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教育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法制安全教育 安全法制意识
高职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总体情况来看,这些年来为社会作出了不少贡献,违法违纪人数也相对减少,但高职学生违法违纪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还是不可低估的,有成就是学校重视,学生工作者及时发现,并且采取措施,使得处理及时适当,从而使事故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一
违反安全法制的行为,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成为高校的一种不安定因素,还对社会制造了不少负面影响。都说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近年来,在高职少数学生中时而发生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这都与法制安全意识淡薄有关,譬如有学生因为父母离异,逆反心理很重,便经常逃课放任自己,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最后因盗窃、受诱惑,或者不会维权,被黑心老板坑害,有的就走上打击报复之路,铤而走险。生活中,不会运用法来维权,一部分学生因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假期打工不幸被车撞死;有的学生因辨别力不强,轻信他人谗言,远赴外地参加传销组织;还有的学生因同学之间发生的一点小矛盾,大打出手,使他人身受重伤。在笔者周边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某婚庆公司,利用学生假期想兼职打工谋利的心理,不和学生签订协议而钻了学生空子,榨取学生钱财,牟取利益,学生不会寻求维护,导致苦不堪言,因此,法制安全教育对高职生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现分析导致高职学生违法行为形成的原因:
1.个别学生法制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想问题简单,做事不考虑后果。在初中阶段,老师勉励大家做法制少年,到了高职院校,班主任也激励大家做法制青年,知法懂法守法,但部分学生为追求享受、或为寻求保护,或出于讲义气,泄愤报复,或受到好奇心和他人的驱使,走上犯罪道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好胜和好动的心理,有的学生喜欢拉帮结派,好坏不分,一旦和不良青少年为伍,就很可能下水,不能自拔。笔者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某系科一名女生,不懂自我管束,和社会所谓“不三不四”青年来往,陷入迷途,最终堕落,让父母痛心,让他人惋惜这些迷途的“羔羊”。学生为了不受其他学生欺侮,加入到不良少年团伙中寻求保护,特别是在个别女生身上发生的为了寻求保护,进一步被牵制,最终堕落的惨剧,而家长一直蒙在鼓里,待到事件严重性,意识到家庭受到伤害时,才知道事情缘由,但为时已晚。
成绩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安心学习,经常旷课,翻墙出校,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三个一群,五个一党,从而走上邪路、不归路。有的学生贪图享受,羡慕别人的高消费,于是不该伸手时却伸手,盗窃犯罪成为校园犯罪之首,从小的偷窃开始,进而频频出击,变成惯偷。在宿舍区“顺手牵羊”,从小物件下手,从饭卡到手机,再到翻箱倒柜行窃。
2.部分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时和家庭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别学生爱攀比,厌学习,远离父母住校了,认为无人管束。社会上及校园里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腐败现象对他们直接侵蚀,致使少部分学生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思想形成,私欲极度膨胀。为朋友两肋插刀,少部分学生受电视、网络、杂志等暴力情节的影响,在校园里成群结队、拉帮结伙,欺压他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这几年网络时代高度发达,如果打开一些学校的网站贴吧就不难发现很多在议论学校学生中的不良事件。有时贴吧就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学生的言行举止,也看到了学生素质,更有时照出学生的另一面,让学生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学生在贴吧里辱骂中伤他人或者随心所欲地发表无聊信息,甚至散布谣言,危害之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刻不容缓。
3.家庭教育的偏离,特别是目前学生在家基本依赖爷爷奶奶,缺少父母的直接教育和管理,唯我独尊,加上在家养尊处优形成一定的惰性和依赖心理。现在的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的宠爱较多。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把这种关爱变成溺爱,对孩子明知有缺点也不纠正,就会养成子女的任性、骄横等不健康心理,父母在外忙碌,给孩子的往往是金钱,缺少实际的、真正的关爱,学生浓妆、抽烟、喝酒或去学生不该去的地方。管制严的一些家庭会采取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脱离家庭的监管,有的夜不归宿到处游荡,有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还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后,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走向堕落。2012年九月十八日晚自习后,同学们回宿舍,在男生宿舍区发生了破坏灭火器,打砸损坏宿舍财产等违纪行为,笔者第一时间处理事件,调查这些学生,他们因为自身盲从,自我意识不强,导致发生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事件缘由:九月十八日是历史上的“九·一八”纪念日,大家勿忘国耻,又由于事件部分地区的群众走上街头游行,但学生在校的盲目行为却是一种失去理智的表现,个别学生在说明事情经过时,自己也说家长不赞成参加社会游行,但在学校却干起了糊涂事,明知不对却盲从,是一种盲目表现。
4.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所适从,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唯利是图,特别体现在极个别独生子女身上,总要求“人人为我”。一些学生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趋向功利性,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一切衡量标准以个人利益为重。有的学生不善于交流沟通,无法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因一句话或一件事而想不开,进而通过偏激的方式进行发泄,有的甚至发展到自残轻生。高职生的心理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青少年中,适逢未成年到成年的转换过渡阶段,部分高职生存在自卑、忧郁、焦虑、迷茫、敌对、冲动、自暴自弃等负面心理和行为表现,爱攀比,爱时尚,对于弱小者不同情,还会讽刺,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触犯法律。高年级的欺负低年级的,称王称霸,特别是集中于宿舍区,拉帮结派,寻求刺激。
二
种种迹象表明学生的一系列问题让人担忧,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学校要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使法制教育工作更富力量,使得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进一步成长起来。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工作,学校要定期举办法制宣传活动,使得法制教育工作深入班级,成立法制教育宣传小组,由法律老师牵头组织,小组成员可以由各班出一名代表加入协会,参加活动,使得法律知识讲座定期到班展开,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还要密切协作,除带头学法、守法外,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调查了解情况,收集意见、建议,查找问题与不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进方法和应对措施,班级成员要每月结合法制宣传开展班会交流,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需要聘请相关的法制安全辅导员,加强对高职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引导,开展讲座。
