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

篇1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诞生不过百年左右,但它已在世界文坛站稳了脚跟,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帮助人们从更开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概括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在更宏阔的背景下认识文学。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了解比较文学的有关知识,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文学教育。

我先说说什么是比较文学。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些比较文学家认为比较文学这个词本身就是当初未起好的名称,容易造成误解。韦勒克认为,“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同时,由于各国对“比较文学”一词在表达和翻译上的差异,使其所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如“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在法语中是过去分词(compare),它暗指的是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国文学关系;在英国,comparative是作为literature的修饰语,是形容词;而在中国,“汉语中的‘比较’二字更容易让人想到比较的动作,同时,汉语中比较文学一词字面上也没有文学研究的含义”。尽管各国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由于语言本身的契约性,“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已在世界各国约定俗成,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简略说法。在本书中,“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被理解为方法的代名词,它包括考证、演绎、统计、对比等多种方法;“文学”在这里也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指作品,也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即具有文学的综合性研究之意。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困难还不仅仅在于它的名称,更主要的在于它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由于比较文学对象和方法的开放性,使任何对它的概括都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勃洛爽克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中指出:“我认为任何给比较文学下精确细致的定义,把它上升为一种准科学体系或者把比较文学家同其他学者分开的企图都是不妥当的。”但是要从事理论研究,概念的界定又是不可缺少的,每一研究都需要构造自己的基点,需要人为的划界,这就构成了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悖论。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比较文学”词条中界定: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是一种描述性的且兼收并蓄的定义,主要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及研究范围。这一定义虽在中国被普遍接受,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必须承认,任何定义都是一种片面,确定事物的某种性质必然以忽略该事物其他方面的性质为代价。随着人们对比较文学认识的深化,更多的比较文学定义将会继续出现。

接下来,我谈一下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比较文学是一门最具国际性的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的国际标准分类”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学历层次、研究内容作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在我国,比较文学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成为文学系学生的必修课。比较文学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谈学习比较文学的必要性。

1.有助于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一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杜甫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犹如为我们提供了一副望远镜,它使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思考得更多。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文学提倡多元思维,或曰立体思维,即从线性转向发散,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法国结构学派的代表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从来就不只有一个原因,而是有众多原因,要全面描述某一历史时期,就必须看到历史现象的错综复杂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综观各国文学史,其发展就不仅仅是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以及文学与社会其他各层面的百动。

这种整体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将对象限定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有助于对对象的深入开掘,但由于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贯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王元化打破了传统的以古证古、单纯作背景、源流、注释的研究方法,有意识地把中国古代文论同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对照着研究,由此使他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钱钟书的《管锥编》也是采用这种联系和比较的方式,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以期说明那“无心契合”而“会心不远”的共同文心。

2.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他者”的立场和眼光,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都是很有用的。比较文学将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他种文学为参照,重新认识和评价本国文学。

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坛寻找自己的位置,要了解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的地方,都需要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通过对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异同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有一个参照性的判断,从而有效地避免盲目排外和盲目崇洋的倾向。例如,只有把《离骚》、《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还有李白、杜甫的诗歌等作品与世界文学中的一流作品加以比较,才能向世界显示出它们的美学价值。同样,在将中国文学与相似的外国作品作比较之时,也可以看出外国作品的价值和特性,如《红楼梦》与《追忆逝水年华》的比较研究,使得我们对《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把握。而在中西叙事作品的映照中,人们对中西的叙事艺术特征及得失也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勃兰兑斯曾对这种比较研究作了形象的描述:“这样的比较研究有两重好处,一是把外国文学摆在我们跟前,便于我们吸收,一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摆到一定距离,使我们对它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认识。”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和贡献,还可以考察一下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如范存忠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就是一个范例。通过这些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的价值,多方面地观照自身的文学和文化,同时对作家作品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

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文学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学产生影响。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交流、吸收和改造的历史。比较文学介入文学史,研究的重点是文学史上的外来渗透和对外影响。首先需要考察外来文化、文学对本国文学的影响。就中国文学史而言,我们可以研究魏晋时期印度的佛教、音韵学、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唐以来西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以丰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郑振铎曾说:“因为受了印度文学的影响,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产生出许多伟大的新文体,像变文,像诸宫调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在题材方面,我们也受到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我们的中世纪文学可能是完全不相同的一种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若放眼中国文学对外国的影响,也会看到中国文学的辉煌。这种新的文学史将既包含本文化系统的纵向发展,也包含对他种文化系统横向吸取和改造而形成的新质。

