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制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管制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校服的采购、定价、送检、退赔以及惩处机制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内容全面、程序规范、责任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现予转发,请各地在加强校服管理工作中参照借鉴。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为了确保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现就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规范校服采购管理
(一)各中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本校学生是否穿着校服;确定穿着校服的,应当制定校服穿着制度。学校应当选择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社会信誉好的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学校应当与校服生产企业签订本市统一的校服采购合同,及时将校服采购情况与家长委员会沟通,并在学校公示栏或者网站公示校服采购情况,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同时,应当将校服采购合同向区县教育部门备案。本市校服采购合同格式文本由市教委会同市工商局制定。(责任部门:市教委、市工商局)
(三)接受学校选择的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凭校服采购合同,主动向各区县质量技监部门申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四)区县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采购校服的监督管理,规范校服采购程序。(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完善校服价格管理
(五)市教委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由学校代办校服的价格区间。具体价格由学校在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后与校服生产企业合同约定,并按照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据实收取,不得加收其他任何费用。(责任部门:市教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
三、建立校服双重送检制度
(六)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七)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在每批次校服出厂前,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送达各中小学校的校服,其质量标识应当完整齐全,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各中小学校在接收校服时,应当认真进行检查验收,查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质量标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八)各中小学校应当主动将校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可发放给学生使用。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建立和落实校服送检制度。(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四、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九)质量技监部门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校服生产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抄送教育部门、工商部门。本市中小学校不得向列入“黑名单”的生产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市工商局)
(十)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样结果,并及时通报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各中小学校。(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五、建立问题校服退赔和惩处机制
(十一)一旦发现采购的校服有质量问题,中小学校应当立即与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交涉,依照校服采购合同约定,要求校服生产企业办理退赔等事宜,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同时,向质量技监部门举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依法查处。(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十二)校服生产企业如使用劣质原料生产校服,或者销售质量不合格校服的,由质量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大修项目;交通安全;安全保畅系统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2-0112-0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定期进行大修改造的高速公路日趋增多,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动脉,高速公路在大修期间普遍采取分段半幅维修半幅通车的形式,安全保畅尤为重要。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交通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内部施工安全控制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结合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水泥砼路面大修改造工程实例,提出了建立高速公路大修安全保畅系统的思路,着重对交通安全组织的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
一、E1接口的保护
(一)高速公路的特点
高速公路,是指经国家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符合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公路。高速公路的特点是具有机动车专用、分离行驶、全部立交、控制出入以及高标准、设施完善等功能。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行车安全等四大优点,其中车速高是其最显著的优点,也是高速公路同其他公路的根本区别。
(二)高速公路大修项目的工作内容
通常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25~30年,但实际上高速公路在通车3~5年以后,由于受外界环境和设计、施工缺陷等因素影响,尤其是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迅猛增长,重载车辆比例增加,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致使路面过早出现病害,路面状况指数PCI迅速降低,大大缩短了路面的养护周期。为了保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安全、快捷和行车舒适,在预防性和经常性养护手段难以保障路况的情况下,大修改造势在必行。
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 K374+260~K393+821.51 段(长19.56151 km)和K491+000~K511+318.339段(长20.318 km)第一期大修改造工程于2007年9月开工,施工工期7个月。主要工作内容为保持旧路线形不变,先对旧路进行更换路面破碎板、板底灌浆、修补裂缝、更换填缝料、桥涵加固等处治,然后在处治后的旧路面上进行加铺沥青混凝造,以及由于加铺带来的沿线护栏设施的加高、排水设施的改造和热熔标线的恢复等。该项目具备了高速公路大修项目典型包含的工作内容。
(三)高速公路大修项目交通安全管理的特点
1.保障安全畅通是高速公路大修项目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2008年初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充分体现了高速公路不仅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动脉,而且是应急处理突发自然灾害的生命线,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是保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高速公路大修期间要充分贯彻交通行业“三个服务”的思想,实施人性化养护,采取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分段大修,错向错时错车道进行,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封闭路段等措施,不仅要维护正常的营运秩序,还要重点保障重大节假日、南博会、人大政协两会、奥运火炬传递转场等特殊时段的安全畅通。高速公路大修期间不可避免地占用和改变路面、桥涵结构和安全设施,降低通行能力和舒适性并造成行车干扰,保障通行安全是第一要务,畅舒服务是基本要求。
