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重要软件《几何画板》的主要功能,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说明《几何画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几何画板;三角函数
一、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几何画板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改进传统教学,或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几何画板》(The Geometers Sketchpad)是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重要软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有: ①画出各种欧几里德几何图形;②画出解析几何中的所有二次曲线;③画出任意一个初等函数的图像;④对所有画出的图形、图像进行各种变换,如平移、旋转、放缩等;⑤对所作出的对象进行度量,如线段的长度、封闭图形的面积等.
下面笔者通过分析《几何画板》辅助教学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几何画板》使用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换按变换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①沿y轴方向的伸缩变换;②沿x轴方向的伸缩变换和平移变换.
沿y轴方向的伸缩变换在没有平移变换的干扰下比较容易掌握.沿x轴方向的平移和伸缩变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只发生单一的变换,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并进行处理,一旦两种变换同时存在并且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应用时,学生就会出现一些困难.
(二)问题情景
问题1:将函数y=sinx的图像进行怎样的变化后能得到函数y=sin2x+π3的图像?
分析:这个问题是三角函数图像变换中常见的练习题目.
解法一:先进行伸缩变换再进行平移变换.
学生出现的错误解法是:将函数y=sinx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2x的图像,再将函数y=sin2x的图像向左平行移动π3个单位长度.由此实际得到是函数y=sin2x+2π3的图像,而非函数y=sin2x+π3的图像.
正确的解法是:将函数y=sinx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2x的图像,再将函数y=sin2x的图像向左平行移动π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sin2x+π3的图像.
对于这种平移变换中的错误,在高一第一学期介绍图像变换时是作为一个易错点进行突破的,因此在这里只要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学生便能够接受.同时若伴有《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则可以增加学生对三角函数平移变换的感性认识.
解法二:先进行平移变换再进行伸缩变换.
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解法是:将函数y=sinx的图像向左平行移动π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sinx+π6的图像,然后再将函数y=sinx+π6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由此得到的函数图像实际为函数y=sin2x+π6的图像,而不是函数y=sin2x+π3的图像.
正确的解法是:将函数y=sinx的图像向左平行移动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sinx+π3的图像,再将函数y=sinx+π3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2x+π3的图像.
对比两种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出现此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准确地把握函数y=sin(ωx+φ)和y=sin[υ(x+φ)]在伸缩变换上的区别和规律.下面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更简单的例题来说明学生的这种错误.
问题2:将函数y=sinx+π3的图像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所得到的解析式是什么?
正确的答案是:所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y=sin2x+π3.然而学生可能得到的函数解析式是:y=sin[2x+π3]=sin2x+2π3.
此时我们便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y=sin(ωx+φ)和y=sin[υ(x+φ)]在伸缩变换上的区别和规律.
(三)问题解决
步骤1:演示y=sin(ωx+φ)和y=sin[υ(x+φ)]两个函数图像伸缩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它们区别.(在说明两个函数的变化过程时,可以选取两个具体的函数,这样利于学生进行观察.)
制作过程:①绘制两条可变线段AB和CD;②度量线段AB和CD的长度,并将结果分别命名为ω和υ;③分别绘制出函数y=sinωx+π3和y=sinυx+π3.
演示方法:分别变换线段AB和CD的长度引起ω和υ的变化,让学生观察y=sinωx+π3和y=sinυx+π3两个函数图像变化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观察结论:当ω和υ发生变化时,函数y=sinωx+π3和函数y=sinυx+π3图像变化的共同点是:都发生了沿x轴方向的伸缩变化.不同点是:当ω变化时,函数y=sinωx+π3的图像以其与y轴的交点(0,32)作为定点进行伸缩变化的(事实上,当x=0时,无论ω取何值,均有y=sinωx+π3=32);而当υ变化时,函数y=sinυx+π3图像则是以-π3,0作为定点进行横向伸缩的(事实上,当x=-π3时,无论υ取何值,均有y=sinυx+π3=0).
步骤2:演示函数y=sin(ωx+φ)图像伸缩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规律.
制作过程:①在x轴上选取一个点M,然后标记它的横坐标xM;②计算出2π3xM并令结果为ω;③绘制新函数f(x)=sinωx+π3.
演示方法:拖动点M,让学生观察ω和xM之间的变化关系.
