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经济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炭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炭经济

篇1

关键词:煤炭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经济

1引言

淮南矿区位于安徽中北部,矿区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倾斜宽约30公里,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煤炭储量丰富,总储量占安徽省的74%,华东地区的5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咨询研究中心的专家认定,淮南矿区煤炭资源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最好,也是最大的、唯一的煤炭资源,是一块难得的整装煤田,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基地,比较优势明显。

2004年,煤炭产量2982吨,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煤炭开采在本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在矿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极化现象突出;产业结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不高;造成许多“矿城”、“矿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本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煤炭开采带来的影响

2.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与国外煤炭工业和国内加工制造行业相比,中国煤炭工业形成了有特色的生态环境问题。其特点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造成煤矸石、废水、废气和塌陷区“三废一沉”等环境问题;以资源消耗和生态损害为主,消耗大量的土地、水和环境旅游资源。

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引起了桂和荣等专家的关注,大量矿井水排放造成地下水资源流失,致使许多矿区矿业、工农业及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紧缺。煤炭开采地面沉陷损害了土地资源,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煤矿固体废物堆积占地,部分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工业废水、煤矸石等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

2.2对经济的影响

煤炭作为本地区煤电化三大支柱产业的龙头,2004年,煤炭产量2982吨,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2.6万元。2005年目标是,总产3260万吨,利润1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7万元。煤炭开采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淮南地区的积极发展功不可抹。

但是,这种过重依靠煤炭的格局造成了淮南市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极化现象突出,体现为“二个单一”,主要表现为“二个单一”,即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成份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体现在煤炭及其初级加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经济成份单一,具体表现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各种经济成份中占据绝对优势。

过多的依靠煤炭产业的经济结构,形成了本市经济随着国际煤炭市场的波动而大幅度震荡,不利于经济稳定。当前煤炭能源市场过热,行业收入差别过大,过多吸引了本地区的资金、人才和其它资源,对其它非相关产业和弱势产业形成较大冲击。

短时间过多的资金收入出现资本寻租。在短时间煤炭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一时难以适应,资金过多集中在少数几个“短平快”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房价上涨过快,带动物价上涨,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

行业的极化还拉大贫富差距,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20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4元,淮南矿业集团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7万元。造成淮南市行业收入差别上的天堑,行业收入差别的过大可能直接冲击其它行业的发展,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2.3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淮南市经济明显存在“两多一少”的结构特点,即以煤炭为主体的采掘业和以电力、化工为主体的初级加工多,而其它深加工产品少。

在淮南市,以煤炭及其初级加工为主体的煤、电、化等基本部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波及关联行业的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发展较快,但门类与层次较少。与此同时,城市的其它行业和辅助行业发展不够。这种单一的行业结构,存在着以下二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矿产品加工深度不够,资源利用面窄;第二,社会经济环境较差;第三,科技结构、人才结构单一。从而对城市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结构。根据淮南市统计局的数字,淮南市的煤、电、化产业的产值在乡及乡以上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从1993年的30.6%增加到1997年的37.3%,这反映了非煤、电、化产业发展缓慢的状况。

煤炭开采是以消耗土地和水等资源为代价的。这些资源的消耗显著的影响了本地区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淮南市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99874.2hm2减少到2003年的96892hm2,11年累计减少量2855.2hm2。

2.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煤炭开采的迅速扩张,随矿建城,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但同时,城市建设并没有相应的跟上,形成了百里煤城,城乡交错。城镇分散、布局失调、城市功能弱化。这种格局给市容、生活、交通和治安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过快的煤炭发展影响了本地区的生活质量。张桂芳对淮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1998年至2002年间所收治的煤工尘肺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后发现,煤工尘肺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合并真菌感染的死亡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矿区的环境不仅形成了尘肺、关节疾病多种职业病,危害职工的健康,矿区的环境污染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淮南采煤沉陷区范围大,约有1.7万余户、12.8万百姓生活在沉陷区内。

3对策

3.1做好长远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矿产资源的储藏量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因矿产资源枯竭而衰亡或转型,是矿业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矿业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焦作市是以众多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典型煤矿城市。但是,近年来,焦作矿区步入大规模衰减阶段,陆续关闭了位于城区的王封矿等多个矿区,其它开采区也面临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矿业城市大都要经历“起步-成长-成熟-衰退或转型振兴”四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如果非矿业经济发育不充分或停滞不前,受资源可耗竭性的制约,矿业城市会随着矿业经济的衰竭而走向衰亡;相反,如果非矿业经济在资源枯竭前得到充分发展并成为支撑矿业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则会出现矿竭城荣。

