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课程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的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教育的课程

篇1

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在美术的教学中其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缺少足够的实践学习,每个周两节的技能课,难以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

二、缺少系统科学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在学前教育的美术课堂中,欠缺系统化的教学大纲以及详细的教学计划,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各个阶段应该达到怎么样的学习目标并没有详尽的评价方案和计划,仅仅是按照授课教师的个人喜爱来开展美术科学的教学活动,有些甚至置教科书于不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一行的问题。

三、改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具体对策

1.不断健全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建立健全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不断修订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同时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空余时间来指导学生的作业。当前,单一的两课时的美术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前专业的学生完成自己作业的需要。鉴于这个问题,在原本的两个课时的基础上,每个周可以再增加两个课时,适量的增加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课时,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建立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和相对宽松的课堂教学时间,起到训练学前专业学生的基本的绘画技能的目的。可以将美术课程逐渐细分为以下三大块:《美术基础》、《儿童画》、《手工与应用》。这三大块既能突出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起到提高动手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美术课时的增加,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深化对美术理论课程的认识和掌握。

2.合理的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繁多的理论课程,而当前解决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合理的调整以及合并同一类别的课程。对于那些具有必然联系的重复性的课程应该做出合理的删减或者是合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美术的技能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3.逐渐实施学前教育的美术课授课老师的专业化改革。首先对兼职的美术教师进行有关儿童心理、儿童教育知识的相对集中化得培训,强化这些教师对学前的美术教育特殊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美术授课教师的专业化得程度。其次,应该向自己所在的学院申请专门的有关学前的美术课程,不断壮大美术技能课的师资队伍。最后,还应该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以及途径,逐渐解决美术技能课授课教师的“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对教师得教学进行监控,并通过监控对教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同时还要求美术技能课的授课教师应该密切的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动向,并且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所在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科学合理的调整或修正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时效性;课程革新

学前教育是奠定一个人早期智力、心理发育水平的重要时期。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性较强的,能够帮助幼儿直接感知身边事物的课程是美术。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让幼儿锻炼自己的手脑并开始学习如何表达自身的心理需求。在幼儿美术教师培养中,美术技能课是帮助幼师学习美术技能、掌握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是落后于幼儿园实践应用的,无法满足幼儿教育实践需求。

一、幼儿美术教师培养需要与时俱进

1.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

提前学习是很多家长的观念,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突破以及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观念需要改进。从美术教育来看,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才是当代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再强调系统化的科目学习而是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2.美术材料在不断改进

美术课程的更新不仅受教育理念和文化指向的影响而变化,材料的更新和发明也是其一项重要的原因。从绘画方面来看,我们所使用的绘画工具为铅笔、橡皮、蜡笔、彩色铅笔,等等,这些材料有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儿童的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如今,随着材料更新出现了土豆淀粉彩笔等环保材料制作的学具,有些甚至可以食用,这促使幼儿园更新美术材料。手工方面,例如橡皮泥,这一材料的出现之前,孩子只能玩土地里的泥巴,后来出现各种颜色的橡皮泥,使用橡皮泥的过程既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启发儿童进行艺术创造,因此被幼儿园列入课程学习。但是近些年,超轻粘土的普及迅速取代了味道难闻的油性橡皮泥,这种水性的材料更安全洁净,不仅适合幼儿也适合很多成年手工者使用。它无需烘烤即干燥,且干燥后不变形的特性不仅保证幼儿的安全,还给幼儿的美术创造以更多的可能。

幼儿园的艺术活动课程受到材料更新的影响,将当下的流行材料运用到课堂之中。但通常这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自行学习新材料的用法。

3.美术课程的实施手段在改变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实施的手段在变化。一堂课的讲授,从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已经转换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方向的变化,使授课手段也随之变化,教师开始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组织幼儿活动。实施手段从教材和讲授变为课件和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同时传统的实体教具的使用仍然需要教师自身技能水平过硬,否则就会出现课程环节不紧凑、教具无效等缺陷。

二、提高美g教师的实际技能

由上述可知,在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是略滞后于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的,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美术教师的教育能力。

1.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广度

授课教师的知识广度是学生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授课教师不仅要掌握绘画、手工等美术技能,还要对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都达到熟悉程度。跟进材料的更新速度才能保证学生掌握当下最流行的美术材料的使用方法,并提高创造性。

2.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程度

美术教材的使用应该更多地倾向于对理念的把握及对价值观的把控。技巧作为一个灵活多变的内容应该脱离教材的束缚。在课程设置上,学生应成为课程的主导,教师启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从身边的生活环境找到新鲜事物反馈给教师后,教师再将课程的内容重新设计规划。

3.根据实践教学活动及时调整课堂

学前专业的教师应该经常进入幼儿园学习观摩,这样可以紧跟幼师职业一线的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调整。不管是授课技巧还是自身的技能水平,都应根据身处教学第一线的幼师们所反馈的内容及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当代幼儿教师的美术技能受教育理念的更新、材料的推陈出新以及幼儿智力发育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地革新。师范院校幼师教育只有紧紧抓住时代的主流文化发展方向,积极发挥创新精神才能把握好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材料,缩短教学和实践的距离,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晓娟.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重要性;开展

儿童早期教育是父母一直关心的话题,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期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而学前教育又是促进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想推进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重视一切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广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认可。儿童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学前教育是每个人终身教育的起点,对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初步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为儿童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从而促进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学前教育对于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学前教育作为我国系统学制教育的第一环节,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影响。首先,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掌握语文、数学等科目的一些基本知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舞蹈、手工等多种艺术教育,可以让儿童从小就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各种艺术教育,儿童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的兴趣所在,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艺术道路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再次,学前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学生以后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并且,儿童通过与教师以及其他儿童的交往,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懂得一些社会生存的法则,从而使儿童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标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总之,学前教育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