2.施工组织对交通管制具有特殊要求。随着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趋势的发展,与新建公路开放式施工对交通管制的需求不同,高速公路大修项目需要一个特定的、随时间变化的、局部封闭交通的施工区间,施工过程还伴随着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进出流动。施工组织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分项工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施工作业方式,还要按照有利于施工和尽量减少交通干扰的原则选择与之匹配的交通管制方式。
3.施工产生的交通干扰因素动态复杂多变。由于施工区毗邻通行区,占用或压缩了正常通行的空间,对交通流量、流速和流动方式进行了限制,施工活动产生的交通干扰客观存在,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因素:施工管理和作业层人员结构、素质、安全意识和作业受控程度,是交通干扰的决定因素,实现施工作业中行为的全面可控,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干扰,消除安全隐患;(2)物的因素:施工机械设备、车辆、建筑材料、安全设施在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反交通法律法规和涉路施工的有关规定,处于自身的不安全状态并危及行车安全;(3)环境的因素:交通管制的方式和要求、管制路段路况的基本条件、可变施工信息情况、施工活动中环境污染因素对通行产生的干扰;(4)管理的因素:选择全面铺开、流水作业的方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施工区域多而长甚至半幅封闭对于施工企业固然安全经济,而宏观决策上交通管制方式必须要服从于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交通的影响在合理、安全和较小范围;微观管理具体到每个施工点需要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从作业准备、进入现场、布置设施、维护交通秩序到作业结束、清理现场、恢复交通每个环节的安全措施要确保正确有效。
4.安全事故具有严重性、复杂性、可变性和多发性。(1)严重性:安全事故的直接损失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严重的后果是可能造成交通主干线的拥堵和中断;(2)复杂性:由于施工组织和作业方式的不同,施工产生的交通干扰因素动态复杂多变,造成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其结果可能表现为各类工程安全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3)可变性:伴随着施工过程的持续和时间空间的条件变化,安全事故的内因和外因不断变化,其结果也在不断变化,加强管理、妥善处理,则安全事故可以避免或控制在较小的影响范围。处置不当或者不及时,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并可能发展为严重或重大安全事故;(4)多发性:施工场点的流动性和高速公路高车速、大交通流量的特点,使边通车边施工的施工区的安全性与新建公路相比降低,施工活动产生的交通干扰客观存在,安全事故以交通安全事故为主并呈现多发和突发的特点。
二、组建高速公路大修项目安全保畅系统的基本要求
高速公路大修项目交通安全管理的特点,决定了交通安全组织始终在时间和空间上贯穿于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核心,由于运营中的高速公路的特殊性,除了业主和监理方以外,施工安全体系中还增加了司乘、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和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因此,更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具备多方协作监管机制的安全保畅系统,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目的
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控制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交通应急事件,保障施工的正常开展和交通流的正常通行。
(二)功能
建立施工企业内部施工安全控制体系、安全监理体系、业主方组建的多方协作监管机制等。能够识别安全风险、实现施工全过程的交通安全信息采集、传递、决策和交通应急保障。
(三)应满足的有关安全标准
国家、省及地方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其中主要涉及国标《公路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地方高速公路行业管理部门制订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
三、高速公路大修项目安全保畅系统的基本内容
(一)建立组织机构
建立施工企业内部施工安全控制体系、安全监理体系、业主方组建的多方协作监管机制。发挥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核心作用,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实行定员专职管理。在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过程中,健全机制、强化管理,通常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体内循环”,即施工企业、项目部、施工作业层的内部控制过程;二是依靠合同关系建立的施工企业、监理机构、业主“三方联保”;三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交警)、应急救援机构等业主方协调组建的多方协作监管机制,其重要的作用在于安全保畅“治病救人”。在宏观的层次上,安全保畅系统还要接受政府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其关系如图1所示。
(二)划分职能
划分作业层、管理层、协作层、监督层的职能,明确目标、职责和相互关系。以一定合同和法律关系为纽带建立上下级关系、协作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目的性明确,准确定位的职能以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指令得到及时正确执行。
(三)建立安全生产流程、管理和监督流程、应急预案
制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审查许可制度、培训交底制度、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信息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交通应急保障预案、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事故惩戒制度,保障安全生产人力、物资、机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四)实施安全控制
发挥施工单位的核心作用、监理单位的监督保障作用、项目业主的主导作用,实施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检查和控制。高速公路大修项目一般应掌握的交通安全保畅控制要点和关键技术有:
1.交通管制需求分析和措施。高速公路常用的交通管制方式有:限宽、限高、限载、限速、禁止超车、封闭路肩(中央分隔带)、封闭单个车道、局部半幅改道、绕行。平行于施工区间的交通流,均要求限速、禁止超车;换板、化学灌浆、桥面铺装维修等旧路处治项目一般采取封闭单个车道施工;路面加铺、桥梁上构加固施工、桥梁顶升通常需局部半幅改道进行;桥涵加固期间临时通行的均要求限载;出于占用路面施工的需要,限制超宽特殊车辆通行;护栏、标志牌、隔离设施、防护排水系统、绿化工程一般不占用或仅占用封闭路肩(中央分隔带);跨线桥加固、通道改造施工涉及线外地方混和交通的,受施工作业面净空、净宽限制,可能采取限宽、限高、限时通行、间断通行、绕行等措施。交通管制方式的适用范围和时间跨度不同,还受旧路路面宽度、路面状况、桥梁承载力、桥下空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路面病害严重的路段,还需要应急进行维修保养,修补路面坑槽确保行车安全后才能封闭施工区间,进行交通转换。实际交通管制方式选择和过程控制的时候要兼顾流水作业的需要,尽量减少重复占道、连续占道时间和范围过长。
2.交通分流措施。为减轻通行压力,保障交通流的安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通常在开工前通告施工路段实施交通流压缩、分流和超宽、超高、超重特殊车辆限制通行;路面加铺、桥梁顶升施工前半幅改道双向行驶;立交路面改造施工需针对不同的立交形式制订分段施工计划、增设中央分隔带临时改道口,临时加宽路面,确保立交匝道交通不中断。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施工路段发生车辆故障、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在应急救援时效不佳时,一是实施路内分流,采取间断通行、使用紧急通道改道单幅双向行驶、临时施工区路面抢通开放措施;二是路外分流,交通量较大、交通拥堵较重或因桥梁施工无法临时抢通实施路内分流时,需根据预案指示的施工区间周边高速公路和地方道路的主要出入口、绕行路线引导疏散交通。
