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骨成分减少,骨质变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的退行性疾病[1]。近年来,亚洲国家其骨折发生率在不断增 长[2]。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由骨质疏松而导致的股骨颈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本院骨科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69例,年龄60~93岁,平均(76±8)岁。
1.2方法 将本组发生骨折的直接因素分为:室内滑倒、运动中跌倒、登高跌倒(包括上下楼梯和上下公共汽车等)、无诱因(全身酸痛、驼背等,经检查有骨折)所有患者通过X线骨密度检测显示所有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继发性骨肿瘤、骨炎症性病变、软骨病及暴力所致的骨折[3]。
2结果
2.1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 跌倒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组研究中患者室内跌倒45例占40.2%,运动跌倒32例占28.6%,登高跌倒28例占25%,无诱因7例占6.3%。
2.2性别与骨折 本组研究中女性患者69例占61.6%,男性患者43例占38.4%。
2.3不同部位与骨折发生的情况 本组研究中发生骨折的部位为股骨颈骨折的62例,占55.4%,椎体骨折的41例占36.6%,桡骨骨折的9例占8%。
3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预防重于治疗,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以减少骨折的发生。
3.1心理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处于机体下降阶段,而骨质疏松症又伴有多种症状如腰背疼痛或骨关节疼痛,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低钙性手足抽搐等,重者则全身疼痛,这些现象均会使老年人感到烦躁、恐惧等,因此疏导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建立自信是很关键的任务,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最好的武器。
3.2饮食护理 老年人应从每日的膳食中摄取丰富的钙,不应
3.3适当的运动 运动的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减少,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亦不利于钙质的吸收。若老年人活动能力无障碍,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朱欢丽[5]研究表明有氧运动不仅能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量,同时能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预防跌倒和骨折有积极作用。
3.4药物干预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临床常用药物有口服钙剂、降钙素、维生素D3等。钙和维生素D3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绝经期的女性合理补充雌激素可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3.5安全防护指导 针对骨折的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骨折的发生。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室内跌倒是发生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应该给予指导,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等。针对这些人群应该告诫指导患者一些安全防护措施,用物摆放有序,室内灯光应该明亮,卫生间设扶手,选择合脚的鞋子,转身的动作宜慢,对行动不便,下肢肌力下降的老年人应使用助行器,必要时有家属搀扶。
3.6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现在认为是可以防治的,通过多种形式、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预防或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6]。对不了解骨质疏松症状的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宣传,如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戒除不良嗜好及不良生活习惯,充分做好医患沟通,以达到早发现和治疗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4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属于骨脆性骨折增加导致的骨折,也称脆性骨折,它通常在轻度的外力作用下发生,本组病例中股骨颈骨折占的比例大,可能与老年人神经肌肉协调性下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功能降低有关,其次股骨颈是躯干重力作用的一个受力支撑点,容易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与女性绝经、雌激素下降有关,随着月经停止时间的增加,其骨量、骨钙也随之减少,因此大部分女性步入老年期的时候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而一旦受到外界作用就会发生骨折。通过本次研究可发现大多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都发生在室内活动,因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适当运动、药物干预和多层次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能使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治疗模式由以往的"被动治疗"转换为"主动康复过程",不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在倡导健康促进、三级预防的今天,本科对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也应从老年的早期,甚至从青壮年入手,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坚持适当的负重运动,减少骨量的丢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后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出现骨质疏松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骨折的发生[7]。
参考文献:
[1]沈霖.骨质疏松症[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233-290.
[2]王丽娇,宋萍,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3]张鑫,刘波,刘辉.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医正骨,2012,24(3):33-35.
[4]李燕燕,韩继红.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490-492.
[5]朱欢丽,刘晓晴,夏秦.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医妇幼保健,2007,22(9):125-1252.
篇2
秦某,是湖南某大医院一位老教授。她虽已年逾花甲,却腰板标直,精神抖擞,仍然工作在临床一线,丝毫不显得老态。2003年5月,作为主讲专家之一秦教授应邀赴浙江参加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她的讲座一如既往地赢得了与会学者的如雷掌声。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不幸的事情在尴尬的时间与尴尬的地点发生了。因为不习惯于使用马桶,她到楼层的公共洗手间如厕,就在她蹲下去的一刹那,她清晰地听到了来自于髋关节的一声脆响。随着一阵钻心的刺痛,作为医学专家的她清楚地知道,发生骨折了。所幸的是,守在门外的研究生听到了她倒地的声音,迅速地将秦教授送入了当地医院接受治疗。正如病历上所说,她的股骨颈因骨质疏松而发生了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代谢性骨病,是诱发骨折的重要风险因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正日益增高。因其发病率高,且随着这种疾病常识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地弥漫了网络、广播、电视和报刊。面对危言耸听的广告,人们无所适从,仿佛一夜间所有的人都患上了骨质疏松症。面对这一日益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廖二元教授认为:中国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危害
人体就像一座设计精致的建筑,骨骼是它的框架,支撑着整个人体。随着人体的发育,人体骨骼变得越来越强韧,一般在二十多岁时骨质强度会达到最高峰,之后便开始逐渐减少。然后又随着岁月的增加,而渐渐变得单薄、脆弱。由于骨质是在达到最高峰后随着年龄增长而日夜不断地流失,因此毫无预警。这个变化在人体非常隐匿,使人早期毫不知晓。由于目前对该病较难早期发现和诊断,所以人们把这种疾病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或把它形象地称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为腰背疼和病理性骨折。
腰背疼是由脊椎压迫性骨折引起的腰酸背痛、行动不便及脊柱变形。较严重的情况是脊椎骨会被压扁而产生驼背、变矮、下背疼痛等情形;如果脊椎极度弯曲、还会引起呼吸困难。腰背疼痛常常表现为起床时痛、步行时痛、站立或坐下时痛、睡觉翻身时痛、安静时痛等等。
病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常见表现和重要标志。最常见于绝经妇女和老年人。虽然骨质流失是属于正常老化过程中的一部份,但如果骨质丢失得太快,则属于疾病,可能连日常生活的压力都承受不了。一个人如果得了骨质疏松,那么就可能因为骨骼的强度太低,导致一点小外伤就会发生骨折。病人大多是因为突发性的骨折,引起行动不便或剧烈疼痛而求医,但是到了这个时期,都己经太迟了。这种骨折好发于胸腰部,髋部和腕部、股骨颈骨折、脊椎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统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其中以股骨颈骨折的危害最大,约50%的因骨质疏松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病伤后由于多种并发症而死亡,约50%以上存活患者遗留残废和躯体功能障碍。
在美国,大约超过半数的45岁以上妇女显示有腰椎骨质疏松现象;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到了90%左右。在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和湖南调研表明,20.1%的50岁以上人群有骨质疏松。我国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约8400万人,绝经后妇女尤为严重。据统计,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有7500万人患原发性骨质疏松,美国每年有130万人因此而骨折,其费用超过138亿美元。而我国每年的骨折病人中约有30%是骨质疏松引起的,每年因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高达13万人次,其中有3000~5000人因股骨骨折引起并发症而死亡。骨质疏松症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主要的原因在于引起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尤其是股骨头骨折。正如美国医学会所指出的:“老人股骨骨折后,大约有5%―20%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50%以上的人会造成行动不便,需要终身依赖别人照顾。”
因此,骨质疏松不仅是患者之不幸,同样也需耗费国家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其危害之广之大,令人扼腕。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虽然尚无理想疗法,但根据其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且已知酗酒、嗜烟、长期过量饮用咖啡和过量咖啡因摄入等均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方式、合理活动、适当锻炼来防止骨量丢失或延续减少骨量丢失,以达到预防效果。
多从事户外有氧活动和接受日光照,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应经常保持运动;尽量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做到戒烟及适度饮用酒类和咖啡等;应调整饮食,注意营养,宜清淡饮食,避免多食高脂、高蛋白质食物,倡导食用牛乳、鱼类、排骨汤、豆类食物、水果和新鲜蔬菜,以保证钙、蛋白等营养素的供应。廖教授特别指出,这一切应从小开始,从青少年时期即应重视有规律和积极主动的运动,争取在年轻时就达到高水平的骨量峰值。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注意钙元素的足够摄入,每天饮食低钙者,至少应补充800―1000毫克的钙剂。
一旦发现骨质疏松症,应及时改变生活方式,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并尽早上医院接受治疗,与医师讨论,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地方性或全国性的骨质疏松症病友团体,这对于病友互相交流防范经验和督促、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绝经后妇女、老年人及患有与骨质疏松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防护,避免摔跤和受伤,以防止骨折的发生。