观察结论:从《几何画板》所给出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ω和xM之间的变化关系:当ω变化时图像上点M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ω倍,即当ω变换化时,图像上每一点到y轴的距离变为了原来的1ω倍.这就说明函数y=sinωx+π3的图像是以其与y轴的交点(0,32)作为定点进行伸缩变化的.
步骤3:演示函数y=sin[υ(x+φ)]图像伸缩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规律.
制作过程:①在x轴上绘制点D(-π3,0);②过点D构造x轴的垂线;③在x轴上选取一个点N并标记它的横坐标;④计算出d=|xN-xD|,此时d为N点到D点的距离;⑤计算出πd并令结果为υ;⑥绘制新函数f(x)=sinυx+π3.
演示方法:拖动点N,让学生观察υ和xN、υ和d之间的变化关系.
观察结论:从《几何画板》所给出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υ变化时,图像上点N的横坐标并没有变为原来的1υ倍,而d(图像上点xN到直线x=-π3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υ倍.这就说明函数y=sinυx+π3是以-π3,0作为定点进行横向伸缩的.
(四)问题结论
篇2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向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有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等多种内容。在精神层面,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在制度层面,如一日常规、课堂规范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在物质层面,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出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等。作为班主任,利用班级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最佳选择之一。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渗透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引导和提升的作用。班级文化也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学生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学生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班级文化能够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联系起来,这种共同的成分能够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增强班级成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班级文化能为班级中的每个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
中去。
了解了班级文化的含义,研究了班级文化的功能,我们发现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是效果显著。我经常会通过板报、园地、宣传标语等各种能有效利用的途径,抓住一切可以教育的机会,使学生感受着那份浓浓的学习氛围。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很难身临其境地感受学科的现实氛围。因此,我要求学生在每两周一期的板报中渗透学科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材,而且形式灵活多样,这样非常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每次的出板报,到最后的消化吸收,时刻体现着学生的积极参与作用,而学生也确实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在做着这份他们觉得有趣的事情。我还要求在教室、校园的墙上加上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标语等,使学生感受着一份热情,一种激励。一旦学生了解了、进步了,他们的高兴劲是无法估量的。我还会在班级的小组风采中增加有关学科特色的专门宣传语,这同样在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和思考,也提高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看着这些精美的设计和内容,我们的心灵在接受着洗礼,学生的知识也在增长,他们学习各门功课的兴趣也在提高。
篇3
学校于每年年初向广大教师、学生和家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主题文化年”的主题。如2007年,我们确定的主题是“德育文化年——养成良好习惯,收获美好未来”,2008年是“体育文化年——我与奥运同行,健康与我相伴”,2009年是“外语文化年——同住地球村,我们一家人”,2010年是“综合实践活动文化年——放眼看世界,实践促成长”,2011年是“教学文化年——自主学习,个性发展”,2012年是“管理文化年——自主自立,健康成长”。六个“主题文化年”启动仪式均异彩纷呈,让阳光校园充满阳光活力。
一、创造“年”文化——阳光少年动起来
“主题文化年”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它凝练了校园精神,彰显了校园活力。
为了推动每届“主题文化年”的有效实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每一年,学校都号召广大师生、家长设计年徽、创作年歌、谱写年歌曲调、创意文化年的主题词,再通过精品展示、民主投票等多种渠道,确定最受大家欢迎和认可的主题年文化!
如2008年体育文化年,年徽含义富有体育韵味:中间是学校的标识,运动的人物造型诠释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的体育文化,同时,整体标识也预示着在奥运精神的感召下,全校师生共谱体育文化年的辉煌。
又如,2009年外语文化年,年徽的含义是:地球是人类的居所,中间三个人手拉手,象征全世界所有国家、所有肤色的人亲如一家,one world , one family,意为在英语这条纽带的连接下,同住地球村,我们一家人。
其他年份也都设计了造型独特而含义丰富的标徽。另外,我们还创作了两届主题文化年的年歌,词美意丰,旋律优美。
如果说年歌、年徽最终展示的是少数学生的作品,那么每个班级的文化墙则是为每个学生设计的一面会说话的墙。学校紧紧围绕“主题文化年”建设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统筹规划,在学校大的主题下,各班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确定小主题,如展示形式多样,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作品。如“体育文化年”文化墙的大主题为“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而有的班级将文化墙主题定为“世界各国体育明星秀”,有的班级则为“我最喜欢的一种运动”等,学生们定期将自己在“主题文化年”中的成长历程充分展示出来。小小文化墙,精彩大世界,文化墙的主人是学生!
