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公司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能源公司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国将抓紧启动第六阶段汽、柴油国家(国Vl1标准制订工作,力争2016年底颁布,并于2019年实施。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日前印发了《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我国将参考国际先进标准并结台我国实际,加快油品标准制修订步伐,完善标准体系。2015年6月底前新的普通柴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尽快第五阶段车用乙醇汽油标准(E10)、车用乙醇汽油调台组分油及生物柴油调台燃料(B5)标准。尽快修订出台船用燃料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力争2015年底前。万案明确,2016年1月1日起,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11个省市全面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l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供应与国IV标准车用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2017年7月1日,全国全面供应国IV标准普通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IV标准的普通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国供应与国V标准车用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V标准普通柴油。
2016 -2020年将继续实施新能源车推广补助政策
据悉,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通知,将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通知指出,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减排效果,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为保持政策连续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技[2014]35号)等文件要求,四部委将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簧。
四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实行普惠制。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时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中央财政按程序将企业垫付的补助资金再拨付给生产企业。中央财政补助的产品是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推荐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减排效果,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步逞坡。2017- 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 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篇2
【关键词】新能源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一、概述
1、新能源企业的认定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气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新能源企业是指从事新能源投资开发生产的企业,这类型的企业专门从事对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科研开发、技术推广与培训、工程设计与实施,对可行性的太阳能、风能等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并运营。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分为四种:新能源设备及材料生产企业;新能源投资开发生产企业;新能源衍生产业生产制造企业;部分业务涉及新能源生产的企业。
2、成本及成本管理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是人们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须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成本管理,是指运用成本会计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致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二、新能源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新能源尚未普及社会
新能源目前不能直接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新能源企业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出售自己的能源,而是利用新能源创造出人们通常使用的能源作为产品销售,需要转换成热能电能等能源再加以利用,这样就导致了风能发电的成本要比火力发电高一倍;太阳能发电成本是火力发电的四倍,从而使得新能源无法普及于社会。
2、新能源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混乱
新能源企业不同与一般的生产制造企业,一般在新能源企业中人工主要分为3个部分: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直接生产人员。然而现在的新能源企业存在人工成本管理混乱,企业无法有效的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实施有效地奖惩制度,更加的没有办法合理的控制人工成本费用。
3、企业自主研发项目成本高
开发科技项目一直是自创世以来各大新能源企业的一项重大的任务,然而科技技术研究不同于生产产品,生产产品的工厂是在明确自己的产品有市场价值,才会去生产并且产品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研发项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研发出的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研发项目的速度与社会大范围的科技增长速度是否能达到一致、项目的使用年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企业自主研发项目未来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产生了疑问,从而在研发项目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成本费用,使得新能源企业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4、新能源企业尚未考虑环境成本问题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打破了新能源无污染的这个错误的认识,新能源和一般能源一样,可能会在生产利用过程中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而且一旦发生污染,其产生的环境污染成本将是很大的。
5、缺乏核心技术,大量引进国外设备
我国对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并未完全掌握,关键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新能源需要多一道工序将其转换成一般能源,这样就会需要用到价格很高的转换设备,这样的转换设备不但价格不菲,而且其针对性较强,用以转化太阳能的设备很难去用作风能发电。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组装一台风力发电机需要进口20%的核心部件。这样的状况如不能尽快改善,中国将难以保证不会再次沦为新能源产业的“世界工厂”。
三、新能源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1、政府要介入新能源的使用
新能源在未来社会能够普及利用的根本推动者还是国家,只有国家强制性的要求社会各界认识新能源、使用新能源才能使新能源企业稳步的发展下去。首先,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新能源企业作为我国七大新兴技术产业之一,国家应该加大税收及财政方面的优惠政策。其次,对新能源普及实施强制性措施。对于新能源的普及,国家应该实施强制性措施,这样可以加快新能源的使用速度。一方面国家应该根据我国能源的分配情况,强制要求现有能源匮乏的城市地区使用新能源;另一方面,一些大型节能灯具、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这些产品通常用于市政设施、整个社区或建筑,政府应该成为直接的购买者,这样能够节约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边际费用。
2、要制定合理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
新能源企业的人工构成与一般生产性企业不同,一般新能源企业的人工分为直接生产人工、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这样三个层次,为了明确每个层次的不同职能分工,应该分层次制定成本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合理有效的进行人工成本的控制与人员的考核。
新能源企业的管理人员成本管理应该与一般企业一致,在管理人员的数量控制上,应该做到定岗定编。针对不同的管理部门,为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作为后期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面向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其自身的工作目标,实施弹性工资制度。
3、要实施阶段化研发成本管理
