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研究工作,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好,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素养就能得到提升,这样,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就能形成。同时,宿舍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传承作用,良好宿舍文化也是良好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构建积极、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同样也离不开宿舍文化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完善发展,能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第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宿舍文化建设的好,能够形成一种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宿舍文化又是一种群体文化,宿舍文化建设的好,个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可以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促进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高校要能够立足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完善发展,积极构建起积极、高尚、和谐文明的宿舍文化,以良好的宿舍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促进其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策略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完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能够通过有效的策略,提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一)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高校领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重视这项工作,才能提升宿舍文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高校领导要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要加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第一,要能够把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工作中去,学校要认识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伟大意义,能够重视这项工作,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有科学的规划,设计,注重宿舍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宿舍设施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对宿舍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第二,要把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很多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每年,都会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较高。高校要认识到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每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都需要把宿舍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量,设计,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宿舍文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第三,要建立统一的宿舍文化管理机构。在高校工作中,宿舍管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很多的高校没有成立统一的宿舍文化管理组织机构,这样,长期以来,缺少专门的机构对宿舍文化进行建设管理,高校的宿舍文化建设效果就不理想。学校要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宿舍文化管理机构,能够对全校的宿舍文化进行统一指导,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制定文明宿舍文化建设方案,加强人员监管,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积极、高尚、文明的宿舍文化。
(二)优化宿舍物质条件,提高学生生活品味
宿舍物质文化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条件和物质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能在物质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当代大学生,他们都是90后,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特点,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物质条件。第一,要加强宿舍的硬件建设。学校要加强宿舍硬件建设,能够完善宿舍卫生间,浴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购物,洗衣活动提供必要的公共场所,能够加强宿舍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生活品味,在宿舍物质文化建设中,要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拓展宿舍功能,对各种宿舍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营造出一种优美和谐有品位的宿舍环境。第二,要重视宿舍的环境建设。加强宿舍的环境建设,主要是需要加强宿舍的自然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首先,学校要能够优化宿舍区的自然环境,要保持宿舍区自然环境的优美整洁,能够对宿舍周边进行绿化,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保持环境的优美,这样的环境可以陶冶学生健康的审美品质。要保持宿舍环境的整洁清新,能够通过环境引导学生健康文明整洁的生活理念。其次,学校要重视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人文环境建设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学校可以在宿舍区建设一些人文景观,在宿舍楼外部和内部的合适的位置,布置一些励志标语,在宿舍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上面写一些爱护环境,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标语。能够在宿舍楼内设置一些名人字画,布置一些名人图片,通过这些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最后,学校还需要重视宿舍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当代大学生很多是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他们不喜欢与人在现实生活中交往,人际关系淡漠。针对这种情况,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能够重视宿舍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能够设置大学生综合活动室,自习室,娱乐室等等场所,为学生健身,娱乐,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这样可以促进大学生有效与同学之间开展交流互动活动,对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健全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必须要通过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高校要重视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能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要针对宿舍管理问题,建立其完善的规章制度,要制定宿舍公约,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要遵守宿舍的规章制度,遵守宿舍公约。学校在宿舍规章制度制定中,要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规律和思想认识水平,能够以引导大学生文明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为中心,建立宿舍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内容。宿舍规章制度的制定就要对学生的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同时还需要具有人文性,能够在服务学生的基础上,制定规章制度。高校要对学生在要对大学生在宿舍内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并把这种考核作为大学生德育考核的内容,记入德育考核成绩中去。要督促学生尊重各项制度,能够用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与引导,通过制度进行管理,提升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发展学生的自律意识,通过制度建设营造文明的宿舍环境,为学生正常学习,快乐生活创造条件。总之,在新时期,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要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高校要通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高尚、文明、和谐的宿舍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引导,受到激励,不断提升学生的价值认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这样,高校育人目标才能实现。
作者:李骏 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英.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篇2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高校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宿舍文化可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与社会和谐地发展。深入研究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和功能。有利于增加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高校宿舍文化折射折射着高校的校园文化.它是家庭文化的变异,也是社会文化的缩影。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化.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探讨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成为高校加强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宿舍文化的现象及其结构,分析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并针对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提出具体的方法。
一、宿舍文化的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里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因而建设和谐校园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每一个单位都和谐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因此,宿舍文化的建设就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一般说来,宿舍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三种:
其一.宿舍物质文化。它是指宿舍的环境文化,包括宿舍的整体布局,比如宿舍内的各种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物品等的摆放和安置习惯以及物质设施。宿舍的物质文化并不只是简单的实体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意向,体现着宿舍文化的外在美.是宿舍其他形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其二。宿舍精神文化。它是指宿舍成员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形态,包括反映认识成果的思想理论体系、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宿舍艺术活动及其成果以及认知方式、创造能力、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它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关键。
其三,宿舍行为文化。它是指宿舍成员在日常学习、生活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控这些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它通过学校对宿舍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实施,以强制或非强制的方式维系着文化价值的认同.约束和规范着每个宿舍成员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宿舍行为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使宿舍成员进行自我行为教育,是高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宿舍的必然要求。
二、和谐宿舍文化环境的内涵
和谐的宿舍文化环境具有多方面的构成要素,通过高校宿舍建筑设施等外在的物质基础,承载着浓厚和谐氛围的软环境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和谐舒适的生活场所。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支持和保证。高校应努力完善宿舍的设备设施,比如:床桌椅、水电、风扇等。同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大学生自觉地保持宿舍的整洁卫生,满足大学生生活的基本要求。
