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护理和护理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护理和护理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护理和护理的区别

篇1

教育的发展必须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我国护理教育相对社会、经济、科技、医学教育已明显滞后。从1953年停办高等护理教育到80年代初复办,停顿了近30年。这30年的空白,给社会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护理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种职能教育。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了护理学的发展。目前我国护士队伍受教育的层次普遍偏低,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医学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限制了护理专业的自身发展。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向服务对象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各方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大到社区、家庭。临床上高科技诊疗手段日新月异。这些都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提高护士队伍学历层次已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复办以来,全国已有3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设立护理大专教育,18所开设本科教育,并有硕士点5个。大专教育除了招收高中毕业生,更多地是由于在职护士的深造要求而发展迅速。[1]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则规模不大。从我国护士队伍的整体教育层次来看,目前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我国现有中专卫(护)校五百多所,年毕业生数万名。全国120万护士中,绝大多数是中专毕业生。近年来,某些地区护理中专毕业生供过于求,已出现毕业生分配困难的现象,而护理大专、本科、硕士毕业生则供不应求。

总的说来,现有高等护理教育规模偏小,在护理教育中所占比例过小。因此,应适当扩大规模,使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者达到一定的比例,省市级医院、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作为教学基地,护士队伍的学历层次应普遍提高到大专水平。高等护理教育中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这三个层次的发展规模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在护理教育的规模和层次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为例,美国开设护理本科教育已有百年历史,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较快,现学士学位课程数目与准学位课程和文凭课程(后两者相当于我国的大专课程)之比1:2,也就是说大专层次课程数目占2/3;[2]全美200多万注册护士中,将近3/4是以准学位课程或文凭课程为起点接受护理教育的。[3]近年来,由于医疗费用控制管理机制(managedcare)的实施,[4,5]各卫生保健机构纷纷裁员或雇用教育程度较低因而薪酬较低的护理人员。[6]由此可见,社会需求制约着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的办学规模。我们对把握好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应有清晰的认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亦需要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因此,要使护理教育在短期内全部移到大学进行是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的。不宜“一拥而上”地搞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我们需要的是稳步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主要是扩大大专层次的培养规模,逐步优化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这是完全必要且符合我国国情的。

2建立中国模式的护理教育体系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及趋势,应把高等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定为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在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发展面向在职护士的大专和“专转本”继续学历教育,从而构成一个中国模式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护理教育体系。我们给这个护理教育体系冠以“中国模式”,是因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符合中国国情,应具有中国特色。在教学改革中,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势和强项。例如,我们能根据市场需求,在大学同时办专科和本科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我们有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管理和实施系统。这些是中国护理教育的特征,也是我们的长处。高等护理教育三个层次的课程各有其明确的、相互区别的培养目标。

2.1专科教育

专科教育属高等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应积极发展面向在职护士和高中毕业生的专科护理教育。一方面分期分批培训在职中专学历护士,使她们在若干年内达到大专水平;另一方面向医院直接输送高中毕业生源的护理大专毕业生,以此逐步提高护士队伍中大专学历护士的比例,首先是使医学院校的护士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到大专水平。向这一目标的推进,意味着在这一级的医疗机构里,中专和大专将不再是两个层次,大专将逐步取代中专,形成临床第一线护士的学历以大专层次为主的学历结构。根据去年10月的一项调查,我校附属医院护士中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大专学历的占8.9%,有44.3%的护士正在通过夜大学或自学考试等方式学专课程。接受调查的120名护士中,近年内打算提高学历至大专或本科的占91.5%。各医院护理部均认为需要对中专学历护士进行继续学历教育,计划在3~8年内完成2/3在职护士的大专学历教育。可见,使我校护士队伍学历水平普遍提高到大专层次已成为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部门的共识。

2.2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为医院和社区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者。本科护理教育恢复十多年以来,历届毕业生已显示出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的优势,[7]多数已成为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很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本科毕业生,以带动教学、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故应在现有基础上稳步发展本科教育。

2.3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护理师资、护理管理人才和临床护理专家。[8,9]考虑到师资和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的限制,不宜设点太多,应集中在几所条件好、有基础的大学开设。

3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思考

教育改革应以时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为导向,应符合国情,并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世界各国的经验。就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而言,笔者以为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3.1缩短学制

我国现有护理本科学制多为5年制,根据护理专业的要求和特点,4年制较为适中。研究生教育方面,可考虑开设全日制2年护理硕士学位课程,或全日制3~4年护理本科毕业为起点的临床护理专业博士学位课程,以缩短培养周期。同时,为保证培养质量,扎实的临床和管理工作经历应列入研究生入学条件。缩短学制亦有利于护理专业区别于医学专业,有利于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3.2改革课程体系

现有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医学专业相似。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比重,适当减少基础医学课程比重,在课程编排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连接。应统筹设置普通本科、普通专科、成人本科、成人专科等各层次、各类型的课程,兼顾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

3.3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形成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观。如何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组织专业课的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此相应的临床护理思维和工作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应积极予以探讨。同时,应以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中心发言、社区调查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逐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3.4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应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训练条件。根据去年对美国护理教育的考察、比较,笔者认为临床教学的组织、管理、临床教师参与教学等方面,是我国护理教育的强项。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密切学校教育和临床教学之间的配合,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发扬长处。

篇2

关键词 护理教师 护理班学生 综合素质

护理教师专业素质关系到学生素质

护理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品德来影响教育学生,将她们塑造成为名符其实的健康的守护神。被称为“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只有教师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修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护理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与榜样。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显著的标志,在社会影响因素纷繁复杂的21世纪,它对于学生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护理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就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护理教师良好的道德水平、高雅得体的举止以及对护理和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会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并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

正确看待学生,真心热爱学生

学生是富于个性有着无穷发展潜力的人,不是“统一的容器”。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与教师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护理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尊重、理解她们。21世纪的护理教师要从多重维度来看待评价学生,用鼓励、赞赏和宽容使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只有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护理教师才能对学生的需要保持积极的关注。

切实加强班风建设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里所说的专业基础是全面的,全面的专业基础应是指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广博的学科基础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透彻地研究高深学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对于医学生来讲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很重要,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其他素质的前提和保障。

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必然要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护理学生应该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所以不断地向学生讲解当前形势及他们面临的挑战和责任,以此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提高均衡的发展观念

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的发展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学生并不多,尤其是护理班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他方面相对落后。学生的学习氛围比较浓,但是人文科学知识并不丰富,所以给人感觉缺乏青春朝气。所以必须教育他们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时兼顾,人文素质不仅有助于专业领域的创造,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深思熟虑,成为更成功的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加强对学生个性分析与管理

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首先利用一段时间来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那么处理事情就可以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心理都存在着差异,尤其是护理班学生的女孩子多,根据这一点,经常及时较准确地做个体心理分析,针对各种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工作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总之,在护理教育的全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人格、道德、气质、修养等各方面人文素质的培养,为国际化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宫玉花,王艳,陆红,等.对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0-13.