3.2保护环境,走生态发展道路

矿业城市必须坚决摒弃“先开发后治理”或者是“严格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而应走一条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协调发展道路。这就需要矿业城市不断加快资源型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步伐,构建清洁型产业结构体系和绿色产业结构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使原来以黑色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逐渐向绿色生态的、轻重比例协调的国民经济体系转变,由“黑色生存经济”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变,由资源主导向科技主导转变,由“地下”向“地上”转变,由开发矿山向开发旅游转变,由加工矿产资源向加工农副产品转变,由黑色主宰向绿色主题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和生态化,突出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特色化。

3.3注重科技,走科技兴市道路

煤炭型经济特点关键是科技发展。我国煤炭业“十一五”战略任务第一项是在保证安全清洁生产的前提下,煤炭产量到2010年翻一番;要求开发总量与环境总量基本平衡。到2010年,SO2不超过1200万m3。第二项任务是生产清洁煤炭23亿吨,加强煤炭绿色产业建设,加大综合加工利用力度,如矸石利用率超过50%,这些任务离不开科学技术。

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科技。1990年8月,淮南市提出了“科技兴市”的决定,1993年2月,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1995年9月又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但是形式并不乐观。目前在全市68家国有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只有9家,仅占13.2%,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GDP的1.09%.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1.72%。

3.4优势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和技术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从而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原有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

在煤、电、化三大支柱产业继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求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5国有和民营、外资相结合

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促进未来城市顺利转型,民营资本本身具有资本小、转型快、外资资本掌握较高的技术的优势。合理地利用这些优势,协调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优化产权结构,双轨并行,大力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并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要从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放宽市场准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和灵活化。

参考文献

[1]关于统筹产业发展[N].安徽淮南矿工报,2006-11-14.

[2]王振红,桂和荣.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

[3]张建平,牛冲槐等.寻求突破——淮南市跨世纪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何蓓蓓,刘友兆等.淮南市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03).[5]张桂芳.煤工尘肺合并真菌感染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3,(5).

[6]毛超峰.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J].资源与产业,2005,(3).

篇2

我国煤炭产量得到不断的提升,这种提升的方式主要是依靠生产力和资金来完成的,并不是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增加的。目前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且发展得比较慢,加上大量的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煤炭企业需要在现有的技术上,对其企业的经济机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优化整合煤炭企业内部的综合竞争优势,从而充分发挥出企业的技术作用,并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情况,有效地提高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来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时候,急需要对其经济发展进行转变。

2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的效益仍然需要依靠煤炭的产量和价格来提高,在煤炭的发展过程中,要对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大型坑电站、现代化煤化工等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煤炭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的项目在获取经济收益的时候不够理想,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使得大多数煤炭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2.2煤炭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煤炭经济发展的时候没有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我国煤炭的消费和生产的强度在不断增加,这导致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开采煤炭的时候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政府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试点研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不够理想,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4]。

2.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力度不够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明确的宏观战略指导,其中较多的煤炭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经济风险,投入较大资金,其资金投入在与煤炭有关的产业方面,但是没有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政府促进煤炭资源整合,并对小煤矿技术进行改造,将社会责任推到大型煤炭企业中,导致政府相关政策力度不够[5]。

2.4我国的经济体制制约着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在不断优化,但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煤炭企业仍然受到政府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严重缺乏促进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动力和助力,因此导致煤炭企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在延续。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对煤炭企业的经济体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但是其改进的力度不够深入,企业的运行机制等还不够完善,在多方面还受到政府计划经济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够深入和彻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2.5煤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仍然没有冲破传统发展方式的影响。同时,我国煤炭企业在安全费用的投入方面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较少,给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我国一些矿井来分析,矿井的投入还具有历史欠账的问题,前期的安全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给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将我国煤炭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炭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一年内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率较高,百万吨的死亡率大约在0.75左右,表明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3.1科学合理地分析煤炭产业发展趋势,改变发展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均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便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从而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中对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其中政府就制定出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准,这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煤炭企业的转型。煤炭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想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有效确保煤炭在生产和消费方面达到一定的协调性。另外,煤炭企业还需要朝着集约型发展模式发展,需要对生产要素的构成进行合理的分析,以便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推动煤炭企业的转型,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和产业结构,并树立好科学的发展观念,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2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煤炭资源属于传统资源,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相符。煤炭企业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调整发展战略和方针。首先,需要加强煤炭企业现代化煤矿的建设,需要对生产能力落后的煤炭企业进行淘汰处理,关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以便有效地提高大型煤矿的生产能力。其次,需要对煤炭的市场体制进行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制定煤炭流通和储配的体系,对媒体的价格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8]。

3.3促进煤炭产业的自主创新

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一些煤炭企业没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导致煤炭机械计划技术的更新比较缓慢,其综合竞争力较低。因此,急需要对爆发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变以往的发展方式;需要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等,促进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便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将科学技术和创新转变为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3.4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构建新型煤炭供应体系

