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习方法和技巧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习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学习方法和技巧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 初中学生 生物学习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41

由于初中阶段我们刚刚接触到生物学科学习,因此,正是我们学习生物知识点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我们积极掌握有效的生物学习方法的大好时机。本文就几种有助于初中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习的方法展开论述。

一、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

M入初中阶段由于我们刚刚接触到生物学习,因此,为了使我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对我们进行有效引导。针对目前生物学科的学习而言,我们应该将生物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传统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我们学生只要能够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影响了我们的学习,部分同学在新时期的生物学习过程中,也企图通过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达到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实际上他们的这种学习理念,不仅无助于有效掌握知识点,更影响了有效理解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通过理解有效掌握知识点,通过理解有效应用知识点。

二、积极进行独立思考

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为了引导我们更加有效的进行生物知识点学习,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独立思考。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有效理解知识点,那么我们就能很好的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自身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为了使我们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进行思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进行与“洋葱表皮细胞”相关的知识点讲解之后,就可以为我们留出一些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我们不仅要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还要积极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

三、对实验学习引起重视

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掌握有效的生物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应该对实验学习引起重视,掌握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一方面,我们要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实验教学活动,认真听讲,掌握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并能够在实验室有效的进行实验操作。我们的实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这无疑对提升我们的生物学科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自己还要积极的将实验拓展到生活中去,为自己创造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不仅使自身的实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为自己创造更多创新的机会。

四、注重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有助于同学们有效进行生物知识点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有助于我们很好的掌握生物知识点的方法,就是我们有效的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知识体系化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要求我们积极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进而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这样能使我们更好地进行学科学习。当然,对于我们初中学生而言,凭借个人的力量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存在较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我们进行有效引导,使我们能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我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比较注重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主动地掌握应用知识线条的方法,通过知识线条查找自己的知识盲区,并在知识线条的指导下,更好的思考一些问题、解决问题。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21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要学习的生物知识点难度进一步增大,很多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现象是学生用肉眼看不到的,因此,借助于生物实验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作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自然也要引起高度重视。然而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发现,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实验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实验学习。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存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一)生物教师的综合实验能力尚待提升

教师在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才能变得更加有效。实验作为一项十分严谨的教学活动,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就目前高中生物教师的实验水平来讲,部分教师的实验水平还尚待提升,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实验学习。

(二)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

实验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只有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生物知识点学习。而就目前高中学生的生物实验学习而言,学生还存在没有掌握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情况,结果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实验,却没有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有些学生并不明白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实验步骤等有清楚的掌握,而在没有掌握实验步骤的情况下到实验室做实验,导致实验无法顺利的开展。

(三)学校实验器材不足

实验器材不足,不仅是影响传统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影响现代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的实验难度进一步增大,因此,更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实验室进行实际的操作,并且需要学生能够亲自进行操作。而就目前高中生物实验室建设来看,很多学校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迫于实验室器材不充足的情况,部分实验活动可能被取消,一些原本需要学生到实验室单独进行操作的实验活动,因为实验器材的短缺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这些都使学生的实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四)没有对课外实验引起重视

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意识里,实验应该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活动,实际上实验室只是学生做实验的地点之一,学生应该有更加广阔的实验空间,将实验拓展到实验室之外。而目前高中学生的实验活动受到了限制,除了实验室实验之外,学生很少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开展实验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难以通过课外实验得以验证,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应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问题的存在往往影响了事物的发展,目前存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无疑影响了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存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

(一)提升教师的生物实验能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对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引起高度重视。在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的实验能力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生物实验理论水平。教师要积极的学习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的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使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强化与具w的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进而使教师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实验操作。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与影响学生,使学生也树立做好实验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

针对高中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在实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授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就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行指导,使学生切实掌握有效的实验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