篇2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改革 政工工作 法律素质 提升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才能促进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有更好发展能力。而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值得高校的重视。法律法规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其法律教育应该被融入到教学中,政工工作者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采用科学、合法、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而加以引导与教育。
1提升高校思想政工工作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1.1满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社会文化发展脚步逐渐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然,大众化的发展形式是高校改革的第一步,是提升社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关键。此时,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使得一些矛盾与问题涌出,如:大众化的教育需要足够的师资团队,而师资力量的匮乏使之教育水平直线下降;招生群体面向社会,生源的生长环境差异性较大,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使之原有的课程体系、考核制度与生源所能接受的程度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实施缴费上学制度,使之原有的利益性质出现变化,利益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分歧等。众多矛盾与问题的发生给高校思想政工工作施压了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是迎接挑战,迎接新机遇的开始。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和谐,完善人与利益之间关系的主要工具,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工工作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以此为准绳,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与教育工作。而在政工工作中,更要以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质为基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依法办事,在保护自己法律权益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法律利益得到保障。
1.2是尊重W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大中学生成为直接受教人。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已经拥有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获得公正评价权以及申诉权等多种维护自我利益的法律权利,这些权利是需要高校给予尊重与维护的责任。而由于很多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法律知识掌握不足,没有学会正确的利用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甚至受到外界因素的各种诱惑与影响,在行为、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偏激的想法,以至于行为脱离法律底线,这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无疑是种严重的影响。在高校政工工作中应该意识到法律权益对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重要性,是人生发展方向的助推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从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开始,让大学生知道,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懂得利用法律保护自己。而这些认知都需要政工工作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用法律的规则去引导学生的行为与思想。
1.3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政工工作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出现,是趋势大学生附有思想观、价值观、观的引领者。而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的教育者,自身的公信力成为带动大学生信服与尊重的关键。政工工作者展开教育工作的同时,应该从加强自身教育水平以及专业素质做起,更应该注重法律素质方面的提升,综合能力强的政工工作者才能够在高校改革过程中以适应法制社会发展来适应高效发展。特别是在新时期发展中,网络信息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新的事物给大学生的判断力带来新的挑战,正确的判断能力是保证大学生不被恶劣事物诱惑所误导的必备基本能力。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政工工作者在尊重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的同时,还更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法律途径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并规范自身行为,包括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都应将法律法规视为行为的基本原则,能够学会尊重法律、理解法律、维护法律、应用法律。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法律特征
2.1行为上的规范
在法律法规的影响下,能够正确的规范人的行为与道德。高校政工工作者作为教书育人的载体,作为引导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观的教育者,处于法律与教育共同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法律教育的影响力。
2.2本质上的强制性
法律对组织和个人具有最强的约束力。思政工作者既然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教育活动,那么在本质上讲必然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表现为思政工作者始终保持对自己的强制约束,以追求自身工作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大学生的人生指导者和法制辅导员,通过各种针对性较强的有效举措,提高大学生参与法律活动的能力。
2.3价值上的利导性
思政工作者在法律上享有相应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往往在教育的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归属感。权利和义务的双向利导机制无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并调节他们的活动。思政工作者只有承认其利益的存在,才不会侵犯大学生的自我决定权,也才有可能把大学生的个体智慧转化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并变为调整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动力。
3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还为法治社会的发展打造更多尊法、懂法的青年群体。提高政工工作者法律素质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增强政工工作者的法制意识,强化政工工作者法治理念、培育政工工作者法治思维、注重法理研究,促使政工工作者成为遵纪守法的表率、依法管理的良师、法制教育的创新者、成果转化的促进者。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02