要解决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需要及时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期来使煤炭经济转型,尽管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主体能源。在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就需要加快对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新型的煤炭供应体系,以便确保新型的供应体系与煤炭市场需求相统一,同时还需要确保其是煤炭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首先,需要加快对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现代化的建设,将一些生产能力比较落后的煤矿淘汰掉,针对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没有能力进行机械化开采的煤矿以及不具备改造条件的煤矿,要将其关闭处理。其次,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以便形成新型的流通和发展的体系。另外,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煤炭市场,以便有效地确保该市场的公平、公正以及开放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确保煤炭运输的质量,最终形成完善的煤炭发展机制。

3.5加大政府的导向作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我国的煤炭企业主要是中央和省级的国资委管理的,其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重点煤炭企业,在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是政府来引导的。其中地方政府主要管理各种煤矿,其原煤的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因此,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候,地方政府对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实质性转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重点煤炭省市把政府的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对各种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同时可以对其煤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便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发挥出其主导作用,有效引导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明确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方向,并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加大对煤炭经济发展的投入,尤其是在节能、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从而有效确保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提高煤炭企业的整体布局效果。

4总结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对煤矿经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具体如下:1.各大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却未能满足实际需要,安全生产条件较差,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由于受到管理、技术、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一些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完全忽视了煤矿资源的可采性,挑肥拣瘦、采厚弃薄。尤其是一些小煤矿企业,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让能源供应变得更加紧张。3.煤矿企业在人才开发和培训方面的工作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人才管理水平较差,采煤工艺严重落后,且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4.一些煤矿企业的内部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调整和改革,导致产品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5.煤矿企业在生产和运营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一直以来,煤矿产业始终都是环境污染的重点所在。这里所说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煤矸石污染等,此外企业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煤矿企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且当今煤矿市场内部竞争激烈混乱,对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稳定调节作用不强。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煤矿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企业和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当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立足资源优势,厘清发展思路,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结合煤矿产业的市场需求进行整改和扩建,全面推进新工艺、新方法、新管理、新装备的应用,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矿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遵循相关指导方针

要想促进煤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要途径,而这一措施实施的前提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理念,全面促进技术上的创新和调整,坚持顺应新科学发展观,全面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才能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煤炭产业和非煤炭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煤炭产量和生产效益的双重提升,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要将市场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全面做好资源配置,在引进新技术、创新新方法的基础上,让煤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浪费程度,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三方的协调发展。

(二)加快推进资源整合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资源整合的实施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统筹规划,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具体来说,主要整合策略如下: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领导煤矿企业的资源整合工作,政府部门要重视起来,成立专门的地区煤矿资源整合管理小组。2.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密切配合,积极做好煤矿资源的整合和宣传。3.按照分类实施原则、一个法人主体一证一井一套生产系统原则、整合主体与被整合对象签订整合协议原则和适当援助的原则,合理应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不断促进煤矿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4.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规定,以煤炭整合工作为契机,将一些资质差、信誉差、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小煤矿企业全部淘汰,不断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从根本上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走规模发展之路。

(三)严格遵循相关原则和措施

1.煤矿企业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在平时的生产和工作中始终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废物排放,加大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从根本上控制好能源的生产投入,这样才能节约更多资源,同时落实环保工作。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废弃物,要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无害化处理,从煤炭产品的生产延伸到其相应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再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资源再生。结合实际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方法,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型煤炭能源化工为手段,纵向延长煤炭生产产业链条,从而推动煤炭资源跨产业的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再次循环利用,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在运营生产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全过程原则”,把促进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一思想理念贯穿到煤炭资源开采到消费活动的全过程中来,努力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开发、清洁生产、产业延伸、综合利用、持续发展”这一目标。3.除了上述两个原则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坚持遵循“技术跨越”这一原则。对原有技术进行适当的创新和优化,任何领域只有保证实现了技术跨越,才能更好地实现该领域的突破,对于煤矿行业来说更是如此。采用高新技术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发展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和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技术跨越要着重应用于煤炭资源的利用、再利用和循环利用这三个方面上来,加快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采用绿色开采技术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4.在实现技术跨越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做到变废为宝。5.要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及技术,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连接技术。积极采用和引进现代化的产业链和循环利用技术、节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煤化工、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能力。