篇3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突发性流行传染病 护理管理

手足口病(HFMD)是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可在1周内痊愈,但少数重症患儿可并发脑炎、心肌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等,而短时间内死亡[1]。为了应对突发性流行传染病卫生事件,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我科加强了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管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3月住院或门诊留观病例手足口病234例。男135例,女99例;年龄4个月~10岁,平均1.82±0.67岁。其中<1岁34例,1~2岁74例,2~3岁63例,3~4岁28例,4~5岁19例,>5岁16例。临床表现:发热189例,口腔疱疹或溃疡175例,手皮疹167例,足部皮疹155例,肛周皮疹87例,咳嗽56例,易惊42例,腹泻22例,抽搐18例,呼吸困难18例,白色或红色泡沫样痰12例。

治疗方法:采取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预防细菌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口腔局部可应用西瓜霜喷剂或冰硼散喷剂喷敷。对重症病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脱水、大剂量甲泼尼龙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诊断标准:按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诊疗指南》,有下列之一者可做出临床诊断。①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②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③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及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确诊病例需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

治愈标准: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为临床痊愈。①病程7天以上;②体温正常2~3天;③症状消失,皮疹消退,主要并发症治愈;④外周血白细胞及生化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护 理

病情观察:应每2~4小时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如发现患儿高热、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嗜睡、昏迷、呼吸浅促、心率增快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同时对确诊的患儿及时隔离,病房内经常开窗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医护人员做诊疗前后,要严格消毒双手及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对患儿的用具、呕吐物、粪便等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口腔护理:患儿每次进餐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护理人员每天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患儿口腔后,再对有口腔黏膜破溃处涂碘甘油,以促进愈合。清洗口腔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患儿痛苦。

皮肤护理:患儿被褥应清洁干燥,衣服要宽大柔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要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踽踽独行大手,防止抓破皮疹。对疱诊已破裂者,局部皮肤可涂抗生素药膏[2];臂部有皮疹时保持臂部干燥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饮食护理:宜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以温凉清淡为宜,避免刺激性食物。对因厌食而造成的脱水或酸中毒患儿,要及时补水,纠正酸碱失衡[3]。

心理护理:患儿多有恐惧心理导致哭闹不安,因此护理人员应多鼓励、爱护、体贴患儿。在病房内可摆放一些动画图片,以分散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指导:应向患儿家长介绍本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等,教会家长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的方法,指导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以减少感染机会。

结 果

本组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有225例患儿临床治愈出院,9例死亡。平均留观和住院时间为5.2±2.6天。在死亡病例中除1例救治5天外,其余8例均在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其死亡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导致。

讨 论

HFMD分布较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其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通过被污染的玩具及手经口传播。该病是一种以发热及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波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4]。目前治疗原则一般采取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等综合治疗为主,并配合护理干预,这对有效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形成与损伤、阻止病情的进展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显示,80%患儿有皮肤黏膜损害,部分合并有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转氨酶、转肽酶、心肌酶谱升高等为主要表现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因此要想降低病死率,必须加强HFMD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警惕性,并及时识别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征象和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是降低HFMD病死率的关键。对有以下情况者可做为HFMD重症病例的早期征象:即年龄>3岁、持续高热不退、末梢循环不良、呼吸或心率明显增快、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高血糖、高血压或低血压、胸片示肺内病变较快者等。但在临床诊断中,应注意与麻疹、水痘、风疹等相区别。

综上所述,对于HFMD突发性流行疾病,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干预措施,积极应对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发展,及时启动预案,合理调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知识培训,精心护理,从而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显,王华.手足口病研究的新进展[J].江苏卫生保健,2002,4(4):178.

2 李春兰.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报,2003,9(25):9.

篇4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护理 政策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人口老龄化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我国老人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9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会,向社会《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60%以上在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有关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参与,使老年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的护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经由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则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康。因此,老年护理应重视强化个体自我照顾能力,在尽可能保持个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提供协助,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2]。

我国老年人护理的面临的问题有。一是认识上有偏差。目前,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的某种疾病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大多数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与对其他年龄组人群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实践证明,对老年人群的护理有别于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护理。这些因素包括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各种疾病症状在这类人群中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身体、心理的反应及所产生的后果等。目前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老年人应付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护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老年病护理[3]。陈旧的“老年护理”观念在人们心中还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缺少专业护理人才。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大都学历低、人数少,且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且只能从事一般的生活和医疗护理,缺乏专业性,因此也不能称为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护理硕士、博士教育中专门从事老年护理专业研究的人员也不足,因此老年护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更是缺乏[4]。三是老年护理学科发展缓慢。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且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的本科教材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尚无一所护理院校专门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教育严重滞后。虽然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老年护理的内容,但只占其总课程的5%左右[5]。四是老年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各级部门都没有出台明确的老人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将老年护理纳入保险机制。老年护理的特殊性和费用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社会有必要在老年医疗之外,建立独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而从我国目前的保险现状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还未完全成熟,且存在许多局限性,还无法覆盖所有老年人,它仅提供给工薪阶层,而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做好老年护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国老年护理存在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立健全老年护理体系。充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原则,建立长效的老年护理服务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构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作为“十二五”期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并及早制定国家计划。首先,要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起长期护理服务的整体预算制度,包括护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服务机构运行经费补贴、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并规定以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逐年增加,从而保证对护理服务的持续投入。其次,要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方向,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服务项目,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社会化老年人护理服务格局。第三,要加强老年护理服务事业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专门负责老年人护理事业的管理机构,制定长期护理服务分级指标体系、受益人准入制度,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有序开展。

(二)加速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 。国外长期护理发展的经验表明,对待老年慢性疾病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治疗,而是预防和康复[6],老年护理需要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管理,科学设计全程的长期护理服务。提高国家对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度,减少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加强媒介宣传,加强人们敬老意识和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识,改变对护理工作者的歧视。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计划,为护理人员提供综合性的职业培训,规定从事老年照料的护理人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设老年护理专业,通过学制上的设定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同时,鼓励卫生医疗机构进入社区,为照料老人的家政服务员、民间保姆、家庭成员开设康复知识和技巧的讲座培训,并上门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其次,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等级,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护理人员,从普通家政服务员、护工到高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均按护理内容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从而提高护理效率。最后,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将日益庞大的护工队伍纳入第三产业,建立和完善护工行业的工资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老年专科护理工作者,派遣去发达国家引监护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合我国老年护理的先进护理观点和技术,拓宽老年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老年护理研究,培养老年专业人才,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三)将老龄人的预防保健作为医疗体系的基础工作纳入政府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加强老年人群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老年护理模式,建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连续服务机构,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7]。

(四)调整医疗保险支付政策,促进资源利用的效率与公平。一是通过调整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结算政策,将部分老年护理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促进居家护理和居家养老;二是通过明确老年护理院的出入院标准和适当提高长期住院病人的费用分担水平,提高老年护理院的服务效率;三是通过增加养老院内部医疗机构的医保联网数量,方便养老院住养老人就医,同时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的老年护理费用,提高养老院住养老人的护理保障水平[8]。同时,鼓励和扶持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年护理机构和福利设施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所形成和收到成效的老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托老所、家庭护理、老年公寓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管理体系,适应我国医疗保健市场的需要,满足老年护理需求。

总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好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完善的服务是我国护理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巨大挑战,是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当积极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相信有了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2]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961.