针对高中生物实验器材不足影响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实验学习的情况,要求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多实验的机会。进行生物实验室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需要教育部门及学校引起重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实验室的现有器材进行有效应用,对于现有的实验器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养,对于经过修补能够重复利用的实验器材,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习方法 研究

一、温故知新,做好预习工作

据调查发现,高中生遇到生僻的问题经常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是遇到熟知的问题或者遇到过的事情,即使不能及时解决也不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学生熟知学习的新课内容就会感觉轻松,更容易理解,由此可见,预习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要想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预习势在必行。在高中生物具体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新知识,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预习后,学生要结合一定的生物例题,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另外,还要学会总结,总结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做题方法的联系。老师对预习工作也要加以重视,进行一定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进行一定的奖惩,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让学生预习回答问题: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然后可以按照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

2.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 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 腾出空间。

二、理解课堂知识,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要想达到高效的自主课堂学习效果,必须做好课堂学习,只有理解课堂内容才能学以致用,熟知和领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一是,仔细看生物老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是,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是,要积极思考、联想;四是,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在课堂学习中,不要一味的去听老师讲解,要主动参与,与生物教师形成互动和双向交流。对于课堂知识,要尽量随堂消化,不懂就问,针对比较难的题目,一定要迎难而上,不可自暴自弃,故意避开不懂的知识,只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知识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三、学练结合,做好相关联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侧重于对生物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相关练习则是侧重于对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必须结合实际,多加练习。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知识能否有效利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是检验题目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做好相关的练习可以检验题目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锻炼题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使生物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实际,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题目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在学习《细胞的癌变》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联系习题,如找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和相关的知识,了解到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打喷嚏、咳嗽或清理鼻子后要洗手;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挤迫及空气流通不佳的地方;若出现呼吸系统受感染征状,立即求医;若呼吸系统受感染,应戴上口罩,减低疾病传播的机会。

四、善于总结,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

对于高中生物来说,生物知识比较繁杂,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并且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同学会感到比较难记忆难,并且容易忘记。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总结,掌握一些记忆的窍门。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对于个别应用不多、暂时不好理解的知识,可以采取机械记忆。如联系实际记忆法,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五、扩充课外知识

为了拓展知识视野、归纳知识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适当的课外学习和课外阅读时十分必要的。在部分课外阅读刊物中,设有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概念辨析、解题技巧、章节训练、竞赛辅导、趣味生物、及科技动态等栏目,是教与学的良师益友,值得一读。另外,翻看一些科学杂志刊物,看些有关于生物知识的书籍,影视作品等都有助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一个知识面宽泛的人,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也是一样,掌握一些生物课外常识也会促进高中生物的学习,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才会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既定的培养和学习目标。

六、独立完成生物作业

自主学习需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得到深化,新的教育理念占据中学课堂,对于高中生物学习,实行减负增效,所以高中生物作业不是很多,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的口头作业还是比较多的,请家长们和老师们不要轻视这些口头作业。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口头作业是对他们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益于提高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和老师陪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看学生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在校的作业老师给予督促,在家的作业就要求家长配合,从坐姿到书写都应从平时开始严格要求。再次强调认真读题审题,增加课外阅读,现在的生物习题形式灵活多样,同一题目的表达方式会有很多种,有些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在读题时,能轻松的完成题目,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是要求自己读题,基础知识牢固与否直接导致了成绩的高低。所以就要求家长能够注意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爱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可以说是受益无穷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比初中掌握的更宽泛。对一门基础学科的学习,作为教学老师要“授之以渔”,把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要在老师的传授下,根据学习规律总结学习经验,高质高效的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总结对于“教”和“学”来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应当从哪些教会学生学习呢?