其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学校以及辅导员的辅导,使大学生树立起自我良好形象,懂得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待人原则,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成员之间彼此和睦。互相帮助,真诚友爱,集体关系融洽.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三,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和谐的宿舍环境中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宿舍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有利于宿舍成员的共同发展。
其四,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环境以其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和谐的宿舍环境能够引导宿舍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
三、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好与坏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因而它具有如下几点作用:
第一,具有调适的作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可以促进宿舍成员的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增进友谊,使他们互相信任和团结,一起分享宿舍成员的快乐,分担忧愁,使其郁积的情感得以释放.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谐愉悦的气氛,能够调适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
第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校在建设和发展中应特别注重对宿舍周边环境的美化,使学生宿舍处于优美的环境之中,这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进而使宿舍内部保持整洁干净、学习和生活用品摆放井然有序.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而优美的宿舍环境、健康的宿舍文化可以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操.有利于形成健康、活泼、开朗、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高校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宿舍文化的内涵对促进大学生形成的高尚品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以争创“好环境、好秩序、好学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宿舍创优等活动,在大学生中间形成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他们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大学生宿舍中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氛围,激发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品德行为,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
第四,建立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加强高校宿舍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使他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正常进行,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进而自觉地维护学校和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使校园环境整洁与优美,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第五,思想育人。高校宿舍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没有教师的课堂,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日常工作的展示窗El,反映了高校精神境界和校风校貌的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具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人情味以及自由平等气氛,容易在大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等群体意识,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四、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宿舍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影响高校德育的正常工作,所以,高校必须明确宿舍文化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进而注重宿舍文化的建设,并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促使学校的各级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一起营造健康育人的宿舍环境。
第一,不断完善宿舍设施,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环境、完善的服务机制、必需的文化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服务、管理手段已经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文化活动,比如文化栏、宣传栏、电视室等;设立一些周到的生活服务设施(比如促使学生“正衣冠、端品行”的正衣镜、天气预报栏、服务室、接待室等),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方便,不断提高高校宿舍的服务质量。随着计算机在宿舍管理中的应用,简化了大量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内容,目前高校的宿舍管理工作达到了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效果理想化、管理材料准确化、管理劳动智能化、服务质量标准化。
第二。创建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品行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宿舍文化思想方面的建设,靠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社会的发展中发生了改变,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高校必须抓住其特点,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活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在宿舍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美化比赛和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第三,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亚形态,透过宿舍以及宿舍文化这一窗口,可以引伸出发展心理学、发展社会学、教育学和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的一些话题。大学生本身具备了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素养,是一个多变而又可塑的社会成分。当今的社会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全面、更综合的素质和素养,在这种情况下靠单一领域的教育势必不能满足当今多变的社会对大学生素养的要求,所以宿舍文化的教育必须加以延伸、扩展以及综合。以塑造良好的宿舍文化为主,综合扩展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使德育教育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因而将高校的宿舍文化教育推向一个综合的、跨学科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高校辅导员的身体力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辅导员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和服务者.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高校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辅导员处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经常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了解最全面,辅导员能获得学生思想动态、生活情况等方面最真实的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地将学生接受教育情况和其它动态反馈给高校。所以,高校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实行辅导员制的宿舍管理模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从上述对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加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加快宿舍文化建设的进程,高度重视和培育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以更好地完成高校的育人任务。
第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高校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宿舍文化的内涵对促进大学生形成的高尚品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以争创“好环境、好秩序、好学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宿舍创优等活动,在大学生中间形成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他们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大学生宿舍中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氛围,激发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品德行为,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
第四,建立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加强高校宿舍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使他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正常进行,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进而自觉地维护学校和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使校园环境整洁与优美,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第五,思想育人。高校宿舍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没有教师的课堂,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日常工作的展示窗El,反映了高校精神境界和校风校貌的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具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人情味以及自由平等气氛,容易在大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等群体意识,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四、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宿舍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影响高校德育的正常工作,所以,高校必须明确宿舍文化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进而注重宿舍文化的建设,并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促使学校的各级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一起营造健康育人的宿舍环境。
第一,不断完善宿舍设施,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环境、完善的服务机制、必需的文化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服务、管理手段已经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文化活动,比如文化栏、宣传栏、电视室等;设立一些周到的生活服务设施(比如促使学生“正衣冠、端品行”的正衣镜、天气预报栏、服务室、接待室等),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方便,不断提高高校宿舍的服务质量。随着计算机在宿舍管理中的应用,简化了大量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内容,目前高校的宿舍管理工作达到了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效果理想化、管理材料准确化、管理劳动智能化、服务质量标准化。
第二。创建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品行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宿舍文化思想方面的建设,靠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社会的发展中发生了改变,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高校必须抓住其特点,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活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在宿舍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美化比赛和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第三,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亚形态,透过宿舍以及宿舍文化这一窗口,可以引伸出发展心理学、发展社会学、教育学和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的一些话题。大学生本身具备了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素养,是一个多变而又可塑的社会成分。当今的社会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全面、更综合的素质和素养,在这种情况下靠单一领域的教育势必不能满足当今多变的社会对大学生素养的要求,所以宿舍文化的教育必须加以延伸、扩展以及综合。以塑造良好的宿舍文化为主,综合扩展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使德育教育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因而将高校的宿舍文化教育推向一个综合的、跨学科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篇3