就理论建构而言,文学的共同规律也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内完成,必须在各种文化体系的对话中寻求。只有将不同民族的文学现象加以综合考虑,才能面对和解决文学上的一些共同问题。正是在这些意义上,杨周翰先生认为:

我想比较文学能起到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学史起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学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往往要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因此,要说清楚本国文学的发展,不可能不涉及外国文学。同时,为了说明本国文学的特点,也需要同外国文学对比,这种对比不一定是明比,而是意识到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不同之处。第二,比较文学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一些普通的文学理论问题。这两个目的都是一国文学的内部比较所无法达到的。

4.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

比较文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历程诞生的,是在文学和文化交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文学科中,比较文学处于文化沟通的前列,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在世界各国文学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当今是一个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与批评,都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往往一旦问世,就借助各种媒介广泛传播。就我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和文学的问题。毋庸讳言,我国20世纪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都深受西方文学和理论的影响。如何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建构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人们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而要有效地研究和建设20世纪中国的文学与理论,就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厘清我国当论的构成。可以说,在今天,试图封闭地“自足”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已经不可能了。

而我国的文学研究在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同时,也有责任把中国的文学与理论推向世界,参与世界文坛的对话,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有进一步的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应该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享;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也应成为世界正在寻求的文学理论综合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话语。而在这方面,我国做得远远不够。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而这有限的了解中又有大部分是虚假的或扭曲的“幻景”。有些作品在西方获得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仿佛在证明西方人对东方人想象的合理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既防止或避免文化帝国主义(或日一体化)之单极文化的发生,又遏止文化观念上盲目自守、拒绝对话、否认先进与落后、缺乏自我更新等狭隘文化部落主义的生成,是摆在比较文学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比较文学并不追求某种终极意义,而是通过联系与比较,寻求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和谐共处。一方面,使各国人民了解和熟悉他国文学与文化,分享他国文学与文化的成果,消除陌生感,减少敌意;另一方面,借助“他者”的眼光,重新认识和评价自身文学与文化的特色,使之更加充实和丰富,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就是比较文学的目的。比较文学学者弗朗索瓦・于连说,穿越中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我们也可以说,穿越西方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

最后,我还想讲一讲比较学者的素养问题。

比较文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难度较大的学科。从事比较文学需要广阔、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缜密的思辨力、敏锐的感受力,尤其是对文学美的领悟力。法国比较文学家艾金伯勒在《比较文学的目的、方法、规划》一文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比较学者”的殷切希望:“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除了受到一个历史学学者应受的训练外,我也希望他受到一个社会学学者应受的训练,我甚至不去阻止他接触总体文化。此外,他应该具备他所选择的那个时期有关造型艺术和音乐的较完备的知识,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以便能在这方面产生他自己的见解!”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处于最理想状态的比较学者会是这种人:具有极为广泛的爱好,通晓几种将在2000年前后用来写作的最重要的语言,并且具有对文学的美的深切体会”。总之,“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尽可能博学多闻;我甚至希望他具有百科全书编纂者那样的雄心,狄德罗那样的雄心”。比较学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其中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比较学者应该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文学并不是将两部作品随意拿来比较一通就大功告成的,它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地学习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建立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才能从事科学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二,比较学者应尽可能地熟悉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是文学关系,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是难以胜任的。而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特殊性还在于比较学者不仅要了解本国文学,还要了解外国文学,仅熟悉一方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研究的,即便贸然行事,也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努力并深入学习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是对比较学者的又一基本要求。

第三,比较学者应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各国文学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要进行可靠的比较研究,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就会失之片面或空泛。如研究中西古典爱情小说时,我们发现,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与西方的骑士传奇中女子的择偶标准很不相同,中国深闺里的小姐希冀的是满腹经纶的才子,而西方的小姐或贵夫人则渴望勇武之士,由此折射出两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政治制度的差异。中国历代实行文官治政,以科举取士;而西方靠功业封地,崇尚武功。封建社会女子婚嫁图的是终生有靠,中西方男人在社会上的不同地位和实力构成了中西女子择偶的区别。这一解释已经深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根源。由此可见,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掌握比较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并进行认真的思考。