一、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习认识的过程足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足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然后再同中求异。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首=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二、教会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作笔记

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没有记录的事情就像没有发生过”,做笔记也足学生学习生物的一项基本功。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做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听讲笔记也就是课上随着老师的讲授学生记录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但并不是要求老师所讲的所有话都记下来,那就成了录音笔了,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三、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也足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以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异中求同;二是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系统化和具体化要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而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四、高中生物学习中记忆的方法

记忆对任何学习都是最基本的一个方法,但是不同学科有很多记忆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两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所谓纲举目张。

高中生物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正确的学习态度下,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思考理解和记忆各种概念,从而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各种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应对高考来讲应该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王景芳.高中生物教学和课程的研究浅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一、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从多角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变要他(她)学为他(她)要学。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能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每节生物课堂上老师讲20分钟左右,给予点拨、答疑等,留约20分钟给学生消化理解,自主学习。给学生质疑权利,让他们善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权利,并引导学生质疑,逐渐使学生善于质疑,并学会解疑。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充分利用实验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质疑。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师除提供蔗糖外还可提供食盐、甘油等,由学生探究最佳质壁分离剂及洋葱细胞液的浓度等,变课本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二、学会预习,熟悉新知识

据调查发现,高中生遇到生僻的问题经常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是遇到熟知的问题或者遇到过的事情,即使不能及时解决也不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学生熟知学习的新课内容就会感觉轻松,更容易理解,由此可见,预习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要想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预习势在必行。在具体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新知识,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在预习后,要结合一定的例题,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另外,还要学会总结,总结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做题方法的联系。老师对预习工作也要加以重视,进行一定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进行一定的奖惩,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让学生预习回答问题: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然后可以按照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2、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腾出空间。

三、参与课堂教学,理解生物知识

要想达到高效的自主课堂学习效果,必须做好课堂学习。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要专心听讲,一是,仔细看生物老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是,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是,要积极思考、联想;四是,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在课堂学习中,不要一味的去听老师讲解,要主动参与,与生物教师形成互动和双向交流。对于课堂知识,要尽量随堂消化,不懂就问,针对比较难的题目,一定要迎难而上,不可自暴自弃,故意避开不懂的知识,只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知识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四、练习辅助学习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侧重于对生物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相关练习则是侧重于对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必须结合实际,多加练习。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知识能否有效利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是检验题目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做好相关的练习可以检验题目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锻炼题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使生物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实际,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题目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在学习《细胞的癌变》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联系习题,如找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和相关的知识,了解到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打喷嚏、咳嗽或清理鼻子后要洗手;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挤迫及空气流通不佳的地方;若出现呼吸系统受感染征状,立即求医;若呼吸系统受感染,应戴上口罩,减低疾病传播的机会。

五、学会总结,做到科学记忆

对于高中生物来说,生物知识比较繁杂,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并且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同学会感到比较难记忆难,并且容易忘记。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总结,掌握一些记忆的窍门。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对于个别应用不多、暂时不好理解的知识,可以采取机械记忆。如联系实际记忆法,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六、大量课外阅读

为了拓展知识视野、归纳知识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适当的课外学习和课外阅读时十分必要的。在部分课外阅读刊物中,设有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概念辨析、解题技巧、章节训练、竞赛辅导、趣味生物、及科技动态等栏目,是教与学的良师益友,值得一读。另外,翻看一些科学杂志刊物,看些有关于生物知识的书籍,影视作品等都有助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一个知识面宽泛的人,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也是一样,掌握一些数学课外常识也会促进高中生物的学习。

七、认真独立的完成课程作业

自主学习需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得到深化,新的教育理念占据中学课堂,对于高中生物学习,实行减负增效,所以高中生物作业不是很多,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的口头作业还是比较多的,请家长们和老师们不要轻视这些口头作业。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口头作业是对他们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益于提高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和老师陪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看学生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在校的作业老师给予督促,在家的作业就要求家长配合,从坐姿到书写都应从平时开始严格要求。再次强调认真读题审题,增加课外阅读,现在的生物习题形式灵活多样,同一题目的表达方式会有很多种,有些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在读题时,能轻松的完成题目,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是要求自己读题,基础知识牢固与否直接导致了成绩的高低。所以就要求家长能够注意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爱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可以说是受益无穷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医学生;学习方法;讲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90-02