二、创新“年”活动——阳光活力显出来
在每一届主题文化年推动的过程中,学校都会根据所涉及的教育热点与难点问题,以阳光德育为出发点,以系列活动为依托,以儿童的体验为主渠道,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为目标,精心描绘阳光儿童画像。
四个假期制度的实行是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假期中实践活动、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开展更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高年级的“国际文化交流线”旨在放眼世界,领略异域风光、体验异域文化,开展异国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多次带领高年级同学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开展交流活动,并在出发前对全体营员进行培训,通过影像、教授、讨论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对将要到访的国家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充分理解开展异国交流活动的意义,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民族意识、交流学习意识。
中年级开展的“爱祖国、爱家乡寻访团”虽然没有走出国门,但他们本着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山河、了解家乡巨大变化的目的,游览祖国名山大川、革命圣地,活动后以“红色之旅——延安行”为主题展示自己活动中的收获,培养了动手意识和爱国精神。
另外,低年级的市内“瓦萨之旅”、赴南湖大路消防中队体验活动、“社区探险”等活动立足身边生活,与家长共同开展亲子活动,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创设良好的亲子氛围,体现了社区资源整合、教育教学整合、家长资源整合等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合作意识等。
篇4
榆林市一中分校 艾波
2013年5月,我们**区53人带着仰慕、激情与疑惑一起赴山东潍坊考查学习。此行我感受的是震撼,收获的是转变!通过听专家讲座、课堂观摩、互动交流,我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觉得不虚此行,现将此行的收获和感悟作如下汇报。
此次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山东至上而下对教育的重视,他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求真务实品质,确实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特别是昌乐二中的“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和坚持“素质+个性 规范+创新”的办学特色,很值得我们借鉴。走进昌乐二中的校园,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整个校园由海纳楼、笃行楼、敏学楼、唯真楼、启智楼构成,布局优雅大方。每个班级的教室外墙都有文化长廊,教室内部的布置并非传统模式,教室有前黑板和后黑板,共分成九组展示区,墙壁贴有“三力”(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建设评价表、班训的标牌等,都是为“271”课堂模式配套的。我们一走进昌乐二中,就有一种大气的感觉,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在课堂上,学生个个自信,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大方展示。教室内黑板上方都张贴标语,而且各班都不同,调动着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激励他们学好每一节课。同时每个班级的布置都很丰富,虽然张贴很多标语、图片等,但是一点也不显凌乱,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昌乐二中的班级建设也值得我们学习,主要突出了两个重点:家庭式的亲情关系的建立;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力的培养。只有当教室里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才会有真正学习,让爱和尊重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旋律;才会真正让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让浓浓的亲情充满在老师和学生中。用家庭式的亲情关系创设一个安全民主、和谐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班主任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关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要享受到家庭式的温暖,享受到在父母身边的安全,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不让一个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班主任把管变为导,引导变为发展、变为培训,在班级中开展各种活动,以活动促亲情。如给每一位同学过一个感动终生的生日,集体过生日,有“爱”才有家,建立班级生日榜,全班同学给一个同学过生日,买贺卡,唱生日快乐歌,送祝福,让孩子感动,让孩子感悟,让他发言,谈体会。试想一个被感动了的学生能不遵守纪律、能不好好学习吗?在学生过生日的时候给自己家长打电话,感动他的同时也感动一下他的家长。
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更值得我们借鉴,“271”含义一:(学生的划分)每个班20%的特优生,70%的优好生,10%的优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中差学生。含义二:(课堂内容的划分)每节课的内容中有20%学生自己可以解决,70%的知识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能够掌握,10%的内容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后完成。含义三:(课堂时间的划分)每节课20%的时间学生自学,70%的时间分组讨论、展示、点评,10%的时间教师讲解。含意四:(生活学习时间的划分)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事务。含义五:(课下时间的划分)20%的时间用于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的作业,70%的时间用于下课的预习,10%的时间用于预习的自查。
教师教学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1、课前。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这样看来,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导学案就尤为重要了。
2、课中。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学会展示,学会质疑。
3、在课后。就是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来促进教学的改良与优化。
篇5
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以小蚂蚁为载体,挖掘蚂蚁本身的特性,即:勤劳、团结、文明、守纪。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进行班级文化管理,将班级文化建设定位在趣味性与德育渗透相结合,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二、班级布置的思路
1、班级个性命名:勤劳蚂蚁中队
2、班级口号:书香飘飘伴我成长,智慧慢慢润我心田,五二少年阳光灿烂。
3、班级介绍: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级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生机盎然的乐园,一片纯真圣洁的心灵土壤。走进五(2)班,迎接您的是56张活泼可爱的小脸蛋,这一张张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上,写满了我们的天真、稚气,也写满了我们的乐观、开朗。我们彼此关心,互相学习;我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我们自我管理,互相帮助。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在读书中汲取勤劳,在勤劳中逐渐成长!