学前教育不是为小学服务的预备性教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学前教育的特色。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对儿童成长过程的记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记录下每个儿童的成长情况和性格特点,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应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其所生活的社区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提高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另外,我们应该根据儿童、家长等的反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据此对我们的教学行为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前教育始终保持“学前性”的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随着学前教育的逐渐普及,幼儿教师在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因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表率。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教师应满怀爱心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来和学生交谈,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儿童的选择和判断的权利,把自己摆在与儿童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加强与儿童心理上的沟通,并在终身教育观的指导下,积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全身心地为儿童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三、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

我们应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方针,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是学前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监管力度,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学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开创学前教育的新局面,推动学前教育的大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学前教育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协调儿童、家长、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全身心地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而奋斗。作为学前教育的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机遇,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创新多种教学手段,为儿童的健康茁壮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碧华.信息技术对幼儿园礼仪课程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

2.潘日文,侯桂兰.儿童教育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金日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3).

篇4

一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念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权利和地位、儿童期的意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儿童观与儿童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儿童观的发展状态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就不可能产生优质的学前教育。因此,形成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对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首先必须梳理儿童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对儿童的不同观点、态度和看法。在远古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乃至被后人认为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古希腊,人们对儿童的社会存在都是视而不见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急切地希望儿童能尽快加入成人的行列,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所以儿童被看做是小大人。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同原罪论,认为兒童是具有原罪的,需要通过鞭打、惩罚等手段使儿童的身体感受到痛苦而赎罪,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采取强制和体罚的手段。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使儿童观散发出了人文精神的气息。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儿童是无价之宝。夸美纽斯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基督用双手抱着孩子,就像抱他的小弟小妹一样,他随身携带他们,吻他们并向他们祝福。凡是用双手抱持小孩的人,可以确信他也在抱持天使。受到时代所限,夸美纽斯只能假借基督的名义来赞美儿童,在中世纪末期,他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需要巨大地勇气的。这一时期的儿童观承认了儿童的兴趣与自由,是从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承认并尊重人的地位,讴歌人的体魄、智慧和力量的新人类观引申出来的新儿童观,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仍然认同儿童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关系,归根结底,儿童仍是父母的所有物。随着启蒙思想的兴起,在17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体现人性解放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洛克认为不必过分的约束儿童的自由,不要一味的反对孩子想做的游戏和事情,除非他们想做的是坏事。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口号。卢梭认为,儿童生性是善良的,享有自由是儿童的权利,教育要归于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他还认为要把儿童看作真正的儿童,儿童的精神世界不同于成人,面对客观世界,儿童有他独特的看法、想法和体验,儿童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这一观点在儿童观演变史以及儿童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学前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19世纪的教育家主张教育实践应以心理学规律作为依据,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儿童自然、自由地发展,此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继承并发展了卢梭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应重视个人本质的和谐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引领儿童朝向确定的目标不断获得发展。福禄贝尔被誉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开始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进行辩证地分析,并对其加以修正和完善。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具有天赋的力量,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应该让儿童遵循善良的天性,决定自己的行动,让儿童在自主行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成人不宜对儿童妄加干涉,而应通过对儿童实践活动的指导来启发儿童的潜在力量。福禄贝尔强调游戏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沉醉在游戏中的儿童,正是儿童美好生活的最好表现形式。福禄贝尔仿照大自然事物的形状、性质和法则,创造了一套专供儿童使用的玩具,称之为恩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尊重儿童的呼声日益高涨,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逐渐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此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蒙台梭利和杜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他反对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儿童,这一观点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进行了批判,强调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和阶段性,实践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杜威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教育的开创者,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真正重视了儿童的价值。杜威提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儿童是有独特生理、心理结构的人,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他指出,正是因为儿童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决定了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杜威强调活动的重要性,重视儿童活动过程中经验和体验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价值。杜威重视作为儿童天性的本能、冲动和兴趣,并强调儿童天性的本能、冲动和兴趣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对待儿童的观点和态度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奉行的是一种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认为子女在父母面前是没有自身权利的,父母可以随意打骂子女,可以任意安排子女的命运,儿童被看成是父母身体和精神的附庸,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是子女的职责。可见,中国传统的儿童观有着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到了近现代,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人在西方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影响下,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观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儿童的观点和态度也在日渐改变,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的发展是同步的,作为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观对教育观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摈弃陈旧的儿童观,认识儿童的人的本性,树立现代儿童观,以便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一)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的生命具有和成人同等的价值,他应该享有一个人的基本权利。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理念是儿童应该与成人平等共享相同的价值,平等共享相同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中列出了儿童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我国的《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儿童的合法权利进行了规定。儿童的生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为任何成人或家庭所私有,更不能被随意的处置。实现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先天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同儿童的发展潜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能力弱小,因此儿童的发展不能缺少成人的关爱与保护。儿童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儿童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机会与体验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儿童期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人一生的发展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哪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儿童期的发展不只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它还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期是人一生发展的生长点,儿童应当享有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儿童终究有一天要长大成人,而成人是经由儿童期、经过儿童的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儿童需要时间去不断获得成熟和发展的经验与体验,而成人要做的就是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实践,让童心、童真、童趣在实践中得到自由地展现。如果我们试图以成人世界的外部功利目的为价值取向来规范学前教育,无视儿童的生长本身的价值,这必然导致对儿童期内在价值的否定,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小大人,在儿童长大成人之前他的存在似乎没有什么价值,而学前教育的目标则被定位为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的观念势必会对学前教育的实践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文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与他的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就本质而言,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用自己独特的知识经验与人类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获取新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唤醒、利用、修正和提升的过程,是儿童主动积极地对生活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成人对儿童的生活经验应持有一种承认、尊重的态度,引导儿童正确分析和利用他已有的经验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儿童文化是儿童所特有的身体、生理、心理和情感形态,形成于他们的生存、生活内容和生存生活方式,即形成他們特有的文化。儿童世界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儿童之间相互认同的文化,包括儿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在儿童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活动规则,儿童文化独特的内容和价值是不能用成人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替代的,儿童文化具有其独特性。蒙台梭利曾说过:如果我们真的渴望在大众中更为广泛地传播文明之光,那么,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求助于儿童。儿童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哲学精神,即自由、平等和创造。儿童文化首先应该是自由的文化,儿童可以自由地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地表达和表现,自由地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并在其过程中尽情享受愉悦与满足;儿童文化也是平等的文化,在儿童活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规则,所有的儿童在规则面前一律平等,如果有人不遵守规则或企图任意篡改规则,就会遭到儿童群体的遗弃,除非他理解了活动规则并自觉接受规则对其行为的约束,否则不能得到儿童群体的接纳。儿童文化还是创造的文化,儿童的天真烂漫与执著,体现了人类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精神世界,儿童世界本身就是充满着创造的世界,如果没有了创造,儿童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

