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相关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相关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

篇1

【关键词】网络传播学 教学 思考

课程《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崭新研究空间。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思考

该课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辅以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方式。课程应该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空间应该装备电脑、投影仪、录像机、影碟机、网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保障本课程现代化教学的进行。该课程需要建设专门网站,它是“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

同时,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尽量以自然班级(一般为50人)作为授课规模的标准;在必须合班授课时,为每个班设置了课程辅导员帮助学习;在实践性教学时,指定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考试以平时课程讨论、研究、实习成绩为基础,结合期末开卷考试。开卷考试,除考察知识点掌握程度外,加大对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能力的考察。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学生感到课程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易学。

(2)案例教学。对于抽象的网络传播理论,结合了大量最新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得理论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对话教学,课程大量设置对话讨论教学,既能使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知识,也能沟通师生之间的见解。

(4)愉快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结合幽默的课堂叙事和音视频手段,以此增强教学效果。

(5)专题讲座辅助教学。针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播实践,课程每年都会邀请学者和学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

(6)网络教学。本课程建立了内容丰富、页面美观、形式灵活的教学网站,除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根据教务处的历年评估和学生的反馈,这些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创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条件的思考

(1)教材与扩充阅读。本课程目前主要使用的教材为杜骏飞教授主编《网络传播概论》该教材系全国多所院校联编教材,体例清晰,内容丰富,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该教材目前已经出版第四版,堪称国内最具有生命力的教材之一。

其次,作为辅助教材,老师们又必要选择国内外知名的相关传播书籍,作为本课程学习必读的教学参考书,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课件。网络传播学课程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教师需要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通过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3)网络课程。本课程需要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学习网站作为“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它内容丰富,页面美观,界面友好,适合教学,已经成为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平台。

三、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构建课程在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为:为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基础性理论课程。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前沿性与基础性于一体的传播学基础课程。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络传播素养。正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本课程希望能建设成一门与时俱进、贴近社会需求、同时又能为学生带来创新思想的精品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尤其是有关网络传播的原理、应用和基本规律的知识;②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网络传播现象和发展趋势;③培养学生分析网络传播现象的能力,掌握解决网络传播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思维准备。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在于讲解网络传播在新闻、出版、广告、社会等领域的基本应用,并且由此形成对网络传播学的各种基础理论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传播观念和先进的传播思维,掌握对网络传播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当前的网络热点传播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

(2)难点首先在于本课程既要操作性地介绍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信息使用方法,又要从人文理论层面阐释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学的革新意义。

(3)解决的办法:①“一课多人穿插制”。课程尝试采取“一课多人,相互穿插”方式授课,尽量展现各位任课教师的学术优势与教学特长。②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理论;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降低课程的难度。③研究性教学。带领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或独立展开科学研究,发表科学论文。④加强课后的练习、作业和相应的辅导;注重科研和教学相结合,随时加入最新的理论发展内容。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移动无线网络 传播模式 手机用户

无线传播(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以手机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第五媒体,直接向分众目标和受众定向精确地传递个性化即时信息,通过与消费者的信息互动达到市场沟通的目标[1],其基础实际上就是连接庞大的移动设备的网络。由于网络应用前期受限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传播的技术和群众基础不够,使得无线网络传播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对于无线网络传播的模式也还没形成一个比较规范、完整的结构形式。

一、目前常见的无线传播模式

从传播的模式来看, 国内的无线传播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种模式[2]:

(一)大型独立WAP 网站模式。主要指指企业利用本身拥有的用户资源和品牌优势,建立专门的无线应用协议为基础的WAP网站,开展第三方无线传播业务的一种模式。

(二)用户被动接受的SP模式。是指利用现有的无线用户信息资源,向受众强制传播信息的模式。其特点是,除非因为网络出现故障,否则受众肯定接收并且看到企业发送的信息。

(三)终端嵌入传播模式。是指将传播信息以图片、屏保、铃声和游戏等形式植入到手机里面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一种模式,目前智能手机大量采用。

(四)各类WAP网站模式。是指以手机门户网站的形式建立WAP网站,用免费的内容吸引用户访问, 然后利用流量做类似目前互联网的传播,这种网站模式的关键在于对渠道的控制。

(五)小区短信广播模式。是指进入小区里对用户进行广播发送,如商场的促销信息的场内传播,拉近了商场与顾客之间的距离。目标顾客收到此类传播信息会感到满意, 因为顾客来商场就是希望得到此类服务的。

(六)定制传播模式。是指采取会员制,只针对会员进行信息传播,会员可以自主选择传播的信息种类形成互动传播模式。定制无线传播可以采取捆绑传播、互动式传播等方式,为无线网络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二、无线网络传播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信息的大量传播,侵扰受众。手机传播的即时性和到达率是其它很高的,传播信息通过手机这一贴身媒介直接到达受众,几乎没有时间差,同时众多非主动搜索的信息传递到手机上,也大大侵害了受众的权益。随着手机用户群体的不断增长和无线网络传播的优势逐渐被发掘和利用,垃圾信息成为热门字眼。垃圾信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伤害了企业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感情,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二)传播信息广泛,不能精确满足受众的需求。无线网络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数据库以后,总会充分利用资源,以追求信息的广泛传播,而每一个受众的信息需求都是个性化、精确化的,如果各种各样的传播内容与消费者需求的相关度甚小,甚至没有相关性,那么这些传播的信息不会收到效果的。

(三)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性较低。无线网络传播是一种开放式的传播,信息安全一直是传播的突出问题,在信息认证、信息加密等方面理论上没有传统网络安全,很多重要信息不宜在移动网络中传播。

(四)媒介的接受能力较差。通过手机这种媒介传播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手机媒介的信息流量并非完全支持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手机的界面也较小,操作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无线网络传播模式的对策初探

无线传播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规范的无线传播市场秩序尚未建立,专门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相关企业在无线传播方面的经验不足,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无线传播实践中产生了以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的解决方法:

(一)完善相关制度,解决垃圾信息问题。要发展无线传播,必须及早解决垃圾信息问题,这样才能净化无线传播环境,为无线传播的发展打基础。垃圾短信的泛滥,不是因为有关部门没采取行动,相关部门一直在进行整治活动,然而由于垃圾短信涉及到文化、公安、信产、工商等多个部门。因此对于中国无线网络传播市场来说,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于无线网络传播价值链上的各方都是有益处的。

(二)制定较准确的传播信息,满足受众的需求。无线网络传播企业在制定无线传播策略的时候,必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手机媒体的特点,结合相关的资源制定出准确的信息需求,避免定位的失误和传播信息表达错误。应分析目标受众的文化、个性、年龄等特点以及所使用的手机媒体的形式,细分用户市场提供个性化网络传播服务。

(三)提高意识、明确责任,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无线网络传播的首要原则应是用户自愿,并尊重与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企业在利用无线营销在运行当中,应避免对用户的骚扰、避免被用户投诉,这是一项基本准则。由于手机已经成为个人的专用物品,尊重用户隐私与意愿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事业的立足之本,任何违背用户意愿的传播活动都会遭到用户的投诉,从而被迫中止。必须提高意识,充分重视用户信息的安全,把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作为自己无线传播企业的责任,这样才能取得用户的信任,同时也应该努力去了解用户对自己信息安全看法、疑问和要求,增强传播的信任感。

(四)根据手机类终端媒体的实际接受能力,确定传播形式。开展无线网络传播时不但要考虑销信息覆盖的理论范围,更要考虑传播信息的实际覆盖范围。不同的企业利益无线网络开展传播法式有短信、彩信、彩铃、WAP等等,不是每一种传播形式都适合自己。企业应该考虑各无线营传播形式的特点以及需要的移动终端的情况和变化。同时还要关注移动运营商提供给其用户的服务的受欢迎情况,随着4G业务在中国的逐步开展,移动终端市场将发生重大变化,无线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

