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篇1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

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创新型人才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是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根本。作为人口大国,如何把劳动力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内老龄化社会初露端倪的关键时期尤为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教育机制,推进教育工程的系统化建设,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理衔接,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在社会转型期,面对青少年中出现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单一或不均衡发展都不利于人才培养,德育的不合格则会使得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危险品,重视德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在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内容体现了对德育认识的不断深化。“立德”首先是教师立德。教育者先做到立德,才能形成自身的美德,才能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其次是学生要立德,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合格人才。最后是教育要立德。教育立德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保证教育质量。如果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将无法面对学生、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也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道德。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贯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二、影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因素

(一)应试教育的模式化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的目的性很强,进入大学成为衡量合格人才的唯一标准,以分数为指向标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化到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如果说教师为了孩子的分数呕心沥血,那么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更是殚精竭虑,学生则要实现家长和学校的意志。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指挥棒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很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基础教育阶段重智力、轻德体美教育的发展,致使相当一部分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入学后往往因为心理放松而不思进取,对新的学习方式和自我管理为主的学习生活感到迷茫困惑、对新环境和新同学难以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以及与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学生共处而失去原来的优越感。从深层次来看,这些现象源于学生、家庭、社会等方面教育观念的影响,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二)重学历、轻成才的功利化思想影响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许多弊端。(1)重专业、轻基础。轻视基础教育,导致专业面拓展受限,知识结构单一,与社会需求复合型人才不符。(2)重理论、轻实践。只重知识传授,轻视实践实习,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能力,甚至没有实际动手能力,没有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给就业带来压力。(3)重知识、轻思维。长期以来,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创造性思维不足。(4)重提高、轻合作。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过程中,往往轻视团队精神培育,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不足,难以形成交流、合作之间的思维启迪和碰撞,与协同创新的需要不符。(5)重特色、轻人文。许多高校以发展特色为立足之本,忽视了人文学科建设,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这些弊端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把考上大学简单地等同于成才;在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把高等教育简单视同走过场,把学历与能力画等号;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把能就业当成评估高等教育培养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这些弊端尽管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但从深层次来看,与基础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教育机制的固化性、教学模式的延续性对教育系统工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实践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不是仅靠高等教育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必须加以培养。

三、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方向

(一)建立符合立德树人培养目标需要的基础教育模式

第一,抓好养成教育,重点突出人格培养,克服重智轻德现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极易导致主体性缺失、依赖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部分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和自主学习精神,自我管控能力差,甚至不能明辨是非。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抓好学习成绩,更要抓好养成教育,尤其要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注重人格培养,坚决杜绝重智轻德现象,为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打好基础。

一方面,要重视文化素质在人格养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人的内在素质是构成人格的核心要素。构成内在素质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因素都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文化素质的内涵和积淀,人的精神风貌、行为方式是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文化素质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础,决定人的品位和品质。因此,以人格培养为重点的养成教育必须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却存在分数等同于文化素质的偏见。人格培养的正确路径应跨越应试教育的束缚,切实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依靠综合教育推动人格培养,通过提升思维能力推动人格水平。

另一方面,要针对特定年龄段促进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统一。认知教育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前提,但仅有认知教育还不能实现知行统一,还要有诸多的实际情境感知,逐步增强个体的养成意识。实际上,人格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个体主动自觉的程度。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表现、发挥最快的阶段,教育者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强化情境陶冶以及行为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尊重和调动其主体能动性,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人格培养质量与育人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人格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重点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奠定创新思维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课堂上的听讲和理解能力、课后总结与自我学习能力、深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长期以来,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教学方式,把许多敢想敢做的智慧火花湮灭在考高分、升学率等功利化的需求中,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培养探究事情根源的精神,学会思考,敢于创新,这才是合格教育的基本要求。良好的思考习惯、正确的思维方式是相伴一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要把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放在首位,引导教育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框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谈到: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

(二)建立符合培养创新人才需要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意义深远的自由。”约翰•亨利•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大学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也就是自由教育。”他们从本真的角度对大学教育进行了哲学阐释,也对大学理念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当然,时代背景不同,办学目标也不同,大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不同。在当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二元化”教育模式下,高等教育应该超越为知识而知识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努力构建与之相符合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教与学两个环节实现突破性的变革。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因为简单的知识传授或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是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要把自己的科研融入教学,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把教师的思维方法传递给学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从更宽广的视域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推行师生互动式、启发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知识的被动状态,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融入教学过程,并通过实践教学提升思维空间,消化理解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要改变学生一味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习惯。从开始接受知识的初期,学生基本上被动地获取知识,在书本知识、学校教育是正统教育的认知下,在升学率及其相关利益的指引下,受好奇心等因素驱动下的主动学习被冠以“不务正业”之名。经过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固化下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学习惯性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管理、生活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离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更远。因此,要逐步改变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在思考、生活、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一要把好“入门关”。在新生入学初,及时进行学习模式变更引导教育,明确高等教育阶段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特点和要求,确立学生的自立意识。鉴于心理成熟期的不同,对学生要进行跟踪式指导,这就对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不仅要求辅导员有耐心、责任心,也需要有高水平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真正从“授鱼”改为“授渔”,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二要引导学生突破学科、专业束缚,广泛涉猎。高等教育在巩固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引导、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体现大学的包容精神。丰富的综合知识积累是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基础。实践证明,专业划分过细,会限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