首先,要在立项阶段的研发实施成本管理。研发立项不准确,其所发生的一切后续支出都只能是浪费。为此,企业必须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研发项目。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讲,它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拥有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技术及市场相对应的研发战略,这样才能永续发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其次,是在设计开发阶段的实施成本管理。设计成本是具有决策性的成本。产品设计费用只占产品总成本的5%,却决定了产品成本的60%~70%。最后,是要在产品试验阶段的实行成本管理。在新能源产品试验阶段,由于产品的开发设计实体工作已经完成在此阶段所要检验的主要是产品性能是否稳定、生产产品的材料供应是否充足研发出的新产品是否仍有降低成本的空间等一些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主要集中表现在:根据目标成本原则确定研发产品的目标成本,修改产品设计,进一步寻求达到目标成本的途径。
4、要引入环境成本管理
(1)确认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与传统企业成本相比,具有不确定性,但仍能根据相关法律或文件进行确定。可以认为,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体系中,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环境成本的确认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确已发生。第二,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
(2)核算环境成本
为了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应当设置一个“环境成本”会计科目,并按环境耗减成本和恶化成本(损失成本)、环境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设置其明细科目,以充分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发生、分配、结转,以便于企业进行管理控制,使信息使用者更为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环境形象。“环境成本”科目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其借方登记当期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的支出以及分配计入本期的环境成本。平时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本期实际的环境成本,期末,该科目借方累计数额全部从其贷方转入“本年利润”会计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没有余额。
5、设备、备件国产化,技术服务国内化
为了避免我国的新能源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成为“世界工厂”这样一种仅仅提供生产服务的企业,我们就必须在企业需要的设备上施行设备、配件国产化,把研发开展到基础设备方面,彻底的改变依附国外设备技术的畸形发展模式。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我国自主的新能源开发生产设备以及后期相关设备维护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依赖外国技术设备,发展受限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李京京、庄幸.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能源》2001(04)
[2]赵艳玲.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月刊2010(03)
[3]童雯.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03)
篇3
【关键词】电力 新能源 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全球的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各个国家在减轻环境污染的问题上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我国也开始开发电力新能源。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措施的推出,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开发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能源的发展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与新能源相比,传统能源的蕴藏量小,开采费力,运输困难,并且传统能源不具备再生能力,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是新时期开发较为成熟的新能源。新能源的造价较低,应用于电力发电,有利于我国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
1现如今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1.1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借助着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风力发电是全球主要能源来源之一。风能是天然形成的能量,将风力转变为回转的机械力,然后利用机械力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是风力发电的原理。我国的风能利用历史悠久,风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因此我国风能发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风能发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1.2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利用沼气、垃圾和农林废物发电。经过大量的研发工作,生物质能发电的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到2015年,生物质能年发电量相当于一个三峡的发电量。
1.3太阳能发电
太阳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能量,全球人类每年能源消耗的总和相当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能量。利用热源采集装置,将太阳能这一热源加热水,使其转化为蒸汽,然后利用蒸汽发电;或者利用单晶硅或者非晶薄膜制作电池组,将太阳能的光源转化为电能,这些都是将太阳能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利用太阳能发电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所以世界各国开始太阳能发电作为能源开发的重点。
1.4核能发电
1991年我国建立了第一座核电站并网发电,现在我国已经有6座核电站。2008年,我国核电年发电量已经达到约680亿千瓦小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二。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政府加大对核电站的基金投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核电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政府也要重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
1.5水利发电
根据第五次全国水能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水能总蕴藏量很大,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可以建成于三峡同等规模的16座水电站,我国的水力发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6地热发电
地热来源于其内部包含巨大的能量,地热蕴含的能量与全球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相比要高出数十倍。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所以我国的地热能发展较为迅速,适宜建设电站的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一带。人们主要利用蒸汽法、水气分离法、减压扩容法、低沸点工质法,将地球内部释放到地表的热量转换成电能。
2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产业不规范发展
国家尚未建立认证和强制性检测制度,光伏发电、风电设备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是产业发展不规范的主要表现。由于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进入门槛较低。使得许多企业一哄而上,都想进入新能源领域。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带来了新能源领域的恶性竞争。许多企业通过压低价格竞争,这样容易导致部分商品质量不合格。
2.2技术基础薄弱
因为我国的新能源科研力量没有创新的平台去研发新的技术,许多企业的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开发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的中小型专业技术公司。所以现如今我国还没有掌握新能源的核心技术,技术的后劲无法提上来,许多设备的关键部件还要依靠进口。
2.3管理体系不完善
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容易导致电网建设与新能源发展不协调、不能对电网企业强制性的监管和要求等问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直接导致新能源发电设备严重的闲置。
3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3.1统筹规划,实现科学合理布局
产能过剩是我国新能源发展较为严重的现象。因此国家应进行统筹规划,明确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阶段性任务,及时调研和评估新能源资源,在新能源产业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发展。
3.2加强研发,提高技术水平