无线网络比传统网络传播方式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虽然在实践中无线网络传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3G、4G在我国的逐步推进,未来的无线网络传播将取得更快的发展,通过企业必须不断探索,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无线网络传播会迎来迎来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 受众 合理使用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身处网络社会,作为国家重要公共信息保管与传播的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档案馆”特指“综合性档案馆”),其特定的社会责任、服务宗旨及档案信息的获取、管理、服务模式决定了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权来保障公民获取信息自由,维护自身权益,实现社会信息公平,是网络时代档案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现代传播学的受众理论特别强调受众在接受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受众的主体性。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其信息价值的实现应以档案受众的存在为前提。因此笔者认为,针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的合理使用制度需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使信息网络传播权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利益平衡器”的作用,来充分满足受众获取档案信息的需求,提高档案馆信息利用的效率。

1. 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中的适用性分析

1.1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定

2001年10月,我国颁布的新《著作权法》将信息网络传播权规定为著作权的专有权利,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擅自将网下受保护的作品在网上传播、转载、下载都将视为侵权。为了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范围进一步明确,2006年5月10日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条例》第26条明确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作为网络环境中著作权的合理延伸,《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规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规。它的出台和实施,为信息网络中引发的诸多著作权问题、受众群体的权益、档案资源的利用、网络档案资源的共享等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1.2合理使用规定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使用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著作权人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情况下对著作权人的作品进行使用的行为①。档案馆是公益性的信息服务机构,在保护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能实现这一使命,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针对档案馆制定了合理使用的条款,然而《著作权法》并没有对档案馆等文化机构在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作出规定。为了适应数字时代信息服务的需要,《条例》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作了调整②。

《条例》设置的“合理使用”条款,其目的是保护著作权相关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同时,通过版权限制,平衡著作权人、邻接权人和社会公众三方面的利益。《条例》第7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条规定了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对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是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数字信息所奉行的最主要依据。

1.3 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档案信息传播工作的影响

目前,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传播方式,大大拓展了档案信息的传播空间,使档案受众享受到网络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档案馆开始改变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和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来开展档案信息服务。从我国大多数档案部门的馆藏特点来看,虽然大部分的档案并不涉及版权问题,但仍有少部分档案涉及。对于这部分档案如不处理好相关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将在一定程度影响网络时代档案馆的建设。总的来讲,信息网络传播权束缚了档案工作的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档案馆是否有权将馆藏档案信息或者其信息产品传输到网络中。由于部分档案信息是具有版权性质的“档案作品”,因此通过网络进行档案信息服务就必然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也就是说,网络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新的平台,但是由于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无法真正实现。因此,为了在网络环境中更好地实现档案馆的社会使命,应当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其影响的问题上给予一定的关注。

2. 受众视角下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合理使用存在的问题

2.1受众理论的应用

“受众”一词来源于大众传播学,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受信息的群体。信息受众的特点是:(1)规模巨大,在人数上超过大部分社会群体。(2)分散性,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 (3)异质性,即信息受众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服务中,笔者认为档案受众是通过网络媒介接触到档案信息和使用档案信息的人。在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媒介传播档案信息的接受群体更为广泛,“受众”能较好地表达档案信息服务观念的转变。总体上看,《条例》的规定构筑了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合理使用的法律空间,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档案馆的合理诉求。但从受众角度而言,却大大挤压了传统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的作用空间,给公众在海量网络信息资源中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2.2 档案馆合理使用的空间萎缩

所谓的通过信息网络向档案馆的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因为没有得到档案权利人的授权,只能在馆内阅览,这与传统档案馆的信息服务没有区别,档案受众通过信息网络获得的数字档案信息只能在计算机上阅览,不能下载复制,这给受众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带来极大的不便,远远不能实现公益性档案馆传播信息与历史文化知识、实现公众公平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基本功能。

2.3 档案馆合理使用权的制度障碍性

《条例》沿袭了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列举式立法模式,对于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而言固然明确且易于操作,但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新的合理使用要求,这种封闭式的立法模式显得弹性不足,前瞻性较差③。合理使用判定标准的缺失,也为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合理使用权的正当行使和权利扩张制造障碍,这种合理使用立法的“封闭性”如果不作新的调整,档案信息传播力实难有新的拓展,作为档案信息需求活跃主体——档案受众在获取档案信息过程中不免会减弱信息接受度。

2.4 档案馆合理使用法律规则的模糊性

相对于传统著作权,数字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规则显得复杂、不确定。就《条例》第7条来看,档案馆合理使用权利行使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馆内服务”、“已出版档案”、“本馆收藏”、"数字档案”、“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等术语,而这些术语在《条例》中并未有准确界定。“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合理复制档案的份数”也尚未可知。在区分“馆内服务与馆外服务”、“已出版档案与未出版档案”、“数字档案与非数字档案”、“数字浏览与数字化复制”、“ 档案收藏权与档案所有权”、“收费与赢利”、“档案隐私权”等界限问题上仍会存有争议④。

3. 重塑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合理使用的策略

针对受众视角下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中合理使用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检讨和合理调整,这取决于法律规范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也有赖于档案馆在现有规则下的积极争取和灵活运用。

3.1以公众需求为基础的档案馆合理使用价值的新定位

公共利益的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决定了档案馆应该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信息社会中,保障公众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最大的公共利益。相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来说,“公共利益”就是让公众能够通过网络谋取更多的有益于自身和社会的信息资源。因此,“公共利益”是立法者首当考虑的价值目标。合理使用最大特点在于以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无限接近的需求为基点的同时兼顾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基于档案馆的公益性特点,档案馆应当是建立在档案信息开放、扩大交流的基础之上, 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其主要价值取向应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准,对档案馆信息资源合理使用进行价值新定位。

3.2以公众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基础完善档案馆的管理制度

从档案馆层面来看,知识产权作为档案馆馆内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健全档案馆知识产权保护的自律制度,摸清现有档案馆馆藏资源的知识产权状态,对档案馆知识产权人提出的授权条件、档案馆获得的权利种类、行使权利风险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进行科学评价,核查依法可进行数字化复制的档案范围、种类和数量,根据档案馆馆藏数字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整体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外购合同谈判或自行复制。在对档案馆馆舍内用户提供网络档案资源服务时,应确保防止不当网络传播的技术措施的有效性⑤。从公众层面看,我国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依然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用户群体性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的发生。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利用馆内的传播平台,向广大公众积极普及网络档案资源权利保护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对档案知识产权的认同感,提升档案知识产权意识,同时监督和指导公众的档案信息获取和使用行为,消除侵权隐患。

3.3以公众利益为基础的档案馆信息网络传播豁免权的扩大

在《条例》第七条之前,档案馆完全无法享受信息网络传播权豁免。作为《条例》中著作权法的补充法规,《条例》设置了有关豁免条款,其目的在保护著作权相关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同时,平衡著作权人、邻接权人与社会公众三方面的利益。但《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档案馆信息网络传播权豁免范围仍然有限。相比之下,档案馆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豁免范围在国外立法中有扩大的趋势,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允许非营利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对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复制,允许非营利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馆藏资源规避技术保护措施⑥。欧盟颁布的《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特定方面的指令》设置了在新技术环境下档案馆的豁免条款。档案馆作为政府保障公民获取信息的基本权利而设立的公益设施,扩大其信息网络传播的豁免权,事实上就是给予公众公平接触数字档案信息的机会,作为档案信息传播者和使用者利益的代表,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动“合理使用”制度下的公众接受档案信息的能力,实现档案信息传播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4以实现受众权利为基础规避《条例》模糊规定的风险

