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生物科学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强基计划生物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强基计划生物科学

篇1

【关键词】中职生 强化 导游服务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078-02

旅游业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它是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导游服务则是旅游文化产业的灵魂,导游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并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声誉。因此,导游员的良好素质技能对旅游业的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导游员良好素质技能的学习。目前,在对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对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购物、景区及导游服务7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中,导游服务的排位是最后一位,表明导游服务是国内游客普遍最不满意的一项旅游服务;在对接受过导游服务的经历者群体的调查中,对导游服务“差”的评价比例基本都高于其他各项旅游服务。也就是说,在享受过各项旅游服务的调查对象群体中,对导游服务的评价最差。导游服务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关键是三个方面:(1)职业素质缺失,职业责任感不强;(2)知识贫乏,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缺乏必要的了解;(3)综合技能偏低,缺乏与游客沟通的技巧,对游客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要求协调处理不积极或不妥当,遇到突发事故不知所措、乱了阵脚,无法起到安抚游客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导游服务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这种技能,才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现就笔者曾经参加浙江考察团时所感受到的导游服务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进而提升导游服务质量。

2012年我们学校组织外出考察浙江地区,从金华出发前往杭州、宁波、温州、瑞安等地的旅游企业,为期6天。特地委托全国百强旅行社之一的浙江省著名的旅游企业――中青旅三清旅游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行程安排。在这6天里,本人感受最深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导游服务,特别是全陪导游吴导的诙谐幽默与丰富的知识让我们对中职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和提升导游服务质量有一个深刻的探讨。

一路上我们接触了不同水平的几个导游,他们让我明白:通过了国家导游资格考试,履行一定的手续后可以挂牌带团,但这并不等于就能成为一名好导游,通过考试并不意味着具有实际带团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导游带团有许多技巧性的东西,要掌握这些技巧,并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就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磨炼,在实践当中多向别人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

一 要学会沟通

优秀的导游要多从感情上与游客沟通。沟通得好,导游与游客会走得很近,心灵相通,困难就变得容易解决;沟通得不好,游客就会对导游产生躲避心理,其关系会越来越难处,甚至到了游客无法接受该导游服务的地步,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优秀的导游能带动全团的情绪,比如一个妙趣横生的小笑话就能与游客拉近距离。即使出现意外事件,导游也能顺利地解决。一名优秀的导游不一定是专家,但一定是一名能沟通感情、具有较高语言表达水平的杂家。我们在温州的第二天早上原定8点出发前往雁荡山,可是恰巧车子出了些故障,不能按时出发。吴导一边安慰我们,安排我们在酒店大堂休息,一边积极联系修车。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出发。偶然的差错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否能处理好问题关键得看导游的现场沟通能力。

二 保持青春活力是激发游客兴致的根本

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在于激发旅游者的游兴,要想使游客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高昂的兴致,导游自己必须做到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具有出色的鼓动能力和诱导能力。这次的旅程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车上度过,如何排解游客的旅途困乏则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吴导在这方面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做了精心的准备,他能在不同的时间段讲解不同的内容来引发我们的兴趣。比如他讲的傻子笑话竟然成为我们一路上的暗号,整个团队因为这个暗号时不时地爆发出开心的笑声,我们一路上的气氛始终保持融洽,这与吴导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

三 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名导游出色服务的基础

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对导游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导游选择对游客服务的适当时机和对旅游活动情况做出预测,通过及时服务和正确判断能够确保导游提供出色的接待服务。比如我们在宁波市参观时,旅行社委派当地一名导游为我们讲解,主要介绍宁波市的一些概况。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位地陪导游似乎不太受欢迎,首先是他那邋遢的形象让人看了就不舒服,再者他一上车就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好像要显示他多有才华似的,都不跟我们有任何的交流。我们嘴上虽没说什么,但不愉快的表情已经显现了。此时吴导自己站了出来,他先讲了一个笑话缓和车上沉闷的气氛,然后对宁波市容市貌做了补充讲解。我最佩服的是他悄悄地把那位地陪导游放走了。由此可见,组织观察力可使导游关心游客,使游客积极主动地配合旅游接待相关部门的工作,有序地实施旅游计划,顺利地进行旅游活动。要保持组织观察力,导游必须参加各项活动,为团队和游客服务,关心游客的游兴、动机和偏好。

四 提升才气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才气是知识、经验、能力和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导游要得到旅游者的广泛欢迎,就必须力争工作出特色、服务上水平。导游是游人之师,应该熟知天文地理、中外历史、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识。导游要真正胜任岗位工作,就必须勤于学习史地知识、游记文学,广泛涉猎中外民俗、异域风情,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和知识领域,努力成为导游界的行家里手。此外,还要想方设法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针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充分发挥自己已经掌握的服务技术和导游技能来提高工作水平,使游客满意。我们在整个旅途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吴导的知识内涵与才气。知识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扩大知识面,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风土人情等方面加强学习。

