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7 21:4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

篇1

我们的女儿叶何铭,现在滨江小学上五年级了。在学校和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优秀,还当了班长。我们在关心女儿在校学习的同时,注重女儿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使家庭成为女儿学习的第二课堂。以下,是我们在女儿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我们夫妇原来的学历都很低,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都坚持在职学习,先生参加了成教大专、本科学习,我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女儿是在我们夫妇边自学边育儿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身教”,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身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言传”。例如,我们给她讲她自己名字的含义,“何名”就是什么名,告诉她一个人有什么名全靠他自己,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自己挣一个名。我们经常给女儿介绍名人名校的事迹,到春晖中学、浙江大学参观游览,让她感受学习环境。先生还以赠言的形式,对女儿进行教育。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闻过则喜”,等等。女儿对赠言也能熟记于心。现在,女儿的学习精神很强,去年,先生去香港游玩的时候,他叫女儿请假一起去,女儿听说要请假,就一口拒绝了。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一是习惯学习。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先生给孩子讲古人读书的“三上”之功(马上、床上、厕上),呵呵,现在家里到处是翻开的在读的书。二是快乐学习。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交给她不喜欢甚至厌倦的学习任务。我们帮助她将作文在网上“小荷白云飘飘网”发表,来培养其作文的兴趣。我们也采用适当奖励形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去年除夕夜,女儿花了两个小时时间,把三册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一遍,我们给“压岁钱”的时候,她特别高兴而且自豪。三是效率学习。学习必须有高的效率,必须得法。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只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影响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在家里,我们给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时,总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们要求他每天听读一小时英语,对提高英语成绩很有好处。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本钱。我们十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二是鼓励多做游戏,督促进行体育锻炼。三是加强谈话沟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篇2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普遍对家庭教育立法认同度较高。74.3%的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家庭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家庭教育立法的认同度更高。

随着《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继出台,各地开始推进家庭教育建设。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仍然存在三大缺陷。

一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9%的受访人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相关知识”、67%的受访人认为“缺少经验借鉴”、42.8%的受访人认为“缺少获得帮助的机构”。二是家长自身的素质与教育能力参差不齐。三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圳市宝安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张琼说,家庭教育市场缺乏准入机制而鱼龙混杂。因为政府的专业机构人员的指导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很多民间机构和组织纷纷抢占家庭教育市场,导致“科学不足,市场有余”,一味迎合家长而不是科学的指导,后果严重。

由此,专家呼吁,家庭教育既需家庭投入,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保障。应当有一部专门性法律,对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予以明确。

有人认为,家庭是私有的,家庭教育是自主的,所以国家不应当干预。“其实,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也关乎社会和谐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林建军教授说。从此意义上看,家庭教育不仅是私事,也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公共社会事务。为此,家庭教育既需要家庭投入,进行家庭私育;也需要国家的支持、指导和保障,提供社会公育,尤其是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给予全面、必要的组织指导。

家庭教育立法并非“控制家庭”,而是强调家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保障公民在家庭中受教育权的实现,可以作为立法的宗旨之一。”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建议,立法要致力于建立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体系,建立对家庭教育市场化服务的监管机制和质量标准;要致力于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的范畴,成为财政开支的一部分;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公共治理框架,充分发挥各种主体的作用;要明确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要有具体明确的职责规定,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篇3

文化结构一般指文化的关系和形式,可分为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意义结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深层结构是指存在于人头脑里观念意识的逻辑结构与积淀于人们心理中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又将隐藏在表层社会结构背后的深层结构分为:“意识结构”和“无意识结构”。其中无意识结构具有决定作用,对社会文化有更加深刻的影响。文化心理结构就是基于这种无意识结构的模式化的心理反应,它能决定一类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深层结构的模式植根于人类的心灵之中,某个时期来看,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人们内在心理活动的经验表现形式;长期来看,深层结构的经验也不断积淀于文化心理结构,包含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倾向等文化心态的各种固有精神活动机制,就以语言为媒介形成了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都伴随特定的文化行为,中国文化之间特有的脉络联系方式也就是中国文化深层文化结构。当今人们的日常行为都能够体现出文化深层结构的规律性来。中国文化传统以惯性传承的方式对当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下家庭教育者的诸多价值观、心理状态都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二、群体性观念占据主流的文化传统缺少对个体人格的承认

