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违法行为处分条例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经违法行为处分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经违法行为处分条例

篇1

一、**年上半年法制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是按照省市“四五”财政普法规划和全县“四五”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财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认真贯彻《**县财政、地税局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年)规划》,同时根据总体规划分解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二是建立健全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县局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财税系统“四五”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局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带头履行好“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法制科、法规法具体负责日常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三是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善了《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财政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办法》。为了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评议和考核,又制订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

(二)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半年来,我们紧密结合财政改革和财政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财政法制培训工作,重点是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一是多层次开展学习培训。将贯彻实施《条例》列入“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分财税干部、部门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培训。对部门单位负责人,通过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违法行为案例评析等形式进行培训;将《条例》作为部门单位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财税干部中开展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测试,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掌握《条例》。二是大力开展《条例》宣传。针对该县目前部门单位负责人在财经知识缺乏和财会人员队伍变动大的现状,通过广播电视、财税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和发放《条例》单行本、开通财经法律法规咨询热线、财税网站在线有奖竞答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条例》和财经法律法规,大力营造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三是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查询、证据保存、公告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执法活动,提高财政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和指导单位健全、规范有关内部财务监督控制制度,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四是初步实行执法检查联动。建立财政、税务、法制、审计和会计核算中心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各执法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实行执法检查定期报告制度,统筹安排监督检查,实现执法联动。

(三)认真开展“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对“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进行部署。二是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对我局“四五”普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普法基础工作、普法制度建设情况、集中宣传情况、普法成效和普法创新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自查。三是对通过自查发现的如资料不完整等问题,积极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推动下一步普法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继续推进依法理财,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多年来,我局一直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立足内部,重视外部,内外结合的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通过财政法制科和财政监督科,加强对本系统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逐步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法定职责的落实,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对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把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突破工作来抓。逐步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对违法实施行政行为者,该处分的处分,该清除的清除,该赔偿的赔偿。同时联系工作实际,虚实结合,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将行政执法责任制与维护全县经济有秩序发展相结合;二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三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四是执法责任制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相结合;五是将执法责任制与规范抽象行政行为相结合。

(五)贯彻实施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的观念,改善和规范财税自身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精神,结合我县财税工作实际,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及本系统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制机构和法律专业队伍建设尚存在着相对薄弱的问题,这与我县财税法制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目前,我县地税法规科单独设立,有3位干部,而财政法制科与办公室合署办公,且没有专业法律人才。法制宣传教育的台帐资料不够齐全。由于财政法制科没有专职法制干部,平时对法制宣传、培训等资料收集不够,造成工作干了以后没有整理资料。

二是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岗责体系和可操作性强的执法评议考核方法,再加上外部评议的力度不够,评议方式也不先进,评议范围和内容还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财税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篇2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财政监督新领域。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财政监督思路,树立新的财政理念,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形成对财政资金运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督。以前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往往重事后检查,轻事前审核、事中监控,重突出检查,轻日常监督,财政资金重分轻管,多头监督和重复监督现象严重,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比较严重的影响了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和财政资金的运行质量。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即从重分配轻监督向(预算、执行、监督)三位一体转变;从注重事后监督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全过程监督转变;从注重查补收入向收支监督并重转变;从注重对外监督检查向内外监督检查并举转变;从监督与管理脱节向贴近管理、强化监督转变,从而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一)严格执法,完善财政监督的法律体系。目前,有关财政监督方面的立法还不完善。加强财政监督方面的立法,为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提供有效保障。20*年2月1日施行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不仅调整了适用范围,明确规定执法主体及其权限,还重新设置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使执法机关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理、处罚、处分有法可依。我们要认真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维护良好的财政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二)规范执法,完善财政监督的运行体系。通过制定财政监督工作规程,明确监督检查工作纪律,健全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的分户立案,分类汇总,定期汇报的管理方法,实现监督工作的计划性、合法性和有关档案的统一性,规范检查的每一个细节运作。

三、提供服务,拓展财政监督职能。财政监督要为财政管理服务,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监督检查是手段,服务是根本目的。为了更好的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就必须强化服务功能,使财政的监督与服务取得统一。

(一)是通过财政监督,为财政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和提供条件。

(二)通过对各部门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将各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公平竞争,提高效益。