(四)儿童的发展具有能动性

传统的儿童观忽视了儿童发展的主观能动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积极的观点在看待儿童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作用。每一个儿童都是积极的生命实体,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是儿童的本能使然,儿童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儿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儿童在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始终是积极能动的活动主体。儿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来获得发展,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等等,在这些学习过程中,孩子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成人的教育与影响,而总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进行意义建构。儿童的学习以他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自己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为生长点,成人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各种学习形式,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和实践机会,这样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儿童以自己的需要、兴趣、经验、能力为基础,独立地对客观事物加以认识,有选择地接受外界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强调儿童在活动和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放纵儿童任意而为。

三 现代儿童观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启示

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对课程实施发挥着作用。儿童观的问题是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儿童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前教育实践者的儿童教育观,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现代儿童观要求我们对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分别从课程文本、课程人和课程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相应地调整和改进。

(一)提高课程文本的科学性与适切性

课程文本主要包括课程制度、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等。课程制度作为课程组织与管理的规则系统,规约着课程权力的分配,直接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性质与形式,为课程运作设定基本的运行框架。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课程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课程的主管系(院)在课程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都大大增加,在教材的选用和审定评价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课程实施者拥有了更高的参与度和更大的自主权,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我们对国内当前通用的学前教育学教材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筛选,认为这些教材都有各自的编写思路与特色,但在内容更新、内容编排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需要我们根据本地、本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它们的明确性、可操作性、合理性及其复杂性,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明确性:即能让实施者知道自己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做的明确程度。

有的课程改革实践为什么得不到有效推进,究其原因之一就是课程改革实践的目标清晰度欠佳或表述过于复杂,导致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或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来推行课程改革实践。可操作性:即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被实施的过程中的可落实程度。合理性:即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理解为变革的迫切性,如果使用者觉得某一变革十分必要的,他便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实施它。复杂性:指课程改革的范围与深度,包括教学内容、参与课程改革的人数、观念变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多层次不同程度的变化。考虑到全国各地文化背景、经济情况和风俗习惯等的差异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不能过于具体化;但是,如果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太过于抽象、概括,又缺乏可操作性,很难实现。另外,教材在课程实施中历来是受到关注的,教材的质量如何,教材的编制能否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及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局面能否真正实现,都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确定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课程目标制约着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可以大大降低课程改革的盲目性,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容易表现出较明显的知识化倾向,课程的目标偏重于认知领域而对其他领域重视不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把当前的学习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活相联系的主动性,这样的课程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把当前的学习活动与将来可能从事的学前教育工作实践相联系。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要遵循学前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既关注师范生当前的学习生活,又要帮助他们在加强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的同时,逐步树立了解和热爱每一位儿童的专业信念与道德情操,掌握提升儿童学习结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意识地主动关注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学前教育职业领域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反思与探索,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二)增强课程人的参与度与能动性

课程人的范围较为宽泛,主要指教师、学生和校长,此外也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社会人士和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员。教师作为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其参与课程改革实施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对课程改革实施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于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态度、教师实施课程改革实践的能力水平、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评价方式、教师与其他课程改革实践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只有经过教师的深入理解和充分转化,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于课程改革实践中,体现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学生对于课程改革实践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待课程方案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课程实施的参与、配合与反馈上。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实施时,一方面,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课程内容,探寻适合与自身的学习方式,并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实施各种课程方案的内容、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形式和方法;另一方面,他们作为课程实施最为直接的体验者和感受者,能够为课程改革实施提供最有價值的反馈信息,这些都是影响到课程改革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

承担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实践工作的教师需要深刻认识现代儿童观在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意义,充分理解和把握现代儿童观的内涵,并把这种理解和接受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理解程度越深刻,对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影响越大,也就越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和树立现代儿童观。基于对课程变革目标和意义的理解,承担学前教育学课程实践工作的教师还应该对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考虑,依据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本学校本专业的服务方向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的目标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课程方案的理念、目标和手段在课程改革实施层面上应当适合课程实施区域、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变革的需要,要与本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课程变革的途径和措施应是教师能够操作和实践的,否则将会阻碍课程变革的顺利推进。校长作为学校层面课程改革实践的总的领导者,其影响涉及课程改革实践的各个方面:对学校具体实施的课程方案的规划和制定提供重要决策指导;为选择或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内容(教材)提供宝贵意见;对课程实施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进行监督,为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思想与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处理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校文化建设等。