我国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大样本的骨密度正常参考数据库,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与早期诊断方法也缺乏社区防治试点经验。更让人难堪的是,治疗药物基本都依赖进口,除钙剂外,缺少价廉有效的国产新药。从总体上来说,防治水平低,且效果差,费用昂贵。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研究所自1992年起开始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防治系列研究》。首次建立了我国最大样本的骨密度参考数据库,确定了5-90岁18个年龄层的骨密度正常值,找到了骨丢失的最敏感部位和规律。纠正了有关峰值骨量的一些错误概念,确定了我国南方地区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我国骨质疏松社区防治提供了借鉴经验。他们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新学说。
廖教授他们经过长期积累,发现女性随年龄增长不同骨骼部位峰值骨量出现的年龄各异,其中股骨近端的Ward’S三角区和腰椎侧位峰值骨量出现的年龄最早在20-24岁,前臂远端中段峰值骨量出现的年龄最晚在40-44岁,从而纠正了人们以往认为的峰值骨量的年龄在30-40岁年龄段的错误认识。首次发现女性终生骨丢失量的大部分(约65%)发生在进入老年之前,因而提出女性防止骨丢失和预防骨质疏松的重点应放在中年期。通过研究发现,腰椎侧位测量是早期(55岁之前)诊断骨质疏松的最敏感部位,65岁以后测量髋部和前臂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的检出率。这些研究成果为早期诊断和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因此,人们在中年期来临的时候,做一次有针对性的骨密度检查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专家忠告:走出两个认识误区
面对谈到骨质疏松就为之色变的社会氛围,针对各种补钙广告,著名内分泌专家,博士生导师廖二元教授提醒人们要走出两个认识误区。一是补钙并非越多越好,而应适量适时补充;二是虽然骨质疏松并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那样令人生畏,但它在青睐女性的同时,也同样是男性的健康杀手。
一、钙并非补得越多越好,而应科学合理。
骨质疏松与人体内的钙量息息相关,但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补钙越多,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人群每日钙营养素供给量:0-6个月为400mg,7个月-3岁为600mg,3岁至青春前期为800mg,青年期为1000mg,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为1200mg,成人为400mg。人体所需钙元素的全部或大部分可从食物中获得,对婴幼儿、青春期、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老年人需钙较多的人群,更应强调以食补为主,只有当食物中钙含量低、摄入不足或体内钙丢失过多时,或发现有钙缺乏症状,或有钙磷代谢障碍表现时才需补充钙剂,而不是人人都需补钙。
廖教授指出,选钙应选择易溶解无刺激、酸碱度适中、口感好、易服用、易保存,价格低廉的剂型。正是利用人们的认识误区,许多厂家在钙的名称上玩花样,诸如“活性钙”、“原子钙”、“离子钙”甚至“纳米钙”也纷纷登台亮相,使人们误以为钙越细越好。其实无论是有机或无机钙,都是以离子形式吸收利用的,所谓“离子钙”、“纳米钙”只是商家故弄玄虚罢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专家对7种市售钙产品进行了促生长发育、组织中钙存率和增加骨矿物质含量的动物实验,并将结果与碳酸钙(一种最普通且廉价的钙剂)比较,发现在所研究的钙产品中没有一种优于碳酸钙。因此,专家们认为按效果价格比碳酸钙最好。
廖教授指出,补钙有其科学性。因人体内钙都是以离子形式吸收、利用。所以,餐后或餐时服用其吸收率要高于空腹时服用,而且分次小剂量服用比一次大剂量服用的吸收率高,机体缺钙时吸收率高,膳食成分对钙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如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可阻碍钙的吸收。
他特别指出了补钙过量的危害。他说,钙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小的矿物质之一,但摄入过多,不仅造成浪费,也会有不良反应。如果钙摄入过多,会减少锌、铁、铜等的吸收,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贫血等症状,同时也会造成便秘。此外,会增加结石的危险,有资料表明,长期高钙饮食有促进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因过多的钙将从肾脏排出,并在肾脏中形成结石。
最后,他再次强调补钙的基本原则应以食补为主,若需补钙必须同时补给适量的维生素D,单独补钙是不合理的,过多补钙更是有害。
二、骨质疏松并非只青睐女性,男性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同样大。
廖教授说,男性同样会得骨质疏松,而且问题并不比女性的小。他说,骨质疏松症在男性族群肆虐的情况可能远比人们的了解来得严重, 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 2500万美国人中, 有20%的患者是男性。而且,男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能还伴有雄性激素方面的问题, 而男性在传统上比较不会与医师们谈论他们身体上私密的问题, 如阳痿或是不足方面的问题, 以致于发生骨质疏松症方面的问题时都已经是症状比较严重的阶段了。
对于女性而言,更年期的雌激素减少是加速骨质流失的原凶, 而对于男性而言, 雄激素同样具有维持骨质密度的功能, 当雄激素随年老慢慢下降, 通常是50-60岁左右,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也会加速, 而通常雄激素下降的主要症候就是阳痿与性动力不足方面的困扰。
男性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保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与女性是一样的。与女性不同的是,男性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变化,要诚实检视自己的性能力,在没有工作压力或疲劳的情况下, 检查自己的性能力与性动机是否有所下降? 如果已经超过50岁, 而发觉性能力有所改变, 最好请教医师并作血液检查雄性素是否下降。在美国, 大约有30%的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有雄性素不足或不足方面的问题。一定不要以年龄大了来解释性能力下降,因为性能力下降可能就已经伴随骨质疏松症!
贴心向导
相关链接: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有三类:一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某些已知原因诱发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呈现等比例减少,从而导致骨结构紊乱,韧性下降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二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指随年龄的增加,骨矿物质(钙、磷)和骨基质(蛋白质、水)呈等比例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发生改变,使其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骨折危险度明显增加,伴有周身骨骼的疼痛,体态变形以致“驼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两种。三是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的诱发原因
一是营养不合理。如钙质或维生素D、B、B12、K、乳酸等缺乏或吸收不良等,都可能造成骨质疏松症。因此饮食不均衡、肠胃道疾患者均应多补充钙质及维生素。
二是体质差异。种族不同罹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也不一样,白种人、高加索人、东方人是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此外,早期停经妇女与有家族病史者易得骨质疏松症。
三是罹患其它常并发骨质疏松的疾病患者以及有骨质疏松家族病史者。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双侧卵巢切除致雌激素减少、肾脏病、肝脏病、库欣综合征等患者,得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其他人群大。如果家族中有人得过骨质疏松症,其亲属应格外小心。
四是不良生活习惯。文书工作、长期卧床等久坐不动者,由于缺乏运动而加快骨质的流失速度,运动则可减缓骨质流失的速度。此外,高蛋白、高盐饮食,以及酗酒、抽烟、喝大量咖啡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易得骨质疏松症。体重不足或体型瘦小时,也要注意。
五是使用特殊药物者。如长期服用抗痉挛、抗凝血、含铝制酸剂、类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制剂等药物,以及癌症病人接受化学治疗,均会影响钙吸收与代谢,使骨骼更脆更疏松,造成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做的检查
(1)血钙:正常状态下,人体内血钙维持稳定。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一般可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个别患者因骨质疏松严重,而且发展较快,使骨的吸收过程较快,血钙就可能会升高。
(2)血磷:磷在骨骼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骨基质的合成和矿物质的沉积。骨质疏松者血磷浓度常降低,使骨吸收过程加快。
(3)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与骨化有直接联系。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碱性磷酸酶升高时,骨密度则降低,但老年人骨质疏松者,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般在正常范围内。
篇3
然而,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腰背痛、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严重威胁。治疗骨质疏松症,只用一种药 “单打独斗”疗效有限,要有效抗击骨质疏松,必须强调“多兵种作战”。下面,就先来看看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规武器”有哪些。
1. 钙剂+维生素D
老年人骨量的流失主要就是钙的流失,人体对钙的吸收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协同。所以,钙剂与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药物。
市场上补钙产品五花八门,但不同的钙剂在人体的吸收率相差并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补钙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是适量补钙,最好分次进行,临睡前服用更佳。
钙尔奇D
选用点评:
为碳酸钙与维生素D3的复方制剂。碳酸钙含钙40%,人体吸收率可达到40%左右,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是较佳的补钙产品。但因碳酸钙的溶解吸收需要胃酸参与,故不适合于胃酸分泌少的人。
葡萄糖酸钙
选用点评:
含钙量9%,口服吸收率27%左右,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价格也较便宜。但因其含钙量较低,需用大剂量,服用不方便。同时因其含糖分,也不太适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
维生素D
选用点评: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钙流失,引导钙沉积于骨骼。通常情况下,只要人体接受适量的阳光照射,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但对于南方多阴雨的地区以及接受阳光照射较少的老年人,如果服用的钙剂中不含维生素D,就应该进行额外的补充。
2. 雌激素补充剂
对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补钙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补钙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将是徒劳的。
利维爱
选用点评:
利维爱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雌激素补充剂之一,可减少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但雌激素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同时在用药期间做好体检随访。
易维特(雷洛昔芬)
选用点评:
易维特是一种新型的雌激素补充剂,能对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还可提高骨密度,从而有效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老一代的雌激素补充剂相比,易维特不刺激其他组织器官的雌激素受体,也就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使用更加安全。
3. 降钙素
密钙息
选用点评:
密钙息是降钙素类的代表药,它可抑制骨盐的溶解与转移,减轻骨丢失,同时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缓解作用十分明显。目前该药有鼻喷剂可供选择。
由于密钙息是一种生物制剂,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在使用药物后出现轻度的皮下血管扩张、恶心等不适,其中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
4. 二磷酸盐
福善美(阿仑磷酸盐)
选用点评:
福善美是二磷酸盐类的代表药物,它可阻断破骨细胞启动破骨过程,阻止骨骼中钙盐逸出,因而对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该药强调空腹单独服用,用药后1小时再进食。同时由于二磷酸盐对食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患者服药后应保持半小时以上的坐位或立位,已有食管炎或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避免选用。
前面已经讲过,仅靠某一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是难以奏效的。那么,对以上各个“兵种”,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组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呢?
