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镇规划/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ernship training model vocational colleges in recent years actively explore a teaching mode,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each have advantages in resourc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support each other to achieve win-wi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playpurposes. In this paper,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student internships,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pathway teaching mode status quo, there is a problem and a few suggestions.Keywords: urban planning / post teaching internship /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完成教学目标,作为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一、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作用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办学发挥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是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必要前提,是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二、城镇规划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现状
城镇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城镇规划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有创新精神,具有城镇规划设计和城镇规划管理能力两方面职业能力,能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局从事城镇规划设计、城镇规划管理等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以城镇规划专业09届的毕业生为例说明现状:09届城镇规划专业的学生到我院的合作单位黑龙江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建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去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我院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部分选修课程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学院与合作企业公共商定学生离校时间,然后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分配到各个岗位上实习,并指派专业设计师作为他们在企业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通过09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实现了“就地就业”,即在原实习单位就业。这也说明,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学生的就业在实习单位就地解决,大大降低工作搜寻成本,使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得到更好的匹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取报酬,用来补充学费,实现减轻家庭负担的良好效益。
2.2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如下:
2.2.1学校的师资力量、教材知识内容等方面与现今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而专业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双师型师资队伍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的教师。目前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学校,普遍缺少实践经验,造成了教师知识,教学内容与现今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同时校企合作的特点要求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也要有所高职特色。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应当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及适用的教材。但现实并非如此,目前城镇规划专业大多数课程的教材不是高职专用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2.2.2企业缺乏与高职学校合作的动力
目前我校已开展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我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多数企业与我校的合作由于动力缺乏或不足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结合上。多数企业认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高职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将眼光同时投入到市场和学校两个人才来源地。企业认识不到位,缺乏与高职学校合作的动力。
2.2.3学生在实习期间安全问题缺乏保障
安全问题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比如,城镇规划专业的特点是一个单位不可能接受很多学生,学生实习地点分散、现场调研任务量极大。由于顶岗实习期间,很多企业没有为实习学生购买工伤保险,致使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出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关的依据可依,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2.2.4学生在实习期间心理问题缺乏指导
学生们在实习期间不能客观的认识问题,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状态,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挫败感和无助感增强,不会排解压力,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对工作产生厌恶感,缺乏正确心理指导。
三、根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3.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必须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是造就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平台。这类人才的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高职院校培养的这类人才正是企业大量需求的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必须相契合。
3.2根据区域性特点要求特色化的办高职教育,以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区域性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社会活动,必然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区域之中。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主要通过对区域性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来体现。由于不同的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同的发展区域,人才培养计划、其课程设置也应有所区别。只有这样,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高职教育才能树立特色化的办学目标,才能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才能使培养的人才真正做到适用对路,才能有效地实现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3.3制定和完善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双向挂职”机制和“三导师”建设
企业和院校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流程、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和学校各自的管理职责、实习实训的安排、工伤事故的处理办法及其他需要协商的有关事项。同时加大实习学生的职业指导、安全教育、心理调适以及日常规范管理。完善院校和企业“双向挂职”机制和“三导师”建设。要建立和完善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顶岗,企业专家到院校兼教的“双向挂职”制度。企业要主动接纳职业院校老师参加岗位实践,并派遣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合作院校兼教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所谓“三导师”,即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师,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辅导师,由企业技术管理骨干组成的实习指导师。)
3.4强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便于达到学生 “毕业即顶岗”的培养目标。
引进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强化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在实验实训场所建设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突出企业文化色彩和良好的职业氛围环境,通过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与校企联谊活动,举办“企业杯”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总之,经过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不仅充分检验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而且在实习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正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的重要法码。因此保持学校和企业的良好沟通,校企合作,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曹爱明2011
[2]《高职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齐绍琼2011
[3]《高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何小雄 2008
[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张志霞 张子龙 雷瑶 等 2012
篇2
[关键词] 订单式 高职院校 就业 实施
一、背景
根据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在它里面提到“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还提到关于如何进行的措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目前的浙江省许多高职院校进行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的绩效研究就尤其重要。
二、浙江省高职“订单式”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从整体上来说,浙江省“订单式”人才培养缺乏政策导向
(1)政策性文件较多,法律法规性文件较少
政策多出自教育管理部门,由企业管理部门出台的很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企业享有更充分的自,行政手段的权威性日渐弱化,政府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加强法规建设成为必要
(2)经费支持不足
目前,浙江省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规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企业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鼓励,在这一方面基本处于空白。而一些发达国家为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在有关财政支持和拨款方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和基本要求,并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保障。
(3)缺乏可操作性法规
浙江省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立法起步较晚,政府相关文件中倡导的政策和宏观指导性意见较多,具体责任义务和措施较少。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缺乏操作性法律。英国在其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地区性和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作与协调机构等具体措施,以加强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2.高职院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教育本身应该是有预见性的,在专业设置方面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同时要满足企业长远的需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学计划也应体现这种长期性。但是学校往往受“订单”的约束,在培养人才时为了履行合约,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这就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从而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
(2)高职院校、企业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问题
作为校企联合办学,其目的是实现“双赢”,学校以培养合格人才来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而企业主要是强调经济效益,这就存在着学校、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问题,在企业活动与学校教学计划发生冲突时,学校和企业要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标处理好这一矛盾。
(3)专业面向行业、社会的关系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依托通用专业吸引企业和学生,拓展学校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学院往往面向订单企业,对通用专业进行改造,以更好适应订单企业的人才需要,甚至有些专业是专为订单企业开设的,适应面非常窄,招生人数少。但随着这期订单学生的毕业,普通班招生又成为了问题。因此,存在学院面向行业的专业与面向社会的通用专业设置的关系问题。
(4)“订单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的关系处理问题
由于目前中国劳动力过剩,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还不高,学校为了获得良好的声誉,不惜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订单式”人才培养予以关照,如何正确处理“订单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的关系,也是摆在学院师生面前的一个问题。
(5)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应落在实处
订单学生顶岗实习是提高其实践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学习形式。对学生来说,在校学习只是学到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些操作技能,至于实践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还需要通过实习来获得。但不少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对实习环节往往关注不够。
3.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
(1)校企之间缺乏保障机制,学校与企业或行业联系不紧密
虽然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多是零散的,缺乏规模和效益。所以校企之间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使校企结合不紧密甚至处于困难的境地。
(2)受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目前来说,企业对参与合作办学的认识不到位,参与的热情不高;缺乏对接经济互动开放的办学意识和热情,由此造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参与的“面”还不宽,停留在少数企业、学校的零星的“点”上,没能形成气候和规模,其合作的优势和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学生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局限性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明显,学生的岗位适应期短,专业能力突出,而学校受“订单”的约束,在培养人才时为了履行合约,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这样就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从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2)学生就业时的局限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生的就业也带有暂时性色彩,他可能会面临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多次就业。所以说“订单式”人才培养解决了学生的业问题也只是相对而的。