【关键词】高校宿舍;自主管理;双向互动;转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成数量级增长,需要住校的学生也急剧攀升,学生宿舍管理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进步的新趋势、高等教育的普及及不断发展、学生群体特征的多元化等都要求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住宿生难管,要管好更难。现代社会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上大学后要离开父母去其他的城市独自生活,刚开始时会难以适应,家长也不放心孩子独自在外。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要怎样做到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学校领导舒心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以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核心的融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大学生争取独立、自主、自由的观念更为强烈,他们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等特点,这对学生宿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当前学生宿舍管理的状况与特点
由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对宿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各高校加大了学生宿舍的建设,由原来大多是八人、六人的大宿舍调整为四人的小套间,并提供洗手间和洗浴间,配备计算机接口,甚至于为学生安装了空调和洗衣机,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相对于硬件方面设施的完善,软件方面的管理工作看起来效用不是很大,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学生和家长对管理工作也颇有微言。俗话说得好:“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因此,如何让学生宿舍软、硬件的建设协调发展,尤其是软件服务跟上硬件发展的问题,这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遇到任何问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宿舍管理员。此时宿管员充当的是一个“万能钥匙”的角色,大到宿舍的水电,小到衣服扣子缝补、借锤子换门把等,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虽然学生离开父母身边独自在外求学,但生活上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当他们觉得哪一位或者哪几位宿管员是比较亲切和蔼的,遇上问题时会习惯性的去寻求他的帮助。这是一部分学生都会出现的心理。
二、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受社会环境的变化冲击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由于种种原因跟不上现代高校的发展步伐,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弊端,阻碍了高校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管教分离”导致学生管理和教育功能弱化
在传统的宿舍管理体系下,高校后勤部门只是简单地负责学生的安全、保洁等辅导性工作,由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这种管理体系的优势在于,学生宿舍仍然在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之内,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延伸。但是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宿舍管理员承担了一些原本属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担负起教育管理工作。但是,从现实效果来看,由于从事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沟通技巧缺乏灵活性,交流内容缺乏有效性,这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并不适应。同时,由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市场化,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物业公司只为每栋宿舍楼配备几名宿舍管理员,这些管理员仅能应付正常的管理工作,根本无力再进行教育工作。这种“管教分离”的现象,使得学生在宿舍区内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缺少了应有的内涵和实效,导致宿舍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脱节。
2.宿舍管理工作缺乏双向互动机制
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缺少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学生争取独立、自主、自由的意识与规章制度相冲突,会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后勤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没有畅达的沟通渠道,后勤管理部门并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加大了宿舍管理的难度。
3.宿舍管理工作的时空纬度扩大
高校学生除了课堂,宿舍承载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但宿舍除了必备的生活设施之外,几乎别无他物,学生在宿舍能选择的活动相对比较贫乏。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深入千家万户,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极大的便利,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打发时间,对于在宿舍时间的评价则是无聊或者没事可做。
4.消防安全问题的松懈
这类问题对于新生来说应该是甚少出现的,绝大部分出现在高年级学生之中。在寝室里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宿舍管理员再三强调寝室是严禁使用违禁电器的,但这似乎成为了纸上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如学生偷偷使用,管理人员并不知情;管理员知情但在学生的恳求之下并未没收电器,也没做出相应的处理,无形之中助长了学生使用电器的风气。
三、解决高校宿舍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学生宿舍管理既要人性化,又要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管理人员充满人情味能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让家长更放心、更贴心。在尽可能提供方便的同时,后勤部门也需要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用以增强学生的制度观念、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使这些规范逐步形成为自己的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1.更新宿舍管理理念,实现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
学生宿舍既是大学生上学阶段的家,又是课堂之外学习场所的延伸,是学生交流的主要阵地。相对于校园其他的公众场合,宿舍是大学生的私人空间。在宿舍里面交谈或者做事都较少有顾忌,这时候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更趋向于自我的真实性,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宿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宿舍作为学生日常起居之所,是思想自由驰骋的地方,风气的引领十分关键。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宿舍的“育人”功能,树立以“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把宿舍管理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即由后勤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紧密配合,在工作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通力协作,实现物业管理和学生工作部门管理的“无缝对接”,努力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学生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宿舍文化。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学生宿舍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宿舍管理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校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宿舍的管理,树立先进的典型,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与舍友分工合作,运用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美化宿舍,设计出属于自己宿舍的风格,以增强宿舍的向心力和号召力。这样有助于宿舍成员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宿舍之间进行交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深入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增强整个班级的团结。让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学生班干部的工作重心下移,把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到学生党团员、班干部的工作考核之中,激励学生党团员、学生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此外,宿舍之间应多进行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深入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增强整个班级的团结。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宿舍管理服务模式转型的运行机制
好的秩序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秩序需要严格的完善的制度来维护。要提高宿舍管理服务水平,巩固宿舍管理改革成果,确保宿舍管理服务模式的有效运行都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保证和推进,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需要梳理现行的规章制度,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宿舍管理服务目标为指导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基本准则,形成各服务主体深度参与、相互配合的组织架构。此外,各服务主体还应本着资源共享、信息公开的合作机制,借助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及时掌控学生宿舍区的实际情况,根据现实需要、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共享信息才能确保宿舍服务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4.建立畅通的思想交流渠道,双方加强沟通交流
目前,高校规章制度以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进行实施,学生宿舍管理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种纵向管理模式导致后勤部门在进行宿舍文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准绳,强调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宿舍里的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统一规范”,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履行的义务。这种管理体制一方面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阻断了学生和学校的沟通渠道。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定期召开师生见面会、学生联谊会,让学生有沟通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当中来,利用校长信箱、短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真正了解学生诉求,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亲和的柔性教育为主,道理先行,树立标杆,倡导学习。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党团干部和学生干部把工作重心移到学生宿舍,把学生宿舍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阵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实习就业机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学生乐于接受,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生活习惯。
四、结束语
宿舍,承载着莘莘学子的青春足迹,是停靠心灵的一个港湾,也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强化学生宿舍的管理,对住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班级荣誉感,约束自己的行为,规划自己的未来,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目标。只有学生切实把宿舍当作自己的家,乐于为这个集体贡献力量,才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通过对学生宿舍的科学管理,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黄燕.对高校宿舍公寓化管理浅谈[J].科技创业月刊,2007,(2):120.
[2]周龙波,宋士华,赵宇剑.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J].高教高职研究,2007,(6)下旬刊:52.
[3]张珂.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7,(10):101.
[4]王香.关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3):114.