档案受众在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档案受众是档案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因此能否实现法律赋予档案受众的权利是衡量一个档案馆是否具有公共性的基本标准。然而《条例》中涉及到档案网络传播中一些模糊不清的条文,对档案受众权利的实现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合理使用的现有规则存在的模糊和不确定性情况,《条例》需要在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档案法修改的大背景下进行相应的完善,应清晰界定“档案馆馆舍内服务对象”、“合法出版”、“本馆收藏”、“数字档案”、“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等关涉档案馆合理使用权利行使的术语,明确档案馆“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合理复制档案资源的数量,建立区分“档案资源收藏权与档案资源所有权”、“收费与赢利”、“公益与有偿服务”等概念的标准⑦。同时面对现实的法律环境,档案馆所能做的不是消极抵触或漠视规则,而是根据档案馆在和谐社会中公益性的定位,认真研究探寻《条例》中模糊规定的风险,谨慎对待、认真处理档案馆馆藏为档案受众服务的各种问题,努力避免档案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尽力维持档案馆、档案权利人、档案受众之间的利益平衡,以此证明促进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是实现法律赋予档案受众权利最佳途径之一。

总之,《条例》的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立法活动的终结,《条例》对档案馆做出的信息网络传播和合理使用的条款基本只是表象的、未触底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文字规定,还远不能完全解决现代档案馆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从公众权利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看待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有关的争议,同时需坚定信念与决心,在新的一轮立法博弈中为档案馆的公共利益争取更多的信息传播权利。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研究》、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南昌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JXJG-11-1-32)、南昌大学社科研究基金项目《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44.

②颜祥林,傅长青.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对 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草案) 的关注[J].档案学通讯,2007(2):25-27.

③管先海,程训方.网络传播的影响与档案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向[J].档案管理,2003(6):23-24.

④秦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07(5):38—40.

⑤王宇红.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与图书馆合理使用——兼论我国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的完善[J].情报杂志,2009(2):175 -178.

⑥曾凡丽.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研究[J].图书馆,2010(4):43.

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负效应;监督机制;实名制用

马克思原理来说明的话,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矛盾中进行的,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亦是这样的存在,其存在为人们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诸如网络暴力、暴露隐私、个人信息倒卖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其现状和成因。

1网络传播负效应现状

1.1网络暴力使得人们变成“两张脸”

从明星出轨事件,再到贴吧人肉搜索事件,这些现象的存在催生了一批人的出现,他们被称为“网络暴民”。他们活在互联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滥用自己的权利,触及道德、法律的红线而不自知。而很大程度上,他们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不断探听别人的隐私,甚至用自己的价值观审判别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1.2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开始快餐式阅读

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各种信息充斥于网络中,无论是娱乐、社会还是民生等,人们无法像以前一样进行深度阅读,只是快速浏览,浅尝辄止。久而久之,人们越来越欢迎信息的大量输入,而不进行深度思考,变得远离智慧,缺乏客观地判断问题的能力。

1.3网络传播影响人们的生活状况

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患上了各种网络综合征,颈椎、眼睛等不同身体部位出现问题,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信息的丰富性使得人们越来越沉迷于网络,不愿意走入人群,走出室内,都变成了低头一族。社交能力下降,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了心理障碍。

2网络传播负效应的成因

造成网络传播负效应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从网络传播自身谈起,网络本身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就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互联网使得信息能够不经过滤、筛选,快速传播至受众,并且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造成信息的整体水平下降,且杂而乱。其次,从网络的参与者来看,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每个人都戴上面具掩藏在了网络背后,生活中不肯示人的另一面都表现在了网络上。再加之免责心态的影响,网民们在网络上缺乏理性的控制,肆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再者,从网络运作方面,每一个热点的引发都有幕后推手,他们无视道德的束缚,受利益的驱使,对待信息不加辨别甚至直接捏造信息,利用大众的从众心理满足自身的利益。最后,从网络的监管者来看,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造成网络负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3针对网络负效应的措施

3.1要健全网络的监督管理机制

要加强网络的法制建设,政府要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完善立法,规范网络语言,净化网络环境,使互联网也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政府要以积极引导为主,保证言论自由权,要注意适度原则,因为我们不能忽略网络传播本身在大众生活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3.2提升网民的个人素养

利用媒体、报纸、电子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进行网络规范使用的宣传,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引导大众不要盲目从众、跟风,明确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也要遵守道德、遵守法律的要求。

3.3实行网络实名制

一些大的网络运营商可以实行网络实名制,一旦追究不会再无迹可寻,对网络参与者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核。这样有利于提高参与者在网络上发言发声的公信力,同时又能够约束发表言论者注意自己的言行。当然,网络实名也有一定弊端,我们在实行的同时要完善相关立法,避免影响了人们的自由表达。

3.4完善网络举报渠道,增强网络新闻公信力

公信力是网络传播新闻信息所必须遵守也是最不能抛弃的底线。要建立网友的信息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保证网络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这是网络信息不造谣、不传谣的基础。

4结语

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益处时,我们要时刻警惕网络传播的负效应。从自身出发,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不信谣、不造谣。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发挥互联网的正效应。

参考文献:

[1]斯蒂夫•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徐小立,秦志希.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J].现代传播,2007(2).

[4]钟瑛.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

篇5

在《传播权条例》和《行政保护办法》中明确区分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内容提供者的内涵与界限,将内容和形式的侵权进行了甄别。信息网络内容的提供者通常情况下是参与了信息内容的传播,没有经过著作人的同意,侵犯了他人的信息网络内容的传播权。网络服务方式和内容的联系关系密切,但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并不关注传播的具体信息内容是什么,也不会采取相关的措施控制信息的传播,即便在客观上具有控制信息传播与流动的能力。明确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信息网络内容提供者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些信息网络内容的提供者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例如在新浪网上刊登的小说、散文、评论等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从这一层面上说,它是信息网络内容的提供者。另外在新浪网上的很多作品包括论坛与博客上的文章、评论、视频等是新浪的注册用户自行上传的,从这个角度上看来,它也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因而在对侵权行为的界定中,只关注被告的责任主体实际的效用不大,最主要的还是要对其侵权行为的性质予以界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的实际适用性要根据侵权的具体情节来判断,其中会涉及到赔偿问题。现阶段,信息网络传播途径的广泛性引发出一系列的侵权问题,在高校校园中也时有发生。例如没有经过著作人的同意将书籍或者是歌曲上传到校园网中供学生下载使用,对于这种行为是否能够进行免责处理也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支持者表示,校园的传播空间还是比较小的,且不具备营利的性质,被侵权人实际上也未曾遭遇严重的经济损失,学生进行下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牟取利润,则可以进行免责处理。毋庸置疑的是校园的传播空间确实不大,无论其目的如何都不能掩盖侵权行为的事实,通过网络将个人的作品放到网络上进行传播,肯定会影响作品正常的销售情况,这对权利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对待校园网络的侵权行为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是互联网、局域网还是城域网,相对于某个区间都具有开放性,如果校园网也对校园以外的空间实行开放,信息网络传播的外延就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侵权行为,就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对侵权者进行处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权利人进行相应的赔偿。但是如果校园网并没有对外开放,仅仅是在比较小的范围内的传播,不应该判定为侵权行为。这是因为著作权立法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商业性质的侵权行为,这与著作权本身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对侵权行为进行界定之后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惩处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想获得利益又不愿意付出成本的侵权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校园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大多不具有营利的目的,学生在下载信息的过程中也不用付出成本,因而这种行为可以不被算作是侵权行为,从另一个侧面来思考,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的共享行为,这与著作权的利益平衡原则不谋而合。根据利益均衡论的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本身就有着一定的传播性质,因而在公共空间范围内必然会涉及到资源的共享性,所以维护创造者的利益也显得格外重要。高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的地方,网络媒体的使用频率不高,对侵权作品的点击率也不高,在侵权作品中植入的广告也不会带来太多的经济效益,侵权信息本身的收益不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评估。但是在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的地区,侵权作品本身获取的非法利润是相当高的,人们使用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也非常快,波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因而在实际的审判中还要参照经济发展水平,对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作出较为科学和全面的评估。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97-02

一、沉默的螺旋假说成立的前提条件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在其代表作《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诠释了新闻舆论具有的强大社会影响力。

