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震减灾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方法:115例排除外伤的胸痛患者于发作6h内入院,所有患者均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T0)和心电图。血压高患者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结果正常后查主动脉造影;咳嗽、咳血痰、呼吸困难患者同时测D2聚体、N末端脑型钠尿肽(NT-proBNP)、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查肺动脉造影。本研究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患者1周内行冠脉造影97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0例。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T1)、2(T2)、3(T3)小时复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对比各时段以上两检验指标与最终诊断的吻合率。
结果:T0时段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较肌钙蛋白Ⅰ与最终诊断的吻合率高(P
结论:H—FABP较cTnI在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鉴别诊断中早期更准确、及时,相关性在入院3小时后相似。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床旁监测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25-02
我院急诊医学科2011年8月引进床旁监测(POCT)项目,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在诊断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尤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及早诊断、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的作用显著,减少了急诊科停留时间,提高了心脏介入(PCA)率,病死率及预后有明显的改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敏感性、早期诊断特异性高、检测时间窗早等多方面的优点,更为接近理想心肌标志物的标准,更具早期诊断价值,比其他标志物有着更好的应用前景。故而本研究选择早期敏感性最高的H—FABP作为预测指标,对比分析H—FABP、cTnI在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鉴别诊断中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并探讨二者间的联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间115例排除外伤的胸痛患者于发作6h内入院,所有患者均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心电图。咳嗽、咳血痰、呼吸困难患者同时测D2聚体、N末端脑型钠尿肽(NT-proBNP)、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查肺动脉造影;血压高患者待结果回报正常后结合症状体征判断是否查主动脉造影。本研究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患者且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7例入选。
1.2标本采集。于入院即时抽取静脉血5ml,留取血清超低温冰箱保存。
1.3检测方法。使用ReLIA-II检测系统(SSJ-2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试剂均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和计算方式定量检测血中HFABP、cTnⅠ水平。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入院(T0)、1(T1)、2(T2)、3(T3)小时复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I。当H—FABP的浓度>15ng/L时,即拟诊AMI。对比各时段以上两检验指标与最终诊断的吻合率。经>1名急诊医师和>1名心血管内科医师共同作出ACS的诊断,其中男59例,女38例,年龄55~78岁,平均(62.2±7.6)岁,AMI最终诊断为持续性胸痛>30min,有典型心肌损伤和坏死的心电图动态变化,或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动态变化,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完全或次全闭塞。其中AMI 27例,UAP 70例,除外肝、肾疾病和肌肉损伤。
篇2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防震减灾知识是公民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对于增强公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具有关键性作用。为了切实履行好法律所赋予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职责,根据我州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和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意见》(x震防发〔2012〕x号)文件精神,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要求,贯彻 “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宣传工作方针,结合今年主题“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坚持深入基层、服务社区、贴近群众的宣传工作基础,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工作综合能力,不断促进防震减灾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的社会宣教工作作用。
二、工作目标
强化全州防震减灾工作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公众的预防意识。以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指引,坚持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主动、稳妥、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工作。着力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本进入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企业、家庭、寺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五个一”工程建设,实现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日常化、制度化。逐步建立广覆盖、多形式的宣传网络,形成长效宣传工作机制。
三、主要活动安排
(一)集中开展宣传活动。“5·12防灾减灾日”当天,结合州减灾委相关活动安排,组织州和西昌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西昌市月城广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邀请州防震减灾协会老科协分会会员、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员,在广场、街头采用展板、标语、横幅、现场咨询、救援设备展示和发送科普资料相结合等方式,参与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防震避险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州内其他县在“5.12”当天要组织防震减灾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广场、学校等地开展宣传活动。
(二)开展“平安中国.平安冕宁”防灾宣导活动启动仪式。
按照“平安中国”防灾宣导活动的统一要求,在冕宁县开展“平安中国.平安冕宁”防灾宣导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冕宁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学校、医院等部门和机构,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启“平安中国.平安冕宁”防灾宣导活动的序幕。州防震减灾局将派员观摩和指导启动仪式的进行。
(三)开展防震减灾文艺宣传进乡镇活动。在“5.12”防震减灾宣传周期间,州局将组织州防震减灾局文艺宣传队,前往盐源县金河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文艺宣传和知识抢答活动。此项工作由盐源县局具体承办。
(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进学校活动。由州防震减灾局和西昌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召集,深入西昌市航天学校,开展防震减灾文艺演出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活动。
(五)开展xx州德昌县联动地震演练活动。由xx州人民政府组织,德昌县人民政府承办,在德昌县开展2017年度地震演练活动,州防震减灾局全程参与演练方案的制定及演练活动的组织,并将派员参加和观摩此次演练活动。
(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乡镇活动。根据《xx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x号)要求,各县市防震减灾局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人员深入重要集镇宣传农村建房抗震设防知识,引导农民积极采用抗震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
(七)开展媒体全覆盖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与xx电视台、xx日报、月城新报等主流媒体的密切联系,通过播放专题节目,开设专题栏目,发表专题文章,扩大媒体宣传教育效果。
2、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注重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增强社会宣教活动的互动性,提高吸引力和传播力。在相关合作网站开设有防震减灾宣传专栏,定期更新专栏的知识。州防震减灾局网站、政务微博“xx防震减灾”和公众微信平台将在重大宣传活动期间,宣传活动消息。
