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建筑发展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加快发展;绿色环保;绿色生态

根据多年的研究显示,建筑对我国能源的消耗非常大,这对我国近年来的发展理念相悖。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的进一步认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愈加广阔,因此,对如何在保证我国绿色建筑数量以及质量的同时,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步伐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目前我国绿色建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1绿色建筑相关理念的推广与运用范围较小

“绿色建筑”作为近年来推崇的热点词语之一,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性化的城市建筑,换言之,部分人认为绿色建筑只存在于大城市之中并且只存在于新的建筑之中。其实不然,相对而言,绿色的建筑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建筑是由老建筑和新建筑共同组成的,相比于老建筑而言,它对能源的消耗量相对较高,然而考虑到建筑成本以及使用年限等问题,大多数企业对老式建筑的处理方式就是“任其为之”。实际上,绿色建筑的相关同样也可以运用于老式建筑之上,相关企业只需要对老建筑进行“绿色化”的微调,就可很好的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且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得知,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相关理念的推广范围和运用范围仍旧较小。

1.2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中,部分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高价格、高投入、高成本的代名词。实际上这样的认识是存在一定误区的。“绿色”并不等同于“三高”,它的主要意义是通过一些较为巧妙的设计或是较为节能设备的使用,来减少建筑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一些建筑企业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建造时,一味地模仿、引进国外的相关技术和设备,而不考虑这种做法的性价比,所以会给人产生“绿色”就是“三高”的错觉。实际上目前有许多的节能设计都只需花费比高耗能产品略高的价格,就可以获得很好的节能效果,并且使用这种节能产品所节省的能源花费远比使用高耗能产品要低。除此之外,部分人还认为绿色建筑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建筑中提高绿化的比例,使得建筑看上去更加的“绿色”,实际上这样的认识也是存在误区的。真正的绿色建筑应该是在低能耗的基础上,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体验的建筑。而人们对绿色建筑认识上的误区也是组织绿色建筑发展脚步的主要原因之一[1]。

1.3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不科学

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属于新兴概念之一,因此相对应的评价指标较不健全、较不科学。我国部分打着“绿色”称号的建筑并不具备绿色建筑的资格。而商家的这种做法不仅会使得我国绿色建筑的市场秩序更加混乱,还会使得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信心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受到制约。

2有效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的若干对策

2.1建立相关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为了使得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加迅速,为了使得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更加规范,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必须尽快建立较为科学、全面、系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所建设的评价体系中,必须对绿色建筑的建筑规划、建筑施工、建筑设计以及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运行管理进行规范。为了使得绿色建筑得到更好的推广,相关部门同样应该对绿色建筑产品建立相关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中,应该明确指出绿色建筑产品的范围、种类、用途以及绿色指标,使得相关企业在设计、生产时能够有更加明确的指向。

2.2加快绿色建筑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为了使得绿色建筑的“绿色”二字更加贴切,我国应该加快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研发和创新速度。在大量的对比调查中发现,我国目前市面上的绿色建筑产品相对来说技术含量较低,所以能够起到的节能效果相对较差,而部分节能效果较好的绿色建筑产品往往是从国外引进,因此就使得绿色建筑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得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脚步不得不放缓。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加大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研发投入,使得我国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绿色建筑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2.3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推广使人们走出理解误区

在上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我国许多人对绿色建筑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只有使得绿色建筑以及绿色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才可能在我国营造出更好的舆论氛围。

2.4政府等相关部门给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在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的道路上,只有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是不够的,我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同样应该给予足够的帮助,建议我国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举措来支持绿色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生产与发展,比如说出台减税政策,绿色通道政策等等。

2.5加快老式建筑的绿色化改革步伐

当然,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对老式建筑的完全遗弃。这是因为,按照相关的建设标准,我国很多的老式建筑仍旧处于使用期间之内,若盲目的将其置之不理,很可能会导致我国许多建筑资源以及能源的浪费。而对老式建筑的绿色化改造,不仅可以使得我国老式建筑得到更好的利用,还可以在较低成本水平上将绿色建筑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3结语

一般目前普遍认为的绿色建筑就是强调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这样的建筑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更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因此,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步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非常有必要,我国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应该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牛东宇,张国川.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5):482-483.

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行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绿色建筑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建筑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没有废弃、没有污染、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布局、朝向、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绿色建筑的特色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起源于 1970 年代初期能源危机的“节能建筑”风潮,后来结合“风土建筑”、“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理念,现在更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环保评估与生命周期评估 LCA(Life Cycle Assessment),而成为崭新的建筑科学体系。今天的绿色建筑,与过去的“节能建筑”、“风土建筑”、“生态建筑”,在环保尺度上已是截然不同的层级。它已经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而是彻底从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枯竭、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环境等地球尺度,来塑造整体建筑文化的环保生活哲学。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与建筑及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生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和自然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尽量就地取材,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建筑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适度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同时,要保障使用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此外,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绿色建筑要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增强耐久性能及适应性,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2、绿色建筑发展的多元化

2.1绿色建筑开发的可行性探讨

我国目前绿色建筑发展缓慢,开发商是绿色建筑的创造者,消费者是绿色建筑市场的创造者。他们构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两大主要推手。开发商在开发绿色建筑时,会考虑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会从自身角度考虑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再做是否投资的决定。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建筑时会从自身角度考虑成本效益,再做是否购买的决定。因而很有必要为开发商和消费者开发出关于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可视化系统,给出绿色建筑直观的成本效益信息,为其决策提供数据基础。此外,可视化系统提供的绿色建筑运营使用阶段带来的效益,还能为政府制定相关补贴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2.2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从长远来看,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把最大程度的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产生的能源要大于所消耗的能源,把建筑创造成一个生物体,可以借助阳光、风和雨满足自身对水和能源的要求,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理想的绿色建筑不仅不会损害环境,还会致力于改善环境,也就是说,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消耗量,还会对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不仅不会影响空气,还会过滤空气;不仅会节约能源,还会创造能源。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并采取多元化的政策和措施。这其中既包括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制定和实施技术援助、信息交流、资金资助、税收优惠、简化程序等措施强制或鼓励绿色建筑的开发及推广,也包括各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制定自愿遵守的绿色建筑分级、评估及认定标准等积极推动其发展。