该理论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是个人害怕被社会孤立产生的行为上的趋同。对于这个假说,后来的研究者提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1]正如Glasser指出的:诺依曼过分强调了人们对孤立的恐惧这个动因,其实意见表达的背后利益的期待这一动因,超越了对孤立的恐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在诺依曼看来,任何“多数意见”、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隐藏着“沉默的螺旋”机制,进而会产生“舆论一边倒”或“关键时候的雪崩现象”。但是“多数意见”产生的压力,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也构成了人们决定是否公开表态的重要因素。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恐惧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1]在这里,诺伊曼的论证中忽视了公众所在的群体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中的角色。

从现在看来,网络传播使传统的三大媒介环境形成的诸多环境因素发生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沉默的螺旋”理论赖以生存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这就对“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的新闻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沉默的螺旋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逐渐成为主流传播媒体,对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高度信息化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已经受到了挑战。我们要讨论这一理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首先就要关注产生这些传播效果的假说在网络传播条件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把这些假说归纳一下,实际上只涵盖了两个效果因子:一个是心理因子,即从众心理;另一个是社会因子,即社会规范。

网络传播在互动过程中具有匿名性,人们可以通过发表匿名的意见来获取自由的,摆脱被孤立的感觉。网络言论的匿名性,使一些与主流意见不同的声音也在网络中出现,虽然这些意见不见得正确,但这些言论是网民理性讨论的结果,不像“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条件下,媒介承担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角色,有限的少数人决定了无限的多数人应该接受什么,不应该接受什么”。[2]这与传统大众传播环境相比,心理因子、社会因子因为网络虚拟性的本质特征所带来的规范力相对减弱了。

其实不然,网络的虚拟成分,并非绝对的虚拟,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匿名面具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世界的人。人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址,当然在无关痛痒的情况下,没有人会追查你的IP地址,但是一但触及到法律或做出危害国家事情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匿名也就不复存在了。例如艳照门的者,最终也是被警方追查到了他的相关资料。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人对社会孤独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如今在网络空间里,网络社群成为许多网民交往的空间,正是因为网络中个体的惧怕孤独,想要和群体联系在一起,网上社区和论坛才会应运而生。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对孤立的恐惧。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当全国人民都举国哀痛之时,网络上依然会出现步伐背行者,一位沈阳少女居然在网络上公开谩骂灾区人民,她的这种行为,就已经超越了对孤立的畏惧。

在这个信息多源化的社会,人们既不会单一的接受某种观点,更不会被动地接受媒体的宣传,人们的自主性在不断强化。例如:近年来的多起网络事件,无论是“曹操墓”还是“伪娘”都没有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在网络论坛上,争议各方不断走向白炽化。在此事件中,不仅没有出现两边论,反而在两边之间还掺杂着其它的意见群体,使其不再像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假设的那样,产生一边不断变得弱势,另一边不断变得更加强势的现象。

综上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并没有像假说中所阐述的那样,人们有那么明显的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也没有随着网络的出现而消亡,而是以自己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着,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创新。

三、任何一种理论都要适合当前媒介的形式,两者相辅相成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占据主导地位的三大媒体了解外部世界。传统的大众传媒依赖报道同一内容,传达同一信息的便利性,形成引导并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在某一时期内,究竟是什么样的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大众媒介规定的,即大众媒介鼓吹的观点。

但是,在网络传播时代,这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丧失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意味着人们在网上合法的意见和信息已经畅通无阻,网络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

从网络的角度回顾假说成立的三个命题时发现,在网络传播的时代,这些命题正在不断地试图用新的方式来适应这新时代的传播。

从假说的第一个命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人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只能通过媒介,媒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的思维,人们之间的意见无法沟通。也就是说,当个人不能相互交流私人意见时,这个理论才能成立。但是,在网络传播的新时代,网络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的世界,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受众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如在个人网页上发表意见或是参看他人的观点,来了解事件发生的动向。由于网络的匿名机制,人们不再因为惧怕孤独而不敢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意见。相反,他们发表意见时既摆脱了外界的干扰,又摆脱了他人目光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达到言说的自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种恐惧感消失了,只能说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恐惧被转移了。

诺依曼认为,什么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传统媒介确定的,或者是由周围多数人对这一观点的支持造成的。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强大的制约作用。但是,从网络传播的时代来待第这些命题时,则会发现其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例如,2008年奥运会刘翔退出比赛一事,传统的大众媒介一直在为刘翔开脱,甚至连新闻联播都竖起了向刘翔致敬的大拇指。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是报道正面的消息,它们引导了一种舆论,也就是大众媒介所吹捧的,刘翔不参加比赛是对的,是应该被大家理解的。但是唯有在网络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在网络上,有60%的人能够理解刘翔这一举动,但是也有40%的人在唾弃他。从这一反应可以看出,在网络空间里,受众不再受到传统大众媒介的影响,而是通过分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媒介强制推行舆论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信息传播的能力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并没有形成舆论一边倒的“螺旋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传统的大众媒介试图制约舆论,影响舆论的这一举动,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结 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播进入网络时代后,民众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参与的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致使“沉默的螺旋”理论运转机制发生改变。在网络媒体中,其个体的孤独或恐惧感依然存在,群体压力有所减弱,但并未消失。正如陈力丹所说:“媒介对于社会控制的机制既是强大的,也是有限的。”因此,“沉默的螺旋”只是借助网络民主的外壳,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呈现,不可能从网络空间中真正消失。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网络配音;网络传播;网络文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ulture, its modes of transmission from the text, images, and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he main image video and audio, dubbing art is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network.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dubbing art,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network voice and network with industry,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voice network and its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network voice;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网络配音

近年来,随着信息发展的高速化、快捷化,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由以单一媒体为主,逐步转向多媒体时代,网络化、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人们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互动感想,网络就像血管,数字化的信息就像血液,这些网络资源已成为当代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网络配音,就是信息时代催生的一种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信息资源。具体的网络配音作品其实质是通过配音公司或录音棚与配音员的合作,为各类配音需求者提供配音,并以互联网为交互平台的一种配音服务。[1]

网络配音的定义大约诞生于2010年,但是,网络配音的实际操作可能要追溯到网络诞生的年代,当时网络配音是将配音搭载在网络上的一种草根艺术。近年来,借助大众对娱乐的需求,得到迅猛发展,当你在百度上敲入“网络配音”时,映入眼帘的是1,700,000多个相关结果。如今,它已成为一种新兴行业。

网络配音的作业形式有多种,复杂的作品可以由多人组成的团队配合完成,简单的作品甚至可以一个人完成。当作品完成后,既可以上传到互联网,受众的反应程度就是对作品成败的一种评价方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网民的点击率。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它具有高速度、大容量、多功能、可互动、跨文化等特点。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传播范围广泛。同时,因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2]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它具有传播快速、覆盖面广、涉题范围宽泛、成本低廉,大众化强(如门槛低、便于参与、草根艺术等)等优势,尤其大众化强、方便参与是传统传播所不具备的,而网络配音以网络传播为媒介,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发挥着自身的独特性。

网络配音的特点

通过分析总结,网络配音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源自于一部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搞笑配音动画片《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和中规中矩的专业配音相比,网络配音更口语化,也更便于配音爱好者自由发挥创意。

2、最早参与网络配音的团队应该是全国各地的网络广播剧制作者们,参与网络广播剧配音的网友以年轻的学生群体为主,绝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仅仅凭着一股对用声音讲故事的热情而参与配音。

3、好声音有创意更好听,此后一些专业或准专业配音人士开始进入网配圈子,同时原有的网配社团也吸纳了很多新鲜血液。当网友对网配的接受度已经比较高的时候,网配作品中的创意成分就越来越受重视。

4、除了诞生大量流行语的“日和”系列动画配音,以假乱真的原音创意短剧,有声杂志这种全新的“集体作战”形式也出现在网络世界里。天涯社区的有声杂志“龙颜大悦”每期都有百万左右的点击率,并通过微博、开心网、人人网、腾讯等网站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粉丝,也不断发掘网络配音新秀。