篇3
一、学校开辟了“防震减灾”橱窗宣传专栏,张贴宣传画,组织全校师生观看。让每一位师生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做到“防震减灾,人人有责”深入人心。
二、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并要求学生将所了解的知识带回家,讲给家人、朋友、邻居听,增强全社会带防范意识。
三、进行紧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检验全校师生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
四、在校门口围墙处、教学楼正门处张挂宣传标语。
篇4
一、高度重视
为统筹组织开展好今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县政府办于2月22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府办〔〕11号),就《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全县防灾减灾大演练活动、全面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全员参与全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强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二、精心组织
(一)以“5.11”全省应急演练为载体,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5月11日全省应急演练前,全县各镇利用赶集时间在各镇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一条街”活动。宣传活动中,共展出《农村民房抗震知识》宣传挂图10幅,悬挂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标语56幅,发放《防震减灾知识100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宣传单》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达到了今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预期的效果。
(二)紧密配合5.11全省大演练,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专题活动。在“5·12”四周年前夕,校园防震减灾专题活动就全面开展:一是积极组织各学校师生广泛参与省防震减灾40年赛思特杯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二是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开展以“知识守护生命”、“减灾知识进校园,家庭社会更安全”等主题的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科普征文等活动;三是各学校积极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市“防震减灾我知道”手抄报。
三、全面推进
(一)全力推进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等重点年度宣传活动。我县高度重视全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做到早规划、早安排。2月22日,县政府办在《关于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府办发〔〕11号)中要求全员参与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2月23日,县人大办、县防震减灾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科协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参与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的通知》(震发〔〕2号),要求全县各镇、县级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广泛发动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农村(社区)群众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县进一步掀起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新热潮。
(二)组织学校、社区进行应急演练。4月28日和5月2日,我局协同县级有关部门指导中学、县幼儿园、万安镇翰林社区举行了地震疏散应急演练。在演练前,各单位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编制了切合实际的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制作了应急演练讲座资料,召开了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认识,规范了各项技术要领。全县各中小学校、各社区派员观摩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三)全县开展“5.12”防灾减灾大演练。按照全市防灾救灾大演练总体安排,4月19日,县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宣传方案》(委宣发〔〕13号),4月28日,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县“5.12”防灾救灾大演练实施方案〉的通知》(委办〔〕46号)。5月4日,我县举行了以金路树脂电石废渣库溃坝应急处理为重点的“5.12”防灾救灾综合大演练,开展了受灾人员疏散、电石渣库大坝缺口封堵、液氯罐泄漏口封堵、火灾扑救、道路抢通保通、人员搜索救援等应急救援科目,县武警、公安、消防等各类救援力量27支队伍近4000人参加了演练,全县10个乡镇、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场观摩,展示了我县防灾减灾的重建成果和专业应急救援队。
篇5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为保证我县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全面、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卜xx为组长、县防震减灾局局长xx为副组长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开展防震减灾现场科普宣传活动。由县防震减灾局、国土局、安监局、民政局、教科局、卫计局等10余个部门,联合在小广场开展宣传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张),悬挂横幅14幅,发放防震减灾宣传环保袋、围裙4000余个、便携式小电筒2000余个,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让活动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影片展播活动。从5月11日开始,为期一周在小广场和县电视台滚动播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片和《唐山大地震》、《惊天动地》等地震相关影视。
篇6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地震局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地震系统的同志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概括地讲,体现了三个务实:一是基础工作务实。本级地震站点、虚拟台网中心运转正常,县市区信息节点稳步增加,震情监测水平提升,圆满完成了“世园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期间地震安全保障任务。二是管理工作务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在规范中不断扩面,地震安全民居示范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质量数量“双提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全民防灾意识增强。三是应急工作务实。市县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备,承办的第二轮省级专项应急演练受到省政府和兄弟城市领导肯定,市局和三个县防震减灾工作受到省地震局表彰。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市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今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新都市、和谐新的奋斗目标,全省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了“推进三大体系协调发展”的明确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抗震设防要求还未全面落实,农村抗震设防工作相当薄弱。地震监测和前兆监测台网还没有全覆盖,与相邻的西安、宝鸡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有,地震现场工作队和地震应急救援队虽已成立,但应急和救援必要的装备还不具备,好些东西还停留在纸上,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认真履行职责,加大防震减灾投入,切实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是今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总结,不断进取,努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要按照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优化台网布局,不断加密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观测站点,今年启动武功、礼泉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同步安排兴平、三原水动态监测点前期准备,力争“十二五”内实现“一县一台一中心”建设目标。要加强台网管理,确保本级地震站(点)、虚拟台网运转正常、运行可靠。要积极开展震情分析研判工作,加强前兆异常的调查、核实,并快速上报。要以政务大厅地震窗口为阵地,不断加强地震预测意见管理,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各县市区政府都要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完善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加强全市地震宏观测报网、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有效发挥群测群防作用。