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篇1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 指标体系

任何危机都是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得以最终爆发,就财务危机而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恰是这个过程的晴雨表,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解决企业财务危机的有效途径。只要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隐患,进而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便可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功能及构建的基本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即监测预报财务危机、识别诊断财务危机以及避免防御财务危机。

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即重要性原则、代表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财务预警的监测对象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重要领域或者重要环节,因此,在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时,首要考虑的原则就是重要性原则。坚持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所选择的预警指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性,对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贡献程度。预测指标不同,其反应的侧重点也就不同,最终的预测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根据监测领域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预警指标,并标记出最能体现企业财务活动特征的预警指标。

一般情况下,一个财务活动中不止存在一个反应其变化特征的财务预警指标,这些指标之间往往具有可替代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时坚持代表性原则,从这众多指标中选取那些代表性较强,能够突出反映企业财政活动特征的指标,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的预警指标具有不同的灵敏度,有的预警指标对于财务活动反映比较敏感,有的则比较迟钝。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时,必须坚持灵敏性原则,选取那些灵敏度比较高的指标,这样才能及时反映出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问题,以便企业及时预防。

在设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财务活动的本质特征可以通过那些重要且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出来。但是,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必须通俗易懂,方便计算,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自己已掌握的财会知识直接或者间接的计算出各项相关指标,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时必须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基本结构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总指标体系是由筹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分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四个子指标体系组成,每个子指标体系又包含不同的方面,这些方面突出反映了该子指标体系自身的特征,具体如下图:

(一)筹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筹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支付能力以及偿债风险这三个方面反映筹资风险的征兆。具体而言,资本结构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风险征兆,支付能力主要通过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以及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反映风险征兆,而偿债风险则主要是通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反映风险征兆。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其作为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程度的财务预警指标,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国际认可度,能够反映企业较长时间内的偿债能力水平。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指标灵敏的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越高,则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该预警指标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所占的比重,客观的反映了企业的盈余质量,一般情况下,比值越大,表明企业净利润中现金比重越大。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预警指标主要是通过是从偿债资金来源的角度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考察,一般而言,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负债中需要偿还的利息所占比重,是对企业将来的偿债能力,尤其是偿还利息能力的反映。

(二)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投资结构、投资能力以及资产利用效率这三个方面反映投资风险征兆的。其中投资结构主要是通过对外投资与权益比率体现的,其计算公式为:对外投资与权益比率=对外投资额/所有者权益。投资能力主要是通过总资产增长率与现金再投资比率体现投资风险征兆,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其他长期资产+营运资金)。而资产利用效率则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与可用于投资分配股利现金比率反映投资风险征兆的,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可用于投资分配股利现金比率=(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收入+投资活动现金收入)/(偿还债务等现金支出+经营活动现金支出),这些指标均能灵敏反映企业财政活动中的投资风险。

(三)运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运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以及获取现金的能力这三个方面反映运营风险征兆的。其中盈利能力主要是通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酬率以及成本费利润率体现的,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资产运营能力主要是通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运营风险征兆,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而获取现金的能力则是通过资产现金回收率反映运营风险征兆的,其计算公式为: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资产总额×100%,这些指标均能灵敏反映企业财政活动中的运营风险。

(四)分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分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分配结构、以及资金增长能力这两个方面反映分配风险征兆的。其中分配结构主要是通过股利支付率体现的,其计算公式为: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资金增长能力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率和盈余公积增长率体现分配风险征兆,其计算公式为:资本积累率=(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盈余公积增长率=(盈余公积年末数-盈余公积年初数)/盈余公积年初数账款,这些指标均能灵敏反映企业财政活动中的分配风险。

总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年代,企业必须通过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种危机。建立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企业积极应对财务危机的最佳选择,此外,企业还要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管机构、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优化资源管理以及优化投资管理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并控制企业财务危机,全面存进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指标;危机预警

一、装备制造业强化财务预警的意义

财务预警是指通过检测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和相关数据的运行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识别和判断,以求提早发现并化解财务危机,降低企业发生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国内对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和非财务预警体系的分析成果已颇为丰富,考虑到装备制造行业的支柱作用,本文基于经济新常态下,装备制造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财务运行的新特点,尝试构建出更具现实意义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2015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0%,实现利润 55609亿元,增长2.8%。因而关注该类企业的财务健康,通过构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对企业个体和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装备制造业财务指标特点

