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

伴随年龄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目前应该通过加强骨质疏松知识宣教,使老年患者了解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而住院老年患者可以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进行健康教育,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6月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住院患者190例进行调查。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②能独立或由专人指导下能够完成调查问卷;③依从性好,能配合完成随访。

1.2方法

1.2.1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版本[1],及徐苓主编骨质疏松症[2],将患者基本信息、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主要临床表现共19项以问卷形式列出,以调查表形式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81份,在入院后第1d进行第1次调查,通过入院后进行骨质疏松专题讲座,2w后重复1次调查。

1.2.2 小组讲座 对190例患者,分为10组,进行第1次调查后分组,以小组形式进行骨质疏松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分为问卷所涉19项,逐项对患者讲解。

1.2.3 多媒体实例讲座 针对典型骨质疏松病例进行讲解,使患者认识到骨质疏松的危害及可防可治。

1.3统计学处理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被调查者中,男性126例(占69.6%),女性55例(占30.4%);年龄60岁~93岁,平均(69.4±7.3)岁;工人73例(占40.3%),办公室职员68例(占37.6%),职工家属27例(占14.9%),农村患者13例(占7.2%)。

2.2 相对于教育前,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程度明显提高。除外体力活动对骨质疏松影响的认知度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差异。健康教育前后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结果(见表1~2)。

3 结论

老年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匮乏,通过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知识宣传教育,明显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认知程度,掌握骨质疏松的风险。

4 讨论

伴随年龄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正逐渐影响到人们的健康。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3](老龄化标志: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2003年~2006年一次大规模流行病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及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分别为:20.7%和14.4%,按调查估算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约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4]。王亮[5]等报道,北京海淀区1639例汉族中老年男性骨密度调查分析:60~69岁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40.72%,70~79岁组为55.56%,80岁以上组为69.73%。骨质疏松的直接危害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的终末事件,其致死、致残率极高,医疗费用支出极高。郝光亮[6]等报道,2001~2006年6年中,35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治疗费用为29793元,3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治疗费用为21666元。贺良等[7]报道,2001~2006年北京积水潭医院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年平均治疗费用为334.6万元,3年总费用为2342万元。杨子波等[8]报道,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5年生存率仅30.1%。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骨折医疗支出较大,但预后不理想,因此了解骨质疏松基本知识,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目前关键。国内张泽鸿等[9]提出骨质疏松的教育必要性及教育方法,本文提示: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匮乏,不利于骨质疏松防治,通过积极开展骨质疏松教育,增加人们尤其是高危人群对骨质疏松基础知识的知晓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徐苓.骨质疏松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8):511-511.

[4]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8-154.

[5]王亮,马远征,陈琼,等.北京市海淀区1639例汉族中老年男性骨密度调查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0):918-936.

[6] 郝光亮,郝永强,晏焕,等.老年髋部骨折的住院治疗费用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8,14(3):200-203.

[7]贺良,钟伟,李宁.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住院治疗费用(2000~2006年)统计[J].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15(5):321-324.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32―01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逐年增加。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已成为治疗老年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法。这是一种微创手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手间短、安全有效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PVP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6例,疗效满意,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6例(共72个椎体)。.其中男22例,女34例,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68.5岁,共18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13例,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42例,第2腰椎压缩性骨折17例。此56例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剧烈伴行走困难,不能站立或站立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疼痛可减轻。CT或MRI检查显示椎体楔形压缩均大于1/3。治疗方法主要是在C臂X光机透视下定位放置双侧套管针,将骨水泥用推进器经套管针注入到椎体的方法。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里护理 本组老年患者大部分人都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内科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烦躁,焦虑心理。同时在心理上有不信任感,认为骨质疏松不会引起骨折,骨折的原因都是外伤所致,怀疑医生的诊断治疗方案是否准确。因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做好健康教育,并讲解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和其引起的不良后果。让患者及其家属对这类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耐心讲解PVP手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并请相同疾病的患者现身讲解,消除其紧张、烦躁、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详细的解释病情,做好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降低应激反应水平【2】。

2.1.2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成常规的术前化验检查、心电图、X片、CT或MRI检查,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骨折部位下加垫圈,保持脊柱过伸位。翻身时应保持胸腰椎脊柱在一直线上,重点在于保持受伤的脊柱部位局部固定,减少相对位移的发生。同时还应练习俯卧腰部过伸位,以适应术中而提高手术耐受性,练习时间从少到多,直至增加到30分钟以上,术前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术前8小时禁饮禁食,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2.2 术后护理

2.2.1护理 术后常规6小时内卧床休息,尤其是术后2小时内采取平卧位,可减少并发症及压迫穿刺部位点出血的发生,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其血压及血糖的控制情况,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伤口有无红肿及渗液,以确保伤口早日愈合。

2.2.2疼痛护理 观察患者伤口疼痛情况,本组均为老年患者,伤口的疼痛可引起患者烦躁不适,寝室难安,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血压及血糖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因此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止痛处理。

2.2.3饮食护理 术后常规禁食6小时,以后可多食香蕉、菠菜及粗粮等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并嘱其多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饮食不可过饱,少食多餐,不进食酸辣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2.2.4并发症的护理 PVP的主要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引起的椎管内占位、椎旁静脉栓塞等,前者可能会引起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后者严重时可引起肺动脉栓塞。因此术后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循环感觉、运动、皮肤色泽、皮肤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无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

3 出院指导

多数患者可于手术后5日左右出院,出院后须佩戴腰围3个月以上,3月内避免弯腰及做加重脊柱负荷的活动,定期复查胸腰段脊柱X片。出院后要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具体方法是手术后一周开始:(1)挺胸,病人仰卧床上两肘支起胸部,使腰背悬空。(2)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屈膝,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刚开始时不要抬得太高,应当循序渐进。(3)三点支撑法:病人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双足支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4)飞燕点水法:病人俯卧,双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双下肢伸直抬起,全身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弛反复进行。(5)四点支撑法:病人仰卧,双手双足支撑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年老患者适合做五点支撑法和三点支撑法,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防止创伤,避免受伤部位再次损伤。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钙食物,坚持日晒及户外活动,定时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门诊随访,若有不适随时复查。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prevention of thromboembolic disease in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 70 patients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4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admission and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predictive nursing.Result:The total incidence of thromboembolic disease of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2.8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14.2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 Embolization; Com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dong Provincial Sports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Ji’nan 25001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5.031