近年来,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国际国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学校、教师及专家学者开始日益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分析与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正逐渐取代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何正确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重点之一。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仅是机械的方法授予和操作演练,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引导,体验学习乐趣,最终形成对学习方法的积极情感和信赖,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高等医科院校中医学生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培养目标之一。由于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繁多,教师在教授课程中难免更重视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但在促进医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提高了对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等方式,注重教给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类课程时,自身应掌握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理论课程的重难点,提升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一、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对象

讲座主要面向大一到大三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开设,采用学生自愿参与的方式进行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讲座。

二、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方案

基础医学院每学期以学院所承担课程为主,选取其中几门公认难度较大的医学基础课程,利用2周的时间,以“教师讲”、“老生谈”、“新生问”三结合的形式开展讲座。首先,由学院选派1名教学效果好、教研能力强的任课教师,针对1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约1小时);随后,由学院选派1名该门课程学习效果好、表达能力强的老生,针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交流(约30分钟);最后,到场师生互动答疑(约30分钟)。

三、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方案实施

在三年的时间里,基础医学院共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6次,课程包括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局部解剖学等12门课程。

1.优秀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讲授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聘请优秀教师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尝试用以下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能力:一是讲授该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展现该门课程的独特性,重要性,同时介绍该门课程与前沿医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往研究表明,临床专业学生对医学前沿的内容兴趣更大。二是以课程大纲为主,帮助学生理清本门课程的脉络结构,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全面深入地自主学习学习该门课程。三是通过一些学习案例,教授学生一些学习的小方法和小技巧,比如通过口诀的方式,记忆系统解剖学课程中人体骨骼结构位置等。

2.高年级优秀老生传授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讲座中,每门课程选取了一名成绩比较优秀的高年级老生给新生传授自己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的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优秀老生以学生的学习视角入手,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学习的方法方式及小技巧一一展现给新生,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更加重视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帮助学生加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做习题,注重课堂学习时的听读、笔记和联想等。

3.讲座现场师生互动答疑。该环节强调教师和学生针对课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由到场学生针对课程难点进行提问,教师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进行解答。课堂讲解时教师主要以知识点讲解为主,而讲座上的答疑解惑则更突出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去寻找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使得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以此类推,做到真正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效果

为了解基础医学院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我们在第三期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同时对其研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参加讲座目的、讲座开设时间、讲座形式、感兴趣环节、讲座感受等方面设计10个结构性问题和2个开放性问题。(你对自主学习方面的内容有何建议和意见?关于学习方法指导讲座,你有什么宝贵建议和意见?)针对参加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1份,收回问卷338份,回收率96.3%。

(一)调查问卷主要问题项目及调查学生选择所占百分比

1.关注程度:关注48.6%、一般49.4%、无所谓0.5%、不关注1.5%。

2.参加目的:拓展视野72.1%、为课外学分13%、兴趣所在9.5%、其他5.4%。

3.举办时间:开学三周内33.3%、五周内27.2%、七周内13.2%、都可以26.3%。

4.时间长短:1小时23.9%、1~2小时72.8%、两小时以上2%、无所谓1.3%。

5.讲座形式:专题讲座45.5%、现场解答11.2%、案例分析41.3%、其他2%。

6.成功条件:主讲人32.52%、讲座内容59%、讲座环境5.7%、举办单位2.4%。

7.未参加原因:与上课时间冲突30.2%、与社团时间冲突16.1%、对内容不感兴趣20.4%、觉得没有意义8%、宣传力度不够15.8%、对讲师不了解9.5%。

8.感兴趣环节:老师的讲解74.1%、同学的讲解10.4%、提问与回答15%。

9.满意程度:非常满意24.4%、满意62.9%、一般12.7%、不太满意0%。

10.讲座感受:很有意义43.3%、有点收获49.3%、一般7.4%、毫无感觉0%。

(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讲座效果明显,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方法讲座的开设非常有必要,希望多举办比较难课程的讲座,并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设置专题,使同学们学习本课程更加有利。

