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篇1

一、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基础和关键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应在生活上、思想上多关心他们,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应经常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轨迹,及时发现问题和疏导问题,不能一味责怪和埋怨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极其脆弱,在懵懂、叛逆心理极强的成长阶段,家长的责骂、埋怨甚至暴力行为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身心。另外,家长的素质会影响到子女的素质,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就不易走上歧途。所以,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积极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并且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子女的法制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够沿着健康而正确的轨道前行,在施展才华的空间里自由发展,自由翱翔。

二、发挥课堂教育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老师在上《思想品德》《历史》等法制教育的骨干学科及语文、生物等相关学科时,要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寓法制教育于课堂之中,长此以往,对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不失时机地召开主题班会,充分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那么德育工作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生都有这种想法: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的同学随意迟到,有的不完成作业,有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有的认为抽烟、喝酒、打架、去游戏厅算不了什么……这时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朝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那些不易让人察觉的恶习就有可能引诱你走向犯罪的深渊。学校要全面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置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特别是特殊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应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另外,为了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法制教育,学校应专门邀请法制副校长作精彩的报告会,通过那些活生生的事实给同学们敲响警钟。还可以精心设计并依托青少年学生喜爱、乐于参与的丰富载体,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学的质量。如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征文,演讲,观看电影,参观少管所,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中的审判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法律素质。

篇2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现实意义;措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近年来,青少年参与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案件频繁发生,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和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好办法,因此,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来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青少年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然而,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特别是出于青春波动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既是建设完善法制社会的需要,更是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

(二)从目前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看,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特别是懂法、守法的公民,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历史的趋势。但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法制教育往往形成虚设,学校的法制教育被严重削弱,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长期落后,带来的严重后果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扼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趋势,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青少年本身因素来看,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和思想的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好感情用事,缺乏辨别思维能力,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极端思想,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形成长期有效的学生法制教育机制,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预防、减少、遏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二、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然而为什么在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问题”青少年反而多了,青少年犯罪呈大幅上升趋势, 而且犯罪性质、犯罪手段也愈来愈严重,这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多年来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流于形式。学校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目前的教育模式并未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并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没有硬任务、硬指标,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使学生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二)教育队伍缺乏经验。目前绝大多数设立法制课的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法制课老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制教育培训,也很少接触过法律书籍,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没有多少积极性可言。

(三)教育主体缺少合力。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自控能力很差,从众心理突出,没有一个法律意识的观念,随时都有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需要全方位、全时空的教育和引导。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学校存在依赖思想,总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不会有问题,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缺少了应有的关注,而学校又与家长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学生放学后不再受学校的管理范围,使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无法起到约束作用。

三、加强法制教育的措施

面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现存问题,改进法制教育工作,已成为教师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学校要抓好法制课的师资培训。法制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复合教育。因此,法制教育的教师,必须是要经过专业系统的法律专业培训。在当前法制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可举办法制教育课教师培训班,以提升中学法制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教师要改进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法制教育课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迎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深刻的法制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的法制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应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要适当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法制专题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玲,王戈. 当前在校未成年人法制教 育的现状与展望.

[2]张玫.大连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现 状及思考.

[3]国家教委、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 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关于印发《关于加 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

篇3

一、遵循儿童逻辑,建立规则认知

认识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前提和条件,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很明确,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对于刚接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则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规则意识的培育重点首先应该是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形成对规则的认识和发展。

例如在执教《上学的一天》第二课时,笔者以本校学生上学路上每天会看到的交通标志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标志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些标志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些家长并不能做到遵守规则,比如看到禁止停车标志仍然停车、随意闯红灯、进入学校区域不减速慢行等等。接着,笔者又安排了一个讨论环节:“这样做对不对?”我们以学生的问题引出主题,列举在上学途中儿童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如:“过马路的时候,遇红灯但没有车,妈??一定要拉着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么?”让儿童展开讨论,判断是非。最后归纳出过马路要注意的事项。由学生自己碰到的生活问题入手引出话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规则。学生在已有的交通安全规则的经验上,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规则认知,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可以让我们的上学之路更安全。在教学中,笔者呈现的是儿童亲历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且是需要在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法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遵循儿童逻辑,建立规则认知。

