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的辅导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心理的辅导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人心理的辅导方法

篇1

社区医院;空巢老人;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医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资料显示,我国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4亿,到2020年估计将增加到7.4亿[1]。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所谓“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和家庭结构核心化、小型化趋势,空巢家庭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2]。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致使许多空巢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廖生活。

1 空巢适应障碍的真正及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心的是老年人的经济供养,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则相对忽视。精神慰藉是指对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调节,使其得到安慰和快乐,也可称为心理健康疗法。健康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其中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方面并对生理健康产生至为重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年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老年人就如同未成年人,在心理上愈加依赖成年子女,在生活上也离不开儿女的照顾。资料显示,在空巢家庭中近五成老人患有空巢适应障碍[3],是空巢老人的一种心理危机,其主要症状及危害如下。

1.1 情感危机 很多空巢老人存在空虚、寂寞、情绪低落等严重的情感危机现象。他们大多缺少精神慰藉,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许多空巢老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情感危机很容易影响到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使内分泌发生紊乱及免疫功能减退。

1.2 焦虑症 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恐惧、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患者常眉头紧锁,坐立不安,有刻板重复的、无意义的小动作,常伴有心悸、出汗、发抖、口干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或疑病症状。此外有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夜惊等。严重时甚至会转变为老年精神障碍或老年痴呆症。

1.3 抑郁症 主要表现有抑郁心境、体验不到快乐、不明原因持续感到疲劳、睡眠障碍以及食欲减退等。他们常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或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不孝,只顾自己而让父母独守空巢。抑郁症是引起老年人自杀的最主要的原因。

2 提高空巢老人心态的措施

如何促进空巢老人形成良好的心态,实现心理健康应成为社区医院在关心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另一个需要加大投入的重要工作。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应加强心理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2.1 空巢老人应提前做好迎接空巢的心理准备,在思想上可以逐渐适应,以避免心理上无法承受而产生心理问题而影响身心健康。如果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又有一技之长的话,再就业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忙碌的工作会冲淡孤独的感觉。

2.2 深化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提倡和推行社区家庭医师责任制服务,积极治疗空巢老人的躯体疾病,心理治疗要早期介入,并贯穿全过程。强调心理治疗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针对患者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少、对生活丧失信心等不良情绪,制定心理辅导措施。与患者进行情感互动,鼓励患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提高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对患者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进一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组织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学健康知识讲座,强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意识,让老年人自觉维护心理健康。通过宣传和培训,帮助老年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强其自身心理调控能力。

2.4 开展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针对部分空巢老人存在的心理问题,社区医院应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给咨询对象以帮助、疏导和启发,预防和消除其不良心理。采用心理治疗技术减轻、改善或消除被治疗者的精神症状。在心理疏导中一方面要鼓励老年人健康自理,淡化依赖他人生存的心理意识;另一方面要倡导家庭和社会关注空巢老人全面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有意识地推动传统尊老养老文化向现代尊老敬老养老文化转变。

2.5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团体成员有效表达,减弱空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采用积极的策略维持和增强个体乐观、开朗的正性情绪,使团体成员获得情感和社会支持。

2.6 组织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让空巢老人不空心。空巢老人的心理失衡往往与其封闭和交往中断相关。人到老年,往往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这种闭塞的心理不利于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应组织空巢老人参与社会生活,加强人际交往,与人交往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而广交朋友,则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途径。应劝导空巢老人走出“蜗居”,融入社会,积极热情、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如练习书法、绘画、听音乐、下棋、养花、钓鱼、旅游、聊天等,因为通过交往,可以使空巢老人的苦恼得到宣泄,快乐得到分享,能力得到体现,在宣泄、分享和体现中获得心理满足,实现心理平衡。

总之,在人的老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能力去适应多方面的转变与失落,绝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一般生活照顾。社区医院在积极治疗空巢老人躯体疾病的同时,也要鼓励空巢老人健康自理,淡化依赖他人生存的心理意识。倡导家庭和社会关注空巢老人全面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有意识地推动传统尊老敬老养老文化向现代尊老敬老养老文化转变。

参 考 文 献

[1] 林岳卿,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老年人量表简化版的研制.中国临床心理学,2011,1:27-30.

