症,定期化疗和(或)放疗。2例死亡,5例未随诊。

患者手术前由于不了解病情而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术后又怕切口疼痛,术侧肢体不适。担心皮肤完整性损害,特别是年轻女性往往会因此而心情郁闷。

2护理措施

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的康复效果。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心理指导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要始终保持镇静、自信,给患者一种安全感。

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做咳嗽、排痰及床上的排便练习,提供多方面的生活护理等。如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1.1术前准备完善有关检查。术后患侧肢体不宜行静脉穿刺。做好手术区皮肤的准备,特别是腋窝处,需植皮者还应做好供皮区的准备。

2.1.2心理支持患者入院后,包括其家属因担心手术效果,都会表现出焦虑、沮丧的情绪,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帮助,对了解病情者要向其介绍有关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及有关疾病与手术知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疼痛者,要多给予安慰,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配合医生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物,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保证其休息与睡眠,使机体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2术后护理

2.2.1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血压平稳后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抬高患侧上肢,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注意伤口有无渗出,保持敷料干燥、整洁,注意患肢皮肤的颜色深度。做好负压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注意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术侧肢端血运。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量,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2.2防止术后水肿和功能障碍要向患者讲明术侧肢体水肿的可能,即由于手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使淋巴液及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和术后胸部伤口加压包扎所致,使其配合。指导患者及时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以防发生功能障碍。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发展到肩部。术后1~3天应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及屈腕、屈肘等锻炼。术后4~5天,可练习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功能,然后逐步练习将患肢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颈后,进而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2.2.3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做深呼吸运动,有利于肺扩张,防止肺部并发症遵医嘱口服三苯氧胺(TAM)或来曲唑等药物。

2.2.4饮食指导患者术后由于食欲不振致进食量减少,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因手术可能导致其营养失调,原因主要是癌性消耗、因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抑制消化道的运动与消化腺的分泌,致食欲不振[1]。因此建议其增加热量,以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为主,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2]。

2.2.5其他同时,术后患者卧床期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主管护士应给予完全帮助、部分协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护理,满足其自理需要。

3放化疗的护理

3.1术后放化疗的前期思想工作辅助化疗的目的是采用全身用药以消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或微小残余瘤灶,护士除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勤巡视、多交谈,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乳腺癌的远期疗效。

3.2控制放化疗不良反应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常在用药后1~3天内出现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功能抑制等,这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因素引起的。对于化疗药物所导致的毒副作用,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之配合医生给予预防或及时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并嘱患者坚持化疗。因化疗会引起恶心、呕吐,可采取化疗前15min予恩丹西酮8mg静脉注射,止吐效果明显。

3.3对于化疗过程中药物不慎渗出或出现静脉炎要迅速对症处理,防止皮肤坏死要指导患者进低脂肪、高纤维、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类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硬、不洁食物,并指导患者服用一些提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利血生、强力升白片、鲨肝醇、维生素B4等。告知患者用药当日禁忌局部热敷,减少药物渗出刺激组织。

3.4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皮肤损伤及肺部放射性损伤,也常使患者出现畏惧心理此时应细心讲解放疗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穿宽松纯棉内衣。出现皮损,可在破损区涂抹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使其干燥,促进创面愈合。大面积皮损时,要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合并感染时需抗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以利愈合。保持居室通风,经常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防止并发放射性肺炎。

4心理指导

4.1心理类型及护理措施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加以手术、化疗对机体的打击,甚至毁损性破坏,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作为护理人员,要了解并掌握不同心理的产生时期,对症下药采取对策措施,见表1。

表1不同心理的产生时期所采用的对策(略)

4.2失眠的护理失眠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手术影响患者的形体美,多数患者情绪极其低落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引起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切口愈合,增加感染机会,延长住院时间[3]。

4.2.1失眠类型在上述临床资料中,73例病患者中有42例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失眠,占57.5%,见表2。

表242例存在不同程度失眠及所占比例(略)

4.2.2影响睡眠的因素见表3。

表3影响睡眠的因素(略)