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好见于老年人,多发于胸腰椎[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OVCF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由于椎体高度丢失,脊柱后凸畸形,可造成严重的腰背部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OVCF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OVCF多采取保守治疗,因长期卧床休息,加重骨质疏松,骨折难以愈合,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效果较差。而传统的手术治疗因创伤大,并且因骨质疏松易导致内固定松动而使手术失败。近年来,OVCF的微创治疗获得广泛关注,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最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但是术后患者由于原因、肢体制动原因及年龄因素,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栓塞并发症,栓塞性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等情况[4]。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少见病,未引起足够重视[5]。实际上,VTE在我国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低,目前VTE防治的临床医疗指南对临床护理的指导性不强,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对VTE认识不足、护士未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医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护士被动执行医嘱等问题[6]。减少其发生率,降低并发症严重程度,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积极的临床护理作为DVT发生的重要保护因素,在预防DVT发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预防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报道比较多见,但不同文献报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所不同,且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着眼于基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经验及以往文献报道,制定出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观察其对DVT的预防效果,并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比较,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在减少THA后DVT发生的价值。现将笔者本院近3年开展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以及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单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1~62岁,平均(37.89±4.36)岁;致伤原因:车祸19例,高空坠落9例,意外砸伤7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0~63岁,平均(39.56±5.63)岁;致伤原因:车祸18例,高空坠落10例,意外砸伤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与影像学检查相匹配的有疼痛症状的OVCF,通过放射学和骨密度检查确诊骨质疏松;(2)椎体塌陷不能超过原椎体高度的2/3,后壁完整;(3)自愿加入本研究,能够配合治疗及观察者。排除标准:(1)转移瘤、骨髓瘤及骨髓炎等疾病导致的病理性骨折;(2)发生与骨折相关的神经损伤者;(3)超过3个节段的OVCF;(4)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者;(5)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治疗及观察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采用美国Allegiance Healthcare公司生产的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包,穿刺方法同经皮椎体成形术。抽出针芯,置入导针,拔出穿刺针,沿导针置入扩张套管和工作套管,经工作套管将精细钻缓慢钻入,达椎体前缘,取出精细钻,放入可扩张球囊,侧位片显示其理想位置为椎体前3/4处,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同法完成对侧穿刺和球囊放置,同时扩张两侧球囊,通过C型臂监视球囊扩张和复位情况,椎体复位满意或球囊达椎体四周骨皮质时停止增压,压力一般不超过300 psi,取出球囊,最后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可渗漏到椎旁软组织、椎间盘、椎间孔和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到椎间盘或椎旁软组织中时,一般不引起症状。当骨水泥注入椎体中央后静脉和椎旁静脉丛可造成血管栓塞,甚至可以造成肺栓塞。为了减少骨水泥渗漏,应注意以下:(1)术前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了解椎体压缩、破坏程度及椎体边缘是否完整;(2)穿刺针需穿刺到椎体前1/3处,骨水泥注射量达到椎体后2/3时应停止注射,一般认为胸椎骨水泥量不超过3 mL,腰椎一般不超过5 mL,术中影像学监视是防止骨水泥渗漏的关键;(3)严格按照比例调制骨水泥,切勿过稀;(4)骨水泥注射速度不硬过快,发现渗漏后,立即停止,并改变针尖方向后尝试再次注入。

1.3.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未进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为:科学制定规范化防治护理方案,以预见性护理诊疗指南为核心,结合骨科护理临床实践,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制定血栓性疾病防治规范化预防护理方案,保证实施质量和患者安全。医护之间有效沟通共同制定三级预防方案;护士主动实施该方案,包括基本预防(术后抬高患肢、鼓励主动活动和改善生活方式等)、物理预防(正确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压力泵等)和药物预防(包括低分子肝素和维生素k拮抗剂等),保证预防措施的积极效果;规范相关健康教育,依据自制的常见疾病教育手册和功能锻炼图谱按时有效地实施,同时监督患者的依从性[7]。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护士要及时进行病情观察并识别是否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TE),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抢救。为便于观察,骨科自行设计了该规范化护理方案的实施评价登记表,每班次登记1次,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的栓塞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栓塞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632,P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可形成血栓、脂肪栓子等,当栓子脱落时,可导致股静脉、盆腔静脉、肺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栓塞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8]。因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OVCF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可。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技术[9]。1998年美国的Garfin首先提出了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设计构想,后来Lieberman在Garfin的研究部基础上将可膨胀气囊经皮植入椎体,充气扩张后再注入骨水泥,行后凸成形术[10]。近年来,成形术在我国广泛开展,逐渐推广应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顽固性疼痛者,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并且能够加固椎体,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椎体的进一步压缩,尽快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固定椎体,缓解疼痛但不能改善椎体畸形,椎体后凸成形术不但可以恢复压缩椎体的强度和硬度,还可以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矫正后凸畸形,并且充气后在椎体内形成一定的空腔,椎体内压力降低,使骨水泥注入更加容易、安全,降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11]。赵志刚等[12]观察67例患者的113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早期结果,发现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有效恢复压缩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的同时,骨水泥渗漏率仅为2.57%。