(3)学生对“订单”的兑现问题
毕业后有多少“订单班”的毕业生能留下在企业里工作这是考查“订单式”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
三、浙江省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完善及建议
1.对国家和职教管理部门的建议
(1)加强舆论宣传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应通过舆论宣传,介绍校企联合办学对校企双方的好处,同时对联合办学的校企双方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并积极为双方牵线搭桥,促使联合办学的成功。但注意不要流于形式。
(2)建立有利于产学双方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有利于产学双方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制定可操作性法规,加快产学合作管理体制的创新步伐,推进制度创新,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
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自身也必须强化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3)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政策性投入
建议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根据财力,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增加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按比例增长。
2.对高职院校方面的建议
(1)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应体现长期性
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动过于频繁,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尤其要重视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研发,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研究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2)正确处理学校、企业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正确处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只管企业和学校的当前利益,更要考虑企业、学校的长期发展需要,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3)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应落在实处,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订单培养的主要一方,企业应努力为自己未来的准员工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拿出一定的操作岗位,派出经验丰富的一线技师为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使“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真正落到实处。在企业里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正确处理“订单班”和“普通班”的关系问题
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要注意把“订单班”学生与“普通班”分开,平时只有公共理论教学是合在一起上,实践课分开上。在任课教师的配备,教学设备的使用,经费的投入方面在保证培养目标实现、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3.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企业的建议
(1)要注意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双元制”模式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的介入,以企业为核心来确定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指实务技能课程)。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对企业来说也是件好事,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加强与合作学校的联系。
(2)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要根据发展规划,合理制订人才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订单”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使“订单班”毕业生的岗位针对性更高,工作能力更强,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4.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注意自身专业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建议实行“实习就业全程化导师制”。加强职业生涯规格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从“订单人”向“T”型人才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解决学生日后的事业发展问题,实现学生的职业理想。
四、结束语
尽管浙江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对外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对内尽力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以求在岗位竞争和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它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值得肯定。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订单式”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以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 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2004.06.17
[2]宋丰景: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职教论坛,2004(8)
篇3
关键词:企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企业在工程实施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材料及施工设备费用,这就需要再工程造价阶段进行控制,雷萍娜等结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阶段如何开展造价工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工程造价在实际应用换存在很多问题,这个根源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工程造价人员本身专业知识基础差,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目前,为了切实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以商丘工学院为例,探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与企业岗位需要的情况,商丘工学院在大量调研工程造价人才在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商丘工学院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满足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1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1.1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工程造价行业又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贯穿于项目策划、立项、投资、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工程施工等全生命过程,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企业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对河南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做了调查,调查统计:河南省现有具有资质工程造价师5242人,造价员26210人。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需求趋旺。在建筑行业招聘中居前三甲。占建筑行业招聘需求量的33%,近年来还在逐渐增长。综上所述,在未来五年中,工程造价专业将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需求将逐步转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设置对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带来直接的推动作用。根据对建筑行业调查和与网上调查得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土建、安装工程造价员岗位、也有部分从事招投标及施工管理岗位。
1.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1.3企业岗位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3.1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造价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项目的相关成本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保持公平公正的良好心态,在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抵制各种投机取巧等不良的作风,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办事,积极学习行业新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客观公正的处理好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相关争议,做一个遵纪守法的造价人员。
1.3.2熟练的业务水平
造价人员的工作是一项精细而有十分繁琐的工作,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去满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在技术方面,造价人员需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同时需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施工预算进行核算和纠偏。在造价的经济管理方面,需要造价人员熟悉相关的招投标模式和投标报价的方式,同时熟悉报价的编制方法,并掌握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及定额计算规则,最终能够准确的确定工程造价。
1.3.3完备的行业法律法规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过程中,会受到行业的法律法规限制。因此,想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了解的国家相关的建筑市场发展动向和造价市场走向,从而能够合理确定与控制造价,保证造价的活动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
2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查分析,结合国家人才培养大纲,特修订了本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如下: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工程造价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土木工程或工程造价职业领域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精神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总体上来说,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文社科类知识、工具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我校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结合兄弟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经验,根据国家人才培养大纲,得到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
3.1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包括通识类必修课程和通识类选修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技能训练及军事理论、公共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类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5大类。
3.2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Ⅰ、工程造价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建筑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筑结构、运筹学、建设工程法规、土木工程CAD、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必修课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土建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BIM概论、图形算量、Revit建模与工程应用、BIM造价应用、安装造价软件应用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原理、校企合作课程、房地产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测量、专业英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施工企业会计、、应用统计学、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房地产估价、PIDIC合同与工程索赔、工程管理软件、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财务管理等。
3.3集中实践实训类
集中实践实训类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认知实习、《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4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调查,使新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常运行,提出了如下的保障措施:
4.1优化教学条件
师资方面,一是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二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养,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扎实实践基础;教材建设方面,除了自编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建设外,还要积极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来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图书资料方面,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资料时;建立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为专业实践实训提供场所;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4.2创新组织管理
建立师资管理队伍机制,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校内外双导师实习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选课系统;改变单一试卷考试模式,改革考试方式;制定组织运行规则。
5结论
①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和施工企业岗位需要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目标及保障措施,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②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施工企业的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就业率。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职业教育内涵准确把握,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萍娜.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2):276-277.