二、注重价值引领,深化规则认同

我们在规则意识教育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等核心价值观,懂得尊崇公序良俗。《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规则意识的培养不靠一朝一夕,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手段,我们在课堂上努力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认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以《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教学为例,了解当地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除了吃年夜饭、外出拜年收红包,还有很多其他的庆祝活动。教材中呈现了“中华好传统”: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起身迎;长者与物,双手奉接。春节拜年的传统文明礼仪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虽然拜年方式与时俱进,现在有微信、电话、视频、聚餐等拜年方式,但是拜年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在家个个都是宝,过度的溺爱,导致有些孩子外出时在长辈面前不懂礼貌。基于此,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表演各种拜年方式,来强化拜年礼仪,课堂展示的时候重点评价一般礼貌用语的使用,向他人道祝福,说吉利话等。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庆祝活动。人们在每年春节、元宵要燃放烟花爆竹,如果自家有喜事,如建房开业、婚嫁等都喜欢用这样的庆祝方式。但是新教材第54页的“法治墙”上明确写着: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的法规。我们的学生原来已有的生活经验是:过年了可以放烟花喽!在他们的心目中放爆竹代表喜庆,特别是男孩子最喜欢放小鞭炮了。但是事实上这一项有特色的娱乐活动在逐年减少,所以在课堂上笔者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县城区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然后抛出问题:我们的家人是否遵守当地的法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遵守今年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同时发放学校少总部发出的倡议书。

三、注重实践参与,促进规则养成

有效的学校德育强调体验重于知识,践行重于言说,过程重于结果,隐性重于显性。规则与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要从儿童生活出发,使儿童在体验中感受规则和法治,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法制意识的养成。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活动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篇4

1.认清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潜移默化地在点点滴滴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2.挖掘课程资源,把思想品德课的法制教育点落到实处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法律素养。而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法律内容,如《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等法律。这些法律知识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编写的,它并不是空洞的理论条款说教,而是设计了许多案例、情境、图文资料等来帮助学生认识,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当然要想把法律知识讲透,需要很多案例材料,而教材中就有许多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针对性很强的法律案例,这样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课本资源是可以拿来就直接用的,且每位学生手中都有,很好把握,这样既方便、快捷、直观,学生也容易接受。

2.1 要让学生知法。中学思想品德课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先让学生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同时让学生明白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由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即:一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让学生懂得法律与日常生活中的规矩的区别,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知道法律对我们具有保护作用,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开法律,我们享受法律的同时需要法律的保护。

2.2 让学生明白与自己健康成长具有密切关系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道什么是犯罪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即凡不履行法律规定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让学生知道犯罪的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知道刑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法不可违,违法必受法律的制裁。让学生在思想上对法律有最基本的认识,为学法打好基础。

3.不断优化教学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点分析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一框时,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更多地运用讨论法,根据教材例子,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教师进行引导。对如何依法维护隐私权,可结合具体情境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然后进行归纳说明。

4.探索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

要引导学生经历多种学习方式,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有效接受、自主探究和体验领悟的过程中,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素质。在学习《拥有财产的权利》一课时采取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感悟形成理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践行道德和法律。

5.搞好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篇5

一、将法律教育渗透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中小学法治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骨干学科,使学生感受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未成年阶段是最佳的法律教育期,在这一阶段开展法律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正确地追求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社会价值,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健全政治心理。