(三)优化课程环境的支持性和保障力

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科学构建;学龄前儿童

概况

学前音乐教育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研究,但切入点大不相同,有寻找共性的研究,亦有突出个性的研究,更有突出地域特色的学前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本课题组研究立足于连云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本地人文特色,从这三方面相结合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国内学前音乐教育研究从近代“学堂乐歌”时期开始,儿童音乐教育从萌芽进入初步发展的时期。解放后50至60年代中期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大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继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日益增强了对音乐知识技能的重视程度。60至70年代末期的学前音乐教育由于受“”的影响,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实践来接受音乐教育的。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智力教育、创造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开发智力。90年代以后注重素质教育为新视点,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到了追求全面和谐发展的轨道。

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近年来在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众多教师致力于音乐类课程的改革与构建,在声乐、钢琴、舞蹈及基础理论等科目中找到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教改建议。遗憾的是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又没有大胆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多数教师沿着音乐教育的教学思维,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不够科学、不够符合学科发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学前音乐教育依托于高师音乐教育,但又不同于高师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面向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学前教育培养的是幼教师资。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方法、考试内容及要求都有所不同。“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求“一专多能”,而幼儿园教师则要求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吹、打弹、拉、唱、跳样样精通。当然,做一名的幼儿园教师,音乐方面的“多能”还不够,美术、体育、英语等技能都很重要,所以,如果把学前教育的学生作为教师产业的商品,那么,学生能否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岗位,很快被社会所接受,音乐教育是检验学前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为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音乐教学方法的总趋势是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方法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①。我们利用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这个良好的平台,结合本地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普及与提高相兼顾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以为发展其将来的社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音乐类课程设置科学性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前期研读了《音乐儿童教育指南》(华乐等编著)、《学前教育》(冯永刚著)《学前音乐教育》(王懿颖著)等专著资料,分析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声乐》(周世斌编)、《乐理・视唱・练耳》(蔡岳建编)《钢琴》(沈秋鸿编)等教材。目前各大院校学期教育专业开设的音乐类课程主要有:《声乐》、《钢琴》、《琴法与伴奏》、《乐理・视唱・练耳》、《幼儿简易乐器演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基础与欣赏(音乐)》、课程。这些课程因生源基础、办学层次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院校中各有取舍,课程设置层次不齐,学生在校期间对音乐技能和音乐教学技能掌握的不够到位与全面,导致毕业生演唱、演奏技能、组织教学能力不达标。部分音乐知识与实际受教对象的年龄,心理特征不相符合等。根据调研幼儿园教育实际状况:多数教育以过渡牺牲孩子的情感性、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几乎每一家幼儿园都有教学内容超纲的现象存在。这些超纲课程也不乏音乐类课程的教育,如不注重音乐情感的培养,不注重音乐基础训练,一味追求快、多、大、难的功利效应,违背了音乐情感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从学前音乐教育的本位出发,这样的教育幼儿体会不到寓教于乐的过程,体会不到通过音乐来培养情趣,陶冶情操。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普及与提高相兼顾,具有连云港地域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以为发展其将来的社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对省内外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状况的走访调研,和对连云港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音乐基础分析得出: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有两门主要技能课《声乐》与《钢琴》,这两门课程同时为主干课程,需要对立开设。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把音乐教育的《乐理》与《视唱练耳》通过节选内容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实践类课程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把音乐教育开设的《和声》、《即兴伴奏》与《歌曲弹唱》课通过把内容重新安排整合成为《儿童歌曲弹唱与伴奏》。课题组认为《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练耳》、《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这四门课程为音乐技能必修课程,另外根据师资状况可以开设《幼儿简易乐器演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基础与欣赏(音乐)》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从业者演唱、演奏技能不达标;组织音乐教学能力不强;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内容和幼儿音乐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欠缺的问题。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论对三年制大专生还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好的综合性与针对性,虽然建立在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之上,但通过对课程的整合与提炼体现了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的特色。

二、学前音乐教育模式的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学前音乐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学前音乐课程的设置要为毕业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截取上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上一定要为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深造、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拓展知识面和提升音乐技能有一个好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一定要以基础知识为重,切不可图多,图大,图高深而去讲求所谓的“高质量的人才”。如果这样做毕业生可能会生搬硬套地展示出一些功夫,但没有良好的音乐基础为铺垫,仅仅是空中楼阁而已,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不会活学活用,不会变通,不会举一反三地应用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于实践工作。

在具体课程设置前,我们充分调各地区部分幼儿园的音乐课从小班、中班、大班所选用的教材,了解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所必须掌握和应用的音乐技能知识,我们深有这样一个体

会: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在实践工作中够用就行,但必须要规范。如果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最好,但由于学生入校的音乐基础和学制的限制,这种可能性相对比较少,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必须从实际出发。例如在《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内容设置中以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基本识谱能力、基本的键盘和声知识为基调,让学生掌握最根本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范围,一些进级的内容如西洋多种调式,多声部视唱等内容就没有必要学习,一方面实际工作范围内不需要,另一方面浪费学习时间。在《声乐》课学习中不需要毕业生具备演唱中、大型声乐作品的能力,学生能规范地运用发声方法,科学、完整地演唱小型声乐曲目即可。学生在该课程中需要的是如何科学地应用发声器官,了解发声器官运作的机理,了解成年人与幼儿歌唱时发声器官运作时相同于不同的地方,更多的是要吃透幼儿声乐教学的规范性和组织幼儿歌唱教学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钢琴基础课的学习,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能,为日后工作中的即兴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们认为:前面三门课程的学习是《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的基础,同样《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能力的强弱是学前音乐教育能力的主要体现,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的课时量,加大对学生的即兴伴奏的能力和自弹自唱儿歌的能力训练量,使毕业生有较高的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能力,注重音乐基础课程的学习,为毕业生将来有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