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专业分工越发达,就越需要协同合作。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已成为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这在科研领域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对1901~1972年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发现,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有185人。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41%;在第二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65%;在第三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79%。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通过多年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势,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可见合作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深化改革、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关键步骤,而协同创新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与合作意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营造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

(三)转变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办学,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理衔接

篇2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发展;教学研究

前言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计算机理论知识普及和通用计算机应用技能普及型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并掌握未来工作生活相关的计算机使用技能。随着计算机知识体系迅速膨胀、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延伸、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演变及教育相关科学和管理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与教学迎来了很多新的形势,如何应对新形势,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而且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式

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原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科技毋庸置疑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其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对所面临的新形势进行新的构建,进而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对自身的改造和重塑,其所面临的新形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1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从本质上说国家多轮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在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需求的改变。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方针,摒弃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将素质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技能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重要的位置,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科技技能素质的基础构成之一,因此,新课改的提出和推进也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以提升科技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要求。1.2高等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的转型本质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其转型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2014年起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型发展。外延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在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的任务,而内涵式发展更关注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迫切问题是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其次,高等教育的功能性转型。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提出了地方性高等院校由研究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功能性转变的方针,600多所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2017年又将一批本科院校明确定义为职业院校,更加明确了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需求,加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向应用型转变的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所要面临的新问题。1.3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对教育发展的主观的、理性的的认知,是教育的人文研究,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等。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轻能力、注重理论轻实际、注重记忆轻思考、注重知识灌输等方面。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证明:传统教育理念已经难以展现较好的教育效果,更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自由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开放化、教育多样化等教育理念,每种理念都有其核心思想包含其中,成为教育的指导,这种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其所采取的教育理念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何适应教育理念的改变,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1.4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前行教育信息化存在于教育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个方面,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其朝着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推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网络构建、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的产业化管理和具有信息化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环境下的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也必然要融入到信息化发展的新浪潮,改革和重塑以求得健康、快速发展。1.5教育相关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但却要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形势。网络科技的发展使教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移动智能科技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变得随手既是,多媒体技术(如3D投影技术、虚拟影像技术)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体验感。这些都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进行辅助教育值得思考。1.6计算机应用领域无限渗透计算机由最初的用于科学计算发展的现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社会应用,休闲、娱乐、生产加工、科学处理、虚拟仿真和智能化应等无处不在。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在是只关注计算机原理和基础编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用的宽度和广度必将带来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变革。

2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2.1实现教育由传统理念向现念的转变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除计算机专业之外,更关注计算机的应用是实践价值,相应的教育理念也不应在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化知识性教学。在理念上一定要尊重社会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本,以学生为本,助力于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大的思想格局。2.2紧随时展,拓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原理与基础、计算机语言和办公软件应用三个方面。但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学生往往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并学习了相应的内容。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入更多的应用技能教育,如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网络、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等多元化、多样化的内容,进而服务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迎合未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内容的拓展不只是计算机教育的广度,从深度上也应进行深入,如同样是办公自动化可以结合社会应用加入高级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2.3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多样化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还集中讲授法和演示法方面,相应的方法在知识传输和定性内容实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样也需引入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好的迎合教育理念转变带来的需求。其中,项目驱动法就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在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实践和创新内力、提升学生关注度和积极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受到计算机基础教师的普遍关注。2.4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经行教学活动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等。教育手段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必然。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不能再只是书本、计算机和投影,而应是以多媒体科技应用,以大规模网络科技应用为方向的先进教育设施的引入。2.5引入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形式基于笔试和机试的,依靠定成绩的模式在计算机这类技能型培养的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应用技能考核方面略显不足。为了应对,国内外学者结合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如基于项目制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教学成果的社会评价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档案式评价。2.6加强实训/实验及创新教育大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实训/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实训/实验教学形式,如提升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加强需求现场的问题式教学、采用项目式的教学形式等。国家教育部也提出了加强实训/实验教学培养的推动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项目,通过国家扶持拉动实训/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于各级教育层次,本研究所指的是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性教育,社会发展是引发教育发展变革的直接动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新形势,各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面临的各种新形式,并由新形势引出计算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对实际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捷,王维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医学信息;医科院校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覆盖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医学”与“信息学”交叉的、有其相对独立的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医学信息学科学。许多发达国家都己把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来考虑。国际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趋势和重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电子病人信息为中心的整个医学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整合;二是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因此,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1 摆脱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试教育的困境

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为了增加就业,努力去考各种证书,当然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也不例外,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在“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的,正是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内容的限制,学生把精力都花费在大量的试题练习和考试技巧上,只关注各种证书考试及等级考试的内容,而无视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为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改革,要彻底摆脱“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开展更符合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需要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是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2 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大多数内容与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要求重复;②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跟不上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的速度,没有掌握广泛的医学信息学知识的医生将很难适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环境;③医学教育如何顺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改革趋势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2.1 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要改变学生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其他证书考试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摆脱各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并提高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