二、中学法律教育的展开

中学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公民的法律信仰和行动。法律教育分为知识、技能和价值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最终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法律信仰、法律思考能力和法律行动能力。法律教育奠定法律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培养学生的法律视角、法律思考力和行动力,使学生最终形成参与社会法律事务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法律知识网络,法律教育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法律对于我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作用;2.阐释法律价值观,并培养学生法律态度和法律信念;3.在情境下运用法律技巧;4.领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我们的法律教育,是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也要看到法律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学生不仅要接受法律知识的灌输,同时需要反思法律的规定,通过反作用深刻理解法律。让法律成为学生思维和行为习惯的一部分,使每个公民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法律教育的方法

1.创设法律情境和营造氛围,把法律带入生活,提倡教师和学生或者学生之间平等交流。案例学习或角色扮演,是很好的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现实体验,触动学生内心的法律道德判断。教师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现场”,比如“模拟法庭”,就可以使学生受到法律的系统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法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日常生活的影子,看到法律的普遍适用,体会法律在实践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产生深刻的法律认同感,并形成稳定的法律思维和行为。

2.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锻炼他们的法律思考力。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生活中法律实践的复杂性,但也要坚持以下的原则:首先要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法律教学中去;其次要让学生自由完整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有自我思考选择的权利;再次他们可灵活地运用法律,知道法律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最后告诉学生法律实践是复杂的,法律学习是渗透在各学科当中的,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我们要为学生搭建自由研讨法律的教育平台,可给出探讨课题,使学生通过探讨、思考、选择,获得自己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灵活应用掌握了所学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在形成自己的法律思考力。

3.营造法律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法律行动力。对于学校,其教学管理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进行,公平、公正、透明。这样依法治校的氛围,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精神,清晰明确自身与学校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对于社会,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警察机关、律所等常常是开放的。学校应组织学生通过参观、旁听、听证等方式了解我国法律的运作机制,巩固法律知识,增加法律认同感和尊重感,使法理精神深入学生的心中。

篇6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政治课程 开卷试题 设问角度 知识角度 热点专题训练

前言 新的课程标准,初中学校无不明确;新的《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初中政治教师无不已烂熟于心。然而,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我们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进一步反复思考与不断琢磨的问题是:如何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如何有效培养和提升开卷方式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需要真功夫,落实才是硬道理。

(一)关于新课标下初中政治课程的学习与水平测试要求探讨

1、初中政治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2011年新版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知识目标是,“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知识的掌握;现阶段高中学校的选拔测试,也不可能离开知识谈考查。

2、初中政治课程学习的能力要求。其一,根据新课标,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是,“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这里,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了明确地说明。其二,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这里,突出地强调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其三,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这里,突出地强调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3、初中政治课程的评价方式。新课标指出,“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境测验、开闭卷的笔试等。”“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可见,近年来,广州中考政治科目的命题把主观题部分设置为开卷、分值设计为60分,这充分体现了广州中考改革与践行新课标的力度。

(二)现实考察初中政治课程中考开卷试题的特点与学生能力缺陷

1、紧扣课标、考纲、教材与时事政治。近几年的广州市初中思想品德(简称政治)学科的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中考),所依据的是国家教育部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省制定的《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大纲》、《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教材与一年的重大时事政治为基本考查内容,以社会热点问题和初中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状况为载体,本着知识能力和思想觉悟并举的同时,更加突出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坚持了以学生为本,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导向,在灵活、开放的试卷上,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道德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基本素质,做到了知识、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有机统一。

2、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时事热点重点。近几年广州中考政治开卷试题,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选材大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重点放在学生身边和社会生活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并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别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学生: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集体观念;尊重、理解老师,主动与老师沟通;平和友善、换位思考、良好行为习惯、提高是非善恶观念等。诸如,关于网吧与吸毒问题、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问题、学生对待老师的批评问题,中学生消费状况问题等的材料命题。关注生活:通过试题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解决生活。诸如,关于亚运与生活问题、垃圾分捡问题、民族团结问题、依法治国问题、扶贫开发问题、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弘扬雷锋精神问题等的材料命题。关注时代:通过试题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在生活中的责任,胸怀全球、脚踏实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诸如,关于以“低碳”与“减碳”问题、中央和广东省“十二个五”规划建议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问题、嫦娥二号与科技贡献问题为主题背景的命题。