[3] 孙红,郭红,蔡虻.老年护理进展.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38-40.

[4] 王玲.我国老年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中国护理管理,2007,7(4):13.

[5] 张娜,蒋银芬.我国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6,12(15):1404.

[6] 王岩梅,王磊.我国实行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26.

篇5

关键词:老年护理现状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也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60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10.23%,65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6.96%。预计2000~2025年,老年人口会占到总人口的19.3%。2025~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5.2%。

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2年达到6亿多,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数量将增加到世界总人口的21%。中国甚至于全世界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二、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患急慢性病的几率增加,就诊率、住院率因此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适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老年人也常出现脑衰弱综合征、焦虑、忧郁症、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高楼住宅综合征等心理和精神问题。

三、老年护理的现状

3.1老年护理的概念

3.1.1传统观念人们往往将老年护理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的某种疾病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大多数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与对其他年龄组人群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实践证明,对老年人群的护理有别于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护理。这些因素包括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各种疾病症状在这类人群中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身体、心理的反应及所产生的后果等。目前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老年人应付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护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老年病护理。

3.1.2新的观念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参与,使老年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的护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经由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则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康。因此,老年护理应重视强化个体自我照顾能力,在尽可能保持个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提供协助,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

3.1.3没有统一的概念老年护理在德国没有统一的概念,其特点是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及个性,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身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贴近自然;对护理人员强调更多的是耐心与献身精神。

3.2国内外的老年护理机构发展史1870年荷兰成立了第一支家居护理组织,以后家居护理在荷兰各地相继建立起来。德国的老年护理始于18世纪,1900年老年护理成为一种正式职业。英国1859年开始地段访问护理,19世纪末创建教区护理和家庭护理,1967年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日本1963年成立了老人养护院。我国于1985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88年在上海建立了第一所老年护理医院,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倡导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区老年护理,1997年在上海成立老人护理院,随后深圳、天津等地成立了社区护理服务机构。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养老院(老年福利院)439家。根据医疗保险部门统计数据,2004年我市家庭病床共有2.1万,根据市民政局调查数据,上海市有95%的街道(镇)开展了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每月接受服务的老人有2.6万。目前上海市的老年护理机构主要有:老年护理院、养老院、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4个方面。

3.3老龄化所带来的观念转变

3.3.1传统老年歧视观的改变传统观念一直把老人看成是衰弱、无价值、贫困的社会边缘人群,是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这种负面、消极的老年歧视观也严重影响着医疗护理服务业,表现为治疗护理环境较差、资金投入不足、设备简陋、医护人员素质低,老年人受歧视、被忽视,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和应有的尊重,更谈不上优先权和高质量的医疗护理。1991年第46届联大提出了老年人“独立、照顾、自我实现、尊严”四大原则。明确指出老年人的健康要在既符合人道又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得到保护和康复,老年人有权利对照顾的方式和生活质量作出自己的选择,老年人应当享有人道关怀、远离歧视,过着尊严、健康的生活。老年歧视观念的积极、正向转变,强烈要求老年护理执业者改变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从歧视、忽视老年人,提供低质量的护理,转变为尊重、重视老年人,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老年护理,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3.2老年护理模式的转变针对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1990年WHO提出健康老龄化战略。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跨度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老龄化使老年护理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护理对象从个体老年病人扩大到全体老年人,护理内容从老年疾病的临床护理扩大到全体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生活能力和预防保健,工作范围从医院扩展到了社会、社区和家庭。护理模式由“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向了“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人护理模式”。传统医疗护理活动的目标在于诊断、治疗及治愈疾病。病人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是护理活动成效的评判标准。现代老年护理的目标是:延缓衰老及恶化,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支持濒死病人并保持其舒适及尊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已经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作为老年护理的最终和最高目标,同时也作为老年护理活动效果评价的一个有效判断标准。

3.3.3对健康需求、老年护理需求的改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人们不仅希望寿命延长,更希望生命质量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就随之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有更多患慢性病的机会。据有关调查显示,79.1%的老年人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如: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高血压、听力障碍、慢性支气管炎、气喘等。衰老及疾病使老年患者大部分或全部失去自我照顾能力,据有关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90%反映有不同程度的日常活动障碍,对护理的需求增加。许多老年人需要的是照顾。而不仅仅是治疗,对慢性患者来说更是如此。老年人照顾需要连续性(如医院外的预防性照顾、理疗、精神护理、家庭护理等),为老年人提供居住选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起居协助中心、日间照护中心、老人院、宁养院等)。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家庭作为基本照顾者的能力可能因独生子女政策而降低,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急剧增加。

3.3.4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使老年人问题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现象。老年人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如何全方位地护理老年人,提高其生活质量,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对护理是一个挑战。进入老年期后,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下降,同时面临退休、丧偶、慢性病折磨、身体功能下降、经济状况改变等人生大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使得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更为复杂。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护理也是一个挑战。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疾病有其自身的特点:发病率高、慢性病多;病情复杂、住院时间长;医疗需求高、住院花费多。因此,长寿之后如何促进其保持良好的健康功能是今后面临的重大挑战。临终关怀是护理老年人安详、尊严、无憾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站。我国的经济状况、传统的文化思想及医务人员长期形成的道德价值观与发展临终关怀有着强烈的冲击。护理人员不

可避免面临伦理的挑战:尊重生命;关注护理而非治疗;注重生命质量;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协助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去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3.4老年护理各方面的保障

3.4.1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有关政策上海在1998年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法制的形式规范养老结构的运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努力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模式。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的通知。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居家老人服务业务;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业务;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开发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类寿命最长的地区,也是人口老化现象发生最早的地区。在北欧,瑞典人平均寿命已达80岁以上,位于该地区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政府和卫生行政机构非常重视老年护理服务,不仅投入相当数目的经费,还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如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健康护理管理委员会。

3.4.2老年人医疗护理需要的获得根据老龄委的老年人口数据,2004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人中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人口有17.5万人。根据复旦大学护理学院2001年对徐汇区3个居委会65岁以上老人的入户调查,有20%左右老人需要不同程度护理。以此推算,上海65岁以上老人中有40万左右需要老年护理服务。然而,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当前老年护理医院卫生机构的设置、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免出现医疗服务的不平衡。虽然城市退休老人有养老金、医疗保险保障,医保政策又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门诊就医不呈现突出问题。但是病员疾病因素及功能减退、加上家庭照护能力的削弱,则需长期住院获得医疗和护理,就会受到经济限制而带来住院困难,有的则产生住院依赖,从而发生住院时间延长或将“养老”并入“医老”现象,病情稳定后不愿转向缺乏医保、医疗护理力量的养老院、家庭病床和居家的养老造成床位的周转受滞,使本来有限的老年护理机构失去最有效的利用。农村地区老龄化的居高、经济条件与医疗保障的有限,还由于农村医疗技术服务欠缺的影响,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要更显得望而不及。