3.交通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环境污染等,详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
在此重点介绍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水泥砼路面大修改造工程预防和交通应急保障的交通安全技术措施。(1)实行路上施工设点审批、进场复查、限时完工、违章处罚制度;(2)保障重点时段的通行安全,春运节假日不施工,缓解主干线通行压力,重大节假日主线收费站口两公里范围内不施工;(3)旧路处理有计划地每两公里分段错向错时错车道进行,每段之间预留两公里紧急通道的距离,便于应急交通转换;(4)半幅封闭施工时改道最长不超过6公里,每个合同段封闭路段不多于2段,陡坡急弯路段单车道长时间行驶距离不超过两公里;(5)换板基坑不过夜,有利于行车安全和应急路面抢通;(6)安全员的设置:不改变交通流向的每个施工点至少设立一名安全员,改变交通流向的每个施工点每公里至少设立一名安全员。夜间不撤场的施工点,安排值班安全员的人数不少于白天;(7)标志牌的摆放和维护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严格执行,增设施工区前方反光水马,加强施工区域防撞安全防护;(8)加强工程照管和路面日常维护,大修路段工期内的小修保养(修补坑槽)和设施维护通过合同条款规定由承包人无偿实施,解决大修不保养的问题;(9)组织路政员、安全员成立交通疏导组,组织施工员、民工队伍成立应急抢通组,组织备用拖车、铲车、自卸汽车、千斤顶、钢索绳、灭火器、标志标牌、建筑材料成立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组,抽调路政班组在大修路段巡回安检,抽调排障班组在大修路段两端收费站备班以应急清障。
4.多方协作监管机制。施工企业的交通管制措施、交通安全技术措施、交通分流措施是安全保畅的重要手段。而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养护、路政、排障、信息中心等)、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交警)、应急救援机构等业主方协调组建的多方协作监管机制,不仅行使监督管理施工企业的交通安全组织活动的职能,而且是实施交通紧急救援、妥善及时处置交通安全事故的决定因素。多方协作监管机制的根本任务就是及时获取发生交通事故的信息,协调各方面迅速采取紧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管理作业,涉及到诸多的业务部门,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养护、路政、排障、信息中心等)、交通警察部门、医务部门、消防部门、特种物品(化学物品等)处置部门。多方协作监管机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实现统一指挥和信息、资源共享。
5.交通信息网络应用。这里的信息是指高速公路环境(施工路段情况)和交通状态(交通流量、密度、方向、速度、排队长度、异常交通现象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司乘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紧急电话系统、可变信息板、互联网、高速公路局域网、新闻媒体等渠道获得、和使用。建立和完善交通信息网络是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和交通应急信息保障的需要。
6.交通信息服务。(1)固定通告信息:在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前,项目业主通过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主要媒体和互联网、高速公路局域网、收费站前提示、散发宣传资料、大修路段温馨提示标志等辅助手段施工路段、施工时间和交通限制情况等固定内容和总体情况的通告信息;(2)实时信息:随着具体施工现场和交通管制方式的变化,通过广播电台、现场施工标志牌、路上可变信息板向司乘人员滚动提供路上实时施工情况、交通管制信息、交通阻塞、交通事故信息、迂回路线、流入和流出诱导信息。
7.交通应急信息保障。在获悉异常交通现象发生后,为了及时开展救援工作,救援部门需要及时获取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规模、事故的影响范围、事故地段车速、车流量等与事故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救援人员、救援物资、救援设施、救援进展情况等信息。视异常交通的类型和程度,即可迅速地就突发事件现场的调查与管理、紧急救援技术方案与装备、救援线路、上游流入交通的诱导与分流等方面作出紧急救援决策。要想缩短突发事故时紧急救援的响应时间,提高异常交通的救援效率,除了明确交通应急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决策流程外,在交通应急信息保障的关键问题上要实现信息采集及时、决策指令顺畅、协作部门共享。
四、结语
交通建设安全生产是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高速公路的大修施工的安全可靠基于完善的交通安全组织和应急交通保障措施,期望安全保畅系统和多方协作监管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上破局,推动交通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现代物流 政策体系 市场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77-02
现代物流是一种系统管理思想、理念和技术的集合体,它将物流目标体系化,追求综合效益。发展现代物流既是企业提升竞争的有力手段,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措施。在“市场失灵”状态下,政府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可通过制定实施公共政策,采用间接干预和直接干预等政策手段,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
一、现代物流的目标
物流内涵的演进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配送)阶段、80年代的“Logistics”(现代物流)阶段和今天的“Supply Chain”(供应链)阶段。在物流发展进程中,随着物流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许多人侧重于从物流与企业的关系角度对物流进行研究,把物流作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物流目标理解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客户定点、定时、定量的商品需求。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用户(货主)、物流服务商、消费者和政府行政机构构成现代物流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其中,用户(Shippers)指货物的供方和需方,包括制造商、中间商等。用户作为物流服务的直接对象,与物流服务商、消费者之间分别形成物流服务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希望商品储运等物流成本最小化,物流服务最大化。物流服务商(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是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仓储商、运输商等。物流服务商是物流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通过向用户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服务,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消费者作为商品的最终消费者(Customers),是物流服务的最终享受者;作为社会的成员(Residents),是物流活动外效应的接受者。消费者渴望价格公道、品质优良的商品和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政府行政机构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括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的物流主管机构,代表着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政府行政机构主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出发考虑问题,纠正市场缺陷,保障公共利益,为物流服务商、消费者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物流效率社会发展的协调。用户、物流服务商、消费者和政府行政机构各自的利益不同,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物流活动的最终目的。