在当下科技信息时代不断前进中,教育领域不断的日新月异,推动了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近几年,高职英语教学的模式更是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适应发展中时代的需要。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引进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吸引更多教师们和学生们的重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原有的教学时间和学习空间得到无限扩展,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了,优化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现在这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很前所未有的效果。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依据行为导向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的职业活动为主线,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开创了多种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并运用到模拟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教师特点,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的授课者,还是一个教学的督导者,打造提升教学新方式。行动导向法的三个原则:一是为行动而学习,二是通过行动来学习,三是行动即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仿真教学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存在的现状
许多学校都在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争取培养出的人才与时代需求相适应,但是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适应发展的现象,多数因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干扰,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还存在,针对高职学生的学生特点,过分强调书本涉及的理论知识范围,对学生潜在的专业能力培养的方面的重视不够,忽视了专业实践运用的教学法;在教材及教学方法也存在高职高专的实用与应用脱节,缺少整体性,系统性,与学生的就业联系不上,专业英语词汇量,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很难;实践教学的机制不健全,缺少与实践单位合作,这样学生锻炼的机会几乎没有,对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没有深刻的认识,高职英语要以满足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主要目的,满足该专业职业岗位的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英语教师缺少专业知识的,只单纯的运用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失联,而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不是很好,这样不利于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心理和逃避的态度,影响高职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措施
3.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目的是以学生的职业为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定以学生职业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展情况。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有效、合理的给予指导,改变传统式教师是主宰者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教育改革,顺应新的教学模式,改善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关系,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建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为学生提供各种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仿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沟通的机会和空间,成为一个双元的带领人。
3.2运用科技的教学技术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的发展,网络、视频、音响等多媒体等技术广泛普及,已经成为知识传播重要技术支持。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需要教师掌握和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并把他们运用到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拥有传统教学的能力还要利用好信息化的交流工具,把教学课程制作成清晰、明朗、准确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观看视频学习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提供的信息整合到高职英语的课堂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和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交流,通过网络平台有效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所用。
3.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行为导向的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来改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特点,在专业英语课上效仿就业的工作岗位,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应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对高职英语深入探讨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根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氛围,以教学课程为主,组织一些行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课程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学习模式。学习活动的情境学习设定要多样化,涉及的学科范围要广泛,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发挥行为导向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对话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4总结
经实践教学证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会得到一举多得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适合高职教育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的实践和改进,但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将为高职英语教育开创了新的开始,行为导向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又是教学模式上改革,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传统课堂的有效的补充形式。行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主要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上来实现的,在交流中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注重专业英语语言的表达,发挥教师语言的指导和监督功能,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行为导向教学中,能够实现以学生及学生专业为主体,注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为导向的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创新的教学模式,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优化了传统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对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机遇、新挑战,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新能量。
参考文献
[1]杨桂玲.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2).
[2]张佳磊.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30(11).