4、班训:快乐阅读,勤劳生活,幸福成长!
三、主题文化板块设计思路
1、“书香伴我成长”——学生读书展示版块内容:展示学生的美词妙句摘抄、勤劳读书卡、好书共同分享、读后感展评等,记录学生读书的点滴、成长的足迹。
2、“小窥一斑”——师生风貌展示版块内容:这是我们全班师生的合影,展示在你眼前的是56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两位亲切睿智的老师。看到他们你就看到了勤劳热情,看到他们你就看见了团结奋进,看到他们你就看见了和谐温馨……这里是爱的港湾,这里是飞翔的起点。
3、“书海拾贝”——图书角:为了有效地抓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班级设置图书角,由学生自己提供书籍,鼓励学生自愿从家里拿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放置在图书角,建立借阅的制度,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书给我们带来的勤劳,“感激书籍,享受阅读”营造书香教室。
4、“亮点背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孩子并不缺少亮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亮点背囊的含义在于让每个学生背负着自己的亮点不停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一样,渺小但不缺少力量,平凡但不缺少亮点。老师和学生都有准备好的空白亮点卡片,各位教师和学生在随时发现班级同学亮点的同时就可以马上写一张亮点卡表扬他。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停地送出亮点卡、收到亮点卡,并把自己的亮点卡放入自己的亮点背囊里,孩子们会一直背负着自己的亮点卡行走在充满阳光的成长之路上。
5、“个性空间”——个性空间是彰显我们特色的舞台,我们要在这里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每周一条名人名言,每个同学的生日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日诗……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财富。我们要在个性空间里把他们展示出来,如学生自制成语卡片、自制格言卡、小小书签、自制生日诗卡片……粘贴在壁报上,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点滴成长和进步。
6、“第三只眼看世界”——黑板报。
四、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1、开展特色主题班队会。根据五二勤劳蚂蚁中队学期活动计划中的活动主题,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班级特色文化的活动。如“好习惯伴我行”“安全教育”等主题班队活动,通过特色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
篇6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班级文化;文化生态
中学班主任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组织班级管理。受固有思维影响,长期以来,班主任自觉地把班级工作定位为“管理”,这种观念虽然会在短时期之内给班级建设带来良好的效果,却存在很大隐患。学校生活中,学生身上有多重禁锢,分数、规章制度、升学压力都给他们形成压力,团体意识强加在个人发展的自我意识之上。这使得学生学校生活相对枯燥,个人精神趋于沉寂。这种状况与自然界的“生态失衡”非常相似,而生态失衡突出特点就是生态系统中某一方面的内容被过分夸大。在学校文化生态环境中,管束被过分扩大,这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展开,更不利于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濡染的进行。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班级文化生态的建设。
一、班级文化生态的含义
生态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着重强调生物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班级文化生态中,强调的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诸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联系。班级文化,是中学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包括班级风气、班级环境、班级制度建设、各类班级活动、班级内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显性的内容是班级环境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隐性的则是班级的制度建设和班级风气的形成。
体现在班级文化生态上看,班级作为一个集体,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文化概念,即所谓的班风建设,这个文化概念,可以提炼为一个词、一个目标或者一种风气,有了核心文化概念,一个群体才开始向一个集体变化,而集体中所有人对这个文化概念有认同感,班级成员之间,才会形成一种积极两性的内部文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会内化为一个集体的内在精神气质。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集体必然是一个学习、成长型的集体,优秀、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必然带来学生对外在环境的高度敏感,形成显性文化生态和隐性文化生态的高度融合、互相促进。
二、班级文化生态“生态失衡”的原因
首先,必然是班级核心文化概念的缺失。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被当作企业的灵魂,同理,班级文化生态中,如果不把班级核心文化建设当作核心来考虑,必然导致班级成员之间对班级认同度不高,在集体生活中无法良好处理班级与个人的关系,直接导致班级文化生态的破坏。
其次,班级核心文化的失衡,直接作用于班级文化的隐性成分,这个部分恰好在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当班级环境中,无法形成良好、有自律的价值导向,学生的思维和喜好直接跟随外界社会风气的变动而浮动时,浮躁的社会风气会迅速破坏班级文化环境。学生之间的各种不良情绪,如攀比、追求物质、实用、功利,会成为班级文化氛围的主流,这种状况,将使班主任对班级建设无从下手。
第三,班主任的管理停留在老的经验中,过度重视成绩,忽略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忽略教育启发人的功用。如果说,社会风气带来的功利气息,可以通过一定的小环境文化气氛的建设得到消弭,但集体内高度重视分数的班级文化氛围,一定是对个人潜能发展的忽视和对学生静态评价的缺失,这种直接面向成绩与排名的班级环境,讲直接带来班级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
三、策略性建设班级文化生态平衡
文明的形成必然是内在精神的外化。但文化生态的形成,尤其是在以三年为一界次的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等待内在精神养成并外化是不实际的,因此,班级文化生态的建设,必须从外在的生态环境开始整治。
(一)班级的外在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环境的约束力量。班级外在生态环境,包括班级的环境卫生清洁和教室的内饰布置。环境对人的外在约束力,不断被验证,一个整洁、干净、紧凑、和谐的外在环境,会让学生不自觉地养成热爱生活、珍惜班级环境、具有班级荣誉感的内在气质,对品德养成和个性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二)班级内在文化生态的养成,是对集体中个人关系的重新整合。外在环境的整理,最终要服务于个人的情绪养成,以及班级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处理。
首当其冲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教化和驯化为主,教师居于权威地位,很容易形成个人权威感,并以这种姿态指导和教育学生。这种理念深入人心,被教师和家长广泛接受。以文化生态平衡的理念思考,这种姿态必然是突出了文化生态的某一方面,不符合平衡发展的要求。新的环境要求教师增加和学生的内心交流,教师应该变成学生信赖和依靠的人。