4.2.3护理分析

4.2.3.1对疾病焦虑恐惧和担心手术预后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病情轻重的情况因人而异,做好心理分析,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患者了解病情,促进其对疾病及治疗的理解,配合治疗。有条件的,可请术后康复病例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接受疾病的事实。

4.2.3.2及时处理疼痛及手术造成的不适术后切口疼痛或晚期癌肿转移引起的疼痛是造成乳腺癌患者失眠的重要原因。术后镇痛一般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氟哌啶等药物,通过镇痛泵持续给药,镇痛效果明显。晚期癌症转移引起的疼痛,口服曲马朵缓释片,肌肉注射度冷丁、吗啡止痛,尽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因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

4.2.3.3取得患者单位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不少患者担心切除后会导致女性形体改变,影响工作或遭家人遗弃。因此要取得患者单位的支持及家属理解,不可歧视患者,要鼓励患者术后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做到生活自理。同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及工作,可让患者走出患者角色的阴影,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4.2.3.4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和睡眠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是良好睡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室内相对湿度50%~56%,温度18℃~24℃。夜间应调弱照明灯的亮度,避免灯光直射患者面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同时应根据每个人的生活条件和文化修养,满足个人对睡眠条件的特殊要求。如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等。

5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帮助患者认识和预防疾病、促进和恢复健康起到一定作用[4]。在护理和治疗中,向患者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

5.1饮食加强营养,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牛奶鱼,虾,蛋,瘦肉类,多食芹菜,菠菜,胡萝卜,多吃生菜,忌食高脂饮食,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5.2活动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可加强术中保留下来的肌肉得力量,松解和预防粘连,最大限度的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一是练习划旱船的转动,绕环的训练;二是出院后,在家庭和工作单位要努力去做常规的活动,如扫地、擦桌、提轻物等。要求在术后1~2个月即完全恢复肩部运动,基本上达到抬举自如的程度。

5.3及时复诊定期化疗和放疗,把治疗和护理方案记录于出院病历上,嘱家属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变化。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出院后第1~5年期间,每半年来医院随诊复查。5年后,每年随诊复查1次直至终生[5]。

此外,家庭和社会都要给予她们关注和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乳癌术后身体恢复后不影响夫妻生活,丈夫应多体贴妻子,给她最好的心理支持,可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佩带义乳,年轻的女性可做隆胸手术。总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才是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剑前.心理护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8-71.

2吕式瑗.护理学基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09.

3刘义兰.住院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及干扰睡眠因素的调查.护理研究,2001,15:146.

篇7

一、对网络语言的认识

(一)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界面、鼠标、宽带、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黑客、虚拟空间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交流(如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BBS、BLOG、ICQ、MSN等)中所使用的文字、符号、数字、图形等语言形式,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如青蛙、美眉、==、OUT、886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本文只讨论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们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网络用语。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兼容性

多元文化交汇的社会环境和网络开放性的特点赋予网络语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性质,它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群体和个体的表达方式于一身,形成了“三明治+泡菜”式的语言风格,其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语言里出现了大量汉字、汉语拼音、英语、数字、符号、方言等混杂使用的情况。如“5555,7456,TMD,半天都找不到一个MM聊聊,郁闷ing,:(”,短短一句话,竟出现了汉字、数字谐音、汉语拼音缩略、英语正在进行时、象形符号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稳定性

网上交流以青少年为主体,注意的不稳定性和丰富的无意想象使他们不断地创造新词,在网络上,每时都有新的网络语言诞生。但这些新出生的网络语言能否为其他的网民接受,能否生存和流传下来,就不得而知了。那些没有为其他网民接受的网络语言,只能在网上昙花一现,便寿终正寝。创造的随机性和非规范性导致网络语言极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得这一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3.简约性

人们利用网络交际时,总是希望在速度上能尽量接近口语交际。为了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减少对话的延迟脱节,许多网民便使用了简化的网络语言,体现在数字谐音、缩略语、字母的使用方面。比如用“9494”表示“就是就是”,“520”表示“我爱你”,用“886”表示“再见了”,不仅方便而且快捷。再如“E我”,意思是“给我发电子邮件”。为了省时省力,网民见面不会采用这样的问法:“请问您现在在哪儿啊?”而代之以“那”,甚至连“?”都省略了,而“thankyou”在网络上则成了“(三)Q”。在网上,语言的简短明快代替了冗长晦涩,用词简单成为造句的基本规则。