新能源的发展要注重技术研发工作。为了能够支持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以及规模化生产,要确保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国家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出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创新出适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新技术。
3.3制定协调配套的政策体系与制度
协调配套的政策体系与制度是提供新能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的保障。为了解决新能源产业投资成本高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财政补贴制度,并且与税收减免和信贷优惠等手段共同实施。完善投资融资制度,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投融到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并且硬性要求电网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使用新能源,实现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4结语
国家的发展影响着电力新能源以后的发展道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新能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开发新能源有利于节约我国更多的电力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新能源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篇4
通过分析构建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目的、基本原则,确定园区定位,规划总体布局,打造出符合东莞生态园实际情况的低碳经济试验园区。
1.1构建目的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低碳经济园区已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5]。东莞作为珠三角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标本之一,应该根据需求打造低碳经济试验园区,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碳排放量,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低碳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作出贡献。
1.2构建原则
建设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应该遵循环境优先、资源共享、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绿色交通等5项基本原则。1)环境优先原则。在东莞低碳经济试验园建设、招商、企业生产等一系列工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环境优先的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社会的最大产出。2)资源共享原则。有针对性地建设该产业群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达到各企业资源共享的效果。3)循环经济原则。利用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达到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4)清洁生产原则。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减少碳排放或实现碳零排放的目标,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化。5)绿色交通原则。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因出行而产生的碳排放。
1.3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定位
低碳经济试验园区,是建立在减少碳排放基础上,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并且通过各单位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得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区[6]。主要从经济、环境、资源、社会4个方面体现其核心发展思路。1)经济方面。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形成几条主要的低碳产业链,摆脱过去只低碳不经济的尴尬局面,实现低碳与经济共同发展。2)环境方面。结合东莞生态园的实际情况,保护生态湿地,并且利用生态湿地建立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业。3)资源利用方面。建立污水处理中心,将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制定完善的节水、节能、废物利用的方案、措施,使整个园区的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4)社会发展方面。在管理模式、政策环境等方面大胆尝试,营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创业创新环境;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1.4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总体布局
根据东莞生态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完成“一中心二基地四公园”的总体布局(图1)。
1.4.1一个中心
中心区汇集了园区的低碳经济研究所、碳审计机构、低碳建筑、园区管理中心、现代服务业和综合功能区(图2),周围有2个湿地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居住。1)成立低碳经济研究所。在园区建设时,吸纳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专家,建立低碳经济研究所,对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为整个园区低碳产业以及各项低碳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低碳经济研究所致力于引进一流的人才,重点开展低碳能源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集成、新能源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研究。2)建设低碳建筑。在试验园区内,所有建筑在建设时都可以融入低碳经济的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形式及总体布局[7]。3)建立碳审计机构。对企业或产品进行碳盘查,也称“碳审计”,是低碳化考量的第一步。碳审计是指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进行碳足迹计算的过程,其结果可以是只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单,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盘查报告用以公开碳排放数据[8]。碳审计可以使“低碳”行动获得数据支持。目前,国内能提供碳审计的机构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依赖国际力量。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审计的需求不断扩大,谁先开展此项业务,获得较多的经验,谁将在未来的低碳社会中享受巨大的利益。对于东莞来说,建立碳审计机构,不但能让企业更加清楚自身的碳排放量,而且也可以让政府对高碳排放量的企业加大管理力度。4)完善园区管理。园区管理中心负责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制定园区各项具体的政策与管理制度,负责园区建设项目的策划、包装、申报、融资和管理,负责园区内各项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监控,为园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此外,园区管理中心必须要实行低碳管理,在园区低碳发展方面起到带头作用。5)打造低碳现代服务业。2010年东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46.4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9%,占GDP的48.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莞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东莞的主导产业。此外,现代服务业的能源利用强度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少,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是东莞市产业低碳化的重要举措。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重点培育对低碳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服务业,包括低碳技术服务业、环保服务业、碳交易和碳金融业等。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内设置废物利用中心,对园区内的一切废物进行资源循环利用,使园区在发展低碳产业的同时,也能进行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真正从各方面达到低碳发展的目标。如图3所示,废物利用中心包括污水处理厂、能源利用研究中心以及废物回收处理站。
1.4.2两个基地