篇7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五、六月份分级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活动,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七、八年级侧重理想信念教育,九年级侧重感恩励志教育。
一、活动内容:
1、七、八年级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1)、各班级开展“理论集中学习和大讨论”活动
利用班会或者思想政治课堂,由班主任或政治老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实质教育。让学生弄清楚理想、信念的含义,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有关的故事,明确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理想是如何促进拼搏努力上进的,理想信念时刻在提醒着自己不断的进步。然后,每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理想(要切合实际),在班级内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主题讨论,来提高活动的时效性。
(2)、各班级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
在七、八年级学生中,深入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明确树立远大理想和制定近期目标的意义,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的关系。班级开好“我的理想”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各自理想,并通过互相评议、小组评议等形式加以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的理想是以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结合的正确理想。
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观看优秀影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唱优秀的歌曲、了解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活动内容,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3)、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切实结合当前社会、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梦 青”教育活动;结合期中考试总结表彰、“五四”朗诵比赛、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学生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年级和年龄段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的开展理想信念活动,使之深入人心、成效显著。
2、九年级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内容
九年级紧密结合中考复习和毕业考试,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1)、各班广泛开展励志教育。
利用班级黑板报、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结合学生实际,用一些励志故事、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在学习之余能切实感受到努力的甘甜,看到努力的希望,受到启发、激励。
(2)、各班开展感恩回馈教育。
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九年级学生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有针对性的消除毕业前夕的消极悲观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感恩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恩师的授业之恩、感恩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母校的培育之恩。
从小事做起,保护好班级财产,维护好班级秩序就是一种感恩情怀。
从身边做起,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同学的学习就是一种感恩情怀。
篇8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不仅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做到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会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等。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制度有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等。
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并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用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订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订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就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进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着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即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即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篇9
关键词:环境课程 高中班级 文化建设
“环境课程是通过一种弥散着教育性经验的、人工营造的环境来实施的并旨在使学生获得领悟某些经验或形成某种心理倾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比较,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感染性机制,即环境课程并不是通过正规的教学及其他活动来实施的,但是通过弥散着教育性经验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感化性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班主任从环境课程的角度,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班级实际,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彰显班级文化的课程功能,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经验,形成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倾向,而且有利于优化班级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主任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前提,是班主任对教育的理解、实践的前提基础,是引领学生思想情感,追求核心价值取向的“催化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制定班训。犹如学校要有校训,班级要有班训,用以指导或警示师生的言谈举止、学习行为。
2.确定班歌。让学生在课间、集会等场合齐唱,可以起到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