篇2

“人为万物之灵”,这个称号使人类可以骄傲地有别于其他生命。心理是人类所独具的活动,而人的心理活动又是自然界中最复杂、最奇妙、最高深莫测的一种现象。说起来,人们似乎用很简单的词汇就能描述出一些心理现象,但是要科学地、通俗易懂地解释心理现象却非易事,因为一般的心理常识与科学的心理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什么是心理学?最简洁的回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不过,心理活动非常复杂,人人有之,但不一定能自知,或者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就决定了心理学科的研究任务是探讨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客观原则:即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人的活动中进行研究:二是发展原则把心理现象当做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去看待,强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去研究心理现象。心理学早年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后来根据研究本身的需要,逐渐发展出一些便于收集材料、易于操作,不影响信度、效度的新方法,如问卷法、测验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及模拟法等。

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然后被大脑反映出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客观事物或脑)都不能形成心理现象。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将人的大脑称之为“自然的王冠”,说明大脑在产生心理时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只有大脑而无现实刺激作用于它,大脑也就变成一个徒有其名的“王冠”。了。我们人的大脑就好比是一个复杂的“加工厂”,客观现实统统都是“原材料”,加工厂把原材料吸收进来,加以消化,完成对材料的内部“深加工”过程:经过大脑加工后生产出的“产品”,再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更多地代表和体现着每一个个体的风格和特色。

人的心理之所以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是因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去完成的。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塑造和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主观世界。同样是阅览一本书,或同样进行一次交谈,观摩一场表演,人们却会得到不同的收获,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亦不尽相同,这就说明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反映。社会实践是心理的不竭源泉,社会现实的改变带动着人们观念的转变。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谈到心理学的发展时,大家都喜欢引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一段话:“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心理学,实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人们对心理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仍在不断地探索中。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与“不同”

咨询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心理咨询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恋及家庭咨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咨询的话题内容是与个体发展和心理保健有关的,是正常人一生有可能遇到各种事件时在心理层面上获得专业人士给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其过程是建立在咨询者和来访者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

关于心理治疗的定义,中外有多种提法,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是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的态度与来访者建立起一种业务性的联系,用以消除、矫正或缓和现有症状,调解异常行为方式,促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展。北京大学心理系陈仲庚教授认为心理治疗是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合作努力的行为,是一种伙伴关系,治疗致力于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过程。

不妨这样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差异:心理咨询是伴随正常人生活的某个事件或某个生命阶段,为之疏导、使之豁然,内心重新获得力量,而心理治疗是临床的一项治疗工作,针对的是问题甚至是疾病,心理医生需要识别、调整来访者的问题,改变其不良情绪、行为,理想的治疗过程或多或少地要影响来访者的人格。相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一个更为艰巨漫长、更需要双方投入时间、精力,更需要有良好关系作基础的一个过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有所区别的,但其在发展近百年的历史中,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唯有认识共同之处,我们才能明确、把握其更核心的东西。它们的共同特征是:①都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利用其专业技能及所创造的良好咨询关系(共情、理解、尊重),来帮助人们学会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生活中的难题。②咨询与治疗都是围绕心理话题,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咨询者所运用的有关理论与技术,也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③都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其效果取决于双方共同合作的努力。改变,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就是劝说一番,事实是,并非那样轻而易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意义

近年来,作为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干预等也成了频现于媒体的时髦字眼。在不少人看来,心理咨询是一件颇为神秘的事情,而更多有求助心理咨询师想法的人,还在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解或误解,而迟疑着不敢叩开心理咨询室的门……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有能力把握和调整自己,心理咨询好像离自己很远。但有时我们又会发现,实际上一些难以解释的心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心理咨询又离我们很近。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情绪反常比较严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久了,就会建议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但是我们又对心理工作不甚了解,不清楚心理咨询或治疗,是不是对任何情绪上的或者说心理上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有效呢?这就要涉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有关知识。