“两个基地”是指太阳能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它们就像园区的一对翅膀在中心区的两边。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是整个园区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大力引进相关项目,并且在引进、培育产业的时候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低碳原则,要进行研究和论证,确保产业的低碳化,符合园区的发展方向。同时要突出产业招商,推动大批低碳企业和项目迅速汇聚东莞。1)太阳能产业基地。东莞已有数家生产太阳能光热和光伏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如五星太阳能公司、南玻集团和信义玻璃集团,已完成了一批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例如在广场、学校、宾馆、宿舍等推广使用室外太阳能照明和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9]。以热水器为主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产能超过100万m2,产品90%内销,10%出口;光伏产品(主要为光伏电池组件)产能达100MW,产品90%出口,10%内销,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在东莞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建立太阳能产业基地,培育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图4)。同时,发展其上下游产业,使太阳能产业能够在园区内稳定发展,成为东莞低碳产业发展的先导。2)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7年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东莞的臭氧超标最为严重,位居16个监控站之首[10]。汽车数量的激增,是东莞臭氧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发展新能源低碳汽车产业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比亚迪公司已推出了全球第一辆双模电动车,将纯电动、油电混合完美整合,制造出低碳的新能源汽车。在高油价时代,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但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低碳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引进高产值低碳产业,摆脱只“低碳”不“经济”的尴尬局面。
1.4.3四个湿地公园
四个湿地公园,即东部湿地公园、北部湿地公园、三角洲湿地公园和月塘湖公园[11],分布在整个低碳试验园区。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园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根据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实际区位情况,建设湿地公园,开发一条贯穿整个低碳试验园的旅游路线,让园区的游客在观赏湿地公园特色景观的同时,也了解整个低碳试验园区的情况,提高低碳意识。
2保障措施
为确保落实本设计方案,实现发展目标,针对当前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以下保障措施:1)按照低碳标准,制定园区准入制度。园区内的项目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符合要求后才能进入园区。特别是进入园区的低碳产业,要始终坚持高标准、高门槛招商,坚持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引入标准,初步建成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2)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低碳企业。给予低碳企业优惠政策,比如给刚入园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给企业低碳新技术研发资金,吸引低碳企业进入园区。3)吸纳人才,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坚持把吸纳人才作为低碳试验园发展的根本,建设低碳经济研究专家队伍,使低碳经济试验园的所有技术得到理论支撑。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共享机制。基础设施是园区发展的首要条件,所以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建立共享机制,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5)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园区管理。健全园区的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目的管理流程,进一步加强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
3结论与展望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优化路径
引言:
良好的行政管理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企业提高内部凝聚力的保障,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优化企业行政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保持健康发展的途径。
一、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体制不完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大环境的不断改变,企业没有及时完善创新行政管理制度,导致制度与现状不适应,管理效率低下。二是企业虽然更新了行政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较大的问题,管理工作没有深入到企业的各方面,只浮于表面。而且员工对新制度的权威没有完全认同,新制度对他们的约束力不够。
(二)管理结构不合理。在目前的电力企业管理结构中,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工作范围广和岗位多。这种冗杂多余的管理方式使管理结构极其不合理,各级行政管理命令无法及时传达到各部门,工作执行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由于层级多,职能重复,信息的传递经常要经过多个层级或多个部门,这就造成了信息交流的延缓,使问题的处理时间增多,难度增大,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
(三)信息管理不科学。信息管理是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管理内容。由于行政管理命令需要及时与收集执行反馈,信息管理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管理如果能够得到科学的安排与规划,那么企业的工作就能有效率地运行,这也是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还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信息,使信息难以得到科学的安排与规划,使其失去原有的价值。
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部分过于传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电力企业应积极创新行政管理制度,并且完善对新行政管理制度的监督机制,使它的管理效用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实际提高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和力度。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依据公司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计划、管理过程、实际成果进行评估,对工作业绩好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业绩差的员工进行批评与惩罚。
(二)提升管理人员对行政管理的认知水平。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中,电力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强行政管理,而加强行政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管理的认知。行政管理人员要意识到行政管理质量对企业工作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发挥行政管理的管理、协调、服务角色。在管理方面,行政管理人员要学会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协调方面,行政管理人员要使企业各部门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在服务方面,行政管理人员要做好其他部门的后勤,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保障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其次,企业还应该建立企业文化,并积极宣传企业文化。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把工作做到实处,而非只有表面形式。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节约成本,反对铺张浪费,学会运用灵活的管理手段,在变通中使企业的管理更有活力。鼓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发展新型和谐的沟通关系,包容新鲜事物,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三)使用清洁能源。我国传统的发电能源是煤炭,但煤炭经过长久以来的开发利用已所剩不多,且煤炭能源的使用对环境也有所污染,所以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比较迫切的。但是我国大多电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并没有积极研发新能源,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也加重了我国的能源危机。据统计,在发电能源中,我国煤炭能源的使用比例达到80%,而水电、风电等其他能源仅仅占了2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发电能源的结构非常不合理,特别是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煤炭能源的使用是过度的。因此,在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应发挥探索开发清洁能源的积极性,鼓励员工研发新技术,改善我国能源使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三、结束语
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目前遇到了瓶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方法便是优化企业的行政管理,对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积极地改善,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新能源企业的特点和相关的财务风险