在德国,凡需住老年护理院的老人,须先本人或家属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保险公司根据老人身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定出护理级别,进行评估。护理机构(老年护理院或家庭护理中心)根据保险公司提出的护理级别和信息资料查看病人,明确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澳大利亚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比较完备并独具特色的老年医疗保健评估制度,其实质就是根据老年人的不同身体状况进行分级分流,保证真正需要住院护理的老人的需求。

3.4.3老年护理的医护力量卫生人力是卫生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上海市卫生局在1998年对护理院中卫生人员的数量、结构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显示:22个护理院共有卫生人员1262人,医生310人,护士303人,另有护工393人。22个护理院共开设床位1922张,由此得知:医生与床位比为1∶6.2,护士与床位比为1∶6.3,护工与床位比为1∶4.9。而由1997年上海市卫生年鉴资料了解,本市所有医院中医生与床位比为1∶1.9,护士与床位比为1∶2;街道医院医生与床位比为1∶0.93,护士与床位比为1∶2。护理院的病床使用率很高,达103.2%,因此,护理院的医护人员数量比较紧张。医生的学历构成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护士的学历构成以中专为主,医生的职称结构高、中、初之比为1∶5∶13.3。护士的职称结构高、中、初之比为1∶9∶130。护理院医护人员的年龄:医生以20~39、40~49岁组为多,50岁以上的也占了约25%。护士中20~29岁组最多,占了1/3,30~39岁组占了1/4之多。护理院医护人员年龄构成(%)护工来源结构:22个护理院393名护工中,下岗、退休职工占5.3%,外地民工占59.2%,其他占35.5%。

2002年对上海市67所老年护理医院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共有医护人员2293人,其中医师1181人,护士1112人。40岁以下的医技人员占49.38%,护理人员占73.29%。中青年比例较高。学历结构:医技人员中本科学历的为205人,占17.36%,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者占41.40%。护理人员中中专学历者达970人,占87.23%,医护人员的学历层次总体偏低。职称结构:医技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占29.85%,医(技)师占45.32%;护理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仅占7.65%,护师占39%;护士及以下职称占53.35%,超过护理人员总数的1/2。护理人员中中高级职称比例低。医疗护理人员与床位之比以核定床位比例,医生与床位之比为1∶4.93,以实际开放床位比例,医生与床位之比为1∶6.54,护士与床位之比为1∶6.95,医护之比为1∶0.94。护工概况:62所老年护理医院共有护工1581人,男性占15.75%,女性占84.25%。外地户籍护工占54.92%。年龄在30~49岁的护工占69.70%。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比例达67.05%,护工总体文化素质偏低。总之目前护理人员人数和质量,均不能适应老年护理的发展需要。

3.4.4老年护理保险所谓老年护理保险,又称长期护理保险,是将因病或衰老而需护理的有关费用由保险系统来支付的一种保险制度。保险人在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后,承担被保险人在医院、康复中心等专门护理机构或家中因接受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相关护理费用。老年护理保险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率先出现。此后,其他发达国家(如欧洲和日本)相继推出这一保险。这一保险制度之所以在发达国家出现,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人口老龄化。第二,家庭护理功能弱化。第三,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为规避道德风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经营者就希望建立专门的老年护理保险。日本于2000年4月实施了强制性护理保险,也是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保险。

我国现有的保险体系尚缺乏护理保障,虽然城镇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正在初步形成,并已初步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它们并未将老年护理费用包含在保障范围之内。而目前的商业人寿和健康保险市场上,老年护理保险基本上仍是空白。因此,老年护理风险尚缺乏保险保障,正虚位以待。在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险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都存在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等问题。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2003年我国参加这一保险的人数只占全国人口的8.43%,计入暂时还保留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员,医疗保障比例也不过10.8%。在有关老年人的商业保险方面,已有少数寿险公司涉足。例如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于2002年5月就在上海推出了我国首个针对中老年人的保险产品——友邦永安保综合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将投保人锁定在50~75周岁的中老年群体;新华人寿也于2002年12月推出名为“美满人生”的老年保险产品。但相对于需求不尽相同的广大老年保险消费者而言,现有的老年商业保险体系存在缺陷,乏善可陈。因此,适时开发老年护理保险产品,对完善我国老年保险体系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3.4.5老年护理教育和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老年护理教育滞后,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我国1994年才增设社区护理学课程,1998年以后,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华西医科大学等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本科教材于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目前虽然在许多高等院校已调整课程设置,增设了老年护理学以及相关的人文学科,但专科护士的培养仍是一片空白。我国护理教育的最高学历是硕士,但至今尚无一人获得老年护理方面的硕士学位。从事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护士学历低、人数少,且没有接受过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知识结构老化,她们不能称为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高级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1967年美国护理协会规定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历,社区开业护士要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目前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英国RCN(RoyalCollegeofNursing)提出“老年护理专家计划”,旨在培养老年护理专家,以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而日本于1994年成立了看护福利专门学校,培养介护福利士从事老年护理工作。

德国的老年护理教育为职业培训性质,主要培训“老年护士”和“老年护士助手”,凡年满16岁,相当于普通高中毕业(10年教育),身心健康者均可申请参加培训,没有入学考试,学生经过为期1年半的法定学时学习与考试,毕业后可得到国家认可的“老年护士助手资格,能在德国境内的护理院做老年护士助手”。通过3年法定学时学习和考试,毕业获得国家认可的“老年护士”资格,可在欧盟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护理院、医院和社区家庭护理中心工作。1年半制的老年护士助手的培养主要以老年基础护理教育为主。其课程设置包括4个方面:人文政治、社会-心理、医药及护理、工作方法及管理。其特点是突出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意识。

四、老年护理的发展

我国老年护理起步晚,发展滞后,老龄化的到来不同于先进发达国家,他们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正处于发展中,是“将老未富”。同时,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家庭小型化趋势,家庭的养老、护老功能正在弱化。面对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不完善、国家经济不富裕、医疗卫生资源缺乏、护理保障空缺的特点,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4.1将老龄人的预防保健作为医疗体系的基础工作纳入政府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加强老年人群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老年护理模式,建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连续服务机构,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4.2提高国家对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度,减少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加强媒介宣传,加强人们敬老意识和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识,改变对护理工作者的歧视。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老年专科护理工作者,派遣去发达国家引监护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合我国老年护理的先进护理观点和技术,拓宽老年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老年护理研究,培养老年专业人才,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4.3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建立系统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医日本于1963年颁布了“老年福利法”,1987年制订了老年保健法,1996年出台了推动高龄者福利的十年计划,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保健、医疗、护理、教育系列化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美国1965年通过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和贫困医疗补助(medicaid)的立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在长期护理、家庭护理和临终关怀(hospic)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须抓紧建立和发展与国情相匹配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

4.4调整医疗保险支付政策,促进资源利用的效率与公平一是通过调整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结算政策,将部分老年护理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促进居家护理和居家养老;二是通过明确老年护理院的出入院标准和适当提高长期住院病人的费用分担水平,提高老年护理院的服务效率;三是通过增加养老院内部医疗机构的医保联网数量,方便养老院住养老人就医,同时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的老年护理费用,提高养老院住养老人的护理保障水平。

4.5鼓励和扶持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年护理机构和福利设施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所形成和收到成效的老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托老所、家庭护理、老年公寓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管理体系,适应我国医疗保健市场的需要,满足老年护理需求。

总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好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完善的服务是我国护理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巨大挑战,是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当积极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相信有了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2国家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2001,3.