[2]郭项男.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79.
篇4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2015)02-0010-02
如何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全依靠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雇佣性,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各界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日趋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科研和生产服务等方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当前,对于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社会上还是过多地强调高校的责任,忽视了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关于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三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运作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通过订单培养等模式合作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更高层次的本科和硕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规模。而且,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校企双方人员相互兼职等短期、松散型的合作形式。
二、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受益者,企业应当承担起相应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责任。虽然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价值目标,但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平理论,作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企业应当承担其“共同但有差别”的培养责任。同时,企业是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就业单位。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直接使用者,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培养责任。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且要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潜在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要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
1. 介入人才培养过程
企业应介入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校也要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尤其是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进而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避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根据介入程度和合作模式,可以将企业介入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校企联合培养。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选择合适高校的个别专业或某些(类)专业实行全过程、全方位介入。这种类型一般适合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高校与企业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第二种类型是企业嵌入培养。嵌入培养的方式灵活,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能及时地反映到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这种类型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提出需求,在企业人员的适当参与下,主要由高校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培养;二是在培养过程中将部分环节直接嵌入企业的需求中,在高校的适当参与下,主要由企业负责实施;三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研究嵌入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实施培养过程。第三种类型是松散型参与。一种是企业通过委托项目的形式与高校合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研究、技术开发等;另一种是企业通过资深专家参与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参与高校的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新专业设置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参与高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开发课程、编写教材、讲授课程、辅导实验等。
2. 共建人才培养平台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需要企业合作共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即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打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使企业成为学生和教师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学生就业创业训练的基地。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实验室等创新能力提升平台,为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将培养平台建在高校,由高校提供场地、企业出全部资金或部分资金进行共建,高校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二是将培养平台建在企业,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资金,高校主要以人才或技术支持的方式参与平台共建,由企业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3. 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够强,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要。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企业实践能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消除学生对社会的陌生感、恐惧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迫切感,强化其成才感等。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际训练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创新。企业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发挥企业自身真实工作环境和先进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4. 参与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面向生产实践的实用性人才,其培养过程必须重视应用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有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企业参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为高校教师提供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企业要通过提供考察交流、技术开发、课题研究和短期工作岗位等方式为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二是企业要为高校提供兼职教师。为了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整体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提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作为高校兼职教师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同时,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这些兼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5. 增加人才培养投入
根据成本分担理论,企业作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人之一理应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成本。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分担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本,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成为普遍的模式。在美国,一些大公司通常将其利润的10%左右捐助给高校,或是每年定额划拨给合作高校。在加拿大,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投入高等教育方面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很多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资金和教学设备捐赠以及合作共建等方式投入高等教育。但从总体上看,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直接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还很有限。经费等资源短缺是制约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要把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
三、高校要加强企业参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建设
1.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表明,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育情境、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实践训练,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雇佣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是由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缺少或弱化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培养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现实决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不只是教育界的任务。全社会应树立“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观念,全面、客观地思考所有主体的责任,把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当作企业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同时,要营造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责任共担”的社会氛围,为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是促进和保障企业共担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责任的首要条件,即使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美国、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立法完整、系统且指导性强,为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如为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德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学校和个人在协同完成实践教学中的任务和义务,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为了提高企业参与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明确企业等社会主体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保障企业等主体的合法权益。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3.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政府要积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制度,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使高校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各级政府要建立类似于校企合作办公室的管理组织,协调产学合作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建立和规范全国性的、地方性的和行业性的产学合作教育中介机构,形成组织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产学研结合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纽带作用,提高产学合作教育的效率。高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有利于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利益驱动机制、介入培养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评价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参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运行的高效性。高校要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办学,加强校企合作;构建适合企业介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 如校企联合培养制度、企业嵌入培养制度、外聘兼职教师制度、校内教师企业实践培养制度、完善学分制和实行学分互认制度等。企业也要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为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同时,要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相关人员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02).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近些年来,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校知识与实际岗位所需知识的契合度,教育部接连颁布了多项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间合作的文件,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今后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和努力的主要方向。