另外,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教工作,因此要求学前音乐教育与幼儿心理教育有很好的结合,主要要求幼儿教师要了解儿童心里发育的规律与特点,依据规律与特点制定教学方针。因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与特殊的阶段,需要从业者在掌握好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外,还需要研究儿童心理方面去研究对音乐课程的耐受性和接受方式。以下表格是幼儿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研究表格,供学前音乐教育与幼儿心理教育结合的参考。

年 龄

注意力集中时间

3-4岁

10-15分钟

5-6岁

15-20分钟

7-8岁

20-25分钟

9-10岁

25-30分钟

10-11岁

30-40分钟

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科学化与课程设置的科学化是一个体系的研究,它依据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从教学内容、方式、学科结构入手,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体系,以促进学龄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为个性健康发展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

篇6

一、我国目前的学前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忽视人文教育,音乐课程定位不明确

人文教学能帮助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达到和谐状态,从而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但部分学校存在功利性办学思想,这导致部分教师在进行学前音乐教学时只强调演唱、发声等技巧的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幼儿只学到了暂时性的音乐技巧,但有技巧不等于有素质,课程文化内涵的缺少,就导致学前音乐教学的定位有所偏颇。表面上虽然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实际上却没有教学意义,音乐技巧的扩展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母语文化基础薄弱,音乐教学内容不完善

近年来,学前教育目标过于多元化,同时兼顾道德教化、审美教育、文化传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等多项任务。这种多元化的目标定位使学前音乐教学无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集中在母语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导致幼儿难以掌握母语文化基础知识,缺少对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髓文化和理论思想的进一步理解。这样一来,导致学前音乐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完善,幼儿即使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技巧,也无法理解音乐中的思想情感。

二、学前教学音乐课程的多维内涵构建

多维内涵学前音乐课程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充分将音乐与文化融合为一体。要想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不仅要关注音乐本身的价值,还要关注非本体价值的重大意义,明确我国的学前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高尚品格的人。因此,应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拘泥、不盲从,构建学前教学音乐课程的多维内涵,充分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效融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完美融合后现代和信息化,这样才能真正现实我国学前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的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每一首民族歌谣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构成了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艺术。因此,在学前音乐教学课程内容中应充分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依据各个年龄层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从活动设计、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各个民族中的特色歌谣,以民族音乐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课改。目的是让幼儿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广泛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以促进幼儿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学会尊重他人与他文化。民族音乐文化能让幼儿获得以和谐为中心的审美思想,坚韧强固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也正是融合民族音乐文化的综合艺术教育能够不断发展的价值所在。

(二)有效融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载体,对于进一步传承世界多元文化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启发人类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反思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积极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接轨。一方面从自身的母语文化出发,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吸纳、有效融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并从以下步骤出发:世界多元音乐概念的学习;有引导的听赏;综合学习;教材的合理选择。经试验证明,只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在课堂中帮助幼儿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正确引导,幼儿是完全能够用接受和欢迎的。然而,在实际的学前音乐教学中,必须打破受前苏联及欧洲音乐中心论影响,树立起平等多元的音乐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带领幼儿去感受更多的世界文化。

(三)完美融合后现代和信息化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合后现代是强调艺术作品与观赏者及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借鉴、整合、吸收各家理论的合理之处,更好地指导艺术欣赏教育活动,有助于幼儿形成多元的艺术欣赏教育视角。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合信息化是运用学校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在实际的学前音乐教学中,完美融合后现代和信息化,打破传统面对面的音乐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对音乐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得到进一步的认识,真正实现高效学前音乐教学。

篇7

关键词 学前教育;教育实习;消极感受;课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17(2012)11-0034-03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通过教育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提升教育实践能力。但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普遍地出现了消极体验:一些实习生对幼教现实感到悲观,他们现有些一线教师依然照本宣科,很少真正倾听幼儿的声音,这与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育相去甚远;一些实习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到失望,因为尽管忙忙碌碌地学了那么多课程,但当面对真实的实践时,他们依然头脑空空,手足无措;当尝试用理论指导实践时,一些实习生惊讶地现原来理论并不可信,因为“对孩子的尊重民主只会制造混乱和无序,而实习指导教师的命令和惩罚却总能奏效”;一些实习生甚至表示他们不敢想象毕业后将要去从事“这样”的工作。与实习生之间的交流让笔者震撼和忧虑,通过教育实习,_些实习生的专业信念非但没有得到巩固,反之他们经过专业学习而获得的教育理念竟然脆弱得如此不堪一击。这不能不令人警醒。本文拟深入剖析实习生消极实习感受形成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教育实习课程的改进建议,以保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习生消极实习感受的成因

(一)实习生陷入生存危机

在实习过程中,一些实习生或因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或因率性而为、自由散漫,或因笨手笨脚、体弱多病等,难以获得实习指导教师的接纳,遭遇生存危机。已有研究表明,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后首先遇到的不是专业展问题,而是作为新成员被实习班级的教师所接纳的问题。实习生只有成功获得实习指导教师内心认证的“实习许可证”,才可能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专业成长上。否则,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将会受困于人际交往,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而无法专心实习。