上述分析表明,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管理系统,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于一身,其目标就由效率和效果构成。效率是物流目标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涉及的是物流活动的方式。物流效率化包含提高物流基本活动的效率和提高物流活动的整体效率两层含义,应能综合、有效地反映物流目标的合理性。
物流目标的合理性表现为效果,它是物流目标的实现,涉及的是物流活动的结果。现代物流概念的拓展、延伸与深化,强化了物流系统的理念,突出了物流作为社会能够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综合效益。现代物流追求效果和效率,效果主义满足政府和消费者的要求,是物流目标的社会属性;效率主义构成企业的永恒主题,是物流目标的自然属性。效果效率主义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融为一体的原则。因此,效果与效率的关系应是,效果是物流活动的指南,使现代物流沿着合理的、公平的方向前进,而效率则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可加快物流发展步伐。效果和效率成为现代物流的目标体系,没有效果的效率的物流目标是狭隘的、不完整的。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现代物流通过效果效率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通常情况下,现代物流的最优状态是通过市场机制运转来实现的。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善,竞争不充分等导致市场的非完全竞争,价格机制起不到最优配置资源的作用,适合帕累托条件(任何一方在不减少其他方福利的条件下增加自己的福利)的最优状态难以实现,市场机制存在着缺陷。现代经济学把这种情况称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在物流领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局限主要表现为物流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特殊性和企业物流活动的外部效应。
现代物流系统是交通基础设施、商品储存设施和信息网络设施等的集合体。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才能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条件,但是,物流基础设施,如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仓库、公共型物流园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多属公共产品,不但投资大、回收期长、自身效率低、风险高,而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使一般营利组织特别是私人企业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而不愿意建设或无力建设,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不是市场机制所能合理调节的。在“市场失灵”状态下,需要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的介入,将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提供公共物流基础设施。
关于物流活动的外部效应问题,主要是指物流企业行为对他人的福利造成影响,产生“外部效应”,又称为外在性。当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活动,如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共同化服务等使企业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外部效应为正向外部效应,又称外部经济;当物流企业进行高频次的运输配送活动等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但不把社会成本计入物流成本而导致企业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外部效应为负向外部效应,又称为外部不经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正向外部效应还是负向外部效应,都会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如公共物流信息供给量总是小于资源配置最优所需的供给量,功能单一的卡车运输服务供给量总是大于资源配置最优所需的供给量等。
现代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形式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所谓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等公共部门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针对某一对象制定的政策,如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外交政策等。物流发展政策是政府以经济政策的一个领域――物流活动为对象而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物流发展政策的目标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政策目标的普遍性主要指物流经济功能,属经济政策共有的价值取向;政策目标的特殊性主要指物流效果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确保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物流政策特有的价值取向。例如,政府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减税角度设定计税基数,制定物流标准(物流技术标准、信息标准、安全和环境的强制性标准等),编制物流发展规划等。间接干预政策的作用重在形成利益引导机制,鼓励物流资源的整合,开展第三方物流活动,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但是,在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完善方面,间接引导型支持手段与政府直接干预支持手段相比较,其政策作用显得较弱。
三、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体系
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障现代物流目标的实现,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步伐。根据现代产业政策体系理论,归纳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经验,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政策内容可分为物流发展促进政策、物流设施供给政策和物流活动规制政策等三种类型,它们共同构成物流发展政策的基本体系。
1.物流发展促进政策。物流发展促进政策是指政府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争秩序,为使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竞争环境,对物流活动共同化、社会化、规模化进行有效干预支持的政策。一是协调管理。现代物流将经济社会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政府发挥物流管理职能,形成高效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对物流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综合管理。二是放宽管制。放宽管制是政府放宽对物流市场的经济管制,促进物流活动由市场进行调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政府开始实施一些打破垄断、放宽管制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各国物流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在运输领域,美国《航空规制缓和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制定,英国铁路方面的私有化改革,意大利对运输价格管理的放松,荷兰、德国等国对承运人资格管制的减少等,都直接推动了运输业自由市场的形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多种运输方式、延伸物流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技术创新。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的特征表现为物流技术的复合化、集约化、信息网络化,构成物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物流技术的创新活动,积极探寻可持续物流模式,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四是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教育培训非常发达,1997年美国、欧洲、日本等提供物流高等教育的院校有180多所,其中欧洲就有87所大学开展物流高等教育。高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制度与多元化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机结合,共同形成了对层次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物流从业人员大多具有高层次、应用型的物流专业知识。