1 校企合作的形式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订单”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前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者,按校企合作协议进入订单企业工作,实现就业;企业配合模式。学生在学校学完理论,由企业提供实习的场所。实现学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企业为主体的模式。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完善的实习就业基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等优质资源,拥有管理优势及对外协调的优势,因此企业自己开办与自己产业相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聘请公办高职院校的老师,进行人才培养,毕业生由该企业自主消化。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虽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学生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也满足了一些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但总体上来说,校企合作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校方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是出于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学生就业的需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及学生知识体系完善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在这样的认识下高职院校不是以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的,而是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这会造成学校完全按照某一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学生的知识完整性与广度受到限制。
2.2 企业积极性不足
校企合作中缺乏长效机制是导致企业积极性不足的重要因素。我国尚未出台对校企合作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约束的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不愿意进行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当中,缺乏落实相应政策的具体措施;校企合作缺乏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纳税减免得不到落实;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虽然高校和政府积极倡导校企合作,但却未能从具体的措施和法律法规上来着手来保障有序细致地完成。
2.3 合作的深度不足、形式不多
如前所述,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将校企合作等同于解决学生就业的一种渠道,未更深层次地建立起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长效机制,未将与企业的合作作为一种常态进行规章制度的规范。而企业方面,因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和法律法规的保障而放大校企合作的风险,造成小企业因没有足够的实力而不敢进行校企合作,而大企业则因风险问题不愿进行校企合作。且目前校企合作在合作的内容、课程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总之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形式不多。
3 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与生产第一线紧密相连、无缝对接的学生。目前我国这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是无法真正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因此,校企合作需要深度融合。
3.1 形成互利双赢的合作观念
校企合作之所以停留在合作的浅层次上,是因为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校企之间的利益未得到平衡。学校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当成是学生实践的场地与就业的目的地,以此来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以及学生的就业率问题,实现了自己的利益。而企业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现状中,并不缺乏员工,缺乏的是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能很快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并转化为直接利润的员工。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把握好企业的需求,在合作中做到校企利益之间的平衡。要实现企业的利益,就必须要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中,增强企业的影响,满足企业的需求。
3.2 健全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涉及到学校、学生、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其中的利益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约束各方的行为,确保各方履行自身的义务,同时保障校企合作中的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法律法规的出台,可提升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地位,使社会,特别是家长能够对其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和肯定,也使企业增强对于校企合作的信心。这对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3 专业、课程设置融合企业需求
专业及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由学校按照企业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来设置专业及课程,注重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性,对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来说很关键。在专业及课程中,可以融入企业的文化,培养学生对公司的热爱及情结,同时也可以融入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问题中去,增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为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长效机制
Set up Long-term-effective Mechanism For Work-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Zhao Cunming Shen Feimin
Abstract:Pratice on regular station is the key link for putting the Work-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into effect.And the practice base out of college is the foundition for Pratice-on-regular-station.Only to set up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for Work-Integrated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college’s intens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college’s superiorityes of technology,talent,and equipment,can we make the two sides of cooperation.And then ensure the inititive for the college and work to cooperate,and set up the long-term-effective mechanism for work-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Keywords:Work-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Long-term-effective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05-03
1.引言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指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的主要内容是:①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②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③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④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示范院校要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⑤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1]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对于每一个建设专业的建设,主要包括:①教学与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国家加大投入改善高职院校试验、实训的硬件设施;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③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改革传统的学科式教学体系,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④对外服务与科技开发;⑤带动与辐射:示范性院校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其他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示范;⑥专业群的建设:围绕重点建设的专业,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群建设,从而提高办学效益。6个建设内容的重中之重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或者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验实训条件是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双师”师资队伍是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对外服务与科技开发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注入无穷的动力。高职高专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工学结合”,所以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一定程度上关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成败。
2.“工学结合”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普遍科研水平较低、技术基础薄弱,往往只注重教学和实行低水平的工学结合:如派学生到生产一线参观实习、教师临时到生产单位实践锻炼等,即使这种低水平的结合往往还要靠同学、校友勉强维系,在“工学结合”中学校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学结合”社会层面的问题。
对“工”的要求缺乏法律依据。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职责,大部分行业企业认为他们只是人才的消费者,特别是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的社会背景下,企业挑选人才的余地较大,限制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方面医护行业有着良好的传统,他们有着完善的顶岗实习、实习指导和实习考核制度,这为其他行业、专业的“工学结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立健全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责任与义务,是“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须。
各级政府部门对“工学结合”的观念意识、参与力度不够强,应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重的组织、领导、保障、统筹规划和监督检查作用。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直接和间接参与工学结合的人员真正理解“工学结合”。
2.2 “工学结合”中“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学结合”中“学”所处的尴尬地位的根本原因是“结合”中给“工”带来的效益不够可观。在学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 “学”的内功不够。
大部分高职院校有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事实,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科技水平低下、技术基础薄弱,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开展“工学”的深度合作,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的能力不够。
2.2.2 学校负担过重。
“工学结合”中,学校既是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结合”前,学校要找专业、找市场,还要找合作企业、找就业单位,不仅要承担了解、掌握行业状况和前景的任务,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在“结合”意向确定之后,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在签订结合协议之后,不仅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要组织编写教材,安排实训项目、制定考核评价标准等;在“结合”运行过程中,如何选拔实训教师,相关待遇如何确定,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保证也要考虑……这样的“结合”会导致工学结合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2]
2.2.3 课程改革不够彻底、全面。
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组合等,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发展潜力,所以是人才培养的根基。这一问题也是工学结合中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体现职业知识的科学性、专业性、发展性、实践性和过程性,如仅在学校层面,依靠学校和企业间成立的有关组织机构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的重组、课程的设置,势必会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再加之没有较权威的组织机构审核,会产生课程涉及的知识应用性和针对性过强,发展性和科学性减弱等问题。
2.3 “工学结合”中“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目前已开展的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由于动力缺乏或不足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结合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2.3.1 企业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
多数企业认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将眼光同时投入到市场和职业学校两个人才来源地。对人才培养成本还缺乏深刻、长远的认识,只想“伸手拿来人才”,很少或根本不想“参与培养、培育自己所需的人才”;没有认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企业有参入职业教育的责任;没有看到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表现为企业的教育和培训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过低,企业设备和设施只发挥生产作用,没有发挥教育和培训作用,致使不少企业没有感受过与职业学校合作的过程,没有迈出“结合”的第一步,难以直接判断结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3.2 现行行业企业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政策不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是经济利益的得与失。在没有政策、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支付的额外教育成本,需要自己独立承担,没有主管部门或政府分担。因此,企业可以或可能少量、单次尝试投入这部分资金,但不可能长期投入。
2.3.3 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存在不利因素。
许多企业的教育和培训仍是薄弱环节,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参与教学人员的激励措施。
3.构建“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双赢”是合作的基础,校企双方寻求“工学结合”的最佳接合点,优势互补,“工学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3.1 强化学校内涵建设,保障工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应该乘示范性建设东风,加快内涵建设,构建技术、装备、人才优势,使参与“工学结合” 的企业深切感受到结合的效益。在“工学结合”方面,学校应多考虑“学校能为企业提供什么?”