新能源是相对传统能源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海洋能等多方面的能源资源。新能源企业是当今时代在新能源开发以及使用的趋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国家的新能源开发与使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新能源企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受到了世界瞩目,然而发展中也存在着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无序竞争严重。新能源产业的光环吸引了大量资金的进入,一些行业已经由垄断竞争向充分竞争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新能源市场,降低了其相应的成本,但另一方面,将整个市场带入一种低技术的重复生产状态,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高端发展。②创新意识缺乏。由于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利益因素占据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空间,而新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根本,可持续的关键是不断创新,缺乏创新意识的新能源企业是可怕的。③环保意识缺乏。新能源产业并不是无污染产业,只是相对传统能源产业来说对人类的危害范围小,但从长期看,缺乏环保意识的新能源产业会给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大的危害。
1.产业优势。一方面是传统能源的短缺以及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可持续生存及发展的需要,双向地催促着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这一产业优势是与生俱来的,并将持续拥有的。
2.创新空间。新能源产业是人类持续生存要求的产物,同时也需要人类不断地创新。因此,新能源产业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3.潜在的资本与市场。从长期可持续发展来看,由于新能源产业良好的前景,财政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等将纷纷进入。因此,新能源企业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
4.落后的技术和较高的成本。尽管新能源产业有美丽的光环,有无限的创新空间,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但落后的技术仍然是新能源企业的不足。处于初期和发展期的新能源企业的大量工作处在摸索中,以及落后的技术、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大量进口的设备,都导致了新能源企业的高成本,阻碍着与传统能源的竞争。
而从我国能源发展的整体状况而言,我国未来的能源市场必定是新能源的天下,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将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更多的资金投入,我国的新能源企业必将在极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创新空间的推动下得以更加健康地发展。但是,新能源企业当今时代的经营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财务风险。据统计,大型跨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40多年,而美国中小企业生存则不超过7 年,大公司在市场上生存也不到40年。近年来,因财务危机导致大型企业陷入困境的例子屡见不鲜,如美国天然气巨头“安然”公司和电力巨头“世通”公司的倒闭,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及有效应对,是企业在未来获得健康的必要保证。
二、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呈现的成因分析
1.经营和管理因素。这里所指的经营因素主要是指由于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预测能力高低引起经营风险,最终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由于新能源企业现阶段技术落后的特点明显,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是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点,但如果研发投入过多,人才储备量过大,而成果转化率较低,投入产出率较低,会直接影响货币回笼,导致现金短缺。因此,要求新能源企业具有巧妙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精确的市场预测能力,把握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关键点,做到有的放矢和精确的持续经营,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导致经营危机。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管理因素是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中的管理短期意识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由于利益驱使,管理层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要求和特点,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的不可生存;另一个是缺乏环保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所用材料及工艺过程等的环保处理,危及企业自身的生存。
2.财务人员管理因素。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技术开始运用到财务风险管理中,而我国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存在不能适应岗位职能要求的情况,缺乏主动意识,不能主动去学习最新财务管理知识,树立新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其次,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失,进行暗箱操作,制造假账,,向竞争企业泄露公司机密等等。
3.财务因素。在财务因素方面,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因素主要有两方面:财务支付和财务结构。由于新能源产业的经营时期较短,虽然潜在市场前景良好,但较高的成本特点,一方面导致目前市场有限,另一方面使得新能源企业的盈利空间较小。由于市场有限,如果开足机器大量生产,容易造成存货的积压,资金流动能力差;如果小量生产,设备闲置较多,资金利用率低。同时为了培养客户及保持顾客忠诚度,企业的资金回收不畅现象较多,应收账款比例过高,资金流动能力差,资金利用率低,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差,容易引发偿债危机。把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一是存货积压严重和存货储备不足,会引发资金利用率低和影响筹资。二是应收账款的挂账。如果挂账严重,企业应积极应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是以上三个方面,由于新能源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新能源企业所处产业的市场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总体是趋好的,但不稳定因素也是存在的,尽管企业无法回避,但仍要进行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较大的危机和损失。
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新能源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应对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或者是针对财务风险出现的机制及原因实施必要的预警,从而减轻企业遭遇财务风险损坏的程度。
财务风险预警不同于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企业的财务分析与评价主要侧重于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行事后分析、评价与总结。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企业预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会计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为基础,采用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分析流程和方式,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会计、统计和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并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和其它风险,并在危机到来前向相关人员和部门发出警示,敦促各方采取措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已经在我国长久的市场经营过程中被无数企业所证明,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第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是为了防止企业经营偏离正常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适时管理的控制手段,以已经发生的财务数据、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财务预警模型为载体,预测和警示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的模式中,新能源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结构,即在企业中设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预警部,将财务风险预警和其他业务预警纳入其工作范畴,预警部直接向最高层领导报告和请示,预警部使用不同的专业分析软件定期梳理收集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其他信息并进行分析、比对,使最初杂乱无章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反映出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发现风险。一旦发现风险,预警部负责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并会同其他职能部门降低并消除风险。公司成立独立的预警部,既有优势也可能带来一定的新问题。因此,在建立健全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的同时,也尽可能避免产生的新问题。