影响手术后DVT形成的临床因素众多,高龄深静脉血栓病史、肥胖、全麻、应用骨水泥以及大量输血等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赵秀娟[13]探讨了多发管状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护理方法,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脂肪栓塞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窦维玲[14]总结了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护理措施,针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具有易发生深静脉栓塞这一特点,进行术前评估,心理护理、宣教,观察护理,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避免深静脉栓塞的发生,与本研究结果吻合。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预防锻炼的主要部分,患者长期的卧床多会导致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下肢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要针对每种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针对压疮,要严格指导患者翻身,督促患者按时翻身,并保证患者皮肤、衣物、被褥等清洁,另外要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增加患者抵抗力;针对肺部感染,要指导患者戒烟、呼吸锻炼、咳痰等,同时保证患者病房的空气清洁,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另外根据情况给予患者吸痰、吸氧及抗生素的治疗;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术前给予患者床上排尿的锻炼,减少留置尿管的几率。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要鼓励饮水,并严格对尿道口和导尿外管的消毒,另外要锻炼患者膀胱肌的功能,尽快拔除尿管。针对便秘,要根据患者排便规律,术前指导练习床上排便,必要时术前灌肠,减少术后便秘的发生;术后通过调节患者饮食,口服药物或穴位按摩等方式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针对静脉血栓,要在患者术后尽早给予抬高双下肢,使下肢处在功能位,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并给予合适的挤压按摩和正确指导功能锻炼,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功能锻炼,尽量改善肢体功能。

篇4

[关键词]骨折;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26-01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学不断走向多元化、人性化。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成为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骨折的病人病程较长、费用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显得更为重要。张云等[1]认为:其目的主要是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地发生。骨折后,如活动减少,渗出液和血液就会发生机化,骨、关节、韧带粘连而导致僵硬,因此要进行功能锻炼。要最大限度恢复肌肉力量及耐力,防止肌肉萎缩。防止骨质脱钙,预防骨质疏松。骨骼活动时,承受重量时新陈代谢,反之新陈代谢停止,骨的生成停止,而骨仍不断的破坏,钙的排泄率大于沉降率,钙会流失,使骨质脱钙。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条件,促进骨质痊愈。骨折的生长靠许多因素,其中局部血液循环是重要因素,功能锻炼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其主要原则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系统有效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是促进骨折病人早日康复的前提和保障。其方法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 功能锻炼

1.1 功能锻炼的具体要求 功能锻炼要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功能锻炼的要求在于恢复、促进下肢的主要功能站立和行走。

1.2 分阶段训练

骨折后1至2周:此时骨折断端尚不稳定,伤残肢体血液循环差, 可能还有水肿。应把病人伤肢远端适当抬高, 在肢体远端做轻度按摩, 肌肉做轻度收缩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3]

骨折后3至4周:此时伤肢的疼痛基本消失。可以做更有力的肌肉收缩活动, 还可做伤肢未固定关节的自主活动。骨折固定去除之后:此时除了继续原来未曾固定部位的活动外, 重点要转移到曾被固定关节的锻炼。关节不能做主动活动时, 可由他人或伤者本人帮助进行被动活动。被动活动的动作要轻柔, 用力适当, 活动范围应逐步由小加大, 不能引起疼痛, 防止拉伤、扭伤。关节活动有改善时, 多做主动活动, 并逐步加大活动范围, 延长时间, 以不产生疲劳和疼痛为度。当关节活动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增加抗阻运动, 肢体上加沙袋进行活动,提高肌力, 加大活动范围, 并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如进行下肢负重行走、上下楼梯、跨越跑跳等训练, 直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3]

1.3 功能锻炼的方法

1.3.1 主动锻炼是功能锻炼的主要方法,要依靠患者自身力量进行锻炼,对主动运动的患者多指导、多鼓励,指导患者进行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运动,鼓励患者微小的进步。[1]

1.3.2 被动运动指完全靠自身以外的力量进行运动,被动运动的方法有按摩、理疗、推拿、针灸、借助器械和被动活动。被动活动力量要柔和,不要过累,防止损伤,以患者不痛或轻痛为度。[1]

1.4 功能锻炼的原则功能锻炼要遵循动静结合,主动、被动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1]

2 康复护理

2.1 转变护理模式要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把人看做一个整体,了解病人的身心需要。把功能锻炼和健康宣教贯彻于病程始终。病人入院时就应向其讲解有关知识,让病人有初步的了解,如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重要性等。在未出现并发症之前,就学会基本的训练方法,掌握其要领,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正确指导病人,积极有效地进行宣教,不拘泥于单纯地执行医嘱,而是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康复训练中。护士应主动、耐心、细心地经常观察和分析,在适当时给予其鼓励,使病人坚持康复训练,与病人一起找出效果较好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中。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许多护理人员对专科知识了解不够,知识浅薄,主动学习意识差。要不断学习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如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有效地应用于康复护理中。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内涵,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2.3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康复护理将护理程序贯穿于康复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更好地实施护理。

2.4 严格做好基础护理骨折病人由于卧床容易发生许多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营养不良、便秘等。应该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病床单元,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无渣屑,鼓励和协助病人勤翻身,按摩受压处,预防褥疮发生。饮食上应该提供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多食纤维素,预防便秘。

2.5 重视健康教育由于病人缺乏相关知识,或护理人员宣教指导不到位,造成病人认识不足,忽略了康复护理,造成很多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向其说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功能锻炼,以及功能锻炼的原则和必要性。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3 心理康复护理

由于环境陌生、疾病影响,骨折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加之病程较长,康复程度的不同,病人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大多数病人的心理反应都随着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惊恐状态、否定状态、抑郁状态、依赖状态、适应状态。[5]护士应该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 护士应该主动热情服务,态度和蔼可亲,向病人介绍住院环境、有关规章制度、有关医护人员、尽快帮助病人熟悉住院环境,减轻焦虑。

3.2 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倾听病人的倾诉,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护士应适当的移情,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3.4 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感情状况,赢得病人的信任,适当的安慰和鼓励病人。

3.5 鼓励病人积极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根据病人伤残程度,分组进行康复活动。通过交流,使病人有了更加积极乐观的情绪,同时也为重返社会的角色适应奠定了基础。

3.6 告知病人康复护理要循序渐进,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其因为过于急躁而丧失信心。

3.7 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做好心理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使骨折病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必须牢固树立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服务理念,有效地指导病人进行康复护理,最大限度地恢复伤残肢体的功能,减轻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康复护理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医学治疗向多元化综合治疗的护理方向转变,其主要目的是尽早使康复工作付之实施,以帮助患者恢复的最佳满意。骨科疾病有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给患者予以科学的康复护理指导,对促进其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6]

参考文献

[1] 张云,王青芳.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旬刊),2007, 14(15).