积极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克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顺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不仅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还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致力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的理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李湘洲.谈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几个问题[J].建筑学报,2007 (5).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 绿色建材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被各国政府所接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尤为重要。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是在建筑业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田。

一、绿色建筑

1 绿色建筑的要求

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产生的,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因此,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

2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撒、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和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气味的排放等。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是我们应更加重视的一个阶段。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项目施工过程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尽管一些再生的、重复利用的、重新整修的材料足以满足使用要求,但现在的施工项目大多数仍需要使用新的原始材料。同时,还可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绿色施工对于在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阶段一些可持续技术应用效果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作用。施工阶段既是其规划、设计的实现过程,同时又是大规模的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因此,对这一过程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提倡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基本宗旨的“清洁生产”,对于推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绿色建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绿色建材及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材料的利用、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对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原。一方面,它们不仅具有一系列新型功能,例如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调温、调湿、消磁等,对人体健康有益。另一方面,它们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而且往往能够固定碳,吸收有毒物质和污染物,对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当产品结束使用寿命,绿色建材产品可以循环回收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仍能产生较高的利用价值。

1 保温隔热材料

节能减排措施在绿色建筑上的重要体现就是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不同部位分为内外型保温隔热材料。内型保温隔热材料的空心砖、加气混凝土块等,它们轻便的材质不仅使墙体变薄,而且使用户获得更大的使用面积。另外,这些墙体材料采用粉煤灰、炉渣等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同时具有防火、防水、隔音、隔热、保温等功能。外型保温隔热材料的发泡型和挤出型聚苯乙烯板、岩棉板和玻璃棉板等。依据材料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板块状、浆体状保温隔热材料。浆体状隔热材料主要成分有聚苯粒、矿物纤维和硅酸盐等,经一定的生产工艺复合而成粉状或膏状产品原。此外,除应用在墙体内外的保温隔热材料外,还有应用于门窗的保温隔热材料。

2 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主要用于建筑物顶部、外墙及其他部位,起到防水、防尘、去污、保温等功能。现代绿色防水材料也具有消毒杀菌等作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不利影响。防水材料主要分为以废旧塑料为主原料,添加增塑剂和固化剂生产而成,具密封和防水性及耐寒热、抗老化等特点的不定型材料和硬质聚氨醋防水保温密封的定型密封型材料两大类。随着中国建筑质量以及使用安全要求的提高,防水密封材料以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功能材料。

3 新型混凝土材料及绿色水泥

在目前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混凝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已势在必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利用粉煤灰及高炉矿渣取代混凝土1/3左右的水泥,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工程结构混凝土总用量,减少了结构混凝土的自重和体积,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实用面积,减少了地下基础部分建设费用,可较大幅度的降低建筑工程的综合成本。另外,水泥生产工业是排放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最多的行业之一,因此,开发绿色水泥技术将是行业发展的新热点。首先,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干法生产水泥,可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其次,利用高环境负荷工业废渣,可以将废渣转化为优质资源,解决工业废渣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的问题。另外,可以通过利用其他产业难以处理的废弃物来生产绿色水泥。水泥工业以这些可燃废弃物为代替燃料,在炉内高温焚烧,将有机物彻底分解,焚烧后的残渣完全进入水泥熟料,对环境和水泥质量并无影响。

4木材

木材是“绿色建筑”的首选建材,它具有钢筋、水泥等其他建材所不具备的低碳、环保、节能等特点。有研究报道,对同一建筑如果用木结构代替钢结构,将节省近30%的能源和近40%的水;代替混凝土结构则将节省45%左右的能源和水。另外木材保温隔热性能优异,比普通砖混结构房屋节省能源超过40%。它的保温性能分别是混凝土和钢材的16倍及400 倍。因此,在某些建筑上采用木结构组件替换钢或者混凝土结构的组件,即可减少建筑业的能耗和排放,还能利用木材还具的彩色、瓷化、塑化性能。

5环保涂料

环保涂料是指涂料产品的性能指标、安全指标在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前提下,符合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提出的技术要求的涂料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少用或不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用低能耗制造工艺,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不使用生产产品时产生汞、铅、镐、铬及其化合物和添加剂的原料,严格控制涂料的VOC释放量,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溶剂,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等。环保涂料除具有无毒、无害、隔热、隔水、阻燃、防辐射、防虫、防霉等功能外,其硬度、光洁度、耐腐蚀性及附着力均强与传统涂料产品,延长了使用寿命,减低了生产污染排放。尤其当建筑物处于青海地区气候、湿度、日照较为苛刻环境的时候,环保涂料就显示出其适应性强的优越性。

篇4

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多地为各国所提倡。作为绿色发展基础之一的绿色建筑在我国又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但是我国近十年的绿色建筑实践表明,绿色建筑理念与其良好愿望如何通过恰当的工程设计转化为工程实际,还存在一些疑问。而现实中的案例也未能很好地解答这些疑惑。纵观国际国内,这些年来绿色建筑留给人们的印象也许是:风格迥异的建筑形态。夸张的、低调的、奢华的都有。千差万别的建筑环境。从建筑的室外环境到室内环境,容积率、建筑密度、室内温湿度等也是差异很大。纷繁复杂的技术措施。绿色建筑项目中大多都采用了外遮阳、高性能护结构、地源热泵、中水利用等许多技术措施。炫目迷人的分析报告。绿色建筑案例往往伴随着风、光、声、热等各种各样的模拟分析报告,矢量图、彩色云图、曲线图等各式图表眼花缭乱。