对于财务状况的分析,一般是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的对比分析,发现行业特点与规律,进而做出恰当的财务预测。基于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可预测性原则,通常认为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最为关注的指标,直接关系到股东收益、现金流量、偿债能力和成长性等诸多方面。营运能力一般以各类周转率来表示,尤其是对于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存货较多的企业而言,周转率的高低尤其关键。偿债能力直接关系到债务人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约束,一旦债务负担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便会面临财务危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大量企业的破产也更直接的让人们认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意义,以传统指标角度看似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因为流动性的不足,而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增大了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装备制造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本占用较大,存货占用资本余额较高,并且在收款中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因为本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资产负债方面:装备制造行业原始投资金额较大,存货占用资金量较高,因而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源,既包括内部资本积累,也包括外部资金筹集,即通过股权融资和举债来满足资金需求。其中,资产负债率最能够直接的反映企业的债务负担。从2005-2015年的数据来看,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一旦不能及时偿付债务,将会承担更重的财务负担,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潜在有较大的财务风险。

2.周转率方面:投资金额大、生产周期长导致存货余额较高且原材料、半成品占存货的金额比例较大,因此该行业存货周转率较低,存货占用资金额较高;另外,该行业特有的销售方式使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重较高,而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导致收入质量较差。通过WIND数据库搜集2015年1000家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周转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货周转率的平均值为3.93次,存货周转天数较长,有的甚至超过一年;行业特有的赊销方式,使得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接近20%,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差异较大,平均为7.44次,收款质量较低。由于基础投资金额较大,总资产周转率的平均值仅为0.6次。较低的存货周转率和较差的收入质量对企业现金流的充足性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按时足额偿还债务,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3.现金流量与偿债能力:通过WIND数据库搜集2015年1000家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周转率数据,选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进行分析,可见,仅有仅有13.1%的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流动负债,64.7%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不足将流动负债的50%,而22%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对债务的保证能力极弱。

表二、2015年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分布

三、装备制造业财务预警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要提前识别、防范财务风险,应首先构建一个合理的预警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获现能力指标,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反映企业业务开展和资金运用的获利能力,包括现金周转率、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二是偿债能力指标,用以反映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基于经济危机的发生可知,现金流量对债务的覆盖比率是最为关键的指标,不合理的期限错配等可能导致虽然账面具有偿债能力,但实际依然无法按时到期支付。该类指标包括现金比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债务总额等。三是财务弹性类指标,即企业运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获利的能力,包括现金再投资比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等。除财务类指标之外,还需要关注一些非财务类指标,如行业发展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全员的危机防范意识等内部控制因素等。

参考文献

[1]张战胜.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J].财会通讯,2015(17).

[2]王宗胜,尚姣姣.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分析[J].经贸实践,2015(3).

篇3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财务预警 指标体系

一、引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处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创造性的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以期能及时发现和识别财务风险因子,进而在财务风险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

然而,当前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存在两大缺陷。一方面,相关研究集中在横向剖析上,即笼统的研究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预警指标体系,忽视了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财务风险的差异性;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实际操作性不强。这些缺陷也就导致当前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无法准确而有效的识别风险,进而无法实现规避财务危机的目的。

下面,笔者将以企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为线索,针对每个阶段提出简洁可行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形成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1.导入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在导入期,企业初始投资资本不足,筹资渠道较窄,加之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具有滞后性而导致经营性现金流量无法在导入期大量流入企业,所以,企业在导入期最应该关注的不是收益性指标,而应关注现金流的通畅与否。另外,企业在导入期其形象尚未形成,因此应关注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需求,努力打造企业品牌。

因此,企业在导入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定性指标。在导入期,企业需要关注的定性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筹资渠道的通畅性,所进入行业的景气度,产品的质量等。

(2)定量指标。在导入期,企业主要关注的定量指标是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现金状况预警指标主要包括现金短缺率、现金保障倍率。其中,现金短缺率=(标准现金置存量-实际现金置存量)/标准现金置存量,该指标说明了与企业标准现金置存量相比,当时所短缺的现金及其程度。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现金短缺程度越高,现金流出现了问题。而现金保障倍率=当前现金流入/(支付相关生产成本+支付相关费用+增量投资额等),这个指标小于1时,说明企业现金处于短缺状态,此时出现财务危机的概率较高。

2.成长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在成长期,企业资产规模开始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充足,同时企业的筹资渠道也会有所增加,用于研发、扩大生产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等资本性支出较多,企业仍然需要较多的现金投入,因此,企业的现金流的通畅性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另外,企业在成长期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的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必须建立在企业审慎利用信用政策的基础上。

因此,企业在成长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定性指标。企业需要关注的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市场份额增长的快慢、现金流的通畅性、市场集中程度、企业信用政策的宽松程度等。