2.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意义重大。调查表明,学生希望教师可以加强对自主学习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在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讲解一下难以理解的重点知识,多提供一些有关自主学习的资料。二是老师应有一定的引导,列出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并适当开展兴趣小组。三是在记忆方面给予技巧、方法指导。

3.学生对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满意度较高。学生建议多开设难学课程的讲座,增加场次,多讲解重点内容;讲座中应多增加交流机会,增加师生互动和现场答辩;讲座中注重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多举实例以引出学习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及讨论

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圆满举办及问卷调查表明,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从课堂上加强对课程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从课外角度,积极创设支持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把握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医学生由于平时课程繁多,对专业基础课程难免产生疲倦和应付心态。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课程的丰富性、独特性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应由传统的知识授予型方式向问题引导型方式转变,通过案例展现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方法的养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进一步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科的知识架构。(1)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应提前预习本次课程章节的主要内容,做好相关学习准备。(2)学习专注。在上课期间应跟着任课教师的思路走,注重理解和融会贯通任课教师本次授课的重难点内容。(3)技巧记忆。医学课程内容繁多,学生应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把握多种记忆方法。(4)知识强化。课下应积极复习,反思、总结和评价自己本阶段的学习进程及效果。(5)沟通交流。遇到知识难点,应积极向任课教师请教,请求答疑解惑。同学间可根据某一知识点进一步沟通交流,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3.创设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但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应给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与氛围。一是创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网络资源,提供相关辅导资料供学生下载。二是教师可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如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开设科研兴趣小组沙龙等,进一步激发起医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和求知热情。三是积极创设优良的学风班风。对班级加强学风建设,让优秀学生带动全班一起学习,共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人体正常功能,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人体正常功能》是护理专业培养职业能力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护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生化理论知识、人体功能检测操作、人际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技能,本课程紧扣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该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公认的一门难教也难学的课程。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和调查,现将高职护理专业《人体正常功能》难教难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高职护理专业《人体正常功能》难教难学的原因

1.1 课程因素。《人体正常功能》是一门生物科学,研究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等生命活动现象。课程主要内容是医学临床专业中《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中的部分内容。该课程概念多、内容抽象、逻辑性强、难理解,尤其是人体各种正常功能的形成机制、机体代谢的过程以及基因等内容。

1.2学生因素

1.2.1高中阶段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知识不牢。由于《人体正常功能》的许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高中阶段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知识,而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源主要来自高考四批一档或二档录取,且文理兼收。所以,绝多数学生高考成绩相对偏低,文化课基础较差,尤其是文科毕业生物理、化学、生物学知识几乎缺如。据观察和调查发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思维可以跟上老师上课思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的前一段时间基本可以跟上,但当学到“骨骼肌收缩机制”以及“生物电”知识时,就开始掉队了,于是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开始递减。

1.2.2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不良。高职学生的学习整体上是比较被动的,学习方向不明确,自我责任意识不强,对教师依赖性大,导致学习方法比较死板、机械,缺乏独立探索精神。有一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如同应付差事,并没有把学习看成自己非常重要的事,自律性较差,勤奋度不足,总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甚至“考试及格与否无所谓”的思想,在学校混日子。较少学生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平时课余很少或从来没有主动去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只是考试前一至两周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学生对待《人体正常功能》这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更是如此。

1.3教师因素。教师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两方面。我们多数教师很敬业,尽心尽力教学。但有个别教师教学态度存在一定问题,经常抱怨学生基础差、学习不认真,教学过程中缺热情和耐心,教学被动,不认真备课,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将主要精力、时间投入到科研、第二职业等,不愿意化时间钻研教法,对教学效果不积极评价;不接触学生,不关心学生学习,不能及时从学生中得到教学反馈信息,忽视学生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2、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正常功能》难教难学的对策