1、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一些困惑

近几年绿色建筑数量的迅速增加与绿色建筑效果及体验之间的差异,也导致绿色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

(1)设计标识项目多、运行标识项目少,导致重“措施”、轻“结果”。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总计通过绿色建筑评价认证的项目为4071项,总建筑面积达到4.7亿m2,其中,设计标识项目占比近95%,运行标识项目仅占约5%。这样,许多项目(尤其是在设计阶段)只重视是否具有与绿色建筑要求相关的技术措施,而忽视其实际使用效果。忽视运行阶段相关工作的结果是一些得到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绿色建筑的等级似乎与能耗等运行消耗、室内外环境满意度等并无明确的对应关系。而且这类问题在国际国内都并非个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现在的所谓“措施导向”,即各相关方更多地关注项目是否具有与绿色建筑要求相关的技术措施,而忽视这些技术措施是否适用与有效。而且,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的反馈,绿色建筑采用的相关技术措施无法得到充分验证,也使得部分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出现了照搬、照抄现象,认为增加了一些技术措施就是绿色建筑。

(2)绿色建筑由“零售”转向“批发”,如果后续管理不配套,可能形成重“说明”、轻“设计”,甚至技术措施都可能缺失的不利情况。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开工和建成的项目面积数以亿计,2013年之前我国绿色建筑主要靠标识评价进行认定和推动,绿色建筑的数量不多;2014年之后为了加速推动绿色建筑普及,逐步出现了在施工图审查环节增加“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对设计阶段是否达到绿色建筑要求进行核查,替代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审的趋势,以解决绿色建筑数量激增的问题。可是实际中出现了有些项目仅仅在设计说明中陈述了一些绿色建筑的“设想”、设计中并没有完全落实相应技术措施的现象。这些项目中的绿色建筑“设想”显然难以实现,尤其是在大多数绿色建筑项目止步于设计阶段的现实情况下,可能形成比“措施”导向更加流于形式的“图纸”导向(甚至可以说是“文字”导向)。

(3)现有设计模式和人员能力面临挑战,导致部分设计人员比较迷茫。绿色建筑涉及的专业多、考评指标的综合性强,部分指标受项目运行情况影响较大。现有设计工作模式(专业划分和配合方式等)和人员能力(工作内容增加、能力要求提高)均面临较大挑战,有时设计周期也难以满足绿色建筑设计的需要。这些都导致了部分设计人员面对绿色建筑设计项目时有些迷茫、难以下手,以至于简单敷衍。

2、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几种思潮

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这些情况,在一部分设计人中逐步滋生了“应付”或者“否定”的思潮。(1)简单对标,绿色建筑标识(或通过施工图审查)代表一切。我国绿色建筑已成“燎原之势”,随着数量与规模的迅速扩大,难免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忽视客观条件机械地照抄照搬标准条文、简单地堆砌技术措施,在设计中应付审查与评价,简单“对标”成为一条“捷径”(尤其是针对设计标识)。(2)否定绿色建筑(标识)。虽然绿色建筑发展使得我国在思想观念更新、公众认知普及、从业者自我提升、以及对于标准及其体系的再认识等诸多方面都有巨大进步,但是,由于一些绿色建筑项目没有能够给人们带来明显的实际感受,也使得一部分人对绿色建筑产生了怀疑,认为绿色建筑有些虚无缥缈,甚至认为绿色建筑是“假、大、空”。

3、进一步认识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在是我国目前面临着因经济发展引起的需求增长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绿色建筑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抓手。现行标准体系下,绿色建筑更多地着力于理念和建筑的实际运行效果,其实施途径、方法、措施等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尤其是在设计阶段需要将这样的理念、以及体现建筑实际运行结果的指标逆向分解成为设计要求,才能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真正落实。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客观分析和认识与绿色建筑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1)客观认识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评价是民用建筑领域第一次尝试涵盖设计、建造、运管等各个阶段工作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原有建设管理模式、责任主体、工作界面、考评方式等均需要有所改变和创新。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受到行业管理范围、专业工作界面、工程实践经验、技术体系支撑等因素的局限,使得绿色建筑评价难以从方法到指标等都考虑得很完善,其相关要求的可操作性也受有一定局限。所以,需要客观看待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对于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启蒙和推动作用,不必求全责备;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也并不是完美无缺。

(2)客观认识绿色建筑设计的作用。一般来说,设计需要解决的是在预计的需求及设定的条件下、建筑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保障、以及如何提供等问题,更多地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和“硬件”方面(例如:体形体量、系统设置、材料选择等);而建筑的实际使用效果、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障等往往需要通过设备、系统等的运行来实现,这更需要依赖运管团队的努力、甚至会受到用户行为习惯的影响。所以,建筑的实际运行与使用效果是设计、建造、运管、以及用户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按照传统的设计界面,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是存在较大局限的。而好的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设计工作适当向后续环节延伸。

(3)客观认识用户的需求与反馈。绿色建筑需要能够满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需求。但是,绿色建筑不是高舒适度的代名词。对于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反馈、尤其是涉及必须以增加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才能维持的、非必须的需求,可能需要区别对待、适当引导。绿色建筑必须考虑现在及未来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在极少特殊项目中存在的恒温、恒湿、恒氧等需求,因其消耗过大、同时也未必符合人体自然规律等而未必值得推广。

(4)客观认识技术的作用。技术不是万能的。在建设中,由于观念、决策、运维、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偏差,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去解决,往往代价很大、甚至难以承受。例如,一个由于建筑布局不当而形成的巨大内区,单纯依靠空调、或者设置太阳囱(拔风道)等技术措施解决非夏季降温问题,不如通过适当的建筑设计尽可能减少内区面积有利得多;又如:如果忽视了有效遮阳措施,在夏季室内的太阳直射区域仅仅依靠空调保证室温和人体舒适度,其难度和代价是很大的。