2.物流设施供给政策。物流设施供给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物流活动的现代化而提供物流基础设施的政策。现代物流发展需要有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来支持,特别是流通中心成为各种物流活动的集约功能系统,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政府投资等直接干预,利用经济杠杆等间接干预的政策手段,重点扶持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公用型流通中心系统等的开发建设。美国国会1991年通过了《陆路多式联运效率法》,建设经济高效、环境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6年投资1510亿美元改善公路和大宗货物运输的设施系统。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在建设大型物流中心时,制定了前10年免征财产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欧洲各国则努力促进对大型流通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如德国货运中心建设遵循“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的三段发展模式。韩国政府自1996年开始建设综合物流信息系统,计划建设时间为20年,投资总额达5000亿韩元。
3.物流活动规制政策。物流活动规制政策是指政府促进有利于公共福利的物流活动,限制不利于公共福利的物流活动的政策。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物流活动规制政策主要由物流设施布局政策、物流标准化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构成。
物流设施布局。物流设施布局是指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在地理上、空间上进行分布与组合。设施布局政策主要是规划性的、间接性的,同时也包括诸如通过倾斜政策重点支持某些地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一定意义上的政府直接干预,促使有限的公共财政在重点物流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编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把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科学地规划建设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物流标准化。现代物流广泛采用诸如EDI等国际通行的物流技术标准和信息标准,促使物流标准化,奠定物流发展基础。在欧洲,欧盟采取一系列的标准化、共享化和通用化,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待业标准(如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在日本,1977年运输省公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推进企业物流管理的科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现代物流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在交通、环境等方面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车辆噪声、废气污染、交通阻塞以及流通过程中废弃物的不当处理等。为此,21世纪对现代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持续物流应运而生。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实施物资再生利用、废弃物收集处理、交通管制等措施。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巴罗著.企业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美].唐纳德.鲍尔索克斯,戴维.克劳斯著.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邓凤祥编著.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朱伟生,张洪革主编.物流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4
内容提要: 刑法第133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定相对于类似的过失犯罪来说处刑明显偏重,有太多的功利色彩,致使罪责刑不相适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5条第2款的规定不符合共同犯罪的理论,该规定中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等指使者与肇事者之间缺乏共同的过失。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犯罪构成上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客观方面必须有违反公路、水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可见交通肇事罪的认定在总体上应当把握该罪主观方面罪过的过失性、客观行为的违规性、事故的有责性和重大性。同时,在认定交通肇事罪中还涉及一些比较复杂的具体问题,正确理解这些具体问题,对认定比较常见、多发的交通肇事罪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准确理解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是正确认定该罪的关键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据此,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应具备如下内容:
(一)行为人必须具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即行为的违规性。这是构成该罪在客观方面的前提条件。行为的违规性就在于行为人违反了公路、水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中所规定的各种交通规则、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这里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主要是指为保证公路、水上交通运输安全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内河避撞条例》等。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即不具有行为的违规性,而是由其他过错行为引起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重大交通事故,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同时,如果行为违反了航空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飞行事故或者铁路职工违反铁路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铁路运营事故,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分别认定为重大飞行事故罪和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而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二)行为的违规性必须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即具有事故的重大性,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实质性条件,也是区分交通肇事行为罪与非罪的关键。对于事故的重大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重大事故必须发生在实行公共交通管制的范围内,交通肇事罪具有时空性,也就是说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以及与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强调这一时空条件是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这就决定了构成交通肇事罪所要求的重大事故必须发生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环境中,只有具备了这个时空条件,所发生的重大事故才能破坏公共交通运输安全,才能危害公共安全,即才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如果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以外,发生了与交通工具有关的重大事故,或者发生的重大事故与交通运输没有直接关系,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1月10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规定:“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等规定定罪处罚。”