五 铸造名气是自我实现的核心

名气不是自封的,而是行业的认同和广大游客的口碑。导游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与水平,旅游者看得最透彻,最有发言权。名气传颂会对导游工作产生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会为导游本身和旅游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导游个人价值的社会化和最大化。名气的铸造,需要从夯实自身综合素质的点点滴滴做起,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渊博的旅游文化知识,要有较高的导游服务技能与强健的身体素质。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整个社会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前提下,如何强化自身的导游服务技能,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具备四种基本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确实帮助改善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导游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宋振春、王运姣.关于准入制度与导游管理体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3(7)

[3]马蓓.论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

[4]吕丹萍.翻转课堂:“私人定制课堂”在职校中的尝试――以中职“导游服务”教学为例[J].职教通讯,2015(9)

[5]郑晶晶.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中职《导游服务》课堂中的运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4)

[6]曾艳.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课堂应用实践探索――以“导游服务技能”课程为例[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2)

篇2

一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教育管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院教学管理——缺乏一套全程跟踪、可操作性强、符合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特点和需要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

目前,高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措施力度还不够。已有的管理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3]。每年我校教务处会定期召开毕业论文工作会议,从宏观角度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严格,目标明确。各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布置会上要求严格,但缺乏认真检查,缺乏督促师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全程跟踪管理监控体系。而且各学院、各专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完全按照学校整体安排统一执行,很难满足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责任意识淡薄——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偏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毕业论文工作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近三年来,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与学生数比例维持在1:5左右,即平均每位教师指导五名左右学生。然而,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业绩量考核逐年加大,大多数指导教师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学生做毕业论文时间相对集中,致使指导教师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责任意识淡薄,学生又不愿主动学习,导致同一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进度基本相似,大体框架基本一致,缺乏创新性,与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术素养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学生普遍认为毕业论文与就业关系不大,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开始就抱着应付的态度。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第十周开始到第八学期。那时恰好是学生找工作、考研的关键时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学生由于招聘会、考研、考公务员等经常请假。学生实际工作量小,调研不充分,实验数据缺乏完整性,文章的可信度低。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抄袭、拼凑或网购论文等手段蒙混过关[4]。同时,由于平时缺少积累,学生学术素养普遍较差,集中反映在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差、思维逻辑不严密、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差、书写格式不规范等。

二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一)构建院级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系和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监控体系

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规范毕业论文工作进程。学院采用“院领导研究所所长督导老师指导教师辅导员/教学秘书/教务员”五级管理体系,构建以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管理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督导老师和学生毕业论文联络员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督导与监控管理。重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各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功能。

(二)设计生物科学类毕业论文模板

为了规范管理,统一格式,在参照学校毕业论文模板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科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细化各项指标体系和格式要求,对一些细节问题,如字体字号、段落间距、图表公式编排、参考文献著录等格式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在毕业论文模板上做好批注,给学生作统一说明,设计出符合学校要求的生物科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模板,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就近几届毕业论文的浙江省抽查和校外专家评审结果显示自制毕业论文模板在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方面效果明显。2008届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2009届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三名的好成绩,2010届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荣获全校第一的好成绩,2011~2014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规划化管理模式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三)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

为了加强规范学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小组,由各研究所推荐人员组成,主要协助研究所所长管理好本研究所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主要督促学生按计划进度完成毕业论文相应内容,把关毕业论文格式并给学生作毕业论文提供咨询和帮助,也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特别是缺少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的青年教师提供建议和帮助。学院自2008届开始就已建立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给每位学生配备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从而加大了毕业论文质量保障力度,确保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的有效实施。

(四)通过毕业设计指导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提升学术素养和技术规范

生物科学类专业开设有毕业设计指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扎实掌握技术规范,提升学术素养。在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课堂中已进行初步尝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有一定成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思维逻辑、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书写格式也更加规范。本次教学改革以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为实验对象,以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经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明显高于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学生,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五)启动本科生毕业论文分批次答辩

为了缓解考研、就业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冲突,规范毕业论文进程安排,进一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学院对毕业论文答辩采用了分批次答辩方案。对于不考研的同学要求于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对于考研的同学可申请第八学期中后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我校生物科学类专业从2012届开始实施分批次答辩,从2012届至今已经开展三届分批次答辩,此种答辩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六)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

我校已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中,教学工作量可以代替部分科研工作量要求。学院层面拟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学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中。同时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也作为教师评定其他教学奖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学院还从学校拨付给学院的教学业务经费和创收经费中提取毕业论文专项经费,制定相应的支付标准,支持毕业论文工作,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积极性,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一系列促进毕业论文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措施共六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实践过程。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的特点,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研究探索,使毕业论文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九生,管爱娟.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09-110.