其次就是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体。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它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合理地选择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医科院校各专业的特点,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课程,可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分为三层结构,即计算机技能层、计算机技术层、计算机拓展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最后在教材体系上,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并缩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于医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其专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手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

2.3 合作开发小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如何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课题小组,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小项目的开发或网页制作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3 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实践

3.1 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三层结构的课程体系,目的是与专业相结合重基础、强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层为技能层次: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和“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必修课。为后续计算机技术、拓展层课程打好基础。

第二层为技术层次:开出大量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前沿技术发展的限选课,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医学信息等课程。

第三层为拓展层次:重点开设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应用选修课,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循证医学中的计算机检索技术等课程。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计算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后两个层次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状况和兴趣进行选修。

3.2 开展网页大赛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小项目开发

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我校连续3年举办大学生网页制作大赛,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树立关注生活和关注社会的良好意识,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创作出有助于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鼓励。除此之外,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该门课程的考核中设置了小项目合作开发,要求每组最多5人,应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合作开发一个与医学相关的小项目。合作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3.3 考试机制的改革――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为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把考核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并不断的建立健全考核的标准,使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从2000级开始,将考核改为60%笔试加上40%的平时综合评定。其中40%的平时综合评定成绩包括应用所学知识制作小项目(20%)、上机作业(10%)+考勤(10%)。自2002级开始利用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机考。考试结果表明: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也提高了,课程及格率自然也提高了。

3.4 我校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果分析

2005、2006年全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平均合格率、优秀率与我校情况的对比如表1所示。

上海市等级考试试题灵活性强,操作实践要求高,应用性强,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连续2年的合格率、优秀率均超过上海市平均。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这足以说明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很有效的。

3.5 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设想

(1)彻底摒弃目前的“双基”教育,把“双基”教育的要求纳入到社会化考试的范畴之中,对学生只提要求,不再专门进行教学;或将“双基”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教学中去。

(2)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由于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因此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如在临床专业中设置临床支持系统的系列课程;在放射医学专业中设置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公共卫生专业中设置卫生信息资源的系列课程等。

针对不同的培养层次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性课程,如医学信息学导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网络、多媒体)应用基础,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等;在研究生中进行更高层次的针对医学某一应用领域的信息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3)根据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重点,参考IMIA(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等医学信息学权威机构的教学指导性意见,组织专家建立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放射医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管理(包括医院管理)等专业的医学信息学教学体系,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等。

篇4

一、高等教育存在的外部哲学基础的缺陷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不可否认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是在对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冷静审视后,从哲学视野做出的高度概括,并且给予了不同时代的高等教育、同一时代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以强有力的解释和指导。但如果从“任何教育都是培养人”这一毋庸置疑的命题出发,辨析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我们会发现其存在较明显的理论漏洞。从本体论上来看,任何教育的第一意义上存在是人,也就是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人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高等教育只有通过给予个体生命存在最真诚的关切,才能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中得以存在。显然布鲁贝克的观点跨越了教育的这一内在依据,高深专门知识和社会的需要都不是高等教育本体意义的存在,它们只是高等教育真正从人出发之后而产生的两种外在哲学依据。所以,离开个体的生命存在去寻求高等教育存在的理由无异于无源求水、无本求木。但若干年来,无论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剖析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无不以这两大哲学基础作为依据。甚至于不少研究者已经把这一结论看作好似自然科学中的公理和定理,不需证明,只要在需要时拿来用即可。所以,以高等教育存在的外部哲学基础为本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必然会带来一些弊端和危害。

首先,它会导致高等教育过程中教育与学生关系的倒置,教育本应从学生出发,是学生成长的最有效工具,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完全可以在教育全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但这种外部的哲学基础所导致的知识和社会双本位,却使学生变成了教育的工具,成了探究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中间环节。

其次,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和政治论的哲学基础往往与两种教育模式相伴随。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极易导致注入式模式,即教师将选择好的知识和观念强行灌注给学生,学生除了接受和服从,别无选择。为社会需要服务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训练式模式,这一模式认为,外部环境决定了人的成长,只要在教育中对学生加以适当训练,学生就会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人。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扭曲了“教育是培养人的”这一终极命题,“驯化人”这一外在标准取代了“培养人”这一内在依据。

最后,这两种哲学基础本身的局限性使二者在现代社会都面临着挑战并身处困境。对认识论而言,人类的知识不断累积和科学方法的精致化带来了知识的“相对性”、“专门化”和“抽象化”,产生了知识的疏离。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学科发展的分化造成了不同领域中的人们难以沟通,最终人类所创造的知识反过来制约了人的思想和言行,造成了人存在与认知的疏离;而政治论的盛行已造就了功利主义在社会各个领域大行其道,也导致教育以功利主义作为其主导价值取向,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的工具化,进而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显然,我们应当把人作为高等教育存在的逻辑起点与内在依据,这不仅能为高等教育存在的外部依据找到支撑,更能赋予高等教育应有的内在品质。