先说心理咨询吧。咨询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部分属于发展心理,入托(学)、职场、婚恋、养育、退休,从小到老贯穿人的一生,主要是给予来访者一些建议和指导。另一部分工作是帮助心理基本正常但又存在某种心理负担的人,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以及疾病康复过程的心理不适应。减轻来访者内心的矛盾冲突,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使之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所变化,学会发掘自身的潜能,去更好地适应环境,完善自我,比如个人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学习焦虑等等,都是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

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说各种神经症、情绪问题、人格障碍,多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如果诊断是精神疾病,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药物控制症状后,康复期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考虑辅助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有些人的初衷是“找个专业人员帮帮自己”,那么,心理工作者能给来访者提供哪些帮助呢?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并不是简单地告诉来访者怎么去解决一件具体的事情,更不是代替他去作选择、作决定,而是帮助他找到影响情绪的不良因素,使当事人

意识到一些自己从未意识到的观念、想法和行为模式。此后,咨询师会指导来访者做出一些改变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超越当事人的控制力,咨询师会教他如何去理解这个事实,重新面对它的感觉会有所不同。通过咨询师的引导和鼓励,当事人可以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学会理解自己并掌握一些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建立相对适应外部环境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我们前面说过心理改变是一个过程,它和几个要素有关。比如说:问题本身有难易之分,来访者被“卷入”的深度,其对问题的感受、性格特点,来访者的领悟能力……同样是一个婚外恋的问题,有的人谈上几次就能茅塞顿开,基本上”心中有数”,而有的人会持续咨询很长时间,还拿不定主意。每个人在咨询的过程中对咨询师的开放程度不同,个人领悟能力不同、在真正面对现实问题时候自制力的不同,都决定了咨询相同次数的效果也会有差异。与生理疾病的治疗方案相比,心理上更看重个体差异。所以,咨询的次数不太可能有一个“标准值”,效果也不可能在未进行咨询之前就评估出来。

中年人的心理特点

中年与老年,在我们的习惯中常常统称为中老年,这不仅是一个概念的提法,还说明它们是一个相对连续的年龄阶段,有着一些相似的心理、生理特点。我认为其相似性在于逐渐步入生命的多事之秋及需要面对生命后半程。

如果分别看待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有以下方面不同之处。

中年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因为中年人具有社会角色,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也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交往圈子,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主要压力一部分必然来自工作,来自社会角色,比如坚守职责,完成任务、挣钱养家糊口、保障家庭的生存:另一部分心理压力来自精神和情感需求,比如维系爱情、亲情,维护各类社交关系。

当心理结构逐步趋向稳定的同时,作为社会与家庭的栋梁,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是对一个人承受力的考验,并且意识到了自己此生发展的状态,可能会产生一些挫败感,有感人生不如意。感情危机也是中年人的一大话题,因为有孩子、有父母,比起年轻夫妻的处理要更为复杂。若多年经营的感情受到伤害或化为乌有,是大多数人所难以承受的。离婚、再婚等问题的处理过程,这些人生亲密关系的失去和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有可能延续一生。

与青年人相比,中年人无论是心肺功能还是体力、耐力都有所下降,高强度活动后身体恢复慢,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不如年轻人。在心理功能方面,中年人通常习惯于按照固有思维和经验去处理事情,对新信息加工接受得慢,记忆力有所减退,有感力不从心。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带来的种种生理变化和情绪反应令人措手不及,为此感到困惑和无奈。中年男性虽然没有明显的更年期,但是在心身承受压力的状态下,也会出现各种生理、心理反应,且往往因为“硬扛着”而错过自我调整的最佳时机,直到以心身症状形式表现出来才被意识到,甚至成为躯体疾病才引起重视去接受治疗。