中国的传统文化滋生于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为求生存,弱小的个人必须要融于群体当中,于是自然而然形成了要以“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的行为原则指导的“以血缘伦理纽带团结合作”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生成过程的长期化使中华文明自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和伦理意识,而这种要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观念和意识在漫长的封建君主制历史中不断被强化,以此为特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垄断中国2000多年意识形态的儒家核心思想“仁”就集中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个体的伦理要求:“仁”就是“爱人”,要求个人在与他人统一中相互帮助、爱护。“仁者,人也”,以此出发的人的定义是建立在对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之上,而不是将人看做是具有生理特征的自然物。“克己复礼”又规范了个人的行为要克制自己的生物本能,遵循“天人合一”“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和“君臣父子”的纲常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作为其根系的血缘亲情因为被拔高而泛化,“孝亲”的家族道德本位衍生出“忠君”的政治伦理本位,形成了宗法伦理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伦理化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个人价值和个人情感永远被限定在社会的整体中和伦理的规范内”。任何看似要求“自律”的道德都变成政治化需要“他律”的道德。这种严格的伦理道德规范将个人紧紧捆绑在伦理网络当中,个人的人格和价值需要从网络中对应特定关系规范的另一角色来确定,也就是说个人的价值不能由自身来发展,而需要由他人来定义。既然个体的价值和利益在群体面前没有合法性,那么个体的人格和独立性必然也遭到忽视甚至抹杀。

三、基于文化深层结构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不承认个体人格和价值,认同他律的道德的文化倾向是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误区的深层原因。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的时候,父母本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但却去训练孩子如何遵守规矩、按部就班行事。这种经验式的教育忽视了个性的培养,“甚至是完全抹掉‘个性’的,因此造成了‘专门学人’的倾向”。教育者本身并不认同儿童的“独立的人格”,所以孩子表达的需要、观点和意见也就从不会得到尊重,除非孩子所需正与父母意志一致。整个教育的过程不是在遵循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而是在“他制他律”的过程中培养依赖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处在“差序格局”的“自己人”圈子中的人,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优于其他人的爱”和“好”,但这种“爱”却带有“役使”的成分,因为父母往往会把自己当做家庭教育的权威主体,总想要孩子无条件顺从和服从,“听话”的“乖孩子”才是好孩子。“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夫妻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因此不管是出于自身人生遗憾补偿的动机还是出于对孩子人生的考虑,父母都会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并冠之以“爱”的名义。父母做决定的时候也很少会顾及孩子自身的条件或喜好,因为一方面基于对传统伦理的服膺,孩子本身是“自作主张”的权利,另一方面不管孩子多大总是“不懂事的”,分不清好坏利弊,只能由父母取而代之做决定。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就是幼小的孩子很早就要承担起过于沉重的期望和压力,慢慢可能产生逆反逃避心理或者笼罩在挫败感和压抑感当中,十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承受期望长大之后的个体因为从小就都是按照规定好的路径成长,往往缺少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的能力,很难承担起在工作、家庭、社会中各个角色的责任。基于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父母会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中来定义孩子,所以孩子永远只能是“孩子”。当然孩子结婚生子之后又会产生另一种维度的关系,但从父母的角度看来,孩子永远是需要依赖于自身的存在,所以“柔弱”的孩子就需要时时得到爱护和替代。过度爱护孩子就发展成溺爱,溺爱已经脱离了爱的本质,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体心理人格的发展,更会影响未来的家庭生活。实际上,家庭教育者总是太过忽视孩子的潜能,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关键期”儿童在心理生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理资源(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在某些时刻发觉孩子身上“小大人”行为或言语)。的确,一个年幼的孩子的确是可能不懂事(不懂事既可能是缺少对世俗运转规则的熟悉,也可能是缺乏经验积累的判断能力),可是这不应该成为父母替其做决定或者做事情的理由。如果孩子一直无法直面自己的发展任务,总是被剥夺选择的权利甚至是犯错误的权利,那孩子也就一直得不到成长的机会,“长不大”的预言也就真的会实现。如果让孩子独立做事,其潜能却往往超乎想象。可是就在父母一直在用“爱”的捆绑或者“永远长不大”的标签来阻碍孩子的发展的背景下,孩子却还是被期望在达到一定年龄界限的时候就瞬间成熟,负担何其重。与溺爱无度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教育误区是打骂教育。“不打不成器”是国人比较认同的一种家庭教育观念。当然可以从奖惩结合的角度来正确理解这种传统教育观念,但是这种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以“训诫惩罚”为手段的规则训练思维。这其中暗含的前提就是父母是教育的支配者,享有实施惩罚的权利。以打骂为手段的教育暗含的暴力思维很可能产生“暴力的循环”,也可能会造成孩子个人性格的扭曲。父母之所以将孩子看作是需要打骂才能教育好的存在,是因为在深层观念中就没有孩子个体人格的概念,孩子在家庭伦理面前只能扮演顺从者的角色,任何反对的意见都可以被视作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和传统家庭伦理的违背。孩子不被当做是独立的个体,只是伦理格局中的一个“不懂事”“需要被训练”的附属品。如果违反规则就要被惩罚,父母就是被文化深层结构中的这种伦理意识赋予了惩罚的权利和特权,打骂孩子是“内部事务”,是“为了孩子好”。