(5)客观认识模拟分析的作用。风、光、声、热等各种模拟分析,是辅助设计的有力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在项目建成与运行之前分析预测各种技术措施的使用效果,起到优化设计和辅助运行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计算方法、模型建立、边界条件整定、尤其是运行规律等因素影响,其预测的准确性还有较大的局限,不能过于盲从。

(6)客观认识数据的作用。运行与检测数据是评估建筑运行效果和各项技术措施实际作用的重要依据。但是,在一些项目中忽视了其数据真实性、一致性、数据量大小等影响数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线)传感器的校验、安装,以及数据分项计量、采集等问题往往导致运行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使得分析与评估结果失真。

4、绿色建筑设计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有主观方面的,但是,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其客观原因,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寻找解决途径。

(1)时间短、经验少。我国目前颁布执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是结果评价,在设计阶段必须将针对运行结果的评价要求逆向分解整理成为各个专业的设计要求;绿色建筑要求所涉及的专业更广泛、较之以往的要求也更高。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刚刚十年,在许多方面(专业划分、技术体系、工作方法等)认识尚不充分、缺乏经验。

(2)相关主体参与的程度不同。绿色建筑要求考核建筑全生命期的表现,需要业主、建造、运管等责任主体在设计阶段就积极参与,以解决项目定位与设计需求、施工工艺与材料选择、运管方式与考核办法等影响设计工作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是其他责任主体在设计阶段的参与度很低、项目功能与定位等设计要求过于笼统。而受设计周期、工作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设计人员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积极性也不高。

(3)专业发展不同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中,工程师参与的多、建筑师参与的少;建筑技术考虑的多、建筑设计引领的少。如果作为民用建筑设计主导的建筑师游离之外,必然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

(4)分析预测能力不强。适合建筑工程应用要求的理论分析与运行效果模拟工具、手段、经验和能力等尚需增强,还难以完全满足绿色建筑设计对运行效果预测分析的要求。

(5)技术、设备、材料等还不能完全支撑。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适用技术、设备、材料等还存在品种不多、适用面窄、维护复杂、成本较高,以及生产端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

(6)绿色建筑设计的工作模式尚待优化。绿色建筑设计不仅指标要求更高、各专业之间的配合更密切,而且要兼顾建造、运行等各个阶段的需求。因此,传统的设计流程、分工与配合等管理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

5、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不断创新

为了绿色建筑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需求,更加有效地发挥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需要从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1)对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再认识,由措施导向逐步向效果导向转变。以往设计阶段主要考虑建筑的“规模”和“硬件”问题,关注的是否能够满足项目运行阶段的最大需求,是否能够以设计状态的“不变”应对实际运行阶段的使用功能、气候因素、人员行为等的“万般变化”。即设计阶段更关注的是设计能否“包的住”的问题。绿色建筑既然要求运行使用中建筑能够有良好表现,绿色建筑设计就必然需要更加关注项目的服务对象、功能定位、气候特点、运管模式等设计影响因素,设计阶段就必须由只关注技术措施的有无、向更加注重其使用效果的好坏转变。即设计阶段需要更加关注建筑是能否“用的好”。

(2)对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再认识,全面掌握、理解到位。以往设计、施工、运行、检测等各有自己的标准,互不关联。绿色建筑的要求是一个体系、需要许多相关标准的支撑,涵盖了各个方面。绿色建筑的要求涉及面广、涉及的相关标准也很多,绿色建筑标准中相对于以往的设计标准,有些指标确实提高了(例如: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等),有些指标只是将现有标准要求加以明确、而并未提高(例如:构件隔声和楼板撞击声等必须到达《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相关要求)。此外,涉及安全、健康、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指标应当严格执行;对于仅仅影响舒适度的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一定弹性,需要在保证建筑正常运行(用户正常需求)与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

(3)对专业知识和工作界面的再认识,打破专业界限、提高专业能力。绿色建筑设计对于设计人员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不仅需要掌握更多的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更加了解施工和运行阶段的特点与要求。所以,要做好绿色建筑设计,需要打破专业界限、强化专业能力,需要跨界思考和专业融合,工作界面也可能需要重新确定。例如:要利用好天然采光,就要综合考虑外窗设置、晴天时的眩光、太阳辐射得热、以及与人工照明的配合等问题;而地源热泵也不仅仅是暖通专业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土壤含水率、地下水径流等地质条件。

(4)对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模式的再认识,延伸服务、主动配合。为了达到绿色建筑要求和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预期效果,设计流程、专业配合、成果确认等各个环节均需要适应绿色建筑的要求,而设计与咨询、建造及运行等各个责任主体的配合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开展必要的延伸服务。

(5)对精细化设计的再认识,不仅是“接单干活”、还有细究“订单”。绿色建筑设计所要求的精细化设计,不仅要求各个专业自身设计工作的精细化,也要求专业配合与相关影响分析、尤其是需求分析的精细化。不能是简单地坐等甲方等相关方提要求,设计环节将“设计”变成了“画图”。可能需要协助甲方等相关方共同研究确定设计要求、为项目建设当好“参谋”,力求缩小设计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差异。

(6)对效果预测的再认识,积极尝试、积累经验。做好绿色建筑设计往往需要借助模拟分析等手段对项目的风、光、声、热等方面的运行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甚至需要将部分运行指标逆向分解、梳理成为设计要求。例如,如果某建筑的年能耗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指标之内,那么就需要在设计阶段通过能耗模拟等手段模拟计算运行状态下该建筑的年运行能耗,验证所采用的各项技术措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以便设计中进行选择落实。

5、结语

篇5

摘要:绿色建筑是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万科在不断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同时,也走在了国内绿色建筑领域的最前沿。通过“精装修、住宅产业化和绿色技术应用”这三步走战略,万科不仅奠定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优势和地位,践行低碳环保也成为万科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写照。