(1)钙剂+维生素D: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基本选择,药品价格便宜,易于长期服用。
(2)钙剂+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常用手段,3种药物联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避免彼此不足。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选择这种组合。
(3)雌激素+“1”:即雌激素+维生素D、雌激素+二膦酸盐或雌激素+降钙素,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研究证明,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降钙素,可获得单纯应用雌激素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雌激素有效剂量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篇4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魏氏伤科中医手法及中药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
专家门诊:周三、五上午8:00―11:30
小字典: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的破坏,随后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生活中,倘若提到某某脏器衰竭,如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大都会很紧张――谈“衰”色变极其自然。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骨质疏松也是一种衰竭――骨骼衰竭。这种衰竭虽然不能马上引起生命危险,但人们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它。
最新观点:对待骨质疏松,应该像心脏科医师不会等到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才开始治疗心脏病一样,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骨骼衰竭”。
生活实例
一天,一位瘦弱的略带驼背的老年妇女被人推着来到诊室,她腰背疼痛得厉害,难以行走,夜里还常常出现无法控制的下肢抽筋。老人其实并不太老,还不到70岁,自然绝经20年了,并有不喝牛奶、只吃素食的习惯。
经常规的双能X线(DXA)检查,所得数据提示其骨骼已经非常脆弱,骨密度仅是她峰值骨量(30岁左右时体内的骨矿含量)的一半,稍有外力就会发生骨折甚至致残。因此,医生首先是叮嘱她千万要小心,不能跌跤。其次,要求她一定要坚持服药,并定期进行骨密度的随访检查。半年后的复查显示:其骨密度有所增强,但离正常值还相差甚远,尚需进一步治疗。
临床上,类似这位老太的患者很多,因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我国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占世界第一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增长,我国的老龄人口正在急剧增多,患此病的人将越来越多。上海市的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人中患有骨质疏松者,男性为14.6%,女性为61.8%。同时,因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人数也在增长。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北京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80岁以后,其患病率可以高达36.6%。
骨质疏松造成骨骼脆弱而引起的骨折,是骨质疏松带来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危害。要防止这种骨折,除了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基本事项外,治疗骨质疏松最为根本。下面就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1.怎么才算患了骨质疏松
一些患者在体检中心或医院,经过不同仪器检测之后,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患者,因为这一结论常常是经一些尚未被国际认可的仪器(其中最多的是测量跟骨或桡骨的超声波仪器)检测后得出的。如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对人体骨骼进行检测,此法之所以已经在各个基层医院普及,源于该仪器价格低廉、便于提携,特别适合基层的普查筛选,但是该仪器至今尚未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其结果有不确切性。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所确定的检测骨质疏松的唯一仪器是双能X线检查(DXA),它被称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当所测得的数值中T值低于青年人的最高峰值(30岁左右)骨量的SD值为-1至-2.5时,可以诊断为骨量减少;当T值低于青年人的最高峰值骨量的-2.5以上时,可诊断为骨质疏松;当所测数值低于-2.5的同时,还伴有一次或多次的腰椎或髋部或桡骨远端骨折,可诊断为严重的骨质疏松。
2.治疗时间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密切相关,因此,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一般都在女性绝经以后才会发生。一般地说,已经绝经的妇女,特别是绝经5年以上的妇女,可通过每年一次的骨密度检查来进行观察,一旦骨量降到-2.5左右,就应到医院找专科医师进行检查治疗。同时要注意自我保护,以防摔跤造成骨折。
3.一直都在补钙和吃维生素D,为什么还会得骨质疏松
骨骼是组成人体结构的“支架”,钙是支撑人体骨骼的基本元素,犹如是建筑物中的“砖块”,是占90%以上的“建材”。钙和维生素D是维护骨骼代谢的基本营养素,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物质,但仅仅靠它们显然是不够的。试想,光有砖块,没有水泥等其他建材,建筑物能坚实吗?又如维生素D,它必须在体内经过代谢后转换成二羟基活性维生素D3时,才能发挥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而这种转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青壮年人每天补充200单位的维生素D,就可以转换成足够一天的活性维生素D3,而一般到了60岁以后,这个转换功能就会衰减。
4.每天应服用多少剂量的钙剂
目前,钙剂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一般为800~1000毫克,并还有增加的趋势,如1995年美国从1200毫克增至1500毫克,新近的加拿大骨质疏松指南建议绝经前妇女和50岁以前男性每日摄入量为1000毫克,而绝经后妇女和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则为1500毫克,其中维生素D的补充量要达到400~800单位。由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也是终身用药,为了减少肾结石的发生,还是服用以有机钙组成的钙剂为宜。
5.人老了都要患骨质疏松,究竟有没有必要治疗
持有这种想法的老年人往往家庭经济比较拮据。倘若了解了下面的事实,想法或许会有所改变。笔者曾在2000年对本院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费用进行统计,就最为常见的髋部骨折,每个患者每次的治疗费用是20000元以上,其中还不包括个人不能报销的自费部分(约2万~3万元)。由此可见,一旦骨折,患者付出的代价是平时服药的成百上千倍,而且骨折治疗的同时,还是要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于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而最主要的就是提高骨骼的强度与骨的质量,以及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抗骨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骨质疏松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还没有出现骨质疏松者,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6.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的观点是终身间隙治疗。也就是说,第一个疗程至少是1年,经过1年用药后复查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的改善情况,一种是调整药物,即在一个阶段的治疗之后骨密度仍没有改善,则调整药物,改用不同的药物或联合用药的形式继续进行治疗;另一种则可以选择停药2~3个月,然后再开始新一个周期的药物治疗,直至骨密度正常。
锻炼
骨骼是有生命的组织,通过锻炼,可使之变得更强壮、密度增大。经常性锻炼可以保持骨骼强度,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而且锻炼可以改善协调和平衡能力,提高肌肉强度,减少跌倒的可能性。如果生活中很少或没有体育活动,都会导致骨密度偏低。
锻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负重锻炼,另一种是抗阻力锻炼。任何使肌肉对重力做出反应的就称为负重锻炼,例如散步、慢跑、跳舞、有氧体操、快步行走、跳绳或登梯活动等。抗阻力锻炼(重量训练)是用肌肉强度来改善肌肉密度及加强骨骼,如举重。
推荐老人多作负重锻炼,其中最为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是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以上。坚持每天室外步行,既可以增加双下肢肌力及机体的稳定性,预防外来的力量造成的跌倒骨折,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便于维生素D的合成转换,更有利于钙元素的吸收。因此,户外步行是一举多得且是经济有效的好办法。举重等抗阻力锻炼,最好在健身房或健身俱乐部进行。
防跌倒小窍门
浴室:淋浴房墙壁上、浴缸旁边及卫生间装上扶手;使用防滑垫子;淋浴房中增加一个防滑的凳子和手持的花洒,便于坐着淋浴;大理石和瓷砖淋湿后容易打滑,可选择磨擦系数较大的产品,或用地毯代替。
卧室:灯具开关装在床边,卧室和卫生间之间安装声控的夜光灯。
厨房:把常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有水溢出时,应立即擦干。
客厅:清理过道上的电线、电话线;把地毯固定在地面上;看看哪些地方光线还不够亮,增加灯具,改善照明。
楼梯:安装楼梯扶手;楼梯的顶部和底部装一个照明开关,确保楼梯的照明;楼梯顶部和底部台阶上安装鲜明标记,用以提醒。
此外,到杂货店购物时,用购物手推车帮助支撑或平衡身体;不穿容易绊倒的长大衣、礼服、长袍;起床时动作要慢,站起来之前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动作太快容易造成颈动脉、椎动脉的一过性缺血,导致眩晕而摔倒,易致髋部骨折。
特别提醒
篇5
骨质疏松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许多人认为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病不可避免,我们所能采取的措施只能延缓和减轻。这种认识并不正确,近年医学的新发展使无数病例得到康复,证明骨质疏松完全可以逆转。
下面让我们从多方面探讨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和防治的主要对策。
性激素不能少
骨骼有两种主要细胞,即造骨细胞(亦称成骨细胞,其功能为生长骨头)和破骨细胞(其作用是溶解骨头)。正常情况下,男性酮以及女性雌激素均可强力激活造骨细胞繁殖并制造大量骨胶原和维生素D,同时提高骨头对钙、磷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在35岁以前,人体内性激素比较旺盛,因此造骨功能强大,骨头生长越来越长、越多、越细密、越结实;从40岁开始,男女的性激素开始减少,男性产生的酮(雄激素)和女性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大量减少,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其雌激素合成量至少减少70%,造骨细胞的功能大大减弱,骨头不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钙、磷和其他骨矿物质;与此同时,破骨细胞的功能被异常激活,释放出大量骨盐溶解酶,溶解骨胶原和钙、磷等物质,使它们流失,骨头就出现孔隙和空洞,一遇意外就容易断裂。总之,由于人体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量不断流失,最终造成了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2.5SD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防治骨质疏松的首要措施是增加性激素,才能促使造骨细胞再生繁殖。增加性激素的常用药物有雄激素、雌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等,但这些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会引发不少副作用(如出现中老年肢端肥大症或对肝、肾、心肌的损害),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般在增加性激素、强化造骨细胞的同时,破骨细胞就会受到抑制;抑制破骨细胞常用的药物有: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磷酸盐类、维生素D和异丙氧黄酮等,其中有些药物(如雌激素及异丙氧黄酮)使用不当会有很大的副作用,女性使用后罹患子宫颈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机率较高。