4.形象性

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如“大虾”表示资深网虫或乐于助人者,因为长期坐在电脑前,腰弯如虾而得名;“菌男”、“霉女”、“青蛙”、“恐龙”是形容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些词摹形状态有颇浓的讽刺意味;“很S”形容的是说话拐弯抹角,形象生动。另外,五花八门的象形符号也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生动性,如“:O”表示恍然大悟“,:D”表示大笑,“@>>-->-”表示一朵漂亮的玫瑰,“Zzzz⋯⋯,”表示等待得睡着了。这些符号摹形状态、形神兼备,使网络语言呈现出形象直观的特点。

5.非规范性

自由随意是网络语言另一突出特点,为了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网络语言大量使用了缩略词语、缩写字母,或以数字、符号和图形替代,甚至用错字、别字表达意思。从汉语言的规范表达方式来看,这些汉字、英文、数字、符号、图形混在一起使用,还有类似方言、别字白字和病句的使用,使得网络语言变得非语法化。如“寒ing,泥素芥末286,泥太out,偶稀饭滴8素酱紫滴!”这段话翻译过来是“天啊,你是这么老土,你太外行了,我喜欢的人不是这样子的!”,“大虾,泥好油墨,粉S,偶倒”的意思是“大侠(高手),你好幽默,(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笑倒了”。网络自由自在的氛围和青少年自由随意的心态造成了生造别字和语法杂糅的大行其道。但很多网民因其简单、时尚、诙谐和随意而纷纷认同,使该类语言在网络中得以推广流行。

二、网络语言的心理归因

笔者认为,输入障碍、开放性、虚拟性等网络特点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社会思潮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而青少年发展进程中固有的特质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心理原因。只有当青少年群体用他们特定发展阶段固有的特质反思社会文化并面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时候,网络语言才得以产生。

“青少年特质”这一概念是Copeland于1974年提出的,指的是青少年对发展压力的反应所导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正在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在这一过渡阶段他们会面对许多来自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如何解决好由这些需求引发的心理压力是青少年在这一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海文赫斯特1951年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青少年发展任务表,该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他们所面临的压力。这些发展任务包括: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起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发展合格公民所需要的智力技能和概念;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根据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反映出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做如下心理归因:

1.自我意识

从心理归因分析,笔者认为,自我意识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身心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自己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的高涨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表现为强烈地卷入自我甚至自我中心。他们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有异常强烈的被人关注的需求,这种需求以至于使他们相信:别人的目光和思想总会集中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长时间在镜子前留连,每一颗青春痘,每天的发型,每一件衣服,都如此重要。当网络的交流环境剥离了现实交往的这些物质外壳的时候,他们便在网络交流的唯一工具网络语言上进行个性化创造,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昭示自我的存在,满足自我意识高涨的需求。网络语言内容和形式上标新立异、直观形象、自由叛逆、委婉含蓄、幽默诙谐等特点无一不是青少年高涨的自我意识在网络交际中的表现。

2.性意识

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影响青少年时期行为最重要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性能量)是人行为的源动力。伴随着生理的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发展。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变得关注外表和穿着,热衷打扮,在虚拟的网络交际中,他们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从性心理的角度对青少年的这些行为进行归因,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是想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表现,达到引起异性注意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并不一定是青少年自己所清晰意识到的。

3.丰富的想象

由于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尚不完善,青少年体验到的冲动和情感往往比其他年龄段丰富和强烈,对立的情绪反应可能会突然甚至几乎同时发生,情感变化很快,也很强烈。青少年时期丰富的想象正是源于这种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他们通过想象控制冲动,也给自己带来某种程度的满足。再加上青少年时间自我意识的高涨所特有的叛逆心理,使这一时期的想象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创造性特点。网络语言的兼容性、形象性、创造的随机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是网络交际中青少年网民丰富想象的体现。