第四,比较学者应努力掌握多种语言。对于中国学者来说,除自己的母语外,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人类各种语言之间,有其可译的一面,也有其不可译的一面。语言往往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语言中的文化沉淀是造成其不可译性的根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两个对象的特质,比较学者最好掌握第一手资料,仅靠翻译是难解其中味的。这种情况在中西诗歌研究中尤为突出,中国有些很隽永的古典诗词一译成外文,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原诗所蕴涵的韵味。

篇2

论文摘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发展速度很快,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然而它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一直差强人意。由于比较文学课程内容的过于庞杂,导致了它设定的教学目标有些理想化,教师很难以明确统一的教学方法来讲授全部内容,学生也无法真正地理解、把握课程内容。所以,比较文学课程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论文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比较文学获得了全面的复兴,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猛的人文学科之一,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它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已经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在高校中文专业的文学及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引入比较文学的相关方法和理念,从而大大地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比较文学已经被确定为中文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也就是说,但凡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必须合格地完成比较文学课程的修习才能顺利地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比较文学学科知识全面地进入高等教育,确实给中文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股活力。在中文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譬如在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乃至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各门专业课程的老师经常会有意识地借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进行讲授课程,从而在中外文学的比较联系中,积极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与自己所熟悉的文学知识的联系中,获得对于新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然而令人深感困惑的是,恰恰就是在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其实际所达到的效果,却总是有些差强人意,甚至令人颇为沮丧。笔者在一所高校中从事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已经多年,也经常与其他院校的一些从事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同行们有所交流,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中文本科专业的许多学生,在修习完这门课程之后,都会发自内心地对于比较文学产生一种惧畏的心理。

客观地说,中文本科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正式修习比较文学课程之前,都曾对这门课程怀有深厚的兴趣,甚至对此抱有较大的期待。因为在中文学科中,比较文学属于一门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新颖的课程,是最能够贴近当今人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一门课程,而且在许多以“比较××学”命名的课程中,比较文学是一门发展得最为成熟和规范的课程。许多学生都是在其他文学课程中,在聆听老师以比较文学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比较文学的价值,很多学生在阅读浏览各种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期刊时,也都清楚地看到有许多文学研究的学术成果都具有明显的比较文学色彩。所以,他们对于即将要开设的比较文学课程,普遍怀有很大的敬意和期待。笔者曾在所在学校中文本科专业的两三个年级的学生中,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专门的问卷调查,约有七八成的学生都对此表示出较大的兴趣,其中有三四成学生盼望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的学生甚至有些跃跃欲试,渴望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自己立马也能够熟练地进行比较文学有关课题的专门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也可能是由于教师本身的问题。不过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目前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的庞杂性,其实这正是令许多比较文学任课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就目前国内高校中所使用的一些比较文学教科书而言,我们不难发现,该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都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文学的学科形成和发展史、由比较文学研究的各种类型所组成的内部体系以及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其中,构成内部体系的几大研究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具体门类,自然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而学科发展史和研究方法论也是整个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的描述和梳理,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比较文学之“比较”的独特含义,同时也为学科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成和相互联系提供了合法的历史依据。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存在”的价值,当然要通过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实施才能够得以实现。同时,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无论是描述学科发展史和研究方法论,还是讲解比较文学的各种研究类型及其下属的具体门类,任课教师都要穿插一些其他内容,借助各种具体的研究案例来予以说明。这样一来,这门课程不仅在内容上显得极其庞杂,而且其课程属性和特征也显得含混不清了。比较文学中,学科发展史部分的讲解显然属于知识性内容,各种研究类型及其下属的具体门类的内容具有浓郁的理论色彩,而研究方法论和有关研究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则会具有实践性特征。比较文学课程属性的混杂性和讲授内容的庞杂性,必然会给这门课程的教学造成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过于空泛和理想化。一般说来,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自然会有其要实现的目标。一是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地理解和辨析其中一系列专门的概念和术语;二是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和训练,初步掌握对有关中外文学现象进行一些比较文学研究实践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并树立一种自觉的跨文化的比较意识。这些目标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很难真正地实现。尽管这三个目标确实是与比较文学学科体系所包容的三大块内容密切相联,但是由于这三大块内容的属性和侧重点并不具备共同的一致性,所以这三个目标其实也都是各自为阵,分别属于理论知识、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并且已远远超出了一门课程的教学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实际上属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说,第二与第三个目标本身就显得过于空泛,不具有切实的可测试性。第一个目标看似具有可测试性,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主要类型其实也都是各成一体的,每个类型所涉及的概念术语和方法理论都与其他类型的概念术语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人们很难在理论层面上把它们完整地串连起来,教师也只能就事论事地对每一个研究类型分别进行相对孤立地描述和讲解,如此一来,学生便只能机械地对它们进行个别性的理解和记忆,所以最后很少有学生能够对这些内容真正做到系统全面的掌握和深入地理解辨析。