篇4
关键词:职业技能教育 必要性 应对措施
职业技能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为挂钩,带来直接效益,而且见效最快的教育类型。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职业技能教育的繁荣与兴衰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
教育学家也曾对我国重视普通高等教育而轻视职业技能教育的现象做过一定的研究,提出传统的就业类型以及人们从业的偏见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综合型人才外,大部分行业更需要一些“高、精、专”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有高等的知识,又要具有专业的技能,精通于一门技术,符合这种条件的人才只有职业技能教育能够满足需求。
一、职业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一)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人才,职业技能教育是必经之路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商业全球化,各行各业都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都需要有表现自己竞争力的产品的支撑,不然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都极有可能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但是要想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打造代表自己的产业形象的品牌就需要有创造性和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只有职业技能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来。因此职业技能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重任,是必由之路。
(二)职业技能教育影响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俗话说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只需看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那么看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当然也可以看一个城市的区域型人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得到有效的运用,经济才会有所发展,经济实体才会更为凸显。在我国城市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能够保证发展水平的是具备专业技能点能在产业中创造价值的人才。它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只有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加大教育力度才能获得我们需要的能够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专门型,应用型人才。
(三)职业技能教育能够平衡农村农业的发展与城市工业发展
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国家逐渐呈现城市化的趋势,城市化需要大量的人才进入城市,培养农村人口除了种植农作物的技能外的城市化工作需要的技能也变得异常重要。职业技能化教育不但培养城市工业所需要的高技能职工,操作型职工,也分化出对农业生产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培训,使农业摆脱手工化、人力化,转向机械化大生产的模式,能够节省更多的人力进入城市化的建设。既不耽误农业的生产,也促进了城市工业化发展。
二、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发展职业技能教育要定向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专门型人才
职业技能教育不同于高等院校的普通综合型人才的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需要制定一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定向的培养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工厂所需要的“一专一精”的人才。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足够精确的为企业输送紧缺型人才,也不至于盲目培养造成某方面的人才过剩,而导致就业竞争力的加重。在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也要考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为在以前,这种人才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上的贡献被台前人士的光芒所掩盖,现在借助职业技能教育的平台,让人们更加关注高级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进而体现职业技能教育的神韵所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好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城市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开拓新的行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今日益繁荣发展的职业技能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新兴专业出现的速度快于培养人才的速度的问题时,新老专业的设置和改造方面成为困扰职业技能教育的重大难题。经济的繁荣快速发展和产业链条的不断改变,改变教育的方式和创新成为了职业技能教育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格局,职业技能教育也要在原本的教育领域开拓新的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职业院校众多,创新资深专业结构,形成别具一格的教育特色
全国有众多所职业院校,要想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彰显自己的特色,就要求改变自身的专业上的设置,使自身院校的专业新颖独特于其他院校,这样才能够成为城市建设中的新亮点。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有其不同的内涵,想要有知名的职业院校在城市中发挥思想、引领风气,起到导向作用,创新,别具风格是成为一所好的大学的必然要求。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倍受全社会关注, 如何才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加强技能教育,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突破点。加大力度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开发是培养人才必经之路,争取在培养高级人才技能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篇5
行为导向教学法中职英语兴趣培养在中职学校中,培养的学生更多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扎实。相对而言,学生的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个体差异也比较大,甚至有不重视英语或讨厌学英语的现象。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就十分重要了,而行为导向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为了学好基础英语这一必不可少的基础课,提高学生文化课水平,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要学生同时用手、脑、心进行学习,提倡在做中学,从行为和实践中学习知识。教师起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提高学生自学和动手能力,全面发展自己。
这种教学法主要利用图片、多媒体、案例模拟等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展现学习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形式,如头脑风暴、话剧小品、角色扮演、开展活动、进行游戏、合作学习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他们说练英语的兴致,为他们长期学英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更活跃了课堂气氛,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丰富多彩。此外,它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也十分有帮助,让学生不是单纯地学习语法等纯理论知识,更锻炼了他们英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学会在实际中应用所学到的英语。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如头脑风暴、话剧小品、角色扮演、开展活动、进行游戏、合作学习等。