二、高等教育存在的内部哲学基础———人的存在论

人生成于教育,人提升于教育,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人作为教育的中心和重心,把“人的存在”作为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存在的内在依据和逻辑起点。但在教育中要遵循这一依据首先要求我们理解人的存在与动物存在的本质区别,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出人之所以要接受教育的原因以及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一)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是有尊严、有价值的精神性存在,而动物不是。诚然,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价值和尊严其生命也可以得到维持,但这样的生活跟动物的生存又有什么区别?所以精神成为人之所以作为人的决定性因素,人的所有思想和行为也因此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了精神作底蕴,人类和社会的情形将无法设想,赫舍尔指出:“我们所面临的最可怕的前景是,这个地球住满一种‘存在物’———虽然从生物学上说,他们属于人类,但缺少从精神上把人同其它生物区别开来的性质。”[3]由此可见,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必须完成对自身“物”的本性的超越———即赋予自身以精神,使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但人要从本质上实现这种超越,就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能引领人跨越其“物”的本性,赋予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使人从工具化的存在状态中解脱出来。教育也必须担负起这项使命,深入人的精神领域,引领人的精神发展。

(二)人是自由性的存在。在哲学史上,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几乎无一例外都将“自由”视为人存在的本质。黑格尔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4]他认为,追求自由和产生自由是精神的本质属性,自由是精神的内核和真理。马克思也曾指出,自由自觉的存在才是人的本质性存在。通俗地来讲,人是自由性的存在就意味着人是自主、自律、自为的存在;意味着人是主体和主人,而不是客体和工具。但人的自由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后天接受正确的教育才能具备,只有真正的教育才能赋予人正义和民主,培养出自觉、自律、自为的自由人。但要切记这里所说的自由绝不是我行我素、信马由缰,更不是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一定要正确理解、悉心把握人的自由性的精髓,千万不要使自由教育走向极端甚至反面,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三)人是创造性的存在。动物一出生便伴随着本质的获得,并不需要在以后的生存过程中再生成;而人则截然不同,尽管人在出生时其遗传基因已经为人的生长、生成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但这一基础并不能生成人的尊严和价值,更不能决定人的人格和思想,这些需要人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不断反思、批判、超越自己才能真正获得,并逐步向着更新、更高、更美的境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一生是不断生成、不断创造的一个过程,创造性是人存在的本质属性。对于这一点,哲学大师赫舍尔也认为人的存在是一个连续不断地选择、生成和创造的过程,从来就不是完成时,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终极状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造性的存在是人与其他事物的一个根本性区别。人在创造中获得了作为人的依据、权利和意义。但在人的存在过程中,尤其是在生命的初始和成长阶段,谁来帮助其不断进行选择、生成和创造?不难发现最合理的方式是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作用和协同活动,受教育者才能真正完成自我生成、自我提升和自我创造,从而使个体不断地走出自我局限、超越自我,创造出真正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人的创造性存在必然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即教育者应使教育过程成为个体的自我作为和自我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规范对个体进行强硬加工的过程。总之,人是精神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原因,脱离它们空谈“人”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要实现人作为精神性、自由性、创造性的存在,是离不开适宜的教育的,即那种以人的精神性、自由性、创造性为初衷,旨在生成人、提升人的教育。所以,任何教育都应首先把人的存在作为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在教育的视野中真正把人聚焦在中心,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导向性教育,使人不断走出原有的状态和品性,趋于更完美的境界。

三、内部哲学基础与外部哲学基础的“倒三角”关系

综合以上一、二两部分所谈内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存在的内部哲学基础是人的存在论,外部哲学基础即布鲁贝克的认识论哲学基础和政治论哲学基础。我们不妨用“倒三角”来描述三种哲学基础的关系,下面的一个角代表人的存在论,它有力地支撑着上面两个角,分别代表认识论和政治论。人的存在论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基石,而认识论和政治论又相互促进,政治论主张的实现需以认识论为依托,认识论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政治论的激励,三角形构成稳定的层次结构,三个角和谐共存于一图中。其具体的含义为:高等学校内部各个环节应以人的精神性、自由性、创造性存在作为起点和终点,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的个体来实现对知识的保存、继承和不懈的探究,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这样,高等教育存在的内部哲学基础和外部哲学基础便达到了调和与统一,不仅在逻辑上经得起推敲,更为高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找到了理论起点。四、树立以个体发展为本的全面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建立正确合理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存在的内部哲学基础告诉我们:在高等学校内部,应把学生作为精神性、自由性、创造性的存在,把生成个体、提升个体这一“轴心原则”落实到高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并在教育过程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树立以个体发展为本的全面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以知识承载为本、以社会需要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三种传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高校,常常表现为一种价值观占据主导。但从高等教育存在的三种哲学基础的关系来分析,其所对应的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也不是互相冲突的,而是可以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和协调的。高等教育存在的内部哲学基础———人的存在论要求高等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富有自由性、创造性的个体为根本目的;并在这一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创新,从而达到承载、探究知识的目的;最终这些自尊、自律、自我创造的个体会把知识和能力作为实现自己的工具来毫无保留地回报给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建构的是以个体发展为本的全面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高等教育价值观:以个体发展为本就好比要把一支箭磨得很锋利,然后射中知识探究和社会需要两只大雕,可谓一箭双雕。