篇4
关键词:舍长骨干队伍重要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主要是指直接面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等的学生干部,他们在组织、管理、协调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除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这些骨干队伍外,学生宿舍舍长应当成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放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的重要日程上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充分认识学生宿舍舍长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生宿舍舍长是整个学生骨干队伍中最基层的干部,也是整个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细胞。现在在校大学生大都是80后、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强,独立意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强,不善于受到别人的管理,行为独特,思维敏捷,与同学相处比较困难。而大学中,学生除上课外大部分时间在宿舍之中,如何在宿舍中教育、管理好他们,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值得深思、研究、探讨的课题。
1、舍长是整洁环境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学生宿舍是学生除上课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调查显示,大学生60~70%的时间在宿舍度过。宿舍整体环境的美化、净化,舍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要结合宿舍其他同学的不同习惯、生活习性、个人爱好,整体规划宿舍的布置,在遵守有关宿舍规章制度中,找准自己宿舍环境美化的定位,并加以实施,让每位同学能接受并参与其中。
2、舍长是舍友融洽关系的协调者。舍长作为这个“家”的家长,要注重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家庭状况、生活习惯、语言和脾气、爱好等个特征。同时,舍长要将同学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协调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使这个“家”达到和谐、愉快、安宁、平和,融洽的舍友关系是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的必然要求。
3、舍长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最直接的执行者。学校各项针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的规章制度最直接的执行者应是各个学生宿舍的舍长,学生宿舍是学生的家,他们要在这个家中生活,从一个高中生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创造、能成才的合格建设者,舍长要在宿舍内带领其他同学领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维护好。
二、高校宿舍舍长队伍建设的思路。
1、整体规划,稳步推进舍长队伍建设。我们要把宿舍舍长纳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努力成才的目标体系中。制定宿舍舍长的整体选拔、任用、管理、奖罚、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等制度及原则。整体规划就是要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把学生工作重点下移,由过去的跟班管理、出问题处理的陈旧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掌握其特点,把握其规律,把学生生活的宿舍纳入学生工作的重点范畴。稳步推进是指舍长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其内涵十分丰富,学校在舍长队伍建设中,要从最初抓起,在进校之前筹划利用新生入学进入新环境、可塑性强的特点,加大对舍长的选拔力度,分步骤、分阶段制定宿舍目标。
2、制定舍长选拔、使用的相关原则和制度,保证舍长队伍选得准,用得上。我们在舍长队伍的建设上要科学规划,特别是在选拔、培养、使用上有一套合理、适用的制度来保障。舍长是一个宿舍的灵魂,首先,要在思想政治上能积极上进,思想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其次,在与人相处上,重点考察其在公私利益面前的表现,要注重选拔能吃苦、乐奉献、善于理解别人的同学;第三,要考察其个人生活、家庭背景,要把那些具有远大追求目标、勤奋努力、敢于创新的同学选为舍长;第四,要注重在遵守校纪校规、团结同学、个人素质方面进行考察;第五,能模范执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些方面应是舍长选拔的必备条件。
3、实行奖罚分明的目标管理模式,推动舍长队伍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制定舍长奖罚制度,要对那些在宿舍管理中、有能力、有措施、有目标的好舍长纳入学校三好、优干、优秀舍长的表彰范围,予以重奖;对那些不负责任,不能认真执行学校相关制度、宿舍风气不正、学习兴趣不浓、宿舍整体风气不好有违纪记录的舍长要严肃处理,及时更换。
4、注重对宿舍舍长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舍长干部队伍。首先要进行品德教育、让广大舍长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国;第三要对舍长进行管理知识、协调能力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管理、协调知识,以适应工作;第四要对舍长进行心理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大学生心理的一般知识和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做好同宿舍舍友的工作;第五要进行自我教育;第六要进行和谐理念教育,以与人为善、平等相处,使舍长能更好地管理、组织、协调同学。
三、高校宿舍舍长队伍的使用。
1、发挥舍长信息收集、反馈的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宿舍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作用,发挥舍长在学生思想动态、精神、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个人爱好、心理素质、为人处事、学习兴趣、奋斗目标等方面的收集功能,舍长也是宿舍一员,整天与其他同学朝夕相处,从谈话中掌握同学各方面的信息,既真实又可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其信息收集真实、可靠、量大面宽的特殊作用,为学生管理、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为制定学生的相关文件制度提供以人为本的资料。
2、发挥舍长示范、榜样作用。宿舍舍长的选拔,使用是经过一个规范程序而任用的,他们大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各个方面表现突出,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望,深受学生的好评,充分发挥舍长在同学中的示范、榜样作用。一个宿舍是一个家庭,但更像一个小社会,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舍长又是他们相互交流的纽带。舍长个人素质、爱好习惯、学习兴趣、成才目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一个宿舍的风格,带动其他同学形成共同的追求,大体相同的爱好。
3、发挥舍长管理、协调的作用。舍长实际上是一个最基层的管理者、协调者。宿舍几个同学的日常起居要靠舍长按有关规章制度去约束,几个同学的相互关系要靠舍长去沟通协调。在管理同宿舍同学时,舍长既要贯彻学校、学院、班级对宿舍要求的规章制度,又要结合本宿舍同学的实际,做到灵活应用,既要落实又要在和谐中贯彻。
总之,高校学生骨干队伍中应切实重视舍长队伍的建设,真正认识舍长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管理、引导、协调和示范作用,发挥他们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注重在能力上培养、制度上保证、培训上投入、奖罚上分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宗旨,让广大舍长在工作中成长,在管理、教育中成才,使他们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肖剑明,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努力做好育人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2】孙光泽,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3期
篇5
学生干部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和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是学校活动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是榜样,是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明显的示范作用[2]。如果在推进宿舍文化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将对宿舍文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推进宿舍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引领表率作用、桥梁中介作用和核心骨干作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和团结同学方面的天然优势,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的可靠力量。
宿舍文化是由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性格各不相同的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通过相互适应磨合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由一定量的个体行为构成的一种共存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宿舍内的整体布局、规章制度、学习氛围、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3]。