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震灾预防体系。一是强化监管。全面落实重大建设工程、重要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要求,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制度,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和成果应用,强化行政执法,确保主城区和各县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率达到100%。二是强化责任。坚持市对县、县对基层单位防震减灾重要工作目标责任管理,落实各级责任,将防震减灾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三是强化基层。坚持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相结合,加大防震减灾示范县(区)、示范社区、示范学校创建力度,成功创建1—2个示范社区、5—8个示范学校,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要继续加强农村抗震设防的指导管理,推广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及建造方法,引导村民建设具有抗震性能的房屋,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农居示范点。四是强化宣传。要结合国家防灾减灾日、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重大地震纪念日等活动,开展一系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今年要把防震减灾知识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中去这件事做好。要通过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全面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一是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要进一步加强预案的管理和备案登记,组织开展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常态化的预案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年内,各县市区和重点防灾单位完成预案修订工作。二是健全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南部8个县市区要安排专项经费,配备必要设备,加强管理和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完成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和地震现场工作队伍建设,并至少组建1支志愿者队伍。今年各县市区要有针对性的组织一次应急综合演练。三是健全地震应急协作机制。要全面建立和完善部门间、上下间以及区域间的地震应急协作机制,拓宽工作平台,形成衔接有序、配合默契、运行顺畅的地震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四是健全地震应急指挥平台。要全面履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日常工作职能,完善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度,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地震应急信息平台,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做到日常准备周密到位,震后应急有序有力。
篇7
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传播防震减灾科学信息,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县教育局和地震局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举行了招贤中心初中防震演练活动,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目的要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三、活动安排:在年秋新学期开学后,集中安排一周时间,开展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地震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地震科普知识,进一步加大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力度,认真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合9月份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利用班会教育课和图文资料展示与分发、广播站结合此次汶川抗震活动经验与教训)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
2、开设地震科普知识专栏,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挂图,分发《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
3、通过组织班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让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发生前的防范方法、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4、组织疏散演练,增强应急能力。制订学校地震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我们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活动中,全校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很快,都弯腰、抱头、有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大约20秒,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再教育。全校师生在领导的指挥下,出色的完成了防震减灾疏散演练,达到提高防震减灾知识,增强自救的能力的目的。
5、结合组织“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感,评选安全防护示范班。
各位领导,组织演练应注意:
演练前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做好部署,做好分工。演练时,学校领导要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又要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1、向学生讲解清楚演练的目的,以免家长和社会中发生“我县将发生地震”等误传。
2、正式演练前一天:通过广播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
安全方面应强调:
①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不要靠近窗口,以避免身体被砸。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课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③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④疏散原则:
(1)以年级(楼层)为单位,疏散;
篇8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是国家确定的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们在市一中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市地震应急预案》,强化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避震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确保在地震临震预报或地震发生后,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能够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自救自护和地震应急工作。
近几天,通过市应急办、教科局、地震局等有关单位的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协同配合,特别是市一中全体师生的充分准备和投入,今天的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整个演练活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行动迅速,疏散有序,效果良好。这充分体现了市防震减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过硬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工作能力,更体现了市一中全体师生良好的军事素养和组织纪律性。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参加此次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活动的同志们、同学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是新形势下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要求。今天的演练活动,既是为今后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演练活动、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积累经验,更是为了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应急能力。各参与单位要对演练活动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切实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综合抵御风险和防范灾害能力;要以贯彻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为契机,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防震减灾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同志们,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9