关键词: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绿色技术

一、万科绿色建筑发展思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高效与自然共容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兼顾环境与经济、舒适与节能的最佳选择。2013年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使绿色建筑的推广上升为国家层面。万科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建筑面积和绿标等级都居全国首位。2014年万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显示:全年万科完成绿色建筑认证面积880.2万平方米,绿色一星、二星项目面积674.9万平方米,绿色三星项目面积205.3万平方米。其中,绿色三星公建面积41万平方米,绿色三星住宅面积164万平方米。全国新建绿色建筑中近一半由万科集团承建。正是由于在绿色建筑领域万科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果,万科荣获了2015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颁布的“全国绿色建筑先锋奖”。

万科为发展绿色建筑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将精装修、住宅产业化和绿色技术作为万科由“浅绿”走向“深绿”的基础。

(一)住宅精装修。据统计,建筑精装修房与毛坯房相比,一套房子平均至少可以少排放2吨垃圾。换算到全国,减排量则将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字。在整个行业精装修还没到20%时,万科便提出了精装修要达到80%,之后将全部实现精装修房。精装修基本消除了毛坯房二次装修造成的污染,为消费者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不只从节能减排方面考虑,精装修房相较于毛坯房的其他优势也会使之成为未来房地产开发的必然趋势。

(二)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正如王石所说的那样――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种规模化工业化的建筑方式能在提高建造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水、电、木材等消耗量,减少垃圾排放和环境污染。住宅产业化不仅是绿色建筑的实现途径,更将成为房地产业变革的契机。万科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万科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4年企业工业化开工面积1513万平方米,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在节约水节能和减排上成果非常显著(如表1所示)。

(三)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起

步较晚,技术上比较落后。万科成立万科研究中心,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和创新最适合我国的绿色技术,不断推进行业绿色技术的革新和突破。针对我国部分城市雾霾严重空气质量堪忧,万科研发了除霾新风系统,比普通的新风换气系统更具智能化,在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转换、灭毒、杀菌、增氧后,过滤效率可达93%。万科报告显示,这种由新一代技术体系支撑的除霾方案最大亮点在于能保证引入室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自然风景区标准,比普通居住区空气质量要清新一倍有余。万科还致力于推广LED灯的应用以实现环保节能。LED灯具有使用寿命长、高亮低热、不含水银不会污染、易于回收等特点。2014年万科在其住宅项目中应用LED灯15.9万支,全年可节约用电约350万度。在技术探索的同时,万科也积累的大量的绿色建筑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建筑标准。这些经过无数万科人投入奉献和艰难摸索才得到的珍贵资料万科并没有藏掖,反而积极参与到国家、行业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的编制中,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提升。

二、万科绿色建筑发展窘境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标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成本也在相应的增大。且由于绿色建筑宣传普及的力度不强,消费者往往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不高,尤其是对住宅产业化形势下像堆积木一样造出来的“装配式住宅”的质量存疑,因而我国绿色住宅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我国房地产企业绿建水平普遍偏低,一半以上的绿色建筑由万科承担。绿色建筑投入高产出少使得万科在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艰难的踽踽独行。不过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行业转型需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房企加入到绿色建筑领域中来。万科将会与更多的企业伙伴合力推动绿色事业的不断向前,“绿色低碳”的地产理念和梦想也将会在更广的行业和企业面上得到继承和彰显。(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源头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乡环境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耕地锐减;工业化的无序发展,使大气、水受到严重污染,水荒逼近,沙尘暴侵袭及温室效应,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机。目前,我国建筑能源已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三分之一。我国现有城乡建筑面积近500多亿左右,都是高能耗建筑,且污染严重。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其发展模式也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转向高效绿色型,绿色建筑正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科研单位或者高校之中,而应该落实到设计院。

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建筑设计对于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在性能导向成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时,发展绿色建筑不能仅仅依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而是必须从建筑设计源头抓起,开展新流程、新技术和多专业协同的研究,推进理论与技术创新。在中央、地方各级政策和市场推动下,我国绿色建筑在未来5―10年将出现“井喷”发展,如何在快速发展情况下提高绿色建筑质量,值得行业思考。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ANN)所做的“模拟走向应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建筑节能40%以上的潜力,来自于建筑方案初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另外,比利时权威专家通过对67座建筑的调研,发现在所应用的303项绿色建筑技术中,57%的技术措施需要在规划设计和方案设计阶段中落实。 因此,必须重视优化设计,这是绿色建筑实现性能优化的关键环节。优化设计是现阶段绿色建筑快速发展中保证质量的着眼点。以设计师设计一栋绿色建筑的规划草图为例,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应该考虑建筑的平面布置、相关信息的整理、建筑群的布局,然后通过模拟等优化手段完善设计方案,到了单体建筑设计时加上技术手段支撑,再进一步完善方案,直到进入施工图阶段。

就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设计单位作为主力来推进,“基于设计院模式的绿色建筑流程标准化”非常值得研究。据了解,该模式包括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投标阶段、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与施工图阶段都有一个目标设想,接着考虑相关条件的输入与整合,然后是考虑输出什么,相关专业如何协作,最后考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来完成。

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系统协同性原则

其一,绿色建筑是其与外界环境共同构成的系统,具有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构成系统的各相关要素需要关联耦合、协同作用以实现其高效、可持续、最优化地实施和运营。其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多学科领域交叉、跨越多层级尺度范畴、涉及众多相关主体、硬科学与软科学共同支撑的系统工程。

(2)地域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密切结合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和人文特质,分析、总结和吸纳地与传统建筑应对资源和环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策略,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地域特征紧密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标准和技术导则,选择匹配的对策、方法和技术。

(3)高效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着力提高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减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垃圾生成量,降低环境干扰。例如采用创新的结构体系、可再利用或可循环再生的材料系统、高效率的建筑设备与部品等。