(二)实习生的专业信念受到挑战

实习生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有时会遭遇实习班级既定规范的抵制。实习生进入的实习班级是一个业已形成共同价值观和稳定交往规范的群体。作为新成员,实习生进人实习班级后只有遵守该群体约定的规范,其行为才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否则,实习生即使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拥有良好的教育机智,但是如果其行为不符合既定规范,也势必会引班级的混乱和无序,而相反,实习指导教师违背正确教育理念的行为却屡屡奏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实习生难免开始质疑所学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并产生实习挫败感和专业危机感。

实习前,实习生没有充分估计到实践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对“理论指导实践”抱有过高期望,他们不恰当地认为教育理论可以解决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导致实习生不能正确分析和有效解决实践问题;加之,一些指导教师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教育理论的漠视,加剧了实习生对教育理论价值与功用的质疑和失望,产生了“教育理论无用论”的消极认识和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三)实习单位参与教育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指导教师资质不合格

由于高校与实习单位之间不存在行政关系,实习单位接受教育实习任务常是两校教师或领导之间的“私人”交往,缺乏制度上的保证。而且教育实习会增加实习单位各类人员尤其是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实习单位正常的教学秩序。此外,高校给予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经费又微乎其微,无法给予实习单位各类人员的劳动付出以合理的经济回报。因此,实习单位参与教育实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实习单位对待实习工作态度消极,表现在分配实习指导教师时很随意,不加挑选地为实习生指定指导教师。一些指导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行为落后;一些指导教师思想素质较差,对待实习指导工作敷衍塞责;一些实习指导教师缺乏指导的艺术,其“善意”的批评有时会伤及实习生的尊严,使其陷入紧张不安的情绪之中。如同教练水平的高度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一样,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也直接关系到教育实习的效果。

高校对教育实习工作重视不够体现在:教育实习时间短,一般只有6周;所占学分少,一般为3学分;教育实习计划内容空洞,流于形式;在实习带队教师的选派上,一些学校选派青年教师作为带队教师,在与实习单位没有形成制度化合作的情况下,青年教师既未形成较高的学术威望,又不熟悉实习单位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和指导工作很难有效展开;一些带队教师则不清楚带队职责,只负责将学生送过去和接回来,很少到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此外,近年来物价飞涨,但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生均实习指导费仍执行多年前制定的标准。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改进建议

(一)正确认识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逐渐认识到,教师应同医生和律师一样,成为一门专业。舒尔曼认为,一种职业要成为一门专业,必须符合一些条件,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它必须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他进一步解释道“把某些事情称为专业即表示这些事情有一个在学府里被广泛运用的知识基础。”但同时,或者更为关键的是,“专业最终是关于‘实践的’。”

具体到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上,一名幼儿教师能否称得上专业教师,既要看他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看他能否在理论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实践。理论形成的过程及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因为“理论是处理世界一般性问题的,它是通过研究领域的简化、专业化来实现其作用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而这些条件与日常实际联系却是脆弱的。其次,理论只在具体学科里运用,而实际问题则是跨学科的。因而,理论往往远离专业实际的特定条件而使得学员很少注意到理论的重大作用。”但实践不是完全没有理论指导的盲目行为。海德格尔曾指出,在我们的观看和行动中,有一种无声的、潜在的、给世界和我们的行为以指向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关于某物的理论知识,也不是一种客体知识,而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我国大陆近几年的教师知识研究均强调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实践性知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亲自获得的经验,但并非所有的经验都是实践性知识。因为经验可以是不具有反思性质的、没有经过理智处理的条件反射性经验。在杜威看来,实践性知识是具有一定反思性或理论性的经验。反思是连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跨越教育理论和实践鸿沟的关键。通过反思性实践,获得实践性知识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二元对立的主要途径。

在教师专业化展的背景下,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它应为学生提供反思性实践,帮助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而在所有的课程中,唯独教育实习能担此重任。因此,我们应该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二)创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实习单位三方联合管理的教育实习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职前职后连续展的过程,没有树立起“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思想,教育实习常被看作是高校单方面的任务,实习的组织、指导和管理,都由高校单独承担。这种教育实习管理制度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了在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经费筹措和选派指导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困难,难以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当前,在教师专业化展和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实习观,视教育实习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实习的质量必然会对教师入职和职后教育,对教师专业性的可持续展产生深远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讲,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当地幼儿教育机构培养师资,作为人才使用方的实习学校和作为分管各地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理应对未来教师的培养负起责任,将对未来教师的培养纳入教师培养计划。短期来看,貌似实习学校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是付出方,高校是受益方,但从长远来看,前者才是最终的受益方。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实习单位应联合管理教育实习,共同负责教育实习计划的制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和培训、教育实习过程的督导和教育实习效果的评价,并将其制度化。这一崭新的教育实习管理制度,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幼儿教育机构参与实习工作的积极性,高等院校在为实习基地分配实习任务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地给予实习基地的实践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学术支持,与实习基地之间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选派和培训指导教师,建立指导教师资源库

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实习单位应该看到选派优秀一线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对于教育实习质量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首次接触真实复杂的现实,难免遭遇不顺,如果此时能得到优秀一线教师对其进行的符合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那么他们经过专业理论学习获得的教育理念就可能转化成坚定的教育信念,并且逐渐生成实践性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实习单位也应该看到指导教师在促进学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方面间接挥的重要作用。和一些工作多年的一线教师不同,实习生没有养成与先进教育理念相冲突的教育行为习惯,此时如果能够得到优秀一线教师的指导,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在学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效果不佳、幼儿园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实习单位应该高度重视指导教师的选派,遴选在思想素养、专业水平、指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个性性格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优秀一线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实习指导教师资源库,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