中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辈子走过来,人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可形象地比喻为人生风云变幻。有些风云变幻是时代、时局以及外部环境造成的,普通人难以掌控和改变,无奈命运弄人而有些风雨是人们主观上可以把握的,但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当事人未能把握好时机和方向,留下遗憾或悔恨。不同的人生经历,留下不同的经验和结论。不管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对我们都是有意义的。它既是丰富人生的素材,作为生命体验、阅历、经验被保存和利用,但有的经历也无可避免地会成为内心的痛楚和创伤被留在记忆中,与我们终生相伴。

人在年轻时身强力壮,忙于发展拼搏,很多人生“风景”顾不上看,很多值得体味的东西无暇顾及,甚至来不及有更多的消极、抱怨,因为年轻人关注未来和希望,关注自己努力的结果。年轻的那段光景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生存状态足够好之中,人的各方面反应也是相对比较健康的。

人至中年,人生过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有不少的故事,自然也沉淀了一些负面的感觉、想法和经验。与日渐增加的压力相对应,中年人的承受能力却不是无限的。现实中,中年人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变故,适应难度往往会比年轻人大。因为中年期的生理功能和体力耐力已不如从前,扛不住强烈的刺激,面对问题很难做到破釜沉舟,通常不会轻易去冒险,更不会做出颠覆性选择。他们要考虑自身条件,考虑家庭亲情关系,为了维护形象、顾及影响及名誉,不愿也不能向他人倾诉,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及调适方法,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心理症状。比如情绪不快、烦躁易怒、恐惧担忧、睡眠障碍等等,影响工作效率及家庭氛围。长期的不良心理刺激还会影响到躯体的生理功能,引发某些躯体疾病,甚至中年早逝。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说到老年,一般从60岁算起,但人们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有的人生理年龄到60岁,可是心理年龄、精神状态还像中年人的也为数不少。老年人首先面临的变化就是抗拒不了衰老,一方面是身体反应:感觉、知觉不再敏锐,记忆力下降,容易忘事,说话唆,行为方式刻板:另一方面,老年人退休离开岗位,生活内容和节拍都不一样了,不具有社会角色,也就失去了职业带来的社会关系,老年期开始依赖个人性格、兴趣及结交方式去安排和完成自己的余生,性情开朗、爱好广泛,适应能力强的老人能较快找到新目标,而孤僻、缺乏兴趣爱好的人则体会到较强的失落感。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呢?答案好像更加多面、更复杂一些。比如:有人年轻时豁达开朗,老了反倒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有的老年人做事犹豫、容易后悔;有的老年人格外关注身体“信号”,夸大身体不适,终日生活在焦虑恐惧情绪中:还有的老年人非要按照自己的理念要求儿孙,话不投机,反而给自己带来不快。

生命过程是一个轮回,衰老使一个人重新又回到了无力照顾自己的状态。他们在生活上需要依靠亲人,精神上需要依恋亲人,这一点就像年幼的孩子一样。有所不同的是,幼童是一张没有图画的白纸,特点是乖顺、听话、容易服从家长的意志:而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对事情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为此,老年人往往与其亲人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依赖别人照顾的同时,还要来点个性小脾气;拿不定主意求助于人的同时,也少不了固执己见:面对儿孙不顺从时,总忘不了要摆摆家长尊严。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把家中老人当“老小孩”看待,就是因为老人们身上出现了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能意识到、不能整合的、可爱又好笑的想法和行为。

快乐生活,老年人如何调整自己

尽管老年人的可塑性不大,我个人认为,一些简单的情绪调整和行为改善还是可以尝试的。关键是当事人是否意识到调整的必要性,或者是在其他人的提示之下意识到并愿意尝试做出一些改变,这一点至关重要。因

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情绪状态及生活状态,完全是自己选择和决定的,也就是说,忙碌与闲在、郁闷与开心、痛苦与快乐,诸多情绪感受及生存状态都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的事情,而其他人则是旁观者,必要时可以帮助一下,除此之外爱莫能助,没有能力真正救助什么。我这样说是想强调一点,就是自己要对自己负起责任来,现实的世界中没有“救世主”。