(4)自然性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尽可能保持原有生态基质、廊道、斑块的连续性;对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采取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措施;对于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采取生态补偿的措施。

(5)健康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通过对建筑室外环境营造和室内环境调控,构建有益于人的生理舒适健康的建筑热、声、光和空气质量环境,以及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空间场所和氛围。

(6)经济性原则

基于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行费用的估算,以及评估设计方案的投入和产出,绿色建筑设计应提出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有经济运营现实可操作性的优化方案;进而,根据具体项目的经济条件和要求选用技术措施,在优先采用被动式技术的前提下,实现主动式技术与被动式技术的相互补偿和协同运行。

(7)进化性原则(弹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相关方法与技术更新、持续进化的可能性,并采用弹性的、对未来发展变化具有动态适应性的策略,在设计中为后续技术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新型设施的添加应用留有操作接口和载体,并能保障新系统与原有设施的协同运行。也可称作弹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

4.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绿色建筑是一种气候适宜性建筑,即遵循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1)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主要是木材),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

(2)注重对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通过使用绝热维护材料,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50%~80%。

(3)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热水。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阔,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4)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应按照《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相关要求,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编制绿色建筑专篇,把绿色建筑设计落实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个专业,并明确绿色建筑的技术措施。

篇7

关键字:绿色建筑;推广;发展

一、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

绿色建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绿化率高的建筑,而是围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进行设计建造的一种新型建筑。在修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并且不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在使用过程中则要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能源。绿色建筑强调尽可能的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例如地势、气候、阳光、空气、温度以及水流等,营造出既环保又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同时绿色建筑还规避了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因素,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运行。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建筑功能的要求,对建筑规划、设计等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所以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绿色生态建筑也就成为了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要使绿色建筑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仔细研究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

(一)国家政策因素

由于我国有关绿色节能建筑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国家有关于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系统、有效地政策扶植体系。例如现阶段我国对于绿色建筑从建筑项目策划到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并没有做出系统的明文规定,虽然一些条款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也只是一个推荐性的、指导性的工程建设标准,要想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政府制定出配套性的实施规则。此外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的验收体系仍然只是考察建筑项目是否实现了节能降耗的设计目标,而没有制定出针对建筑过程的绿色评价指标,在监管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和随意性。如果对绿色建筑没有一个系统、全面地认识,就势必会影响绿色建筑的推广,而且盲目的发展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只有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才能确保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可操作性,这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建筑成本因素

建筑的成本是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绿色建筑理念也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和行业内的响应,而对于绿色建筑在成本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实现绿色建筑的推广一定要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误区。不应该错误的认为绿色建筑仅仅是指绿化率高的建筑,仅仅把提高建筑的绿化率看作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标准,一味的营造绿地造成建筑成本增加,反而违背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而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绿色建筑”恰恰违背了其本质意义,也不利于它的推广。

(三)施工技术因素

由于我国目前有关绿色建筑的建设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施工建造技术总体水平不高。从整个行业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来看,主要存在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配套的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等问题。而且国内有关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上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很多方案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论证,有的甚至还未考虑成熟就盲目开工,以致于技术条件不达标使得后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缺乏配套的产业链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晚,相关配套的产业链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产业链严重脱节的情况。有关绿色建筑的材料、配件生产种类少,品种不齐全,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供应链,常常由于局部的短板效应造成整体建筑的绿色效能达不到要求。在我国绿色建筑的开发、设计规划、施工以及运营阶段划分明显,职责分摊到各单位,特别是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独立,这样的机制导致了不少设计往往到了施工阶段才能确定下来,要真正落实绿色建筑,就必须建立建筑开发、策划、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措施

通过对影响绿色建筑推过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可知,要想推广绿色建筑的发展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政府完善法律法规

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国家政策、社会理念以及产业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标准,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建造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的标准,选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材料,注重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绿色标准。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绿色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的数量,因为过度竞争可能导致建筑人员,设备设施投资不足,导致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力水平低下,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对绿色建筑的科技投入量

鼓励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建立和完善科技装备投入机制。加强绿色建筑的科技开发和应用,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针对性设计,有计划的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工艺、新材料,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从而提升自身的机械化水平。并且通过对绿色建筑相关配套技术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要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绿色能源、节能降耗技术以及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在建筑生产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节能降耗措施,防止过多地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电力资源等,在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的同时还能够促使绿色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先进工艺的结合应用。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规划,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整合力度,加快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形成,实现绿色建筑产业的系统化,确保绿色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建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有效的利用资源和遵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循环利用能源和自然资源,通过优良的选址、设计、施工、操作以及维护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尽量减少并最终消除建筑物和环境的消极影响。具体通过节能、节地、节水以及节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同时,既要考虑单体建筑,又要考虑城市或者区域的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注重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总的能源资源消耗。由此可见推广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建筑与环境相融合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物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够让让居住者充分享受绿色生活。

(四)加大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

要提高建筑商开发、建造绿色节能建筑的意识,向全体社会民众普及绿色节能建筑的常识,要深入企业、社区、商场以及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绿色建筑宣传活动,传播绿色建筑理念,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力求宣传范围更广。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形成自觉参与建筑节能活动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氛围。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步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建筑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就需要我们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发展,它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它充分的借助了太阳能、地热、风能以及其它节能措施共同实现建筑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加快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完善,还要依靠政府职能的行使,针对具体的发展障碍,找出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彦青.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

[2]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

[3]敖荣军;李新民.城市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

篇8

关键词:绿色;设计;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除了体现建筑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具备欣赏性、科技性、环保性等特点,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现就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来源及创新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深化对现代建筑设计水平与应用能力的了解与认识。