当前网络配音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网络配音以自身独特的吸引力、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配音行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为网络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网络配音事业起步门槛低、发展不成熟,所以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现在进入大众视野的网配作品大多以娱乐、恶搞为主,艺术性不强,甚至一些低俗的作品会混杂在其中,会给受众以不好的导向;一些配音人员的语言的不规范,方言,吐字归音的不准确,用词粗俗,这些都是影响网络配音质量的重要因素。

研究网络配音的意义

针对我国目前网络配音市场混乱,作品艺术性不强,良莠参差不齐,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而配音艺术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针对网络配音的基础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

在中国,配音是一门延续了几十年的艺术,对配音演员的音质音色、情感节奏的把握以及对电影情节的理解都有很高要求。如今,许多人早已习惯了没有中文配音只有字幕的外国大片,传统配音艺术的精雕细琢难以追随现代影视作品的更新速度[3],而网络配音行业的兴起让普通网友也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塑造电影角色,并可以将作品传到网上,与他人分享,这对于配音艺术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一些网络配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网友的配音水平近乎专业,许多作品的配音效果令人赞叹。草根民众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自己对配音艺术的热爱,实现着配音艺术的复苏。与此同时,由于网络配音市场的不规范化,许多不健康的、低俗的作品也随之流入市场,给受众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若能从网络配音的角度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系统研究网络配音的传播特点,可为规范化管理网络配音市场提供理论依据,使大众能够在更好的文化氛围中体会网络配音的魅力。

结束语

网络配音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艺术形式,随着光纤的普及,网络速度由1兆到100兆被大幅度提高,也使得网络配音作品的传播速度更快,从一个方面满足了民众日益提高的娱乐需求,由此一定会推动配音艺术声声不息,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中国配音联盟网站,网上流传网上配音与网络配音定义,理论学习,2011.12.20

篇8

[关键词]期刊 数字化 著作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产生了新权能设计的强烈需求,这为暂时设置新权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制度建构一旦平静下来,就会发现相应的传播行为和控制该行为的传播权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以前传播技术的壁垒导致作品的传播方式之间存在天然界线。例如借助播放设备的机械表演就完全不同于借助电波进行的无线广播。而进入数字时代后,由于所有类型的作品均可经由数字化或者直接以数字形式表现,打破了各种客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技术壁垒”,相应的法律争议也越来越多。

主要为调整作品的网上传播产生的法律关系而设计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于解决当下网络媒体使用未经授权的网下作品,或者对网下媒介使用未授权的网上作品,并无太大的争议,但对于期刊将作品作数字化使用是否构成对作品的第二次使用,以及是否侵犯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却存在诸多认定上的不明确之处,本文试图从解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属性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网络传播与网络发行

期刊数字版权问题正成为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最大瓶颈,特别是目前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规,已不适应中国期刊数字化的发展。2002年公布的《互联网出版暂行规定》要求期刊一定要先拿到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才能上网传播,但在实际执行中的效果并不乐观。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期刊的数字化应视为发行而不是传播或出版,期刊的数字化发行和传统的发行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把一个出版物进行销售,只是发行渠道和方式不同,而发行不应该要求重新获得作者授权。

但根据传统知识产权法理论,作品的发行必须包括作品载体(原件或复制件)的转移,即书籍、报刊、磁盘、光盘等记载作品的“物质材料”的转移。仅能为公众感知,而不向他们提供复制件的行为不构成发行。作品经数字化以后,在网络上传播,仅为作品的数字化传输,经计算机终端转换再现作品内容,从而为公众欣赏,并未发生作品载体的转移,因此,要把作品数字化归入发行的概念之中,恐怕很难。

同时,回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产生历程,1994年12月28日美国发生的US vs LaMacchia一案中,最早出现了未经版权人许可,将已出版的、享有版权的商用计算机程序的复制件上传到互联网络服务器上,以供互联网络上全世界范围的用户卸载和复制。这种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数字传输提供作品的复制件的行为,在当时的各国版权法和国际版权公约中,都没有现成的直接规范的依据。对此,版权研究界主要有两派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把数字传输的版权意义融入传统的版权制度体系之中,将传统的版权领域中的若干概念(主要是复制、发行、出租、公众传播)扩展以对该行为进行规范,该行为或是复制,或是发行,或是出租,或是公众传播;第二种意见主张依据新的数字传输技术而设置专门的权利,即信息网络传播权来进行规范。而我国正是采用第二种立法模式,在2001年著作权法修改中,借鉴《版权条约》和《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和广播权等传播权之外,主要针对交互性网络传播的特点,在第10条的12款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此,基于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现状,应将数字化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纳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范围内,不应采取对“发行权”进行扩张性解释的法律适用方法。毕竟,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本质上仍属于传播权,它控制的行为具有“异地异时”无形再现作品的特点。

二、一次使用抑或二次使用

作者向期刊投稿,原则上只允许期刊作一次性使用,各单篇作品的著作权仍属著作者所有,期刊如作第二次使用,须经著作者同意,因此,对于期刊未经作者同意将期刊整体数字化处理并发行网络版的行为,是否属于第二次使用就成了判断期刊是否侵权的前提,在现行著作权法规对此还未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可供借鉴。

原告Tasini等自由撰稿人,长年投稿于被告The New York Times的报章杂志。Tasini主张被告未经其等的同意,将历年报章杂志进行电子化处理,包括做成CD-ROM及置于电子数据库中供网络传输,侵害其于报章杂志中各篇文章的著作权。2001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定被告进行电子化处理应取得个别作者之授权,同时认定若CD-ROMs所显现的是报章杂志的原样版面再现,不是单篇文章的各自独立呈现,就是属于美国著作权法第201条第(c)项所称集合著作之改版,不必再获得单篇作者的授权。

而我国台湾地区著作权法第四十一条却有不同规定:著作财产权人投稿于报纸、杂志或授权公开播送著作者,除另有约定外,推定仅授予刊载或公开播送一次之权利,对著作财产权人之其他权利不生影响。第三十七条第一项也规定,关于著作利用之授权,其授权利用之地域、时间、内容、利用方法或其他事项,依当事人之约定;其约定不明之部分,推定为未授权。

对比美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美国著作权法第201条第(c)项的规定,在数字化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明明是著作的二次利用,但数字化产生的利益则完全由报章、期刊独享,亦不公平,而根据我国台湾地区著作权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杂志的作品,不能方便其再流通,而必须寻找每个著作权人授权,对公众接触信息的方便性,亦多阻碍。结合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司法优劣考量,在我国内地立法政策上,宜修正著作权法,使已刊载于报章、期刊的著作,应允许报章、期刊的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再次利用,但应支付单个作品的著作权人适当的报酬。如该报章、期刊的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已不存在,则任何人可以再次利用各单篇著作,但应支付单个作品的著作权人适当的报酬。如此,就可使已刊载于报章、期刊的著作,被再次利用,达到信息继续流通的效果,也保障了单个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利益,均衡各方利益。

三、默示许可制度构建设想

知识产权法强调的利益平衡,实际上是同一定形式的权利限制、权利利用制度相联系,出于公共利益目标,在一定情况下应对知识产权进行必要限制,以保证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品的合理利用。著作权法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围绕着利益平衡这一核心目的:从早期的出版特许到具有私权属性的无形财产权,由政府信息控制的工具到天赋人权的延伸体现。著作权立法的目标造就了其利益平衡法的基本特征,现代著作权法始终在保护作者权利和促进信息传播之间寻找着平衡点。