篇5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立交桥 学分银行 学分认证机制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以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如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澳大利亚学分转换计划和韩国学分累积制度等。学分认证是“学分银行”的核心和基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终身化的前提。

一、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立交桥

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之后所实施的各种专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高等教育立交桥是指通过对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整合协调,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在我国,高等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已经有了一些实践,比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衔接、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互通认证等,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理念,就必须建立起贯穿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衔接机制,促进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学分认证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高等教育学分互认机制。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习者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学分互认机制是将以前在别处已经获得的学分转换为当前所需的学分,实质上是对学习者有效学习成果的认定。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之间学分的互认和转换、国家认可的教育培训课程和资格证书与相关学分之间的互认和转换,可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而我国各级各类的高等教育目前仍以分数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和知识量,并没有形成以考查实际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因此,为了激励学习者有效学习,应当建立一种体现高等教育差异化特征的、多元化的学习成果认证机制。高等教育立交桥学分互认机制包括正规教育内部的学分互认和正规学习之外的学分互认。

1.正规教育内部的学分互认

高等教育内部层次复杂、办学形式多样,既有正规的高等教育系统,又有非正规、非正式的高等教育系统。在正规教育内部,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各自学分的构成及其价值的诸多差异直接导致了院校之间学分互认困难重重。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在进行学分互认的尝试,但多数只对排名在自己前面的院校的学分比较认可,对其他院校的学分则不予认可。因此,可以按照教育资源、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标准将各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分银行”分成若干级别。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同级别之间院校的“学分银行”中相同课程的学分可以相互转换,低级别院校的“学分银行”认可高级别院校的“学分银行”中相关课程的学分。再者,应当确定一个适当的学分互认权数,以便于计算各级别院校之间的互认学分,特别是高级别院校的“学分银行”对低级别院校的“学分银行”中相关课程学分的认可。另外,不同级别院校的“学分银行”之间还可以通过建立合作课程、签订学分互认协议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2.正规教育之外的学分互认

正规教育之外的学分互认主要指发生在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内部之间的学分互认。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大多已成年,其通过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个人工作经历都可以按照一定方式、一定比例转换成相关的学分。职业资格认证表明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同样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转换成相应的学分,记录到学习者的个人终身学习账户上。这样,具有一定职业资格的学习者可以免修部分课程,甚至可以直接申请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无论是正规教育内部的学分互认还是正规教育之外的学分互认,都应该建立起科学、公正的学分互认的操作规范,包括学分互认的课程标准、同质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异质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考试评分标准、考试评分审核等。由于学分互认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教育部应该建立专门的学习互认机构处理所涉及的有关具体事务,各院校或各高等教育机构有必要调配专门人员对学分互认进行统筹管理,具体包括:介绍可以进行学分互认的课程目录和职业资格认证目录,不同类型的学分互认的计算方法,对学习者提出建议和咨询,负责协调工作以确保学习者在校外学习成果得到认可,等等。

(二)建立高等教育的学分兑换机制。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特性 初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25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类专业大都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每年培养数十万的职业类人才。传统认为,初等教育是属于普通教育下的师范教育,尽管有着知识积累与传承的这层特殊面纱,使得教师教育带有普通教育的知识特点,但是这无法遮掩“教师”是一个特殊职业技能岗位,也无法回避我们必将用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教师教育。

1 初等教育专业的职业特性

职业教育的特性是其“职业性”,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导向”。职业教育成效如何取决于它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胜任其面临的岗位。我国初等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大多是面向小学及教育岗位的人才。专家认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是保育,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中学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是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后续篇章;小学教育是两者的衔接,其低学段具有一定的保育性,高学段具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它不仅要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把握儿童成长的方向,不仅要保证儿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等,为其今后一生的可持续学习,成为开放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打下基础。因此,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

2 职业特性对教师的要求

小学教师以小学生的教育为己任,而不仅仅以小学学科知识的传授为己任。小学生教育过程中育人是目的,知识的传授是手段。养成性作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决定了初等教育的重心在于养成教育,这要求养成教育的执行者――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养:

2.1 知识体系――全科发展

职业视野下的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与其职业对象密不可分。小学教师的职业对象是小学生。就认知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感知技能等方面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无论多么复杂的新事物,小学生都可以将其作为整体逐步同化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掌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会像成人一样面对新鲜事物就立即将事物划分为各个零部件,了解零部件之后再加以整合进而认识新事物,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综合的整体的。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波伊尔也曾指出初等教育区别于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联系:人与人是互相联系的,各门课程与知识是互相联系的,课堂内容与文娱生活是互相联系的,学习与学生生活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小学阶段需要有全科型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知识的讲授,这有利于教师引导其更加全面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把握。目前,不少国家实行全科小学教师即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2.2 教学技能――知识传授的保证

目前,中国的教师国编招考政策允许综合型大学的学生通过统一考试进入教育行列。而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接受了专门的教学技能培养。初等教育专业定性在教育,决定了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通晓教育理论,熟练教学实践技能。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职前教育培养都加强了实践教学教育。大多数采用2+1的培养模式和院-校合作的方式。但是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中学教育技能不同,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必须规范。其次,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儿童知觉过程的直觉性,使他们喜欢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呈现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儿童记忆的具体形象性,使他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形象生动的事物。另外,儿童思维想象的独特性和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也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这些都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图片、声音、影像等生动活泼的载体,必要时辅之以儿歌、童谣、舞蹈、简笔画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

2.3 职业的认识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作为小学教师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小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他们的工作态度,有时甚至一个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在小学生们幼嫩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使他们深刻认识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什么是初等教育,明确初等教育的养成教育意识,懂得养成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良好习惯,才可能促进其生命的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对人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莹.“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刘慧.初等教育学学科: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3]王佳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学报,2012,(2).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jrzg/.2010-07-29.