3郑翠红,姜小鹰,肖惠敏.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老年护理.莆田学院学报,2005,12(1):33-35.

篇6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护理管理

心血管病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病情复杂多变,合并症较多[1]。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对疗效的观察处理,及临床护理的安全规范,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康复,也是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主要措施。另外,随着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逐步增高,且心血管患者年龄较大、病情不稳定,用药品种多,用药剂量不同,护理人员很难熟练掌握,在临床中,常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致出现生命危险[2]。因此,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对不同药物的药理药性、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用药剂量的严格掌握,符合临床治疗的安全规范。

1一般资料

临床病历选自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心内科住院患者,共3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男74例,女76例,年龄在40~80岁,观察组150例,男70例,女80例,年龄42~8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严格的护理方法,包括按时按餐发放药物,保证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严格保证输液用药的无菌概念;随时记录输液速度并巡视病房;平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用药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用药加大管理和教育,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采用的定期考核制度[3];精确用药;明确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各药之间的配伍禁忌[4]。

3统计分析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太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对照组中,治愈者108例,治愈率为72%,复发率为55.6%,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般。而观察组中,治愈者138例,治愈率为92%,复发率为10.9%,几乎无不良事件的发生。两组对比后,P<0.05,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论

患者及护理人员对用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吸收和代谢过程、不良反应等用药安全的掌握,及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的加强,可以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6讨论

6.1心血管病人用药特点

心血管病患者年龄偏大,高龄患者常有多种并发症,服用药物较多,耐受性差,易出现不良反应。另外,老年人血管弹较差,静脉输注时易出现药物外渗、组织坏死,易出现心率血压等的改变,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5]。心血管药物使用用药复杂,药物品种较多,且服用方法多变,有严格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错误或副反应处理不当,会造成较严重的不良后果。

6.2心血管患者用药安全与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嘱与病情不符:部分医生不明确药物的配伍禁忌,在用药时未对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具体化,在执行医嘱时就要求临床护士有敏锐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协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6]。(2)配伍输液选择不合理:配伍用药不合理,联合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沉淀、结晶、颜色变异、杂质污染等,或发生不良反应,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护理人员对新药缺乏认识,而出现护理的安全隐患。(4)对危重病人用药缺乏足够观察。心内科危重患者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若缺乏经验加之关注不够,会出现急性心衰或休克等情况。(5)护患沟通不到位,使患者出现误服、漏服药物的现象,从而出现效果降低或严重不良反应。6.3加强心血管用药安全与护理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由分管院长负责,护理部、药剂科和临床护理单元共同参与,形成临床安全用药三级管理小组。查对环节是执行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严格执行用药告知:让患者得到正确的药品信息是符合合理用药标准的,也是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中来。护士在进行用药指导前,要做好护理评估,了解治疗目的,收集基本资料,了解病人是否有某些药物的禁忌症及用药能力,如视力、记忆力、精神状态,对所用药物的信任度等。护理人员应执行用药告知制度,新《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有医嘱把关的责任。如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心律平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等生理、病理变化,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告知患者的实际情况,协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3)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加强药品通用名的学习,加强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提倡对通用名的学习和使用有助于辨别药物,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配伍禁忌与不良反应的观察均是由护士执行,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监护者。因此护士的责任心、安全意识非常重要。(4)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规范反复抽吸药物处理。对于口服、外用以及注射用等药物进行分区存放并贴标签以区别。对于高危药品、急救药品以及反复抽吸药品应当独立存放,标明警告,避免造成药品损毁、污染等情况,这就要求心血管科进一步加强对用药安全的监管[7]。调查结果显示,反复抽吸药物的处理居安全用药风险的首位。为此,应重视患者常用造影剂、胰岛素等反复抽吸药物的处理,规范操作流程,即从药物开启后标注时间,用后立刻封存,确保抽吸药物时的无菌操作等[8]。(5)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心血管患者病情复杂、反复,情绪易激动,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9]。护理人员应以真挚态度与患者交流,多尊重鼓励他们,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6)组织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应加强“三查七对”,落实交接班制度,做好医嘱录入查对。护理记录要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记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记录的质量得以提高。安全用药理念延伸至家庭管理[10],心内科很多患者年龄较大,服用药物较多,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差,护士在住院期间反复宣教,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强化记忆。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是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完善用药安全制度,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并改进管理措施,提高护理效率。根据患者个人的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情况准确地选择药物,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注意用药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用药。医护人员也要努力掌握药物相关的药理、药效、药物间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等,采取针对性的用药策略,加强临床安全用药宣传,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加快疾病的痊愈,减少复发率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邬艳瑛 包丹霞 单位: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

参考文献

[1]刘少玲,李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35-136.

[2]曾良花.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分析[J].临床护理,2012(16):152-162.

[3]雷敏.心内科护士给药安全的探[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3):10-11.

[4]杨树涛.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8):1942-1943.

[5]屠娟花,周娟华,程晓涛.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6):47-49.

[6]陈登高.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30):54-56.

[7]武善芬.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9.

[8]庄丹霞.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用药安全知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8):1223-1224.

篇7

【关键词】 急诊;中心静脉置管;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系指末端位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导管,导管开口于中心静脉,管口周围的血流量比末梢静脉大,液体容易输注。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急救的基本技术,在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性调查了自2004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我科收住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急诊患者病案信息,现将临床资料及操作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男280例,女212例,年龄14~67岁,平均45.6岁。其各种原因中休克238例,药物中毒110例(需要急诊血液透析治疗),心肺复苏后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其他原因昏迷49例,外周静脉通路建立困难31例。

1.2 器材 统一使用美国ARROW公司ES-04301的单腔或双腔管。管径有12、14、15、16Ga等4种。

1.3 穿刺点和进针方法[1] ①锁骨下静脉置管可选择锁骨中点、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下方1cm处为穿刺点,沿锁骨与肋骨间隙,向胸骨上窝至喉结之间的方向进针,穿刺针与锁骨轴线约为35~45°进针,接近于指向胸骨上窝至喉结之间。②颈内静脉各段均可穿刺,多选中段穿刺。患者多取仰卧位,肩部垫枕使之仰头,头偏向左侧(本法多选右侧穿刺,需选择左侧操作时,宜取后路进针。),操作者站于患者头端。在选定的部位处,针头对准胸锁关节后下方,与皮肤角度为30~45°,在局麻下缓慢进针,防止穿透静脉后壁。要求边进针边抽吸,有落空感并回血示已进入颈内静脉内,再向下进针安全幅度较大。进针插管深度一般自穿刺点到胸锁关节的距离,加上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的长度,右侧约13.3~14.3cm,左侧15.8~16.8cm。③股静脉置管,取平卧位,穿刺时大腿稍外展,摸到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内侧1cm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朝定点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将导丝送达要求深度(一般插入深度不超过15~20cm),送入导管,退出导丝,缝针固定导管。以有无并发症评定置管成功与否。