换一个角度看,影响中老年人改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一是个体感受。如果一个人较多地沉溺在自己的感觉当中,少与他人来往,也不关注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乐趣所在,那么他就不太可能被另一种生活方式“感染”,不太可能有所感触、感慨,而是完全依照自己多年形成的习惯去待人行事。对于这样的老人,亲朋好友最好为其打开一扇关注外界之“窗”,看看外界环境,看看别人是怎样生活的,看有没有可能“换一种活法”,启发当事人,让他们动心尝试。只要能迈出一步就给予鼓励,而当事人产生新感受后才有可能愿意尝试更多。

二是性格所致。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暴躁、回避,内心有较强的不安全感,他(她)对外部世界、周围人的判断和感受,就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比如:他们做事会趋向于自我保护、小心谨慎,或者猜忌、对立、敌意,并且因为与他人格格不入而不愉快。对于这样性格的人,家庭成员的理解、关爱和宽慰是十分重要的。不良性格影响终生,所致的心理痛苦也是很常见的,年轻时尚可考虑通过心理专业的帮助去适度纠正,成年后可塑性减小,而此时亲人的理解、接受,为其提供具体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事人的情绪和行为,使其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链接:中老年人心理自我保健

最后,我介绍一些小措施,读者可根据个人需要采纳。

对于中年人来说,减压最重要的是尽可能不把工作带回家,将工作和休息在时间段上分开。凡事有度,不求完美,尽力而为即可。另外,生活有规律,预留出时间和空间处理突发的事情,避免心身出现超负荷状态。如果说真要设一道健康底线的话,那就是每日有轻松一刻,每晚有安稳一觉。

如果您的工作是严肃的、紧张的,每天要承受大量的负面情绪,比如说法官、警察、医生、护士、城管队员等等,那么,区别上班、下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身着职业装时是职业角色,回家换便装就是其他社会角色,努力将工作中不良情绪与自己的现实生活隔离开。

工作中的某些压力实际上来自不愉快的人际关系,基于不同角度人们的看法不一。待事过之后换个角度为上级想一想,或替下属考虑考虑,我们内心的感觉就会发生变化,或许不只是留下愤怒,郁闷和恼火。

当一个人感觉到不吐不快时,说出来是最迅速的减压方式。可以试着听取其他人的想法和建议,沟通消除隔膜;也可以是聆听自己的心声,扪心自问,忙碌之后给自己留出一段空闲时间,和自己的心灵做一次交流。如果一个人通过自省承认自己内心的感受,接纳自己是一个有特点的人,比拒绝和否认真实的自我要轻松得多。

支持、陪伴或承诺是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方面的困惑和压九尤其是当一个人遇到不良生活事件时,避免于困境中“孤军作战”,人们才能更容易地找回轻松。

篇3

关键词 临终老人 疾病 死亡 心理 临终关怀

衰老是导致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临终患者中60 岁以上的老人占81%(李义庭等,2003)。衰老所带来的包括疾病在内的死亡的较大可能性成为老人所面临的最痛苦的问题之一。临终老人同时遭受着身体和心理的折磨,他们需要他人的护理和关怀。而在临终老人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为临终病人,他们正接近人生的终点,却很难接受即将死亡这一事实。如何帮助临终老人安详快乐地度过晚年、克服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临终关怀的内涵和模式

在机体死亡前的濒死阶段称为临终状态,关于何为临终关怀,曾有很多学者和组织对其给出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患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患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临终关怀以控制疼痛、缓解患者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及解除患者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的使病患有尊严地达致安详的死亡,与此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许加明,2010)。从医学的角度看,临终关怀是一套有组织、有计划的医护保健项目,重点在于对临终病人的各种身心症状的控制和解除,以及死亡前后对病人家属的慰藉和支持(梁彬、王佩玲,2003)。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临终关怀定义为为减少临终患者痛苦,增加其生活的舒适程度,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满足其对于生活的合理要求,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简单地说,临终关怀就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照顾。