3.1.1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开发与服务能力。科研与教学,是高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方面[3]。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的两大标准,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教学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方向和保证。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如果没有科研,工学结合只能是停留在诸如劳务输出等的低水平的结合,这种低水平的结合往往是企业生产的一种累赘,不但不能有效解决生产一线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于是学生的生产实习问题难以形成长效机制,靠教师的个人关系和学校的校友关系临时维系实习所需。
如我学院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依托技术优势,与浦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承担了浦南高速公路莲花山、金斗山、下洋、伊村四条隧道的施工安全监控量测任务,并依托“伊村隧道”完成了福建省交通厅课题“双连拱隧道系统施工力学行为分析研究”,2007年7月份双方签约,浦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交通土建安全实训基地”,连续接收我专业毕业生及高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1.2 完善实训硬件设施的同时,兼顾高技术设备。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在编制建设方案时,应注重学生实训教学,同时兼顾高技术设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高技术设备为学生既能的拓展预留空间,同时利用高技术设备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扩大“工学结合” 空间。高技术设备部分是企业难以一次投入购置的技术设备,一部分是技术含量较高企业不易驾驭的设备。如我学院在开展科技开发工作中添置的YTR(D)瑞利波探测仪,要求仪器使用和资料解释人员具有丰富的地质、物探知识,依托该仪器,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与三明泉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方面的合作,为学院创造了近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接收了毕业生及高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应注意加强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科技开发和服务能力,深化“工学结合”校方的优势。
3.1.3 发挥人才优势,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发挥人才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加强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程开发,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二是发挥学校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优势,积极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在技术难题。
本着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学校人才集中、技术集中的优势,派出教师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项目,跟踪最新技术的发展,协助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成为区域性面向交通行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促进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师生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进行生产实习,提高职业技能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切近生产实际,熟悉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3.2 创造条件,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1 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保障。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及完善有利于推动“工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支持、规范和管理企业的参与。第一,在行业内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企业参与。如:评价审核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资质,并规定获得资质的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教育培训资金、参与职业教育有关活动等方面可得到优先支持。第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对有资格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贴息贷款、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立项优先等。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立,使那些生产条件完善的企业成为参与职业教育的资格企业,明确其责任和义务,明确校企双方在“结合”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把开展工学结合的情况、实效和由此推动的企业技术进步,纳入各企业法人任期考核内容;把开展工学结合纳人企业发展规划;通过考核评估对合作办学成绩卓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
3.2.2 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分级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参加的协会或专业委员会。专门机构的成立,尤其是一级和二级机构,在工学结合实施中应起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加大劳动市场信息和人才培养信息的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最新动态,减少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增加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机会;通过有关制度的建立,如参与企业和学校注册制度或备案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效果,利用这些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结合程序和措施,使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更快捷、更顺利、更有效;通过各种教学文件的起草和审定,提高结合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能持久开展;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不同层次机构的联席会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交流,增加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加企业和学校双方人员的交流,为双方结合和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信息。
3.2.3 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提高工学结合质量。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通过成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的第三级组织机构,让企业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企业既可以间接参与职业教育,也可以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既可以以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方式参与,也可以以物质资源的方式参与;既可以以合作、合资的方式参与,也可以以捐资、独资的方式参与,给企业创造参与职业教育的宽松环境。在这些参与方式中,让企业直接参与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是提高工学结合质量的最有效方式:第一,参与培养标准和方案的制订。企业在工学结合中作为办学的主体之一,可以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第二,参与课程的选择、教材的编写、资格考试、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定。第三,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选拔企业优秀的在职人员,担任实训教师,除在岗为学生指导外,还要经常到学校授课、讲座,加大双方人员的流动。
3.2.4 建立工学结合专项基金,巩固工学结合基础。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践培训和顶岗实习等均需资金保障。资金来源除政府直接拨款外,还应通过制度、法规使具有法律责任的相关用人单位承担部分资金。另外,还可通过宣传,动员募集社会资金。专项基金的建立有助于解决贫困学生就学,有助于奖励优秀企业和优秀的实训教师等。
4.结束语
“工学结合”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要彻底摆脱“工学结合” 中“学”方的劣势地位,保障“工学结合”持续、稳固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内涵建设,提高科技开发与服务能力,走“产 学 研”发展之路,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培养企业、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工学结合”社会环境的构建,通过法律的手段、制度的手段,明确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责任与义务。从而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保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存明等.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结合中的“研”[J].现代大学教育.2007(5):4~6
篇7
关键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法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095-03
收稿日期:2010-01-27
作者简介:邓菊云(1978-),女,江西新干人,讲师,从事民商法研究;王莉敏(1963-),女,江西南昌人,教授,从事经济法研究。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人才 “需求旺盛、缺口较大、结构失衡”现象十分严重,真正适合于国内外市场的从事服务外包的人才极为短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说,服务业外包的瓶颈是人才,他说:“过去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我这里加一句,超一流企业卖人才。”据麦肯锡预测,在未来5年中,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将面临34万合格人才的缺口。服务外包要快速发展,核心是人才。而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的先天优势,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地。所以中国应抓住战略机遇,加快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使中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调整过程中,实现由“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产业定位的转变,确保中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
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各参与方的法律关系
(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各参与方的概述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参与方,是指政府、高校(包括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企业(主要指跨国公司)和社会培训机构。他们之间资源上的差距为合作培养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决定了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服务外包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事实上高等院校输送的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的技术人才十分有限,主要症结在于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具体体现在课程更新速度慢、知识老化、缺少实践环节、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反思现状,高等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对人才有自己的需求和评价标准,赋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发言权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应按照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设置课程、制订教学计划,培养企业需要的适用人才。高校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开发,以及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确定方面,要特别强调服务外包企业的全程参与。唯此,方能实现课堂教学与外包企业零距离接轨、学生专业能力、与外包岗位技能零距离接轨、毕业与在外包企业就业零距离接轨 [1]。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其引导和支配作用尤为突出。由于政府的干预,很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往往不取决于市场,而是取决于政府意向,即服从于国家政策的需要,服务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