1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中,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步推进,城乡建设与能源供需矛盾逐渐突出,建筑耗能迅速增加,而在节能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区别,如单位面积采暖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国家的2―3倍;钢材消耗较发达国家10%一25%,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建筑业高耗能的表现,建筑耗能总量占我国能源消耗的27%,甚至更多,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如何大幅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关系到我国能源战略和资源节约战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降低植被破坏和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在建筑施工中,要用到大量的林木、砖石和矿物材料,大量的木材资源得到开采,带来了植被的退化,物种的减少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的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影响到人体和动植物的生存,在这些气体污染中最为关注的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正在使地球变暖,气温逐渐升高,造成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珊瑚死亡、极端天气频繁,人们把自己逼到了环境恶化的边缘,可见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繁荣和舒适,是不长久的。

改善建筑物和室内空气热环境的需要。合理布置建筑的体型、布局朝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建筑物的功能、人的行为活动特点,并提高建筑物的日照、微气候环境,形成一个人工生态平衡系统,改善建筑物的质量,节约能源消耗、改善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居住舒适性,从各个方面改善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特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

2.1 响应国家政策

通过在建筑设计中植入绿色环保的和谐理念,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相关扶持和帮助,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降低建筑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利用空调设备中的冷凝热作为基础,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能源;又如通过对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供应热水。

2.2 满足市场的需求

通过在房地产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在房地产企业中植入新的建筑理念,可以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特别是在房地产政策呼之欲出而迟迟不出,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重新激发市场的活力,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满足市场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消费者中提倡绿色环保,宣传生态环境保护。

2.3 节约建筑能源,降低相关成本

通过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上可以进行人性化的考虑,特别是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使人们对建筑的追求更加趋向于绿色居住环境。企业在建筑中采用绿色建筑,一方面是可以节约相关的建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可以从资源上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因地制宜,如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在建筑的过程中,利用某些建筑设计使绿色建筑在炎热的夏天中,进入到房问里仍然使人觉得很凉爽;又如建筑为两层,第一层用于居住,而第二层则用于当仓库,堆放一定量的稻草等等,作为建筑物的隔热层,可以使建筑物第一层的温度降低等等。

3绿色建筑设计的趋势

3.1 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对健康、舒适的生括环境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在建筑中对化学建筑材料的应用,造成了对居住者人体健康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建筑材料中散发出来的气体和电波等等,造成居住者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要求房地产公司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以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为设计理念,人与环境相和谐,即要确保房产的质量,又要考虑如何保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质量,以人为本,保持合适的室内湿度和温度,以及利用内外层玻璃之间形成空气层,改善窗户的保温功能,改善窗户的保温效果;采用相关的材料,吸收室内的声音,避免出现某些噪音;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等等,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3.2 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设计

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由于过度的开采资源而导致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了如近几年出现的自然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问题,引起国家和个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而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和地热、风能等等,可以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生物物质的高效清洁,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能取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供热水以及风能发电,采用可控自然采光等相关技术,使建筑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加环保,节约相关的稀缺能源,利用相关的可再生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前稀缺能源的紧张现状,为现在及将来绿色能源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支持。通过在建筑中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优越性,可以使居住者在居住的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亲身感受,对绿色观念更深刻的认识,为绿色观念的普及,提供了一个滚雪球的基础,为绿色能源的应用奠定基础。

3.3 循环再利用和再生设计

建筑物的循环再利用在资源紧张的2l世纪,成为一个较有潜力的课题。这使一些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开始从另一个绿色角度考虑是否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已有的建筑物进行加工利用,减少建筑资源的浪费,为房地产企业在满足市场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降低相关的建筑成本,特别是再当今某些城市房价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房地产建筑成本,变相降低房价,缓解人们为买房而带来的生活压力,和政府为平衡房地产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而产生的调控压力。通过对建筑物的循环再利用和再生设计,一方面是可以避免建筑过程中某些稀缺资源的利用,以及在建筑过程中造成的问题,如噪音污染,尘土等;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在建筑过程中植入人性化理念,如采用绿色生活理念,利用相关可循环利用和__再生的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取暖,利用太阳能供热水,利用废水再循环利用技术等等,这样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资源,节约能源,降低居住者的生活成本,也可以引起某些消费者的消费兴趣。

3.4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

对每个人来讲,地球只有一个,人们在生活中对外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中,也就是给自己所处的环境排放污染物,最终的受害者仍是自己。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特征是给居住者提供一个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应用某些设备,对生活垃圾进行相应的处理,变废为宝,如在某些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中,对某些垃圾直接通过相关管道直接排入相关的设备,由相关设备直接处理后对某些资源继续利用;如生活污水可以通过相关的设备直接变废水为生活用水,返回到生活用水管道继续供居住者使用,避免有毒有害的生活污染物排放到外界环境,造成生话环境污染,或由于此污染而引发的其他污染。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公司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引入相关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为居住者提供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

4结束语

本文通过以“绿色”为视角,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还应尽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减少环境污染,也是现代生态建筑需采取的技术策略。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对节能与耗能资源的比较,加大对生态建设的关注,主要有材料的综合运用、传统技术的革新与新技术的支持等方面。

参考文献

[l]梁锐.张群.刘加平.结合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J].陕西建筑.2010

[2]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08

篇9

>> 绿色建筑的现况与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与策略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 浅析我国化工业发展现况与对策 单抗药物在我国的市场现况与发展趋势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现况与对策思考 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对策 浅谈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管理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浅谈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 谈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方向的论述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我国绿色建筑现况与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现况与发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 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一、目前我国自然环境发展现况

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现有的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绝大部分属于高耗能建筑。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我们的发展模式是独特的,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特殊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只能依照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似乎又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绿色节能建筑需要更多投资,周期较长,并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回报;而增加的投资由于具有长期性和公益性,因而普遍不易被业主所接受,也难于获得开发商的青睐。

二、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我国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以1986年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为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有了长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三是通过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四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活动。