鉴于此,结合已有的制度规则和现实的制度需求,从理论上阐明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的范畴和正当性理由,进而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的设想和建议,有助于在一定层面上缓解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利人与期刊经营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实现各利益攸关方的利益共赢。同时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权利人的目的在于以法律上肯定权利人有权控制作品在网络中的传输,而并不是要遏制公众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自由和实现信息的共享。相反,只有不断探索权利利用形式,信息网络传播权才可以在动态中促进信息总量的增加和信息传播范围的拓展。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9条规定的基于扶助贫困之许可既是一种制度创新,也是我国著作权法律对默示许可的首次确认,但是该规定仍然存在着立法不周延、规范不清晰和操作不顺当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现实中还大量存在着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的作品利用形式,主要包括基于特定网络空间的默示许可、基于网络营销策略的默示许可以及基于惩戒权利人的默示许可等形式,因此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进行制度设计,有助于引导许可人和被许可人正确运用这一许可方式,将当前网络环境下日渐增多的侵权行为纳入法治轨道,澄清当下愈渐普遍的对网络著作权扩张的误读和误用。同时由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定是权利扩张的结果,当著作权利益平衡格局被打破以后,采取一些措施促成权利的运作,并不会影响到著作权中的其他权利的利用。

篇9

1.1网络技术不断成熟,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8.8%,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

1.2网络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为网络营销传播提供了硬件支持

作为互联网等信息产业的物质基础,宽带建设至关重要,我国针对宽带建设,实施了十二五规划,并指出加快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互联网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这其中包括宽带、4G网络、5G网络、IPv6网络在内的各类网络建设,以及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在内的各类数据中心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建设投资规模将在1万7500亿元左右。这为会展企业实施网络营销提供了硬件支持。

1.3大量的网络营销提供商提供了网络营销应用平台

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专门为企业提供虚拟主机空间租用,承担网络营销平台制作与维护。免去了企业购买设备和维护费用,大大地降低了会展企业的网络营销的运营成本。我国有为数众多的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综合互联网应用服务公司,为广大企业用户全方位提供虚拟主机、企业邮箱、域名注册、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等全方位“一站式”信息化服务。

1.4各级部门重视更加成熟的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随着网络营销产生越来越大的传播威力,会展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目前,我国正采取多种手段和不同的形式,积极地开展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工作。

2制约我国会展企业网络传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利用互联网的超强传播性进行网络营销推广,网络营销方式的引入对于会展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作用,并逐渐在会展企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但我国会展企业网络传播总体水平较低,会展企业进行网络传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这需要从外部环境和企业本身两方面即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来分析。

2.1外部因素

2.1.1网络上信息量巨大,难以引起消费者注意互联网上拥有数以亿计的超大信息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各方面搜索需求,然而,由于每个人对信息量的需求不同,人们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给与重视和关注,因此,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围绕他们的真实需求针对性地进行网络推广,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推广,商家信息很难被关注,更不可能吸引到目标客户人群。

2.1.2网络中访问者普遍年轻化,对网络传播可适用产品的类别少2015年7月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消费特征,所以对于广大会展企业来说适合网络传播的服务有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

2.1.3网络营销人才的建设与培养不力,网络人才紧缺我国会展企业网络营销人才处于稀缺状态,很多企业网络营销工作不是由专业人才负责,而是由该企业市场部门的人负责,甚至是企业总经理亲自上阵,其结果是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2.1.4网络营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大部分会展企业的对网络营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实施,网络传播效果差,比如许多企业将前台的网站布置得很漂亮,而后台的控制管理、维护、更新以及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却出现漏洞和磨擦,使网络营销的效率得不到良好的体现,影响了网络传播的整体效果,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我国会展企业开展网络传播的积极性。

2.1.5市场竞争激烈,有效传播难度加大会展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相互的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趋势,竞争环境的恶劣导致了企业维护顾客忠诚度方面的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更高,企业网络推广的难度也变得更大,网络推广策略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无法体现出差异化营销,导致很多网络推广都难以收到明显的成效。

2.2内部因素

2.2.1缺乏网络传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指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且薄弱,无成熟的理论可以遵循,会展企业可以参照的成功案例也不多,缺乏实践更缺少正确的指导。

2.2.2网络负面信息的出现易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易给企业信息的可信度带来一定影响,媒介的消息来源地渠道是复杂的、不同的,网络上一旦出现企业负面消息,扩散非常快且范围广,而大部分会展企业缺乏危机公关处理经验,网络危机的出现、经常使企业的形象受到消极的影响。

2.2.3会展企业网络利用率差,营销方式单一当前,很大部分的会展企业的网络推广方式还停留在网页广告这种传统模式,推广形式过于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多数会展企业甚至还没有属于企业自身的网站,所用的网址域名也是租用的运营商的,显得非常不专业。类似做法并不能够深挖潜在消费者,也很难吸引到真正有购买力的顾客。

篇10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传播心理;文化缺失;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4-0112―06

收稿日期:2012-12-20

作者简介:侯岩(1968-),女,河南开封人,河南教育报刊社副编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众所周知,网络传播是新生事物,网络传播研究是新兴领域,心理学介入网络传播研究是全新方向,所以,这个方向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关于网络传播心理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机交流层次的心理学研究,它解决的是人和技术的矛盾。比如,网民是如何使用电脑的,网络如何才能让人觉得方便、舒服,网民如何编码与解码、如何检索等。也就是说,如何使这些技术的使用符合人的心理特点。二是个体层次的心理学研究,它关注的是自我、人格在网络中的变化,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在网络活动中受到的影响,以及如何让这些影响趋利除弊对人的心理能有积极的作用。三是社会心理层次的心理学研究,它主要研究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以及网络群体、网络事件、网络舆论等。从研究路径的选择看,目前的研究几乎是一边倒的把传统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网络研究中来,但这种依托传统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的研究,忽视了网络心理研究中的文化因素。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拟提出网络心理研究的文化自觉问题,以求教于方家同仁。

一、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不足

(一)缺失对多向度的网络传播模式中心理现象的全面研究

互联网的出现使过去媒体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传播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网民集体智能和力量主导的传播体系。过去的消费者是被动的,而网民是主动的;过去的拥护是可以预期的,停留在媒体机构指定他们停留的地方,而网民则是迁移性的,对各种媒体的忠诚度日益降低;过去的媒体消费者是彼此分开的个人,而网络用户具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关系;过去的用户是寂静和看不见的,而现在的网络用户却可以发出很多声音,网络虚拟空间成了公共舆论空间,呈现出人类传播史上最大限度的传播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对任何事情、任何现象的看法,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过去单向度的传播模式演变成了双向互动交流的沟通形式。网络传播的传受不分、两者合一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传播认识模式,以语言的存在方式进入交流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空间,其实就是互为主体的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并且由此而成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生活方式。面对如此复杂的网络传播,用传统的实证方法无法全面展现心理现象的多姿多彩,更不用说合理解释网络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构成因素了。

(二)缺失对网络传播心理“时空脱域”性的有效研究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空间和时间已经与传统意义不符,与具体的现实地域和时间剥离开来,已经成为超越物理世界的全新空间,具有“时空脱域”性。传统的“场所”意义出现缺失,消解了时间,这个问题甚至比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还要突出。因为,自然世界运动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可以穿越时间,是相对恒定的,而网络传播心理规律则很难具有同等的效力。随着网络人际交往的深入,面对面交际的减少,人们逐渐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特殊的地域认同,漂浮在虚拟的数字化文化之中,网络空间的文化特征就成为了无时间的时间和无固定位置的空间。网络空间是虚拟社会交往所依托的“物质”存在,它极大地扩展了社会行为的时空跨度,人际交往跨越了“这里”和“那里”、“这时”和“那时”的区别,超越了传统的时空界限。而实证研究这种只能限定某一时刻、某一空间的模式,不可能控制超越时间性、空间性因素的变量,难以反映出网络空间的发展、变化规律。