4.从众心理

篇8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SCL-90

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而作为一名医学生,其心理健康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医学专业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到将来对待工作的态度。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塑造和教育,心理健康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1]。本校为了帮助在校学生健康成长,也为更好了解新生的状况,从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学生,因此为每个班配备了班主任,并由班主任对本校新入学的2003级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抽取本校2003级临床本科在校学生共126名,其中女生46名,男生80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以问答的形式要求被测学生在记分卷上按照要求记分。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涵盖9个症状因子(F1~F9)和一个附加因子F10(其中F1为躯体化、F2为强迫、F3为人际敏感、F4为抑郁、F5为焦虑、F6为攻击性、F7为恐怖、F8为偏执、F9为精神病性,F10主要反映饮食和睡眠),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超过3分,表明该因子的症状达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然后将结果使用SPSS11.0软件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分析,并将各项与国内正常成人的因子分比较。

2结果

2.12003级临床本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校2003级临床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国内普通成人SL-90的因子分布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上与普通成人的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因子与普通成人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表12003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普通成人的比较(略)注:*P<0.05,**P<0.01。表22003级男女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略)注:*P<0.05。

2.22003级临床本科男女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在本校男女医学生中,其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尤其是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攻击性和恐怖等因子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在人际敏感、攻击性上的问题较女生严重,而女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上的问题较男生突出。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了本校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及阳性项目多项高于国内普通成人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同时我国现在已加入了世贸组织,给现代大学生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而作为一名医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和将来工作的压力以及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所造成的心理负担也势必比一般大学生要大,随着国家对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多,医学生将来要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社会竞争也更为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完成成熟、适应社会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心理挑战,这样使他们容易导致强迫、抑郁、焦虑与敌对的现象。另一方面,在这批学生中,有80%以上的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在家里处于中心地位,在家的娇生惯养,和父母的过分溺爱,更容易降低他们适应各种社会生活的能力,也缺乏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从而导致其心理问题。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了本校2003级医学生中女生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焦虑等方面较男生严重,而男生在人际敏感和攻击性等方面较女生严重,可能是由男、女生的个性特征差异、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风气不同所致。在中国,现代社会对男、女孩子的个性培养与教养方式还存在无形的差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女孩子应该乖巧,而男孩则应该勇敢、坚强,这种根深蒂固的风气自然就形成了男女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2]。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环境;空间;设计;视觉;信息;心理;感觉

任何设计都是一个不懈寻求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过程。如室内设计,是对建筑内部空间及相关的外部空间进行艺术处理的专业科目,它应该属于环境美的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为人们实现物质功能的需要提供了基本保证。像建筑内部的光线、温度的调节,内外噪音的消除或隔绝,直接触及人体的家具、设备等室内物件的科学性、舒适性,以及内部交通的快捷、便利等等,都不再是复杂的问题。而审美上的需求往往更丰富一些,如舒服与美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协调对人体验美的程度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室内空间的美学问题要着重从人的心理角度来阐明。

1人的心理基本需求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这里的“环境”狭义是指建筑物为人所提供的特定环境,广义是指社会环境(如: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概念,这个“环境”包括建筑物外空间。建筑空间是相对于建筑实体而言,空间(尤其是内部空间)大多有固定的形态,而“环境”所指的却为不一定指某种具体的空间形态。因为有时空间形态尽管不变,但环境气氛可能因设计手法变换而迥异。室内设计遇到的问题有些可能与空间无关,然而与环境有关,比如改换一块窗帘的色彩或纹样,并不一定使室内空间发生什么变化,但也许一下子改变了室内环境气氛。

人对建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要先从原始的生理需求谈起。自从人类脱离穴居,巢居的原始状态而学会构筑自己的遮蔽物——房屋以来,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变迁。然而,建筑最基本的结构,如围护空间、支撑屋顶的实体和屋顶本身,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它是人在大自然界中为自己构筑的掩蔽体,遮挡风雨,躲避兽害是最原始的动能需要,安全感和围护感恐怕是人类最原始的空间心理感受。人随之会产生对建筑的坚固感、稳定感、实体感。不过这些围护实体所构成的空间的形态变化是太丰富了。如人类在猿人时代学会用火,随后在建筑中给火以重要位置,温暖和光明的环境给人以亲切感(时至今日,欧美住宅建筑许多仍保留壁炉的设计,有些甚至是纯装饰物)。