综合现存的临终关怀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模式:医院型、家庭型和社区型。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老人尤其是城市中的老人是在医院中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医院型的临终关怀也成为最主要的模式。医院型的临终关怀主体一般由专业的医生和医务护理人员、亲人家属、社会工作者及爱心志愿者共同构成。老人在医院中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可以及时处理身体健康问题,得到专业的生理照顾,延长生命时间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然而从心理层面上开看,老人们也许并不喜欢冷冰冰的病房和医院阴郁深沉的气氛。医院的环境良好、设备先进,却很容易给人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得知自己即将结束生命的时候,会选择回到家庭中,与家人一起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这时对老人的关怀即为家庭型临终关怀,关怀的主体以亲人家属和社会工作者为主。老人在家中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对于老人落叶归根的情感心理状态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家中医疗设备和家人护理专业技能的缺乏也给家庭型临终关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对老年人临终问题的关注,社区型的临终关怀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社区型关怀可以有效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给老人患者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也为老人的护理提供比家庭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又能减少医院带来的心理压力。然而社区型的临终关怀要求更加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护理人员介入,同时要求社区拥有良好的设备和环境,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普遍。

二、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

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是十分复杂的,往往会经历多个不同的心理状态。美国精神科医师库布勒・罗斯曾提出临终心理五阶段说:即否认、愤怒、交易、忧郁、接受。当病人突然得知自己的病情时,往往表示不能接受。这是自然的心理防卫反应,是个人对令人震惊的噩耗的心理缓冲(林少莉,2009)。愤怒阶段是当病人开始意识到病情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时,就会陷入恐慌、焦虑、不安等各种情绪的混合状态,这时他们性格暴躁,情绪十分不稳定,极易与别人发生冲突,很有可能出现极端的表现。交易阶段又称协议阶段,指的是病人已经认识到死亡这一事实不可逆转,于是就会与医务人员讨价还价,希望争取延长生命的机会。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之后,病人发现还是不能摆脱死亡的命运,并且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死亡的发生,因此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心情陷入严重的抑郁,对人生和生命都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终日沉默寡言,甚至不吃不喝。在接近死亡的最后阶段,病人会产生一种超脱现实的想法,从而主动迎接死亡的到来。这种“接纳”与“无助接受”的心理截然不同。哲学家认为这种心境的发生,是生命最后阶段的“成长”,是人的生命在即将跨入死亡门槛时的最后一次升华(梁彬、王佩玲,2003)。

有学者指出根据国内的临床观察,上述的各个心理情绪阶段并不一定按顺序出现,大多数临终病人的心理常表现为下列特征:回避、否认、敏感、恐惧、协议、忧虑、双重性格、忧虑、接纳(王平,2000)。虽然这一说法认为临终病人经历了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阶段,但事实上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顺序是大致相同的。回避是指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均知真实病情,但为不伤及对方,佯装不知、互相隐瞒。彼此很少谈论病情和预后,更不谈论死亡,尽力掩饰各自内心的痛苦(林少莉,2009)。病人在回避病情的时候,事实上也是一种否认疾病存在的表现,有意回避实际上是心理的不能接受。而敏感、恐惧也都是容易愤怒的复杂心理状态中的部分内容,双重性格、忧虑都是抑郁的表现。因此总体上来说,国内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也是符合临终心理五阶段这一理论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心理表现都是一样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其中的每一个阶段,他们经历不同阶段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另外,不同性格的老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性格乐观豁达的老人会更早地坦然接受死亡,性格内向的老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愤怒的情绪。除此之外,老人的家庭、知识文化背景、、职业、疾病种类等等都会对老人的临终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总之,不论是库布勒・罗斯的心理五阶段说还是国内学者总结的心理九阶段,都只能为护理人员提供大致的理论思路,而实际上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是因人而异的。