(三)缺失对复杂的、不断建构与再建构的网络传播心理的整体研究

在网络空间里,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很多网络传播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这些现象的过程,特别是网民心理现象、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观察到的,就像观察生化实验,而真正用来解释实验的分子、细胞作用过程是根本看不到的一样。因为,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凭可观察、可操控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它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高级思维、推理、预测能力来实现。实证取向的研究,反映不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复杂性。比如,在互动的背后,根本性的一个概念是人的自主,他们可以创造自己的表达,寻求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和更多人结成多种松散的关系以从事更多活动。研究任何网络传播过程,都需要“基于理解”,理解各种复杂的网络关系,诸如网民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组织之间等关系的连接与变化;理解相互交织、影响、建构、重构着的网络传播事实;理解各种因素间不是简单的因果论可以概括的。如果复杂的因果关系得不到合理整合,就难免被碎片化,不能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例如,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具有符号性,网络媒介的特点就是多种代码汇合而形成特定的一个符号用于表达特定的文本内容,这种符号化的信息存储库本身就决定着网络人际互动是一种符号化互动。如一个名叫“阿凡达”的网民,并非现实社会的电影角色,它不过就是一个身份符号。网民之所以会为自己取一个特别的符号,是因为在虚拟的人际互动中,符号决定着互动的成功与否,社会特征已经不能体现出来了;一个相貌丑陋的男子,如果他为自己取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的“昵称”,即一个符号,很可能会因此吸引不少网民与他互动,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空间几乎不可能发生。

(四)缺失对多元的、非线性网络传播心理研究范式的系统把握

从目前来看,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深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作为“技术的网络”和作为“文化的网络”却显出更大的背离倾向。作为技术的网络,改写了时空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是这种状态;作为文化的网络,则是通过人肉搜索、游戏社区、视频分享等,重新塑造着虚拟空间自我与他者的行为。网络成为了一个实时的、复杂的、开放的、多媒体、双向互动的社会行为与社会生活的场域,人们在其中进行社会互动,而不仅仅只是交流信息,网络传播活动具有极其复杂性。网络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新兴媒体,表现出巨大的开放性。开放的系统,是无法控制的系统,系统内部、外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复杂,任何一个因素变化,甚至一个偶然的事件,都可能带来“蝴蝶效应”。人是复杂的存在物,以人为主体的网络传播活动同样具有复杂性,网络的发展,传播活动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复杂关系。对此难以精确地用线性的普遍的规律来把握,它必须要求使用整合研究的范式,打破二元的、精致的思维。

总之,网络的数字化、匿名化使现实中人的心理现象本身,在虚拟空间变得更加复杂、迷离,不同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新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行为、心理有着巨大差异,网络所蕴含的文化特性与传统文化也有落差,在以上差异中所呈现出的新的道德、伦理问题都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正视和探讨。

二、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文化自觉

如果把网络空间仅仅看作现实世界延伸的话,那么,网络上的许多行为都可以用现有的知识来解释,网络上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可以用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加以说明,可以利用现有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来解释网络传播中的心理行为,还有大量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是,网络传播具有特殊性,网络环境有的一些心理现象单纯依靠心理学不能得到深入研究。

网络传播活动中的网民具有主观能动性,既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而网络传播活动处于极其宏大、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包含的要素、参数、变量很多,其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偶然性、随机性、交互性、隐匿性等,不可能进行公理化、操作化的研究,加之背后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形态等看不见的因素的作用,若专注于可观测的行为,像测量速度和距离那样来诠释心理,太过机械。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让人们得到了优裕的工具和满足感,但严格科学推理、推导出的一个个结论却很难与社会现实步调一致,这样的研究完全有悖于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网络传播心理行为是不可能通过实证方法在有限的数据和统计分析中发现的,应该放在网络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关联中来把握、理解、解释。

(一)网络传播心理是一种历史文化存在

网络空间的形成固然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但其深刻意义却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作为“技术的互联网”和作为“文化的互联网”之间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背离倾向。技术的互联网将全球亿万节点链接为无数个有效的空间,并在复杂的意义网络中伸延组合,构成具有场所性的意义空间,网民借助超文本进行互动交流,赋予虚拟空间以文化的蕴涵,使网络超出了技术的范围,凸显着更深刻的文化意义。历史学家利莎・吉特尔曼提供了一个视角,认为媒体在两个层面上工作:一是它意味着一种沟通成为可能的技术,一是它有一套相关的协议或者说围绕着技术而成长起来的社会和文化实践。媒体技术是一种文化技术,媒体系统也是一种文化系统。

互联网作为新媒介,它的出现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变迁。事实上,并非只有外族入侵的腥风血雨、政治革命的改朝换代才是社会变迁,互联网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变迁的力量更大。不同的社会就是不同的人际交往和人群组合方式,无论从政治组织还是经济生产方式人手来解析社会,最终都落实到人与人的交往及其关系组合上。互联网的出现,表面上看只是提供了新型人际交往的渠道,加快了交往的频率和速度,但更深层次上,它带来了文化的演变和社会的变革。文化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改变,语言文字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更包括人际交往方式。由于人际交往方式改变而带来的器物、文字、观念会留存下来,构成一代代关于文化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而文化中最鲜活的是人,人的交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往往更为巨大。且不说它在私人情感交流中的作用,即便在社会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的决策中,作用也难以估量。比如,当前频繁发生的网络事件,往往都是一些网民和网络推手借机发挥,引起大量网民共同关注,在人际交往互动中推波助澜、恶意炒作、盲目跟帖引发网络舆论的。目前,在中国这样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成为了普通民众抵制信息垄断、发出声音的有限出口之一。作为普通人要想进行表达,很难在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上自由实现,而公众发现了网络这个新的表达空间和传播平台,就将其当作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以及发泄对立情绪和不同意见的介质,所以,网络上充斥了很多不合常规常理的自由言论,它对现实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实中沉默的大多数,却在网络上异常活跃,传统的传播活动是在主流媒体的强势与压力下的“螺旋式沉默”,如今,在网络传播中,在网民自由、双向的互动中其传播活动走向了“螺旋式上升”。

网络主体是网络传播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网络传播的核心。网络高度普及之后,主体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网络导致主体破碎、关系重构,“独立存在的个体”走向“多个版本存在的个体”,即碎片化;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对象在网络空间消失了,转换成多重形态,并在虚拟空间自如、真实地生活。如何重新认识主体、客体、他者、自我及其之间的关系,是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分析网络传播主、客体的社会文化属性,可以清晰地看到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的历史文化存在。

网络主体是各种网络活动的推动者,是网络世界之所以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体依据,网络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网络主体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世界。当然,网络主体同时来自于现实的社会,到了网上他们都具有虚拟性和现实性这双重属性。当网络主体出现于网络世界之中时,他们都是作为“虚拟人”存在的,他们或者表现为一个ID,或者表现为一个昵称,或者表现为一个电子邮箱地址,或者表现为一串数字,或者表现为一个密码,或者表现为一个IP,从根本上说就是表现为1和0的不同排列组合……这是他们虚拟性的表现。同时,网络主体即使处于网络世界之中的时候也具有现实性,因为他们来自于现实世界,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活动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现实需要,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言行受到现实世界的种种制约,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活动的方式、方法、时间、地点、内容等因素都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性必然决定了他们自身的历史文化性。

(二)网络传播心理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网络传播过程的心理行为,其根源仍存在于现实世界,不应该把研究、关注的目光仅停留在心理自然属性的层面。人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化的过程,就不可能造就具有完全相同个性的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具有能动作用,虽然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有某种身不由己的力量制约自己的活动,但面对社会,个人并非是消极被动的,在一定范围内拥有选择余地。所以,人类心理既是一种自然存在――遗传决定,属于自然属性;同时更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决定着网民对网络的适应性,具有文化属性。