(三)是通过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整顿经济秩序,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监督与服务是分不开的,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搞好服务,而搞好服务必须加强监督。

四、运用先进的财政监督手段,树立监督成本意识,提高财政监督效率。

从我国实际看,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效率的一个根本途径是加强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财政监督软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财政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建立财政监督数据库和案例库,实现财政监督与财政业务管理机构信息共享。同时应树立监督成本意识,理顺财政内部专职监督机构与各业务机构的工作关系,注意加强与审计、税务等外部监督机构的沟通与联系,避免重复检查。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监督队伍素质。

篇3

一、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此次检查的领导,本次检查由监察局牵头,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配合,组成土左财务检查组,人员组成如下:

二、检查时限及内容

(一)各乡镇年1月至12月间的财务收支情况;

(二)直各单位年1月至11月间非税收入的管理情况;(包括: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是否存在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的行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管理情况。是否存在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取消项目相对应的行政收费和罚没收费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仍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变换名称征收的行为。票据使用情况。)

(三)各乡镇村干部工资发放情况;

(四)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五)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六)转移支付资金落实情况。

(具体检查时间及检查单位的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三、检查处理

本次检查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将依照最新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有关条款严肃处理。对历次检查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从重处理。

篇4

(一)依法审计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宪法确立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明确了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赋予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权力。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查处。

(二)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是由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及财税、统计、物价、工商、银监、证监、保监等业务部门的经济监督和会计监督所组成的。在这一系列的监督中,各自有其监督的范围和领域。审计监督是一种专业监督,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涉及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既可以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又可以对业务部门经济监督活动进行再监督,是任何其他业务监督不可替代的一种专业监督。

(三)依法审计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代表政府行使着监督权力,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和质量。因此可以讲,依法审计必然成为依法行政的组成部分。坚持依法审计,对于促进依法行政,监督制约权力,建设法治政府,维护经济秩序,推进廉政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二、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是依法审计的本质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建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财经领域违法违规问题还相当普遍,有的问题还很严重。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严格依照财经法律法规对这些问题进行严肃查处,以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一)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处理处罚的依据。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三个层面:其一,《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行政机关共同适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主要规定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和审计程序等。其二,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违法行为处理、处罚的具体种类和幅度等。其三,解决审计争议的法律法规。这三个层面中,第二个层面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我国调整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关系的法律规范很多,分散于财政、税务、金融、投资、物价等领域,例如《预算法》、《税收征管法》、《会计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物价法》等法律法规也是审计执法的重要依据。其理由是:从审计地位看,《宪法》明文规定审计机关的职能、地位超脱,与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运用上述法律法规作为执法依据,不会造成执法混乱。从《审计法》立法精神看,上述法律法规中虽然没有规定可作为审计机关的执法依据,但在新实施的《审计法》中已经明确规定,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是审计执法依据,符合《审计法》立法精神。从我国国情看,在当前经济领域存在违法乱纪现象甚至有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不规定审计机关依据上述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审计机关势必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宪法》和《审计法》贼予的作用。所以上述法律法规应当成为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检查所依据的法律规范。

(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是一种纠正措施,是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行为进行纠正的基本手段。新修订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其他处理措施。以上五种处理措施,主要针对违反财政收支的违纪行为。

(三)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处罚。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是一种比处理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也是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行为进行纠正的基本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以上七种处罚措施,审计机关只能实施除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和行政拘留以外的处罚种类,主要针对违反财务收支的违纪行为和属于财政收支范围内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行为。

三、规范审计执法行为是依法审计的内在要求

(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开展审计监督。一是处理处罚不能超越法定审计权限,只能在上述规定的权限内进行处理、处罚。二是必须是向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罚,如果对不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罚,则超出了审计职权范围。三是必须是对违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对于超出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范围的事项,审计机关无权进行处理、处罚。四是必须是引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处罚。如财政、金融、税务、价格、投资等规定。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无关的规定不能适用。五是注意作出处理、处罚的种类和幅度。作出处理、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必须符合《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行政处罚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处理、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六是处理好与《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的关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审计机关必须是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没有处罚规定的情况下,才适用该款规定。所以该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另有处理、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如果不属于审计机关法定职权范围,则应区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根据案件管辖范围分别移送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违纪、政纪的,根据纪检监察机关的管辖范围,移送有关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其行政或党纪责任。需要由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纠正或处理、处罚的,分别移送其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纠正或处理、处罚。