2 结果

2.1 不同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的置管效果 见表1。

492例中心静脉留置管时间4h~15d,平均时间6.4d。锁骨下静脉置管251例,占51.02%;颈内静脉置管123例,占25.00%;股静脉置管118例,占23.98%。发生并发症26例。误穿动脉12例(2.44%),包括4例因导丝弯曲、折断所致,5例因患者肥胖所致;血/气胸10例(2.03%)均为锁骨下静脉置管法造成;插管后感染4例(0.81%),其中有2例系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霉菌感染,2例免疫力极度低下导致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未发现患者有脓毒血症出现。三种置管方式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不同置管方式的置管效果

3 讨论

本资料误穿动脉12例,发生率为2.44%。中心静脉置管通常选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这三根静脉分别与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股动脉毗邻,穿刺时若穿刺点、角度、方向、进针深度掌握不好则易导致动脉损伤,据文献报道,误穿动脉的发生率为0.5%~26.7%[2]。本组误穿动脉12例中有4例因导丝弯曲、折断所致,考虑可能与导丝质量有关,可见选择合格的器械是操作成功的前提,另有5例因患者肥胖造成,因此解剖位置的变异情况也是确保置管效果的必要因素。10例血/气胸者(2.03%)均为锁骨下静脉置管法造成。锁骨下静脉因邻近重要脏器多,操作时易伤及胸膜和肺,文献报道气胸的发生率为1.7%~2.9%[3]。所以,误穿动脉和血/气胸的发生与操作有密切关系,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病人具体的条件,如锁骨的厚度、提肩的程度、是否应用薄枕及病情实际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穿刺器械、操作及穿刺点,规范操作都十分重要。

本组492例患者中感染4例(0.81%),2例系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霉菌感染,2例免疫力极度低下导致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未发现患者有脓毒血症出现。研究表明[4]大多数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是皮肤微生物迁移而导致的。导管处皮肤通道为细菌入侵提供了门户,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也会使细菌有耐药性;患者抵抗力低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不当等原因均可引发感染[5]。预防的关键是严格无菌操作、重视局部护理和注意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本结果显示不同置管方式的置管效果没有区别,选择哪种置管方式与医师的经验和习惯以及患者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关系。但需要临床医生注意的是不同的置管方式确有其优缺点:①锁骨下静脉置管便于观察,便于护理,头颈活动不受限。但穿刺要求高,有发生血、气胸的危险,易误穿动脉[6-7]。工作中此法多用,本次调查病例中有251例,占51.02%。②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较少,易护理,便于观察,可长期留管[8],但易被痰液、呕吐物污染;因血肿压迫气管,气管切开者不宜采用。本组有123例,占25.00%。③股静脉置管管腔粗大,位置固定,走行直,周围无重要结构,较易穿刺成功,安全系数大,容易掌握,并发症少,但易为二便污染,影响患者直立行走,长期卧床者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不便观察[8]。本组有118例,占23.98%。

参考文献

1] 罗学宏.急诊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18.

[2] Chuan WX,Wei W,Yu L.A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 of ultrasound prelocation vs anatomical landmark-guided cannulation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J].Paediatr Anaesth,2005,15(9):733-738.

[3] 邹冬玲,李泉,高琴湘,等.不同入路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5):506-507.

[4] 姜慧,朱惠芳,武军.52例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初步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33.

[5] 莫兰.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8):102-103.

[6] Jeremy A,Lieberman,Kayode A,et al.Optimal Head Rotation for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 When Relying on External Landmarks[J].Anesth Analg,2004,99:982.

篇8

一、基本情况

精神病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系江苏省民政系统一级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统最高级),1984年更名为苏州市普济医院为了区别于管办分离改革的市属医院,经市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和市编办批准,改称为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挂普济护理院牌子;市慈善总会在我院设立慈善病床15张,至增至110张(实际开放65张),用于城区特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3月,市残联在我院成立苏州市精神残疾人庇护中心,为社会特困群体中的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庇护。

主要职能:负责收养治疗市区内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军人、退伍军人;对市区部分社会特困精神病患者开展慈善医疗;负责治疗与护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无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并对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的转为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收养治疗。

二、加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苏州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我院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2、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制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院始终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等核心医疗制度,聘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专科机构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授课,指导工作。同时还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取得uks证书(由世界最权威的质量管理认可机构之一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证书)。近年又在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率先引入his系统、电子病历、办公oa系统等,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我院继取得市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后,已实现了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医保定点全区域覆盖。连续多年获得市社保局医保定点先进单位。,在接受市卫生局医疗机构年度校验的145家单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苏州市依法执业、诚信服务a级信用等级单位称号,并且处于获此殊荣的9家单位前列。

3、全面整合资源,推行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把帮助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作为医疗护理康复业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模式。一是优化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推行团队服务模式,对病员实施多人(医生、护士、

社工等)参与、相互协作的小组服务工作,并积极开展音乐放松疗法、催眠疗法、脑电治疗、森田疗法、心理治疗和可视音乐治疗等,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质控组织,完善各项医疗制度。二是重视细节管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以构建躯体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为一体与援助、自助、互助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援助系统为目标。实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并举的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个性化护理并逐步推进服务对象个案护理计划,分类服务开展率达100%,分级护理率达100%,个性化护理率达100%。针对病员生活能力状况开展自理能力再训,并引入互评互比激励机制,激发病员参与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三是探索社工介入,完善康复治疗体系。将社工工作全面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复辅助治疗体系,尝试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休养员自行开展小组工作。相继成立休养员缝纫组、腰鼓队、电脑之家等11个兴趣小组,每天安排病员开展收看电视、下棋打牌、阅读报纸等活动,每周定期组织书画、器乐、手工和功能训练等康复活动,每月举办中大型工娱疗味活动,如组织生日聚会、放映电影、卡拉ok等,在各大节日举办拜年会、元宵节猜灯谜、重阳登高等联欢、庆祝活动。此外,积极联系工疗加工活,拓展康复辅助项目,并通过各类途径将休养员手工作品进行义卖。四是设置特教课程,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将休养员思想文化教育列入日常康复服务项目,开设教育培训课程,开展健康宣教,普及消防常识。同时,对精神残障儿童、青少年设置特教课程,开展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五是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生活照料服务。重点抓好病员的膳食供应和饮食营养,聘请专业营养师调配花色品种和科学膳食,对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对象专门供应特殊饮食,每月给三无对象发放零用金,用于在阳光超市内购买零星食品。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添置和更换在院病员服装,做好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确保病区空气流通、地面整洁,尽力保障好休养员的在院生活。