四、基于恐惧为特征的文化心理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南京大学张光芒曾用“人心文化”的命题对当下文化深层结构进行分析,他认为“真正能解释‘人心文化’畸变趋向的文化心理核心特征是恐惧”。张先生所说的恐惧主要是指文化意义上的恐惧性的心理结构和机制。从文化心理结构来看,恐惧心理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强烈的潜在行为指导性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都可以作为分析家庭教育者教育文化心理的重要路径。在改革开放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文化形态涌入中国,市场经济法则逐渐渗透在文化、教育领域。但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并不伴随着新价值观的建立,“个体主义”为原则的西方文化并不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兼容,所以人们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无从选择、无从判断,精神世界日益浮躁和混乱。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一方面“‘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家庭教育也受到理念、价值观混乱的挑战,父母由于缺少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虽然不惜代价想要让孩子得到发展,但自己对如何教育却茫然不知,于是产生了需要和能力之间落差的心理紧张。这种负面的能量以唯恐落后于人、与人不同的恐惧性文化心理为触发点,产生了功利性的随波逐流行为。以恐惧为主要特征的整体文化心理深刻地作用于人的外显行为,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跟风培养特长等家庭教育误区都是以恐惧的文化心理为根源。中国长期以来就有重视知识教育的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很多家长会认为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和任务。父母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跟风培养孩子特长一方面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因为上文分析的恐惧文化心理所致。父母因为太过渴望孩子成才,所以学音乐流行了,就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别的孩子在绘画比赛中拿奖了,就叫孩子放弃钢琴拿起水彩不顾孩子自身条件一厢情愿灌输知识不仅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还会使孩子缺少实践和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滋生依赖心理。父母不顾孩子兴趣跟风逼迫孩子进行特长培训更会打压孩子天赋,捆绑孩子发展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近年来比较典型的能够反映这种恐惧心理的教育口号。继续深入分析这种恐惧性的文化心理,仍然能在文化深层结构中找到依据。正是由于个体价值没有得到中国文化的认同,所以个人价值就容易付诸于与他人的比较,而比较总是又没有一个内在自知的标准,只能盲目进行。这样,就产生了上述的教育盲从误区。

五、小结

篇4

怎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这是多年来家长一直探讨的大课题。家长们聚在一起也都是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我觉得,做一名好家长实在是不容易,如何教育好孩子,每个家长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办法和体会。在此,我仅浅谈总结三方面的经验。