2.行为人的违规行为必须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结果条件,即具有事故重大性。所谓重大交通事故是指发生撞车、翻车、翻船船只碰撞等事故。根据1987年“两高”的司法解释和其他责任事故罪的立案标准,重大事故具体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起点在3万元至6万元以上的。如果虽然发生交通事故,但危害后果没有达到如此“重大”程度的,便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3.行为的违规性与事故的重大性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行为人负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是交通肇事罪应具有的因果性。行为人的违规行为这一原因直接引起了重大交通事故发生,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确定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如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使发生了重大事故,也不能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行为人的违规行为引起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危害结果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但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行为人负刑事责任,还要探究违规行为与重大危害结果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具体情况。只有因果关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负刑事责任,否则,便不负刑事责任。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们对犯罪现象的认识能力也不断增强,这种认识能力的增强便带来了立法上的变化。就交通肇事罪来讲,立法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犯罪主体方面。1979年制定的刑法典规定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这种特殊主体,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典根据交通活动范围扩大,将本罪主体规定为一般主体。但从立法的修订来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反映在交通肇事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只要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一律按交通肇事罪认定,忽略了交通肇事行为因果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在致人重伤、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件中,往往也存在着被害方对交通事故负有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只要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致人重伤、死亡的危害后果,往往不问被害方有无责任都要对司机做有罪认定,即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客观归罪”现象。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罪认定中的这一问题,《解释》中规定:“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一司法解释的内容,“实际上对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1}(P.253)”这一司法解释也说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没有分清事故责任前,不能认定肇事者的行为性质应否负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的大小。从而事故责任的归属及责任的大小便成了认定交通肇事罪的至关重要的条件。笔者认为司法解释的这些内容符合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其科学性、合理性。
4.行为人责任的大小决定着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刑事责任的轻重。根据《解释》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并对事故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时,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的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该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这些解释内容说明在法律责任相同的情况下,危害后果相对较轻,但违规情节严重时,也构成犯罪。
本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本解释的第2条、第4条、第8条都体现了在分清责任、后果、情节的基础上区别对待的精神,司法操作性很强。但应当指出,第2条第1款第3项(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和第4条第3项(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的规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这样的司法解释有一定的道理,这就在于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害性质有所不同,后者轻于前者。对司法解释的内容的理解存在着后者的法律责任在某种意义上侧重于经济赔偿,而不是刑事责任的承担。这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中,也不是完全说不通的,但是这样的司法解释却突出地违背了刑法的基本原则。首先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按有关司法解释,交通肇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万元以上的,就应认定为犯罪,直接经济损失在6万元以上的,则应该加重其法定刑。而依照最高院司法解释:造成公共财产或者其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才负刑事责任。这说明肇事者如果有能力赔偿财产损失,就不认为是犯罪,这显然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其次,这一司法解释也违背刑法第4条规定的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因为根据这一司法解释,交通肇事者造成财产损失的,完全有赔偿能力的,就可以不定罪,不追究刑事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达到30万元的,就要被定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富有者发生交通肇事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因有完全的赔偿能力,就可以不被定罪并享受超越法律的特权;而那些平民百姓如果发生了同样交通肇事案件,因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就要承担被定罪判刑的法律后果。显然法律面前并不人人平等,何况还有以钱赎罪之嫌;再次,这一司法解释也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是指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的刑罚,做到有罪必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却存在有罪不罚之嫌。
二、交通肇事罪不存在共同犯罪