中医学提出“肾为先天之本”,主张“肾主骨”,认为骨骼与肾脏有密切关系,因而骨科的治疗着眼于补肾。补肾有两重意义:一是增加性荷尔蒙;二是提高肾功能。因为骨质的生长和巩固主要受肾功能的控制,经研究发现人的缺钙是人体对于钙的留存能力低,因而补钙弥补不了钙的代谢和排出,提高肾机能就能改善钙的留存、减少排出和重新吸收。中医和西医对肾的概念差异很大,但在性荷尔蒙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上可以说殊途同归,走到一起来了。中医用于补肾的中药如羊藿、补骨脂、蛇床子、肉苁蓉、菟丝子、鹿角胶、骨碎补等都含有性荷尔蒙,这些中药能补肾填精、强筋壮骨、调理阴阳,副作用也极少。为了防治骨质疏松,求助于中医药,早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食物也可以补充性荷尔蒙。来自大豆的异黄酮类就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物质。大豆异黄酮属“植物雌激素”类,迄今全世界已发现的植物雌激素有二十多种,其结构分属于异黄酮、皂甙、木酚素(木脂素)、香豆精、植物甾醇与雷锁酸脂等,其中以豆科植物大豆所含植物雌激素最多;其他食物如小麦(麦麸)、大米(米糠)、燕麦、荞麦、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土豆、大枣、部分水果(如苹果、樱桃、石榴等)以及亚麻子均含有一定量的植物雌激素。因此,大豆及其制品、粗杂粮以及上述蔬果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天然良药。
关于雄激素,很多食物含量丰富,如牛羊的、雄鸡、雄鸽、麻雀、虾、蚕蛹等,蔬菜中的韭菜和洋葱,亦能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促使内分泌腺体产生雄激素。
除了性激素,其他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加速体内蛋白质分解,促进骨骼生长)、甲状旁腺素(加速维生素D的活化)、生长激素(促使骨骼生长、变长、变粗)、降钙素(使血中钙向骨骼沉积、促使新骨形成)等对骨骼的生长和抑制骨吸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全面补充营养
合成骨基质的原料缺乏或不足是骨质疏松的第二个原因,这些原料包括胶原蛋白(构建骨基质的网,犹如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网,对粘附钙质和增强骨头的韧性均起作用)、钙(需要量最大,犹如钢筋混凝土的石子)、磷(犹如钢筋混凝土的沙子)、镁(相当于水泥,是强力粘合剂,帮助钙、磷等矿物质粘合在骨基质的网上)、锌(其作用是促使造骨细胞的繁殖和再生)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硫、铜、锰、硒、硅;维生素D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举足轻重;维生素C能进一步影响骨胶原的生物合成,也能延长造骨细胞的寿命。所有这些原料都是骨骼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全面补充骨骼的营养最好从食物中摄取。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价高的有海参、鱼翅、鱼肚,普通的有猪皮、鸡皮、鸭皮、猪蹄、牛筋、鸡脚和各种禽畜的皮和软骨。动物的肉皮含饱和脂肪较多,一定要设法处理掉,否则对人体不利。骨基质的主要原料――钙,每人每天需摄入800~1200毫克,钙的丰富来源有虾皮、小鱼、芝麻、海带、羊肉、大豆和绿叶蔬菜等等;很多骨质疏松的患者认为补钙要多喝骨头汤,其实动物骨头里的钙很难溶于水,喝骨头汤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喝进大量骨内脂肪,对健康不利。许多专家和营养师推荐牛奶是补钙的最佳来源,这个建议值得商榷,因为最具讽刺意义的是目前世界上牛奶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新西兰、瑞典、芬兰、英国、荷兰都是罹患骨质疏松和股骨骨折最严重的国家。关于钙制剂,种类不少:氯化钙、乳酸钙、醋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碳酸氢钙以及氨基酸螯合钙,其中钙元素含量最高的是碳酸钙(可达40%),吸收率高、效果较好的是柠檬酸钙及氨基酸螯合钙。钙的摄取量每人每天不应超过1500毫克,过量补钙对骨骼无益,如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肾结石或血管钙化等并发症。磷的需要量每人每天是800毫克,其最佳来源有腰果、开心果、蚕豆、玉米、燕麦、大麦等。镁的需要量每人每天是500毫克,含镁丰富的食物有腰果、海参、海带、绿豆等。锌的需要量每人每天是25毫克,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羊肉、甲鱼、鱿鱼等。其他微量元素需要量极少,只要注意膳食平衡,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D是重要的营养素,可促进钙的吸收,通过晒太阳,人体可以自行合成,长期在室内活动的人可以补充一些保健制剂。维生素C也是很重要的营养素,来源广泛,含量最丰富的是猕猴桃和大枣。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研究所刘明耀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研究发现:山楂和橄榄含大量山楂酸,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应注意摄取。
加强运动锻炼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之一是利用脉冲电磁场输入人体以治疗骨质疏松症,它采用脉冲电磁改变人体生物静电与改善生物场这一原理作用于成骨细胞,促使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成骨细胞的增生来治疗骨质疏松。医学研究证明,骨是具有压电效应的物质,电刺激确能促进骨组织生长;据国外资料记载这一治疗方法比普通药物治疗,其功效高8~10倍。目前北京骨质疏松治疗中心已采取该疗法治疗骨质疏松并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是,使人体产生压电效应和生物电的最佳办法不是被动地输入电流,而是加强自身的运动锻炼,通过运动使人体给自己“充电”,自身产生的生物有机电流对人体更为有利。不运动或运动量不足是产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运动锻炼时,肌肉对骨头所产生的牵拉力也是一种压电效应,可激活和大大提高造骨细胞的造骨功能。如果长期不运动或运动量少,肌肉对骨头的牵拉力减弱,造骨细胞的功能就会衰退,而破骨细胞则转趋活跃并开始溶解骨头。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使骨组织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吸收,促使胶原蛋白、钙及磷等沉着和粘附于骨骼上。经常运动的人,因骨头得到强力刺激,可增强骨的韧性和提高骨密度(如跳跃运动,地面的冲击力就能激发新骨的形成)。我们提倡有氧运动,即规律性反复性的慢速轻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气功、游泳等项目,如能选择户外阳光下和空气清新的场所进行运动锻炼,更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利骨营养的吸收。每天的运动应有两次,每次半小时;运动锻炼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年人不要从事激烈的运动项目,激烈运动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对健康不利。
饮食清淡平衡
高蛋白(动物蛋白)饮食要适可而止,因为它经过代谢会变为酸性物质,增加尿酸,使钙质流失,同时富含高半胱氨酸,侵蚀血管,对健康不利;油腻食物影响消化,妨碍有利骨质的各种营养的补充;高糖会影响钙的吸收;高盐则会增加钙的流失。因此,饮食必须讲究清淡。
体内酸碱平衡十分重要。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产生的钾、钠、钙、镁、铁等元素就是碱性物质(带正电的阳离子),大部分蔬菜水果、根茎类粮食和部分坚果(杏仁、栗子、榛子)属于这一类;如产生氯、氮、硫、磷等元素就是酸性物质(带负电的阴离子),鱼、肉、蛋、奶、糖类、啤酒、汽水、大部分粮食和坚果属于这一类。
体内酸性或碱性指的是组织液的酸碱度,是细胞与细胞之间,那些血管外空间的酸碱度。正常酸碱度为pH7.35~pH7.45之间,高于此数值为碱性,低于此数值为酸性;酸性或碱性过度对健康均不利,理想的体内酸碱度为弱碱性,即pH平均值为7.4。人体有自我调节机制,只要不偏食,一般不会出现酸碱不平衡。如果吃进酸性物质过多,体质变酸性。为了酸碱平衡,人体会自动从骨头里分泌出钙质,以中和酸性,如不注意调节饮食,骨头里的钙质长期不断流失,就会引发骨质疏松症。因此,必须注意均衡饮食,使体质保持弱碱性,才不会招致骨质疏松。
戒香烟限嗜品
主要是戒烟和限制酒、咖啡与浓茶等嗜好品。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对骨质疏松来说吸烟会令钙质大量流失,据检测吸烟者的骨折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为了防止骨质疏松和其他疾病,必须戒烟,越早越好。酒精可增强破骨细胞的功能而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加速骨质溶解;酗酒成性的人,即使年未满四十,也会因严重骨质疏松而随时可能发生骨折。因此,要戒饮高度酒,低度酒(如红葡萄酒、米酒、山楂酒、啤酒等)也要限量,一天不要超过100毫升。
咖啡因的利尿作用会使钙质大量流失而引致骨质疏松,因此饮咖啡也要限量,每天不应超过两杯,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口可乐也应少饮;饮茶以清淡为宜,浓茶影响胶原蛋白和钙质的吸收,不宜多饮。
用药谨慎适当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除了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口服剂罗盖全(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等,目前新型的药物双磷酸盐类如羟乙磷酸盐、帕米磷酸盐、氯甲二磷酸盐、替鲁磷酸盐、利塞磷酸盐和阿仑磷酸盐等应用很多,其中阿仑磷酸盐(又名福善美Fosamax),在治疗绝经后妇女发生的骨质疏松,常常是医生的首选;但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告双磷酸盐类药物长期使用后发现一些患者有骨骼肌、食道和肾功能受损害的副作用,因而要求慎用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不良反应。
篇6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治疗 护理
2007年10月~2008年8月,我们先后收治了30例骨质疏松症,采用密钙息加福善美配合加强性护理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75岁。轻度8例,中、重度22例,均符合《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骨密度仪检查发现,其中绝经期后I型2例、药物性3例、营养性原因1例,肿瘤性5例、老年型(II型)19例,除外特发性和废用性原因。其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骨全身痛,以脊柱与骨盆及骨折处为主,当改变或上、下楼梯时更甚;身材变矮;易骨折。X线可见弥漫性的骨质吸收,椎体密度减低,血钙增高,尿钙增多等,亦可无典型临床症状。
2 治疗及护理
2.1 密钙息(鲑鱼降钙素注射液)50U皮下或肌肉注射,20次为1个疗程,第1周每日1次,第2周隔日1次,第3周隔2日1次,如此类推,直至20次。福善美(阿仑膦酸钠)70mg口服,每周1次,3个月1疗程。
2.2 为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注射密钙息前应先做皮试。通常耐受性较好,老年患者应适量减量。福善美口服时,应空腹,服后半小时内不能平卧,防止发生食道烧伤。注意服药时间应与其它药物错开。
2.3 预防发生骨折,尤其是病理性骨折(包括转移性肿瘤所致骨折),而预防骨折的重要环节就是加强骨骼的锻炼,增加骨密度,改变骨小梁的疏松结构,锻炼方法首先要加强对病人的锻炼观教育,改变因为有疏松而不敢锻炼的错误观点。我们每周安排一次骨质疏松教育讲座,具体讲解有关锻炼方法(包括负重锻炼、锻炼时间、锻炼力度、注意事项)等。体育运动能推迟骨骼老化,太极拳、体操、步行与站立等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也有很大意义。如果每日累计2~3小时的站立与步行可防止骨脱钙引起的尿钙流失,腹背和四肢适当的负重可使肌肉保持适当的张力,对抑制骨质疏松有良好的作用,对防治绝经后妇女的骨质流失亦有良效。所以多参体育活动,只要不超负荷,对人体都是有益的。应当注意的是,老年骨质疏松症伴发骨折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应适时适量,避免剧烈运动及硬性变动,预防再发骨折[1]。