篇7
现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对能源的需求尤为迫切。天然气等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采和利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降低空气污染又满足节约需求。与此同时,燃气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就国际能源局势来看,由于石油价格久居不下,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大了对燃气企业的保护力度,致使一大批的燃气企业林立。燃气企业面临的问题:
第一,随着国内外燃气企业增多,竞争激烈,甚至趋于白热化,以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各个企业为了加大自己的竞争力,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进行产业升级,但是回收周期长。另外如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企业对燃气企业的冲击也不容忽视。
第二,关键型技术人才短缺。对于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能源,其人才要求也必然很高。而国家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教育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二、燃气企业发展策略
第一,制定优先发展战略。
天然气做为一种清洁、高效、优质、安全、无毒的能源,不但可以弥补能源供应不足,而且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加快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步伐,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天然气供应工程投资省,运行成本低,能耗小,是城市燃气最理想的气源。
第二,三个层次缓解加气难。
业内人士呼吁,从增加加气站数量、调节局部供需矛盾和保障天然气供给等三个层次,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扫清障碍。
一是尽早布局,推动加气站建设。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邓亚东等学者建议,推进加气站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能源供应、质量监督、土地规划、交通管理等诸多方面。应统一协调、尽早规划。此外,在科学预测天然气动力汽车发展规模的情况下,还应在新建加油站中大力推广油气合建,节约土地资源。
二是计划先行,缓解局部供需矛盾。长期研究能源政策的华中科技大学公管学院教授黄东说,解决天然气供应结构性紧张矛盾,还可以在下游加快天然气储气罐建设,通过淡季时物理储存适量天然气,旺季时释放储备,增加市场供应,同时也能增强城市供气应急反应能力。
三是调节天然气整体供需矛盾。华泰证券日前的《天然气装备行业系列报告》指出,在清洁低碳发展情景下,2030年前,我国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长8.5%。面对快速增长的需求,业内资深专家、西气东输公司总经理黄泽俊建议,一方面,国内气田要快速实现增产,增加天然气进口;另一方面,进行用气结构调整,一些低效产业,比如建材、冶金、炼钢、陶瓷、一般加工业用气量应减少一些。
第三,完善管理规定。
虽然国家发改委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优先发展“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及液化天然气汽车)。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区的天然气汽车,特别是出厂后改装的车辆,在“身份”认定、安全防范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例如:首先,一些地区“油改气”车辆“身份”不合规,管理制度应完善。武汉市交管局车管所介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属违法行为。一些自行改装天然气的私家车主告诉记者,为顺利通过年检,他们只好在送检前卸载天然气改装设备,或者通过改装工厂打点“关系”,才能顺利过关。专家普遍呼吁,由于天然气汽车问世时间不长,与新车相比,改装的需求更大。既然政府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就要协调交管部门完善管理规定,不给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和发展设置障碍。其次,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降低车主使用顾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的“油改气”改装公司,大多由政府认证、私人经营,加上一些车主自行改装,安全隐患引发公众的担忧。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李建秋认为,只要改装措施合理,天然气汽车的安全级别与传统汽油车辆处于同一级别,不用过度担心。因此,当前最需要强调的是改装行为的资质和安全认证,要强化对天然气设备生产厂家、改装企业的安全管理。
三、结语
篇8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2010年1月4月至2月28日,市水利局认真开展了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学习动员阶段的各项工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了领导。建立了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2009年局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原班人马,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并负总责,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并负责具体抓,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局党组书记、局长*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参加了2009年全省机关效能年建设总结暨2010年全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电视电话会、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并在局班子会议上作了传达学习,对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力求活动取得实效。
二、制定了实施方案。制定了《**市水利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活动主体、服务对象、工作重点、工作方法与步骤、活动组织与要求。
三、进行了动员学习。一是抓好了宣传动员。2月8日,我局召开了2009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局长传达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强调了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指出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窗口的作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切实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通过宣传动员,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认识,统一了思想。二是抓好了班子成员的学习。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暨‘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理清了**水利在开展创业服务,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方面的职能定位,即强力推进“两个转变”,构建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一是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向民生水利转变,确保“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二是强力推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9
在日本,新技术、新能源、新资源、新材料……各种“新”字开头的产业,已成为政府和经济界关注的重心。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日本企业受到冲击相对较小,主要大企业的现金流普遍较为充裕,所缺的仅是有长远前途的投资对象。在雄厚资本支持下,近年来,在核电、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业,日本企业正在加大投资,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企业积极参与的同时,一向以重视“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著称的日本政府,也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方面,政府为家用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产品提供了高额补贴和极为优惠的免税政策。丰田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2009年在日本轿车销量排行第一,这与在部分其他国家市场的糟糕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普锐斯”消费者在日本可以享受高额税费减免待遇和较高补贴。