2.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变换不定。许多教师在讲授比较文学课程时总是感到很困难,当然某些教师确实能够凭借自己的科研积累,而将某个章节的内容讲解得非常精彩,然而一旦想到要把比较文学课程的全部内容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讲解清楚,就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整个课程的几大块内容的属性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课程不同章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地变幻位置,调整角度,用不同的话语方式来进行讲解,有时候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介绍,有时候必须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和逻辑上的论证,有时候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上的具体指导。譬如,当课程内容讲到“平行研究”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平行研究”概念的源起和发展进行知识性的介绍,以说明它的独特性;接着则需要对它的内涵及其一些相关的概念术语进行理论上的阐述,由于其中相当一部分概念术语是直接来自于一般文学理论的,所以教师就要把它们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差异性进行剖析和辨别;最后,教师还要例举出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案例进行演绎和说明,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并作出适当的指导。这样的讲课方式说来好像很简单,可一旦付诸实施却也有相当的难度,因为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极其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具备相当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灵活多变的教学能力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即使授课教师确实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了,但是在方法和语言方式几经变换的授课过程中,客观上却已经把这一课程的重心弄得模糊不清了,而且其中一些概念的理论阐释与后来具体案例的举证过程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如果这样的做法只是偶尔为之,当然也未尝不可,但实际上比较文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所以教师也会不由自主地偏离自己原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篇3

关键词:本科;比较文学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07-02

一、本科比教文学存在的问题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进入我国的时间也不短,教育部已经把它规定为大学文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但纵观其现状,就比较文学在本科院校的地位来说,相比之中国语言文学类的几大骨干学科而言,仍处于从属地位。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仍显不够,各大院校一般只把比较文学列为选修课或必选课,鲜有将它作为必修课。同时,在本科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生培养上,目前各高等院校,无论是师资队伍的培养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本科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生培养近几年来虽已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纵观学术论坛和学者们的发言和讨论,学者们更多注重的是对比较文学学科意识、体制建构、本体论等的宏观探讨,以及对比较文学高级人才培养上的思考。而作为比较文学基础教育的本科教学却极少有人关注。比较文学概论课作为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是必要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先锋性和迫切性。“概论”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拓展理论素养、调整思维定式有特殊的作用。同时,它为比较文学专业教育打下一个基础,是“入门”之课,使有志于深入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研究生之前,对学科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对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模糊认识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比较文学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用比较方法研究的文学”。这是大部分学生对学科名称望文生义的误解。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待其含义,但从学生的考查论文来看,诸如某某外国作家的作品与中国某某作家作品之比较,某某外国作家作品中的某一形象与中国某某作家作品中的某某形象之比较等。这种思维套路在形式上无可挑剔,问题在于,阐明论题是怎么来的,能够比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许多学生就说不出来了或者模糊不清。再加上近年来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化、泛文化的倾向,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和有些文章过于抽象空泛,使大学本科生对一些玄理式的抽象的理论探讨无所适从,挫伤了他们学习比较文学课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不一

国内比较通行的几本教材,主要有陈淳、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陈淳、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乐黛云撰著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明显地吸纳了国外学界不少的学术资源。这些教材大都是集思广益的产物,反映出撰著者们各自对“比较文学”教学项目的总体设定。但目前就本科比较文学而言,由于教材版本繁多,且各家对内容选择和编排体例不一,为教师的教材选取带来了一定困扰。其次,比较文学课程的主体内容繁杂,抽象理论知识较多,具体案例极少,特别是关于学科定位、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研究类型等问题的理论知识庞杂琐碎,因此,学生难以及时接受和消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把握以及教学处理上的技巧,反映着教师对课程性质、内部结构和课程定位的理解,体现教师个人对比较文学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和学术个性。无论从教与学的哪一方来说,教学内容的恰当选取都是一个难题。再次,要完满地完成比较文学课程全部教学内容任务,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一般高校开课的教学时数仅为30多节,如陕西理工学院的开课时数为36节,要面面俱到地讲授显然不可能,大多宛如蜻蜓点水似地粗粗带过,有些内容就不一定讲授得透彻。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取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够