1 培养兴趣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有的孩子的好奇心更强些,对感兴趣的东西更多些,但大多数家长只是问问而已,不做更多的了解。我觉得这一点是家长重视的不够,应当正确引导激发孩子对一些事物兴趣的产生,在这里我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办法。

比如,休息的时候,和孩子下跳棋。首先耐心的教,让孩子对此感兴趣,然后对垒时尽量让他赢,以鼓励孩子玩的乐趣,渐渐的孩子对下跳棋就产生了兴趣,有时还主动要求下一盘。还有背诵小九九。虽然一年级还没有接触小九九,但为了让孩子对小九九感兴趣,我出了几道连加法的计算题。如:4+4+4+4+4 2+2+2+2+2+2+2 让孩子算,算出结果后,并让孩子说出这两个算试表示的意义(5个4连加,7个2连加),这样加起来很麻烦,像这类题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比较简单。因此涉及到小九九。孩子对此有了些兴趣,就喜欢背诵口诀了,很快就能记住口诀,但也会容易忘掉,这就像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已悦乎。”就是学了还要经常去复习它,才能掌握的扎实。

孩子多读书是培养课外知识的形成来源。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见到陌生的事和物,总是问个不停。家长要抓住孩子好奇的心里,经常和孩子沟通,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让孩子多认字。如:走在大街上广告牌上的字、家中和商场中的物品标签等,让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尽可能多认识一些字,并能读一些儿童读物,经常买一些适合孩子读得书,让孩子多读书。读什么书,尽量以孩子爱好为主。

小孩子好动,喜欢看少儿节目中的各种小制作。我家也就成了小作坊,木箱、纸盒、胶带等物品就是孩子的制作工具。屋子里弄得乱七八糟,这时你不要去管,任孩子去想象,任孩子去发明。什么太空啊,森林呀,高楼和大桥的。一天一个设计,一天一个发现。有时我和孩子一起去做,然后让他给我讲解他的杰作,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2 培养观察能力

人生活在自然界,就离不开对自然界的观察;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具备了对生存环境的观察能力,就具备了应付来自生活的挑战的准备。

孩子上学后,老师有一次留作业让学生写一件小事或描写雪景的小段子。这时孩子只是三言两语就算完成作业。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周围的事物没有什么印象,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多,所以要利用休息时间多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等去玩,让孩子多和大自然接触,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

有一次,老师让孩子写雪景,真巧那天外面下起了大雪。

孩子望着窗外的大雪不知从哪写起,我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感受着雪给我带来的快乐,一起堆雪人,雪人很快堆好了,这时我提醒孩子注意到堆雪人的全过程没有,孩子回忆着一一讲述出来,回家后,再拿笔写文章就有的放矢了。很轻松地把堆雪人的经过写出来,另外又加了几句自己的感受。这样在玩中观察,玩中学习,既轻松又扎实,对提高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3 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优点,而且都不止有一个,应该说问题不在于孩子有没有优点,而在于家长有没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家长的无限信任能让孩子产生自信。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孩子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当时我就火冒三丈,大声呵斥孩子一顿。说了一些尖刻的话,弄得孩子好几天都无精打采。学习积极性不高。我深深地感到内疚,是自己的语言和态度伤害了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班级的学生在教育中讲究方法,对自己的孩子也应当如此。

以后的日子里,我无论是对班级的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努力地抑制粗暴的行为和尖刻的语言,作业要是遇到难题,孩子总是习惯的问我怎么做,每到这时我就鼓励他自己想一想,或启发一下并鼓励孩子自己完成,孩子每当做对一道难题,从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中找到了自信。

篇5

关键词:传统;网络;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49-02

信息时代,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媒介环境,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关系,家庭教育亦不例外。本文以传统家庭教育与网络家庭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就二者的基本特点、内容和实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一、传统家庭教育与网络家庭教育的基本含义