4、积极探索创新,打造苏精福特色业务工作模式。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好收养收治对象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加大业务建设力度,拓展视野,创新思路,探索实施四大特色业务工作模式。一是住院患者的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一个病室的患者中,其病重、病情、病程等分别有明显的差异,对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并带有群体性的康复医疗活动颇为不利。初,我院根据病人生活活动能力,躯体情况等将病人相对分类。这样就从客观上为分类管理创造了条件,继而对全院患者按康复需要对不同对象给予不同康复措施。分类管理既可以保证不同功能的康复医疗措施能顺利展开,又可使群体性的康复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不零乱,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二是模拟社区生活情境模式。本院住院病人中半数以上为慢性精神病人。长期的住院生活,使这类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减退,衰退倾向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院内开设了诸如休养员阳光超市、复康工作坊,成立了休养员阳光工作室等一系列模拟社区和生活场景,以提高患者社交技能及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体现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对室内外的墙面及活动场所、病室等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努力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温馨的舒适环境。三是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随着我院收治对象中流浪救助精神病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日渐增多,由于他们的医疗、护理、康复及教育具有特殊性,下半年,我院成立了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致力于儿童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学习困难、多动症、抽动症、注意、情绪、睡眠、进食障碍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同时还将逐步向社区拓展和延伸服务,为更多有需求的精障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四是特色老年精神科。围绕老年科的业务工作,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关怀服务。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要,重新进行功能定位,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开展医疗(精神科治疗)、护理(生活护理、躯体护理、心理护理、自助、互助或介护等)、康复(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或其他服务,侧重个性化,做好个案,为我院及苏州市老年精神科医疗工作提供一个理想的服务模式。

三、特殊人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家民政精神病院,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逆水行舟,艰难行进。就我院近几年收治对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来看,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病人压床,床位周转缓慢。住院病员病情日趋慢性化,趋向退顿,加之家属和社会的原因,一旦入院,就较难出院(而本院与各区民政部门及家属鉴定的协议住院期为3个月,我院医生也经常性敦促监护人办理出院手续),以致长年滞留院内,长期占有床位,影响继续收治(每个区都有为数不少的慈善对象在排队等待)。这使得慈善床位的效率、作用未能最大化,对整个社会特困对象来说,也有失公平。

3、精神病患者并发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时转诊治疗困难。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增龄、器官功能减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等原因,并发各种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情况日渐增多,同时由于社会目前普遍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偏见,一旦这些患者需要转诊时,卫生系统综合医院又面露难色,不愿接收,以致此类患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救治。

4、社会接纳度低,家属、监护人配合不够。一方面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精神病患的认知、关注、关心不够有关,另一方面,这些患者的家属也多为弱势群体,客观上根本无力来关心患者,一旦将患者送来我院治疗后,则再也不闻不问,甚至当被告知患者并发严重躯体并发症或传染性疾病需转诊治疗时,也是不予关心,或是显得无可奈何,甚至表示让他(们)任其自然。

5、法律保障相对滞后。流浪精神病人是城市救助中的弱势人员,也是民政精神病院收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大多由于病史不详,或认知障碍,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等,难以进行及时、正确的疾病诊断,从而无法确定是否住院监护。而国内目前尚缺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日后家属起诉,院方利益将难以保障。如何做到救治过程中既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6、人才引进困难,技术力量薄弱。民政精神病院大多由于名称(多冠名精神病院、福利院等)、收治对象、医院条件、工资薪酬等原因,人才引进困难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勉强引进,往往也难以真正留住人才。相对于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业务技术力量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带来压力和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单位建设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不相协调,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民政精神病院发展的瓶颈。

7、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教育培训不足。目前,民政系统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一般都是依靠卫生系统的精神病院提供培训,而提供精神专科护理员的培训机构更是几乎没有。在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江苏省目前暂未开设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组织培训。

8、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由于流浪救助精神病人大多病史不祥,且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行为异常,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概率较高,而在院精神病人均为群居生活,且传染病大多有潜伏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9、外来救助病人交流沟通困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往往很多救助病人为外地来苏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是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低,还有很多为智障病人,交流成为最大的难题。希望能够有多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寻找他们的家人。

10、收治病人老龄化,护理风险增加。近年来,整个社会进入老龄化,自然我们收治的对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老年人占到65%以上,因此生活护理量较重,与此同时,跌倒、哽噎等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这就更需要我们多培养一些全科护士来应对。

四、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争取政府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病致贫现象日益加重,特别是精神疾病,使很多家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的社会危害大,反复发作,需要住院和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开展医疗救助,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调联合,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中,要像养老中的阳光计划,残疾儿童中的明天计划那样,加大对精神残疾弱势群体的资助,使他们感受阳光和雨露。

2、民政部门对民政精神病院要有明确定位。要正如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的那样: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民政精神病院要立足服务民政保障对象,真正履行好民政职能。

3、争取社会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场合和条件,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进行宣传,征得社会的同情和关爱,赢得社会支持。

4、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结合民政精神病人的特点,逐步将封闭式管理向相对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力加强人性化服务,把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转变;要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重视病人身心康复和社会功能全面发展的转变。

四、民政系统精神病人服务工作与社会支持

民政服务民生,民政工作尤其是精神病防治这一重任需要依靠公众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加强病人管理,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建档工作。各区、街道要安排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发现、建档、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督促实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报告、登记管理制度,基层要建立病人档案,加强分级随访管理,并定期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可借助我市实施的中央补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开展病人的诊治、随访、健康教育等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病人管理档案,为我市掌握重性精神疾病资料及开展病人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技术培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指导工作。为有效实施好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我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各级各部门医疗机构要注重对精神卫生专科医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师资培训,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力度。适时对社区精防工作人员、民警进行专门培训普及常识,加强对有危险行为倾向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效组织实施病人随访指导,切实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3、加强部门配合,做好肇事肇祸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主动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肇事肇祸病人的应急处置和精神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建立部门协同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单位要在建档、管理精神疾患病人的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群安全。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当地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过应急处置、入院就诊等方式减少肇事肇祸率。

篇9

一、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公路预防性养护是维护现有公路路系统及其附属设施,延缓未来病害发展,保持或改善系统未来的功能状况的一种有成本效益的处治养护策略。在没有提高路面结构能力的情况下,延迟路面的损坏,维持改善路面现有的通车条件。通过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来推迟昂贵大修和重建活动。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计划性。

二、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公路养护技术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改正性养护,是指在路面已经出现病害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如省、市局每年安排的国省道路面大中修计划,对路面进行修复,改善路况;二是紧急养护,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养护,在遇到突如其来的灾害,给公路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为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和安全对路面出现的坑槽、塌陷进行紧急处理,保障道路畅通;三就是预防性养护。

以上三种养护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养护的时机不同,处理的对象不同,其中预防性养护现已深入人心,很多道路管理和养护单位都采用这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式。比较这三种养护方法,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在于:

1、有利于降低养护成本。公路养护业内有一句俗话:“小洞不补,大了三尺五。”众人皆知,小洞的养护比大洞的养护容易得多,同样,小坑槽的修复成本远远低于大坑槽的修复成本。处治小病害是防止大病害的有效手段。预防性养护费用最为经济。