[5]刘春玲.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语文教学技能[J].赤峰学院学报,2008,(8).

[6]司成勇.当代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与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2009,(9).

[7]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篇7

关键词:高等继续教育;函授站;退出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09-02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其主要办学形式之一的函授教育,由于其生源广、覆盖面大、办学收益较高等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各高等学校(成人高校)纷纷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建立校外函授站(点),开展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活动。函授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学习,接受再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函授教育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高等继续教育函授站退出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办学行为、难以保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函授站未能及时地清理,直接影响了函授教育教学质量和主办高校的办学声誉,进而影响到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高等继续教育函授站的退出机制,以保证高等继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高等继续教育规范办学的预警机制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主管高等继续教育工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除了3~5年一次的大规模检查评估及一年一度的函授站年检、年报,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高等继续教育的实时现状,特别是函授站规范办学的基本情况,对存在的违规办学行为不能做到事前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二)对违规函授站的处理相对滞后

目前,高等继续教育函授站的退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因函授站已无生源可招或是其他原因,主办高校和函授站设站单位主动终止协议,停止办学;--是因函授站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不足以满足办学要求,或是存在明显违规办学行为而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被勒令停止办学。针对第二种情况,目前主要是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发现和处理有问题的函授站。由于大规模的检查评估工作一般3~5年才一次,时间跨度太大,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函授站的处理工作明显滞后。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保证高等继续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退出机制,特别是具体的退出标准,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存在问题的函授站。

(三)被处理函授站的善后工作无序

部分存在严重问题的函授站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后,特别是部分被取消办学资格的设站单位,为了挽回经济损失,千方百计推脱善后工作的责任。而主办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介入,使善后工作更加无序。大量函授学生流失,学生的经济损失得不到及时的补偿,希望继续求学的学生求学无门,思想波动较大,从而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如何完善高等继续教育函授站的退出机制

(一)建立高等继续教育规范办学的预警机制

建立高等继续教育规范办学的预警机制,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等继续教育办学情况的信息收集、处理、评价系统,及时发现、反馈针对高等继续教育的评价信号,并将评价信号快速提交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出决策,预防和迅速处理一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安全的事件。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一定的高等继续教育办学信息的采集机构,它的组成应具有相当的广泛性,由主办高校、函授站,以及学员、家长及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面向社会,通过电话、网络等建立信息收集系统。

其工作方式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对函授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或间接通过学生了解其父母、亲友对高等继续教育办学的意见、建议,或是对学生所在主办高校及函授站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也可以借鉴其他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等的报告和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各种相关的材料和信息。当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进行的检查评估和年度的年检、年报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该系统在收集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一些主办高校和函授站违规办学的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做出预警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针对预警报告,提前判断其发生后果的可能性、范围及程度,进而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二)明确相关标准,建立“红黄牌”退出机制

为加强对函授站的宏观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函授站基本建设,保证日常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考虑在函授站管理中明确相关标准,试行“红黄牌”退出机制。

如果在招生环节,函授站出现未经授权以主办高校的名义进行招生宣传,委托招生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有偿组织生源,招生人员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等其他非学历教育形式进行捆绑招生,招收未通过国家高等继续教育考试的所谓“超前生”、“预科生”等情况,一旦查实这些违规行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相关函授站亮“黄牌”,予以减少招生计划、暂停招生、限期整改等处理。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后仍不能改正的,就应对其亮“红牌”,撤销该函授站。情况特别严重,已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应直接对其亮“红牌”,撤销该函授站。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函授站不得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等其他非学历教育形式捆绑进行教学;函授站应严格执行主办高校培养计划,认真组织完成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工作;严格督促任课教师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认真备课、教学,做好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工作;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要求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如果出现教育、教学秩序混乱,难以保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等情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这些函授站亮“黄牌”,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后仍不能改正的,就应对其亮“红牌”。撤销该函授站。情况特别严重,已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应直接对其亮“红牌”,撤销该函授站。

除了招生、教学环节,相应的标准还应包括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收费等环节。当然,要取消一个函授站的办学资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应结合检查评估和年检、年报情况,从函授站基本办学情况及其违规办学行为的严重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给予“红黄牌”处理。

(三)及时做好被处理函授站的善后工作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取消函授站办学资格时,应监督、指导函授站设站单位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