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以同伴、小组、班级等形式与成员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或进行相关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将所完成的东西呈现出来。比如,在一个英语话题采访中,一个组的学生相互配合,其中一个学生进行采访并记录,另外的学生配合回答,最终整个组的成员一起来呈现整个采访是怎么进行的。期间,学生们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以学生自己协商解决为主、教师帮助解决为辅,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和与他人相处交往的能力。
2.开展活动
在课堂中,教师提出开展某个活动,并把主要任务给学生,学生自己组织并筹划活动的流程及方式,然后进行该活动,完成活动后老师做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积极思考,在活动中进行实践,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三、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1.改变传统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
以前的英语教学更注重知识理论方面的掌握(如语法)。教学模式单一,不是满堂灌便是老师讲学生听。而这样上课难免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迷,兴致缺缺等现象,而讲课效果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往往会出现学生解题能力是有了,但听说能力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平的现象。
运用了行为引导教学法后,这种活泼多变的教学方法明显更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上课面貌变得积极向上,学习效果也提升了,从以前只知依葫芦画瓢到现在的活学活用,多说多听多练,自然他们的英语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法的成功应用,不仅让广大教师们多了一种更好的选择,教学质量提高;更丰富了教学理论,是英语教学理论探索迈出的一大步。
2.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前单一的英语教学方式让学生只是学会了如何做题、如何应试,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则实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学生可以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阅读国外报刊图书、为去外国学习生活打好语言基础等,这都让英语教学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达到了运用一门语言的基本要求。
同时,学生也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如在组织活动中学会了勤于思考;在头脑风暴中学会了如何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问题;在角色扮演中提高了时实践和动手能力;从合作学习中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从各种学习任务中学会了如何反思、及时改错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学习只会全盘接受,而不去深入思考、提出质疑,因此这样学来的知识只是机械地记在脑中,需要运用时却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在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
3.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的主体是谁?当然是学生。教师进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这是教学的直接目的。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知识,关键在于学生自己,教师不能替代。因此,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有学习的欲望,并在课堂上理解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难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为学生留有足够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有明确的目的,有事可做,让学生能够主导自己的学习并为之负责。如学生在完成话剧活动时,如何选剧本、选角、排练、准备服装、配套设备的搜寻及最终的彩排和表演等,都是学生们自己协商、讨论,参与全过程,学着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教师帮忙做好准备工作及配套的需求,学生只用排练就行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学习中,学生选择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学习,这样就会事半功倍。这样的教学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不再觉得受束缚,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很必要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为中职英语教学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让学生、教师不再为教学枯燥、效果差而烦恼,这种有活力、开放的教学模式正是现代英语教学所急需的。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扩大了学习视野,更让他们学有所得,真正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他们今后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安.浅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应用的重要性[J].神州,2012,(5).
[2]蒋春凤.中职英语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重要性分析[J].英语校园,2011,(10).
篇6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职业院校侧重专业技能而忽视写作能力的现象,从教学、教材、观念等原因着手,对中职写作教程与配套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析。
一、职业院校忽视写作能力的原因
从隋唐科举时代开始,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就强调“文经武纬”。几千年来,这种传统一直延续着。所谓的“文经”,就是书面表达的能力;所谓的“武纬”,即生产、服务、管理的技能。但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出现了与现实(市场)对人才需要的脱节和误读,表现为仅仅只培养了具有“武纬”的学生,而忽视对“文经”——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职业技术院校中,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一)写作课程教学的缺失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而出现的,属于新兴学校。缺少像本、专科院校那样厚重的文化积淀,人文学科教学缺少开创型的师资,写作课程也不例外,由此出现了只注重生产实践能力培养的偏向。
(二)教材的缺失
目前中职院校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写作教材,各学校大多以现成的教材,诸如《应用文写作教程》、《公文写作精要》、《实用秘书学》、《基础写作教程》等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和专业的紧密结合。如数控专业和模具专业,都只教授说明文的写法,议论文的几大构成部分,记叙文的六要素等等,教学内容笼统,学生也缺少学的兴趣。
(三)观念的缺失
社会上对于写作人才的认识不足。各类中职学校应该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用型”、“技能型”被狭隘地理解为操作车床、设计模具、机械制图等生产实践操作。没有意识到写作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认识并改造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通用工具和专项事业,也没有意识到写作是一个最能集中表达专业学习实绩,对学习成效进行集中考核的鉴定方法;没有意识到写作是对于生产实践经验成果进行书面传播的最有效途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中职院校的写作教学是比较薄弱的,亟待加强。我们要认识到写作课程教学影响和制约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革新中职人才理念,我们可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和文学社团建设,可以扭转写作教学的不利因素;通过校本写作教程及配套设施开发,我们可以为写作人才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二、开发校本教材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开发校本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现有写作教材的比较研究,对中职写作教材建设的调研,以及对我校实际情况的分析,中职学校存在着校本写作教程开发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一)现有教师科研队伍担纲