(2)定量指标。①成长性指标。成长性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权益增长率,这些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成长速度越快,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②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③现金状况预警指标。现金状况预警指标主要包括现金短缺率、现金保障倍率. 现金短缺率越小,现金保障倍率越大,企业现金流断裂的可能性越小,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越小。

3.成熟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在成熟期,市场竞争开始加剧,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变缓,销售收入剧增,企业的资金十分充足,此时企业的现金流的通畅性已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企业在此时应在关注该行业利润率的平稳程度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多元化投资,力争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此,企业在成熟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定性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市场集中程度、该行业的市场前景、管理层官僚化程度等

(2)定量指标。①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二者是反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低下,就说明企业已逐步丧失竞争能力。②投资收益能力指标。投资收益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年投资收益率和年投资回收率,其中,年投资回收率=(投资净利+折旧)/投资总额。二者越大,说明企业的投资成效越好,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

4.衰退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在衰退期,企业原有投资项目萎缩,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日益缩小,企业运营能力大幅度下降。此阶段企业应该精简机构,节约成本支出,同时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1)定性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包括机构的臃肿程度、成本的可压缩性、现存业务的可持续性等。

(2)定量指标。①新增投资收益能力指标。新增投资收益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新增投资投资收益率和新增投资回收率,二者越大说明企业投资于现存业务之外领域的效果越好,企业财务危机发生概率越小。②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逾期负债率、本息偿付倍率等指标。其中,资产负债率和逾期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差,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越高。本息偿付倍率=息税前利润/(利息+到期债务本金/1-所得税税率),如果该指标>1,基本能说明企业在到期还本付息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其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较小。

参考文献:

[1]曾鸣.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张有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现金流;指标体系

一、现金流指标在财务预警中的优越性

洪森(2002)认为,现金流量指标比传统应计制下的利润指标更重要。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资金运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倒闭不完全取决于盈利水平。换句话说,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所核算的资金运动和会计盈利,不能真实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企业能否维持,不是取决于盈利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的大小。现金流是财务预警的对象和内容,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金流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在国外破产倒闭的企业中有85%的企业是盈利情况非常好的企业。这些企业虽有大量的流动资产,但现金支付能力却很差,甚至无力偿债,最终破产清算。传统的根据资产负债表确定的流动比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流动性,但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为:作为流动资产主要部分的存货并不能很快变为可偿债的现金;存货用成本计价而不能反映变现净值;流动资产中的待摊费用并不能转变为现金。从偿债能力的角度看,毫无疑问,现金流量指标比传统的权责发生制下的指标更具有说服力。

(二)现金流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

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也叫财务适应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当企业的现金流量超过支付现金的需要,有剩余的现金时,企业适应性就强。因此,通常用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指投资需求或承诺支付等)进行比较来衡量企业的财务弹性。通过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了解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而这一信息从传统的权责发生制下的指标是无法获得的。

(三)现金流量有助于评价上市公司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信息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三个方面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流量的总体情况,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了在不依靠外部融资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自身经营活动获得现金的能力;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所发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则代表了企业筹集资金及筹资成本的有关情况。通过对现金流指标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未来获取或支付现金的能力,从而帮助投资者分析企业未来股价的走势、股利的分配,以及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实用信息。

二、现金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当前,对于如何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现金流指标评价体系,我国学者还没有达成共识,而且在目前已有的现金流指标中到底哪些指标在预测企业财务危机中能起到较好的预警作用,也没有实证。笔者认为,从现金流的角度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应构建能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现金流指标体系,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弹性、获现能力、现金流量结构和企业规模几个方面来选择关键性现金流指标。

(一)财务弹性分析指标

适者生存乃是自然界生存的规律。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若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陷入重重危机之中,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所谓财务弹性就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经营现金流量和支付要求之间的比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承诺支付等。当经营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生存能力就强。财务弹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资本购置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其中,“资本支出”是指公司为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支出。该指标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资本支出的能力越强,资金自给率越高,当比率达到1时,说明企业可以靠自身经营来满足扩充所需的资金;若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是靠外部融资来补充扩充所需的资金。

(2)全部现金流量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现金流出+投资现金流出)。其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主要是偿还债务、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投资现金流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以及进行其他投资所需支付的现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金流指标,可以衡量由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和筹资现金需求的程度。

(3)再投资现金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长期证券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其中,长期证券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营运资金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于重置资产和维持经营的能力,体现了企业的再投资能力。国外学者认为,该指标的理想水平为7%~11%较为合理。

(二)获现能力分析指标

现金流在企业资产循环周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长期看,一个企业若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源源不断地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现金来满足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各项开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才是企业偿还债务的基础和根本保障。通常用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投资资源的比值来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获现能力指标弥补了根据损益表分析公司获利能力指标的不足,具有鲜明的客观性。主要包含以下指标:

(1)销售现金比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现金多少,既可反映公司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程度,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该指标的比率越大越好,类似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主营业务利润率。

(2)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即: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公司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若超过该指标比值,说明需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该指标说明公司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指标比值越大越好,通过与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同期水平比较,可评价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4)股东权益获现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股东权益。该指标反映企业净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三)反映企业规模指标

严格意义上,反映企业规模指标并非现金流指标。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企业规模是预测其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Ohlson(1980)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1970年-1976年间破产的105家公司和2058家公司组成的非配对样本,发现利用公司规模、当前的变现能力进行财务危机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6.12%。Chen和Lee(1993)利用生存分析法(survivalanalysis)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研究样本包括1980年-1988年间的75家企业,结果表明,流动性比率、营业现金流、开采成功率、企业历史和规模对企业能否存活影响巨大。(作者单位: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财控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能源 发电企业 财务风险 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

从目前情况分析,财务风险是新能源发电企业存在的一大弊端,如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发展受阻,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发电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有效控制与规避风险。新能源发电企业及时认识到财务风险形成的要素,时刻关注财务动向,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制定相对合理的财务策略。文章基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深刻剖析了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借以实现财务预警目的,从而有效保障发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新能源发电企业特点

新能源发电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新型发电方式,近些年来呈现极快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正是发电企业寻找的突破点,或是着眼点,促使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本身就存在诸多优势,从而能够促进发电企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然而从另一层面分析,新能源发电企业还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产业优势。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能源消耗量不断递增,而经济的发展对于电能源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并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因素促使新能源发电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新能源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属于可再生资源,是电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二,具有潜在的资本与市场。从可持续发展层面来说,新能源发电企业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而且很多资金投入新能源发电企业,主要涵盖财政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因而基于现状来看,新能源发电企业是具有潜在资本和市场的。

第三,成本相对较高。新能源发电是新型的产业形式,我国相关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绩,发展势态良好,而从某种层面来说,新能源发电需要较高的开发费用,还需相对先进的设备,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投资成本,降低竞争优势。

二、财务风险形成主要因素

(一)管理因素分析

从目前情况分析,新能源发电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管理因素,而管理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管理层的设立、管理职能定位、内部控制设置、内部执行、财务计划、财务预算执行等等。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引发财务风险。而对于新能源发电来说,企业财务风险引发的因素相对比较固定,就是管理短期意识,在利益驱使下,很多管理层基本着眼于眼前利益,没有重视新能源发电创新性的要求,从而促使其步入低端市场之中,这对于发电企业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素。除此之外,还存在环保意识缺失现象,针对新能源发电来说,其本质上属于清洁能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的污染,例如:新能源发电企业工艺过程并没有进行必要的环保处理,致使在过程中出现污染情况,而所用材料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环保处理,存在安全隐患。这样势必会酿成不可估损的损伤,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将势必造成极大的伤害,对于企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财务管理因素

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财务管理主要涵盖三个部分,分别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回收管理。一旦出现筹资不足或是过多情况,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资金的有效使用;假设筹资不足,将会影响到新能源发电的运行,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威胁到企业正常经营,而投资不当势必使企业效益得不到提升,降低资金回收,促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资金流动,继而引发财务风险。

从发展趋势分析,新能源发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企业资金链相对比较充足,然而分配不均匀仍然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在创业的初级阶段,存在有项目无资金的情况,具体表现是筹资短缺;而在成长阶段,企业具有潜在资本,但是却没有创新项目,具体表现是资金严重缺乏,假设进行盲目投资,必然会出现投资不当。无论是上述何种情况,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都会造成极大的财务风险,但是由于所处阶段的不同,发电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状况,然而关注焦点基本是筹资成本,或是投资回报方面。

(三)财务因素

财务因素是新能源发电企业存在的非常关键的财务风险因素,这其中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分别是财务支付、财务结构。针对新能源发电来说,企业经营时间相对较短,即使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与此同时存在成本较高的特点,这直接导致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市场占有率有限,其二是盈利空进不断缩减。因为市场有限,发电相关机器设备具有积压的风险,导致资金流动能力较弱;但是如果谨慎小量生产,设备闲置相对较多,资金利用率有限。与此同时,很多发电企业资金回收存在极大的困难,直接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比例很高,资金流动量较小,利用率较低,最终影响到财务支付能力,很可能形成偿债危机;应收账款相对较高,致使财务结构不合理,引发偿债危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财务因素方面,发电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在应收账款账目情况,应从上述方面着手解决。