随着建造技术的进步,建筑的跨度、面积有所增加,人懂得了使房屋各部位更适应人体的尺度,并懂得了更合理地利用空间。并且对建筑环境有了精神上,审美上的要求。这种综合感觉,回顾原始人类的心理感受并与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加以比较,在这方面人类并没有走出多远。比如我们今天的卧室,一般人都要求有安全感、围护感。我们愿意处在亲切的、有人情味的环境中,而讨厌令人疏远的、冷冰冰的环境。一个宜人的环境必须处处适合人体尺度,因为人是以自身为尺寸来度量空间,尺度感可以说是人下意识的一种感觉。至于舒适,这种感觉只有在温度、湿度、光线、尺度、体量、色调、触感诸方面都基本合乎人的要求的建筑环境中才能产生这种感觉。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对某一个空间中出现的体量进行反复的调整,几十毫米的体谅差别在空间中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我们要求舒适,也要求美,舒适是美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美感要求方面,现代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由于所处地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气质、风俗、、政治观念、人生哲学、经济、文化水准、个人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人们评价建筑环境的美学标准可能五花八门,难求一致,但是人基本的需求是具有共性的。这种共性,应该说是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对自己观察到的任何信息符号产生的一种共性的反映,这更是我们设计时应该牢牢把握住的。

2空间视觉的一些特点

我们要研究空间与心理的关系,首先应对人视觉的生理、心理机制应该有所了解。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的空间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婴儿在出生后九到十八个月时,从了解外物的永久性到体察物与我的关系,这才确定了空间的存在。这时形成的空间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认识不到空间的客观独立性。一直要到九至十岁时,由于种种身体运动的经验,空间完全是自己身外的客观世界的观念才建立起来。

人对空间距离、大小的判断,无须触觉介入,凭视觉就能大致判断,这和眼睛积累的运动经验有关。我们知道,人双眼有一定的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映出的同一对象的两个映像稍有差异,这样看到的对象才有立体感。由于对象愈近夹角愈大,若无法判断距离和大小,则夹角愈小。看很远的东西则双眼视轴趋于平行,双眼视差趋于零,对象的立体感也趋于消失。由于眼的这种生理机制,人才得以判断距离。还有人观察较远的对象,没有适当的参照物的尺度,则必须是人所熟悉的,如人体,或与人体成一定比例的某物体,象汽车、建筑的门窗之类。人观察和判断对象的空间位置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也起一定作用。如透视的消失规律,对象轮廓的清晰程度,细部的可分辨程度(细密度),视觉的同时对比作用,远近物体重叠而产生的遮挡效应,色彩冷暖的习惯感受(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折射,愈远的物体愈呈现天空的蓝色调)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人对空间的视觉感受和判断。

人眼的视域是有一定范围的,根据对人双眼视野的测定,最佳水平视域在60°夹角左右,在垂直方向的视角一般不大于45°,即人与观察对象的距离至少要和对象的高度相等,才能获得真实、完整的印象。人对不同的颜色视野范围不同,白色最大,视角达90°,黄、蓝、红、绿等色依次递减。不同颜色的不同心理效应,也是造成空间开敞或收敛效果的重要因素。

室内设计必须考虑人的视野、视线,懂得最佳视区的利用。譬如设计壁画、悬挂画幅或陈放观赏品,必须考虑观赏距离,保证看整体、看细节都能有适当位置;画幅、陈设品的位置高低要尽量在人平视的范围之内,避免过高或过低引起观赏者不舒适和产生视觉畸变。

日本学者曾把各种画面呈现给被试者,利用电视眼球标记摄像机对人视轴方向进行测定,得出了很有趣的结果,发现人眼注视点的运动具有以下的性质:不论画面呈现时间长短,注视点停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黑白交界的部分,尤其集中在拐角处。若在画面内有运动的图形,或者在画面内存在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图形,则视线容易集中在这些地方。图形存在一些不规则性,注视点也容易往这些地方去。注视点在画面内主要集中之处,是对视网膜、大脑皮层视区或上丘等神经元起强烈反映及有某些特征的画面部分。