我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4次中强级以上地震,都是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同时,我辖区内4条主要地震构造断裂带纵横交错,具有发生中强级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为了应对复杂而严峻的地震形势,全面提升我区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政〔〕1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要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大力培育防震减灾科普队伍,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科普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宣传教育作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全面预防观,不断提升全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综合素质。
(一)建立防震减灾宣传长效机制。各乡镇和区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专栏、网站等各种宣传形式,在每年“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段定期开展防震减灾集中强化宣传;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以及农村民众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普及的力度,做到防震减灾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区委党校和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开设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讲座,以提高领导干部和校长危机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要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每年9月1日开学后,各中小学要认真开展“区教育系统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做到每个班级有一幅防震减灾知识挂图、两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书籍和音像资料,每所学校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举办一次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全区中小学地震安全教育使用教育部统一的有关教材,课时要有保证,演练要有落实,增强广大学生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各中小学要积极创建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向社会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二次宣传”的能力。
(三)认真学习贯彻《防震减灾法》。各乡镇、各单位要做好《防震减灾法》的宣传和实施,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本乡镇、本部门的防震减灾工作。同时,区有关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不断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法制观念。
二、全面提升地震监测和预报能力
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加强全区震情跟踪分析,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协助上级地震部门提高对破坏性地震的预测预报水平;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依托6·18等平台,积极推进地震预警、烈度速报等先进技术的引进,提高监测预报的整体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好服务。
(一)提高地震监测预测能力。要密切关注地震重点危险区的震情动态,充分发挥地震监测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和综合效益。区地震办要确保十一中数字化地下流体前兆综合观测站、南日岛数字遥测地震台和湄洲湾数字遥测强震动观测台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地震监测作用,准确连续地为上级地震部门提供地震前兆监测观测资料(地震活跃期要注意做好加密监测工作)。同时,要大力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区后海管理处水生动物观测站、鸿达牧业有限公司动物观测站、南日岛福金养殖场水生动物观测站等3个地震前兆异常宏观观测站要加强宏观异常观测,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区地震办。区地震办要指导乡镇因地制宜地开展地下水、气体、动物、气象气候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各乡镇和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队伍建设,因人员调动或工作岗位调整的单位,应及时补充并书面报告区地震办。区地震办要进一步加大“三网一员”的培训力度,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震减灾工作网络体系。
(二)健全地震灾害信息报送机制。通信部门要尽快为区地震办建设“区地震信息公益平台”,畅通信息报送及渠道,及时将震情、灾情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确保人心安定。区地震办对群众报告的宏观异常,要在第一时间内深入实地调查核实,并及时报告上级地震部门,预防地震谣传发生,保持社会稳定。
(三)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东庄镇和埭头镇要积极配合上级地震部门保质保量地完成2个地震烈度速报台建设任务。水库重大建设工程要建立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观测台网,确保地震观测系统正常运行。要依法加强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全力保障全区地震监测台网和前兆观测台网的正常运转。
(四)加快地震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区地震办要按照省地震局《关于推广应用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通知》(震〔〕58号)要求,6月底前完成我区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与省、市地震局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地震监测网和地震灾情速报网信息的实时传输,确保地震速报和地震灾情信息报送的及时、畅通,为抗震救灾和社会稳定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于2010年底基本完成我区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任务。
三、全面提升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防震减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重视和支持防震减灾工作、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使防震减灾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一)认真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各乡镇政府、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制定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都要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好预案的修订和完善。上述个别尚未制订地震应急预案的单位,务必于6月10日前完成制订并报送区地震办备案。
(二)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各乡镇和区有关部门要根据地震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开展相应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部门协同配合、有序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能力。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实施和大型企业以及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学校、医院、影院、商场等单位,区有关部门应加强指导,每年适时开展一次以上的地震应急演练,提高民众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快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5月底前,区地震办和团区委、区红十字会等要成立“区地震救援志愿服务大队”;6月底前,团区委和各乡镇团委要按照《关于印发省地震救援志愿者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震〔〕71号)要求,负责本行政区内各机关、学校、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村(居)等地震救援志愿服务队的组建,建立震时迅速调集和组织动员地震志愿者队伍的机制。区有关部门要利用医疗急救、卫生防疫、心理干预、建筑工程、电力通信等专业领域人才资源,逐步开展兼职志愿者准入登记制,实施动态管理,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不同专业救援技能、能够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高效率开展救援行动的兼职志愿者。
(四)加快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各乡镇和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建房抗震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建设,推广应用村镇建设抗震设计规范,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村镇建设抗震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农民在新建住宅特别是石结构房时采取抗震措施,对达不到抗震要求的住宅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不断提高农村防震保安能力。