[2] 李剑媛,张福祯.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J].中华护理杂志,2002,(2).

[3 ]高春东. 骨折康复锻炼的三个阶段[J].现代养生,2001(5).

[4] 丛红卫,郭淑英.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2007, 9(177).

篇5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非手术治疗 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自身体力及智力状况下降,老年性疾病,环境因素等,成为老年人跌倒骨折的危险因素。骨折部位主要集中在髋部、脊椎。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及一些因全身疾患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治疗者,以及骨折虽有移位,但估计对预后影响不大者,或者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时,因手术无法固定等患者,都予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一种在卧床的基础上辅以丁字鞋、人字石膏和牵引的治疗方法。2005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8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70~92岁,平均年龄78.6岁,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20例,现存慢性病情况:高血压15例,冠心病1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9例,糖尿病5例,老年性痴呆2例,心律失常4例。

护 理

心理护理:由于突然外伤致伤下肢,局部疼痛,患肢畸形、缩短,功能障碍,使老人不知所措,悲痛万分,心理失去了平衡,担心以后丧失功能,生活不能自理。此时,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常出现表情紧张、恐怖、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有的出现攻击和对抗行为,有的甚至行为反常。此时,护士应多关心和体贴患者,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安置患者于安静的病室,医护人员的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要轻柔。要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暗示患者已脱离危险,使患者有安全感,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安静下来,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安慰与鼓励[1]。

牵引术后的护理:①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②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效。治疗期间应做到“三不”,即不盘腿、不负重、不侧卧。③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天用75%酒精滴孔2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④行皮牵引的应随时注意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定期检查胶布边沿皮肤有无发红或破溃。⑤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情况,观察伤肢末梢皮肤有无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伤肢功能锻炼:①骨折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骨折断端不稳定,应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及足趾的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②中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基本消退,骨折断端初步稳定,骨痂开始生长,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以及髋、膝、踝关节间的协同运动,折除牵引后,根据医嘱扶双拐做患肢不负重锻炼;③后期:局部软组织已恢复正常,骨折部有大量骨痂生长,断端较稳定,可下床用双拐患肢逐渐负重,待骨折进入骨化塑形期,骨折达临床愈合,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由双拐改成单拐或酌情弃拐步行。但练功时应循序渐进,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应以不加剧疼痛、患者尚能忍受为度,同时要保证患者安全。

预防并发症: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时间长,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指导患者多喝水,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适当抬高床头,骨突处垫上充气圈,每隔2小时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1次,多吃富含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帮助患者作患肢肌肉按摩4次/日,每次10~15分钟,以防止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褥疮、便秘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仔细观察和及时治疗现存病。

治疗知识宣教: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护士应尊重患者的感受,安慰患者,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如:给患者讲故事,给患者看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解释依赖药物止痛的不良反应,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性。另外老年骨折后牵引固定时间较长,给生活带来了困难,自控力下降,患者不大配合牵引治疗。护士应作好牵引知识宣教,介绍牵引固定对髋部骨折康复的重要作用、牵引的有效位置及注意事项,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配合说服患者坚持作牵引治疗,使保持牵引固定有效。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传统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引起腰痛、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征候群。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发病时疼痛较重,若马尾神经损害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劳动造成很大影响,甚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复发率高,恢复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临床治疗中多用传统疗法治疗为主,具有患者痛苦少,费用低,疗效显著的优点。现有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牵引、针灸等综合方法治疗,并配合健康教育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患者中,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男47例,女2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5岁,病程3 d-10年,本组患者中症状症状轻者14例,较重不能行走者8例,不能正常工作者5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电针治疗 主穴取阿是穴、夹脊穴、委中、环跳、肾俞、腰阳关等穴,再根据辩证,循经取穴,常用的穴位有:承扶、殷门、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等穴。用1.5~3.0寸毫针针刺。得气后选择若干组穴位接上C,6805电针仪,使用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同时腰部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简称TDP)照射,温度以温热耐受为宜,治疗时间为3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每次取针后再行牵引治疗。

122 腰椎牵引 采用电脑自动牵引床,患者仰卧牵引床,间歇牵引,腰带上缘固定在髂前上棘以上,胸带下缘固定于肋弓以下,在患者头部和窝各垫一小枕,以维持生理弯曲度。第1次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3-1/4,隔日增加1 kg,最多不超过患者体重,1次/d,每次30 min,10次为1个疗程。

13 预后 所有病例均采用牵引、针灸治疗配合健康教育,指导卧硬板床休息、腰背肌锻炼及护理治疗,除1例无效转行手术治疗外,其余经治疗及护理后效果良好,腰腿疼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2 护理体会

21 生活护理 保持病室整洁,创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坚持严格按要求巡视病房,专业护士到病房做卫生宣教及健康教育工作。注意防止受凉,因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发因素,防止受凉可给予频谱仪照射或腰部热敷。

22 心理护理 腰腿疼痛及肢体活动受限或其症状加重时,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或担心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而有悲观、抑郁心理反应。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需医护人员耐心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使患者了解其病因、治疗方法及康复过程,并介绍腰椎牵引、电针、药物及腰背肌锻炼的作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23 针刺的护理 针刺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传统疗法之一,把握好针刺适应证,提高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对于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做好沟通工作,消除其紧张心理。针刺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腰背部腧穴进针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内脏;注意防止晕针、滞针、折针、断针等意外发生;本组病例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无任何意外发生。

24 牵引的护理方法 掌握牵引疗法的适应范围:若有明显骨质疏松、腰椎滑脱、马尾神经压迫症状或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禁用牵引疗法。牵引前嘱患者排空小便,不要空腹或过饱,全身放松,进食后30 min后进行,牵引力实行个体化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和具体情况而定,牵引力度应由小而大,以患者舒适或耐受为宜,腰部进行固定时,两边的拉带保持平行,使腰部受力均衡,防止意外发生。

25 功能锻炼 需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所在及注意事项,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2~3周,待症状减轻后,开始指导患者做腰背肌锻炼和直腿抬高运动,活动范围和数量应逐渐增加。