(四)经营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营是相对较大的范畴,针对上述几个因素的分析,本节中涉及到的经营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针对两个方面的经营,第一,是经营者管理水平,第二,是经营者市场预测能力,从以上两种因素导致的财务经营风险,继而导致财务风险。针对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从目前情况分析技术相对发展较快,完善技术是其必要的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进行适当的人才储备,这是新能源发电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主要措施,然而假设研发投入相对较多,就会出现人才储备过量,但是实际成果转化率较低,势必会影响到投入产出率,最终影响到货币回笼,出现资金短缺情况,因此针对发电企业而言,必须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精准市场预测能力,掌握技术研发方向,做到持续经营,避免经营危机出现。

三、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体实施

新能源发电是现阶段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相关企业在发展速度及规模上正在日益完善,但是与此同时,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财务危机,而这种危机并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因而发电企业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继而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应用有效的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针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来说,其建立的重点是在于预警指标的构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预警指标体系:

(一)管理状况指标

新能源发电企业,企业管理状况管理指标构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其一,是企业长期决策占有率情况,其二,环保投入成本指标,从上述两个方面实施财务风险预警,促进新能源发电实现可持续发展。

所谓长期决策效率,主要是某期长期决策数,除以本期决策总数,由此获取的数据,称之为长期决策占有率。

而对于环保成本投入率,与上述计算方式基本一致,主要是利用某期环保资金投入,除以某种经营成本,继而获得最终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环保成本投入率。

(二)财务管理指标

针对新能源发电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的发生,借助资本利用率,还有资本收益率,从而反映财务管理状况。不管发电企业是处于发展初期,还是处于发展期,都需要有效利用资本,这是风险预警非常关键的指标,在初创期,发电资本有效利用,从某种层面来说意味着筹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促使企业具备潜在资本,反之则使企业经历漫长的筹资期,一旦采取的措施不当,新能源发电企业将不复存在;发电企业在成长期阶段,资金得以有效利用,促使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回收率,这就意味着企业可以吸引潜在投资者,而且保留现有投资人,反之将会促使企业出现投资不当,或是项目缺乏情况,预警这企业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本利用率,主要是通过某期资金投入金额,除以某期资金筹集总数;资本收益率,某期资金投资收益,除以某期筹集资金总额。

(三)财务状况指标

所谓新能源发电企业财务状况,是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进行展现:其一,是利用存货周转率,其二,是借助应收账款周转得以展现,虽然上述两个指标相对而言是短期的,然而这两个财务指标是企业资金情况的一种体现形式,关系到企业资金流动情况,从某种层面分析,还属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因而发电企业对于这一方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四)经营状况指标

新能源发电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及上升空间,因而其经营状况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主要是借助技术研发转化率,还有研发成本投入,和人才储备率等指标所决定的。针对技术转化率而言,如果出现转换率较低的情况,将会导致企业沿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否则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而针对研发投入成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归属于研发成本比例,假设研发成果转化率有所提升,企业可适当增加投入成本率,反之则降低。针对发电企业而言,需要从技术角度进行突破,尽早解决,规避风险的出现。从人才储备率方向分析,它是非常重要的预警指标,必须和研发成本形成正比例,否则将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技术转化率=某期研发项目转化数/某期研发项目总体数量;技术研发成本=某期项目转化数/某期项目研发总数;技术研发投入=某期技术研发成本/某期企业经营成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极易出现财务风险,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久发展,必须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构建相对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发电企业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从而大幅度提升发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经济效益值。

参考文献:

[1]李迪.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商业,2011(32)

[2]裴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1(33)

[3]李杨.电力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电力与能源,2011(06)

[4]彭艳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06)

[5]王秋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5(08)

[6]邹果.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15)

[7]张文秀.风力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分析[J].会计师,2015(16)

[8]温立新.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济,2013(10)

篇6

一、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于简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审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另一个是过于繁杂不利于使用。为尽量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将指标分为四类,每类又分为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两种,这种分类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加以取舍。

第一类:盈利能力指标

营业成本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成本比率=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生产设备折旧及一线员工人工费用,此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被审单位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反向揭示其盈利能力。业务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公司营业成本比率越低则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在同业竞争中越处于优势。

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注意由于不同时期或不同行业间主营业务税率不同可能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计算结果,对此要分析使用。

人力资本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人力资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当年人力资本成本×100%

解析:当年人力资本成本包含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人工成本以及当年培训费、研发费等人力资本投入。指标揭示公司人力资源投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本单位的特色指标,由于高科技企业主要利润由人力资本创造,在营销费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利润率可以揭示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本指标在不同年度的对比可以揭示人力资本投入和利润产出的关系。

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核心指标)