以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技工学校为例。基础教研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写作教研室,现有教研室主任1名,专职教师4名,校内兼职教师3名,教师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其中教研室主任赵元清高级讲师,长期从事师范写作教学,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已有《乡村常用应用文教程》、《教育应用文写作》、《小小作文例话》等教材在省内外试用、推广。如果现有师资能更新理念,则完全具有开发和编写此教程的能力。
(二)引入学生推动教材的开发
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学创作团队,挖掘学生中的写作人才,使之投入到教材编写的工作中来。由此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拉近教程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程的实用价值。
(三)期盼务实创新
目前各类写作教程良莠不齐,体例单调,模式刻板;缺少针对中职教学的教程。开发的教程贵在吸收已有的写作教程成功做法,但关键在于锐意创新。由于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不设置专门的实践课,而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行,互为补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活动,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信息,巩固理论知识。
(四)立足专业和实训的编写原则,对路适销
将课程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寻找各专业的不同点,凸现行业性和专业性。及时吸收新专业对写作的新需求。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指导下,中职写作教程与配套设施开发工作迫在眉睫,功在当代,意义长远。
参考文献:
1、李云波.谈中职写作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篇7
【关键词】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完善途径
对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塑造的过程就是法制教育,目的就是提高个体自身的素质修养,认真行使权力,积极履行义务,奠定法治国家的民众基础。大学生是社会的建设者,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因为长期在校园内,很少接触社会,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所以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有很强的意义。
1.传统的高校法制教育不足之处
我国社会法制建设仍处于起步和初级的发展阶段,高校法制教育也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也处于基础发展阶段。从整体上看,体系还不完整,力度还不深入,手段和措施处于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
法制教育指的是通过多种形式,让公民知法、守法、用法,培养并提高其法律素质,树立法律权威。高校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子概念,有学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指的是教授给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我认为教育对象应为全体大学生。高校法制教育应该为在国家法制教育方针指导下,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法制教育活动。其作用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思想和权威,自觉的守法和护法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勇于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近几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增多,犯罪率升高。云南大学2006年马加爵案震惊全国:北京大学2005年安某连砍同学80多刀,致其身亡;武汉工程大学2008年一名学生将室友杀死;一个个令人震惊的事件背后反映出大学生法证观念淡薄,以及高校传统的法制教育存在不足和缺陷:
第一、法制教育手段单一,将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制教育等通。教育应综合多种途径和形式。知识的传授只是其中的一种。法制教育是实践性强的素质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学会守法用法,培养法律素质和修养,形成量好的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习惯。
高校法制教育呈现出单一化、表面化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高校目标的转变,这一模式呈现出弊端。大多高校把传授法律知识看做教育的唯一途径,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意识和观念,使得法制教育成为一种形式。
第二、法制教育缺乏了解大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和宣传的角度出现偏颇。国家教委指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学校法制教育。这使得高校将法制教育视为德育的一部分。虽然法制教育和德育有联系,但本质还是有差异的。
在意识错位影响下高校法制教育缺乏了解大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和宣传的角度出现偏颇。随着社会发展,学生接触到的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客观环境,这对大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对社会和大学生的影响更大。现在高校在法制教育过程中队网络的重视度不够,不能充分预料和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法制教育;有时受限于资金、人力资源和重视程度,很少有高校开展网络形式的法制教育。
第三、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枯燥,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法制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激发学生的法律兴趣。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讲授知识受限于个人爱好、能力和课时,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机会。有时教师用的教材陈旧,不能和最新的法律法规配套,举得案例过时老套,没有现实参考意义,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如此以来,网络的便捷性、全面性、及时性特点就吸引了学生,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学生就是“双刃剑”。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是传统法制教育的败笔。
2.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优势和必要性
高校法制教育引入网络化模式尤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可改变传统法制教育中现实与理论脱节弊端,通过网络。学生接触到生动具体的现实例子,案例具有新颖性、现实性、真实性。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内容革新和改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大学生喜欢接触互联网,这可使高校学生更迅速广泛的学习法制教育的理论知识。
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发挥依赖于自身优势。一方面,网络资源丰富,便于检索。网络知识的普及使网上冲浪走入日常生活,网络搜索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网络把纸质文献化为生动的声、光、色等,吸引大学生。同时,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和传输及时使个人从容选择并吸收信息,弱化了个体的依赖性。
3.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途径
途径一、在思想上,认识到加强网络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行动的基础就是思想意识,思想上对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有清醒认识,才会对其重视和推进,才能实现真正的法制教育网络化。高校应采用网络加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普法学习,通过视频案例更好的掌握法律知识。
途径二、将传统法制教育模式和网络化结合,共同发挥作用。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创制了新的学习模式,可激发学生积极性,但应注意加强管理网络信息。一方面,强化校园网络文化的行政管理和依法管理。另一方面,建设经营者自律和上网者自律制度。 [科]
【参考文献】
[1]张智.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完善.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3.