四、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形成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要认真落实《省“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的任务,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检查指导,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的组织体系和技术系统,确保在突发破坏性地震时,震情灾情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上报,应急救援队伍能够迅速派出,交通和通讯能够尽快保持畅通,灾民能够尽快得到妥善安置,社会能够尽快恢复稳定。
(一)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要汲取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区消防大队要切实加强救援力量的建设,十月底前完成组建“市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配备基本的搜救装备。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具体意见待上级文件下发后参照执行。
(二)提高公共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区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已建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关键工业设施、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等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工作,尤其是年以前建设的多层砖房、预制板房等建筑物要进行抗震性能普查或抽样调查,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的,要加快实施加固或改造。新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严格按照中国地震局《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中震防发〔〕49号)要求或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区发改局要把好抗震设防审批关口,按照《关于将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通知》(计基〔〕468号)要求,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对没有附带地震部门出具《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书》的工程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坚决杜绝不符合抗震设防标准要求的工程建设项目落地。
(三)加强地震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区建设、规划、文体、教育、水务、供电等有关部门要在现有广场(公园)、体育馆、学校等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临时疏散场地的规划,统筹安排地震应急避难所必需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设施建设,并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同时,区民政、经贸等有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机制,特别是地震应急救援的帐篷、衣被、药品、设备等专用物资储备。食品、医疗等物资应建立平战结合的流动共享机制,有效利用各种应急物资资源。区地震办要在10月前配备卫星电话、手持GPS定位仪、无线笔记本电脑、应急灯、应急包等基本必备的地震应急工作设备,确保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尽快地向全社会震情信息和震灾、救灾信息,指挥全区应急救助工作。
篇10
一、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紧紧围绕全县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全县的地震监测和应急反应能力,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地震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法制、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全力做好地震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台网维护管理,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依托现有监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向市地震局报送监测资料,定期向上级提出震情趋势会商意见。报送电磁波资料300份,报送会商意见42份。及时掌握震情,对省市提出的震情预测意见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加强台网监测管理,实行24小时震情值班,确保工作人员在岗、仪器设备正常、数据处理准确,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及时、准确、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
(二)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民减灾意识
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统筹宣传资源,5月12日在县城东大街、文化广场举行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摆放地震科普知识版面20块,悬挂防震减灾宣传横幅3个,发放地震知识读本5000本、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材料10000份。通过赠送《防震减灾图册》、分发地震知识宣传材料,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高全民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和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三)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抗震自救能力
联合县消防中队在实验中学、东关小学等城区学校进行应急演练,制订了较为科学的演练方案。演练前,对老师学生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明确了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师生一切行动听指挥;演练中,各配合单位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演练后,组织开展讨论,总结成绩,寻找差距,不断丰富地震灾害的“实战”经验。演练活动是对我局《地震应急预案》的又一次检验,不仅落实了应付自然灾害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四)赴震区开展调查工作
6月3日18时11分,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纬37.99度,东经103.5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我县震感强烈,距我县最近的居民点为南湖镇南井村,直线距离约26公里。地震发生后,我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震情、第一时间派出现场工作队赴震区开展调查工作,没有发现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和财产损失情况。
(五)开展“百村万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
县委、县政府“百村万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动员会后,县地震局根据动员会议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迅速成立“三同”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工作组,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并迅速进驻重兴镇扎子沟村,正式拉开以“送政策、访民惰、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序幕。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政策,按户走访、联户座谈,将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有关文件精神送到村干部手中,将强农惠农政策进到农户家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驻点村309户的走访民情工作。召开驻点联系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大会、座谈会3次,填写调查表309份,送出《惠农政策汇编》手册309份,撰写民情日志近35篇,掌握了民情民意100余条,走访调查入户率达到100%。
(六)提升机关办事效率,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认真执行依法行政各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无行政执法错案发生。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积极协调处理案件,党务、政务及时公开,内部财务管理规范,工作作风扎实,办事效率显著提高,无工作作风方面的违纪违规问题发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三、工作成效