2.1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身的榜样来诱导学生。从心理角度来讲,人都有一种趋向心理和带头效应,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一定要做到爱岗敬业,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到一股“正能量”,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即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对学生要有耐心,课后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她们的学习,了解她们学习态度和学习困难,若发现学生有不良的学习态度或不良学习态度的苗头时,及时对她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变消极为积极,最终让学生树立以学为本理念。另外,授课教师也要经常与班级辅导员交流,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营造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

2.2给予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很端正,但因高中文化课基础不扎实或高中时是文科生或《人体结构》课程没学好,对自己能学好《人体正常功能》信心不足。“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笔者认为在给学生上第一次课前,一定要了解所带班级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精心组织好第一次课教学,给予学生鼓励和学习信心、动力,对于该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我们在《人体正常功能》的第一次课上,除了常规地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外,更多的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命活动现象如手能写字、血液能循环流动、听见表扬的语句会感觉到高兴等进行举例来引导学生发现人体内的生命活动现象并推导分析其内在的运转机制,鼓励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在强调该课程的学习需要生物学、解剖学知识做基础时,不要忘了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告诉他们“勤能补拙”的道理。

经过第一次课的激励,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前期学习劲头十足,但部分学生因感觉学习难度太大,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陆续出现畏难情绪开始准备退缩,教师应该敏感地有所察觉,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补习辅导,力求让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对该课程的学习保持强大的信心和浓厚的兴趣,切不可羞辱打击学生。

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的提高,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真正将学生摆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利用学生求知的需要,合理诱导,才能培养起学习兴趣,形成原始的学习内驱力,当这种兴趣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时,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才会变为可能,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1 情境引导。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自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以避免学生自学时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时,可以开始播放从地球起源、生物的出现、人类的出现及演变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然后教师提出在人类出现到成为现代人的一百多万年中有哪些重要的变化?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奇闻趣事引导。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自学内容,讲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以及生物规律发现时引发的小故事。如在自学生物探究的一般过程时,先给学生讲述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之前人们对于肉汤腐败原因的各种争论的故事等,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辩证的思维,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学的积极性,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态度的教育。

1.3 实验引导,特别是趣味小实验或是小魔术。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获得概念和规律与实验有密切关系,应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的自学爱好。如在进行《人体内气体的交换》授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就是拿出两个同样的清澈水透明的玻璃瓶。用一根吸管向其中的一个瓶内吹气,清澈的水逐渐变浑浊了。我让同学们向另一个瓶中吹气却怎么也不发生变化,在同学们的惊讶中开始了这一节课的讲授。要重视每个演示实验,课前做好周密预备,上课时认真演示,让每个学生做好观察,并教给学生怎样观察实验的方法。

1.4 及时评价,以评促导。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引导自学,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如可利用测评进行引导,但利用测评引导自学时,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自学后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疑难大的地方,不再面面俱到,在此基础上进行考试,这样自学较认真的学生和不认真自学、甚至不自学的学生的成绩就明显拉开了,使认真自学的学生感到"合算",不认真、甚至不自学的学生感到"失算",从而刺激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

2.创新教学手段,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2.1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不教,即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初中生物课本,有作解释、说明的文字语言,有由插图、照片等构成的图像语言,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探究性于一体,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基本知识重点读,对于基本生物概念、生物学规律要逐字逐句的读,对其中重点字句要深入领会、准确理解,注重要害字眼特定的科学含义;难点内容反复读,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其内涵和外延,顾及上下文,切忌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易混概念对比读,使之清楚,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本质;文中插图认真读,插图以简明直观的语言,创设了科学的情景,内涵丰富,切不可轻易放过。通过阅读课本,把握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知识内容。