篇8
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完善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内容,努力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建立和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全方位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以加强在校学生法制教育为重点,努力使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实现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进展,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障和减少小学生的违法和犯罪,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明确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其作用。
随着社会上违法犯罪惊人的低龄化,法制教育在德育领域中的必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学生的违法犯罪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的原因涉及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学校教育中是否实施科学的法制教育,家庭各成员是否能对其进行积极的正面领导,社会特别是学生所处社区是否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都决定着学生对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的遵守状况,而在这些诸多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因素中,法制教育所能带来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通过法制教育,我们可以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形成初步的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习惯。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家庭成员与学校同时进行该方面的教育。通过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普法宣传,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文明的社会氛围,进行环境教育,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法制教育来实现。
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班主任、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法制教育在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扎实有效地展开法制教育,从而有效地限制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法制教育对象及教育内容。
学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对象为在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教育内容为:小学各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素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中也容纳了很多的教育材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如《交通法》、《教师法》。
三、教育步骤及方法。
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必须有精细的计划和严密的实施以及规范的过程管理,并配套齐全的制度予以保障。
1、行为规范教育。
本学期我校法制教育可先从《守则》和《规范》为切入口,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要求各个学生能记、会背、能对照、会执行,同时利用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有关学校课间、午间纪律、就餐纪律、放学纪律等各项规定的宣传,让学生懂得守纪是守法的最基础的环节并自觉遵纪守法。
2、法律常识教育。
对学生进行于之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常识的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教师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等。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秘书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自己所拥有的权利。
3、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
通过法律常识的教育,接下来就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道法律、法规有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4、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
要让学生知道各自的含义。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许别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必向别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自强是指自己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态度。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法律意识;必要性
目前各行各业的普法教育工作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然而,学校是人群密集、进行疏导教育的地方,然而因为初中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阶段,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是形成法律意识、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现在学生犯罪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初中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当前学校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些充分说明提高初中生的法律意识迫在眉睫。因此,数学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数学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多形式、多渠道、灵活多样地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事实上,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认为纯粹的法制教育太枯燥,学生未必喜欢听,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适量的法制知识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犯罪呈现学生化的今天,文章着重探讨如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
一、找准“渗透点”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1节正数和负数中渗透《产品质量法》第六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5.2节科学计数法中渗透《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长度的测量《计量法》第一条、第三条、第五条等。
二、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穿插。如:讲有关速度问题时,可以在教学中渗透《交通法》告诉学生超速行驶的危害和《交通管理条例》对超速行驶的处罚。
三、抓住时机 净化学生心灵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向学生渗透了《环境保护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讲究“渗透”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五、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养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做好本职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更应该把《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例如,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重视学生的平时教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在当今社会,作为教师要把法制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的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一片纯洁干净的法制天空,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20
当前,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以上,其中15-16岁的少年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的70%以上。15-16岁正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二学段(7-9年级),正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如何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我们教师忧心、揪心的问题。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其自身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这是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所任教的科目是数学,但是,笔者在上课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数学学科必备的知识,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传授一些适合学生的案例。笔者认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不只是班主任、政治教师的责任,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因此,在各科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契机,适时渗透法制教育,会大大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认识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法规资源,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可以增强数学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这样,我们既完成了法制教育的任务、实现了法制教育的目标,又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效果,实现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双重目标。
二、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充分挖掘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找准法律法规知识的渗透点和切入点,然后按照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潜移默化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快乐地接受法制教育。如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时,在“多个有理数相乘”法则中,“多个有理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是零,结果就是零。”笔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渗透。“一个人的人生千万不能乘以零,否则你的一生就等于零,如果一个人一旦染上就相当于将你的人生乘以零。所以,同学们千万要拒绝,远离,莫让你的人生乘以零。”通过循循善诱的教诲,学生三年的时间能够在思想上坚定地拒绝,防范。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在校期间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知识,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用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增强依法执教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四、找准法律法规知识的渗透点和切入点,进行科学渗透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法规知识的渗透点和切入点,认真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然后进行科学渗透。在进行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5.3《分式方程》一节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又如,在进行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7章《测量旗杆的高度》数学活动时,可以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第十三条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又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数据的波动》一节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