总之,资源整合也是生产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可充分发挥各参与方的资源优势,各参与方围绕着各自的价值目标,凭借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最终使合作模式常规化,进而走向成熟,成为推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各参与方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种要素构成。本文主要就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即法律关系的内容)做些阐述。
1.高校或培训机构与企业的法律关系。企业与高校或培训机构作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发包方和承接方,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应该采取书面合同形式,并对合同的内容作明确指示。没有也不可能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直接进行规范,而且人才培养往往有较长的周期,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合同控制风险。双方要签订一个可操作性强、尽可能完备的合同,准确、清楚地表述涉及人才培养的所有实质性要素,包括权利、义务、各方预期和责任等。高等院校与企业应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切实实现“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企业生产流程组织授课计划、建立切实有效的企业式全真生产性培训基地”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2]。将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规范的学习或训练与服务外包企业未来员工的实际岗位要求“无缝”连接,使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2.高校或培训机构与政府的法律关系。要进一步改变政府与高校或培训机构的关系,转变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新的行政管理机制,如质量认证机制、拨款机制、法制约束机制、评估机制等,积极推动中介机构的运行。中介机构构成了介于政府的法律管理和企业自主管理间的一种群体的自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必要补充。政府重在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该放权的一定要放,要改变以权力审批的状况,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社会环境和秩序,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
3.企业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印度和爱尔兰的经验表明,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综合政策的大力支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营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政府的产业支持是印度和爱尔兰软件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的导向非常明确,二是制定并实施了优惠的税收政策。要大力发展中国的离岸外包业务,政府必须在税收、财政和金融上予以大力支持。比如,可以考虑扩大现有税收优惠的范围,将对软件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扩大至软件服务业、软件孵化器、软件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开发软件的硬件企业;增强出口退税的可操作性,简化出口退税手续,缩短出口退税时间;向服务外包承接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并在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府还应积极推进中国企业CMMI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在原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起源于认定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级别,目前开始应用于非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级别的认定。依据企业能力成熟度不同,CMMI将企业分为五个成熟度级别,CMMI级别代表着一个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资质。CMMI级别越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资质也就越高。目前中国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极少,通过CMMl3级及其以上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中国要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实施CMMI认证工作 [3]。
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相关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一)相关法律问题
在中国的经济立法中,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立法相对而言是较薄弱的环节,在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1.中国缺乏一部统帅整个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基本法律。中国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大致分为国内和涉外二大部分,目前调整国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法律主要是行业性法律,缺乏具有统领全面的基本法,行使这一职能的主要是党和政府的政策。调整涉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但该法不是一部专门规范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基本法律。该法只能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原则,而尚不足以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基本法律。
2.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行业尚缺乏基本的行业性法律。现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行业普遍存在不少法律规范真空现象。主要表现为: (1)在有限的服务法律法规中,对在华外国服务机构、服务提供者的规定很少或者没有,即使有一些规定,仍较原则、抽象;(2)有相当一部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的规范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规范性文件,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影响到法律的统一性和透明度;(3)有一部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而简单地采用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范;(4)现行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法律规范中存在缺乏可操作性现象。
3.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具体地说,企业和高校在合同的约定和执行过程中,如何按照知识产权法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时怎样寻求法律救济,将不仅保证服务外包合同协议的顺利执行,而且也将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时候确保双方的权益。知识产权问题影响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整体运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竞争优势不明显。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较早的法律法规,远不能满足当前服务外包发展的需要。
4.现行法律与GATS规范之间存在不少冲突。随着中国逐步开放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行业,逐步取消有关禁止或者限制设立国外商业机构的规定已提到议事日程。又如在规范透明度方面,透明度原则要求国内服务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以及其他的决定、规则和习惯做法,必须最迟在生效之前公布。而中国长期习惯于内部文件或者政策代替规范、公开、明示的法律、行政法规,客观上影响了从事服务贸易(尤其外国当事人)对有关规定的知情权。
此外,中国现行法律与法律之间衔接问题,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与党和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理顺和完善。
(二)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对策
中国应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相关立法,制定基本的和主要的法律文件和制度,理顺服务外包行业内部及其与其他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使得该领域的法律规范健全。因而达到减少纠纷,降低法律风险的目的。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本法律和相关的经济、行政和刑事立法。这样可减少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法律规范真空状况,增强法律可操作性,是构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法律框架的一项首要任务。就其形式而言,无疑制定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本法是最理想的。此外,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彼此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疏而不漏的法律制度。就目前而言,主要应防止在有关的经济、行政和刑事立法中忽视或者轻视服务外包业的保护。建议加强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和解释工作,根据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对有关条款作出补充性的立法解释;通过制定国务院行政法规或部委规章形式,进一步制定与行业性法律配套的各种实施细则。
2.加快行业性基本法制定。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如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已经建立了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在推动服务外包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与印度的NASSCOM(软件和服务公司全国联合会)相比还有很大不足。当前中国从事服务外包产业的企业大多规模小,生产率较低,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且竞争无序,严重影响了中国外包企业形象和国际竞争力。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竞争局面,当务之急是建立服务外包行业组织。建议参照国际条约和国外的立法经验,加大行业性基本法的立法力度,尽快完成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的各项法律制定。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印度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欧美接轨比中国至少提前三十年,公民、企业和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较强。目前在全球金融业务离岸外包市场中,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印度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印度政府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4] 。近二十年来,为了给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印度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版权法》、《信息技术法》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以上国家的经验。首先,中国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加大对侵权案件的执法力度,为服务外包企业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目前,国家商务部正在推动在全国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立12312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就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其次,利用合同规范知识产权的归属,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在关系期间的知识产权归属。再次,建立有效的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使用控制机制,比如,签订保密协议,确定使用范围等。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双方约定任何一方使用核心技术和商议秘密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泄露,承包方不能以任何方式利用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从事本项目以外的研发活动。最后,加强知识产权培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