内容确定后,教法是关键。该课程体系新颖,内容丰厚,对学生拓展理论素养、调整思维定式有特殊的作用。但其理论上的多元性、跨越性、宏观而难免空泛性的特点,与传统的“文学史”或“文艺学”类课程内部那种体系的整一性截然不同。因此,它对任课教师来讲,是一门充满变数和富于挑战性的课程,除个人的学识素养之外,教师需要对教材把握分寸、掌握处理技巧,更需要在教学的思路和方式上作相应的“转型”或调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重理论轻实例,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比较文学课程本身就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喊了多年的口号,但真正把它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仍显得举步维艰。许多教师从教几十年来,教学方式不变,教学内容不变,教学案例也不变,更不能与时俱进地结合当下的热点去讲解分析。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在于形式的追求,而在于内容的更新,在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能不能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能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所谓创新意义的培养才真正具备了可能性。

二、对策及建议

篇4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定位。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葆有了人类文化的精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则是其中的精品,这些作品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多元文化观念,因此,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教学《大纲》,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浓郁的文学内涵,体会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异域文化,使学生懂得从他者的眼光透视本民族文化,逐渐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

二、注重外国文学教学的文学性教育,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2003年春颁布的修订《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重视语文的文学教育,《大纲》指出语文科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规定了选文的标准以及比例,“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新大纲对语文文学教育的重视既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也为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广阔的前景。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文学规律,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为范本,并向世界文学名著辐射,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1、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文学形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构文本意义”。

文学是以审美形象的形态存在的,与科学活动的概念相比较,文学中的审美形象具有假定性、不确定性或模糊性,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变动的。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中国古代文论所强调的“兴味”同样认为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活动,而外国文学内涵本身的多义性、模糊性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向解读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不要做定性的解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文学形象的情感、思想,让学生自主地与作品对话,从而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教科书以及评论界对莫泊桑《项链》及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即小说揭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指出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态度。但是只要我们深入作品认真研读就会发现,女主人公身上具有远比爱慕虚荣更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她的单纯、不满足于现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丢失项链后对命运坚毅的抗争。而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讽刺中更包含有深切的同情。这些意义的获得,只能以学生走进作品、深入体验文学形象为前提。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节选)》中的戈多是谁?戈多的意义何在?戈多是否会来……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感受,调动想象和联想去“对话”、去“填空”。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适时的点拨,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同时,外国文学是不同于中国文学的异质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阻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查阅作品的文化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以及相关文学流派主要特征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2、适时开展中外文学比较,知晓文化差异,感受文学魅力。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界限,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观念使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具有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打破一元封闭的教学模式和认识局限,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理解、评价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不是去讲解比较文学的理论和将中外文学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而是立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适时、适当比较。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与蒲松龄的《促织》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但是它们却有相似的主题。《变形记》以人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促织》以人变成蟋蟀的情节都表现了人性异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蒲松龄和卡夫卡在表现人性异化的层面上是有区别的。蒲松龄只是从现实的层面无意识地涉及到了“异化”,因此,作品中的蟋蟀并没有失去自我后的焦虑、孤独、恐惧和痛苦,而是一只善于讨好、驯顺的蟋蟀,并以此给成名一家带来了的美好结局。而卡夫卡则是从哲学的层面有意识地观照了觉醒后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这种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审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平台,寻求中外文学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意蕴,感受其不同于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类似的比较颇多,如贝克特的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与的《雷雨》的比较、《边城》与《百年孤独》的比较、《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等。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中外文学作品的可比性是很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为学生营造多角度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环境,在中外文学的比较中知晓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和适应多元社会的外国文学素质。

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技法,品味语言,也可以撰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进行课堂讨论、放映外国文学名著电影等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循文学规律和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真正实现《大纲》“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的目标。

三、开设外国文学名著选修课,进行名著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并对选修课的开设、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要求。这不仅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体现了世界母语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趋势,也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设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选修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高中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设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提高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习惯。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所选篇目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绳,选讲篇目可以依据《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三课外读物建议中推荐的篇目,同时兼顾其他作品。

2、不讲授外国文学史和进行文学评论,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作品。外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和作品众多,教师一个学期可以选择一、二部作为范例,进行具体的阅读、欣赏指导,但不求全面和深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材料,梳理情节概貌,进行精彩片段欣赏,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品的文学技法,把握文学形象。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课外自读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督促,比如,组织讨论、写读后感和欣赏短文等。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之以外国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