公式: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解析:揭示当年平均总资产产生的经常性净利润,本指标由于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一般意义上的总资产收益率更具客观性、可比性。

销售净利率(辅助指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销售收入创造净利润的水平,之所以作为辅助指标是因为净利润数值形成可能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对指标的使用者有一定的误导性。如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因素有: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存货记价方法的变更、其他业务利润、各类减值准备的增减变更及营业外收支较大的变化等。

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固定资产平均净值×100%

解析:指标揭示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制造业等实物资产对利润贡献较大的行业,在我所在部门只作辅助指标。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高的企业表明其盈利能力更强,固定资产减值的风险较小。

净资产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解析:本指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是由于公司使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导致在较低净资产的情况下产生了较高净资产收益率,但由于负债较高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使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考验。故仅把此项指标作为辅助指标使用。

第二类: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解析:揭示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小于1时表明公司无法用流动资产偿还即将到期的短期负债,只能举新债或出售长期资产。指标过高表明公司财务政策保守,缺乏必要的弹性。

速动比率(辅助指标)

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值]/流动负债×100%

解析:速动资产不含预付账款(因为预付账款最终形成存货)、存货及其他应收款。

现金比率(辅助指标)

公式: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100%

解析:揭示公司利用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过高表明资金闲置,利用效率不高;过低有短期债务风险。

第三类: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本充足率(核心指标)

公式:资本充足率=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总资产×100%

解析:一般来说资本充足率越高公司偿债能力越强,经营就越安全,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有息负债率(核心指标)

公式:有息负债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计息长期付款)/所有者权益×100%

解析:由于有息负债将会产生利息负担减少公司利润,故经营者应首先考虑降低有息负债率,这对公司实现盈利有重要作用。

第四类:现金保障能力指标

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解析:指标揭示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到现金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标越高表明现金回收效率越高,现金持有量越有保障。

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核心指标)

公式:利润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净利润×100%

解析:指标揭示一定会计期间内获得现金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标越高表明现金回收效率越高,现金持有量越有保障。

综上所述:四类指标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宜割裂开考察;但是在四类指标中也是有重点的,盈利能力指标是整个体系的龙头,因为经营者的工作目的就是要为投资人(所有者)带来投资回报(当然也要考虑社会责任),同时偿债能力最终也是要靠持续的盈利来保证的。

二、正确使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使用财务分析评价指标的前提,是被审单位的财务账项正确,即财务账务处理正确,财务报表编报正确,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篇7

发生在企业的财务危机一般是指企业的现金流不足,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出现财务风险,资不抵债,无法支付企业的到期债务或利息,出现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给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使企业经营失败,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的所有事件的总称。企业的财务危机是由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而产生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危机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如果能够构建合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预测,可以辨析企业财务危机恶化的程度,分析和掌握企业财务风险危害的大小,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危机的发生。

二、财务危机预警的含义及作用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通过分析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预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对预测到的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发出预警信号,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因此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在发生之前进行预测、预先警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出现的风险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企业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或减轻财务危机的破坏度。财务危机预警通过对企业的整个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过程跟踪监测,对监测的结果进行识别、判定、监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到早预防,早诊断,这样就可以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预警系统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预警模型、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科学、有效。否则,预警系统不能起到正确的预警作用,这样会给经营管理决策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财务状况,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式。

2、系统全面性。在进行财务预警监测时,由于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因素有很多,所以选取的指标。应将其内外的各个影响及各类风险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选取财务指标要能够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公司财务能够进行全面监测。做到监测指标的全面性。

3、可操作性。由于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小、生产的产品比较单一,财务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的大小。所以在选取财务指标时要应尽可能的简单实用,能够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当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或公司经营状况恶化之前,能发出预警信号,使公司能够有效规避风险。

4、要有现金流信息。一个企业的能否生存,现金是关键,现金流是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如果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现金流缺乏,就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需要,所以财务指标体系中要有现金流信息。

5、成本效益权衡原则。在预警指标设计中,成本和效益需要考虑,预警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要小于或等于预警系统产生的效益。因此在指标的设计上,对于一些获取成本较大的指标可以用相近的低成本指标替代。

6、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财务危机预警中加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经营业绩的角度,可以更加直观的反应财务危机的状况。

四、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的选取是关键,指标的选取必须能够有效的判断企业财务危机企业。本文从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4个方面选取财务指标,如表1所示。运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因子分析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指标处理的方法。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对收集过多的相关财务数据信息,因子分析法首先通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对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计算综合得分来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状况,评价企业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对策

1、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财务危机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环境密切相关联,企业面临的风险危机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为了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员工要有风险危机意识,认识企业财务危机的规律性,平时对企业日常经常过程中的危机预警控制多关注,人人树立危机意识,对于防范企业财务危机有重要意义。