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必须具有共同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的要件。这一要件明确表明:(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不成立共同犯罪;(2)二人以上出于不同罪过形式而共同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亦不成立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过失,也可能是过于自信过失。交通肇事罪主体在实施交通肇事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行为人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主观上既可以表现为故意的,也可以表现为过失的;第二个层面是行为人对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的。这恰恰是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但也有人认为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或者其他原因而逃逸,在逃逸过程中又引起另一起交通肇事,行为人对后一起交通事故中的危害结果可能是出于放任的心理态度,因而认为交通肇事罪在主观上也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对于连续发生肇事的行为,应分别不同情况,作不同认定:(1)一次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再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致人重伤、死亡的,又构成另一交通肇事罪,同前一交通肇事罪属于同种数罪,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2)第一次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责任,在逃逸过程中故意(多数表现为间接故意)致不特定多数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造成特定人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造成特定人重伤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综上所述,说明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只能是过失的,而不存在犯罪故意的罪过形式。
《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这一司法解释的内容及观点显然违背了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立法观点,又与共同犯罪的一般理论相矛盾。因此,有人认为,“这一解释内容近乎荒唐,严重违背了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原理和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因而也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1}(P.257)。围绕最高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有必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一)关于共同过失犯罪
一般认为,“共同过失犯罪是指2人以上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一定的危害结果,因而分别构成犯罪的情况”{2}(P.368)。共同过失犯罪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例如,医生甲给一患儿看病时误按成人剂量开处方,司药乙没有认真审核处方便按医生所开处方付药,患儿家长按“医嘱”剂量给患儿服了药,结果导致患儿死亡。本案中医生甲、司药乙都具有违反医疗规章制度造成就诊人员死亡的危害后果,均符合医疗事故罪的犯罪构成。共同过失犯罪有以下基本特征:
1.犯罪主体为二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在主观方面都具有犯罪过失的罪过。犯罪过失的类型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在客观上行为人都分别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共同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危害结果,即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都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每个人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起的作用则往往是不同的。
共同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是不同的犯罪形态。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可归纳为两点:
1.主观方面,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犯罪人之间具有犯意联系;共同过失犯罪则是行为人分别具有犯罪过失,彼此之间不存在犯意联系。
2.在客观方面,共同犯罪的犯罪人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而且他们的犯罪行为通过犯意上的联系形成了互相协调的危害社会的一种合力;而共同过失犯罪在客观方面各个行为人是分别的、各自孤立地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共同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在构成要件、基本特征属性上都有明显区别,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因此,我国刑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这一立法规定既表明我国立法者对客观存在的共同过失犯罪认同的观点,又表明了对共同过失犯罪的立场,可见我国刑事立法对共同犯罪的规定是非常清楚、明确的同法解释无权违背立法原意。
而《解释》第5条第2款的规定与刑法原理不符,既不符合共同犯罪的原理,也不符合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
(二)关于连累犯
各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都涉及连累犯问题。我国刑法分则对包庇罪、窝藏罪等罪的规定就属于关于连累犯的立法确认。在我国刑法学界,一般认为,所谓连累犯,“是指事前没有与他人通谋,在他人犯罪以后,明知他人的犯罪情况并故意以各种形式帮助犯罪人的犯罪形态”{2}(P.389)。连累犯有以下基本特征:
1.主观方面,连累犯是一种故意犯罪。但其犯罪故意与共同犯罪故意的形成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区别:(1)共同犯罪故意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共同犯罪行为实施之前形成的,即通常所说的事前通谋的犯罪故意。另一种情况是在共同犯罪行为着手实行后在共同犯罪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即事中通谋的犯罪故意。而连累犯的犯罪故意是在他人犯罪之后,对他人犯罪情况明知的状况下形成的。因而连累犯的犯罪故意的形成在时间上是在他人完成犯罪之后,客观上是在明知他人犯罪情况之后产生的。这也恰恰是与共同犯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的根本区别。
2.在客观方面,连累犯表现为在明知他人犯罪情况下,对犯罪人实施了某种帮助行为。这种帮助行为严重地妨害了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这正是追究连累犯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
连累犯不是一种罪名,而是对一类犯罪现象的概括。同时,某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连累犯也要看刑法上有无相应的规定,即必须遵守罪刑法定原则。最高法院关于“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的行为,就其行为性质而言是一种连累行为,这也是本文介入连累犯有关内容的旨意所在。对于指使肇事人逃逸行为如何认定,刑法上并无明文规定,可视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1)交通肇事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向“指使人”进行调查时,不如实作证或故意作虚假证明的可认定为包庇罪;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指使人”在涉及与案件有重要关系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的,可以认定为伪证罪;(3)仅有指使逃逸行为,没有其他妨害司法行为的,可不认定为犯罪,但应对其连累行为批评教育。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及处理
交通肇事者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定罪量刑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原刑法典对这一情节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又有一些不同的做法,修订后的刑法典第133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但这一立法上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有操作上的难度,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作了一些具体解释,在刑法理论上又有一系列的著作或论文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有些问题已达到共识,有些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基本含义