总之,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经采取规范治疗及护理措施,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使患者痛苦减小到最低程度,配合牵引、手法按摩、针灸等综合方法治疗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篇7

【关键词】脊柱侧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09—02

脊柱侧凸的形成是由于脊柱的一段或多个节段由于某种原因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常常伴有脊柱的旋转畸形和矢状面上生理弯曲的变化,胸廓、肋骨、骨盆、下肢的长度也会随之变化,严重的病例,会影响到呼吸功能、心脏变位,甚至发生截瘫。此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在治疗上不仅需要矫正畸形,还需要保证脊柱生长能力,后路畸形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脊柱侧弯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因手术创面大,风险性高,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大,以致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就特别重要[1]。本科从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脊柱侧弯患者54例,经过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病人疾病的康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中男23例,女31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20.96岁,平均住院日15.31天;行手术治疗,术后经治疗和护理伤口愈合良好,并出院。其中1例出现肢体麻木,活动轻度障碍,经药物治疗后痊愈。

2 护理

2.1 术前肺功能的评估与护理

患者因脊柱畸形造成胸廓畸形,胸腔容积改变,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因此,术前必须完成心肺功能的各项检查,评估术后心肺功能的耐受力。术前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肺功能的锻炼,如吹气球,深呼吸,扩胸运动等,为手术做好准备。

2.1.1 术前一般情况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身高,营养状况,既往史,家族史等情况的评估,以及术前各项相关检查的结果。以便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还应做好术前的常规护理,如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在床上大小便,独立翻身的技巧等。

2.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2.1 低血容量的观察与护理:(1)因手术大,术中失血失液较多,容易导致病人出现血容量较低的状况,术后24小时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每小时观察病人的面色、口唇、眼脸的颜色,肢体的温度[2]。(2)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记录。(3)观察尿量,尿色,每小时尿量必须在30ml以上。(4)遵医嘱正确及时的补液,维持充足的血容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对于血红蛋白过低和引流液过多者应及时输血,并及时复查生化。

2.2.2 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因患者手术时间长且术中长期处于俯卧位,长时间压迫气管可造成术后气管塌陷,致气道阻力增加,出现气道阻塞,残气量下降,肺活量降低。另外,气管插管刺激气道粘膜,术后伤口疼痛,这些因素易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气道分泌物难易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术后应保护好伤口,协助患者有效的咳嗽,指导吃气球,给予翻身叩背,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治疗,必要时给予吸痰。

2.2.3 脊髓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因手术可能造成脊髓供血不足及脊髓牵拉,在术后24小时内应观察、评估、记录患者躯体及四肢感觉、运动、肌力情况,并与术前做相应比较,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如患者诉双下肢麻木,疼痛难忍等手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本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肢体麻木,活动轻度障碍,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恢复好。

2.2.4 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伤口的渗血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认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有无分泌物。保持床单位及衣物的清洁、干燥。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温4次/日,体温过高者报告医生立即处理,术后复查血常规。

2.2.5 腹胀的观察与护理:手术操作过程中对腹腔脏器的刺激及胃肠道的牵拉,以及物的抑制作用,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可造成肠蠕动的减慢,在胃肠道回复正常蠕动之前,过早进食及饮食不当可造成患者腹胀。术前8小时及术后6小时禁食水。6小时后如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分次给予少量流质饮食,术后早期限制食用奶制品及含糖过高的食物。另外,患者因术后禁食时间较长,术后2-3天内进食较少,易导致电解质紊乱,钾的丢失引起的低钾也可引起腹胀,术后应监测血常规及生化。并指导患者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花生、山药、马铃薯等。

2.2.6 内固定松动的预防:脊柱侧弯患者的椎弓根间距和椎弓根宽度,椎板脆弱,并且存在相对骨质疏松,这些原因易导致脱钉、脱钩及椎板椎弓发生骨折。在搬动病人和为其翻身时,人力要足,动作轻柔一致,翻身角度不易过大,一般45度,在身后垫一软枕支托身体,翻身后注意伤口敷料的情况,有无渗血。患者坐起活动的时间由主管医生根据手术进行情况、手术位置的高低及内固定物的种类来决定。患者术后要做好其健康宣教工作,在患者下床前指导其正确佩戴支具,循序渐进的活动,避免脊柱过度伸展、屈曲或脊柱旋转动作、提重物等。支具佩戴时间为3个月,除平卧位可不佩戴支具,其余时间都需佩戴。6个月内禁止胸腰前驱动作,禁止体育锻炼。术后分别3个月、6个月、1年来院复查X片。

3 讨论

脊柱侧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术前评估,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双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加强肺部功能、伤口情况、、胃肠道的管理,术后早期进行脊柱及四肢的功能锻炼,提高了脊柱侧弯的治疗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松动患者45例,针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采取心理护理、疼痛管理、肢体康复锻炼、生活指导及并发症防治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45例患者中44例按照指定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方法进行功能锻炼,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脱位、感染发生,仅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并根据手术的不同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

关键词 假体松动;髋关节置换术;原因分析;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12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prostheses loosening after hip arthroplasty and its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ENG Xiao-lan,ZHANG Yong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of Suzhou University,Suzhou215006)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prostheses loosening after hip arthroplasty,giving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45 cases whose prosthesises lossene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as selected,to analyze the related reasons.At the same time,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care,limb rehabilitation exercise,lifestyle guidance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After trained with specified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the function of hip joints recovered well postoperatively,no case occurred dislocation and infection,only one case occurred deep vein thrombosis.