篇7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XX教育关于开展中小学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的活动的通知》通知,更好的学习领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这一主题,xx中学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引导青少年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自觉预防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将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

学校宣传

学校24小时滚动屏显示宣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等宣传标语。

二.开展专题宣传教育及法制知识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加深了教师对新《未成年保护法》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站在对民族兴旺、国家昌盛负责的高度,突出了儿童利益优先化、最大化的特点,它的实施必定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心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家也清醒的认识到,作为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率先学法,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自觉改正一些过去惯用的教育学生的口语和行为,带头做法律的维护者显得十分重要。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法、正确用法,做到依法执教、依法治教。

6月25日以来,经学校行政部门研究决定利用职工大会进行全校教师法制知识学习。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违者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否则也将被予以惩处……校领导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认真解读与阐述,要求每位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的理念,营造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队部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三.加大预防知识教育、预防溺水、防、防骗、防欺凌等教育。

5月以来xx中学进行系列主题教育,特别是6月份校园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安全八桂行、安全活动月等专题活动任务下,重点做好禁毒教育、预防溺水、预防、防拐防骗、防欺凌等专项专题教育,促使全体师生认识到爱护保护生命,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xx中学加强控辍力度,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此外,xx中学对各班的特殊人群进行统计,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宣传,对留守儿童、孤儿、随工就读、家庭困难儿童给予关怀爱护。通过活动,广大学生也更清楚地了解应该怎样正确地保障自己的权益,避免受到伤害。

四.

篇8

关键词:教师法律素养;教育惩戒;规范作用;示范作用

2019年4月开始,教育部对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持续曝光,严厉查处教师违规违纪行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1]。其中,教师违规惩戒问题成为了“常见”典型。值得反思的是,一方面,在国家的严查厉处下,中小学教育惩戒活动中仍存在教师“以身试法”的情况;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教育惩戒问题的“过度关注”,也使得部分教师怯于行使惩戒权。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2]。教育惩戒步入法治化轨道,必然对教师的法律素养,特别是依法执教、依法施惩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厘清教师法律素养在教育惩戒中的作用,充分运用之,也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教师法律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法律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一部分,教师的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为了从事教师职业,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可以说教师的法律素养是由正确的法律认知、丰富的法律情感、坚定的法律信仰和良好的法律能力构成的。其中,法律认知主要由公民基本法律常识和职业法律知识组成,本文对法律认知的研究主要关注教师职业法律知识,其中又以权利义务知识为核心。学界也有将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统称法律意识的,法律情感是初级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则表现为对法律权威的敬畏和对法律价值要素的认同,是较高级的法律意识。法律能力是教师在执教活动中可以合理地运用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处理问题,维护自身和学生法律权益不受侵犯,监督权利与义务运行的能力。教师的法律能力是教师法律素养的外在体现,也是判定其法律素养的根本标准,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依法执教落实到各个环节,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良好的法律素养是支撑教师依法执教、履职的基础。教育惩戒作为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具体体现,将其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便有效地规范自身的教育惩戒行为。