(一)严格依法行政,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地震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推进当地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县地震行政许可工作,严格依法行政,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关。逐步健全执法队伍,有计划的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法规大众教育机制。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县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操作手册》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地震应急工作流程,完善了地震应急管理制度,落实了地震应急工作职责,加速推进了地震应急工作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县镇村三级干部和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地震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县和镇都成立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民政、卫生、消防等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基本建立应急组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有专人负责。全县18个镇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部分村社配备地震安全员。
三是地震规划管理逐步完善。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与省市地震工作对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组织力量,全面科学地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工作。加快探索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新机制,稳步推进县镇地震预测、减灾等基础性工作,督促协调发改、规划、建设、土地等部门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四是地震灾害应急基础与灾情速报体系基本形成。对全县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排查鉴定工作进行了排查,并组织多部门协同开展了地质灾害检查、消防安全检查等活动,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进行险情排查。加大“三网一员”建设力度,健全县、镇、村三级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建设,加强各种应急通讯设备、设施、通讯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完善地震灾情速报制度,规范灾情速报程序,确保及时快速上报震情与灾情、应急与救援等动态信息。目前,全县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村社地震安全员达60余人,专兼职地震灾情速报人员28人。
(二)把握震情趋势,监测预防救援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的作风,严密监视震情的发展变化,及时捕捉和研判前兆异常信息,积极开展地震趋势判定工作。积极推进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职责明确、联系紧密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
二是地震灾害预防能力不断增强。县抗震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单位紧紧围绕全县重大建设项目,强化防御措施,做到“地下搞清楚,地上建结实”。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一体化,认真贯彻落实《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依法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关,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加强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加强对各类重大建筑工程、生命线工程和易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以及交通、水利、电网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抗震设防整体水平。全面推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结合新农村小康农宅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小城镇建设等项目,加强在场地选址、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等环节的抗震技术指导,提高农村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学得会、受教育、得实惠。
三是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加大。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按照《县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全面落实和监督检查地震应急预案要求的各项工作。加强和推进“三网一员”建设,落实人员和经费。切实加强震情监测、短临跟踪和震情研判工作,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进一步完善使用功能,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应急启用正常。
(三)坚持群测群防,社会防震减灾力量逐步形成
一是群测群防措施更加科学。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地震的监测和预防,因地制宜的开展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在现有7个观测点的基础上,计划新增4个观测点。每个镇确立了1名灾情速报联络员,筛选培训了10个宏观监测员,大范围收集地震宏观前兆异常信息,使防震减灾知识逐步深入人心,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增强。
二是地震科普宣传深入人心。坚持以“科技三下乡”、“防灾减灾”活动周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基地、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地震应急科普宣传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认真开展科普周、7.28地震纪念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等科普活动,鼓励地震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创作,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救援技能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能力。
三是地震应急队伍发展壮大。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依托县消防紧急救援队,组建了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督促民政、建设、卫生、电力等成员单位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队,各镇组建了以基干民兵为主的突发事件工作队,基本形成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抢险救灾等专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四)及早安排部署,地震突发事件处置科学合理
坚持“超前谋划,及早安排”的原则,修订下发了《县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操作手册》,出台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地震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一是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工作。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与县扶贫办一道对全县农村住房进行摸排,建立了农村住房情况工作台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民居纳入危房改造工程项目,有计划地分步整改。二是抓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制定了地震灾害应急演练方案,组织消防、公共卫生、学校等方面的应急演练3场次。通过预案演练增强了各应急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处置能力,检验了应急联动和协调配合能力,熟悉了响应程序,为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积累了“实战”经验。三是加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的原则,购置了发电机、GPS定位仪等设备,确定了以广场、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开阔场地为主的应急避险场所6个15万平方米,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2018年工作打算
我局在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广大群众的地震忧患意识比较淡薄,群测群防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二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作人员少,而且来自不同的岗位,需要进一步培训提高。三是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地震应急装备的配置、保障物资的储备、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的地震工作,要认真贯彻省市地震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科学的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抓好防震减灾法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意识和指挥调度能力,提高全县防震减灾法规大众教育的普及率。
二是抓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做好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运行、地震观测数据的处理与汇交共享,做好地震群测群防的建设和运行,抓好地震异常及时落实、上报,进一步完善会商机制。
- 上一篇: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
- 下一篇:护理学专业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