Conclus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ostheses loosening after hip arthroplasty and giving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ce of revision surgery,we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the function of hip joint,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Prosthesis loosening;Hip arthroplasty;Reason analysis;Nursing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方法,为绝大多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时间推移,其晚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晚期所发生的骨吸收、骨溶解、骨缺损,最终导致的假体松动,是假体置换手术失败和再次翻修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生理痛苦,已成为关节外科最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我院骨科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收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4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5例,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42~85岁,平均(66.13±10.03)岁。距上次手术时间1~21年,平均(8.20±6.15)年。前次手术中骨水泥型假体21例,非骨水泥型假体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其中一例为二次翻修)。患者主要症状均表现为关节疼痛、功能受限、跛行等,X线示:假体移位,假体周围出现透亮区,骨质疏松等。翻修原因为单纯髋臼假体松动8例,单纯股骨假体松动18例,髋臼和股骨假体同时松动6例,髋臼和股骨骨溶解13例。

2原因分析

人工假体无菌性松动是一个复杂过程,尽管目前尚无完全阐明其发生机制,但大致有以下四方面因素:(1)患者自身因素。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患者自身的某些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及置换手术前原发关节疾病和骨骼质量以及全身状况有一定关系。本组患者中年龄大于65岁的有31例,超过标准体重的有27例。高龄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部分骨碎裂严重,术中骨质流失多,术后容易出现假体的松动[1]。此外使用激素和抗肿瘤药物等抑制骨再生的药物均可影响假体的使用寿命。(2)外科技术因素。一个固定牢固的假体依赖于严格的操作规程及假体正确的安装位置,如无菌环境、操作,假体的选择、安装、假体植入时的方向、角度、时机等。资料显示[2]10年内出现假体松动而行关节翻修手术的病例,使用非骨水泥柄及髋臼的患者松动发生率均高于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的患者,以使用非骨水泥柄的患者松动发生率更高。远期(10年以上)松动则较多发生在骨水泥固定的假体中。本组患者中10年以内发生假体松动的30例,其中骨水泥型假体11例,非骨水泥型假体19例。10年以上发生假体松动的15例,其中骨水泥型假体10例,非骨水泥型假体5例。(3)机械学因素。假体材料、形状和尺寸、假体固定方法、临床安装、界面微动、应力遮挡、假体磨损、界面密封程度、假体周围高液压等。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当假体固定界面承受的载荷超过其界面结合强度时就可引起松动。(4)生物学因素。磨损颗粒的种类和大小、细胞活化反应、细胞因子释放、酶类激活、对磨损颗粒的致敏反应等。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可存在大量的磨损颗粒和巨噬细胞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可以趋化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强,同时影响成骨细胞,导致骨形成受抑制,而这些磨损颗粒可以影响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所以磨损颗粒是假体松动的重要因素之一[3]。总之,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关节假体周围骨的微环境的变化及磨损颗粒的产生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是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4]。

3围手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1)护理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局部及患肢疼痛情况,由于翻修患者大部分年龄偏大,体质较弱,各脏器机能衰退,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故术前需进行健康综合评定,做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指数及电解质特别是钾离子水平,了解重要器官如心、肺、肝的功能及手术的耐受力。(2)心理疏导。患者对于再次手术心存顾虑,缺乏信心,担心手术效果、经济费用等,易产生悲观、沮丧、焦虑的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其主诉,与其分析手术的必要性,介绍同种疾病的良好预后,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帮助其改变思维方式和消极态度,使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3)知识宣教。指导患者进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钙易消化食物,戒烟酒,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组织修复能力和抗感染能力。患者经过第1次手术,尽管已熟知康复训练的方法,但仍会担心二次手术的预后而不敢轻易进行功能锻炼。我们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告诉患者假体松动的根本原因,让其深入了解,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感,告知渐进性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协助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踝关节背伸、跖屈,抬臀、夹臀等运动,告知移动肢体的正确方法、髋关节的屈曲角度等,教会其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咳嗽、排痰方法,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2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全髋翻修术患者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与医师进行沟通,了解其术中情况,术后需心电监护24 h,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观察切口渗血、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活动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屈曲、折叠、受压,变换时不可拖拽,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术后12 h内超过300 ml及时汇报医师,暂停负压。注意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师处理。严格计划和控制好输液量和速度,预防心力衰竭。(2)疼痛管理。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更重要的是影响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的主动性,且剧烈疼痛会影响手术预后。因此,应根据疼痛NRS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当NRS评分≥4分及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按照梯度给药方式给药。(3)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关节脱位的预防。翻修术使髋关节的局部生理解剖结构如韧带、肌群破坏,不利于关节的稳定,关节脱位是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正确的搬运和保持良好的是预防脱位的关键。搬运时应三人平托住患者髋部和下肢,保持患侧髋部的稳定性,动作轻柔、缓慢,将患肢平放于床上。患肢穿“丁”字鞋固定,保持外展中立位,翻身时两下肢间放置一软枕,切记髋部内收、旋转。注意观察患肢有无疼痛畸形,活动受限,臀部或腹股沟部有无异常突起,双下肢是否等长等表现。②预防感染。高龄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基础疾病多,加之翻修术创伤大,原先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已形成较厚的瘢痕组织,再加上组织黏连、炎症、假体磨损、断裂、骨质缺损等,人工假体、骨水泥及人工骨的植入,加大了术后感染的机会。预防感染极为重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好血糖,术后切口做细菌培养,密切观察患者体温,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术后第1天常规检查血常规,根据血象进行针对性地治疗。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 ml。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做到有痰必排。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各种手术后、慢性病长期卧床以及肢体活动障碍的人群。发病后可导致患肢肿胀、活动障碍甚至残疾,如栓子脱落继发肺动脉栓塞更可危及生命[5]。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术后1~4 d,特别是老年患者。因此,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根据结果穿用合适的梯度弹力袜,术后根据双下肢血管彩超和D-2聚体检验结果进行足泵治疗。术后6 h即开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形成。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每日1次,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小板计数,或者口服利伐沙班每日10 mg,连续7~10 d。利伐沙班具有口服方便、剂量固定、起效快速、生物利用度高、治疗窗宽、无需监测、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小等优点[6]。(4)康复锻炼。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康复锻炼必须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术后第1天,指导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及臀大肌训练,每次维持5~10 s,放松5 s,每日200次。术后第3天,协助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并逐渐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注意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宜大于60°。患者将足跟向臀部滑动,始终保持臀不能向内或向外偏斜。在膝下垫一软枕,然后用力下压膝关节使小腿抬高,下肢完全伸直,保持5 s。骨水泥固定且无大转子截骨者,术后1周左右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使用助行器进行下地站立和行走。如有粗隆截骨,则需延长卧床时间至1个半月,并经摄片复查来决定下床的时间和负重的增加。康复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有效进行,以保证关节的活动度及周围的肌肉有无萎缩,从而达到手术的最佳效果,使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3.3生活指导(1)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个人卫生。在生活中要预防感冒,特别是对一些扁桃体炎、拔牙等已经造成的感染或可能造成的感染要预防并控制,防止细菌经血液传播至关节引发感染。在患有其他疾病需服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时,要咨询医师,防止这些药物抑制骨再生引起假体松动。术后6周内严格做到“6不要”: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卧于患侧(如卧患侧,两腿间应放一软枕),不要翘二郎腿,坐位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物,不要床上屈膝而坐。合理调配饮食,做到饮食有节,注意控制体重。定期拍片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持续扶双拐4~5个月或更长时间,直至疼痛和跛行消失后再考虑单拐,建议患者终身使用单拐,以减少术侧关节磨损。