二、教师法律素养在教育惩戒中具有规范作用

教育惩戒是通过对偏差行为施与否定性制裁,避免偏差行为的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产生和巩固的一种教育手段[3]。学生作为发展的个体,其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学生的外在行为很难完全合理与正确,而在实践中,学生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往往与违规行为的发生频率成反比,学生那些破坏程度较低的违规违纪行为恰恰是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规则》中指出,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教师可以当场实施必要的惩戒。教师成为了教育惩戒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所具备的法律素养将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惩戒行为的正当化、合法化。1.教师法律素养不足妨碍教育惩戒行为的正当性教师惩戒行为的正当性是指教师实施惩戒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社会伦理规范,得到了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4]。一方面,伴随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权利意识的提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权利开始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强调维护学生的权利与尊严。部分教师因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认知不足,对法律框架下师生间的权利义务不够清晰,对教育惩戒的法律限度了解不够等,没有意识或能力明确区分教育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教师惩戒行为的正当性随之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个别媒体舆论的片面报道,放大了学生的权利,压制了教师惩戒权,部分教师因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律能力,在外部压力裹挟下,不敢、不愿行使惩戒权,以此来规避冲突。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后,教育部了《规则》,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以便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惩戒行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教师基本法律素养是教育惩戒的底线法律素养良好的教师拥有相对完备的教育法律知识,能够有意识地用教育法律知识处理身边的问题,将法律精神贯彻到教育管理活动中,应用到教育惩戒实践中。首先,正确的法律知识可以让教师明确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教育惩戒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教师惩戒权作为教师依法对违规学生进行惩戒的管理权,是伴随教师职业的产生而存在并得到了法律的授权,放弃行使惩戒权最终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的养成。其次,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有利于教师恰当地保护和约束学生的权利。学生拥有国家公民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享受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各项权利。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应尊重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但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超越法律的边界。再者,拥有法律信仰的教师更倾向于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坚持程序正当。最后,教师良好的法律能力意味着教师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将教育惩戒的主体、客体、内容、依据、限度等各要素约束在法律边界内。因此,教师良好的法律素养是促使教师惩戒行为正当性回归的关键因素。同时,教师法律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师的惩戒行为,对学生行为的养成也同样重要。

三、教师法律素养在教育惩戒中具有示范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学生是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5]。教育惩戒出于教育改善的动机,通过积极管教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学生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不安、愧疚、恐惧等心理状态,此时对其展开的教育更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教师教育惩戒中表现出的法律素养对学生行为的养成具有“示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示范”,既有具有积极影响的正示范,也具有消极影响的负示范。1.教师依法惩戒的行为是以身作则的法治教育(1)教师法律知识的运用促进学生法律知识的掌握。教育惩戒的实施过程是关乎师生合法权益的活动过程,《规则》中也指出“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通过对教育惩戒规则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教育惩戒是有目的、有依据、有程序的教育管理活动,教师依法实施惩戒的行为会加深学生对自身权利、义务的认识。(2)教师依法惩戒的行为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教师依法实施惩戒也会增强学生的法治信任感,当一个人认为通过法律的遵守可以获得公正的对待时,他才会自愿地遵守社会的规则。青少年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对于规范行为的纪律非常重要,这种信任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框架,影响学生对制度规则和惩戒的反应。一般来说,信任老师的青少年在学校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与遵守规则的行为呈正相关。教师秉持“有权必有责、用权需担责”的基本法理实施教育惩戒,可以加强和深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3)教师依法惩戒的行为影响学生的问题处理方式。“法”只有从存在的制度形式转化为实践的行为状态,才能真正成为约束人的行为规则。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他者,教师的行为会得到学生的关注和有意无意的模仿。一方面,教师对教育惩戒中师生权义的准确区分会促进学生法律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提供直接的指引。另一方面,教师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与学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明确权利维护和救济的具体路径,会为学生合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提供示范,对学生处理问题的思想和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成为学生行为模仿的对象。除此之外,在教育惩戒实践中,最让教师和学校“头疼”的莫过于因教育惩戒而产生的纠纷事件。纠纷事件不但会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影响涉事教师或学校的形象,严重时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长久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纠纷的产生固然不是师生双方所期望的,纠纷背后的深层因素更应该引起重视。教师依法实施惩戒的行为会影响学生和家长对待教育惩戒的态度和做法。2.教师违规惩戒的行为对学生产生负面侵权“示范”(1)学生会对教师侵权行为进行效仿。教师作为依法实施惩戒的主体,其法律素养如何是影响教育惩戒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惩戒行为不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教师由于法律素养不强,在教育惩戒的过程中,存在着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包括对学生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侵犯,前者主要包括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等,后者主要包括知情权、陈述权、参与权、申诉权等。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生活别是在行为习得上,大多数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实现的,尤其是对榜样“示范”的模仿。对于教师的违规惩戒行为学生通常也会认为是合理的,进而运用到日常同学关系的处理中。(2)教师的体罚行为容易助长学生的暴力倾向。被体罚者及经常旁观体罚的学生会认为,“动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加之一些不良媒体肆意传播充斥暴力的不良信息,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风险大大提升,使得青少年在面对同学间、人际间的摩擦时,极易将暴力意识付诸现实来处理矛盾,这也成为了一部分校园欺凌的滥觞。体罚不但不利于教育惩戒效果的实现,而且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身心伤害,侵害学生人身权。我国多部教育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在司法上,体罚适用于故意伤害罪[6]。过度惩戒行为极易给当事人内心带来严重创伤,使学生发生认知偏移,严重时可能产生人格偏执的倾向,逐步产生具有攻击倾向的行为。教师作为学生的行为学习对象,当其行为使学生产生了委屈或不服气的情绪时,学生也极易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以冲动的非理性状态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因此,有必要深入考虑教师应如何通过教育惩戒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四、教师法律素养在教育惩戒中的体现