本文所述的传统家庭教育与网络家庭教育,并非指家庭教育的“古老”与“现代”、“保守”与“进步”等通常意义,而是着眼于媒介变迁与发展视野,即以网络媒介作为家庭成员生活、生存基本方式为临界点,将家庭教育区分为传统家庭教育与网络家庭教育。因此,本文所讲的传统家庭教育,意指前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也就是说,网络尚未进入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成员内部之间交往关系、教育关系的建构主要依赖于常规化媒介手段(诸如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向电视学习教子育女之道等)的支持和在常规化媒介环境里所发生的家庭教育。所谓网络家庭教育,意指人类社会普遍进入信息时代,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成员内部之间交往关系、教育关系的建构主要依赖于网络媒介而引发的家庭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生态的信息化与网络化。

二、传统家庭教育与网络家庭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媒介环境的时代巨变,一方面,促进了传统家庭教育向网络家庭教育的发展、跃迁,另一方面,也使得家庭教育的内在结构、作用方式、实际效果等发生了根本性改观。而唯有将家庭教育置于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即将网络家庭教育与传统家庭教育进行全方位比较,才能更为清晰地洞见这种变化,也才能更为清晰、准确地把握网络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下文将就此展开分析和讨论。

1.从家庭教育发展的环境媒介来看。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教育环境具有封闭性,家长和长辈在教育中具有权威地位,家长总是扮演着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着被教化者的角色,这决定了双方在社会教化上的不平等性,社会教化中的“父为子纲”称得上是一切文明社会文化传承的基本法则。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由于电脑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因为互联网所营造的网络世界使他们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而网络的开放互性使家庭教育环境由封闭性权威性向开放性民主性转变。

但是无论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在网络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然而,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孩子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家长一般不易察觉,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2.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主,并且从具体的礼节入手,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而到了近代传统家庭教育的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立足社会,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认为只要孩子在考试中有好分数,能够进入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就行,而渐渐忽略了对孩子良好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网络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题,不仅要求一个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而且还要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不再局限于品德教育或是知识技能教育,而是将两者完美结合,并且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家长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学做人。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有大量能够创新科技的主体——人,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创新的人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品德是良好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培养良好品德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从而成为人际交往的有利保障。因此传统家庭教育中对品德的重视是值得现代教育借鉴的。

3.从家庭教育的基本运作方式来看。中国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传统家庭教育中,首先主张家风对儿童的陶冶,很多家族家庭都重视家风的培养,把家庭和睦、孝敬父母、敬业守法作为家风培养的内容,并以家训家规的形式保留下来,对后代进行教育。其次,主张以正确、正面、正当的内容与方法教育儿童,重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因为儿童的分析辨别能力差,又喜欢模仿,如果周围的人以身作则,就能见贤思齐,反之则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由这几点可以看出传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的教导言行为主。

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家庭教育方式开始向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变革。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网络技术使家长们能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再把自己作为权威,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孩子对家长不再是盲目地遵从和依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自主学习,塑造自我。

但是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从古至今都不能否认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出表率,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不管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在网络家庭教育中,家长都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三、总结

本文主要着眼于媒介变迁与发展的视野,对传统家庭教育与网络家庭教育的环境媒介、教育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从环境媒介来看,传统家庭教育具有封闭性,主要依靠父母的教育与书籍内容;网络家庭教育则是比较开放,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在父母那里无法学习的知识,父母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家庭教育比较注重子女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渐渐忽视了品德教育;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父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更为重视,不再单纯关注孩子的知识技能或者品德教育,而是将两者完美结合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运作方式来看,传统家庭教育主要注重父母对孩子的熏陶,主张家风等对孩子的陶冶;网络家庭教育则是父母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榜样作用,还要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学会用互联网来帮助孩子并教育孩子。

参考文献:

[1]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6).