4结果

45例患者中44例按照指定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方法进行功能锻炼,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脱位、感染,发生仅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5小结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骨科治疗方法。经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分析,表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适当选择假体,提高手术技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翻修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了解各脏器功能,定出相应的护理观察要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及管理,术后及时有效的镇痛,加强康复指导训练,指导正确使用假体,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使人工关节的远期疗效获得提高,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晋丽.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66-167.

[2]张国鑫,谷长跃,李延明,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术前假体松动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2007,22(12):996-998.

[3]季锋,赵承斌.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粒子与假体松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0-11.

[4]黄尧,李桂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广西医学,2011,33(8):1066-1067.

[5]蒋鹏,刘建龙,贾伟,等.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致肺动脉栓塞诱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5):3224-3226.

[6]顾广飞,王家騎.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在髋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3):166-168.

篇9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出现肺间质、肾间质等系统性损害及血管炎[1]。笔者将本院2009~2010年收治的6例确诊SS[2]病例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心理护理

本病的心理护十分重要,因为目前尚不能根治,因此当患者一旦确诊往往表现为猜疑、悲观、恐惧等不同的心理反应。初诊患者对诊断往往由不相信到悲观、恐惧;同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长期药物治疗顾虑;复诊患者由于长期用药同时出现病情反复而出现轻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对此应耐心、详细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过程有初步了解,使其明白“虽然无法治愈,但经过治疗疾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做好患者家属的病情告知,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是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情志失调,心境忧愁,使内火自生,均能消耗阴津,日久耗伤使内脏组织失去濡养而生干燥之症,故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排除干扰。

健康教育

由于本病需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健康教育较其他疾病就更显重要。加强情志护理,开展卫生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并懂得自我保健常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嘱其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适当锻炼身体,根据病情、体力、爱好选择体育活动,提高抗病能力。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以免病情反复,加重症状;定期复诊对医生观察病情十分重要,因此出院后每2~4周到门诊复诊,如出现发热、精神异常、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高血压、感染、上腹痛或便血、血尿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复诊。从中医角度指导饮食的宜忌,避免不良刺激,教会患者练咽津功,即每日晨起端坐,凝神悬虑,舌抵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待到津生满口时,分3次缓缓咽下,日久则受益。

饮食指导

由于口腔黏膜干燥引起食欲减退,应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可选沙参粥、莲子粥,常服蒸食山药,晚睡前服蜂蜜。避免辛辣刺激的饮料和食物,如酒、茶、咖啡、各类油炸食物、狗肉及葱、姜、蒜、辣椒等;宜食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丝瓜、芹菜、豆豉、黄花菜、西瓜、甜橙、鲜梨、鲜藕等;可常用西洋参、白、金银花等泡茶代饮,常饮酸梅汁、柠檬汁等饮料。口干者可频服雪梨浆、含服话梅以起到生津止渴之效,也可用天冬、麦冬煎汤久服或每日在饮品中加入柠檬片或薄荷叶。激素治疗后食欲常增加,宜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对有低钾血症者,嘱患者多食富含钾的食物, 如奶制品、豆类及橘、橙、绿叶蔬菜等,以补充体内钾盐,必要时口服补钾。腮部肿胀明显者,宜进营养价值高的流质饮食,避免吃硬食物。腮肿不消可用海带佐餐或煮粥,以碘化盐烹调食物,适当服用发菜粥、淡菜粥,以化痰软坚消肿散结。

对症护理

口腔护理:SS患者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干,严重者出现猖獗性龋齿。必须停止吸烟、饮酒,不要食用辛辣食物,减少对口腔黏膜的物理刺激。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应用氟化物牙膏提高牙齿抗龋能力。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天的饮水量达到2000~2400ml,也可用麦冬、枸杞子、甘草等中药泡水饮用。给予枸橼酸溶液漱口,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功能;也可在餐前用2%甲基纤维素涂抹口腔以改善症状。发生口腔溃疡时,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局部,绿袍散、冰硼散涂抹溃疡处。对重度龋齿的患者,可用0.1%~0.2%洗必泰漱口液漱口消除牙齿上的菌斑,改变食物成分,限制甜食,消除致龋因素,改善口腔环境。

眼睛护理:干眼症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常感到眼干涩、疼痛、畏光、异物感、砂砾感、烧灼感或眼前幕状遮蔽感觉等。应用人工泪液3次/日滴入眼内,滴眼前用灭菌蒸馏水清洁眼部皮肤,调整好患者的,缓慢滴入人工泪液,同时减轻水分的蒸发,必要时可用可的松眼药水。避免强光刺激,室内光线应暗淡,外出戴遮阳镜、遮阳伞; 避免眼睛疲劳,增加卧床和睡眠时间。睡眠前可用5%甲基纤维素液滴眼,或用硼酸、金霉素软膏涂眼,保护角膜,但不宜用可的松眼膏,防止角膜溃疡穿孔。少数患者由于眼部的干燥发生霉菌与细菌感染,这时应遵医嘱给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皮肤护理:每天用温水擦浴2次,协助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裤、被褥,保持床铺清洁,洗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少用或不用碱性肥皂,选用中性肥皂,沐浴后可使用皮肤保湿剂或皮肤剂。观察皮肤有无出汗、皮疹,嘱患者勿用手抓皮肤,以免抓伤引起感染,有皮损者应根据皮损情况予以清创换药,如遇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有阴道干燥瘙痒、灼痛,应注意卫生,可适当使用剂。