(四)全面加强人才管理力度

时刻将“人才强煤”的思想贯彻到底,加强对于人才的管理、教育和培训,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聘,结合实际需要完善人才监管机制,争取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关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具体措施如下:1.从专业院校中选拔;2.高薪聘请一些大型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专业人员;3.政府部门综合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小组,并招聘专家来进行煤矿服务;4.积极培养社会人才,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培训讲座;5.将各部门中的优秀技术骨干集中到一起,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服务队伍;6.建立专门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于素质高、水平高、道德好的人才要给予良好的待遇,用事业吸引人、用感情待遇留住人,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7.摒弃传统“家族氏”管理,将一切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全部革除,坚决抵制粗暴、随意的管理方法,积极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尽可能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表现和发展的机会;8.建设健康企业文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尽可能为员工创造归属感和动力感,树立良好的企业精神,用人才优势、产品优势和文化优势应对市场的竞争,不断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五)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在工程技术人员方面都比较缺乏,员工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逐渐出现人才储备后劲不足的现状。对此,煤矿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全面做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1.结合企业实际全面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适当调整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容。合理优化薪酬考核制度,并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建立专门的绩效考评体系,在平时的管理中严格执行,以此为员工赏罚、职级升降提供有力依据。结合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员工职业发展制度,为所有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平台,这样才能保证更多优秀员工愿意为企业做出贡献。2.结合实际需要积极引进外地人才,并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可以担负煤矿一线生产任务的安全技术骨干队伍。

篇4

(一)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治理难度较高,并且受到煤炭资源的限定

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所以,作为煤炭企业来讲,就需要提高自身产量,从而与市场的需求相吻合。面对这种急剧提高煤炭产量的局面,煤炭资源的生产及损耗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后续工作及可持续发展的落实。例如:在我国东部一些区域,对煤炭的需求数量较多,然而该区域的煤炭开采量也已经到达饱和,仅可以由山东、山西等地域开采煤炭资源,而煤炭的挖掘又形成了很多矿坑,进而影响了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

(二)煤炭企业自身的结构亟待优化

针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形势看来,很多煤炭企业依旧沿用以往的发展结构,依靠增加煤炭产量及价格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资金收益。煤炭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创建特定的煤炭产业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循环形势的煤炭经济,创建稳定的煤炭结构,从而应对市场的各种突况,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我国对改变煤炭企业的生产发展形势缺少政策性的鼓励与扶持

在改变煤炭企业生产及发展经济形势方面,我国至今仍没有创建对应的法规标准及鼓励扶持政策,从而导致煤炭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引导与支持。虽然一些煤炭企业尽管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来研发多元化的煤炭商品,但没有变成主导性的产业。再加上我国一些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就为煤炭经济法发展制造了困难。甚至一些地区,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直接变成了管理该区域煤炭发展的机构。

二、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

(一)对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大力发展集团形式的煤炭企业

将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可以将部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私营、个体煤炭企业淘汰,并且借助大规模煤炭企业的收购、兼并等活动,让大规模煤炭企业带动其规范化发展。对于大规模的煤炭企业来讲,因为其生产结构较为稳定、科学,能够确保为民众及社会提供煤炭商品,进而保证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另外,还需要对煤炭领域的相关标准、政策予以规范,煤炭企业需要创建从自身发展相吻合的规定,同时严格遵照我国相关标准、政策进行生产、运营。将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淘汰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将一些生产及管理方法落后的企业淘汰,能够借助优化、整合的方法使煤炭企业的发展同市场经济相协调,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增长。

(二)以我国创建的相关标准法规作为煤炭企业发展转变的战略指导

想要改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就需要由我国煤炭有关标准、法规入手,才可以让此种改变有据可依、有法可查、有章可循,从而提高转变的质量及效果。最近几年,我国以部分煤炭大省作为试验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形式发展煤炭企业,已经获取了较为明显的成果。因此,我国需要加大有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力度,进而帮助煤炭企业变更经济发展的形式,推动煤炭企业更好发展。借助我国法规标准,煤炭企业能够改造自身落后的机制,从而使生产活动更加安全、环保,推动社会更好发展。

(三)应用现代化的方法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式

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对于煤炭企业来讲,想要转变自身的经济发展形式,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对内部生产及运行制度进行革新。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煤炭企业中的科技创新已经得到了显著发展,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煤炭生产过程中,能够使煤炭生产更加高效、安全、科学,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另外,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对煤炭企业内部结构实施优化与革新,可以让煤炭企业的生产更加清洁、环保,实现工业试验到工业生产的转变,进而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四)煤炭企业需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

对于我国的煤炭企业来讲,其经常受到国家经济规划的作用,从而导致部分煤炭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能力,煤炭机械水平较为落后,是我国整体煤炭企业都呈现落后的形式。同一些其他领域相比,我国的煤炭企业缺少核心的竞争力,所以,想要改变此种局面,更新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式,增强企业的资金收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对我国煤炭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行为,对产业进行升级,更新以往粗犷形式的发展路径,实施集约形式的发展,增强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们的技术能力,深入挖掘员工的创新潜能。另外,煤炭企业本身也需要创建奖惩制度,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不断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增加企业的资金收益。