2.4 做好心理护理,由于骨质疏松病程较长,患者容易有消极心理,往往出现焦急、悲观情绪。特别是伴发骨折的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其特殊性。老年疾病的特点是多病性、不典型、发病快、病程长,易有意识障碍,高龄患者不论何种疾病,都容易发生意识障碍。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容易发生全身衰竭,容易发生后遗症和并发症[2]。因此心理护理在治疗中起特别重要作用。护士应理解尊重他们,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了解患者的感受,让老年患者了解乐观稳定的情绪能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3]。要争取社会与家庭支持,给予个性教育,与患者交心,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心理压力,不仅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疗效,而且还可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2.5 合理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及钙、磷等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海产植物、贝类等,应尽量荤素结合,切不可偏食。另外,各种维生素的摄入也很重要。
2.6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心境乐观、畅达、不嗜烟酒。抽烟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质溶解;过多过频地饮酒可增加钙质从尿中丢失,因而戒烟戒酒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
2.7 通常用按摩、针刺等传统方法,还可以用骨质疏松治疗仪理疗,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10次1个疗程。另外我们还加强院外随访,对骨折的高危出院病人定期要求复检骨密度,强化院外锻炼和及时药物处理。
3 疗效评价
以上药物治疗并加强护理以三个月为临床观察期,骨骼自发性疼痛减轻,乏力感缓解,自发性骨折减少,血钙下降,尿钙基本正常。30例中:疼痛缓解或消失共25例、其中疼痛完全消失10例、自发性骨折仅1例,病理性骨折3例,院外随访半年发生2例。
4 体 会
骨质疏松症是近年发病率较高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进行性的骨质吸收大于沉积,骨的转换出现异常。最常见的老年型,是由于人体内的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女性在绝经后易发生。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也可导致发生。恶性肿瘤晚期发生骨转移时,往往继发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以及变应性骨炎时也常有发生。而一旦出现骨骼的疼痛则标志病情已经发展到较严重的程度,许多临床患者在不经意间还出现自发性骨折。而所有的临床症状中最典型常见的还是疼痛,其特点是局部或全身性的自发性疼痛,可以缓解,但发生率相当高。最严重的就是出现自发性的骨折,这些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肿瘤患者看来无疑是加剧病痛的折磨。而没有出现疼痛的患者仅仅表现为乏力时,往往没有引起患者的注意或易误诊为其它疾病耽误了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期。目前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上,还没有统一的最优方案,许多治疗处于临床实验性阶段。我们采用“密钙息配合福善美及加强护理”治疗方案在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自发性骨折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建议推广应用。密钙息是合成性的鲑鱼降钙素,比普通降钙素作用时间更长,能使异常的骨转化趋于正常,减少骨吸收,并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止痛方面尤其有效;福善美(阿仑磷酸钠)在细胞水平对骨吸收部位特别是破骨细胞作用的部位有亲嗜性,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使骨量增加,减少骨折的发生。二者配搭和加强性护理方案一方面减少了临床出现的疼痛症状,同时又有效阻止了骨折(包括病理性和自发性)的发生。我们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单一药物治疗和药物配合加强性护理对比,后者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病理性和自发性骨折发生率大大减少,这说明加强性护理在预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这些措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密钙息有二种剂型,鼻喷型对院外患者较适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案治疗时,要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密钙息加福善美配合加强性护理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不能太短,通常是三个月1个疗程,最好使用半年疗程,效果更好,排除价格费用高外,建议终身使用。
参考文献
[1]Fordlyce MJ,ling RS.AVenous foot pwmp recluse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J].J Bone Joint Surg Br,1992,74~45.
篇7
【关键词】 老年性膝内翻;骨关节炎,膝;骨质疏松;腓骨;隐性骨折
老年性膝内翻是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内翻畸形,俗称“罗圈腿”,导致膝关节的力线内移,加速膝关节的退变,是造成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也是老年患者行走能力下降、下肢致残、致畸的重要因素。我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高龄化趋势不断加剧[1],老年性膝内翻的发病率及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老年性膝内翻畸形是多因素所致的结果,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关系密切,KOA晚期往往伴随膝关节畸形,而以内翻畸形最为常见[2]。老年性膝内翻畸形可先于KOA而存在,膝内翻被怀疑是导致KOA发病的原因之一[3]。膝内翻畸形是KOA发生和加重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4]。窦宝信[5]认为,内翻畸形所导致的生物力学改变使关节间隙的应力分布异常是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膝内翻畸形使下肢负重力线内移,膝关节内侧间隙承受负荷增加,使关节软骨和内侧半月板退变加速,可出现以内侧间室退变为主的KOA,临床表现以膝关节内侧疼痛为主。老年性膝内翻也可为KOA进展的结果。KOA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病理改变表现为关节软骨的糜烂、剥脱,软骨下骨质硬化、囊变;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以内侧为主。内侧间隙的变窄使下肢负重力线内移,胫骨内侧平台负重增加,骨质沉降的速率大于外侧胫骨平台,导致或加速膝内翻畸形的发生和发展。总之,膝内翻畸形与KOA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以及查阅大量的临床资料,对老年性膝内翻的发生机制进行探析,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老年性膝内翻的发生机制
1.1 骨质疏松是老年性膝内翻的根本 骨质疏松症临床常见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6]。临床X线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在长骨可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根据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大类。其中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10%,致病原因较明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90%,致病原因未完全明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依据不同的发病人群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型骨质疏松症(Ⅱ型)。骨质疏松呈渐进性,尤以绝经后女性激素分泌锐减,骨质丢失加速。Jacobsen等[7]研究发现,女性发生KOA的几率是男性的1.7倍。流行病学的研究也证明了50岁以上女性发生KOA的几率明显上升。女性在此年龄段大多处于绝经的状态,而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以及体内其他相关激素的失衡可能会促进KOA的发生。张薇等[8]研究发现,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发病率更高。胫骨平台周围无强韧的软组织包绕,且多为松质骨,容易出现骨质疏松[9],加之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在这种情况下,内、外侧平台的松质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沉降。部分学者对KOA的生物力学、影像学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双侧胫骨平台会由于骨质疏松而发生沉降。郑占乐等[10]研究分析了32例典型KOA患者的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发现,同健侧膝关节相比,患侧膝内、外侧平台均出现下陷,然而,内侧平台塌陷幅度更大。因此,骨质疏松是发生老年性膝内翻的根本。
1.2 腓骨的支撑作用是老年性膝内翻发生的关键 胫骨上端外侧关节面与腓骨头内侧关节面构成上胫腓关节,膝关节负重的60%~80%由内侧胫骨平台承担[11]。Lambert[12]认为,腓骨约承受人体1/6的体质量,腓骨不是下肢的主要负重骨,但对胫骨外侧平台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腓骨为皮质骨,几乎不发生骨质疏松,胫骨内侧平台无骨性阻挡,在重力作用下及骨质疏松的基础上,逐渐出现内侧塌陷,而外侧平台由于有腓骨的支撑,发生塌陷的程度明显小于内侧;无支撑的内侧平台沉降远大于被腓骨支撑的外侧平台,长此以往,逐渐进展为膝内翻畸形。张英泽等[13]认为,在胫骨平台不均匀沉降的基础上,腓骨对胫骨外侧平台的支撑作用是引发膝关节力线内移、膝内翻畸形的决定性因素。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实了腓骨近端截骨可以重新平衡胫骨平台两侧的压力,使下肢力线外移,对轻度膝内翻合并KOA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刘寒江等[14]发现,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KOA伴膝内翻畸形能在早期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李存祥等[15]认为,腓骨截断术能起到重新平衡膝关节负重的作用,进而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防止膝内翻畸形的发生和发展。由此可见,腓骨的支撑作用是老年性膝内翻发生的关键。
1.3 胫骨内侧平台的隐性骨折是老年性膝内翻的常见诱因 膝内翻畸形最为常见的弯曲部位为胫骨上端,与胫骨内侧平台隐性骨折关系密切。隐性骨折亦称骨挫伤,多发于膝部骨关节面下的松质骨内,与骨质疏松所致的骨小梁稀疏、受力不当密切相关。隐性骨折是指常规X线平片或断层片表现阴性的骨折[16-17],MRI是目前诊断隐性骨折的重要手段。隐性骨折主要病理学改变为骨小梁损伤或断裂,无骨皮质中断,并伴有局部骨松质内水肿和出血。胫骨内侧平台的隐性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加之外力的作用,可使骨小梁压缩、断裂,骨髓局部充血,毛细血管床过度灌注而致骨髓水肿,水肿时自由水增加,一系列骨组织局部的化学成分变化导致了MRI弛豫时间发生变化,产生了MRI信号异常改变,T2WI及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影。胫骨内侧平台的隐性骨折可使关节面塌陷,进一步发展就是膝内翻畸形,是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1.4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及肥胖也是形成老年性膝内翻的危险因素 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生KOA,膝关节软骨存在着负荷系数及磨损系数,某些强度较大的劳动产生的负担要远远大于膝关节所能承受的极限,过度行走及关节活动会加速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重力位摄片表现为轻度内翻畸形。KOA的发病率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18]。Felson等[19]发现,肥胖女性KOA的发病率是正常体质量女性的4倍,而肥胖男性的发病率则是正常体质量男性的4.8倍。肥胖增加了膝关节所承受的负荷,加快了软骨退变,而致发生KOA,进而导致膝内翻畸形的发生和发展。