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衔接与互补。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基地,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高师学生的文学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需从源头入手。

首先,改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培养学生外国文学素养。

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过应试教育走进高校的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薄弱,外国文学素养尤其欠缺;由于专业化的制约和功利化的思想,高校学生的文学兴趣淡薄。二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观念陈旧,王采丽在《清理与反思》中就指出:“外国文学名著的一些教学提示和指导材料有许多内容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几十年的兴无灭资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的某些观点……而有些教学者仍然当着千真万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这是很可悲的。”教学形式单一、僵化。教与学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为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激发学生在课余阅读、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研究中培养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喜爱和探究外国文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外国文学作品情感、内涵和艺术技法。教学时,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重点作家、作品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学术观点的展示、师生平等的对话,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电影精彩片段、图片、音响、相关文字资料的插入等,从视觉、听觉、情感、思想等方面调动学生参与欣赏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作品中,感受外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取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文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透视剖析作品,引进外国文学学术动态,让学生的视野更宽,眼界更高。

其次,与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衔接。

高师的外国文学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学生文学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将文学教育的观念和外国文学知识和方法运用、渗透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因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适当地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看,选入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比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普希金的《致大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西方现代派作品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地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指导。但是,这种教学决不能与语文教学法等同。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站在文学的高度,运用文学理论深入研究这些作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外国文学功底;又要指导学生从深奥的理论中走出来,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欣赏这些外国文学作品。同时,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舞台,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研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自己备课,自己讲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既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又有利于形成学生博襟和眼光的人类意识,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统一的精神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国文学在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外国文学,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世界主义的精神品格,是每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献彪.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郭天行.“文学教育学科教学原则”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文学启蒙教育论稿》、《文学启蒙艺术》、《文学启蒙教育个案精选》出版座谈会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6)

[7]潭晶华.高校专家建言:外国文学教育值得开发[J].作文世界,2003,(7).

[8]庄文中.学一点外图文学[J].中学语文教育参考,1994,(2).

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1-02

一、序言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等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的。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国际形势相关知识,具备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知识

结构。因此,解读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二、解读《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对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国标”的出台,对日语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解读新“国标”,探讨新形势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新“国标”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组成。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又包括外语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等)和专业知识课程(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有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要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译文赏析、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日本文学研究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根据办学优势及特色、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有商务日语系列、旅游日语系列、科技日语系列、信息日语系列、翻译系列、区域研究系列、管理学日语系列、影视动漫日语系列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

(四)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与翻译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日文或中文撰写,使用中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6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2000字的日文摘要;使用日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8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800字的中文摘要。

通过新“国标”分析可以发现,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有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突出了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实践环节增加了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与新“国标”相匹配,但是仍有部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日语专业核心课程

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外语技能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听的技能由日语视听A(一)~(五)、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说的技能由日语会话A(一)~(三)、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读的技能由日语阅读(一)~(二)、高级日语(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写的技能由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日语语法(一)~(三)支撑;译的技能由日语笔译(一)~(二)、日语口译(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

(二)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与文化的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开设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概况、市场营销c、国际商务谈判等。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由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开设日文录入实践、日语专业行业模拟实践、日语翻译实践等实践课程。

(四)毕业论文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单一,要求学生用日文写出6000字的毕业论文。

通过与新“国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而专业知识课程中的课程名称与新“国标”不完全匹配。例如现开设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汉笔译实务;日汉口译实务课程。但新“国标”中的名称为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同时日语专业知识课程中没有设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另外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

另外,日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新“国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同时运动诸系统;空间

文学社团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基地与平台。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相结合的新的育人模式。

一、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及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结合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深化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培养不仅仅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育人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新的实践育人模式与实践教学的方式。在高校校园里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与基地,是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学社团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各种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文学常识竞赛、开展有意义的读书交流会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修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与自身气质。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的发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同学们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让学校更多的人了解与认识这个专业,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名度。同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的建设发展有机结合,将社团实践活动作为汉语言文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好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在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辩题,积极准备,不断锻炼的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思维方式。用自己所学的文学知识去感染、影响周围的同学,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