[2]袁励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89-92.

[3]曹桂飞,吴宏.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J].传承,2009(7):114-115.

[4]熊小琴.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3):53-56.

篇3

一、上好第一节课,开启兴趣的大门

上好第一节课,可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1)结合第一单元的标题《探索生命的奥秘》,从生物进化论入手,引起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2)结合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让学生从身边谈起,了解到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动物的种类大约有150多万种。生物的形态各异,趣味无穷。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结合目前世界上面临的几大社会问题――环境、能源、粮食及人口问题与生物学的密切关系,了解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沙尘暴到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艾滋病到“非典”,从克隆羊到转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学生产生关心周围的生物,关注生物学的兴趣。(4)结合课本上列举的生物科学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例子。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让学生了解此项计划的重要意义――揭开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热点、焦点和进展,感知生物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促使他们带着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破旧有教学模式,引进探究、合作、情境、实验等多种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1、引入探究式教学。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的趣味性,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在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最后还可以提问“活动结束,我们为什么要将蚯蚓放入大自然?”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计划的制定,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的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成功后的又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学生当然会兴趣浓厚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2、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能更好地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 “营养繁殖”时,可设计这样的情境:有人种了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许多苹果,竟然有不同的外观和色泽,吃起来口味也不同,这个人是怎样种出这棵与众不同的苹果树的呢?引导学生带着饶有兴趣的问题去阅读“营养繁殖”,学生会积极思考,认真在书中寻找答案,必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情境的创设有时非常简单,如: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索”,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实际的情境――两组种子萌芽的标本:一组萌发状态良好,另一组则种子没有萌发。这充满矛盾的情境,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做法。因为学生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思维成果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 如教学“观察鲫鱼外形特征和内部主要结构”时,将学生分成4组去做“探究鱼的各种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的实验,每组按不同的要求去探究:第一组,剪去背鳍和臀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背鳍、臀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二组,剪去尾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尾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三组,剪去胸、腹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胸、腹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四组,剪去所有的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鱼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各组得出结论后向大家汇报,再组织学生在组间交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角色得到了转换,教师仅负责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其中,还能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适当进行引导,更多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火花。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消除了过去学习中的紧张、枯燥、厌烦的情绪,体现了学习的“易”、“趣”、“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篇4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到研究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而教师是活动的关心者和合作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体验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将自己的各项技能和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在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处理各种事物中体现出来的计划性、灵活性、独立性等,显示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新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更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正是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这一特征,使得研究性学习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在生物选修课程中的运用

新课改形式之下,以学生探究为主,强调师生互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具有吸引力,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生物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适用性。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而生物教学也同样应该以自然界存在的特别是身边存在的生物体以及生命现象为教学的对象,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探究课题和实物材料。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还敦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掌握和控制全局的能力,有对生命科学动态的密切关注,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教育理论,并使之再应用到教育教学环节中,让教师丰富和完善自己,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

高中生物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选修部分成为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之一,也是本次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一大挑战。2016年7月广东开始使用全国卷,高中生物高考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选修部分的考核以大题形式出现在选考题部分,选修1和选修3各一道题。比起以往单选或双选的考察形式,这种大题形式的出现对知识点的考查更加深入了,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以及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三个模块。一般情况之下,高考主要考查的是选修1和选修3两个模块,所以在教学中一般只会选择教选修1和选修3的内容。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其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是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与必修模块相比,选修内容理论性没有那么强,也不会过于抽象,大部分跟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而言也更适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另外选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一般都是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开展,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题素材。

以选修3研究性教学为例,选修3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五个模块的内容,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研究课题,教师可以先针对这几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可以是视频或者文字图片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自由选择相关的专题进行课题研究。若学生选择基因工程技术专题,可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在哪些方面有应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基因工程的优势和弊端是什么?近五年高考基因工程部分考查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什么?社会中哪些职业会涉及到基因工程?