三、临终关怀的几点建议

1、尊重老人

想要关怀老人,首先要做到尊重老人。临终老人虽然已经处于生命的边缘,但是仍然拥有支配自己生命的权利。我们帮助和关怀临终老人,不能扮演领导者和支配者的角色,更不能把临终的老人当作是一种负担和累赘。尊重临终老人意味着尊重老人的各种权利和人格尊严。他们有权享受正常人的待遇,有权要求不受痛苦,有权保持一种希望感,有权不受欺骗,有权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命期限,有权选择怎样安排剩余的生命。很多病患家属在得知病人的病情后选择隐瞒病情,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有时候病者因为自己的身体疾病的生理反应而怀疑自己患病,但其家人和亲属对其隐瞒病情,反而会导致病人的猜疑、不安和过度焦虑,这样更不利于临终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尊重老人还意味着尊重老人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想要给老人更加舒适的生活而强制老人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试图帮他们安排好一切,虽然更加舒适的生活是所人们共同追求的,但是老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了几十年,他们一时间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突然的改变会另他们感到不适应、不自在,有时还会产生感到命不久矣的悲伤情绪。

2、克服恐惧

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是临终老人面临的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每个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濒临死亡的临终老人。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患者对死亡讳莫如深、充满恐惧(6 6 % ),仅13 % 的患者能坦然面对,接受安乐死的更为少数(5%)(李跃跃,2002)。他们面对着死亡、不愿接受死亡却又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只有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才有可能使临终老人舒适快乐地度过剩余的时光。而要使老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首先要鼓励老人说出自己恐惧和忧虑的情绪,通过与老人的沟通、倾听老人的心事、与老人谈心等方法鼓励老人坦然面对疾病和死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尝试建立临终老人团体,集体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动,使得团体成员获得经验分享和彼此的精神支持,协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克服恐惧的心理和其他消极的情绪。在对临终老人的照顾过程中,应当尽量容忍他们对消极情绪的发泄,适时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更新他们对于死亡概念的认知,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来看待死亡和生命。最重要的是,当临终老人产生恐慌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给予他们关心安慰和精神支撑,以尽量避免使他们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

3、重视情感和家庭支持

在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应该尽量使老人过上舒适快乐的生活,然而2002年李跃跃在对上海市三所医院的105例临终老人所做的调查中发现,较多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不是在平静、舒适及亲人的陪伴中度过,而是陷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包围之中,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人性治疗等痛苦的经历。目前对于临终病人的护理以身体医疗护理为主,缺乏对他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而事实上在这一阶段,老人最需要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撑和慰藉而不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在精神支持上,家庭支持尤其是亲人的陪伴显得格外重要。如何老人提出要在家中度过最后一段生命,应当尽量满足,因为老人往往在家中与亲人在一起生活才能感到快乐和安宁,最后离开世界的时候也会觉得有安全感。即使老人是在医院度过临终阶段的,亲人也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在老人身边,使老人不会感到孤独和沮丧。老人在生命结束前往往有一些尚未完成的心愿,这时候我们应当尽量满足,因为这些心愿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临终老人来说必定有着深刻的意义,完成了这些心愿很可能会使老人感到人生圆满没有遗憾,从而欣然地接受死亡。

四、总结

临终老人的护理和关怀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主要有医院型、家庭型和社区型三种临终关怀模式。临终老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往往具有复杂的心理特征,通常会经历否认、愤怒、交易、忧郁、接受这五个心理阶段,其中对于死亡的恐惧给他们带来最大的痛苦。社会工作者、护理人员以及临终老人的家属必须重视对临终老人的心理关怀,尊重老人,帮助老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给老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帮助,使老人能够舒适快乐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安宁平静的状态中结束生命。

注释:

[1]这一定义是笔者结合多位学者对于临终关怀的定义总结归纳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而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界定的,并未有明确的权威定义。

[2]这三种模式类型主要是从临终老人度过临终状态时所处的地理空间划分的,曾有学者划分过临终机构的类型,与这里的模式类型有所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临终机构的类型为医院型、病房型和家庭型。

参考文献:

[1]李义庭,李伟,刘芳.临终关怀学[J].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许加明.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临终关怀探析[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10(9).

[3]梁彬,王佩玲.临终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关怀[J].护理研究,2003(9).

[4]林少莉.老年临终关怀护理探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2).

[5]王平.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医护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