篇6

小的时候,孩子就像一个未成行的泥巴,而作父母的,就要把一滩泥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这块泥巴也渐渐有了形状,渐渐的,便越来越坚实,而难以雕琢。甚至有时候,这块泥,就不听使唤了,即使再怎么捏,也无法捏出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么的冥顽不灵。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那些早该进行的教育,已是为时已晚,根本就是过时了。那些从小养成的恶习,当然也就很难纠正,甚至于一些十几年前养成的坏习惯,早已深入骨髓,一时间真的很难改正,这自然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必然也是可怕的。

教育孩子除了在儿童期十分重要外,在过渡期那时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个孩子向青春期过渡,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更是心灵上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孩子便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有了自己个人的主见,由于两代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自然就难以躲开代沟,就有心灵上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灾难,就要教育。

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为孩子的榜样,去相信教育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说实话,不撒谎,而父母自己却常常说谎,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慌。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会很难过,会学着说谎,从此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怀着疑惑的态度。这种教育又怎么能成功。

教育还要贴近实际,从现实出发,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渺茫的幻想。教育只要有效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冠冕堂皇,只要平平淡淡。而且贴近实际的教育更能使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接受。每一次,孩子都能按父母说的去做,每一次爽朗地答应,没有一个人会不高兴,但如果太飘渺的教育,太华丽的教育,孩子可能无法一下子全部接受,甚至每一次都做不到,很可能,他会难过悲伤,谁愿意呢?

篇7

关键词: 离异家庭 营造氛围 调节情绪 心理引导 打开胸襟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离异家庭的儿童,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他们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家庭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孩子的心理郁结来自于家庭,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最有效的帮助就应该来自于家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为孩子营造温馨的氛围

为了财产的争夺、孩子抚养和教育问题,一些离异夫妻双方固执己见,互不妥协,难以协调,而孩子则成了出气筒或双方勾心斗角的筹码,成了离异冲突中的牺牲品。

小李是我班一个聪明而调皮的孩子,他的爸爸几年前离家出走了,据说是在外面有了另一个家。小李的妈妈不甘失去丈夫,到处打听消息,然后带着小李上门大吵大闹。由于丈夫的离去,小李的妈妈一个人操持一家小饭店,非常繁忙,她经常在儿子面前抱怨:“都是为了你,妈妈才这样苦!”“我不该生下你,现在自讨苦吃!”“你不听话,爸爸不要你了!”“要是你再不听话,妈妈也不要你了!”小李很受打击,逐渐变得不爱说话,课上课下都很沉默,目光呆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成绩也急剧下降。我到小李家做了几次家访,和小李妈妈谈了小李的变化,小李妈妈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认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不再动不动就对小李发火,不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不是,而是耐心地对他说;“虽然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了,但我们还是很爱你。”小李的妈妈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变得乐观积极了,给孩子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还常抽出时间陪孩子聊天,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慢慢地小李又变得开朗活泼了。

二、教家长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离异家庭长大的儿童表现更多的是消极的情绪,如冷漠、孤僻、敌对、自卑等。父母长期的不和、争吵甚至辱骂和暴力使儿童内心产生矛盾、多疑,心神不宁。这一切都将影响其学习、生活及与同学的交往。

小龙是四年级的学生,他父母的婚姻是买卖婚姻,妈妈是外来妹,在家毫无地位,爸爸性格暴烈,经常对妈妈要骂就骂,要打就打,小龙妈妈无法忍受丈夫的粗暴行为而和其离了婚。小龙曾在妈妈的哭泣和爸爸的咆哮声中长大,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使他成了一个“蛮横”的孩子。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守纪律,经常起哄;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经常打架;稍有不快,便拍桌子跺脚。我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心,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激,但不能有效地彻底地改正。在对小龙的家庭作了多方了解后,我联系了小龙的爸爸,小龙的爸爸性格粗暴,但因中年得子,对儿子还是很爱的,只是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我通过多次家访,不失时机地把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一些方法告诉小龙的爸爸:1.找人倾诉法:当不良的情绪郁积在胸时,可找家人、朋友或其他人倾诉,也可写日记、感想之类。2.转移注意力:将原来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练练书法或是到外面走走,消极情绪就会渐渐消退。3.身心松弛法:当自己非常愤怒就要与别人发生冲突时,提醒自己吵架或动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会使矛盾激化,要理智地成熟地解决问题。