2 老年性膝内翻的防治
老年性膝内翻实质上是膝关节退行性变的结果,又可称为退行性膝内翻。多数患者以KOA的临床症状就诊。膝内翻导致下肢力线内移,又可加速膝关节的退变,最终造成膝关节的疼痛、畸形、功能障碍,是老年人下肢致畸致残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老年性膝内翻的机制分析,可为早期防治膝内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2.1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根本 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抗骨质疏松药物必不可少;而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消除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仍需要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目前,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有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和骨矿化物等[20]。骨吸收抑制剂是当前的主要药物,它通过抑制骨的重吸收来提高骨密度,主要包括雌激素、双膦酸盐、降钙素。唑来膦酸是目前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中最有力的,不仅安全,且效果明显,每年1次静脉滴注,能改善骨密度并减少骨折的风险[21-23]。黄淑纾等[24]研究发现,唑来膦酸能持续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并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无药物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骨形成促进剂可以直接刺激骨形成,并且有重建骨组织的效应。骨矿化物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形成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补充足够钙剂的目的不但在于纠正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中的钙平衡,还是保证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钙吸收与尿钙的重吸收,促进钙盐在骨基质内沉积,同时,它还能够调节神经―肌肉组织的协调性[25]。
2.2 早期解除腓骨的支撑作用是阻断老年性膝内翻的关键 截除一段腓骨能够打破KOA的恶性循环:内侧胫骨平台塌陷伴疼痛下肢力线内移内侧压力增加内侧塌陷及疼痛加重,可以很大程度地防止膝内翻畸形的发生和发展[26]。胫骨高位截骨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治疗KOA并膝内翻畸形有价值的手术方法[27-28]。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KOA并膝内翻畸形的效果在不断下降[29],从力学上不难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单纯胫骨高位截骨可以早期矫正下肢负重力线,但没有解除腓骨对外侧平台的支撑作用,使膝关节的不均匀沉降变为均匀沉降,所以,其远期效果不佳。对重度膝内翻畸形的患者,胫骨高位截骨是除外膝关节置换术最好的选择。
腓骨近端截骨使腓骨对胫骨外侧平台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使下肢负重力线得到一定恢复,膝关节载荷外移[30],早期矫正下肢力线,对于轻、中度膝内翻畸形患者不失为一种早期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单纯腓骨截断术减除了腓骨对胫骨平台的支撑作用,能起到平衡胫骨平台负重的作用,从而减轻膝关节内侧压力[15]。
2.3 避免漏诊或误诊膝关节胫骨内侧平台隐性骨折 隐性骨折是指患者骨骼系统实际存在的,但不能根据X线片和临床表现进行确诊的一类骨折[31],膝关节是其好发部位,及时行低场强的MRI检查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该处隐性骨折的诊断水平,减少其漏诊、误诊率[32]。对临床上以急性膝关节局部疼痛、活动不利、跛行为主要症状的老年患者早期行膝关节MRI检查,通过对T1WI、T2WI像及压脂序列的影像学分析,早期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绝对卧床休息,避免骨小梁的进一步压缩。李现林等[33]认为,膝关节隐性骨折,尽管骨折轻微,X线不能显示,但骨的结构遭到了损伤,骨的强度下降,治疗应按照骨折对待。在骨折初期制动休息、避免负重非常重要;否则,轻者会延长骨折的愈合时间,重者会导致关节面塌陷、软骨破坏,造成残疾。
2.4 要祛除其他危险因素 避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肥胖患者要控制饮食,适度锻炼身体,减轻体质量。
3 小 结
老年性膝内翻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KOA相互作用,逐渐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探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使临床骨科医生可以有的放矢,为患者解除病痛。
4 参考文献
[1] 谭纪萍,刘瑛,王鑫,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老年健康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2012,32(19):4335-4337.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678-1681.
[3] Sharma L,Song J,Felson T,et al.The role of knee alignment in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functional decline in knee osteoarthritis[J].JAMA,2001,286(2):188-195.
[4] 王涛,王坤正,王磊,等.膝内翻外翻与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0,31(8):1038-1040.
[5] 窦宝信.膝关节骨关节炎[M]//田伟.积水潭骨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512-513.
[6] 刘源,郭艳幸,郭珈宜,等.从虚论治骨质疏松症[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8):67-69.
[7] Jacobsen S,Sonne-Holm S,Sφballe K,et al.Hip dysplasia and osteoarthrosis:a survey of 4151 subjects from the Osteoarthrosis Substudy of 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J].Acta Orthop,2005,76(2):149-158.
篇8
“医患连线”等待您的提问
如果您想通过“医患连线”了解疾病的防治情况或有问题咨询,请拨打读者热线(0351-3377160),把您想知道的、您所关注的告诉我们,我们将在杂志上一一为您解答,欢迎您的提问。
痤疮出痘程度不同用药不同
长治王女士:我现在17岁,从小学四年级起脸上就起痘痘,到现在还没好,断断续续一直长着,满脸都是。能提供些治疗的有效方法吗?
连线医生――长治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 靳香玲 你的这种情况应该是痤疮,建议到正规医院的皮肤专科,由医生诊断病情。一般来说,根据出痘的程度有不同的用药方案,还要考虑是用口服药还是外用药。
除了及时就医外,建议你平时少熬夜,尤其在秋冬季节要少吃辛辣食物。
“瘦小老太太”是不是更易骨质疏松
河北刘女士: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我的母亲今年70多岁,身体很瘦,因骨质疏松特别容易骨折,请问这是不是因为身体太瘦造成的?
连线医生――北京医院骨科教授 薛庆云 很多人都知道遗传因素、体内钙质不足、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殊不知,“瘦小老太太”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如今,医生们形象地把筛查骨质疏松的一个诊断标准叫做“瘦小老太太”。“瘦小老太太”这个词语包含了几种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年龄大,女性,身材瘦小。具备这些因素的女性,就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而身材瘦小的老年女性,如果出现腰酸背痛等问题,要想到是否是骨质疏松造成的。
在骨质疏松的预防上,要在食品上多下工夫,多食补,而不要依赖各种瓶瓶罐罐的补品,也不要偏听偏信铺天盖地的补钙品的广告。要多吃牛奶、奶酪、豆浆、酸奶、含钙高的绿叶菜、添加钙的食品、坚果及海产类食品。还要少摄入富含磷的食物,如可乐。
慢性病药物能停与否看病情
天津张先生: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等疾病患者来说,几乎要天天和各种小药片打交道。而“是药三分毒”的想法又在折磨着慢性病患者,停药成了他们最大的渴望。那么,哪些疾病用药可以停药,而哪些疾病用药需要终身服用呢?
连线医生――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药师 徐小华各种药物是否能够停药和疾病本身以及患者的病情甚至环境等都有很大关系。糖尿病患者终身服药不能停,只有极少数在最初诊断为糖尿病时就使用胰岛素进行胰岛修复的患者,在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内时可以暂时不用药,其他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帮助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最好坚持长期用药,而且要根据身体状况、季节变化而随时调整药物的品种和用量;精神类疾病患者用药不能停。失眠患者减量停药慢慢来,治疗失眠的药物是可以停的,但国家批准的失眠药物基本都是处方药,患者不能盲目应用,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药。
糖尿病遗传的可能性有多大
上海读者程女士问:我不是糖尿病患者,但是我家里有长辈得糖尿病。我现在准备怀孕,怕有隔代遗传,请问该怎样预防?
连线医生――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医师 李伟糖尿病的遗传病因很复杂,有的是单基因遗传,有的是多基因遗传。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是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家里长辈有糖尿病,后代的发病风险要高。但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遗传,很大程度上还和生活方式有关。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实实在在地调整自己的饮食、运动。只要你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建议你孕前做一个健康体检,包括餐前和餐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怀孕后尽早进行葡萄糖筛查试验,以排除妊娠糖尿病。
接种疫苗后为何仍腹泻
大同郝女士:我家宝宝今年3岁,6月份已经服过了“轮状病毒疫苗”糖丸,可是还是得了秋季腹泻。是不是接种的疫苗有问题?
连线医生――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王俊怡秋季腹泻是指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是婴幼儿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到2岁婴幼儿。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对预防疾病有一定作用,保护率可达75%至80%。因此接种了疫苗依然有感染的可能。不过,秋季腹泻并不可怕,属于自限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脱水、纠正脱水。
肘关节外侧经常酸困是什么原因
北京读者钟女士来电:今年上半年一直在装修新居,刚刚又搬完家,现在闲下来,感觉肘关节外侧酸困还有轻微疼痛,有时还伴着酸胀。手不能用力握物,连提水壶、拧毛巾、打毛衣时都会感到疼。仔细看也没有红肿,肘关节伸屈也没问题,但小臂一转动就疼。不知为什么,该怎么治?