有调查显示平均每天在宿舍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学生达到89.5% [4]。宿舍作为相对稳定的基本组织单元,是学生能真正展现自我、体现学生的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地方。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将直接影响每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抓好宿舍文化建设,将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 学生干部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宿舍文化建设中,主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分别是引领表率作用、桥梁中介作用和核心骨干作用,下面具体阐述这三方面的作用。
1 引领表率作用
学生干部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领头羊。他们通常积极主动,有很强的责任心,素质高、工作大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人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觑。如果学生干部能够做到认真学习、生活节俭、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学生公寓区学习生活的榜样,遵守纪律的模范,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领表率作用,就能够带动其他同学效仿,一同创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相反,如果有学生干部对宿舍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自我生活习惯较差,将会给整个宿舍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2 桥梁中介作用
学生干部在传达学校的各项要求以及学生民意的反馈中起着很好的上传下达的作用。如果学生干部工作得当,学校工作就能够十分顺利地开展;如果在学生干部的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学校和学生之间就无法进行良好地沟通。所以学生干部的桥梁中介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干部工作的调查和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干部都仅仅是简单传达文件指示,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而没有与宿舍同学进行充分的交谈和沟通,同学们的相关情况和意见也没有获得重视和反馈,造成学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5]。学校可以通过经常组织不定期的座谈,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以及从同学中收集来的关于宿舍文化建设的意见,使学生干部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3 核心骨干作用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核心,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宿舍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发挥好学生干部的核心骨干作用,将宿舍成员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利用学生干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来感染和影响周围的同学,从而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端正的言行,带领宿舍成员共同进步。学生干部带动学生直接参与宿舍文化建设,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二 如何在推进宿舍文化建设中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1 建立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培训、激励机制,以规范学生干部的管理机制。以高标准、严要求来选拔,选拔出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以及具有较强的行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行动能力强的学生干部更能发挥宿舍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宿舍的凝聚力[6]。通过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品学兼优、行动力强的学生干部给予奖励,并以此为典型进行宣传;对缺乏责任感、工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干部,老师应及时与其沟通,促使其端正态度,改进工作方法,多向优秀的学生干部看齐。给予一段时间的观察期,观察期内如果还有不当的行为出现,将免去其学生干部职务。这样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就是为了使学生干部的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学生干部自身的工作热情是他们工作的源动力。
做好宿舍长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将各宿舍的宿舍长列为主要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宿舍长的示范与监督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制度上明确宿舍长的职责和考核办法,在学生会等校级或院级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干部选拔中将有宿舍长任职经历作为重要的选拔条件,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对担任宿舍长一职进行奖励加分,若所在宿舍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表现优秀的宿舍长还可再次给予加分,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愿意担任宿舍长一职,愿意为宿舍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加强宿舍的制度规范建设
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宿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集体,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宿舍成员的行为,督促宿舍成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宿舍风貌。宿舍里成员往往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没有制度性的规范常会引发矛盾,造成不和谐的氛围。因此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定宿舍规章制度。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宿舍文化建设应该联系实际,牢牢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心理需求等特点,进行宿舍相关规章制度的创新[7]。通过创新的制度,可减少宿舍成员之间的摩擦,形成团结、谦让、宽容、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比如宿舍长做好卫生值日安排,规定每天的值日任务,宿舍内就会减少出现整理内务时的推脱、偷懒等现象;通过创新的制度,可使宿舍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宿舍日常生活变得充满人情味,比如开展“装扮我的家”――宿舍美化活动;与其他宿舍开展联谊,进行“交换空间”――互相装扮宿舍活动;又比如开展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质量与品位,锻炼动手能力,抑制不良生活习惯的蔓延,增进同宿舍成员的感情。
在宿舍推行制度化的建设与管理,不仅可以反映这个宿舍集体建设的水平,也是形成优秀宿舍的有力保障。宿舍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使学生从他律到自律,使宿舍管理变得有章可循,活动开展变得有条不紊。
3 加强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
加强学生干部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干部坚定立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创建一支觉悟高、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对学生干部进行“学生干部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定位”的培训,使学生干部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和应具备的能力,并向学生干部讲述提升这些能力的方法。另外,在学生干部刚刚开始工作时,往往会由于经验不足,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及时跟踪,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还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4 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艺术,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加强对学生干部工作艺术的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力、行动力、抗压力,等等。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党团校、网络以及不定期的座谈,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指导,如通过组织学生干部召开宿舍文化建设情况汇报会、经验交流会,或利用多元化的网上信息平台,微信、QQ群、人人网、BBS论坛等收集宿舍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好典型加以宣传,同时将宿舍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讨论解决,这样有助于学生干部互相交流,拓展工作思路。鼓励学生干部灵活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增强工作自信心和自觉性,创新地开展工作。
总之,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积极向上、富有活力,在推进宿舍文化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在发挥学生干部作用中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2]陈思.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12(13):97-98.
[3][4]刘燕.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4):60-63.
[5]崔连震,王梦蝶.管理学视域中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26-27.