2.2 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生物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也要要求学生精读课本,借鉴"圈、点、划、批、摘"五字读书法,且每节课自学的过程严格按"初读圈、点、划,再读搞批、摘,合书先回忆,明白再做题,逐题明对错,有错细寻因"的先后顺序进行。学生形成这一习惯后就能提高读懂教材并真正理解教材内容的准确度,为自学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要不断向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使其从他人成功的学习方法中吸收养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特别要重视"自学方法指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上好自学课的先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自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自学方法。

3.动手操作体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篇9

关键词:学生;有效性;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归纳、整理和综合,形成知识网络

分专题进行,在三模前完成。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主干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对易错知识进行辨析。在专题复习中,坚持以课本为基础,以考纲为根本,做到一泛二精三理解。泛读:熟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精读:熟悉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准确运用生物学术语答题。理解:理解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和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知识整理归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

1.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要求学生熟背基础知识点。

2.帮助学生学会联想――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而联想能力在答题时非常重要,题干再高大上,答案也是落在书本上的或隐藏在题干中的,关键是你能想到和找出来。

3.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的拓展性

在二轮复习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另外,针对高考中学生惧怕的题型要加强训练:一是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二是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要通过专题复习、提高学生识图、析图及绘图能力,达到考纲中“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要求。

三、突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篇10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一、研究背景

2011年,新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问世,预示着新一轮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开始。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基本内容是让学生获得学科基本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基本的理性思维方式。在这个阶段中,课标提出了50个核心概念,而这50个概念又分布于10个一级主题之下,例如: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核心概念分布如此广泛,学生要想掌握好,必须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不是概念的简单堆砌,而是理清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提供一种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受益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教育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1]。

思维导图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图来表示思维的过程,简单地说,它是一种思维工具和学习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来,并能促进发散性思维,激发灵感。基于上述特点,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生物课堂,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有效。由于其具有色彩丰富、绘制简单、没有很多严格的限制等原则,因此学生易于掌握与运用,构图效率高,更利于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2]。随着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很多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没能及时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这些学生记课堂笔记,这也是思维导图问世之初最普遍的应用。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将课堂“可视化呈现”,辨析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兴奋性都处于顶峰。但是,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起来非常轻松,有的学生则显得捉襟见肘。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渗透,能否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改善对各种知识的记忆效果,是本实验的主要研究内容。思维导图的问世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被誉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其能很好地协调左右脑的功能,挖掘出人脑的巨大潜力,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东尼・博赞被誉为“大脑先生”。如此有力的工具能否被应用到生物教学领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实验可以在这方面积累更多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实践研究

1.前测

前测1: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调查

选取两个情况相近的平行班,就平时学习生物的兴趣,使用改编的山东曲阜大学胡象岭编写的“学习兴趣”量表进行调查[3]。实验班和对照班共有学生66人,投放问卷66份,回收问卷66份,其中有效问卷66份。对量表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前测

从表1可知,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分分别是12.06和12.39,标准差为±3.39和±3.24,t值为0.414,差异不显著(P>0.05)。在实施思维导图促进生物课堂教学之前,两个班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前测2: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成绩的测量

以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成绩作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开始实验之前,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分分别为82.96和82.82,标准差为±11.54和±9.91,t值为0.055,两班生物成绩差异不显著(P>0.05)。

2.课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1)新授课

导入提出中心词讲解相关概念完成思维导图评价

联系原有知识结构中相关的部分,或者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相似情境,让学生从情感上达到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提出本节课主要的学习重点,尽量用一个中心词概括,使学生在本堂课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围绕中心词,讲解相关核心概念,并由核心概念引发一系列问题,步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小组讨论、思维碰撞等多种形式深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按照小组的分工,合作完成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绘制。一段时间以后,绘图单位可以由小组逐渐转为个人。在思维图的绘制过程中,既要联系原有知识,又要建构新的概念,颜色、线条、图形等多种因素能帮助激活左右脑合作,形成良好的思维状态,促进概念的掌握,甚至激发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