连线医生――西安体育学院运动损伤医学教研室副教授 苟波 钟女士这种情况就叫“网球肘”,医学名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家庭主妇因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易患此病,如抱孩子、提菜篮子等。由于慢性劳损,可使附着在肘关节部位的一些肌腱和软组织,发生部分性纤维撕裂或损伤,或因摩擦造成骨膜创伤,引起骨膜炎。很多主妇由于长时间高强度使用右手臂,还容易造成伸肌肌腱充血、撕裂增生、瘢痕,甚至纤维化、钙化,使此处的神经血管束受压而产生疼痛等症状,发病率反倒比运动员要高,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发生率最高。
所以,家庭主妇预防网球肘,首先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用力。第二,平时加强运动,加强手臂力量。第三,戴个护肘,能稳定肘关节。患上网球肘要避免做使用肘部、腕部力量的动作,及时去医院就诊。可采用针灸、按摩等理疗措施,适当的冰敷也可缓解疼痛。患者治愈后,要防止肘部吹风、着凉,避免过劳,以免复发。
加味保和丸助消化
成都读者刘女士问:近半年,我的胃口一直不太好。在贵刊第10期“家庭用药指南”栏目看到“四种小药丸助消化”这篇文章后,发现自己的症状和脾虚气滞型消化不良一样,但我家附近的药店没有枳术丸,请问我还可以吃什么中成药?
连线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博士 陈润花 脾虚气滞型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胃脘闷、胀,饭量变小,没胃口,常伴有嗳气、呃逆、恶心、疲乏无力等。常见原因有两种:一是消化功能本来就不好,进食后脾胃难以运化;二是因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损伤了脾胃。
不管哪种原因,中医治疗都以健脾和胃、行气化滞为主。常用中成药里除了枳术丸,还可选用加味保和丸。和注重消食导滞的保和丸不同,加味保和丸增加了白术、枳壳、枳实、厚朴、香附等中药,在消食的同时还有健脾行气的功效。
胖人血压高 需要吃阿司匹林吗
篇9
头暖 冬天一定要注重头部保暖,每天清晨应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顺,气血不衰。风雪天外出时要戴好帽子,以保护头部免受风寒侵害。
耳暖 老年人冬天要注意保护好耳朵,外出时戴上柔软的防护耳罩,并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以发热为度。
鼻暖 遇到寒冷天气,外出戴上口罩。平时早晚睡前各按摩1次鼻部,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时,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在鼻翼外侧缘旁0.5厘米)15~20次。可疏通经络,增强局部气血流通,大大加强鼻的耐寒能力,有效地预防感冒和鼻病。
颈暖 过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外出时戴围巾,可防范颈部血管因受寒风侵袭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背暖 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保暖背部。风和日丽时应到外边晒晒太阳,让阳光照射背部,更是防范老年冬季抑郁症的“灵丹妙药”。
腰暖 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可温肾阳、畅气血、疏通带脉、强壮腰脊。
膝暖 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的收缩,引起关节疼痛。患有关节滑膜炎或骨性关节炎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引起关节疾病发作或加重。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并注意运动不过量。
脚暖 穿的鞋袜宜保暖透气、吸湿性好,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每天晚睡前,用42℃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然后按摩脚掌的涌泉穴,可起到滋阴补肾、调理脏腑、舒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文/杨峰)
古稀之后:男常散步,女练瑜伽
生命在于运动。年过古稀,运动依然非常重要。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70岁之后,男人经常散步,女人练习瑜伽,有助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美国研究表明,参加步行锻炼的70岁以上老人,致残危险大大降低,独立和自理能力提高41%。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平时久坐的老人,每周以中等步行速度散步3次,坚持1年后,其大脑记忆区域明显增大,与年龄相关的记忆丧失问题大大缓解。
瑜伽练习没有年龄界限,但是研究发现,70多岁的女性练习瑜伽收益更大。美国研究人员发现,65~80岁老年妇女完成为期9周的瑜伽练习之后,其走路速度大大提高,平衡能力明显改善。练习瑜伽甚至使这些老人的身高也增加了1厘米,主要原因可能是练习瑜伽使她们站得更直,身姿更挺拔。
澳大利亚研究表明,每天练习瑜伽至少25分钟,坚持12周,可明显改善老年参试者的睡眠模式,同时可促进老人心理健康和情感健康。
(摘自《生命时报》 文/徐江)
老人睡觉别穿太厚
天气寒冷,有些老人习惯穿着三层保暖甚至毛衣睡觉,尤其是午睡,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因为人在睡眠时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减弱,此时脱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和衣而睡,不但会越睡越累,还容易引起感冒。
冬天老人睡觉,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为重要,室温最好控制在20℃左右,湿度以60%左右为佳,尽量减少光线干扰,午睡时拉好窗帘,保持空气流通,如果怕冷,可以把卧室窗关上,把卧室的门和客厅的窗打开,通过这种方式使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另外,要穿舒适的睡衣,面料以自然织物为主,如透气吸潮性能良好的棉布、针织布、柔软护肤的丝质料子为佳。晚饭不要喝太多汤,在晚上七八点以后水也少喝一些,尤其是肾功能相对比较差的老人,睡觉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起来解手,就打断了睡眠。另外冬天睡觉之前,用热水泡泡脚,能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快速进入睡眠,并提高睡眠质量。
(摘自《生命时报》 文/赵芳芳)
骨质疏松不能只补钙
提起骨质疏松,很多人认为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其实维生素D缺乏才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生活节奏加快、营养失衡、运动不足等都可导致骨质疏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约6944万,其中女性人数约为男性的3倍,且由此带来的骨折、疼痛、脊柱畸形的发病率日益上升。
中老年人该如何维持骨量,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呢?研究证明,维生素D可促进骨矿化和骨形成,增加肠道、肾脏对钙的重吸收,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且有免疫调节作用。此外,维生素D参与钙磷代谢,调节细胞生长、发育和增殖,对维持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获得,外源性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获得,其主要来源于海产品。由于中国人摄入维生素D少,因此日照是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重要因素。
对于出现肌痛、肌无力、走路不稳、平衡能力差或者有跌倒、甚至骨折的患者,需监测血清维生素D3的变化,并检测骨密度,这些都有助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正确使用维生素D。
(摘自《健康报》 文/李晓峰)
腰下垫枕好处多
有不少腰腿痛患者,尽管他们曾经做过多项治疗,当时症状也一度有过好转,但不久又陷入腰腿痛的困扰中。这类患者中许多忘记或忽视了骨科医生反复叮嘱的一句话:除了治疗,晚上休息不仅要睡硬板床,还要在腰下垫软枕。
腰下垫枕可以维持腰椎呈生理前凸姿势,缓解白天劳累所致的腰肌过度牵伸,保证腰肌松弛,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巩固已取得的疗效。腰肌放松后,其血运也得到改善,有利劳损的腰肌逐步得到修复,增强肌力与肌张力,利于次日活动。
对于腰椎和下胸椎压缩性骨折,腰下垫枕还有促进骨折逐步复位,减轻创伤性腰痛的作用。腰突症患者经腰下垫枕,可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消除对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进而缓解腰腿痛。
即使是健康人,我们也建议不妨试用腰下垫枕法睡眠。腰下垫枕的方法是:仰卧位,将一高约10厘米的软枕置于腰骶部或腰下疼痛的部位,调整至自己舒适、满意为止。但必须匹配硬板床或硬席梦思床。切不可睡钢丝弹簧床或其他软床,否则垫枕效果会抵消。开始时可能有些不习惯,贵在坚持,至少垫枕1个月,才见显效。待到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后,再撤去软枕,不过硬板床最好继续睡下去。
(摘自《健康之友报》文/王中兴)
冬季进补,多吃“四冬”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多选择羊肉、牛肉、栗子等食物进补,虽然这些食物御寒效果好,但也使得冬季饮食偏重高热、高脂,再加上冬天空气干燥,人体活动量相对不足,非常容易造成体内积热,这个时候,千万别忘了冬日“四冬”。
冬笋 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经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冬笋不但可与肉、禽、海鲜等荤料一起烹调,也可辅以食用菌、绿叶类素菜同炒,还可以单独成菜,但因冬笋含草酸较多,结石和痛风患者应少吃,并在食用前将其焯一下,除去草酸。
冬菇 又名香菇,热量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能促进体内钙的吸收,经常食用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也有良好效果。无论干鲜,与其他荤素食品搭配,为主、为辅,都能烹制出美味佳肴。它适合各类人群,尤其对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有益,所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人体排出多余的胆固醇。
冬瓜 能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对于冠心病、水肿腹胀等病症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冬瓜水分多而热量低,还有很多营养成分可以防止体内脂肪堆积,有消肥降脂功效,冬瓜宜与鸭肉、火腿、口蘑、海带等食物一起烹调,其食疗效果更好。
冬枣 含有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糖类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有效保护肝脏,保护心血管。腹部胀气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胃炎、胃溃疡患者吃生枣时应去皮。
(摘自《生命时报》)
冬季谨防“缺氧综合征”
冬季气温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室内空气不能及时更换和补充,空气质量下降,加之冬季人们室外活动的减少,身体缺氧时有发生,专家谓之“缺氧综合征”。缺氧时间过久,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据检测,通常在氧气较好的地方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密闭卧室经过人们一夜睡眠后,氧气浓度会降到17%~19%,甚至更低。开窗通风是预防“冬季缺氧综合征”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室温过低,不适于睡眠全过程开窗通风的,可在睡前通风一段时间,关好窗户,再上床睡眠。
另外,有的老年人因天冷怕寒,冬天睡觉时总爱多穿些衣服。殊不知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此时脱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由于人体皮肤能分泌和散发出一些化学物质,此时若和衣而眠,无疑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宜穿厚衣服睡觉。
(摘自《中国老年报》文/钟正和)
为“心”松松绑
我们应从古人养“心”之道中汲取营养,学会驾驭和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为自己的“心”松绑。
一是静心 人生在世,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雅境界。明《养生四要》一书中说得更为透彻:“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
二是清心 离退休之后,就要跳出万丈红尘的扰攘,荣辱升降已成过眼烟云,做到心清如水,可将外界一切干扰拒之门外,自得其乐。
三是宽心 历经坎坷的老年人,胸襟要像大海那样宽阔,能容下百川。即使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也要达观对之,自我化解,坦坦荡荡,心胸畅然。
四是忍心 百事忍为上,能忍亦豪杰。有了容忍的大度,既可排除自己种种败坏的心境,又有良好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人也就自然乐在其中。
五是用心 人老了不能光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而要多动脑筋,多些兴趣爱好,读些净化心灵的书报,可陶冶情操,康泰心身,活得潇洒过得自由。
有了这“五心”,何来心累的羁绊呢!