这些发现,对我们从事室内设计应当有所启发。在室内空间中易引起注视的部位应作为重点装饰的部位,例如不同质地、不同色彩材料的交界处,空间各个面相交、拐角处等,尤其应该精心处理。3空间设计与心理调度

我们创造一个建筑空间,想把美的信息传达给身临其境者,就一定要懂得空间形象和环境气氛的心理效应,并有意识地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安排和调度。在这一问题具体展开之前,概括分析一下不同空间形象的心理效应还是必要的。

空间的形状基本取决于其平面。平面规整的,像正方形、正六角形、正八角形、圆形,令人感到形体明确、肯定,并有一种向心感或放射感,安稳而无方向性。这类空间适于表达严肃、隆重等气氛,在空间序列中有停顿或结束的感觉,其上部覆盖形式可以是平的、球面穹隆的、角锥或圆锥体的等等。矩形平面的空间,横向的有展示、迎接的感觉,纵向的一般具有导向性,其上部覆盖形式可以是平的,三角形空间序列中有结束的感觉。三角形平面较罕见,会造成透视错觉。还有不规整的形状,任意的曲面、螺旋形或比较复杂的矩形组合,则令人感到自然、活泼、无拘无束,也许会有向某方向运动或的或拱形的。半圆形平面的空间有围抱感,用在延伸的感觉(视形状而定)。

空间的大小、高矮也有不同的心理效应:大,气魄、自由、舒展、开朗;过大则空旷,令人产生自身的渺小、孤独感。小,亲切、围护感强、富于私密性;过小则局促、憋闷。高,崇高、隆重、神圣、向上升腾;过高则与过大毛病近似,甚至令人有恐怖感。低,尺度宜人、舒适、安全;过低则有压迫感。

从空间的形状和容积(体积)来分析,空间气氛的形成还有更多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明暗、色彩、装饰效果等等。因为人的空间感受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不是简单的数学或物理量的迭加,我们对某建筑空间进行评价时,往往要具体环境具体分析。空间感又常常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对同一环境可能会有完全相反的反应。

4空间设计与视觉信息

我们可以分析人所接受的视觉信息。人在行为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不同的视觉信息,比如真实物体,图片,媒介信息甚至是文字和音乐等等一系列的具像和抽象信息人们基本上上靠着这些信息来定义他们所感受到的事物那么我们在表达设计的时候,就是借助这些信息经过设计语言的处理来完成与设计受动人群的交流和沟通实际上视觉信息含盖的方面可以说是上述分析中某方面的综合。视觉信息与空间设计的关键在于人的潜意识,人是可以自我暗示的。在很多时候人虽然无法通过很精准的语言描述出他对空间设计的看法,但是感觉已经在他意识中有了结果。

篇10

1.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质的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认为尽管实验、测量、调查等定量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这不能充分揭示深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因素。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以人文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多处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味良药,但是这方面深层次干预研究及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心理疏导与咨询角度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具体干预理论还不曾出现。

2.我国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坐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6]。人们对研究生这类高学历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外,还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课题量都很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达到的水平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入学和毕业时严格把关,而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必要培训,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不少人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缺乏全面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偏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出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硕士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价值这一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调适心理障碍问题较多,而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交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使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4.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他们有意无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出发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促进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的不足,从而在不自觉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5.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同质化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作为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的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只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赖于探索和完善,教育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探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正视和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手段,提高咨询业务水平。鉴于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兼任这一现实,要特别提醒这些教师注意角色转换,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其次,围绕心理咨询本身开展公关活动,让研究生了解心理咨询,形成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愿意提出心理咨询,愿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接受辅导和帮助。

2.建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组合各种有机要素,得到1+1>2的效果。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的教材;其次课程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

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现行研究生教育实施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5.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诱因,特别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实现,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成才提供良好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6.关注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