篇6
目前高校治安防范存在“盲区”。近年来,大学校园不时传出发生重特大案件和治安事件的新闻,特别是云南大学“223”杀人案件一经媒体公布,举世哗然。一时间,大学校园及周边的治安成了全社会瞩目的焦点。高校治安防范“盲区”凸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学生们普遍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可以说是大学生们的一大现象,其财物丢失和被盗大多发生在操场、饭堂、宿舍。一些学生一到操场就把书包丢在一边,书包里有钱包、手机、随身听,书包在操场被提走;到饭堂吃饭时书包往凳子上一丢就离位打饭,待打饭回来,发现书包里的钱包、手机、随身听不见了;在宿舍睡觉不关门待起床后,发现房内东西被盗;上课和回宿舍时,自行车甚至还有摩托车放在宿舍或教室楼下不上锁就离开。
二是校园流动人员多,治安管理复杂。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生扩招,校园各类人员也不断增多。一是建筑工地多,建筑高峰期校园施工队多达十几个,每个施工队有几十上百人的民工,民工来源复杂,常有一些不法人员混入伺机作案。二是后勤服务人员多,服务人员五花八门,有各部门聘请的人员,有送货和进入校园小摊小贩等。
三是后勤管理与治安管理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潮流下,一些学生公寓已建在校园之外,学生宿舍管理归后勤处,不管是校内校外公寓后勤处只管打扫卫生,不负责宿舍的安全,对进出学生宿舍的人员很少过问,加之学生之间的人情淡薄对陌生人出入宿舍也不过问,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管理上的漏洞出入学生宿舍伺机作案,且大都屡能得手。
四是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治安事故隐患较多。随着校园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有形的围墙都难以发挥固守校园安全的作用,更不必说校园的围墙已经逐渐转向无形。校园周围无证摊点占道经营、出租房管理薄弱,网吧等娱乐服务场所超时甚至通宵营业等违规经营现象普遍,不仅侵害了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更滋生了学生酗洒、打架斗殴、被盗、被抢、被骗的严重后果。
如上所述,在校园内外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我们无法回避,但可以认识、掌握,因势利导;有些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要努力把工作做在前头,就可以消除隐患,预防或减少因这些隐患而酿成的祸端。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强安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确保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学校师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人人参与安全管理。首先,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内容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其次,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从而促进师生员工的治安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把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结合起来
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综合治理大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还必须依托社会环境的整体施治形成社会合力,否则,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就会停留于“抹墙缝,堵墙洞”的被动防治状态。因此,学校及校园保卫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对当地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认真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学校治安秩序的案件,组织精干力量协助快侦快破;对严重危害学校治安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对学校周边的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和歌舞厅等要重点进行整治,加强校园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期间等重点时间段、路段和易发案的重点部位进行巡逻控制,加强进出校园管理制度。
三、把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与学校后勤改革结合起来
学生食宿是学校管理的整体之一,也是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后勤部门必须增强全面与整体观念服务意识,深化后勤改革。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同时必须要以安全为前提,不仅要看门把关,更要关注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安排学生食宿时:一是要考虑宿舍的防盗、防火;二是建立宿舍值班和进出宿舍登记,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三是防食物中毒及措施;四是加强后勤服务人员管理,与保卫部门共同制定服务人员进出校园的规章制度;五是完善重要场所监控设施等。促进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全面开展,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实行校园治安 综合治理规范化制度化
科学、合理、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我们进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强有力的制约机制。通过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和高校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提高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实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是不断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安全隐患的能力,努力消除不安全因素;严格门卫制度,加强巡逻检查,加强对校园内的外来人员及出租房屋等管理制度。缺乏规章制度的综合治理,学校内部就会出现失衡、失序状态,这就会威胁到校园稳定。规章制度可以确保处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公平合理,令行禁止,不失原则,有章可循,使学校的综合治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五、建设一支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队伍
学校的保卫工作人员是综合治理的主要依托力量,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业务基础,才能真正搞好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因此,首先,要抓好这支队伍建设:一是队伍结构突出年轻化;二是加强学习提高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思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通过培训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处理问题能力;四是根据形式发展加强防恐专业训练等。其次,在抓好保卫人员的同时也要抓好校卫队的建设,使他们具备思想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良好素质,做到平时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仅要做好门卫工作,在紧急情况能快速机动协助保卫人员处理突发事件。
篇7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包括校风、学风、教风、作风等;行为文化具体体现在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中,主要包括各类人际关系、道德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正常运转的保障,具体包括各类规章制度,如校规、班规、宿舍管理规定、社团规章制度等。此外,校园文化具有五个方面功能,包括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陶冶功能。此五项功能作用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正确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二)学生管理的内涵
学生管理是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旨在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校园秩序、课外活动、奖励、处分。其中,学籍管理包括入学与注册、考核与成绩记载、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与毕业、结业和肄业;校园秩序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寝室管理、环境卫生维护及其他规章制度;课外活动包括各类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及社会实践等;奖励主要指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文娱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或表彰;处分是针对违反学习和生活纪律的学生实施的惩罚,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此外,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服务,绿色通道、就业服务、心理辅导等工作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校园文化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第一,二者目标一致。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都以育人为目的,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第二,二者主体一致。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学生管理同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鉴于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上的一致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定可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学生思想和行为内容不断延展,新时期的学生管理离不开“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因此,“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尊重人格,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被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文化,通过长期的沉淀与升华,形成了人们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崇高追求。而校园文化所具备的导向、陶冶等功能,潜移暗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成长,形成健康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校园环境文化可称为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对。它是校园文化中的基础系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也是校园文化的直观体现
1.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
所谓“硬环境”又称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施、体育文娱设施及周边环境等,这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无不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物质环境是开展育人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硬环境”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文娱活动提供重要的载体,使师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打造校园“硬环境”的过程中,各类建筑和设施应达到美感教育的标准和功能丰富化的要求。如校园建筑,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具备实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启迪。同样,校园景观建设也应达到使用与观赏功能的统一。校园的园、林、水、路、石等人文景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激发学生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有助于激发其爱校热情,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
2.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人际氛围、舆论氛围等。人际氛围主要指校园内的各类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之间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高校学生所有的学习和娱乐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社交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网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和身心发展影响重大。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教师在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学生发生孤僻、嫉妒、自卑等社会交往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坚持平等、相容、理解、信用等交往原则,远离习惯不良、思想扭曲的人,选择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积极进取的人交往。此外,教师作为学生间的裁判员,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化解学生间的矛盾,解除学生间的误会,做到不偏私、不歧视、不主观。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1.重视传统教育。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见,传统文化对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议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指路明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各类教学和文化活动,如实践教学、演讲比赛、征文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形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同时,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讲清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爱国、爱校情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方能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成长下的学生,更易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格,这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相一致。