1.要深入调查函授站被取消办学资格后存在的安全稳定隐患,摸清各类不稳定因素,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未然,尽可能将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责令函授站设站单位在终止办学过程中,全力维持函授站的稳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实现安全平稳过渡。必要时要派出得力干部或工作组监督函授站设站单位开展善后工作。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产业化 理论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大众教育系统转化。在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以其特有的办学方式、直接而鲜明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联动性,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社会服务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已成为了大学利用其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有效教育服务的重要渠道。其教育地位得到了不容争辩的确立和巩固。然而,伴随着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多种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属性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直面市场并随市场联动的办学特征,更为教育短缺时代相对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在渐趋成熟的市场运行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无法回避,如何理性适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竞争,科学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定位,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思考,也是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社会市场观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社会市场观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思想和经营原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社会市场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时市场观念已被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实践中,过度竞争恶化了市场环境。人们经过不断反思,产生了生态学市场观念,并进而出现了社会市场观念。社会市场观念继承和发展了市场观念和生态市场观念,将生态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思想导入了企业经营管理学,认为:企业应该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使它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关系,才能得到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社会市场观念仍然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即坚持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市场观念强调有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即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和过程不是盲目的,和不受限制的,而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出发和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它要求企业在在认识市场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3.社会市场观念体现了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的有机统一。突出强调了企业自身、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既不能单纯地从市场需求出发,而不考虑自身条件;也不能不顾市场需求,只看内部能力,同时要兼顾三者的长远利益。认为只有坚持三者的动态平衡,达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三、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论

1.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动性,决定了其“市场需求导向”的办学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得益于社会快速进步所产生的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社会职业人士对知识补充和更新的需求,直接与社会职业要求相对接,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具有直接而鲜明的社会联动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是随社会职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职业变化而变化,并在寻找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市场化特征,决定了其“市场需求”的办学导向和办学思路。

2.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有限度地选择教育范围

就具体大学而言,无论其教育规模有多大,与整个社会教育需求相比,其教育范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有限的培养能力,也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面向所有的社会需求,因而有选择地确定自己的教育范围和培养目标,是各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教育决策。依托现有资源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是一种惯行的思路,应该讲也是集中表达了教育需求与满足教育需求能力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3.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是取决于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是催生其发展的驱动力。与所有的社会服务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质与量的问题,存在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矛盾。随着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能力的增强,影响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即,由简单的获取型向满足型转化,其中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新的追求焦点。教育需求与教育选择层次的提高,必然引发教育者办学思路的改革。因而,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与水平,即办学质量的高低,是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4.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理论

社会市场观突出的内外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理论直接表达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它纠正了传统不顾主观条件,急功近利的思维导向,立足长远,坚持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有机统一、坚持各方利益协调发展,倡导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和挖掘自身有限资源、选择性建设有效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持久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直接反映,其深刻内涵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四、社会市场观对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启示

1.树立完善的市场观,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完善市场观,就是办学思想、出发点及目标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短缺时代“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众多的需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从而确立自己的教育项目和发展方向。这种服务目标的确定,一是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二是要依托一定的内部条件,三是作为教育这种特殊行业,还必须要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三者缺一不可。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是其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目标的相对明确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差异化办学策略是一种必然选择。

2.理性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

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是一个将办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具体步骤。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一个相对稳定、长远的追求,其能否实现,关键是各阶段、各部门要不断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并赋予实际行动。社会市场观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握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的平衡,突出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基础和系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办学目标,注意把握实现目标的节奏,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发展与资源建设的协调,又要充分估计和依托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实现目标的有利因素,在现实条件中挖掘实现目标的可能,从而快速推进现实状态向理想状态的过度——实现办学目标。

3.有效促进有限资源的建设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其满足社会需求能力,即通常讲的办学实力。因此,资源建设历来是与学校发展相同步的,这也验证了社会市场观念的基本思想。然而,大学自身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都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限资源的有效建设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是要求大学必须时刻把握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社会定位,改变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思维,实施选择性建设和重点丰富;二是要密切关注和敏锐捕捉社会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完善资源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提升内部资源的整合度和使用效率,发挥整体资源的系统优势。

4.放大资源视域,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偏职业性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资源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社会现实性和普遍性,虽然这种特征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难度,但客观上也为大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资源领域,为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和利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树立大系统、大资源观念,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在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角度、相对稳定的有效联合教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也应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5.以科学的质量体系形成相对优势地位,实施差异化办学和“品牌”战略

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对象提供教育服务的各要素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的总合,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差异化办学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选择性、重点发展思路,直接反映了集中优势,发挥特长,促进科学质量体系形成的现实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以相对优势地位,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理论支撑。

6.坚持大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导向作用

大学是社会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创造和传播者。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与大学普通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但和大学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一致的。以长远的观点出发,围绕社会进步和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利益所在。因此,要坚持用社会市场观念科学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国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2]马必学,郭沙.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3]张兆琴,郑玉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篇9

1 引 言

在改革开放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整体的规模以及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资金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许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相应的高水平教学工作。所以说,必须要积极的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对于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的必要性

2.1 缓解办学经费短缺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发展当中,资金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经费使用效率较低的影响,许多学校在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当中,由于经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制定出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能够极大地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更好地发挥出其在缓解经费紧张方面的作用,为协调经费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说,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更好地缓解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短缺问题。