小龙的爸爸听后连连点头,向我保证以后不再乱发脾气了,会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对待每一件事,并在平时的教育中教给孩子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龙开始健康地生活,努力地学习。

三、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心理引导

我们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家庭生活方式、行为作风、道德规范,对儿童的言行举止是无声的语言,无形的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有其特殊的难以替代的价值。离异家庭的孩子生活在父爱或母爱缺失的家庭里,因此其家长应对其做正面的心理引导。

1.树立积极的榜样。榜样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榜样是儿童学习的对象、努力的目标,他们对榜样总是怀着崇敬之情。这个榜样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名人。

2.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不要责骂和训斥,要关注孩子精神上的变化,使其走出家庭的阴影,树立自信心。

3.配合老师做教育工作。离异家庭儿童的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应多和老师联系,多到学校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出现问题应和老师配合,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辅导策略,使孩子健康发展。

三、为孩子打开宽广的胸襟

篇8

本书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经验的语言介绍了儿童的心理,列出了若干的教导原则与方法。详细讲了卫生习惯、游戏、害怕与哭、接人待物、责罚和创造良好环境。即尊重孩子,又符合国情实际。

例如,针对孩子独自睡觉一事,陈先生这样说到——“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不肯独自睡就去抱他(很多父母祖辈很不愿或者说很怕孩子哭,一哭就抱,一哭就哄骗),也不应当听他哭不去睬他(也有些父母以为这就是好的教育方法,狠下心让孩子一个人哭到昏睡过去。福爸的同事就曾让1岁多的孩子一个人哭了2个小时,哭睡了),应当用种种方法去安慰他使他独自睡去(其实何止对待独睡问题,对待孩子的多数问题都可以采取这类方法)。假使我让他去哭而不去安慰他,他虽然因为哭的疲倦会睡的,但是他的心境是很不安宁的。我用这种方法去教育他(即让他哭一阵子,过去抱抱他歇一下,如此几个晚上就能独睡了),一方面使他知道他应当独自睡的,一方面使他心里觉得很安宁,这种方法是宽猛并济的,比较纯用硬逼的方法是好得多了。”

对于孩子的提问,书中说——“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拒绝小孩子的问题,也不要以‘有问必答’的方法对付他。我们应当利用他的问题来实行我们的理想教育。”如何利用问题来施行教育呢?书中举了个例子——5岁的孩子同父亲去散步,看到有个小孩放风筝,就问父亲那个小孩在做什么。父亲说你要去看看吗,就同孩子一起过去看。走到近前,父亲说那个在空中的真好看,你看那小孩子手里拿了什么东西,要走近看一看吗。孩子离开父亲走到那个小孩子旁边,看到了他手里的线,回来告诉父亲是线。父亲又问你要同那个小孩子那样做吗。孩子说要,父亲就领他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个风筝给他,第二天一同去放风筝。这比起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不知要好多少倍。

对于阅读的评述,可谓点中做父母的死穴——陈先生在东京,看见黄包车夫在没有生意的时候看报纸,还是英文报,并且告诉陈先生报上说现在上海霍乱很厉害。不禁感叹道“一个黄包车夫竟然也爱看报,这种习惯多么好!这种习惯,影响着小孩子多么大!试问我们中国的家庭怎么样?我们的社会怎么样?不少受过教育的男女除了学校之后,对于看书,也都没有大的兴味,好像书是属于学校的,于本身的职业,于本身的修养,于本身的娱乐,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实在要叹有血多人对于世界大事的认识程度是非常浅陋的,就是对于国内的事,也不甚关心,什么各种科学上的新发明,史地上的新发现,都置若罔闻。这种环境,怎样能引起小孩子喜欢看书阅报呢?”说来惭愧,回顾我工作8年间的买书记录,除了在读研究生时为了写论文,买过100来块钱的书外,到了有孩子前就没买过几本书。感谢孩子的降临,那种使命感促使我重新与书结缘,2年多陆续购进了5000元的书,大多是家庭教育和童书,少部分是饮食健康家政的书。有朋友问,买了那么多书,有时间看吗?有!时间从来不缺乏,只是看怎么用和用来干什么。怀孕和产假期间,我在床头、洗手间、客厅都放置了若干本书,走到哪看到哪,就是坐在饭桌前等齐家人开饭前我也可以看上几段文字。刚开始看书,分不清好坏(指的是作者的独创性,观点合理否),但当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后就能自然而然分辨出了,不再从头看到尾,遇到不好的书,略看几眼便打入冷宫,省出来的时间就去看好书了。正是有了这些明人智者的言辞,才把我从一个粗陋的母亲引入了正确的道路,甚至还能够为身边的朋友育儿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这种成就感远比我的代码通过测试来的强烈的多!