2.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在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上。校风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系统结构,涵盖教风、学风、作风、班风、舍风等各类校园风气。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校风建设是育人的关键环节。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良好的教风对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意义重大。班级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养的主要场所。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为加强班风建设,首先要对班级日常管理进行严格要求,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言行;再者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帮互助、嘉奖优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群体的典范。此外,宿舍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唯一场所。良好的舍风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勤奋上进、锻炼身体、读书看报等。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为加强舍风建设,需要严格宿舍制度,对于不遵守宿舍制度的学生加以管教和约束。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带动普通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规章体系
1.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校园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于学生来说,规章制度犹如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学生正其观、端其行,避免违反纪律、误入歧途;对于学校来说,规章制度是学校文明的标志,学校力求在育人实践中加强“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努力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严格的规章制度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是学生长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尤为重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制度建设也应朝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诉求,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管理工作更容易开展。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缺陷重重的规章制度不能起到约束、教育的作用,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规章制度自身的完善是规章进入执行程序的前提,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
2.提高规章制度执行力。
篇8
(一)互感性。宿舍成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的交流和影响是直接的。成员从每一件小事起都在不断磨合,互相感染,经常出现某间宿舍所有成员均学习优秀,也曾出现某间宿舍所有成员都是差生,这就说明宿舍内部的习气、风气对每一个成员的感染是强烈的。
(二)潜在性。宿舍文化不像规章制度那般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但文化是潜移默化起作用的,它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其重要性和影响力。
(三)动态性。文化有很多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大学生思维跳跃,经常在各种文化间游移,具有不稳定性。
(四)时代性。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要紧跟时代步伐,学校文化更要适应时代文化,而学校文化又是通过宿舍文化等各种渠道来实现,因此,宿舍文化具有时代性。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机制和执行力。关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一般只是流于表面化形式,很少真正按规范去执行,也缺乏一些具体措施加以辅助。长此以往,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对学生也未起到教育和约束的作用。
(二)对大学生主体教育不到位,工作分散。学校教育一般以思想政治和科学知识教育为主,对于宿舍文化的传播和教育较为欠缺,大多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遵守宿舍规章制度,但对于良好宿舍文化如何形成和培养却缺乏投入,也很少发挥党团组织或学生干部在丰富宿舍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宿舍文化建设无特色、无亮点。通常,高校在宿舍管理方面都是做些常规性工作,并未结合学校发展的规划来设计适合学生需求的宿舍文化,缺乏有特色、有亮点、有风格的校园文化。
(四)宿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偏弱。首先,多数宿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他们一般是在学生反映问题时才给予解决,而不是主动关心学生。其次,宿管人员自身缺乏专职性的学习,对宿管相关知识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处理事务和应急能力也有所欠缺。再者,宿管人员较少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相反,有时还会在一些小事上和学生产生矛盾,造成负面影响。
(五)宿舍内部氛围不统一,凝聚力弱。同一宿舍内,有些学生热爱学习,有些学生受到不健康思想的影响,使得宿舍成员向两极化方向发展,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团结意识。
(六)未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等传媒。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等传媒越来越先进。网络上有形形的资源,有些大学生因此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既不学习,也不与人交流,连一些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最终易形成不健康心理。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校园稳定建设的保障作用
1.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追求的友好和平氛围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的条条框框,它不容侵犯,显得权威性极高,但也给学生冷硬的感觉。而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学生在温暖、友爱、和平的环境中学会明辨是非,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规范了自身的行为,也就自觉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
2.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追求的和谐发展与学校建设追求的安定、稳定相统一。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在和谐的环境下发展,而学校发展也需要和谐,学校的安定、稳定就是保障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二者具有一致性。
3.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追求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及鞭策自我。通过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不仅每位学生可以得到良性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培养集体意识。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人际关系培养的促进作用
1.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追求的和谐之态有利于人际关系培养。宿舍文化讲究和谐,人际关系也讲究和谐,宿舍管理和学生个性都需要和谐发展。宿舍管理依托于规章制度,但各项制度具体要由宿管人员、教师和学生来共同遵守。通常,社区都会设立学生督导队,由学生管理学生,这就面临角色转变的问题,此时,学生如何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不能因为“公事”影响“私事”,要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
2.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追求的温暖之势有利于人际关系培养。宿舍是大学生在校的“家”,家庭的温暖对大学生的成长非常关键。在家的关爱下,大学生们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但有些大学生的个性过于强烈,导致与同学相处不太融洽,这就需要在温暖的宿舍文化中把温情和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让学生在温情中正确处理和培养人际关系,关心、爱护他人。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宿舍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后勤社会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改革,学生宿舍管理社会化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原来以学校―系―班为主要形式的垂直管理体系,将会逐步向以学区为主的社会化管理体系转变,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一所大学来讲,必须建立起既具有本校特色又具备现代化特征,高雅健康的,以宿舍为中心,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的良好宿舍文化,这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它在整个校园文化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宿舍文化的涵义及其特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根据对大学生宿舍的观察,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第二层为中层宿舍文化。主要反映各种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情况;第三层为深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
大学生宿舍文化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性。
(一)感染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宿舍成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感情及情绪相互交流相互感染中形成的心理上的认同,其感染性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二)倾向性
倾向性是指宿舍成员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模仿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或行为,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对同一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等,这些都是宿舍文化倾向性的具体表现。
(三)动态性
大学生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心理、情绪等方面易变。如思维跳跃跨度大、涉及领域广、转换节奏快等,这些都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四)潜在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规章制度等外部力量完成的,而是通过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二、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适应能力
多年来,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新生入学时,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环境慢,面对新的环境,表现出无所适从、紧张焦虑的状态,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导致犯罪。而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能够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之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适应环境,为毕业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二)形成优良学风