为了在教育惩戒中有效地规范自身行为,实现对学生“善”的积极引导,教师要将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的运用贯穿于教育惩戒活动的始终,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法治原则,坚守公平和正义,依法行使惩戒权。1.依法施惩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权义观权义观也叫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权利意识是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心理反应[7]。教师正确的权利观是指教师认知和理解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掌握如何自觉地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内行使权利,避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相应地,义务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依法应履行以及如何履行的义务的认知和态度。教师正确的义务观是指教师理解其应履行的义务及其必要性,明确履行义务的方式及未履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并能理解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关系。与传统的师尊生轻的师生关系不同,现代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师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的关系,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权利与义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与法律内涵。因此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地看待自身与他人的权利与义务。2.依法施惩要求教师惩戒行为于法有据教师要保证其教育惩戒行为的合法性,包括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即教师惩戒行为不但应该在教育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进行,还要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设定理念相符合。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依据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惩戒权行使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惩戒规则以及已经公布的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校规校纪、班规班纪等规章制度;其二是惩戒权行使的明确客体,即学生所缺失的特定义务[8]。教育惩戒有合法依据是其形式合法的必要前提。其次,教师惩戒权是教师职业自主性保障的权利和职责,不可以放弃,并且要对教师惩戒权的确立和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9]。《规则》中列举了教师可以采取的惩戒方式,同时也为教师惩戒行为列出了负面清单,明确了教师违规惩戒应承担的后果。教师实施惩戒时,对惩戒措施和惩戒力度的选择拥有相应的自由裁量权,要求教师保障教育惩戒的实质合法,把教育法律法规作为科学育人的有效抓手。3.依法施惩要求教师保障惩戒程序正当教育惩戒是个动态的过程,除了保证依据合法,还应保障程序正当。程序是法治的保障,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必须用程序加以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权力行使的随意性,有利于保障公平正义。规范教育惩戒的设定和实施主体正当行使职权,保护受教育者的权利是将正当程序原则引入教育惩戒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现[10]。正当程序将实体价值与程序价值相连接,具体表现在,教育惩戒中教师践行“正当程序”并推动“程序正当”。在教育惩戒实践中,教师作为主要实施主体,正当行使职权,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模式受教师法律素养的直接指引。当学生出现偏差行为需要实施惩戒时,从违规事实的认定、情节的判定、学生的申辩,到具体惩戒方式、惩戒时限和场合的选择、对学生及家长的告知义务都需要教师秉持程序正当。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惩戒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师良好的法律素养将是保证教育惩戒程序正当,规范教师教育惩戒行为的保障。4.依法施惩要求教师把握惩戒权的法律边界权利与权利的约束总是相伴而生,作为教师职业权利的惩戒权也不例外。权利都有特定的边界,划分并把握权利边界是避免权利冲突的必要手段。教师惩戒权的法理支撑、法律规制共同勾勒了其法律边界并表征在惩戒权行使的基本原则、惩戒方式的选择以及惩戒与体罚、惩戒与侵权的界限上[11]。只有把握住教师惩戒权行使的法律边界,才能保障教育惩戒价值与效用。教师首先要能够准确区分教育惩戒与侵权行为,特别是教育管理实践中常见的对惩戒与体罚、留置与侵害学生人身自由权、没收与侵害学生财产权、停课与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等的界分。《规则》中指出禁止“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以及“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等间接带来身心伤害的变相体罚。为教育惩戒和体罚的界分提供了参考,指出了课后教导、暂扣学生违规物品等方面的规定。但惩戒规则作为指导性、规范性文件,是无法囊括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的。故实施教育惩戒还需要把握教育法律法规背后所蕴含的法律精神,主要指道德人文精神[12]。教育具有强烈的道德伦理性,而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教育法律法规相对于社会法律更具张力。教师对教育法律规范的运用在其职业道德调节下更具活力,促使教育惩戒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向作用,始终围绕“育人”而展开。综上所述,教师的法律素养对自身惩戒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学生行为养成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教育法律知识,增强对现实中法律现象的敏感度,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法律能力。通过依法实施教育惩戒,实现对学生违规行为的改善和积极行为的引导,充分展现依法施惩背后所蕴含的法治、正义、育人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EB/OL].[2021-03-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EB/OL].[2021-03-29].