篇9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有的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有的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差,还有些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是“小霸王”。本文试图分析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良现状,并提出正确的教育对策,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1.家长的表现。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发现教子方法有失偏颇,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表现在:

①重视分数。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怕影响孩子的学习。

②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还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2)“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表现为:

①“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②“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期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评判自己孩子的失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就算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2.孩子的表现。

(1)崇拜金钱。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花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等现象也随之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2)浪费金钱。调查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渠道有: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

(3)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4)唯我独尊。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1.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和学校的有效良性沟通,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进行教育与评价。

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

2.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处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

4.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是一味的满足,也不是一味的拒绝。合理的,适合孩子发展的,家长不仅要支持,而且要全力支持。

5.多培养孩子的动手和吃苦耐劳能力。多吃苦,可以培养孩子有坚毅的性格,对碰到挫折很有帮助,就会勇于克服它,而不是退缩,对以后参与社会的竞争受益极大。培养动手能力是让孩子具备克服困境的方法,不然光有毅力也只是瞎折腾,这里的方式应该是家长“多看少动”,而不是看见孩子暂时解决不了就代替做了,要让其自己思考,适当时候给点提示,能不动手尽量少动手。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参考文献:

[1]范中杰.家庭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2]胡文芳.浅议现代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功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

[3]李会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95,(Z1).

篇10

重视知识 善于阅读

犹太民族被称为“书的民族”,《圣经》《塔木德》是犹太人的经典著作。子女从小在父母那里接受戒律和生活习俗的教育,同时要学习背诵这些经典。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他们的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这种仪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他们要从书本上得到教育,得到知识。《塔木德》中说到: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犹太人认为学者比国王伟大。

犹太人把自己称为 “记忆的民族”,这是为了表示他们记忆和继承历史的遗产。犹太人酷爱读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有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 000多座,平均4 0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之首。

重视实践 善于创新

犹太人重视实践。在孩子学习知识之前,父母有义务让孩子学习一些做事的基本知识,一个连饭都不会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很多犹太学生很早就开始打工,有的在蔬菜店门口招揽生意,有的在印刷厂里干杂活。有些立志当老师的高中生会在夏天做小学生夏令营的领队。

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学会自己赚钱,不在经济上独立是不行的。犹太人重视谋生手段的培训,职业教育是犹太教育的基本内容。《塔木德》规定:“无论富人穷人,须一律学习职业。”

另外,犹太人重视智慧,重视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认为学习应该创新,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理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实践证明,犹太人有着永恒的探索心境 ,崇尚创新,在商业、金融、法律、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很优秀。

重视方法 灵活运用

犹太人实行的是恩威并用的教育方式,即“加惩罚”。 因为犹太教认为“如果容忍孩子的反抗,会让他们没有约束,产生仇恨”。但这里的惩罚,绝对禁止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他们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是将早上作为一天的开始,而犹太人的一天则是从太阳落山开始。他们告诉孩子:将黑暗作为开始的人,他的最后是光明的,而将光明作为开头,最后则是黑暗。这样教育孩子先吃苦,后享受。

犹太人不仅重视学校的正规教育,更重视自教自学。这种学习可以称为“投入学习法”。他们在学习时,会用全身的器官进行辅助,而不是单纯的阅读。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