大多高校班级没有专用教室,宿舍便成了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场所,因而,宿舍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无疑会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宿舍成员都勤奋自勉、努力钻研、互帮互学,良好的学风就会成为主流,低级趣味和不良的思想行为将被摈弃。
(三)陶冶道德情操
优美的宿舍文化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使大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如沐春风,日益陶冶自己的性情,净化自己的灵魂,体味人生的意蕴,有利于提升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优化心理素质
宿舍是大学生自我表现和情绪宣泄的良好场所。大学生年龄相仿,文化素质接近,阅历相似,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互动。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往往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减轻由于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宿舍群体和睦,个人的喜怒哀乐愿意向大家袒露,并能在宿舍群体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心理、情绪上的不满得到宣泄和调节,便能享受到真诚而自然、丰富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消除宿舍成员之间的成见、偏见和对立情绪,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提高交际能力
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一个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应该是非常和谐的。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而宿舍是一个小社会,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场所。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培养集体观念
宿舍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起着促进作用。宿舍精神能够激发宿舍个体对宿舍群体组织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个体自身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从而使个体目标整合为宿舍总体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立健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1.建立宿舍文明公约,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提倡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2.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3.建立正常的信息反馈和对话机制,学校或公寓管理部门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力争求得相互间的理解,加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与引导。
(二)积极推进宿舍管理创新
对宿舍进行人性化管理是宿舍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工作队伍;二要提高服务水准,及时提供情感、专业、文化、协调、环境、特色鲜明而贴心的服务,可以使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理解,促进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一些高校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不仅架起了一座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而且对培养大学生的自治、自主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实现宿舍文化育人职能的重要阵地。
(三)注意宿舍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宿舍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宿舍,都是大于三年的存在单位,在这超过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一个宿舍的成员朝夕相处,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比较深厚的感情,都不会轻易也不愿意调动宿舍,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整体。以宿舍、寝室为单位的文化建设,不能只注重表面,应以学生能否从中受益,效果如何为出发点,注重宿舍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对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在文化呈多元化的今天,对大学生宿舍文化价值导向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宿舍文化要尽力满足青年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审美要求,正确的态度是发现肯定它的价值,并加以引导,使宿舍文化朝着丰富多彩、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提升宿舍文化的层次和艺术品位
宿舍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确定。构建宿舍文化的内容体系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消遣文化与创造性文化的关系,突出创造性文化建设。即使一些浅层次的消遣性文化活动,也应寓教于乐,引导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中升华出来,自觉地从娱乐中感受到艺术熏陶;二是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在大学生宿舍里,从宿舍的布置到宿舍的中心话题,都应大力倡导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杨松桃.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及结构[J].理论月刊,2001.5.
[2]林俐.论大学生宿舍文化[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梁超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浅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篇10
1.1物质文化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我国各高校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大学生宿舍条件不断改进,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90后”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缺乏人性化、家居化、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比如,私密度不够、舒适度不够等。
1.2精神文化方面
从大学生在宿舍的主要精神文化看,基本上是健康合理的,符合青年特点和需求。但受到多元价值观的侵蚀,“90后”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也存在一些消极、不良现象: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个人本位主义严重;追求个性自由。
1.3制度文化方面
“以管为主”的传统模式与“90后”大学生追求的“服务育人”新模式存在矛盾。各高校都有一套严格有序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与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矛盾。某些具体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简单的统一安排宿舍,没有考虑个人成长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2“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原因的分析
“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之所以呈现目前的状况,与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家庭影响,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同时,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2.1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文化在宿舍盛行。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促使我国主流文化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促使宿舍文化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手机不离身”、“无网不能活”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负面影响极大地削弱了宿舍成员对宿舍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使得宿舍只能成为学生学习、休息的场所,而非思想交流的地方,这对于宿舍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2.2“90后”大学生普遍生长在比较宽裕的家庭经济环境中,拥有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被称为“幸福的一代”,从小就享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他们对宿舍的物质要求相对较高。“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集两代家长的宠爱于一身,从而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和以“我”的利益至上的思维方式,个人本位主义严重,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分享、包容意识。这些导致“90后”大学生对于宿舍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2.3大多数高校普遍实行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管理宿舍,由学生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齐抓共管”的方式容易造成职责不明、管理效率低,从而出现“教而不管、管而不教”的尴尬局面。宿舍文化建设管理观念落后,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放在宿舍文体娱乐活动,像专题讲座、座谈会、演讲会等活动很少开展。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往往忽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特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严重挫伤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3“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变化、新规律,积极创新宿舍管理新途径,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我们要创造的“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主旋律,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宿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全面发展。基于宿舍文化的现状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设对策:
3.1加大对宿舍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
在宿舍基本设施建设上体现人文关怀,注意功能和结构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比如,在宿舍区内配置相应的食堂、开水房、澡堂、洗衣房、超市等。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90后”大学生有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的高校在学生宿舍配置了空调,赢得了“90后”大学生一致叫好。国外一些高校,除了公用生活设施外,每个学生还有一个单间,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有需求的学生提供独立的私密空间,既保证室友之间的交流,又保护学生的私人生活。
3.2完善宿舍管理制度
制定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和健全宿舍区的安全保卫制度,完善宿舍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宿舍日常行为规范。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壮大宿舍管理队伍,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其服务意识,对服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思想教育方法与管理技巧,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管理素质。改进服务方法,通过座谈、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把合理化的建议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宿舍的主人,更是宿舍文化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对宿舍文化建设富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将大学生吸纳到管理队伍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首先,深入到学生中去,听取“90后”大学生对宿舍文化的心声。其次,组建学生管理委员会,鼓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制定宿舍管理条例、承担宿舍管理任务、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等等。第三,充分发挥舍长、班委、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
3.4充分利用网络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