篇5

××主任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经过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各项议程。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县2005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会议依法任命××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在此,我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对

××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希望韩锋副县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不辜负××人民的希望,不辜负县人大常委会全体同志的信任。

刚才,作了很好的讲话,对此表示感谢。下面我就会议的议题和近期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审计工作报告

近年来,审计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坚持原则,依法审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我县的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此我们很满意。 对同级财政开展审计是预算法、审计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是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财政审计工作报告,是为常委会审议财政决算报告做准备,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运用审计职能监督财政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次财政审计工作,我认为符合审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审计局工作认真细致,审计程序规范,效果良好。审计报告内容丰富,客观实在,较全面地反映了2005年度量衡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情况,既肯定了预算执行中所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这对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有关部门财务管理,促进我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审计结果看,2005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不够完整,税收执法不够严格,部门专项资金使用不合理,存在挪用、滞需要留现象,财务统管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财务赤字较严重等。分析上述问题,既有往年存在的老问题,也有新近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究其原因,一方面存在着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客观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少数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执行预算意识和法制意识不强造成的。

预算审计监督,重在抓好整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审计报告已经提出了很好的审计建议,我完全赞同,在此,我再教育强调三点:一是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要及时拿出措施,认真加以整改,整改情况,县政府应于7月份向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报告。二是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逐条分析原因,认真处理,严肃财经纪律。对因体制、制度造成问题的要督促纠正,限期落实,并健全制度,以防再犯。三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在组织收入上,要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做到应收尽收,对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监督;在支出上,要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实行全面统管,会计核算中心不能仅为报账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会计监督职能,加强对各单位财务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杜绝违规使用票据、收入不入账等造成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和资金浪费现象发生,对这次审计的三个部门和单位全部存在财务赤字现象,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有违纪现象的,要依法进行查处;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不仅要保证专款专用,而且要做到及时拔付,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滞留、挪用专项资金行为,要坚决纠正。

对今后的审计工作,我提两点建议:

1、要加大审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预算法、审计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的认识,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增强被审单位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县人大这项工作一直很重视,今年四月份我们专门组织开展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审计监督条例法制培训班,各乡镇乡镇长、财政所长,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主管财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近30xxxx参加了培训。

2.加大执法力度。由于当前财经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在一些方面甚至比较严重,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加大审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通过依法履行职责树立审计权威。首先,要抓住重点。在“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指导下,按照中央关于审计机关要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中发挥作用的要求,将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查处,增强审计工作的及时性。其次,要狠抓整改。依法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另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纪检、检察部门查处,同时要适时开展重点事项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直至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

二、关于近期工作

1、5月下旬,召开全县乡镇人大主席法制培训班,届时我们将从省人大邀请有关专家讲授,请办公室做好有关筹备工作。

篇6

一、统一认识

寄宿制学生补助资金,是国家为了改善农牧区寄宿制学生生活,减轻广大农牧民负担,提高广大农牧民子女入学积极性,使广大农牧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是巩固“两基”成果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全县人口素质、促进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应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平等、兼顾效益原则,确保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二、补助对象

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小学)家庭贫困且边远的农牧民子女寄宿制学生。

我县实行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寄宿制学生向高中教育延伸的原则,继续对公办幼儿园入园幼儿提供免费午餐补助。

三、补助标准

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的标准为每生每月170元,全年按10个月计算,每生每年1700元。

公办幼儿园入园幼儿提供每生每天3.00元的免费午餐补助,按每月24天、全年按10个月计算,每生每年720元。

四、严格申报

符合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条件的学生,由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学生户口所在村、组和乡(镇)人民政府逐一审查并签注意见后,确定享受生活补助的对象,再在学生所在村和学校分别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公示结束后上报县“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执行。

五、各司其职,加强管理

1、寄宿制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办好寄宿制学校负有全面责任。各校要建立健全制度,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做到资金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要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高度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负责寄宿制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工作。

3、凡属寄宿制的学生,学校要严格建立学生学籍档案(贴有个人照片),造具学生花名册,并在学生学籍档案中注明生活补助标准。

4、寄宿制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质保量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示范作用。