(摘自《健康报》杨锋/文)
健康走出来
研究表明,走路可能逆转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所以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有关专家指出:大多数人能进行的最好的活动就是走路。走路,就是以适度有力的步伐(每小时5~6公里)每天走上半小时左右,每周五六次,可以起到预防诸多疾病的作用。
心脏病 有规律地走路能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减少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在动脉管壁上沉积的机会,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血液不那么“黏稠”,从而使心脏病发作几率减少50%。
中风(脑卒中) 科学家对7万名医院护士过去15年健康的分析发现,那些走路最多的人——每周在20小时以上——中风的几率降低了40%。
骨质疏松 老人多走路,可防止肌肉萎缩,减少或延缓骨质增生,增强骨骼。研究表明,妇女在20岁时有规律地进行锻炼并且适量摄入钙质,在70多岁时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就小了30%。
篇10
【关键词】 髋关节 置换术 股骨头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共206例,男性124例,女性82例;年龄55~88岁,平均65.8岁。股骨颈骨折99例,股骨头坏死79例(其中6例长期使用激素药物),骨性关节炎18例,转子间骨折10例,其中,体重>85kg者8例。
2.手术方式 所有病例常规检查,双髋平片、CT扫描,患侧股骨全段正侧位片。手术在连续硬膜外或全麻下行髋关节后外侧入路(3例外侧入路),左侧髋109例,右侧髋94例,双髋3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76例,全髋非骨水泥型置换92例,全髋骨水泥型38例(其中进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1例);人工关节安装完成后,屈髋100°位,内旋60°,内收45°稳定,测量牵拉患肢关节的张力,关节分离大于3~5mm,外展大于20°。
3.术后指导 每例患者均被告知:术后6~12个月内,禁止手术肢体任何形式的旋转动作,不能使置换的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避免过重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并建议患者(1) 尽量少爬楼梯(2) 避免摔倒(3) 使用能升降的马桶(4)行走时健侧拄拐杖等。
4.随访结果 在获得5~5年(平均30个月)随访的206例中, 1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后7月出现关节活动性疼痛,但无其他不适,拍X光片见股骨柄假体下沉移位,遂诊断为髋关节假体松动,检查该患者记录年龄55岁,且该患者长期服用激素药物,手术时仍在服用; 1例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后一直存在活动性关节痛、患髋屈髋酸软乏力,并逐渐加重,C反映蛋白及血沉正常,诊断为髋关节假体松动,查阅该患者手术记录髋臼磨除骨质较多;1例患者全髋置换术后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关节活动性疼痛,但无其他不适,拍X光片见臼杯明显移位,遂诊断为髋关节假体松动,检查该患者手术记录见术中安置臼杯时臼杯较松,最后臼杯靠螺钉维持稳定;2例患者全髋置换后约1年出现不明原因关节活动性疼痛,进行性加重,拍X光片见该2例股骨假体柄下沉,其中1例臼杯周围有>2mm亮线,遂诊断为髋关节假体松动,检查该两患者使用的关节股骨假体柄较平常使用的短,臼杯较平常使用的臼杯浅;2例全髋置换术后6月因跌伤患髋后出现活动性关节痛、患髋屈髋酸软乏力,并逐渐加重,后期发生髋部异响,拍X光片有透光线,C反映蛋白及血沉正常,诊断为髋关节假体松动(后经再次手术证实髋臼及股骨柄均松动);1例患者股骨头置换术3月因洗衣服时下蹲扭伤患髋后出现活动性关节痛、患髋屈髋酸软乏力,并逐渐加重,后期发生髋部异响,拍X光片有透光线,C反映蛋白及血沉正常,诊断为髋关节假体松动(后经再次手术证实股骨柄松动);以上8例病人中有5例为股骨头坏死病例,3例为股骨颈骨折病例;2例骨水泥型固定,6例生物型固定。
二、讨论
松动的原因及措施
1.手术指针把握 Pellegrini等[1]在连续观察老年人的股骨中段X光片,提示股骨中段内径每5年增宽0.02~0.3mm,股骨粗隆下骨皮质的厚度,也随着年龄增大而变簿,这实际上是骨质疏松的表现,尤其是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药物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程度更重。关节置换手术后,因为骨质疏松,假体周围难免发生骨溶解、导致假体分离、下沉而松动。另外,身体过重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引起界面微动、假体磨损、液压作用及应力遮挡等,发生松动较正常体重者高。所以对骨质疏松患者及肥胖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减肥治疗,长期使用激素患者,应逐渐减量,停药,对必须长期口服激素药物的患者,最好不要选择关节置换治疗,另外,对于年龄较轻的患者绝对不能选择股骨头置换,而应选择全髋置换手术。
2.手术操作(1)、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的病例,若髋关节挛缩重,术前应进行以克服软组织挛缩为目的骨牵引。(2)、亚洲人髋臼扁而浅,常需要加深髋臼,所以手术在使用髋臼锉磨髋臼时,锉掉髋臼的后上缘的皮质骨过多,虽扩大了承重界面,但减少了髋臼的皮质骨量,尤其是髋臼后上方皮质骨量,松质骨裸露,术后易发生骨溶解,髋臼不稳而松动。另外,髋臼的后上缘的皮质骨磨除过多,髋臼安装位置就会不当,旋转中心发生外移,使髋臼失去外上支撑点,是髋臼易发生松动的主要原因。Jasty等[2]报道如髋臼的股骨头旋转中心发生外移,减少了外展肌的力矩,使髋臼周围软组织应力分布不均和臼杯的水平外移,导致髋臼和股骨柄的松动。(3)、对于髋臼门区软组织,需要取出,刮除表面骨质致渗血为度,同时,将股骨颈处松质骨植于该处,使用髋臼锉反转夯实,增加髋臼与骨质接触面,提高愈合率,减少松动几率。(4)、安置臼杯前安置的试模必须有很好的稳定性,安置真臼杯后,若臼杯中心带孔的产品,可于此处植松质骨,从而增加臼杯稳定性。(5)、手术扩股骨髓腔前使用开口器开口时,在注意前倾角的同时,还应注意开口器置于股骨颈椭圆形中央,否则扩髓后股骨颈处容易出现偏心性腔隙致安置假体柄偏移,这也是造成假体松动相当重要原因。(6)、股骨扩髓完成后,安置头颈试模时,应注意关节挛缩情况,安置试模复位后,麻醉状态下牵拉患肢,若关节的松紧度在3~5mm以内,外展不能超过20°,则应松解关节囊或内收肌切断;若强行复位关节,术后关节张力大、假体界面微动、磨损、容易引起术后关节痛而假体松动;(7)、安置好股骨假体柄后,还需要检查股骨柄与股骨颈处皮质骨间是否有间隙,一旦有间隙,就应植骨,从而增加股骨假体柄稳定性。
3.假体的选择 基层医院的患者往往经济条件差,不能承担较贵假体,于是选择一些不太规范的假体。这种假体往往较短,做工粗糙,组织相容性也不太好,操作工具不好使等。假体不规范也是假体容易松动的重要原因。做关节置换前应根据X光片和术中髋臼的骨质与外形及股骨髓腔的大小,选择一个匹配合适、固定稳固及性价比高的的人工关节假体,不能一味追求价格低廉。高龄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可选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或骨水泥全髋。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适于骨质较好的年级较轻患者,对于年纪特别小,又必须做关节置换患者,最好选择大头全髋假体。
4.手术后指导 基层医院患者,往往文化水平较低,经济条件及生活条件也较差,髋关节置换后常不能很好地保养。这就需要良好的术后指导:术后6~12个月内,手术肢体任何形式的旋转动作是禁止的,不能使置换的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避免过重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建议患者先用双拐后用单拐,保护性、适应性试走;年龄大、活动量少的患者应经常锻炼下肢肌肉的静力性收缩活动;保持患肢于中立位或外展位,不能跷二郎腿,防止头臼碰撞,引起松动或脱位;当做低位起立、侧身或前倾弯腰、单腿转向这些日常活动中,可使人工关节产生摩擦扭力,髋臼帽、股骨柄假体界面裂隙形成,而发生松动;穿低跟软底鞋,不打太极拳等增加髋关节应力的动作,凡在不平的路面行走、上下楼梯、乘车等健腿先用,并带手杖保护性行走,这些都是防止术后过早发生假体松动,延长关节使用寿命的另一重要因素。
参 考 文 献
[1]Pellegrini VD Jr,Burton RI.Osteoarthritis of the 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hand:arthroplasty or fusion[J].J Hand Surg(Am),1990,15(2):194-209.
[2]Jasty M,Freiberg AA.The use of a high hip center in revison total hip arthroplasy[J].Semin Arthroplasty,1995.6(2):103-108.
- 上一篇:森林防火基础知识
- 下一篇:交通超速违法处罚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