三、结语

篇5

在非洲大陆的尼日利亚三角洲地区,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贫穷,剥夺了该地区数以千万人的基本人权,生活在尼日利亚三角洲的人们饮用的水、能食用到的鱼都是被石油或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的,以至于组织在其报告中称石油是这个地区的“资源诅咒”。

如果从尼日利亚的石油联想到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移山”采煤,人们很容易看到这两者之间存在可怕的相似之处。

美国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但也存在贫困落后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美国主要的煤炭产地。

但是,煤炭开采除了为该地区带来工作机会、税收收入和其它经济利益外,还为它带来了超过以往4倍多的矿工死亡率。

一份名为《阿巴拉契采煤区死亡率:统计学生命价值的丧失》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煤炭对该地区而言与其说是一种“福音”,还不如说是一种“诅咒”。

人力成本大于经济利益

该报告的合著者、西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员迈克尔・汉崔克斯认为“煤炭开采经济并不是优势经济”,他同时也提出煤田经济圈实际上是全州、全地区甚至是全美国最薄弱的经济环节。

汉崔克斯表示:“如果我们严肃对待发展一个强大的经济,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不依赖于煤炭的经济。在整个阿巴拉契亚,生活在没有煤炭开采业务的县的人民比在采矿县体验着更好的健康、更清洁的环境和更大的经济繁荣。”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每年煤炭产业仅仅为阿巴拉契亚地区带来80多亿美元的收益,然而每年因矿场劳工过早死亡造成的人力成本损失,保守来估算就高达420亿美元。

这项报告在研究计算该地区经济利益时了解到,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炭矿工的数量在1985年到2005年期间从122102人减少到了53509人,这主要是由于开矿技术中机械应用水平的提高,比如矿场采用的“移山”采煤需求的矿工数量要少于传统的地下采煤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山顶“切除”就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采煤的一种主要形式。很显然,削了山顶建煤矿是为满足国家日益增长能源需求所采取的一种低成本做法,但此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计算的。

通过将山顶削平,矿工们可能挖到的煤层。多余的山顶碎片则经常被倒入周围的峡谷,影响整个分水岭地区――一直延伸到切萨皮克湾。迄今为止,阿巴拉契亚山脉已有数百平方英里区域被夷为平地,其结果是河流惨被污染,同时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该报告的结论是,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矿开采经济中的人力成本要超过它所获取的经济利益。阿巴拉契亚一些地区对煤炭开采的依赖性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经济政策:煤矿被开采是因为它存在并且被需求。然而,如果对该项资源的依赖已经不再符合当地人口发展的最大利益,那么它完全可以被其他新的经济政策取代。

该研究报告还指出了几种可能的替代性就业机会: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地热和水电等新能源开发;可持续性伐木业;小规模农业;户外运动或文化旅游业;科技产业和生态系统维护产业等。

汉崔克斯前期曾调查发现,阿巴拉契亚地区矿工过劳死亡数量远远高于其它县区。他的这份报告就是建立在先期研究的基础上。他所撰写的其它那些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发现,产煤县区的居民更容易产生多种身体健康问题,罹患慢性心脏病、肺病和肾病甚至肺癌几率更高,这最终造成了该地区过量的早死亡人数。

这项最新的报告仅仅是做了一项因果联系,认为“尽管在煤矿开采活动、社会经济劣势与过早死亡率之间存在很大联系,但是还不能确定是煤炭开采造成了所有这些问题”。汉崔克斯今后将就其他可能的致病致死因素作进一步研究。

政府补贴大于回报

除此之外,在美国肯塔基州进行另一项新的研究则发现,该州用于支持和补贴煤矿产业的公共资金甚至比州政府在该行业所得的年收入都要高。2006年,这项支出超收入的差额就达约1.15亿美元。

这项调研是由MACED(山区社区经济开发委员会)开展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煤炭产业处于消耗多、回报少的境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该行业为州政府创造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同时,所造成的相关成本也同样巨大。

举例说明,肯塔基州针对煤炭行业的公共资金主要流向包括:缓解对交通路政体系造成的压力;对环境和健康、安全影响的监管;提供各种税收优惠和补贴;矿工培训;对行业开展调研;在公立学校开设煤炭行业专业教育;补贴煤炭产业雇员。

煤炭行业对州政府形成的这种高成本负担,很大程度上与该行业目前的经济地位有关。煤炭行业曾经是肯塔基州最主要的就业需求部门,但就业岗位不断大量减少,目前该行业的就业率仅为全州的1%。在那些煤炭行业占主要就业率份额的县区,采矿业的就业比率占到了3%到23%,但那些县区还挣扎在高达37%的长期高失业率和贫困率的泥潭。