三、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但是,此项工作才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这一点在我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大量需求的出现,而对于绿色建筑的认同与要求方面,政府、一般民众、建筑业主、设计者、施工单位、使用者及建筑管理者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审美及舒适度追求向发达国家及地区看齐,殊不知欧美发达国家完成的工业革命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地球资源基础之上,而发展中国家已经失去了这样的条件和机遇。

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我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致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长期落后,成为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薄弱的环节。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并与时俱进的绿色建筑评估与评价体系,还需相当长的时间。

四、 绿色建筑的误区

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提倡绿色建筑并不是只建设新建筑物的时候我们所采用的模式,它还涵盖了对于老建筑和已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就日常生活中的水、电、气等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要素说起。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供水、供电已实现了插卡制度,用户购买水卡、电卡,插卡取用能源,杜绝了换表偷水、偷电的行为,加强了人们节约的意识。污水收取治理费用,符合国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也让百姓有了环保的观念。对此,我们对于供暖的计量改造也有了新的想法。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当今任务之一是北方的供热体质改革将要全面启动,对于新推行供热地区和供热城市,应采用新的供热体质;二是就我国耕地保护行事严峻的国情,率先在沿海地区推行紧凑型的城镇、小区和建筑规划设计模式;三是因地制宜,加强本土的建筑绿色改造。

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绿色建筑和生态环保近几年里才逐步被人民大众所了解和认识,所以很多绿色建筑和生态环保在近几年里才逐步的被人民大众所了解和认识,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绿色就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科技,由此将“绿色”与高价和高成本无形中画上了等号。

五、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在未来20年内,我国还需建造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其建筑量相当于数千年文明史积累的总建筑量。所以,根据我国城镇化的特点,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导向和管理,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广绿色建筑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措施,部署工作任务,加大力度推广绿色建筑工作。

1、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建立绿色建筑理念传播、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教育培训基地,宣传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重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如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

3、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

4、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在推行绿色建筑时,采取适当的补贴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为绿色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六、结语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前言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浪潮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且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资源也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威胁。土地、水资源等严重短缺,尤其是建筑行业,为了节约资源,我国的建筑企业应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建筑业的能耗,因而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师应该提高绿色建筑的水平,利用环保科学先进的技术改善人居环境,节约资源。

1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1.1 我国绿色建筑现状

绿色建筑呈现出的是多元化特点,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其最主要的观点,也是现在建筑设计发展需要符合人类生活需求,称为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是顺应历史发展而产生的,目前有许多的绿色建筑材料应运而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面貌。绿色材料一般都是无污染无危害的环保材料,这样的优势引起了施工单位的重视,他们都积极采用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危害性的气体,减少灰尘和噪音等,还能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但在绿色建筑发展的同时,有好的一面,也就会有坏的一面。因为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仍处于初期萌芽阶段,各种技术都还不是十分的完善,致使其成本花费过高,令许多居民无法接受绿色建筑等等,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

1.2 我国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张。在我国,许多新建的房屋都是高耗能建筑中的一类,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很低,总能耗只占全国的30%。在面对资源问题上,绿色建筑是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其设计时,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结合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因为绿色建筑而进行的二次运用,且在循环中,进一步利用资源,让社会逐渐融入绿色的、健康的发展中。

我国现在实行能源战略必须要有建筑节能的支持。建筑行业每年的能耗都在不断的增加,这势必会造成国民经济的负担,对战略的实施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发展绿色建筑,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绿色的建筑是时代的潮流。发展绿色建筑能够更加提高短缺资源的利用率,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性,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低能耗建筑,用就地取材的方法节约运输成本,利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的运用,来实现建筑内部的保温节能作用。还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不仅能够进行生活节能,还能再循环使用中减低成本到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的产生,让更多新型的材料不断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对落后设备和工艺技术等进行了淘汰和推动的作用,为建筑能耗的降低提供了保障。

2 绿色建筑设计的注意事项

2.1 人居环境的气候条件

绿色的建筑是否合理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绿色建筑应该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根据其特点来设计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比如小气候调节型的建筑里有一种徽派的建筑类型,这种建筑适合建造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在高温的夏季,这种建筑的内部会有比较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徽派的建筑一般有两层式的结构,一楼是居住的地方,二楼却是储存的地方,这些对方的东西起到了较好的隔热作用,可以作为隔热层来加大两层间的温度。徽派建筑还会设有地窖,地窖的作用就是将季节性的热能存储起来,通过温差来降温或取暖,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2.2 利用新材料、提高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的适应性很强,可以进行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所以,绿色建筑应是可以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通过对建筑外层的改善,来达到转换能源、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建筑的外层采用新型材料,来调节气候、改变室内气候的波动,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新材料的选用需要环保、绿色,最好的就是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成本;选用无放射性、低活性、低发挥的绿色材料以减少对居民的危害。在建筑施工时,选择油漆、地砖等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保证在使用时的安全性。绿色建筑中通常采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它能够很好地调节室内温度,有着保温隔热的良好性能,和一般的材料相比,前者更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绿色建筑中还比较重视的就是再生能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的用电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利用新材料帮助建筑表面进行呼吸,做到净化室内空气,降低温度。还要注意的就是,要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发展要求相匹配,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以节约资源。

2.3 将人、建筑、自然三位一体

绿色建筑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将人与自然、建筑相和谐统一起来,其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应尽量使用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合理规划和选择,尽量维护本地区原本的风貌,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交通和自然通风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避免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利用低危害、资源化的废物处理方法,以保护环境。为了保证建筑更趋于人们的生活习性,越自然化,需要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绿色建筑现在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方法,绿色建筑的发展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的挑战自我,抓住机遇,结合环保的理念,以实际的经验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以独特新颖的创造力改进传统的设计方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协调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立起一个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欣欣,刘道永.浅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及策略[J].福建建材,2009(06).

[2]詹凯.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0).

[3]关丽阳,张静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J].建筑设计管理,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