2、有利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在公路及其设施尚未发生破坏或刚出现病害迹象时,就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主要通过维修路面、加固桥梁、疏通边沟、整修路基、绿化路肩等综合性技术措施进行强制性养护,有效地避免各种病害的扩大,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有利于防止公路水毁。预防性养护往往能将公路病害和安全隐患消灭于未发之时,是保护公路的一个重要手段。预防性养护是防止水毁、消除安全隐患的好办法。

4、有利于提高公路通行能力。预防性养护采取的是超前防范,对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初期病害进行补强,以消除导致公路损坏的因素,施工程序简单,对交通影响不大。可以说,一般情况下,预防性养护施工过程中,不会阻断交通,能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修复好以后,公路的通行能力将大大提高。

三、我国公路养护发展概况

我国的路面管理系统研究始于1984年,1985年首先在辽宁营口地区施行英国的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系统,标志着我国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的开始。1987年湖南省开发了适合本地区的路面养护系统,自此之后,广东、北京、杭州、河南、陕西、江西等地区也开发了适合本地区的路面养护系统。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不断增多,养护工作已经逐步成为交通行业的重点。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大部分进入大中修阶段,国际上高水平的养护技术和新理念交流频繁,大型养护设备逐步引进,都促使国内公路养护进入了新的阶段。预防性养护的观念和相关技术逐渐为广大公路工程技术人员所了解和接受,并在全国各地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如我国上海、江苏等地率先进行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国内公路养护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预防性养护意识。在大部分地区“重建轻养”思想还较为普遍,预防性养护的理念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更谈不上建立预防性养护的计划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导致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养护意识的巨大差距。

2、养护管理体制落后。预防性养护的资金和管理机制是预防性养护的基础。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化的要求,养护资金来源仍采用上级主管部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的要求,这些方面已经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针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养护机械配套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五、实施预防性养护政策与建议

1、通过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推广预防性养护基本模式。

预防性养护存在地区差异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选择试点省市进行公路预防性养护实践能起到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作用,在试点成功后再将其基本模式推广到其他省市,可以有利避免走弯路。同时也通过试点城市的经验总结介绍,让公路预防性养护理念普及。

2、编制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以各地区现有预防性养护技术实践经验为基础,汇编技术应用指南、规范文件试行稿,对预防性养护的基本概念、内涵和任务作出明确规定,对成熟的技术加以推广,为各地区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提供基本参考及依据。

3、改善管理机制。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4、引进新机械,提高使用效率。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能力培养 学科优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处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发展以培养具有特色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的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发展高职教育的核心是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能力培养。通过数年的教学工作,我深知高职院校发展的根基在特色专业,重点在就业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在有责任心的领导和教师,落脚点在良好的课堂效果,根本在全体师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谈谈对高职院校加强能力培养的认识和思考。

一、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学科优化

拥有特色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如何突出特色专业、如何扩充特色范围,从管理和教学各个环节更好地加强学科优化,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特色人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头等大事。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河南推拿职业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以高职、中职、短训教育为主,医疗、保健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主要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设置方面,推拿专业已经成为我校有优势的、有特色的专业,我们采取巩固加强的政策,进一步做特、做大、做强,并以此为根基,发展扩充了康复治疗技术、护理、社区康复等专业。简言之,在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上有了不少探索和发现,并成功打造出了“洛阳推拿”这个金字招牌,被列为河南四大职教品牌之一。

二、突出就业导向,加强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以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的多方面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应当突出以就业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1.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应根据本专业的需求和特色,并结合生源情况、高职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等因素合理制定。

(1)课程设置要明确专业的定向性,强调技能的实用性,改变以学科为本的理论模式,突出技术基础课、专业特色课、职业道德课的设置。

(2)对内容重复、交叉的课程进行精简、合并、重组,实施综合化课程改革。譬如,针灸推拿专业需要有牢固的《经络腧穴学》基础,所以本专业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就删除了经络腧穴的相关知识,而把这部分内容在第二学期另设置为一门课程单独学习,体现出提炼、提高和综合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3)要因人因时因地,用发展的、创新的眼光认识高职教育,突出课程改革,以更好地彰显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技能教学特色。课程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要不断调整优化的,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4)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的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譬如增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1]

2.教学内容

(1)以“有用、够用、会用”为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有把熟练的手法技能与所学中医、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从而运用到保健或治疗实践中去的能力。

(2)重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规范的介绍和应用。职业教育的教材陈旧是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医学不断发展和革新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先进性、创新性。这是保证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首要要求。所以高职院校提倡“双师型”教师,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师资建设等都是为了突出教学能力,保障教育教学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3)高职院校教学内容还应该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彰显高等教育的特性,使其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相区别。

(4)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两者应有机结合,否则会使实践技能无理可依而显得空洞。

3.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传授知识时,应避免采用“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等传统应试的方法,加强思路的传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加强自学指导。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专家,而且学生的生源较之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使这些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有能力不断创新。譬如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必长篇大论,要能促进学生启发思路、扩大知识面,可以是一个课后思考或是阶段性知识总结等,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能便于学生充分进行创造性思考。另外,无论是作业的批改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不必过于教条和机械,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4.教学手段

高职教育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性教育而是一种与社会、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育。要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实践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1)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常规理论性教学与直观操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些模型、挂图或先进的实验设备等把生硬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以便于学生“爱学、会学、学会”。

(2)改进考试手段。采用理论卷面成绩与实践操作的直观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查办法。考试只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这种检验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所以为了突出高职院校的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直观测试是可行和必需的。考试的方法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取阶段性分次测验或期末综合测验。最后把理论成绩和直观成绩采取一定的折算比例计入总评,避免学生成为“语言的伟人行动的矮子”。

(3)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如播放教学视频、制作PPT课件、运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演示等手段,不仅能体现教育教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而且能从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信息量,更重要的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能避免学习的枯燥乏味,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见习、实习

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和岗位需求,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学生坦言:“走出校门后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有什么用,怎么用好,但又体会到不太够用。”可见,阶段性的见习和实习就好像学生的指路灯和风向标,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地说教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1)学校要建设优良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学生见习、实习的基本场所。实训基地是否正规,是否符合本专业特色,能否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磨炼意志的平台,能否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信心,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效果的优劣。所以高职院校要像重视教学质量一样,狠抓实训基地的甄选和建设。

(2)学生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有的学生认为实习既不学新知识又没有工资,便容易产生消极倦怠的情绪。学校要在实习前做好引导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白实习是检验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好机会,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必经的过渡期和适应期。学生真正重视起来认真对待了就会避免最后走出校门后茫然和无知。

(3)学校要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有的学生认为,实习了终于可以脱离学校的制度和老师的管制,从而自由散漫起来,这样就会使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络和考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思想波动,制定严格合理的实习制度和惩罚制度,把管理、监督、引导做到实处。

三、突出职业道德,加强素质教育

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外还有“育人”。教师要树立并提高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职业道德,体现教育关怀。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所以不仅要教授学生做事的能力,还不能忽视学生的素养。要加强对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职业道德。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或平时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集体主义等良好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

此外,还应突出教育关怀,加强观念革新。在日常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为社会发展和需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秉承“以人为本、承古创新、突出技能、注重质量”的办学理念,为把高职院校建设成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等职业学院的目标奋力迈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