[3]劳凯声,余雅风.教育法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20:134.

[4]程莹.教师惩戒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8:23.

[5]李晓燕.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在法治教育中的师表作用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7-10+21.

[6]管华.教育惩戒权的法理基础重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3):16-24.

[7]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102.

[8]秦涛,张旭东.高校教育惩戒权法理依据之反思与修正[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04):41-47+63.

[9]余雅风,王祈然.教师的法律地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01):49-58.

[10]刘明萍,张小虎.论我国教育惩戒权的两极化运行与理性化回归[J].复旦教育论坛,2020(01):33-38.

[11]刘冬梅,程丽.论教师惩戒权的法律边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1):84-92.

篇9

1.以学生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所实施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鞭策学生,同时又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2.当今大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现象,利益观念明显增强,对于理想和信念以及社会价值等关注力度不足,部分学生出现轻微拜金主义,非主流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面对既个性又非主流的大学生,以学生为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不二之选。

3.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未得到足够重视。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还未完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

1.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制度和文化都可以对人的行为加以引导,制度是外在的行为准则,而文化则是人们内在的共同的价值体系。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为完整更为精彩的大学生活。

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首先要依法治校。要明确高校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关系和责任,并明示公告;要规范管理过程中的处理程序,对学生的处理要做到程序正当、依据明确、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分适当;要以法律救济的形式给予学生申诉的权利,以充分体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想。这三方面本身即是以学生为本制定的制度,将以学生为本的态度与法治精神结合起来,可以有效保障人性的合法张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构建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其次,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需要加强文化体育建设。大学校园的社团通常是极其活跃的,学校可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结合重大政治活动和节庆日,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征文活动、歌舞大赛、学者讲座等,让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打造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高思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建设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政团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政工作,从行动上积极实践思政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建设,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还要拥有一批政治可靠、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将思想政治课讲活讲生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外,还有拥有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近年来高校辅导员老师多数是大学刚毕业就踏上这个岗位,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很多社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自己当学生时就未想通而现在就要面对自己的学生来回答,只能是凭感觉和经验开展工作,只能简单地以制度和纪律来管理大学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学校需注意辅导员老师的年龄搭配,以老带新,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发扬光大。