3.设计班徽。发动学生设计班徽,制作班徽,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班徽的意义,徽章设计的方法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室布置、宿舍美化、运动会、班刊班报、学习园地、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使用班徽,起到展示特色和教育学生的作用。
4.创办班报。高中班主任可以创办一份班报,给班报一个有深刻含义的报名,由学习小组轮流承办,全班同学供稿,每月印制一期,长期坚持下来,上传到班级QQ群的空间,可以反映全班学生的心路历程,记录全体学生的成长故事。
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来美化班级的自然环境,设计班级的物质文化,让那些不会说话的“物”会说话,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机智和灵感,认真构思、巧妙设计,需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踊跃参与。
1.净化教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安排学生参加教室卫生打扫保洁,每天做到“三扫三拖”,摆放好卫生清洁工具,保持门窗、玻璃、黑板、桌椅、地面、花盆等干净整洁。每天定时打开教室窗户,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清新,既可以预防流行性疾病,也可以让师生精力旺盛、身心愉悦地工作学习。
2.绿化教室。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动员学生每人节约节约5元零花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购买一些适宜于室内摆放的盆景、花草等,摆放在教室的前面、后面、窗台等地方,要求学习小组及时浇水、施肥。
3.美化教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高雅、美观、和谐。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原则。(1)规范性原则,是指班级制度要规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要给学生明确班级管理中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为形成班级正确的舆论打基础。(2)发展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制度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态度、全面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3)激励性原则,是指班级制度要体现奖惩分明,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及时肯定、鼓励和表扬;对表现不良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指正和警示。并将结果应用到表彰奖励、评选优秀、发放助学金等方面,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4)公平性原则,是指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严格执行,不能。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从内容方面来说,班级制度应该包括请假考勤制度、课堂学习制度、自习纪律制度、卫生打扫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竞赛活动制度、班团会制度、奖惩制度、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
3.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制度制定要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要求。班主任要给学生讲清楚制定各项制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但不能包办代替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制定过程要由班委会主持、学生参与制定,这样才具有制度的约束力、学生的认同感和班委会的执行力。
四、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1.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要通过召开班团会,根据班级学生的现实表现,通过开展正面教育活动,及时动员学生、解决问题、明确要求。从不同角度教育学生、疏导心理、解决困惑。
2.学科竞赛活动。是根据各学科学习目标,班主任为诊断学生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漏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组织的活动。在日常的竞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适应激烈的竞争,养成困难面前不退缩,成绩面前不骄傲的品质,增强面对挫败、成就的心理承受能力。
3.特长演练活动。为活跃班级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班级氛围,展示同学们的艺术素养,班主任可安排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让同学们轮流开展每周歌唱一首歌(可选红色革命歌曲或英文经典歌曲),吟诵一首古诗词,背诵一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讲一个名人励志故事,书写一页钢笔字等“五个一”为内容的提升素质活动。还可利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球类比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棋类竞赛、歌咏比赛、电脑创作比赛等为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正确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荣誉意识。
篇10
我担任的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在新学年开学之初,我以“同圆一个梦”为主题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激励同学们树立高远的理想、激发同学们为理想而读书的斗志,这是一个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内因。接着,又以“共爱一个家”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要求同学们维护班集体这个共同的学习家园。在这两个班会的基础上,我向同学们征集“班徽”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班徽”如图1所示。然后,将手工制作的“班徽”悬挂在黑板的正上方,“班徽”两侧是班训“圆梦高考、放飞希望”。
图1
“班徽”在班级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班徽”有助于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
浓郁的学习气氛、积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心境的平和与学习效率的提高,一个学生所处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班徽、班训在教室中的布置和老师的正面引导以及大多数同学的配合,会很快在班里营造出积极的文化氛围,使班内充盈着“勤奋学习、志存高远”的书香,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2. “班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律的意识
“君子日三省乎己”,作为学生也是这样。“班徽”里有同学们升腾的理想,把“班徽”置于黑板正上方,同学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可以时时激励同学奋发、努力。每天督促学生反省自己:学习计划完成得怎样?在知识、技能上有哪些收获?在思想上有哪些认识、提高?明天做哪些调整……,通过这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班徽”有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增强学生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