2.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结合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具有陶冶情操、砥砺品质的作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美的散文诗、经典的文学作品、小说都使人深思,启发大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其所思所想用自己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实践中,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教材中的知识点。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对于优美文章的品读,也是老师直接进行讲解。在就业、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考察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字功底,处理问题的思路等方面的要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路径探析建设与文学社团的发展有机融合,是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是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同时,聘请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作为文学社团的指导教师,定期对于社团的活动予以指导,有利于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与水平,举办更具特色的文学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的路径

1.健全文学社团纳新机制,招聘多种专业人才

在文学社团的组建过程中,不仅仅要吸纳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加入进来,更要吸引新闻、法学、经济、建筑、数学等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团。根据组织活动职能的需要,将其设立为不同的部门与委员会,各位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不同的部门。将文学社团发展成为学校特色鲜明,精品活动较多的学生组织。同时,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社团建设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另一方面有利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扎实的文字功底与写作能力,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是新时期人才招聘对于文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仅仅是考察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具有较强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如今社会发展、企业进行人才招聘与选拔的首要选择。

2.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构建科学的文学交流平台

高校设立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学社团,将其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首先,文学社团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提前征集阅读量较多的优秀图书,征集主讲嘉宾与主要发言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团网站、宣传海报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师生进行讨论与交流,交流过程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对于经典的思想与发言进行整理、汇总,作为后期交流、学习的材料。其次。创立文学社团专门的期刊刊物,为全校爱好文学,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表达场所与平台。定期征集优秀的散文、诗歌、小说、随笔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所征集、出版的优秀作品予以奖励,鼓励其继续创作优秀作品,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进行投稿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QQ交流群、微信互动平台、博客等新媒体,为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实效性与及时性。

3.将汉语言实践性教学融入到文学社团的建设过程中

充分利用文学社团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将其与汉语言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完善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同时,为文学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科以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文学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可贵的教学资源,文学有天然的社会联系,而一旦将其纳入专业建设,就推动了专业建设向社会全面扩展,利用丰富的社会人文和文学资源,使文学社团建设以至专业建设都有一个生动的、全方位的、永不枯竭的教学资源。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课程选择和组合,例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志向,开设小说创作与批评、新诗写作与鉴赏、散文写作与审美、影视创作与比较文学研究、新闻写作的美学价值探索、应用写作的美学意义与实践等课程。这有利于“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及“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局面的形成。实现实践性教学模式与文学社团建设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杨祖一.丛明,李睿.高校文学类社团建设的点滴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3)。

[2]原昊,邓福舜,张荣东.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1)。

[3]郭昭第.大众教育背景下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构想与实践[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4)。

篇7

在当下大学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教师选择使用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基于此,文章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指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提出了运用影像资料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影像资料;大学语文;影像手段;影像元素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重要必修公共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辽宁师范大学所选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自主出版,由张庆利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读本》。该读本中所包含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到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方便教师传达文本内涵,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方便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余年来,教师在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逐步提高。因此,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被重视。

一、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影像手段,即在课堂上运用影视艺术作品,发挥其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相结合的特点,以期实现促进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影像手段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延伸,有着众多区别于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势。

(一)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学实验得出结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听觉。此外,该研究还证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感知和接受的感官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越好。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视艺术作品是作用于多种感官的多类型信息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运用影像资料所带来的多维度、图文并茂、视听并举的课堂表现形式极具感染力,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晦涩的文章进行理解。

(二)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对知识的感知指的是对知识表面或者外在特征的理解与记忆,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课文文字中所阐述的内容,所具有的逻辑性的认识。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像资料,可以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感性材料。例如,在讲解贾平凹的《秦腔》这一课时,播放一段秦腔表演,让学生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便于教师课堂内容的进一步讲解。

(三)播放并讲解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知识性记忆的持续

心理学中有关知识保持的实验有这样的结论:从听觉获取的知识人们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信息传递工具,人们能够记忆65%的知识。这一实验表明,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记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

虽然影像手段的运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种种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倚重影视作品,限制学生思考

影像手段作为声音、图像的有机结合,具有区别于传统文本的传播优势。在课堂上的使用,会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但是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产生模式化认识,限制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例如,在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引入一段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应片段,在方便学生理解的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戏剧文本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形象由文字描写一跃成为视觉上可见的直观人物形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文学形象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影视艺术作品中统一出现的人物形象由独一的演员来饰演,这样的演绎方法抹杀了不同人心中的具体人物形象,势必会影响观众的接受心境与阅读效果;其次,除了人物具体形象差异外,部分影像资料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原有情节,影像资料内容有别于教材,易对学生造成误导;最后,假如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课堂文本有一定的阅读思考与分析,直接出现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会定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探寻止步于初级阶段。换言之,一些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缩小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的文学接受与独立思考。