5、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晚自习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学校应组织寄宿制学生开展丰富健康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效益。

6、加强寄宿制学生的居住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卫生安全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7、学校要严格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的管理,要造具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花名册,学生本人或监护人要在花名册上签字并加盖手印。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只准用于享受补助的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开支,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给学生,实行帐务公开,做到帐务日清月结,按月公示。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挤占、克扣和挪用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

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问题;财政监督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繁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在当前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财务管理状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民营企业存在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协调,财务风险巨大。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民营企业的财务现状

我国的民营企业近几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大多数企业具有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相对大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支撑。然而,或许正是这些优势造就了它们的诸多劣势: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等。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有的逃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较强烈;偏好投机取巧,管理随意性大,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差;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不注重才能;财务不透明,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处理随意性大,信息失真严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风险规避的意识更是无从说起。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明显滞后于组建速度,尤其是财务管理相当薄弱,突出表现于理财观念落后,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地位不够明确,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一体性及健全有效的财务监控,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差等。能否加强企业财务控制,已成为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部分,切实将财务控制摆在重要地位,尽快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民营企业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主要投资者所有,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族式管理模式。其组织关系是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特定企业组织关系,家族关系也决定了财产继承关系。民营企业试图用血缘关系建立一种天然的信任和组织存续关系,目的在于保证其家族资产或财富的安全性,但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中,往往凡事少数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合理有效的监控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建立初期,往往实行的是“家族制”管理模式。家族化民营企业中,大多数职务都由与企业所有者具有血缘关系或具有某种个人情感关系的人担任。这些管理人员不是按照理性、制度和规范来进行管理,而是凭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和爱好,因此他们的管理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这种依靠企业所有者个人权威及家族成员感情维系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忽视健全和完善一整套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甚至模糊了家族资本及产权的界限。尽管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存在合理性的一面,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经营、管理、财务、决策、融资、人力资源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进而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与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比,当前民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薄弱和失效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从财政部的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看,大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比较突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具体表现在:没有按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的使用不规范;会计出纳同为一人;账簿的设置、记账、核算、调账、销账等会计行为随意性较大;账务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不规范等问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

现代企业制度追求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管理高效率。而目前企业的投资者同时是经营者,经营管理权力通常高度集中,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普遍现象。由于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导致两套账、多套表等问题大量存在,会计信息失真。

(四)收益分配不合理

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在初创发展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股权封闭逐渐暴露出许多矛盾与缺陷,所有者不仅要防范中层员工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甚至要防范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吞食。企业的活力源泉在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的财务分配结构。产权上的排外性,势必引发人才流失、技术断层等问题。

三、加强对民营企业财政监督检查的措施

财政监督检查是确保财政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执行到位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的重要手段,是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的有力武器。笔者根据民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财政监督检查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利用财政监督检查手段,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财政监督法律建设。国家应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特点,建议从上到下尽快建立一系列针对民营企业财政监督检查的权威性、规范性、实用性较强的财政监督检查规章、条例、实施细则和具体惩处办法。

第二,加强会计监督。一是加强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日常监管,遏制会计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逐步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府监管体系,实现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的适时监控和跟踪分析,严厉打击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

第三,改进监督检查方式和手段。财政对民营企业的监督主要是对其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的检查。若是违法企业,通常手段隐蔽,检查时,在关注账面数据的同时,要注重调查,企业规模,员工数量,资产情况,关联企业都要弄清楚明白,并且要善于比较,即同一行业横向比较,同一企业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异常,然后寻根问底,直至查出违法行为。

第四,开展综合治税,打击民营企业的偷逃税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互通信息,搭建起综合治税的网络,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司法保障、信息化支撑”的综合治理税费机制。

第五,多管齐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政府应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监控与惩戒机制、加大惩罚力度,使违法者的风险和成本增高,比如,一旦民营企业有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并且在规定期限内,财政将不再对其进行资金扶持,并取消其中小企业担保的贷款,多管齐下,从而真正起到对违法行为的抑制作用。

第六,利用财政监督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为契机,积极引导企业财务人员树立遵纪守法意识。督促民营企业会计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相关法律法规,培养良好会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对领导不再“唯命是从”。

第七,建立举报和社会群众监督反馈制度。本着财政监督检查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对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解决,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举报人举报企业的违法会计行为。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应予以高度关注。培植税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理应对民营企业进行各种扶持,但同时要注意合理引导,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有效地开展对民营企业的财政监督检查,维护财经秩序,给民营企业创造一个优良发展环境,势必大大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壮大发展,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丙柱.民营企业财务现状引发的内部控制与风险规避的思考[J].中国商界,2009(1).