4.设置高效的监督管理机构和有效的解决争议机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法律规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行政机关的管理和监督水准有关。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法律制度还应考虑: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设置一套监督、投诉机构;建立有效的解决争议制度;规范自律性行业组织及行为;建立一套咨询和服务机制等。笔者建议,首先,应针对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内容进行行政职权的重新配置,做到权责明确;其次,通过立法规定政府对企业和教育部门的监管模式和标准流程,使各级执法者能有法可依;再次,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发挥行业内部的监督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军.高等教育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9):71-72.
[2]刘正良.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40-142.
篇8
技校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这一要求,技校必须深入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和方式,主动为企业发展服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技校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种办学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的明确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其实质是通过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才。学习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技校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技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经验
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l.坚持立法保障,以法律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顺利完成。美国1962年就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法国1984年颁布《高教指导法案》、德国先后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所有这些法律措施,都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2.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并引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许多国家政府积极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促进合作教育顺利进行。一是制定专门的法规,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二是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三是政府主导创立协调员制。
3.发达国家企业特别重视与学校的合作。一是企业界向学校提供资助。二是企业重视与技校人员上的双向交流。三是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中,并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实践机会。四是企业派职工到学校去进修,不断提高素质和水平。五是企业与学校签订供需契约,保障学校毕业生就业。
4.发达国家为技校教育的发展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方都有约束力。如国家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严格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等。
二、我国技校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技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技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点,从政府到技校已达成共识。然而技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的合作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的短期行为,学校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校企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中。
2.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技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是技校教育办学的方针。教育产品的长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应有预见性。在专业设置方面,如何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毕业生出路、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4.技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技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
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需的资金保障。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并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这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我国技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对国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经验的介绍和对我国技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分析,使我们找到了我国技校教育与国外技校教育的差异所在。国外的经验虽好,但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以此推动我国技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要牢固树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技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的观念。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技校教育发展获得成功的经验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能使技校教育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技校教育本身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有生命力,关键还在于技校教育本身能否办出特色,学校能否找到和企业紧密结合的路子。
2.国家要制定配套的法规体系保障技校教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完备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是发达国家技校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一要形成完备的技校教育法规体系;二要修订相关法律;三要制定专门的校企合作法规,对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一定要通过法规的不断完善确保有法可依。
3.政府要出台鼓励措施,吸引企业参与技校教育事业。当前许多学校己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学校对合作兴趣较浓。而企业则不尽然,因此往往难以合拍。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当然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吸引企业的注意力。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制定并实施鼓励企业参与技校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的作用不可低估。
4.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必须全面落实,否则不仅校企合作可能变成一句空话,而且技校教育本身亦难逃厄运。作为技校教育护身符的职业资格制度重在执行,必要时要强制执行。
篇9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87-02
1电子商务概述
11电子商务定义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买卖双方不见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金融交易活动等,使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12电子商务的功能及特点
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网上交易及管理等全过程服务,具有交易电子化、贸易全球化、运作高效化、交易透明化、操作方便化、服务个性化等特点。其主要功能有:
(1)电子商务可借助非实时的电子邮件、实时讨论组等来了解市场商品交易信息,打破传统面对面的商务洽谈模式,提供更为便捷的异地洽谈方式。
(2)电子商务还可以提供电子网络交易、电子支付等服务,实现在线网上支付,电子网络货物采购,网上营销交易等业务。
(3)电子商务的出现,促进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更大的帮助。同时,电子商务还提高了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完善了企业售后服务体系,有效地深度挖掘企业的潜在客户。
2工学结合概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具有与其他教育理论所不同的定义与内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实际工作能力及职业竞争力为核心,全面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环境和资源优势,构建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历相结合,为社会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更多有用、可用、实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如今,该培养模式之所以能够被关注并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它更符合当前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际职业技能为核心。
3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当前高等院校基本都会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及优势,将电子商务培养分为信息技术、商务经营、物流管理等三大类。而高职院校因缺乏学科和资源上的办学优势,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没有准确的定位,基本是边探索边培养,无法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界定较为明显的就业方向。
32课程结构没有突出职业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中,技术类课程相较于商务类课程比重较大,因为没有较为明确的就业培养目标,所以力求在课程上实现“全”覆盖。纵观当前课程设计,技术类课程包括了网站前后台技术设计,商务类课程包含宏观/微观经济理论、经济管理、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涉及的面很广,但是不够专。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直接应用型人才,这种设计会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寻最佳的就业方向,技术与商务虽然都要涉及,但是必须要有侧重点。理论知识的教学没能够体现出“适度、够用”的原则。
33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性非常强,它需要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一线经营管理当中,所以教学实践是该专业教育教学的关键。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条件远远不能达到教学标准,使得很多实践课程因为实践条件的限制,难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逐渐的流于形式。虽然很多院校通过构建校内模拟实验室的方法,来提高学校实践教学条件,但即使再专业的模拟软件,也无法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问题,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难题,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一个解决的途径,但如何实施、如何高效开展将是学校未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