用药护理

患者的治疗多选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用药情况,监测血压、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注意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及口腔黏膜的改变,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应用免疫抑制剂时,注意观察有无中性粒细胞减少。长期服用激素观察有无真菌感染,注意防止骨质疏松症,适量补充钙剂。

关节疼病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尽量饭后服用,同时注意胃黏膜的保护。

避免使用抑制唾液腺分泌的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加重口干症状。某些抗高血压药对唾液腺及泪腺有抑制作用,应慎用。

讨 论

干燥综合征是内科比较复杂的疾病之一,对于不同患者其全身损害的部位与程度均不相同,本病尚无确切的根治方法,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加强规范化的专病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全身、局部、心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控制病情发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恢复日常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54-0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眼外肌、面部表情肌、延髓肌、颈肌、咀嚼肌和四肢肌肉同时受累而出现相应肌群无力的症状。如眼睑下垂,构音不清,呼吸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举手梳头困难,肢体乏力等症状。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科收治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59例,男22例,女37例,年龄15~48岁,所有患者均伴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其中鼻饲19例,男5例,女14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2例,上机时间10~30 d,平均时间15 d,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卧床休息、给以吸氧,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以抗焦虑镇静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观察病情变化十分重要。护士应15~30 min巡视病房一次,如发现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应立即告知医师,取半卧位,加大吸氧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安慰病人,指导其呼吸技巧及放松术。备好各种抢救药品(新斯的明、阿托品)及呼吸囊、气管插管用物,床边备好吸痰器,必要时准备呼吸机等。

2.2 心理护理: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病情缓解与恶化交替、难治愈的疾病,很多患者都感到消极悲观、紧张、失望,这些情绪会加重病情,应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向其讲解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和转归,解除思想顾虑,关心体贴患者,培养患者"不良心理会造成病情加重"的潜意识[1],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病人心理感受,从中分析出有价值的材料[2]。讲解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增加无比强大的抗病能力,坚定的生活信念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并向家属做好宣教讲解沟通方式,因为家属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3] 。让家属鼓励患者,多与患者谈心,讲笑话,在生活上细心照顾,让患者体会到家人的关爱,消除其不良的情绪。让家属带些好听的故事、笑话、相声、轻松欢愉的音乐等给患者听,让其心境开朗,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情绪。

2.3机械通气护理:需要上呼吸机的患者,要向患者讲明上呼吸机的目的、治疗方案以及配合要求,以免出现人机对抗,并告知上呼吸机只是暂时的,以消除其恐惧心理。

2.3.1气道管理: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口腔分泌物比较多,而且因气管插管及吞咽肌无力等因素.使口腔分泌物溢出,我们给予负压吸引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分泌物;给予负压牙刷刷牙bid/天,保持口腔清洁。Q2h翻身拍背,如果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吸痰前可先给气管内滴入0.9%NS或a-糜蛋白酶溶液稀释痰液。吸痰时吸管要插到气管或支气管处,边吸边退且左右旋转,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需间隔3~5 min后再吸。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人1~2 min。气囊采用最小封闭压力(MOP)及最小封闭容积(MOV)技术管理[4],密切观察气囊,避免气囊压力过高或过低,及时给予调整。加强对气管切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bid气管切口换药,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2.3.2生活护理:bid会阴冲洗/天,擦浴qd;Q3d洗头。给予气垫床,观察皮肤受压情况,避免褥疮发生,每晚给予热水泡脚,帮助睡眠。

2.3.3管道管理:使用一次性管道,每7d更换1次[6],严重污染要立即更换。及时倒集水杯的凝集水。

2.3.4密切观察病情,了解通气效果,胸廓起伏,血氧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人工气道的固定,防止移位、脱落等,注意呼吸机的管道密闭性、氧压、湿化瓶液体量及各项参数,记录24h出入量,定期行血气分析检查,调整呼吸机参数。

2.4用药护理: 应用抗胆碱酯酶药可出现毒蕈碱症状,注意观察其副作用,如流涎、瞳孔缩小、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泪、肌束颤动等症状,必要使用阿托品对抗。大剂量的激素冲击疗法,可导致机体原有的代谢机能紊乱,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心动过速,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严重的感染甚至死亡。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如腹痛、黑便或呕血。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时要注意观察有没有过敏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恶心、头疼、胸闷等。吞咽困难的病人在口服抗胆碱酯酶药嗅咇斯的明时,要等到药效起作用后有力气再进食,避免发生呛咳,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没有吞咽困难和鼻饲的患者应在饭后30min再服用,有利于降低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消化道症状。禁止使用一切加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药物,如吗啡、利多卡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紊、磺胺类药物等。

2.5饮食指导: 合理正确的饮食对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少喝冷饮,寒凉苦品的食物,多食温补,避免进食过硬油炸刺激性食物。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并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者,应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1次/2~4 h鼻饲,量不超200 ml/次,流质食物应新鲜配制,鼻饲前应先抽胃液以确保胃管在胃内,防止胃管脱出造成窒息,鼻饲后以温开水冲管以防止食物积在胃管中变质。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液鼻饲500~1000ml/天。滴速宜慢不超60ml/h,避免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2.6出院指导要: 避免能引起疾病的各种诱因。注意防感冒、避风寒,伤风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患者要注意起居有规律,要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切记劳逸给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叮嘱患者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以免诱发肌无力危象,定时复诊。适当活动,但是不能运动过量,保持心情怡悦,乐观心态,避免忧郁,焦虑的情绪。

3 讨论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发作时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危象则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危及生命。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治疗中护理至关重要。耐心,细致,有科学、有计划的高质量护理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危象的发生,争取到抢救时间,更能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治疗中的并发症以及不利于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疏导各种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加强生活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合理饮食、正确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等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存、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其刚,李晓波,等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 护理[J]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4):382-382.

[2] 陈虹.重症肌无力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3期

[3] 董诗圆,蒋红.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2005,4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