2、孙秀妮.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32).

篇8

一是实行审计计划管理,突出任中审计。遵循“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实行动态管理,分级负责,由以离任审计为主转为以任中审计即任期内的例行审计为主,原则上做到“三年审一遍,一次审三年”。同时搞好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的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由党委组织部门统一下达,组织部门应根据领导干部任职情况、领导班子调整情况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的提议,在每年年底前提出下年度审计计划,报同级党委审批同意后,向审计机关出具委托审计通知书。

二是突出审计重点,完善审计方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确定审计重点,规范审计内容,完善审计方法。要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一致性、重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依法做出审计评价,分清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意见》并分别对县(市)区、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区、乡(镇)长,市和县(市)区直党委、政府部门以及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进行了界定和规范,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决算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查处大案要案相结合。注意运用已有的审计资料,力争一次审计出多项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整体效率。

三是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建立审计公示和审计工作监督制度。审计机关要规范审计程序,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完善审计内容,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时,要实行审务公开。严格实行审计工作责任制和审计过失追究制。要主动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和案件。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部门、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认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处罚的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拖延、推诿、阻碍审计实施或因审计手段限制难以查清的疑难问题,审计机关可视情况请纪检监察机关、司法部门介入。建立审计决定跟踪落实制度。审计机关要对各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定期进行跟踪督查。被审计单位未按规定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其执行,必要时可通报批评。对仍不执行的,审计机关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同时报请纪检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

四是注重审计成果利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审计成果的利用采取以下方式: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机关对重点单位、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投资的审计结果,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可采取适当形式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告或通报,接受社会监督,督促主要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建立审计结果报告制度。审计结束后,实施审计的机关要及时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各级党委特别是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注意听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汇报,了解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并将审计结果作为评价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审计问责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应根据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存在的问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提出处理处分建议,情节较轻的,组织部门会同审计机关与被审计人进行戒勉谈话;情节较重的,被审计对象本人在当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其所在单位不得评为好单位。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视其财政违法行为给予党政纪处分。

篇9

××市财政局:

在市财政局的指导下,我局根据五五普法工作安排和自身实际,以管理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目的,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针的总体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广泛深入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现将我局五五普法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规划落实

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局始终把加强领导和狠抓规划落实作为普法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五五”普法教育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五五”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并在局综合科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健全了法制工作机构。普法工作始终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到位,具体任务专人负责落实,有效的促进了工作开展。

(二)狠抓规划制定

为使“五五”普法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财政工作的职能和特点,我局制定并印发了《××县财政局“五五普法”规划》,明确了我局“五五”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教育对象、工作要求、方法和实施步骤,全面指导“五五”时期普法工作。不仅如此,在各个年份我局还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对规划作适当的调整或补充,并制定各年度的法制工作计划,使普法工作真正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

(三)狠抓实施落实

为使《规划》落在实处,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协调各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各负其责”的方针,认真落实

“五五”普法教育的各项工作。我局将法制工作列入全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实行责任制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科室、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参评先进的资格。在主管局长的指导下,我局建立了兼职法制员制度,每个科室确定一名同志具体负责本科的法制工作,并引导他们积极有效开展工作。通过这些措施,逐步使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振奋,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制氛围

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对于促进财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财政局“五五普法”规划》要求,我局把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一)加大领导干部的普法力度

坚持定期向领导干部宣传财政法制工作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讲解财政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

1、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学法制度。局里明确规定: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局长办公会上,由法制部门负责人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财政法律、法规,以增强局领导班子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几年来陆续分章节认真组织学习了《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及有关辅导材料,切实增强了领导的依法行政意识。

2、明确法制部门负责人列席局长办公会。局里要求法制部门负责人要参加局长办公会,并参与全局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全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对镇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每年财政局长在人代会上所做的财政预决算报告等重要文件,法制部门都参与了决策过程,保证了相关政策、文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也提高了科学决策的水平。