《解释》第3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的内容,笔者认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有两种情况:
1.属于交通肇事罪加重犯的逃逸。加重犯是相对基本犯和减轻犯的一种犯罪类别,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在基本犯的基础上具有加重情节并加重刑罚的犯罪”{3}(P.42)。构成加重犯的逃逸行为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在客观方面,行为人交通运输肇事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加重犯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即使逃逸,也不构成加重犯。(2)在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这是构成加重犯的主观条件。如果行为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发生交通事故而逃逸,则不在此列。在主观方面,行为人的逃逸行为还需具备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2.属于构成交通肇事罪情节的逃逸行为。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交通肇事重伤3人以上(5人以下),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据此,可理解为交通肇事重伤3人以下,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不构成犯罪。但根据该条司法解释第2款的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3人以下)重伤,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员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情节的,也应该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二)“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解释》第5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在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因逃逸致死的对象必须是行为人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为人对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负有及时救助的义务,该义务是由于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这一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致伤的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下而产生的义务,肇事者有能力实施救助而不实施救助行为致受伤的人发生了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对受伤人员死亡的结果持过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结果的心理状态。这种过失的主观罪过形式是对肇事者的行为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关键。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实施对受害人的救助行为会发生受害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将被害人带离现场而逃逸,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心理态度,则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4.行为人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1)行为人肇事行为致受害人受伤,但伤情不致引起死亡结果,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原因的介入引起受害人死亡的结果,这一结果与逃逸行为没有直接的必然因果关系,对肇事者只能按刑法133条规定的第一个量刑幅度处罚。(2)如果肇事者的行为使受害人伤势严重,若不及时救助,就会发生死亡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介入的原因导致受害人死亡的结果发生,即肇事行为与肇事者逃逸行为是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介入的原因只是死亡结果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条件时,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
5.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33条明确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第三档法定刑,就是说交通肇事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5年。《解释》中对交通肇事罪的第一、第二档法定刑的事实内容都作了一些量化规定。笔者个人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需要探讨。
(1)属于构成交通肇事罪情节的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即交通肇事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不但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逃逸行为”,并且又造成了致1人死亡的危害后果的,应适用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亡2人以上,应适用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样能够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2)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应归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中,适用“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应另行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其理由在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典对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绝大多数法定最高刑为7年有期徒刑,包括从交通肇事罪分离出来的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和重大飞行事故罪,只有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此罪的社会危害性往往严重于交通肇事罪,法定刑高是必要的,而交通肇事罪与其他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如过失爆炸罪、失火罪等相似,不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没必要规定超出一般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定刑。
(3)刑法第133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立法者是否将交通肇事后,不但不救助受伤人员,反而将受害人员带离现场予以隐蔽或者遗弃,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间接故意杀人行为的情节考虑进去?《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员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蔽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重伤)罪定罪处罚。”有了这一司法解释的内容,交通肇事罪第三档法定刑就更没有规定的必要了。
【参考文献】
{1}龚培华,肖中华.刑法疑难争议问题与司法对策(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2}阴剑峰,周加海,主编.共同犯罪中疑难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 上一篇: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
- 下一篇:教师心理辅导能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