2、建立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风险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整个过程中,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需要企业的各个组织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出现的企业财务危机征兆及原因的进行分析判断,随时对风险有效的识别和防范,防止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建立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从征兆分析、成因分析、治理对策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组织机制

3、构建适当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要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选取很关键。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考虑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行业特征,考虑所选对财务危机非常敏感的相关的数据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财务危机。在指标体系建立中,要全面、客观,企业的业绩也是一项重要指标,能判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当审慎分析企业各项数据信息,避免选择无效的指标。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财务指标的选取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很关键,但财务指标的选取又不能全面的反映出企业全部的财务状况,因此,为了实现有效地财务危机预警,就需要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来财务状况的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进行全面的预警分析。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做出较为正确的预测,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预测企业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

5、加强财务信息网络建设

篇8

【论文摘要】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建立了一套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基本现存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等6方面构成的现金状况预警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等5方面构成的盈利状况预警指标,以及短期和长期偿债状况预警构成的负债状况预警指标3部分组成。指出应注意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等,才能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

(3)营业现金流人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人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人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人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f(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心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l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l,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一现金收入一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人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债本金/l-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l,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l,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超级秘书网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篇9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财务预警;指标权重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111-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时常发生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本力量薄弱,自身内部控制紊乱,缺乏大中企业完善科学的财务预警机制,加之外部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人工、材料成本不断的提高,融资愈加地困难,致使小微企业频频发生财务危机,难以健康稳步地发展。然而财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在这个过程中,导致危机的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于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上,通过度量这些敏感性指标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就可以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因此,有必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做好事前的控制,促使经营者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自20世纪初,国外频繁爆发经济危机,推动了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至今,已产生了大量有效的预警模型,影响较为深远的预警模型有:Beaver(1966)提出的单一变量模型;Edward I.Altman(1968)首创的多元变量模型――Z值模型;Ohlson(1980)提出的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Odom与Sharda(1990)等将人工神经网络(ANN)引入财务预警系统中,实现对传统模型的拓宽和突破。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作出了许多贡献,比较有影响的是陈静(1999)年以1998年的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使用了1995―199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建立Z计分模型分析;杨淑娥(2003)提出的Y分数模型。

上述模型是随着企业财务预警理论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变化的,在财务预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些预警模型所要的前提条件不同,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缺少财务预警模型的系数确定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因此,本文尝试用层次分析法来弥补此不足之处。

1 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于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来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分析方法,因此它能有效处理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复杂问题的手段,可以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它是一种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地用于尚无统一度量标尺的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用纯数学模型方法难以解决的决策分析问题。

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子目标、评价标准、直到具体措施的顺序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结构,利用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通过加权的方法递阶归并,求出最低层、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对最低层各元素进行优劣等级排序。

2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如下图所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可以由财务指标体系与非财务指标体系构成。财务指标体系主要有体现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状况、发展能力五个方面的指标;非财务指标是通过财务报表之外的信息体现的数据,有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等。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优势互补,克服传统财务指标预警方法的重财务层面轻非财务层面、重内部因素轻外部因素等弊端,做到相辅相成,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3 运用AHP设计指标权重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将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总目标层,是所要达到的目标,即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第二层次是准则层,主要包括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状况和非财务因素六个方面;第三层次是措施层,是具体的指标反映,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十八项指标。如表1所示。

3.2 构造判断矩阵

一般采用1~9级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表示其重要性。如表2所示。

3.3 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

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几何平均数

其中Xi是各项财务指标的指标值。Y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反之,企业可能处于陷入财务困境的状况。财务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需要企业做好风险监测和预警,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财务危机止于萌芽之时,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4 结论及局限性

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弥补了单纯地进行定性分析的不足,能比较全面揭示问题。其次,这种方法分析成本较低,使用灵活、科学,特别适合中小微企业等的使用,通过预警关系式的计算,能够一目了然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

然而,这种分析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指标体系的设计,因为每个公司的规模、财务管理状况等不同,所以指标的选取也有差别,一个公司的指标体系并不一定能使用于另外一个公司。对于数据的获取,一方面是利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目前我国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的数据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所得的财务数据并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因此可能导致预警的偏差;另一方面,利用AHP分析时,矩阵的建立是根据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构建的,这也就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每个专家的意见看法不同得到的数据可能就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警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徐文学,杨绪强.AHP在财务预警指标权重设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

[2]李长永,陈玉萍.AHP在财务预警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3).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预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37-02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的改革的进一步复杂,在经济领域高度复杂性的情况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会与日俱增。利用财务预警指标建立,实现对财务、经营等方面的跟踪控制,财务危机信号及时被发现,并且能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及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企业财务预警内涵