(二)开展对财政干部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

我局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1、制定工作计划,规范普法教育工作。每年年初,根据总体普法规划、上年普法进展情况和本年工作重点,我局制定普法工作计划,明确要求各科以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全年每人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2、举办各类法律知识讲座。几年来我局先后邀请了县司法局领导为我局干部职工举办法制讲座,专题讲授《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知识。同时为巩固和保障学习的效果,我局积极组织相关考试,组织全局人员参加了《行政法知识测试》,并对成绩优异者给予了表彰,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人员的法律素质,而且使依法理财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3、组织财政干部参加各类法制培训。一是组织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工作人员以及专职负责、保密、档案、安全保卫的工作人员,参加市里或区里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分别对他们进行《行政许可法》、《条例》、《保密法》、《档案法》、《交通安全法》等法规的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在全局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组织全体公务员参加集中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法律素养。组织了《行政许可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公务员法》集中辅导,全体人员参加,收到良好效果。

4、办好法制宣传橱窗,创办法制宣传刊物。多渠道进行普法宣传,我局利用宣传橱窗、标语专题宣传《行政许可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公务员法》等法规。创新宣传形式,着力宣传《行政许可法》和财经法规,交流法制工作动态,增强全局人员的法制观念。

5、结合“12.4”法制宣传日,加强全局普法工作。配合县妇联开展“三八”维权周和县工商部门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配合县国土房管部门开展“4.26”世界产权日和县公安机关开展“6.26”国际禁毒日、“7.13”反宣传日、配合县卫生局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县财政部门的“12.4”税收宣传日等重要宣传节日。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每年的12.4的全国税收宣传日,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会计法》、《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实施细则》。全面发动,大力宣传,营造和谐的普法教育工作氛围,通过办板报12期、宣传栏12期、张贴标语100张、悬挂横幅20幅等形式,做到人人知道,个个明白。通过各种宣传的形式,提高了财政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几年来,我局人员较为全面地学习了《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监察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有效的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

(三)面向社会宣传财经法规

通过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法人、财务人员及时了解与自己的工作、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财政法律、法规,懂得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1、组织人员上街宣传。结合全局的中心工作,我局组织干部职工到财政局联系的高坪乡政府以展板卡片、赠送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宣传相关法律。几年来,相继进行了《宪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财政普法读本》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累计发放材料近万余份、现场咨询解答逾六十小时、投入工作人员过百人次,有效地普及了财经法规。

2、发挥网络优势面向公民普法。我局充分利用财政局网站和政府采购网向网民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网上公开了《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县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财政资金拨付暂行办法》、《财政监察工作程序》、《监督检查人员行为规范》等内容,为公民了解、学习、查阅相关法律条文提供了方便,也为我局的法制宣传开辟了新的途径。

3、与时俱进,突出重点进行宣传。根据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实际需要,对有关法规进行专门宣传。一是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不做假账等会计职业道德为主旋律,收到了良好效果,获得社会和上级部门的普遍认可;二是针对政府采购活动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组织人员持续宣传《政府采购法》,特别是对采购的内容、范围等有更新完善的地方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宣传,这些工作为完善政府采购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严格依法行政,推进依法理财

普法目的在于知法、守法、用法。我局结合县委、县政府依法治县工作,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一)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根据县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我局制定了相应实施意见,对行政执法责任进行量化分解,确定了执法责任和工作目标,确保落实到各科室和各执法人员,完善了《××县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并发到各相关科室,要求在工作中予以落实,实行了严密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形成了相互联系的两个管控体系:一是局领导、科长、工作人员之间纵向的管理控制体系,二是科室之间、科室内部人员之间横向的牵制控制体系,通过两个体系的紧密配合,充分实现了组织、人员、职责三落实,有力的保证了执法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为推进依法理财,我局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1、为了认真推进依法理财,我局转发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财政局执法过错责任制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方法,从实践上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的事项和流程,夯实了各项工作的基础。