该项报告还预测了肯塔基州煤炭产业未来前景黯淡。不仅是因为与美国西部的煤炭产业相比,该州的煤炭由于高生产成本而销售并不理想,同时也因为随着可回收煤炭的枯竭,政府有意持续减少煤矿产量。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 要素 关键点

为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提出要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努力使低碳经济成为现实。生态圈模式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效益理念、节约环保理念等为核心,将煤炭企业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结合,使煤炭企业能够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煤炭企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基本元素

(一)主体

首先是主体要素,这一要素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煤炭产业,它在生态圈的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煤炭资源集中或企业集聚的地方都可算作是煤炭产业,在生态圈中,这些企业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协调开展各项工作;第二是与煤炭有密切关联的产业,这类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电力产业、钢铁产业等都可纳入其中;第三是辅助机构,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在建设生态圈时,各主体应当综合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实现在资源与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在运作中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开采。辅助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设备创新,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使得生态圈内的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二)资源

资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资源与煤炭资源。生态圈中各主体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资源进行的。该模式的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只有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才能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在整个生态圈建设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它是生态圈建设、形成的重要保障。在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负责人与科研人员应当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共同制定开放方案,使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环境

环境要素主要指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以及政策环境要素。企业的发展与环境变化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煤炭经济生态圈也不例外,因此在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环境要素予以密切的关注,同r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煤炭企业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生态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形。因而生态权在建设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应当对环境予以足够的重视,努力降低污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根据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调节自身的发展方向,力求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关键点

(一)集约化生产

在生态圈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中,企业应当意识到开展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对生态圈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生态圈建设要求各相关企业能够通力合作,在资源、信息等众多方面实现共享,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补,促进各自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开展集约化经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然途径。

(二)处理污染物

在生态圈的建设中,煤炭相关企业应当协调好自身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一定要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必要的处理,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利用新型技术、新型设备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处理已产生的污染物,或对其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生态环境效益能够得到提升。

(三)创新技术

节能、环保是低碳经济强调的重点内容,因此生态圈内的煤炭及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充分提高煤炭资源的实际实用效率,减少对能源资源的开采,对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另外各种生产技术也应当向着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避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奠定良好基础。

(四)清洁开采

集群效应是生态圈模式的突出特点,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技术都能够实现高度共享,因此煤炭企业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共享资源,获得相关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清洁开采,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境中。

三、结束语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建设、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模式中包含主体、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各要素在生态圈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当把握好关键点,使相关企业能够开展集约化生产、清洁开采,并对技术进行必要的创新,对生产环节以及生产污染物做出相应改善。

参考文献:

[1]高英.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研究[J].民营科技,2016(07)

篇7

关键词: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低碳经济视角;系统;结构层次

低碳经济应该是当前及未来人类经济发展的主力模式,而且低碳经济与人类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将低碳概念融入到煤炭经济生态圈中,构建煤炭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其实就是对煤炭行业产业结构的有机调整。它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煤炭行业中所存在的高消耗问题,一方面也提高了煤炭行业的产业效能,促进煤炭富集区对于企业的核心主导作用及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力。

一、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的基本内涵

煤炭经济生态圈属于从生态角度来看煤炭行业的具体化发展进程,作为煤炭行业的阶段性标志产物,它充分体现了该产业的集聚效应。在我国,构建以煤炭经济生态圈为主的煤炭行业就应该始终坚持走产业系统升级路线,并坚持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过程,这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按照这些要求,煤炭经济生态圈必须妥善处理企业自身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到对资源、环境与产业主体功能的平衡优化,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科学手段,并做到对开发程序的有序适度,最终实现对煤炭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一来,煤炭生产就可以保持在生态及资源环境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也就是对煤炭经济圈内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提高。

二、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基本系统剖析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基本系统主要满足了煤炭产业的高产能、低污染需求,本文主要从它的要素组成、结构层次这两方面进行剖析。

(一)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基本组成要素剖析

煤炭经济生态圈实质上就是对煤炭产业链的有机延伸,由它所形成的线性产业集聚为煤炭行业走低碳经济路径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讲,煤炭经济生态圈主要由主体要素、环境要素与资源要素3点要素所共同组成,而且3大要素之间存在彼此作用交叉网络分布关系。以下就对这3大要素展开分析。

首先是煤炭经济生态圈主体要素,在煤炭产业环境中,它所代表的行为主体就是圈内成员产业,比如说煤炭开采加工、煤炭加工、煤化、甚至包括政府、科研及金融行业。简单来说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就是它的行为主体,是这一行为主体促进了行业的向前发展,而且煤炭企业也通过自身努力促进了行业发展能动性来主观影响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向前发展进步。