(二)淡化文本阅读,喧宾夺主

教师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作为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材料时,容易将关注点聚焦在影视作品的音乐、图画、色彩等视听效果上。此时,过多地使用影视艺术作品,会减少学生对文本的精读和理解。影像资料的使用,虽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也容易使课堂关注点从课文的内涵偏移到外在表现,冲淡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意义,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浅尝辄止,对文章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思想内涵止步于画面感对视觉的冲击,乃至从影像资料回到教材文本时,思路仍然留在播放过的视频中不能自拔,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三)占用课堂时间,容易本末倒置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虽然极为重要,但是课时安排受种种条件限制,教学时间较为紧张,一个学期里仅有的32个学时对内容丰富且有深度的大学语文来说完全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定量的影像资料势必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被迫压缩或侵占其他课堂项目的时间。同时,引入课堂的影视艺术作品往往涵盖大量内容,除了教材所要传达的主旨思想之外,往往还包含了众多题外因素。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播放影像资料在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可能会加重大学语文教学负担,甚至使课堂的教学中心由教材转向影视艺术作品,从而忽略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目的,造成本末倒置。例如,在讲到辽师版《大学语文读本》中《侠客行》一文时,有的教师会选取一段有关“侠”文化的影视片段来引入课堂主题。这样的方法虽然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同时将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次要内容误推到教学重点,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传递人文关怀与文学素养的大学语文课变味成了历史课、哲学课。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的事项

影响元素作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发挥出影像手段有别于其他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根据文章内容量权衡相应的影像资料使用幅度

为了确保选取的影像资料发挥最大的效用,就要保证所选影像资料长度能够在教学计划安排内完成。在逻辑性很强的文章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需要对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行逻辑性分析论证。在此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缜密思考、严谨表达的能力,此时如果选取一些影视艺术作品作为课堂的组成部分,难免会打断学生文本分析的连贯性思路,使学生思维陷入肤浅化的瓶颈。因此,在讲解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减少甚至避免影视艺术作品的课堂使用。在一些文言文、诗词、说明文和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影视艺术作品便能够发挥其优势,将文章讲解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加深学生对文章主要思想感情的理解。由此,教师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影视资料。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受教能力,简短有力的影像资料能够最大化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影像资料和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上,就能自觉进行思维活动。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尽量避免选用拖沓冗长的影像资料,确保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合理,避免造成影像资料喧宾夺主的情况。

(二)选取恰当的影像资料,使影像教学手段与大学语文课堂相适应

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对大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影像资料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在使用的时不要喧宾夺主;其次,所选取的资料要长度适中,不能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课堂时间的大部分应该用来交给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再次,选取的影视艺术作品应具有代表性,可采用剪辑的手段,截取影像素材中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片段,切忌通篇播放。对于一些较为经典的影视艺术作品可布置为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欣赏分析。总体而言,在选用影像资料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语文课程的特色,有效发挥影像资料的优势。譬如,在讲解《长恨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样不仅能够让作品内容形象化,还能比较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借此让学生分析两种不同表达效果的特别之处,实现大学语文情感和审美的教育内容相适应。

(三)注重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

在运用影像手段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学生的思路往往会被影视艺术作品所牵引。当影像放映结束后,学生仍沉浸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很难短时间内重新回归到课堂中。为此,在运用影像手段时,要注意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所谓“联动”,就是有目的性地安排影像资料播放,以提高课堂语文学习效率为根本目标开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在放映影视艺术作品之前,教师可以进行问题预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欣赏与分析。在放映结束后,教师对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点评学生回答,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联动,引导学生将思路重新转回课堂。在选取较长的影视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按层次将作品分为若干部分,对各部分依次进行播放与讲解,通过这种模块分析的播放方式,把控课堂节奏,加强对学生思路的引导。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使用分别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对未来影像资料在未来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原则进行一定探究,以期引发众多一线教师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作者:李帛芊 迟琳玉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恩.文学类公选课教学原则之管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3(5):58-61.

[2]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70-282.

[3]樊星.文学教育应该注重趣味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1(3):4-7.

[4]郑君.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5(5):256-257.

[5]林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