2、制定行政执法相关制度。为更好的贯彻《行政处罚法》,我局制定了行政处罚相关配套制度,对行政处罚工作进行严格规范,并认真制定了行政处罚听证相关制度和法律文本,为规范实施听证奠定了基础。为贯彻实施好《行政许可法》,参照市局的有关规定,我局相继制定了行政许可工作规程等配套制度,明确了行政许可实施全过程的工作内容、监督方式、违规责任;对原从事会计记账业务机构设立批准实施程序进行重新修订,有力的促进了行政许可的高效便民办结;保证了实施行政许可每一环节、每一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备案

规范性文件是财政法制工作重要内容,我局制定了××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财政集中核算支付中心管理制度》的通知、协助县府出台了××县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并严格贯彻落实。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合法,由领导提出修改意见,有效地保证了文件的规范合法。对各科室起草的规范性文件,我局从三个方面加强审核:一是审核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其符合财政上位法的规定,同时与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相衔接;二是审核执法主体是否明确,做到文件规定的执法行为有明确的执法主体,着力避免权力滥用、越职权执法。三是审核作出决定的依据是否充分,要求规范性文件必须以相关的法律、政策为依据作决定,否则就是不合法。我局还将制发规范性文件及时向市局法制处作了备案。

(四)开展检查监督

为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我局认真开展财政行政执法检查,先后开展了专项资金检查、票据稽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维护了财经秩序。通过实行社会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提高财政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水平,构建起社会化的检查跟踪监督机制。

篇10

万座青山飞战旗。

八荣八耻树新风,

作风建设换新颜。

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全国各行各业纷纷学习、讨论。我局借此强劲东风,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学习讨论活动,正是把“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财政工作实践中。我们财政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建设服务,为实现“十一、五”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你听,“我为财政争光,财政以我为荣。”多么响亮的号角,这是财政人前进的方向,冲锋的呐喊。

为财政争光,就要在平凡中创造卓越,在默默无闻中实现自我。这就需要我们永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忠诚。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拯的忠君爱国,留下“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千古典范;焦裕禄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换来兰考的一片绿洲;孔繁森对人民的忠诚,在高原上竖起了“好公仆”的丰碑;牛玉儒、任长霞……—用他们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这些忠诚的榜样,告诉我们:只要有忠诚,我们就有自信;只要有忠诚,我们就能成功。我们财政人的忠诚,就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推动财政事业的根本,就是树立财政形象的前提,就是转变机关作风的动力。

作为财政监督检查人,我们岗位平凡而又责任重大。维护财经纪律,为财政工作保驾护航,是我们神圣的职责。《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是我们依法行政的法宝。“政治过硬,业务娴熟,组织严谨,纪律严明,保守秘密,程序规范”是我们财政监管的原则。领导的信任、支持,各处室的协助、配合是我们工作的有力保障。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因素,那就是忠诚!

忠诚是投入,是耕耘。只有投入才有回报,只有耕耘,才有收获。忠诚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孜孜不倦,就是一种对挑战永不言败的精神,就是一种用谈笑风生化解刁难和挫折的人格魅力。

你看,被检查单位舒心地笑了,干部教师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原来被检查单位在我们检查后,及时补发了拖部教师96l万元历史性工资。

你看,被检查单位真诚的来向我们当面感谢,感谢我桶检查出困扰他们十几年的错账,感谢我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办法。

你可知这舒心、欢心和感谢的来之不易?它是我们检查人用忠诚之心,辛勤浇灌出的喜悦之情。

想当初;我们刚刚开始对他们检查时,他们以各种借口百般阻挠,一会管账人不在,一会找不到资料,消极抵抗,推诿扯皮无休止。面对被检查单位的误会和不理解,面对检查工作的困难和挫折,我们检查人没有抱怨,更没有气馁。因为我们明白: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是没有的,我们应该经得起误会,同时也应该经常警惕,检点自己的思想行动。我们不是为检查而检查,我们是为规范管理而检查,为领导掌握情况,制定决策而调查。我们更注重服务,服务于被检查单位。我们用敞开的诚实心扉,化解了所有的误会,博得了被检查单位的埋解和支持;我们用我们的忠诚,帮助被检查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化解了所有的困难和挫折。正是由于我们检查人将忠诚当做种子一样去培育,才使我

们的检查工作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而提升了xx财政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

忠诚就是本本份份,老老实实;就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就是尽忠竭力,取得成效;就是坚定信念,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