课题小组通过合作探究模式,查找资料解决相应的问题,可以向相关老师或专业人士求助,整理Y料进行做成PPT或者word文档,小组协作向全班同学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学需要对该部分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指导或者补充,最后进行知识点总结和习题测试。

这种将课堂还给学生,关键部分教师进行总结补充的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生物教学和新课程的要求,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研究性学习在生物实验课程中的运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课的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学生接受为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会设计实验、缺乏实验技能迁移和创新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过程,在教学模式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阶段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自己探究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他们对实验的探究热情将会大大提高。如果能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那么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探索中自己寻求答案。曾经在别的学校观摩过一次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课,教师在讲完原生质层的概念后,提出如何证明原生质层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接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实验材料或自己携带的材料分组开始进行实验探究,有用30%的蔗糖溶液作渗透剂的,有用20%的蔗糖溶液作渗透剂的,或者用10%的食盐水来做渗透剂的,还有用红墨水做渗透剂的,在试验材料的选择上有用洋葱内表皮的,也有用洋葱外表皮的,分别探究这些试剂的作用,实验完后,小组成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好的实验结果进行经验分享,不好的实验结果也分析失败的原因,最后其它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提问,整堂课下来,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实验结果也多种多样,教师评价针对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自由度和开放性,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自己寻找答案

一直以来,对于大部分时间呆在教室上课的高中学生来说,实验课非常宝贵,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如果能将实验课程模式进行转变,形成这种探究实验课的模式,相信学生实验课质量会更高,对提高生物学学习兴趣将会大有帮助,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创新活跃的思维。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多方面的,在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教师也进行了自我教育,提高了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白林.高中生物选修部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 STS教育 生物教学 渗透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和技术联系非常紧密。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生物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技术教育和重视素质教育,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能及时触摸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ST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它引领生物教学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STS概述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缩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的科学教育。其基本思想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发展作出决策。

二、实施策略

在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科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的部分,当前,把STS思想渗透或整合到生物学科教育之中,不打乱教学现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拓宽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

在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中增加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穿插组织单元教学。例如:通过列举我国人口增长率来分析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使学生真正理解“计划生育”在我国的意义;通过“无性生殖”教学,讲解克隆技术;通过“生物的遗传变异”的教学,介绍人体基因组计划研究新进展;围绕“基因突变”教学,讲述基因疗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前景。使学生了解当前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责任心和科学技术的决策能力。

(二)开展校内课外活动,展开STS教育。

开展课外活动是生物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对原有学习的知识、技能在某种程度上的拓宽和深化,有以生物学科为主体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例如,做食用菌实验时,事先设计实验目标,把实验中关键的操作技术指导给学生,而整个过程基本上由学生进行操作。通过实验,学生就能掌握菌种等级测定、装料、灭菌、接种、实验处理、栽培管理、采菇、记录、统计分析等一系实验方法,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观象,如菌袋的污染问题的处理等,也会令学生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如他们采取用甲醛、多菌灵、PP粉等处理对比设计实验。这些格外的收获,常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另外,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实验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使学生尝到创造的乐趣,引起更多学生的参与。倘若实验获得了成功,并能把自己亲自生产的产品变成商品实现社会的价值化,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开设以生物学科为主体的综合科学活动,加强STS教育。

以生物学科为主体的综合科学活动课的内容可以从生物技艺类、生物实验类、实用生物类、专题研究类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使学生手脑并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使学生形成兴趣、发展个性,并将相应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上去,从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如在征集“环境与人和谐发展”口号的活动中,可利用课堂或班团会让学生参与对“环境和人”的专题讨论,从而增强学生对《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知识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它们对环境、珍稀动植物保护的意义,同时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树立社会意识。

(四)参与社会实践,优化STS教育。

校外生物科技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明确的主题,而且研究问题的来源、活动的情景是真实的社会生产实际,如先进生产实践的考察活动、运用于现实生产的生物科技新成果的传播活动、生产实践问题的探究活动等,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训练科学发现的真正逻辑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鼓励并放手让学生向蚕农讲解蚕桑有关知识,向周围人介绍自制酸奶、自制泡菜、自制杀虫剂的技术,等等。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大大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大大优化STS教育。

三、实施方法

(一)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主要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已有知识来探究、解答问题,以获取新知的方法。如在讲“蒸腾作用”时,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提倡植树造林?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花卉移栽时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枝叶?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问题讨论法。

问题讨论法是运用讨论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解答,进而弄清问题本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如在讲“遗传病”时,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怎样防止遗传病的发生?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而寻求问题答案,并查找各种资料,寻求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现场调查法。

现场调查法主要根据特定的课题把学习者带到现场实地,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调查来解决问题,同时增加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及社会责任感。如学了“环境保护”以后,让学生到某个受污染的地区采集空气或水的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并寻找污染源,最后写出调查报告。

(四)决策模拟法。

决策模拟法是指就某一特定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例如,学了“生态系统”一节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利用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扮演一个生态学家,设计一个生态村。