在网络传播中,研究对象更多的是无法感知的世界,例如,网络言语交际。互联网人际交流的实践颠覆了传统观念里“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的说法,在网络传播中,很多年轻人热衷的“火星文”,已经充分说明那种传统的“语言交流说”对理解语言丰富内涵的贫乏了。交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从日益增多的网络语言,如“调侃”、“自嘲”、“机敏”中可以看出网民挣脱捉襟见肘的语言束缚的倾向,他们已不再通过语言而是通过“会意”来彼此接近,“会意”的文字完全不理会语法、词法、句法,完全漠视既定的表意逻辑,它恣意肢解词语,拼贴画面。语言有它自身的维度,表面上是交流,但在网络里,其实更是“沉默的身体之间的交融”,那些网络聊天室里,陌生人令人兴奋的交往,抛开表面的新奇之外,其实背后暗含着“身体交融”的原始欲望。通过连线,沿用线性语言文本的交流,其实是网络交流的最原始状态。依据超文本进行的对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更是两个身体的对话,不仅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感觉的交流。与传统面对面交往相比,网络交往已经超越了太多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完全不同于现实的人际传播,它既有客观性一面,而那些非语言的、生动的部分,更有主观性的一面,不可能通过传统实证手段来研究。

网络空间是一个平等自由的交往空间,是一个由交往主体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控制的交往空间,是一个能够促进主体不断自我更新的交往空间,是一个主体与主体互相发现、形成社群探索新知的交往空间。在网络主体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即人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的主体间性得到了充分实现。个人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交往对象的选择,沟通内容的把握,以及交往的方式,都由自己支配。尽管心灵畅游于无边的网络,甚至同时拥有多重的身份与面目,但个人离不开他的身体,他的身体一直嵌入进网络传播的全部过程,所以,主体仍然具有人的现实主观性。这种现实主观性表现在人的心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即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建构相关。不同价值观念、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形态的个体心理差异就巨大。任何一种心理,都应该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来解释。网络主体的心理也必然发生、建构于特定的网络社会、文化之中。

学者金萍华通过对网恋和网婚的研究认为,网络婚恋不可能因为交往者肉身退隐的符号交往特征而成为“超凡”的理想婚恋模式,网络婚恋同危害现实社会婚恋价值观之间无必然因果关系。互联网虚拟技术特征确能导致网络婚恋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导致了一些不良的现实后果,但至少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技术特征产生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形成普遍的、不同于现实文化的虚拟社会特有的婚恋价值观,一味地强调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对现实婚恋道德观的戕害,只能是一种忽略了现实文化的纯粹技术话语。从某种角度说,这类技术话语都将网络婚恋视为“超凡”之举,而事实是,网络婚恋既成不了追求内在终极价值的理想婚恋的模式,也成不了脱离甚至威慑现实婚恋价值观的行为,网络婚恋依然可以看作是“入俗”的外在价值行为。

(三)网络传播心理既有常识性又有科学性

网络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流动的空间,更是一个新的社会交往环境和社会生活空间,虽然称之为虚拟的空间,但是虚拟并非虚幻、虚构,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达到摸拟现实效果的虚拟实在。由于它本质上是人们自己根据算法制造出来的,这一空间一定与现实物理空间拥有同样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结构,就知性而言,它是物理空间的一个颇为成功的模仿;就感性而言,虚拟空间可能会带给人们震惊的新体验,但那不是因为虚拟空间有更复杂的超过物理空间的结构,而是因为人们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各种感知觉想象的交互感应,让他们生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这种虚拟的真实感,并不是由计算机创造出与真实环境相似的实境,而是在人类内在的心理反应认同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真实的感觉。

在今天的网络世界里,游戏设计师肆意地创作,纵情地颠覆现实世界里的既定常规,一切更加反常的东西都可以被制造出来,以至于沉浸其中的玩家有时会真的以为基础物理的定律都发生了变化,一个人瞬间可以抵抗地球引力,起死回生,拥有超能量。其实并非这么回事。表面上看,虚拟空间通过恣意妄为的编码营造了某种超越了物理学基本定律的“情境”,令人沉浸其间时,仿佛脱离了物理学原理的羁绊,享受从未有过的身体解放,在人可接受的范围内,过去受时空限制的人的身体以及自我意识,在虚拟空间得到释放,新的感知环境让玩家获得了极大满足。但是,虚拟空间并非真正超越物理空间,一旦回到现实世界,那里发生的一切都灰飞烟灭,只是因为虚拟的体验“太真实了”、“太逼真了”,以至于从感觉经验上讲,竟然难以分辨。

在虚拟空间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改写物理定律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并非虚拟化的最大功用,通过想象力在虚拟空间实现的体验,能够将碎片化的个体相互嵌入、交融的其实是心理定势。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差异,与其说是“物质性的”,不如说是“心理性的”。从这个角度分析,网络传播心理的研究对象本身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不容忽视的常识性。

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的感官体验、知觉系统、自我意识、认知结构、情绪、情感等,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表现出不同于物理空间的特殊的常识性心理,这是在特定的网络环境和网络文化中表现出来的,不能用网络文化之外的文化加以解释,常识性心理的产生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一旦离开特定网络与文化语境,它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和意义。

(四)网络传播心理既有现实性又有符号性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因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人类社会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在卡西尔那里,符号世界是相对于物理世界而言的,符号所依据的媒介形态可以忽略不计,符号和媒介形态之间不分彼此,浑然一体。应当说,在电子媒介出现之前,人们很少考虑媒介的存在方式,而电子媒介的兴起,使人们意识到,我们不仅被符号所包围,同时也被各种不同的媒介所包围,一些学者宁愿相信是各种媒介形态和相应符号方式在共同建构着今天的社会、文化、生活。今天的媒介社会,使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发生了质变,原本的大众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前者是下里巴人,后者是阳春白雪。而今天,媒介文化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网络在组织大众方面的特殊感召力超过了以往,决定了媒介文化的影响广度和深度。传播媒介依靠大量符号,为受众营造了一个媒介世界,其中的媒介文化与客观现实存在不小差距,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共同分享一样的内容,共同讨论同一个话题。媒介就是通过这样的符号世界影响着广大的受众。

虚拟网络空间的出现,打破了旧有的传统,实现的是以虚拟空间为媒介的身体缺场的传播。网络以超文本语言为其主要存在的符号系统,链接是主要特征。网络传播作为全新的传播模式,可以同时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进行共时传输,还可以在网上调用丰富的信息数据库,这些海量信息都以数字、符号形式存贮在光、磁等介质上,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数字化的符号运作,以及聊天室、网上论坛、博客、微博等虚拟空间符号的使用,让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虚拟世界”中,身处这样的网络符号语境的网络主体,其心理行为必将得到改变。在表达的过程中,意义已经被符号化,人们根据社会感知、文化经验、实践历练等不断地创造、完善、使用各种符号,逐步延伸意义的范畴,一旦意义被符号化,它又将通过人类信息传播反作用于人,为人类社会发展、生存需要提供条件。

网络的虚拟空间是将物理世界存在的任意可度量的信息转换成0与1字符串所表达的符号化信息,每个有意义的符号都被编码,通过系统处理,将文字、表格、图像甚至视频等,都以某种特定意义的存在而充满符号空间,并随时在加速符号化的范围和深度,这个世界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将物理世界符号化的网络世界,这种比特化的虚拟符号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形与无形的同构”:无形,是因为比特化的符号本身与原子不同,它无色、无味、无重;有形,是因为虚拟空间能够调动受众的各个感、知觉系统并产生互动,依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想象力,带来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这种虚拟的真实感,是人类内在感知系统认同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真实感觉。传统媒介所能调度的感知功能非常有限,多数情况是单一的视觉、听觉的感知,这些感知功能的发挥也往往依赖于媒介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由于数字化符号的作用,主体的感知系统被全方位地调动起来:遨游网络空间,海量信息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重组、传播;身处天涯海角,可以随时随地与亲朋问候致意、视频聊天;沉醉网络游戏,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杀戮的真实感;虚拟的符号化、数字化技术甚至已经再造了人类思维,把现实世界不可能实现的体验与愿景都逼真地创造出来进行切身体验……这正是网络传播研究对象现实性与符号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