(四)高校应进行实践取向的全方位课程改革

首先,应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素质。所有教师均应对所教课程有一定研究,应对课程内容有独特的理解,应能联系实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的学习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一定的实践关怀。其次,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都应安排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激其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如果每门专业课程均安排一定的见习和实习,那么当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就有了从事幼儿园中任何工作的经验,毕业后就能够很快胜任教师工作。第三,延长原课程结构中教育见习和实习(特别是教育实习)的时间和跨度,实现全程的教育实习。第四、为了保证教育实习工作能有效展开,高校也应该严格选派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实习带队教师。

(五)实习生应加强自我修养,展独立的专业判断能力

篇8

关键词: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探索与改革

艺术教育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其中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音乐课程的内容比较多,且对声乐、乐理、器乐、视唱练耳、作曲常识、和声、音乐欣赏、伴奏编配等进行分科设置。不少高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仅仅处于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粗略接触相关乐器,训练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层面。但是音乐课程这么多,音乐教育具有显著的专业化特征。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的难度非常大。事实上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少学生刚进校时,极度缺乏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为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持续强化音乐课程建设,优化和落实与学前教育专业相符合的人才培养规划。

一、完善音乐教学实践体系

高校要健全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密切结合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模式,切实激发同学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发挥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手段的优势,强化音乐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等特点。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授课、实习、实训等诸多方式。综合相关技能,将学生当作幼儿,开展互动授课等。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其次,可以把教学实习、校内实训、课程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的音乐实践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的校内实训环境,增强他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实训平台上提升、增强、展示自身的音乐技能,并做好查漏补缺。

二、优化完善音乐课程内容

音乐课程改革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契合幼儿教学的需要。所以要大力培育和增强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与音乐综合教学能力。不少高校转变音乐课程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理论知识与综合素养,为培养幼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夯实基础。基本素质涵盖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这两大基础课,它们存在着内容重复的问题,不少学校尝试着整合这些内容,提炼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优化教学内容。而且,不少高校把视唱练耳的相关技能训练和乐理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以增强理论知识讲授中的趣味性,提升视唱课学习的实效性。它逐步提升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得以提升。音乐技能涵盖了舞蹈、声乐、钢琴,学生要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熟练地弹唱幼儿歌曲,增设齐奏、伴奏等形式。舞蹈课程要进行舞蹈的相关基本训练,强化幼儿舞、民族舞、幼儿舞蹈创编等方面。综合音乐教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面向学前儿童的各种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同学们多模仿、多观察、多实践,在教学中熟练运用所掌握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置多元化的音乐课程形式

学前音乐教育旨在让广大学前儿童感受到音乐作品和周围环境中的韵律美、音乐美,强化他们的音乐欣赏、歌唱韵律、乐器表演等意识和能力。高校要设置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感受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特性。让学生切实把握音乐的独特魅力;或让学生演奏相关乐器,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尽可能地体验音乐之美。比如以幼儿教师为角色定位的教学模拟大赛、艺术周、教学音乐会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同学们的职业热情。再就是联系相关实习基地,进行教学见习、实习,确定具体化的实习内容,让学生持续地开展教育实习、见习。把幼儿园教学实习和模拟实习结合在一起,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明确课程目标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目标定位应该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素质,使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这也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设定幼师培养目标时要确定下来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以满足他们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师、专家学者、要密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地制定音乐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性人才培养方案中,音乐课程的设计要融入专业技能训练的相关成果。要把握学生实践、运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水平,强化他们的探究能力与自主意识。学前音乐课程的所有教育活动与目标,都应该密切联系幼儿教育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切实培育出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五、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较长的课程建设周期。所以各个学校要切实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关注社会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音乐教育培训从业者要积极支持,加速改革音乐课程改革的脚步,强化职前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幼儿教师队伍。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幼儿园综合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69-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期作为人生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幼儿综合美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综合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欣赏、创造的能力,而且对其以后个性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形成,提高幼儿良好素质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那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来说,怎样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园教师,毕业后,大部分都会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引导者,但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却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观念的狭隘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迅速,作为中职教育一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老师认为幼师只要会一定的绘画技能,会做手工、画简笔画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综合美术应用能力培养,甚至有些幼儿园管理者都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会教学,会带着小朋友玩的老师就行了。”这些观念无疑是狭隘的,片面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美术教学的正常发展。

2.教材的片面性。从学前教育专业使用的美术教材来看,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方面远远落后于普通综合类学校,不是过难就是过易。对于那些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相反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像简单的几张图他们也看不懂,也不能理解,至于画更是无从谈起了。据调查,在目前众多的美术教材中,没有一本是完全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太专业了看也看不懂,太简单的不用学也能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把看似简单的文字和图片通过教学扩展,往深层次知识引导学生。把复杂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的通俗语言讲解出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真正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实用型和技能型的综合人才,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主体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与绘画技能技巧知识的传授,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却是轻前者,重后者,这与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目标是相背离的。

2.教学方法的单一、呆板、陈旧和落后。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都是接受式的,老师按照课本中规中矩的教,忽视个性教育;学生则是机械的模仿,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就会被禁锢在只会某种表现形式的模仿上,创造性的思维也会逐渐消失,学生画出来的作品没有创意,缺乏个性,犹如工厂产品一样。当然,对于儿童来说,模仿是其天性,但如果长期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导致儿童对现实中的有趣物象不知何处入手,这和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3.教学内容脱离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现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普通综合学校的美术欣赏教材,或是一般师范学校的美术用书,其内容先是讲美术常识,美术门类,再欣赏中国国画,然后欣赏国外油画,内容的选择也是结合着普通美术学校的专业特点,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学不到对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实质性的技能知识,严重脱离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导致学习主体产生畏难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与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目标是不相符合的。