(五)实验操作法。

实验操作法是应用实验的方法对已学知识进行探究或检验的方法。例如,在学了“血型和输血”后,要求学生能自己设计和操作ABO血型系统的鉴定实验和交叉配血试验。

(六)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社会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和决策,如在讲述到基因治疗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和其为社会带来的利弊时,让学生扮演不同意见的角色进行辩论或讨论,以培养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观、价值观。

四、渗透途径

(一)充分利用必修内容,体现STS教育的广泛性。

必修课教学作为中学教学活动的主渠道,由于其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因此,我们应充分依托必修课教材,大面积地实施STS教育。必修课教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一定的教材来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它较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学教师,要有强烈的STS教育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教材中进行STS教育的因素,不断整理和调整教学内容,让生物学教材渗透STS教育。

(二)开展选修课教学,反映STS教育的层次性。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生物选修课是在完成必修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设的,它以课堂教学为主,包括实验、参观、实习、调查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实际上,开设生物选修课在实施STS教育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与广泛性见长的必修课相比,生物学选修课中的STS教育在具有较大选择性的同时更具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能根据学生的生物学方面STS素质及兴趣、爱好等,安排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生物学STS教育内容;第二,由于选修课在时间安排、内容选择及实验场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弥补必修课教学中渗透的不足,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三)开展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显示STS教育的多样性。

生物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生物学课本知识的扩展和加深,是强化STS教育的有效途径。生物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开展科技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生物科技活动开展STS教育,这对于显示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多样性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多样性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表现:

首先,开办生物科技讲座,介绍生物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介绍生物学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介绍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开展趣味生物实验、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活动,并定期进行展评;收集最新科技发展动态,编写生物学STS手抄报,并定期举行评比;举办应用生物知识竞赛和实验设计操作竞赛活动。

第三,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田或医疗实验室等,然后进行现场观摩和实地学习操作;利用节假日进社区、下乡村,为普通群众或农民讲解保健知识、测血压,讲解病虫害知识等,并写出实践报告等。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STS教育内容的渗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还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由于渗透材料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使学生既懂得了科学原理,又懂得了科学原理与技术之间的联系,还理解了这些知识在社会中的日常应用原理。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益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科学已成为自然科学的领头学科之一,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生物科学教育中渗透STS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粱强,赵瑞祯.利用《生物》新教材中的专题栏目实施STS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5,30(8).

[2]施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35.

[3]魏景华.STS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J].生物学教学,2000.3.

[4]于海洪.我的STS观――生存与发展伦理问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23.

[5]周衍文.农村中学生物学课STS教育初探[J].生物学通报,1994,29(6).

[6]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1-105.

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新视角

遗传学内容是高中生物重要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学好遗传知识是学好高中生物的关键。以新视角走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教师必须领会好课改理念,把握好新课程教材分析处理的新思路、新视角。

一、教材编排体系的视角

[课程标准] 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

[新课标教材]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

[旧大纲教材] 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

通过比较可看出,旧教材以现代遗传学理论体系为编排体系,而新教材以遗传学发展进程为编排体系。这样就凸显了生物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更能让学生体验前人的探索和思考。

二、知识内容深广度的视角

新课标教材《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知识内容整合了旧大纲教材的教学内容《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三章内容。删掉了第五章 《生殖的类型》和《个体发育》两部分,增加了《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等内容。而新课标教材知识水平的变化主要有:知识性目标――理解水平(10条)、应用水平(2条);技能性目标――模仿水平(1条)、独立操作水平(6条);情感性目标――经历水平(2条)、反应水平(1条)、领悟水平(1条)。可见,新课标教材的知识内容的广度有一定程度的扩展,而知识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探究活动和科学方法的视角

新课标教材的探究活动的类型有,实验(培养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模型建构(领悟和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资料分析(培养信息处理能力)、资料搜集和分析(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思考与讨论(培养思维能力)、技能训练(训练过程能力)、调查(培养调查能力)等项目。而新课标教材的科学教育方法,主要通过生物学史的案例展现科学探究方法,如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列举了从格里菲斯到赫尔希和蔡斯等几位科学家的探究实验。另外,还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来应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如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围绕孟德尔实验遵循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假说――演绎法思维方法。可见,新课标教材加大了科学方法教育的力度,也更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知识呈现方式的视角

新课标教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问题情境驱动知识的建构,如设置“问题探讨” 栏目,创设“问题链”;加强引导性以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如设置“资料分析” “思考与讨论” “探究”等栏目, 正文的叙述图文并茂,易读易懂。章节版块与栏目丰富,信息量大,便于知识系统化。如章由首页、节、章小结、自我检测四部分组成, 每节由问题探讨、正文主栏、正文旁栏、练习四部分组成。可见,呈现方式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阅读习惯、认知规律来进行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知识构建的引领性强,但对教师二度开发教材的能力要求高。