另一方面,在“大飞机”等需要“国家意志”的行业,日本政府同样没有“缺位”。三菱重工等企业研发的MRJ支线客机甚至尚未总装,带有浓厚国家背景的日本航空公司就已订购20架,而政府还在讨论订购多架飞机作为公务机。川崎重工依托防卫省订货研发生产的C-X运输机,很可能在“民”后,会成为日本首批打入国际市场的运输机。政府的“托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日本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特色。
从企业角度分析,日本发展新兴产业有其固有优势。
首先是技术优势。日本是传统的技术大国,且“技术立国”思想深入人心。凭借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高效的科研制度、充裕的科研投入和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日本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基础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竞争力,其优势几乎体现在各个学科和各类高技术产业前沿,这是发展新兴产业非常有利的条件。
不仅如此,日本企业在技术与市场衔接方面拥有成熟经验和良好机制,使新技术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创造效益,而市场收益又能反哺技术研发部门,是其能长期保持产业技术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全面超越的。
其次是管理优势。日本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往往以商社和银行为中心,以大型制造业企业为主力,经营范围覆盖各个行业,经营地域遍及全球。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中国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此类大型企业集团管理、先进制造业企业管理、大型商业(及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海外投资等方面,都积累有很多先进经验,并已有成熟管理体制。同时,日本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内部运营、科研设计、质量管理和控制、营销服务和市场推广等方面也普遍拥有较高水平。
这些管理体制和经验,均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之功,也是日本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后来者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超越。有这种稳定且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新兴产业一旦突破“技术”瓶颈,就很容易实现爆发式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通常所说的制造业“新兴产业”之外,日本经济中还有两类容易被忽视的增长点。
一方面,日本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并非放弃传统产业的发展,而是利用科技发展,为传统产业赋予新的生命力,例如,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或将新能源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均可使传统产业实现阶段性的新发展,造船业即是其中一例。
篇10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环保责任;宝新能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40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064- 04
0 引 言
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是社会进步,民众权利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寻求先进运营模式,改变传统观念来弥补差距,实现快速提高,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改良外部环境,提高竞争力。本文以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新能源)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尤其是其关注环境保护为例,对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进行探讨,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现状分析
(1)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总体上较为淡薄。2012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比2011年同期增长超过六成。但是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对中国1 5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8% 的受访企业设有社会责任部,8% 设有可持续发展部,16% 设有环境管理部,37% 设有公共关系部。在《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报告2011》中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近八成不合格。这也凸显了虽然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虽然在快速提升中,但总体依旧处于较为淡薄的状态。
(2)我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督导职能履行不足。社会实际中,很多企业都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各行政部门应充分联合,建立相应的联动体制,对于企业完成社会责任予以充分的引导和考察,也要在立法方面完善化的同时,明确执法程序,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利导性。促使企业由被动向主动完成企业社会责任过度。
(3)统计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环境治理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国企环境治理水平高于民企。我国的上市企业一般对股东、员工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较好,对环境、社会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得一般。其主要原因依旧是观念和意识的淡薄,通常常说的人力与财力的束缚并非主要原因。而国企等企业关于环境治理方面明显好于民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对环境治理的要求不同。
(4)现在已经有部分生产型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具体体现为:①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利用各种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②构筑生产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企业间的循环经济体系。通过产业的合理组织,使资源在纵向和横向间的企业间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内的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2 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以宝新能源为例
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积极实践的先进企业,他们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行者、示范者,带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迅速发展。而宝新能源作为其中民营资源型企业的佼佼者,为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2.1 宝新能源简介
宝新能源是199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新能源电力公司,公司下设5家全资子公司,其中以广东宝丽华电力有限公司和陆丰宝丽华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为主,是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新能源电力龙头上市公司。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2.2.2 宝新能源关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2.2.2.1 股东方面
公司发展稳健,每年均进行现金分红、派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价值回报。从 2008 年起,公司连续入选深证红利、深证 300 价值等指数样本股,标志着公司已成为财务稳健、分红稳定、对股东投资回报良好的上市公司。
2.2.2.2 员工方面
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员工聘用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员工的保险参与率达到 100%。
公司先后投资建造 5 座公寓式管理的员工星级宿舍,开设 5 间自助餐饭堂;投资 3 500 多万元,配备 4 间医疗保健室,有专业医务人员为员工免费服务。
公司也设立了图书室、电教室、娱乐室、阅览室等,修建了高标准的 11 人足球场 1 个、标准篮球场 2 个、羽毛球场 5 个、室内乒乓球场 4 个、体育舞蹈室 1 个和室内健身房 1 个。丰富了员工文体生活,增强了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2.2.2.3 客户/伙伴方面
公司在注重对股东权益保护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合同及制度,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未发生任何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