三、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的教学

幼儿园综合美术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同于美术专业的教学,也不同于大学里面的美术课程,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鉴于此,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综合美术教学要如何去正确的把握呢?本人就从以下几点谈谈看法:

1.把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由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为幼儿园教师,所以大部分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中女生居多。有些女学生在中学时的不良表现:穿奇装异服、染发、涂指甲油等全部带入了中职学校。我们的美术教学就针对学生特征以全新的观念进行教学,老师应根据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在服装搭配和化妆上教导学生怎样的打扮才适合她们,以此帮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门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此改变学生心中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美术的真正涵义。并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文化素质、审美素养,使美术教学真正能发展学生对美的兴趣,萌发学生审美意识,启发学生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性,鼓励学生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激发学生创造美,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紧密联系教学大纲,对综合美术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为幼儿园老师,幼儿美术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以后个性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其进行幼儿综合美术课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教学要求与普通中等学校又有所区别,中职学校侧重于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而对文化成绩要求不高,因此幼儿美术课程教学在内容和深度上不能要求过高,应紧密联系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与儿童美术的关系,儿童美术的发展情况,了解儿童美术欣赏,儿童绘画,儿童手工的发展规律,掌握各年龄阶段儿童美术学习的特点,在儿童手工课程教学方面,中职学校的美术老师应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特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将我们在电视中见到的一些动画形象如海绵宝宝,采取夸张化,形象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些新的动画形象,多角度,多层次的引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还可以把课堂和大自然,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多开展手工创作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短片等方式开展启发性的教学,这样既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更加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其以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艺术鉴赏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思想意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等去挖掘艺术作品的另一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学生可以对新作品进行再评价。这种再创造和再评价达到一定高度后,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也会逐渐形成,在幼儿园综合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看一些优秀的儿童画,范画,插画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绘画思维和欣赏能力,让他们意识到一张好的作品所应该具备的表现手法。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乐理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相当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而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其最重要的就是乐理这门音乐基础必修课。开设这门必修课程,是为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发展学生的审美及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目前,我国高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通过考前强化录取,并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甚至有些学生可以说是零基础。这样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也给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另外,部分院校的硬件设施不足,无法结合乐器进行演示和讲解,不能给予学生直观的体验。再者,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法没有结合学生自身水平和理解力,不能生动地结合教具来讲述知识点,使得学生感觉乐理知识的学习十分困难。

二、目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招收学生的音乐基础功底较差,起点不同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院校来说,通过统考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全省各地区。由于受教育条件有限,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期间的音乐课上所学知识甚少,还有部分学校为了主抓文理学科而占用音乐课的时间,使一些学生对音乐方面的知识了解几乎为零。另外,一小部分考生在幼时学过一些乐器,可能还有些音乐基础,但时隔多年,这些头脑中的破碎记忆也在入学后成为了模糊的印象,使学生的整体层次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对于起点不同的学生,在重新学习这门音乐基础课程时,也会给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乐理课程的教材选取不当,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大部分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乐理课程所用教材依然过于专业并且理论性强,对于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然而,部分教师在知识的讲解中侧重理论,没有注重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这种过于古板的理论知识教学,从根本上就违背了音乐艺术的初衷,将原来生动的音乐艺术变成乏味无趣的理论灌输。例如,在节奏这一章节中,多数教师都只是照本宣科进行概念上的讲解,而节奏所具体表现出来的音响效果,学生浑然不知,更别提学以致用了。

3、教学手段单一无趣,缺乏创造性

教授乐理这门课程的教师大多毕业于音乐专业院校及师范院校的音乐系,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背景和教学特点缺乏了解,不懂得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生理及思维的发展特点,因此不能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同时,这些教师套用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从而必然违背学前教育专业的趣味化特点,使整个课程的教学与幼儿音乐教学的实际脱节,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岗位要求。

4、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运用

乐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的音乐相关课程的基础。只有牢固掌握乐理知识,才能顺利进行其他音乐相关课程的学习,最终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备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的能力。

从目前来看,部分院校采用专人授专课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所学教师所讲的知识缺乏相互渗透,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不易于学生的活学活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

三、如何应对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

针对起点不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内容的整合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教材虽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但并不是唯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偏重于基础修行的知识。因为学生能够掌握乐理课程中最基本的知识如音符、节奏、节拍等,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相应课程的前提,也是学生在将来的从业过程中应用最多的。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往往也是较为简单和枯燥的。这时教师应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奥尔夫教学法等,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熟悉掌握知识。例如,乐理课中最为重要的节奏与节拍,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做几次示范,或者给学生读几遍节奏,那么学生是很难深刻领悟。

2、明确教学目标,与音乐赏析相结合

在乐理课程中适当加入音乐赏析,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丰富与多变,使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理解乐理知识。通过鉴赏音乐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素养和自我价值。同时,插入音乐赏析,使教师更容易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情舒畅。这样也能够唤醒学生从“不愿意学习乐理”到“喜欢上乐理课”的学习激情。

3、培B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课上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课后要求学生自我消化。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后给学生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是学过的,也可以是未学过的,目的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教师要及时询问学生的自学进度,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而学生往往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点,进而融合贯通于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调整与纠正,做到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兴趣与趣味感知为一体。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生动有趣的教法,因材施教,才能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为之后相关音乐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幼教事业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晓哗.对乐理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的一些思考[J].音乐生活.2010

3、李重光.基本乐理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4、赵雷.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与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1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