五、STS教育思想的视角

新课标教材(必修2)遗传部分与STS理念有关的内容主要有:(1)搜集有关试管婴儿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应用。(3)DNA指纹技术。(4)生物信息学。(5)遗传定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等。可见,新课标教材反映了生物学的时代性、研究进展和社会价值,体现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新课程理念和三维目标。

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 教学 教师

探究教学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终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它对于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实施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几乎贯穿了整个生物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往往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而分组实验又多是验证性实验,只有通过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那么身为一线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如何适时适度地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们知道,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往往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再作出假设,根据要探究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并且教会学生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但是学会了探究方法可以进行课外探究,甚至终身受益。自从学生学会了这种“对照实验”方法后,大部分学生喜欢上做探究实验,特别是对生物、环保感兴趣的学生更是经常在课外探究。

一、首先运用各种可以成为榜样的例子,来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新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科学发现史,虽然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科学家们发现科学真知的过程,但故事当中,科学家们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用于探索的精神已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也就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知识探究的兴趣。为学生开始进行探究实验提供原始动力,有了动力也就有了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愿意去进行生物探究实验的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也进一步体验生物科学概念,生物原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变验证性的分组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探究的能力

传统的生物实验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发,也减少了学生探索与发现知识的机会。教育家布鲁诺曾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若变换一个角度把适合研究探索的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恢复生物探究性的本来面貌,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有了探究的欲望,也就产生了探究的动力,就会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会挖空心思地想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设计出探究实验的方案,使探究过程不断趋向合理。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性实验的魅力。真正由被动接受者上升为主动探究者。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适合学生来探究,有的实验的确不适合学生探究,我首先立足教材,结合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选择本地区能够找到的实验材料,而且是学生能够进行动手操作的可行性实验让学生来探究。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节时,有一个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因为这是学生学习初中生物遇到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为了顺利完成了课堂教学的某些知识目标,如适宜的生存环境等,实验前我有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用来做探究实验的鼠妇(既我们当地叫的“西瓜虫”),学生很感兴趣,部分学生会在校园的花坛中找到鼠妇,有些躲在枯枝落叶底下,翻开那些杂物时,它们会很快爬走。通过这个亲身体验,“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这个结论其实在寻找鼠妇的过程中学生稍加动脑已经可以得知了。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他们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鼠妇的?这也就为后面的实验提出问题埋下了伏笔,更为设计实验方案打下了基础,然后让学生自己选其他实验材料,并根据自己选的实验材料制定实验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最后让学生做出结论,解析实验事实等,所有这一切尽量由学生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单单在做实验,也不单单在学习理论,而是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性强,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到了科学知识,又经历了对科学形成过程的了解,进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

一、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

1、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三个一”: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如:

(1)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识图学习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读性强。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

(5)比较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和归纳,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深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马虎,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习思想引导、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是学习过 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学生态度端正、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内容编排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书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五、基本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瞄准教学目标,灵活采取自学指导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发现法、检测反馈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篇9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多媒体 整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36-01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其中,生物科学知识是学习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教学之中。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着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信息技术既看得见,又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更有效。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因此,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优势。

1 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有限手段向学生传授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可以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

2 全面优化课堂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反映的是千姿百态的生物界、变幻莫测的生物体。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固有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等较为枯燥、抽象、呆板,难以表现其动态变化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借助电脑、数码投影机和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工具,在屏幕上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精彩内容,吸引力大,渲染性强。教师向学生讲授时,还可以借助扩音系统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若配上优美的轻音乐,则可欣赏性更强。

2.1 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

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效整合,可以为生物教学构建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为创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切实可行的道路。教学方法可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将得到更大的激发。

2.2 使教学变得高效轻松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教师难以用语言讲清的事物原理,缩短了授课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利用Word写成的电子教案,只要调整一下字体大小就可以在网络平台的屏幕上一幕幕地清晰投影出来;利用简易的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把标准的文字以动态的效果一幕幕地展示,需要时还可以把一些反映重点和难点的动画反复地、有选择地加以观看;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感更强,更有吸引力和渲染性;运用网页课件进行教学,界面美观、导航清晰、操作方便、效果显着。因此,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可使教学变得高效轻松。

2.3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放下权威者的架子,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讲授和归纳,而是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促进学习网络的形成,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施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以“学”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有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生物信息,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实践教学 育人模式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39-03

依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生物科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研究性实验实践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技能、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性,才能培养层出不穷的高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新型人才。

近年来,我们秉承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倡导的“学必期于用,用必期于地”的教育思想,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扬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生物类专业的优质资源,积极构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以提升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型和两者兼具、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以及社会化、国际化的“三型二化”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了生物类人才培养的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取得明显的成效。