4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工学结合将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虽然当前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很多差异,但是深究模式的组成要素,无非就是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学生四个方面。所以归根结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逐步放开企业参与教学的程度,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高效、可持续发展。
4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纵观世界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较优秀的国家,政府在该模式的运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这些先进经验,我国政府应该起到宏观调控及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教育的积极性,帮助高校寻找更多的社会资源。此外,还要成立专门的教育模式管理指导机构,这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最佳体现方式。
大力支持高校、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更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就是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实训基地来开展职业实践教学,按照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科学设定实训内容,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政府的支持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政府行政管理范围内建设实训基地一定要做到统筹规划,以避免出现仅有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要由政府牵头,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结合学校、企业的实际,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广公共实训基地项目,以最佳的实训条件来满足尽可能多学生的实践锻炼需求。
不管是学校和企业自身建设或者合作建设实训基地,还是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政府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合理规划等均需要政府来把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发挥主导及宏观调控作用。
42促使企业成为工学结合的主体
不断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引导,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企业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的合作意愿直接影响着该模式的内在发展动力。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甚至于人才决定了一个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成败。如何构建一个良性的、可循环的人才培养及引进、储备制度,在当今企业转型发展的时期尤为重要。所以,企业一定要树立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来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让企业意识到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他们而言是何等的重要,高素质的、能够投身于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企业而言的关键作用。这样企业才会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寻求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会与学校深入探讨具体的培养方案,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学校合作建设专业、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才是该模式培养人才质量的根本保证。
建立健全模式管理制度,努力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地去研究自身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优势,找寻最佳的切入点,全面了解如何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竞争力,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业方向等多个方面去考虑合作结合点,让企业非常明确地知道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人才,在电子商务领域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改革模式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与实力。
参考文献:
[1]钟萍高职高专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电子商务,2011(9).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248-01
1 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使学生与企业“面对面”,在毕业后相对比较容易得到就业岗位,而且可以直接检验职业院校面向社会的办学水平,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提供直接依据。实施校企合作围绕学生就业去办学,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要求,能加强教学―实习―就业的三者联动,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1.2 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好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是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应具备的岗位能力。
1.3 校企互利双赢的需要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凸显了“高职”与“特色”两个要素,抓住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促进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和院校跨越式发展,解决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动力不足的问题。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办学能使学校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实现院校与企业行业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2 校企合作模式实施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合作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问题。我国是一个具有长期重知识轻技术的国家,高职教育中仍存在强调自身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上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导向政策和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对高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的教育理念认识还不到位,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不高。
2.2 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各地方、各部门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行却很少出台配套措施,给予政策、制度上的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目前政府没有出台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致使未能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和模式。由于导向政策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企业和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2.3 校企合作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高职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模式需有一套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还没有形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为此高职院校急需更新教学能力,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接轨。
2.4 校企合作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使校企双方都不可能自己独立承担协调和组织重任。校企合作由院校和政府推进成效甚微,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缺乏校企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模式没有形成。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 校企合作政策环境的建设。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基本上还是处于校企分割的状态。政府应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公益事业来对待,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行政法规来有序推进。
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问题上,积极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有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上就可以突破一些体制上、机制上的“瓶颈”。同时,也要寻求相关行业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与院校专业有紧密联系的行业协会的支持,让行业协会来推进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
3.2 院企合作监管机构的建设。
高职院校转变观念,明确校企合作中的定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院校管理层转变观念,明确校企合作不是院校要办企业,而是要形成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体系。政府应引导成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委员会,校企合作合作委员会在院校层面进一步明确了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职责、范围,同时对院校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校企合作也应该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合作委员会通过加强与社会特别是企业的联系,获取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信息,促进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使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3 高职院校自身改革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一方面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走进课堂,另一方面选聘培养理论功底与实务能力的师资,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达到人才共育、校企双赢的目标。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双师”素质突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改革教学手段,创造新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全真实地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了解企业运作与企业文化,感受工作氛围,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体制的不断转变和完善,校企合作成为不可动摇的前进方向。高职院校与企业是不可分割的,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促进院校跨越式的发展,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办学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传端,谢英星,周静.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