当然,在这里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步伐,希望以此来激励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良性发展。考虑到我国煤炭资源、土地资源、自然资源都归属国家财产,所以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导背景应该是政府,低碳经济就是政府所提出的适合于煤炭产业生存发展的有利软环境,也希望通过该软环境来促进产业行业的良性循环,并将煤炭经济生态圈打造成未来煤炭产业良性发展的主要力量。

其次,在企业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三大环境要素中,生态环境也被企业及政府列为最重要环境因素。它倡导煤炭经济生态圈应该做好内外部环境物质能量有机交换,以求恢复煤炭在开采挖掘后周边生态的正常功能。所以,煤炭生态圈的出现于扩大也激发了煤炭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放眼当下,我国煤炭开采行业存在太多煤层气与瓦斯等资源浪费现象、由燃煤所引发的废气污染现象等等,我国政府及企业也希望通过融入了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来实现对外部资源环境的有机治理,解决外部负效应问题,也同时解决由于煤炭开采工作所带来的土地闲置、矿井水肆意排放、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同时实现对燃煤所引发废气污染现象的全面综合性整治,以此来强化煤炭生态圈的生态环境机制,发挥低碳经济重要价值。

(二)煤炭经济生态囤的结构层次剖析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低碳化开发希望以绿色环保为核心思想,将低碳加工作为产业未来发展目标,主动联系不同环境条件影响,确保煤炭经济生态圈呈现出不同的圈层式结构。在笔者看来,煤炭经济生态圈应该包括3个主要圈层,它们分别为:外圈层、中圈层和内固层,这3个主要圈层的划分代表了煤炭开采、加工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实际关联度。

篇8

现在我们就以兖矿集团为例看看我们的内部市场化。简单的,我们假设兖矿集团实业公司就存在四个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后勤部门和销售部门。由采购部门采购原料,用以供给生产部门所需,销售部门将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后勤部门为以上三个部门服务,保证其它三个部门的顺利运转,这是大慨的一个关系图。实行内部市场化后,这四个部门相互独立,独立核算,各自计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采购部门采购回来的原料等以出售的方式出售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也是以出售的方式出售给销售部门,后勤部门以收费的形式获取收入,这个想法是非常具有新意的,将市场经济下的运行机制引入到个公司内部,极大的刺激了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从整个公司来说也是很有利的。外部市场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过于求就价格下降,供不应求就价格上涨,价格围绕产品的价值上下波动,通过价格的波动范围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产品的价值。内部市场的价格我们实行的是内部定价,即产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工资和其它一些费用,产品价格并不受到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人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产品的价格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产品的价值。

二、四个部门在内部市场定价的情况

下面我们看看我们四个部门在内部市场定价的情况下的所做所为:采购部门利用将采购价格提高,或者采用以次充好的方法来采购原料,一来可以从原料出售者那获得销售提成,为本部门获得额外的收入,二来自己高价采购的原料的成本会转嫁出去,即转嫁给生产部门,对于本部门来说是不会有任何的损失。由于是内部定价,采购部门的原料价格或者是已经脱离了原料的本来价值,但生产部门在别无选择下只能使用高价的原料生产,加上用工工资以用相关的水、电、资产租赁等费用,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可想而知了,同时,生产部门也可能存在“加价”可能,比如说冗员多,水、电动耗损过大等等,因为这些费用最终还是会转嫁出去,所以经营者并不担心这些。后勤部门也是产品价格影响的因素之一,它的收费往往并不是合理的,比如水、电费的收取,往往高得不合情理。最终,我们的产品到了销售部门,在以上三个部门无理由的“加价”上,我们的产品价格已经似乎高的有点不可思议了,但是产品总得销售出去才能实现我们三个部门的收入和价值,我们采用了种种鼓励措施来激励销售员多销售,比如销售提成等等,这样我们企业就得出让我们的一部分利润,即使是来之不易的大部分利润。最终,经过了辛苦的一个生产循环,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是仅仅残余下的一点点利润,还是亏损呢?这样,我们生产的产品最终销售到外部市场的时候,从绝对优势上讲,价格高、成本高、质量没严格保证的产品是没优势可言的,那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要生产我们的产品呢?因为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不能独占鳌头?可大家都知道,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就拿海尔来说,它的冰箱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但是我国并不是只有他一家在生产冰箱,还有很多厂家也在生产。