1 建立新体系 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的学术型人才

以“地方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平台,完善和积极实践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多学科交叉培养,加强对学术型人才研究能力的系统训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为人才的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1.1 构建和实施有利于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性实践教学“3+1”模式

“3+1”模式是:前三年通过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验证性、综合性、探究性)以及课外实践教学(综合性、探究性)和科技创新项目等的系统训练,拓宽学生视野、夯实专业知识、增强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素养、建立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第四年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市场供求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业训练,或在研究机构、实习基地和科技企业等相关部门开展综合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训。[1]深化专业知识,锻炼提高创新实践、协调管理、人际交往、表达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与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1.2 做强学科专业 支撑研究性实验实践教学

充分发挥省级品牌专业、重点专业建设的示范作用,强化专业、做强学科,为研究性实验实践教学提供支撑。

进一步完善以培养社会化、国际化人才根本目标的省级生物工程品牌专业、生物学重点专业建设。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示范作用的大力发挥,更加突出和支撑了研究性实验实践教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的成功建设,也为社会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3 创新平台建设 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在强化建设“地方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同时,着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实验室和实体实验室”全面应用的基础上,创建并使用“科技创新实验室、自主创新实验室”和全面开放“教师科研实验室”。在科研导师的引领下,打造和充分发挥国家、省、校、院、学科群、项目组六级创新项目平台的支撑作用,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并加强过程性考核,促其极早融入到科学研究和创造新学习活动之中。确保了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

1.4 优化师资结构有利于人才的社会化、国际化

充分发挥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示范建设和辐射作用,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的社会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结合高端人才引进和聘任,及早发挥他们的作用,分类制定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遴选、聘任和资格认定,优化导师队伍结构。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通过选配专门的导师队伍、明确招生指标、独立制定授予学位成果要求等,引领导师积极推进校所、校企、中外协同培养机制建设。另一方面,合理学缘结构。规定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有出国深造或具有与国外合作研究的经历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现在出国比例达到70%,博士化率90%,实验实践人员的学历学位全部硕、博士化。超过招生计划50%的博士研究生将由学校资助赴海外名校研修或国际科研合作1年,以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

先后涌现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和“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培养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等一批优秀教师。

1.5 科研导师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科研导师制为载体,教师科研与学生自主创新协同,引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地介绍生物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学科群、科研团队、研究领域方向和研究实力与分布等,让学生与教师、研究生一对一结对,动态进入实验室,耳闻目染、亲身感受和亲自动手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直至主持和完成本科生创新项目、学术论文以及免试读研或出校、出国深造。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体系完备、保障有力的自主创新平台。

1.6 多样性讲坛丰富学生知识和激发创新热情

以多样性讲坛和论坛为平台,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素质。

教师不仅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和教材建设之中,注重教学内容传统与前沿的有机结合,而且做到全面参与,主动请求参加每周一次的“教授讲坛”和“百奥论坛”,从不同侧面和视角给学生做讲座。同时,利用研究生“博雅论坛”等,讲成长、讲经历、讲感悟,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 整合多资源 塑造应用能力优秀的专业型人才

以建设高水平“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驱动,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积极塑造以提升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型人才,积极开展专业素质和技能教育,依托双师制,实现专业型人才成长,是人才更加社会化。

2.1 调整培养方案 突出研究性实践教学

按照学科专业特点和未来专业领域方向,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加大实践环节比重,积极培养专业人才。

依据国家发展策略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新修订和完善了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专业下设2~3个热点方向,课程配置模块化。注重综合性、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原有包含实验实践学时达0.5分的课程独立成新课程,并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考评指标体系等作相应的改革、提高和明确说明。将研究性实验实践教学学分从原来占总学分的25%提高到32%,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学分的比重,确保研究性试验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常效化和规范化。结合学生专长和兴趣,聘请校外科技杰出人才来校做讲座、担当兼职导师,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实施“住企制(学生在企业完成一年的实践实训培养)”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利用企业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帮助指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校内导师和学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发展中的疑难杂症,真正做到“既好又省”。积极实施顶岗实习锻炼计划,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拿得出、打得响”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

2.2 强化保障平台 促进自主研究性学习

在建设高水平“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建设高水平“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过程中,完善和积极推进应用生物类实验课程“虚拟实验室(在线教学平台)、实体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和“创业实践实验室”三个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实验室的全天候开放,开展实验项目预习学习、相关实验技能操作流程的仿真训练、在线预约、考核和师生互动等,学生进入教学实验室开展自主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借助创业实践实验室,学生在“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原则下,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选择,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以巩固和发展,为适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提供了系统训练的很好平台。