1.财务危机预警功能

财务危机预警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有矫正功能,有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在预测危机以外,还可以根据长期记录寻找危机产生原因;并且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制定推行解决措施,弥补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其次,预警功能,在大量的信息分析基础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能实现危机拦截;并找到财务危机发生的根源,针对企业的财务危机根源,及时地应对措施,避免财务危机扩大化。最后,免疫功能,即预警指标体系本身也具有免疫职能,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对某一企业长期观测,在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构建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财务危机再现。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

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要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第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有警示性。通过连续跟踪预测,在财务预警体系中,观测指标接近安全警戒线的情况,可以提前预测财务危机,促使管理者采取补救、化解财务危机。第二,独立性。独立性是指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不受任何权利操纵,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实现独立性。第三,灵敏性。各指标之间密切相关,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外因素变化。要及时观察指标灵敏度,从提供预警信息控制整个数据的变化。第四,参照性。财务危机系统能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指标。从而构建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实现的预警监测。第五,超前性。如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完善,财务危机发生前的时间段内,甚至几年内就已经预测出发生,体现了预测的超前性,使得预测更有实际意义。

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注意的问题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是一个复杂工程。是否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着运行效果的成败,所以,在建立中采用流程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多种方法进行综合使用。其中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

财务预警指标需要从各个角度分析,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预警建立的基础是财务部门核算财务实际数据,这些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程度,直接决定着财务预警指标在发挥作用方面的功效,因为企业经济资源,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但是,财务报表对经济资源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受到这个原因的影响,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统计完财务指标之后,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综合其他各种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财务预警指标参考值确定。企业在会计政策的运用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要保持。在实际业务发生中,不少实际处理的数据的人员存在很多的职业判断,导致了不同的会计人员在同一会计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财务决策。

第三,除了采用量化财务数据分析,还要考虑非量化指标影响。在对企业进行状况评估时候,运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比率,要全面考虑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综合企业财务现状,运用报告数据资料,实现对企业全面系统评估。

三、中小企业构建有效预警模型的建议

1.充分了解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的原理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目的是在企业未出现财务问题的时候,未雨绸缪。在预警模型构建原理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拥有实用的功能,并且对危机可以预测为前提。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方面,财务预警系统能够达到多种目的。满足管理潜在风险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时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同时,成本与收益是这其中一个对等原则。在不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财务预警模型,应依据经营中财务报表来制定。分析预测财务数据趋势,实现企业管理层,根据指标警示实施风险控制。其次,预警系统全面性的要求。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不仅仅是财务指标有提前效用,还要求模型指标有全面性,这就要求它从整体角度考虑,对整个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建立。财务预警构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采取对策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状态,所以这个体系的建立,必须使用控制论原理。总的来说,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预警管理要应用前馈控制,同时进行和复合控制。另外,在内部的筹资、投资方面,财务预警管理,要求从企业整体出发,观察项指标波动进行总体上的分析,多方面考虑,从整体上采取促使进行预防。

2.建立预警模型需考虑的财务指标,以适应自身预警要求

良好的防范财务风险水平,可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在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用和退出方面。具体的财务风险指标系统首先有负债结构财务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务杠杆,体现财务稳健度。其次是资金运用效率,这个指标能反映出企业盈利情况,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果,以及资产管理水平。再次是盈利财务指标,它综合了多方面业务情况,反映出整个会计期间,财务的投资回报程度。最后是财务的偿债能力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3.预警模型的优化要求要高效

当前,企业财务预警的建立主要是由统计回归的数学预测方法对财务风险实现预测,虽然统计回归预测模型在外国的发展已经大量展开,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这种方法不仅提高模型准确性,在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方面,效果也相对的明显。从横向和纵向比较角度,不同情形下的预警可以实现估算成本计算,为财务预警模型实施提供指引的具体参照;从样本的选择的角度,企业建模可以考虑财务数据处理方式在样本配比角度选择不同比例,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结语

综合来讲,我们需要在建立一个财务预警的的指标基础上,实现预警模型的建立。财务预警中财务预警模型是重要关键环节。所以,建立这个体系第一步是进行财务预警指标的设立。指标的设立要适合企业自身财务的发展,实现监测的高效性,避免新的企业财务隐患出现,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且运用这个系统,对企业其他问题的处理进行一个指导,与财务工作相联系,通过财务预警系统进行综合梳理,实现与财务指标的结合,在现金流和非数据化指标的的影响下,实现预警模型最大功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彭艳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6):108-110.

[2] 廖哲爱.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探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7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