篇9

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为国家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就等于占领了市场地位,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煤炭企业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企业合理的规划布局:一方面控制了当前煤炭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又保护了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是确保中国未来20年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资源,其经济价值将在未来稳步提高。兖矿集团顺应当前经济形势,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总体方向把握正确,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明确,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发展模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风险预控等方面都作了周密谋划,总体规划项目前期调研和论证充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该规划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政策和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好规划的调整和优化。兖矿着力做强做大煤炭、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三大主业”,加快建设并形成省内鲁南、邹城、兖州“三个园区”,兖矿本着“资源有偿使用,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大对外开发力度,积极与国内资源大省新疆、陕西、贵州、山西、内蒙古等省联合,共谋发展,取得良好效果。

2.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划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性资源之一,国家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来限制当前煤炭的产量,另一方面也通过一些政策倾斜,鼓励煤炭企业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多元化发展,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煤炭企业能够规避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当前很多煤炭企业所做的非煤产业,多数属于安置型的经营范畴。在煤炭企业竞相崛起的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各个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身上,也践行在他们的实际发展中。兖矿一直把非煤产业作为煤业企业发展战略支柱共同发展,培养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加快煤炭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精简机构,合理配置资源优势,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加快煤矿大型装备制造技术和煤矿现代化建设,提高国产化技术水平,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和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经过几年的投资,兖矿已经形成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设备制造业,与煤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兖矿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结构模式产业发展,有效地解决煤炭企业资源即将枯竭恶性局面;提高煤矸石、矿井水、瓦斯和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更多就业问题,同时提高了产业结构科技含量,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技术水平,随着煤炭企业产业有效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了资源利用,促进了煤炭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3.兖矿抓住煤炭当前发展机遇,加快资源整合的发展规划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资源型城市;探索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时期经济的重点和关注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资源型地区是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更是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

一、思考: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

从维护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当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症结和隐患。解决瓶颈制约、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注和投入巨大精力破解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怎样对其实现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的一把“金钥匙”,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意义深远。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中央做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决策,其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能源、资源的节约。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问题,工艺粗放、加工层次浅,一些原本可以再深加工利用的煤产品废弃严重,主要耗能设备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左右,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25%左右,单位建筑工程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远远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建国初,受“有水快流”思想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先生产建设、后污染治理带来的后遗症较为严重。全国每年洗煤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等,大都没有综合利用。粗放、不能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造成大量废弃物,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日益严重,这既不符合人与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的安定、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需靠循环经济来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能。

从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所有煤炭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煤竭城衰的潜在威胁。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资源型城市必须高度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不失时机地发展非煤替代产业,解决经济发展单纯依赖煤炭的问题;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使单位产量煤炭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变扩大开采的外延式扩张为多方挖潜的内涵式扩张。从现实条件和各地的实践经验看,第一点是长远战略,但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效;第二点则潜力巨大,有条件较快见效。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以此为重要内涵的,抓好它是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

二、基础审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配套的内外部条件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对背景条件、政策导向、物质基础、技术能力的综合审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1.国内外示范和样板渐获成功。国际上,美国杜邦公司在化工生产中提出的“3R制造法”,开启了循环生产的先河;世界著名的循环生态园区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区,通过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使循环经济获得了成功。在国内,从2001年开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广东南海高科技生态工业园区,以煤铝电联产为核心的包头生态产业园区等相继规划建设,2002年3月贵阳市开始了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部分试点已取得阶段成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2.政策扶持、理论指导和社会共识渐趋有利。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在研究制定《国务院资源利用条例》,这些法规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依据。近期中央多次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及下发的文件都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是把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理论界对循环经济的探索更加深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前所未有地关注,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3.充足的物质基础创造了空间。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已不再单单停留在原煤开采销售层面,随着产业链条不断拉伸,洗选、焦化等日渐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柱。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下游产品应运而生,如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了矸石和煤泥,焦炭生产形成了副产品煤气和焦油等等,再生利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4.煤炭综合开发能力显著增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高效选煤、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地下煤层气开发以及高流煤地面汽化等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深加工技术有了新突破,煤矸石、粉煤灰、煤气、煤焦油等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全国已建成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电厂120多座,煤矸石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近百条。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水泥、生物肥料、复合肥料的技术,也都有了新提高。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及对策

任何新经济模式的推行,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循环经济也不例外。更主要的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因为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自身条件的制约,压力更大,对外部条件的支持保障相应地有更多要求。

症结之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尽管中央和省反复强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但一些煤炭资源城市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经济和发展中,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对煤炭循环经济还存在概念上的不理解,对其内涵、作用知之甚少等等问题。对策建议:形成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强大宣传攻势,分层次广泛开展研讨活动,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项培训。

症结之二:科学不到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和科研上的支持。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很深层次,不利于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这方面仅靠一个或几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去攻关、去探索,恐怕效果不会好。对策建议:尽快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对煤炭循环经济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应该把一些发展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具有代表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纳入典型培养范围,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推动循环经济“遍地开花”。