2.2 促进教育改革实施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当中,资金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着其教学质量的提升。而通过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能够明确高校内部的资金使用状况,从而更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建立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以后,能够对于高等院校的资源配置情况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从而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更好地发挥出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所以说,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准确性,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工作缺失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当中,由于相应的立法工作缺失,使得许多的具体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整个机制的构建,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缺乏相应立法工作的基础上,高等院校许多的评价标准制定以及评价方式的选择都面临着众多的难题,这就对于高等院校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的完善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在缺乏相应立法工作的基础上,许多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3.2 支出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目前高等院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在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当中,支出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的漏洞,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监督机制来对自身的财政支出进行管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对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在高等院校目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当中,仅仅是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查,并没有去深究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更好地促进监督工作的开展,这就使得其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3 重视程度不足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最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资金的优化配置,从而充分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发展当中,资金大都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这就使得其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效果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高等院校在资金的监督管理当中也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责任制,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各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4 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对策

4.1 强化立法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当中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必须要强化相应的立法工作,为各项绩效考核标准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为绩效评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保障。这就需要国家立法部门在现行的各项高校法律当中,强化相应的绩效评价管理内容,从而对高等院校的财政支出进行有力的制约,促进其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完善的法律规范下,高等院校的各项财政支出能够更好地接受监督,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构建内部会计预算体系

在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当中,离不开必要的会计工作的开展,只有依据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更好地构建起相应的绩效考核平台,为缓解其经费紧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构建起内部会计预算体系,通过利用科学的会计计算手段与方法,对于自身的各项财政预算进行更为科学的计算,从而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除此之外,在构建内部会计预算体系当中,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支出考核机制,从而利用科学准确的考核结果,更好地开展相应的资金预算工作,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3 健全相应配套制度与设施

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较为完善,但是在涉及财政支出绩效评级当中,其自身的配套制度以及设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就使得其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遭受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在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制度,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以及数据库,为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除此之外,教育以及相应的财政主管部门应该对自身的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科学准确的分类,更好地促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的建设。高等院校也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宣传工作,保证各部门能够加深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认识与理解,为其下一步的完善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成本核算 会计前提

教育成本核算就是对教育费用的发生进行审核与控制,核算其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教育费用核算程序和方法,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与分配,最终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核算过程。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又称为假设,是指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人员对某种情况按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所做出的合理推断或人为规定。学校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

一、会计主体

在组织教育成本核算时,会计主体的确定是核算的出发点。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来源;

b.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

c.实行独立的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第四条中明确指出了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确定了会计主体也就为会计人员成本核算工作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只为特定的主体进行核算工作。

目前高校成本核算选择学校一级进行核算,以学校作为会计主体便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通过以学校为会计主体的成本核算构架,不仅可以将一个学年会计期间的成本核算成果用于满足学校内部管理信息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外部资金供应者对资源配置效益性要求的信息需求。同时,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审批收费标准、确定招生计划提供必须的参考信息。

二、持续经营

将持续经营作为基本前提条件,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既然不会破产和清算,企业拥有的各项资产就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耗用、出售或转换,承担的债务也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清偿,经营成果就会不断形成,这样核算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定的意义,在于解决了会计主体的资产评价和费用分摊等会计计量的实际问题。它为权责发生制奠定了基础,也是一致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依托。持续经营对于会计核算十分重要,它为正确地确定财产计价、收益,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条件,才能够以历史成本作为企业资产的计价基础,才能够认为资产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固定资产的价值才能够按照使用年限的长短以折旧的方式分期转为费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条件不存在了,那么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也相应地会丧失其存在的基础,所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必须以持续经营作为前提条件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中第五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教育成本核算同样也必须遵循持续经营假定,否则核算出的教育成本就不准确,按学年核算教育成本的许多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跨期费用的预提、待摊就失去了基础。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亦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会计主体的整个持续运作过程划分为间隔的若干时期,以便定期进行核算和报告。会计分期这一前提是持续经营的客观条件。对于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来说,既然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不会面临破产停业清算,那么为了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向有关各方提供信息,需要划分会计期间,即人为地把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八条规定,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第六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会计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止日期采用公历日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的学制随着教育层次的不同而不同,如专科3年,本科4年或5年,硕士生3年、2.5年或2年,博士生3年,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核算期间不能与学年相同。而从制度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应当以会计年度为成本核算期间,但是由于学生的入学与毕业时间,每年开学与放假时间均与公历年度不一致。笔者认为应该尽早变革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情况。货币计量是任何会计记录的基础,教育成本核算自然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但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条件的。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特征,因而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性的前提条件。选择货币作为共同尺度,以数量的形式反映会计实体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现实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动时有发生,例如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教育成本核算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成本的可比性受到影响,需要用物价指数,最好是教育物价指数进行调整,才能进行有实际意义的比较,才能发挥教育成本信息考核、控制、预测、决策的作用。二是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出的教育成本,但不能完全补偿真实的资源耗费,主要是固定资产的耗费。因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一般大于其原始价值,按原始价值提取折旧费,重置时就会在使用价值上减少固定资产的数量。在以教育成本为基础确定学费、教育拨款时,应考虑以重置价值矫正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第七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收支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核算。所以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也应当以人民币为计量基础。

综上所述,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us,straight talk about college cost and prices,/catalog/oxstalk.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