3.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一刀切”。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特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政治方向上,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紧密结合时政,与时俱进,和平时期引导大学生为投身到祖国的发展中打基础,碰到敏感时期要及时预防年轻人的冲动和一时激愤。在学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又要考虑自己所学知识对于在社会服务中的应用,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活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运用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教育,使大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运用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在人际交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引导大学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人际交往知识并注重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使他们愿意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建立起平等、互助、诚信、宽容、开放的良好人际关系。

4.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尚无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机制,实际中每个思政工作者都需要熟练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当前,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还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领导应提高意识,充分重视教育心理学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补充具有教育心理学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现有工作者进行系统培训,充实教育心理学知识,力争使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指导工作。同时应加快思想政治工作层面的应用心理学课程建设,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目标,并将咨询心理学等内容引入其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使大学生内心的迷惑矛盾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以学生为本,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选之路,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更和谐的学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健康、文明的成长,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使学生真正成为各方面都对社会有用的人。坚持以学生为本,符合当代国情生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做好高校工作的基石。

参考文献:

篇10

摘 要: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的整体性思想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整体性思想作为方法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系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性 建构与衔接

柯新凡,男,河南大学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育使命,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既是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教育以育人为本,而育人又要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道德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总目标展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整体性教育,必须在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智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等,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中学、大学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阶段,各自有自身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基于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选择应有不同的要求。

国家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时也充分考虑到了阶段性特点。总体来讲: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多的是要进行公民教育,另一方面要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准备基础;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基本公民素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基本理论尤其是中国化的的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对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渐进过程,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有直接的关联性和统一性,也就是说虽然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差异,而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边界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更应该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目标前移和目标后置的问题。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较多的系统的理论的灌输,再加上考试的现实需要,而偏重于理论的讲授,忽视公民素养的实践;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却存着在中学就应该掌握和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讲授,加之以择业或读研为目的的现实考量,大学生存在着更多的是以课程成绩过关或知识单纯记忆的偏好,而缺乏对理论的理性思考和认同。

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整体性衔接,一方面,要努力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尽可能科学地界定目标的边界,以利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整体性衔接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相应阶段性目标的中心:中学阶段应该侧重于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和养成,即道德素质、权利与责任统一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法治素质、科学素质等,不过分突出理论体系的完整解读。大学阶段突出和加强信念教育,通过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教育,用特别是中国化的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指导其行动。无论是合格的公民教育还是高层次的“四信”教育,最终是要经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

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媒介。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教材。在不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不同学习阶段的教材应有差别。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整体性衔接的要求,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教材)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处理好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和横向交叉问题,避免重复性,实现无缝衔接。

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教材)在纵向、横向上都存在一定的重复。从纵向看: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复。从客观上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逻辑的应然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但不能因此而不关注问题的存在,必须努力规避无效的内容重复及差异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在编写教材、设置课程时,要以整体性思维来考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中学、大学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力求避免低层次的内容重复。其次,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理解部分内容重复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更要清楚教材只是教学的指南而非教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学、大学教师必须相互了解不同阶段的教材内容、教学重点,以教材为基础,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当根据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因材施教,避免教学实践中的无效重复。

总之,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必须以整体性思想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编写,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合理转变,不能过度刻意追求阶段性或独立课程的教材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完整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整体性衔接。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发展是整体、全面的发展,决不是单向、片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①因此,对人的整体性认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衔接的一个核心因素。要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才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中学是学生基本道德规范、责任意识等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也处于迎接中高考的高压阶段。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呈现出独立、主动性的成人感与幼稚、依赖性儿童心理并存的普遍特点。大学是理论系统掌握、“四信”确立的重要时期,也是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阶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自我意识增强但情绪波动较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但辨别真伪的能力相对不足、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主观片面性思维依然明显、意志力明显提高但稳定性不足的特征。

基于整体性思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点和接受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媒介(教材)编写应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教材的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情感需要,整体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和影响,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按照同一套方法去说教,而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重视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能力提升、道德养成、人格发展。

当前,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使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更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坚持以整体性思想为指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衔接机制的构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