做强国家级精品课程“植物生理学”,建设完成和推广使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植物学生理学”课程,充分发挥和扩大了省级精品课程(群)“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学”等的效用和影响力。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实验教材《植物学实验与技术》、《植物生理学实验》2部精品教材,实验教材依据学科、专业和学习型、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系统梳理全部实验实践内容,将其分设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三个层次,将实践教学分设为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实现了知识呈现、素质培养和有利学习型、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有机统一。为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了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师讲解、学生模拟”向“学生探索、教师点评、师生合作学习、共同创造知识”为主的转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2.3 实践教学一体化 促进研究性实践教学开展

打通专业间课程设计,打通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课程,建立层次性、开放式实验实践教学一体化体系,“一票否决制”强化研究型实验实践教学。

综合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成的优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有利于体现专业知识构建的系统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扬个性、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群体种群生态系统”和“形态观察结构与功能代谢与调节生物与环境”两条线交叉融合建立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对全部实验实践内容梳理、整合,分门别类和创新设计为验证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实践教学三个层次。明确规定: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实践教学比例必须实验实践课程课时53%以上,且每个专业、每轮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都必须面向全体师生开设开放性、研究性实验、实践教学活动(项目)。

3 协同多层次 打造研究与应用潜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以做强国家级“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为引领,加强产学研基地、实践基地和企业工作站建设,积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奋力打造基础坚实、专业特色鲜明、应用(服务社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化、国际化的能力。

3.1 理论应用并重 打牢兼备型人才成长基础

在做强国家级“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全力打造理论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服务、理论与研究兼备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

立足“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生物工程专业将传统生物学方法、理论与现代生物技术及工程理念相交融,在生物制药、细胞与酶工程、环境生物工程和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领域方向有雄厚的教学师资,实行双导师制;建设有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条件(实验室精良、仪器设备充足、经费投入充足、管理到位)和实践教学条件(基地数量充足、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竞争力强、管理水平高);突出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并与相关行(企)业共同构建以提升能力为导向、注重产学结合,促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3.2 做实校企联盟 定向培养对口型实用人才

发挥企业条件和优势,实现校企互动。学院与校内外共建、共享实训、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30多个,使课程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环节落到实处。学院聘请共建单位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特色课程或专题讲座;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基地接受培训或开展合作,丰富其生产实践经验。企业在学院建立研发实验室和项目资助,使学生初步具备生物产业产品研发的能力。学校相关研究成果优先在合作企业转化应用,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和联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在基地进行1年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巩固和深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缩短了社会适应期。

近5年来,学生的考研录取率31.23%,就业率达96.90%,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达100%。

4 健全评管体系 为研究性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充分发挥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作用力,强化质量工程,建全和实施研究性试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培养社会化、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

4.1 健全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研究性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在规定实验课时超过0.5学分的课程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并独立考核考评计分的基础上,将实验实践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分别由仪器设备性能了解、规范操作与保养(30%)、实验用品及药品的合理使用(10%)、验证性、综合性试验实践内容完成情况和质量(30%)、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完成情况与质量(30%)等组成,每次每个实验项目逐项打分,最后汇总为平时成绩。期末考核试一次综合考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主要内容是教师设计好一至几个探究性小专题,由学生分组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进行全过程、全项目段、全方位(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节约卫生、礼貌等)考核、综合评分,形成了既注重结果又强调过程的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

4.2 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研究性实践教学常态化

强化学生培养质量管理,改革质量评价机制,逐步由内部质量监督向外部质量监控转变,由一元质量标准向多元质量标准转变。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督导制明确规定,校级生物类学科群5人专职督导组,每学期每人必须完成听课、评课60学时,作有详细听评课记录并存档。学期末,学校组织刊发一期包括“听课情况、教学情况、学情动态、经验交流、综合评价、建言建议等”的书面交流期刊,送给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人员。而且,每门实验实践课程都必须在学期末进行网上学生独立评教、教师独立评学。

院级督导组由院全体党政领导、系部主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规定每学期每人听评课不少于5学时,随堂写出听评课书面报告并送交学院统一存档备查。学院每学期分别召开一次听评课和学生评教座谈会,确保了研究性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票否决制”明确规定,凡没有开展研究性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师不能被评为年度考核优秀和年度优秀教学奖候选人。此项措施成为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的推动力。

此外,深化投入机制改革,加大人才教育投入,不断扩大学业奖学金覆盖面,大力促进拔尖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项目资助制,结合奖学、助学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学位的科研成果要求,设立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支持学生开展自主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贡献率。通过科技小专家、科技服务团,社会实践小分队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技为民、科技富民的服务意识,也进一步加大了人才的适应性和社会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