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梅州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梅州市“纳税信用 A 级企业”,获中国农业银行授予“AA+级信用单位”,获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评定长期信用级别为 AA 级。
2.2.2.4 其他方面
①积极上缴税金,贡献地方经济;②通过自身发展,公司为梅州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③公司关注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注重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2.2.3 宝新能源履行环境责任情况
除了以上这些责任,宝新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尤为突出。宝新能源始终坚持走节能减排的发展之路,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科技创新,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同方向增长,最终形成了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2.2.3.1 打造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
公司下属梅县荷树园电厂自2003年起采用目前国际上技术最先进的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利用煤矸石发电,解决了煤矸石长期被视为固体废物的尴尬。不仅改善了煤矸石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等问题,也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效清洁动力。
荷树园电厂是广东省第一家采用先进循环流化床洁净煤燃烧技术、综合利用煤矸石劣质煤发电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公司电厂二期工程的两台机组,是国内第一台和第二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30万千瓦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也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2台已投产运行的单炉膛30万千瓦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时,公司还对燃烧灰渣进行循环利用。发电燃烧后形成的炉渣和粉煤灰,除少部分销售给水泥厂作填充料外,大部分用于制作煤灰渣砖,既取消了灰渣堆场,节约了土地,又能增加效益。环保砖厂可完全消化电厂产生的灰渣,最大限度实现煤矸石资源变废为宝和综合利用。
2.2.3.2 构建绿色企业,低碳环保
公司采用先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极大地强化了对高灰份和低挥发份的劣质煤的适应性与燃烧效率。使劣质煤燃烧效率达95%~99%,锅炉效率达90%左右。每年电厂利用的煤矸石,可节约标准煤约50万吨,有力地促进了能源节约。
2.2.3.3 科技创新,节能技术改造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研发方针,充分发挥创新研发对核心业务新能源电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①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全内燃高掺量粉煤灰砖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获得了梅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②公司开展技术改造,聘请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发电机组进行燃烧优化调整,使机组效率提高1%左右;投资1 500多万元,对30万千瓦机组高压电机进行变频改造,使厂用电率下降1%左右;原煤掺烧石灰石高效脱硫技术及其洁净燃烧机理研究获梅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③由公司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的“300MW煤矸石CFB发电机组及资源循环利用工程”项目获得“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实现了清洁煤发电整体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大型循环流化床洁净煤发电技术应用已处于世界领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2.3.4 研发再生能源,追求风电发展
2006 年,公司确立了向风电领域进军的新能源战略。 2007 年公司委托广东省气候中心建起了国内第一批的海上测风塔并开展相关的测风工作,目前该测风塔已成功获得4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数据,相关资料填补了国内科学研究的空白,其成果受到了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家气象局等权威单位专家的肯定。
2009 年12 月22 日,公司投资建设的陆丰甲湖湾(陆上)风电场一期工程4.8万千瓦风电机组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投入运营后,与同等装机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煤约3.5万吨,每年可以减少烟尘排放量约4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00吨、减少灰渣排放约8 000吨、减少CO2一年减排量96 600吨。
2.2.3.5 绿色办公,倡导环保
公司重视办公节能管理,倡导绿色办公。①办公楼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②节约照明用电,节能灯使用率100%,做到人走灯灭;③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不使用或外出时及时关闭电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行办公无纸化,办公耗材采购经费节省近20%。
3 政策建议
3.1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完善环境治理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创造良好大环境
企业环境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介入与引导,在促进企业进行环境之类的时候,不能仅从短期环境治理成效考虑,更应从全局出发,以治理目标为基础,从制度设计、行为促动、实际成效综合考虑。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在规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的同时,也应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企业积极自愿地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政府也应积极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沟通,参与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中,减轻国际社会对我国企业的歧视和压力。
3.2 企业要主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是其中的一个单元。企业应该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才能获得长久的活力与动力。只有兼顾到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也应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权责分明,强化意识。
3.3 增加信息透明度,及时进行信息披露,鼓励第三方审计
我国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刚刚觉醒,然后再企业环境治理信息披露中,程度不齐,重点不一。导致社会在监管的过程中无所适从。统一企业信息披露要求,保证内容实质性、结构完整性、信息可比性对社会监督企业完成环境责任情况至关重要。同时,还要鼓励企业聘请第三方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予以审计。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增强公信力,也可切实规范企业信息披露的统一标准。
3.4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整合功能,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利益相关方认可
非政府组织包括公民维权组织、行业协会、学会、公益组织及其他民间组织。因非政府组织的非盈利价值取向,使它们能够涉足政府与社会无法全面涉及的领域,有利于协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整合社会利益。非政府组织在协调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能够形成三者间的良性沟通与互动。
若想使企业真正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及环境责任的重要性,就应使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承担环境责任给企业带来的好处。通过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宣传,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也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方法,同时还可以引入责任投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黎友焕,魏升民.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从SA8000到ISO26000[J].学习与探索,2012(11).
[2]李伟阳,肖. 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
[3]冯梅,范炳龙.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评述与借鉴[J].生产力研究,2009(22).
- 上一篇: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
- 下一篇:小学学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